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坝三中校舍建设申请报告

2024-04-28

平坝三中校舍建设申请报告(共4篇)

篇1:平坝三中校舍建设申请报告

平坝县第三中学学校建设申报材料

一、申报原因:

据教务处统计,我校2014年秋季七年级新生报名人数为514人,八、九年级共有学生151人,在校生总计665人。现有校舍、场地、设施已经难以满足学校的发展需求,故此向局领导提交此项申报材料,望局领导审阅之后能亲临平坝三中进行实地考察,帮助我校解决燃眉之急。

二、具体问题:

1、学生住宿困难。平坝三中现有学生总人数665人。目前能够投入使用的宿舍中,女生宿舍能暂时满足学生住宿需求,男生宿舍是借用特殊学校校舍,基本能够解决目前的住宿问题。但是,学校在发展,2015年秋季招生人数预计将在今年的基础上有所增加,如此一来,至少需要再建两栋可容纳600人住宿的学生宿舍,才能解决明年七年级新生的住宿问题。如果条件允许,最好能一次性考虑到今后几年的招生情况,准备足够的学生宿舍,以免有后顾之忧。

2、食堂面积狭小。我校现有学生食堂是特殊学校原来规划的仅能供100多人使用的小食堂,本学期开学后克服重重困难,才勉强解决了用餐场所不足的问题。为了学校下一步的发展,急需建设一个能够容纳至少1800人就餐的标准化食堂。

3、运动场地和设施严重不足。我校目前拥有的运动场地仅仅只有两个不合标准的篮球场,只能容纳两个班级同时上体育课,许多田径项目无法开展,学生体育锻炼难以进行。另外,设施简陋,设备短缺,严重阻碍了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和学生体质健康的提高。

4、师资短缺。本学期我校共有专任教师30人,加上外校交流的9位教师,一共仅有39名专任教师。按照1:17的师生比例,基本能够满足教学需求。但是加上学校安全管理、后勤管理和其他管理岗位的职责后,39位老师的工作量都是抄负荷的。考虑到今后学校的发展,单就明年秋季招生后的师资需求来讲,我校至少急需引进35名专任教师,才能基本满足2015年秋季开学的教学和管理需求。

5、教师周转宿舍紧缺。我校是一所全寄宿制学校,学生的管理需要得到广大教师的全力支持和配合,因此,我们都要求全体教师能够住在学校,以校为家,与学生同吃同住,以达到跟进监督、跟进辅导、跟进管理的目的,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今年东挪西腾,总算安排了小部分教师住在学校,而大部分教师除了能挤在一间宿舍同住的教师而外,其他教师都只好上完晚自习后赶回家里休息,一是老师很辛苦,二是对教师的精力和积极性都是一种消耗。因此,我校迫切需要为每位教师提供一套哪怕简陋的周转宿舍,以满足学校寄宿制管理的需求和消除教师的后顾之忧。

三、申报项目综述:

1、学生宿舍:急需再建可满足今后两年招收新生(预计1200人)住宿需求的学生宿舍。

2、学生食堂:重建一个能够容纳至少1800人就餐的标准化食堂。

3、运动场地和设施:能够满足今后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体育教学和学生体育锻炼的需要。

4、师资:能够满足今后学校教学和管理需求(2015年秋季开学前至少需要引进35名专任教师)。

5、教师周转宿舍:能够满足今年未住进学校的教师和今后即将引进的教师(预计80人以上)的住宿需要。

四、结束语:

尊敬的局领导,感谢您一直以来对平坝三中的大力支持,感谢您对平坝三中未来发展的无比关心。乘着教育均衡发展的东风,我校崛地而起,在机遇和挑战中更需要得到县委县政府和局领导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关心。以上申报项目,必然会给局领导带来压力,但是站在平坝教育发展的大局来看,站在平坝三中未来发展的需要来看,我们切盼以上申报项目能够得到领导批办,不胜感激。

