燕歌行高适

2024-04-09

燕歌行高适(通用8篇)

篇1:燕歌行高适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作者:

高适(700-765)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今河北沧县)人。少性拓落,不拘小节,耻预常科,隐迹博徒,才名便远。后举有道,授封丘尉。未几,哥舒翰表掌书记。后擢谏议大夫。负气敢言,权近侧目。李辅国忌其才。蜀乱,出为蜀、彭二州刺史,迁西川节度使。还,为左散骑常侍。永泰初卒。适尚气节,语王霸,衮衮不厌。遭时多难,以功名自许。年五十,始学为诗,即工,以气质自高,多胸臆间语。每一篇已,好事者辄传播吟玩。尝过汴州,与李白、杜甫会,酒酣登吹台,慷慨悲歌,临风怀古,人莫测也。中间唱和颇多。边塞诗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有《高常待集》。今有诗文等二十卷,及所选至德迄大历述作者二十六人诗,为《中兴间气集》二卷,并传。

注释:

燕歌行:乐府《相和歌·平调曲》题名。以三国时曹丕所作二首为最早,均写女子怀念远行的丈夫,为较早的七言诗体。后人所作多写征戎之事。以唐高适诗最为著名。

开元:玄宗年号。

元戎:主帅,此处指幽州节度使张守珪。

汉家、汉将:均借汉指唐。

烟尘:烟,狼烟烽火;尘,战场上扬起的尘土。指战争。

残贼:凶残的敌人。

横行:指广行,驰骋。

赐颜色:犹赏脸。

摐金伐鼓:鸣金击鼓。借指出兵打仗。金,形似锣小而的军队乐器。

碣石:碣石山,在今河北省昌黎县北。

校尉:次于将军的武官,泛指边防长官。

羽书:上插羽毛以示紧急的军书。

瀚海:大沙漠。

单于:借匈奴君主指敌方首领。

猎火:战火。古人以“会猎”作战争的借代辞。

狼山:即狼居胥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

极边土:临近边疆的尽头。

胡骑:敌人的骑兵。

凭陵:同“冯陵”,侵扰。

斗兵稀:战斗的士卒愈来愈少。应上句“半死生”。

铁衣:借指身披铁甲的战士。

玉箸:玉做筷子,比喻女子的双泪。

城南:借指家乡。

蓟北:在今天津市蓟县。泛指东北边地。

三时:即整天。一天分早、中、晚三时。

李将军:李广,汉武帝时名将。

简析:

这首诗热烈地颂扬了士兵们的英勇爱国精神,同时严厉地抨击了将领们享乐腐败和视士兵生命为儿戏的轻敌冒进,使苦与乐、庄严与无耻形成了鲜明的对此。结句借古喻今,点出朝廷因用人不当所造成的恶果,比一般因靖边而思名将的含义更为深刻。全诗形象鲜明,气势奔放,四句一韵,流转自然。

篇2:燕歌行高适

【教学目标】

1.了解边塞诗的特点和风格。

2.深入理解诗作所表达的复杂感情和主旨。

3.赏析本诗的艺术技巧。

4.树立正确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1.深入理解本诗的情感。

2.赏析艺术技巧。

【教学难点】

1.理解本诗复杂而深刻的主旨。

【教学设想】

1.赏析关键词句→把握所用手法及作用→体味诗人的情感→把握诗文主旨。

2.使用品读法和关键词语替换比较法把握主旨。

3.划块赏析。

4.知人论世,明确背景。

【教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诗文

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激情澎湃,都怀有满腔的爱国热情和浓厚的英雄崇拜,仰慕那些决战沙场、建功立业的将领,但是怎样看待和理解战争,什么是最真正的英雄,我们应该深入思考。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最熟悉战争和了解战争的诗人高适的边塞诗:《燕歌行》。

二.知人论世,了解写作背景:

1.作者简介:

见文后注释1。

2.写作背景:

开元十五年(727),高适曾北上蓟门。二十年,信安王李禕征讨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蓟中作》)。可见他对东北边塞军事,下过一番研究工夫。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但二十四年,张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五)。二十六年,幽州将赵堪、白真陀罗矫张守珪之命,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守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之功”(《旧唐书?张守珪传》)。高适对开元二十四年以后的两次战败,感慨很深,因写此篇。

三.朗读诗文,划分诗节:

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写了一个战役的全过程:

第一段八句写出师;

第二段八句写战败;

第三段八句写被围;

第四段四句写死斗的.结局。

四.通过关键词分析赏读诗文:

出师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1.总结诗人描写“出师”渲染怎样气势?结合全诗,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这种气势的描写?(结合“摐金伐鼓”和“旌旆逶迤”来分析)

透过这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可以揣知将军临战前不可一世的骄态,也为下文反衬。

2.“本自”和“非常”这两个虚字有何作用?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貌似揄扬汉将去国时的威武荣耀,实则已隐含讥讽,预伏不文。樊哙在吕后面前说:“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季布便斥责他当面欺君该斩。(见《史记·季布传》)所以,这“横行”的由来,就意味着恃勇轻敌。唐汝询说:“言烟尘在东北,原非犯我内地,汉将所破特余寇耳。盖此辈本重横行,天子乃厚加礼貌,能不生边衅乎?”

3.赏析“飞”和“照”两个动词的表达作用?

“校尉羽书飞瀚海”,一个“飞”字警告了军情危急。

4.“榆关”“碣石”“瀚海”“狼山”四个地方连缀,有何表达作用?

从辞家去国到榆关、碣石,更到瀚海、狼山,八句诗概括了出征的历程,逐步推进,气氛也从宽缓渐入紧张。

战败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1.战士们作战的条件有哪些不利之处?请你概括。

①“萧条”自然条件恶劣;

②“凭陵”敌人来势凶猛,战力强;

③“风雨”天气之恶劣。总结:渲染了战势的危急与战斗条件的恶劣。

2.“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这种对比的手法的作用。

运用鲜明的对比,将战士的为国死战和将领的寻欢作乐对照来写,虽无任何议论,但情感和观点却得以显露,充满了愤怒和讽刺。

3.“大漠”“穷秋”“塞草”“孤城”“落日”“斗兵”六个意象营造怎样的意境?

