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身游戏》早会角色小游戏方案

2024-04-07

《替身游戏》早会角色小游戏方案(精选8篇)

篇1:《替身游戏》早会角色小游戏方案

《替身游戏》早会角色小游戏方案

游戏名称:替身游戏

游戏简介

替身游戏是一个让大家扮演不同的角色,然后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分析问题,培养大家全面思考问题,学会从不同角度去看待问题的能力,适合作为企业晨会的互动小游戏。

游戏人数:6~10人

游戏道具:无

游戏规则

1、首先告诉大家,今天我们将模拟一场公司会议,但是大家需要作为别人的替身来参加会议,比如,你是行政部的同事,你可以选择在这场会议中作为一个财务部的人员;

2、每个人都选择一个替身后,不要告诉别人,然后主持人给出一个会议的议题,比如今天的议题是客户要求增加某产品1K的库存量,但是公司在希望少于这个量,且价格希望有所调整,然后大家从自己新的角色来谈谈自己的.想法;

3、会议结束前每个人都说下自己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角色,并说下自己的感想。

相关讨论

1、站在别人的立场分析问题,自己有何感想?

2、自己在发言前是否会受到他人的思维影响?

3、替身游戏是否对你日后的工作有启发?

篇2:《替身游戏》早会角色小游戏方案

1、场所:室内,人数不限

2、道具:椅子(数量比参加人员少一把)

3、队形:围成圆圈队形

4、游戏规则:

1)参加早会游戏的人员先选出一个发号令的人,此人在场中站着,无椅子可坐;其他人围成一圈坐在椅子上。

2)游戏开始时,由发号令的人向参加人员说:“大风吹”,参加人员答:“吹什么”,发号令的人可答:“吹穿裙子的人”,则所有穿裙子的人必须和别人换位子,这时发号令的人伺机抢位子坐,最后没抢到座位的人,代替已经抢到座位的人继续发号令。

3)连续三次发号令的.人,表演节目。

4)这个游戏还有加入“小风吹”和“台风吹”的增强版。

如果说:小风吹,就按照所说意思反着进行,比如:吹带眼镜的人,没有带眼镜的人必须马上离座,寻找新的座位。

如果说:台风吹,所有的人必须离开自己的坐位重新寻找新的位置。

5、游戏点评:

篇3:《替身游戏》早会角色小游戏方案

体验之一———在自由的空间中形成规则

所谓公共区域, 是指利用平行班之间的相邻空间、走廊设置的游戏区域, 这个空间和材料为各班共享, 游戏玩法共同商议、决定。公共区域角色游戏就是孩子们在公共区域里开展的游戏。

公共区域角色游戏的开展, 使得幼儿的游戏空间由单纯的教室扩展到本班教室及其他班级教室外面的空间。 (刚开始我们也只是在尝试, 只是一部分游戏进行了“公共”) 游戏范围的扩大, 意味着孩子们的游戏空间相应地变大, 有了更充分的自由。这个“变大”与“自由”, 对孩子和老师都是一个挑战。对孩子来说, 他们需要与更多的同伴交往, 面对的问题会更多。对老师而言, 则在材料的提供、游戏的指导等方面有了更大的压力。那么如何让孩子们在公共区域角色游戏既自由又有秩序, 获得更多的愉快体验呢?俗话说:“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我们觉得:建立相应的游戏规则相当重要, 这个规则从何而来?从幼儿中来!

1.规则从问题中产生。公共区域角色游戏的开展, 使得幼儿在游戏中遇到更多这样那样的问题, 比如遇到不认识的小伙伴怎么交流?和别的班级的规则有些不统一怎么办……这些问题的产生, 阻碍了游戏的运行。每个班都有共性的问题, 我们将这些问题抛给孩子, 和孩子们共同讨论如何解决。于是在评讲中就有了各抒己见的场面。在大家的共同商讨中, 各种游戏的规则就被逐渐制定出来并逐步完善。

2.规则在分享中建立。公共区域给了幼儿一个大范围的游戏空间。游戏的参与人数多了, 游戏情节也更为丰富了。而随着大班孩子能力的增强, 社会经验的丰富, 很多问题都会处理得比较好。在游戏前、游戏中、游戏后孩子们都会有一个分享过程。这个分享过程, 也是建立“规则”的好时机。如在“红绿灯”游戏中, 扮演“红绿灯”角色的幼儿翻着红绿灯牌, 而在“马路上”行走的幼儿看见红灯, 根据已有经验, 很自然地停下了前进的脚步, 等红灯转为绿灯再穿过马路。自然地, “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则就此建立。

