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亡羊补牢成语故事

2024-04-11

小学生亡羊补牢成语故事(通用14篇)

篇1:小学生亡羊补牢成语故事

从前在蓝照国里,有着一个新来的牧羊人。蓝照国的人大多数人很富有,而这个牧羊人却穿得破破烂烂的。他的皮肤很黑,除了他的家人外,蓝照国的人都不喜欢他。

他很懒,什么事都别人给他做。有一天他不幸地在羊圈里发现羊少了好几只,他想反正都少了,又不能把它找回来,我还是不管这些羊了。

第二天,他又发现羊圈里的羊又少了,他就说:“羊都丢了,狼吃的吧。”然后他的姐姐告诉他:“喂,我听说你的羊没被狼吃。只是在外面到处流浪,你还是去把它们找回来吧。”他回答:“没关系。”

后来他的儿子告诉他:“爸爸,我发现羊圈那有个洞。”就在这时他才看见羊圈上有一个椭圆形的大洞,牧羊人才慢腾腾的拿出浴黄色的木板把羊圈补好,他很心疼跑掉这么多羊,于是第二天早上就出发去寻找它们,一直找到天黑,点亮了火把才在一个偏僻的山洞里发现了跑丢的十几只羊。

牧羊人回到家里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在羊圈边上挖了一个大坑,用几根细棍支在坑口,上面用破布盖上,再拿青草铺在破布上,做了几只假羊放在青草上面,不细心观察会误认为羊在上面吃草。

到了晚上牧羊人埋伏在羊圈附近,果然有几只从来都没有出现过的狼,闪着绿荫荫的眼光,流着口水凶恶地靠近这几只假羊,一起猛扑上去,只听见“轰”的一声,狼全都掉进了坑里,牧羊人端出早已准备好的几锅开水朝土坑里的狼泼上去,轻松地杀死了狼群。

篇2:小学生亡羊补牢成语故事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则寓言故事。

3、让学生懂得做错了事要认真改正,什么时候都不算晚。

【教学重难点】

1、认读汉字、扣住重点词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寓意。

课前活动:生比赛说寓言故事。(自相矛盾掩耳盗铃刻舟求剑亡羊补牢南辕北辙叶公好龙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滥竽充数画蛇添足…)

一、板书课题,释题。

1、板书《寓言两则》,齐读课题。

2、简介寓言,解释“寓言”、“则”的意思。

二、授新。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词。

(1)板书《亡羊补牢》,齐读。

(2)理解“亡”和“牢”的含义,并分别组词。

(3)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感情。

(4)理解词语:羊圈窟窿街坊后悔

(5)点学生说说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品读课文,理解内容。

(1)生质疑。

(养羊人为什么丢了羊?丢了几次?他的羊圈修好了吗?结果怎样?)

(2)划分段落。师点拨:亡羊∥补牢

亡羊(1—4)补牢(5)

(3)释疑。

A、养羊人为什么丢了羊?读第一自然段,紧扣“羊圈”“窟窿”这两个词,抓住三个动词:破钻叼从这五个词中悟出丢羊的原因。

B、丢了羊,对于养羊人来说那是一个损失啊,可不能再丢第二次了,故事是按照我们的愿望发展下去的吗?你是从文中哪一小节看出来的?(第4小节)师范读,故意重读两个“又”字,让学生理解其含义(羊丢了,养羊人没有听街坊的劝告,看来不及时改正错误的结果是一错再错啊。)生齐读这一小节,读出惋惜的语气。

C、养羊人没有听街坊的劝告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理解3、4小节。问:养羊人是怎样想的?(痛恨狼惋惜满不在乎侥幸)板书:满不在乎分解色朗读3、4小节。

D、分析丢羊原因。出示小黑板:

a羊圈破了窟窿,狼钻了进去,叼走了小羊。

b不听街坊劝告,不及时修补羊圈,狼再次钻进羊圈,再次叼走了小羊。

E、养羊人的羊丢光了吗?第二次丢羊后,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生默读课文,用笔画出有关的句子。分组朗读养羊人所想和所做的句子)。

F、自从养羊人把羊圈修补结实以后,出现了什么结果?(齐读最后一自然段,理解“从此”一词,并用它说一句话)。

三、悟理。

1、养羊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恰巧路过,想想街坊又会怎么说,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

2、如果养羊人再不修补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3、同桌交流,现实生活中“亡羊补牢”的故事。

板书: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4、学了《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后,你明白了什么?

(一个人做了错事,只要及时改正就不算晚。)

5、总结学习寓言的方法。

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

【板书设计】

亡(羊)

补(牢)——为时未晚

丢失

篇3:小学生亡羊补牢成语故事

学校管理的重点是学生管理。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内容涉及学生的安全、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报道:某些学校发生重大教育问题后,上级要求学校干部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采取相应措施补救,确保以后不再发生类似问题。这就是我们最常见、最广泛应用的学生管理方式:问题出现在前,采取措施在后,“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它属于企业上所说的“补牢式”微细管理。笔者学校每周都开学校干部例会,会上各位干部谈得较多的都是上周或过去的管理细节中发生的问题,然后再谈如何有针对性地加强管理,以免以后再出现类似的问题。

“补牢式”微细管理强调“后发制人”。但是先期出现的问题属于管理的死角,有风险性。一旦先前发生的问题较大,可能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无论发生的问题是大还是小,都会让管理人员疲于奔命,不停地、被动地应付各种新出现的问题。

二、“防患式”学生管理的优越性

笔者在网上检索到一个企业管理术语,全称是“设备状态预知维修(或安全)管理”,简称为“预知性管理”,意思是:在工作中提前对生产管理全面介入,通过对各项生产数据、设备状况数据、气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可能发生的隐患、险情,制定出科学的防范和整改措施,把危险降低,直至消灭,保证生产安全。

受此启发,笔者认为,学生管理的措施应该出现在发生问题之前,“防患于未然”,变“补牢式”管理为“防患式”管理。笔者称其为“防患式”学生管理,意在强调应极力防“患”。“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防患式”学生管理重在预防,变被动为主动。只有先发制人,方能将教育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或消除潜在问题的威胁,或减少大问题出现的几率。事前预防总比事后处置付出的代价低得多。“补牢式”管理重视短期的管理,避免再出现类似的事故,而“防患式”管理则着眼于未来和长远的管理,尽力防止现在与将来发生一系列大大小小的问题。

三、“防患式”学生管理的操作

1. 策略层面:超前形成“防患式”学生管理的对策

主要是学校领导干部要有超前的管理意识和行为,形成一定的“防患式”学生管理策略。有人会问,有些教育问题难以预料,怎么采取超前的管理措施?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途径来提前启动“防患式”学生管理的机制。

超前预测。学校领导要对本校每一个管理细节进行实地考察,及时洞察管理的漏洞,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预案或预防措施。比如笔者学校校长观察到,学生在课间喜欢趴在或靠在教学楼走廊外侧的栏杆上,而栏杆破损、低矮,容易出事,于是提醒学生不要趴在上面,再组织值班人员监视学生,并在假期安排施工队加固和加高栏杆。

关注外校的管理问题。校园安全事故经常见诸于报刊和网络,附近学校也会发生,虽然本校还没有出现,但应该吸取其教训,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借鉴外校经验。把本校学生管理的做法与某些管理精细的学校对照,在管理细节上有无疏漏之处,有无管理效果,有无管理力度,有无管理措施,等等。然后针对本校实情,参照外校做法,完善管理细节,制定更有效的管理对策。当然这些做法是在问题出现之前进行的。

