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2024-05-06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共10篇)

篇1: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鲸的几方面的特点,学习用打比方,列数字,做比较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2、使学生明白:人和动物要和平相处.

教学重点:了解鲸的种类和生活习性,学习用打比方,列数字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鲸是胎生的.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揭示课题

1,你知道鲸的哪些方面的知识用一句话介绍自己(检查预习情况)对鲸的了解.

2,过渡: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

今天,我们就学习22课《鲸》

3,齐读课题齐读

学习课文

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归纳总结:

本课的问题1,作者介绍了鲸的哪些知识

1,用了什么样的方法

2,组织自学:选择你喜欢的一段先自学后小组交流

具体分析.

3,师生交流并板书.交流:

1,鲸的知识:样子大,是哺乳动物,种类,食物,呼吸,睡觉,胎生.

2,采用方法:列数字,做比较,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

法作用:准确,直观,形象.

3,交流方法:画画,朗读,表演

练习

快速读课文从课本中或课外搜集到快速读课文

的有关鲸的资料以“鲸的自述”的练习

形式给大家讲一讲.交流

作业

选择;

把你知道的有关鲸的知识制成小报.

根据这篇课文的表达方法,你也写

一篇你喜欢的小动物.

板书:

样子大列数字,做比较

哺乳动物

种类分类别

食物分类别,列数字,举例子

生活习性呼吸打比方

睡觉(准确,直观,形象)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鲸》教案(一)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篇2: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第一组 窃读记

2*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走遍天下书为侣

4* 我的“长生果”

口语交际

单元作文

第二组 古诗词三首

梅花魂

7* 桂花雨

8* 小桥流水人家

口语交际

单元作文

第三组 鲸

10* 松鼠

新型玻璃

12* 假如没有灰尘

口语交际

单元作文

第四组 钓鱼的启示

14*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落花生

16* 珍珠鸟

口语交际

单元作文

第五组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

有趣的汉字

我爱你,汉字 口语交际

单元作文

第六组

教学

教学 地震中的父与子 18* 慈母情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20* 学会看病 口语交际

单元作文

第七组 圆明园的毁灭 22 狼牙山五壮士 23* 难忘的一课 24* 最后一分钟 口语交际

单元作文

第八组 七律·长征 26 开国大典

27* 青山处处埋忠骨 28* 毛主席在花山 口语交际

单元作文

篇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阅读课复习教学

1.创设语境, 在综合运用中提高品词析句的能力, 在归纳阅读方法的基础上揣摩如何运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表情达意。

2.总结、规范答题方法,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答题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 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在具体的语境中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提高品词析句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回顾欣赏, 积累导入

1.回顾课文, 欣赏发现。

师:在这学期的学习中, 很多句子让我们印象深刻。 (课件出示教材中的精彩语句并朗读) 想一想, 为什么这些句子会让大家难以忘怀?

2.揭示目标, 引出重点。

师:今天我们复习的重点就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体会其表达效果。

二、结合目标, 归纳方法

1.结合实例, 交流方法。

师:请结合平时的学习, 举例谈谈你是运用怎样的方法来理解句子含义的?

2.教师引导, 归纳板书。

●联系上下文

●抓句子中的重点词语

●抓句子的特点

三、指导完成, 强化方法

师:让我们走近《远去的背影》, 一起思考, 一起交流吧。

附文:

远去的背影

在我绝对未读过朱自清《背影》的年龄阶段, 就曾为您的背影而怦然心动过, 而且至今仍感到您还在那里走着。

那是我刚六岁多的时候, 在一天晚上, 您请别人吃过饭之后, 第二天牵着我去上学了。因为路远, 而且曲里拐弯很难记, 您牵一阵子, 背一阵子, 把我领上一条崭新的道路。在这以前, 无论自己玩, 还是背着抱着弟弟妹妹玩, 都不过是屋前屋后转来转去。

这是第一次您把我领出了家门, 让我走上一条很远很远的路, 路的那头, 正书香四溢, 诵读朗朗。

快进校门的时候, 您在嘱咐我之后, 向另一条道上走去, 走得很慢。边走边回头看我踟 (chí) 蹰 (chú) 不前的步履。时而用目光, 时而用手势, 鼓励我迈进学校大门。

就在这个时候, 我站住了, 怎么也迈不开步, 像有一种什么东西羁绊住, 扯也扯不断。于是, 您毅然地转过身向前走去。看不到您的目光, 听不到您的说话, 只见到您慢慢向前移动的背影, 闪过大树, 闪过屋宇, 然后在高高的土丘处渐渐消逝。

我刷刷地掉着眼泪, 直到看不见您的背影, 我才用小手背抹干眼泪向学堂走去。

您的背影我应该是见到的, 而且不止一次。为什么这一次给我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呢?我想, 大约就缘于您突然转身的坚毅, 您在鼓励我自己走, 您在切盼一个六岁多的孩子走出门前屋后转的小天地, 您心中正腾起一个小小的稚气未脱的雄鹰。

如今, 这背影仍鲜明地印在我脑子里, 可是您已早早离我而去了。正如送我入学堂的那时, 您一步步默默地消逝。在那土丘后面。而我直到您去世后, 才从千里之遥, 赶到那土丘处向您跪拜。

1.回顾阅读程序, 归纳为:

初读整体把握—→读题捕捉信息—→精读深入思考—→组织语言答题—→检查答题情况

2.指导口头练习。

(1) 快速默读短文, 整体把握内容。

(2) 捕捉信息, 明确考察重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

(3) 找到重点词句, 深入思考。

家门、书香四溢、很远很远、怦然心动、毅然

在这以前, ……都不过是屋前屋后转来转去。

正如送我入学堂的那时, ……赶到那土丘处向您跪拜。

(4) 构想设问方式。

A.读一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这“第一次”对我将有怎样的影响?“父亲第一次把我领出了家门, 让我走上了一条很远很远的路”, 你认为这是一条什么样的路?路的那一头又有什么?

