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法考试案例分析

2024-05-13

国际商法考试案例分析(共8篇)

篇1:国际商法考试案例分析

《国际商法》考试试题(案例分析)

班级单位____________ 姓名成绩_____________

1.A、B、C三人分别出资50万创办了一个合伙企业,由于资金不足,又以该合伙企业的名义向银行借了100万元。经营三年后该合伙企业破产,经过资产评估,该企业的剩余资产只有70万元,这时,出资者A家里的资产有26万,而B只有3万、C也只有7万。银行在获得该企业的70万元剩余资产后,要求A、B、C三人用其各自家里的资产来抵剩余未偿还的债务,担遭到了A、B、C三人的拒绝,最后银行只有向法院起诉。请你替法院作出公正的判决,并说明理由。

2.某商人甲在给乙发的一封要约中说:“我有丰田牌轿车50辆--------(各项交易条件)-------,如你方需要,请电汇55万美元到我方帐户上,我方收到汇款后的15日内交货”。商人乙在该要约规定的有效期内回电说:“我方完全接受你方提出的各项交易条件,并已将55万美元汇交你方开户银行,该货款在你方交货前代为保管”。商人甲对此未与答复,并将轿车以更高的价格出售给了另一客户。商人乙为此向法院起诉,要求商人甲履行合同。问该合同是否已经成立?为什么?

篇2:国际商法考试案例分析

代理人履行的义务:1履行代理任务的义务,2按委托人意志或利益履行的义务,3勤勉谨慎地履行代理职责,4亲自履行的义务,5代理人应当根据委托人的要求管账并向其汇报账目 股份公司特点:1是一种最典型的法人组织2是一种最典型的合资公司3有最低法定股东人数的限制4全部资本均等分为股份5要公开发行股票,以筹集公司的资本6股东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7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相分离8必须公开其财务状况

有限责任公司特点:1出资人以其出资额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承担责任2人资两合性3公司封闭性4设立程序和权力机关设置简便灵活5公司的规模可大可小 有限公司成立条件:股东符合法定人数2股东出资达到法定最低限额3由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4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要求的组织机构5有固定生产经营场所必要生产经营条件 募集成立(发起成立)程序:1设立公司章程2由发起人认购股份3订立募股章程4向主管机关提出募股申请5募股与认购6召开创立大会7申请成立登记

无限公司概念:指有两个以上股东组成,全体股东对公司的债务负无限连带清偿责任的公司

两合公司:指由一个以上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与一个以上的无限责任公司股东所组成知识产权(intelle ctrolproperty);人们对自己智力劳动成果及生产经营活动形成的商誉,标记能享有的各项专有权利名称 著作权:人们对科学,一束等学术作品能享有的各项专项专利权利的总称

知识产权法:调整人们在保护知识产权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

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工业产权(专利权,商标权)知识产权的特征;1国家授予性2专有性3地域性4时间性 发明包括:1产品发明,2方法发明,3改进发明

专利权特点:1独立性2客体公开性3法定授权4效力局限 校严条件:1新颖性2创造性3实用性

我国法律渊源:1法律2 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行政法规3 地方国家机关的地方性法规4 民族自治条例,5单行条例 6特别行政区法律7 国际条约8 法律解释

大陆法系特点:采用成文法,法律划分为公法和私法,法律规范抽象,概括,逻辑严谨,系统性强 英美特点:(判例法,普通法和衡平法两种形式,体系繁杂,逻辑性不强)

商法:是有关商人和商事活动的法律

国际商法渊源:国际条约与 国际贸易惯例(不是法律)国际商法:调整国际商事活动的法律总称 国际经济法:调整国际经济活动的法律总称

国际公法:调整国与国,准国家实体间的各科社会关系 经济法:国家为了保护经济协调稳定发展而制定的调节经济 法律渊源(法律外在具体表现形式)有:历史渊源,效力渊源,形式渊源

大陆法系渊源:成文法(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国际条约,习惯

《合同法》1999年颁布 《民法通则》1986年4月颁布《公司法》1993年12月

法律解释: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

法律分析:规范分析法,比较分析 实证分析 语境分析 合同:平等主体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承诺:受要约人同意接受要约的条件以缔结合同的意思表达 承诺失效:投邮主义了解主义到达主义

中国《合同法》即没有对价的概念,也没有规定约因 合同的履行:指债务人全面的,适当的完成其合同义务,债权人合同债权得到完全实现行为

篇3:国际商法案例教学探讨

一、案例及案例教学的内涵解读

案例是指对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的内容情节、过程和处理方法进行的客观描述, 以备查询和再现。

关于案例教学的定义有很多种, 对各层次属性不同的排列组合、不同的取舍形成了不同的案例教学概念, 也反映出对该教学法不同的认识程度。

大多数对案例教学的界定着眼于它的教学方式上。“案例教学法是指以案例作为教学材料, 结合教学主题, 透过讨论问答等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 让学生了解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概念或理论, 并培养学生高层次能力的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 就是通过教师讲授、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实际案例、撰写案例总结报告等过程来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2]“案例教学就是以教学案例为载体, 是基于一定的教育目标, 选择一定的教学案例从事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特征, 强调师生对案例共同进行讨论, 并写出有关案例分析报告。”[3]这些界定对案例教学中的一些核心要素都有强调, 侧重面不一样。

下面是一则比较完整的关于案例教学的定义, 它也代表本研究对案例教学的界定:案例教学就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要求, 运用挑选出来的案例材料, 使学生进入某种特定的事件、情境之中, 通过组织学生对事件的构成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究活动, 从而提高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4]。

