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节气的气候特征

2024-05-20

寒露节气的气候特征(精选7篇)

篇1:寒露节气的气候特征

更多寒露相关内容推荐

寒露气候特点

寒露节气始于10月上旬末,10月下旬结束。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半球继续南移,北半球阳光照射的角度开始明显倾斜,地面所接收的太阳热量比夏季显著减少,冷空气的势力范围所造成的影响,有时可以扩展到华南。在广东一带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寒露过三朝,过水要寻桥”,指的就是天气变凉了,可不能像以前那样赤脚趟水过河或下田了。可见,寒露期间,人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季节的变化。更多的地区,更多的人们,开始用“寒”字来表达自己对天气的感受了。

寒露期间天气气候有以下几个特点:

气温降得快

气温降得快是寒露节气的一个特点。一场较强的冷空气带来的秋风、秋雨过后,温度下降8℃、10℃已较常见。不过,风雨天气大多维持时间不长(华西地区除外),受冷高压的控制,昼暖夜凉,白天往往秋高气爽。

平均气温分布差异大

10月份,我国平均气温分布的地域差别明显。在华南,平均温度大多数地区在22℃以上,海南更高,在25℃以上,还没有走出夏季;江淮、江南各地一般在15℃-20℃之间,东北南部、华北、黄淮在8-16℃之间,而此时西北的部分地区、东北中北部的平均温度已经到了8℃以下。青海省部分高原地区平均温度甚至在0℃以下了。

几种有危害的天气

1.雾和烟霾10月的气温下降明显,每当遇到秋雨,空气中丰沛的水汽很快达到饱和,有时出现雨雾混合或者雨后大雾的情况。特别是在夜间,更为多见。进入10月,在湿度比较大的情况下,辽宁东南部、河北和山东的东部、皖南、湘西、鄂西、四川盆地、重庆等地,可能形成成片的雾区,影响当地的交通运输和交通安全。2004年北京10月8日,“寒露”节气的当天早晨,迎接上班市民的便是一场大雾。北京部分地区的能见度只有200米左右(水平能见度距离200-500米之间的称为大雾。水平能见度距离50-200米之间的称为浓雾)。

由于受到高压控制,大气层结稳定,在连日无风的情况下,聚集在城市中的汽车尾气和工厂排出废气、粉尘不容易扩散,也会形成烟霾天气,如果空气中湿度大还可形成雾、霾混合的天气。

2.华西秋雨

华西秋雨是我国华西地区(渭水和汉水流域、四川、贵州大部、云南东部、湖南西部、湖北西部)秋季多雨的一种特殊的天气现象。降水量秋季多于春季,仅次于夏季。以9到10月最为集中。降水时间长,秋雨绵绵,降水强度一般不算大。9-10月份总雨日一般都在20-30天。特别是在四川盆地,几乎大多数年份都有。由于长时间的阴雨寡照,对秋季作物的成熟和收晒有较大的影响。在寒露期间,华南东部有时也有这种对秋收、秋种有影响的连阴雨天气。

“寒露不摘棉,霜打莫怨天”。趁天晴要抓紧采收棉花,遇降温早的年份,还可以趁气温不算太低时把棉花收回来。

3.寒露风

寒露风是秋季冷空气入侵南方后,引起显著降温,造成晚稻瘪粒、空壳减产,是一种农业气象灾害。因这种低温冷害多出现在寒露期间,故被称为“寒露风”。一般来说,寒露风对水稻危害的气象指标因水稻品种和发育期而异,各地的标准也不完全一样,通常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以连续三天或以上,日平均气温低于20℃作为出现寒露风的`标准;华南以连续三天或以上,日平均气温低于22℃作为标准。

南方稻区还要注意防御“寒露风”的危害。华北地区要抓紧播种小麦,这时,若遇干旱少雨的天气应设法造墒抢墒播种,保证在霜降前后播完,切不可被动等雨导致早茬种晚麦。寒露前后是长江流域直播油菜的适宜播种期,品种安排上应先播甘蓝型品种,后播白菜型品种。淮河以南的绿肥播种要抓紧扫尾,已出苗的要清沟沥水,防止涝渍。华北平原的甘薯薯块膨大逐渐停止,这时清晨的气温在10℃以下或更低的机率逐渐增大,应根据天气情况抓紧收获,争取在早霜前收完,否则在地里经受低温时间过长,会因受冻而导致薯块“硬心”,降低食用、饲用和工业用价值,也不能贮藏或作种用。

4.高原山区雪害

进入深秋,在青海与四川交界处以及四川西部,拔海高度较高的高原山区,开始出现雪量大的情况,给当地交通、畜牧业带来较大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图集)。

