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二年级政治第一学期期中试题

2024-05-16

高中二年级政治第一学期期中试题(通用6篇)

篇1:高中二年级政治第一学期期中试题

高二年级政治第一学期期中试题

一、选择题(共35题,每题2分)

1.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这一客观实在性是( )

A.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 B.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

C.所有有形的物体 D.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

①真空 ②磁场 ③社会经济制度 ④作息时间表 ⑤阶级 ⑥物理学

A.①③ B. ④⑥ C. ③④ D. ①⑥

3.既是有神论者,又是物理学家的霍金,在他一本新书《大设计》出版时称,他不再相信上帝创造宇宙的说法。新的科学理论显示,解释生命起源的自然发生论完全可以接受。宇宙起源的大爆炸既不是偶然事件,也不是上帝创造,只是物理法则的必然结果。这表明( )

①唯物主义是科学的天然盟友 ②自然界的天地万物都有自己产生的客观过程 ③规律是永恒存在的 ④神创论和大爆炸论都是人类对世界产生的推测

A.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4.脑子也是用进废退的,下棋打牌、读书看报、笔耕著述、思考问题,意在健脑,勤于锻炼同样重要。脑子用进废退蕴含的哲理是( )

①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③物质离不开运动,物质在运动中存在 ④运动离不开物质,物质是运动承担者

A.①③ B.②③ C. ①② D.③④

5.每天都会有新的盐分进入海水,海水中也会有一些盐分进入海床沉积层。新注入的盐分数量与海水里跑掉的盐分数量互相抵消,海水的平均溶盐浓度保持稳定。这表明( )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③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 ④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 ①④

6. 荀子说: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下列诗句中与此寓意相近的是( )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 杜甫) B.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北朝 王籍)

C.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 贾岛) D.草木本无意,枯荣自有时(唐 孟浩然)

7.人生就像牙缸,你可以把它看成杯(悲)具,也可以看成洗(喜)具。这句幽默的流行语体现了( )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B.客观世界的变化依赖于人的意识

C.真理作为意识范畴具有不确定性 D.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8.明朝《医有百药》:古之圣人,其为善也,无小而不崇;其于恶者,无微而不改。改恶从善,是药饵也。这说明( )

A.人的善恶观念决定其善恶行为 B.道德教育是中医治病的主要方式

C. 人的思想道德观念影响其身心健康 D.善恶相对,有恶方有善,有善才有恶

9.当下由蒜你狠到蒜你跌,由豆你玩到苹什么, 一系列反映物价涨跌的网络语言兴于人们的茶余饭后。这些网络新语的出现充分说明( )

A.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C.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D.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10.,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说,自己的作品与家乡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艺术风格也深受故乡的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的影响。莫言独具特色的小说创作揭示的哲学道理有( )

①意识形式的差异性决定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多样性 ②意识反映客观存在的方式可以而且应当是多种多样的 ③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反映者的想象力 ④意识如何反映客观存在受制于反映者的个性、能力和素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非洲屋脊诶塞尔比亚自然条件恶劣,长期以来无人成功种植蔬菜。我国某农学专家坚信,粮食作物能生长的地方一定能种蔬菜。他总结前人失败教训的基础上,采取收集雨水、提高土壤墒情、选择抗寒性较强的品种等措施,在诶塞尔比亚成功种植了大白菜、茄子、辣椒等蔬菜,创造了里程碑式的奇迹。他成功从一个侧面表明 ( )

①意识活动的创造性是认识外部世界的重要条件 ②意识活动的能动性是改造外部世界的可靠保证 ③尊重客观规律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④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总是统一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 ②④

12.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可以将一个生物的遗传物质定向地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中,从而获得人类希望的遗传性状,创造新的物种。这说明 ( )

A.物质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B.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C.人们可以通过掌握科学改变规律的客观性 D.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3.11月3日,南昌一男子竟因好玩而拨打警方电话,谎称飞机上有炸弹,因此被警方刑拘。机场方面表示,这个虚假电话,让他们动用了200余名工作人员参与排险,花费接近3个小时,170多名旅客的正常出行受到严重干扰。材料说明虚假信息( )

①对人们的行为有指导作用 ②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了消极、阻碍作用 ③具有直接现实性,会直接给社会造成危害 ④能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4.国家星火计划项目申报要求:20国家星火计划以科技强农惠农富农为宗旨,以加快农业农村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着力推进农村科技创新创业,加快科技成果向农村转移,推动农村民生改善,为三化同步和城乡统筹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材料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 ( )

①目的性 ②自觉选择性 ③主动创造性 ④直接现实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近年来,随着城市美化、绿化的需要,许多大树从深山老林被连根拔起运往城市。由于这些大树与其所处的环境形成了稳定平衡的生物群落,大树进城不仅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而且由于水土不服,不少大树进城后枯死。上述事例表明( )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 ②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变化的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往往带来不良后果 ④改造城市环境需要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6.针对当前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决定进一步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这所体现的唯物论世界观是( )

A.物质决定意识 B.实践决定认识 C.一切从实际出发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7.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下列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 )

①农民种地 ②科学家进行科学实验 ③工人做工 ④学生学习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8. 真理与谬论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因此真理( )

A.永远不可能变为谬论 B.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谬论

C.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 D.和谬论之间不存在严格的界限

19.英国哲人培根说过: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他主张打破偶像,铲除各种偏见和幻想。这表明 ( )

A.真理与权威是相互排斥的 B.真理要靠科学理论来检验

C.只有服从真理,才能具有权威 D.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20.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德国诗人莱辛的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 )

A.认识的动力来自实践 B.认识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

C.认识不能停滞,而应不断发展 D.改造世界比认识世界更重要

21.有人说:艺术就是美学的技术性,即通过艺术的手段表达美学的精神和内容,目的就是通过表现和展示传播等程序触动、激发欣赏者的情绪,引导欣赏者的欣赏行为。因此,艺术总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上述材料反映了( )

A.人们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实现艺术形象的主观创造

B.意识活动可以独立于物质之外

C.思维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把现实的东西变成意识

D.意识活动在艺术创作中具有独特的创造性

22.上世纪70年代,美国科学家乘坐深海潜水器在海底发现了一个温度高达350℃的热泉口,泉口附近浮游着大的出奇的红蛤、海蟹等生物。在没有阳光、超过沸点、高压的深海环境下还有生命,成为无法解答的复杂谜题。经过近的研究,科学家破译了这种特殊生物的基因图谱,确定自然界还有第三种生命形式。上述一系列活动证明了( )

①探测工具扩展了人类的认识能力和认识的来源 ②现代科技和探测手段的发展推动认识的深化发展 ③通过科技设备获取的第一手资料是认识的基础 ④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是推进人们探索和研究的动力

