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怎么做

2024-05-13

读书笔记怎么做(精选6篇)

篇1:读书笔记怎么做

读书笔记该怎么做

大家好,在之前的直播当中我说到了怎么做读书笔记,当时展示了一个笔记,很多同学都特别想再看一看,于是我们把这一块拎出来给大家再说一说,如果复试的同学想做好读书笔记,应该怎么做?

我现在展示的是一个曾经考到北师大的师姐,她的字写得非常漂亮,凡是字写得很漂亮的,我建议你的目录应该手写出来。如果写得不漂亮,你的目录可以打印出来。但是你读书笔记的正文,不论字写得好看还是不好看,都一定手写出来的。有一个目录看上去就会很清楚,你的这一本读书笔记里面都有些什么?读了哪些东西?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正文内容。

这几个都是她读书笔记的目录,你从目录上就可以看到她的大学真是没有荒废,读了很多东西,进入正文之后,你会觉得看上去有点乱,她的读法是把整个一分为二的,较多的这一边,主要是在写书中都讲了什么?是一个归纳和总结,甚至是一些好词好句、名人名言或者认为很优美的句子的摘抄。而在竖线的右边,她在写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感受有点凌乱,甚至整本看上去都是有点乱的,本来我们做笔记就是这样子的,没有人的笔记可以做得非常整齐,很少有人这样子做。

这种做法我觉得老师会很喜欢,老师会问你这边在干嘛,你那边在干嘛?他会看你自己的思想,看你自己发感慨的这一边是怎么写的,然后随便挑一段和你谈一谈。有的时候在竖线的右边就写自己思想的这一边会没那么多,比较少,我们不需要要求自己非得写那么多。

大家可能觉得看到的都是黑色,是因为我不可能把人家的笔记本拿过来保存,我就让她复印了一本给我,留下来做了个纪念。

原版里面有蓝色的笔,有黑色的笔,有的时候还有红色的笔,一看就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这种做笔记的方式我就觉得挺好的。然后她了解到哪些人物都往上面罗列。这都是她在关注的东西。然后她想到什么学到什么,就往上面记录什么。

当然你会说感觉自己写不了这么多,那人家是从大一积攒到大三的。她当时在复试之前把整个大学本科里读过的东西拿出来了一部分做展示,有时候成功是一天天积累而成的。

有的学生会说,可是我这种跨专业的,从来没有读过名著,没有读书笔记。你们现在读的话,我觉得你至少要读5本以上,你可以读得多一点细一点。你除了写这样的摘抄之外,还可以多写一些自己的感慨、思想、读后感,哪一段有感而发?写一段,写充实一些。

你们从现在起可以做这个工作,如果你只读了2~3本书,甚至一本书,你的读书笔记就支撑不起来。要想给老师展现一个好的读书笔记,至少要有6本以上的书来做支撑。

这个假期既要过年,我们也要像这位师姐这样,做好自己的笔记,笔记不需要做得非常整齐,一丝不乱。笔记也不能从头到尾都是一种颜色的笔,这样也太假了。不能为了追求整齐,全部都是电脑打出来的。因为一般在老师看来,一个学生在进行读书的时候,应该是手写的,我建议能手写,咱就手写,我总觉得手写的要更好一些。

我就为大家展示到这里,希望同学们有所感受,也希望同学们知道该怎么做,从师兄师姐的电子版里面获得一些感受,大家可以摘抄,还希望大家带一些自己的思想,带一些自己的感慨、读后感。

你可以用黑色的笔,用来做书中重要内容的摘录和总结。你可以用蓝色的笔来写自己的读后感和感慨,把这两种交叉到一起,老师也会非常喜欢的。不要怕乱,读书笔记本就不会太整齐。

所以说你该怎样做就怎样做,只要自己能看得懂,只要不是特别乱,等到老师看的时候,你解释给老师听,告诉他们你是怎么思考的,我认为就可以了。

希望对同学们有启发,希望你是个爱读书的宝宝,给老师展示的时候也能展示出你有才华有深度的这一面。这一段就专门说给我们即将参加复试的学生了,希望你们知道该怎样做笔记,谢谢!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篇2:读书笔记怎么做

