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试运行改进报告

2024-04-07

系统试运行改进报告(精选6篇)

篇1:系统试运行改进报告

公交车运统的分析与改进

浦工程1004班 程磊

初松烨

费飞

城市公交发展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需求日益扩大,机动车数量迅速增加,城市的交通质量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在各大中城市,由于人口密集度较大而道路资源又十分有限,要很好的解决人们的出行问题,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这一基础设施尤为重要。尽管我国目前正在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事业,然而现实状况不容乐观,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公交分担率仅在6%~25%之间,而国外同类城市的公交分担率一般在40%~80%之间。究其原因,主要就是我国公交服务水平低、车速慢、运行时间过长,导致大多数人放弃选择乘坐公交车辆出行 减少运行时间的重要意义

(1)是实现城市公共交通企业“努力为乘客提供安全、方便、迅速、准点、舒适的乘车条件,最大限度节约社会活动时间”的经营方针和基本任务的重要内容。(2)是加强企业管理、增加运力和降低成本的重要措施。缩短运行时间,可以提高周转率,降低公交运营成本。(3)有助于优化城市交通结构,提高公交对于私人交通方式的竞争力,促进交通方式的转移。(4)改善城市建设,推动城市发展 运行时间的构成及影响因

公交车辆的运行时间,是指公交车从始发站发车开始直至到达终点站所有乘客都下车为止、整个过程中所消耗的时间。它包括正常行驶时间、停车时间和延误时间三大部分。停车时间又分为交叉口红灯停车等待时间和停靠站由于上下客而发生的停车时间。为了便于分析,把停车时间和延误时间统称为延误时间。减少公交车运行时间的具体措施 • 1.设置专用道

• 公交线路所经过的城市道路的等级、车道数是由城市总的交通网络结构决定的,属不可控条件,而且实际情况表明,拓宽道路往往会吸引更多的交通量,对改善公交车辆的行驶状况效果并不明显。因此,不能依靠拓宽道路来提高公交车辆的行驶速度;但是可以严格控制占用道路,通过设置一些特定的专用道来让公交车辆享有更多的优先通行权,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 2.公交车辆的改进

•(1)提高公交车辆的动力性能,力争减少延误时间。(2)推进城市公交车低地板化,降低公交车踏步高度,便于乘客上下,提高运行速度。(3)车门数量和位置。合适的车门数量和车门位置,有利于减少乘客上下车时间。(4)改进IC卡及其刷卡装置。提高刷卡的成功率,减少刷卡次数,也可以减少乘客的上车时间

• 3.公交站点的改进

•(1)车站密度、站距要适中。根据客流量大小来确定沿线停靠站,取消不必要的小站。站距要合适(2)站台形式。由于不同的站台形式会造成进出站时间的很大差异,因此尽可能采用港湾式停靠站台,提供便利的进出站条件和变道环境,减少对其他车辆的影响。(3)停靠方式的组织规划。在公交车流较大的停靠站,合理组织车辆的停靠,避免车辆进出站时的相互干扰和多次停靠。若公交车无序停靠,则离停车点较远的乘客不得不跑步过来上车,增加延误时间。(4)对于公交停靠线路数较多的站点,可以对各站点各线路客流量进行分析,将部分线路设置成大站快线,在线路密集度较大区域的站点。

篇2:系统试运行改进报告

通过对2012年信息系统运行维护进行评价和改进,在新的一年中对信息系统做了新的评价和改进,并在上一年的基础放发现一些地方的不足,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并提出新一轮改进方案,并落实到实处。

一、目的

通过科学的质量管理,建立正常、严谨的工作秩序,确保信息质量与安全,杜绝系统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医院信息系统(HIS)信息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不断发展。

二、目标:

通过检查、分析、评价、反馈、整改等措施,达到信息系统质量持续改进,以不断提高我院系统服务质量水平,保证信息系统安全。现对我院信息系统运行维护进行评价和改进的方案如下:

一.pacs系统规范化使用

目前放射RIS系统只有登记收费费,简单的放射报告系统,缺少分诊、影像诊断报告以及放射科的各项信息查询、统计等基于流程管理真正意义上的医学影像信息系统,在现代医疗行业,医学影像信息系统应包括了RIS,以DICOM3.0国际标准设计,以高性能服务器、网络及存储设备构成硬件支持平台,以大型关系型数据库作为数据和图像的存储管理工具,以医疗影像的采集、传输、存储和诊断为核心,是集影像采集传输与存储管理、影像诊断查询与报告管理、综合信息管理等综合应用于一体的综合应用系统,主要的任务就是把医院影像科日常产生的各种医学影像(包括核磁、CT、DR、超声、各种X光机等设备产生的图像)通过DICOM3.0国际标准接口以数字化的方式海量保存起来,当需要的时候在一定的授权下能够很快的调回使用,同时增加一些辅助诊断管理功能。在异地访问时同时具备唯一性和安全性。在检查结束后能实现快速调阅、易观察、易诊断的效果。

pacs/RIS上线后体现了一系列改进主要突出在以下方面:

1.院性 PACS 需要连接放射科和其他检查科室(包括支持 DICOM3.0 接口和不支持 DICOM3.0 接口)的影像设备,需要配置高端的存储设备,对全院网络的要求也比较高,因此全院 PACS 的投资和实施难度都比较大,但相应的效益也是最大的。实施全院 PACS 系统后,既满足取消胶片的要求,直接节省开支,同时影像能够在全院范围内流通,直接提高影像的使用效率和应用面。

2.mini-PACS 是单独连接检查科室的 PACS 系统,在科室内部实现工作流程数字化。该系统提供功能强大的影像诊断软件和检查流程管理软件,能够显著提高检查科室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提高医生的诊断水平,出具图文并茂的检查报告。

3.PACS 影像工作站提供了图像查询、获取、显示、调整、测量、存档、胶片打印和报告撰写等完备的功能,完全满足影像科室的需求。并且能与 HIS 系统紧密融合,尤其和HIS 能做到无缝集成。

4.叫号分诊取片系统让整个流程更加快捷高效。

二.门诊分诊系统

在门诊分诊系统使用前主要突出三个问题 1.病人排队时间过长容易产生争抢。

2.影响医生就诊时间和检查速度,导致候诊时间拖长 3.医生因工作效率受到影响,工作时间拖长。门诊分诊系统上线后完成了一下改进

1.病人可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队列位置,不再反复询问导医,减轻就诊压力。2.医生检查速度加快,候诊时间减短,工作量得到平均分配。

三.中心机房的维护和改进

中心机房做为医院信息系统的处理中心,要对环境条件严格控制,应使其在室内温湿度、人员等严格要求。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将温度置于25度左右,相对湿度为30%~70%,无人员流动、无尘的半封闭环境。由于网络中心设备对其所处的环境条件参数极为敏感,他需要特定的温度、湿度和洁净度来保证其高效的运行,如果上述条件不能满足的话,将引起数据失真、丢失甚至设备完全停止工作,我们选用的是CANATAL机房恒温恒湿专用空调,就是考虑到如何来满足主机房内设备对环境特殊的要求,这种空调带带有先进的微处理控制板,模块化设计、能效极高、可随时更换的过滤器。

同时我们对中心交换机进行相应的更换,我们使用的是H3C全千兆二层交换机,核心交换机的主要特征是,高性能业务、高安全性、高可靠性、丰富的业务能力。有效的承载了服务器和客户端的大数据传输。

日期:2014年 负责人:

篇3:优化城市排水系统运行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雨水系统,污水系统,优化运行,改进措施

2007年济南市和重庆市的暴雨事件, 曾造成重大损失, 同时也暴露出城市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排水系统如城市的命脉, 保证其正常运转, 对于保护环境、维持城市的正常秩序有着重要意义。但是按照传统设计方法建成的排水系统, 在实际运行中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如:汛期城区道路和立交桥下积水;污水管道淤积堵塞, 污水漫溢, 疏通作业效率低;新旧管道及用户污水接管施工困难;污水处理率低;再生水推广困难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给排水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带来诸多不便, 维护作业费时费力, 如何优化和改进排水系统运行, 就成为排水管理部门所面临的问题。

一、对雨水系统的改进

1、对雨水管道出水口的改进

城市内的雨水大多通过管道就近自流排入河道等水体, 但平原城市由于受地形限制出水口多采用淹没式, 即出水口低于水体水位。由于受水体水位顶托, 管道内水流速度减小, 管道排水能力减小, 导致汛期城区低洼地段长时间积水, 影响车辆通行和市民的出行。另外由于出水口处多不设闸门, 导致雨水管道下游河水回灌段无法进行清淤。鉴于上述原因, 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1) 城市雨水管道入河出水口应尽量高于或等于排放水体的设计水位, 可采取减小管道坡度、管道浅埋加固处理、调整城市竖向规划等措施来实现; (2) 如出水口不得已低于排放水体水位时, 设计上应考虑水体水位顶托的影响, 核算淹没出水的排水能力, 当不满足时在入河口处建设抽升泵站和溢流闸门, 以在汛期时开启水泵抽升强制排水, 同时因闸门的设置也利于下游管道的维护清淤; (3) 为保证立交 (尤其是下穿立交) 排水出水口的可靠性, 立交排水应采用独立的排水系统。