荒芜、衰败、冷落、凄凉的意境,有着鲜明的边塞特点的阴惨景色,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

4.你认为唐军战败的原因有哪些?主要原因是什么?

自然条件恶劣,气候条件恶劣,敌人凶猛善战,将领与战士的矛盾。其中官兵的矛盾,尤其是官的寻欢作乐,不爱惜士兵是失败的主要原因。

被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1.征人思乡,分离之苦,本是边塞诗的传统内容,诗人此处是如何写征人之苦的?(扣住“久”“断肠”“空”,体会征人内心之苦)

2.这段诗文写征人和思妇的彼此分离和思念之苦,与全诗描写战争过程是否背离?有何联系?

3.“绝域苍茫无所有”与“杀气”“阵云”“寒声”“刁斗”矛盾吗?怎样理解?

4.征人思妇之苦与对汉将的谴责有何联系?

这一段写士兵的痛苦,实是对汉将更深的谴责。应该看到,这里并不是游离战争进程的泛写,而是处在被围困的险境中的士兵心情的写照。“铁衣远戍辛勤久”以下三联,一句征夫,一句征夫悬念中的思妇,错综相对,离别之苦,逐步加深。城南少妇,日夜悲愁,但是“边庭飘飖那可度?”蓟北征人,徒然回首,毕竟“绝域苍茫更何有!”相去万里,永无见期,“人生到此,天道宁论!”更那堪白天所见,只是“杀气三时作阵云”;晚上所闻,惟有“寒声一夜传刁斗”,如此危急的绝境,真是死在眉睫之间,不由人不想到把他们推到这绝境的究竟是谁呢?这是深化主题的不可缺少的一段。

苦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1.“相看白刃血纷纷”与上文哪句内容形成鲜明对比?“死节从来岂顾勋”与将领形成怎样的对比?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最后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岂是为了取得个人的功勋!他们是何等质朴、善良,何等勇敢,然而又是何等可悲呵!诗人的感情包含着悲悯和礼赞,而“岂顾勋”则是有力地讥刺了轻开边衅,冒进贪功的汉将。

2.为什么“至今犹忆李将军”?李将军与诗中的将领有何不同?

李广:骁勇善战,足智多谋,身先士卒,不贪功,爱士兵。

将领:无勇无谋,恃勇轻敌,远离前线,寻欢作乐,好大喜功,不问士兵死活。

五.艺术特色归纳:

㈠思想内容:

本诗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概括了开元年间唐军将士戍边生活的多个方面。重点在于揭露军中官兵苦乐悬殊,抨击将帅腐败无能切不恤士卒,对浴血苦战的士兵寄予深切同情。

㈡艺术特色:

1、善于描写边塞风光,渲染战争气氛;

2、运用对比手法,深化作品组主题;

3、七言歌行,参用律句,形成音调之美。

六.本诗的风格:

雄浑悲壮,风骨凛然。

七.课堂小结

篇3:燕歌行高适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 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 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那可度, 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 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 至今犹忆李将军。

这首《燕歌行》是高适边塞诗中的代表作, 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一向享有盛誉。关于此诗的写作起因, 诗前小序略有说明:“开元二十六年, 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 作《燕歌行》以示, 适感征戍之事, 因而和焉。”这里所说的“御史大夫张公”, 指河北节度副大使张守。开元二十三年张以与契丹作战有功拜辅国大将军、右羽林大将军兼御史大夫。其后部将败于契丹余部, 张守不但不据实上报, 反而贿赂派去调查真相的牛仙童, 为其掩盖败绩。此诗虽是感于张守及其部下的战事而写, 但并非某一次战役的实录, 而是有感于更广泛的边塞“征戍之事”, 并融入诗人自己的蓟门多年之见闻, 做了高度的艺术概括, 因而具有更普遍的讽喻意义。

这首诗大致可分为三段。第一段自开头至“单于猎火照狼山”, 写东北边境发生战事, 将士们慷慨出征。前二句写边关起烽火, 将士辞家赴敌。“烟尘”, 烽烟、尘土, 这里是指战争。“东北”, 指东北一带奚、契丹等少数民族。“残贼”, 指契丹残部。此前张守曾大破契丹, 但余党未平, 不久又叛唐。两“汉”字, 均以汉代唐, 诗人连用之, 不仅突出了唐朝将士挺身赴国难的英勇气概, 而且烘托出战争的紧急气氛。接下二句写将士勇武, 天子器重, 上下一心, 士气昂扬。“横行”, 指驰骋疆场, 英勇作战。“赐颜色”, 即赏脸, 特别看重的意思。下二句是写行军的路线和豪壮之声势。“ (chu Qng) 金”, 敲击铃、钲等一类响器。“伐鼓”, 即敲鼓。“榆关”, 又作渝关, 即山海关。“旌旆 (p Fi) ”, 即旌旗;旆, 大旗。“逶 (w Ei yI) ”, 弯弯曲曲, 连绵不断的样子。“碣石”, 山名, 在今河北省乐亭县西南。以上二句意谓, 大军鸣金敲鼓开向山海关, 碣石山一带军旗绵延不断。这段的最后二句是写战前形势紧迫, 敌人气势汹汹。“羽书”, 即插有羽毛的紧急文书。“瀚 (h Sn) 海”, 指沙漠地带。“单 (ch Wn) 于”, 古代匈奴称其王为单于, 这里是泛指敌人首领。“猎火”, 打猎时燃起的火焰。“狼山”, 即狼居胥山, 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内。这里是虚指。以上二句从敌我两方面写战前状况, 一方在行军途中传来紧急军情;一方以打猎为名, 正在进行军事演习。这二句对仗工稳, 对比鲜明, 其中的两个动词用得尤为恰切而生动。