5.热带气旋

虽说7-9月是热带气旋活跃期,但在10月,仍有热带气旋活动,只不过次数开始减少,而影响海南的热带气旋的强度有时仍较强。

寒露节气的含义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斗指戊;太阳到达黄经195°;在每年公历10月7日-9日交节。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寒露节气后,昼渐短,夜渐长,日照减少,热气慢慢退去,寒气渐生,昼夜的温差较大,晨晚略感丝丝寒意。从气候特点上看,寒露时节,南方秋意渐浓,气爽风凉,少雨干燥;北方广大地区已从深秋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

元 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作品中的意思是寒露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晨露冷,快要凝结了。古人将寒露作为寒气渐生的表征。“寒露”节气之后,热气消退,寒气渐生,天气渐转寒,常言道“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寒露过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气温继续下降。华南日平均气温多不到20℃,即使在长江沿岸地区,气温也很难升到30℃以上,而最低气温却可降至10℃以下。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原因,气温下降日期或有所推迟。西北高原除了少数河谷低地以外,候(5天)平均气温普遍低于10℃,用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衡量,已是冬季了,千里霜铺,与南方秋色迥然不同。

寒露的习俗

一、登高习俗

如果说白露时节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那么到了寒露,则露水增多,且气温更低。此时我国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北京人登高习俗更盛,景山公园、八大处、香山等都是登高的好地方,重九登高节,更会吸引众多的游人。

二、农事习俗

寒露时天气对秋收十分有利,农谚有:黄烟花生也该收,起捕成鱼采藕芡。大豆收割寒露天,石榴山楂摘下来。寒露蜜桃属北方晚熟桃品种,成熟期在寒露前后,故名“寒露蜜桃”。

三、饮食习俗

寒露时节,应多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制品等柔润食物,同时增加鸡、鸭、牛肉、猪肝、鱼、虾、大枣、山药等以增加体质;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姜、葱、蒜类,因过食辛辣宜伤人体阴精。有条件可以煮一点百枣莲子银杏粥经常喝,经常吃些山药和马蹄也是不错的养生办法。

寒露饮食养生应在平衡饮食五味基础上,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品,既可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可防治咽干口燥等症。水果有梨、柿、荸荠、香蕉等;蔬菜有胡萝卜、冬瓜、藕、银耳等及豆类、菌类、海带、紫菜等。早餐应吃温食,最好喝热药粥,因为粳米、糯米均有极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作用,像甘蔗粥、玉竹粥、沙参粥、生地粥、黄精粥等。中老年人和慢性患者应多吃些红枣、莲子、山药、鸭、鱼、肉等食品。

自古秋为金秋也,肺在五行中属金,故肺气与金秋之气相应,“金秋之时,燥气当令”,此时燥邪之气易侵犯人体而耗伤肺之阴精,如果调养不当,人体会出现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一系列的秋燥症状。所以暮秋时节的饮食调养应以滋阴润燥(肺)为宜。古人云:“秋之燥,宜食麻以润燥。”

篇2:寒露节气的气候特征

芒种气候气温

在此期间,除了青藏高原和黑龙江最北部的一些地区,还没有真正进入夏季以外,大部分地区的人们,一般来说都能够体验到夏天的炎热。位于黑龙江北部的嫩江,在1971~30年间,最热的一天37.1℃,就出现在芒种期间。

6月份,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有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的可能,黄淮地区、西北地区东部可能出现40℃以上的高温天气,但一般不是持续性的高温。在华南的台湾、海南、福建、两广等地,6月的平均气温都在28℃左右,如果是在雷雨之前,空气湿度大,确实是又闷又热,有时需要向公众发布高温预报,提醒人们预防中暑、空调病和急性肠胃炎。

芒种气候雨量

芒种时节沿江多雨,黄淮平原也即将进入雨季,芒种前后若遇连阴雨天气及风、雹等,往往使小麦不能及时收割、脱粒和贮藏而导致麦株倒伏、落粒、穗上发芽霉变及“烂麦场”等,使眼看到手的庄稼毁于一旦。

芒种后,中国华南东南季风雨带稳定,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时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先后进入梅雨季节,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时还伴有低温。

芒种时节,水稻、棉花等农作物生长旺盛,需水量多,适中的梅雨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梅雨过迟或梅雨过少甚至“空梅”的年份作物会受到干旱的威胁。但若梅雨过早,雨日过多,长期阴雨寡照,对农业生产也有不良影响,尤其是雨量过于集中或暴雨还会造成洪涝灾害。

西南地区从6月份也开始进入了一年中的多雨季节。此时,西南西部的高原地区冰雹天气开始增多。

芒种的气候特点有哪些

芒种时节雨量充沛,气温显着升高。常见的天气灾害有龙卷风、冰雹、大风、暴雨、干旱等。芒种时节沿江多雨,黄淮平原也即将进入雨季。华南东南季风雨带稳定,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时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先后进入梅雨季节,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时还伴有低温。西南地区从6月份也开始进入了一年中的多雨季节。此时,西南西部的高原地区冰雹天气开始增多。