二、国际商法案例教学的价值分析

目前, 我国高校国际商法的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是讲授的方法。中国高校传统的讲授式教育还是有其优越性的, 如传授的专业知识具有条理性和系统性, 便于学生作笔记和掌握。但是, 讲授式方法存在着其特有的缺陷, 主要表现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因为学生在课堂上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的听课状态, 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创造性的思考问题;不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法律和法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为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主要是书本法律知识和经过教授智力加工的研究成果, 很少有机会在课堂上具体、充分地讨论实际案例。虽然近些年来, 教育界一直在探讨如何改进教学方法, 改变讲授式方法给学生带来的被动局面。但在这方面我们同其他国家相比做得还很不够。我们的教学方法应当移植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 改变单向的理论灌输式教学方式。

(一) 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国际商法》是一门比较抽象的理论性课程, 单调的法律条文和基本概念众多, 专业性强, 内容庞杂, 具有枯燥性的特点, 如果只是简单地教授知识, 照本宣科, 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 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更无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了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案例教学法可以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 将现实生活中的生动、逼真的事例引入课堂, 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气氛;给学生提供一个独立思考、自由讨论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学习状态下进行教学, 就比较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其学习的动力。

(二) 可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国际商法》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学习国际商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将其运用于国际商事交往实践中。传统的讲授型教学法, 能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标准答案”式的理论知识, 却难以获得运用该理论知识去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而案例教学法更加注重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案例教学由于通过让学生认真分析案例, 并在分析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解决意见,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的开展, 通常是由教师事先选择教学案例, 通过教学案例的呈现创设一个具体的实际问题情境, 课堂教学就是在围绕这个具体案例开展的分析讨论中进行的。学生通过案例中所涉及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在潜移默化中便逐渐学会了如何去分析问题, 学会遇到类似的情境或问题时该如何对待, 从哪些方面着手解决。而且由于大量案例并没有唯一确定的解决办法, 可以给学生进行开放式思考和讨论空间, 也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适应社会的需求。

(三)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与人沟通的能力

案例教学这种教学形式特别依赖并突出学生之间的通力合作。小组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 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 小组成员之间必须学会相互理解、彼此尊重和信任。实践证明, 一个彼此合作、相互支持的团体的学习效果, 要远远好于单个人的学习效果。在传统的讲授方法中很难培养或提高学生的协作和沟通能力。

(四) 有利于学生系统化地掌握专业知识

国际商法教学案例应该会涉及很多问题, 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 学生往往不能单纯依靠某一部分的内容去分析整个案例, 必须对学习的整体内容都非常熟悉并且能够前后融通、综合运用。所以, 案例教学在无形之中将学生所学习到的全部内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在将课程不同内容和知识点系统化方面起到了红线的作用。

三、案例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

(一) 理论教学是案例教学的基础

要实行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切不可提倡了案例教学, 而丢弃了理论教学, 因为没有必要的理论基础作铺垫, 案例讨论就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没有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培养能力也就成为一句空话。无论是采用什么教学方法, 其目的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课程的知识点, 提高他们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 开展案例教学不是替代理论教学, 讲授教学应该与问题讨论、案例教学结合起来, 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 应选择典型的案例

由于课时数的限制, 案例的选择不在于多, 而在于精, 关键在于所选用案例能更好地适应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的需要。教师应精选并提炼国际贸易法方面的现实典型判例充实国际商法案例库, 以达到通过案例讨论使学生加深理解法学基本理论之目的。因为案例教学法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引发学生听课的兴趣, 而在通过案例分析, 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法理的一般原理原则, 提高学生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越经典, 学生就越有兴趣, 参与程度就越高, 学习收获也就越大。欧盟、美国、日本、东盟、韩国、俄罗斯等是我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 因此, 我们也应特别注意选用与这些国家或地区相关的典型案例。

(三) 应注意及时更新案例

国际商法的案例伴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商法的进步而不断变化。国际贸易具有涉及面广、变化快等特点, 国际贸易活动在网络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也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因此, 在案例的选择过程中, 必须适应国际商法实践迅速发展变化的实际;案例教学选择的案例必须不断更新, 才能保证实际教学的需要。

(四) 需要耗费较多时间和精力

案例教学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 以教师的有效组织为保证, 以精选出来的能说明一些问题的案例为材料, 而要做到这些方面的有机结合往往较为困难, 有时会产生耗费时间较多而收效甚微的结果[5]。案例教学在时间和效益上存在着矛盾, 案例教学需要耗费的时间较多, 它要求教师和学生都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好案例教学的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但教师和学生的精力和时间毕竟有限。

总而言之, 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 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在实践上是必要的, 是符合课程教学目的和专业培养目标的。在国际商法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有益于师生的共同提高, 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要点, 增长实际操作能力。不过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和风险性。

参考文献

[1]邹丽敏.案例教学的教育价值及教学流程探讨[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 2004 (, 2) :38-39.

[2]杨清源.如何推行案例教学法[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16 (8) :44.

[3]潘学中.论师资培训中的案例教学[J].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1 (, 6) :13.

[4]黄卫国.案例教学模式在教育学课中的运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2, 增刊:98-99.

