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业有效性的研究

2024-05-15

小学作业有效性的研究(精选8篇)

篇1:小学作业有效性的研究

提高小学英语作业作业有效性的研究

关于作业,似乎没什么可说的。做学生,就要写作业;当老师,就要批作业;是家长,总得查查孩子的作业,看看小孩是不是偷懒了„„这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没什么好理论的。但是,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你只要对它稍加留意或思考,它就又是另一番景象了。提到作业,几乎没有学生不感到头痛的,也几乎没有老师不感到繁重的。

我们教师能不能设计一些既能深化课堂学习,又好玩有趣,并且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作业呢?能不能让学生爱做,既要动脑筋,又不感到麻烦?有时可以合作完成,有时有不同答案,有时又可以自主选择做与不做,老师批改起来也轻松愉悦呢?下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布置有效作业时的一些尝试和探索。

一、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

我认为,作业不应当是单一枯燥的文本,而应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它是一种媒介,由此激发学生进行多方面感官的体验,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获取知识,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并积累大量愉快而幸福的经历。

新课程标准的一个支撑理论,即加德纳(Gardner,H)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一个学生的智力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认为多元智力学说的实质是试图通过扩大学习的内容领域与知识表征方式,促进以往被忽视的对智能的开发,充分尊重学生的经验,尊重学生的个性、重视个性的发展。

我们将过去单一的文本作业改进为包括主体选择性作业、自主设计性作业、艺术渗透性作业、操作表演性作业、探究查询性作业、社会实践性作业等多种类型的作业。并在作业呈现方式上进行创新,鼓励学生在作业的时候可以用图画、照片、剪报、甚至是手工制作等来表达,用创作的乐曲,用摄录的录像,用排练的短剧或小品来表现。鼓励学生以看、听、触、闻、尝、摸和想象等多种手段感受知识的存在,完成生动活泼的、精彩纷呈的作业。

●主体选择性作业:探索和构建小学各年段的联系序列和练习层级,由学生自主选择。如在学习了每一课的Let’s learn之后,我一般如此布置作业:①听录音跟读,再录下你自认为读得最好的一遍;②如能背诵单词,则抄写一遍,反之,则抄写一行;③找找同类词,越多越好。像这样布置,学生比较有兴趣,会很主动地去读,而且声音响亮,然后把录音拿来,让老师评价。而且为了“少做一点”,学生一般在校就抓紧时间互相抽背,教学的目的很轻易地达到了。同类词可以查字典,成绩好的学生对此能较出色地完成,因为在课堂上他可以做小老师,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羡慕的眼神。

●自主设计性作业:学生依据教材和学习内容,参照主题选择性作业样式,或参考第三方作业题型,安排作业并完成练习。如“教师节”期间,给学生安排一项作业———“给老师一个惊喜”要求看谁做的贺卡漂亮又有诚意,用英文写下你的祝福语,并把自己的创意和老师的欣喜拍下来留作纪念。

●艺术渗透性作业:以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辅助练习或变式呈现。

猜猜看这些图片——这其实是二年级的英语作业。二年级认字母和学字母成了头疼的事,怎么办呢?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小物件来“拼”写字母!我们没有看到孩子们是怎样手忙脚乱地完成这份作业的,但是,当孩子们自豪地把各自的作业照片展示给同学们,并大声地读出字母读音的时候,那喜滋滋的表情就可以说明一切了。在教授storytime后,布置课后实践作业:每位同学用A4大小的纸张,图文并茂地描述一个故事,然后把所有学生的作品装订成册,题目为StoryAlbum(故事集锦)。

●操作表演性作业:采用小品剧、课本剧等表演性形式,让学生手脑并用,学做合一。如学了windy,rainy等有关天气状况的单词后,我让孩子制作天气卡片,画上有关不同天气的符号,写上单词,这样有助于学生的对单词记忆和对符号的识别。又如三年级的孩子学了身体部位类的单词后,我为了上课时便于教学句型,让孩子们利用废旧物品制做了纸偶,还评选了最佳创意奖,最佳表演奖等。

●探究查询性作业:以教材知识、课堂学习为起点,让学生走出校门,到社会上去搜集材料,综合访谈、考察、调查、搜集数据、文献查阅等。小学生活泼好动,心灵手巧,动手能力强,Let’smake a survey环节既有较强的活动性与趣味性又能使英语作业生活化。PEP教课书中设计了许多这样的小调查,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如:在教授服装类单词和一般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形式时,可以布置调查作业:调查你的家人朋友,他们喜欢什么衣服并汇报。

●社会实践性作业:以教材、课堂学习为背景的社会实践活动,验证和实践学习所得或新发现。教授Myfuturejob一课时,以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为谈话主题,谈论自己的理想。并以“职业”为主题自办手抄报,鼓励学生课后对自己感兴趣的一些职业进行调查,了解这些职业的英文名称以及相关的工作内容,记录下来,并编辑成报。学生还可以在自己的报纸上刊登一些成功人士的事迹。学生在完成这类作业时,不仅充分学习和了解了教材内容、巩固已学的知识及方法,还广泛涉猎与教材相关的文学、绘画、科技、历史、生物、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走进社会生活。由此激发学生调动多方面的感官体验,调动学生的情绪活动,让学生在愉悦合理的情景中,利用生活和学习中熟悉的材料来展示他们的潜能,不仅获得了许多知识信息,还得到了大量愉快而难忘的体验。