芒种后,中国华南东南季风雨带稳定,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时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先后进入梅雨季节,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时还伴有低温。宋人范成大的《芒种后积雨骤冷》诗:“梅霖倾泻九河翻,百渎交流海面宽。良苦吴农田下湿,年年披絮播秧寒。”绘出了阴雨连绵不止,河满沟平,农夫冒着寒冷身披棉絮播秧忙的画面。

在此期间,除了青藏高原和黑龙江最北部的一些地区,还没有真正进入夏季以外,大部分地区的人们,一般来说都能够体验到夏天的炎热。位于黑龙江北部的嫩江,在1971~2030年间,最热的一天37.1℃,就出现芒种期间。

6月份,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有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的可能。黄淮地区、西北地区东部可能出现40℃以上的高温天气,但一般不是持续性的高温。在华南的台湾、海南、福建、两广等地,6月的平均气温都在28℃左右。如果是在雷雨之前,空气湿度大,确实是又闷又热。有时需要向公众发布高温预报,提醒人们预防中暑、空调病和急性肠胃炎。

芒种的含义是什么

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75°时交芒种节气。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此时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

1、麦粒接近饱满

“芒种”的意思是麦粒上长出了尖尖的芒刺,表示麦粒接近饱满,有待成熟,预示丰收。农业专家提示说,芒种时节是农业生产最繁忙的季节,各地群众要抓紧时间进行抢收抢播和田间管理,勤施肥,确保粮食生产好收成。

2、农事繁忙的节气

芒种节气是很忙的节气。陕西,甘肃、宁夏是“芒种忙忙种,夏至谷怀胎”。广东是“芒种下种、大暑莳(莳指移栽植物)”。江西是“芒种前三日秧不得,芒种后三日秧不出”。贵州是“芒种不种,再种无用”。福建是“芒种边,好种籼,芒种过,好种糯”。江苏是“芒种插得是个宝,夏至插得是根草”。山西是“芒种芒种,样样都种”。“芒种糜子急种谷”。四川、陕西是“芒种前,忙种田,芒种后,忙种豆”。

3、气温攀升,进入梅雨时期

“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芒种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很接地气的含义吧,可这个节气,从气象的角度来看,太不安分了:雨量充沛,气温显著升高,常见的天气灾害有龙卷风、冰雹、大风、暴雨、干旱等。我们长江中下游呢?即将进入让人头疼的梅雨季节,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时还伴有低温,真心是段难熬的时光。

芒种会下雨吗

芒种的时候,黄淮平原会进入雨季;华南东南季风雨带稳定,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时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先后进入梅雨季节,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时还伴有低温;西南地区则进入了一年中的多雨季节,而西南西部的高原地区冰雹天气开始增多。

篇3:寿县24节气气候特征分析

24节气主要是用来反映季节变化, 指导农事活动[1,2,3], 按内容可分为4类:一是表示寒来暑往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二是象征气温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三是反映降水量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四是反映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采用寿县气候观象台1960—2009年共计50年的逐日平均气温、逐日日照时数、逐日平均降水量资料, 按照“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的民谣顺序, 进行气候特征分析[4,5,6]。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节气平均气温

把近50年的24个节气中的各节气初、终日的平均气温、节气内平均气温绘成图1, 可直观地反映24个节气和各节气初、终日的平均气温均呈准正态分布的单峰型特点[1,2]。大暑是全年最热的节气, 节气平均气温是28.3℃, 小暑节气次之, 为27.5℃。小寒是全年最冷的节气, 平均气温1.3℃, 大寒节气次之, 为1.4℃。

2.2 节气内气温的变化规律

在立春至小暑节气, 各节气的平均气温均为初日低于终日;在大暑至冬至节气, 各节气的平均气温均为初日高于终日;而小寒、大寒的平均气温, 初日和终日平均气温相近。

2.3 相邻节气平均气温变量

由图2可知, 相邻节气的平均气温变量曲线也大致为单峰单谷型[2], 升温幅度最大的是在清明节气, 气温的节气变量为3.8℃, 降温幅度最大是在立冬节气, 气温的节气变量为-4.0℃。

2.4 24节气气温的年代变化

1960—2009年以10年为一个时期进行划分, 各节气的10年累年平均气温相比较如表1所示。

将1960—1969年称为60年代, 1970—1979年称为70年代, 以此类推, 2001—2009年称为21世纪初年代。由表1可知, 60—80年代, 各节气10年累年平均气温比较, 升温和降温相近, 且有波动变化, 从80年代后开始, 各节气升温的趋势明显 (图3) , 21世纪初年代和80年代比较有21个节气平均气温是上升的, 升幅最大的是春分节气为2.7℃, 降温的仅有立秋和立冬节气, 而且降温幅度很小, 处暑节气持平。

2.5 24节气降水的变化

统计24个节气内近50年的平均降水量 (图4) , 可以看出:节气内降水量最大出现在夏至节气, 降水量为117.5 mm, 小暑降水量次之为116.2 mm, 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平均降水量>50 mm。降水量最小的是冬至和大雪节气为8.4 mm。夏至和小暑节气正处于6月下旬到7月上旬, 正是寿县的主汛期, 与江淮地区的梅雨季节相对应。