A.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23.日常生活中常有一个人单独完成某件事情的情况。有人便据此认为,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存在的。这种观点( )

A.正确,因为实践有时就是个人孤立的活动

B.错误,没有正确理解实践的社会性特征

C.错误,没有正确理解实践的历史性特征

D.错误,没有正确认识实践的主观能动性特征

24.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各地要大力扶持和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为破解当前家庭经营中存在的低、小、散难题,推动传统农业升级,党和政府强调要发挥家庭农场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的作用。这表明认识是( )

①在实践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 ②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上升过程 ③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 ④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A.①② B. ①④ C.②③ D.③④

25.我国第一艘辽宁舰按计划完成建造和试验试航工作后,已正式交付海军。自中国国防部宣布正在改造一艘废旧航母以来,中国航母平台共进行了多次海试,按照既定计划开展了各项科研试验,达成了既定目标。这一过程最能体现实践的 ( )

A.客观物质性 B. 主观能动性 C. 社会性 D. 历史性

26.由于塑料袋产生的垃圾对地球的污染日益严重,各国都在积极采取对策。一方面呼吁人们远离塑料袋拒用塑料袋,另一方面依靠科技进步,努力探索用回收利用和降解相结合的办法解决。这反映了( )

A.实践的发展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

B.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

C.实践不断为人们提出新的课题,促使人们去解决

D.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产生的

27.下列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哲理相同的是( )

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B.近水知鱼性,近山知鸟音

C.欲知山中事,需问打樵人 D.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28.深圳发展中有这样三句口号先干不评论,先试不议论,时间作结论。这是强调( )

A.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B.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盲目实践也能成功 D.在改革发展中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29.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200多年时间里,许多科学家认为,整个宇宙都有服从这一永恒定律。20世纪初,爱因斯坦发现牛顿的运动定律只有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牛顿力学的永恒定律神话被打破。这启示我们( )

A.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

C.对同一事物的判断因人的主观性而产生差异

D.真理适用于任何已知和确定的历史条件和范围

30.以前,人们往往认为一切生物的生长都依赖阳光。现在科学家发现,在水深超过4000米的可见光不能到达的海底,在高温、高压、剧毒、缺氧的环境里,仍然存在大量海底热液生物,它们靠海底热液带出的能量进行化合作用合成有机质而生存。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

①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②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④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1.联合国关于发展的观念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20世纪五六十年代把发展归结为经济增长;20世纪70年代把发展看作是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和社会变革;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把发展理解为注重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联合国关于发展的观念演变进一步证实了( )

①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 ②认识受认识对象本质和属性暴露程度的制约 ③认识的发展具有与认识主体无关的客观规律性 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继承和超越已有认识成果的过程

A.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 ③④

32.自1956年美国科学家在实验中直接观测到中微子后,人类对中微子的研究不断深入。9月,欧洲核子中心称发现中微子超光速现象,同时指出实验过程存在误差,呼吁全球科学家进行更多的实验观察和独立测试。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 )

A.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B.真理和谬误没有原则界限

C.科学实验试社会存在的基础 D. 改造世界是认识世界的.目的

33.下列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

A.读书破万卷 B.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C.感时花溅泪 D. 一人独钓一江秋

34.太空是什么气味?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科学家。据英国媒体报道,宇航员在该问题上基本达成共识,他们把太空的气味大致形容为烤牛排热金属和焊接气体。美国宇航局目前聘请了气味化学家斯蒂芬皮尔斯,试图在地球上复制这种气味,并把它用于培训目的。从认识论角度看,材料体现了( )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③实践是检验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认识的最终目的在于实践

A.①② B. ②④ C.②③ D. ③④

35.19奥地利科学家发明了廉价、清洁、方便和耐用的塑料袋,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被誉为科技界的白色革命。在塑料袋百岁诞辰之时,它因对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和破坏而被环保组织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现今,远离塑料袋、禁用塑料袋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从白色革命到白色污染,塑料袋的命运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认识与实践始终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 ②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总是具体的、历史的 ③认识指导实践所产生的结果总是不可预期的 ④认识对实践指导作用的实现总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A.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 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2题,共计30分)

36.材料一 核桃作为干果之王其营养价值自古以来为人们所公认,在民间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竞争的加剧,用脑过度日益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补充大脑营养不可或缺。河北营养元智汇饮品公司开发的六个核桃采用自创5.3.28核桃饮品生产工艺,以雄厚的科研力量来为产品的营养价值背书,以安全、好喝、健脑的内在品质,经常用脑,多喝六个核桃的品牌诉求,著名主持人陈鲁豫担当代言的外在形象,缔造了中国饮料史上飞一般的销售传奇,连续多年全国销量领先。

材料二 传统中医推崇以形补形理论,核桃形似人脑,作为营养佳品被推广为食用。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六寓意顺利,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六个核桃倡导的顺文化就是从六这具备象征意义的量化感念而来的。河北养元智汇饮品公司正主力打造顺文化,树立行业领先地位。结合传统文化六六大顺、万事如意、吉祥如意的祝福,赋予六个核桃诸事顺利的顺的内涵,以此打造送礼送顺的消费理念,成就六个核桃的礼品市场。

(1)结合材料,分析六个核桃的开发及倡导的顺文化是如何体现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12分)

(2)运用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谈谈河北养元智汇饮品公司成功的经验。(9分)

37.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山东省委、省政府将进一步转方式调结构,努力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 为进一步推进转方式调结构,10月,山东省委组织专家分赴全省17市进行了实地调研。针对调研中发现的新问题,山东省委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和群众的建议,深化了对转 方式调结构的认识。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关系的知识,分析山东省委开展调研工作的合理性。(9分)

篇2:高中二年级政治第一学期期中试题

高一年级政治试题

命题、校对:刘乐 丁健平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土地所有制是指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由国家确认的土地所有权归属的制度。土地所有制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地制度的核心和基础。下列关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认识错误的是

①它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②它是在确立之初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它导致了农民失去自由,成为了地主的奴隶

④这一制度造成了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局面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韩非子》记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这表明处在原始社会形态下的人们

①只有通过共同劳动才能解决食物问题 ②只能通过定居生活来适应生存的环境

③简单劳动就可以有丰富的肉食来果腹 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了平等互助的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恩格斯说:“在资产阶级看来,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不是为了金钱而存在的,连他们本身也不例外,因为他们活着就是为了赚钱。”这段话表明

①唯利是图是资产阶级的本性 ②资本家的最大乐趣是创造社会财富

③追逐剩余价值是资本家进行生产的直接目的

④世界上的人和物都是为了金钱而存在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很多西方人感叹这一次经济危机从根本上仍未超出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论判断和精辟分析。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科学分析的深刻性主要表现为