二、从工具走向人文,从批改走向对话。

做作业和批作业也是一种人文活动。在此,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才华、学识、风度和修养,体验到民主的氛围、平等的交往、纯真的情趣和进步的快乐。正确、科学地评价和批改学生作业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1)多写激励性评语

相对于等级评价,激励性评语耗时较多。但是此类评语对学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我采用Great!/Wonderful!/Excellent!等,这类评语多用于低年级;Your hand writing is very good!/Keep it Up!/Hope you work harder!等,这类评语多用于中、高年级的学生。鼓励性的语言既能引导学生重视自己的作业,又能暗示学生的学习方式。

(2)实行多元性评价

首先,教师应该让学生在自评中树立信心。通过自评家庭作业,让学生客观认识自己的优点,树立自信心,查找不足,努力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教师应该让学生在互评中学会欣赏。小组集体评议作业,可以弥补自评的不足,有效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水平,同时也能使学生学会客观地评价别人,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写上你的赞赏,写上你的感受,写上你的鼓励,写上你的教诲,写上你的批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对你也写上类似的话语。这时候的作业本,成了师生沟通思想、交流感情、探讨生活、教学相长的工具。

由此看来,其实作业是否有效,是要看我们是否敢于放下纯粹追求应试模式的作业和练习这样一份沉重的包袱,是否敢于返璞归真,重新找回学习知识技能的本源。只有这样,知识文化的学习才更有价值。

篇2:小学作业有效性的研究

“小学数学练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研究”这个课题研究,在我们五六年级课题组里,自申报到现在,已经尝试研究了一个学期了。为了使该课题研究落到实处,我们五六年级课题组成员共同努力,通过一个阶段的实验和研究,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渐渐地发生了转变。现在我们五六年级的大部分学生体会到了数学并不是那么可怕,体会到了数学并不是那么枯燥乏味,体会到了数学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体会到了数学原本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了亲近感。通过一个阶段的实验和研究,我们的老师在切实关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在切实关注

如何促进自身的专业化成长。老师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渐渐地养成了勤学习、勤实践、勤反思、勤总结的习惯,变得爱教了、会教了、善教了,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学生的数学课堂练习的正确率、有效性在逐渐提高。本课题的研究存在一些困惑,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果。现将这一阶段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回顾

1、课题的提出

课堂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和必经途径。因此,教师精心设计每堂课的练习,是完成教学任务,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为此,我们提出了“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研究”这一课题,希望能从教与学两个方面来探讨“有效练习的途径”,寻找根治重复低效的课堂练习的方法,力争使课堂练习有效、高效。

2、研究目标

通过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的研究,着眼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构建和谐、高效的数学课堂,促进教师转变数学活动的视角: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以“数学”的本源为追求,以“有效数学活动”为载体,以“学生和谐发展”为核心的目标,探寻一条有效地促进学生爱学数学、动手学数学的活动组织模式。

3、研究内容

结合小学五六年级人教版数学教材的教学内容、设计课堂教学知识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层次性练习实例,进一步丰富并完善练习层次性方面的研究,使数学课堂练习层次性更加具备现实操作意义,同时进一步提高自己甚至同行的教学质效。

4、研究步骤

(1)分段研究,明确方向。(2)分工合作,共同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实施情况

(一)课题研究组成员的学习情况

1、加强了理论学习。

在“将教研提升到科研”层面的倡导下、在校教科研领导的指导下,我们五六年级课题组全体成员利用每周大组教研时间掀起了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的高潮。

2、加大了培训力度。

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我们五六年级课题组加大了数学专业业务培训力度。通过对课改前后的教材及教学用书进行对比,在全组进行说数学活动。通过说课、说教学设计、说课堂练习设计、说解题思路等形式促使每个教师对教材编排有整体的认识,促使教师更好地对教材进行驾驭、重组,落实大教材观,大数学观,促使每个教师都能成为教材的创编者。因为只有对教材有个清晰的认识才能使组织的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更具实效性。

(二)阶段性的研究过程

学校领导为教师提供了充分的条件,搭建平台,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鼓励教师多学习、多思考。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研活动,互动教研,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同时也促进了本课题研究的发展。

(1)我们五六年级课题组全体成员积极参加学校数学教研组开展的校本参与式研讨,把在课题研究中的一些困惑拿出来一起讨论,正所谓人多力量大,想出来的点子和解决的方法也很多,促进了课题的发展。

(2)我们五六年级组全体成员多次观摩特级教师课堂教学实录。

(3)我们五六年级课题组多次开展课题研究课。

在阶段性研究活动中,通过不懈的学习,我们五六年级课题组全体对教学中产生的一些问题有更深一步的思考,课题研究活动改进了

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效度,同时也加速了中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过程。

三、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的探究促进了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1、教师教学方式变了。现在的课堂改变了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嘴,教师从头讲到尾”的教学方式。变成了教师引导点拨,运用“讨论”,“探究”,“图解”,“情境”,“发现”等方法促使学生自主练习。在备课、课堂教学、课后反思三个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变化。

2、学生的学习方式变了。学生由被动的学习变为自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积极主动,兴致勃勃,课堂变成了他们研究讨论问题,获取知识,开发智力,探究创新,个性表现的乐园。课堂上,他们是学习的主人,在老师的组织指导下,积极发言讨论,提问质疑,批驳不同观点,争论研究,表演操作。

3、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老师们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提高了,教科研能力提升了。

四、课题研究存在的疑难问题。

1、实际操作中,有对新课程理念和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策略的理解和把握不够准确的现象,转变观念难度较大,有时在教学中依然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