2、建设雨水管道之间的连通管

城市内的雨水管道往往建成几个各自独立的排水系统来排除雨水, 各系统之间互不连通。但是根据实际经验, 由于雨水管道各系统的汇水面积、集水时间均不相同, 因此高峰流量不会同时发生, 各系统的排水能力也就各不相同。为充分发挥各个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 减少地面积水时间, 建议在相邻两个系统之间的适当地点 (如易积水地段) 设置连通管, 将雨水管道建成环状管网, 通过连通管可相互调剂水量, 达到改善排水情况的目的。

3、建设直通污水检查井的雨水收水口

在暴雨集中的北方城市, 为尽快排除地面积水, 往往采用打开污水井盖, 强行排水的做法。这样做效果很好, 但是也给行人、车辆及自身带来安全隐患。可以设置专用收水井, 直接与污水管道相连, 不与雨水管道沟通, 既可避免河道顶托雨水倒灌, 又达到排除汛期路面积水目的, 同时也消除了人力打开污水井盖排除路面积水而带来的安全隐患。做法见图1。

4、对雨水收水口的改进

雨水口的型式主要有平篦和立篦两类, 平篦水流通畅, 但易被杂物堵塞, 影响收水能力, 立篦不宜堵塞, 但边沟需保持一定水深。针对多数地区不经计算、不加选择, 完全按道路长度均匀布置雨水口的情况, 雨水口的布置应做以下改进: (1) 雨水口的布置应根据地形及汇水面积, 结合道路纵断设计布置; (2) 对于低洼和易积水地段, 雨水径流面积大, 径流量较大, 为提高收水速度, 需要适当增加雨水口数量, 最好采用“线形”收水井; (3) 对于道路纵坡较大路段, 尤其是立交桥的引道处, 应采用平篦雨水口收水, 且在上游就开始布置雨水口, 在下游段相应设连续多篦雨水口, 形成“线形”收水井, 让径流雨水从上游开始就收进管道, 避免全部汇到下游或桥下后, 造成积水; (4) 下穿立交应保证其独立的出水系统, 其桥头应增加截流设施, 以分流客流雨水; (5) 采用立篦雨水口时, 应根据道路道牙时高度, 保证有足够收水断面, 道牙高度不足时, 立篦与路面衔接处应做成三面坡; (6) 为减少平篦雨水口被杂物堵塞, 其安装要有一定倾斜角度, 4度为易, 坡向路边侧。

5、建设住宅小区的雨水管道

目前多数庭院和住宅小区不建设雨水管道和雨水口, 其院内的雨水经地面径流至市政道路上后才经雨水口进入雨水管道。这样院内的雨水要经较长的时间才能收进雨水管道。由于院内径流雨水的汇入, 增加了道路上雨水口的额外收水量, 延长了泄水时间, 易导致路面积水。为解决该问题, 建议在庭院或住宅小区建设雨水管道和雨水口, 让雨水在尽早时间内收进雨水管道, 避免径流至道路上。

6、应研究推广应用渗水型雨水排水系统

为充分利用宝贵的雨水资源, 减少大量雨水径流给城市防汛带来的压力, 应进一步研究开发及推广利用雨水入渗排水系统, 减少雨水排放量, 使雨水排放、入渗以及储蓄利用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雨水检查井及雨水口的底板也相应设计为渗水材质, 其井内不应采用水泥砂浆抹面。

二、对污水系统的改进

1、在用户污水管线出口建立格栅井及水质检测井

污水中纤维、塑料等沉积物、悬浮物和漂浮物的大量存在, 给管道的清掏和疏通维护作业工作带来很大工作量和困难。特别是抽升泵站的格栅间, 每天都拦截到大量的漂浮物。有的漂浮物通过格栅进入泵房后, 常导致水泵叶轮堵塞、磨损损坏现象。尽管格栅栅条间距一再减小, 有的已减小到16mm, 但是仍有大量的漂浮物进入泵站, 致使水泵叶轮常常堵塞。为解决以上问题建议在庭院或住宅小区的污水管道出口处设置简易人工拦污格栅, 由物业管理人员定期清理、清掏, 这样就从源头上控制住了漂浮物进入市政管网, 给市政管网的维护管理节省了很多工作量, 带来极大方便。根据建设部令《城市排水许可管理办法》的规定, 为加强用户排水水质管理, 应在用户排水管道与市政管道连接处设置专用水质检测井, 并在井盖上注明“检测井”字样。

