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洞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2024-05-03

涵洞工程施工技术措施(共8篇)

篇1:涵洞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采一区地面清理涵洞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一、事由: 为提前做好”雨季三防”的准备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对采一区地面涵洞进行清理,为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顺利进行,特编制此安全技术措施呈公司审批。

二、技术要求:

1、施工位置:采一区地面

2、施工方式:人工背运

三、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开工前,准备好背篼、铲等需要的工具。

2、每班进入作业地点前,当班班队长必须对工作地点认真检查,若有隐患必须组织人员处理好后方可进入作业。

3、在工作过程中要随时对施工地点周围进行检查,发现隐患立即处理,并经确认后方可施工。

4、施工前,必须先将施工地点附近杂物清理、倒运干净,保持后路畅通;

5、若需要进入涵洞内工作时,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工作。

6、若进入涵洞内工作时,必须将便携式挂在施工地点的正上方,只有在瓦斯浓度在0.8%以下,方可进行作业;若瓦斯浓度大于0.8%,1

必须及时汇报采区调度室,待采取相应安全技术措施处理,瓦斯浓度小于0.8%以下,方可允许人员进入作业。

7、在清货的过程中,必须从上往下清理,严禁从下往上清理,并且在清理的过程中,下方严禁有人。

8、如果在低洼处清理时,必须指派一人专门观察施工地点的上部,以防上面有矸石滑下伤人。

9、严禁无风、微风、瓦斯超限作业。

10、当班班队长为当班第一负责人,全权负责本班工作的指挥、协调,为当班的第一安全责任人。

11、加强自主保安及其互组保安意识。

12、其它未尽事宜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及其相关执行。

篇2:涵洞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一、工程概况

中铁十二局集团京沪高铁四标段项目经理部十四工区负责施工的DK843+632.5(1-1.5m)钢筋混凝土倒虹吸,DK843+200(1-1.5m)钢筋混凝土框架箱涵,DK843+636(1-2m)钢筋混凝土框架箱涵,DK845+070.28(1-4.5m)钢筋混凝土框架箱涵,DK845+530(1-2.0m)钢筋混凝土框架箱涵,DK846+127(1-2.5m)钢筋混凝土框架箱涵,全部位于蚌埠高速站内。混凝土均使用高性能耐久性混凝土,框架主体为C35钢筋混凝土,出入口翼墙、排水侧沟、路面防磨层及帽石为C30混凝土,框架主要受力构件采用HRB335钢筋,一般箍筋及构造钢筋采用Q235钢筋。框架涵洞于2008年9月25日开工,2010年12月25日完工。

二、施工方法 2.1 施工技术方案

框架桥分二阶段施工,第一阶段进行地基处理,主要施工CFG桩,第二阶段进行框架主体施工,先施工底板和边墙踢脚,再施工边墙和顶板。内模采用碗扣式钢支撑、I16型工字型钢纵梁、方木横梁支撑体系和桁架式大块组合钢模板。钢筋在钢筋加工场集中加工,钢筋接长采用闪光对焊,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设计图纸现场绑扎,严禁漏绑。钢筋与模板间设置同等抗压强度等级混凝土垫块,垫块与钢筋绑扎牢固,并相互错开。

框架结构混凝土施工采用模筑法浇筑,混凝土严格按照试验配合比准确计量,集中拌合,用混凝土输送车运送混凝土,采用汽车泵泵送混凝土到灌注部位。为确保施工质量,采用斜向水平推进法施工,上层与下层浇筑水平距离保持2m左右,且从底部开始逐层扩展升高,保持水平分层,且分层厚度不超过30cm。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应插入下层5~10cm左右,间隔小于其作用半径,不得漏捣和重捣,边振边逐渐提高振捣棒,并避免碰撞模板。浇筑过程中,设专人负责检查支架、模板、钢筋和墩身预埋钢筋的稳定情况,发现问题,立即处理。浇至设计标高后,振捣时观察混凝土不再下沉,表面泛浆、水平有光泽即可缓缓抽出振捣棒,防止混凝土内产生空洞。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顶面进行修整。抹平定浆后,再一次收浆压光,表面用无纺布进行覆盖,洒水养生,时间不少于14天。当混凝土达到75%的设计强度后拆除全部模板。

2.1.1 CFG桩施工

CFG桩复合地基采用长螺旋钻机施工,钻至设计标高后向孔中泵送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等材料加水拌合的混合料,CFG桩施工完毕后,按有关规定对桩体进行低应变检测和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检测结果均符合设计和验标要求。

2.1.2 框架工程 2.1.2.1施工方案

基坑为明挖基础,开挖时采用挖掘机机械开挖,人工配合,机械抽水,基础开挖完成后按设计要求进行加筋褥垫层铺设。

该框架桥采用就地制作现浇的方法。框架结构采用大块组合钢模现浇,碗扣式满堂支架搭设,先浇筑底板,待底板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50%后再浇筑边墙及顶板,边墙一次性浇筑在倒角以上,两边施工缝不设在同一水平面上混凝土拌合站集中拌制,混凝土输送车运输,浇筑采用泵车泵送入模,振捣棒振捣,覆盖浇水养生。

2.1.2.2 技术措施 2.1.2.2.1 框架模板支架

框架桥支架系统采用1.5m*1.0m组合钢模配30cm*1.5m模板,碗扣式满堂支架搭设。碗扣式满堂脚手架作为现浇箱涵的支架,立杆纵横间距均为600mm,步距为1200 mm,立杆下配置底托,顶配置顶托以调整高度。满堂支架自一端开始沿纵向每隔6m断面处用普通钢管设置横向剪力撑,沿纵向通长用普通钢筋设置纵向剪刀撑4道均匀布置。顶板底模采用钢模,下配置60×100木枋次梁。沿涵长方向通长布置,间距为250mm小枋次梁垂直放在方木主梁上,主梁采用100×150方木,沿涵横向通长布置。置在上顶托槽内,主次梁的接头处均应放置在有支撑点的位置并用扒钉连接牢固。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有专人巡视支架,随时注意观察支架的变形,并根据情况做好加固措施。