B.读一读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想一想,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如果去掉“您心中正腾起一个小小的稚气未脱的雄鹰”, 可以吗?为什么?

C.读了本文, 联系自己的生活, 谈一谈你从自己父亲的背影中感受到了什么?

D.读文中画线的句子, 联系上下文想一想, 假如你就是作者, 你会对父亲说些什么?

3.总结:在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时, 应先理解句子的表达形式, 再揣摩句子的思想感情。

四、独立完成, 实战演练

师:让我们独立完成《心田上的百合花开》的笔头练习。

附文:

心田上的百合花开

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 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不知道什么时候, 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

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 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但是, 它心里知道自己不是一株野草。

它的内心深处, 有一个内在的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 不是一株野草。唯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 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

有了这个念头, 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 深深地扎根, 直直地挺着胸膛。

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清晨, 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

百合的心里很高兴, 附近的杂草却很不屑, 它们在私底下嘲笑着百合:“这家伙明明是一株草, 偏偏说自己是一株花, 还真以为自己是一株花, 我看它顶上结的不是花苞, 而是头脑长瘤了。”

公开场合, 它们则讥讽百合:“你不要做梦了, 即使你真的会开花, 在这荒郊野外, 你的价值还不是跟我们一样。”

偶尔也有飞过的蜂蝶鸟雀, 它们也会劝百合不用那么努力开花:“在这断崖边上, 纵然开出世界上最美的花, 也不会有人来欣赏呀!”

百合说:“我要开花, 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 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 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 不管你们怎么看我, 我都要开花!”

在野草和蜂蝶的鄙夷下, 野百合努力地释放内心的能量。有一天, 它终于开花了, 它那灵性的白和秀挺的风姿, 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

这时候, 野草与蜂蝶再也不敢嘲笑它了。

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开着, 花朵上每天都有晶莹的水珠, 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 只有百合自己知道, 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

年年春天, 野百合努力地开花, 结籽。它的种子随着风, 落在山谷、草原和悬崖边上, 到处都开满洁白的野百合。

几十年后, 远在百里外的人, 从城市, 从乡村, 千里迢迢赶来欣赏百合开花。许多孩童跪下来, 闻嗅百合花的芬芳;许多情侣互相拥抱, 许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 感动得落泪, 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

那里, 被人称为“百合谷地”。

不管别人怎么欣赏, 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 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1.快速默读, 教师巡视。 (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品质, 对潜心阅读的学生提出表扬。)

2.实物投影, 交流以下问题。 (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多种表达方法, 增强综合能力, 养成良好的阅读和答题习惯。)

(1) 写出词语的近义词。

讥讽秀挺风姿谨记

(2) 细读全文, 你认为百合花从“一株”发展到“满山”要克服哪些不利因素?

(3) 阅读画波浪线的句子, 想一想, 为什么这株百合是“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

(4)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综合运用了____等修辞手法, 这样写是为了____。假如多年后, 又有一株不为人知的野百合生长在断崖边, 你会对它说:你要开花, 因为____;你要开花, 因为____;你要开花, 因为____;你要开花, 因为____。不管____, 不管____, 你都要开花。 (最后两个空, 可以作为选做题)

(5) 百合花的生长历程启示你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应该怎样去做?

五、课堂总结, 交流收获

篇4: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秋思》;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洛”。

2.有感情地朗读《秋思》,并能背诵。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大意。

4.想象诗描绘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诗词,并背诵;品味诗句,想象意境,领会诗情。

课前准备:了解张籍生平。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教师展示《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师:同学们还记得这两首学过的诗吗?谁能说出这两首诗是什么内容?生答: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谁能找出和《秋思》有什么共同点?

生:诗中都有一个“思”字。对的,“思”是思想、思念、考虑、动脑筋的意思,那么诗人在《秋思》中思考的是什么呢?

2.师:同学们再看题目,秋字代表着秋天,秋天通常有什么节日?

生: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

师:秋天古往今来就是文人墨客最常寄托思念与哀愁的季节,那么大家想想,诗人在诗中是否也有这样的考虑呢?好,让我们带着疑问探寻张籍诗中那份思念是怎么样的感情。

运用学生已学诗句引入教学,让学生在同类题材的诗中找到共同点,对所学的诗做出大胆猜测,进入下一步的学习,也让学生有意识地把已学学以致用。同时,利用题目的“秋”字交代诗创作的背景时间,有助于借用环境、充满感染力的语言为学生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找到了诗的情感基调,为进一步理解诗、了解诗人的生平、了解诗创作的背景,领悟诗的思想感情打下了基础。

二、古诗初步整体感知

1.指导学生根据课文插图的色调、人物的穿着、动作、表情等大胆猜测诗人在做什么。(大家请认真观察课文插图,画面是什么颜色的?里面都有什么景物?人物正在做什么?)