篇4:国际商法双语教学探讨

关键词:国际商法;双语教学;矛盾;教学探讨

国际商法课程主要以国际商事交易相关活动所遵守的各类法律规则与惯例为学习内容,其自身内容的涉外性质适合开展双语教学,通过双语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构建比单一中文教学更为全面和扎实的国际商法理论基础与专业英语技能,对今后从事各种涉外经贸活动,解决实务中所出现的法律问题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在笔者进行国际商法双语教学的进程当中,在不断进行教学评估和反馈的基础上,在学习前辈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思考的前提下,总结出以下几点双语教学中存在的矛盾,对以下几点矛盾的探讨在笔者看来是解决目前双语教学问题的关键。

一、国际商法开设双语教学的必要性与学生法学知识基础薄弱的矛盾

当前国际经贸活动广泛建立在各种国际商事法律规则与惯例基础之上。因此,掌握国际商事法律的基本规则惯例以及熟悉解决争议法律途径,对国际经贸活动的顺利开展,以及维护正当合法权益都十分必要。国际商法所涉及的国际经贸法律规则很多都来源于美欧等国的法律制度与司法经验,引入英文教材,开展双语教学,可以使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国际商事规则的本源,对于从事国际经贸专业知识学习的学生而言,国际商法开展双语教学的重要意义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将本来就晦涩的法学术语英语化让法学基础薄弱的学生更加吃力,所以加大普法教学力度也就成为应有之意。

二、国际商法开设双语教学的必要性与优秀国际贸易法双语教材缺乏的矛盾

根据笔者近年不断试用目前国内选用的教材体会,现行国际商法教材版本较多,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国内作者出版的针对中国学生的双语教材,另一类是直接选用美国大学所使用的国际商法教材。前一类教材符合中国人的视角与教材编写习惯,内容不仅介绍西方法律制度,还能注重与中国法律制度规则对比,有利于学生全面地理解掌握,但是其内容表述上往往具有较为明显的中国式的思维习惯与表述方式,而非地道的专业英语。此类教材比较适合教师开设国际商法双语初期选用。后一类教材作为美国专业人士编写的大学教材,法律英语纯正,体例安排生动,案例编选丰富。但是这一类教材本身针对的对象是美国学生,缺少对中国涉外法律规则的介绍,因此教材中许多内容与中国学生学习从事涉外经贸活动规则的要求相差较大。现行国际商法教材版本较多,在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日新月异的情况下,旧版教材的结构设置已显得不甚合理,教材内容与本专业其他课程重复较多,相关法学基础知识不足。笔者认为,在更新旧版教材结构的同时,合理融入与国际商法有关的法学基础知识,即将国际商法所需法学基础知识加以整理放在教材之前,或将该部分知识有机融入教材的每一章内容。为了满足双语教学的需要,新的教材还应考虑将国际商法中有代表性的内容的英语原文保留,即教材的部分内容为中英对照;另外,还应加入一定比例的英文资料。有学者认为,选用合适的外文原版教材也是非常重要的,笔者认为没有必要在本科教育阶段,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也引入国际商法英文原版教材,我们应当将教育资源用在编写适用国际商法双语教学的教材上,而非直接“拿来”。

三、国际商法开设双语教学的必要性与学生法律英语高度专业性以及缺乏的矛盾

法律英語是法学专业的必修课,在英语国家中被称为Legal Language或Language of the Law,即法律语言,在英语中指表述法律科学概念以及诉讼或非诉讼法律事务时所用的语种或某一语种的部分用语。法律英语所使用的语言不仅是英语本身,还包括其它语种,如法语、拉丁语等,而且它不仅是一门简单的翻译课。开展国际商法的双语教学,法律英语基础不能为零,仅靠教学中的临场翻译,根本无法满足国际商法双语教学的目的。国际商法本身具有专业术语多的特点,一些英文词汇在日常应用时的含义与其在法律术语中的含义相去甚远,而且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只是会遇到翻译问题,更重要的是语境问题,这些专业术语理解上的困难,必然影响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学效果。

四、国际商法开设双语教学的必要性与教师英语应用能力不足的矛盾

目前,我国高校双语教师匮乏已成为制约双语教学发展的瓶颈。我国高校至今还没有专门针对双语师资的培养,现有的双语教师缺乏专门系统的双语师资培训。从总体来看,高校双语教师大致可分为两类:一部分是一些外语优秀的专业课教师,这部分教师可以熟练阅读外文文献,科研能力强,能够用外文板书或按照外文课件授课,但缺乏语言教学方面的系统训练,听说能力不足,很难用外语充分表达自己的专业思想,也难与学生互动,直接影响双语教学的实际效果;另一部分是外语专业教师通过较为简单的专业知识进修后转而进行双语教学(或者是外语专业的本科生在研究生阶段学习了非外语专业),他们虽然语言教学能力较强,但是专业基础不扎实,在有限的时间内难以系统掌握专业领域知识,无法深入传授专业知识,容易把双语教学变成了语言教学。因此,高校双语教学要兼顾近期急需与长远规划,多方面着手建设一支专业结构合理、年龄梯度合适的双语教师队伍,并形成梯队式师资储备。自倡导双语教学以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商法课程的双语教学的巨大价值得到广泛认同,这契合了国贸专业培养专业理论与实践复合型人才的最终目标。但是国际商法双语教学一开始往往会陷入困境,实际的教学效果与预期目标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种困境既是专业学科差别,也是由双语教学模式自身缺陷所导致的。面对存在的困境,我们需要不断分析问题,总结经验,及时找出改进教学效果的方法,从而逐步实现双语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篇5:国际商法考试案例分析

4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美国1926年颁布的《美国法典》()。

A.是美国一项系统化的成文法典

B.该法典具有与《法国民法典》一样的法律特征

C.具有法律汇编的性质

D.是美国开始由判例法国家向成文法国家转变的重要标志

2.国家规定并由工商行政部门公布必须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有()。

A.烟草制品

B.儿童食品

C.地方特色产品

D.电子产品

3.()采取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的方式来筹集资本。

A.股份有限公司

B.无限责任公司

C.有限责任公司

D.两合公司

4.以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作价出资人金额不得超过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