2、在检查井井底设置沉淀池

污水中大量的沉积物在管道内水流量少, 流速小时会发生沉淀, 造成管道淤积堵塞, 通水不畅, 而管道的疏通工作又费时费力。针对传统的检查井做法, 建议将检查井的井底改进为沉淀式的, 井底下沉30~50CM。这样污水中的沉积物多数会在检查井中沉积, 不至于流入下游管段, 对管道维护作业时只要定期用抓泥车清掏检查井内的沉积物就可以了, 减少了对管道的维护作业工作量。

3、在检查井内设置闸槽

污水干管中的流量和流速都较大, 有的检查井内的水位较高, 管道维护作业或户线污水管接头时, 需要将管道内的水位降低或断流, 如采用草袋、胶囊等措施断流则困难较多。为了维护作业方便, 建议在污水干管的管道交汇处检查井、转弯处检查井或直线段的每隔一定距离的检查井内根据需要设置闸槽, 通过闸槽的开闭可以控制水流, 便于维护作业。同时考虑到户线支管接头时施工方便, 建议能研制一种较轻便、实用的管道阻水设备。

新旧管道衔接处也应设置闸槽井, 并铺设甩线。闸槽井起到关闭待建管线 (甩线) 的作用, 避免了已使用管线内水位高, 无法与待建管线衔接问题。应合理预留污水支线, 支线长度应甩出道路红线, 支线端应设置检查井, 以便于用户排水管的衔接。

4、关于检查井构造的改进

在对排水管道进行疏通作业时, 往往利用竹片或高压水车, 从检查井内顺管道方向作业。但传统多数做法都将井内爬梯安装在检查井内进水管口正上方, 也就是检查井的井壁直墙 (相切点) 位于进水管口一侧, 这样做实际对排水管道的养护维修造成不便, 不便于穿竹片或高压水带。为便于作业, 应将爬梯也就是检查井的井壁直墙 (相切点) 设在垂直管道方向线的一侧, 相应的防盗检查井盖开启方向, 应位于爬梯的另一侧。检查井传统做法和应改进做法平面图见图2、图3。

5、关于泵站集水池有效容积和最低水位线确定问题

对于旧排水泵站改造, 如原有集水池容积不变, 考虑到随着城市的发展, 污水排放量会相应增加;随着城市雨水实际径流系数的增大和汇水面积的增加, 雨水泵站的收水量也会增加;另外, 在暴雨量集中的北方城市, 为加速雨季路面积水的排除速度, 往往采取打开污水井盖的措施, 通过污水泵站抽升, 强行排除, 可见污水泵站也担负雨水的抽升任务。因此, 要求改造后的泵站抽升能力要有较大提高。如何解决原集水池有效容积偏小问题, 有两种办法:

(1) 考虑雨污水泵站实际运行中, 集水池内水位长期高于设计最高水位, 高于管顶很多, 进水管道属于受压情况, 因此计算集水池的最高水位时可以高于雨、污水管顶, 也就是高于原设计最高水位, 但要复核, 控制最高水位不得使管道上游地面冒水。

(2)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中规定的, 污水泵站集水池的有效容积, 不应小于最大一台水泵5min的出水量;雨水泵站集水池的容积, 不应小于最大一台水泵30s的出水量, 是按人工操作所启动时间而要求的, 随着水泵技术、自控技术的进步, 其有效容积可以减小。对于新建排水泵站, 其抽升能力及集水池有效容积确定时也应考虑上述因素。下穿立交设计汇水量应考虑20%左右的客水。

根据一般原则, 泵站集水池最低水位应该是保证水泵叶轮吸水的水位, 一般为叶轮所在水位线。由于潜水排污泵的诸多优势, 近年来普遍采用, 但由于潜水排污泵的电机不能在露出水面状态运行, 故这种情况下, 泵站集水池最低水位应该根据电机允许露出的水面高度确定。

6、关于污水处理厂规模和效率问题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 便于管理、运行成本低, 但是所铺设的进出水管道距离长、埋深大、投入大, 在污水厂建成后几年内, 由于收水量不足, 造成设备闲置浪费, 且经深度处理, 中水回用时, 所铺设中水管线线路长、投入大, 不便于推广利用中水。因此, 应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建设污水处理厂。在居住区集中或有集中工业大用户时, 为便于中水利用, 可在排水量为2~3万m3/d时建设1座分散式污水处理厂。