2.指导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四遍,这里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训练,以读代讲,有层次地进行,由浅入深,让学生读得轻松,在读中感悟诗歌的情感,获得成功体验。

(1)前两遍要求学生读通、读顺,标出诗中的生字和多音字,读正确。(“洛(luo)”“意万重(chong)”)

(2)后两遍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划分小节,朗读时注意诗内部的停顿。

(3)检查读书情况,指导学生根据诗中故事发展的脉络,将诗读得字正腔圆、抑扬顿挫。

3.引导学生了解诗人的生平,了解诗创作的时代背景及诗人当时的境遇。(洛阳曾经是繁华之地,可到了张籍的时候却已是繁华不再。那到底是什么勾起了客居异乡的张籍的思乡之情呢?才让他写出这样一首思念情感厚重的诗呢?他是否也象图中人物是个身在他乡的人,只能托付别人向亲人寄去思念呢?)

三、品读诗句,了解古诗大意

1.让学生根据注释,对诗作初步的逐句翻译。

师:同学们,谁能告诉我根据注释,怎么翻译这首诗的意思呢?(请学生回答)

师:那么把四句诗连起来,整首诗讲了一件什么事?(生答:洛阳城里刮起了秋风,想写一封信给家里,要说的话很多很多。恐怕匆匆忙忙地没有把心里的话说完,捎信的人要走时,我又找开信封看看还有什么没写。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好,现在我们再来读一遍这首诗。

2.逐句品读。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标出每句诗的关键字词,并解释为何要标这个字,这个字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师:你从诗中什么地方最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1)“洛阳城里见秋风”(秋风),让学生想象秋风中的洛阳城百花凋谢,黄叶飘零的凄凉摇落之景。

(2)“欲作家书意万重”(家书、意万重),安排学生先与同桌讨论,感受诗人心中的千愁万绪,重点解读“万重”,让学生体验到诗人说不完、写不尽的思念,因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的心理。

(3)“复恐匆匆说不尽”(恐、匆匆、说不尽)“恐”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为什么觉得家书写得“匆匆”?“说不尽”的是什么?

(4)“行人临发又开封”(又开封)让学生想象诗人当捎信的行人就要上路的时候,却又忽然感到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的情景。

四、想象意境,领悟感情

1.逐层感悟。

(1)秋风引发乡愁

①指读:洛阳城里见秋风;

②探究“见”字描绘了怎样情景;

③回顾《静夜思》——举头见明月,低头思故乡。《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家书寄寓沉重思念

①诗人独在异乡,愁肠百结,只能凭家书传递亲情,他会有什么体会呢?你读了后又有什么体会?

②假如你就是张籍,你会对亲人、朋友写些什么呢?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3)诉不尽的乡愁

①营造情境,再次感受行人临行,但诗人心中说不尽的思念及无法排解的孤独与寂寞。

②回读《秋思》。

2.整体朗读。

播放背景音乐,让学生带感情读诗。

师:闭上眼睛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和情景?

3.小结。

师:同学们都看到了秋叶飘零,意万重、又开封的画面。透这些画面,我们为诗人这种思乡情深深感动着。

该环节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提问、讨论、想象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多种,同时也培养了群体合作意识;教师适时地点播,激励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一方面加深学生对古诗朦胧之解,另一方面推动学生将古诗熟读成诵。

五、指导背诵

1.让学生根据自己前面所学,看着带着对秋天的想象、对诗人情感的感悟朗读全诗。

2.指导学生根据板书多形式练习背诵古诗。(集体背、小组背、个人背)

3.小结:同学们,表达对家乡思念的古典诗词是非常多的,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唐代诗人岑参的一首诗《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

六、欣赏唐代岑参的《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

1.教师范读。

2.介绍作者岑参及写作背景。

3.学生读。

4.看到滚滚的渭河水流向故乡,诗人产生奇特的想象,想寄一样什么东西回去?

5.指导朗读。

6.小结:

师:什么是思乡情啊,那就是……的细节……那就是平添两行泪……那就是……

七、总结延伸,升华情感

1.回读这二首思乡诗。

2.山水相隔,隔不断我的思乡情;鸿雁传书,表达不尽我的思乡意;让我们一齐诵读这千古名作《泊船瓜洲》,《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师生齐诵读)

3.“秋思”已经转化为文化的符号,成为古今文人吟咏不时的命题。思念让人感到幸福,也感到悲伤,有喜有悲,有聚有散,但这就是人生。

板书: 秋思

意万重 又开封

思念家乡

点评:

本诗诗句浅显但诗境悠远,诗蕴深刻。在教学中,本教案着力体现:1.引导学生通过插画、关键字词对诗中的“秋”感同身受。2.从诵读提升到品悟的高度,通过反复吟诵,想象补白。从字面上理解诗意,从感情上体悟诗境,从而体会诗句背后的内蕴。遵循这理念,本教案设计呈现出以下特色:

一、以学引思,由已学导入古诗学习情境。

让学生在对已学思乡诗的复习当中为学习该诗酝酿情绪,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同类诗中找出共同点,引导学生大胆思考该诗的内容、诗人的情感,激发起学生学习新诗的兴趣,鼓励学生在新诗学习中找到不同点。通过在“旧诗”的引导,学生很快找到了理解新诗的“途径”,给下面的教学做了良好的铺垫。

二、调动多种感官感受古诗的氛围。

让学生根据插图“看图说话”,重塑了诗的情境,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并促动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诗人创作的心情;在交流中,学生你来我往地“输出”自己的理解,不断修正着其他学生对本诗的理解;而在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中,学生循环渐进地一次次在读中感悟诗人的情感,加深对诗句的理解;在配乐朗读中,优美动听的音乐则再次为学生重现了秋天萧条的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尽情挥洒情感,实现与文本、教师和人物对话。