专家指导和培训。学校干部和骨干教师应该经常听取专家的讲座和参加相关培训,接受业务指导。在科学、系统的理论指导下,提前将管理措施制订得更细、更全、更实、更有效果,确保万无一失。

经常性巡视、评估和考核。在教师、班主任、中层干部值班管理时,校级领导(校长与副校长)应经常巡视,深入管理第一线,并对值班人员进行考核;上级部门应对学校的管理措施和制度进行评估,定期下基层考察。在巡视、考核、考察、评估中,一定会发现学校各项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和风险性,提早修补、纠正,完善管理措施,确保不出问题或者不出大的问题。

理论学习和参观优秀学校。定期组织学校干部和骨干教师到外地优秀学校参观,学习其先进的管理经验和超前的管理理念;学校给他们订阅管理方面的书籍和报刊,激励其学习科学的管理理论,提升学校管理素养,摒弃落后的管理方式,提高管理能力和效率。这些做法可以使学校管理者主动应对各种复杂多变的管理情况和问题,及时和超前采取正确、合理、科学的措施,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广纳谏言。学校各项管理中的问题,都可能被许多师生提前发现。实际上,有些管理问题非常突出,不少师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是有的管理问题是学校领导工作疏漏造成的,由于他们的权力和地位,可能学校师生不敢提出意见。因此,学校领导应该发动师生主动谏言,提出管理建议。

2. 制度层面:反思与构建“防患式”学生管理的高效机制

经过上述各项超前性的举措后,从如下四方面来反思和构建科学合理的“防患式”学生管理制度。

既治标,又治本。小问题都有大根源。所以在解决一些小问题的同时,还要反思其产生的根源,反思学校现行各项教育管理的弊端和漏洞,将其重新修改和完善。比如,笔者学校高一上学期开学两个月后,学生就有拉帮结派的苗头。学校领导深入调研后认为,有些刚入学的学生之间非常陌生,缺少沟通交流,加上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容易冲动,在发生矛盾时不能相互理解和包容,为了保护各自利益,只好分帮结伙;有些学习较差的学生沦为边缘生,在班级里得不到应有的关注,找不到归属感,便把注意力移向帮派团伙来寻找补偿替代。这种班风必然降低班级的管理效率。为此,学校领导从以下几方面作出超前性的安排。先确定管理的时间点和重点管理的对象:主要针对高一刚入学的新生特别是学习后进生和有暴力倾向的学生。治本的具体措施主要是开展系列主题活动。例如:在高一开学初,举办多种有关社交主题的活动,创造学生之间的交往和交流的机会,使之互尊互爱;以法制案例形式说明帮派的危害;师生帮扶学习后进生,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治标的措施主要是:在学校常规管理规定中明确班主任和年级主任的教育和监管的责任;在学生常规管理中,增加这方面的适当惩戒规定。

既重常规,又重创新。修补常规管理的缺陷固然重要,但某些核心问题的解决依赖于革新当前的制度。解决的关键是提高学校管理者的管理理念、管理素质和管理能力,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机制。比如,笔者学校过去成立的各年级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原来隶属于校学生会领导,与各年级部工作安排严重脱钩,后来改为直属各年级部管辖,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因此,高效管理学生的关键和核心部门是各年级部,通过他们来监管、考核班主任,并制订全年级统一的学生与班主任管理制度。因此,强化对年级部干部的领导、管理与培训至关重要。

既重布置安排,又重监管考评。常见到有的学校管理工作现状是:“以会议落实会议”,布置和安排多,督促、检查少。监管不力,造成“制度周全、没人执行”的怪圈,管理效率低下。此外,考评制度不合理,也会挫伤教职工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必须建立激励、公平、客观、有效的现代学校管理的考评制度。比如建立由学校管理层和教师代表组成的教育教学管理评价小组,通过公正合理考评,提高教师的管理激情和管理效率。

校长宏观定向,基层微观决策。富于优秀管理品格的校长可能更多的不是谋略弄人,而是分权放权、协商研讨、尊重保护;不是管控和限制,而是人文关怀、背景支持、责任担当;不是细节上指手画脚、说三道四,而是确定方向、把握大势和大局[2]。将微观决策下放给基层管理者(如年级主任、班主任和值班教师等),使决策更符合实情和更易操作,并能根据情况变化迅速作出调整。

3. 执行层面:“防患式”学生管理的原则和具体操作

在针对学生的管理与教育方面,班主任起着决定作用。笔者认为,“防患式”学生管理应遵循“教育在先,管理跟后”的原则。“教育在先”的要求是:班主任预先教育学生,先让学生明白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分别带来什么后果,然后提出一些预防性的规则,要求学生以后遵守这些新的规则。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自觉地遵守预防性管理规则。“管理跟后”的要求是:班主任在教育学生后,对学生能否真正执行这些规则进行监督和管理,必要时进行惩罚。这也符合“教育为主,惩戒为辅”的教育原则。

“防患式”学生管理方式需要通过班主任日常细微的管理工作来落实。笔者作为学校的行政干部,在平时管理工作中,发现班主任管理工作存在四种类型:

只说不管型。只教育学生不管理学生。平时单凭只头说教,对学生犯过的错误和正在犯的错误充耳不闻,不制止、不劝告、不纠正。

不说只管型。事前不教育学生,只是出现问题后按学校要求管理学生。平时从不给学生说道理,出现问题后才一味地批评、制止学生犯错等行为。有时以罚代管。

不说不管型。学生没有自主管理意识时,班主任既不教育学生也不管理学生,属于“放任型班主任”所为。高中有的班主任认为,高中生什么都懂,不需要说理教育。有的学生对笔者说,他们的班主任平时对他们的言行从来不管不问。

既说又管型。与“专制型班主任”管理方式不同,笔者把它定为“民主型班主任”的管理行为。对学生不仅事前进行说理教育,而且加强管理,防止因学生个性过强而越轨。这里的“说”是师生交流的重要手段,主要是对预防性规则和要求进行解释,如向学生提出今后的具体学习要求,阐释课堂纪律等,要让学生知道做的原因、过程、结果和意义;其次是引导、说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第三是集体教育和个人教育两种方式结合。这里的“管”主要是监督、督促学生对预防性规则的有效执行。

优秀班主任总是每天对学生“唠叨”几句。笔者于2015年10月到河北衡水中学参观学习时,听说该校班主任每天都花两分钟时间对学生进行教育。主要是对前一天班级情况进行总结,表扬好人好事,不点名地指出个别学生不良的行为;然后对班级存在的潜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希望、纠正办法和预防措施。但是笔者学校高三一些班主任怕耽误学生学习时间,不敢向学生“唠叨”,每次进教室转一圈就走了。笔者当年上高三时,学习特别紧张,每逢班主任进教室,最想听班主任说几句宽慰的话,或者表扬和评价自己,提出一些新要求,但是班主任进教室一句不说,前后走一走就出去了,让我们很失望。有些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只管教学,不去教育和管理学生,学生们处于“教育饥渴”状态。

