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开题报告范文

2024-04-28

会计学开题报告范文(精选8篇)

篇1:会计学开题报告范文

信息技术自出现之日起,就带给教育者无限的遐想与期望。几代教育技术人和教育研究者历经一个世纪,在众多技术所带来的教育期望中,试图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而改变教育现实的教育理想。然而,在近些年中已经融入了信息技术的教育,把课堂教学和信息技术融合的优势完美的展现在世人眼前,使其在融合的过程中不断磨合、不断完善,进而构建成完整、清晰的教育体系。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

我校作为一所农村小学,自购置计算机多媒体后,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不同程度的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关系并没有因此发生重大改变,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其作用仅仅停留在辅助教学上,仅仅是教师教学手段的补充。它更象是录像,只能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东西,以此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其作为信息源的功能,其“双向交互性”的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并没有形成现代信息技术真正融入其中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失去了其本质的意义。“应用教育技术,促进素质教育”也就了一句空话。因此,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信息技术和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探索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选择以《信息技术与小学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探索与研究》作为研究课题。拟通过课题研究,探索总结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的实施过程中具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因素,在实践中形成一定的模式或操作程序,同时努力构建起一支新课程意识强,具有创新能力的现代教育技术科研队伍,优化教师教学行为;通过课题研究,构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及学生信息素养的评价体系,同时带动数字化教育环境建设,推进教育的信息化进程,促进小学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通过研究,以求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有效性。经过研究,将探索出信息技术教育的新模式:把电脑定义为学具,有效地辅助学生认知、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信息技术素养,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切实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课题的研究现状 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教学的融合,正在成为当下信息技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在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和建构主义的“学与教”理论等理论指导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日益普及,理论研究研究日益深入细化,何克抗教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专著已经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从实践层面,各种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涌现,如“信息加工”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在线学习”教学模式,而且推出了大量的精彩的教学实例。上述研究成果与我省提出的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存在很大的差距,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借鉴,很需要探索、实践、积累。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

(1)目前我校在课堂教学融合方面存在问题的调查与研究(2)融合环境下学生和教师能力研究

A学生能力:使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以及其它技术设备,并初步评价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使用技术的优缺点的能力;使用通讯技术和在线资源参与合作解决问题的活动,开展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向同学和老师展示和交流课程学习的成果的能力;使用日程和任务管理软件进行自我学习管理,如制定学习计划、安排日程等的能力;通过多渠道获取学习资源,并能初步评价资源的准确性、适用性的能力;指导每个学生建立一个虚拟的、彼此联通的个人学习空间来进行学习管理、网络交流、在线测试等。

B教师能力:熟练使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电子备课和教学研讨的能力;熟练使用搜索引擎、资源网站、资源库系统等,检索、下载和合理使用各种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能力;自主制作或改造课件的能力;熟练使用网络教学平台辅助课堂教学的能力;灵活使用信息技术工具与学生及家长进行交流的能力;每个教师建立一个虚拟的、彼此联通的个人学习空间,教师能进行教学资源管理、学习活动设计、教学任务安排等各种网络教学活动,等等。

(3)融合环境下的教学内容及课堂教学各个环节呈现的基本特点。(4)融合环境下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效率的主要方法。(5)融合环境下课堂效率评价的主要方法。

四、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1)课题组通过调查研究、查阅资料,初步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发展动态,充分认识转变教育观念,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育手段的重要性,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增长点和切入点、组织课题参与人员系统学习有关运用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对全体课题组人员进行运用信息技术培训。

(2)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参与学科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氛围,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教与学,探索有效的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的模式,深化课堂教学的改革,促进教与学的优化,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2、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有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研究、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和提炼,以形成信息技术环境下整合教学的理论和方法。

(2)调查法:调查目前我校教师在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方面的现状;调查研究过程中教师的运用信息技术的水平与教学效果,搜集资料,了解情况。

(3)案例研究法:选取不同类型的研究对象进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整合的课堂实例个案研究。

(4)经验总结法:根据研究计划,各年级对阶段或全过程进行分析概括,总结工作,促进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最终形成课题的研究成果。

五、课题研究的组织与分工

张娟:负责整个科研课题的理论指导和协调工作,不定期地对研究工作给予督查,同时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整合,将研究成果在全校加以推广。

郭洪志:负责制定研究方案,组织课题研究,及时召集有关会议,处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拟订课题研究计划、报告等。

乔敏:负责课题会议记录和材料整理工作。

杜志丹:负责课题研究档案的搜集与整理,包括文件性资料、计划性资料、基础性资料、过程性资料、专题性资料、效果性资料、成果性资料的收集整理等。

王克英:负责课题中语文学科在本课题中的研究。苏丹:负责课题中体育学科在本课题中的研究。

朱玲玲:负责课题中美术学科在本课题中的研究。

朱美玉、陈楠:负责课题中英语学科在本课题中的研究。

戴永玲:负责课题中数学学科在本课题中的研究。

六、课题研究的时间计划:

整个课题实施研究为期两年,共分为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2018年1月至2018年3月

查阅文献资料,搜集有关资料、数据,结合我校办学实际情况,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教科研理论,确定研究课题,编制实施方案并申报课题。

(二)实施阶段: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1、2018年3月 开题报告论证会 2、2018年4月至2018年7月