2、课堂组织形式和学生练习活动方式放开后,完成教学任务与课堂教学时间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了。

五、课题研究今后的努力方向。

1、继续加大培训力度,不断优化课题研究教师队伍。

2、深入进行课题实验,鼓励课题组教师,大胆实验,将当前有关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理念、策略和数学教育传统中的有效做法、经验有机结合,在实验中探索出一种操作性强、适应面广、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课堂练习活动有效实践模式,反复实践、反复研究、对比分析,总结课题研究的经验教训,在实践中勇于探索。

3、年级段联动研修。组织不同年级段对同一话题进行不同层面的研讨。

4、个体自主实践。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和观摩学习,组内教师都能根据所执教班级的不同情况,尝试着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内容,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再实践,反思,逐步积累经验。

5、组内互动实践。我组的教师中拟继续推出“复习课”和“试卷分析课”两节组内互动实践,践行有效性。

6、个体总结阶段。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研究、实践、反思、积累,我们对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研究有了一定的认识,我们将于下阶段进行个体总结阶段,自主收集、整理有关的资料汇总成册,并将上传于学校网站,作为共享资源。

篇3: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研究

一、新颖多样, 讲究趣味性

学生怕做作业、写作业拖拉大都是因为不喜欢千篇一律的练习形式。因此, 教师设计作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 做到新颖多样, 突出趣味性。

1. 作业注重多变性, 激发学生作业兴趣

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 多改变些作业类型、作业方式, 吸引学生兴致勃勃地完成每一课时的作业。

金色的秋天, 我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 让学生采集各种树叶、种子, 要求学生用自己的创意制作一幅叶画和种子画, 然后叙述图意。或者用纸剪出一只只栩栩如生的小动物, 贴在彩笔绘成的叶画的背景图上, 再展开丰富的想象, 编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结果, 学生的作业精彩纷呈, 我也收获了一份意外的惊喜。

2. 作业注重实践性, 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在阶段目标中, 我要求六年级学生“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 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 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这种探究性作业能促使学生充分利用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 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有难度, 但富于挑战, 我决定在班上试一试。

寒假, 我布置了一份特殊的作业, 让学生利用假期围绕“春节文化”这一主题, 从“饮食文化、民间艺术、年俗家趣”三个方面开展调查、研究, 并写一份调查研究报告。寒假过后, 我惊喜万分:全班47位学生, 人人都完成了这份报告, 大部分学生的报告内容充实、形式多样:有传说、有故事、有举例、有议论抒情, 有的还插上了和内容相关的图画, 精心设计了封面。看得出, 这份作业学生是花了功夫的。写调查研究报告, 对他们来说是一次有趣的尝试, 它激起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面向全体, 体现差异性

1. 作业量分层

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 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可以适当减少他们的作业量, 要求他们主要完成每课的基础性练习, 至于教师结合课文内容设计的一些拓展性练习, 他们可以选做或不做。同样, 练习的质量要求也不能“一刀切”, 应灵活控制。

2. 作业难度分层

针对学生语文能力有差异的客观事实, 我们要找准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为他们确定相应的目标, 设计难易有别的作业。一般来说, 作业可设定:基础、发展、创新三级目标, 要求一般学生能实现基础目标, 努力完成发展目标;基础较好的学生努力完成创新目标。

3. 作业时间分层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在完成作业时间上也应分层, 有效保障后进生“吃得了”的问题。在课堂上就要求背诵的段落, 允许课堂上背不熟的学生回家继续背到熟练为止;要求优等生隔天就得交的作文, 后进生可以宽限几天。这样, 保证后进生的作业质量, 使之扎实巩固所学知识, 形成良性循环。

由于分层作业的分量、难度适宜, 选择自主, 完成的时间灵活, 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作业不再有困难, 激发了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 确保了作业的有效性。

三、内外延伸, 实现开放性

“处处留心皆语文”, 语文学科有其特殊性, 作业的内容和空间都可以丰富多彩, 无限拓展。教师可设计如下几个类型的开放性作业。

1. 开放空间, 让语文作业走出语文课堂

语文学习的外延是非常广阔的, 教师可结合教材, 让语文作业走进家庭。“六一”儿童节到了, 我要求家长配合老师, 送孩子一份特殊的礼物———给孩子写一篇文章《宝贝的故事》。第二天, 学生们争着读自己成长中的趣事, 从中享受着亲情。还有不少学生当晚就在日记中写下了自己的感动。家校配合, 此次作业的三维目标也自然水到渠成。

让语文作业与其他学科合作, 是开放学习空间的另一重要途径。学习《七律·长征》这首诗, 学生因受到知识限制, 对诗中的内容理解困难, 很难体会到诗人的情感。因此, 课前我这样要求:向音乐老师学唱《长征组歌》;向社会老师请教有关长征的背景知识;向计算机老师请教有关长征资料的搜寻方法;向少先队辅导员借看有关长征的《大渡河》和《四渡赤水》等专题片。这样的作业设计, 增强了课程的横向联系, 引导学生将作业内容与形式和其他学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 构成了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 培养了学生构建多元知识结构的能力和协作交往的个性。

2. 开放思想, 将作业选择权利还给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到了高年级, 我们应敢于放手, 还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权利, 让学生自己给自己布置作业, 由扶到放, 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性。