自“山川萧条极边土”至“力尽关山未解围”为第二段, 写战斗的激烈、危急和将士间的矛盾而终致失败。前二句写边境的荒凉和敌人来势的凶猛。“萧条”二字, 不仅写出了连年战争而造成的一片荒芜, 而且烘托出战场上的凄凉气氛。“极”, 达, 穷尽。“凭陵”, 凭借自己的强悍骑兵侵略别人。“杂风雨”, 形容胡骑来势迅猛有如狂风暴雨。接下二句写将士之间的苦乐悬殊:一边是战士在前方拼命厮杀, 死亡过半;一边是将军在大帐里欣赏美人的歌舞。这二句以对比手法, 鲜明地揭示了士兵和将领间的阶级对立的本质, 就其尖锐性、深刻性而言, 几可与杜甫的名句“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相媲美。其中的“犹”字, 尤耐人寻味, 战斗如此激烈, 死伤如此惨重, 而身为指挥全军的将领, 既不前去督战也不运筹帷幄, 却犹自在闲情逸致地欣赏歌舞, 战争岂有不败之理?所以接下四句便写兵稀力尽, 围困难解。“腓 (f Ri) ”, 指草枯萎变黄。“身当”, 即身受。“恩遇”, 指皇帝的器重与厚待, 与前面的“天子非常赐颜色”相照应。“轻敌”, 轻蔑敌人;一说轻身赴敌, 似与诗意不合。以上四句前二句主要是写景, 大漠连天, 塞草枯黄;孤城人稀, 落日当头。这既是对战地实景的概括, 又是对败兵悲凉心境的烘托。下二句则是写将士的战况。由于将领身受皇帝的恩宠厚遇, 而经常轻敌, 结果士卒们在关塞拼命战斗, 也没解除敌人的包围。这二句上句写的是因, 下句写的是果, 轻敌的是将领, 而受苦的是士卒, 这再一次揭示了官兵间的矛盾与对立。

自“铁衣远戍辛勤久”至结尾为第三段, 主要写征夫、思妇两地相思之苦和将士的为国献身精神。如果说前二段主要是写悲壮的战争场面的话, 那么这一段的前四句诗人则是以同情的笔调, 转写悲戚、低回的亲人离别之情。“铁衣远戍辛勤久”一句, 是写征夫, 有五层含义:一是说“征人”出征的目的是戍守边疆, 乃保卫国家正义之举;二是说“征人”自内地而来, 故曰“远戍”;三是说卫戍生活辛劳而艰苦;四是说他们戍边的时间已经很久了;由此又引出第五层含义, 即士兵们既然“远戍辛勤久”, 那么不能不思家心切。“玉箸应啼别离后”一句, 则是写思妇。如果说写征人的思亲之情比较含蓄的话, 那么写思妇的思亲之苦则比较直接, 并且她的思亲之情不是因“铁衣远戍辛勤久”而生, 而是从离别一开始就一直泪流不断。“玉箸”, 玉制的筷子, 这里是用以比喻思妇长流的双泪。下二句进一层写思妇、征人相思之苦, 所不同的是先写思妇, 后写征人。写思妇, 不仅痛哭流涕, 而且肝肠欲断, 这就进一步写出了她痛苦已极的感情;而写征人, 则突出“空回首”三个字, 这既写出了他们的相思之苦, 又道出了他们的怅惘之情。“城南”, 指长安城南, 那里是住宅区。“蓟 (j K) 北”, 指唐蓟州以北一带地方, 今天津市蓟县以北。“城南”与“蓟北”相对, 既写出了两地相距之遥, 又暗示了征人与思妇的相聚无期。接下四句, 虽然主要是从边疆的物候着笔, 但其目的仍在说明征人生活的单调、艰辛和孤寂。“边庭飘那可度, 绝域苍茫更何有”二句均以反诘语出之, 既写出了守边士卒的苦闷与愤慨, 又抒发了诗人的不平与同情。“边庭飘”, 有两层含意:既指边境狂风吹荡;又指战争形势变化不定, 让人心神不安。“绝域”, 极僻远的地方, 这里指荒凉的边疆。“苍茫”, 辽远迷茫。下二句概写昼夜的战斗生活。“三时”, 指早、午、晚。“阵云”, 形容战云叠起, 有如兵阵。“刁斗”, 古代军中使用的铜器, 白天用来做饭, 夜间用来打更。以上二句意谓, 白天从早到晚不停地拼杀, 战云飞腾;夜里寒气袭人, 整夜地敲击着刁斗。最后四句写士卒的崇高节操和对良将的思慕。先是通过描写血迹斑斑的兵刃, 来说明他们身经百战、出生入死的战斗历程;然后以反诘语气既赞叹士卒们不计个人功名, 甘心为国捐躯的高尚精神, 又讥讽了那些“身当恩遇”、只顾邀功受赏的将领。于是便引出了最后二句:“君不见沙场征战苦, 至今犹忆李将军。”这里的“苦”字, 实际上是概括了全诗所描写的士卒们的不幸遭遇, 但细一思量, 他们的种种痛苦, 乃至洒热血、抛头颅, 又岂一“苦”字了得!不过诗人所感慨的主要当是“常轻敌”的将领不能与士卒同甘共苦。而“李将军”, 即汉代名将李广。以上二句以古喻今, 既谴责了只顾个人享乐而不关心士卒疾苦的“将军”, 又表达了诗人对戍边战士的深切同情。

篇4:燕歌行高适

关键词:高适 《燕歌行》 讽刺对象 艺术概括

高适作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元人辛文房评价其“以气质自高,多胸臆间语,每一篇已,好事者辄传播吟玩”[1]。其《燕歌行》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此诗讽刺将帅的腐败无能、不体恤士卒,歌颂战士英勇奋战,以身殉国的精神。学界对于这一主题一般没有异议,但对这首诗是讽刺的对象是谁,看法各异,对于这一问题的不同观点也体现了对《燕歌行》的不同理解。