开展信息技术应用研究3、2018年8月至2019年1月

理论建构课堂教学模式4、2019年2月至2019年4月

教学实验5、2019年5月至2006年6月

分析调整6、2019年7月至2019年9月

教学实验

(三)总结阶段:2019年9月——2019年11月1、2019年9月至2019年10月

整理汇总材料2、2019年11月

撰写结题报告

3、申请组织鉴定

七、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信息技术与小学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探索与研究》研究报告

2、《信息技术与小学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探索与研究》文集

篇2:会计学开题报告范文

选题,紧扣专业方向、紧扣现实,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与实习体会结合,有现实意义,有完成选题的能力和条件,其开题报告体现了我院培养高级实用型人才的目标的要求。同意该学生的开题报告。

该论文构思较为严密,论题较为新颖,具有一定的社会现实意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合理,目标可行,可以开题。

篇3:会计学开题报告范文

一、题目来源

题目的来源主要是指题目从何得来, 红河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设计) 给出四个题目来源, 分别是教师科研、社会实践、实验教学、教育教学。现在的大学教师做科研的很多, 很多学生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当中, 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在研究过程中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一些问题, 同时对一些问题产生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观点, 而又特别感兴趣, 那么学生可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论文, 这就是从教师科研中产生的论文题目。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在校期间从事的社会活动, 如采风、演出、排练、比赛、下乡、社会调查等, 在这些活动中会产生一些灵感、经验、看法、感受。产生的这一切都可以通过整理形成论文, 所以论文题目也可以从这些社会活动中产生。

实验教学对于音乐专业学生参与的机会比较少, 我们参与比较多的是教育教学, 如平时的专业技能小课、专业理论课、专业见习、专业实习等。作为音乐专业的学生, 教育教学是我们撰写毕业论文的理论基础, 是论文内容的主要来源, 因为我们平时的学习实践都与教育教学息息相关。

二、题目类别

红河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设计) 给出四个题目类别, 分别是应用研究、理论研究、艺术设计、程序软件开发。不同学科反映不同的客观规律和知识体系, 音乐论文作为表达音乐学科研究成果的文体, 可以分为音乐学理论研究和音乐表演研究两大类, 应用研究和音乐表演研究比较接近, 因为音乐表演研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音乐表演研究里面又包含部分理论性研究, 但理论性研究所占成分较少, 所以音乐表演研究应该属于应用性研究, 同样音乐学理论研究也有一定的应用性的成分在里面, 但理论成分大于应用成分, 所以音乐学理论研究应属于理论研究。艺术设计和软件开发的音乐专业学生接触比较少, 这两个题目类别属于设计范畴, 不属于音乐论文的写作范畴, 这里我们就不作介绍。

三、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我们在第一章论文撰写的目的和意义中已经作了部分介绍。大家可以作为参考, 还要根据自己的写作实际情况进行选题目的和意义的论述, 也可以有自己独有的选题目的和意义。

由于毕业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是检验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程度的相关情况, 了解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与水平。它对专业课程调整和平衡教学重点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选题研究的现状

选题研究现状主要指选题所属学科专业研究所情况、水平、发展的趋势。了解选题的研究现状能使我们在研究时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 它是我们研究的基础, 是我们创新的前提。它主要包括国内外专家学者就该领域某些问论题进行分析研究的最新成果、硕士、博士科研成果、评定职称论文等。我们在阐述选题研究现状时应选择最具学术水平的成果加以说明。因为学术水平较高的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科学性、真实性、新颖性和实用性。我们从中能了解到本学科最前沿的研究现状和发展, 能够避免旧说重提, 引用假学说的现象发生, 从而提高我们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另外, 我们要选择与我们选题最相关的研究成果来阐述选题的研究现状, 不要选择与我们选题不相关或联系不大的内容来表述选题的研究现状。另外, 在表述选题研究现状时要注意不要大量地照抄原文内容, 要在通读材料的基础之上客观、准确地综述性地介绍, 要能预见该论题的后期发展趋势。

五、论文 (设计) 主要内容 (提纲)

为了能让开题答辩专家详细了解自己的论文写作内容, 我们要把我们的提纲罗列到三级标题, 如第四章提纲的构建范例, 这样每个标题下的知识点都很清楚, 论文的提纲第四章以作详细介绍。这里就不作过多论述。

六、选题研究的主要问题、重点和难点

选题研究的主要问题就是该课题的主要思想、观点和内容。在这些内容中有些只需简要地说明, 但有些问题需要详细地分析和阐述, 这部分就是我们选题研究的重点部分, 它是论文的主体部分, 也是我们论述的重点。选题研究的难点可能有很多方面, 可能学术上困难, 也可能是时间、经济和材料上的困难。研究的难点要如实地提出, 另外还要说明难点解决的办法, 能不能解决, 如果不能解决, 那么这个选题就不合适, 开题答辩就不会通过。所以, 应充分估计可能遇见的问题、并事先考虑好解决问题的办法。

七、研究目标

研究目标就是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最后达到的研究程度, 这需要在该课题所属领域的研究的现状的基础上对比加以阐述, 说明我们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有哪些提升或创新, 如提出解决问题更科学、更全面的办法, 推进事物发展的新途径、新方法等。