体验之二———在丰富的材料中体现自主

材料是幼儿探索和学习的桥梁, 幼儿通过操作材料获取多方面的经验。所以, 提供丰富而又合适的材料非常重要。有了合适的材料, 孩子们就能更加自主地运用、操作, 而不仅仅是摆弄老师提供的材料, 从而更好地体现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导地位。

在创设游戏主题时, 我们有一个“三结合原则”, 即与主题相结合、与孩子们的生成相结合、与社会资源相结合。如在大班上学期的主题“亮眼看世界”中, 我们将古镇资源纳入世界资源, 创设了一系列具有古镇特色的游戏。在材料的投放上, 我们考虑到大班幼儿已具有了一定的知识技能, 他们有着强烈的主动学习的愿望和主动学习的潜力。因此, 在材料的提供上, 我们注重:

1.材料的丰富性。这里的丰富是指材料的种类、材料的材质等。我们发现, 在一个游戏中, 材料的丰富性关系到幼儿对游戏兴趣的持久性。材料越多, 幼儿对游戏的兴趣保持得越长久。这个“丰富”, 是指对这个游戏有价值的、能推动游戏发展的材料。

2.材料的层次性。这里的层次主要体现在材料的由易到难、一种到多种。比如, “茶馆”游戏中, 教师在游戏刚开始时只是提供了几种现成的“茶叶”, 让幼儿记住它们的名称, 进行“买卖”游戏。游戏一段时间后, 教师再为孩子们提供了皱纹纸、蜡光纸、盒子、记号笔等材料, 让幼儿利用这些半成品进行制作各种花茶, 进行包装、泡制等。

3.材料的动态性。材料的动态主要体现在材料是随着幼儿的游戏情况而适时调整的。大班的孩子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对成人社会有着自己的理解, 由于模仿能力强, 他们会将成人社会里的许多东西搬到游戏中, 所以孩子们在角色游戏中的呈现, 就是大社会的一个缩影。

在开始尝试“公共区域角色游戏”时, 正是我们幼儿园开展有关“古镇资源”课题的时期, 所以我们顺应天时地利将古镇资源的人文背景融入游戏“公共区域”, 将四个平行班的“游戏一条龙”变成“古镇一条街”。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 孩子们有了足够多的经验支撑游戏, 在教师提供的丰富的操作材料中, 他们能更自主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材料进行游戏, 感受游戏的快乐。

体验之三———在有效的指导中获得发展

在角色游戏中, 教师起着观察者、引导者和支持者的作用。在公共区域游戏中, 教师的指导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游戏范围的扩大, 预示着教师的指导有了更多的内容, 平行班之间的老师必须要有更多的沟通与交流, 这样, 才能把握好游戏进展的节奏, 关注幼儿, 促使其更好地发展。我们采取以下方式:

⒈细心观察, 及时记录。游戏进展到什么程度了?孩子们对所投材料是否感兴趣?有没有出现什么问题……这些都需要教师细心地观察, 认真地记录。可以是一篇反思, 可以是几张照片, 也可以是一段视频。在记录中发现, 在记录中反思。

⒉班班交流, 把握游戏进展情况。公共区域角色游戏的良好发展, 来自于四个班级的及时沟通与交流。因此, 每次游戏之后, 各班的老师利用吃饭、中午等空闲的时间进行经常性的交流。在此前提下, 教师才能准确地把握好游戏的进展情况, 确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及下阶段的游戏目标。

⒊交换现场, 跨班指导。我们尝试让教师进行跨班指导。这样, 教师不仅对自己班孩子的游戏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对其他班级的游戏的情况也有所了解, 这对教师的指导能力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⒋幼儿签名记录。我们让参与公共游戏的幼儿在相应的游戏区域进行签名。一方面是了解孩子参与游戏的情况, 二是了解孩子对游戏的兴趣程度, 及时进行调整。

体验之四———无限的价值

随着公共区域角色游戏的开展与深入, 我们感受到了其与以往游戏不同的价值:

⒈公共游戏区域打破了班级的界限, 拓展了原有的活动空间, 使幼儿拥有了更广泛的环境与信息资源。游戏的空间扩展了, 意味着孩子们能玩到更多的游戏。能走出班级范围, 学会了与陌生的孩子建立良好交往习惯的方法。

⒉不同班级将收集的材料汇集到公共游戏区域, 使幼儿有了更多的选择, 为幼儿的创造性活动、合作性活动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

⒊随着公共区域的出现, 众多的人、事、物形成了比较复杂的关系, 使幼儿不得不面对更复杂的问题情境, 班与班之间呈现了合作、竞争等现象, 使幼儿获得了更丰富的体验。