2.1.2.2.2 加强测量、试验、检测等基础性技术工作

调遣技术水平高、操作熟练的技术人员组成精干的测量、试验、检测队伍,项目部制定详细的、切实可行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技术管理工作制度,做到了工作有标准,检查按标准,同时装备先进的测量、试验、检测仪器,保证了各项检测检验据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用科学的手段保障了工程质量。

2.1.2.2.3加强基础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查

基础开挖后,请设计、监理进行了检查签证。基础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均已通过三级签证,上道工序检查合格后进行下一步施工,施工中对每道工序进行了严格检查。

三、工程质量病害防治

3.1工程中防腐蚀结构的施工要点

3.1.1 为保证钢筋位置正确,混凝土保护层满足设计要求。钢筋的垫块定型同等抗压强度等级混凝土垫块,不得采用石子作垫块,严禁使用短钢筋作为垫块。

3.1.2混凝土的养护方法不但对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抗渗性有一定影响,而且也影响到混凝土的中性化速度。如果混凝土早期养护不良,混凝土表面就会迅速干燥。由于水泥水化的程度不够充分,致使混凝土的渗透性增大。因此混凝土施工时应进行养护方案设计,科学进行养护。

3.1.3外加剂的添加必须按规定掺加,严禁不加或过量掺入。

3.1.4加强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管理。混凝土必须充分捣固,对混凝土振捣后的表面工序也需要认真对待,压实表面对混凝土的抗腐蚀将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施工中,我们采取如下技术措施:

对施工用的原材料严格按技术条件要求进行检验、通过大量试验确定科学的配合比。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确保计量偏差、水灰比、坍落度在要求范围。3.2 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技术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混凝土内部的水化热问题十分突出,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水化热、防止混凝土开裂,为此,我们拟采取如下技术措施:

3.2.1减少混凝土的水化热,降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

选用低水化热水泥;采用中粗砂和连续级配碎石,运用双掺技术在混凝土中掺加缓凝型高效减水剂和掺和料,减少绝对用水量和水泥用量,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与可泵性,延长缓凝时间,减慢水泥水化热释放速度,推迟和降低混凝土内部的升温峰值;采取洒水降温的方法,降低混凝土骨料、拌和水、拌合机及混凝土运输车搅拌筒的温度,以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采用连续薄层斜面推移的方法灌筑混凝土,并采取二次振捣的方法加快混凝土热量散发,使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分布均匀。

3.2.2排出混凝土内部的热量,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

将循环冷却水管预先埋设在混凝土内部,根据结构尺寸分层曲折布置,每层上下设进出水口,并在结构不同位置和不同深度留出测温孔。混凝土灌筑后立即通冷水循环散热,定时测温,待混凝土内外温差小于15℃时停止注水。

在炎热的夏季可以用帆布、湿麻袋等遮挡模板隔热、在寒季用棉被或吸光材料(如黑塑料)围裹模板保温,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受环境因素影响(如曝晒、气温骤降等)而发生剧烈变化,对预应力混凝土梁采用蒸汽养护,保证养护期间混凝土的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之间的温差不超过15℃。

3.2.3进行温度监测,控制内、表温差

以集成温度传感器作为感温元件,合理布设测温点,实行温度连续监测,同步收集数据,全面了解混凝土内部温度分布状况及温度梯度变化情况,定性、定量地指导施工,控制降温速率、内外温差,达到控制裂缝出现的目的。

3.2.4加强施工过程控制 对原材料的质量加强检验、控制,所用原材料质量必须符合规定的要求,计量偏差必须控制在规定的允许偏差范围之内。原材料按技术条件的要求进行检验,采用自动化电子计量系统计量。加强混凝土拌和物的质量控制,保证拌和物的匀质性、施工的连续性。加强混凝土养护,采取必要的保温、隔热措施,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及混凝土表面与空气的温差。保证桥梁达到规定的强度、刚度所采取的措施。

3.2.5计量和检验

加强计量和检验工作,原材料必须经进货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各种检验要求按其检验程序及标准操作,测出的各种数据做原始记录,并将各种原始数据存档,以便为质量管理提供准确的依据。各种计量和检验器具,定期送到计量部门校验,并妥善维护,正确使用,超过误差决不使用。

3.2.6 混凝土养护

篇3:冬季小桥涵洞施工措施

1 组织实施与现场准备

(1) 组织措施: (1) 进行涵洞冬季施工的工程项目, 在入冬前应组织专人编制冬季施工方案。编制的原则是:确保工程质量;经济合理, 使增加的费用为最少;所需的热源和材料有可靠的来源, 并尽量减少能源消耗;确实能缩短工期。 (2) 进入冬季施工前, 对负责掺外加剂人员、测温保温人员、锅炉司炉工和火炉管理人员, 应专门组织技术业务培训, 学习本工作范围内的有关知识, 明确职责, 经考试合格后, 方准上岗工作。 (3) 与当地气象台站保持联系, 及时接收天气预报, 防止寒流突然袭击。 (4) 安排专人测量施工期间的室外气温, 暖棚内气温, 砂浆、混凝土的温度并作好记录。

(2) 现场准备: (1) 根据实物工程量提前组织有关机具、外加剂和保温材料进场; (2) 搭建加热用的锅炉房、搅拌站, 敷设管道, 对锅炉进行试火试压, 对各种加热的材料、设备要检查其安全可靠性; (3) 计算变压器容量, 接通电源; (4) 工地的临时供水管道应做好保温防冻工作; (5) 做好冬季施工混凝土、砂浆及掺外加剂的试配试验工作, 确定施工配合比。