八、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可行性分析

选题研究方法有很多, 如实地调查法、材料对比研究法、讨论法等, 要说明自己撰写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就是我们开展研究的科学步骤和顺序, 填写时应认真地有逻辑性地罗列, 可行性分析要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加以分析说明, 如果采用材料对比研究法进行研究, 我们可以搜集到我们所需要材料, 要说明我们获得材料的可能性, 可以数字的形式说明该专业领域图书馆藏书数量, 这些专业书籍可以保证论文撰写需要, 或者自己已经搜集到的资料的数量足以保证撰写论文需求, 如以上都不能保证, 那么我们采取的研究方法就不可行。如果采用实地考查法进行研究, 要说明考查的相关情况, 如考查所需时间、经济所需及承受能力等实际情况等。利用以上陈述来证明我们选择研究方法的可行性。指导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也是我们研究方法顺利开展的保证。所以, 可以对指导教师作必要的介绍。另外还要对自身所具备的科研条件加以阐述, 说明自己选题前期准备和知识的积累及选该题目的主动性和意愿。

九、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主要是指自己研究的独特之处, 别具一格的研究特点。如分析问题的科学性、全面性, 解决某一问题所采用的方法快捷性、简单性, 特色和创新往往是共同存在的, 两者可以综合阐述。特色和创新的阐述不宜把论文诸多内容照搬过来, 不要把不是特色的特色, 不是创新的创新一股脑的加以排列。要提炼出那些是真正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进行概括性的简单说明即可。

十、进度安排及预期结果

明确相关安排。它包括论文写作的各项步骤与时间安排, 因为我们论文写作是有一定的时间限定, 所以我们要合理的安排好论文写作的先后顺序, 并制定出合理的计划, 要很好的预见论文写作各项工作的所需时间。以保证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毕业写作论文进度安排主要包括选题、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开题报告撰写论文初稿、论文修改 (标注好每次修改的内容和时间) 、论文定稿、论文答辩几个环节。要说明在这样的时间安排下能否完成毕业论文的理由和条件。这样我们才能按照预期的结果完成论文撰写工作。

十一、参考文献

学术研究不能闭门造车, 学术研究成果的创新往往是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获取的, 列出参考文献是为了说明论文科学依据的真实性, 表示论文作者严肃的科学的工作态度与严谨的治学风范, 是对前人劳动成果的尊敬, 这是论文撰写者应有的学术道德, 同时也是便于读者查阅相关资料。所以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具体要求见红河学院毕业论文 (设计) 规范。

最后, 开题报告应该撰写多少字数, 没有统一的规定。但是, 作为论文的总构想, 文章里更多是以提纲的形式出现, 因此字数上不宜过多, 但是要把论文的研究目标、内容、如何研究、理论研究的可行性等主要问题说清楚。字数一般在1000—1500字, 不超过1500即可。

参考文献

[1]傅利民.音乐论文写作基础[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9, (第一版) .

[2]李虻, 姚兰.音乐论文写作[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7, (第二版) .

篇4:开题报告:从蓝图走向实施

一、什么是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一种新的应用文体,这种文体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开题报告有文本式和表格式两种,后者把需要报告的每一项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栏目,成为表格式,这样做既便于开题报告按目填写,避免遗漏,又便于开题论证时一目了然,把握要点。

(一)开题报告的定义

开题报告就是当课题经申报批准立项之后,课题负责人在继续深入调查研究和充分掌握资料的基础上为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而修订的报请专家论证的课题研究方案,经过专家论证后,课题实施方案更加具体、更加可操作、更加科学。所以,开题报告也被称为课题研究方案或课题论证报告。简言之,开题报告是课题承担者对教育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

(二)开题报告的特点

1.针对性。开题报告的读者对象是上级主管部门或科研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开题报告要把课题研究的背景、目标、内容、成果形式等写清楚,同时要阐明完成这一研究课题的可行性,这种可行性表现在研究课题所依据的理论是否科学、合理,所采用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是否合适,人员的科研基础是否符合条件。

2.实用性。一项课题的研究内容应该是有价值的,也就是能改进自己的教育或教学实践,同时可以推动他人的教育或教学的发展与变革,或者能填补空白,开拓新的领域。实用性不仅仅表现在实践层面,还应体现在理论建树与创新,这是科研课题的特殊要求决定的。

3.竞争性。开题报告的前身是课题评审书(有的上级主管部门还要求附有可以匿名评审的论证报告),具有很强的竞争性,申报课题是为了立项,不是每项课题申报都能获得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立项,部分课题立项后还能获得研究经费,错失了申报时限,就失去了立项机会。

(三)开题报告、论证报告与研究方案

如果课题还没有报请上级有关部门评审立项,开题报告就是在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研究方案或是评审书,主要说明这个课题研究的目的,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整体设计。所以研究方案,就是课题确定之后,研究人员在正式开展研究之前制订的整个课题研究计划,它初步规定了课题研究各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步骤。

开题会上,专家们主要对课题研究方案即开题报告进行论证,所以开题报告也称为课题论证报告。论证报告对整个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对于教育科研经验较少的人来讲,一个好的论证报告,可以避免无从下手或者进行一段时间后不知道下一步干什么的情况,可以保证整个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可以说,课题论证报告水平的高低,是一个课题质量与水平高低的标尺之一。

研究方案主要是写给课题组成员阅读和使用的,它的特点是:研究目的明确,研究思路清晰,研究方法具体可操作。课题研究方案是一项课题研究开题论证会上报告的主要内容,因此也称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是一项课题研究的设计蓝图,是开展研究活动的重要依据,是统一课题研究者思想和行动的指导性文件。有了一个好的开题报告,课题研究就有了一个好的开端。