A.10%

B.20%

C.25%

D.30%

5.有限责任公司设经理、副经理,由()。

A.股东大会选举产生

B.监事会主席任免

C.董事会任免

D.董事长任免

6.票据关系是指()。

A.当事人之间基于买卖行为而发生的债权债务关系

B.当事人之间基于经济行为而发生的债权债务关系

C.当事人之间基于票据行为而发生的债权债务关系

D.当事人之间发生的债权债务关系

7.出票人签发,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是()。

A.支票

B.商业承兑汇票

C.本票

D.银行承兑汇票

8.我国《合伙企业法》规定()不必由全体合伙人共同决定。

A.处分合伙企业的不动产

B.改变合伙企业的企业名称

C.对外签订合同

D.向企业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变更登记

9.公民甲为某保险公司合法保险代理人,甲在授权内的行为应承担责任的主体是()。

A.代理人甲

B.保险公司

C.投保人

D.甲和保险公司

10.背书人在汇票上记载不得转让字样,()。

A.其后手背书转让的无效

B.在特定条件下,该汇票可以转让

C.其后手背书转让的,原背书人对后手的被背书人不承担保证责任

D.其后手背书转让的,原背书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11.工程师刘某原在某研究所从事微波通信机的研究。1987年3月刘某辞职。同年11月受聘于某公司,两个月后被公司在刘某的指导下开发出64路微波通信机,依我国专利法,该项专利成果的专利申请权归()。

A.刘某

B.某研究所

C.某公司

D.某公司与某研究所共有

12.下列哪一项属于我国专利法保护的智力成果?()㉂

A.一种新化学元素盄发现

B.一种速算方法

C.一种减肥新药

D.一种新的放射疗法

ı3.依大陆法,代理人以自己的名义,为了本人的利益而与第丙人订立合同,日后再将其权利义务通过另外一个合名转移于本人的,称为()。

A.直接代理

B.再代理

C.间接代理

D.复代理

14.洪昌家具厂设计了以下几个产品商标,不符合商标法有关规定的是()。

A.“洪昌”

B.奥林匹克五环图形

C.“长白山”

D.“幸福”

15.依照股东的权利义务不同,股份可分为()。

A.普通股与优先股

B.国有股、法人股与社会公众股

C.公司职工股和内部职工股

D.记名股票与无记名股票

16.关于《维斯比规则》表述正确的是()。

A.增加了集装箱条款

B.推行完全过失责任制

C.承运人的责任期间实行“港到港”原则

D.将诉讼时效延长至2年

17.商事组织的法律分类是()。

A.工业、农业、商业

B.公有制、非公有制

C.独资制、合伙制、公司制

D.外资、内资

18.承运人按固定航线、固定航期,按固定标准收取运费的海上货物运输方式是()。

A.租船运输

B.班轮运输

C.航次租船运输

D.定期租船运输

19.依我国法律,公司是依法设立的以营利为目的的()。

A.合伙企业

B.独资企业

C.企业法人

D.非法人企业

20.依英美法,一个人以他的言辞或行动使另一个人有权以他的名义签订合同,这种代理权产生的原因为()。

A.明示的指定

B.默示的授权

C.客观必需的代理权 D.追认

二.多项选择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属于英美法系的国家是()。

A.加拿大

B.新西兰

C.意大利

D.新加坡

2.由国际商会制订的较有代表性的国际惯例有()。

A.《199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B.《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

C.1994年《国际商事合同通则》

D.1993年《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

3.下列行为属于无效的票据行为()。

A.限制行为能力人在金额较小的票据上的签章行为

B.票据取得人不知道票据转让者转让的票据系偷盗所得而受让该票据的行为

C.因欺诈而取得票据的行为

D.法人单位在签发票据时未在票据上加盖其印章的行为

4.我国商标法中认定驰名商标的标准是()。

A.相关公众对该商标的知晓程度

B.该商标作为驰名商标受保护的记录

C.该商标使用的持续时间

D.该商标的任何宣传工作的持续时间、程度和地理范围

5.反倾销措施包括()。

A.临时反倾销税

B.限制进口

C.价格承诺

D.反倾销税

6.公司债与股份的主要区别有()不同。

A.持有人的地位

B.风险责任

C.利益分配

D.投资期限

7.《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对于卖方交货与合同规定不符时买方可采取的救济方法有()。

A.要求减价

B.撤销合同

C.请求损害赔偿

D.要求加价

8.国际商事代理关系中的当事人有()。

A.本人

B.中间人

C.第三人

D.代理人

9.国际商事合同订立的法律程序包括()。

A.要约

B.商谈

C.承诺

D.签字

10.依出票人的不同可将汇票分为()汇票。

A.商业

B.记名

C.指示D.银行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大陆法系的法律渊源主要是成文法。

()2.在非生产性研究工作中未以专利权人允许而使用其专利不构成侵权。

()3.《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的货物一般仅指有形动产,而不包括股票、债券,流通票据和其他权利财产,以及不动产和劳务等。

()4.《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属于一种国际贸易惯例。

()5.合伙企业成立后入伙的新合伙人,对入伙前合伙企业的债务不承担连带责任。()6.凡是变造的票据一律无效。

()7.在“国际商法”这一概念中,“国际”一词的含义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意思。()8.德国和法国都民商合一国家。

()9.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制定的《电子商务示范法》与其他法律一样具有强制性。()10.国际商法就是调整国际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四.名词解释(3题,每题4分,共12分)

1.产品责任:

2.提单:

3.涉外商事仲裁:

五.简答题(3题,每题6分,共18分)

1.共同海损成立应具备哪些要件?