讲完课文《诚实与信任》以后, 我突发奇想, 让学生结合本课的学习, 自己给自己布置作业。结果有的学生给自己留的作业是搜集有关诚实的故事, 把诚实这种美德加以宣传;有的学生决定写一篇读后感;有的学生说要把文中故事讲给周围的人, 让人们为诚实之链增添长度;还有的学生的考查作业是搜集有关诚实或信任的名言……这些展现自我的作业不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而且使学生与文本的交流达到了高潮。

篇4: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的研究

关键词:作业形式;兴趣;完成情况

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教师十分重视通过布置数学作业来巩固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做题技巧。但是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一味追求数学作业的数量而忽视了数学作业的质量,学生每天都深陷题海无法自拔,慢慢对数学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恶感。老师在布置作业这一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值得人们思考。

一、目前小学数学作业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一直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在传统的机制下,教师更多是为了提高学生成绩,使得素质教育有点失去原本意味。很多数学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每天给学生布置大量的课后作业。甚至有很多老师认为学生题目做得越多,考的分数就越高,题海战术从来都是老师的宠儿。但是学生本来就在学校学习了一天,身体就很疲惫,回家之后也不能好好休息,要做大量作业。这样会让学生失去玩乐的机会,小学生本来就爱玩,如果每天把他们关在教室或者家里写作业,会让他们对学习产生厌烦感,失去了兴趣,就算有再好的教学方法也是徒劳。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老师布置的作业超出了很多学生的承受范围,导致每天拖欠作业的情况非常多。并且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成绩一般学生的身上,很多成绩优异的学生同样感到不堪重负。这样完全达不到老师想要的教学效果,还会起负作用。因为很多学生是出于对老师的恐惧,不得不完成作业。也许作业的质量很差,也许互相抄袭,甚至还有学生为了逃避作业寻找各种莫名其妙的借口,让老师左右为难。目前小学数学作业的基本情况就是如此,如果任其发展,一定会带来不好的影响,影响学生的学习,所以必须寻找好的方法来改善这种情况。

二、提高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的方法

基于现在小学数学作业的现状,唯有找到切实有效的方法,解

决存在的各种问题,才能提高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性。并且这些方法需要老师和学生互相配合、互相理解才能顺利开展。

1.提高数学作业的质量

虽然人们都说当量达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的飞跃,但是这条真理好像不太适用于数学作业。很多小学数学老师想通过大量做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往往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还会适得其反,让学生产生厌烦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老师应该选择一些有意义的题目让学生作为家庭作业,提高作业的质量水平,降低作业数量要求。选题的时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出题,在进行知识巩固的基础上,增加一些难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拔高学生的学习水平。虽然这样做可能对老师的要求更高,需要老师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收集资料,但是相信老师的付出一定会有回报,学生的成绩提高就是最好的证明。

2.丰富作业形式

老师布置的作业必须严格遵守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不能为了完成任务。随随便便敷衍了事。小学生是一个思维灵活的群体,如果能够丰富作业的形式,一定会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作业的有效性。以往老师都是布置比较常规的题目,让学生带回家做,没有什么新意。为了提高作业的有效性,老师应该丰富作业形式,可以留一些具有趣味性、挑战性的题目,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高速运转自己的大脑,并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许,刚开始的时候学生会不适应这些,但是老师可以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一定会取得很好效果。

3.以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动机是让一个事物得以发展的原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因为人都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十分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作为小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他们取得好成绩的内在动力,而好的学习内容是让学生产生兴趣的关键因素。所以为了提高数学作业的有效性,老师应该从数学作业的内容开始入手,布置的作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也要避免作业过于简单或者难度偏大,或者选取的内容是学生不感兴趣的,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不能达到老师想要的效果。

4.老师要及时反馈作业完成情况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处于主体地位,老师应该起引导监督作用。但是很多时候,老师虽然布置了作业,但是没有进行检查。久而久之,让学生觉得反正老师不检查,就可以不用做,这样就失去了作业的意义。因此,老师在布置了作业之后,一定要对学生及时反馈作业情况,指出学生的作业存在问题,然后老师进行讲解。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私下找老师请教,老师的耐心教授一定会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成绩。

总而言之,作业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可缺少的,但是老师应该遵循适度原则,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性格特点,选择有效的作业形式。让小学生在开心快乐的氛围中完成学习,既保持小学生的天性,又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可谓一举两得。虽然很多老师适应传统的方式布置作业,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课程的改革,教学方法也应该不断更新,以满足教学的需要。这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只要坚持,一定会取得显著成效。

参考文献:

[1]孙正刚.浅谈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性[J].小学教学参考,2010.

篇5:小学作业有效性的研究

一、课题研究现状述评

近年来,随着课改的深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研究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各种新的流派、新的教学手段如雨后春笋般生机勃勃。而小学语文作业与评价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将会如何变革?语文作业与评价既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巩固和延伸,更应是课堂教学的升华。但长期以来,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更注重作业本身的客观性,缺少师生间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互动,呈现程式化,规范化的倾向,常常量大,随意性大,且单调乏味。甚至成为学生和家长沉重的负担,作业评价的主体和形式也较为单一,忽视了对人发展的教育激励功能,有的甚至淡化或忽视评价。许多学生对于老师呆板笼统的“优、良、合格”“A、B、C”评价毫无感觉,他们更期望得到老师的个性化点评这种教学实践严重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忽视人的主观作用。长此以往,逐渐消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甚至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导致了学生厌学心理的产生,进而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自然也不利于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