二、为什么要写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日后课题研究工作的准绳,可以作为课题研究工作展开时的一种暂时性指导,也可以作为课题修正时的重要依据。开题报告对一个科研课题能否顺利进行是非常重要的。作为科学研究,必须重视开题报告的写作。如果不重视开题报告,即使是有名望的研究者,也不免有科研课题告吹的命运。在美国有这样一个实例:美国科学基金会曾同时收到关于同一科研课题的两份开题报告,一份是获得过诺贝尔奖金的西博格写的,另一份是由名不见经传的一位青年研究者写的。经过专家们的认真评议,结果批准了那位无名小卒的申请,把这一课题的研究经费拨给了他。随着科研管理的加强,对开题报告写作方面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1.通过开题报告,课题研究者可以把自己对课题的认识与理解程度加以整理、概括、表达,使具体的研究目标、内容、步骤、方法、条件等清晰化,从而为下一步课题研究的行动提供科学规划。作为多层次科研工作的第一个写作环节,开题报告非常重要。如果课题一旦被批准,得以正式确立,还可以通过开题报告,对立题后的研究工作发生直接的影响。开题报告是选题阶段的主要文字表现,它实际上成了连接选题过程中备题、开题、审题及立题这四大环节的强有力的纽带。

2.通过开题报告可以直接向上级主管部门陈述自己的规划,以获得资金、设备、人员等方面的支持。同时,教育科研管理部门通过它作为立项依据,以决定是否批准立项。课题一经上级部门批准,开题报告就成了课题任务书,教育科研管理部门通过它实施课题管理,按照其内容和进度,进行检查和监督,它还是科研课题结束时验收和鉴定成果的标准。

三、怎样写开题报告

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需要写开题报告,也就是报请上级批准的评审书,主要说明这个课题研究的内容、研究的目的、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总体设计。开题报告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选题是开题报告的第一步,“题好一半文”。

(一)选题

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中小学幼儿园开题报告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选题不合适。有的提出的问题太过“平庸”,有的选题范围太大,研究内容太多、太宽泛,提出的问题不切合实际,实践操作起来难度较大。如有一所小学的选题是“小学教育评价体系的研究”,此选题有意义,有创新,研究思路也比较正确,但选题范围太大,研究内容属于教育科研的尖端领域,应该是教育部需要研究的课题,一所小学明显不能承受,无法完成研究任务,因此应重新选题,注重可操作性。选题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选题要合乎时代要求。要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先进的教育理念。要尊重教育科学发展的规律和原则,当前的选题要能够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体现教师角色、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综合实践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有许多符合时代特征的创新型课题值得我们去选择,去研究。二是选题要具有实践性。中小学教育科研选题,必须建立在教育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选题要立足于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出来的有代表性的实际问题,要具有可操作性。要体现校本研究的理念,把学校当成教育科研的主阵地,把教室当作研究室,搞好教育科研具体实践。三是选题要有连续性。(1)一所学校前后的主课题要连接。前一个主课题通过几年的研究,取得一定成果结题后,要以此为基础,向深一个层次或更广层次做研究,这样的研究十年、二十年下来,研究领域和对教育实践的推动就更系统、更有效。(2)主课题与子课题要衔接。要紧紧围绕主课题研究目标来设计子课题,同时子课题与子课题之间前后左右要相互联系起来,形成本校教育科研体系。四是选题要有实用性。教育科研课题不能成为花拳绣腿,不能成为应付检查的花架子,要真正体现实用性。一是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要实用,要符合时代精神,具有创新意识,对具体工作有指导价值。二是课题研究的内容要实用,要符合教师教育教学改革之需要,不能成为空泛的不可操作的理论问题。

(二)结构

一个完整的开题报告一般包括课题名称、课题提出的背景、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与趋势分析、课题研究的意义与价值、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课题研究的支撑性理论、课题研究目标与内容(或子课题设计)、课题研究过程设计、课题研究方法设计、课题研究预期成果等几个部分。在此,不一一陈述各个部分的写法,就主要的几个部分进行说明。