一、首先准备好做笔记使用的笔记本,活页最好,方便整理随时记忆;已经各种颜色的笔,我一般使用红黑蓝三色钢笔,使用蓝色记录内容,黑色写读书心得,红色标记重点,科学发现 红色能加深印象,串联思维。

二、将笔记本正页,按照图示画两道垂直的线,将页面分成三个部分,一般左宽右窄,上宽下窄。

三、在“笔记”那一栏中,记录:

1、记录书本中重点内容,如标题、加粗内容;

2、记录读书过程中的发现的重点内容;

3、记录当时还不懂,需要查阅内容;

4、记录可以借鉴的实例。

四、在“复习”那一栏中,记录:

1、对笔记内容整理

2、记录主要概念

3、问题的解答

五、在“心得”那一栏中,记录:

1、复习时的心得体会

2、要点总结

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1、阅读方法 首先要养成连接概念与经验的阅读习惯。读书 必定要首先掌握作者的中心论点(当然有许多没有形成中心概念的著作,甚或主要是经验信息堆积类的著作,有的价值不大,但有的是十分珍贵的参考书。我这里关心的不是参考书的编撰,而是学术专著的写作),而为了精确地掌握一本书,也是为了锻炼自己概括能力与养成连接经验与概念的思维习惯,我特别强调读书笔记要总结作者 对自己中心论点的主要经验支撑证据,并同时照顾到中心论点次一级的阐发性概念及其经验根据。最后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作者把你说服了没有?为什么?(更有进者,如果由你来写这本书,你会做怎样的修改?)这样的读书习惯也是为自己做学术研究,写学术专著的一种锻炼。能够清楚掌握好的专著的设计和结构,才有可能自己撰写优秀的学术著作。 这样的读书习惯另外有一个很实用的考虑,就是为了积累自己将来研究和教学的可用材料。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我们看书之后,在个把星期到几个月之 中,对一本书 的记忆是比较清晰完整的,之后便逐渐模糊,几年之后便几乎不可能在脑袋里作详细的找回检索。因此,我们要在记忆清晰的时候,精确地总结这本书以备将来之 用。而这样的总结,不是被动的摘抄,而是积极的消化,迫使自己在记忆最完整的时候,按照上述的方法精确地掌握这本书并对之进行系统思考。那样,将来可以随时找回检索使用。我自己要到30岁之后才清楚了解到自己的记忆(或仅仅把书排列在书架上)的不可依靠,开始积累笔记。有不少在研究院时候读过的书,后来都得回去重看。

2、理论学习前人有众多的理论著作,对我们来说是有用的资源。我自己提倡的途径是要掌握主要不同流派的理论,作为入门途径。阅读时要求与之对话,而不是简单的死学。而 对话、决定取舍的最好方法,乃是看它对组织、解释自己掌握的经验材料有用没用。 学习理论的目的不是寻求或掌握全能性的真理,而是提出问题,较高的一个境界是在理论和实际脱节点上,或不同流 派理论的交锋点上,提出问题,试图超越现存视野。另一用途是通过与现存理论的对话来澄清、推进自己的分析概念。这样,理论更多的是工具或对手,而不是答案。 另一个有用办法是:区别经典理论与庸俗理论;前者较少,后者俯拾皆是。前者一般视野比较宽阔,提出的概念更清晰并强有力,后者则比较模糊繁杂, 除非和自己 的研究课题有直接联系,一般用途不大。这种庸俗模式的大量存在本身便是西方形式主义倾向的一个例证:今日美国一般的社会学、政治学系,对学生们要求的是首 先建立所谓“理论”或模式,然后才做经验研究,这种认识方法的结果之一是模式堆积如山,绝大多数十分庸俗。而与这样的模式“对话”,虽然可能会起点公关作用,但对推进和提高自 己的分析概念不会有太大帮助。 最后一种可行的理论学习方法是:先在某一种流派之中,深入浸淫一段时间,作为入门方法,锻炼自己概括和连接概念的能力,然后进而学习其他流派。国内许多年长一点的学生,已经接触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可惜的是其教学方法,大多是当教条死背,而不是活学活用地用来提出问题。但也有少数的学生,还是能够从其中得到概括能力的锻炼,这是宝贵的资源,可以当作学习其他流派理论的基本功。