⒋公共游戏区域的设置, 避免了班级重复设置游戏区, 有利于帮助不同班级的幼儿学习共同分享。依据班级情况分别设立相互联系的活动区。如在一个班开设自选超市, 在另一个班开设银行。这样, 每个班级精心开设几个区域, 会考虑得更加细致, 避免重复浪费, 而且幼儿从班级内有限的小团体中走出来, 真正体验到与人分享的乐趣。

⒌相对而言, 教师节约了制作游戏材料的人力和物力, 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游戏的生成上。能共同关注游戏中发现的问题, 养成良好的研讨习惯。

篇4:游戏坊 角色扮演游戏

《质量效应3》

(预计2012年3月发售)

PC、PS3、Xbox360

在太空里,没人听得见你的尖叫。不过有人会听见你关于到天王星探矿的乏味对话。要是你情愿他们听到的是你的大型武器发出的声响,那《质量效应3》就是最适合你的角色扮演(RPG)游戏。这款科幻游戏由加拿大游戏开发商BioWare制作,主要以RPG为主,同时融合第三人称动作射击(TPS)的风格。较前作唠叨较少,射击较多。游戏中人类故乡地球危在旦夕,在一个遥远的宇宙外,一群可怕的机器种族开始了他们消灭人类的任务。指挥官约翰·薛帕德(John Shepard)作为联盟的一名海军陆战队员兼唯一的人类精英幽灵,将担负起拯救地球的重任,他将寻求与宇宙内的所有文明联合起来对抗神秘的外来种族,玩家的选择将影响游戏进程,你可能再次与外星人联手对敌。

《上古卷轴5:天际》→

PC、PS3、Xbox360

如果你喜欢驱马搜寻狼群,以打狼为乐,那么《上古卷轴5:天际》就是你传统RPG游戏的盛宴。游戏设定在《上古卷轴4》的200年之后,随着天际省之王被暗杀,诺德内部发生了内战,大部分诺德人意图让天际省脱离帝国。诺德内战是上古卷轴的终极预兆,古诺德毁灭之神Alduin回归,现已呈现为龙的形态,他拥有一支苍龙军团,名为Jill。随后将发生什么关键就看你了,全世界的森林、山脉和地牢都向你开放,等待着你去探索,无穷无尽的角色可以按你的外表和能力定制。想成为拥有魔法的猫头剑客?没问题。你想探索什么以及探索的次序全都由你做主。事实上,板上钉钉的只有一件事:没有哪两个人会按相同的方式进行游戏。

2011年12月

《星球大战:旧共和国》

在这款大型多人在线游戏中,玩家可以选择扮演英雄天行者或者邪恶的维达武士。一旦玩上,你很快就会上瘾。

2012年1月

《终极格斗冠军赛3》

很难把新年许愿变为现实……把因此而生的沮丧和挫败感统统发泄在《终极格斗冠军赛3》上吧!

2012年3月

《马克思·佩恩3》

近4年后续作展开了新篇章。主角在纽约的黑夜通过自己的手段为惨死的妻女复仇。为了麻痹自己,他沾染上了毒瘾,身体每况愈下。

←《创世纪》(Ultima I: The First Age of Darkness) 1981

Apple II

篇5:《跑圈取物》早会游戏活动方案

游戏名称:跑圈取物

参加人数:9人以上,3的倍数

游戏道具:小礼品或其他道具

游戏规则

1、所有人围城一圈,相邻的.三人一组,然后将道具放在圈内,数量必须比组的个数少1;

2、主持人发号命令,所有的组都要按照命令去夺取圈中的物品,每次拿一个;

3、如果是礼品的话,每轮都会有队伍无法获得,如果是道具的话,没有获得道具的队伍需要受到惩罚;

主持人的命令:

1、甲乙内侧手相牵,高举过头,组成一个大门;与此同时,丙迅速绕大圆阵跑一周,从大门通过,至圆中间,夺取一枚小物件。

2、甲乙面对面体前屈,双臂搭肩,组成一个壕沟;之后丙动作同1。

3、甲乙面对面,坐在地上,上肢后撑,双腿伸直,足尖对贴,组成一个山洞;之后丙动作同1。

4、甲乙相距三步,体前屈,双手撑膝做“人马”;丙跑一圈后连做两个撑人马分腿腾越后再夺物。

篇6:《替身游戏》早会角色小游戏方案

小鸡拔河是一个将猜拳和拔河相结合的互动游戏,其中的猜拳部分比较有意思,有点老鹰抓小鸡的感觉,而后面的拔河又让游戏带上了一些比赛的元素,整个游戏很有意思,作为早会互动小游戏一定会给大家带来一个好心情,让一天的工作轻松无比。

