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2024-04-30

金针菇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精选8篇)

篇1:金针菇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金针菇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传统栽培金针菇,虽然可收三茬菇,但生物转化率最高只能达到100%,生育期长达95天左右,1年只能循环三个栽培周期,且第3茬菇柄短而粗,易开伞盖,商品质量极差,影响了经济效益。

本研究的一次性收菇栽培法,生物转化率高达192.60%,栽培周期比传统栽培缩短40天左右,提高经济效益78%,并且菇的株数增多、株柄增高,商品质量大大提高。其技术要点是:

1、按照棉籽壳84%、麦麸14%、石膏1%、磷酸二氢钾0.20%、硫酸镁0.25%、多菌灵0.55%的配方,将培养料加水,料水比为1:1.30,拌匀后装入广口瓶(袋)。

2、栽培料填装要松紧适度,避免后期周身出菇。

3、瓶(袋)装好后,将口塞好,放入常温锅中消毒,在100℃的高温下蒸煮8~10小时,若加压力锅,应在1.50千克/平方厘米的压力下持续90分钟。

4、高温(高压)消毒冷却后,在接种室或接种箱内的酒精灯火焰下,用接种铲把菌种块从菌种瓶中挖出移入栽培瓶(袋)内,然后放入培养室中。

5、在22~26℃的室温下进行菌丝培养,严禁低温拖长培养期,以免菌丝没发满就出菇而影响菇的产量和质量。

6、菌丝长满后搬入菇场进行出菇培养后,开瓶(袋)进行搔菌刺激出菇。

7、菌蕾形成后必须搞好再生管理,以促进菇蕾密度增高,然后进行套袋、盖报纸,促使瓶(袋)内形成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小气候。

8、当菇长至4~5厘米时,应进行水分管理,同时栽培场地要加强通风保温,湿度应保持在80%~90%,温度应保持在8~14℃,并用草帘或黑塑料布在培养场地罩光,其光线强度以正常视力能模糊看清5号汉字为宜。

9、当菇长至15~20厘米时,即可采收。

篇2:金针菇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一、金针菇的营养价值

1.1、据上海工业食品研究所测定,每百克鲜菇中含水量89.73g 蛋白质2.72 g 脂肪0.13 g 灰分0.83g 糖5.45g 粗纤维0.87g 铁0.22mg 钙0.097mg 磷1.48mg 钠0.22mg镁0.31mg 维生素B10.29mg维生素C 2.27mg。金针含18种氨基酸;每100g干菇含氨基酸20.9g其中人体的必须8种氨基酸为总量的44.5%高于一般菇类。

1.2、金针菇中的赖氨酸(lys)和精氨酸(Arg)含量较高,能有效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和智力发育,因而称为“增智菇”。

二、金针的药用价值

2.1、从金针深层培养菌丝体中提取到一种叫POF的蛋白质“原朴菇素”不含糖,以及和金针子实体中提取的“朴菇素”都有对肉瘤S-180等有抑制作用。

三、金针的生产状况

3.1、金针是我国最早栽培的食用菌之一,1928年,日本京都伏见的森本颜三郎发明了瓶栽法,60年代开始以利用空调设备等自动化装备实现了金针菇人工栽培工厂化。30年代,我国的裘维蕃,潘志农,余小铁等开始了金针菇的瓶栽试验。,1964年,福建真菌研究所在全国各地采集和分离野生金针菇菌株,1979年起比较系统和深入的进行了菌株驯化、选育和栽培的研究。1982年三明真菌研究所选育的第一个优良菌株“三明一号”在很长一段时间成为全国的主栽品种。台湾在20世纪60年代末首先进行金针菇周年化工厂生产,20世纪90年代前栽培黄色金针,90年代后以栽培白色金针为主。

四、金针菇的生物学特性

金针菇(Fallulima velutipes)又名毛柄金钱菌,构菌和冬菇。隶属于真菌门(Eumycota),担子菌衙门(Basidiomycotiua),层菌纲(Hymenomycetes)伞菌目(Agaricales)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小火焰菌属(Flammulina)或金钱菌属(Collybia)。

4.1、金针菇的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

子实体丛生,菌盖2~15cm。菌柄硬直,长2~13cm,直径2~8cm。初期菌柄内部随心充实,后期变中空。孢子印白色,担孢子在显微镜下无色。表面光滑,椭圆状卵形5-7×3-4um,内含1-2个油球。菌丝非糊性,有锁状联合。子实体发育属半被果型。发生于朴、柿、柳、杨、构、桑、枫杨、桂花、拟赤杨、柳杉等阔叶树的枯干、埋木、树桩上等。

五、外界条件对金针菇发育的影响

5.1、营养

金针菇是一种木腐菌,它能利用木材中的单糖、纤维素、木质素等物质。但和平菇、香菇、凤尾菇等不同,分解木质素的能力较弱。坚硬的树木砍伐后,没有达到一定的腐朽度是不会长出子实体的。

5.2、碳源

以淀粉为最好,其次是葡萄糖、果糖、蔗糖、甘露醇都能很好利用,麦芽糖、乳糖、半乳糖、甘露糖也能很好利用;但不能利用菊糖(土木香粉)。烃类化合物不是好的碳源。乙醇、甘油等醇类、琥珀酸、苹果酸、柠檬酸、马来酸等有机酸类也能利用一点。

这些大分子化合物必须通过木质素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的分解后才能被吸收利用。但金针菇对木质素分解能力较弱,易选用阔叶树,木屑越陈旧越好。

