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守法驾驶宣誓仪式

2024-05-14

文明守法驾驶宣誓仪式(共2篇)

篇1:文明守法驾驶宣誓仪式

2008年1月2日上午,揭阳华侨中学全体师生在励耘楼前广场举行升国旗仪式暨“遵纪守法”宣誓仪式。高焕祥校长发表讲话之后,带领全体同学进行宣誓。誓词如下:

国旗在上,我们的一言一行决不玷污民族的寄托; 宪法在上,我们的一思一念决不触犯法律的尊严; 祖国在上,我们的一生一世决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老师、父母在上,我们的一举一动决不违反法纪的规范。为了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我们以生命的名义庄严宣誓。

生宣誓。在庄严的国旗下,全体学生举起右手宣誓: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告别陋习。遵纪守法,无私奉献,学礼仪行礼仪,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在校做个规范生,在家做个礼仪员,在社会做个好少年。为文明风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们是新时代的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面对庄严的国旗宣誓:

我决心忠于宪法和法律,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观念,依法行使权利,忠实履行义务,坚守社会正义,维护法律尊严,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做一名学法、用法、守法、护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篇2:文明守法驾驶宣誓仪式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省教育系统举行“小手拉大手文明我先行”大宣誓活动,这是一件意义十分重大的事情。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迅速发展的文明时代,我们的人民生活已经步入了小康水平,当前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是全国人民生活的迫切要求,因此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我先行”活动,让大家树立起文明意识,做文明事,当文明人这对推动社会进步、构建和谐社会是尤为重要的。

记得上半年我校举行告别不文明行为演讲比赛,许多同学对文明的意义做了很好的解析,什么是文明?文明就是弯下腰捡起一张废纸,文明就是当你做错事时对对方说一声“对不起”,当你接受别人恩赐时对对方说一声“谢谢”,文明就是遵守社会公德、遵纪守法不做坏事,文明就是富有爱心,多关怀别人、体贴别人,在别人有困难时给予支持、鼓励和帮助。

一、文明是人活着必不可缺的精神财富。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一个有文明素养的人,他就会多做好事,给社会作出很大的贡献,给他人带来幸福,处处受人尊重;一个文明素养很差的人,就会做不利于国家和人民的坏事,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就会被千夫直指,万人齐骂。

二、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一个文明的人,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的人。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一次,列宁同志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是多好的文明礼仪的体现啊,同志们,同学们,文明礼仪不只是伟人、名人才应该有,应该讲,文明需要我们社会有一群、有一大批、乃至整个社会的所有公民都来共同为之努力。

三、文明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公民的良好形象。

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社会文明,小的会影响自身形象,大的会影响国家声誉。清朝时候,李鸿章出使俄国,在一公开场合随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国记者大加渲染、嘲弄,丢尽了中国人的脸。这是一个不遵守社会文明的历史教训。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国欲存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人的文明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完善自身的认知水平;认知到达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态,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自己的修养便得到完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完善个人道德修养,便有了推进社会公共文明的基础。我们学校把“合而共进、和谐发展”作为办学理念道理依据也就在于此。

四、文明氛围对民众的生活亦有莫大的影响。

闯红灯发生交通事故,别人休息时吵闹,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洁白的墙壁上印上自己的鞋印、脚印,槟榔汁往墙壁上吐,破坏公共设施,毁掉通讯设备,走路践踏花草、歪七歪八,穿着不修边幅,头发奇型怪状。。这些都是不文明的行为,都极大影响到人们的生活。

五、文明需要我们从小养成,从身边细小的事做起。

有记者访问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儿学到的呢?“在幼儿园。在那里,我学到了令我终身受益的东西,比如说,有好东西要与朋友分享,谦让,吃饭前要洗手……”我们完善自身的文明修养也一样,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举措,而是要从身边小事做起。把文明贯穿在我们的一举一动之中。很多同学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他(她)在校园里随处丢弃饮料瓶、碎纸、乱涂乱画、上课睡觉、不完成作业、破坏公共设施、毁坏学校环境、对同学的疾苦漠不关心、对别人的困难视而不见,不遵守交通规则,有时我们听到同学们口中吐出的脏话,心里十分的难受、脸上是多么的难堪。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吗?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统一体。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教育有什么区别呢!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文明,就要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文明的行为。

上一篇:独家经销商合同下一篇:激励相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