“雨水”表示降水开始, 雨量逐渐增多。在立冬节气过后直到雨水节气降水量首次超过20 mm。“谷雨”表示雨水增多, 谷雨节气平均降水量超过了35 mm, 较前期又有一次明显增多, 此时雨量的增多有利于谷类作物的生长。大雪至大寒节气这段时期降水量较少, 均低于12 mm。“大雪”则表示降大雪的起始时间和雪量程度, 由于降水量少, 大雪出现才显得更为珍贵, 同时冬季大雪能降低农作物的病虫害, 有利于农业生产。

2.6 24节气日照的变化

图5为寿县24个节气的平均日照时数变化曲线, 最大值出现在大暑节气, 平均日照时数为8.0 h;小满节气次之, 为7.4 h, 寿县小满节气过后, 将赶上梅雨季节的到来而造成了芒种、夏至、小暑节气日照时数的回落;最小值出现在冬至和小寒节气, 平均日照时数为4.6 h。日照与农事关系非常密切, 小满时节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 但还未成熟, 光照充足, 有利于籽粒饱满。大暑节气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气温最高, 光照最充足, 农作物生长也最快。

3 结论

寿县24个节气平均气温的时间序列呈准正态单峰分布, 大暑、小寒分别是全年最热、最冷节气, 平均气温分别为28.3、1.3℃。升温幅度最大节气为清明, 变幅为3.8℃, 降温幅度最大在立冬, 变幅为-4.0℃。从20世纪80年代后开始, 各节气升温趋势明显, 21世纪初与80年代相比, 有21个节气平均气温上升, 升幅最大在春分, 为2.7℃。各节气内降水量最大出现在夏至, 为117.5 mm, 降水量最小的是冬至和大雪, 为8.4 mm。平均日照时数最大值出现在大暑, 平均日照时数为8.0 h, 最小值出现在冬至和小寒, 平均日照时数为4.6 h。

摘要:利用寿县气候观象台1960—2009年的逐日平均气温、日照时数和降水量资料, 对寿县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后认为:24节气平均气温的时间序列呈准正态单峰分布, 大暑全年最热, 平均气温28.3℃, 小寒全年最冷, 平均气温1.3℃, 从20世纪80年代后开始, 各节气均有明显的变暖趋势;降水量最大出现在夏至, 历年平均117.5 mm, 最小出现在冬至和大雪, 仅8.4 mm;平均日照时数最大值出现在大暑, 历年平均8.0 h, 最小值在冬至和小寒, 为4.6 h。

关键词:24节气,气候特征,安徽寿县

参考文献

[1]李耀宁, 陶立新, 张德山.北京市朝阳区“24节气”气温的气候特征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20) :98-100.

[2]侯亚红, 路爽, 张蕊.辽宁省“24节气”气温的气候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9 (16) :9916-9917.

[3]吉奇, 宋冀风, 刘辉.近50年东北地区温度降水变化特征分析[J].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6, 22 (5) :1-5.

[4]武峰梅, 宁海平, 白金凤, 等.影响孝义市“24节气”的气象要素气候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14 (14) :4348-4349.

[5]杨玲珠, 王沛涛, 王艺璇, 等.邯郸市24节气的气候特征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2 (增刊1) :24-27.

篇4:立夏节气的气候特征

“立夏”以后,南方气温逐渐升高,雨季来临,雨量和雨日均明显增多。今日“立夏”恰逢一场中到大雨,且未来一周内雨水频频登场,雨量都不小。

暖湿的时节也是人类感冒和农作物病虫害的多发时期,正如古诗所云:“南国似暑北国春,绿秀江淮万木荫。时病时虫人撒药,忽寒忽热药搪人。”所以大家不要只看每天的最高气温就轻装出门,还得考虑早晚的凉意。

北方凉爽、多风、干燥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温差异大,所以从气温上分析,“立夏”前后,东北、西北的部分地区刚刚进入春季,二十几度的天气正是凉爽的时候。

同时,北方等地虽然气温回升快了,但降水仍然不多,加上春季多风,蒸发强烈,大气干燥和土壤干旱现象十分明显。

“麦天晨气润,槐夏午荫清。”

此时,空气中弥散着旺盛的生机

而这一切还都没有变成蒸腾的暑气。

立夏是夏天的开始吗

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立夏时节我国南北的气温差异较大,而且同一地区波动频繁。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

夏季是许多农作物旺盛生长的最好季节。时至立夏,万物繁茂。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节律不一。

立夏时节,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是真正的“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的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

若按现代气候学(候平均气温)的划分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

总结:

1.在天文学上面,立夏是代表了夏天的开始。

2.在我们国家的实际气候变化中,在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立夏代表夏天开始。

而在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

立夏节气开什么花

络石藤

络石藤,又名石龙藤,万字花,万字茉莉、白花藤。因开花如风车,又叫风车茉莉,为夹竹桃科络石属常绿木质藤本植物。

花菖蒲

花菖蒲,鸢尾科鸢尾属玉蝉花种多年生宿根草本挺水型水生花卉。虽叫菖蒲,实为玉蝉花的变种,或称水生鸢尾,为日本培育的园艺品种。

睡莲

睡莲,多年生水生草本。多作为公园水体栽培观赏植物。也称子午莲、矮睡莲,多见粉白两色。

石榴

石榴,桃金娘目石榴科石榴属落叶乔木或灌木。性味甘、酸涩、温,具有杀虫、收敛、涩肠、止痢等功效。中国栽培石榴的历史,可上溯至汉代,据陆巩记载是张骞从西域引入。安徽怀远县是我国的石榴之乡。

蜀葵

蜀葵,二年生直立草本,由于它原产于中国四川,故名曰“蜀葵”,又因其可达丈许,花多为红色,故名“一丈红”。蜀葵是秋播植物,可以露天越冬,于第二年六月间麦子成熟时开花,所以民间又有叫“麦熟”花的。

泽泻

泽泻,沼生目泽泻科泽泻属多年生水生草本。别名水泽、如意花等。全株有毒,地下块茎毒性较大。生于湖泊、河湾、溪流、水塘的浅水带,沼泽、沟渠及低洼湿地亦有生长。花较大,花期较长,可用于花卉观赏。亦可入药,主治肾炎水肿、肾盂肾炎、肠炎泄泻、小便不利等症,但切记需遵医嘱服用。

月见草

月见草,桃金娘目柳叶菜科月见草属直立一年生或二年生粗状草本。它是本世纪发现的最重要的营养药物。可治疗多种疾病,调节血液中类脂物质,对高胆固醇、高血脂引起的冠状动脉梗塞、粥样硬化及脑血栓等症有显著疗效,但切记需遵医嘱服用。

虎耳草

虎耳草,又名石荷叶、金线吊芙蓉、老虎耳等,蔷薇目虎耳草科多年生草本。其鞭匐枝细长,密被卷曲长腺毛,具鳞片状叶。全草可入药;微苦、辛,寒,有小毒;能助祛风清热,凉血解毒,但切记需遵医嘱服用。

莕菜

莕菜,龙胆科莕菜属多年生水生草本,别名水荷叶荇菜、接余、凫葵、水镜草、余莲儿等。莕菜生性强健,耐寒又耐热,喜静水,适应性很强,产我国绝大多数省区,世界多地有分布。

枫杨

枫杨,别名大叶柳、大叶头杨树等。落叶乔木。春季4—5月开花,果子呈翅装状。枫杨喜光,略耐侧荫,幼树耐荫,耐寒能力不强,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以南,是常见的庭荫树和防护树种,一般小区、公园里常见。

立夏养生饮食要注意

1.立夏养生怎么吃更营养?

立夏,水果青菜一定要跟上。肠胃不好的人,绝对不可以吃冰镇水果,最好是选择多吃一些凉性或温性的水果,反季节的水果尽量少吃。凉性的水果包括:梨(肠胃不好的少吃)、香蕉(不要空腹吃);温性的水果有:苹果(无论什么人都可以吃的一种最好的水果,营养也较好)、柠檬、西红柿(胃酸过多者少吃);容易消化的瓜类、水梨、苹果等也不错。

2.在立夏这个比较特殊的季节里,身体健康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吗?

立夏前后,气候变化比较显著,早晚温差大(温差大约在12-15摄氏度),因此人们容易得病,消耗体力的运动对身体都会有一定损伤,所以应适当地做一些有氧运动,每次大约15分钟,让身体微微出汗就可以。

立夏节气祝福语

1、自从立夏,腰不酸,背不疼,腿也不抽筋了;立夏,季节中的战斗机;难言之隐,立夏了之。立夏祝福,不走寻常路,愿你清凉一“夏”,快乐一“夏”!

2、清明麻,谷雨花,立夏栽稻点芝麻;今天种,明天收,盆满钵满乐开花;种平安,结幸福,心情如花笑哈哈;我来种,你来收,健康快乐是一家!

3、从今儿起,不准走路时看五十岁以下女士,不准和女同事聊天,不准在网上和女士闲聊,碰到女服务员不准买东西!今日立夏!就是立下规矩的意思!哈哈!

4、立夏到了,愿你事业红过法拉利,生活美过纯蜂蜜,一路高飞如直升机,祝你收获夏的清爽、夏的激动、夏的惊喜,夏天快乐!