只所以给班主任工作方式分类,主要方便学校领导对班主任的监管、考核、指导。上述第一种类型虽然符合“防患式”学生管理原则的第一项要件“教育在先”,但缺失第二项要件“管理跟后”,使得先前的教育可能打了“水漂”。这需要值班领导经常巡视、督促、考核。第二种类型造成学生缺乏遵守规则的自觉性,属于“补牢式”管理。因此要求此类班主任经常反思,及时纠正工作失误。第三种类型既不属于“补牢式”,也不属于“防患式”。学校领导应及时指导这类班主任,必要时警告,甚至更换。第四种类型符合“防患式”管理原则的两项要件,是最佳的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模式。学校领导应鼓励、表扬和奖励此类班主任。

策略层面、制度层面和执行层面是循序渐进的关系,是形成“防患式”学生管理不可或缺的三个环节。一般先有科学的策略方能制订符合实际的制度,而制度的实施必须靠执行环节来完成。加强对班主任的培训与指导,可以增强其执行“防患式”学生管理方式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当然,施行“防患式”学生管理并不是不需要“补牢式”学生管理,两者结合能够互补各自的不足。比如,教育问题出来后,应该及时出台强有力的系统管理措施,确保不出大问题或事件不恶化,并预防与之相关的领域不出任何问题。鉴于“防患式”管理优于“补牢式”管理,可以把前者放在优先的地位。

参考文献

[1]王守华.预知性安全管理值得提倡[N].中国化工报,2015-6-25(03).

篇4:小学生亡羊补牢成语故事

微细管理 补牢式管理 预知式管理 科学合理

一、常规的“补牢式”学生管理的弊端

学校管理的重点是学生管理。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内容涉及学生的安全、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报道:某些学校发生重大教育问题后,上级要求学校干部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采取相应措施补救,确保以后不再发生类似问题。这就是我们最常见、最广泛应用的学生管理方式:问题出现在前,采取措施在后,“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它属于企业上所说的“补牢式”微细管理。笔者学校每周都开学校干部例会,会上各位干部谈得较多的都是上周或过去的管理细节中发生的问题,然后再谈如何有针对性地加强管理,以免以后再出现类似的问题。

“补牢式”微细管理强调“后发制人”。但是先期出现的问题属于管理的死角,有风险性。一旦先前发生的问题较大,可能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无论发生的问题是大还是小,都会让管理人员疲于奔命,不停地、被动地应付各种新出现的问题。

二、“防患式”学生管理的优越性

笔者在网上检索到一个企业管理术语,全称是“设备状态预知维修(或安全)管理”,简称为“预知性管理”,意思是:在工作中提前对生产管理全面介入,通过对各项生产数据、设备状况数据、气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可能发生的隐患、险情,制定出科学的防范和整改措施,把危险降低,直至消灭,保证生产安全[1]。

受此启发,笔者认为,学生管理的措施应该出现在发生问题之前,“防患于未然”,变“补牢式”管理为“防患式”管理。笔者称其为“防患式”学生管理,意在强调应极力防“患”。“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防患式”学生管理重在预防,变被动为主动。只有先发制人,方能将教育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或消除潜在问题的威胁,或减少大问题出现的几率。事前预防总比事后处置付出的代价低得多。“补牢式”管理重视短期的管理,避免再出现类似的事故,而“防患式”管理则着眼于未来和长远的管理,尽力防止现在与将来发生一系列大大小小的问题。

三、“防患式”学生管理的操作

1.策略层面:超前形成“防患式”学生管理的对策

主要是学校领导干部要有超前的管理意识和行为,形成一定的“防患式”学生管理策略。有人会问,有些教育问题难以预料,怎么采取超前的管理措施?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途径来提前启动“防患式”学生管理的机制。

超前预测。学校领导要对本校每一个管理细节进行实地考察,及时洞察管理的漏洞,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预案或预防措施。比如笔者学校校长观察到,学生在课间喜欢趴在或靠在教学楼走廊外侧的栏杆上,而栏杆破损、低矮,容易出事,于是提醒学生不要趴在上面,再组织值班人员监视学生,并在假期安排施工队加固和加高栏杆。

关注外校的管理问题。校园安全事故经常见诸于报刊和网络,附近学校也会发生,虽然本校还没有出现,但应该吸取其教训,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借鉴外校经验。把本校学生管理的做法与某些管理精细的学校对照,在管理细节上有无疏漏之处,有无管理效果,有无管理力度,有无管理措施,等等。然后针对本校实情,参照外校做法,完善管理细节,制定更有效的管理对策。当然这些做法是在问题出现之前进行的。

专家指导和培训。学校干部和骨干教师应该经常听取专家的讲座和参加相关培训,接受业务指导。在科学、系统的理论指导下,提前将管理措施制订得更细、更全、更实、更有效果,确保万无一失。

经常性巡视、评估和考核。在教师、班主任、中层干部值班管理时,校级领导(校长与副校长)应经常巡视,深入管理第一线,并对值班人员进行考核;上级部门应对学校的管理措施和制度进行评估,定期下基层考察。在巡视、考核、考察、评估中,一定会发现学校各项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和风险性,提早修补、纠正,完善管理措施,确保不出问题或者不出大的问题。

理论学习和参观优秀学校。定期组织学校干部和骨干教师到外地优秀学校参观,学习其先进的管理经验和超前的管理理念;学校给他们订阅管理方面的书籍和报刊,激励其学习科学的管理理论,提升学校管理素养,摒弃落后的管理方式,提高管理能力和效率。这些做法可以使学校管理者主动应对各种复杂多变的管理情况和问题,及时和超前采取正确、合理、科学的措施,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广纳谏言。学校各项管理中的问题,都可能被许多师生提前发现。实际上,有些管理问题非常突出,不少师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是有的管理问题是学校领导工作疏漏造成的,由于他们的权力和地位,可能学校师生不敢提出意见。因此,学校领导应该发动师生主动谏言,提出管理建议。

2.制度层面:反思与构建“防患式”学生管理的高效机制

经过上述各项超前性的举措后,从如下四方面来反思和构建科学合理的“防患式”学生管理制度。

既治标,又治本。小问题都有大根源。所以在解决一些小问题的同时,还要反思其产生的根源,反思学校现行各项教育管理的弊端和漏洞,将其重新修改和完善。比如,笔者学校高一上学期开学两个月后,学生就有拉帮结派的苗头。学校领导深入调研后认为,有些刚入学的学生之间非常陌生,缺少沟通交流,加上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容易冲动,在发生矛盾时不能相互理解和包容,为了保护各自利益,只好分帮结伙;有些学习较差的学生沦为边缘生,在班级里得不到应有的关注,找不到归属感,便把注意力移向帮派团伙来寻找补偿替代。这种班风必然降低班级的管理效率。为此,学校领导从以下几方面作出超前性的安排。先确定管理的时间点和重点管理的对象:主要针对高一刚入学的新生特别是学习后进生和有暴力倾向的学生。治本的具体措施主要是开展系列主题活动。例如:在高一开学初,举办多种有关社交主题的活动,创造学生之间的交往和交流的机会,使之互尊互爱;以法制案例形式说明帮派的危害;师生帮扶学习后进生,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治标的措施主要是:在学校常规管理规定中明确班主任和年级主任的教育和监管的责任;在学生常规管理中,增加这方面的适当惩戒规定。

既重常规,又重创新。修补常规管理的缺陷固然重要,但某些核心问题的解决依赖于革新当前的制度。解决的关键是提高学校管理者的管理理念、管理素质和管理能力,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机制。比如,笔者学校过去成立的各年级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原来隶属于校学生会领导,与各年级部工作安排严重脱钩,后来改为直属各年级部管辖,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因此,高效管理学生的关键和核心部门是各年级部,通过他们来监管、考核班主任,并制订全年级统一的学生与班主任管理制度。因此,强化对年级部干部的领导、管理与培训至关重要。

