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移交表

2024-05-23

财务移交表(共9篇)

篇1:财务移交表

会计财务移交表

(管账人)

1.资产负债表张

2.债权明细表

3.债务明细表

4.会计资料

(1),会计账簿

(2),会计凭证共

移交人:

接交人:

监交人:

张张 本(其中总张册册至年本,明细账册。月日本,现金日记账本)

篇2:财务移交表

移交时间:移交地点:参加人员: 移交内容:

一、资金

账面余额:元银行存款元。

移交现金元,存款元,票据元。

二、账簿

现金账()

银行账()

总分类账()

往来明细账()

固定资产明细账()

应付明细:()

三、收据、有价证券

收据本,支票张,其他

四、合同、档案资料

五、公章、印鉴。

行政章()

财务章()

其他章()

六、其他

移交人:接交人:

鉴证人:村委会(盖章)

篇3:财务移交表

关键词:企业财务业绩报表,收益,传统收益表,全面收益表

企业财务业绩一直是会计信息使用者关注的重要信息, 作为财务报表之一的业绩报表备受争议, 从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 (ASB)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IASB) 等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到G4+1集团 (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英国、美国, IASC作为观察员) 对企业财务业绩报表的改进作了深入研究。目前, FASB与IASB在综合收益列报方面已大致趋同, 全面收益表将是未来财务业绩报表改进的方向。

一、企业财务业绩报表相关界定

(一) 经济学收益

企业财务业绩的表现形式是企业收益, 收益是反映企业财务业绩的综合指标。对收益的理解最初是从经济学家开始的。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 (Adam Smith) 在1776年发表的《国富论》中指出收益是财富的增加。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欧文·费雪 (Irving Fisher) 在其《资本与收益的性质》中认为收益是两个时点资本的增量, 将收益划分为精神收益、真实收益和货币收益。由于精神收益主观性太强, 经济学家比较关注真实收益和货币收益。J.R.希克斯 (J.R.Hicks) 认为收益是“一个人在某一时期可能消费的数额, 并且他在期末的状况保持与期初一样好”。尽管以上收益概念是针对个人而言, 但它同样适用于企业。可见, 经济收益可理解为企业在某一期间期末期初保持同等富裕, 即在实物资本保全下用于可消费的数额, 其实就是财富的增加额。经济学视野中的收益是基于真实收益, 是企业真正的财富, 其计量是以预测为基础, 并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 因此收益的计量能更好地满足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的要求, 但其计量操作难度较大, 不过经济收益是会计收益未来发展的方向, 是企业财务业绩报表改进的理论基础。

(二) 会计学收益

会计视野中的收益概念随着会计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发展变化。最初的收益概念并不明确, 收益的计量只是依附于资产的计价, 用期末财产价值减去期初财产价值则得到净资产的部分增加额, 以此作为企业的收益, 很显然, 该阶段的收益概念比较符合经济收益概念“财富的增加”, 也基本贯彻了资产负债观念。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 生产力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股份制这种企业组织形式开始出现, 人们更关注企业定期的收益, 而要等到一段时期 (如合伙期) 结束才能计算出企业所赚的钱已不能满足广大投资者、债权人对收益信息的需求, 所以在会计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假设前提下提出“净收益 (利润) =收入-费用”的计算公式, 通过人为设定的会计期间收入与其相对应的价值损耗即成本费用相配比, 得到 (净) 收益, 这是收益计算的结果, 也是传统收益表对收益的理解。这时的收益概念是指企业经营业绩的结果, 在本文中等同于净收益、损益、盈利、利润等概念, 传统收益表也即传统利润表。正如A.R.Belkaoui认为“收益是主体在一个期间内由于交易而实现的收入与相应的历史成本之间的差额。”这便是传统会计收益概念。在稳定的经济环境以及一系列制度的约束下, 利润表直接表达了企业的经营成果, 利润的绝对额很可能影响各利益相关者的分享份额, 因而成为重要的业绩评价指标 (谢获宝、刘祎宁、徐燕燕, 2008) 。但是在当前会计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 传统会计收益概念涵盖的内容并不全面并且与经济收益概念尚有相当距离, 不能提供完整的及时相关的信息。

(三) 全面收益 (综合收益)