3、写读书报告 学术著作都应带有一个中心论点,而阅读那样的著作,首先是要掌握其中心论点,用自己的话(一段,甚或是一句话)表达出来。然后,用三、四段总结其主要的次 级论点,同时总结其经验证据。总结的时候,关键在于不要摘抄,要用自己的话,因为那样才会消化,使它变成自己的东西。一个可行的阅读次序是先看首尾,掌握其中心论点之后才逐章阅读,每章看完之后用自己的话总结。最后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作者把你说服了没有,为什么?(甚或更进一步:如果由你来写这本书,你会做怎样的修改?)至于比较纯理论性的著作,我们要问:它对了解中国的实际或你自己的研究课题有什么用?这样的看书写笔记方法乃是一种思维上的锻炼,也是养成自己的思考、写作习惯的办法。关键在养成看后就写系统笔记的习惯,不可依赖自己的记忆,因为几个月(最多一两年)之后肯定会变得模糊不清。笔记最好既不要太简短也不要 太详细,应在一、两千字的范围之内。这样长年积累,随时可供将来的研究和教学之用。

篇3:学做读书笔记提升阅读能力

在以往的英语课堂阅读教学中, 我们关注的是对学生阅读技巧的培养和篇章中词汇、句型的归纳和讲解。在课堂外, 我们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大量阅读英语报刊文章, 提高他们的阅读速度、拓宽词汇量和知识面。但是, 有时很难掌握学生在课外阅读的数量和阅读的效果。因此, 我们开始尝试让每个学生写英语读书笔记 (book report) , 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另一方面可以随时跟踪和掌握学生阅读的效果。

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所提供的英语报刊, 基本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 但是因为学生的学习程度不同, 阅读能力不同, 同样的文章可能不同层次的学生阅读难易也会有差别。因此, 在做英语读书笔记时, 要求学生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学生的读书笔记必须包含有以下几点内容:文章名及作者;阅读内容, 可以摘抄, 节选一段也可以;阅读心得, 学生可以写写自己的感受想法, 字数不用太多, 根据文章的内容来定;星级, 给所阅读的文章标上星级, 以表明文章的难易度或重要程度。

第二, 写出推荐指数和学生认定的文章难度。因为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的差异, 以及兴趣爱好的不同, 可能同一篇文章对于不同的学生阅读后会有不同的感受。首先, 写出推荐指数 (从五星到一星, 表示强烈推荐到一般推荐不等) , 从而可以掌握学生对于文章的喜好程度。其次, 写出此文章的难易度。主要分为三个:easy ( 简单 ) , medium ( 中等 ) , diffi cult ( 难 ) 。当然学生也可根据自身情况再细化为:too easy ( 过于简单 ) , easy ( 简单 ) , medium ( 中等 ) , diffi cult ( 难 ) 和toodiffi cult ( 太难 ) 五个等次。通过同一篇文章不同学生阅读的笔记, 我们可以了解到哪些同学需要在词汇方面加强, 哪些同学适合推荐稍难一些的课外读物或文章。有了对比, 对于不同层次学生阅读的指导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了。

第三, 用2-3句话概括所读内容的梗概, 并指导学生使用一般现在时态来概述。要求学生用2-3句话来总结故事大意, 看起来很简单, 其实做起来并不容易。因为一篇文章要说的东西有很多, 但是要归纳为2-3句话, 学生就要学会分类哪些信息是最重要的, 哪些是可说可不说的。故事的五要素who, when, where, what, how在2-3句话中可以充分表现出来, 而且句数的要求会激发尤其是程度较好的学生的热情, 使用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等较高较难的句式, 以使文章的信息更丰富, 表述更准确。此外, 教师对于学生讲述内容时所用的时态一定要有指导。学生喜欢用过去时来讲述故事大概, 但是在书评时应该用一般现在时才准确。这个指导必须是长期不断的过程。