2 原材料

(1) 砂、石料——所用砂、石料均采用篷布覆盖, 防止雨雪积于表面产生冻块及含水量不均影响砂浆工作性能;保证砂浆与石料表面的温差控制在20℃以内。

(2) 水泥——用帆布包裹保温。

(3) 水——投入一台锅炉, 对拌和用水进行加热, 保证水温在40℃~60℃。

(4) 砂浆——砂浆拌制时, 采用后加入法加入防冻剂与砂浆同时搅拌, 搅拌时间增至常温的1倍, 稠度控制在40mm~60mm。砂浆温度不低于15℃。砂浆随拌随用, 每次拌制砂浆尽量在30min内用完, 如遇大幅降温或突降雨雪等恶劣天气, 已拌制的砂浆尽量用完, 如剩余过多, 则废弃或铺筑便道并及时采取覆盖养生措施。

(5) 钢筋加工——焊接钢筋宜在室内进行, 当必须在室外进行时最低气温不能低于-20℃, 并采取防雪挡风措施, 减小焊件温度差焊接后的接头宜逐渐降温, 严禁立刻接触冰雪。冷拉钢筋时的温度不宜低于-15℃, 采用控制应力或冷拉率方法冷拉时冷拉控制应力宜较常温时酌予提高, 但不得超过30MPa, 张拉预应力钢筋时的温度不应低于-15℃。

3 施工过程控制

(1) 浇注砼构件, 必须严格按照砼配合比进行砼拌制。特别是砼的水灰比, 应严格控制, 不宜大于0.5。坍落度应取下限进行控制。延长砼拌和时间。强制式拌和砼时间控制在90s~120s之间。

(2) 砼应随拌随用, 不得长久堆集。谨防因大风, 使其水分蒸发, 损伤砼质量或增加施工难度。或因雨水使砼水灰比发生改变而导制强度降低。搅拌时骨料不能带有冰雪、冻结团块, , 投料顺序为骨料、水, 搅拌再加水泥搅拌, 搅拌时间应较常温延长50%。混凝土出机温度不低于10℃, 入模温度不低于5℃

(3) 砼运输时间应尽量缩短, 运输设备应有保温措施。

(4) 浇注各种类型的桥梁结构砼, 应尽量选择在良好天气。时间应选择上午9时开始施工, 尽量避免夜晚进行砼施工, 确保砼水化热在气温降低前已经产生。

(5) 水下砼浇注不受气温变化影响。但浇注完毕后在挖除多余砼量后, 对外露砼表面应采用覆盖草帘进行保温。确保桩头砼质量。

(6) 为避免砼表面因风雨而受到不良影响, 应采取边收面边覆盖的方法。覆盖应选用彩条布且应绑扎固定。不能因大风而失去作用。

4 主要部位施工

(1) 系梁与桩基的连接:桩基检验完成, 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 方可进行与系梁的连接工序, 在混凝土浇筑前, 在模板内灌入适量的热水, 待3~5分钟后, 用海绵吸净桩头表层的热水, 测表面温度, 当与新拌混凝土的温差小于20℃时, 立刻进行系梁混凝土浇筑。

(2) 立柱盖梁、台帽、侧墙及背墙的施工。

(1) 施工前, 预先支好钢筋、并固定模板, 经检验合格后搭设暖棚, 周围用帆布围封, 上部设预留孔, 在立柱施工完毕后立即进行封闭, 以防热量散失及雨雪侵蚀;下部预留人孔, 保证工人正常活动并确保火炉正常使用。施工时, 确保暖棚内温度高于10℃。 (2) 立柱混凝土浇筑时, 立柱与底部混凝土的连接无需用热水预热, 直接按正常工序进行浇筑。 (3) 浇筑完毕, 表面处理后, 立即覆盖养生毯及关闭预留孔进行养生, 养生期间设专人看管火炉, 确保火炉正常运行以保持棚内温度。立柱表面围封养生毯。 (4) 立柱、台帽及盖梁在砼水化热末降低前任何人不得拆除模板。一般情况下控在48小时最好。

(3) 桥面施工。

桥面预先搭设暖棚架, 覆盖整个桥面。施工完毕后用帆布覆盖暖棚架进行养生。

5 养生

(1) 采用棚布或架设棚架覆盖时, 应放置温度计检测棚内温度。温度计应放在砼结构物的表面和侧面, 温度控制在10℃以上。当砼强度达设计强度60%后 (以试件强度为准) , 方可全部撤除保温材料。撤出保暖措施, 应让砼温度缓慢降温, 必要时用草帘覆盖。覆盖物应压好扎紧, 谨防风吹使其失去作用。当砼强度达设计强度70%后方可全部撤除保温材料。

(2) 试件养生应留一组同砼构件同条件下进行, 其它试件可进行标养。

(3) 保暖养生, 必须安排专职有高度责任心的人员进行昼夜值班。控制好温度和炉火和炉火上水桶内水量。既要防止炉火自动熄灭。又要防止火灾发生。

6 试验工作

(1) 加强原材料的质量检验工作, 加大抽检频率, 确保进场材料全部合格。

(2) 冬季施工各部位处按规定制作标准养护试件外, 再根据各部位养护、拆模和承受荷载的需要, 制作施工检查试件, 借以检查部位的养护的情况。一是用于控制模板拆除强度, 二是用于检测构件砼的实际强度, 为工程质量做出指导。

(3) 混凝土浇筑时间尽量安排在早晨8点以后和下午4点以前, 确保入模温度及减少混凝土与底模的温差。

(4) 记录每天施工温度, 每天记录5次。

7 结语

在冬季的该工程中, 我们根据施工进度和工程实际的情况, 制订了一系列冬季施工措施。一是砼冬季施工方案, 从人员、物资设备、技术等方面做好冬季施工准备工作。在施工过程中, 对原材料、砼搅拌、运输浇筑以及拆模养护等方面加强控制;二是系梁的冬季预制措施和架梁施工方案的敲定上采取了具体的措施。在制定冬季施工方案的同时, 我们对质量、安全管理也作了详细严格的规定。最终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摘要:冬季小桥涵洞的施工, 有其特殊的难处和值得注意的地方。本文主要是对小桥涵洞冬季施工措施的浅议, 以供与同仁交流。