一、对《燕歌行》讽刺对象的不同认识

1.“讽刺张守珪”说

这种说法产生的时间比较早,也是比较流行的说法。明代唐汝询的《唐诗解》对此诗的解读中认为主将“不惜士卒乃尔”[2],清人陈沆在《诗比兴笺》中说:“非泛咏边塞也,《唐书》,张守珪为瓜州刺史……抑或刺其末年富贵骄逸,不恤士卒之词。”[3]唐诗解读方面的相关书籍,也大都采取讽刺张守珪说。如高步瀛在《唐宋诗举要》中指出“张公”即张守珪,“此云御史大夫,则张守珪也。……达夫此诗盖隐刺之也”。[4]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中徐永年撰文认为张守珪隐其败状,“诗的主旨是谴责在皇帝鼓励下的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兵士受到极大的痛苦和牺牲”[5]。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唐诗选》也持此看法,认为是“讽刺张守珪的不体恤战士”[6]。金性尧《唐诗三百首新注》中也说:“守珪却隐瞒败迹,妄奏战功。事泄,贬括州刺史。高适曾送病蓟北,目睹军中腐败情状。后回封丘,乃作此诗。”[7]

这种说法的主要证据如《唐诗鉴赏辞典》所说,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但二十四年,张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五)。二十六年,幽州将赵堪、白真陀罗矫张守珪之命,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守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之功”(《旧唐书·张守珪传》)。张守珪的谎报战功是主要原因,诗人感慨愤恨,故作此诗以讽刺。

2.“讽刺安禄山”说

对于讽刺张守珪的说法,也有人提出怀疑和反驳,如陈昌渠、张志烈、邱俊鹏注《唐诗三百首注释》中说:“此诗过去一般都认为是讥刺张守珪而作。恐非。”[8]而认为发生在燕地的重大军事事件——都山之战,激发了诗人的创作,并且囊括了自己在蓟北的所闻所感而成。傅璇琮先生《高适年谱中的几个问题》提到“所有有关史料,并没有说他末年富贵骄逸等的记载,高适此诗是否即刺张守珪此事,是颇可必怀疑的”[9]。

蔡义江先生在《高适<燕歌行>非刺张守珪辨》一文中,明确指出了这首诗并非刺张守珪,而是刺安禄山。理由是:首先,作者认为不同的版本对于序文所记的时间不同,《又玄集》为“开元十年”,《才调集》《文苑英华》作“开元十六年”,而张守珪开元二十三年开始拜辅国大将军、右玉麟大将军兼御史大夫,所以序文应该以《河岳英灵集》“开元二十六年”为准。同时认为张守珪隐其败状,为二十七年,但真相泄漏,贬为括州刺史为二十七年。其次,作者认为,序文称守珪为“御史大夫张公”“语甚恭敬;若果为高适所讽对象,不应如此。……高适对他敬重感激,当非偶然。”最后作者根据相关材料得出结论是讥刺安禄山,其所载《赦张守珪书》曰:“禄山勇而无谋,遂至失利,衣甲资盗,搓我军威,论其轻敌,合加重罪。然初闻勇斗,亦有诛杀;又寇戎未灭,军令从权,故不以一败弃之,将欲收其后效也。不行薄责,又无所惩,宜切停官,令白衣将领。”“又安禄山喜好歌舞声色,能自作胡旋舞,此史书中屡见,与诗中‘美人帐下犹歌舞亦合。高适在政治上颇有识见,安史乱起,……而有感于禄山重罪不诛之事,因此作《燕歌行》以寄讽的。”[10]

另外,钱云华《高适<燕歌行>究竟刺谁》(《乐山师专学报(社科版)》1989年1期)也表示同样的观点,认为并非讽刺张守珪,而是安禄山。魏峨《为张守珪讨个说法——高适<燕歌行>讽刺对象略论》(《商丘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认为诗人所讽刺的不是张守珪,而是安禄山、赵堪与白真陀罗。认为从此诗的主题看没有讽刺张守珪,讽刺主将,《资治通鉴》的材料“张守珪使平卢讨击使、左骁卫将军安禄山讨奚、契丹叛者”。安禄山作为主将“侍勇轻敌”才导致败局,而赵堪、白真陀罗是主谋。其次,高适此时所写诗作没有讽刺张守珪。如《睢阳酬别畅达判官》《宋中送族侄式颜,时张大夫贬括州,使人召式颜,遂有此作》等诗中,不但没有表示讽刺之意,却对其功业有赞扬之情,所以作者不同意讽刺张守珪说,而应是讽刺安禄山等人。

3.“讽刺张说”说

姚大勇《高适<燕歌行>所刺新考》一文不同意讽刺张守珪的观点,而认为是讽刺张说。理由如下:首先,张说虽为文臣,但也久历戎行,功勋卓著。并根据《旧唐书》卷九七“张说本传”中授“检校并州大都督府长史,兼天兵军大使,摄御史大夫,兼修国史”。认为《旧唐书》卷九七所载“摄御史大夫”与“高适《燕歌行》所言“御史大夫张公”正合。另外因有的序文中作“元戎”,作者认为称张说为元戎即主帅,也完全合适。其次,高适诗中所写的苦乐不均,将帅生活豪侈,也可在张说身上得到印证。张说喜爱奢华,贪图财贿。“不难想象他军中生活的奢华,不会奇怪他在前线战士流血牺牲的时候作为主帅依旧在营帐中宴饮。张说之人品、行径恰与汉代的飞将军李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后作者得出的结论是“高适《燕歌行》非为旁人,实因张说而发,序中所言御史大夫张公(或御史张公元戎)实即张说。作为文学作品,诗中所写当然不限于一人一事,而是做了典型化的概括,但诗之所刺,触动诗人提笔创作这首诗的原因,却是具体实在的。”[11]