①指明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

②指出经济危机的深层根源是人性的贪婪

③强调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摆脱经济危机的根本出路

④揭示造成相对过剩的制度原因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5.在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时期,一个矿工的儿子对母亲说:“天气这么冷,我们为什么不生火炉呢?”母亲说:“因为我们没有煤。你父亲失业了,没钱买煤。”儿子又问:“父亲为什么失业呢?”母亲说:“因为煤太多了”。下列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认识正确的有

①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 ②具有周期性爆发的特点

③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就不可避免 ④是可以进行调和的矛盾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在普鲁士,国王就是整个制度;在那里,国王是唯一的政治人物。总之,一切制度都由他一个人决定。”这种制度“原则总的来说就是轻视人、蔑视人、使人不成其为人”马克思的评论反映出

A.地主阶级对农民的经济剥削 B.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是君主专制

C.地主阶级鼓吹的君权神授 D.地主阶级剥夺了农民的人身自由

7.“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毛泽东对中国古代农民战争的论述主要说明

A.封建等级制度森严,抗租抗税是农民反抗阶级压迫的主要手段

B.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冲击了封建制生产关系,推动了历史的进程

C.作为小生产者的农民不可能建立一种比封建制更进步的生产关系

D.农民起义或农民战争最终会成为地主阶级改朝换代的工具

8.1884年,火地岛发现金子的谣言在欧洲引发了一场淘金热,殖民者纷纷闯入南美洲的最南端。他们侵占土地、建设牧场,奴役或杀戮土著居民,导致这里的印第安人很快就灭绝了。如今,火地岛的居民约有20万,但基本上都是欧洲殖民者的后裔。这说明

①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②对外掠夺是资本家发财致富的唯一源泉

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一开始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发展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依靠暴力和掠夺实现的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有西方学者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要素的私人所有制实现的是社会功能。企业家、资本家和地主,可以说是消费者的代理人,实质上,他们接受消费者的命令来生产。该学者的观点

①看到了资本主义有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一面

②否认了人类社会是不断向更高阶段发展的③抹杀了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

④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调节功能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0.《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揭示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历经高潮与低谷、成功与挫折,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这一历史进程

①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②说明今天发生的一切都可以为昨天所借鉴

③说明人类对社会主义的追求从未止步 ④说明社会发展是循环往复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 穿越剧(剧情涉及时空穿越的内容和元素的影视剧形式)以交错的时空、古代与现代智慧的碰撞给创作者以足够的操作空间,但也存在肤浅、对历史解读不够严谨等问题。下面是一部穿越剧的节选,你认为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2.某校同学在探究“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课题中,收集到如下事件。其中对应正确的是

①空想社会主义的形成——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

②资本主义三大工人运动——科学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

③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④十月革命的胜利——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飞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冷战结束后,不少发展中国家被迫采纳了西方模式,结果社会动荡、人民流离失所,至今都难以稳定下来。《庄子·秋水》告诫我们“邯郸学步,失其故行”。这意味着

①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能学习外国经验 ②各国政治制度模式应该固定不变

③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④照抄照搬别国模式不能得到成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这意味着

①科学社会主义依然具有真理的光芒和改造现实的力量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

③科学社会主义看到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

④科学社会主义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党的诞生,成为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下列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①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的斗争从此有了主心骨

②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

③党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

④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 28 年奋战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并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歌曲《在祖国和平的土地上》是诗人作者看到祖国各地建设场景有感所作,歌词中描绘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描绘了人民的建设热情。该歌曲创作于 1954 年,在这一时期

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确立 ②社会主义改造尚未完成③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 ④人民当家成为主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标语、口号从一个侧面体现了特定时代发展的特征。对下面标语或口号解读正确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关于过渡时期说法错误的是

A.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有其历史必然性

B.当时的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C.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逐步成为社会经济的主导因素

D.个体经济迫切需要组织起来以适应国家工业化的新形势19、1956 年,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期间,某资本家担任某厂的副厂长。一时间,工人议论纷纷。以下四种意见中,唯一正确的是

A.他懂业务,他说得对,我们还是要听的

B.工人阶级当家作主,他说的话我们不听

C.资本家是要剥削的,我们一起把他拉下马

D.他是资本家,怎么可以担任我们的副厂长

20、把近代中国的国情概括为“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严重”。他指出:“近代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由于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这一状况决定了近代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①争得民族自觉和人民自省,实现社会主义

②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③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④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1、浙江嘉兴南湖,一艘普通的画舫船,因其承载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通过中国共产党纲领的光荣使命,成为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地方。某校在这里为学生举办 18 岁成人礼,其特殊意义是

①回顾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历程

②感悟中国共产党诞生是中国社会的大事件

③中国的革命性质已经转变为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

④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人民有了主心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中国革命的历史是一部完整的历史,不是一部相互分割的历史。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②只有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

③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④二者在同一革命实践中融为一体,无先后之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3、2019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重大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终结了帝国主义列强欺辱,奴役,凌辱中国人民的历史

②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已经取得胜利

③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政治条件

④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了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4、到 1956 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这一伟大变革的完成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

②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确立的重要标志

③实现了中国从资产阶级专政向人民民主专政的伟大飞跃

④表明生产资料公有制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5.计划经济时代,物品都是分配的,粮票、布票、煤油票……都是家家户户小心珍藏的“宝贝”,生活用品供应紧张;再看看现在,买到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食品都不是稀罕事了,超市里、电商上的生鲜、零食等都触手可及。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社会变化折射出()

A.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B.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生产力获得了发展和进步

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26.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 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如此重视文化自信是因为()

①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治国理政、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示

②文化自信对一国的道路、制度、理论发展起决定作用

③文化自信能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厚实的物质基础

④文化自信可以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7.限制

28.党的十九大报告高举旗帜、立论定向,把握大势、总揽全局,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提出了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

A.我国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B.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C.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光明前景

D.全面小康社会已经建成,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9.限制

30.回顾近代历史,考察世界变化.可以看到西方资本主义强国的发展大多是以对内剥削、对外掠夺来实现的。少数发展中国家走资本主义道路虽然在某个时期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但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以及社会矛盾加剧等严重问题。要改变旧中国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的悲惨命运,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增进入民福祉,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参照,只能探索新路。我们探索的新路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

31.真理的味道有点甜,170多年前,《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恩格斯用诗一般的文字,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170多年来,这部著作所蕴含的思想的光芒穿越时空。对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人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标志性文献之一。

1920年农历春节前,义乌人陈望道在翻译《共产党宣言》中文版的过程中,还有这样一段佳话,红糖蘸粽子是义乌春节传统食物。一日,母亲送完餐后,在屋外喊:“红糖够不够,要不要我再给你添些?”正忙着翻译的陈望道应声答道“,够甜,够甜了!”谁知,当母亲进来收拾碗筷时,却发现陈望道的嘴角满是墨汁,红糖一点儿没动。母子二人相视大笑,陈望道粽子蘸墨汁,还连声说甜的“糗事”,让信仰有了滋味。

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为什么“真理的味道有点甜”。(12分)

31.政论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再现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 1917年俄罗斯的革命,实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的显兆。俄国的革命,不过是使天下惊秋的一片桐叶罢了。……Bolshevism胜利,就是二十世纪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新精神的胜利!