5.3、氮源

是合成蛋白质和核酸必不可少的主要原料。金针可利用多种原料,其中以有机氮为好。蛋白胨最好,谷氨酸钠、天冬门氨酸、缬氨酸等氨基酸也很好。一般营养阶段以20:1为好,生殖生长阶段以30:1为好。

5.4、无机盐

镁Mg离子或磷酸根PO4离子对金针菇的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特别对于粉孢子多,菌丝稀疏的品系,添加后菌丝生长旺盛,速度增快。同时对子实体分化也有作用。特别是PO4对子实体分化不可缺少的物质。金针菇是维生素B1、B2的天然缺陷者,必须有外接添加才能生长得好。

六、环境因子

6.1、温度

金针菇孢子在15-25℃时大量形成,并容易萌发成菌丝。一般菌丝在3-4℃至33-34℃范围生长,最适温度为23℃左右,在-21℃条件下经过138天后人能生存,超过34℃就会停止生长而死亡。子实体形成温度为5-20℃左右,最适形成温度为12-15℃一般不超过21℃.黄色品系原基形成在8-12℃左右,白色品系在6-10℃左右形成。在低于3℃超过24℃情况下都不利于子实体发育。温度极低还可能出现两个菌盖连在一起的畸形菇。金针菇属低温和恒温结实型菌类。

6.2、水分和湿度

金针菇为喜湿性菌类,抗干旱能力较弱。菌丝在含水量65%-80%培养基内能正常生长。最适培养基含水量应为70%左右(其中消毒时散失4%,品口蒸发3%左右,菌丝生长阶段实际含水量为63%),这时菌丝生长最快。菌丝培养室空气湿度控制在60左右,湿度太高污染机率加大。菇房空气湿度应控制在85%-90%,一般温度低时可相对提高湿度,温度高时可适当降低湿度,以免发生病虫害。

6.3、空气

金针是好气型真菌,因此,必须供应足够的氧气才能正常生长。连续放在二氧化碳的条件下,菌盖直径随着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而变小,二氧化碳超过1%就会影响菌盖的发育(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为0.03%),5%就不能形成子实体。但较高浓度二氧化碳却会促进均病的伸长,3%的二氧化碳浓度也不会影响菌柄的发育,相反,菌柄伸长迅速,菌盖伸长却受到抑制,同样二氧化碳浓度太高也会影响菌柄的发育,一般不超过5%为限。

6.4、光线

金针属焉光型菌类,在黑暗条件下正常生长,长期暴晒就会死亡。同时在黑暗条件下,金针菇的原基也能形成。但没有光线只能形成幼小的原基,只有菌柄伸长,不行成菌盖,因而光线是子实体成熟所必需的,光线能促进子实体的发生。不过光线强,菌柄短,菌盖开伞快,色泽深。所以为了得到优质金针菇,又必须在光线微弱或黑暗的地方栽培之后,菌盖和菌柄的色泽变浅,呈黄白至乳白色。同时还可抑制菌柄基部绒毛的发生和色素的形成。同样,在瓶口套上纸筒后,可以使菌柄伸长,菌盖色浅。

6.5、酸碱度

金针菇需要弱酸性培养基,PH在3-8.4的范围内,皆可生长,最适为4-7,一般情况下采用自然PH6左右。但在加油磷酸二氢钾和硫酸镁的酸性培养基中,菌丝生长更旺盛。

七、栽培技术

7.1、栽培季节

1,北方、一般在晚夏至初冬和冬末至夏初好。9月中下旬制种,十月中下旬制袋,11月中下旬出菇。

2,南方、一般是每年11月至第二年4月份。

7.2、菌种制备

1,菌种分离采用组织分离、孢子分离较普遍。

2,常用的些面试官培养基

(1),马铃薯蔗糖培养基(PSA)。

(2),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PDA)。

(3),洋葱酱油培养基(据日本安川仁次郎报道)。洋葱100g酱油30-50g琼脂15-25g蔗糖30-50g水1000ml。

3,二级种培养基

(1),木屑73%碳酸钙1%米糠(或麸皮)25%糖1%

(2),棉籽壳88%碳酸钙1%麸皮(或玉米粉)10%糖1%

7.3、栽培管理

袋栽

(1),培养容器。聚丙烯袋,规格是长×宽为37×16cm左右。厚度5-6dm的透明薄膜袋。不能采用太宽的塑料袋,否则,易感染杂菌。同时,用宽塑料袋菇蕾发生少的菌株时,菌柄易倒伏,从而影响金针菇的产量和质量。套环要求内径和高度3cm左右,边缘厚薄均匀,不易损坏。

(2),培养基的配制。

1、棉籽壳96%玉米粉3%糖1%

2、棉籽壳78%糖1%石膏1%

3、棉籽壳85%麸皮10%玉米粉3%石膏1%

4、木屑(阔叶树)70%麸皮25%玉米粉3%糖1%石膏1%

5、木屑37%棉籽壳37%麸皮24%糖1%石膏1%

(3),灭菌接种。(略)

(4),出菇管理。

生产周期:接种——25-30d搔菌——2-3d催蕾——5-7d抑制——5-7d生长——10-12采收。

(5),搔菌

用人工或机械的方发,将培养料表面的老菌种块和菌膜去掉,将棉塞和套环去掉,完全撑开塑料袋上端空余的部分,再将塑料袋往下卷至离培养料面3-4cm处。搔菌后的菌袋置于14-15℃温度下,相对湿度为80-90%,经过2-3天,恢复成白色菌丝层。