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 传统收益概念已受到强烈的攻击, 进而提出全面收益概念。全面收益又叫综合收益。其概念最早是在1980年由FASB第3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企业财务报表要素》中提出, 其定义为“一个主体在特定的期间内除去与业主进行交易之外的企业净资产的变动。包括一定期间内除业主投资与分派业主款之外所有的业主权益变动。”由此概念可以发现:全面收益涵盖的内容比净收益广得多, 包括净收益及传统收益表未能反映的其他全面收益, 即由于物价变动和金融衍生工具出现等会计环境变化引起的未实现的资产变动。全面收益=净收益+其他全面收益。另外, 全面收益指除了业主投资与分派业主款之外所有的业主权益变动, 很明显将业主权益变动划分成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两部分。价值分配就是与业主进行交易产生的资本投入与股利分派, 而余下引起净资产变动的部分便是价值创造项目, 即全面收益内容。鉴于此, 全面收益概念已经突破了传统收益的概念, 尤其是为基于历史成本原则、实现配比原则及谨慎性原则的企业财务业绩报表模式带来变革奠定了理论基础。尽管全面收益比之前的传统会计收益的信息质量更高, 但与经济学家眼中的收益仍有一段距离, 特别是当前的全面收益表只包括部分未实现损益, 换言之, 全面收益表中的除净收益外的其他全面收益并不全面, 因此当前的全面收益概念只是部分突破“收入费用观”, 凸显“资产负债观”, 尚未完全被“资产负债观”所替代, 但已经突破了“当期经营观”, 逐渐向“总括收益观”靠拢 (葛家澍, 杜兴强, 2010) 。

二、企业财务业绩报表改进的动力:财务报告目标的改变

(一) 报告受托责任

财务报告目标是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 是会计理论研究的切入点, 也是企业财务业绩报表改进的理论依据。会计产生之初基于财产委托保管产生受托责任, 财务报告目标就是报告受托责任。随着经济的发展, 受托责任的外延也在拓展, 股份公司的大量出现导致两权分离产生委托代理关系, 委托人如何获得受托人履行受托责任的信息就依靠会计第三者提供的财务信息。这时的财务报告目标是报告企业管理当局履行受托责任运用资源的信息。以井尻雄士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受托责任还具有与公司治理相关的特殊意义, 包括经营责任、说明责任、社会责任。换言之, 受托责任目标是资源的受托方接受委托向资源委托方报告受托责任 (包括资源使用情况、管理当局履行受托责任情况、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等) 履行过程和结果。受托责任观认为, 通过财务报告反映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主要是指历史经营业绩信息, 这时的企业财务业绩报表受到会计界的重视, 但业绩主要反映收入与费用配比下的经营业绩, 即净收益, 并且只确认交易发生的已实现的收入和费用。在报告受托责任目标下, 基于历史成本原则、实现配比原则及谨慎性原则的企业财务业绩报表模式被信息用户所接受, 认为是比较理想的报告模式。

(二) 委托———代理关系

随着现代公司制的大力发展, 股权分散日益明显, 所有者与经营者不再直接进行沟通、交流, 使得委托———代理关系变得模糊, 资源的所有者对受托资源的管理变得淡化。这时资源受托方的管理重心从有效地管理受托资源引向在资本市场上最大限度地树立“良好”形象———报酬与风险比例最优 (刘峰, 1995) 。随着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 债券证券的上市流通, 债权人与投资人对会计信息要求趋同, 这时以“决策有用”的财务报告目标开始出现并得到普遍认可。美国是决策有用观的代表, 1973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AICPA) 发表的《财务报表的目标》中指出财务报表的基本目标在于提供有助于做出经济决策的信息。1978年FASB公布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SFAC1) 《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 指出财务报告目标是主要满足投资者和债权人等信息使用者对决策相关信息的需求。FASB认为提供受托责任信息是服从于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目标的, 换言之, 提供受托责任信息就是为了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决策有用观与受托责任观相比, 主要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对预测未来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有用的信息, 在信息质量特征方面更强调相关性, 主张按照最有利于使用者决策的方式提供信息。

(三) 决策有用观

从受托责任观到决策有用观财务报告目标的演变会导致受托责任目标下传统企业财务业绩报表模式发生变化:决策有用观要求企业不仅向现实的还要向潜在的投资人和债权人提供决策相关信息, 对信息预测价值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的传统收益报表提供的信息缺乏预测价值或预测价值不高。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属性的全面收益表能提供由于物价变动等引起的持产利得和损失, 能大大提高信息的及时性和预测性。决策有用观认为提供的信息一定是决策相关的, 而基于历史成本、实现配比原则和谨慎原则的具备高可靠性低相关性的传统收益表则不能适应这一目标。FASB发布FAS130《报告全面收益》, 指出报告全面收益就是为了符合决策有用观的目的。大量研究发现, 在美国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高于净利润, 同时其他综合收益具有增量价值相关信息。而在其他国家, 尤其是我国, 结论与之相反。 (李尚荣, 2012) 。本文认为, 随着我国投资者逐渐树立全面收益观念, 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必将更加关注全面收益信息, 大大提高全面收益的相关性, 不过有待实证研究进一步证明。