既重布置安排,又重监管考评。常见到有的学校管理工作现状是:“以会议落实会议”,布置和安排多,督促、检查少。监管不力,造成“制度周全、没人执行”的怪圈,管理效率低下。此外,考评制度不合理,也会挫伤教职工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必须建立激励、公平、客观、有效的现代学校管理的考评制度。比如建立由学校管理层和教师代表组成的教育教学管理评价小组,通过公正合理考评,提高教师的管理激情和管理效率。

校长宏观定向,基层微观决策。富于优秀管理品格的校长可能更多的不是谋略弄人,而是分权放权、协商研讨、尊重保护;不是管控和限制,而是人文关怀、背景支持、责任担当;不是细节上指手画脚、说三道四,而是确定方向、把握大势和大局[2]。将微观决策下放给基层管理者(如年级主任、班主任和值班教师等),使决策更符合实情和更易操作,并能根据情况变化迅速作出调整。

3.执行层面:“防患式”学生管理的原则和具体操作

在针对学生的管理与教育方面,班主任起着决定作用。笔者认为,“防患式”学生管理应遵循“教育在先,管理跟后”的原则。“教育在先”的要求是:班主任预先教育学生,先让学生明白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分别带来什么后果,然后提出一些预防性的规则,要求学生以后遵守这些新的规则。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自觉地遵守预防性管理规则。“管理跟后”的要求是:班主任在教育学生后,对学生能否真正执行这些规则进行监督和管理,必要时进行惩罚。这也符合“教育为主,惩戒为辅”的教育原则。

“防患式”学生管理方式需要通过班主任日常细微的管理工作来落实。笔者作为学校的行政干部,在平时管理工作中,发现班主任管理工作存在四种类型:

只说不管型。只教育学生不管理学生。平时单凭只头说教,对学生犯过的错误和正在犯的错误充耳不闻,不制止、不劝告、不纠正。

不说只管型。事前不教育学生,只是出现问题后按学校要求管理学生。平时从不给学生说道理,出现问题后才一味地批评、制止学生犯错等行为。有时以罚代管。

不说不管型。学生没有自主管理意识时,班主任既不教育学生也不管理学生,属于“放任型班主任”所为。高中有的班主任认为,高中生什么都懂,不需要说理教育。有的学生对笔者说,他们的班主任平时对他们的言行从来不管不问。

既说又管型。与“专制型班主任”管理方式不同,笔者把它定为“民主型班主任”的管理行为。对学生不仅事前进行说理教育,而且加强管理,防止因学生个性过强而越轨。这里的“说”是师生交流的重要手段,主要是对预防性规则和要求进行解释,如向学生提出今后的具体学习要求,阐释课堂纪律等,要让学生知道做的原因、过程、结果和意义;其次是引导、说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第三是集体教育和个人教育两种方式结合。这里的“管”主要是监督、督促学生对预防性规则的有效执行。

优秀班主任总是每天对学生“唠叨”几句。笔者于2015年10月到河北衡水中学参观学习时,听说该校班主任每天都花两分钟时间对学生进行教育。主要是对前一天班级情况进行总结,表扬好人好事,不点名地指出个别学生不良的行为;然后对班级存在的潜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希望、纠正办法和预防措施。但是笔者学校高三一些班主任怕耽误学生学习时间,不敢向学生“唠叨”,每次进教室转一圈就走了。笔者当年上高三时,学习特别紧张,每逢班主任进教室,最想听班主任说几句宽慰的话,或者表扬和评价自己,提出一些新要求,但是班主任进教室一句不说,前后走一走就出去了,让我们很失望。有些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只管教学,不去教育和管理学生,学生们处于“教育饥渴”状态。

只所以给班主任工作方式分类,主要方便学校领导对班主任的监管、考核、指导。上述第一种类型虽然符合“防患式”学生管理原则的第一项要件“教育在先”,但缺失第二项要件“管理跟后”,使得先前的教育可能打了“水漂”。这需要值班领导经常巡视、督促、考核。第二种类型造成学生缺乏遵守规则的自觉性,属于“补牢式”管理。因此要求此类班主任经常反思,及时纠正工作失误。第三种类型既不属于“补牢式”,也不属于“防患式”。学校领导应及时指导这类班主任,必要时警告,甚至更换。第四种类型符合“防患式”管理原则的两项要件,是最佳的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模式。学校领导应鼓励、表扬和奖励此类班主任。

策略层面、制度层面和执行层面是循序渐进的关系,是形成“防患式”学生管理不可或缺的三个环节。一般先有科学的策略方能制订符合实际的制度,而制度的实施必须靠执行环节来完成。加强对班主任的培训与指导,可以增强其执行“防患式”学生管理方式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当然,施行“防患式”学生管理并不是不需要“补牢式”学生管理,两者结合能够互补各自的不足。比如,教育问题出来后,应该及时出台强有力的系统管理措施,确保不出大问题或事件不恶化,并预防与之相关的领域不出任何问题。鉴于“防患式”管理优于“补牢式”管理,可以把前者放在优先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王守华.预知性安全管理值得提倡[N].中国化工报,2015-6-25(03).

[2] 严华银.领导力:“教育家型校长”的文化品格[N].中国教师报,2015-8-19(12).

篇5:成语故事:亡羊补牢

【出处】《战国策·楚策》:“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解释】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羊丢失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用法】作主语、谓语、宾语;指知错就改

【近义词】见兔而顾犬

【反义词】后悔莫及

【例句】我第一单元考试成绩不理想,没有考出自己的真实水平,通过总结努力学习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英文翻译】lock the stable door after the horse has bolted.

这是一则很有意义的故事,只知道享乐,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结果必然是遭到悲惨的失败无疑。

亡羊补牢的寓意

篇6:亡羊补牢的故事成语故事

寓意:比喻出现问题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从前,有人养了一圈羊。一天早晨,他发现羊少了一只,仔细一查,原来是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间狼钻进来,把羊叼走了一只。邻居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填上窟窿吧!”那个人不肯接受劝告,回答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

第二天早上他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中钻进来叼走了羊。他很后悔自己没有听从邻居的劝告。便赶快堵上了窟窿。修好了羊圈,又过了一天,狼饿极了,它想在叼走一只羊。可发现那个窟窿被堵上了。没有办法叼羊了。狼实在饿坏了。只好向养羊人去认错:“对不起,我不该不经您同意就叼羊。为了能够得到您的原谅,我愿意帮您看管羊圈,不让羊再被叼走。只要您能让我不再饿肚子就行。”养羊人接受了狼的建议,让狼看管羊圈。从此,羊再也没被叼走过。

篇7:亡羊补牢成语故事四年级

wánɡ yánɡ bǔ láo

成语解释

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成语故事或出处

《战国策·楚策》:“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成语造句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让我们重新开始吧。

近义词

知错就改

反义词

篇8:与其亡羊补牢不如重构分配机制

企业B:内部舆情监测发现,项目部管理团队微信群里出现消极言论苗头,项目部管理团队便下沉各班组、部门约谈,深入工位与员工详谈,问题的症结是月度考核奖和半年升职加薪带来的负面效果,甚至有底层员工抱怨分配不公。