(6),催蕾

催蕾是金针菇栽培管理中关键环节,它关系到金针产量的高低和质量的优劣。其关键技术是掌握适宜的温度、湿度、空气。温度13-14℃相对湿度85%-90%,予以100lx散射光诱导。当菌盖直径达1mm,菌柄长度为1.5mm左右时催泪结束,进入抑制期。

(7),抑菌

一般情况下,为了抑制先发育的较为健壮的子实体,促使与发育迟缓的子实体生长发育较为一致。抑制方法是:给与通风和低温,抑制适宜温度3-5℃,每天要定期掀开覆盖物通风,一般维持5-7d。抑制标准:用手掌压子实体,既无发黏感觉,也无刺感(过干),而感到菌柄较硬,菌盖色泽发白,栽培袋外沿子实体略有倾斜状。

(8),生长

篇3:金针菇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一、养菌、出菇库房的准备、建造

金针菇床架式工厂化周年生产, 对养菌、出菇库房有较高要求。养菌房配置为:长×宽×高为13米×8米×5米, 床架用角铁焊接, 高3.5米, 分9层, 架与架之间留80厘米过道。配置1台10匹制冷机组调节菇房室内温度。出菇房的配置:长×宽×高为13米×5米×5米, 床架用角铁焊接, 高3.5米, 分9层, 架与架之间留80厘米过道, 库房四周墙体采取了隔热处理, 库房内设置制冷风机, 通过制冷设备调节库房温度, 并配上控光设施, 正对门的墙上设置两个排风扇, 利于排风。

二、菌株选择与菌种制作

菌株应选择性状优良、抗性强的菌株, 如白色金针菇的金18-1、F81等。

一级种培养料用PDA复壮培养基, 经高压 (121℃, 1千克/平方米压力下) 灭菌30分钟, 摆斜面, 冷却后, 在无菌条件下接菌, 待菌丝长满斜面后挑选菌丝生长茁壮、整齐一致的备用。

二级种培养料用棉子皮、麸皮, 辅以经检测合格的石膏等配料, 用500毫升装的罐头瓶, 经高温高压 (128℃、1.5千克/平方厘米压力下) 灭菌1.0~1.5小时, 冷却后用准备好的一级种在无菌条件下接种, 然后在25℃恒温下暗光培养25天左右菌丝长满菌瓶, 剔除污染及生长不良的后留用。

三、配方及装袋

配方为:木屑45%、棉籽20%、麦皮27%、玉米粉6%、糖、石膏各1%, 采用17厘米×38厘米聚丙稀袋, 拌料的含水量控制在65%~70%, 以用手紧握培养料, 手指缝能溢出水且不下滴为宜, pH值6~7, 然后装袋。每袋可装干料450克, 装料后用木棒在中央插一孔, 利于接种发菌, 后用棉塞套环封口, 进行高压灭菌。

四、灭菌

采取高压灭菌, 菌包单层竖排, 互不挤压, 以免损坏接种孔。在0.5千克气压时排放一次冷空气, 升压至1.5千克时计时, 保持2小时, 达到灭菌要求。或采用常压灭菌, 当温度达到100℃后保持14~18小时。

五、冷却接种

压力表指针为0℃时, 打开锅盖, 下锅进接种室, 菌包温度低于25℃时, 在接种箱采用气雾消毒30分钟后接种。

六、养菌

把接好种的菌包放入养菌房培养, 袋口朝上, 一层床架一层菌包排放均匀, 在20~25℃温度下培养40~45天, 菌丝长满袋包即可。

七、搔菌

搔菌就是去除老菌种块和菌皮, 最好采用平搔法, 这样不伤及料面, 出菇早, 朵数多。

八、催蕾摆袋

搔菌后要及时进行催蕾, 温度控制在12~13℃, 给予足够的低温刺激, 促使原基形成。最初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95%, 以便搔菌后的菌丝恢复生长。这时要加大通风, 因为呼吸较旺、CO2含量升高, 同时也要注意保湿。约经12天子实体形成雏形, 催蕾结束, 摆袋开口。摆袋时, 袋口长出的一端朝上, 另一端向下, 可不解口。向上的一端将长出的塑料袋打开捋顺, 免去了套袋的工序, 摆袋密度以利于人工操作和金针菇的采收为宜。

九、出菇管理

最初室温控制在8℃左右, 空气湿度在85%~90%, 以促使菇蕾分化分枝。当菇芽长到2厘米左右时, 温度控制在6℃左右, 湿度在85%~90%, CO2浓度控制在0.1%以下, 每天通风和给予200Lx的光照2小时左右。这样菇柄整齐一致, 且强壮、坚挺。此时温度应控制在8~13℃, 空气湿度75%, 光线以黑暗为主。待子实体长至13~15厘米、菌盖直径0.5~1.0厘米时采收。采收后进入二茬菇管理。

十、搔菌补水

在第一茬菇采收后, 将菇根和老菌皮去掉, 整平料面, 然后补水, 封上打开的袋口保湿。然后再进行催蕾育菇管理。一般可采收2~3茬, 生物转化率可达80%~120%。

十一、病虫害防控

白色金针菇的无公害栽培, 要严控化学药品的使用, 为了减少污染及感病, 必须严格灭菌, 接菌室要保证绝对无杂菌, 栽培场所一定要清洁, 远离污染源;如有污染严重的菌袋必须搬出栽培场焚烧或深埋。虫害以生物防治和人工防治为主。要做好环境卫生, 减少虫源, 尽量创造一个有利菇体生长发育而不利病虫发生和繁殖的生态条件。

摘要:白色金针菇在闽北的松溪、政和、建阳、浦城等各县市均有栽培, 且有规模的工厂化周年栽培技术也日趋成熟。几年来, 在栽培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摸索, 总结出金针菇工厂化周年高产栽培几个关键技术要点。

关键词:白色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技术,要点

参考文献

[1]何伟锋.白色金针菇工厂化周年栽培技术.《食用菌》2003年第5期.