1.课题名称

一个课题名称起得是否准确、恰当直接影响课题的形象与质量。一是课题名称要准确。准确就是课题名称要把研究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研究方法是什么交待清楚。比如有一个课题名称叫“普通高中教与学品质提升的行动研究”,其研究对象是普通高中,研究问题是教与学品质提升,研究方法是行动研究。二是课题名称要规范。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没有语法与逻辑错误,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要用。三是课题名称要简洁。课题名称不能太长,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能不要的文字就尽量不用,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但要尽可能表明研究对象、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近几年来,出于课题所研究的问题的丰富性以及课题名称表达形式的创新,有些课题名称呈现了一些变式,如“分布式课程领导:一项合作与赋权的学校变革行动研究”课题名称中间使用冒号,“基于课例研究的区域教研范式的建构与实践研究”与“电子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行动研究——基于企业研修视角”两个课题名称中“基于XXX”或前置或后置,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2.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同一研究领域”不等于“同一课题”,还包括同一研究领域内的不同课题。“现状”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重在对“现状”的分析、提炼和概括,而不是罗列。要聪明地借鉴而不是贬低他人成果,没必要将自己课题和他人课题“对立”起来,也不要“表白”过度。要用“文献综述”的形式进行。综述包括“综”与“述”两个方面。所谓综,就是指作者对占有的大量素材进行归纳整理、综合分析,使文献资料更加精炼、更加明确、更加层次分明、更有逻辑性。所谓述,就是对各家学说、观点进行评述,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文献综述”是对学术观点和理论成果的整理。文献综述是评论性的,因此要带着作者本人批判的眼光来归纳和评论文献,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评论的主线,要按照问题展开,也就是说,别的研究者是如何看待和解决你提出的问题的,他们的方法和理论是否有缺陷,要是别的研究者已经很完美地解决了你提出的问题,那就没有重复研究的必要了。具体地说,文献综述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瞄准主流。主流文献包括该领域的核心期刊、经典著作、专职部门的研究报告、重要观点和论述等,这是做文献综述的“必修课”。而多数大众媒体上的相关报道或言论,虽然多少有点价值,但经典性不够,可以从简。二是随时整理。要随时对文献进行分类,记录文献信息和藏书地点。做开题报告的时间很长,有的文献看过了当时不一定有用,事后想起来却找不着了,所以随时记录是很有必要的,对于特别重要的文献,不妨做一个读书笔记,摘录其中的重要观点和论述。三是要按照问题来组织文献综述。文献综述就像是在文献的丛林中开辟道路,这条道路本来就是要指向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当然是直线距离最短、最省事,但是一路上风景颇多,迷恋风景的人便往往绕行于迤逦的丛林中,反而“乱花渐欲迷人眼”,“曲径通幽”不知所终。因此,在做文献综述时,头脑时刻要清醒:我要解决什么问题,人家是怎么解决问题的,说的有没有道理,就行了。文献综述切忌把自己看过的文献一篇一篇地总结下来,一定要按照问题分类进行综合性叙述、分析与评论。

3.研究目标与内容

课题研究的目标就是通过研究,要达到什么目标,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研究的目标是比较具体的,不能笼统地讲,必须清楚地写出来。研究目标要指向课题所想解决的特定问题。研究目标的表达要概括化,体现一定的抽象度,能够整体把握。研究目标一般可从理论性目标、实践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三个维度,分别描述理论研究、实践研究与发展性结果状态。例如课题《基于文化承创的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的校本研究》确立的研究目标是“回顾反思学校百年文化的内涵和价值,理性思考学校优质特色发展的维度和路径,确立优质特色发展诉求中文化承创的操作体系,推进我校管理、课程、教学、师生、环境的优质特色发展,以优质强化特色,以个性彰显特色,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国内一流的学术性示范高中。”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工作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才能知道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确定课题研究目标时,一方面要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虑课题组实际的工作条件与研究水平。研究目标不宜偏高或偏低。

研究目标指向问题解决,研究内容落实研究目标。课题有了研究目标,就要根据目标来确定这个课题要研究的内容,研究内容要比研究目标更具体、更明确,它是一项课题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研究内容忌面面俱到,忌工作话语,要紧紧围绕课题名称特别是核心概念从各个侧面进行思考和选择,以子课题名称加研究要点的形式表达,以体现研究个性和特色。例如课题《基于文化承创的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的校本研究》确立的研究内容(子课题)包括百年文脉回溯及其价值研究、优质特色发展的理解及其实现路径的理性思考、优质特色发展诉求中学校文化建设纲要的研究、主题单元式校园文化景观建设的实践研究、学校文化资源平台建设的研究、“晓庵天文研究”课程基地建设的研究、“自能·探究”教学文化的研究、教师自能发展共同体建设的研究、“自能发展”视域下的高中生社团建设研究等共计9项,每项子课题陈述研究要点,如子课题“‘晓庵天文研究’课程基地建设的研究”的研究要点是: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的理性思考、“晓庵天文研究”课程基地的整体设计、基于创设物质情境的“晓庵天文馆”建设、以“晓庵天文研究所”为载体的天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炼“晓庵天文研究”的文化特质、评估“晓庵天文研究”课程基地建设对学校优质特色发展的意义。

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中小学幼儿园在研究内容设计与分解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只有课题而无具体研究内容,二是研究内容与课题不吻合,三是课题很大而研究内容却很少,四是把研究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

开题报告,实际上是对申报的课题进行论证的过程,是研究人员科研知识和能力的“缩影”,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创造性工作,比撰写一篇教育论文复杂得多。只有在系统思维中认真、科学地做好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做好开题报告,才能为接下来的课题研究以及获取教育科研优秀成果打开成功之门。没有科学周密的开题报告,没有对一项课题研究的整体性的精心设计,就没有科研活动的发生,更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突破。

(徐炳嵘,吴江市教育科学研究室,215200)

篇5:开题报告(范文)

年产200万吨焦化厂炼焦工段工艺设计

二依据及研究意义

依据:从炼焦方法的进展看,炼焦炉经历的煤成堆、窑式、倒焰式、废热式和蓄热式等几个阶段。16世纪当时高温炼焦始于当时是用木炭炼铁的。17世纪因木炭缺乏,英国首先试验用焦炭代替木炭炼铁,中国及欧洲开始生产焦炭。这种方法炼出的焦炭产率低、灰分高、成熟度不均匀为了克服上述缺点,18世纪中叶,建立了倒焰炉,这种炼焦炉的结焦时间长开停不便。19世纪,随着有机化学工业的发展,要求从荒煤气中回收化学产品,产生了废热式焦炉,这种焦炉产生煤气几乎全部用于自身加热。