材料二 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步骤。而其第一步现在已不是一般的民主主义,而是中国式的、特殊的、新式的民主主义,而是新民主主义。……这个历史特点,并不是从鸦片战争以来就有了的,而是在后来,在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才形成的。

(1)材料一中的“Bolshevism胜利”指的是什么事件?怎样理解该事件是“天下惊秋的一片桐叶”?结合所学,指出李大钊一文意味着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寻求救国之道上发生的重大转变。(8分)

(2)从任务、性质、领导者、前途四方面指出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殊”之处。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中国革命出现这种“特殊性”的主要原因。(8分)

32.材料一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

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动摇,勇敢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各方面创新,不断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以不可辩驳的事实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鲜活生命力,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中国大地上高高飘扬!

40年春风化雨、春华秋实,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材料二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2020.10.14日上午在广东省深圳市隆重举行。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大局出发,落实新发展理念,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特区工作开创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1)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从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等角度,简要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8分)

篇3: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题(一)

1.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定于2015年4月28日正式发行中国佛教圣地(九华山)金银纪念币一套。该金银纪念币

1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2本质是商品3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4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

A.12 B.13

C.23 D.34

2.2014年甲企业1小时生产10件M商品,每件商品价值100元。2015年该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在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为1200元。若其他条件不变,该行业2015年的社会劳动生产率

A.提高25% B.降低35%

C.提高30% D.降低20%

3.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通知,自2015年5月11日24时,汽、柴油供应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55元和245元,测算到零售价格90号汽油和0号柴油(全国平均)每升分别提高0.19元和0.21元,这也是国内成品油价格 “三连涨”。从理论上看,油价上涨会

1减少对汽油的需求2引起汽车销售量下降3引起电动自行车销量下降4引起汽车企业生产规模扩大

A.12 B.23

C.13 D.24

4.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购成为一种时尚,“今天你网购了吗?”成为年轻人之间流行的问候语。这表明

A.消费推动科技的发展

B.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C.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D.消费为生产创造动力

5.目前,我国智能手机在关键元器件方面, 包括CPU、传感器、大容量存储芯片,甚至高分辨率的显示屏等,仍然主要依赖进口。这给我们相关企业经营的启示是

1顺应时代潮流,不断改变经营战略2加强自主创新,不断提高竞争能力3加强科技创新,转变发展方式4树立良好形象,提高产品服务质量

A.12 B.13

C.23 D.24

6.国务院颁布的《存款保险条例》从2015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条例给老百姓的存款多了一道安全保障。老百姓储蓄存款的风险来自于

1通货膨胀情况下存款贬值2定期存款提前支取损失利息3国家利率调整4银行业务范围扩大

A.12 B.23

C.14 D.24

7.2015年3月10日,羊年首期凭证式国债的面市并未引发哄抢,罕见遇冷。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1国债的安全性和收益性降低2股票市场的冲击3金融债券逐渐成为“金边债券”4国债期限较长,流动性相对不强

A.12 B.14

C.23 D.24

8.下图(漫画)不合理之处的依据在于

1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2公平分配有利于提高效率3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4经济的持续发展是提高居民收入的基础

A.12 B.23

C.34 D.24

9.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如果某工程师的月工资为10 000元, 则他采用的税率和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分别为

注: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为3500元。

A.超额累进税率300元

B.超额累进税率745元

C.比例税率450元

D.比例税率2000元

10.天津市实施“营改增”以来,企业整体减税61.2亿元。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有利于

1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完善税收制度2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3促进生产的专业化4减少税收种类,促进公平竞争

A.12 B.13

C.23 D.24

11.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5月1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1%,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25%。这体现了国家

1运用货币政策调控经济2运用经济手段调控经济3运用财政政策调控经济4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

A.12 B.24

C.13 D.34

12.城镇化的推进会带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增加,也会带来衣食住行相关消费支出的快速增长。这表明发展城镇化,有利于

1拉动投资增长2保证国家粮食安全3扩大消费需求4发展外向型经济

A.12 B.13

C.24 D.34

13.改革开放37年来,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贸易国、第二大经济体。从经济生活角度看,这是基于

1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2我国生产都是面向世界市场3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需要4我国把对外开放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A.12 B.24

C.13 D.34

14.2015年3月26日,由国土资源部起草的《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众可以通过登录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的“部门规章草案意见征集系统”,以及通过电子邮件或信函邮寄方式将意见发送国土资源部政策法规司等相关部门。这表明

1人民可以直接行使对国家的管理权2公民可以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3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4公民可以通过信访举报制度参与民主监督

A.12 B.13

C.23 D.34

15.2015年4月7日,山东省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江苏省南京市原市长季建业受贿案,认定被告人季建业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二百万元。这表明

1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2我国法律体现公民的意志和利益3我国政府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4我国政府工作人员应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宗旨

A.12 B.13

C.23 D.24

16.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下列做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B.搞好村民自治,推进村务公开

C.农民工代表充分行使村里决定权

D.发挥农村人力资源优势,全面提高农民素质

17.简政放权,是新一届政府推动改革的领跑项目。从政治生活角度看,这是基于

1解决市场调节失灵问题2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3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4弱化政府职能的需要

A.12 B.13

C.23 D.24

18.2015年5月15日,杭州市市长张鸿铭主持召开市政府第40次常务会议,研究并原则通过了《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实施意见》。下列行为中,属于杭州市政府依法行政的有

1杭州市某城管暴力执法2杭州市某环保局依法关闭污染严重的企业3杭州市某区政府强制征用农民土地4杭州市某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

A.12 B.13

C.23 D.24

19.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下列能从外部并具有法律效力给政府权力以“界限”的是

1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2法制部门的监督3司法机关的监督4人民政协的监督

A.14 B.13

C.23 D.24

20.为让简政放权于法有据,国务院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26部法律修正案,涉及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工商登记前置改后置审批、价格改革等事项。 这体现了

1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2我国人大与政府是互相监督的关系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4全国人大常委会具有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