[2]饶火火.袋栽白色金针菇工厂化生产关键技术.《中国食用菌》2007年第1期.

篇4:金针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金针菇;栽培时间;接种;培养;病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64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3-0144-1

金针菇学名毛柄金钱菌,又称毛柄小火菇、朴菇、冬菇、金菇等,因其菌柄细长,似金针菜,故称金针菇,属伞菌目白蘑科金针菇属,是一种菌藻地衣类。金针菇具有很高的药用食疗作用。据测定,金针菇氨基酸的含量非常丰富,高于一般菇类,尤其是赖氨酸的含量特别高,赖氨酸具有促进儿童智力发育的功能。金针菇干品中含蛋白质8.87%,碳水化合物60.2%,粗纤维达7.4%,经常食用可防治溃疡病。最近研究表明,金针菇内所含的某些物质具有很好的抗癌作用。

金针菇在自然界分较广,我国各地均有种植。金针菇不含叶绿素,不具有光合作用,不能制造碳水化合物,完全可在黑暗环境中生长,必须从培养基中吸收现成的有机物质,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降解物,为腐生营养型,是一种异养生物。 金针菇的人工栽培技术并不复杂,只要能控制好环境条件,就容易獲得稳定可靠的产量。

1 种植时间的安排

金针菇的种植时间要合理安排,一定要注意避免盲目攀早种植。因为,如果种植时间过早,在菌袋接种期间由于高温会导致菌种的生产合格率下降,加大生产成本,甚至会引起菇体被杂菌感染等质量问题,给种植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吉林省可在9月份开始接种,11月份出菇,此时可以充分利用自然温度,发菌培养菌丝体。待菌丝生理成熟后,天气渐冷,气温下降,正适合子实体生长发育的低温气候。

2 规范操作技术,确保灭菌过关

金针菇底料进行拌料、灭菌时,时间不要短,特别是培养室紧张时,一定要等到温度下降后才开始种植,要严格按照金针菇标准化生产技术进行标准操作,拌料前应将杂木屑进行翻晒一次,拌料一定要拌匀,水分不能太多,料拌以用手紧捏培养料,手指间有水渗出为标准,装袋场地应该在室内或搭个荫棚,避免阳光直射,防止培养料变酸。袋装好后立即灭菌防止发酵。灭菌前应提前检查灭菌灶是否有漏水漏气,灭菌应加足灭菌用水。灭菌时注意“攻头、保尾、控中间”,高压灭菌1.5kg/cm2压力维持2h。

3 避免高温接种,提高成活率

底料灭菌出锅后,待完全冷却时进行接种,同时也要避开一天的高温时段,在早晚气温比较低时接种。接种前每接种箱放甲醛10ml、高锰酸钾5g熏蒸40min后开始接种,接种时菌种瓶内外壁用75%的酒精药棉擦洗过,接种动作要迅速,一定要保证菌种成块,接种后将袋面菌种摇匀、轻轻压实后放入培养室。

4 培养过程中的通风透光管理

接种后,菌袋应放在用生石灰消毒过且干燥荫蔽的场地进行培养。培育过程中要加强通风管理,一定要防止阳光的直射,减少培养菌袋的层数(前期一般2-3层),同时要注意留通风道,禁止闲散人员出入。培养室的温度应控制在25℃左右。门窗遮光要好,可选择稻草帘,这样既能遮光又能通风。气温偏高时,菌袋不能放在低矮郁闭的草棚内培养,以防止培养过程中出现发热烧菌的现象。

5 及时检查,减少损失

培养过程中要经常检查菌袋,发现有杂菌感染时一定要及时剔出翻灶,翻灶的废料最好再加部分新鲜原料,并另加2%的生石灰拌匀,接种时加大接种量。

6 改善菌种存放条件,防止菌种后期老化

装菌种的袋一定要先洗干净晒干备用。提种时建议按不同接种时间分批提菌种(即30%菌丝发到瓶底,35%菌丝发到2/3,35%菌丝发到1/2的比例合理搭配)。菌种提回家后,由于温度高,昼夜温差大,已成熟的菌种极易吐黄水,甚至出现瓶壁及上部分菌丝收缩,绿霉污染等现象。为此,存放菌种一定要选择在阴凉通风没有光线的地方,下雨天提菌种的,瓶口棉花塞有被雨淋湿的一定要用电风扇吹干。

7 出菇

当最后一批菌袋菌丝发到1/3以上后外运,出运到出菇场地要注意无污染的菌袋先开袋出菇,略有杂菌的袋等日平均温度下降到10℃以下时才开袋出菇。

8 杂菌病害的防治

8.1 绿霉菌、毛霉菌、青霉菌等杂菌防治

搞好出菇场环境卫生,菇房建成南北长条形,有利于通风换气,污染物及时处理或深埋,有杂菌的菌袋分开开袋,推迟到气温在10℃以下单独开袋,防止袋与袋的交叉感染,以发病的菌袋用400-800倍高效绿霉菌净喷雾。