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的交替,一遍遍深入对诗的感悟,实现了多途径与文本对话,逐步深化感知文本。在生本对话的过程,学生经历了从“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到“正确”、“有节奏”,文本在对话中被学生解读出“味道”与“感觉”,实现了从“读通”到“读懂”的过程。

三、在吟咏反复追寻诗人的情思

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不只采用多种形式,并且注重读的层次分明,让学生逐步、逐词、逐字走进诗的意境,体会到诗人内心深处千回百转的真挚情感,在体会与一次次的吟咏中呈螺旋式上升地加深对诗人情感的感受,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篇5: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填空

1、我()店门,()没人注意。我()脚尖,从大人的腋下()过去。把短发()乱了,我总算()里边了··我的眼睛()寻找··· 并从中找到我以前()的东西。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最后,我会想象()他会有()···这真像()。

2、我像一匹饿狼,()读着。我很(),也很()··· 3、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越是()我越高兴,因为那时我便有()的()在书店待下去。就像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 4、当饭店()一阵阵菜香时,我已饿得()那时我也()要做白日梦,()口袋里有钱该多好···已经有人给()了一张沙发,坐上去()地接着看···不得不()着用一条腿()着,有时又()书柜旁,以求()的休息。

5、我合上书,()一口唾沫,好象把所有的智慧都(),然后才()地把书放回书架。我低着头走出书店,脚站得有些()我却(),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我们的话:“(),()!”

6、我的回答是:是的,我愿意(),我愿意()这有什么关系呢?你不会因为()?你不会因为()?你喜欢的书就像(),就像()。7、首先我会(),故事中的人(),作家为什么()然后,我会在(),回过头来()我最欣赏的一些(),并问问自己为什么()。我还会(),8、一本你喜欢的书就是(),也是一处()。从某种()上说,它是你(),因为()。9、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莎士比亚说:()。像我这样对阅读()的少年,它的功用更是()。()阅读使我得到了()。10、我读得很快,()大有()的味道。吸引我的首先是(),是(),他们的()常常使我()。11、作文,首先构思要(),落笔也要有点(),还要写(),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和(),但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的()。

12、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的梅花,总让我想起()、()的外祖父。

13、外祖父年轻时读了不少经、史、诗、词,又(),在星岛文坛()。···一遍一遍地教我读()。每当读到()、(),()、(),()、()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的泪··· 13、三十四年前那个()的夜晚,给我留下了()的回忆和()的启示。

按照课文原文填空(2)

1、旁的花,()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愈是(),花开得愈(),愈(),它是最有(),最有()的!几千年来,我们()出了许多有()的任务,他们()历经多少(),()受到怎样的(),从来都是(),不肯()。我们就像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里,总要有梅花的()才好。

2、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外祖父()和给我的(),就想到,这不只是花,()是()华侨老人()。3、鲸不属于鱼类,而是()它分为两类:()和(),鲸跟牛羊一样用()呼吸,每天都要(),幼鲸靠吃()长大。4、松鼠是一种()的小动物,()()、很()···它们面容(),眼睛()身体()四肢()非常()非常(),()的小面孔上()一条()的美丽的尾巴,显得()。5、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它们是十分()的,只要有人()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

6、另一种夹丝玻璃不是用来防盗的它非常(),受到猛击仍(),()被打碎了,碎片仍然()地粘在一起,不会伤人。7、在()的夏天,她能阻挡(),使室内比室外(),在()的冬季,她能把冷空气挡在室外,使室内()。

8、()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季节。桂花树的样子(),不像梅树那样()。9、过了好长时间,鱼竿突然()抖动了一下,一定是个大家伙()。我()地一收一放,()操纵着。也许是鱼想()我的鱼钩,()()鱼尾并(),湖面上不时发出··的声音,()不少水花。我等那条鱼挣扎得()了,迅速··· 10、当我一次次面临()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曾()我的话:道德(),()。一个人要是()这样()的话就会获得()。11、花生的好处有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不像()、()、()那样,把()的果实高高地(),使人一见就生()。你们看她()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才知道···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它虽然(),可

是()。我说:“那么,(),不要做()而对()。”

12、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它先是(),见我不去(),便(),然后()我的杯子上,()来喝茶,在()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

微一笑,()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我的笔尖(),()小红爪子在纸上发···。

13、桂花摇落以后,挑去(),晒上(),收在(),可以加在茶叶里(),过年时还可以()。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里。

篇6: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朗读诗歌,学会生字新词。

2、边读边想像,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热情讴歌书的神奇、美丽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仿照前两段的写法再写一段。

4、体会作者对书的讴歌,培养学生对书的热爱。

教学重点:

想像诗中描写的意境,体会书的神奇。

教学难点:

发挥想像仿写诗歌。

课时划分: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类的精神粮食”同学们你们爱书吗?都读过哪些类型?在读书中你获得哪些乐趣?

书是多么神奇,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神奇的书》这首诗歌吧?

2、扣题质疑:书神奇在哪?让我们一起走进书里寻找吧!

二、初读诗歌,了解大意。

1、自读诗歌,读准了字音,了解大意。并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

2、学生自读诗歌,师巡视。

3、指名朗读。

4、指名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

三、再读诗歌,品味体会。

1、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一节,说说你的理解。

(2)说说这节诗写什么?

(3)为什么这样说书能带我们到浩瀚的天地呢?