答:

2.简述代理法律特征。

答:

3.简述要约消灭的原因。

答:

六.案例题:(3题中选做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2006年8月,某市4家企业拟发起成立一家从事高新技术开发的大新股份有限公司,资本总额为400万元,4家发起企业认购125万元(每股1元),其余部分向社会公开募股。2006年10月,发起人中的3家企业以现金认购了70万元的股份,另一家企业则以其非专利技术入股,作价180万元。2006年11月,社会认股人缴纳股款200万元,发起人以大新股份有限公司的名义申请银行抵押贷款75万元,从而募足了股款。2006年12月,在A市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主持下,召开了大新股份有限公司的创立大会,做出建立股份有限公司的决定。请问:依据我国《公司法》,大新股份公司有限公司的成立有哪些不合法之处? 答:

2.2001年5月20日,上海某苗圃向浙江宁波某园艺公司订购一批花木。为此某苗圃签发了一张票面金额为8元的现金支票,交付给浙江宁波某园艺公司。园艺公司的工作人员在去银行提款过程中,不慎遗失了支票。园艺公司随即电告某苗圃此事,请其协助防范。某苗圃接到报告后,遂以申请人身份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要求宣告遗失票据无效。请问:(1)人民法院是否应该受理某苗圃的申请?(2)如申请公示催告,应向哪一个法院申请,由谁申请?应该经过怎样的程序?

答:

3.一条载货船从青岛港出发驶往日本,在航行途中货船起火,大火蔓延到机舱。船长为了船货的共同安全,命令采取紧急措施,往舱中灌水灭火。火扑灭后,由于主机受损,无法继续航行。船长雇用拖轮将货船拖回青岛修理,检修后重新将货物运往日本。事后经调查,此次事件造成损失有如下几项:(1)500箱货物被火烧毁;(2)1500箱货物因灌水灭火受到损失;

(3)主机和部分甲板被烧坏;(4)雇用拖船费用;(5)额外增加的燃料和船长、船员工资。现问:以上各项损失,哪些属共同海损,哪些属单独海损,如在日本进行理算,应适用哪个国家的法律?

答:

《国际商法》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C 2.A 3.A 4.B 5.C 6.C 7.C 8.C 9.B 10.C

11.B 12.C 13.C 14.B 15.A 16.A 17.C 18.B 19.C 20.B

二、多项选择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ABD 2.AC 3.ACD 4.ABCD 5.ACD

6.ABCD 7.ABC 8.ACD 9.AC 10.AD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名词解释(3题,每题4分,共12分)

1.产品责任:是指由于产品存在瑕疵而导致消费者、使用者或其他第三者蒙受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时,该产品生产者或销售者应当承担的一种损害赔偿责任。

2.提单:是指一种用以证明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和货物已由承运人接管或装船,以及承运人据以保证交付货物的单证。

3.涉外商事仲裁:是指当事人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依据合同中订立的仲裁条款或事后达成的仲裁协议,自愿将他们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发生的争议提交给双方同意的仲裁机构进行审理,作出裁决。

五.简答题(3题,每题6分,共18分)

1.答:共同海损成立必须具备以下四个要件:(1)必须确有危及船、货共同安全的危险存在;

(2)共同海损的措施必须是有意而合理的;(3)共同海损的牺牲和费用必须是特殊的;(4)共同海损措施必须具有效果。

2.答:代理具有以下法律特征:(1)代理人必须在本人的授权范围内实施代理行为;(2)代理人必须以本人的名义或为本人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同第三人签订合同;(3)代理人须自己独立为意思表示;(4)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6分]

3.答:要约的消灭通常有下列原因造成的:(1)因要约人撤回或撤销而消灭;(2)因要约期间已过而消灭;(3)因受要约人的拒绝而消灭;(4)因受要约人对要约内容作实质性变更而消灭。[6分]

六.案例题:(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答:大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新公司)的成立不合法之处主要表现在:(1)《公司法》规定股份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500万元,而大新公司只有400万元。(2)发起人实际认购的125万元,不足募集设立时发起人应认购不低于总数的35%的规定。(3)发起人以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出资超过了《公司法》规定的20%的限额。(4)已发行股份的股款应由发起人认购完成,而大新公司以抵押贷款筹足。(5)创立大会应由发起人而非证券监管机构召集主持。[每条2分]

2.答:(1)人民法院不应受理某苗圃的申请。因苗圃是票据的出票人并非票据最后持有人,因此不具备申请人资格。[4分](2)应由宁波园艺公司向票据支付地基层人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其程序如下:第一,宁波园艺公司向票据支付地基层法院提出申请;第二,法院收到申请后立即审查,决定是否受理;第三,法院决定受理后,向支付人发出停止支付的通知并同时发布公示催告。[6分]

3.答:属于共同海损的:(1)因灌水灭火受损的1500箱货物;(2)雇佣的拖船费用;(3)额外增加的燃料和船长、船员工资。[6分]

篇6:国际商法案例分析论文

—浅谈公司法

论文摘要:15世纪末,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这标志着欧洲资本主义逐渐进入海外市场,这也是国际贸易雏形形成的伊始。但是国际商事的交往往往首先遇到一些法律问题,如哪些主体参与交易,这些主体是如何设立和营运的,它们之间有何异同,怎样把握与不同商事主体进行交易时的不同风险等,因此生成了国际商事组织法。在国际商事主体中公司占着重要一席,因此我们来讨论下公司法。关键词:公司概述、公司立法、公司与其他社团性企业的关系。