篇4:涵洞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关键词:公路工程 桥梁涵洞 施工质量 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U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1(a)-0-01

从某些方面来说,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对现代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关系着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在公路工程建设中,桥梁涵洞是处在公路与沟渠相交的地方,其主要的作用是为满足水流的流动而提供通道,与桥梁的作用是相同的。通常情况下,桥梁涵洞的孔径都较小,而且通道的形状十分多样,如管形、拱形等。同时,桥梁涵洞也经常被作为一种水利设施来对水量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桥梁涵洞的施工质量是影响公路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必须要坚持有效的质量管理,才能实现产品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和谐统一,从而促进我国公路工程事业的全面发展。

1 影响公路工程桥梁涵洞施工质量的因素

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对工程施工质量带来一定的破坏,而针对桥梁涵洞工程来说,影响其施工质量的因素一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

1.1 环境因素

在公路工程桥梁涵洞工程施工过程中,作业人员需要根据不同的施工条件和施工质量影响因素确定相关的控制措施,才能够有效的确定工程施工方案,并且做好相应的工程施工组织工作,在项目和人员的配置方面更具有针对性。施工单位要根据桥梁涵洞工程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气候和水文因素等进行详细的勘察,并且做好相应的依据,为工程文明施工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基本的条件。为了保证桥梁涵洞通道施工的有效养护,也应当对施工影响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将其不利影响降到最低,促进工程施工质量的不断提升。

1.2 工程材料的影响

施工材料是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根本因素,也是工程施工质量的直接体现,因此可以说,工程施工材料的质量是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关键因素。为了保证桥梁涵洞施工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必须要严把材料关,对于不符合施工要求的材料要坚决禁止其进入到施工现场,加强对材料采购和检验环节的控制。同时要针对工程材料的质量控制制定严格的控制措施,才能保证工程材料的有效性,实现对桥梁涵洞工程质量的全面管理。

2 加强桥梁涵洞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桥梁涵洞的施工质量管理效率,是影响公路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基于此,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2.1 加强全体员工质量意识的培养

工程质量管理是一项综合的、系统的工程,要达到理想的质量管理效率,做好宣传工作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只有全员对质量管理有客观的认识,才能够保证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质量意识的培养工作要分层次进行,这样才能将复杂的工作变得更加有序,通过一个自上而下的宣传过程,使复杂的理论变得简单易懂,使参与工程建设的相关人员都能够深刻的认识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质量管理不能仅仅依靠政府、监理单位,更需要全员参与,才能夠全面提升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因此,要注重对工程质量管理的宣传,实现全员参与。

2.2 加强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效率

基础工作是为了实现质量管理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有计划、有步骤的工作,也是保证质量管理效率的基础性工作,只有充分钟重视基础工作,才能够保证质量管理工作做到有目标、有制度,实现施工操作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制度化的目标,只有做好基础性的工作,才能够保证各项监督和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达到质量管理的根本目标。

2.3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只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才能保证质量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这也是保证质量管理工作持续开展,并且充分发挥其作用的前提保证。基于此,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的职能管理方面着手,即政府监督、项目监管和企业自检,并且以此作为依据,逐步建立不同层次的管理体系,促进其不断的充实与完善,针对不同管理层次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才能够达到理想的质量管理效率、

2.4 提高质检工作的效率

质检工作是保证桥梁涵洞施工质量管理的保证,通过质检工作体系的建设对相关的技术标准进行明确和强化,以此满足施工进度的要求。

一方面要对工程相关的资料,包括施工设计资料、操作规范、工艺要点等文件资料进行统一的引发,使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都能够清楚对工程有全面的了解,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另一方面,桥梁涵洞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要经过监理单位的确定之后,才能进行施工,以此来保证各项施工组织的准确性。同时,要加强对检测技术的不断强化,加强工程计量工作的有效性,保证工程质量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5 严把工程材料质量关

工程材料是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要严把工程材料关,从采购和验收环节提高对材料质量的控制,尤其是材料的验收方面,要制定严格的制度,杜绝不符合标准的材料进入到工程现场,保证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有效性。同时在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控制方面,也需要引起重视。其不仅关系着工程本身的安全性,同时对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3 结语

公路工程的施工过程,是包括设计、施工、监理等多个环节在内的整体性的工程,针对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必须要坚持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治理的全过程管理原则,从多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加强桥梁涵洞施工质量,从而促进公路工程整体质量管理效率的全面提升,促进公路工程事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征宝.浅谈公路工程桥梁涵洞施工的质量管理[J].商情,2012(25).

[2]祁海涛.公路工程桥梁涵洞施工的质量管理[J].科技与企业,2011(9).

[3]骆中建.公路工程桥梁涵洞施工的质量管理[J].科技创业家,2011(7).

[4]郑思源.公路工程桥梁与涵洞施工技术[J].中国科技博览,2010(28).

篇5:涵洞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摘要:文章以桥涵隧道工程的建设工作为切入点,分析了其施工技术和工艺等,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推动我们国家的道桥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公路;桥梁;涵洞;隧道;施工技术