8.2 细菌性病害的防治

棉腐病:是由孢霉菌引起的真菌病害,病原菌丝棉絮状,白色、气生菌丝发达,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极易发生。防治方法:菇料在进料栽培之前用65%代森锌粉剂喷洒,当局部发病时,立即停止喷水,加强通风降低湿度,摘除局部病菇,在患处撒生石灰或者用40%多菌灵800液,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细菌性斑点病:这是一种由荧光假单胞杆菌引起的细菌病,病症局限于菌盖上,这种细菌性斑点病是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生的一种病害。防治方法:控制培养料含水量60-65%,出菇室内湿度在85%,加强菇房通风,天冷时不能直接用冷水喷在菌盖上。已发病的用喷雾器万消灵片剂3-4片或霉菌净1支喷雾,每隔2-3d使用一次。

篇5:金针菇标准化栽培技术

介绍了金针菇标准化栽培技术,包括栽培品种、场所与季节选择、装袋及灭菌、出菇房与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搔菌等方面内容,以期为金针菇的标准化栽培提供参考.

作 者:纪晓雪 袁立付 娄春环  作者单位:纪晓雪(山东省茌平县振兴办事处农技站,山东茌平,252100)

袁立付(茌平县多种经营办公室)

篇6:金针菇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台湾新品种金针花栽培技术推广。

二、推广目的开发推广反季节蔬菜新品种,实现农村致富之路。

三、公司状况分析

该项目由福建梦龙食品有限公司与台湾霖泽企业有限公司联合共同开发,台湾霖泽企业有限公司负责引种、技术,公司负责种植及加工销售,同时福建梦龙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融生产、收购、加工、冷储调运、进出口贸易、科研服务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主要经营花菇、茶叶、蔬菜等寿宁地产农副产品。公司组建以来,通过公司加基地带农户连市场的方式,先后与产区乡村签订了产销合同,确定不同品种的最低保护价,并建立专业化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稳定千家万户的生产,公司有能力在全县发展该项目并形成产业化。

四、项目的背景分析和市场前景预测

金针花适应性强,根系发达,耐旱力强,在山坡地生长良好;对光照适应性广,无论在砂土、黏土、平川、山地均可种植。寿宁地处福建省东北部,高海拔、多山,属于海洋性气候、气温垂直差异大,日照温差大,晴天气候干燥,又是典型的山地气候,年降雨量1600毫米,无霜期236天,土壤为红黄壤、黄土壤、PH值4.5~6.5、有机质1.3%~2.9%,适合金针花的种植。

台湾新品种金针花特点:①容易管理。繁殖能力强盛,种植一次可永久生长、发展及收成。②种植容易。低肥、少病虫害。③加工后的成品呈金黄色、特别鲜艳,且清脆可口,列于餐桌上之配色也非常美观,“色、香、味”本品都具备。④商业价值比大陆金针花售价高。⑤高品质、耐贮存。加工后的成品可长久保存,不易变色、变质。⑥种植收益大。基本上每亩可收成鲜货1500公斤左右,每公斤最低价(保护价)1元人民币,每亩可收成1500元以上。⑦市场销路极大。因此产品目前只提供外销,且供不应求,在台湾市场年-1-

需求量约3000吨左右干货,国内年需求量约30000吨左右干货,目前货源短缺尚未推广国内市场,若有货源必定有较大的经济效益。

五、项目预期目标、具体考核指标

公司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向导,以农民效益为中心,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预期目标到2008年,种植面积达到3~5万亩,年产金针花干货10000吨,产值1.5亿元。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以近几年的气象特征,植株成长率95%以上,产品优质率:一级占70%,二级占25%,次品占5%,实行无公害栽培,采用先进技术生产加工,达到绿色食品的品质要求。

六、项目实施的主要内容、规范、关健技术和工艺特征

金针花5年内种植面积3~5万亩,并将金针花项目形成产业化、规模化,与菇茶两大产业形成三足鼎力的趋势,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

关健技术:公司采用台湾霖泽企业有限公司的栽培技术及加工工艺,生产的产品将优于目前国内生产的金针花,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将有较强的竟争力。并切实从农民的利益出发,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使农民增产增收。

栽培技术要点:

⑴繁殖栽培:金针花主要采用分株繁殖,时间在花蕾采毕后到冬苗萌发前,也可在冬苗枯萎后春苗抽生前的一段时间,但以前者为好。把每2个~3个蘖作为一丛,由株丛上掰下,将根茎下部的病、老根去除,只留下1~2层新根,再把过长的根留10厘米剪短,即可栽植:行距70~90厘米,株距33~50厘米,每亩栽6000棵左右,一般采用三角形栽植,每穴3丛。

⑵田间管理:栽植2年~3年后,每年应做好培土护根,水土流失严重的更应该注意勤培。一般在萌芽前4月中旬、6月中旬及8月中旬各追施1次萌芽肥、催苔肥、催蕾肥和秋季展叶肥。催苔肥宜重施,每亩可用尿素10公斤~15公斤、钾肥1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以促进抽莛和花蕾形成。采后枯叶期拔去苔秆,留6厘米

~7厘米割去老叶。休眠期烧毁残叶,深翻30厘米以上,施足基肥。

⑶病虫防治:主要病害有叶枯病、叶斑病,常用等量式0.5%~0.6%的波尔多液或80%代森锌700倍喷雾,出现病害后7天~10天喷一次,共喷2次~3次,其次为锈病,可用0.2~0.4波美石硫合剂防治,效果较好。主要虫害有红蜘蛛和蚜虫,可用石硫合剂、克螨特、杀灭菊酯等来防治。

