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敢”精神学习感想

2024-04-23

三敢”精神学习感想(通用8篇)

篇1:三敢”精神学习感想

“三敢”精神心得体会

“敢于负责、敢于碰硬、敢于创新”的“三敢”精神,是我区新的历史时期对称职领导干部和优秀共产党员最基本要求,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通过在市政市容委组织的“三敢”精神动员大会上的学习,是我触动很深,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牢记党的宗旨,党员的义务和权力,增强党的观念,发扬优良传统,发扬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的意识,敢于负责、敢于碰硬、敢于创新。

一、敢于负责

敢于负责就是要敢于承担工作中的风险和责任,在工作中要对自己主管的工作负责人,对自己说过的每一句话负责。责任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使命,责任体现着一个人的人格魅力,敢于承担责任、肩负使命的人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成功,同时也能赢得更多的信赖和尊重。责任更是一种态度,能力有高低,而态度却可以决定能力的高低。

二、敢于碰硬

敢于碰硬,首先自身要硬。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俗话说:“打铁还要自身硬”。管人家要先管好自己,要求下级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原则,就是要一碗水端平。原则面前敢不敢较真,问题面前敢不敢碰硬,既是反映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的一面镜子,更是检验思想作风是否端正的一把尺子。一项工作的落实,领导干部不仅要有认真负责、恪

尽职守的态度,还要有敢于碰硬较真的胆识和魄力。工作中哪里有难处,就要往哪里冲,不要怕困难,更不要躲避困难。作为建设施工企业的一名施工负责人,在日常的生产施工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问题,这时候一定不能躲避和退缩,要敢于直面矛盾,敢于碰硬,千方百计破解难题,一抓到底。要加紧推进年初确定的各项工程的建设目标,保证如期完成建设施工。

三、敢于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领导干部首先要有创新意识,善于和敢于创新,要打牢创新基础,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既是创新的前提,更是保证创新不偏离正确轨道的关键。领导干部惟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才是应对万变的根本。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应树立开拓创新的进去意识,特别是要有创新的工作思维、创新的工作理念才能胜任现代化工程建设的需要。在改革创新方面,我公司主要推行定额承包管理制度以及各部门单项工程成本核算制度。通过在工作中的实践证明,这两种制度促进了我公司向现代化企业迈进的进程,大大地提高了职工工作的积极性。

总之,今后我一定要紧密结合本单位工作的特点,特

别是围绕重点功能区建设等重点任务,对照“三敢”精神要求,认真查找反思自身存在的差距和问题,进一步增强岗位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和创新意识。只有具备“敢于负责、敢于碰硬、敢于创新”的三敢素质,我们才能在实际的工作中不畏艰险、不畏困难、敢于负责、敢于碰硬,勇往直前去克服工作中所必须面临的一系列困难。

房山区市政市容委员会高国长

2011年7月15日

篇2:三敢”精神学习感想

组织三敢精神大讨论活动,深入学习三敢精神,并提出紧密来联系实际,把三敢精神落实到工作中去。

三敢精神是敢于负责,敢于碰硬,敢于创新。是北京奥运会后,北京市政府针对全世界普遍奥运会后经济必然衰退的规律,提出的应该如何应对的口号。但是这样的口号同样适用于工作中。无论哪个科室,无论是科员还是干部,我们都需要三敢精神,来对待工作,对待群众。我通过学习思考、交流以及领导的指导,深刻领会三敢精神的内涵,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激发做事的热情,进一步增强了事业心、责任感和使命感。

敢于负责,对自己的言行要敢于负责。所谓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在机关工作中每一句话都代表着自己的责任,不断加强责任感可以提升我们对工作的忠诚度,也可以提高群众对自己的信任度。只有自己有责任意识,并且敢于负责,才能更好地为群众服务。负责制是一把双刃剑,在工作中的负责可以确保把剑挥舞地轻松、自在、掷地有声;反之就会伤到自己。但是,我们绝对不可以因为怕担责任,做事就畏首畏尾的,这样就把敢于负责的精神扭曲了。责任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使命,体现着一个人的人格魅力,敢于承担责任,肩负使命的人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成功,同时也能赢得更多的信赖和尊重。责任是一种态度,能力有高低,而态度却可以决定能力的高低,对领导负责,对群众负

责,对同事负责,对自己负责将会是自我提升的一个前提条件。树立敢于负责的意识,一是对自己负责,一个负责的人,需要有明确的目标,需要有自觉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态度。二是对工作负责,在科室里要积极发挥作用,落实措施,身先士卒。充分认识自身肩负的责任,兢兢业业,尽心尽力。