A.12 B.13

C.23 D.34

21.2015年4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在北京出席加强中央纪委派驻机构建设工作培训班开班式并作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辅导报告。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1强化党内监督2从严治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3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4与每个公民的利益都是一致的

A.12 B.23

C.14 D.34

22.2015年3月11日,全国政协常委、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朱维群表示,民族工作在坚持过去好的做法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这体现了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3我国实行了少数民族地方自治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A.12 B.13

C.23 D.24

23.联合国平台,中国不负众望,始终捍卫 《联合国宪章》的精神,支持联合国发挥更大作用,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 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做维护和平的实践者、共同发展的推动者、多边体系的参与者。这表明

1我国支持联合国的各项工作2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承担相应的国际义务3我国积极参加联合国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4我国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导力量

A.12 B.13

C.23 D.24

24.2015年3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俄金融合作暂时处于初级水平,未来合作的空间完全畅通。这是基于

1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2国际关系就是竞争与合作的关系3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4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

A.12 B.13

C.23 D.24

25.2015年3月8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两会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外交部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指出,2015年,我们将保持进取势头, 拓展全方位外交,在坚定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 不断扩大与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这表明

1世界多极化趋势将进一步发展2我国外交将谱写和平与发展新篇章3我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友好合作4维护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我国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A.12 B.13

C.23 D.24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共50分)

26.2015年4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5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4%。其中,城市上涨1.4%, 农村上涨1.2%;食品价格上涨2.3%,非食品价格上涨0.9%;消费品价格上涨1.1%,服务价格上涨2.0%。2015年1-3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1.2%。

有人认为,物价上涨必然导致居民消费水平下降。请你谈谈对这一观点的认识。(8分)

27.根据权威数据,2015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749万人。另外,还有中专、技校和初中高中毕业以后不再继续升学的学生,以及需要转移就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巨大。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资源、环境等约束进一步增强,一些落后产能面临淘汰,一些过剩产能需要化解,部分劳动者需要面对转岗再就业的问题,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也将更加突出。对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称将采取五项措施保障就业:第一,把高校毕业生作为就业工作的重点,继续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和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第二,积极面对产业结构调整,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业风险,积极做好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工作;第三,推动创业带动就业,进一步强化创业培训、创业服务,破解创业资金的难题;第四,进一步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第五,继续关注就业局势变化, 及时研究和储备一些就业政策。

(1)结合材料,运用“新时代的劳动者”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高度重视就业。(5分)

(2)结合材料,运用“新时代的劳动者”的有关知识,从国家、劳动者角度,分别就如何解决就业问题提几条合理化的建议。(8分)

28.2015年4月7日是第66届世界卫生日,主题是“食品安全”,应世界卫生组织邀请,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滕佳材副局长通过视频在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现场会议上发表讲话指出,中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也是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每天消费的食品就达20亿公斤。食品安全关系国计民生,关系中华民族未来。中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食品安全, 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同时,食品安全也同样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努力。中国政府着力构建政府、企业、社会、行业组织、媒体、 消费者多方参与的食品安全共治体系,共同维护食品安全。

(1)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产生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6分)

(2)结合材料,运用“民主监督”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维护食品安全。(8分)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投资、消费、出口通常被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它们对拉动我国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材料一2013、2014年我国投资、消费、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注:发达国家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约为80%,世界平均水平约为60%。

材料二2015年3月1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尽职尽责、勤政有为。会议强调,一要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抓紧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加力增效措施;二要加快培育“双引擎”,把简政放权、财税金融、投融资等改革推向纵深,更好激发市场活力和潜力;三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各项工作抓细抓实、一抓到底。加强督查、考核和问责,确保兑现政府对人民的承诺。同时,会议认为,保持外贸稳定发展,对稳增长、调结构,提升国家竞争力至关重要。必须加强和改进口岸工作,营造便利高效、公正透明的通关环境。

(1)简要说明材料一显示的经济信息。并结合《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如何促进我国经济增长。(9分)

(2)结合材料,根据政府的相关知识,阐述政府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中应有的行为。(6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B金银纪念币是我国法定货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也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可见13正确、2错误;纸币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4错误,故选B。

2.A 2015年M商品的价值量为:1200/ 10×(1+50%)=80(元),假设该行业2015年的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动为X%,则100/(1+ X%)=80,解得:X%=25%,故选A。

3.A油价上涨,会减少对汽油的需求,也会引起它的互补品汽车需求量减少,销售量下降,1 2正确;汽车与电动自行车是互为替代品,油价上涨,会减少对汽车的需求量,使汽车企业生产规模缩小,也会使它的替代品电动自行车销量增加,34错误,故选A。

4.B网络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B符合题意;A、C、D与题意不符,排除, 故选B。

5.C材料主旨强调的是我国智能手机在关键元器件方面仍然主要依赖进口,缺乏自己研发的产品技术,这启示我国企业加强科技创新,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高竞争能力,23符合题意;14不符合材料主旨,故选C。

6.A 12是储蓄存款的风险,符合题意; 国家利率调整有可能调高,3错误;银行业务范围扩大与储蓄存款风险没有直接关系,4排除, 故选A。

7.D 2 4是国债罕见遇冷的原因,符合题意;国债的安全性没有变化,1错误;国债是 “金边债券”,3错误,故选D。

8.B国企自定薪酬,会导致收入差距过大,从一个侧面启示我们要注重公平的重要性, 23符合题意;14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故选B。

9.B工资的个人所得税实行超额累进税率。某工程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部分为: 10 000-3500=6500(元),根据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某工程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 1500×3% +3000×10% +2000×20% = 745(元),故选B。

10.C 23是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意义, 符合题意;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不一定会增加国家财政收入,1错误;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并非取消营业税,所以没有减少税收种类,4错误,故选C。

11.A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属于经济手段中的货币政策调控经济,不是财政政策,12符合题意、3排除;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体现了国家宏观调控,而不是国家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4排除,故选A。

12.B城镇化的推进会带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增加,表明发展城镇化有利于拉动投资增长,1正确;城镇化的推进会带来衣食住行相关消费支出的快速增长,表明发展城镇化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3正确;24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故选B。

13.C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贸易国、第二大经济体,是基于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需要,1 3符合题意;2说法不符合实际,错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是我国发展的根本 基点,4错误,故选C。

14.C “公众可以通过登录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的‘部门规章草案意见征集系统’,以及通过电子邮件或信函邮寄方式将意见发送国土资源部政策法规司等相关部门”,表明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也表明公民可以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23符合题意;人民间接行使对国家的管理权,1错误;题目的主旨是民主决策,不是民主监督,4排除,故选C。