三、企业财务业绩报表改进的理论变迁

(一) 收益的内涵:从本期经营收益观到总括收益观

会计收益的计量有两种观点:一种是指企业经营业绩, 一种是指财富的增加, 这两种观点实际上反映了收益的内涵:本期经营收益观与总括收益观。本期经营收益观下会计收益是产生于企业有目的的活动, 只包含管理当局能控制的当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结果, 不包括非常项目产生的利得和损失。而传统收益表便是以本期经营收益观为理论依据编制的。非本期与非经营活动产生的结果被排除在传统收益表之外, 而在资产负债表中的权益项目如“资本公积”中反映。不过, 我国新准则颁布之前的利润表中也有非经营活动产生的利得和损失, 如意外灾害导致的损失, 计入“营业外支出”。从这个意义上看, 我国新准则出台前的利润表的利润比本期经营收益观所指的收益涵盖的内容要广泛一些。本期经营观强调收益的计量是在“本期”和“经营活动”的范围, 所以基于本期经营收益观的传统收益表反映的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业绩, 能评价和反映管理当局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符合受托责任观财务报告目标。总括收益观理念下的收益与前所述全面收益的概念非常接近, 包括所有净资产变动 (除业主投资和派给业主款) 项目, 即包括当期确认的所有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这也是目前全面收益表列报的理论依据之一。随着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以及运用公允价值等现行价值计量资产与负债, 这些未计入传统收益表的利得和损失则越来越多, 如果仍然不在收益表中确认势必会影响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决策判断。这时以“总括收益观”为理念编制的全面收益表便应运而生。原来绕过收益表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均在全面收益表中列示, 如由于价值发生变动产生的资产持有利得和损失正式列入全面收益表。但是在我国新准则下编制的利润表中列示了交易性金融资产变动损益, 却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列报;另外, 在采用全面收益表之前, 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准则制定机构允许一些项目绕过收益表在资产负债表的权益中列报, 以上做法均背离了总括收益观理念。与“本期经营收益观”相比, 基于“总括收益观”编制全面收益表持以下观点:一是“总括收益观”下收益的内涵比“本期经营收益观”广得多, 所以以此为理念编制的全面收益表报告的信息更全面, 更有利于决策使用。二是“本期经营观”强调“本期”和“经营”的界限, 但本期经营收益也会包括前期的影响, 如固定资产发生贬值但其实现不在现在而在将来, 只能在将来出售的期间才确认损益, 其实发生的损益不在确认当期而在前期就已经发生。因此, 基于“总括收益观”的全面收益表将本期发生的未实现利得和损失纳入表内确认。另外, “总括收益观”理念下的全面收益表将“经营”和“非经营”活动产生的收益统一在全面收益表中列报, 不用考虑“经营”和“非经营”的区分。三是在“本期经营收益观”下强调区分“本期”和“非本期”的收益, 这就为管理当局实施“盈余管理”埋下伏笔, 如故意提前或延时确认本期收益达到操纵或平滑收益的目的。再如采用“本期经营收益观”编制的传统收益表不包括非经营活动产生的利得和损失, 并将这部分利得损失绕过收益表计入所有者权益项目, 这同样容易导致管理当局产生“盈余管理”行为。而采用“总括收益观”的全面收益表反映除与业主交易以外产生的所有财富的变动, 不用特别强调区分会计收益“本期”和“非本期”的确认期间, 只要符合收益概念不管实现的期间都应确认为本期收益在全面收益表中列报。