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作业已不再是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庸,而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和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因此在当前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背景下,有必要对现行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评价进行全息透视和深刻反思,使其设计与评价符合新课程的要求,使学生的情感、意志、习惯获得进步与发展。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验到幸福和烦恼、快乐与辛劳,并在知识与能力的不断互动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断碰撞中针对这种状况,我们提出了《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及评价的研究》这一课题,本课题的研究,将探索出影响语文作业有效性的因素,寻找语文作业设计及评价的有效方法与策略,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来精心设计作业,从而确保作业的有效性。希望通过这一课题研究,给学生,也给自己的教育人生打开一扇小小的天窗。本课题立足于对小学语文作业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改变传统的课外作业形式,又注意到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通过实践研究,着力探寻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评价的有效策略,使教师布置语文作业时具有科学性、借鉴性、操作性、有效性,最终总结一套可供借鉴的途径和方法,通过小学语文作业的改变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让学生学习兴趣更为浓厚,学习效果更加明显。

1、通过研究,突出创新性和实效性,改革语文作业的内容、形式和评价方式,提高语文作业的有效性。

2、通过研究,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态度、价值观。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积极性;减轻学习上过重、不适当的心理负担和恐惧心理;并创设一定的条件关注学生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通过改变作业的组织形式和呈现方式,让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在丰富多彩的作业内容和形式中获得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实现完美人格。

3、通过研究,提高教师的各方面素养及实践经验,同时可以更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更好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4、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好奇心观察力,并养成积极学习语文知识的好习惯,促进学生思维力、创造力、想象力,发展学生创造性学习。让作业不仅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能使学生的自主精神、创新意识、实践能使学生得到明显的提高,促进学生和谐全面的发展。

三、课题的改革意义及应用价值: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领域中,“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评价的研究”对我们小学课程改革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1、本课题研究是践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规划纲要”把“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列入存在问题的第一条。“规划纲要”要求教师提高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

2、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益。作业的设计、布置、批改和讲评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的设计对整个教育取得多大成效有着重大影响。要实现有内容、有趣味、有价值的教学,必须让作业具有科学性、借鉴性、操作性、有效性。

3、有利于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行为。要提高学生作业的设计水平,就要用新的教学策略、方法,采用新策略、方法就要转变教学行为,而自觉地转变教学行为必须有新的教学观念。实施有效作业的结果必然是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四、预期效益:

1、学生发展

(1)作业质量明显提高。

(2)完成作业的兴趣更为浓厚,学习效果更加明显。

2、教师发展

(1)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意识有所增强。(2)更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作业量明显减少。

篇6:小学作业有效性的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研究了解我校数学学科在作业设计、辅导、批改中存在的问题并作归因分析、提出相应对策。

2、通过研究探索出一条有效作业的路子,合理恰当地布置作业,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变被动的完成作业为学生自觉乐意地接受、巩固和内化知识的过程;

3、通过对作业的分层分类设计的指导,建立一套 “有效作业”题库。

4、通过“有效作业”的研究,总结提炼解决有效作业实施中各种问题、经验、个案和理论,寻找一条“轻负优质”的基本途径。

5、提高教师有效作业设计、辅导、评价的能力。

(五)研究方法

1、作业内容科学化。

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的时候,首先要考虑作业的科学性,要满足学生的需要。或是当天学习内容的巩固提高、拓展延伸,或是下一节学习内容的必要铺垫、预习等,切不可脱离学生的学习需要,使作业无意义。

2.作业形式多样化。

教师在进行家庭作业设计时可让听、说、读、写与做、演、唱、画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让学生既动口又动手,既动手又动脑,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这样才符合小学生思维的特点,才能更好地调动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乐于作业、乐于探究,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3.作业题应具层次性。

我们知道,学生彼此间是存在差异性的。要有效地利用家庭作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就要照顾到学生的差异性,在作业设计上要体现层次性。“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要通过教材这个例子让学生学会学习,通过这个例子举一反三学到更多的知识、训练学习技能。

(六)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20xx年3月-20xx年7月)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确定分工,做好课题的申报工作。

2. 课题组成员深入学习数学新课程标准等有关理论知识,统一思想,明确研究方向。

3.编制调查问卷,进行点面结合的调查摸底。共设计三种调查问卷,分别是教师、家长、学生调查问卷。学生的问卷,从学生的作业量、学生对数学作业的体验及态度上设计。家长问卷侧重于课业负担、孩子对数学作业的喜爱程度上设计。教师问卷侧重于教师设计作业的形式、内容,孩子做作业的兴趣、效率上设计。

4. 在理论指导下,讨论课题研究思路,设计课题实验方案;落实课题组成

员承担任务。开始第一阶段课题试验。

5.进行课题成果汇取交流,及时推广课题研究成果。

阶段成果:第一阶段实验的阶段总结、习题集、论文及课例。

第二阶段:(20xx年7月-20xx年12月)

工作安排及主要任务:

1. 课题组教师第一阶段组内成果交流、汇报。

2.针对第一阶段实验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调整课题组阶段实验方案。

3. 课题组老师设计编撰各年级习题集,进行第二阶段课题试验。

4. 聘请区内专家对课题实验实施具体指导。

5. 进行课题成果汇报交流,及时推广课题研究成果。

阶段成果:第二阶段实验的阶段总结、习题集、论文及课例。

第三阶段:(20xx年3月-20xx年7月)

工作安排及主要任务:

1. 课题组第二阶段组内成果交流、汇报。

2.针对第二阶段实验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调整课题组阶段实验方案。

3. 课题组老师设计编撰各年级习题集,进行第三阶段课题试验。

4. 聘请区内专家对阶段成果评议。

5. 进行课题成果汇报交流,及时推广课题研究成果。

阶段成果:第三阶段实验的阶段总结、习题集、论文及课例。

第四阶段:(20xx年7月-20xx年12月)

工作安排及主要任务:

1. 课题组第三阶段成果组内交流、汇报。

2.针对第三阶段实验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调整课题组阶段实验方案。

3. 课题组老师设计编撰各年级习题集,进行第三阶段课题试验。

4. 整理实验数据及资料,搜集典型课例,撰写实验心得及论文。

5. 进行课题成果汇报交流,及时推广课题研究成果。

阶段成果:第四阶段实验的阶段总结、习题集、论文及课例。

第五阶段:(20xx年3月―20xx年7月)

工作安排及主要任务:

1. 课题组第四阶段成果组内交流、汇报。

2.课题组老师设计编撰各年级习题集,进行第五阶段课题试验。

3. 聘请区内专家进行结题前的培训。

4. 课题组老师收集汇总整理各年级习题,装订成册。

5. 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二、课题研究的实施情况

(一)加强组织管理,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1、自课题立项以来,我校成立了以课题负责人为首以数学教研组为成员的的课题研究小组。

2、组织调查,全面了解我校数学作业的现状

20xx年3月份,根据课题计划安排,课题组成员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喜欢写数学家庭作业学生占到82.6%,问到“你愿意完成什么形式的作业?”时,有69.7%的学生答案是喜欢写的方式完成作业,说明更多的学生还是依赖老师,觉得老师布置的作业越多越好。这也说明学生仍处于教师的题海战术里,不能自拔。因此改革作业批改、设计等显得很有必要。

教师调查问卷反映100%的教师都认为有必要布置家庭作业巩固所学知识,作业的内容、作业的形式、作业的质量要能充分反映孩子的学习情况,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对每天的作业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设计。同时我们也看到,老师们更多的希望是学生能切实减轻学习的压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性,这与我们的课题思想正好吻合,我们的研究就是要探寻一种各学科能整合的,能让学生喜做乐做的作业模式,让学生在多样的作业情境中“不知不觉”地习得各种知识。

家长调查问卷反映68%的家长通过每天的作业检查来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作业是沟通学生家长与学校教师之间的重要桥梁,作业的内容、作业的形式、作业的质量要能充分反映孩子学习情况,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对每天的作业进行合理有效科学的设计。同时我们也看到,家长更多的希望看到我们教师布置的作业能综合化、各学科整合化,涉及到孩子多方面的能力锻炼,这与我们的课题思想正好吻合,我们的研究就是要探寻一种能让学生喜做乐做的作业模式,让学生在多样的作业情境中“不知不觉”地学习数学知识并爱上数学。

3、建立课题学习与交流制度。

扎实的科研制度是科研成效的重要保证。在“将教研提升到科研”层面的倡导下、在校教科研领导的指导下,我们规定,课题组成员每月开展课题学习和交流讨论各一次。3月份,我们就对课题的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进行学习,讨论交流修改,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任务。然后找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加强学习交流,共同研讨,并及时做好记录。学校还组织定期召开课题交流研讨会,老师们在会上,对自己学习资料的学习体会作了深刻的发言,有的对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出自己的见解。有的带着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经验去寻求理论的升华。

(二)问题和困惑

纵观整个操作过程,应该说要求明确、措施得力、反馈及时、教师和学生均反映良好,但有些问题的处理却难以尽如人意,现将问题和困惑总结如下:

1、作业分层布置的落实较为困难。在一个班级内,好学生和差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差仍很明显,可我们在实施有效作业时,教师对这种情况的分层却体现很少。虽然学校一再要求,也多方面和备课组长及教师交流沟通,但收效甚微。

2、各科作业间存在冲突。由于各科作业间联系不够,有时候几天作业都比较少,学生就比较轻松,而有时候各科作业都很集中,学生根本无法及时完成。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也尝试着召开班级授课教师会商会,商讨对策,可操作起来却太困.

3、“软性作业”的检查和督促难以把握。簿本作业检查有硬性的、可操作的标准,但对于数学作业中的背诵、调查等就很难检查了,只管硬性作业,对“软性作业”放任自流,导致有的教师作业检查合格,但缺少课下的督促和检查,结果考试效果并不理想。

4、教师自编习题太少。由于教师的任务较为繁重,备课、改作业、分层、答疑等工作量很大,因此绝大部分作业用的是现成的资料和试题,作业的针对性仍然不强,一定程度上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导致学习效率较低。课题组多次召集成员商讨这一问题,大家也都觉得应当以创编习题为主,但实际中很少有备课组和教师愿意去真正落实,导致这个问题每次都要求,但每次都没有落实。

篇7:小学作业有效性的研究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包括作业的有效性,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我们结合本地实际,于2010年6月确立了《提高农村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的研究》这一课题,并于2011年4月被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为海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中小学(幼儿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专项课题,课题编号为QJH115163。2010年5—6月,已完成课题的准备工作,形成了《提高农村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的研究》的研究方案。从2010年7起,已进入本课题的实践研究,现已基本完成第一阶段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将本阶段的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1、作业模式目标:通过本课题研究,初步探索出提高小学数学作业布置与批改有效性的途径、方法与策略,探索出数学作业有效性的标准,影响作业有效的因素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小学数学作业布置与批改的基本模式,以改善本地教师的作业模式,提高作业布置与批改的质量。