一、参加人数:

10人以上。

二、游戏规则:

游戏分为两个部分完成,首选是猜拳部分,然后是拔河部分。

三、猜拳:

1、首先主持人任意的制定两人作为先锋,游戏开始后,其他人无规则的站立;

2、然后两个先锋需要去壮大自己的队伍,也可以叫做抓小鸡;

3、先锋随意找一个人,和其进行猜拳(石头剪刀布必胜规则),如果赢了,则这个人就是本队的小鸡,需要跟随在先锋的身后,如果输了,则需要和其他人进行一次猜拳后才能在和挑战这个人;

4、当所有的“小鸡”都有了自己的队伍后,该部分游戏结束。

四、拔河:

根据刚才形成的两支队伍进行拔河比赛,这个拔河比赛只有最先面的.先锋拉着绳子,而先锋身后的小鸡需要排成一队,然后用双手抱着前面人的腰部,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拔河。

五、其他:

篇7:《替身游戏》早会角色小游戏方案

游戏名称:勇敢的为错误买单

参加人数:不限

游戏规则

1、主持人站在前方,然后其他人面对主持人站成一排;

2、然后主持人告诉大家5个动作,并且和1到5个数字相对应。1——向后转,2——向左转,3稍息,4——原地不动,5——向右转;

3、接下来主持人会随机的报出1、2、3、4、5中的任意一个数字,所有队员在听到数字后,需要迅速做出事先规定的`动作;

4、动作错误的人被淘汰,且退场时需要向大家鞠躬并大声说“对不起,我错了。”

篇8:《替身游戏》早会角色小游戏方案

在角色游戏中,教师的行为对幼儿角色游戏的质量和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如何创设游戏环境,为幼儿创造性地开展游戏做足准备?教师指导游戏时,扮演哪些主要角色与幼儿互动可以使幼儿的游戏经验更有创造性?如何把握介入和退出游戏的时机,让幼儿游戏更自主?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1. 通过对主题及材料的对应关系的研究,探索在幼儿角色游戏中材料提供的适宜性,以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热情。2.

2. 通过对生活实践及介入指导适宜性的研究,探索幼儿角色游戏中生活经验积累的策略及教师介入指导的时机及方法。

3.通过对观察的随机性和目的性的研究,探索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情感、社会交往、认知等多方面的发展。

通过研究,我们总结出了两个关键词:无心、有意。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善于捕捉“无心”,并转化为“有意”,真正体现幼儿是游戏的主人,同时也收获一定的经验。

1.材料准备,把“无心”的动手转化为“有意”的动脑。

其一,材料投入的多样性与选择性。材料的投放为幼儿的角色游戏提供支持,帮助幼儿的游戏到达一个更高的水平。而材料投入的适宜性更能使幼儿在“无心”的玩耍中转化成“有意”的动脑,正如维果茨基所言:“在游戏中,儿童总是表现得超出自己的年龄特点,超出自己日常的行为表现,在游戏中儿童看上去仿佛高出自己一头。”材料的准备和投入是支持幼儿游戏的脚手架,这不仅丰富了幼儿游戏的经验,还发展了幼儿的动手能力。所以在游戏准备时,要根据游戏的主题提供足够使用的材料,这样避免因分享材料而产生矛盾,同时多样性的材料投放不仅促进了幼儿的游戏发展,也练习了幼儿适宜地选择材料的能力。

其二,材料投入的开放性与封闭性。角色游戏的趣味性不仅仅是游戏本身的趣味存在,开放性的游戏材料更能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让他们在“无心”的玩耍中转化为“有意”的动脑。例如应有尽有地丰富“百宝箱”,箱子里各种各样的纸,五颜六色的布片、布条,瓶瓶罐罐,大大小小的包装盒,胶带和订书机等,幼儿会根据游戏情节的发展选择材料,制定或搭建与游戏主题相关的道具,以支持正在参与的角色游戏。但是在材料投入时,也要考虑到能力较弱的幼儿,这时需投放一些封闭性的游戏材料,如点心店里泡沫制成的鸡腿、汤圆等,用海绵制成的饼干,豆腐干等,这些封闭性的材料投放,让那些能力稍弱的幼儿有兴趣参与游戏,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2. 适时指导,把“无心”的游玩转化为“有意”的实践。