2、自由读第二节,说说你的理解。

(1)理解词语。

(2)说说这节诗写什么?

(3)想想书为什么能带我们领略人生的真谛?

3、默读第三节,想想为什么说“即令你一贫如洗,也没有任何栅栏能阻挡,你在书的王国遨游的步履”呢?

4、同桌互读第四节,说说这节诗告诉我们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书装载了人类灵魂中全部的美丽”的含义。

四、三读诗歌,领略神奇。

1、让我们带着对书的喜爱之情再一次走进书的世界,去领略书的神奇。

2、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自读讨论,围绕“为什么说书是神奇的”这一问题组织学生学习,既突出了重点,又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读文——谈理解——再读文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五、拓展延伸,升华感情。

1、你读过哪些书?书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2、看来大家都对书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体会,现在请大家拿取手中神奇的笔,仿照诗歌的前两节,抒发你对书的感情。(学生进行仿写)

(设计意图:让阅读与写作美丽地携手,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有机地进行了习作能力的训练。)

3、交流点评。

小结:读书使我们变得豁达,变得高尚,让我们思想逐渐深刻,目光更加深远;让我们继续多读书,读好书,与书为友,在书的陪伴下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4、有感情的齐读课文。

六、作业设计,夯实双基。

1、抄写文中的好词,背诵诗歌。

2、收集一些与读书相关的名言、谚语。

板书设计:

神奇的书

到浩瀚的天地

神奇的书 领略人世的真谛

遨游书海 → 精神上的富翁

装载美丽

篇7: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1.抄写下面的字。(3分)

2.读拼音,写汉字。(6分)

3.在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选项后面打“√”,有错的打“×”。(3分)

4.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使用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4分)

(1)我国正在夜以继日地追赶经济发达国家。( )

(2)“灰雀也许会回来的!”小男孩斩钉截铁地说。( )

(3)我国历史学家励精图治,为我们留下了众多的历史著作。( )

(4)虽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她还是一如既往地刻苦努力。( )

5.按要求写句子。(4分)

(1)阿曼达对爸爸说:“无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狼牙山五壮士一个接一个继续跳下山崖。(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问题。(4分)

材料一:近年我国国民电子阅读情况调查表

材料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阅读载体也多样化,我国国民纸质图书的阅读时间略有减少。,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读书的时间为13.43分钟,比减少了1.95分钟。20,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用手机阅读的时间为21.70分钟,比20增加了5.18分钟。

(1)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2)说说青少年该怎样处理“电子阅读与纸质阅读”的关系。

二、积累(14分)

7.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3分)

别出心( ) 守( )相助 众志成( )

8.把《开国大典》中的这几个词语排序。(2分)

这庄严的 ,这雄伟的 ,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 ,传到 ,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正确的顺序是( )(填序号)。

9.判断下列句子是否与原句相符。对的打上“√”,错的打“×”。(3分)

(1)“一片孤城万仞山”的上一句是“羌笛何须怨杨柳”。 ( )

(2)“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没有错别字。( )

(3)“金沙水拍云崖暖”“云崖暖”暗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

10.请把诗句补充完整。(2分)

(1) ,明月何时照我还。

(2)宝剑锋从磨砺出, 。

11.读课外书《草房子》,选择正确的答案填空。(4分)

(1)秃鹤所在的小村子,是个种了许多 的小村子。( )

A、枫树 B、杏树 C、梨树 D、桃树

(2)为蒋一轮和白雀送信的孩子是 。( )

A、秃鹤 B、桑桑 C、杜小康 D、纸月

三、阅读。(30分)

(一)圆明园的毁灭

1、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2、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景观( ) 仿照( ) 收藏( )

13、选文是从 、这两个方面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的。(2分)

14、读了选文第一自然段,我们知道圆明园的景观大致包括这几类:一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二是根据 建造的,三是 。(2分)

15、选文第二自然段采用了 的构段方式。画横线的句子是一个 句,起到了 的作用。(3分)

16、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7分)

1、在英国有位孤独的老人,( )无儿无女,( )体弱多病,他决定搬到养老院去住。因此,老人宣布出售他漂亮的住宅。

2、( )这是有名的住宅,( )购买者闻讯蜂拥而至。住宅的底价是8万英镑,但是人们很快就将它炒到10万英镑,而且价钱还在不断(提升 攀升)。老人深陷在沙发里,满目忧郁。是的,要不是健康状况不好,他是不会卖掉这栋他度过大半生的住宅。

3、一个衣着俭朴的青年人来到老人跟前,弯下腰低声说:“先生,我也想买这栋住宅,可我只有1万英镑。”“但是它的底价是8万英镑。”老人淡淡地说,“而且现在已经升到10万英镑了。”青年并不沮丧,他(诚恳 诚实)地说:“如果您把住宅卖给我,我保证您依旧生活在这里,和我一起喝茶、散步、聊天。相信我,我会用整颗心来(照看 照顾)您!”

4、老人站起来,挥手示意人们安静下来。“朋友们,这栋住宅的新主人已经产生了,就是这个小伙子!”