敢于碰硬,这需要我们不仅要有勇气,还要有谋略。碰到硬石头是捂着盖着,还是躲着走,如果不迎难而上解决矛盾,那矛盾就永远存在,克服不了,就进步不了,这就需要敢于碰硬。遇到矛盾,遇到困难,主动往前冲,迎难而上。难就是矛盾,迎着矛盾上,解决矛盾,才能推动事物发展和变化。如果不敢碰硬,不能正视矛盾、化解矛盾,就不可能发展。现在我们的很多事情,都是两难的选择,错综复杂,如果不敢去碰硬,就始终不能解决。在敢于碰硬的过程中,每一项工作都存在风险,无非是把利益最大化,把弊端最小化,领导干部在决策的时候,都有风险,有没有勇气承担这个风险,不推诿不回避,这也体现着敢于负责。锻炼敢于碰硬的胆识,一是工作能力过硬,要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熟悉和理解相关的法规和政策,始终把学习当成一种政治责任,通过不断的学习,开拓视野,推动工作。二是工作作风过硬,在工作中不怕困难,不怕矛盾,勇往直前。面对难题,要深入思考,认真谋划,把学习成果转化成推进工作的实际能力。

敢于创新,既是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发展的根本动力。走创新之路,谋发展之变,对我们来说,既是形势所迫,更是发展

所需。所以敢于创新是我们今后在工作中更需要努力地部分。敢于创新,但不是乱创新,能把矛盾解决了,就叫创新。没有把矛盾解决,反而把矛盾激化了,就不是创新,是胡干。创新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智慧,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总结,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去实践。提升敢于创新的魄力,一是要开拓思想和视野,善于总结和探索,勤于思考,客服思想上的麻痹心理,消除工作中的松懈情绪。二是要改进制度和做法,强化探索重大问题、重点问题、敏感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的能力,积极建言献策。在保证工作的同时,能够寻求突破,能够更迅速的把工作完成。

篇3: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感想

关键词:研究性课程,热带鱼,学生主体

研究性学习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 (试验修订稿) 》中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的一项内容,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 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虽然强调“研究”, 但高中的研究性学习和大学、科研机构的“研究”有着根本的区别。它形式上是“研究”, 实质上是学习, 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经过多年的实践, 目前, 学校已面对全体学生开设了研究性课程。学生先从自身生活、社会生活以及一些感兴趣的未知领域中提出研究专题, 再由各科教师分别指导与本科相关的选题。

而生物学科本身就是以实验为基础的, 其知识来源于自然和生活, 在探索和总结中得到发展, 这与研究性学习的培养目标和学习方式是相辅相成的。所以, 学生提出了很多生物学科方面的选题, 根据实际情况, 最终选择了热带鱼的养殖为课题。

一、可行性分析

怎样选择一个有探究性又有可操作性还是学生感兴趣的课题, 是研究性课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选对课题是研究性学习成功的一半。学生选出的课题往往是平时自己最感兴趣的, 这样在课程进行中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在众多的选题中, 有些课题范围太大, 一次研究性课程不能完成, 有些课题内容太少, 二到三节课就可以结束。这些都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商讨, 要根据学校的器材条件, 课程时间安排, 会有什么样预期的成果等情况, 选出实际可行的课题。

而随着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 热带鱼的养殖也渐渐走入了平常家庭, 很多人希望了解相关的知识。热带鱼品种多样, 异常美丽, 同学们选择它不是因为了解它, 而是因为除了它的美丽其他一无所知, 这才是吸引学生的地方。其次, 根据了解, 学校有一个水族箱无人管理, 可以提供给课题小组。所以, 这个选题具有可行性。

二、制定计划

本小组成员共有十位, 都是在年级中报名进来的, 相互之间并不熟悉, 所以难以沟通和配合。而研究性课程主张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 将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结合起来, 其中合作学习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研究性学习是问题解决的学习, 学习者面临着复杂的综合性的问题, 因此就需要依靠集体智慧和分工协作。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利用一些活动, 让成员相互之间熟悉起来, 并初步了解每一位成员的特点, 以便安排分工。有些成员有条件上网的, 负责查询和下载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有些善于交流的, 负责去鱼店调查访问, 不善交流的可以负责做访问记录和拍摄照片;有些成员很有组织才能, 负责资料的分析和整合;还要挑选一位成员代表本组进行交流讲解。每项工作要安排到人, 每天的工作也要安排到人, 并把安排制成表格, 这样使得每项工作都有人负责。教师在安排分工时, 要注意发挥学生的特长和潜能, 同时要照顾到每一位成员, 使每一位成员都能发挥所长, 又能团结合作。

三、实施计划

理论与实践总是会有差距, 在实施过程中, 有些地方与计划会有出入, 也会有一些没有预计到的问题, 教师在这时候要和学生一起研究对策。在真正开始养殖热带鱼后, 本组也遇到了很多问题。

1. 课程时间。

学校安排的课程时间是每周固定的一节课, 而养殖热带鱼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从第一步养水开始, 就出现了时间不协调。养水主要的目的是要培养出硝化菌, 一般三天完成, 三天后把鱼放入水族箱, 这就和课程时间有冲突。开始养鱼后, 每天都要进行日常管理, 一旦发现水族箱中有异常, 也需要及时处理。通过和教务处申请, 本小组的课程时间就改为弹性时间。