1路桥涵洞隧道建设方案简析

在进行涵洞建设工作的时候要切实的按照如下的条例来开展。第一,测量放线。首先应根据现场的施工控制桩,从而准确地测设出涵洞的中心里程,在其轴线方向埋设不少于3个或以上的护桩,放出涵洞轴线,以便在施工过程中随时复测、放样。测量队配置1台全站仪和1台自动安平水准仪,根据施工需要,随时进行测量放样及测量复核。根据涵洞轴线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决定开挖坡度及支护方案定出涵洞的基础开挖线。第二,基础开挖。根据设计图纸上的具体要求,对基础进行放样测量,从而确定好涵洞轴线。然后在涵轴两端埋设中心桩及护桩,并根据涵洞轴线放出开挖边线,以备随时检查开挖情况,在开挖边坡外稳固地设置临时水准点随时控制标高。基坑底面,直接基础设计平面尺寸每边放宽不小于50cm,考虑四周排水沟与集水井的位置,每边放宽不宜小于80cm。第三,碎石土换填。在基础开挖完成后还应进行基底检查,待检查无误后才能进行后续的施工工作。对于处于软路基段的涵洞,则应采用碎石土换填构造物下软基时,处理宽度应超出结构物每边100cm,基坑按照1:1放坡。本段涵洞回填碎石土体积为2900m3。回填要分层进行处理,每30cm进行一次压实,压实度不得低于92%。第四,混凝土基础施工。本工程的混凝土采用商混凝土,同时采用混凝土罐车运输,运输过程中不断进行搅动。浇注混凝土时,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密实,插入式振动器的位移间距应不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且插入下层混凝土中的深度宣为50~100mm,并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边模。第五,涵身、顶板施工。模板表面应光滑平整,采用1.5m×1.2m组合式钢模,要将尺寸差控制在规定的区间内,要保证稳定性以及强度等达标,而且要确保拆卸便捷,保证不会渗漏。在安装完成之后要认真的检测轴线以及竖直度等。当所有的检测达标之后就要对其加固处理,以此来确保浇筑之后不会出现形变现象,不会发生位置移动。还要保证模内没有多余物质,接缝严密。建设时还要明确以下几点。第一,在建设之前要明确方案。结合设计理念和所在区域的地质状况,在建设的时候要使用中导洞先行措施。当对其挖掘大约五十米时,就可对中墙浇筑处理了。通常此类墙体的强度超过百分之七十就可以处理左洞,而右洞是按掌子面落后于左洞十米来进行控制的。然后要测量围岩的变形问题,待其稳定之后,方可进行后续的工作。第二,要明确风水电相关的技术规划。我们可以在随口的进出口分别设置一座空气压缩机站。在普通的情况下,安装一台10m3/min和两台20m3/min的空气压缩机就可以保证施工过程中隧道通风的正常运转。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用水问题也是一个重点问题。我们可以在距离隧道拱顶30m以上的山顶各自修建一座100m3的高山水池。在隧道口的右边靠近山脚的地方建造蓄水池,把水源设于此处。不管是降水亦或是山泉都会储存在此处,便于工程建设时有水可以使用。对于建设时用到的电力,通常是由周围的电网供应的,不过因为其通常是家用电,伏数太低,常常无法保证项目的正常运作。第三,明确排水工作相关的技术规定。在建设的过程中会出现地下水和活动形成的弃用水,此时就要做好排水活动。一般的情况下,会在隧道的出口和进入之间修葺一个1.54%的上坡。

2桥梁涵洞施工技术

首先,处理地基。在挖基坑的时候,要想防止挖掘过度就要提前做好规划,掌握好比例,要不就会发生地基下沉的问题,这些问题一旦出现就会严重的影响到后续的建设工作,使得项目的品质受到很大的干扰。在挖掘的时候要清理好基底,而且平整得当、在挖掘工作结束之后要测试其受力能力,如果达标才可以开展后续的建设工作。其次,捆扎钢筋。此项工作要按照图纸的规定来开展,要明确钢筋的类型和总数尺寸等等,还应该做好测量工作,要保证整个时期都有专门的监管者,以此来确保项目的品质不受干扰。还要选择合理的焊接措施。捆扎好之后要适当的填充,通常填充砂浆和土壤,这样做的目的是提升器稳定性。再次,控制好模板。在进行模板建设工作时,要做好模板加工工作,而且要使用定型模,使用脚手架来辅助。模块要采用截面设计的形式,钢管采用脚手架形成斜向支撑,在具体工作的时候要认真的掌控好该项内容,否则就会干扰项目的品质。最后,做好混凝土施工工作。在此时期,要在基底处和模板有效对接,为了防止渗漏通常用砂浆来围堵。同时此举还能避免场地发生塌陷。在具体的工作时,要结合材料的特点做好保护工作,避免其破损。在拆除模板之后,要进行台身的维护工作,要在其表层遮盖一层塑料薄膜,同时还要确保它的边角和表层不受撞击,确保平整。

3隧道施工技术

3.1隧道明洞施工技术

(1)材料方面的规定。通常规定泥沙以及水等材料的品质要合乎相关的规定。在气温较低的区域要做好抗冻测试工作。对于防水的材料还要测试它的防水能力。(2)工艺方面的`要求。在开展工作之前的时候要认真的测绘放样,要掌控好基槽的挖掘力度。洞1:3段及基槽开挖支护:洞口明挖可采用敞口放坡法施工。基底物探及承载力试:使用地质雷达对基底进行探测,并用重型动力触探仪对基底进行承载力试验。仰拱混凝土:基底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后应及时浇注仰拱混凝土。

3.2钢支撑施工技术

第一,材料品质方面的规定。要保证支撑使用的材料的品质良好,通常支撑是集中制造的,在场地中直接安放。而且在用之前的时候要对其调直处理,还要清理污渍。第二,工艺方面的规定。要认真的检测断面。对挖掘平面检测,假如出现过度挖掘或是挖掘力度不够的情况,就要对挖掘平面再次处理,确保挖掘平面合乎规定。在其达标之后就要尽快的喷射混凝土。同时还要明确钢架的方位。

4结束语

最近几年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道桥项目的数量也日渐增多。它们的存在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群众的生活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作为道桥项目的一个关键构成部分,桥涵隧道项目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当前时期要认真的做好此类项目的建设工作,务必确保它的品质。只有保证品质良好才能够保证项目总体的品质优良。

参考文献

[1]李章林,朱学银.军工路越江隧道岸上段深基坑施工监测研究[A].地下工程建设与环境和谐发展―――第四届中国国际隧道工程研讨会文集[C]..

