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文化嘉年华特别报道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央视直播观后感

2024-05-07

亚洲文化嘉年华特别报道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央视直播观后感(通用6篇)

篇1:亚洲文化嘉年华特别报道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央视直播观后感

亚洲文化嘉年华2019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央视直播心得观后感八篇

亚洲文化嘉年华2019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央视直播心得观后感1

5月15日,德州青少年宫京剧学员受邀在北京鸟巢参加“亚洲文化嘉年华”活动演出,在大型京剧表演《盛世梨园》中精彩亮相,展示了中国传统戏曲的文化魅力。

亚洲文化嘉年华是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重要活动之一,德州青少年宫京剧艺术团作为唯一受邀参演的少儿京剧艺术团体,以精湛的技艺和饱满的状态,完美演绎了京胡曲目,展示了中国国粹艺术的魅力和新时代中国青少年的风采,展现了德州“中国京剧城”的荣誉,体现了德州孩子对国粹的传承。

据了解,德州青少年宫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少儿京剧人才的培养,选聘优秀师资执教,经常参加各级各类演出活动,在舞台上培养造就了大量京剧人才,其学员已有多人考入中国戏曲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知名高校,已成为德州颇有名气的少儿艺术城市名片。德州青少年宫将会以此次演出活动为契机,继续做好少儿京剧人才的培养工作,争取为国粹艺术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亚洲文化嘉年华2019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央视直播心得观后感2

5月15日晚,作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重要环节,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办,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协助的“亚洲文化嘉年华”在国家体育场“鸟巢”震撼亮相。这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成立以来,主办的规模最大的文化盛宴。

丝绸之路连绵万里,两千多年走来,早已成为了一条“文明之路”,无论是陆地还是海洋,处处都留下了彼此友好往来的足迹。

手姿舞蹈《丝路绽放》,舞蹈演员们以整齐划一又错落有致的集体动作,营造出层出不穷的恢弘视觉效果,再现古丝绸之路上的人文风貌。在柔美的手姿跃动与金碧辉煌的祥云中,仿佛能看到亚洲各国人民心手相牵的美好祈愿。

打击乐节目《鼓舞飞扬 百舸竞渡》,来自日本、韩国的艺术家和中国鼓手一起擂响活力四射的亚洲之鼓。蔚蓝的丝绸“海面”上“漂浮”起巨型船只,搭载的鼓手360度全方位自由旋转击打鼓面,好一幅“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远航”的胜景。

丝绸之路连接起的不仅仅是中国与亚洲,更是亚洲与世界,“一带一路”的倡议是中国与世界的对话。嘉年华不仅邀请了亚洲国家参与节目表演,还特别邀请了来自其他国家地区的艺术家们同台联欢,共同展望亚洲和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繁荣发展的美好前景。意大利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深情演绎《今夜无人入睡》,高亢歌声如雷贯耳,收获了无限掌声。《今夜无人入睡》是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借鉴东方传说及中国民歌《茉莉花》创作的著名歌剧《图兰朵》选段,它生动诠释了“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的意义。

亚洲文化嘉年华2019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央视直播心得观后感3

5月15日晚,作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重要环节,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办,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协助的“亚洲文化嘉年华”在国家体育场“鸟巢”震撼亮相。“亚洲文化嘉年华”用精益求精的内容品质、匠心独运的节目编排让所有观众共赏亚洲文明的多彩魅力、中华文明的博大底蕴,以及亚洲各国人民之间的深厚友谊。这也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成立以来,主办的规模最大的文化盛宴。

日出东方,光耀亚洲,这场中外文明大交流、多元文化大汇聚的嘉年华展现了文明在交流互鉴中熠熠生辉的绚丽图景;鼓舞飞扬,百舸竞渡,这场多国民众大联欢的文明盛事更是吹响了亚洲人民心连心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开创亚洲新未来的时代号角。

秉华夏之礼,迎八方宾客,结四海好友。享誉世界的国粹京剧和中国功夫是中国向世界展示传统文化的名片,也是东道主热情招待来宾的大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不仅向世人展示了中国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积极贡献,更传递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通过对话交流,促进文明互学互鉴的决心。

袁慧琴、杜镇杰、史依弘、康万生等京剧名家联手生旦新秀与外国友人共同演绎《盛世梨园》。经典唱段《对花枪》《定军山》《贵妃醉酒》,京歌《说唱脸谱》齐聚舞台,中国风采,向世界飞扬。