2. 课程经费。

购买器材、水草和鱼都需要经费, 而每个课题组的经费都是有限的。在实施过程中, 如何在有限的额度内合理的分配, 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计划做一些调整。

3. 实际操作。

由于老师和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热带鱼的养殖, 也已经做好了理论知识的准备, 但真正在动手的时候, 就发现了很多操作性问题。如种水草种得浅会浮起来, 种得深根部又不好伸展, 换过滤棉和滤材时水管的装卸等问题。这时, 需要向水族店请教, 并耐心的摸索和练习。

学生是课题实施的主体, 在实践中不断的遭遇问题, 在问题中主动的探索解决方案, 在探索中不断的累积知识。在这个过程中, 小组成员的相互补偿, 集体智慧的结晶、分工合作的交流会使每一个课题轻松解决。教师在实施过程中是小组的参与者, 同时也要给予正确的指导, 当小组成员间出现意见分歧时, 也需要教师及时的调解。

四、交流和评价

在研究性课程的汇报课上, 本组成员分工合作, 制作了精美的课件。有热带鱼的图片, 有简洁的文字说明, 有成员操作时的照片, 有每位学生的感受, 最后是一段视频, 里面是热带鱼欢快的游着。这是整个课题组劳动的成果, 集体智慧的结晶。学生通过辛勤的劳动, 终于养出了一缸美丽的热带鱼。

学生的付出是希望得到肯定的, 而且为了促使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研究性课程更为注重对研究过程的评价, 注重在学习的过程中思维方法的学习和思维水平的提高。所以平时要坚持指导性和激励性原则, 使用鼓励性语言, 不要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不求结论的标准化、惟一化。评价的关键看学生能否对所学知识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 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换句话说, 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本身也就是它所追求的结果。

学生在整个课程的进行当中, 发挥了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他们通过主动探索、体验、实验等一系列实践活动, 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整理, 在养殖过程中, 不断的出现问题, 同学们都会查资料, 分析和整理, 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培养了学生独立的观察、思考和判断能力, 也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教师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 而是给学生一些指导意见, 全程以学生为主体, 由学生在独立或团队工作、计划设计、时间安排、实际操作、成果展示等方面发挥各自潜能, 完成每一个项目。在情感上, 学生的收获也是很多的, 他们分工合作, 查阅资料;热烈讨论, 制定计划;动手操作, 任劳任怨。克服了一个个困难, 努力完成计划。为鱼的健康开心, 为鱼的死亡难过, 学生在体验这个过程, 而不再看重结果, 探索知识的过程及其方法比获得知识本身更重要。这样的经历对学生和老师都是很有助益的, 不仅可以提高师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也是今后学习的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付钟.浅谈高中生物新课程的探究性学习[J].新课程研究, 2011, (218) :130-131.

[2]王雪松.生物研究性学习的思考与实践[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6 (118) :112-113.

篇4:外出学习感想

作为一名教师,任何一次外出听课都是我们学习的大好机会,从中可以取得真实课堂教学中的经验。 经学校安排,我们来到杭州市青兰小学学习,每天上午安排的是课堂教学观摩,下午安排的是报告活动,这次外出学习真是让我受益匪浅。我感触很深,突然感到做一名语文老师容易,但做一名好语文老师太难了,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想做一名好语文老师必须要具备以下条件:

1、小学语文老师要多读书。

苏霍林姆斯基曾说过:“学生眼中的教师应该是一位聪明、博学、善于思考、热爱知识的人。”“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作为一位教师,一位语文教师,丰厚的文化底蕴是其魅力的源泉,有了广博的知识,上好语文课就有了底气。语文教师必须要学习跨学科知识,博览群书,平时注意古今中外、书内书外知识的储备。观摩课中的老师在讲《手指》一课时,学生提出让老师讲关于作者的故事,老师马上声情并茂地讲了《丰子恺说“丰”的故事》,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2、小学语文老师要注重学生基础技能的训练。

俗话说:“字是人的脸面”,不论是应考还是将来立身社会,一手好字都显得至关重要。现在,小学一二年级的识字课也已经很重视写字,实现识写结合。通过写字来进一步巩固识字。以前,我们指导学生写字总是轻描淡写,让学生照书写几个 ,告诉学生写字要横平竖直。学生不一定明白其中的含义。如果教师亲自示范,效果就会不一样。既然一手好字很重要,为什么不在学写字之初时就把字写好,何必以后还要费劲去学练字呢?指导小学生写規范字首先要矫正他们的姿势,像众所周知的“三个一”,即写字要保持一尺、一寸、一拳。只要坚持下去,没有写不好的字,而其成效,必让学生终身受益。