7、关于污水管道充满度问题

污水管道是按非满流设计的, 保证管道内的设计水深的方法就是靠抽升泵站的抽升, 污水抽升泵站的最高控制水位也应该是设计充满度水位。因此泵站按最高控制水位抽升是保证管道内设计水深的关键。但是现实中多数地区污水泵站的抽升考虑到节约电费、减少水泵的启动次数或人为因素等原因, 不开启足够数量的水泵, 不按最高控制水位抽升, 这样导致应抽升的水不抽升, 使整个管网处于满水状态, 超过了设计充满度, 甚至有的检查井内的水位接近路面。这样做一方面使管道内的流速减小, 管道内容易淤积堵塞;另一方面由于集水池内水位超过设计最高水位, 使格栅起不到拦污作用, 大量漂浮物进入泵房, 使水泵叶轮堵塞、磨损;再者由于检查井内水位较高, 使得户线支管接头施工无法进行。

8、关于污水排放总量与污水处理率问题

受历史、政策、资金等因素的影响, 目前所有城市的污水处理率还达不到100%, 也就是说, 仍会有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要直排水体, 造成水体污染。污水处理率是考核各级政府对水环境污染治理的一项重要指标, 也是创建国家园林城、文明卫生城等各项活动中的一项重要指标。但是污水处理率是较难做出正确统计的一个数据, 因为污水排放总量难以科学准确统计, 一般采用给水量乘以系数来确定, 但污水排放系数不是定值, 系数不同, 计算出的污水处理率也不同。再者, 有计量登记的用水户排水量易统计, 往往是大量利用自备井盗采地下水的用户, 其排水量无法统计。采用河水的工业大户, 因无计量装置, 其排水量也无法准确统计。这些都造成污水处理企业一方面不能足额征收污水处理费, 另一方面又必须处理大量污水, 加重了企业运行成本。另外, 确定污水处理率还要考虑污水收集率问题, 由于城市规划问题, 污水管网可能延伸不到某些偏远郊区, 不是所有城市规划区域内的污水都能收集到污水管网, 因此, 污水处理率应该以污水管网能服务到的区域的排水总量来计算, 而不是按城市规划区域内的所有污水排放总量计算。污水实际处理率统计中, 还应扣除国家允许的污水处理厂年检修天数中, 因检修所不能处理的水量。

目前, 要重点解决好污水排放总量中, 在污水处理率范围以外、尚得不到处理的污水集中排放与污染水体问题。要加快污水管网新建步伐, 力争污水管网100%覆盖, 同时要做好雨污水分流改造以及污水截流工作, 使污水首先都能收集进入管网, 杜绝随意排放, 其排放口可集中设在城市河道水体或污水处理厂出水口的下游, 利用流动河水对其进行稀释, 利用水体自净作用, 降低其污染浓度。

三、结束语

在实际工作中, 如果能对上述几个问题认真加以改进, 对于缓解城市汛期路面积水, 保证排水系统安全运行, 提高污水处理率, 减少水体污染, 减轻维护管理工作量无疑将起到明显效果。

参考文献

[1]陈锐, 张志军.旧排水泵站的技术改造.中国给水排水, 2007, (8) :26-29

篇4:变电站直流系统运行及改进分析

【关键词】变电站;直流系统;措施

电力行业近几年来在各方面的发展中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我国全球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带动下,国内涌现出了大批的发展型企业,为满足这些企业在生产发展中的用电需求,国家各城市内不断增加变电站的建设。目前为止,国内的各类型变电站越来越多,而变电站中直流系统的运行安全也成为了当前相关部门及电力部门负责人员所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必须要尽快解决的事情。

1、什么是直流系统

所谓直流系统是指发电厂及变电站为给信号设备、保护装置、自动化装置、事故照明、应急电源及断路器分、合闸操作提供直流电源的电源设备。一般来讲,直流系统是一个较为独立的系统电源,它在运行时不受任何用电设备的影响,并且在外界供电中断时提供直流电源的电量供应。直流电源主要由整流模块单元、监控单元、绝缘监测单元、电池巡检单元、开关量检测单元、降压单元、配电单元及蓄电池组所组成。如图所示:

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及改革,直流系统在变电站中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直流系统主要是用于各类发电厂及变电站中,同时也应用于计算机房的电源紧急供电、通信设备的紧急供电、医院及宾馆的紧急供电和高层建筑的紧急供电等。