5、滚滚麦浪立夏时,荷塘浮萍蜻蜓驰。雷声震响风雨淋,防止着凉呆家里。天晴日辉分外丽,天际彩虹幸福溢。瑞祥高映满心意,安康美满笑声起。祝福朋友好身体,愿你立夏好运气。

6、春去夏来日渐炎,风调雨顺百姓欢。农生作物立杆长,丰收在望硕果盼。红丝套蛋挂胸前,祈福孩子无灾难。消暑防病求吉祥,温神一去不复返。立夏节:祝福朋友全家安然无虑。

7、花如诗,草似画,百变到立夏;秀亮发,晒潇洒,美女变火辣;短裙俏,水蛇腰,身材更火爆;立夏到,热情高,做人难低调!夏天,愿你秀出不一样的自己!

8、立夏到,问候不绕弯,祝福如连环,愿你好运永相伴,事业大道宽,钞票随便赚,快乐心情欢。平安把你缠,健康把你恋,幸福生活永连绵。

9、夏风夏月夏花艳,夏树夏江夏雨甜,夏思夏情夏挂念,愿你立夏乐翻天!胃口很棒体康健,轻松如意好睡眠,所有美梦都能圆,无比幸福在夏天!

10、立夏节气至,吃个茶叶蛋,也愿你学习茶叶蛋的人生哲理,即使遇到许多磕绊,即使遇到许多挫折,就如茶叶蛋般外壳有了裂痕,依然把坚强放在心里,在经历中成长。不完美的人生更加精彩,愿你立夏快乐!

11、最近在忙什么?立夏终至,心情美丽;温度高升,换下厚衣;快乐幸福,多多温习;祝福送你,事业顺利;生活惬意,爱情甜蜜。

12、立夏美肤有道,吃对美食就好,莲藕莲子煲粥,光泽闪亮独到,木耳加枣煎汁,粗糙轻松赶跑,咸梅干泡清酒,擦拭肌肤光滑,贴心秘籍送上,快乐安康围绕!

13、立夏时节,问候再把你想。静静溪水,是你的好运绵绵流淌;风吹雨打,是你的健康肆意张狂。再洒落一片幸福阳光,将你的生活照得光亮。祝你快乐无恙!

14、立夏麦呲牙,怕热把扇拿,消暑祛湿吃菜瓜,心宽体健笑哈哈,工作进步奖金加,亲情友情情无价,平安如意好年华。立夏快乐哦。

15、立夏养生有道,养血益气首要,荠菜疏通肠胃,做馅营养味美,菠菜滋阴润燥,每周四次为好,银耳平民补品,煮汤补肾强精,温馨关怀送上,快乐安康随行!

16、立夏来临要升温,杂草丛生要除根,友情锄头为你抡,除去忧愁与烦闷,友谊常伴幸福存,快乐甜蜜永相跟,立夏快乐永留痕。

17、小麦开花,告别春的温和,迎来夏的荷香;立夏来到,告别春日的微风,迎来夏日的渔翁垂钓。夏日的风景多美好,祝你快乐心情乐淘淘。

18、立夏到,舞动阳光陪树荫舞蹈,烦心琐事随春天走掉;顶个草帽陪知了狂叫,福禄安康随夏天来到;享受冰浴陪花草繁茂,祝福问候随温度升高,立夏节气乐滔滔。祝你万事顺心又顺意,立夏快乐。

19、又到五月五,蜻蜓在飞舞,思念很辛苦,真诚表祝福。一把立夏土,生活很满足;一棵立夏树,快乐有无数,走上幸福路,一生永不输!立夏快乐!

篇5:大寒节气的气候特征

鸡乳

古时候,人们把母鸡孵小鸡,称为“鸡乳”。按照古人的解释,家禽鸡宜在立春前孵小鸡,随阳气生发而成形。所以,从古时候开始,人们将“鸡乳”作为大寒节气一候的候应。

征鸟厉疾

古时候,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发现每年一到冬季大寒节气,老鹰之类的征鸟就都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每日盘旋于空中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寒冬。因为这些鸟对节气规律性变化的反映比较突出,所以,从古时候开始,人们将这种现象概括为“征鸟厉疾”作为大寒节气二候的候应。

水泽腹坚

古时候,人们就发现每年一到冬季“三九”“四九”期间,水域中的冰是冰冻得最结实。尺寸也是最厚的时候。所以,古人多在小寒与大寒时取冰。放入冰窖中收藏以备夏天之需。因此,从古时候开始,人们将水对节气规律性变化的这一反映,归纳概括为“水泽腹坚”作为大寒节气三候的候应。

篇6:雨水节气的气候特征是什么

西南、江南地区

雨水期间,除了云南南部地区已是春色满园以外,西南、江南的大多数地方还是一幅早春的景象:日光温暖、早晚湿寒,田野青青、春江水暖。按照四季的划分标准:连续5天,每日日平均气温都在≥10℃-≤22℃时,春天便开始了。一般来说,这些地方真正意义上的“春天”要在3月下旬,也就是一个月以后的“春分”时节才能到来。

西北、东北地区

雨水节气期间,我国的西北、东北依然没有走出冬天的范畴。从2月份的平均气温来看:兰州、西宁、乌鲁木齐、沈阳的月平均气温分别是-1.0℃、-3.9℃、-9.7℃和-6.9℃,可见这些地方还没有摆脱冬季的寒冷,天气仍以寒为主,降水也以雪为主。