(二) 收益计量理论:从收入费用观到资产负债观

企业收益的计量从价值运动两个侧面形成“收入费用观”和“资产负债观”两种观念。收入费用观计量的是价值运动的过程, 强调交易对收益的影响, 认为收益是收入和费用相配比的结果, 即收入减去费用后的余额。在此观念下, 收益=收入-费用, 会计收益的计量是以收入和费用两个要素决定, 不是通过资产负债的变动来计量, 因此采用收入费用观的收益表被视为最重要的报表, 而资产负债表的地位则次之。按照收入费用观, 未满足实现原则的收入费用递延到以后期间却在当期的资产负债表中反映, 但这些资产负债项目并不是真正的资产负债。例如, 新准则发布之前的资产负债表中跨期摊提账户如“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账户本身并不是资产或负债, 而是应当计入收益表的费用项目。基于此, 传统收益表所报告信息既不全面又不真实。收入费用观是基于实现原则、配比原则、谨慎性原则、权责发生制核算基础上形成的收益计量理论, 经分析基于收入费用观的传统收益表具有以下局限性:第一, 运用收入费用观理念在收入费用确认时要考虑实现原则。FASB认为, “实现在会计和财务报告中最确切的用法是指出售资产换取现金, 或收取现金的要求权”。采用收入费用观编制的收益表只报告已实现的收入费用和利得损失, 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排除在外, 这时的收益确认强调可实现性, 以交易为基础而非以价值为基础, 因此会使价值增值期间与会计报告期间不一致, 并且通过选择未实现资产价值实现的会计期间导致管理当局盈余管理行为, 基于此编制的传统收益表列报的信息既损害了及时性又降低了相关性。第二, 配比原则强调费用与收入之间的因果关系。但是, 在现实中除了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容易配比外很难辨认收入与费用的关系, 这样一来确认费用依靠职业判断进行估计、摊销, 使会计信息主观性较强。另外, 收入与其产生收入发生的资源耗费不在同一会计期间, 所以收入和与之配比的费用无法在同一个会计期间确认。第三, 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在确认收入与费用时虽然考虑到未来的风险但其提供的信息损害了真实性, 信息相关性也会受到影响。此外, 基于收入费用观的收益表是以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和费用, 即收入和费用是以权利和责任的发生来确认, 不是以现金的收付确认, 因此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确认的收益与净现金流量并不对等, 所以收益指标所含信息预测价值会降低。如前所述, 会计收益概念在复式簿记出现时就体现了资产负债观, 收益是通过期末期初净资产的比较来确定。但后来在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假设下需要人为定期报告收益信息, 所以有了收入费用观下的收益计量。20世纪70年代后, 通货膨胀严重, 以收入费用观为理念的传统收益表不能反映物价的变动, 这时资产负债观又再度受到重视。资产负债观是通过价值运动的结果来计量收益, 该理论认为收益的实质就是某一会计期间的净资产的变动, 即除了业主投资分配额外的资产负债增减变动的差额。本期净收益=期末资本金额-期初资本金额- (本期的业主投资金额-本期分配给业主金额) 。这就是1980年美国提出的“全面收益”概念, 显然, 基于资产负债观理念的收益概念更接近经济收益概念。在资产负债观下收益的确认不考虑交易或非交易, 不考虑实现与否, 因此与交易无关、尚未实现的资产持有利得都作为收益确认。鉴于此, 资产负债观理念下的全面收益表提供的信息更全面, 更加有利于使用者决策。然而, 全面收益表并没有完全摒弃传统收益表的理论模式——实现、配比、谨慎、应计制, 而是在某种程度上有所突破:全面收益表要求列报已实现营业收益和未实现持产收益, 既不违背实现原则, 反而突破了实现原则;全面收益表要求列报收入、费用、利得、损失, 实际上更全面合理地运用了配比原则;全面收益表在确认未实现收入利得时坚持适当稳健原则, 在有足够证据证明其发生并能够可靠计量的情况下进行确认, 使谨慎性的运用更趋合理;全面收益表确认未实现利得和损失更能体现以权责的发生作为确认收益时点的观念, 更符合权责发生制核算要求。另外, 资产负债观主张采用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 强调资产负债表的核心地位, 这时在资产负债观下编制的全面收益表以公允价值计量资产价值的变化, 反映未实现利得和损失, 凸显“综合收益”概念, 比传统收益表更能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值得一提的是, 基于资产负债观下的收益观体现了实物资本保全观点, 实物资本保全收益是在资产保值的情况下净资产变动的结果, 基本等同于收入减去成本费用以及利得减去损失的余额, 而这里的成本是指现行成本。传统收益表是以货币资本保全观为基础, 以历史成本反映的费用与收入相配比得到利润, 这实际上相当于收入费用观下的总括收益观 (葛家澍、杜兴强, 2011) 。基于实物资本保全的全面收益表应反映净资产变动的结果, 包括已实现的净收益和未实现持产收益, 并且要求收益表确认的成本费用是以现行成本为基础。但是目前全面收益表中成本费用项目多数仍然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 主要在金融工具的计量中适度引入了公允价值这一现行成本计量基础。因此, 当前的全面收益表并没有体现完全的实物资本保全观念, 依然有货币资本保全的思想贯穿其中。综上所述, 目前基于资产负债观编制的全面收益表虽然已经突破了传统会计收益表模式, 但与经济收益仍然有一定距离:首先, 全面收益表仍然继续使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其次, 全面收益表包含的其他全面收益并不全面;最后, 目前的财务报告不能反映企业全部资产的价值, 如自创商誉、人力资源、智力资本等软资产。所以目前全面收益收益表只能是“收入费用观”向“资产负债观”的转化, 尚未完全形成“资产负债观”理念下的全面收益表, 这也是业绩报告改进的理论基础和努力方向。

(三) 会计计量属性:从历史成本到公允价值

篇4:明辨异同 填好统计财务表

掌握“大同”,把好“源头”

数据来源基本一致

统计财务状况表主要划为三部分:

1.资产负债部分,数据来源主要取自该单位的资产负债表;