为了降低能耗和节省焦炉煤气,1883年发展了蓄热室焦炉,增设蓄热室。高温废气流经蓄热室后温度将为300摄氏度左右,再从烟囱排出,热量被蓄热室储存,用来预热空气,这种焦炉可是加热用的没气量减少到煤气产量的一半,用来预热高炉煤气时,几乎将全部焦炉煤气作为产品,因而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近百年来,炼焦炉在总体上仍然是蓄热式、间隙装煤、出焦的室式焦炉。

从筑炉材料看,自19世纪90年代起,砌筑焦炉的耐火砖由粘土砖改为硅砖,使结焦时间从24~48h缩短到15h,使一代焦炉从10年延长到20~25年

从炉体构造看,为了炼出强度高、块度均匀的焦炭和提高化学产品的产率,炉体设计必须有利于均匀加热,为了实现均匀加热,需要发展和完善加热设备,近年来焦炉正朝着大型化、全机械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

研究意义:有利于合理利用煤炭资源、降低焦炭成本。能够单独炼焦的肥煤、焦煤资源太少了,配煤可以使用一些弱粘结性甚至不粘煤。

2、有利于得到用户需要的质量指标的焦炭,满足不同的用途。

3、有利于炼焦生产操作,避免推焦困难。

三研究现状

我国已是世界上焦炭生产的第一大国。2007年焦炭的总产能约3.6亿t/a,实际总产量3.35亿吨,约占世界焦炭总产量的60%。焦炭出口量1530万t,占世界焦炭贸易总量的50%以上。国家统计局公布,中国2010年焦炭产量同比增

9.1%,达3.88亿吨。中国已成为全球焦炭生产与供应中心。由于炼焦行业的资源、能源消耗量大,污染物排放量大的特点,我国炼焦工业的高速发展给资源供给、环境治理带来的压力日益加大。就总体水平而言,我国炼焦行业仍属于资源利用效率低,能耗高,污染严重的产业

进入2010年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步复苏,我国继续贯彻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国民经济总体态势良好,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我国焦化行业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和应对上游炼焦煤大幅度涨价、成本高增,下游钢材价格下跌、产品亏损等严峻挑战,积极促进我国焦化行业的结构优化和产业振兴,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平稳

较快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当前,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等一些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影响,国内外形势仍然极为复杂,经济运行中各种矛盾和问题仍然不少。焦化行业运行中也仍将面临诸多矛盾和困难。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增强把握市场的紧迫感和危机感,积极应对市场需求趋缓、生产成本继续居高、产品价格下滑,企业艰难经营的严峻挑战,着力推进焦化行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和技术进步,努力促进焦化行业的平稳高效运行。

四:主要参考文献和相关资料

1李玉林、胡瑞生、白雅琴 《煤化工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7 2《中国炼焦技术现状及发展前景》 百度文库,2011.3

3孟庆波《采用配煤炼焦新技术 稳定提高焦炭质量》中钢集团鞍山热能研究院,鞍山,114044

4郭树才《煤化工工艺学》化工工业出版2006。4

5姚昭章《炼焦学》冶金工业出版2005.9

五:论文写作步骤及措施

1通过对炼焦工艺的了解和文献资料的参考以及相关书籍的查阅。

2完成开题报告

3画出炼焦工艺草图;然后通过所做设计的产量计算设计出炼焦炉并附结构图;其次通过炼焦炉选择与之相适合的其他设备;然后画出详细的工艺流程图;根据流程图选择合适的摆放位置以及分配员工等最后完成整个毕业设计。

4修改错误

六论文写作进度计划:

第14周:查阅文献资料,完成开题报告

第15周:实习调研阶段

第16-17周 :毕业设计阶段

第18周:论述答辩阶段

七:指导教师意见:

篇6:开题报告演讲稿(范文)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接下来由我来替大家介绍我们小组的开题报告,我们的题目是《在湛蓝的天空,寻找属于你的“心”》。由此我为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个女人每天都在医院的电梯里帮助别人,但他的行为却不为人们所理解,对她的帮助行为表现出极大的不耐烦,后来有一个女人趁她送丢了玫瑰的女孩时迅速关上了门并按动了上行的按钮。她说了一句 “真的,这个人我知道,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了,精神病人。”电梯内剩下的十多个人恍然大悟。仿佛是为那个女人帮助别人的“怪异”行为找的了理由,还暗自庆幸甩掉了那个所谓的“病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有些人身体很健康,却还不及一个患有精神疾病的心灵那般善良,冲锋展现了人们心灵麻木冷漠的一面,这是整个社会的心理问题,是一种疾病,这种疾病是人们的心灵变得不美好,丢失了善良,希望以此唤醒大家内心深处却是的美好!这次我们小组选择的科目是心理健康方面,下面是我们的指导老师及小组成员。

本次我们小组的课题背景是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深入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以及身心健康的良好教育,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一击社会的稳定。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能力是当前学校教育的新要求。又因为心理健康涉及范

围比较广,所以我们从青少年这一方面切入。

目的及意义

现代学校不仅仅是为年青一代“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与人共处。目前,我们学校已经开展了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课程,因为课时及时间有限,并没有达到良好的效果,希望通过本小组的此次课题帮助大家更深入了解。

这是我们的课题研究计划。

这是任务分工。

接下来是一个小测试,心理健康第一步,首先测出你的性格。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着不同的性格,也正是有不同性格的人存在,才有了我们这多姿多彩的世界。