工艺特征:①干品加工 鲜金针花—机械化洗泡—日晒脱水—机械化设备烘干—分选等级—精美包装(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引进先进设备进行深加工)—成品—国外市场。②保鲜加工鲜金针花—冷冻保鲜—按标准化操作规程分检产品—小托盘包装—纸箱包装—成品—国外市场。

七、项目实施计划安排及产值估算

第一年即2003年秋冬季种植3000亩,2004年种植10000亩,实现产值1500万元,并建厂房一个面积30~50亩,2005年种植20000亩,实现产值5000万元,2006~2008年推广30000~50000亩,产值达到1.5亿元,并再建一个厂房与其加工规模相配套,并引进先进设备进行深加工,开拓国内市场。

八、项目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分析,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竟争力分析

项目实施启动后,金针花每季(年)成本每亩200元,每亩可收成1500公斤,最低保护价1.0元/公斤,种植户每亩至少可收入1300元,国外售价2.0元/公斤,海/陆运费、加工包装费、工资等费用0.8元/公斤,公司可获利0.2元/公斤(即每亩可获利300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同时可带动广大农村农民参加种植行业,解决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路,并可开垦荒山、荒地,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还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社会效益显著。

目前引进的金针花为台湾改良后的最新品种,与国内目前种植的金针花相比有较大的优越性,抗病、抗旱性更强,产品外观更鲜艳,口味清脆可口,并采用台湾新工艺生产加工,品质更上层。该

项目保持较强竟争力的保障措施有:①技术保障,聘请台湾种植金针花有丰富经验的张世泽先生进行技术指导,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难题。同时大力开展科技培训,使广大种植户掌握金针花栽培的专业知识,了解各地动态,做到理论实践相结合。②该项目生产方式采用最低保护价收购方式,由福建梦龙食品有限公司、台湾霖泽企业有限公司与农户签定最低保护价产销合同,暂定保护价1.0元/公斤,由公司负责向种植户提供种苗,每亩6000株,价格0.2元/株,总值1200元,农户每亩先交100元,其余苗款由公司暂垫,从第二年起分三年从农户送交的产品收购款中扣回。公司将与台湾霖泽企业有限公司设立加工生产线加工产品,并到产地公路沿线进行现场收购。③建立风险基金,以备市场激烈竟争时产生的风险。

九、投资预算

① 前期流动资金300万元人民币。

② 建立栽培技术实验室,实行公司+科研相结合,预计投资100万元人民币。

③ 公司新品种示范基地建设投资100万元人民币。

④ 公司第一条加工生产线投资1000万元人民币(含厂房建设及机械设备的引进)。

⑤ 在5年内投资规模达到5000万元人民币,实现产业化、规模化生产。

十、项目带动能力

① 前二年内种植规模达到20000亩,可带动农户1.5万户。② 第三年种植规模达到30000亩,可带动农户2.5万户。

③ 2006~2008年种植规模达到50000亩,可带动全县3.5万户农户发展生产。

福建梦龙食品有限公司

篇7:辣椒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一、土地与基肥

1、土壤的选择

辣椒是一种喜温、怕涝、怕渍、耐旱、喜光而又较耐弱光的作物,选好土壤是获得辣椒高产的基础。①选排灌方便的潮泥土、砂壤土;②选肥沃、松疏、土层厚、透水性能和透气性能良好、地下水位低的土壤;③选上年没有种植过茄科(茄子、辣椒、番茄、烟草)作物的土壤。

2、整地

①整地时间:前作是水稻田的,收割晚稻后,立即翻耕,第二年“立春”后翻第二次耕,要在移栽前一个星期内整好。

②厢面宽窄包沟2米宽为宜(沟80公分,厢宽120公分)。③取好排水沟,沟深以主沟1.5尺,围沟1.2尺,厢沟(操作沟)1尺为宜。总之,要主沟低于围沟,围沟低于厢沟,沟沟相通,雨停不见积水,为以后抗旱作好准备。整地时,不宜整得太细,但要整平,特别是土底层不宜太细,否则不利通气沥水,雨天或土壤太湿不要整地,以免板结。

3、施足基肥

①辣椒一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的作物,所以,需要的肥料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其基肥的施用量要占整个辣椒生长期施肥量的70—80%,具体数量以不同肥料类型而定。一般每亩用基础复合肥10斤,含量45%硫钾型复合肥100斤,过磷酸钙80斤。

②施基肥方法:施基肥可与整地同期进行。具体做法:先在厢面上分别挖一条5寸深的沟,先将基肥和复合肥、磷肥分别放在沟内,然后整土,将其覆盖,然后覆盖地膜。

二、移栽

移栽时间一般在“谷雨”前后,地膜覆盖的可适当提早到清明前后,密度栽两蔸,株距1.4—1.8尺,以品种和肥力水平而定。辣椒根系恢复能力弱,移栽时,要尽量带土移栽,少伤根系。要趁晴天定值,土要干,土湿移栽缓苗期长,生长差,有打穴放肥移栽栽习惯的地方,千万要注意不能把秧苗栽在肥粪上,要距粪、肥1寸处栽下,栽后一定要浇坐蔸水。