其一,生活实践活动。幼儿游戏的发展是在与实践的互动中实现的,陈鹤琴先生早在40年代就提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的教育观点。为此,我们经常把孩子带入菜场、商场,并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幼儿观察,使幼儿在“无心”的游玩中得到实践的认知。比如:在开展超市的游戏时,由于幼儿没有生活经验,游戏情节始终得不到深入,他们只是随心所欲地购物,不能随游戏的主题或游戏的情节发展开展游戏,游戏结束时“商场”总是忙而乱。为解决这种现象,我们从三个方面设计了“购物”生活实践课。第一环节是组织参观:营业员如何向顾客介绍商品?顾客又是如何选购商品?第二环节是了解一些常用物品的用途,即让幼儿做小记者,去采访顾客为什么要选购这些物品,这些物品有什么用?第三环节实践活动:每人用带来的5元钱去购买一种商品,根据前两个环节的准备,我们再次提醒幼儿:买些什么?为什么要买?而且所购物品不能超过5元;由于前期的购物知识准备充分,幼儿在购物时都有目的地选购。购物活动为幼儿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再玩“超市”时就非常有秩序了。

其二,适时介入活动。如果教师能了解每一名幼儿,尽可能地通过各种方式适时地介入游戏与幼儿互动,更有利于促进幼儿游戏的发展。比如水果超市,两位“小营业员”玩起了扔“布水果”的游戏,布水果落到托盘又掉到了地上,而两人完全不顾“客人”的光顾沉浸在游玩之中。此时,我就以客人的身份介入,我捡起布水果,按品种进行分类时的自言自语吸引了他们,他们停下了“扔水果”的游戏,迅速把地上的水果按类别捡了起来,并一一排在托盘中,开始进入了游戏角色。其实,促进幼儿游戏的发展有多种方式,当教师以一种有助于游戏质量的方式介入时,混乱的或简单的游戏通常能得到改变,这种看上去很“无心”的介入方式,更能鼓励幼儿的游戏活动,并不断运用现有的经验参与游戏。

3. 观察引导,把“无心”的感知转化为“有意”的创造。

其一,随机性观察。幼儿角色游戏中,教师的观察尤为重要。但由于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自由度较大,有时预设的观察内容可能会出现没人玩的现象,因此,教师必须视幼儿实际游戏情况,随时调整观察重点,一旦捕捉到有价值的信息,便可以转化为有目的的观察。如一次游戏时,“医院”区域由于没有幼儿选择而暂时关闭,结果,娃娃家的“妈妈”抱着“娃娃”去看病。只见“妈妈”找到了上一次玩医院游戏的幼儿,对她说:“医生,我的宝宝病了,请你帮宝宝看看吧。”而那个玩得正开心的幼儿,马上来到了“医院”的区域,认真地看起了病。于是在评价时,我就以这个话题展开了讨论,讨论的结论是:医院里是不能放假的,医生只能换班休息。于是幼儿自己制定了换班要求,帆帆的妈妈是个医生,在她妈妈的帮助下,幼儿又把换班要求改成了值班制度,并创造性地把它们画成图画,贴在“医院”的墙壁上。随着游戏的深入,孩子们又逐渐增加了CT室、B超室等,这时,医院的游戏已非常完美。这一次的随机性观察,促使幼儿把无心感知转化成有意创造,从而深化了幼儿的角色游戏。

其二,目的性观察。幼儿的游戏是自发性的,几个幼儿在一起玩耍时,由于对事物产生同种认识,就可能产生出一种游戏。因此,教师的观察也需要有一定的目的,真正从观察中去获取幼儿个体与群体的关系、环境与材料的互动信息,为指导幼儿创造新游戏做支持性的建议。如“保龄球馆”的开张,正是在有计划的观察过程中形成的。玉玉是娃娃家的孩子,“爸爸”“妈妈”由于忙着招待客人而忽视了对他的照顾,他就玩起了商场里清理出来的可乐瓶、塑料瓶,瓶子倒地的声音吸引了做顾客的惠子,于是两人就玩起了瓶子,不一会,他们就对这个活动失去了兴趣,拿着瓶子开始搞起了“破坏”,我观察到这里,觉得要适时地提醒一下,于是走过去对他们说:“这些瓶子可以做保龄球。”该怎么玩呢?他们一起商量,并要求我上网查资料,就这样,在我的帮助下,他们制定了打“保龄球”规则,于是“亮亮保龄球馆”正式开张。“保龄球馆”的开张在有目的的观察中形成了,教师只是起到了点拨的作用。因此,在游戏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并保护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把“无心”的好奇转化为“有意”的求知,使幼儿的游戏更贴近于现实生活。

上一篇:羊山地区马蔺资源调查报告下一篇:小区安全倡议书参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