第四, 写出此篇文章阅读后最喜欢的事物和原因。这部分可长可短, 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能力和较强的思维逻辑能力。指导学生运用好主题句, 并分层次对主题句进行补充说明。此外, 还要用好连接词, 如, fi rstly, secondly, fi nally, besides, in addition等以使文章连贯流畅, 条理清晰, 有逻辑。

第五, 用3-5句话概括此篇文章能让学生联想起类似、有趣的经历或记忆的东西。这是选做部分, 因为有些文章叙述的内容很难让学生产生共鸣, 或者学生还不能完全理解。这部分可由学生自由写作, 有感而发。要求学生尽量把自己的读书笔记写的言简意赅、通顺流畅、语句正确。可以尝试使用不同颜色的笔, 或者使用一些简笔图进行形象记录。也可以使用一些笑话做简单信息录入, 以减少长期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无聊感。

第六, 记录所读文章中常用的词汇和句型, 要通过阅读文章复习日常学习中的词汇和短语句式等。读书笔记所记录的信息要简明扼要, 要点清晰, 能有效地达到扩展知识、提高阅读概括能力和写作能力的作用。如果需记录的信息量过大, 就要有主次之分。要通过读书笔记的方式使学生掌握一些省略、速记、缩写等学习技巧, 充实整个阅读笔记的信息量。

第七, 创建一个笔记系统 , 学生通过快速阅读文章 , 记录文章主要情节概况, 以便读后能快速找到所需要的信息, 顺应相关考试的要求。使用一个大纲格式 , 便于区分学生笔记的不同部分, 使教师在批改时可以比较不同学生读书笔记的优劣。培养学生学习或创建一个自己的速记模式, 快速记下所需信息的能力。

每两周写一篇报刊阅读后的读书笔记, 对于上述几条, 可以全写, 也可以填写其中几个部分。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有所选择。同学之间可以先相互传看, 合作小组内修改, 然后分批由教师批改和记录, 在班级展板上展示优秀读书笔记, 由优秀笔记的书写者在全班面前大声朗读或叙述笔记内容。通过三个月左右的指导实践, 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了不同方面的提高:优秀学生不但能很好地完成各项任务型报刊阅读任务, 其写作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尤其是在小组活动的报刊阅读读书笔记的展示中, 优秀学生能大胆在全体同学面前口头汇报笔记成果, 既提高了报刊文章阅读和书面的写作能力, 又强化了英语口语的表达能力, 同时还锻炼了这些优秀学生在小组内兼做小老师的能力, 充分体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普通学生也能够在教师指导型的文章阅读中找到阅读的基本中心内容;通过词汇、短语、句型的摘抄, 复习积累了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基本知识; 同时在写作表达上也有了一定进步, 阅读的兴趣也极大增强了。有阅读, 有笔记, 阅读的效果才能真正体现出来。有展示、有共享, 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提高。因此指导学生做好报刊阅读笔记, 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蔡丽华.利用英文报刊提高学生阅读能力[J].长江职工大学学报, 2000 (2) .

[2]杜明业.高三英语泛读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3 (3) .

[3]龚昭行.借助阅读英文报刊提高英语读写能力[J].基础教育研究, 2006 (9) .

[4]郭丽华.谈报刊英语的特点及阅读技巧[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1999 (2) .

[5]葛文山.关于提高高三阅读训练效率的几点建议[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1 (1) .

[6]黄文源.英语新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4 (9) .

[7]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8]卡雷尔.第二语言阅读研究交互模式[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6.

[9]刘庆思.从试卷设计看高考英语科对阅读理解能力的考察[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8 (5) .