一、公司概述

(一)、公司定义及其法律特征

对于公司,世界各国法律大致采用列举式及概括式两种定义方式。前者如德国商法典、法国商事公司法、日本公司法典、中国公司法;后者如美国示范商事公司法。日本公司法典规定:“公司是指股份公司、无限公司、两合公司或合作公司。”美国示范商事公司法第1.40节将公司定义为“以营利为目的的非外州(国)公司”。正如前述,传统公司法学界一般称公司为依法设立的营利性社团法人。

公司具有以下法律特征:法人性、营利性、社团性和依法认可性。现在,公司的社团性收到冲击,营利性也不再是所有国家公司立法确定的法律特征。

(二)、公司的种类

在公司法的一般意义基础上,就中国的主要公司类型划分。

1、根据大陆法系传统上按照财产责任形式的不同进行划分:无限公司、两合公司、有限公司、股份公司、股份两合公司;

2、根据英美法传统上按股份发行、持有和转让的方式不同进行分类:封闭式公司、开放式公司;

3、在大陆法传统公司法理论上按信用基础不同对公司进行分类:人合公司、资合公司、人合兼资合公司;

4、在多数国家的公司立法和公司法理论上,按公司的管辖系统进行分类:总公司、分公司;

5、在多数国家的公司立法和公司法理论上,按一公司对另一公司股份或出资额的占有和业务控制程度分类:总公司、分公司;

6、某些国家公司法上按一公司与其他公司间资产占有和业务联系的状况分类:关联公司、独立公司;

7、某些国家公司法上按一公司对另一公司决策的影响程度分类:控股公司和受控公司或者支配公司和从属公司;

8、按股东为数人还是一人所作分类:多元投资公司、一人公司;

9、按适用法律不同分类:一般法上的公司、特别法上的公司;

10、按公司的国籍划分:本国公司、外国公司、跨国公司。

(三)、公司的设立

1、发起人资格:依据中国《公司法》,设立股份公司的发起人须有半数以上的发起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

2、设立条件:有限公司:(1)股东符合法定人数;(2)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3)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4)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5)有公司住所。股份公司:(1)发起人符合法定资格和法定人数;(2)发起人认缴和向社会公开募集的股本达到法定最低资本限额;(3)股份发行、筹办事项符合法律规定;(4)发起人制订公司章程,并经创立大会通过;(5)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股份有限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6)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须的生产经营条件。

3、公司章程:与设立其他企业不同的是,设立公司必须制定章程。公司章程是指由有限公司的股东或者股份公司的发起人订立的有关公司组织及行为基本规则的法律文件。它像一个国家的宪法那样,是公司的根本大法,属于公司的自治性规则。

(四)公司的管理

1、股东大会:股份公司全体股东组成,行使法定职权的公司非常设性权利机关;

2、董事会: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的董事组成,负责公司业务决策;

3、经理:由公司董事会聘任,主持公司业务的行政负责人;

4、监事会:公司中对公司财务会计或者业务活动进行监督的机关。

(五)公司的资本

1、股份是股份公司资本的构成单位,是股东在公司中的地位股权的象征,其一般表现为股票这一有价证券的形式。

2、出资形式:可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有限公司的股东、股份公司发起人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30%。

3、公司资本制度是指法律或者章程确定的有关公司资本的规则。公司资本有三原则:(1)、资本确定原则,是指公司设立时,必须将公司资本总额明确记载于公司章程,并须由股东全部认足,否则公司不能成立;(2)、资本维持原则,是指在公司存继期间必须经常保持与其资本额相当的财产,以保证公司的清偿能力,切实维护债权人的利益;(3)、资本不变原则,是指经公司章程确定的资本总额,不得任意变动。

二、公司立法(一)公司法的定义

公司法的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公司法,是指规定各种公司的设立、组织、活动、解散以及公司对内对外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涉及公司的所有法律、法规,如公司法、《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等。狭义上的公司法,专指以“公司法”命名的立法文件,在我国,即由立法机关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二)公司法的特性

1、公司法是一种组织法,规定公司的设立条件和程序、公司的组织机构以及公司组织的变更、消灭的条件和程序;

2、公司法是一种活动法,规定公司的行为活动;

3、公司法是一种制定法,制定法形式的公司法仍然存在于许多国家;

4、公司法是一种以强制性规范为主的法律;

5、公司法国际统一化的趋势正在显现。

三、公司与其他社团性企业的关系

1、合伙企业与公司的关系

合伙企业是由独资企业发展而来的,公司又脱胎于合伙企业,故人合公司与合伙企业并无本质区别。两者相似之处:(1)、均以营利为目的;(2)、两人以上的投资;(3)、以出资比例分配盈利;(4)、人合公司中的无限责任股东与合伙企业中合伙人的责任相近。区别:(1)法律地位不同。公司是法人,合伙企业不是法人;(2)成立的基础不同。合伙企业成立以出资人的合意为基础,公司成立以章程行为为基础;(3)、成员的财产责任不同。合伙企业中的合伙人对合伙债务负无限连带责任,公司股东负有限责任;(4)、企业财产权属不同。

2、合作社与公司的关系

两者相似之处:(1)、均含有营利性特征的经济组织;(2)、均具有法人资格;(3)、均有一定人数的成员,具有社团性;(4)、均有出资份额并按资分配。区别:(1)、经营性质不同;(2)、财产基础要求不同;(3)、分配形式不尽相同;(4)、收回出资的方式不同。