篇7:学习习惯培养开题报告[范文]

开 题 报 告

冀军平张霜

一、课题提出的原因

习惯,就是人和动物对于某种刺激的固定性反应。这是相同的场合和反应反复出现的结果。对此,亚里士多德早有定论“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卓越的,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习惯”。习惯也可理解为惯性,是无法阻挡的一股力量,一旦形成,极固稳定性,左右着我们的行为方式,习惯虽小,却影响深远,决定人的命运,历数历代的成功人士,哪一个没有几个可圈可点的习惯在影响着其人生的轨迹,而培根在《论人生》中更明确指出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教育在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更应注意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良好的习惯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必须伴随着老师的身体力行和不懈的强化教育结出硕果。

作为中学的一个物理教育工作者,对中学生更应重视习惯养成教育,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也就是习惯的教育,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因此结合自身的体会对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进一步研究,以期抛砖引玉,让更多人更加关注,更加重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大店中学学生98.%都是来自于农村,“留守学生”达到了60%,父母中只有一人在家的学生也高达32%。很多学生都是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代管,甚至根本无人看管。很多学生在学习上自由散漫,得过且过,无明确的读书目的,学习劲头不足,更无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差。很多时候老师进教室开始讲课,学生才慢条斯理地拿出课本;老师在上面讲得眉飞色舞,学生在下面玩得津津有味,至于上课时应该养成的正确习惯,无论老师讲多少遍,也都收效甚微。

通过调查了解,不少学生由于所处的环境和所受家庭的教育的局限性,因而在课堂学习习惯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上课前没有预习的习惯。

(2)、上课前没有准备好下一节课用具的习惯。(3)、没有做好笔记的正确习惯。(4)、没有认真听讲,专心致志的习惯。(5)、书写不规范,不注意认真书写的习惯。(6)、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在生活中不爱清洁卫生的比比皆是,或乱丢乱扔,或蓬头垢面。在思想方面虽继承了农民的朴实,但也受到了社会不良风气和不良影视的影响,性格孤僻暴躁,遇事冲动不计后果。隔代教育的低效性和无人看管学生的随意性,严重制约着我校的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和提高。但我们的老师也注意到,与大量学习习惯差导致成绩差、表现差的学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少数学习习惯好的学生,他们看起来并没有什么过人的天分,甚至有的智商还赶不上那些成绩较差一点的学生,但他们的学业成绩十分优秀,表现也十分的令人满意,使我们的老师意识到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是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把某些精要的东西化为自己的血肉,养成永久的习惯,终生以之,永远实践,这才对于做人真有用处。”可见,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为重要。良好的学习习惯直接关系到学生知识的掌握及其终身学习,它起到了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基的作用。

2、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需要。

在课标理念的指导下,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仅是一种规范,更是学生探索、认识、肯定和发展自我的一种方式,是在其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逐渐自然习得的,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更是促进学生面向未来主动发展的一种保证。

3、培养学生良好课堂学习习惯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提出必须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这就意味着学生的学习习惯不仅仅包括一般的读写的习惯。新课程已赋予它更多的内涵,如提问的习惯;多角度思考的习惯;独立钻研、积极发表自己见解的习惯;评判教师、教材和他人意见的习惯;互相合作的习惯;学会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等等。这些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基础,也是新一轮课程实施的基础。

三、本课题研究的目标、研究内容。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通过研究学生上课时的行为心理,通过对学生上课时学习的各个环节存在的不良习惯的调查分析,找出问题,运用教育理论,通过反复的训练,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矫正,以达到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研究总结归纳出培养学生良好课堂学习习惯的方法,同时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育教学质量的较大提高。

﹙二﹚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研究培养学生预习习惯的方法。

(2)、研究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的途径。

(3)、研究培养学生总结归纳习惯的方法。

(4)、研究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习惯的方法。

(5)、研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习惯的方法。

(6)、研究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的方法。

(7)、研究培养学生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的习惯的方法。

四、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

﹙一﹚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我们的研究思路是先确定研究目标,然后找准研究内容,运用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全面系统的对本课题进行实地研究,总之,我们要通过学生良好课堂学习习惯的养成研究,让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举止、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都有明显的提高的改善,学习的目的性更明确,学习的效率明显提高。

﹙二﹚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1、个案研究法。

通过问卷、座谈观察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课堂行为习惯现状,并开展影响学生良好课堂良好行为习惯的归因分析,在此基础上,制订具体研究方案,力求科学、可行。

2、行动研究法。

用理论指导实践,对学生进行良好课堂学习习惯的培养和训练。

﹙三﹚本课题的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17年3月——2017年4月)成立课题小组,确定主研人员,展开课题论证,申报立项,收集资料,整理归档。

2、展开研究:(2017年4月

——2017年9月)一是展开理论研究,丰富、提高、完善对良好课堂学习习惯的认识,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深化实践活动,侧重对学生朗读的习惯,预习的习惯、勤于思考的习惯,作笔记的习惯,大胆质疑的习惯,专心致志、聚精会神的听讲的习惯等的研究。组织打印研究成果,在校区内推广。