在武术《墨之韵》中,成龙携中国功夫再次惊艳世界。气势雄浑、古琴悠扬、墨韵飞白,文武相接、刚柔相济、动静相宜,好一出翠林修竹间的中华瑰宝、亚洲风采、世界奇观!节目的最后,“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则奏响了凝心聚力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共同开创亚洲美好未来的时代强音。

篇2:亚洲文化嘉年华特别报道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央视直播观后感

今晚的“亚洲文化嘉年华”,将在交响互动大合唱《我们的亚细亚》中拉开序幕。《我们的亚细亚》由中国交响乐团、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以及由来自亚洲众多国家的乐手组成的亚洲联合乐团合奏。作为“亚洲文化嘉年华”的主题曲,该歌曲已于5月8日发布,旋律激昂高亢,歌词朗朗上口。

来自亚洲各国的演员们将带来具有各国特色的歌舞节目,呈现一出多姿多彩的亚洲风情大联欢。古老的丝绸之路绵延万里、跨越千年,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丰富多样的文化特色,各国文明之间交流对话、融合互鉴的美丽画卷也在演出中缓缓展开。日本的和太鼓、俄罗斯的风情歌舞、巴基斯坦的民谣、土耳其的火舞……这些歌舞节目虽然语言和民俗风情各有不同,但承载了共同促进亚洲文化繁荣的美好祈愿,将用文化交融的创意编排,给观众带来深刻的情感体验与情感共鸣。

篇3:亚洲文化嘉年华特别报道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央视直播观后感

晚上8点10分,演出在交响互动大合唱《我们的亚细亚》中展开。日本的和太鼓、俄罗斯的风情歌舞、巴基斯坦的民谣、土耳其的火舞等民族艺术一一登台。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丰富多样的文化,各国文明之间的交流对话、融合互鉴的美丽画卷在演出中缓缓展开。成龙、郎朗、王力宏以及来自新加坡的林俊杰、韩国的郑智薰等文艺名人纷纷登台。意大利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也献唱了歌剧《图兰朵》选段《今夜无人入睡》。

川剧变脸出现在大型京剧表演《盛世梨园》中。12位川剧演员集体登台,连续变脸,除了传统戏曲脸谱,还变出了多张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脸谱,引来观众阵阵尖叫。四川省川剧院副院长陈平在演出结束后告诉记者,这个节目旨在呈现中国戏曲的多姿多彩,川剧变脸受邀请参加演出,演员们专门加入了大熊猫脸谱,一展“天府三九大”的魅力。

篇4:亚洲文化嘉年华特别报道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央视直播观后感

这场历时一个半小时的亚洲文化盛会正是对习近平主席讲话的完美诠释。姹紫嫣红的文化之花尽情绽放,艺术跨越民族、穿透心灵、沟通思想,向世界展现了一个光彩动人的亚洲、活力澎湃的亚洲、和平进步的亚洲。

文明的魅力在于多姿多彩。亚洲这片广袤的大陆上拥有47个国家、1000多个民族和世界2/3的人口,是多种文明和谐共生的典型地区。数千年来,通过持续不断的跨国界、跨时空、跨文明的交往活动,亚洲各国共同绘就了一幅文明交流对话、融合互鉴的瑰丽画卷,书写下波澜壮阔灿烂辉煌的文明图谱。正如这场嘉年华所呈现的,从中国的京剧到日本的和太鼓,从俄罗斯的风情歌舞到巴基斯坦的动听民谣,从柬埔寨民歌到印度宝莱坞歌舞……来自不同国家的演员们为观众奉献了一场风情万种又交织融合的视听盛宴。绚丽的表演、多样的艺术表达了亚洲各国艺术家携手推动亚洲繁荣进步、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美好心愿。

人类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进步。习近平主席亲自倡议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正是为促进亚洲及世界各国文明开展平等对话、交流互鉴、相互启迪提供的全新平台。在这里,不同文明之间的真诚对话与交流,让不同国家文明超越社会制度、发展阶段、文化传统的差异,增进彼此之间的互信,推动发展合作,最终实现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让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精神代代传承。

文明交流互鉴不仅是对历史的呼应,也是现实的需要。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主旨演讲中提出了亚洲人民的“三个期待”,并向亚洲各国发出了真诚倡议:把握大势、顺应潮流,努力把亚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亚洲各国山水相连、人文相亲,有着相似的历史境遇、相同的梦想追求。这为文明之间的对话增加更多的可能。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例,近6年来,作为重要的参与力量,亚洲各国秉持开放精神,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推动“一带一路”在亚洲取得丰硕成果,为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奠定了坚实基础。