15.B由“宣判江苏省南京市原市长季建业受贿案,认定被告人季建业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二百万元”可知,13正确;我国法律体现的是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而不是“公民”,2错误;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不是“对人民负责”,4错误,故选B。

16.B B符合要求;A不符合题目要求, 排除;凡涉及全村村民利益的事,都应由村民会议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讨论决定,C错误; D没有涉及“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排除,故选B。

17.C 23是政府简政放权的原因,符合题意;题目要求从政治生活角度回答问题,1排除;4中的“弱化政府职能”说法不符合事实,错误,故选C。

18.D 2 4符合杭州市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符合题意;由“暴力执法”可知,1错误;由 “强制征用农民土地”可知,3错误,故选D。

19.B题干要求回答对政府权力的外部监督并具有法律效力,13符合题意;2属于行政系统内部监督,与题意不符;4不具有法律效力,与题意不符,故选B。

20.D国务院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26部法律修正案,表明政府要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也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具有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34符合题意; 人民间接行使国家权力,1错误;我国人大与政府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2错误,故选D。

21.A加强中央纪委派驻机构建设工作培训,表明中国共产党强化党内监督,1正确; 王岐山作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辅导报告,表明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2正确;3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 4中“每个公民的利益都一致”说法错误,排除, 故选A。

22.A更加强调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表明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也表明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12正确;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3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4错误,故选A。

23.C我国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1错误;我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但并非“主导力量”,4错误,采用排除法,故选C。

24.B由“中俄金融合作”可知,13符合题意;竞争、合作、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2错误;题目强调“合作”,并非“竞争”,4排除, 故选B。

25.C由“我们将保持进取势头,拓展全方位外交”可知,23正确;1与题意主旨不符, 排除;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是我国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4错误,故选C。

二、非选择题

26.1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总体水平是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分析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化必须综合考虑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总体水平。(2分)2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物价上涨,会导致人们购买力的普遍下降,居民消费水平降低。(2分)3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在生产发展的前提下,居民收入的增长超过物价涨幅,居民消费水平不但不会降低,反而会不断提高;反之,如果收入水平不变,或者居民收入的增长低于物价涨幅,居民消费水平则会下降。(4分)

27.(1)1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重视就业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有效措施。(1分)2我国当前就业形势严峻。(1分)3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同时,劳动者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分)

(2)国家:1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 这是解决就业的根本途径。(1分)2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3分)

劳动者:1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即: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2分)2努力学习,提高自身技能和素质。(1分)3发扬创业精神,实现自主创业。(1分)

28.(1)1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食品生产经营者不注重企业信誉与形象,缺乏诚信意识。(2分)2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食品生产经营者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生产经营不安全食品。(2分)3市场秩序不规范,市场规则不健全,也是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2分)4国家宏观调控不到位,法律法规不健全,食品质量和安全管理部门管理不力、执法不严也是重要原因之一。(2分)(只要写出3点,即给6分)

(2)1我国公民享有监督权,公民可以对有关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在食品安全中的渎职失职行为进行监督,要敢于同危害食品安全行为进行斗争。(2分)2通过信访举报制度参与民主监督。公民可以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政府部门举报有关生产经营问题食品的企业。(2分)3通过舆论监督制度参与民主监督。公民可以将生产经营问题食品的企业通过新闻媒体予以曝光。(2分)4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参与民主监督。公民可以向当地的人大代表反映有关企业生产经营问题食品的情况。(2分)

29.(1)经济信息:与2013年相比,2014年我国投资、消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有所下降, 但是出口有所提高;(1分)我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投资和消费拉动,经济结构不合理;(1分) 我国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1分)投资、消费、出口的结构亟待优化,应该大力促进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1分)

措施:1发挥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作用, 保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1分)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2分)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提高商品国际竞争力。(2分)

篇4:高中二册(上)期中测试题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

Ⅰ.单项选择(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1. Her English is the best in our class and nobody can ____ her in it.

A. equalB. reachC. coverD. match

2. Sorry, we have no time to have a rest; let’s ____ with our work.

A. go onB. get onC. come upD. catch up

3. I can’t imagine all your money has been ____. It seems that you should learn to save money.

A. used upB. given outC. run outD. dropped out

4. Don’t always be curious about anything that doesn’t ____ you. Don’t you think you should concentrate on your own business?

A. coverB. concernC. reachD. touch

5. I wasn’t given equal pay for equal work, and I could hardly stand ____ so unfairly.

A. treatingB. to be treatedC. being treatedD. being treating

6. Mary, your brother hasn’t come back, so you should ____ some food for him to eat.

A. give awayB. give offC. set asideD. set off

7. Aren’t you satisfied with your children? All of them ____ in their work.

A. stand outB. stick outC. stand upD. stay up

8. Your luggage will arrive in about half an hour, by then you can ____ it.

A. call forB. send forC. run forD. make for

9. Our government sang high praise for a few advanced scientists last week, because they ____ to building our socialism.

A. addedB. turnedC. stuckD. contributed

10. ____, boys are much stronger than girls but less patient than them.

A. In generalB. In factC. In deedD. In turn

11. You are very good at physics, therefore to work out such a problem is ____ your ability.

A. inB. withinC. underD. inside

12. ____ with so much difficulty, the poor woman whose husband had died didn’t know what to do.

A. FaceB. FacedC. FacingD. To face

13. Tom, don’t forget to ____ Mary of the change of the address and time of the meeting.

A. tellB. informC. reportD. announce

14. I don’t want to learn to drink. My mother says it is easy for us to be ____ it.

A. interested inB. curious aboutC. satisfied withD. addicted to

15. Let me ____ Mary as your secretary; she is careful, gifted and

honest.

A. recommendB. considerC. treatD. remember

Ⅱ.完形填空(共20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The Grad Ole Opry, in Nashiville, Tennessee, has always been America’s most important concert hall for country music. Every Saturday night the place is filled to the ceiling with country music __1__.

One __2__ in January 1967, was a very __3__ night at the Opry. For the first time, a __4__ man was an attraction. __5__music had always been thought of as “white music”. For many people,it was a strange __6__ to see Charley Pride step __7__ the Opry stage. Some people felt __8__ about whether a black man could sing country songs. __9__ Charley’s smooth voice quickly __10__ over the Opry __11__. Charley was so good that before long,he was country music’s biggest __12__.

Like many country singers,Charley was __13__ on a farm. He spent his youth milking cows and picking cotton. But he knew he wasn’t going to make __14__ his career. Later he became a baseball player.

Charley made it to a major league team. But he didn’t stay on for more than one season.

In winter, after the baseball season, Charley __15__ at a local night club. One evening, Red Soving, a great country music star, __16__ Charley sing. Red told Charley to sing. Red told Charley to forget about __17__ and go for a singing career.