3、语文老师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什么道,授什么业,解什么惑,是根据小语教材的实际内容而定的。怎样传道、怎样授业、怎样解惑呢?那就是要教之以法,以法传道,以法授业,以法解惑,让学生自己去获得知识,这样既能够减轻学生负担,又触类旁通,高速度提高教学质量,而不是直接交给学生答案。“教是为了用不着教。”教学的一大重要任务是教给学生学法。而要使学生掌握学法,必须启迪学生的思维,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而思维是由问题引起的,也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提高和发展的,因此必须善于提出问题。而问题的提出,又建立在对课文中语言文字的理解上。比如授课中的老师再讲《地球爷爷的手》时就教给学生:提问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启发学生看到地球爷爷的手时有什么问题。问题是启动思维的关键,问题是点燃智慧的火花。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争议问题,就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提出的问题越多,越深刻,争议得越激烈,课堂上的气氛也就越活跃,学生在激越的、愉快的氛围中,最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4、小学语文老师要学会画简笔画。

简笔画板书具有简洁、风趣的特点,他往往能将抽象难懂的知识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感性的东西。儿童对视觉艺术形象很敏感,教师把重点简练地画出来,比用枯燥的文字分析更有效果;把抽象的道理化为简明的图像,能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凭借简单图画,能让学生理出文章的主题,了解文章写的是什么事物,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利用简笔画及时地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必要的表象支撑,能解除学生介于文字与实际情境间的思维障碍。设计优美的板书是一堂好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板书是一位优秀教师的技巧和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恰如其分地运用简笔画,就一定能帮助学生学好语文。观摩课中的语文老师随手画了一只狐狸和乌鸦,栩栩如生,学生发出“哇”的感叹声,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了,听课的老师也都啧啧称赞。

5、小学语文要注重以读为主。

我国语文教育史上有一句千古名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意思是说书读熟了,文章的意义自然就理解了。小学语文课本词语虽不深奥,却用得很到位。老师的讲解只能点到为止,讲多了学生接受不了,讲深了学生理解不了,学生越听越朦胧。最好的办法是通过反复的朗读,达到意会,引导进行言语的感知,使他们懂得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感悟作者情感的丰富。

6、教学中注意听说读写的训练。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训练是一个有机整体,缺一不可,它们相互促进,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把它们孤立和割裂开来的想法都是错误的,以前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已经有了太多的惨痛教训,重“读写”轻“听说”的现象不能再出现了。听说读写必须齐头并进,不可偏废任何一个方面,必须把它们当作一个整体看待,贯穿于平时的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7、语文老师要写“下水文”。

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课堂小练笔,能有效地打通阅读与作文的壁垒,通过激发兴趣,降低难度,化整为零,多角度全方位地开展学生书面语表达能力训练,将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渗透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情趣相融的氛围下不知不觉地形成较强的书面语表达能力。

郭沫若也曾说过:“应该时常练习写作,写多了写得久了,自然也就会巧起来,好起来。”冰心在《谈点读书写作的甘苦》中说:“我常常抄袭,就是说模仿别人更好的句子。”心理学家也研究表明,给出榜样让学生学习,学习效率更高得多。因此,从课文中学习作文的方法,正确引导学生阅读范文,加强由读到写的迁移,让学生由不会写,到通过对范文的模仿、借鉴,把范文的表达方式转化为自己会运用的表达技能,这是一种很重要的练笔方式。我们教师一定要钻研课标,把握尺度,在教学生前自己先写写,看会遇到什么困难。

所谓教师的“下水文”,就是教师用学生的口吻,按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以学生身边的事物为典型材料来写的文章,它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认知规律以及实际情感,并在习作教学中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为什么要写下水文?1.通过下水文,让教师成为学生崇拜的偶像。 2.通过下水文,为学生提供模仿、借鉴的范文。3.通过下水文,突显习作的重、难点。4.通过下水文,拓宽学生的习作思路。5.通过下水文,激活学生的习作动力。 6.通过下水文,树立学生的习作信心。7.通过下水文,理清习作指导的基本思路。 要学生写的文章,最好我们也写一写。因为,下水文,让我们更年轻;下水文,让我们更智慧;下水文,让我们更可爱;下水文,让我们更懂学生;下水文,让孩子们更爱习作,更会习作!

8、语文老师要学会教材的二度开发。

造成老师不愿意教教材作文,学生不愿意写教材作文的根源是什么呢?一是教材中的作文题材陈旧,难以引发教师和学生的写作激情;二是教材作文规定太死,捆住了师生手脚,束缚了师生心灵。三是这样的作文题目,没有贴近师生的心灵,难以诱发习作冲动,导致师生本能地排斥。因此,教师敷衍了事,学生马虎应付。

目前,身在一线的语文老师都感觉作文难教。的确,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套完善和科学的作文教材。虽然语文教科书每单元后面都有一次作文训练,但要求太宽泛,缺乏具体的指导,我们还是不知道作文究竟该怎么教!现状如此,我们能且只能像名师学习,对教材作文进行二度开发和有效指导,摆正关系,二度开发,上自己喜欢的,学生适合的,也喜欢的。比如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看图作文,看漫画谈启示,学生刚一看到漫画可能不知从哪里下笔,但是我们老师稍微做一点启发或改动,就会给学生很多灵感。

篇5:“三敢”精神学习体会 西地

西地村党支部书记李海军 关于学习《刘伟书记在全区开展“三敢”精神大讨论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的几点体会。