这种“讽刺张说”的观点具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并未得到更多的响应。

4.“任人不当,边策失误”说

孙钦善等选注《高适岑参诗选》:“反映了边策失当,帅不得人。”[12]刘刚《高适<燕歌行>新解》认为有的解释所引导史实与诗中所述的战争情况有不符之处。而要了解所感的“征戍之事”,应该从高适《燕歌行》所表现的内容和思想着手。作者认为:“《燕歌行》主旨,决不是讽刺某一将领,而是对唐王朝任人不当与边策失误的批评和讽谏。”[13]

二、“艺术概括”说新解

对于这首诗,作者并没有在《燕歌行》中用具体语言表现出所讽刺的对象,那么我们也就不能对号入座,而应认为是对时事的艺术性概括,也是对讽刺的多个人物的概况,因此“艺术概括”说应该是比较契合《燕歌行》的创作的,这是我们比较倾向的观点。当然有人不主张把此诗看作是专门讽刺某个人,而应该是高适通过《燕歌行》来表现对边塞问题的看法。

如张燕瑾对《唐诗选析》:“诗人写这首诗的起因,诗里描写的内容,都远远超出了张守珪一人一事,它是对当时整个边塞战争的概括,具有典型性。”[14]李友芝《关于高适<燕歌行>所刺辨》一文提到:“不能把《燕》诗就理解为实指那一帅的一时一事,而应看作是诗人根据自己多年来对边塞多方面生活的耳闻、目睹、体察、积累,高度地集中、概括、典型化了的具有丰富社会内容与艺术特色的优秀诗篇。”[15]

潘慧惠《也谈高适<燕歌行>所感“征戍之事”》一文也不同意专门讽刺张守珪,因为诗人没有在《燕歌行》中对张守珪进行针对性的讽刺和揭露,也没有“初胜后败”等内容。而据《旧唐书·张守珪传》等史料的记载,张守珪防御吐蕃和抵御契丹都是有功绩的。同时不同意讽刺安禄山,理由如下:其一,诗歌反应的是自卫性的防御战,与安禄山奉命击讨不合;其二安禄山虽骁勇,但称不上“元戎”,更不能与李广地位相当;其三,安禄山为虏所败,却被唐玄宗宽宥,只能说唐玄宗责罚不明、姑息养奸。所以作者认为:“高适的《燕歌行》是一首具有高度典型意义的诗歌,它艺术地概括了当时唐朝东北边塞的情况,表明了作者对边塞问题的基本见解、把诗歌所感‘征戍之事的内容勉强附会于某人某事不但不能自圆其说,而且是没有必要的。”[16]如果解释为针对某人的话,就会缩小诗歌的典型意义。有的观点更明确:“高适的《燕歌行》实际上是诗人从开元十八年到二十一年边塞生活经历和当时纷繁复杂的东北边塞战争及军中生活现实的集中反映和艺术概括。”[17]同时表现将士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也有人通过壮美和优美结合的美学理论,从两个方面入手分析,一是《燕歌行》的意蕴;一是优美与壮美能否融合于一诗。“《燕歌行》一诗的意蕴在于以高度概括的手法再现了唐代的边塞战争画面,歌颂了将士奔赴国难、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慨,全诗的主旋律是昂扬奋发、忠勇爱国。”[18]同时做到了战争惨烈之壮美与诗中优美的调节,深化了主题。所以诗歌是以诗人的边塞见闻为基础,是对边塞生活的艺术概括,故不能能拘泥于某次战争,也不能拘泥为讥刺某个人。

我们认为,虽然对于诗歌在讽刺的对象上的看法有所不同,有的观点也不同意有讽刺的现象,但可以肯定的是,《燕歌行》是在当时边塞生活见闻的现实基础上而写成的,而且对将领有一定的批判。“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写出军士的奋不顾身和将领的寻欢作乐的鲜明对比及苦乐不均的现象,同时也写出戍边战士的思乡之心和思妇的望眼欲穿,“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最后,“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通过与汉代体恤军士的李广将军的对比,批判了边庭主帅的腐败无能。

至于有人把讽刺的对象具体为张守珪或者安禄山等,这也未尝不可,因为至少《燕歌行》这首诗反应了当时的战争情况,这些人与诗歌反应的内容也有一定的关系。甚至可以说,因为安禄山的“侍勇轻敌”导致了战败却被宽宥,就有理由认为是来讽刺当时边策适当、用人不当等。正如序文所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我们至少可以看出两点,其一,受到“客”所作《燕歌行》的激发,这是作者的外在动因;其二,“感征戍之事”,恰好是当时的战争境况使诗人有所感发,有所郁积。

对于“征戍之事”的理解我们是不是就拘泥地认为是当时特指的某一次战争?实际上这里应该是泛指,这样理解的话就不会把作品的指向理解得太狭窄而缩小其典型性和普遍性,也就是说在理解诗歌的时候首先要感受作品本身传达的深远意蕴和风神,才不至于胶柱鼓瑟。而对这首诗的不同解读与争论,恰恰说明了这首诗的复杂性和典型性。

注释:

[1]辛文房撰,周本淳校正:《<唐才子传>校正》,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59页。

[2]王振汉点校,唐汝询:《唐诗解》,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43页。

[3]陈沆:《诗比兴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30页。

[4]高步瀛:《唐宋诗举要》(上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9年版,第258—259页。

[5]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第383页。

[6]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唐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195页。

[7]金性尧:《唐诗三百首新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8]陈昌渠,张志烈,邱俊鹏:《唐诗三百首注释》,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40页。

[9]傅璇琮:《高适年谱中的几个问题》,《唐代诗人丛考》,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54页。

[10]蔡义江:《高适<燕歌行>非刺张守珪辨》,文史哲,1980年,第2期。

[11]姚大勇:《高适<燕歌行>所刺新考》,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

[12]孙钦善等:《高适岑参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7页。

[13]刘刚:《高适<燕歌行>新解》,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第4期。

[14]张燕瑾:《唐诗选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4页。

[15]李友芝:《关于高适<燕歌行>所刺辨》,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1期。

[16]潘慧惠:《也谈高适<燕歌行>所感“征戍之事”》,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1期。

[17]陆凌霄:《高适<燕歌行>意蕴寻绎》,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

[18]郑虹霓:《壮美与优美 调谐自生辉——高适<燕歌行>的又一种解读》,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3期。

篇5:燕歌行高适(高二) 教案

一.分析《燕歌行》表达的多重主题.