5、青年以 赢得了这栋住宅的购买权,梦想成真。

17、给短文加上标题,写在短文前面的横线上。(2分)

18、在文中的( )填上恰当的关联词。(2分)

19、用“√”画出括号内最准确的词语。(3分)

2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21、联系上下文,就文中带点的句子发挥想象:此时此刻,老人在想什么?请把想到的写下来。(2分)

22、这位青年为什么能赢得住宅的购买权呢?请在最后一个自然的横线上写上合适话。(2分)

23、你想对文中的那位衣着朴素的青年说些什么话?(3分)

四、习作(二选一)。(30分)

24、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课文《开国大典》中,作者把开国大典的过程和场景写得很清楚。请你也来选取一个场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比如:班级故事会,学校的一次活动,大课间等等。写的时候要把场景写具体、写清楚,题目自拟。400字左右。

题二:请认真观察下面的图画,想象发生了什么事,把看到的、想到的内容写下来。题目自拟,字数在400字左右。

一、基础

1、略

2、誊 ,肺,唇,嗓,诞,崖

3、(1) ×(2) √(3)×

4、(1) √ (2) × (3) × (4) √

5、(1)阿曼达对爸爸说,无论发生了什么,他知道爸爸总会跟他在一起。

(2) 狼牙山五壮士一个接一个跳下山崖。

6、(1)说明了我国国民运用电子阅读的人数逐年增加,而阅读纸质图书的时间有所减少。

(2)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阅读已成为阅读的重要方式,我们要适度利用。但是我们依然要重视阅读效果最好的纸质读物。

二、积累

7、别出心( 裁 ) 守( 望 )相助 众志成( 城 )

8、C

9、(1) × (2) √(3) ×

10、(1)春风又绿江南岸 (2)梅花香自苦寒来

11、(1)A (2)B

三、阅读

(一)

12、景观( 景物 ) 仿照( 按照 ) 收藏( 珍藏 )

13、风格各异的建筑、珍贵的历史文物

14、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 西洋景观

15、总分总 过渡 承上启下

16、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衬托出英法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罪行之大和中国经受的苦难之深。这样写能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

17、梦想成真

18、既┅┅又┅┅ 因为┅┅所以┅┅

19、宣布 攀升 诚恳

20、英国一位年老孤独的老人打算出售他的房子,众多的购买者都闻讯赶来。后来一位小伙子用真诚打动了老人,最后购得了这所房子。

21、略

22、一颗充满爱和真诚的心

23、略

篇8: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本课旨在抓住略读课文的教学要领,尊重学生的朗读学习体悟,引导学生充分地自主阅读,找到“我与珍珠鸟渐行渐近”的语句,通过形式多样的读,引领学生融入文本,融入作者与珍珠鸟的情感故事,让作者谱写的“信赖创造出的美好的境界”深深震撼学生心灵。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合作学习,体会作者对珍珠鸟真诚、细腻的爱,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从害怕到亲近、从陌生到信赖的变化过程。

3.读懂课文,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并有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感受“我“与珍珠鸟的情感变化,领会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让学生融入问题,体会作者微妙的心理变化。

【教学过程】

一、图片激趣,导人课题

师:同学们,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到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老师送你们一份春的礼物,看!(出示众多鸟的图片)你们发现了什么奥秘?(生答)

师:是啊,都有鸟。老师再来考考你们,知道哪些关于鸟的成语啊?(生答)

师:古诗里有没有写到过鸟啊!(生答)

师:知道的真不少,来,读一读老师想到的吧!

(课件出示)

师:可以读一读、背一背!

(设计构想:语言文字的学习离不开积累,从“众鸟图”过渡到成语、诗句的积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积累的好习惯。)

师:今天这节课,老师还要为大家带来一位鸟儿朋友!看!(出示珍珠鸟图)它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后背还生着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听!(课件播放珍珠鸟叫声)

它又细又亮的叫声如笛儿般婉转。——它就是珍珠鸟。(板书:珍珠鸟。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1.师:今天就让我们来和这可爱的珍珠鸟交个朋友!下面就要请同学们读读这篇课文了。

谁先来说说你们第一次读一篇文章会注意哪些问题?(指名学生交流)

(设计构想:在语文学习中,第一次阅读尤为重要,通过这个问题,了解学生的阅读期待和阅读方法,在了解中渗透第一次阅读的学法指导。)

说得都不错,这些都是我们读课文时要注意的问题,看老师这儿也有一些要求。(课件出示)

2.师:同学们读得挺认真的,老师要来考考你们了!(课件出示)

指名读——强调难读的地方(儿化音:雏儿球儿)。把词语们再放到课文中,自己练读一会儿。

三,细读文本,悟情审美

1.切入重点。

师:读了课文,谁来说说文中的珍珠鸟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鸟?(预设:怕人)

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但是,我们课文中的珍珠鸟怕“我”吗?

是啊,不怕,看!(出示课文插图)这只小珍珠鸟居然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它不但不怕“我”,还愿意跟“我”如此亲近,这是什么原因呢?“我”对它做了什么呢?(板书:我)

请大家再仔细地默读课文,寻找原因。(课件出示)

教师巡视指导,相机点拨指导。

2.交流。

师:“我”是怎么对待珍珠鸟的?(预设:我很少扒开……我决不掀开叶片……)

这么多的“不”,“我”不看它,不管它,难道是“我”对珍珠鸟不理不睬,满不在乎吗?“我”不喜欢它们吗?