华南地区

雨水节气期间,华南地区是春意盎然,百花盛开。华南地区下列城市2月份的多年平均气温是:广州14.5℃、南宁14.1℃、海南岛海口18.7℃;上述城市2月份平均降水量分别是:69.4毫米、42.6毫米、35.0毫米。

虽说雨量比黄河中下游地区多出好几倍,但这里气温高、蒸发量大,还是缺水。尤其是华南南部和海南岛的局部地区,这一时期的雨量仍比较少,往往会出现春旱。若受强冷空气影响,平均气温低于10℃的话,对早稻育秧、育苗十分不利。

黄河中下游地区(华北地区)

如果说这些地区,“立春”是春天的第一乐章“奏鸣曲”:春意萌发、春寒料峭。雨水之后,便进入了春天的第二乐章“变奏曲”:气温回升、乍寒乍暖。雨水期间“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一幅冬末春初的风景。

这时冷暖空气的交锋,带来的已经不是气温骤降、雪花飞舞,而是春风春雨的降临。此时这一地区的平均气温都已经升到0℃以上,甚至白天极端最高气温可达到20多℃,已经没有了降雪的条件,即便先人们以第一场春雨命名“雨水”,也是恰如其分的。

雨水节气的由来

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每年的2月19日前后,太阳黄经达330度时,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雨水节气一般从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 雨水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如在《逸周书》中就有雨水节后“鸿雁来”“草木萌动”等物候记载。

如何养生保健

1、保证能量的充足摄入。能量来源以谷类为主,形式可以是米饭、馒头,同时注意变换花样,如南方的米线、米粉,北方的面条、大饼等;注意经常吃些粗杂粮,除了玉米面、高粱面窝头外,每天还可以通过粥的形式来增加粗杂粮的摄入;做粥时,咱们可以加些薯类,如地瓜、山药等,做成地瓜杂粮粥、山药小米粥等。

2、尽管理论上降水的机会增加,但气候仍然干燥,容易出现口舌干燥、嘴唇干裂的情况。因此,除了通过足量喝水来补充水分外,每天还要多吃蔬菜、水果来补充水分。在南方,蔬菜已经开始上市,最好选择新鲜、应季、深颜色的蔬菜,如豌豆尖、红菜苔、绿菜苔、鸡毛菜等;选水分多的水果,如柑橘、柚子等。

3、动物性食物适量吃,煎炸等油腻食物不吃或少吃。

4、天气转暖,要增加户外活动,维持健康的体重。

篇7:大寒节气气候特征介绍

在冬至后一个月左右,就进入了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大寒。此时太阳已逐渐北移,每天的太阳照射时间也比冬至长,即北半球从太阳获得的热量已开始增多,但这时北半球向太空辐射的热量却达到值,因此,大寒前后是亚欧大陆内温度最低的时候,急寒冷至极,此时北京的日平均气温在零下4、5℃。过了大寒,气温开始回暖,天气就渐渐变得不太冷了。

本来,冬至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处在北半球的我国,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地面接受的光和热最少,天气应该最冷,但实际最冷却在冬至后的小寒、大寒节期间,即所谓“冷在三九”。

这是因为,大寒节期间,虽然白昼比冬至节稍长些,但仍是日短夜长,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比地面向空中散发的少,所以气温继续下降,再加上此时从极地、西伯利亚、蒙古高原-带的寒潮频繁南下,不断侵袭我国广大地区,促进出现全年气温最低值。

由于受到西伯利亚冷空气的影响,和同纬度的世界其它地区相比,我国的冬季是最冷的,东北地区偏低14—18℃,华北地区偏低10—14℃,长江以南地区则偏低5—8℃。

举例说明,北京处于北纬40度,一月平均气温—4.7℃,而同-纬度的纽约是0.4℃。我国最北端的黑龙江漠河镇(北纬53。29度)和英国利物浦同纬,漠河1月平均气温—30.6℃,而利物浦却为4.2℃,相差30多度。漠河在1969年2月13日曾出现了我国极端最低气温—52.3℃的记录,利物浦则从未降到—9.5℃以下。

黄河中下游地区大寒节平均气温—1℃,降水量1—5毫米。1月是中国绝大多数地区最冷的月份,我国1月份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还有内蒙古根河地区,平均气温为—3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富蕴县有一年冬天出现了—58.7℃的最低气温,成为中国最低的气温记录。通过无线电探空观测珠穆朗玛峰曾出现—60℃的低温。

北京1月下旬平均气温为—3.8℃,如遇冷空气侵袭,日最低气温可达—20℃左右。北京常年1月冻土层达15厘米,冻土深度的是1957年达76厘米,共有七天。这一年的2月22日、23日两天冻土层达85厘米,是北京历冻土层最厚的一次。