[2]吴惠明,汤漩.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超浅覆土盾构施工引起的地面变形特性及对策[A].地下工程建设与环境和谐发展―――第四届中国国际隧道工程研讨会文集[C].2009.

[3]黎杰.浅谈隧道施工过程控制[J].沿海企业与科技,(8).

篇6:涵洞通道防水层施工技术交底

一、作业前准备

1、操作人员

a、现场操作人员事先要熟悉操作程序及操作方法,并通过能力鉴定后方可进行操作。

b、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向操作者进行技术交底,以便了解设计意图和技术要求。

c、施工操作期间必须指派专人进行工序中间控制。

2、机具、工具

沥青锅及砧锅、炉灶铁锹 油桶、油壶、油勺、棕刷、剪刀、铲刀等。

3、材料

a、沥青采用30号石油沥青,石油沥青不得与焦油沥青混合使用;沥青进场前应检查出厂合格证并由试验人员取样送中心试验室进行复测。

b、现场使用的油毡必须干燥且质量合格。

c、防水材料应设置在阴凉通风处,不应受潮并远离火源,注意防火。

二、作业条件及作业范围

1、涵洞盖板顶防水层铺设前,盖板现浇或预制安装完毕,并在铺设防水层前必须保持盖板顶表面干燥。

2、防水基层处理

对涵顶面用凿除或用砂浆找平的方法进行处理,保证涵顶平整度。用1m长的靠尺,空隙不大于5mm,空隙只允许平缓变化,每米不应超过一处。用水泥砂浆进行找平时,基底应清洁、湿润。在砂浆中添加适量107胶,也可采用其他性能相同的胶粘剂,以增强水泥砂浆与基底的连接.涵顶面基层及涂刷防水材料进行封边的部位应清洁、无蜂窝、麻面、浮渣、浮灰、油污等。

涂刷防水涂料时基层应干燥。对于局部有湿润的地方用吹风机加热的办法干燥。防水基层(即涵洞浇筑完后外侧混凝土层)应平整,坚实、洁净、无污染,无杂质,无油渍,无灰土等,局部突出的结硬杂物,应将其打磨清理干净,清理步骤如下:

a、先用钢刷仔细刷掉混凝土浮浆,局部打磨结硬杂物。平整凹凸不平处,清理油污垃圾等。

b、用空压机或风力灭火器吹干净钢刷刷掉的灰尘及浮浆,或用高压水冲洗。

c、对于拉杆孔,首先处理孔洞周围混凝土表层,打磨结硬杂物,平整凹凸不平处,利用沥青麻布填塞结实后,水泥砂浆封实表面,并涂抹防水涂料。

d、沉降缝应进行填缝处理。填缝前,应清理干净缝内杂物,并保持干燥。基础(含洞底铺砌)沉降缝填嵌涂沥青木板或沥青砂,并在流水面用1:3水泥砂浆填塞深15cm以上;台身外背用热沥青麻筋填塞,深度5cm以上,台身内面同基础一样填塞。填塞应密实,施工后要求沉降缝上下垂直贯通,线条顺直。

3、涵洞施工完成后所有外露接缝均应做防水层处理。

4、施工天气

防水涂料及防水卷材的施工最宜温度均为5~35°之间,气温超出其温度范围时应采取相应措施,严禁雨天施工

三、防水层施工

1、防水涂料拌制:

对进场的涂料、卷材进行检验,合格的允许使用,不合格的退场。聚氨酯防水涂料在施工前应根据施工用量,将甲、乙组份按1:1的比例混合。

采用人工涂刷时配臵防水涂料时,按照先甲组份、后乙组份的顺序将液体倒入拌合容器,并充分搅拌使其均匀。搅拌中不得

加水,为拌合均匀,必须采用机械搅拌,可采用手枪式搅拌器,搅拌器的转 速宜在200~300转/min,搅拌时间3~5min。

拌合配制好的涂料应在20分钟内用,因此施工现场必须按照喷涂面积计算好涂料用量,随配随用,不得贪图省事一次拌制超过需用量的涂料。

2、防水卷材:

处理后的基层需涂刷一层BPB-201专用基层处理剂,处理剂须涂刷均匀,无漏涂或堆积,在干燥(一般3~4h)后方可铺贴卷材,鉴于基层处理剂干燥较长,此项工作需提前准备。

RWB-801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采用热熔法施工,即用火焰烘烤防水卷材地面改性沥青土层及基层,待沥青呈熔融状态时立即粘结的施工方法。

在烘烤中应用火焰烘烤整 幅卷材底面的沥青涂层及基层,边烘烤边向前滚铺卷材(滚铺速度以整幅卷材与基层交角处均形成沥青流为度)随滚随排汽压实,压实可采用钢辊,使卷材与基层达到满粘结牢固。

防水卷材纵向宜整幅铺设,当防水卷材进行搭接时,若需要纵向搭接,允许进行一次纵向搭接,搭接宽度不得小于100mm,搭接压满粘结并通过排汽压实,边缘处挤处沥青形成密封。

防水卷材铺设时应注意,较低的一副防水卷材粘贴完毕后,方可铺贴另一幅,涂刷防水涂料时应与次前涂层衔接好。铺贴时应用刮板将防水推压平整,并使防水卷材的边缘和搭接处无翘起,其他部分无空鼓。

四、“三油二毡”施工工艺

1、通道、涵洞的板缝和沉降缝处防水处理设置沥青油毛毡防水层(即三油二毡),施工防水层时必须在混凝土养生结束后进行,其砼表面应平整、洁净,并至少晾干10天。在洞身与填土基础面上,用一层冷底子油彻底封闭。当冷底子油的溶剂完全挥发后,连续刷一层热沥青混合物(熬制沥青温度达100~120℃),沥青层厚1.5mm,做到边涂热沥青边铺油毡。毡层从低处向高处循环铺设。铺油毡前,应将油毡表面的云母片、滑石粉等杂物清除。油毡铺设完毕,再在油毡表面均匀刷一层厚1.5mm的沥青。