是的,同学们从字里行间都明白“我”是喜欢珍珠鸟的,文中的珍珠鸟也渐渐明白“我”是喜欢它们的,有一只小雏鸟甚至在一点一点靠近“我”。

3.师:我们来看看珍珠鸟的活动范围是如何变化的。

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它们——(指名交流)小家伙可能在想什么?(交流)

我知道它们有了雏儿,我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也不睁大好奇的眼睛。

过不多久——(指名交流)

这小家伙居然还钻出笼子,在屋里飞来飞去,我都不管它,它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它可真是——(指名交流)它在试探些什么?(交流)

小雏鸟落到我的书桌上,我也不去伤害它,它便——(指名交流)

小珍珠鸟竟跑到我的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我依旧不动声色,它索性——(指名交流)

(设计构想:在教师的引导中,让学生渐渐看到珍珠鸟的行动轨迹,猜测珍珠鸟的情感变化,渐渐走近作者笔下的故事,走进小珍珠鸟的内心。)

4.师:这么多的“不”不仅没使它远离“我”,反而使它离“我”越来越近。那是因为这么多“不”,正是“我”精心呵护珍珠鸟的表现啊,从小鸟的一举一动我们也发现它越来越——你们说!(预设:大胆、喜欢我、接近我、信赖我……教师课件出示)

5.师:请和同桌合作读一读,仔细品味,一个读我的行动,一个读小鸟的活动。读出他们彼此间的深情!(生合作读)

老师来做一回作者,你们来当一回珍珠鸟吧!(师生合作读)

(设计构想:这个环节,句子中的人称代词发生了细微的变化,这种变化使教师和学生更快更深入地走入故事,此时教师成了文中的“我”,而学生就是那只可爱的小珍珠鸟,这样的对读使教师和学生的内心产生了共鸣,师生一起真正走进了故事。)

6.回归中心:

终于有一天——你竟落到了我肩上。(出示课文插图)

让我们一起再一次走进这个温馨的画面:有一天一—(师配乐范读)

看着肩头熟睡的小鸟,作者此时会是怎样的感觉呢?(预设:幸福、温蕃、甜蜜、惬意……)

谁来幸福地读一读?(指名读)

画中的熟睡的小鸟此时又会是怎样的感觉?(预设:舒适、温暖)读出你的理解。

珍珠鸟舒服地睡着了,它正做着香甜的美梦呢?它梦见了什么?它的梦中有“我”吗?发挥你的想象力,写一写!(课件出示)

让我们一起享受这个甜蜜温馨的画面,带着我们的感动和羡慕一起来读读!师引读——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

7.挖掘文本:

短短几句话,描绘了一个多么温馨和谐的画面!这个画面还告诉我们两个字。(板书:信赖)

这份信赖都源于我对珍珠鸟的精心呵护。是我对小鸟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深深的爱换来了珍珠鸟对我的这份可贵的情谊。(板书:爱)

在这个画面里有小珍珠鸟对我的信赖,更有它的父母对我的信赖,否则它们怎么会任自己的孩子如此亲近我。

8.回归重点:是信赖创造出了这么美好的境界。(课件出示)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四、立足文本,讨论拓展

师:这样美好的故事还有很多。(出示人与动物亲密接触的图片)

看了这些画面,同学们有什么感受?(生交流)

同学们,其实这些美好的境界,也不仅仅存在于人与动物之间,更存在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

学了这篇课文,让我对信赖有了很深的理解,老师想把自己作的一首小诗和同学们分享!(师出示小诗……)

信赖还是很多很多!我想同学们也一定有了自己的理解。用一句话来表达你对信赖的理解?(学生写后交流)

(设计构想:在读了教师写的感悟小诗后,留出省略号,让学生顺着小诗的感情流淌出自己内心对信赖的理解,对本文主旨的理解进一步提升。)

篇9: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一)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读写“居然、榨油、便宜、爱慕、体面、吩咐、分辨”等词语。

(二)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三)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能说出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能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二、教学重难点

(一)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二)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三、教学准备

PPT、微视频、自主学习任务单。

四、教学过程

(一)板题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5课,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写课题,齐读课题。这落花生啊,其实就是我们常见常吃的花生,那你知道它为什么又叫“落花生”吗?谁来说说?(学生交流)是的,这是它的与众不同之处,同学们请看,花生在地上开花,花败之后形成子房柄,子房柄钻入土里发育成果实,这就叫落花而生。所以,花生又叫“落花生”。明白了吗?

(二)检查自主学习效果

1.课前大家都进行了自主学习,词语会读吗?(出示词语)哪个小组来展示一下(两个小组展示、评价)?全班齐读。

2.大家来看这个字“茅”,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学生交流)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伸出手我们一起来写。拿起笔,在练习本上写两个。

3.通过预习,你知道这篇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内容?学生汇报,师板书:种花生 收花生 吃花生 议花生

哪个自然段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哪些自然段写了吃花生、议花生?

种花生 收花生1

吃花生 议花生2—15

(指着板书中的数字)从这里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一:学生能说得有详有略。

预设二:学生说不出。引导:大家看,种花生和收花生只用了一个自然段,其余的自然段都是写吃花生、议花生的,这就是有详有略。

那文章重点写的是什么?(学生:吃花生、议花生)这叫详略得当。

(三)品读文本

1.我们先来看第一自然段,(出示)谁来读?大家看这个词“居然”,什么意思呢?种花生收获了是很平常的事情呀,怎么就意想不到呢?(学生谈理解)透过这个词,你能体会到“我们”心情如何?