Charley took the __18__ and became a true hit-maker. His __19__ were always near the top on the list. Some were Number One all over the country.

Today Charley Pride is __20__ one of the biggest stars in country music. But he says his real wish is to own a baseball team.

1. A. peopleB. sound C. fansD. songs

2. A. SaturdayB. dayC. timeD. concert

3. A. cold B. specialC. darkD. successful

4. A. young B. famousC. strongD. black

5. A. Classic B. CountryC. PopularD. Light

6. A. look B. sight C. eventD. evening

7. A. to B. up C. forD. onto

8. A. unsure B. curious C. badD. excited

9. A. Then B. As C. ButD. So

10. A. took B. won C. flowedD. carried

11. A. hall B. crowd C. concertD. singer

12. A. winner B. player C. starD. fan

13. A. known B. raised C. trainedD. found

14. A. singing B. labouring C. sportsD. agriculture

15. A. sang B. played C. foughtD. worked

16. A. made B. heard C. helpedD. let

17. A. music B. jobs C. baseballD. agriculture

18. A. career B. change C. orderD. advice

19. A. books B. pictures C. recordsD. concerts

20. A. still B. again C. evenD. yet

Ⅲ.阅读理解(共15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A)

Audrey Hepburn was born on May 4, 1929 in Brussels, Belgium. Her father was a wealthy English banker. After her parents divorced, Audrey went to London with her mother where she went to a private girl school. While vacationing with her mother in Holland, Hitler’s army suddenly took over the town. It was here that she fell on hard times during the Nazi occupation. After the liberation, Audrey went to a ballet school in London on a scholarship and later began a modeling career. As a model, she was graceful and, it seemed, she had found her niche(位置) in life—until the film producers came calling. After being spotted modeling by a producer, she was signed up to a bit part in the European film Nederlands in 7 lessons in 1948. Later, she headed to America to try her luck there.

Audrey gained immediate prominence in the US with her role in Roman Holiday in 1953. This film turned out to be a big success as she won an Oscar as Best Actress. This gained her enormous popularity and more plum roles. Roman Holiday was followed by another similarly wonderful performance in the 1957 Classic Funny Face(1957). In 1959, she received yet another nomination(提名) for her role in Nun’s Story. Audrey reached the top of her career when she played Holly Golightly in the film Breakfast at Tiffany’s in 1961. For this she received another nomination. One of Audrey’s most radiant(辉煌的) roles was in the fine production of My Fair Lady in 1964. Her co-star Rex Harrison once was asked to identify his favorite leading lady. Without hesitation, he replied, “Audrey Hepburn in My Fair Lady”.

By the end of the sixties, after her divorce from actor Mel Ferrer, Audrey decided to retire while she was on top. Later she married Dr. Andrea Dotti. In 1988, Audrey became a special ambassador to the UNICEF helping children in Latin America and Africa, a position she retained until 1993. She was named to People’s magazine as one of the 50 most beautiful people in the world. Audrey Hepburn died on January 20, 1993 in Switzerland. She had made a total of 31 high-quality movies.

1. Where did Audrey Hepburn become famous? ____.

A. EnglandB. AmericaC. SwitzerlandD. Belgium

2. We can infer that Audrey Hepburn was ____.

A. a learned womanB. satisfied with her marriage

C. a woman with sympathyD. very popular as a model

3. Which is the right order about the life of Audrey Hepburn? ____.

a. Audrey began a modeling career.

b. Audrey went to London with her mother.

c. Audrey became popular in the film Roman Holiday.

d. Audrey became a special ambassador to the UNICEF.

e. Hitler’s army suddenly took over the town.

f. Audrey married Dr. Andrea Dotti.

A. a, b, c, d, e, fB. b, e, a, c, f, d

C. c, a, b, f, e, dD. b, e, f, c, a, d

4. The underlined word “spotted” can be replaced by ____.

A. seenB. shotC. coveredD. dropped

(B)

In 1901, H.G.Wells, an English writer, wrote a book describing a trip to the moon. When the explorers (探险者) landed on the moon, they discovered that the moon was full of underground cities. They expressed their surprise to the “moon people”they met. In turn, the “moon people” expressed their surprise. “Why,” they asked, “are you travelling to outer space when you don’t even use your inner space?” H.G. Wells could only imagine travel to the moon. In 1969, human beings really didland on the moon. People today know that there are no underground cities on the moon. However, the question that the “moon people” asked is still an interesting one. A growing number of scientists are seriously thinking about it.

Underground systems are already in place. Many cities have underground car parks. In some cities, such as Tokyo, Seoul and Montreal, there are large underground shopping areas. The “Channel”, a tunnel(隧道) connecting England and France, is now complete. But what about underground cities? Japan’s Taisei Corporation is designing a network of underground systems called“Alice Cities”. The designers imagine using surface space for public parks and using underground space for flats, offices, shopping, and so on. A solar dome(太阳能穹顶) would cover the whole city.

Supporters of underground development say that building down rather than building up is a good way to use the earth’s space. The surface, they say, can be used for farms, parks, gardens, and wilderness. H.G. Wells’ “moon people” would agree. Would you?

1. The explorers in H.G.Wells’ story were surprised to find that the“moon people” ____.

A. knew so much about the earth

B. understood their language

篇5:二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题

7×4=45-16=5×7=3×5+5=

5×4=7×9=90-30=4×8+3=

25+37=5×9=5×3=5×8-20=

4×4=1×8=22-8=3×8-14=

6×0=17-9=4×8=3×9+3=

二、填空。(27分,2题2分,7、8、9题各3分,其余每空1分)

1、把“6+6+6+6+6”改写成乘法算式是()。

2、4×3=()+()+()=()+()+()+()(2分)

3、6×8=(),表示()个()相加,6×8读作()。

4、把口诀补充完整,并在下面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5、5只()张嘴,()只眼睛,()条腿。

6,右面的图形中有()个角,其中有()个直角。

7,()里最大能填几?

()×4<266×()<329×()<59

()×9<402×()<108×()<658、在下面的○里填上+、-、×号。

5○6=3045○9=364○9=13

12○5=79○8=179○4=36

9,在○里填上“>”“<”或“=”,在()里填数。

3×4○6×248+7○84-72+2○2×2

篇6:政治第一学期期中试题

卷首语:亲爱的同学们,初中生活的第一次思想品德考查悄然而至,请放松你们紧张的心情,认真审题,用端正的字迹将答案写入答题卷,千万别碰运气哦!相信聪明的你一定能够成功!