2、沥青涂刷时应该满涂均匀,厚薄一致,油毡应铺得紧密,使油毡与混凝土表面之间,或各层油毡之间不存在空气,不得有翘边、褶皱、鼓泡等现象。油毡之间应搭接,端头至少应搭接150mm,侧向至少应塔接100mm。接头距离应尽可能远一些,以便把水从外露边缘排走。油毡防水层铺贴时的气温不应低于10℃。对于沉降缝、盖板接缝,油毡应完全覆盖接缝,接缝两侧覆盖宽度不得低于50cm。

3、每层均应在完全吸收后才喷刷下一层。在封层硬结前不应与水或土接触。当混凝土或前一层未干或气候条件不适宜时不应涂防水层。在炎热季节施工,应采取遮阳措施,防止烈日暴晒,沥青流淌。

4、通道、涵洞的每隔4~6m设沉降缝一道并贯穿整个断面(包括基础)缝宽1~2cm,缝内用沥青麻絮或沥青砂等具有弹性的不透水材料填塞。

5、盖板安装与台帽横向竖缝的处理:盖板安装完毕后,现场人工拌和M15水泥砂浆灌塞,用φ8钢筋插捣密实。M15水泥砂浆终凝晾干后,顶层铺设“两油一毡”防水处理。

6、应拍摄施工结构物防漏和防渗处理过程和施工完成后的施工照片,并及时报项目部质检科、技术科(对原地面线标高的测量,无原地面线标高测量的单位不给予进行台背回填计量)、试验(混凝土强度、施工中回填压实度)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五、防水层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涵顶面基层应平整,涵顶M20水泥砂浆与涵身同时浇筑,形成2%的坡度。

2、平整度要求,用1m长的靠尺,空隙不大于5mm,空隙只允许平缓变化,每米不应超过一处。

3、如平整度不符合要求,可用凿除的方法进行处理,或用砂浆进行找平,用水泥砂浆进行找平时,基底应清洁、湿润。应在砂浆中添加适量类似107胶的水溶性胶粘剂,也可采用其他性能相同的胶粘剂,以增强水泥砂浆与基底的连接。

4、涵顶面基层及涂刷防水材料进行封边的部位应清洁、无蜂窝、麻面、浮 渣、浮灰、油污等。

5、对蜂窝、麻面做填补前,应清除蜂窝、麻面中的松散层、浮渣、浮灰、油污等,并使之湿润。

6、蜂窝麻面应用水泥砂浆填补平整。对蜂窝、麻面的填补,均应在水泥砂 浆、水泥浆中添加适量类似107胶的水溶性胶以增强水泥砂浆、水泥净

浆与与基底的连接。

7、涂刷防水涂料时基层应干燥。基层干燥的鉴别方法,一般可凭经验、肉 眼观察,也可用1m见方的塑料布覆盖其上,利用阳光照射1~3小时后(或用吹风机加热的办法),观察是否出现水汽,若无水汽出现,可视为干燥。

8、备好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圆形防水涂料拌合桶、220V电源、手枪式搅 拌器、量具、刮板等。

9、防水涂料应搅拌均匀,搅拌时间约为3~5分钟,或根据产品说明确定。

10、防水涂料的涂刷应从涵顶向另一端涂刷,涂刷宽度应与防水卷材宽 度相对应,涂刷应均匀,涂刷厚度不得小于1.5mm,并不得漏刷,一边涂刷一边铺贴防水卷材。

11、防水卷材纵向宜整幅铺设,当防水卷材进行搭接时,若需要纵向搭 接,允许进行一次纵向搭接,搭接宽度不得小于100mm。

篇7:涵洞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公路桥梁涵洞隧道工程的施工中,会受到诸多层面的因素影响,在施工中存在诸多的质量问题,对此就要能结合实际的病害质量问题,加以针对性的解决。在对公路桥梁涵洞隧道的结构设计过程中,要结合水文资料进行详细的计算,对涵洞的宣泄能力要加强,使得洪水的排泄正常进行。实际的工程施工设计过程中,在结构设计方面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结构设计没有满足实际的应用标准[1]。在结构设计中,就要按照经验对孔径和形式进行选择,在纵向连接构造方面得以充分重视,不能产生锚口以及沉陷。可通过钢筋混凝土板代替浆砌块石。结合基础抗滑动力作为控制数据,采用简易有效的铺砌方法进行防护。公路桥梁涵洞隧道工程病害控制方面中,对新材料和工艺的应用是比较重要的。可通过耐磨以及抗压橡胶填塞管节接口的缝隙,对缝隙的密实度要能对保证。这是对工程施工中的裂缝病害控制的重要方法。或者是采用涂玻璃纤维布防水层和钢纤维混凝土保护层这些新材料加以应用,在对这一方法的应用下延伸性能比较好,也有着良好的防水性,对裂缝质量病害也能得到有效控制。

篇8:涵洞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为了适应当今时代的需要, 进行桥梁及涵洞软地基施工质量的协调是必要的, 从而适应当下经济建设的需要, 进行城市交通压力的控制。由于时代的发展, 我国桥梁工程的建设体系不断优化。在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 桥梁及涵洞软地基的基础施工工作扮演着非常必要的地位, 是桥梁专家及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为了进行存在质量问题的分析, 进行软地基的基础应用环节的分析是必要的, 从而实现局部开裂环节、整体均匀性环节等的协调, 避免出现桥体的整体倒塌情况。这就需要进行桥梁及涵洞软地基基础施工步骤的协调, 保证其整体意义的优化。