物业服务企业基本仰仗每一位底层一线员工的服务操作,在市场关系等距离的情况下,业主对于服务的观感和体验主要来源于一线员工,一线员工手里的活儿到位了,再挑剔的业主只能在服务报价上计较,这样一来,市场部门的同事就可以在报价策略上下功夫、动脑经了。

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物业服务企业的一线员工,他们的动力来源于薪酬福利、职业认同和企业文化,最显而易见的就是钞票,在一个基本没有规矩的社会系统里头,所谓薪酬保密制度基本形同虚设,因此薪酬福利的公平性操作尤为重要,与其遮掩,不如张榜公示,形成激励与监督。

物业企业管理团队主要应拿捏好分配机制的公平性、可持续性,公平性自不待多言,所谓可持续性,就是对那些必须持有的业态配置,需要从企业利润池子里拿出一部分钱作为承接这些项目的服务团队的奖励,但在具体操作中,还需要会同党政工团以及各职能部门统一思想、明确规矩。比如每一个所承接的物业服务项目产出利润的百分之五十归属企业利润,而另外的百分之五十则作为奖金奖励为该承接物业服务项目出力的职能部门、项目部、班组甚至个人,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奖金的分配不是物业企业的老总说了算,而是由职能部门主管、项目部主管、班组主管说了算,有些奖金分配甚至需要部门、班组协商!为了体现分配的公平性,对于根据物业企业党政工团规定的分配原则基础上协商确定的分配方案,还需要有张榜公示期。允许员工、班组和部门提出异议。

既然物业服务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因此作为企业的重要资源——钱,也应该向一线倾斜,而不是二线甚至三线,因为二三线是企业管理团队接触最多的、最容易导致感情分数增加的部分,所以在包括升职加薪在内的操作,一定要放权给一线管理团队。企业管理层也要定期到一线去观察和感受一线员工的酸甜苦辣以及他们的所思所想。物业企业管理团队定期到项目部一线是需要用制度固定下来的,物业企业管理团队至少每年走遍每一个项目部!而且需要避免走过场或形式主义,蜻蜓点水式的下沉可能更不利于物业企业对于一线项目部的管控与服务质量甄别。假如一家物业企业的职能部门的同事一年走不完全部所辖物业服务项目,那么只能说明职能部门的人手配置有问题,或者说物业企业所承接的物业服务项目太多了。

物业服务企业还可以响应政府号召,尽快投资创建“互联网+物业服务”平台,利用计算机、网络、云计算和云存储等科技,把包括劳动生产率、考勤等基于客观服务操作工作统计的部分让人工干预降低到最低限度,实现服务可视性、时效性和公平性。人与人存在自然好感和恶感,物业企业创建的物业服务资源管理平台尽可能地通过实时记录每一项服务内容、耗时以及业户评价,就可能排除人的情感因素,让客户服务响应时间、满意度(率)尽可能真实地呈现在每一位一线员工面前,形成自我激励,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多劳多得。

有了上述共识,就决定到一个最棘手的项目部去探查一番。下去之前就已经拟定了一个原则:

(1)首先独自走一遍项目部所辖物业区域,发现物业区域内存在的问题,比如脏乱差。

(2)将每一种不同工位的恳谈员工都约到问题相对比较明显的位置,比如找土木班组的同事约谈的时候,就约到墙面脏或地面坑坑洼洼的位置;再比如找保洁班组同事约谈的时候,就约到有异味的卫生间里;又比如找保安班组同事约谈的时候,则约到停车场里。

(3)恳谈或约谈的时候,绝不提现场服务缺陷,而是观察和倾听被约谈员工是否能够主动发现潜在的问题,当他们能够主动发现潜在问题的时候,还要请教他们如何解决?为何没有事先解决这些问题等等。因为一个眼睛里有活儿的员工才是有文化的!文化才是物业服务行业最核心的竞争力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当一线员工眼睛里没活儿的时候,这个项目部管理团队就存在问题:管理制度缺失、服务技能和标准培训缺失、企业文化没有覆盖基层等等。

(4)每一个项目部恳谈的最后一个对象才是项目部主管,恳谈时依然不主动揭老底,而是循循善诱地启发和观察,从中发现派驻场项目主管是否合适担当,并从招聘、考核、培训、委任、服务和管理各个环节来分析项目管理、运作管理、质量监督、人力资源、行政服务等职能部门存在的缺陷,从企业层面、部门层面、服务流程、管理制度上寻求解决方案,需要绝对避免采取粗暴呵斥等管理手段面对项目部存在的问题!

篇9:亡羊补牢新编

有一天,羊圈破了一个洞,邻居赵大爷看见了,就提醒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吧,不然羊会被狼叼走的。”

张三摇摇头,说:“就是一个小窟窿,没关系的,过几天再修吧。”

赵大爷摇摇头,走开了。

结果,一只羊当晚就被狼叼走了。张三发现后,不禁伤心地大哭起来。哭声惊动了赵大爷,赵大爷又劝他修羊圈:“我早就告诉过你了,还不赶快把羊圈修一修!”

张三抹了一下眼泪,说:“羊都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哦!”赵大爷见劝不动张三,就又离开了。

第二天早上,张三发现羊又少了一只,自责道:“我为啥不听赵大爷的劝告呢?”

赵大爷笑道:“这下后悔了吧?还犹豫什么啊,赶快修羊圈吧!”

“可是我没有材料呀!除非把羊圈全拆了,用旧围栏重新围一个小的。我估算了一下,这些材料只能围10米长的围栏,也就是周长是10米。那我把它围成正方形吧,长、宽都是2.5米,面积是2.5×2.5=6.25(平方米)。”

赵大爷一听这话,就走开了。这时张三的小伙伴李四、王五来了。

李四听见了张三的话,就建议说:“张三,我看你还不如围成圆形哩!相同周长,圆的面积比正方形的面积大,围成圆形是最佳方案。”

张三说:“我来算算,看围成圆形的面积有多大。先求圆的半径,10÷3.14÷2≈1.59(米),再算面积,1.592×3.14≈7.94(平方米),比围成正方形大了约1.69平方米呢。”

★知识点链接:圆的周长=2×圆周率×半径();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的平方(2)。

“羊圈围成圆形的工程较难,再说也大不了多少呀,我看你还是围成长方形吧!面积可以比围成正方形大一倍呢。”王五胸有成竹地说。

李四不服气地说:“喂,你瞎说什么呀,相同周长,长方形的面积比正方形的面积小,老师早就说过了,你怎么到现在还没搞清楚呀!”

王五笑咪咪地说:“先听我说嘛。看,旁边不是有一条小河吗?”

“小河?这和围羊圈有什么关系呢?”李四疑惑地问道。过了一会儿,他才恍然大悟:“哦,我明白了!张三,你就照王五说的围吧!”