不过,热有热的好处,冷有冷的益处。农谚说:“当冷不冷,无好收成”。冷才能冻死病菌和虫卵,减少来年病虫害的发生;冷才能使有些农作物通过春化阶段,正常生长。

大寒养生

神静少虑,节欲保精

“自身有病自身知,身病还将心自医;心境静时身亦静,心生还是病生时。”此诗告诫我们要注意修身养性,才可杜绝情志疾病。日常情绪要温和,既不过分地拘束,也不放纵,凡事有度。精乃肾之主,冬季养生,应节制性生活,不能恣其情欲,伤其肾精。冬天宜养精气,合理房事,节欲保精,不可因房事不节,劳倦内伤,损伤肾气,应安心养性,怡神敛气。老人精神调养还应注意避免过喜或伤心,减少心脑疾病的发生。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心境平和,使体内的气血和顺,不扰乱机体内闭藏的阳气,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睡子午觉,重手足背

起居有常,养其神也,不妄劳作,养其精也。在起居方面仍要顺应冬季闭藏的特性,做到早睡晚起,早睡是为了养人体的阳气,晚起是为养阴气。既要保证充足的夜间睡眠,又可在午后适当打个盹,但要避免睡时着凉。此外,勤搓手能疏通经络,对身体也有好处。众所周知,手上有许多重要的穴位,比如劳宫穴、鱼际穴、合谷穴等,通过揉搓手掌、按摩手指可充分刺激相应的穴位,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时间可长可短,贵在坚持。中医认为,人体背部乃阳中之阳,风寒之邪气极易通过背部侵入人体而引发疾病。大寒时节气候寒冷,若阳光充足,可出门走走,晒晒太阳,有利于补益阳气。

俗话说“百病从寒起,寒从脚下生。”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汇集于此,故脚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重视脚部的防护,除了注意脚部保暖外,平时应多活动双脚,适当进行慢跑、散步等运动,还应该养成睡前用温热水泡脚的习惯,既能御寒,又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下肢的沉重感及周身疲劳。“大寒”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俗话说“大寒大寒,防风御寒。”除了注意防寒之外,还须防风,衣着要随着气温变化而增减,手脚易冻,尤其应注意保暖。

审慎选食,合理多样

俗话说“冬令进补,来年打虎。”对于老年人、女性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来说,冬令进补尤为重要。此时在饮食上宜清淡,不宜过食辛辣燥热、肥腻之物,多食会导致内热积聚、郁热上冲以及饮食不化、聚湿生痰。饮食应以“三多三少”为原则,即多食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少食糖、盐、脂肪。中医认为,冬季饮食首选温补类食物,比如鸡肉、羊肉、牛肉、鲫鱼等,但切记不可过多进食此类食物,易上火;可食用平补类食物,比如莲子、大枣、银耳、薏苡仁等,此类食物无滋腻碍胃的缺点;适当吃些滋补类食物,如黑木耳、黑豆、芝麻等,可滋阴益肾、添精补髓。对于阳虚及气血虚之人,可食用当归生姜羊肉汤,温阳补血。此外,冬令时节可多食坚果,有助于降低胆固醇、预防疾病。

“三九”敷贴,冬夏皆治

根据中医治未病的理念,产生了夏有“三伏贴”、冬有“三九贴”的养生之道。冬季“三九贴”适合慢性支气管炎、长期咳嗽和哮喘患者,用中药外敷特定的穴位,达到祛除和预防疾病的目的。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理论,在阳气始生的冬至之日,用白芥子、细辛等温阳之药贴敷于相应的腧穴,起到助阳的作用,不仅能巩固夏日“冬病夏治”敷贴的效果,还能控制疾病的发作,达到冬夏皆治的目的。

大寒打年糕全国各地有哪些吃法

宁波——水磨年糕

说起年糕,宁波水磨年糕该是最有名的一种。粳米山泉水浸泡24小时后控水打磨琼浆,故称为“水磨”。最后压榨成粉揉搓蒸熟后制成。光溜溜的年糕,看着就口感弹牙,通常煎炒、汤煮着吃。

云南——饵块年糕

饵块年糕是将大米淘洗、浸泡、蒸熟、冲捣、揉制成型制成,一般切薄片、细丝炒,云南腾冲的名特小吃“腾冲大救驾”,其实指的就是炒饵块年糕。或者也有人用它“冒充”卷饼,在里面夹料吃。

塞北——黄米年糕

不仅有白年糕,还有主料是糯米粉和大黄米的黄年糕,是我国部分北方地区的做法。黄米年糕通常还会加入红豆、红枣增加甜味。是很多北方小伙伴童年的最爱。

贵、川、渝、鄂等地——糍粑

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捣烂后所制成的一种年糕食品,多在贵州、重庆、四川、湖北等南方地区流行,比大米年糕口感更软黏,多以糖佐吃,口感甜蜜。

上海——毛蟹年糕

上一篇:兼职教研员年度工作报告下一篇:毕业自我鉴定优质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