2.利润及分配部分,数据来源主要取自该单位的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3.其他部分,数据来源主要取自该单位的会计账户核算资料。

指标名称基本相同

统计财务指标的名称除个别指标外,基本都和会计科目名称一致。

部分审核关系相通

统计财务状况表中有些审核关系是和会计公式相同的。如:“所有者权益合计=资产总计-负债合计”是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变型;未执行2006年会计制度的企业在填写“营业利润”指标时,“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也和营业利润的形成过程一致。即使两者有些不同,也是根据会计表中关系转变而来。

明察“小异”,做好“转化”

统计报表根据国民经济核算的要求等因素决定指标的取舍,因此也就决定了统计报表和会计报表的不同,下面主要列举两点。

价值量的计量单位设置不同:由于统计与会计的服务对象和工作目的的不同,价值量的计量单位设置也有所不同。统计财务状况表价值量的计量单位为“千元”或“万元”,而会计报表的价值量的计量单位一般为“元”。

定报报告期别设置不同:按会计制度规定:会计期别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统计财务报表与会计报表年报的报告期是一致的,但在定期报表的报告期别的设置上有所不同:定报的报告期分别为“1~2月”、“1~5月”、“1~8月”、“1~11月”。报告期设置不同对有些报表数据也有影响,如有的单位上报的1~5月报表时,错报为4~5月数据或者是5月份的数据。

避免混淆,精准数据

“固定资产折旧”与“累计折旧”勿混淆

在会计科目中没有现成的“固定资产折旧”指标,此指标应取自“累计折旧”科目,而“累计折旧”科目的期末余额数,反映的是该单位在报告期末提取的历年固定资产折旧累计数。因此“固定资产折旧”指标是“累计折旧”科目中本报告期的折旧数额。在不存在固定资产清理等特殊情况下,累计折旧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的贷方发生额=本期折旧,如果存在特殊情况则应该根据会计的核算方法计算“折旧”指标数据,以上等式则不成立。

“贷方”与“借方”要分清

“应付工资总额(贷方累计发生额)”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应付给本单位从业人员的全部工资,它反映企业本期累计应付的工资总额。“应付福利费总额(贷方累计发生额)、职工福利费”指企业在报告期内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开支的各项福利费用。填写这两个指标时根据会计“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科目的本期贷方累计发生额填列,或根据企业“成本、费用明细表”中“工资”、“福利费”项本期累计发生额填列。而“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科目的借方发生额是发给职工的实发工资;余额是应付未付的工资。应注意此项指标和资产负债表上应付工资的区别:资产负债表的应付工资是余额、是负债,而此项指标是提取的工资数额。

名称相近勿乱安

一些基层会计人员把统计报表上没有要求上报的指标,填入自认为比较相近的指标之中:如把“营业外收入”数值填入“其他业务收入”指标。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盘盈、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非货币性交易收益、出售无形资产收益、罚款净收入等。“其他业务收入”是指企业主营业务以外的收入。包括通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入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如材料物资及包装物销售、无形资产转让、固定资产出租、包装物出租、运输、废旧物资出售收入等。根据会计“其他业务收入”科目的本期累计发生额归纳填列,或会计“利润表”中对应指标填列。

多表关联,严格审核

与商品购销存报表间的审核

在往年的年定报报表及执法检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基层单位统计力量比较薄弱,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不认真或核算错误,个别单位会出现上报数据主观技术性差错,造成比较严重的错误,所以我们在填报及审核财务统计报表过程中要将主营表(商品购销售库存表)中销售额指标数据与财务表中主营业务收入数据进行横向比较,看是否符合一般批发零售企业的实际情况。主营业务收入与销售额之间的关系为:主营业务收入×(1+增值税率)=商品销售额,当然如果主营业务收入不仅是商品销售收入,那就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

与法人单位基本情况表间的审核

统计财务表中“实收资本”指标指的是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企业实收资本按照投资主体划分为“国家资本”、“集体资本”、“法人资本”、“个人资本”、“港澳台资本”、“外商资本”,填写这些指标要根据会计科目中“实收资本”明细,并且结合工商营业执照和企业实际情况等进行分析填列。我们可以根据企业填报的法人单位基本情况表(101表)中的一些情况审核其财务报表中实收资本数据是否正确。如果企业101表中的控股情况填为国有控股,财务表中的实收资本类型就应该包括国家资本或国有法人资本,如控股情况填为港澳台商控股,财务表中的实收资本类型就应该包括港澳台商资本。

与定期报表相关联

由于财务报表中有的时期指标数据是累计得到的,所以可以根据往期的数据对比分析表中存在的问题。如:2011年1~5月份定期报表中“主营业务收入”应该大于等于该年度1~2月份报表中该指标数据。如果不符合上述审核关系,应该与企业进行核实。