按琉璃河镇党支部要求,我村带领全村党员、村民代表和群众学习“三敢”精神。在学习的过程中,给我的触动很深。作为一名党员应牢记了党的宗旨,党员义务和权利,增强党的观念,发扬优良传统,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敢于负责、敢于碰硬、敢于创新。通过对“三敢”精神的解读,也让我深刻认识到自己还需要继续努力,争优创先,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在工作中认清自己的位置,在生活中不断提升自身素养,让自己在工作中更有魄力,让村民对自己更加信赖,让关心我们的上级领导更加放心。

发扬“三敢”精神对于每名党员来说都具有很深远的意义。一是敢于负责。就是要敢于承担风险和责任。在工作中要对说过的每一句话负责,不断加强自己责任感,责任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使命,责任体现着一个人的人格魅力,敢于承担责任,肩负使命的人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成功,同时也能赢得更多的信赖和尊重。责任更是一种态度,能力有高低,而态度确可以决定能力的高低,工作的十几年当中,有欢笑,也有泪水,但什么时候我都没有退缩,因为有村干部们的帮助、有镇领导的关心,我决不轻言放弃,一件事要么不做,要做就尽力去做好。

回想起新农村建设时期,村内的各项事务我都要亲自过问后,才可以放心,作为第一批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我感到无比的荣幸,同时也觉得身上的担子又重了许多,村民对村庄未来的规划抱有很大的期望,看到他们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我的眼角也不禁湿润了。此外,上级领导的关心也督促我要更加专注的面对建设过程中的每一件事。村里针对村民的用水、用电已经设立了专业的服务队伍,对于村民的每一件小事都要认真负责,不让百姓有任何后顾之忧。也正是在这种责任感和敢于负责精神的指引下,促使我更加努力的工作,让村民享受新农村建设的成果,让上级领导放心。

二是敢于碰硬。哪里有难事,专找难事办,主动往前冲,迎难而上。我认为,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就要用热情去工作,用真诚来沟通,注重人文关怀,用心去倾听村民的所需所求,不畏惧矛盾冲突。

2011年房山区针对京石第二高速出现的抢栽、抢种、抢建现象给予了绝不手软的打击行动。面对本村的种种迹象,我要做到把这些事发生的苗头遏制在摇篮里,不满的声音也会有,但是当看到政府出击手段是如此的强硬时,这些曾经有反对声音的人们到这时,也就知道了是非对错。无独有偶,面对我村苗圃树地承包一事,因承租人的强硬无礼,对于到期后的土地不与归还,给我村全体村民造成了经济损失。但我并没有畏惧,而是运用了法律的手段,以文明合法的方式制裁了这些奸商,于情于理都让他们心服口服,进而保护了我村村民的利益不受侵害。

三是敢于创新。“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我们应树立开拓创

新的进取意识。特别是要有创新的工作思维、创新的领导方式才能胜任当下新农村发展的需要,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村民、服务于社会。

今年,我存的蔬菜大棚建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在这基础上,又新建了60亩的日光温室大棚,500平米的工厂化育苗车间。除了政府在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村民在种植过程中也在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希望能用有限的空间创造最大的利润。这种创新精神不仅体现在村民对于提高经济收入的渴望上,在思想品质上,我不仅严格要求自己,还带领全村党员、村民代表认真学习党的“三敢”精神,争先创优,在“三敢”精神的指导下,巩固新农村建设,延续新农村建设成果。而正是这种创新的精神使我们的村民更富、村庄更美。

篇6:三敢精神学习体会

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做好新时期的组织工作,是党的十七大对组织部门提出的新要求,决定了组织部门干部队伍自身建设既要在创新中发展,又要在发展中不断创新,从而不断提高组工干部的业务能力和树立良好的组工形象。因此,组织工作要求组工干部必须牢牢把握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这个精髓,坚持把‚敢想、敢闯、敢干‛作为新时期组工干部的基本要求,不断加大‚三个强化‛的落实力度,确保组织部门自身建设常抓不懈,常抓常新。

紧紧围绕当前的各项中心工作,将活动的开展同重点工程、重点工作的推进相结合,同促进本地区的和谐稳定相结合。在主题上,提出‚大力弘扬‘三敢’精神,创先争优推动发展‛。在目标上,着力解决三大问题,即:意识上的怕负责、怕碰硬、怕创新;作风上的工作漂浮、效能不高;创新上的视野不宽、办法不多。

——强化学习意识,培育“敢想”思维。思想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思想的僵化,导致发展缺乏生机与活力。作为新时期组织部门的组工干部,就要坚持解放思想,敢于否定自我,敢于破除固步自封、安稳保守、消极畏难、按部就班等落后思想,与时俱进,加强学习,除了重点学习组织工作业务知识外,还要持之以恒学习新知识、新理论,不断拓宽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不断地实现认识再认识,实现思想的解放再解放,从而勇于打破常规的思维,培育举一反三的顺向思维,触类旁通的多向思维,反其道而观之的逆向思维,以提高对新形势、新任务的认识能力和思想水平,做到认识问题有深度、谋划问题有广度、解决问题有力度。