正说着,赵大爷抱着材料来了,对他们说:“你们的方法虽好,但天已经晚了,今天根本围不好,夜里狼又要来叼羊了。张三,还是赶快把羊圈修好再说吧!要围新羊圈,明天你再弄。”

大家想想也对,就一起帮忙修起羊圈来。从此以后,羊再没丢过。张三感慨地说:“羊丢失了再补羊圈,还不算晚。这样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别人的好言相劝,千万别当耳旁风啊!”赵大爷听了这话,高兴地点了点头。

亲爱的小读者,你知道吗?同样是10米长的围栏,把河面当作一条长边,可以围成长5米、宽2.5米的长方形,那么面积就是5×2.5=12.5(平方米),面积可以比围成正方形大一倍哦。

亡羊补牢

羊丢失了,才修理羊圈。比喻在受到损失之后想办法补救,免得以后再受类似的损失。

篇10:成语故事《亡羊补牢》的续写作文

可是好景不长,一天,养羊人数了数羊,发现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来偷吃羊了。他检查了一下羊圈,没看到缺损的地方。走进羊圈里一查,发现羊圈里有个洞,原来狼就是从这里偷偷钻进来的`。养羊人做了机关,放在洞口来捉狼。

一天晚上,这只狼又来偷吃羊,它从洞里出来就进入了机关,可怎么也跑不出来了,不停地嚎叫。养羊人跑了出来,用乱棍打死了狼,然后把狼皮剥下来,挂在羊圈的门口。

篇11:成语亡羊补牢的寓言故事

这故事出自“战国策”。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定要危险啦!”

襄王听了,很不高与,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 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

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北)。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

这是一则很有意义的.故事,只知道享乐,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结果必然是遭到悲惨的失败无疑。

篇12:亡羊补牢的成语

【拼音】:wáng yáng bǔ láo

【简拼】:wybl

【解释】: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出处】:《战国策?楚策》:“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示例】:张学良始则失地,今幸固守锦州,~,可称晚悟。 章炳麟《与孙思昉论时事书》二

【近义词】:知错就改

【反义词】:时不我待、知错不改

【语法】:作主语、谓语、宾语;指知错就改

亡羊补牢 成语接龙

【顺接】:牢不可拔 牢不可破 牢什古子 牢甲利兵 牢落陆离 牢骚满腹

【顺接】:顾犬补牢 划地为牢 画地为牢 画地成牢 牛骥共牢 亡羊补牢 划地爲牢 画地爲牢

【逆接】:兵败将亡 出死断亡 多藏厚亡 刚克消亡 归忌往亡 国破家亡 继绝兴亡 继绝存亡

【逆接】:亡不待夕 亡不旋跬 亡不旋踵 亡人自存 亡可奈何 亡命之徒 亡国三户 亡国之主

篇13:小学生亡羊补牢成语故事

27日上午1 0时许, 梧州市太阳广场发生一起自动扶梯伤人事故, 幼童左臂完全卡入电梯, 消防部门对自动扶梯破拆后, 幼童获救, 但造成手臂重伤。

26日, 发生在湖北荆州的安良百货商场内的一起电梯事故中, 一名女子带着孩子乘自动电梯上楼, 来到最顶层时, 电梯踏板忽然出现裂缝, 这名女子被卷入裂缝之中, 最终死亡。

血淋淋的电梯“吃人”惨剧, 每一次都让人不寒而栗。对普通民众而言, 在对这些惨剧的受害者表示同情的同时, 多半还会发出这样的疑问:近在自己身边, 从居民楼、办公楼, 到酒店、超市, 自己每天都会乘坐的电梯, 会不会出问题?如何让惨剧不再重演?

(一)

电梯屡成伤人“凶器”

我国是电梯使用大国。据统计, 仅湖北武汉市电梯保有量就以每年18%的增速持续高速增长, 目前已超过6万部。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 电梯保有量甚至已经超过10万部。而在全国, 电梯保有量已经超过300万台, 每天有超过2亿人乘坐电梯。

而今年以来, 从厦门一名大学生乘坐电梯被卡身亡, 到西安一名学生从电梯井坠落, 到沈阳一电梯从20多层滑落……这样的惨剧屡次上演, 公众并不陌生。

据国家质检总局提供的数据, 伤人事故之外, 一般性的电梯故障也时常出现, 如广州市、南京市、杭州市“96333”电梯应急处置平台2014年全年就分别解救困梯人员14606人、10180人、6816人, 平均每天分别解救4 0人、28人、1 9人。

与此同时, 广大居民关于电梯安全的投诉也在日益上升。据了解, 2013年和2014年, 仅辽宁省公开受理群众举报投诉的网站接到的电梯安全投诉就分别达到189件和163件, 居民反映的问题包括电梯摇晃、运行有杂音、电梯门夹人、报警系统失灵、照明系统损坏、坠梯等多种情况。

(二)

维护规定形同虚设

电梯出现伤人事故, 与其“超期服役”、“带病运行”有很大关系。

如果按照15年使用年限来计算, 相当一部分电梯已经“老龄化”。由于国家没有文件规定电梯报废年限, 电梯只要通过质监部门的年检, 合格后获得“电梯使用标志”即可使用, 然而, 实际操作中电梯到了使用年限后报废的很少。这些超期运行的电梯仅靠修修补补、换换零件, 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 一些“高龄”电梯已成为危害群众生命安全的“炸弹”。

有调查显示, 在诸多导致电梯安全隐患的因素中, 制造质量占16%, 安装占24%, 而保养和使用问题高达60%。公开资料显示, 青岛在用电梯总量已超3万台, 其中住宅电梯占到50%;超过1 5年以上的“老龄”电梯1600多台, 占到电梯在用总数量的5%。浙江质监局也有一个差不多的数据∶有近8成的电梯事故是使用不当引起的。可见, 电梯的维修保养正是一个致命的软肋。

据专家介绍, 电梯的安全可靠性与日常维护保养密切相关, 需要定期清洁、润滑、调整、检查, 以降低安全风险, 延长使用寿命。按照住建部、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 使用正常的电梯每月至少要维保两次, 每季度、半年、一年各要进行一次大型维保。但业内人士透露, 没有照此标准进行维保而在运营的情况非常普遍。同时, 电梯虽然每年一检, 但检验部门一般是提前通知电梯管理者, 即约检, 且只对当天被检查电梯的安全性负责, 难以有效监管电梯的常年安全性及零件性能。此外, 电梯管理者对年检有所准备, 即使电梯有问题也会想办法在被检测时蒙混过关。

实际上, 使用者往往不愿花钱保养电梯。不管是商场、超市的管理方还是小区物业, 许多都不愿意花钱来对电梯做保养, 甚至有的连一年一次的年检都不愿意报送。许多电梯使用单位都不愿找厂家而找第三方进行保修和维护, 因为这样可以尽量压低价格。因此, 电梯维修保养市场的低价竞争之风很盛。

以西安为例, 西安由第三方负责维保的电梯约万1台, 其中有一半以上的电梯维保是由资质较低的C级或者无资质的维保公司来完成, 为事故频发埋下隐患。正规维保公司一个月对一部电梯的维护成本不低于600元, 而资质差或无资质公司维保的费用仅有300元, 其中有的还包括给物业公司相关人员的回扣, 保养质量可见一斑。而专业的保养是怎么样的呢?据山西新闻网的报道, 山西新闻大厦每年电梯维护, 仅人工费就需3.6万元, 还不包括维修配件的费用。因此, 大厦里的电梯运营了1 3年来, 从来没出过一起事故。

当然, 小区物业也有其难处——业主们在如何分摊电梯维修费上争议很大。

行业落后监管乏力

使用者对电梯安全不上心, 而电梯行业的发展滞后更恶化了情势。

“中国现在已经是全世界电梯最多的国家了, 据悉, 每年全球新增的电梯一半都在中国。以这样的发展速度, 电梯保养维修应该是一个很有前途的行业, 于是很多人都进入了这个行业, 行业内鱼龙混杂, 浑水摸鱼的也不少。”一位知情人士透露, 专业人员的培养完全跟不上需要, 比如在海南, 一共有15000多台电梯, 但是只有2 4名专业人员在做“年检”工作。