对平台上“显示错误信息”部分的说明

在进行网络平台申报时,出现核实错误会出现申报提示信息,有的企业会计对于说明的理解往往存在问题。显示在提示信息最左边的“()”部分,“()”内有两种表达:“(本期实际)”和“(上年同期)”指的是出错指标的位置,即出错的这个指标是本期实际数还是上年同期数。提示信息中“上报告期”与“上年同期”的区别:如1~8月财务数据,“上报告期”指的是1~5月的数据,“上年同期”指的是1~8月表内的上年同期数据。

篇5:工作财务移交证明

西昌市人社局:

兹有我单位 同志,出生时间: , 参加工作时间:,性别,学历: 毕业学校:,职称:,现已经办理完成工作和财务移交手续,请予接受。

篇6:西安商会财务人员移交单

截止2018年1月31日商会账户银行存款余额:大写:壹万元壹角壹分(10000.11元)。

现金:玖仟伍佰贰拾壹元捌角贰分(9521.82)借条:壹万元整(10000刘某某借条)

肆仟贰佰元整(商会转律师服务费,附有银行转账单)移交文件资料及物品清单如下:

1、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

(正副本)

2、税务登记证

(正副本)

3、机构信用代码证

1张

4、银行“开户许可证”

(印鉴卡片)

网银盾 1个、密码器 1 部、结算卡 1张

5、审计报告书

1份

6、社会团体检查报告书

2份

7、西安市财政票据领购登记证

1本

社会团体会费统一收据

1本

8、公章

1枚、财务章

1枚

9、社会团体批准筹备通知书

1张

监交人:

移交人:

篇7:财务移交表

(讨论稿)

会计工作交接制度,是会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内容。办理好会计工作交接,有利于保持会计工作的连续性,有利于明确责任。根据《会计法》以及有关会计法规、规章,现就机关财务职能划转提出如下会计工作移交方案:

一、移交准备

后勤中心要做好交接前的准备工作,只有办清交接手续后才能实现职能划转。主要准备工作包括:

1、已经受理的经济业务未填制会计凭证的应当填制完毕。

2、尚未登记帐目应当登记完毕,结出余额。

3、现金要根据会计帐簿记录余额进行清点,不得有短缺和白条。如果发现帐实不一致或者有白条,必须在规定期限内负责查清处理。

4、有价证券的数量要与会计帐簿记录一致,证券发行面额与发行价格不一致时,按会计帐簿余额交接。

5、会计凭证、帐簿、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必须完整无缺,不得遗漏。如有短缺,必须查明,并在移交清册上注明,由移交人负责。

6、银行存款余额要与银行对帐单核对一致,如有未达帐项,应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相符;各种财产物质和债权债务的明细帐户余额要与总帐有关帐户余额核对相符;对重要实物要实地盘点,对余额大的往来帐户要与往来单位、个人核对。

7、公章、收据、空白支票、发票、科目印章等物品必须清理清楚。

8、应对电子计算机上对有关数据进行实际操作,确认有关数字正确无误。

9、整理应该移交的各项资料,对未了事项和遗留问题要写出书面说明材料。

10、编制移交清册,列明移交凭证、帐簿、会计报表、公章、现金、有价证券、支票簿、发票、文件、其他会计资料和物品等内容;因实行会计电算化,应在移交清册上列明会计软件及密码、会计软件数据盘、磁带等内容。

二、交接的基本程序

(一)移交点收

11、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移交时,还应将全部财务会计工作、重大财务收支问题和会计人员的情况等,向接替人员介绍清楚;需要移交的遗留问题,应当写出书面材料。

12、后勤中心负责将2013年以前局机关财务的凭证、账簿、会计报表移交局档案室保存,同时,将移交清单报一份计财处备案。

13、后勤中心须将2013年预算执行情况,各处室的经费使用、结余情况做出详细的说明。

14、后勤中心要将2014年以来财务情况进行清理,整理出情况说明报计财处。

15、所有会计账户及其明细分2013年底和移交时(元月24日)两个时点的余额列出清单,报计财处。

(二)专人监交

16、机关财务职能划转,由驻局监察室负责监交。

(三)交接后的有关事宜

17、会计工作交接完毕后,交接双方和监交人要在移交清册上签名盖章,并在移交清册上注明:单位名称、交接日期、交接双方和监交人的职务、姓名,移交清册页数及需要说明的问题和意见。

18、接管人应该继续使用移交前的帐簿,不得擅自另立帐簿,以保证会计记录前后衔接,内容完整。

19、移交清册一式四份。交接各方、监交人各一份,存档一份。

三、移交后的责任

20、移交人员对移交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的合法性、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移交人员所移交的会计资料是其经办会计工作期间内所发生的,应对这些会计资料的合法性、真实性负责。即便接替人员在交替时因疏忽没有发现所接会计资料在合法性、真实性方面的问题,如事后发现,仍应由原移交人负责。移交人不得以会计资料已移交而推脱责任。