四、典型案例分析

单某为某市电器商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2000年11月,单某以本市百货公司名义从国外进口一批家电产品,共计价值80多万元。之后,单某将该批家电产品销售给了本市五金交化公司。电器商场董事会得知此事后,认为单某身为本公司董事兼总经理,负有竞业禁止义务,不得经营与本公司同类的业务,单某的行为违反了有关法律规定,应属无效。于是,决议责成单某取消该合同,而将该批家电产品由电器商场买下。五金交化公司认为,该批家电产品的买卖,是在本公司与百货公司之间进行的,与电器商场无关。合同的成立是双方当事人 意思表示一致,而且合同的内容不违法,所以是有效的。至于单某作为电器商场 董事而经营与电器商场相同业务,属于电器商场的内部事务,与百货公司和五金 交化公司无关。,双方争执不下,遂诉至人民法院。法院查明,单某曾于1999年12月决定以电器商场一幢楼房为电器商场第四大股东本市建筑工程公司的债 务提供担保;于1999年10月将自己的一辆小轿车卖给电器商场,事后公司的股 东才知晓情况。

就上述案例,分析如下:

1、单某买卖家电的行为是不合法的。我国《公司法》第61条规定:“董事、经理不得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同类的营业或者从事损害本公司利益的活动。”此条规定即为董事、经理的竞业禁止义务。单某身为电器商场的董事兼总经理,却以百货公司的名义购销家电产品,实际上是为百货公司进行商业活动,显然属于与电器商场的同类营行为,而且是以营利为目的。因此,单某的行为违反了《公司法》关于竞业禁止义务的规定。

2、单某买卖家电的行为是有效。《公司法》并没规定董事、经理的竞业行为无效,只是规定“从事上述营业或者活动的,所得收入应当归公司所有。”本案中,单某为百货公司购买家电电,又售给五金交化公司,该买卖是在百货公司与五金交化公司之间进行的,双方的合同是由双方意思一致而达成的,合同内容也不违法,所以不能认为是无效的合同。电器商场要求将这批家电产品转由本公司买受,没有法律根据,不足采信。所以不能因为单某违反竞业禁止义务,判定其竞业行为本身为无效民事行为。因为我国公司法没有作出这样的明确规定。

篇7:国际商法案例

案例1:1993年8月底,德国建筑商A,美国生产商B,4万吨钢缆,报价是为了计算向某项工程的投标,10月10日可知投标结果。同年9月10日,B向A发出了正式要约,邀约中既没有规定承诺期限,也没有注明要约是不可撤销。同年9月中旬起,钢缆价格猛涨,B于10月2日向A发出撤销其9月10日要约的传真。同年10月10日,A中标,立即向B承诺。B认为己于10月2日撤销要约,因此合同不成立。双方就合同是否有效成立发生纠纷。为什么

案例2:A公司向B公司发出要约,供应100匹马力的拖拉机50台,每台CIF香港3500美元,订立合同后两个月装船,不可撤销信用证付款。B公司收到后立即电复承诺,表示接受A公司的要约,并要求订立合同后立即装船。A公司未作任何答复,也没有提交货物。事后,B公司以A公司违后合同为由要求损害赔偿。要求是否合理 为什么

篇8:国际商法考试案例分析

一、《国际商法》课程与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

结合各高校的经验,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可总结为: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适应性强,富于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够独立从事国际经贸理论和政策方面的研究工作,具有在激烈竞争和不断变化的国际市场上创造性地开展经营活动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1。

(一)课程内容与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

就课程内容而言,《国际商法》课程主要包括国际商事组织法、国际商事代理法、合同法、国际货物买卖法、国际商事结算法、国际货物运输法、国际货物保险法、产品责任法、国际商事仲裁法等内容。上述内容为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培养目标中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不仅包含国际贸易领域内的理论与实践,亦需要国际商法相关知识。

另外,《国际商法》课程的教学对象为国际贸易及其相关专业的研究生。一方面,国际商事法律课程本身就是上述专业研究生的必修课程;另一方面,在提倡跨学科交叉学习的背景下,同时兼有国际贸易和国际商法知识,对培养目标的实现大有裨益。

(二)课程特点与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

《国际商法》课程具有如下特点:

1.注重实务。《国际商法》课程与理论法学,甚至与其他部门法学不同,其实践性更强。从起源上讲,国际商事法律的出现起初是为了解决国际贸易间产生的纠纷,其最初表现为商业惯例。 因此,其更加注重实务。

2.案例讲解是重点。就课程本身来讲,如果仅仅进行理论讲解,将使课程变得枯燥无味。《国际商法》课程尤其如此,在其课程内容中,每部分均需要案例支撑才能将课程进行高效率、高质量的讲解。脱离案例,《国际商法》课程的讲解将变得十分困难。

3.涵盖领域广泛。《国际商法》课程涉及从主体法、行为法、行为配套法律等多方面的内容,课程量非常大。

上述《国际商法》课程的特点与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其培养目标更关注的是理论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树立不仅需要增强自身解决问题的实务能力,亦需要广泛的知识背景,这些在《国际商法》课程中均有所体现。

二、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国际商法》教学现状分析

如前文所述,《国际商法》课程对于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实现十分重要,但在实践中,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国际商法》教学现状并不容乐观。

1.学生兴趣与重视程度的缺失。专业化初衷是为了谋求该领域的精细化发展,但专业化并不否认知识学习的广泛性。相反, 知识的广泛性有助于专业化的实现。然而,在现实中,即使是研究生阶段,学生往往仅仅关注自身学科的内容,而对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并不感兴趣,甚至心存“得过且过”的思想2。