不仅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和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甚至行业内还出现了一些降低维护质量的低价竞争行为。广州市质监局特种设备监察处处长杨延晖表示, 因为市场没有考核机制, 部分维保单位通过降低服务质量获取不正当利益, 形成“劣胜优汰”的现象。

相关的监管和标准也非常缺乏。业内人士认为, 我国对电梯检测维修方面的规定很粗糙, 大多数规定只是宏观上的, 并不具有操作性。而对电梯的年检也缺乏强制, 甚至一些大商场里, 贴的年检图标还是两年前的。对电梯维修人员, 我国也没有一个严格的认证、考核制度。

(三)

安检需靠平日之功

业内有言, 电梯安全“三分产品, 七分保养”。电梯从招标、采购、运行到监督管理, 只要任何一个环节失守, 都可能埋下事故隐患;而且, 电梯故障也不是一次排查检修就可以“终身免疫”的。可是, 当前对电梯的巡检维护, 除了陷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运动战”外, 靠的仍然是“纸上合格了, 一个勾”的记录, 既没有融入“互联网+”的大数据管理, 也没有形成动态的日常检验机制。

据专家介绍, 在英国, 对客梯要求每6个月至少检验一次, 货梯每12个月至少检验一次, 检查员应第一时间书面报告所发现的任何可能导致危险的缺陷。而日本2011年东京地震后, 政府宣布启动对老旧电梯整改, 并且政府拨专款, 承担这些花费的三分之一, 以促使安全改造早日完成。

在美国大部分地区, 城市中大约500~1000台电梯设有一名政府的检查员。纽约市检查员数量约为每1000台电梯1人。之后, 由于预算的限制, 大约1名检查员要负责750台电梯的检查。为了满足一年两次的检查要求, 不得不让更多的责任落到电梯承包商身上。他们被要求书面报告每一年的安全检查, 以表明那些有关的安全装置处于良好状态。用这种方法, 政府的检查员能专注于更危急的电梯。

这些经验, 对中国应对电梯“老龄化”都是有益的借鉴。许多人建议, 应由质监、安监等部门牵头制定电梯强制报废的有关规定, 确保服役15年特别是20年以上的电梯逐步退出。质监等部门加强行业监管, 结合实际情况, 对商用、住宅电梯以高峰期间承载量及行业标准为检验依据进行检测, 对检验不合格的进行限期整改并做好后期跟进记录。对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电梯分别进行抽检和年检, 如对使用3~5年的电梯进行抽检, 超过该时间段必须年检而不是约检, 并将检查情况定期向社会公布。

“电梯的安全性能直接关系着乘坐人员的安危, 他们对电梯的体验及评价是衡量电梯安全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 但监管部门及电梯维护人员在现实中基本没有把他们的评价纳入年检及维保标准中。”前述专家表示, 应将电梯乘坐人员的评价纳入电梯年检及维保的标准。

建维修保证基金

如其所述, 电梯问题频出, 一个深层原因是电梯维修经费无法落实。

为了填补多年来电梯行业缺少报废相关标准的空白, 国家标准委7月2 0日正式对外发布《电梯主要部件报废技术条件》, 计划于2016年2月1日起实施。标准列出了6项电梯主要部件报废技术条件, 可依此判定报废与否, 再决定电梯整机是否需要报废。

但有人指出, 从现实的情况来看, 老旧电梯改造之路上的坎还有很多, 最绕不开的就是钱。一般小区电梯的维保改造费用应该是从房屋维修资金里提取, 但维修资金提取程序十分繁琐。而且, 很多老小区即便能够使用维修基金, 也难以承担电梯更新换代的高昂花费。

现实情况是, 很多小区维修基金在小区居民入住后几年就因各种名目而所剩无几, 一些楼龄十几年的小区更是难以筹集电梯维修费用。很多小区因电梯后续保养及维修、更换零件缺乏资金而出现电梯常年无法保养的情况。

如何破解资金障碍?专家提议, 应由质监部门与住建部门配合, 向开发商收取维修保证基金。电梯一般使用5年左右会出现零部件老化而需要更换, 而现实中有的电梯工作两三年就出现质量问题, 这主要是因为开发商购买质量较差的电梯造成的。所以, 质监部门与住建部门向开发商收取一定的维修保证基金, 可以对开发商起到制约的作用, 保障业主的权益。

电梯报废后, 更新费用由谁支付也是一大难题。为避免出现多方互相推诿、无人出钱或资金短缺的被动局面, 可在住宅小区房屋买卖时设立电梯专项基金。同时, 对专项基金的交纳、管理和使用作出具体规定, 或由当事双方在房屋买卖合同中约定。

(四)

“电梯吃人”绝非孤立的社会现象

几年来, 尤其是过去一年多, 我们听到许多电梯事故、悲剧。大都是那种垂直电梯。商场这种扶梯, 除了触电、突然倒转外, 还从未发生过如此骇人的“吃人惨剧”。

我们有无数理由批判产品质量有问题的电梯厂家、商场管理人员、负责现场维护的相关员工, 批判一种系统性的风险培训机制的缺失。产品本身不合格总是直接原因。

但“电梯吃人”悲剧绝非一种孤立的社会现象。它不仅涉及一国工业水平、商品质量, 也是日常风险意识与观念的体现。同时, 它更能反映一个社会生态的健康指数。

电梯惨剧频发对应的, 其实是过往疯狂的房地产业。房地产业模式, 就像以土地为“版权”, 通过在高空不断再版楼层, 获得版税或稿费的模式。电梯是一种附属于房产的“交通运输”设施, 提供的是通向空中的最后几米、几十米的接驳服务, 成本都在房价里。

然而, 经过近20年的狂飙突进的房地产业, 已从所谓黄金时代步入白银时代。过去一年, 一帮大佬转身投奔互联网或金融业。过往多年的横向、粗放的土地经济模式, 局部虽依然有效, 但已告一段落, 震荡周期不会立刻结束。

当整个中国房地产行业步入困顿期, 作为配套设施的电梯企业, 出货不可能维持过去增幅, 它们的日子不可能像过去那般热火。随之而来的是, 售后服务的成本压力凸显, 传导到终端, 它维护的效率, 响应风险的速度, 就不可能像过去日子好的时候。稍有松懈, 便会出现问题甚至悲剧。这就像一个人, 当他的肌体新陈代谢旺盛时, 一些微小的疾病, 很难得以觉察。一旦肌体活力到达盛衰转折点, 各种毛病都会显示出来。

实际上, 除了无法预测的天灾, 几乎所有的人间悲剧都能追溯出人为的脉络。电梯纵有99.9999%的安全系数, 作为机器, 它依然有风险, 防范这种低概率风险, 不能靠纯粹的技术, 因为它对应的不是机器, 而是国家与社会提供的心理安全、责任意识, 大众心理与他们的行为模式都只是临门一脚。

对公众而言, 在为生活而匆忙的同时, 能不能提升一些集体安全意识、公共责任意识?对安全乘坐电梯知识了解多少?对维护电梯的必要性了解多少?愿不愿意多拿出一些时间参加业主委员会的公共问题讨论?如果直到“危情时刻”才意识到要“补课”, 那可能就太晚了。