“山水相连,亲密的亚细亚,美丽亚细亚,光荣亚细亚。手拉手,我们是一家。”嘉年华上,激昂的歌声抒发出了亚洲人民的共同心声。正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主创团队所感言:仅用45天时间,亚洲各国艺术家们就汇聚在一起,共同精心打造这台嘉年华,这本身就说明了文明交流的强大魅力。

篇5:亚洲文明对话大会观后感

次大会围绕“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主题,搭建文明互学互鉴、共同发展的平台,体现了中国对促进亚洲文明发展的深邃思考和责任担当,对于推动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开创亚洲新未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每一种文明都从历史长河中走来,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彰显着独具特色的时代价值。亚洲作为世界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照亮了人类历史的天空。亚洲各国人民走过了不同的发展道路,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文明样式,东亚中华文明、南亚印度文明、西亚两河文明等世界三大古文明都发源于此,璀璨夺目的文明之花在亚洲大陆上竞相绽放,不仅在绵延不息的岁月长河中留下无数感人至深、千古传诵的历史佳话,也照亮了亚洲人民筚路蓝缕求发展、栉风沐雨谋幸福的漫漫征程。不言而喻,此次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是汇聚亚洲文明、凝聚亚洲共识的宽广平台,是亚洲文化大交流、人民大联欢的人文盛事,是激发文化共鸣点、维护文明多样性的文明盛会。

文明互鉴之光,照亮发展新路。亚洲文明汇聚了各国的历史精神和人文传承,积淀了各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论述不仅精辟揭示了人类文明的本质特征,还进一步阐述了“文明交流互鉴”的深刻。概而言之,亚洲文明形态多彩多样,应该平等尊重;亚洲文明聚集历史智慧,应该礼敬传承;亚洲文明发展兼收并蓄,应该包容互鉴;亚洲文明对话促进共赢,应该积极作为。此次大会立足亚洲、面向世界,围绕亚洲国家治国理政经验交流、维护文明多样性、文化旅游与人民交往、亚洲文明传承与发扬的青年责任、亚洲文明全球影响力、亚洲文明互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等议题,大会将举行6个平行分论坛,共商亚洲文明发展之道,共话亚洲合作共赢大计,必将擘画出美美与共的文明互鉴新画卷,开创亚洲繁荣发展的新未来。

篇6:亚洲文化嘉年华特别报道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央视直播观后感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顺应亚洲人民期待是亚洲各国的共同责任。

“面向未来,我们应该把握大势、顺应潮流,努力把亚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深情讲述亚洲各国山水相连、人文相亲的历史传统,深刻阐述亚洲各国相似的历史境遇、相同的梦想追求,强调建设一个和平安宁的亚洲、一个共同繁荣的亚洲、一个开放融通的亚洲,是亚洲人民共同的期待,也是亚洲各国共同的责任。

今天的亚洲,和平稳定是大势所趋,发展繁荣是民心所向。亚洲已经拥有世界三分之一的经济总量,是当今世界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呈现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强劲势头。同时,亚洲地区仍然存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矛盾分歧,面临各类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地区国家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消除贫困的任务依然艰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正是要促进亚洲及世界各国文明平等对话、交流互鉴、相互启迪,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

亚洲国家的人民,虽然语言有别、文化各异,但对美好生活的梦想与追求都是相通的。没有和平,冲突不断甚至战火纷飞,经济增长、民生改善、社会稳定、人民往来等都会沦为空谈,一个和平安宁的亚洲,顺应了亚洲各国人民远离恐惧、普遍安全的需要。经济发展是文明存续的有力支撑,繁荣富强是国家进步的重要基石,一个共同繁荣的亚洲,顺应了亚洲各国人民远离贫困、富足安康的需要。亚洲近几十年快速发展,一条十分重要的经验就是敞开大门,主动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潮流,一个开放融通的亚洲,顺应了亚洲各国人民远离封闭、融会通达的需要。习近平主席阐述的亚洲人民这“三大期待”,把握的是亚洲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倡导的是把美好梦想变成现实的天下情怀。

建设一个和平安宁、共同繁荣、开放融通的亚洲,需要亚洲各国共同努力。只有各国互尊互信、和睦相处,广泛开展跨国界、跨时空、跨文明的交往活动,才能共同维护比金子还珍贵的和平时光。只有各国合力推进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共同消除一些国家民众依然面临的贫穷落后,为孩子们创造衣食无忧的生活,才能让幸福和欢乐走进每一个家庭。只有各国秉持开放精神,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才能共同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锲而不舍、驰而不息,携手共谋发展,携手应对挑战,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亚洲就一定能变成一个和睦繁荣的大家庭。

上一篇:校园暴力对社会的危害下一篇:团务知识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