一、明辨是非,感悟生活(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学习要有计划,但计划可以不实施,第一学期期中试题_政治试题。( )

2、当好朋友犯错误时替他隐瞒,这样的友情才是真正的友谊。( )

3、只有团结协作、相互配合,我们才能奏出最优美的班级乐章,在集体中不断成长。( )

4、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

5、珍爱生命的人,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遇到多大挫折,都不会轻易放弃生的希望。( )

6、青春是活力的象征,它蕴含着智慧、勇敢和意志。( )

7、男女同学交往是正常的同学交往,因此亲密一点无所谓。( )

8、感受美好的事物,能使我们保持愉快的心境,领悟生活的美好,获得向上的力量。( )

9、我们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所以只要学好课堂知识就够了,不必参加其他的文化活动。( )

10、快乐的生活从悦纳生命开始,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生命,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 )

二、精挑细选,学会生活(以下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50分。)

“参天大树的起点是一粒小小的种子,万丈高楼的起点是一块平常的基石。”走进理想的校园,融入全新的集体,我们又迎来了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新起点。椐此回答1—7题:

1、同学们,欢迎你们成为外语学校的一员,对于我们的学校,我们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是:( )

①热爱我们的学校,努力为我们的学校作出自己的贡献

②学校的好坏与我无关,我既不爱我们的学校也不关心学校的事务

③我来学校是读书学习的`,不是来建设学校的,因此,我没有必要也没有义务 为学校尽什么义务

④学校的兴衰与我们每个同学的前途息息相关,我们每个同学都应该尽心尽力地为我们的学校建设添砖加瓦、增光添彩。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④

2、校秋季运动会即将开幕,这是我们进入初中以来的第一次校运会,于是同学议论开了……以下同学的观点正确的有:( )

①校运会是体育健将们展现才能的舞台,与我们无关。②成绩是运动员们努力拼搏获得的,与班级无关。③只要尽力去拼搏,不管结果如何,他(她)都是英雄。④成绩是大家共同努力获得的,荣誉属于整个集体。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

3、刘自大在班里总觉得自己各方面都比别人强,他只看到别人的缺点,发现不了他人的长处,所以习惯于对别人发号施令,班上许多同学都不跟他交往,这是他( )

A、圈子太小难建广泛的友谊 B、讲哥们儿义气

C、以自我为中心 D、只和少数人打交道

4、下列行为,属于有利于同学之间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是。

A、遇到挫折,有朋友劝慰;享受欢乐,有朋友祝愿。

B、争论问题,一定要争个你输我赢;受到批评,有朋友帮腔。

C、同窗好友一起爬山登高,攀折花木,共同欣赏。

D、同学之间开开玩笑,热热闹闹。

5、彩虹的美丽在于他的七色光彩,班级的美丽在于我们每个人的( )

A、共性 B、独特性 C、普遍性 D、一般性

6、一个我们为之自豪的班集体,不可缺少的是:( )

A、每个人管好自己,做好自己的事 B、只要部分同学努力就可以了

C、共同的奋斗目标 D、把那些后进生剔除

7、小明在小学时,是个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可是进入初中以后,成绩有很大的滑坡,他父母和他自己都很着急,作为小明的同学,你如何劝他呢?在下列的选项中,你认为哪一句话是万万不能说的:( )

A、多找原因吧,要知道办法总比困难多,政治试题《2004第一学期期中试题_政治试题》。

B、读书又不是唯一的出路,实在不行就放弃吧。

C、在学习的时候,多注重效率的提高,科学地安排时间。

D、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你的成绩会提高的。

你想了解电的神奇,化学式的奥妙吗?你想明白生命为什么这样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吗?只要我们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奇妙的知识世界将向我们敞开。椐此回答8—13题:

8、制定学习计划时,留出部分时间,以便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计划,这体现了学习计划制定中的: ( )

A、弹性原则 B、增强原则 C、奖励原则 D、自然原则

9、在学习中探究,在探究中学习。请找出会使你感到“享受学习”、“快乐学习”的选项:( )

①在了解世界奥妙的过程中 ②在发现自己潜能的过程中 ③在不断提高精神境界的过程中 ④在实现新的自我超越的过程中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一个自主的学习者,应该是( )

A、要我学 B、为老师学 C、为父母学 D、我要学

11、“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这句话的寓意告诉我们( )

A、要知道天有多高,就必须登上高山去测量

B、要知道地有多厚,就必须亲自到深溪去勘测

C、人应知天高地厚

D、要取得好的学习,就必须实践,探索世界的奥秘

12、下列关于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正确的说法是( )

A、只要学习成绩好,学习方法就一定是好。

B、只有适合于自己、能不断提高自己学习效率的学习方法才是好的学习方法。C、好的学习方式会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形成,用不着摸索尝试。

D、用小学的方法也一定能学好初中的各门功课。

13、学习中有苦也有乐,但在世界的一些地方的儿童因为战争、贫穷和疾病等原因失去了上学的机会,失学给他们的人生留下了沉重的阴影和不可祢补的遗憾。这就告诉我们( )

A、要更加珍惜现在的学习时光。

B、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苦有乐,我们要做好吃苦的准备。

C、不能放弃现在学习的权利和摆脱学习的困难。

D、享受学习中的苦与乐。

生命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朵,丰富多彩的生命装扮了美丽的世界。作为生命的一员,人类将怎样与其他生命和谐相处,怎样为独特的自我画出鲜艳的一笔呢?椐此回答14—19题

14、与其他动物、植物、微生物相比,人的生命的独特性最突出表现在:

A、人有意识 B、人会说话

C、人具有自己的独特思维 D、人的生命最具有智慧

15、地球上的生命丰富多彩,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

A、人类有智慧,是地球的主宰者,可以随意对待其它生命。

B、人类在地球上生活的幸福,对其它生命不可能关爱。

C、人类要关爱自己和保护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

D、人类要关爱自己也要呵护地球上的其它生命,特别是野生动物。

16、进入杭州临安青山,一片片绿色生态经济竹林迎面而来,为打造这条“绿色长廊”,政府共累计投资3.2亿元,建设完成了竹林、经济林、花卉苗木等基地,面积达29.6万亩,使7.1万户农民收入增加。可见改造环境:( )

①可以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②会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

③会使该县陷入入不敷出的困境。 ④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④

17、“生命的质量在于追求,而不在于仅仅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从这些语言中,你能体会到( )

A、人的生命因为智慧而闪烁光彩

B、生命很珍贵,好死不如赖活着

C、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要不断延伸生命的价值

D、应当善待他人的生命

18、对于“人的生命的独特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世界上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②指纹锁就是根据人独特的生理特征而设计的。③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④通过尖端科技,科学家有能力刻隆出两个一模一样、毫无差异的人。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上一篇:2022年村委会主任助理工作总结下一篇:中国器官捐献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