平坝县第三中学学校建设

申报材料平坝县第三中学 2014年10月24日

篇2:平坝三中校舍建设申请报告

工作“十个到位”自查报告

2015年秋季开学在即,为了确保我校有序、平安、和谐开学,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省教育厅开学工作“十个到位”的要求,学校认真开展自查工作,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环境到位

8月29日至8月31日,为迎接新学期的到来,学校组织教职工按照学校要求认真清理校园环境,并要求暑期校园改扩建工程施工方及时清理建筑垃圾。政教处牵头,全体行政人员参与,认真检查校园内外环境的综合治理,排查校园内外安全隐患。确保校园环境卫生、整洁。但是由于学校广场正在施工,附近区域的环境卫生未能得到彻底清理,给校园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

二、校舍到位

根据我校秋季招生情况和学校原有在校生情况,本学期学校将开设22个班级。暑假期间,学校将所有教室进行粉刷装饰,施工已于8月中旬结束,教室面貌焕然一新。其他功能室均可正常使用,新启用的教室,崭新的桌凳和黑板已全部安装到位。学生寝室尚在修建,学校考虑到学校稳定和发展,必须保证所有学生有地方住,因此,将原特校综合楼二楼的两间教室该做临时男生宿舍,另外在各个寝室都增加了学生床,确保人人有寝室,人人有一张床铺。

三、教师到位

我校今年新增学生500余人,为确保新学期各班教室能顺利到位,学校积极争取,得到了区教育和科技局的大力支持,为我校配备了27名新教师,虽然学科不能对应配备,但是基本保证了教育教学工作和其他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课程到位

学校按照本期班级、教师、学科的具体情况,遵照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要求,开足开齐了国家、地方课程,合理开设音、体、美等课程;要按照课标要求,在开学工作会议上要求任课教师准备教案,保证教学和授课有序进行。

五、教材到位

学校主动与新华书店对接,及时完善相关手续,已于8月23日将各年级新书运到学校分年级堆放到位。数量充裕,种类齐全。

六、膳食到位

食堂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已于8月20日和8月30提前到学校打扫食堂卫生,相关人员健康证等相关证件齐全、有效;食堂食材料足质鲜,无饮食卫生隐患;管理相关制度齐备并上墙;按照国家营养餐改善计划安排好食堂工作。

七、学生到位

学校新生报到注册工作截止到8月31日已结束,所有前期注册学生全部到位。对八、九年级未按时报到的学生,要求班主任及时与家长联系和沟通,及时掌握情况,做好跟踪劝返工作;对转入、转出学生进行认真登记和备案,完善相关手续。学生进校后,值班人员和班主任及时跟进,掌握学生动态,了解学生情况,对新进学生要做好思想安抚工作,关心到位。

八、收费到位

我校为了便于管理,开学前向学生提前收取生活费,标准是10元/天,校服费130元/生,以上费用均已向学生和家长做好详细解释,并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理解与支持。除此之外,学校未违规收取其他任何费用。

九、安全到位

为保障师生安全,我校针对交通安全、学校设施安全、食宿安全、消防安全等内容向师生作了广泛宣传,有效提高了师生的校园安全意识,营造了安全、和谐的校园氛围。

十、宣传沟通到位

我校在学生报到注册期间通过宣传展板、校园广播向学生和家长宣传学校取得的成绩、发生的变化,得到了家长们的广泛认可;在全体教职工大会上,向大家宣传新政策、新规定、新思路,争取上下一心,共创佳绩。对新进教师,加强沟通与交流,及时向他们介绍学校的办学情况,让他们更快融入集体,迅速成为学校的生力军。对各年级新生,通过开学第一课,做好思想动员,宣传学校的育人理念,力争让新同学找到归宿感,参与到学校的建设中来。