2、变电站中直流系统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以及企业、用户用电量的增加,變电站供电安全性及能力逐渐成为了人们越来越关心的问题。因而,针对此类问题变电站工作人员及负责人员采用在变电站中安装直流系统来保证变电站供电的有效性。首先,变电站直流系统是一个独立的系统电源,它不与任何设备的电源相冲突,当变电站在正常运行时,由于各种原因,发生故障使变电站失去交流电源时,直流系统能够通过蓄电池组继续不间断的为所带的各种负荷提供电源,以保证保护和自动化装置能够迅速准确的切除故障设备,使电力系统故障的范围降至最低限度,保证其它设备不会受故障影响,能够继续为下级负载提供电源,提高变电站供电供电的效率及能力。其次,直流系统供电的主要的部分是蓄电池,它主要是负责保证直流系统供电在交流电源事故状态下继续维持直流系统的正常供电,当变电站生产运行中出现突发事故时,可以保证直流系统能够所带的设备断续运行,保证变电站正常运行及企业生产用电不受影响。

3、变电站直流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虽然变电站经多次的改革与创新,使其直流系统在运行中各项能力均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就实际变电站直流系统运行中仍出现诸多问题影响着变电站的发展,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3.1 直流系统设备自身的问题

在变电站运行中,设备的功能及运行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但就目前变电站直流系统运行来看,由设备造成的问题是十分常见的。首先,某些变电站不受电力系统领导的重视,而又由于资金问题使变电站直流系统超年限运行,从而造成了直流系统设备自身产生较多的问题,影响运行能力。其次,一些变电站工作人员对直流系统设备日常的维修检测不到位,使直流系统设备经常性带问题作业,久而久之,造成了直流系统设备超负荷运转,经变电站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3.2 外部自然环境方面的问题

自然气候的影响对变电站直流系统运行能力是十分关键的因素。一般而言,在大风及雷雨天气,很容易造成直流系统接地现象。直流系统在正常的运行情况下是对地绝缘的系统,两极母线与大地之间的电压分别为正负110V,而当遇到雷雨天气时,直流系统会受环境影响而出现较为严重的接地现象,使对地电压上升或下降幅度较大。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施工质量粗糙,自然环境条件恶劣以及在运行维护过程中人为因素等情况,使直流系统接地点之间的绝缘措施遭到破坏引起的。

3.3 变电站直流系统检修中出现的问题

对于变电站直流系统运行而言,检修对其运行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来看,在直流系统检修中所出现的问题是较多的。首先,工作人员在对直流系统进行检修时,经常出现临时屏内直流导线密封不严的问题,从而导致了直流系统分配屏上的直流电源在检修中断期间内没能及时地断开,所造成的直流正负极导线接地情况十分严重。

4、变电站直流系统改进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对变电站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为满足广大人民用电需求以及国内各企业生产建设用电要求,电力部门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员经过多年对变电站直流系统运行工作经验的总结以及对运行时问题的分析,制定出了几点直流系统具体的改进措施。内容如下:

4.1 改进设备管理

在变电站直流系统运行中,对其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首先,变电站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对直流系统日常运行情况进行检测与维护,一但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维修。其次,电力部门相关领导要对变电站加大资金的支持,以方便变电站直流系统出现问题或超年限运作时能够得到及时快速的更换,以最大限度保证变电站直流系统的运行安全及能力。

4.2 改进变电站直流系统接线方式

在变电站直流系统运行中接线方式直接关系着直流系统的运行能力。因此,首先要在满足于变电站供电安全的条件下,尽可能用最简单的方式及设备进行直流系统的导线连接。其次,对于大型变电站而言,选用2组蓄电池和三台整流器做为直流系统的主要连接方式。而对于小型变电站而言在导线连接时则需选用单母线的连接方式,使其实现变电站无人值班看守的直流系统运行模式。再次,取消传统直流系统接线时的尾电瓶连接方式,而采用全新的硅堆降压方式。硅堆在直流系统导线连接中起着自动调节电压的作用,能够使直流系统中的动力母线与控制母线相分离,从而保证直流系统的运行安全性。最后,在变电站直流系统运行中,一定要考虑到自动装置与熔断器、开关保护系统之间的极差配合。

例如:对于110V以上较为量要的变电站而言,应采用控保分开的供电方式,就是同一台断路器的控制回路与保护回路直流电源,应该由不同的直流回路供电,不得混接。还有,对于变电站直流系统的控制和保护回路负荷,应该采用辐射式供电方式,不应该采用环网式供电方式,最大限度的保证各个负荷之间都不受到其它负荷的运行状态影响,以便提高直流系统的供电安全性和可靠性。

4.3 改进检修技术

在变电站直流系统运行中,对其的日常检修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检修工作是保证直流系统正常且安全运作的基础。首先,变电站检修人员在检修时,要将临时屏内直流系统导线接头绝缘密封工作做好,并进行仔细的复查,以确保导线接头密封完好。其次,检修人员在对分配屏直流系统进行检修时,一定要检查直流电源电否已经彻底断电,以免在检修中造成直流导线接地或是造成较为严重的人员伤亡事件。最后,变电站相关负责人要在其内部建立一个完善的直流系统检修制度,并对直流系统检修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技术培训及考核,同时实行持证上岗工作制度,以保证直流系统运行的最大安全系数。

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变电站直流系统的运行对变电站供电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要针对变电站直流系统运行机制及原则,制定出合理的改进直流系统运行能力的措施,以保证变电站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岳蕾.试论变电站直流系统运行的改进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5).