2、学生发展目标:通过本课题研究,引导学生完成一定量的数学作业,养成学习数学的习惯,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学生在数学素养上得到充分发

展,培养出有较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生。

3、教师发展目标:通过本课题研究,转变教师的作业观,提高小学数学教师作业布置与批改的水平,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作业类型与形式的研究:探索如何拓展作业类型与形式,小学数学作业都有哪些类型和形式,各种作业类型和形式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多种类型、多种形式的作业,有效的巩固知识,训练技能,培养兴趣。

2、作业数量的研究:探索作业数量和巩固知识以及学生学业负担的关系,作业数量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要完成多少数量的作业才能最有效的巩固知识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3、作业内容的研究:根据小学数学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特点,应设计什么内容的作业才起到巩固知识、训练思维和发展能力的作用,如何选择作业内容才能设计出有针对性、有层次性的作业。

4、作业批改的研究:探索作业批改的形式、方法和策略。如何进行小学数学作业的批改才能最有效的巩固知识、训练思维和发展能力。

5、作业有效性的研究:探索在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有效作业的标准,影响小学数学作业有效的因素,促进小学数学作业有效的方法与策略,作业有效性与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之间的关系等。

三、已开展的研究工作及成效

1.在两所实验学校进行了开题,培训了参与研究的教师,布置了研究工作。

2010年9月,我们分别在美亭黄竹小学和加乐中心学校进行了开题。9月14日下午,我们首先在美亭黄竹小学进行开题,全校数学老师6人全部参加了开题活动。在开题会上,课题负责人蔡兴飞做了开题报告,布置了近期的研究工作。详细讲述了课题研究的背景、研究的价值和目标、研究的方法及过程等。之后,课题组成员、该校校长林尤谊做了研究工作的具体要求。9月17日下午,我们又在加乐中心小学进行了开题,课题负责人蔡兴飞做了同样的报告,课题组成员、加乐中心的冯家茂教导做了研究工作的具体要求,加乐中心学校15位数学老师参加了开题。

通过开题培训活动,参与研究的老师理解了开展本课题研究的价值,明确了研究的方向,掌握了研究的一些方法,知道了研究的具体要求,为一下开展具体研究打好了基础。

2.开展了调查研究,了解了本地农村小学数学作业存在的问题。

2010年10—11月,我们分别在两所实验学校进行了调查研究,召开了教师座谈会,检查了学生的数学作业,还对82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我们总结了本地农村小学数学作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作业形式单一。

据作业检查和谈座了解,数学作业的布置基本上是选课本上一两道习题给学生做,全批全改,然后,发还学生。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作业没有新味,学生厌烦。作业成为“例行公事”,教师布置作业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学生完成作业是为了应付老师检查。

(2)作业量偏少。

2010年10月底,我们对加乐中心学校和黄竹美亭小学四、五年级学生共82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有38名学生回答作业偏少,希望多布置作业,只有3名学生回答作业偏多。

我们在作业检查的时候也发现,很多班级一周作业布置不到4次,每次只布置一道习题,作业量是偏少的。我们农村学校老师的教学水平就不高,要靠适当的作业和练习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再没有足够的作业和练习,学生的学习水平是跟不上的。

(3)作业内容狭窄,只限于课本现成习题。

我们从调研中发现,本地农村小学数学作业都是布置例题后面相应的一两道习题,内容狭窄,千篇一律。新鲜感不够,学生兴趣不高。

(4)作业批改方式单一,反馈不及时。

我们在调研中还发现,本地农村小学作业批改的形式单一,都是在书面上修改,对的打个“√”,错的打个“×”,再给个等级。等级一般分“优”、“良”、“中”、“差”四个级别。

另外,部分老师作业反馈也不及时,有的老师经常第3天或3天以后才把作业发给学生,也不作讲评,反馈很不到位。

(5)家长不是很好的配合孩子完成作业。

在对8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中,有58名学生写到,在家写作业时有各种干扰,如爸爸妈妈看电视开很大的声音,个别家长要求孩子停下手中的作业,帮助父母做家务,如洗衣服、收拾厨房等。有62名学生写到,家长不关心自己的作业,不过问或很少过问自己的作业情况。

3.开展了作业类型和模式的研究,梳理了作业的类型。

2010年12月—2011年6月,我们主要研究了数学作业的类型和基本模式。经过半年的研究,我们总结了数学作业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口头类作业

口头类作业就是以口头回答或叙述完成的作业,这种作业在小学低年级应用较广。口头作业又分为课内口头作业和课外口头作业,课内口头作业就是在课堂上口头回答老师的问题,或口头与同学交流的作业。课外口头作业就是在课堂外跟别人交流的作业,如“把你今天学到的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等。

2.书面类作业

书面型作业就是以书面完成的作业,这是本地农村小学最常用的作业形式。(1)常规书面型作业

常规书面型作业是指与课堂教学同步,以书面完成的,统一要求掌握的作业。这类作业是本地农村小学最常用的,几乎每天学生都在做这样的作业。设计这类作业要能巩固本课知识,纠正学生错误,又要带有一定的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注意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2)分层书面型作业

分层书面型作业是指把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进行分类,完成不同层次的作业。一般有两种分类方法:

①.把作业难度进行分层。我们针对学生数学能力有差异的客观事实,着重找准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根据学生层次差异把作业设计成难度不同的作业,让不同的学生完成不同的作业,从而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作业,得到相应的发展,都能体验到完成作业的快乐。