二.分析《燕歌行》一诗的层次结构和主要的艺术特色--对比。(重点)

课时安排:一教时

授课过程:

一.导入新课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曹丕《燕歌行》

(简单比较两首诗)

二.作者与背景

1.原序: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2.高适字达夫;世称高常侍;唐代边塞诗派的主要代表;“高、岑”;其边塞诗感情激昂,意境雄浑,气势奔放;长于七古。

三.课文欣赏:

唐之韵05边塞诗人(下).rm

四.课文分析

1、“感征戍之事”的三方面

所“感”唐家声威。

所“感”思乡盼归之情。

所“感”军中苦乐不均。

2.此诗构思严谨,围绕一次战争的场景来写。全篇共二十八句,分为四层:

第一层八句写出师,着力烘托气氛;

第二层八句写战败,揭示其原因;

第三层八句写被围,刻画相思之苦;

第四层四句写死斗,突出壮志豪情。

3.本 文 中 心 思 想

此诗通过边塞战场各种尖锐矛盾的深刻反映,热情歌颂了爱国将士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英雄主义精神,揭露了封建时代军队中残酷的阶级压迫。对“将军”的腐败导致战争的失利予以有力的鞭笞,对广大士卒的悲惨遭遇表达了深刻的同情。

4.艺术赏析

第一、诗作善于描绘边塞风光,渲染战地气氛;

第二、充分运用对比手法

汉将(男儿):重横行--半生死--斗兵稀--空回首--死节不顾勋。

将军:美人帐下犹歌舞--身当恩 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四 组 对 比

唐军--敌军

战士-- 将军

征人 --思妇

古将军- 今将军

第三、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第四、句式整散相间,语言铿锵有力。

五.根据以下提示,鉴赏《燕歌行》.

1、《燕歌行》表达了多重主题,请作出你的概括。

2、请分析高适《燕歌行》一诗的层次结构和和主要的表现特色。

篇6:高适《燕歌行》赏析(龙业原创)

边塞诗其来久矣,至盛唐可谓其巅峰,而屹立于巅峰之上者必是高适。边塞诗,顾名思义,叙写边塞风光及生活的诗歌。有边塞,便有边塞诗。两周立国前后,即有戎狄寇扰四裔,周之君臣奋力攘夷于边关,《诗经》中也有展示,如《采薇》有“不遑启居,玁狁之故”“岂敢定居,一日三捷”之语。到了战国时代,《国殇》中又有“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类的诗句为此类诗歌加入了英雄主义的元素。其后各代,边塞诗逐渐发展繁荣,至唐代蔚然大观,并出现了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

唐朝为亘古未有之大时代,君王有包举宇内的大胸怀,将士有壮志凌云的大气魄,于是就有了进取不已的大事业,大边疆。不仅是边塞诗人为之感染激励,就是不在其流派的许多诗人也慷慨高歌,一抒豪迈的边塞情怀,如杨炯的“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高适,无疑是边塞诗人之翘楚。他曾多次壮游北部边塞,历时共计六年。他出入幕府,饱览边塞风光,密切接触前线将士,深入了解了边关生活,深切感受了将士的英雄精神和他们的疾苦,为边塞诗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据统计,他流传下来的边塞诗有40多首,占其诗歌总数的六分之一。其中有的是如《塞上》歌颂建功立业、矢志报国精神——“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有的如《塞上听吹笛》抒写将士思乡之情——“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有的如《营州歌》描绘边塞奇异的风情——“营州少年厌原野,孤裘蒙茸猎城下”,但最能体现他创作最高成就的还是《燕歌行》。

高适的《燕歌行》袭用的是乐府古题,但却挣脱了文人游子思妇题材的窠臼,以一曲悲歌,展现出苍凉壮阔的大背景,抒写出豪迈雄浑的大气魄。

《燕歌行》正文共28句,196字。四句一转韵,形成了既相对独立又联系紧密的七段。虽为乐府古体,但对仗工稳,音律和谐,节奏多变,音韵铿锵,极富表现力。

《燕歌行》是一首叙事诗,叙述了唐朝军队的一次远征救援行动的全过程,塑造了一个将领和众多战士的形象,歌颂了前线战士勇敢杀敌报效朝廷的英雄精神,批判了骄横自大不恤士卒的将领,全面地揭示了造成惨败的内外原因。揭露批判很有深度和力度。无怪乎后人称《燕歌行》为高适第一大作,也可以说它是盛唐边塞诗的扛鼎之作。