——强化创新意识,发扬“敢闯”精神。创新是思想解放的起点和基础,是思想解放最基本的实践,解放思想的精髓和实质就是要勇于创新,就是想前人没有想到的、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邓小平同志曾说,‚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改革创新组织工作,没有现成的路子可走,没有现成的模式可遵循,只有靠探索、靠实践。作为新时期的组工干部,要真正做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就必须克服和纠正‚创新不足,因循守旧‛的思想观念,做到先人一步,大胆尝试与探索,勇于突破,发扬敢试敢闯的实践精神,倡导创新发展之风,创新观念、创新思路、创新措施、创新机制。要摒弃不适用的、陈旧的、落后的方法,注重总结,挖掘亮点,树立典型,注重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根据工作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用创新的思维和实践去破解影响和制约组织工作发展及组工干部能力提升的突出问题。——强化务实意识,树立“敢干”形象。“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组织部门作为“党员之家、干部之家、人才之家”,组工干部作为管党员的党员、管干部的干部,在工作实践中,就必须养成勤勉务实的工作作风,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把进取精神和务实态度结合起来,以求真的精神狠抓工作的落实,以务实的作风推动组织工作的发展。当前,就是要加强对基层调研的工作力度,使组工干部通过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中,通过调查研究进一步全面准确地掌握工作对象的思想动态、生活状况,及时了解工作中的新经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薄弱环节,统筹兼顾地做好组织工作。同时,要把“群众至上”作为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联系基层,服务群众,倾听民声,做到问题在一线发现,矛盾在一线解决,经验在一线产生,切实做到常抓不懈,一抓到底,切实提高组织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树立组工干部的“敢干”形象。(封忠鸿,郭乾)。

一、突出重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根本保证

党员是党的细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组织基础。当前要做到“三个突出”,以适应和谐社会对党员提出的新要求。(一)突出保持党的先进性,不断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素质。保持党的先进性,最直接、最经常、最广泛、最具体的是通过广大党员反映出来的。要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党员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认真制订学习计划。采取集中学习、个人自学、专题辅导、举办讲座和短期培训班、主题报告会、组建宣讲团、知识竞赛等灵活多样的教育培训形式,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党的意识和思想政治素质,增强构建和谐社会意识,练就做好工作、服务群众的过硬本领,真正成为团结带领群众发展先进生产力的生力军、先进文化的传播者、群众利益的维护者、构建和谐社会的先锋队。

(二)突出提升发展党员质量,不断壮大党员队伍。严格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以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规模适度、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为目标,坚持发展党员工作的学习培训制、公示制、考察预审制、无记名票决制和责任追究制等制度,始终把发展党员的质量放在首位,针对农村党员年龄普遍偏大、后备干部缺乏,企业党员数量少的实际,加大在农村年轻群体、致富能人,企业经营者、技术骨干和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的力度,改善党员队伍的结构和分布,为党员队伍增添生机和活力。

(三)突出党员教育管理,不断提高党员工作水平。坚持自我教育与集体教育相结合、经常性教育与适当的集中教育相结合,根据不同行业、不同文化程度党员的思想工作实际,加强对党员进行科学文化知识和各种业务技能培训,提高党员做好本职工作、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本领。通过实施党员“安家工程”,建立流动党员服务中心,公开流动党员咨询服务热线电话,认真贯彻落实好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进一步强化对下岗职工党员、离退休党员和流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

二、营造环境,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人,关键在不断培养造就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清正为民的领导班子。

(一)营造“三个氛围”,选好配强领导干部。一是要着力营造民主的选人氛围,让有本事的有舞台。坚持“阳光操作”,把空缺职位、任职资格和条件、选拔方式和程序一起向社会公布,让人民群众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确立民主开放的选人用人观,不断拓宽民主渠道,让群众在更宽的领域、更深的层次上参与干部工作,让有本事的都有施展才华的舞台。二是要着力营造科学规范的用人氛围,让靠得住的有信心。按照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原则,不断改革考察考核手段,改进政绩分析方法,强化对实绩考核结果的运用,严格民主推荐、考察预告、差额考察、任前公示等程序,加大常委会票决干部的力度,进一步拓展票决的范围,真正把那些德才兼备、政绩突出、群众拥护的优秀干部选拔进各级领导班子,形成“有为才有位”的正确用人导向。三是要着力营造良好的干事氛围,让能干事的有动力。按照“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帮助”和“三个多加留心”的要求,对于长期扎根在基层一线、环境艰苦且做出积极贡献的领导干部,着力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符合任用条件的优先提拔重用,全力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解除后顾之忧,真正做到环境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形成人才辈出、各展其能、共建和谐的局面。