3、总结阶段:(2017年10月——12月)主要成果是学生良好课堂习惯养成研究报告和相关的论文集。

五、课题研究的策略

所谓“学习习惯”是指学生的主体在较长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学习行为。“学习习惯”的概念,是多层面的,它包括传统的学习习惯和创造性的学习习惯。传统的学习习惯,包括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作业规范、书写整洁、集中精力、认真听讲、独立思考、认真审题、仔细检查等常规习惯。而创造性的学习习惯,则包括诸如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注重实践、学会思考、掌握合作式开放式探究式等多种学习方式。学习习惯的形成是一个严格训练、长期积累、逐步上升的过程。随着学习习惯的逐渐形成、成熟、定型,最终成为学生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方法,更新教育观念,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来提高其修养,完善其人格,全面提升学生素质,为以后激烈的竞争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终身学习服务。为确保实验活动达到预期目的,我们采取了以下策略。

1、思想上高度重视,切实认识到小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对教师自身教学研究是一次提高的机会,对自己今后的教学工作有指导作用。

2、制定研究计划,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在课题申请初,我和张霜就制定研究计划,并选定九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根据学生特点,结合课标精神,分学层制定出了优、中、差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目标、要求及具体操作方法。

3、细化工作措施,扎实开展工作。

(1)查阅文献,网上学习、培训。

为使我们明确课题的目标和任务,在网上观看专题讲座,进行专业引领;认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学习报纸杂志上的有关文章;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培训。

(2)召开课题现场研讨会,及时交流各自的进展情况。

我们始终以课堂为阵地切实开展实验研究工作,我们每周组织1-2次常规性教研活动,通过课堂教学研讨、教学设计、反思、教学案例、教学经验的交流,发现问题,调整计划,提高课题研究工作的实效。每次活动做到有主题,有记录,有互动,有提升。

(3)细化落实,持之以恒,课堂操练常态化。

学习习惯的训练点多而广,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面面俱到,效果自然不好。我们在进行课题实验时,采取突出重点、齐抓共管、专人巡查、定期汇报的策略,月月有训练重点,科科有训练专项,堂堂有评价反馈,教育者有的放矢,教育效果明显。

同时,我们在对学生学习习惯进行训练的过程中,还重点抓好以下两个方面的转化,即从认识行为的转化和向行为习惯的转化。其基本过程为:

正确认识——严格训练——形成正确行为——强化训练——形成良好习惯

对已经形成不良习惯的孩子,我们还突出抓住三个转化,即不良习惯及错误的认识向正确认识的转化;正确认识向正确行为的转化;正确行为向良好习惯的转化。其过程为:

不良习惯错误——说服教育、适当训练——正确认识——严格训练——正确行为——强化训练——良好习惯

篇8:会计学开题报告范文

本次会议由两部分构成:主题报告与分主题讨论。西安理工大学张华伦教授与陕西鼓风机 (集团) 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卞芙蕖教授就总会计师能力框架、治理结构作用、权责等问题作主题报告。报告结束后, 各与会者就会议主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

张华伦教授在主题演讲中重点谈到了总会计师的地位与架构。她认为, 在股东大会下, 设置董事会和监事会, 总会计师通过股东选举进入企业董事会, 并直接对董事长负责;董事会下设总经理, 总会计师同时应是企业执行层一员, 地位仅次于总经理, 与其他高级经理处于同等地位。另外, 设置独立的审计委员会, 从事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等相关活动;总会计师同时对审计委员会负责, 监督内部审计活动。

卞芙蕖教授在其主题演讲中首先结合其工作经历与实际操作经验, 提出当前我国总会计师面临的两个问题:一是总会计师的定位模糊、边缘化, 对总会计师始终没有明确的界定。二是对总会计师的职能和作用认识落后。她认为总会计师职责包括:财务决策支持、绩效考核及提供政策意见;配合CEO制定企业战略;加强单位的经济管理工作。

会上各界代表针对课题的具体计划方案和内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研究确定了课题提纲及具体分工方案;讨论了调查问卷的设计并提出了修改意见;讨论了总会计师角色与定位及其与财务总监、首席财务官的关系;讨论了总会计师的管理体制问题, 总会计师管理体制应包括的内容, 不同类型的组织设置对总会计师的要求与条件, 对总会计师的任用应采用的模式。

在研讨中, 西安高科 (集团) 公司总会计师宫蒲玲对总会计师如何定位提出了三个建议。一是可从管理与会计的融通对总会计师的职责进行定位;二是总会计师的定位应是管理财务的高级专家, 是高管团队的组成;三是将总会计师的财务地位抬高, 同时放低其会计的角色。西北政法大学戴芳教授认为, 应在《总会计师条例》中增加法律责任的内容, 注重界定法律的适用范围, 处理好法律与法律之间的协调问题。金堆城钼业股份有限公司总会计师马祥志对总会计师的委派口径问题和总会计师是否应进董事会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陕鼓集团财务总监卞芙蕖介绍了制造企业主导的供应链融资股份管理模式、组织体系、实施流程及金融企业的细分融资模式。西北大学冯均科教授对制定《总会计师条例》的风险性、课题具体实施中与政府部门的协调、单位负责人与总会计师的问责关系以及总会计师的执业准入标准等问题发表了意见。西安交通大学李明轩老师分析了《总会计师条例》与相关法规的关系, 对总会计师称谓、制衡机制及任职条件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其他参会代表就以上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深入的分析。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对于课题的完善具有重要作用, 会议讨论确定了课题研究方案和项目计划书, 并对调查问卷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为下一步的调研和研究阶段做好了充分的前期准备, 为《总会计师条例》修订建议稿的最终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关于车辆租赁合同下一篇:开展学习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