篇3:平坝三中校舍建设申请报告

一、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形成

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和发展的集中体现与重要标志。任何进步的政治观念、政治行为, 归根到底要以创建、发展和完善先进的政治法律制度为目的, 同时, 需要有先进的政治法律制度来规范和规制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们党从理论上概括出两个社会主义文明形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但是它将政治列入了精神文明的表现。党的十六大报告, 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十六大通过的新党章也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规定。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明确地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出部署, 并将它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起, 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三大基本目标。十八大报告强调,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二、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立的时间也不过60年左右的时间, 它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优秀的政治文明, 它还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要充分展示、发挥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优越性, 就需要我们加强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而建设的起点, 则在于我们弄清我国政治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并加以详细地分析。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也清醒地看到, 虽然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仍有许多需要克服和解决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

(一) 民主制度还不够健全

建国以来我国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一系列基本政治制度, 以及一些具体的执行性制度, 这对巩固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权、维护人民的基本政治权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人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家作主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权利在某些方面还没有得到充分实现。同时,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 一些新的领域需要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加以规定, 还有一些己有的制度性规定已经不符合现有的形势要加以修正。

(二) 党政官员腐败现象滋生

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它不仅需要建立起全社会先进新型的政治文化观念, 还需要建立起科学完备的政治法律制度, 更需要培养文明高效的政治实践行为。

在我国, 不少方面的制度有漏洞, 机制不健全。我们现在尚未建立起一整套有效的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经济、政治和文化体制, 都还处于改革完善的过程中, 有些体制已经比较完善, 有些正在完善, 有些还很不完善。

三、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解决的基本途径

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 就是要采取多种措施, 通过发展政治文明,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建设好社会主义, 最终过度到共产主义, 实现政治文明的高度发达, 使政治权力回归于社会之中;从近期的角度来看, 就是要解决好我国政治文明发展过程中各个方面的问题和障碍。

(一) 完善党内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是促进政治文明建设的关键

发展党内民主, 既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又是克服党自身问题的有力对策。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 政府才不敢松懈, 只有人人起来负责, 才不会人亡政息。党内民主是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的关键, 以党内民主建设来逐步推动人民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发展党内民主, 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我们要以发展党内民主为先导, 带动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因此, 只有解决好发展党内民主问题, 才能解决政治文明建设中的问题, 推动人民民主的发展。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属性和核心内容。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民主政治的关键是保障公民权利得到平等实现即人民主权。民主政治作为一种制度, 反映了社会政治文明的发展要求。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其核心和精髓是人民民主。没有人民民主的政治制度, 由人民自己来依法管理国家大事, 人民的各项权利就没有保障制度的保障, 各种义务也无法履行, 现代化建设就无法顺利进行。

(二) 健全法制化制约机制是促进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

法治是现代化社会的组织形式和治理国家的方式, 是人类社会进步和文明的标志。实行依法治国, 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 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 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 管理国家事务, 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管理社会事务, 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 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制化。我国的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 是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经验的总结, 也是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保障。

篇4:平坝三中校舍建设申请报告

關键词:拓展性课程;兰溪三中;课程建设

G622.3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当前,随着新高考改革进一步深化,尤其是浙江省的选考学考制度的落实,高中课程改革正在大面积如火如荼进行中,作为兰溪市首批省二级特色示范高中,其课程改革从制度层面予以了保证,如《选修课程开发与设置审核制度》、《选修课程校本培训制度》、《选修课程学分认定制度》等。由于以往全省乃至全国同一套课程体系使得广大一线教师缺乏课程建设的经验,因此在实践中难免会遇到很多困难。本研究试图通过调查了解本校拓展性课程建设的基本情况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在课程改革中出现“走过场、一阵风”,为课程改革提供一些事实和建议,以期推进高中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二、调查的对象和方法

本次调查的方法采取整群抽样调查,在高一、高二两个年级的学生以及全校教师中随机抽取样本。采用的问卷是自编问卷,主要分为单选题和不定选选题。发放给教师共100份自填式问卷,回收有效问卷85份,回收率为85%,发放给学生共2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95份,回收率为97.5%。