既是一首叙事诗,就该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相应的叙述者以及以叙述者为中心的叙述方式。《燕歌行》采用的是一波三折的线性情节,以全知全能视角全景式地再现战事全过程,在前六段保持了客观叙述者的姿态,只有第七段例外。而各段叙述者传达的声音却不尽相同,极尽变化之能事,产生出微妙而耐人寻味的效果。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在全诗的开篇,全知全能的叙述者传达出却是“汉将”的声音,而这声音好似京剧武戏主将登场后的台词。他身着戎装,背插令旗,呕哑高喊,边提甲,跨马,正冠,一番起霸后,扫视全场,目光炯炯,眉宇间透出英气,面庞上洋溢着得意之色,字正腔圆、铿锵有力地诵出上述四句韵白:好不豪迈!好不威武!他的第一句告知观众,东北战事紧张,正是朝廷用人之际;第二句表明汉将当仁不让的决心,辞家杀敌报国是本分,更有“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是自己的的榜样;第三句自诩天生就该横行战场,现在是生逢其时;第四句说明自己不是浪得虚名,因为连皇帝都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看来,这位汉将确有“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决心,会打出一场漂亮的战争的。但是,仔细品味会发现,叙述者如此设计恐有弦外之音:诗人连用两个“汉”,固然是以汉朝代指唐朝——两者都是大一统的王朝,人们都有强烈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但是,两朝也屡屡失利于边战,其统帅往往高调“横行”灭敌,实则好大喜功,一事无成,甚至一败涂地。如果高适有这方面的隐喻的话,那么,这场战事的前景就让人担忧了——为将者如此知己不知彼却傲慢轻敌,那可是庙算失误的。“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此处传达的是叙述者的声音。他似从天上俯视,将敌我双方战场形势一览无余。“汉将”率领的唐军进军场面宏大壮观:金鼓齐鸣,旌旗招展,浩浩荡荡,迤逦至榆关碣石。主将的心态也传染给军队,他们摆出一副耀武扬威、不可一世的做派,慢条斯理地开拔。岂知此时前线求救,校尉飞畸送来十万火急的羽檄,蛮夷酋首亲帅大军将战火烧到了狼山。而那座狼居胥山是光荣之山、辉煌之山,霍去病曾在此替汉武帝封禅,那是一个民族的荣耀啊!无论如何,前线士卒都要为荣誉而战,可以预见战事将是极为惨烈的。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叙述者的声音告诉我们,边庭的自然环境极为恶劣,尤其不利于唐军,唐军擅长步战、车战的优势无从发挥,而敌军的轻骑兵却如排山倒海、暴风骤雨席卷而来——呼应了次句“破残贼”的“残”字,敌军残酷残忍,战斗力极强!虽然敌强我弱,实力悬殊,战场形势非常不利,但唐军战士依然视死如归,浴血奋战,死伤过半。此时,他们多么需要支援啊——需要物质的,更需要精神的!可是,“汉将”们亵渎了他们:营帐内美人正翩翩起舞,将领们沉醉于花天酒地中,哪还顾得上战士的死活。将士不能戮力同心,此战必败矣!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叙述者有意渲染了浓重的悲剧色彩。前十一个字是战场的环境描写:深秋时节,大漠一片苍茫空旷,北风吹来,黄沙四起,百草枯萎,禽鸟远徙,满目死寂。恰值黄昏,残阳如血,一座土城伫立在天际,孤独地承受着荒凉、衰败、萧索、凄寒。击鼓声,鸣金声,马嘶声,呐喊声,渐渐稀少,直至宁静,但这是可怕的宁静——这也是真切的生命体验。战争如此残酷,战士们因为有忠君报国的壮志,所以藐视敌人,无所畏惧,要杀出重围,无奈势单力薄,竭尽全力,也无法成功。悲剧降临了!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这是一场打不赢的战争,唐军早早地就陷入了绝境,士卒们也渐渐绝望起来。越是绝望,就越思念亲人和故乡。此处使用了两组对仗,两相对照。一面是战士,远离故乡来戍边已经多年了。身着冰冷的铠甲,或是日夜与敌搏战,或是守候在营垒中,饱尝艰辛痛苦,不料却遭遇如此结局。回首遥望长安,悲愤无语,无可奈何。一面是思妇,望眼欲穿盼亲人归来。天长日久,音讯皆无,思念之情更加强烈,泪水如玉箸双流,愁苦欲肠断!这场思念的结局必是“可怜无定河边骨,尤是深闺梦里人”!

“边庭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叙述者对战士命运的关注,又由点到面,表现普遍的心理状态。

辽阔边关无法飞度,纵然有万里长风吹送,也无法将真情送进;即使送进,也无法送达爱人的心中,因为这里将是一座死城,没有生命的死城!大决战前的情景是,白日里戎狄大军重围,刀光剑影,黑云压城;夜晚,城里不断传来敲击刁斗的声音,寒气逼人。此景此声,令人不寒而栗,死神随时会降临战士的头上。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叙述者忍不住将客观姿态改为干预姿态,加入到战士们的讨论与声讨中。面对绝境,战士们大义凛然,心静如水,彼此以锋刃上的敌血来展示战绩。他们血战沙场,不为加官进爵、荣华富贵,而是为恪守报销国家的节操。相形之下,“汉将”与战士境界高低一目了然,有霄壤之别,也是读者进一步知晓了“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含意。大难临头,生命之花即将陨落,战士们没有顾恤自己的生命,而是由衷地表达了最后的愿望:李将军再世!汉武时代,猛将如云,飞将军李广也难算是战功卓著,但他备受士卒爱戴,流芳千古,原因就是他体恤下属,与他们同甘共苦,同生死共患难。众望所归,他赢得了士卒最真诚的回报——“士为知己者死”!