三、田间管理

1、整枝,中耕除草,培土

随着辣椒苗的生长发育,枝芽(包脚芽)也随着生长,特别是杂交辣椒的枝芽生长最强,当辣椒树分杈以后,杈以下的枝芽应全部去掉,以减少对辣椒树的营养消耗,增强透光透气能力,抹芽宜早不宜迟,但要在晴天进行,雨天进行的话,伤口难以愈合,容易感病,抹芽时,一手扶树,另一手抹芽,不要用力轻,以免损伤辣椒树。

没有地膜覆盖栽培的,移栽后10-20天后,杂草丛生,经过雨淋、土壤板结,此时应在晴天进行中耕除草,在中耕除草的同时,进行培土,培土不宜过高,以一寸为宜。

2、追肥

辣椒追肥要根据各个不同生长阶段的特点进行,一般分四次进行追肥,即第一次结合中耕除草,淡粪轻施,一般100斤水中放尿素2两,另加两瓢腐熟的人粪尿或四瓢猪尿水,每一个塑料粪瓢泼三蔸;第二次施肥当辣椒树开始现蕾至开花期,这次施肥要稳重,要视生长情况来定施肥量,既要施适量肥料满足分枝,又要防止施肥过重而导致徒长,引起落花,一般每100斤水加尿素3两,另加腐熟的人粪尿两瓢或猪尿水4~5瓢;第三次施肥,当门椒(第一个辣椒)座稳果后,肥料用量可加大一些,一般100斤水中可放尿素5两,另加腐熟的人粪尿10斤和磷肥半斤(磷肥先用尿浸7~10天,以尿淹没磷肥为度);第四次施肥,时间在“立秋”前后,此时,由于伏椒大量成熟,消耗了土壤中的大部分肥料,为使秋季大量开花结果,要在“立秋”前后重施一次翻秋肥,一般100斤水中可放尿素5两,另加腐熟的人畜粪34瓢,45%以上含量的复合肥半斤(复合肥先用尿浸7~10天,以尿将其淹没为度)此次肥料的施给,土壤中宜保持一定的湿度,否则,气温高,土壤干燥,易挥发。在高温干旱到来之前(大约在“立秋”前)最后一次施肥后,利用猪牛粪、稻草、麦秆、油菜秆等,在辣椒畦面上覆盖一层,对于防高温,保湿防草效果很好。

施肥注意事项:①肥料要溶化均匀;②不要直接淋至辣椒苗上;③土(田)间太湿,特别是下雨后不要追肥,应在晴天中耕后(晒一天)追肥最好;④第三、四次施肥,因辣椒树长大了,土壤中的根系多了,加上温度高,所以追肥不要蔸泼,最好四蔸共施一瓢或条泼起到肥料集中施给,不易挥发的作用。另外,辣椒除基肥和追肥外,还可以施叶面肥(根外追肥)。方法:用300PPM浓度的稀土(30斤水约五克)或300倍的磷酸二氢钾(肥料王)加300倍的尿素(30斤水加1两磷酸二氢钾加1两尿素)应用根外追肥效果很好。但是不能代替土壤追肥,根外追肥一般只进行2~3次,最好是在盛果期喷施,间隔7~10天一次,应选在晴天傍晚或阴天喷施,这样,肥料蒸发作用小,易被植物吸收。

3、灌溉抗旱

我地一般自六月下旬起雨季结束,进入高温干旱时期,自起伏开始沟灌。但必须要掌握以下技术要求。①掌握辣椒在当天萎缩(放痨)下午五时以后还没有还原的情况下进行沟灌;②看准天气才灌,避免灌后下雨造成根系窒息死亡或诱发病害,一般是午夜(半夜)起灌进,天亮前排出。因此时的气温、土温、水温都比较凉,比较安全,切忌中午灌水;③要急灌急排,灌水时间要尽量缩短,进水要快,湿透土心后即可排出,不能久渍;④灌水前要除草、追肥,避免灌水后发生草荒和缺肥。一般每次灌水相隔10~15天,以底土不现干,土面不龟裂为准,第一次灌水,灌沟深的1/3,第二次或以后灌沟深的1/2深,总之要保持畦面五寸厚不湿土,千万不能漫过畦面。

4、防治病虫害

①病害:辣椒的病害有立枯病、炭疽病、猝倒病、疮痂病、病毒病等二十多种病害。这些病害的主要发病原因是:先年种植过茄科作物,有残留的病菌传染引起病害;气温高,田间排水不畅,土壤太湿,引起病害;由于抗旱灌水,没掌握好时间、深浅而引起病害;由风雨传播病菌引起病害;人畜粪没腐熟施入土壤中而引起病害;有些种籽没有消毒灭菌,由种子带病菌而引起病害等,病毒病之类的病害则是由昆虫(蚜虫)传播病毒和机械损伤,使病毒进入辣椒树体内而引起病害。

防治方法:A.搞好农业防治,选用先年没有种植过茄科作物的土壤开取好排水沟,降低土下水位,减小(轻)土壤中的湿度,施用腐熟的人、畜粪,用温水或药剂对辣椒种籽消毒,尽量减少机械损伤,切实掌握好抗旱灌水的时间和深浅,消灭虫害,达到治虫防病的目的,先防后治。B.用药剂防治:用1:1:100~200倍的波尔多液,猝倒立枯灵、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农用链霉素等一些杀菌药剂,按使用说明,隔7~10天轮换喷一次,特别是久雨转晴后要立即喷药,是茄科类作物的重茬地,必须搞好土壤消毒,方法有:含量20%土菌灵粉剂,整地前每亩用1200克(4包)拌土50斤,均匀撒在土面上,再整地。这样,进行土壤消毒,防病效果很好。