21、会计移交清册保管年限为15年。

22、原则上要求于元月24日前完成移交手续。移交过程中注意严守财经纪律,注意做好保密工作,本方案未尽事宜,按《会计法》及有关财务制度执行。

篇8:财务移交表

财务报表是投资者、债权人、银行、供应商等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获取公司财务状况、盈亏能力、管理效率等信息的重要来源, 同时也是公司内部使用者改善管理、制定决策的重要信息来源。但是,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知识经济发展日新月异, 现行财务报表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很多局限性, 主要有:

1) 坚持收益确定的实现原则, 使计算的收益并非企业的全部收益, 即未包括未实现的持产损益;

2) 以现实价格计量收入, 以历史成本计量费用, 使成本未能得到准确估计, 造成虚赢实亏。

3) 对无法用货币计量的资产, 比如人力资源价值、预测信息的价值等, 被排除在财务报表之外。

4) 财务报表的一些不确定项目导致会计报表的信息有一定的主观性, 比如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和残值的确定、无形资产经济寿命的认定等, 都是由会计人员的个人判断来决定的。

传统的财务报表仅仅把收益局限为经营目的和作为纳税依据, 在许多预测和决策方面用处不大, 因此它既不能反应所有积累至今的收益, 也不能报告资源的价格变化, 与未来的决策相关度很小。

2. 全面收益表的引进

全面收益的概念是FASB于1980年提出的, 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净收益, 即已确认及实现的收入、费用、利得或损失;一部分是其他全面收益, 即已确认未实现的利得或损失。全面收益与净收益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要求确认其他全面收益项目, 即未实现的利得与损失。

FASB《报告全面收益》中列示的其它全面收益项目, 都是由于脱离历史成本计量而采用 (或部分采用) 公允价值计量形成的。公允价值并非一种计量属性, 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 如现行市价、现行成本、可变现净值和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如果在现行市场上可以找到同类或类似的资产或负债的现行市价, 那么现行成本或现行市价就可以作为公允价值的可靠依据;如果现行成本或现行市价不能够获得, 那么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可以用来估计公允价值。以公允价值为目标的现值计量, 必须反映市场参与者对未来现金流入流出的金额、时间分布、利率及其不确定性的一致预期, 而不是取决于管理当局的意图和预期。因此可以肯定, 按照外部市场信息确定的公允价值明显优于按照内部信息确定的公允价值。

3. 我国建立全面收益表的必要性

3.1 可以更全面真实地报告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全面收益表, 主张把绕过收益表而在资产负债权益部分, 直接确认的未实现收益项目集中起来, 并通过适当分类, 向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更全面、及时、有用的全部业绩信息, 增加这些项目的透明度, 提高财务报告的可理解性和公司间报表的可比性, 进一步体现公允与充分披露的原则, 是实现会计信息决策有用的必要举措。

3.2 有利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不实的信息向市场传递着错误的信号, 误导社会资源的配置, 带来资本市场的信任危机。投资者是证券市场赖以生存的根本条件。对于我国证券投资队伍主要组成部分的中小投资者而言, 他们中的大部分了解上司公司业绩的唯一渠道, 就是上市公司公开的利润表。而现行利润表不提供未实现收益信息。在我国许多上市公司中, 其经营业务利润比上年明显滑坡, 却会靠转让或出售资产或股权使其净利润出现增长, 对于广大中小投资者而言, 这样的利润表无疑会起严重的误导作用。只有在收益中确认所有的利得和损失, 报告全面损益, 增加这部分内容的透明度, 改进我国上市公司业绩信息披露, 限制企业随意操纵利润, 才能促进资本市场的流动性, 形成公允的证券价格, 净化我国证券市场, 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3.3 推行全面收益表有助于解决我国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难题

随着资本市场全球化的加快和我国金融业务的发展, 衍生金融工具不可避免地会在我国得到广泛地应用。如果以公允价值作为衍生工具的唯一相关的计量属性, 那么就必须解决公允价值变动的确认和报告问题。可行的解决办法, 就是在现行的财务报告体系中增加全面收益表, 来容纳衍生工具公允价值的变动, 便于使用者充分了解有关衍生工具的风险和报酬。

3.4 推行全面收益报告是国际会计趋势的需要

资本市场的全球化发展态势日益要求缩小各国会计之间的差异, 提高会计信息在国际范围内的可比性。我国加入WTO后, 在“客观、合理、公正”的前提下, 将逐步开放国内会计市场。另外, 由于国内的公司不断到国际资本市场上市筹资, 他们也要求减少与国际惯例之间现实差异, 降低公司筹资成本。所以, 我国应当立足本国实际, 借鉴国外经验, 积极推进全面收益报告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 建立全面收益表对于企业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加大信息披露力度和改善资本市场环境等都有着长远和深层次的作用, 但是建立全面收益表也涉及到了许多会计理论和实务方面的问题。因此, 建立全面收益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应结合我国的国情, 有步骤、有计划、稳健地推进我国全面收益表的建立。

参考文献

[1]程春晖.全面收益会计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0.