②.按作业数量多少进行分层。作业数量的分层是指按作业的多少进行分层。对于学习能力强、智力发展好、知识掌握较快的学生可减少作业量,留出时间去做自选习题;对于学习态度不够认真、知识掌握不够牢固的学生,适当增加举一反三的作业。这样,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获取自由发展的时间,一般学生也能得到充分练习,使学生的学习能力都得到提高,避免尖子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的局面。

③按完成作业的时间长短进行分层。完成相同数量的作业,要求尖子生用的时间要短些,学困生用的时间延可长一些。

3.活动类作业(1)游戏型作业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在低年级设计富有童趣的游戏性作业,如玩数学游戏、找朋友、上台表演等,让学生在轻松的活动中巩固知识。

(2)实验型作业

实验型作业就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做实验来发现或验证某个结论的作业方式。(3)调查型作业

调查型作业就是通过调查、统计、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的作业方式。(4)实践型作业

实践型作业就是让参加生活实践或社会实践来完成的作业方式。(5)探究型作业

探究型作业就是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实验、思考与合作等探究方式来完成的作业。4.开展了作业内容的研究,形成了作业设计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2011年7月—12月,我们主要对本地农村小学数学作业的内容进行研究。经过研究,我们总结了一些作业设计的策略和方法。据调查,本地农村小学的数学作业比较单一,内容几乎都是课本例题后面的习题。学生每天都做这种内容的作业,造成机械死板,灵活性不够,巩固性不强,启发性没有。我们经过半年的总结研究,认为小学数学教学可以设计如下不同内容的作业:

1.精选课本中的习题当作业。

我们认为做作业是为了对巩固本课所学的内容,在设计作业时,不能随意选课本中的习题,要对课本习题进行筛选,选出最有利于巩固本课所学内容的习题。

例如,教学人教版“9的乘法口诀”,可以精选课本以下几道题:(1)对口令,完成课本85页第一题,9与几相乘;(2)圈一圈,完成课本85页第3题,把9的倍数圈出来;(3)找车位,完成课本86页第6题,把车开回车库相应车位。

2.改编课本中的习题当作业

课本中的习题有时不能满足巩固新知和弥补学生不足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实际需要改编课本的习题当作业,使得作业更有针对性,更能巩固知识和发展能力。

篇8:小学语文课堂作业有效性的研究

一、小学语文课堂作业的有效性问题

语文教学注重对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怎样帮助学生明确自己所要达成的目标呢?布置什么样的课堂作业才能既满足教学要求,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呢?课堂作业的设计就显得至关重要了。课堂作业需要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并且精心设计。加强学生的思维拓展,既能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也能够使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有效提高课堂作业的练习效果和练习质量,真正达到练习的目的。这就是教师需要探讨和研究的目标。

二、小学语文课堂作业的教学策略

1. 听、说、读、写结合

课堂作业作为课堂学习的重要环节,不仅可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还可以使学生的课堂学习得到延伸和扩展,学生在完成课堂作业的过程中,动心听、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做、灵活多变、读写结合,有效开发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本领和能力。教师应该摒除传统而陈旧的“灌输式”教育,大胆改革课堂作业方式。课堂作业应该集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活动性和多样性为一体,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经验,增强学生能力,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2. 整合并强化课堂作业模式

教材只是语文基础知识的载体。学习课文,就是通过教材给学生举例。所以不能拘泥于课文本身, 不要让课本束缚住手脚,重视发掘课文中的知识点,利用课堂作业为学生学习语文寻找实践机会。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是存在差异的,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去平衡和调节这种差异呢?这时, 就要将课堂作业分层,让高、中、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轻松的氛围中积极参与课堂作业的完成。并且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语文素质、学习兴趣、领导能力等因素对学生进行分组,并且可以以组为单位, 让多个学生自由分工、团结合作地去完成课堂作业。在学生之间形成自由竞争, 借以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课堂作业大多是教师为了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而设置的,但真正去做作业的是学生,所以教师就要掌握好课堂作业的分量,力求少而精。在题型的设计上,要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兴趣特点, 让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和掌握知识。教师要借助课堂作业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还要把握好课堂作业的题型内容以及完成难度,以课文中一些关键性的内容为出发点,精心安排课堂作业, 促使学生展开讨论,强化学生之间的交流,深化学生的探究能力。

3. 多媒体信息实践

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小学语文课堂作业教学中,有效提升了小学语文课堂作业的质量。小学生对图片、 音频、视频等信息的兴趣以及接受能力都比较强,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多媒体网络收集、查找、 整理课堂作业的资料,让学生主动思考、积极讨论,通过对从网络收集到的资料的整理和编辑,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4. 课堂作业与教学过程有效融合

有了高质量的课堂作业,还要保证适当的课堂练习时间,至少要保证每节课10~15分钟的练习时间。这就要求教师考虑课堂作业在每节课上出现的时机,使课堂作业更好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并让课堂作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作业在课堂教学中有着独特的作用,可以高效推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对知识点的掌握,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并提出问题等。所以, 课堂作业应该摒除传统模式,不要总是每节课固定教学30分钟的老套路。课堂作业不应该是刻板的程序化模式,应该有效地和教学过程融为一体,穿插在课堂教学过程之中。课堂作业穿插出现的时机分为课始、 课中、课末三个时间段。教师要把课堂作业灵活地运用在教学环节之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直接实践运用。课堂作业设计应该与教学设计相互融合、整体构思、统一步调,成为教学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

上一篇:南柯梦惊岁月晨散文下一篇:妇女节——举办礼仪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