篇4:读书,请做读书笔记

钱钟书真是一个狂人,但他的“狂”绝不是轻狂,他敢睥睨天下,是因为他学问非凡,又性情率真,固守“文章之德,真理之勇”的学人信念,不惺惺作态。

钱钟书被誉为中国20世纪的“文化昆仑”,他的学识都是读书做笔记得来的。他离世后,夫人杨绛整理他的笔记,仅外文笔记就有34000多页,“日札”(随意写的读书心得)也有23册2000多页。

对照钱钟书,我以为,我们今天的中学生,如果真想学习,做到学业有成,进而做学问,还是要做好两件事:一是静下心,认真读书;二是不怕烦,扎扎实实做读书笔记。

有的同学说,现在是网络时代,资讯检索很容易,哪里还需做读书笔记!这是不对的。网络检索得到的信息,一般只能停留在“了解”“知道”这一低级层面,往往转瞬即逝,不会产生深刻的体验和理解,很难积淀深化为思想和智慧,不是真正的学问。做笔记会迫使我们深度阅读、感悟,这样,我们就有了深刻的体验。如果能再不断回顾、更新,融会贯通,便会积淀成为学问。

我曾教过一位小卢同学,女孩子,个子不高,小小的年纪,性格沉静得像一湖水。我很惊异地发现,她的思维和表达能力远远超过了其他同学,显得是那样的出类拔萃。原因很简单,她从小学就开始坚持做读书笔记。她有三本并不太厚的笔记本,内容大多是摘抄的优美词句,间或记录自己的阅读心得,甚至还记录了对文章中人物、事件、思想的思考、评判。她的很多思想都是通过读书获得的,都可以在笔记上找到痕迹。

朱永新说,阅读和思考是达到精神高峰的唯一途径。撇开有些功利色彩的“学习”“做学问”,毫无疑问,读书有益于人的成长,而做读书笔记则使我们在成长的“途径”上走得更加坚实,更快更好。

所以,读书,请认真做读书笔记。

篇5:读书应该怎么写读书笔记

(1)书头批注

书头批注,是一种最简易的读书笔记作法。就是在读书的时候,把书中重要的地方和自己体会最深的地方,用笔在字句旁边的空白处打上个符号,或者在空白处加批注,或者是折页、夹纸条作记号等等。这种笔记方法不但对书中的内容可以加深理解,也为日后查找提供了方便。

(2)提纲

提纲是用纲要的形式把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论点、论据提纲挚领地叙述出来。提纲可按原文的章节、段落层次,把主要的内容扼要地写出来。提纲读书笔记可以采用原文的语句和自己的语言相结合的方式来写。

(3)提要

提要和提纲不同。提纲是逐段写出来的要点,提要是综合全文写出要点。提要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语言扼要地写出读物的内容。提要除客观叙述读物内容外,带有一些评述的性质。 另一种提要,是对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内容梗概作简要的说明。

(4)评注读书笔记

评注读书笔记,是读完读物后对它的得失加以评论,或对疑难之点加以注释,这样的读书笔记叫作评注笔记。例如鲁迅读《蕙櫋杂志》中的一段:清严无照《蕙櫋杂志》:西湖有严嵩和鄂王《满江红》词石刻,甚宏壮。词即慷慨,书亦瘦劲可观,末题华盖大学士。后人磨去姓名,改题夏言。虽属可笔,然亦足以惩奸矣。

(5)补充原文读书笔记

补充原文的读书笔记,是在读完原书或文章之后,感到有不满足的地方进行补充。需要注意的是补充原文不是随意地加以补充,而是要围绕中心思想加以引申或发挥。

心得式读书笔记

心得式读书笔记,是在读书之后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得到的启发与收获的一种笔记。它有如下几种:

(1)札记

札记也叫札记,是读书时把摘记的要点和心得结合起来写成的。这种札记的形式是灵活多样的。可长可短。

(2)心得

心得笔记也叫读后感。读书后把自己的体会、感想、收获写出来。这些读书笔记,可以写读书时的心得体会,也可以写对原文的某些论点的发挥或提出批评、商榷的意见。写这种笔记,一般是以自己的语言为主,也可适当地引用原文。

(3)综合读书笔记

篇6:读书笔记怎么写

读书笔记怎么写?