2.授课内容“面面俱到”。如前文所述,《国际商法》课程涉及范围广泛。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国际商法》授课过程中,教师对所涉及的内容往往均需要讲解,由此导致教师教学过程仅对基本知识进行讲述,学生学习也往往一知半解,无法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就正常法学院学生来讲,国际商法课程往往分两个学期讲述,且其开设往往在大三或大四。对于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来讲,其本没有法律基础,在半学期内讲授完全部内容,即使可以实现,也有种“流于形式”的感觉。

3. 案例教学流于形式。案例教学法在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 《国际商法》授课过程中为多数教师采用,但是,该案例往往多选自网上搜集的简单一问式案例,类似于问答题的变形,并不能真正起到启发学生思维的效果。

另外,案例的搜集进而至案例库建设方面的工作并没有得到有效重视,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即使可以找到典型且适合教学的案例,也较为仓促,难免有所纰漏。

4.考核方式过于单一。实践中,《国际商法》考核往往采用书面考试的形式,内容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名词解释、案例分析题。该种考试方式作为众多课程考试的模版似乎并不适用于《国际商法》课程。因为该种类型并不能充分的考察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学生存在以考试内容为学习内容反推式的学习心理的情况下,往往会导致学习成效的降低。

5.教师学科背景单一。实践中,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国际商法》的授课教师往往由国际贸易教研室教师或法律教师担任。但无论哪种方式,均无法解决国际贸易专业和法律专业存在的“鸿沟”。在授课过程中,国际贸易专业背景的教师往往因为缺乏法律知识背景而侧重于国际贸易本身的讲授,而法律专业的教师则常常因为不懂国际贸易知识而仅仅就法律而法律,不能达到两者的有效结合。

三、《国际商法》案例教学法与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契合

(一)两者契合的理论基础

1.价值导向的一致性。《国际商法》课程案例教学法目的在于培养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主导、师生互动的方式,实现学生解决现实国际商事活动的能力,并同时培养其法律思维。而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在国际贸易专业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能力。两者在价值导向上均注重学生解决实际国际商事领域涉及活动问题的能力,具有一致性。

2.利益导向的互补性。《国际商法》课程案例教学法的采用对于学生国际贸易专业知识的学习具有促进作用。案例教学法, 可以扩展学生面对国际商事纠纷的思维,从而反思在具体贸易实践中应当如何进行操作,以避免纠纷的产生。

同样,国际贸易专业知识的学习对于《国际商法》课程教学效果的达致亦具有补强功能。国际贸易专业知识的充实,有助于学生从多个维度对涉及的案例进行分析,而不仅仅拘泥于局部, 可以有效促进案例讨论的互动性,增强案例教学法的效果。

(二)两者契合的实现方式

1.总体原则。

(1)让学生成为主角。此点要求改变原来《国际商法》课程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的模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形成师生间的良性互动,进而让学生成为案例教学法中的主角,启迪学生思维,锻炼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亲验式案例教学。所谓“亲验式”案例教学(behavioral teaching),类似于其他学科的“情景式教学”,简单地说就是让学生充当商事主体的角色,以“亲身体验”的方式学习法律知识,所学到的是自己直接的第一手的经验与技能3。该教学模式与上述让学生成为主角不同,其更强调将学生置身案件之中,亲身体验。

2.具体实现方式。

(1)讨论与互动。案例教学法的重点不在于案件事实本身, 而在于学生通过对案情的了解进一步展开讨论,师生互动,打开思维,锻炼能力。有学者指出,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可安排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对一些有争议的议题展开讨论,各抒己见,通过组内合作和组间竞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笔者认为,该种方式同样适用于《国际商法》课程中的案例教学法,通过学生分组,可以有效实现组内的合作和组间的竞争, 进而实现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

(2)模拟法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模拟法庭是实现上述亲验式案例教学原则的重要途径。运用模拟法庭进行《国际商法》教学活动虽然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它通过学生模拟审理案件的全过程,形象、直观地再现了法庭审理过程。在检验理论掌握的同时,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胆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5。微而言之,模拟法庭是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充分体会法官、当事人、代理人等不同的角色,从而在学习法庭技巧的同时,也学会换位思考。

惟须说明的是,案例教学法于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国际商法》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并不代表其为课程学习的唯一方式,而仅仅表明,在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国际商法》教学过程中,应当以此为重点,方能有效地实现《国际商法》课程教学与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实现的一致性,形成良性互动。

四、结论

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国际商法》教学效果的提升,除案例教学法的加强外,还应当注重前述文中提到的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从意识层面向学生灌输学科交叉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以后求职和工作中,既懂国际贸易又懂国际商事法律的人才十分重要; 第二,对于授课内容应当有所侧重,无须面面俱到,而应当结合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课程的内容,重点讲解主体法、合同法、国际贸易买卖法等内容;第三,对于《国际商法》课程的考核,应当加入日常作业,且日常作业应当以时下热门事件或案例分析为主,以增强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第四,师资方面,虽然改进的难度较大,但学校在选聘《国际商法》课程教师时,应当对具有国际贸易和法律双重背景的人士作优先考量。

摘要:从课程内容和课程特点上来讲,《国际商法》课程对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实现意义重大。但现实中,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国际商法》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国际贸易专业《国际商法》研究生课程应当以案例教学法为重点,以“让学生成为主角、亲验式案例教学”为原则,通过讨论与互动、模拟法庭等方式,实现国际贸易专业《国际商法》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国际商法考试案例分析】相关文章:

国际商法案例分析04-09

国际商法真实案例04-20

国际商法地位分析论文04-20

国际商法案例试题汇总05-13

国际商法05-01

国际商法答案05-26

国际商法论文题目05-01

国际商法论文范文05-09

国际商法读书心得06-30

国际商法读书笔记06-30

上一篇:外联培训下一篇:党员观看《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