在日常工作过程中, 桥梁工程及涵洞软地基施工过程是相通的, 为了适应当下工作的需要, 进行涵洞软地基的施工分析是必要的。在上述应用环节中, 我们也要进行其抗剪强度的分析, 其抗剪强度是比较低的, 软土经常处于一种软塑或者流塑的状态, 在其外部荷载作用下, 其整体的抗剪性是比较差的。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分析, 我们可以知道其软土无侧限抗剪强度都是小于每平方0.3千克的。在不进行排水时, 其内摩擦角是比较小的。我们为了分析这种情况, 需要进行其凝聚力的分析。在固结过程中, 为了提升其整体的软土地基处理效率, 需要进行软土地基强度的提升, 这就需要做好相关的排水环节。这里需要考虑到土层的排水出路情况, 可能随着有效压力的变化, 而不断的产生固结情况。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排水, 就会导致其荷载的增大, 导致其强度的衰减。在软土建筑物应用上, 需要考虑到轻型薄壁性, 从而进行建筑荷重的控制。

在大多数情况下, 施工单位往往注重桥梁的主体部分施工工作, 这是其管理及其监理的侧重点。这就导致某些附属工程项目得不到有效的重视, 难以进行其工程项目的智能的优化, 这也反映了其对工程项目控制重点的缺乏, 从而导致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诸多困难, 不利于其工程项目的有效质量的管控。正是因为这些情况的出现, 才会导致其桥涵的局部排水不通畅, 容易出现水浸泡桥梁情况, 导致涵洞相关质量情况的出现, 影响现实情况的施工。

2 桥梁及涵洞软地基基础施工方案的优化

在桥梁及涵洞软地基基础施工应用中, 我们需要注意到一些恶劣的桥梁工程施工情况, 特别是那些, 较为恶劣的桥梁工程施工环境, 这就需要我们做好软地基的基础施工工作, 实现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环节的优化, 进行相关难题的控制, 从而实现施工单位及技术单位的工作协调, 充分的重视其施工及技术应用工作, 进行相关技术方案的应用, 保证其相关措施及方法的协调, 从而提升桥梁工程软地基基础施工的应用效益。在桥梁及涵洞软地基的基础施工应用中, 我们需要考虑到相当多的应用情况。

在桥梁及其涵洞软地基的基础施工应用中, 软地基基础施工环节, 需要考虑到地基部分的强度应用, 做好地面排水的措施建设环节, 保证土体的有效开挖, 避免其受到外界流水的冲刷影响, 从而实现雨水的坑内少渗入。这就需要进行软地基的防水措施的应用, 保证软地基的基础施工环节的优化。

在桥梁及涵洞软地基的基础施工应用中, 进行合理化、有效化的排水应用是必要的, 从而进行软地基的流入雨水的有效排除, 保证软地基基础施工阶段的优化, 进行雨水腐蚀性及破坏性的控制, 实现桥体的整体强度及荷载能力的提升, 这就需要做好桥梁工程的竣工验收工作, 实现质量检验工作的良好开展, 保证技术环节的优化, 避免相关人员及经济的损失。

在软地基的基础施工环节中, 需要进行软地基的土方的拖放控制, 将其放置指定的位置, 实现软地基的部分土层的回填, 实现其软土的充足性。在桥梁工程中, 可能需要进行钢筋、水泥、混凝土等基本建筑材料的应用, 保证大型施工机械的放置。施工单位要将一些施工设备放置离软地基较为远的地方, 从而实现施工工作的有效进行, 避免其受到客观因素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

在软地基的应用过程中, 需要进行软地基内部及周围地面的荷载控制, 实现软地基的基础施工环节的优化, 保证软地基的周边土层工作环节的优化, 保证软地基基础施工工作的良好开展。这里需要考虑到软地基基础施工环节的控制, 以及天气条件因素, 避免其受到阴雨天气等的影响, 从而保证软地基的凝固性, 保证软地基基础部分的裂缝、断裂等施工环节的协调。

在当下桥梁及涵洞软地基基础施工环节中, 我们需要落实好软地基基础施工环节, 从而有利于支护结构的建设及应用。在软地基基础应用环节中, 我们需要做好施工过程中的支护结构控制工作, 积极做好相关的保护应用, 从而实现其施工环节的工程质量的提升, 避免出现施工工作上的麻烦, 以及出现停工等情况。目前来说, 我国的桥梁及涵洞软地基基础施工中, 进行钢筋混凝土施工环节的优化是必要的, 这需要考虑到软地基的基础部分的支护结构控制环节, 从而实现支护结构的强度及其耐腐性的优化, 避免出现建筑材料的浪费情况, 保证支护结构的材料循环利用。

在软地基基础施工支护结构应用过程中, 我们需要进行施工质量的重视, 可以进行工程监理机制及质量管理体制等的协调, 保证软地基基础支护结构体系的健全, 从而提升桥梁工程的地基强度及硬度, 满足桥梁整体质量的优化需要, 保证其整体使用年限的提升。在软地基基础施工环节中, 需要做好支护结构的施工工作, 这需要参照相关的质量标准工作, 保证桥梁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进度及质量的控制, 避免出现较大的安全事故。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 除了要进行涵洞质量、软弱地基桥梁工作等的调整外, 也要进行强夯法的加固, 从而保证地基的加固。这就需要我们做好施工的准备工作, 针对地质状况及工程应用情况, 进行各种地基加固环节的优化, 保证其强夯施工环节的协调。在施夯过程中, 我们需要进行试夯参数的分析, 进行总下沉量及平均下沉量的分析, 以及施工控制标准的分析。从而保证地基的有效强夯加固, 保证试验检验环节的优化。

为了提升工程的质量, 进行地基的检查也是必要的, 这需要进行基底持力层的分析, 保证桥梁、涵洞工程等的稳定性, 做好施工过程中的监理控制。保证基坑开挖基坑位置的调整, 进行施工单位测量放线环节等的分析, 引起相关监理人员的重视, 保证开挖工作的开展,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 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需要做好土质变化的勘测工作, 保证勘测资料及设计图纸等的分析工作, 需要保证处理方案的控制, 保证施工工作的良好开展。任何一个环节的施工工艺与施工技术的创新都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支持与保障, 否则只能面临为时代和历史所淘汰的悲惨境地。

3 结束语

上一篇:区间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下一篇:看论文学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