[2]苏凤飞,郗缠琦,谷育贤等.变电站直流系统运行的改进措施[J].陕西电力,2009,37(9):68-71.

[3]张凯.变电站直流系统运行及改进措施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34).

作者简介

篇5:系统试运行改进报告

宋顺一,陈启胜

(深圳妈湾发电总厂,广东深圳 518052)

[摘 要] 主要介绍了妈湾发电总厂针对300 MW汽轮发电机“三机”励磁系统运行中暴露出的运行可靠性较低问题所采取的几点技术改进措施,如HWTA稳压电源、保护限制逻辑和备用励磁切换等回路改造方案。

[关键词] 自动励磁调节器;稳压电源;保护及限制;备用励磁自动切换

妈湾发电总厂是90年代初新建投产的4×300MW的火力发电厂,发电机均为哈尔滨电机厂生产的QFSN-300-2型汽轮发电机,励磁系统采用三机励磁接线方式,配HWTA型励磁调节器。备用励磁调节采用400 Hz感应调压器和隔离变压器经二极管全波整流等部件组成。

通过统计7年来的故障情况(见表1),可以看出:我厂发电机励磁系统故障主要出现在励磁调节器上,而AVR稳压电源故障占40%,限制和保护误动作共计40%。针对这些问题采取了改进措施。稳压电源的改造

1.1 设计不同电源供电

原励磁调节器是由双路400 Hz供电的。稳压电源的输入电压接电源变压器的副边,原边接副励磁机电压,实际上是1路交流供电。如果这路电源故障,励磁调节器将失去工作电压,这是非常危险的。因此将1路直流逆变电源通过二极管与400 Hz稳压电源的输出端并联,从而提高了电源工作的可靠性。1.2 选用可靠性高的逆变电源

在4号机组大修中,将原来运行极不稳定的2路电源换成辽宁朝阳电源厂生产的军工级的逆变电源,型号分别为4NIC-QZ45/15V/3A;4NIC-FD45/15V/3A。1路接400 Hz电源变压器的输出,另1路接厂用220 V直流。从近几个月的运行效果来看,更换后的逆变电源运行比较可靠,电压没有任何波动(见图1)。

1.3 更换稳压电源部分元器件

·励磁调节器原稳压电源使用ZL-1A型整流桥,平均使用寿命不到半年,将其更换成整流功率大,发热温升小,性能较稳定的ZL-3A型整流桥后,平均使用寿命提高3到4倍。

·对使用WB-724H型稳压管的电源调节板,在集成块的4-8号脚之间加1个0.01μF的电容后,稳压电源±15 V输出纹波电压由原来的40 mV下降到3.5 mV,稳定效果明显。

·对使用IC-317型稳压管的电源调节板,在其表面加装1块约是其面积2~3倍的金属片散热,可使集成块表面温度从42℃下降到28℃(用红外线测温仪现场实测稳压集成块表面温度)。

·将稳压电源调节板中可调电阻由原来的100Ω/1.0 W,型号为WX-1.0换成WX-2.5型,从而消除可调电阻因接触不良、质量不好带来稳压电源输出不稳的问题。对限制和保护的改进

HWTA励磁调节器具有高起始特性,一般均配有过励磁保护、最大励磁电流限制和三级瞬时电流限制保护。原设计为主励磁机的励磁电流达到过励保护定时限整定值或瞬时3段整定值时直流跳开发电机并灭磁。从原出口跳闸逻辑电路图可以看出Q2、Q4三极管的重要性,其中1个损坏就会造成大型发电机与系统解列。为此,对HWTA的原有回路进行了改进,如跳闸出口回路加启动闭锁。

根据HWTA厂家资料,一般现场AVR限制保护定值如下:

最大励磁限制

MEL=1.05~1.1 pu

过励保护

OXP=1.2 pu 瞬时电流限制Ⅲ

ICL=2.2 pu

主励转子电流经3个分流器接入AVR的3个DC/DC变送器。从各保护限制整定值可以看出:当过励保护K22继电器或瞬时电流限制Ⅲ段K16继电器动作时,K10和K20继电器均先已动作,因此,将K10、K20继电器接点作为闭锁元件接入出口跳闸回路。设计电路如图2,增加K22和K16动作报警信号,判别保护和限制是否处于完好状态。自动投入回路改进方案