(二)做到“四个重视”,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一是要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重视思想和谐。坚持不懈地用政治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项重大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有效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紧密联系实际,解决好党的建设特别是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在推进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中增强自觉性、减少盲目性、克服片面性。二是优化班子结构,重视班子结构和谐。按照人尽其才、扬长避短、用当其位的要求,大力培养选拔有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意识的优秀年轻干部、妇女干部和党外干部,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实现个体素质与群体结构在年龄、专业、知识、素质和性格气质等方面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切实增强班子整体功能。三是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重视党内和谐。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党委议事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切实提高领导班子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切实增强领导班子的团结和活力。四是转变作风,重视党群干群关系和谐。教育各级干部自觉坚持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统领和谐社会建设,牢记“两个务必”,带头三深入(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人心);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把心思和精力放在为民办实事、让老百姓得实惠上,放在抓落实、求实效上,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三)推行“三项制度”,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一是推行重要人事安排、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和大宗资金安排常委会议票决制,不断将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作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充分发扬党内民主的重要内容,坚持党务、政务公开,积极推行普通党员旁听常委会制度,进一步落实党员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拓宽民情反馈渠道,增强决策的透明度。二是推行大项采购、车辆购置、外出考察申报审核审批制度。按照“节约有限资金、服务经济发展”和理好财、管好事的基本原则,坚持反对铺张浪费、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对大项采购、外出考察、公务配车等事项,要按照有关廉政制度审核审批,坚决杜绝超标准采购、高标准配车和借考察公费旅游的不良现象,树立好清正廉洁的公仆形象。三是推行领导干部离任、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按照《党政领导干部离任、任其经济责任审计办法》的要求,围绕腐败易发多发领域及权、钱、人、事等重要部位和环节,坚持审计和调查相结合、帐内审核和帐外审核相结合、全面审计和重点审计相结合的办法,突出对各级领导干部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国有资产保管情况及廉洁自律情况的审计监督,教育各级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洁身自好,从源头上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

三、创新机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构建和谐社会,基层最关键。当前应抓好三个重点:

一是探索设置模式。在农村,积极探索在流动党员集中地建立党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环节建立党组织和以行业协会为依托建立党组织等新型党组织设置模式,构建起以村党组织为主体、产业党支部为骨干、专业党小组为基础的新型组织体系;在社区,探索建成以社区党组织为主干,以社区居民党员小组、离退休干部职工党员小组、住社区在职党员小组、流动党员小组为支干的社区党员组织体系;在“两新”组织,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多方联建”等方式灵活设置党组织,逐步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

二是完善管理方式。建立健全包括信息化手段在内的动态管理制度,探索对流动党员、下岗职工党员、农村无职党员、离退休干部职工党员等实施分类管理的机制。加大对生活困难党员的扶助力度,持之以恒地开展技能帮扶、资金帮扶、生活帮扶工作。

篇7:学习“三敢”精神心得体会

一、敢于负责。

作为一名党员职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19至今,中国共产党走过了可歌可泣的90年,艰苦卓绝的90年,辉煌壮丽的90年!值得一提的是,我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一批女党员女干部前仆后继,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如秋瑾、赵一曼、刘胡兰、江姐。在今天,更有我们大义凛然的公安局长任长霞、房山区无私奉献的女法官厉莉。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妇女干部我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我要像革命先辈们学习,负起自己应负的责任。在日常工作中,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急妇女所需,尽妇联所能,发挥联系群众的.纽带作用,真正为广大妇女姐妹服好务。

二、敢于碰硬。

我认为妇联工作中的“碰硬”就是敢于和侵害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行为做斗争。女大学生就业门槛高问题、农村妇女的失地失业问题、农村儿童受教育问题等,我们要依靠组织的感召力,联系全社会的力量,构建妇女儿童的维权体系,为受害者提供包括法律援助等多方面的帮助。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和儿童的健康成长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三、敢于创新。

妇联组织是群众组织,无权无钱,要想创新困难重重。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有困难就得过且过,应付了事。我们必须看到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妇联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一定会大有作为。要想创新妇联工作,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首先要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工作,了解妇女姐妹的真正需求,千方百计为她们排忧解难。二是拓宽妇联工作渠道,构建社会维权网络,紧密联系公、检、法、司、民政、社保等部门,切实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三是坚持一手抓维权一手抓发展,引导广大妇女积极参与地区经济建设、社会活动,并为她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解决好就业问题,促进妇女的经济独立,是提高妇女社会地位的大事。可以根据妇女的就业愿望和需求,开办免费培训班,通过小额贷款等形式帮助妇女启动就业项目,并且随时关注她们的发展,尽可能帮助解决在创业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篇8:三敢”精神学习感想

俗话说:“泰山易移, 本性难改”.3年前, 当新课改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的时候, 笔者便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自己驾驶的事业帆船是迎着课改的春风去搏击海浪, 还是进入避风港等待观望.面对严峻的现实和各种新课程的培训活动, 笔者深深地体会到, 等待观望只会被现实所淘汰, 如果勉强能担当角色的话, 也是误人之弟.尽管自己当时还在使用老教材, 但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深深地激励着笔者, 要不被课改所淘汰, 而要有所作为必须投入课改, 为此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学习理论, 感悟新课标

为了使自己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笔者总是抽空认真学习新课标, 学习各种理论文章, 以此来提高自己对新课标的认识, 感悟新课标, 从源头上对课改产生动力.通过学习使自己更加明确“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 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 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 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三维目标的确定, 迫使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 改革教学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在课改的大风大浪中不断前进.