叙至结局,我们可以推导出战事失利的原因了,确知此次悲剧的罪魁祸首了。战场环境对唐军不利,但敌人在此方面获益不会太多;敌军攻势凶猛,但起初他们似乎并不占有人员数量的优势;唐军将领严重失职失误,他骄横轻敌,刚愎自用,不能审时度势,以致贻误战机;还是唐军将领,他不仅指挥不当,而且沉迷歌舞,荒废军务,更严重的是,不顾前线战士的死活,涣散了军队的凝聚力和斗志。

篇7:燕歌行高适

燕歌行

作者:曹丕朝代:魏晋 别日何易会日难。

山川悠远路漫漫。

郁陶思君未敢言。

寄书浮云往不还。

涕零雨面毁形颜。

谁能怀忧独不叹。

耿耿伏枕不能眠。

披衣出户步东西。

展诗清歌聊自宽。

乐往哀来摧心肝。

悲风清厉秋气寒。

罗帷徐动经秦轩。

仰戴星月观云间。

飞鸟晨鸣。

声气可怜。

篇8:《燕歌行》教学设计

【关键词】情感 ;主旨;谴责;赞扬;同情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所表达的复杂情感和主旨。2.赏析、学习对比、虚实结合的手法。3.树立正确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1.深入理解本诗的情感和主旨。2.赏析对比、虚实结合。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复杂而深刻的主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诗歌

盛唐很多诗人把目光投向边塞,或游历边塞或从军边塞,依据自己对边塞生活的所见、所闻、所感,创作了许多有关边塞内容的优秀诗篇。今天,我们来学习边塞诗人高适的《燕歌行》,这首诗也是盛唐边塞诗的代表作品。

二、朗读全诗

1.学生对照注释自读。教师纠正读音错误。重(zhòng),摐(chuāng),旌旆逶迤(jīng pèi wēi yí),胡骑(jì),塞草腓(féi),玉箸(zhù),蓟(jì),勋(xūn)。2.听诵读录音。

三、整体感知

1.对照注释,理解这首诗的内容。

2.这首诗写了一件什么大事?明确:一场战争。

3.这场战争的过程是怎样的?明确:前8句写出师;9至12句写战败;13至24句写被围;25至28句写死斗。

4.这首诗从唐朝这一方来看主要写了哪些人?他们做了什么事?明确:

天子:天子非常赐颜色

将帅: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美人帐下犹歌舞

战士:摐金伐鼓下榆关战士军前半死生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征人蓟北空回首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至今犹忆李将军

思妇: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

四、探究情感、主旨

作者对这几类人的情感态度是一样的吗?

明确:不一样。

1.天子:

天子给予出征军人特别的丰厚的赏赐,希望他们不负重托,驱除入侵者,收复失地,安定边疆。然而将帅的骄傲轻敌、荒淫失职使得这场战争归于失败,这种结局与天子用人不当有很大关系。

作者委婉地批评了天子的用人失察。

2.将帅:

出征之前,“汉将”辞别家人,把入侵者看作不堪一击的“残贼”,这已经埋下了轻敌自大的种子。将帅的“重横行”其实是过于自信,是一种不考虑敌人的实力而妄自尊大的思想。

前线战况惨烈,将帅却远离阵地在军帐中听歌欣赏美人翩翩起舞。他们轻视强敌,自认不必亲临战场指挥,手下士兵足以击败敌人,因而一味沉溺于寻欢作乐,毫不关心士兵的死活。“犹”耐人寻味,是“还”的意思,表明将帅一贯如此,经常生活荒淫、狂妄自大、临战失职。战时将帅如此作为,唐军焉能不败?

作者谴责将帅骄傲轻敌,荒淫失职,导致唐军这场反侵略的战争失败,使广大士兵遭受了极大的痛苦和牺牲。

3.士兵:

士兵们在战场拼死杀敌,死伤过半,将军却帐中荒淫,士兵与将帅作了对比,点出了唐军伤亡惨重的根源。出征时的金鼓齐鸣士气高昂与“斗兵稀”的惨烈形成对比,士兵们“身当恩遇常轻敌”,结果拼尽了全力也没有解除敌人的包围反而陷入侵略者的持久围困之中。士兵是勇猛无畏的,主要败在了将帅的失职其次是自身的轻敌上。

在被围困的险境中,“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他们没有丧失斗志,没有投降,而是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不是为了个人的功勋而战,而是为了保卫国土而战!赞扬了士兵英勇顽强,视死如归,不计功名,为国捐躯的可贵精神。

诗中还用环境描写来烘托士兵。“山川萧条极边土”“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边庭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景物是辽远、开阔、荒凉的,营造了一片肃杀阴惨的氛围,渲染战败的场面,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哀伤。

战局失利,环境艰苦,时常引发他们思念妻子、思念亲人的哀痛。

士兵长时间在边疆守卫国土,异常“辛勤”,还要面临“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这种不时作战、神经高度紧张、生死难保的危险。这般危急的绝境,不能不令人想到把他们推到这绝境的究竟是谁?

士兵渴望有一个像李广那样的英勇善战、体恤士卒、责任心强的将领出现,领导他们驰骋疆场,杀敌报国。士兵抱怨的不是战争,而是将帅的无能。这里把骁勇善战、足智多谋、身先士卒、不贪功、爱士兵的李广和无勇无谋、恃勇轻敌、远离前线、寻欢作乐、不问士兵死活的将领进行了古今对比,突出了士兵对良将的渴求。

作者既有对士兵的同情,又有高度的赞扬。

4.妇女:

在丈夫离家戍边后,妇女每天思念、担忧丈夫,整日以泪洗面,不知还有没有重逢的那一天。这里对妇女的描写是士兵的猜想,从“玉箸应啼别离后”的“应”可以体现,所以这是虚写。对士兵的描写则是实写,则写士兵与少妇的互相思念构成虚实结合的手法。虚与实互相补充,描写思妇是对士兵的补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让我们不禁体会到士兵的情感之苦,而且感受到远离战场的思妇的离愁,是对将帅还造成士兵家庭痛苦的更深刻的谴责,更是立体地揭露了战争的罪恶。

作者寄予她们深深的同情,又含蓄地批评了将帅,谴责了战争的罪恶。

五、总结

本诗的思想内涵比较丰富,通过对唐代边塞征战生活的叙写,概括了开元年间唐军将士戍边生活的多个方面。既有对天子的评判,又有对将帅的揭露、谴责,更有对广大士兵的赞颂、同情,还有表达了士兵的美好愿望,最后还有对战争的厌恶、谴责。

六、作业

背诵全诗

上一篇:简约文艺的网名下一篇:红林檎近冬,红林檎近冬邵亨贞,红林檎近冬的意思,红林檎近冬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