②虫害:辣椒的虫害主要有地老虎(地蚕)、蚜虫、烟青虫(钻心虫)和斜纹夜蛾等。

防治方法:在移栽前30斤水兑灭扫利15毫升,每亩兑60斤水喷雾喷在土面上,再移栽,防治地下害虫效果很好。但要注意人畜的安全。防治烟青虫、蚜虫和其他一些虫害,除在防病的波尔多液中不能加除虫的药剂以外,其他的防病药液中均可加入杀虫的药剂,防治刹虫同时进行,杀虫的药剂有:关公刀、护田剑、亮剑、杜邦、阿维菌素、强捕等,但要按药的使用说明配好比例(浓度),也要交替使用,喷药时间最好是晴天傍晚(下午6时以后)这时,害虫才开始活动寻食,特别是烟青虫。

四、适时采收

篇8:金针菇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在福建省永泰县, 从2007年初开始, 许多厂家使用芦苇屑进行工厂化栽培白金针菇试验, 并取得一定成效。借鉴于此, 笔者从2008年初开始自今, 近1年半的时间, 用芦苇屑代替蔗渣作为栽培基质, 采用再生法栽培白金针菇, 取得高产, 每袋250 g (除去菇头, 下同) 以上;生物学效率高, 达59%;生产周期短, 约59天;质量好, A级品占85%, B级品占1 1%, C级品占4%。现将栽培技术要点及栽培数据报道如下。

1 菌种选择与制作

1.1 菌种选择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保藏的FL8903菌株, 该菌株具有抗病性强、产量高和朵型好等特点。

1.2 菌种制作

配方:棉籽壳30.0 kg, 麦麸15.0 kg, 芦苇屑15.0 kg, 轻质碳酸钙0.5 kg, 玉米粉1.5 kg, 含水量60%。

选用750 mL玻璃瓶, 料达瓶肩, 中间打孔, 以棉花塞封口。用卧式高压灭菌锅灭菌, 排去冷空气后, 在0.15~0.18 MPa压力下灭菌3小时, 出锅冷却至25℃以下方可接种。采用试管种两点接种法, 每管接6瓶。菌种培养房温度20℃, 相对湿度65%~70%, 约25天菌丝可布满整个菌瓶。

2 栽培工艺

2.1 制袋

配方:棉籽壳30.0 kg, 麦麸30.0 kg, 芦苇屑50.0 kg, 轻质碳酸钙1.0 kg, 过磷酸钙0.5 kg, 玉米粉1.5 kg, 含水量65%。

采用17.50 cm×40.00 cm×0.05 cm聚丙烯塑料袋装料, 料高14~15 cm, 中间打孔, 以套环和棉花塞封口。用常压灭菌锅灭菌, 升温至100℃以上, 保持14小时左右, 出炉, 冷却。待料温降至25℃以下, 按无菌操作规范接种, 每箱3瓶菌种, 接64袋。

2.2 菌丝培养及催蕾

菌丝培养期:27~29天, 催蕾期:14~18天。菌丝培养库温度20℃, 相对湿度65~70%, 遮光培养, 菌丝生长后期每天适时通风。菌丝基本长满菌袋后, 培养库温度降至14~16℃进行袋内催蕾, 每天适时光照, 诱导针尖菇 (图1) 形成。

2.3 开袋及出菇管理

针尖菇倒伏期:3天;再生现蕾期:7~8天;抑制、育菇期:9~11天;生产周期:59~67天。待针尖菇布满菌袋80%, 长度4~6 cm应及时开袋, 拔去套环和棉花球, 刈掉料面以上的塑料袋膜, 移至6~8℃的出菇房进行培养[1]。待针尖菇倒伏, 再生菇蕾长至3~5 cm及时套袋, 每天适时通风和光照, 使再生菇蕾 (图2) 长平并整齐, 后再进行2~3次拉袋达到菌柄伸长及壮菇目的。

2.4 采收、包装及保鲜

每袋干料重500 g, 产鲜菇250~375 g;袋单产295 g, 生物学效率达59%;A级品占85%, B级品占11%, C级品占4%。

子实体 (图3) 长至17 cm左右, 菌盖直径1~1.5 cm及时采收。

根据市场要求 (A级品:菌盖直径1 cm以内, 菌柄长15 cm以内, 全白色;B级品:菌盖直径1.5 cm以内, 菌柄长13 cm左右, 略有黄色;C级品:未达A、B级标准或过大过小者[2]) 进行分级包装, 切去菇头, 整齐排放于2.5 kg装食品袋内, 抽气, 扎口, 装入泡沫箱, 移至温度3~5℃的冷藏库保藏。

3 小结

芦苇屑可以作为白金针菇的栽培基质, 也具有产量高、质量好和生产周期短等优点, 同时也是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芦苇屑不同比例的配比等栽培, 对白金针菇有何影响, 需进一步研究。

摘要:介绍用芦苇屑代替蔗渣作为栽培基质, 采用再生法栽培白金针菇的技术要点。

关键词:芦苇屑,白金针菇,再生法,工厂化栽培

参考文献

[1]赖腾强, 林兴生, 黄秋英, 等.金针菇菌种制作技术[J].吉林农业 (下半月) , 2009, (3) :79.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金针菇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相关文章:

金针菇高产栽培技术05-04

金针菇栽培技术04-23

金针菇栽培技术家里04-16

利用苎麻秸秆栽培金针菇技术09-11

金针菇品种差异及发展05-02

上一篇:县(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下一篇:东关街游记作文500字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