通过理论学习, 笔者感悟到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废除了学科中心论, 确立了数学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 体现数学教学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重视数学与学生生活、自然和社会的联系, 体现了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性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倡导自主性学习和探究式学习, 体现了数学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性特点, 促使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重新定位, 教师的作用是组织者和合作者, 要重视数学教学的过程性和开放性.

二、参加培训, 认识新课标

2003年浙江省有49个县市进行新课程的改革实验, 我市是其中之一, 当时笔者还在教老教材, 但笔者明确一点, 教育理念的更新不分新教材和老教材, 教学方法的改革不能等到教新课程时才进行.笔者为了从认识上对新课标的要求有所理解, 主动、积极地参加市教研室组织的暑期新课程培训活动.不但听讲认真, 还主动做好笔记, 然后利用晚上时间研究, 反思培训内容, 新课标有什么要求, 与原来的《大纲》比较有什么不同等.教学目标上, 由原来的两维目标到现在的三维目标, 对教师有什么新的要求, 对学生的要求发生哪些变化?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设计思路又是什么?课程目标上与原来《大纲》相比有什么不同?增加了哪些要求?

3年中, 笔者多次参加市级新课程培训, 教研活动, 校级新课程研讨活动, 以此, 加深对新课标的认识.

三、课题研究, 理解新课标

为了使自己能赶上新课改的要求步伐, 不落伍, 笔者除了平时能认真进行理论学习和参加各种新课程的培训、教研活动外, 还积极参加教研组以新课程为背景的课题研究, 其中绍兴市级新课程教改课题《基本新课程理念的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于2003年3月被市基础教学重点研究项目立项, 通过为期两年时间的研究, 积累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第一手新课改资料, 并结合教研组工作, 开展尝试活动, 如对《课题研究》中的“宽松的课堂教学”研究, 历时一个学期, 除了课题组的6位老师参与研究外, 教研组的其余老师, 特别是任新课程的教师都积极主动地参与研究, 开出市级公开课2节, 校组公开课6节, 组内公开课8节, 受到同行们的一致好评, 大家普遍反映为学生创设宽松的课堂教育学习环境-给学生发展的“桃源”空间.

大家一致认为, 学生的成长只有一次, 成长需要体验, 谁也代替不了学生的体验和成长, 我们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待以开发的金矿, 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 努力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树立自信, 增强自信从而找到自我, 表现自我, 展示自我, 在各种宽松的环境体验中感到我能行.

四、主题研究, 实践新课标

2005年下半年是我校全面普开新教材的一学期, 也是笔者真正接触新教材的一学期, 尽管之前也参加一些新课题的研讨活动, 包括绍兴市2004年10月在我市举行的“聚焦新课程”课堂教学展评活动叫了来自全市7位教师的精彩讲课和专家的点评, 但对笔者来说总是在观摩阶段, 自己无法体验新课程的亲身教学, 2005年下半年自己亲自接触了新课程, 随着新课程的普开, 理念的更新, 市级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的出来, 数学组经过全体教师的共同探讨, 提出了“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法指导”这一主题教研通过理论学习, 互相听课, 共同探讨, 共同摸索, 2006年3月2日、3日由两位教师开出了相同内容的主题教研的研讨课《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先由一位教师根据备课组的集体备课, 5位智囊团成员的集体参与指导的教案开出第一节研讨课, 组内教师全部参与听课和评课活动, 每人写出听课反思, 提出从学法指导上的具体要求和见解, 5位智囊团成员根据教师的反馈信息, 结合后将信息反馈给第二位教师, 第二位老师根据大家的意见和智囊团成员的要求, 进一步进行教案的修改, 在这一基础上第二天向全校开出同一内容的研讨课, 全体数学教师还是参加听课和评课活动.教研可谓是绍兴市级课题的延续, 两位教师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是学生接受老师指导的前提, 大部分教师听课后的反思中写到:“两位教师在课堂中类似于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主持人菊萍姐姐的模式, 学生觉得可亲、可近、有问题敢于发表, 有困难敢于求助, 这种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不仅有利于教师的学法指导, 而且也是课堂出现惊奇情境的前提条件”.

通过这次主题教研活动, 使笔者深刻地认识到: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指导, 其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自我探究的能力, 为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条件.

同时, 为了更好地实施学法指导,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学会跟着学生的思路走, 放弃从前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角, 学生是配角或观众, 学生必须跟着老师思路走的做法,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出学生活动的时间, 要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 使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思中学”、“用中学”.两位教师的成功之处就是在这里.

上一篇:2电大合同法2次任务下一篇:临渭区积极整改省级暗访曝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