三、调查的结果和分析

(一)师生对拓展性课程建设的认识

1.拓展性课程内涵的理解

调查发现,教师对于拓展性课程的理解还是比较全面的,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偏差。51.8%的教师认为拓展性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课程选择;48.2%的教师认为拓展性课程促进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41.2%的教师认为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力和生涯规划能力;但是也有17.6%的教师表示不清楚。

2.拓展性课程的意义所在

66%的学生认为通过自足选修拓展性课程了解了相关课程或掌握了相关技术;65.5%的学生认为可以丰富自身对学习的认识、理解和感受;41.5%的学生认为学会了自我选择、自我规划和自我负责。

3.拓展性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调查表明,29.4%的教师认为自己所任教的科目很有必要开发拓展性课程;48.2%的教师认为有必要开发;15.3的教师认为一般;只有7.1%的教师认为拓展性课程开发不必要。有97.5%学生表示愿意经常参加拓展性课程,只有2.5%的学生表示不愿意。

以上调查结果反映出一线教师及学生都认识到拓展性课程的开设对教师专业发展、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重要价值,因此对于拓展性课程的建设必要性都有比较一致的认同,但可以看出学生的态度更坚决些,他们基本都表示愿意参加拓展性课程的学习。

(二)对拓展性课程建设或开设资源、效果的认识

1.拓展性课程建设的可用资源

64.7%的教师认为拓展性课程建设的可用资源可以是教师的特长、爱好和兴趣;58.8%的教师认为可以利用学校特有的教学资源;49.4%的教师认为可以利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47.1%的教师认为可以寻求其他的支持。

2.课堂教学效果

调查显示,12.9%的教师认为自己开设拓展性课程课堂教学效果很好;65.9%的教师认为教学效果一般;9.4%的教师认为效果差;2.4%的教师认为根本没有效果。而27%的学生认为任课老师的拓展性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好;62%的学生认为一般;只有8.5和2.5%的学生认为课堂效果不好或根本没有。

3.成熟的拓展性课程特征

调查说明,64.7%的教师认为成熟的拓展性课程应该有明确的课程教学目标;60%的教师认为应该有完整的文本材料或其他材料;49.4%的教师认为应该有专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45.9%的教师认为应该有固定的教学时间和教学地点。

4.学生的兴趣、特长和爱好对拓展性课程建设的重要性

94.5%的学生表示自己在自主拓展性课程选择中会选择兴趣特长类的拓展性课程;32.5的学生表示选择职业技能类课程;19.5%的学生表示选择知识拓展类课程,还有6.5%的学生会选择了其他类。

以上调查表明,目前绝大多数参与拓展性课程开发的教师认识到拓展性课程建设的可用资源的多样化,尤其是认识到课程开发要做到“以生为本”,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尽量为学生提供相对成熟的文本材料和评价体系,体现了教师在拓展性课程建设中的责任化和规范化;大部分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限定拓展性课程,并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自主选择拓展性课程,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总体比较满意,但是也可以看出他们对拓展性课程的期望比较高。

(三)本校拓展性课程建设的实践情况

1.拓展性课程建设的参与、管理

调查结果表明,41.2%的教师认为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主体是教研组;27.1%的教师认为是教师自己;17.6%的教师认为是备课组;还有14.1%的教师认为是专家学。43.5%的教师表示自己知道学校里有专人负责拓展性课程开发和建设的管理。

2.拓展性课程的实施安排

调查发现37.6%的教师认为拓展性课程的实施安排要有专门的教师、教室和时间;30.6%的教师表示学校要求开课的教师要按照事先安排好的方案进行教学;20%的教师表示学校安排了教研组或课题组进行研究;5.9%的教师表示学校安排了专门的领导、管理人员进行检查或听课。

3.拓展性课程的评价与考核

调查表明41.2%的教师表示不清楚学校是否对拓展性课程进行了考核,38.8%的教师认为学校还没有进行相关考核工作,还有20%的教师表示学校对课程有考核。对于学生修习拓展性课程的考核,70%的学生认为要看课程自身的特点来考核,16%的学生认为要结合平时表现和期末作品,10%的学生认为最好不要考核,4%的学生认为无所谓什么形式進行考核。