大家再看这四个词(买种,翻地,播种,浇水),读一读,平时词语和词语之间一般用顿号隔开,在这里为什么用逗号呢?如果我换成顿号,谁来读一读这四个词(买种、翻地、播种、浇水),再来读一读原来的,现在你知道为什么用逗号不用顿号了吧?对啊,这4个词语代表着4个过程,谁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2.花生收获了,大家聚在一起吃花生、议花生,他们在议论花生的什么?(学生交流)请大家默读6~15段,画出描写花生好处的句子。(学生读文、交流句子)花生的好处很多,可父亲说有一样最可贵?(出示第10段)请同学们放开声音读一读。句子中有个词“爱慕之心”,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人们一见桃子、石榴、苹果就产生爱慕之心呢?生谈理解。(出示图片)你能用词语形容一下桃子、石榴、苹果吗?那花生呢?(出示花生图片)我们来看文中怎么说的?找到描写花生的句子再来读一读。你体会到什么?花生的果实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鲜红嫩绿吗?它没有华丽的外表,它并不好看,用一个词形容:朴实无华(板书)。花生不但没有华丽的外表,它还矮矮地长在地上,有没有果实,必须挖出来才知道。从这里你又体会到什么?默默无闻(板书)花生虽然不好看,但它仍然默默奉献着自己的果实,正如父亲所说(引读: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这就是花生的最可贵之处。

老师有一个问题,既然要说花生的好处,为什么父亲还要提到桃子、石榴、苹果呢?(生说)这是对比的写法,是为了衬托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可贵品质。

3.父亲仅仅是在说花生吗?生:他在赞美像花生一样的人。

师:像花生一样的人是什么样的人?生:是有用的人。

师:文中是怎么说的呢?生说。(出示第13段)

什么叫“体面”?你们看,老师今天特地穿了一件白衬衫,好看吗?这就叫“讲体面”。那什么是“只讲体面”呢?我们能不能“只讲体面”?我们应该做什么样的人?学生交流。

是啊,我们应该做有用的人,引读: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正是因为许地山小时候,父亲曾以“落花生”作比喻教育他,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1921年,许地山开始创作时,就以“落花生”作为自己的笔名,勉励自己要做一个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

(四)学习写法,布置作业

同学们,这篇课文作者借助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其实这是一种新的写作方法,大家请看微视频(借物喻人)。你还从身边的哪些事物领悟到了什么?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篇10: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阅读

人们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精神失常了。

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

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到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1、给文章的最后一段加上标点符号。

2、“砾”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

3、你认为这几个自然段主要是写什么?

.4.课文为什么要这样描写父亲的外貌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一读文中画“——”的句子,为什么不直接写挖了36小时?

.6、想象填空: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会说:课外阅读太阳花 六月过后太阳向大地施展了威力天热得使人心烦连树木都撑起了绿绒大伞呆立不动。这时候盛开的太阳花完全开放非常好看。

太阳花的茎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绿色的看上去很嫩似乎一掐便能流出水来。叶

子也与众不同小而厚表面像涂上了一层蜡油碧绿如洗。最可爱的是它的花那面对太阳的直射而毫不回避的花花的颜色鲜艳夺目五彩缤纷有的洁白如玉有的鲜红似火有的深黄若金那粉色的则像又淡又薄的胭脂密密麻麻地开了一片。花朵虽然不大但很娇艳。多层花瓣的自然好看单层花瓣的更别具风韵。如果说单层的花瓣像精巧的小盘子那花蕊不就是盘中的佳肴了吗

我喜欢太阳花不仅因为它色彩鲜艳而且因为它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不怕烈日暴晒。你折下一棵无根的太阳花插入泥土中不用几天便会生根、开花。在太阳的炙烤下别的花都蔫了而太阳花却越来越旺。它们仰着脸面对太阳的考验似乎在说“我不怕”

“我不怕”这样的话我不知听过或感受过多少次。记得夏日在景山公园活动少先队

员一个个争先恐后汗流满面地向山顶爬去都说“我不怕”我也是其中的一个呢“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我又想起了农民伯伯他们在烈日下埋头苦干脸上、身上淌着汗他们对着太阳似乎在说“我不怕”各条战线上的建设者们面对困难、劳苦都说过“我不怕”他们都具有太阳花的精神和品格。难道他们不比盛开的太阳花更美吗?

啊太阳花

1、读读第二自然段想想作者是从、、 这三个方面来

写太阳花样子的其中重点写了花写花时作者先写花的再写多层花瓣和的样子。

2、作者认为、和都具有太阳花的精神和品格。

3、请把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改成带有句号的句子

并比较一下原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好处和作用

4、本文不但赞美了

而且还赞美了。

5、这篇文章与我们本学期学过的《落花生》写法一样都运用了的写法。

6、文中第一自然段有一个句子语意上有毛病请你找到后把它改正过来。、阅读《梅花魂》选段,回答问题。(12分)离别的前一天早上,外祖父早早地起了

床,把我叫到书房里,郑重地递给我一卷白杭绸包着的东西。我打开一看,原来是那幅

墨梅,就说:“外公,这不是您最宝贵的画吗?”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

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

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

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

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回国那一天正是元旦,虽然热带是无所谓隆冬的,但腊

月天气,也毕竟凉飕飕的。外祖父把我们送到码头。赤道吹来的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

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

1.“秉”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1分)

2.请从文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慎重()凌辱()大

概()

3.联系上下文,文中带点字词“无所谓”的意思是:(1分)

4.文中“旁的花”具体指的花有:(写两种)、“他们就像这梅

花一样。”像梅花这样的人我知道的具体有:(写两个)(2分)

5.文段主要写、这两件事,表现了外祖

父的思想感情。(3分)

6.文段有很多句子体现出外祖父浓浓的思乡情,请用“”划出其中的一句,并

上一篇:读《滥竽充数》有感下一篇:2016年学前教育联盟教师才艺大赛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