弥补电梯安全的“缺失账”, 必须纳入到公共安全构成中, 既要靠职能部门和电梯所属的单位履行提醒、告知和引导的责任, 也需要每个公众不断强化安全意识和规则意识。现代信息社会科技手段日新月异, 传播这样的知识应该说并不缺乏渠道, 关键是看有关部门做不做、怎么做。对绝大多数小区来说, 业主委员会的职能都有待强化;业主们按照业主管理规约与物业服务企业签订物业服务合同时, 应当明确约定电梯安全使用管理方面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篇14:体育外交,亡羊补牢

埃斯唐盖当选为国际皮划艇联合会副主席是他不可阻挡的上升势头的又一例证。为了这次竞选,他进行了有条不紊的准备:低调的会议、影响力、威信以及所有的经典的智慧工具。这些手段虽然在国际社会上屡见不鲜,但在法国体育界却算是别出心裁。

一年前,2000年悉尼奥运会双桨无舵手冠军让一克里斯多夫·罗朗曾使用过同样的竞选策略。他的目标?国际划船联合会主席。结果46岁的罗朗成功当选,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奥林匹克单项运动协会的主席。这一位置曾被国际奥委会的关键成员瑞士人德尼斯·奥斯瓦尔德占据多年,后者曾通过这一奥林匹克历史上最悠久的运动协会积累了深厚人脉,建立了庞大的关系网,对于罗朗来说这是一座富矿。

虽然不久前,1988年汉城奥运会障碍赛马冠军皮埃尔·杜朗在马术联合会主席的竞争中不敌比利时人德·约尔达尼,但法国新型的体育外交手段已经开始崭露头角。这种变化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结果,要想维持在国际体育界的影响力,法国只能求变。

此前,法国在体育外交方面遭遇溃败,巴黎和安纳西在申办2012年夏季和2018年冬季奥运会上双双失利,让-弗朗索瓦·拉穆尔无缘国际反兴奋剂协会主席,德内里亚兹、大卫·杜耶以及艾米丽·毛瑞斯莫也相继被国际奥委会拒之门外,这些失利为法国体育界拉响了警报。《法国奥林匹克的诱惑》一书的作者阿尔芒·伦丁格尔观察到了一种有些矛盾的现象:法国拥有不少在国际体育联合会高层工作的人员,举行了不少体育赛事,拥有不错的竞技成绩,但却在世界的舞台上逐渐失去影响力。

与此同时,盎格鲁-撒克逊人、亚洲人以及卡塔尔和前苏联的国家正在占据上风,对体育的“软权力”展开激烈争夺。埃斯唐盖呼吁道:“为了存在,我们只能向世界敞开怀抱,这是个竞争激烈的世界,传统的直抒胸臆的那套外交模式已经过时了,因循守旧只能被对手越甩越远。”

为了弥补差距,法国并没有像以往一样再成立一个委员会,而是打造了一支“特遣队”:在法国外交部长劳伦·法比乌斯的建议下,外交经验丰富的让·勒维成为了这支“体育政治先遣队”的负责人。勒维说:“以前我们靠直觉行事,现在所有的行动必须是有组织的。”他的工作重心?利用外交官网络,开拓法国的吸引力,帮助法国企业占领体育市场。

法国体育外交的另一个武器就是国际体育法国委员会,这是在法国奥委会主席丹尼斯·马塞格利亚以及法国体育部长的提议下成立的机构,由贝尔纳尔·拉帕塞担任主席。该机构的预算为50万欧元,职能明确:就是渗入国际体育组织,帮助法国各体育联合会的管理人员与世界建立联系。

法国人在体育政治上所做的一切,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帮助巴黎申办奥运会。拉帕塞在担任国际体育法国委员会主席前,从英国人手中夺来了世界橄榄球联合会主席一职,帮助七人制橄榄球进入奥运会大家庭。这位深谙国际体育政治斗争的法国人总结道:“如今体育变成了社会、经济、外交的博弈,法国需要认清自己的地位。”

法国希望能够改变以往在各奥林匹克体育协会大选前临时抱佛脚的做法,与奥林匹克大家庭建立一种长久的关系,在未来建立合作战略关系,就像2012年伦敦奥运会组委会主席塞巴斯蒂安·科与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那样。同时向外界敞开怀抱,丢掉法式的傲慢。国际体育法国委员会还开办了一些培训课程,计划每年培养出20多名体育方面的人才。比如法国羽毛球协会主席理查·雷默、壁球主席雅克·方丹等都是来自这一计划。法国经济方面的管理人员(能源公司GDFsuez,建筑公司Vinci的高管)、政治顾问甚至是说客专家都会参与授课,他们告诉学员:“忘记你们的法国问题,别再自说自话,这样就不会成为其他人的靶子。”

如今游说已经不再是体育外交的忌讳了。“不要对游说有所畏惧,这是一种干净的首发。”拉帕塞说道,“为了7人制橄榄球能成为奥运会项目,我在两年里绕地球3周,访问了90个国家,最终在投票中我们以81比8获胜!”

另一方面团队协作也必不可少。“当法国人还在各自为战时,英国人已经团结一致了。”前法国羽毛球运动员、国际羽毛球联合会委员埃蒂安·托布瓦说道。托布瓦还为一家名为Keneo的咨询公司工作,后者帮助东京赢得了2020年夏季运动会的主办权,如今法国也是他们的客户。

Keneo咨询公司为法国提供很多信息,比如有国际奥委会委员到访法国时,他们会及时提醒国际体育法国委员会,以举行一些会晤或是鸡尾酒会等联谊活动。帮这个人的妻子申请VISA,帮那个人的孩子注册索邦大学,这是很长时间以来一些国家早已使用的外交手段。

在这种情况下,巴黎获得的2017年世界摔跤锦标赛的主办权无疑是一次策略上的胜利。“在2024年奥运会举办城市投票前,这将是最后一项世界大赛,也意味着这是法国接待国际奥委会委员们的最后机会,对于巴黎申办奥运会将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拉帕塞说道。

去年夏天,法国外交部张法比乌斯借世界马术锦标赛在法国诺曼底地区举行之际向阿联酋王后、国际马术联合会主席哈雅公主颁发法国荣誉军团勋章;或者日本王子、2020年东京奥运会组委会主席、国际奥委会荣誉委员竹田恒和携妻子造访法国并不是意外。

不久前,国际反兴奋剂委员会的成员们齐聚巴黎,其中有十多人是国际奥委会委员,他们一行人受到了法国国民议会主席克劳德·巴尔托洛内的奢华款待。在与法国总理马努埃尔·瓦尔斯共进午餐后,他们还一同观看了法国与阿根廷的橄榄球赛。此前法国政府在体育事务中从未提供过如此高规格的接待

法国奥委会主席马塞格利亚也开始积极建立与法语国家的关系。在2012年奥运会举办地的投票中,巴黎并没有得到这些国家的支持。不久前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先是参加了在达喀尔举行的法语世界峰会,随即又与法国总统奥朗德进行了会晤,这一系列的举动是否意味着马塞格利亚的斡旋行动初见成效?

国际奥委会委员法国人居伊·德鲁认为如今法国的体育外交变得更积极,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不过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最近一次失败提醒法国任重道远:在国际单顷体育总会联合会主席的竞争中,拉帕塞不敌奥地利人维泽。

上一篇:落水的年轻人的人生哲理故事下一篇:建筑工程毕业生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