要知道读书笔记怎么写,首先我们得知道什么是读书笔记。

读课外书,怎样才能不忘呢?学到的东西怎么才能不丢呢?正如你说的,写读书笔记是个好办法。

记忆,对于积累知识是 重要的,但是不能迷信记忆。列宁具有惊人的记忆力,他却勤动笔,写下了大量的读书笔记。俗话说:“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所以,俄国文学家托尔 斯泰要求自己:身边永远带着铅笔和笔记本,读书和谈话的时候碰到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话语都把它记下来。读书笔记指读书时为了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或为了 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来而做的笔记。在读书时,写读书笔记是训练阅读的好方法。随着网络的发展,社会化阅读逐渐流行起来,像无书网一样的,能够在线做读 书笔记的方式,渐渐成为人们做读书笔记的一种重要形式。

写读书笔记,对于深入理解、牢固掌握所学到的知识,对于积累学习资料,以备不时之需,很有必要。做读书笔记,方法是多样的,不同的方法作用不同。下面给你介绍几种常见的写读书笔记的方法。

读书笔记的主要形式

读书笔记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形式有:

1)笔记本

成册笔记本可用来抄原文、写提纲、记心得、写综述。长处是便于保存,缺点是不便分类,但可按类单独成册。

2)活页本

可用来记各种各样笔记。便于分类,节约纸张也便于日后查阅。

3)卡片

便于分类,可按目排列,便于灵活调动又节省纸张,但篇幅小,内容不宜长。

4)剪报

把报纸和有用资料剪下来,长文章可贴在笔记本或活页本上,短小材料可贴在卡片上。剪报材料可加评注,也可分类张贴,要注明出处,以便使用。

5)全文复印

屌丝阅读网

重要读书材料,为保持完整性,可全文复印编目分类留用。

6)记忆

如果能用大脑记下来的话就能更好地在生活中运用笔记中的知识,何乐而不为呢?

7)书签式

平时读书时遇到需要背诵的内容,可记在书签上,夹在书里、放在口袋里或插在专放书签的袋子里,一有空就读一读背一背,记得牢为止,再把它存放起来。可以帮助记忆。

分类介绍

摘要式读书笔记

即将书中或文章中一些重要观点、精彩精辟语句,有用数据和材料摘抄下来,目的是积累各种资料,为科研、教学、学习和工作作好准备。可按原书或原文系统摘录;也可摘录重要论点和段落;还可摘录重要数字。

摘要式读书笔记,是在读书时把与自己学习、工作、研究的问题有关的语句、段落等按原文准确无误地抄录下来。摘录原文后要注明出处,包括题目、作者、出版单位、出版日期,页码等,便于引用和核实。摘录要有选择,以是否有用作为摘录的标准。摘录式笔记可分为:

(1)索引式读书笔记

索引读书笔记是只记录文章的题目、出处的笔记。如书刊篇目名、编著者、出版年月日、藏书处。如果是书,要记册、章、节,如果是期刊,要记期号,报纸要记年月日和版面,以备日后查找方便。例如:庄照:《也谈为谁立传》,《光明日报·〈史学〉》

(2)抄录原文式笔记

抄录原文读书笔记就是照抄书刊文献中与自己学习、研究有关的精彩语句、段落等作为日后应用的原始材料。摘抄原文要写上分类题目,在引文后面注明出处。

评注式读书笔记

评注式读书笔记不单是摘录,而且要把自己对读物内容的主要观点、材料的看法写出来,其中自然也包括表达出笔记作者的感情。评注式笔记有时对摘录的要点做概括的说明。

评注式读书笔记常用方法有书头批注。即在书中重要地方用笔打上符号或在空白处加批注、折页作记号;也可用提纲方法把书和文章论点或主要论据扼要记叙下来;还可用摘要式综合全文要点、记下主要内容;读完全书或全文对得失加以评论也是一种方法。

评注式笔记有下列几种:

(1)书头批注

书头批注,是一种最简易的读书笔记作法。就是在读书的时候,把书中重要的地方和自己体会最深的地方,用笔在字句旁边的空白处打上个符号,或者在空白处加批注,或者是折页、夹纸条作记号等等。这种笔记方法不但对书中的内容可以加深理解,也为日后查找提供了方便。

(2)提纲

提纲是用纲要的形式把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论点、论据提纲挚领地叙述出来。提纲可按原文的章节、段落层次,把主要的内容扼要地写出来。提纲读书笔记可以采用原文的语句和自己的语言相结合的方式来写。