我厂4台机组励磁系统的一次接线如图3所示。

工程设计时考虑的运行方式为:发电机并网AVR正常运行时,41E开关合上,400 Hz备用励磁调节回路交流侧隔离刀闸FK合上,直流输出电压为零,直流侧QF开关断开,备励1路处于热备用状态。当运行人员发现AVR故障先兆时,由运行人员手合QF开关,再调节备励输出电压,然后再断开AVR交流侧41E开关。这种人工手动切换方式,在多数AVR故障时,难以起到避免发电机失磁的作用,应尽量解决备用励磁装置的自动投入问题。解决的思路是:

(1)AVR正常运行时,备励手动大致跟踪AVR的输出;

(2)由发变组失磁保护判别AVR故障先分开41E开关,利用41E控制把手位置不对应来合备励QF开关;

(3)发变组保护动作时跳开发电机,同时跳41开关及QF开关并闭锁备励自投回路;

(4)发变组保护加装发电机过电压保护,具体接线见图

3、图4。

利用发电机带自动励磁调节器的实际转子电压测出对应的备励空载电压值,从而得到1条跟踪曲线,运行人员只要参照曲线适当调整即可。结束语

(1)HWTA型励磁调节器原设计上就存在着一些缺陷,例如励磁调节的公用部分出现故障,低励限制器不能限制;调节器DC通道运行中发生失磁,低励限制也不起作用。这些问题在妈湾电厂4台机组上已作了合理的改进,效果明显。

(2)即使使用微机励磁调节器,仍可沿用上述设计思想。

篇6:系统试运行报告

XX安全监控系统作为XX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数据中心机房运维管理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此系统目前使用已超过五年,硬件设备老化,系统运行安全无法保障,因此进行此次视频监控改造工程。该工程通过硬件设备更新和软件改造升级,并构建统一信息监控系统,实现对机房各动力设备、运行环境、安全防范等的集中监控,提高机房运维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并降低运营成本,为XX机房的运维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项目工作内容:

1、系统架构

本项目监控系统整体采用B/S架构,使用Web浏览器作为客户端登录系统,进行所有功能操作。该系统服务器部分由Web服务器、三维数据服

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三种共享数据服务器,物理结构上可分可合,搭配方便自由。考虑到方便跨平台移植,Web服务器使用tomcat服务器,客户端开发语言采用C#/JavaScript,数据库采用MySQL进行编写。三维场景采用专用的虚拟现实引擎渲染,模型制作采用标准的模型制作工具实现,二维数据与三维场景的数据交换采用WEBSERVICE等通用的数据交换接口来实现。

2、系统实现功能 2.1.系统功能概述

系统功能满足机房安全监控、配电监测和3D机房系统的正常使用,所有数据保存时间不小于60天,并集成于信息系统监控中心统一管理平台。2.2.机房安全监控

实现对中心机房的实时视频监控,运维管理人员通过管理平台能随时检视机房内各处情况,对机房进行全天候监控;如果有安全事件(事故)发生,管理人员可以进行录像查询,为事件(事故)处理提供依据。2.3.机房环境监控

将传统的平面监控转化为具有高度现场感、仿真感的立体监控,呈现一个三维可交互的虚拟数据中心场景,实时直观地模拟和呈现数据中心机房内部各种监控设备的运行数据和状态信息,并允许用户从任意视点和任意视角进行详细观察监控,大大提高监控系统的信息量,让用户在身临其境的环境中完成对数据中心机房现场的监控和管理。2.4.一体化集中监控

通过ACTIVEX、DCOM、ODBC、TCP/IP等技术使所有子系统达到无缝集成、数据共享、数据一体化管理的应用目的,并且实现集中监测和联动控

制,这样不但减轻机房维护人员负担,提高系统可靠性,而且丰富的事件历史记录对系统设备的管理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3、试运行情况

XX此系统完成了整体安装部署、调试等工作并开始试运行、经过这段时间的试运行,总体来看系统运行情况良好,没有故障发生,在技术、功能等方面达到了原先设计要求,系统操作方便、界面简洁友好、实用性强,并且提供了详细的技术手册、维护手册。

综合上述情况,系统自试运行以来,试运行情况正常,达到了验收条件,同意项目申请验收。

XX

上一篇:兴城市统计局开展深入下一篇:护理个人的求职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