[2]金传一.全面收益理论与传统收益确定模式[J].辽宁税务, 2003.

[3]葛家澍.会计基本理论与会计准则问题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0.

篇9:财务移交表

口径一错输全盘搞清范围

统计口径即企业所填报指标应该涵盖的数据范围,口径理解有误,整张报表便无准确性可言。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中明确指出:本报表制度的统计对象为从事服务业经营活动的法人单位及其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财务报表填报的正确口径是法人口径,既不能多填也不能漏填。

各法人单位在填报财务表时,表中各指标均应包含其下属所有产业活动单位(包括京外或者境外)数据,而不能包括下属法人单位及其产业活动单位的数据。如A公司旗下有一家分公司B和一家子公司C,同时C公司旗下有一家分公司D。则A公司在填报财务表时,应该且只应该包含B公司的数据。

会计准则分新旧按账取数

服务业企业财务表的统计对象是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规模以上服务业单位。目前,企业可分为两种:一是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单位(简称新准则单位)。二是未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单位(简称旧准则单位)。两类单位在填报报表指标时,取数方法有所不同。

因为报表的设置以新准则为基准,所以对于新准则单位来说,除固定资产合计、主营类科目、本年折旧和应付职工薪酬等个别指标外,绝大部分指标都能够从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成本费用明细表中直接取数,如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持有至到期投资,新准则单位可以直接从资产负债表中取其期末余额数。

对于旧准则单位来说,难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某些指标旧准则单位未设置。填写过程中,注意不能将“企业未设置该会计科目”等同于“此指标免填”。除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资产减值损失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四个指标外,其余指标均应按照指标解释和企业财务账表,合理取数。如同样是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持有至到期投资,旧准则单位应按照制度要求,分别取资产负债表中的短期投资净额期末数和长期债权投资的期末余额数。二是有些科目(主要是资产类科目)相关企业虽已设置,但不能直接搬账,而应按制度要求取数。如应收账款,旧准则单位应取自“应收账款净额”,若从“应收账款’’科目取数则会出现错误。

易错指标有几个格外注意

财务状况表指标众多,绝大多数指标都能从企业资产负债表等表中直接取数,但是执法检查过程中发现本年折旧、应付职工薪酬、应交增值税和应交所得税四个指标差错率较高,填报时应该注意。

本年折旧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合计数,因为固定资产清理只能冲累计折旧而不能冲本年折旧,所以用累计折旧的本年期末数减去上年期末数的方法是错误方法,应按照成本费用明细表计算填写。应付职工薪酬指标出现错误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上报数据只包含了工资,未包含职工教育经费等其他制度要求包含的指标;二是未包括单位为职工上缴的各项保险;三是未包含外籍及港澳台方人员的工资和福利。应交增值税和应交所得税两个科目类似,出现差错的原因:一是将实际缴纳税额当作应交税额上报;二是没有注意报告期的概念,将期初未抵扣额包含进来。企业在填报时,要格外注意避免犯上述错误。

平台核实分四类两步解决

统计联网直报系统对企业报送的财务报表采取了自动审核,企业网报数据后,点击“审核”,页面内会显示若干条错误提示,具体分为强制性错误、准强制性错误、核实性错误和可忽略错误四类。强制性错误的出现原因是相关指标不符合公式成立要求,如“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是会计恒等式,若企业填的所有者权益不符合公式要求,平台则会显示强制性错误提示。此类错误出现后,企业必须按照错误提示修改数据。准强制性错误的出现表示企业指标变动异常,需要重点说明原因。企业应及时和直管统计部门联系,解除锁定填写说明后才能提交。

核实性错误和可忽略错误属于解释性核实,企业填写这类核实说明只需“两步走”:一是核实相关数据是否正确填写。二是对错误提示进行客观解释。如对于“人均应付职工薪酬过高”这条核实,出现此核实提示的原因可能是将计量单位当成元,此时应及时修正数据。若指标填报的确正确无误,则只要对企业薪酬较高做出原因解释即可(如单位外籍高管较多,拉高了整体薪酬)。

制度为本重沟通一定记清

上一篇:社区座谈会主持词下一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341号关于城市规划编制单位资质认定的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