(3)提要

提要和提纲不同。提纲是逐段写出来的要点,提要是综合全文写出要点。提要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语言扼要地写出读物的内容。提要除客观叙述读物内容外,带有一些评述的性质。

另一种提要,是对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内容梗概作简要的说明。

(4)评注读书笔记

评注读书笔记,是读完读物后对它的得失加以评论,或对疑难之点加以注释,这样的读书笔记叫作评注笔记。例如鲁迅读《蕙櫋杂志》中的一段:清严无照《蕙 櫋杂志》:西湖有严嵩和鄂王《满江红》词石刻,甚宏壮。词即慷慨,书亦瘦劲可观,末题华盖大学士。后人磨去姓名,改题夏言。虽属可笔,然亦足以惩奸矣。案:严嵩篇和岳飞词,有如是作为,后人留词改名,有如是自欺,严先生以为可笔而又许其惩奸,有如是两可。寥寥六十字,写尽三态。(鲁迅《集外集拾遗·书苑折枝

(二)》)

(5)补充原文

补充原文的读书笔记,是在读完原书或文章之后,感到有不满足的地方进行补充。需要注意的是补充原文不是随意地加以补充,而是要围绕中心思想加以引申或发挥。

心得式读书笔记

心得式读书笔记,即读后感。是读书或读文章后写出的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启发。常用方法有:札记,它是摘记要点与心得结合的产物;心得,也叫读后感。将读书体会、感想、收获写出来;综合观点、见解,提出自己看法并记录下来,也是很好的读书方法。

心得式读书笔记,是在读书之后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得到的启发与收获的一种笔记。它有如下几种:

(1)札记

札记,是读书时把摘记的要点和心得结合起来写成的。这种札记的形式是灵活多样的。可长可短。

(2)心得

心得笔记也叫读后感。读书后把自己的体会、感想、收获写出来。这些读书笔记,可以写读书时的心得体会,也可以写对原文的某些论点的发挥或提出批评、商榷的意见。写这种笔记,一般是以自己的语言为主,也可适当地引用原文。

(3)综合读书笔记

综合读书笔记是读了几本或几篇论述同一问题的书文后,抓住中心评论它们的观点、见解,提出自己看法的笔记。

上述三种类型的读书笔记,不论采用哪一种类型,目是都是为学习、工作、科学研究和写作服务。作笔记时开始可采用摘要式,以后读书多了,有了比较,产生了看法,就可以写译注式,至于心得式是更进一步了,它是属于科学研究的范畴。

读书笔记写法介绍

读书笔记是人们在读书时为帮助记忆而写的一种应用文体。

自古以来,我国的文人、学者都很重视做读书笔记。做读书笔记既是消化书本知识的有效手段,又可以积累有用的材料,训练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前人写的读书笔记,想谈三种写法。一种叫“提要钩玄”,一种叫“采花酿蜜”,一种叫“开山铸铜”。

怎么写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是指人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值得记录的东西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古人有条著名的读书治学经验,叫做读 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这“手到”就是读书笔记。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应根据不同情况,写好读书笔记。常用的形式有:

(一)提纲式

以记住书的主要内容为目的。通过编写内容提纲,明确主要和次要的内容。

(二)摘录式

主要是为了积累词汇、句子。可以摘录优美的词语,精彩的句子、段落、供日后熟读、背诵和运用。

(三)仿写式

为了能做到学以致用,可模仿所摘录的精彩句子,段落进行仿写,达到学会运用。

(四)评论式

主要是对读物中的人物、事件加以评论,以肯定其思想艺术价值如何。可分为书名、主要内容、评论意见。

(五)心得式

为了记下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记下读了什么书,书中哪些内容自己教育最深,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受。即随感。

(六)存疑式

主要是记录读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边读边记,以后再分别进行询问请教,达到弄懂的目的。

(七)简缩式

为了记住故事梗概、读了一篇较长文章后,可抓住主要内容,把它缩写成短文。

上一篇:商务局安全生产及消防安全工作总结下一篇:优秀本科论文摘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