4.拓展性课程建设过程中的主要困难及原因

调查发现62.4%的教师认为自己在开发拓展性课程方面有困难,27.1%教师认为虽然有困难但是能够自己解决,10.6%的教师则认为没有困难。65.9%的教师认为主要的困难是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47.1%的教师认为缺少相关的资料,43.6%的教师认为主要困难是缺少相关的开发知识和技术,31.8%的教师认为是缺乏规范的评价和考核或其他方面的原因。

四、调查的对策与建议

(一)正确认识拓展性课程建设的中各种的地位和作用

调查表明本校61.7%的教师开设过拓展性课程,基本所有的学生修习过拓展性课程。学校、教师、学生都已认识到拓展性课程对特色学校创建、教师自身专业成长和学生个性发展等有着重要作用。但是在调查中也发现由于高考必考课程的设置使得不计入高考总分的拓展性课程存在一个相对“尴尬”的地位,为了学分而修习的状况依然存在。为此,需要明确各自的地位和作用。

从学校层面看,兰溪三中在“为幸福人生奠基”办学理念指引下,根据学生不同层次需求,形成以学业水平考试为目标的基础性学科选修课程与以选修课程为目标的发展性学科选修课程体系,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课程选择权和更加丰富的适合学生“全面且有个性地发展”的课程。可见,学校要为拓展性课程的建设起到领头者作用。

从教师层面来说,作为拓展性课程建设的直接承担者,教师的专业素质对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还是有一部分教师在拓展性课程建设中表现出参与意识模糊、知识储备不足、兴趣特长缺乏、课程开发能力欠缺等问题,制约着课程建设和课堂效果。为此,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增强学科拓展意识,加强在开发能力上的培训,增强自身的专业能力。

从学生层面上说,绝大多数的学生希望能够在拓展性课程中提高综合学习能力以及自我选择、自我规划、自我发展能力,对课程开设非常期待。但在目前高考选拔人才机制下,他们依然存在学习任务重,没有时间和精力,学习能力不够等实际困难。所以对学生首先要认识到拓展性课程的学习是对基础型课程的有益补充,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

(二)利用多种资源,创建有特色、高水平的拓展性课程

课程特色是学校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所学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形成的,体现了这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兰溪三中在新教育理念的引领下,以“生态育人,和谐发展”为办学特色,深入发掘其内涵,积极创设和谐氛围,努力从区域资源、社群资源、家长资源以及师生资源出发,逐渐形成了具有三中特色的四大特色课程群。

(三)完善拓展性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

拓展性课程评价是拓展性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评价内容上可以分为拓展性课程本身的评价和实施效果的评价两部分。比如对课程开发过程中,通过了解教师的参与度、对其开发能力的支持度、是否规范等方面进行评估和帮助;而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着重了解学生的学业成绩、教师的教学三维目标实现、以及学生的兴趣是否达到满足、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等。

在评价机制上,可以通过建立学分制与弹性学制相结合的方式来推进拓展性课程的评价。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是我校拓展性课程评价的两大基点,也是顺利推进、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保证。因为实践证明学分制和弹性学制能有效促进形成对学生课程学习的导向、激励和制约机制,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和个性特长的发展。

最后,对教师来说拓展性课程的评价具有激励、反馈和促进的作用。既然拓展性课程建设就基于教师自身的学科优势、兴趣特长以及学校特色资源开发和师生共同成长的考虑,所以对其评价就要考虑到课程本身的差异性和独特性,要将诸如是否体现一定的特色、是否受到学生欢迎、是否符合学校实际、是否体现学校特色作为衡量的标准。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充实课程知识、提升课程开发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从而能够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创造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周鹤萍,拓展型课程教学策略的尝试[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6.3

[2]泰勒著,施良方译.课程与教学的基础原理[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上一篇:观雨作文750字左右下一篇:问个关于系统MSG的问题?Windows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