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教学工作总结及反思

2024-05-08

2022届高三教学工作总结及反思(精选9篇)

篇1:2022届高三教学工作总结及反思

2012届高三教学工作总结及反思

2012年高考已尘埃落定,所教班级均分超省均分14.22、9.68分,虽与全市同类型的班级暂无法比较,但与自己的期望分值,出入不大。先将工作过程总结如下,以期在下一轮教学中借鉴改进,有所突破。

第一,确立适宜的教学计划,遵循科学的复习原则

早在暑假补课前期,我就根据学校领导的要求,认真研究近五年高考真题,总结命题规律,探讨命题趋势,并将复习计划制定好上交到教学处;其次根据去年的考纲(今年当时还未出版),整理出高中阶段的课本教材,将课本划分为各知识板块,有序复习,有纲展开。因为语文虽然出题很广,然而“万变不离其本”,只有把握好课本知识,才能更好地向外延伸。根据《考纲》《课本》《五年高考》结合学生实际,我确定了本学期的教学目标,并在本学期成功完成。第二,深入贯彻新理念,有序展开课堂教学

新课程倡导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所以我用好课堂40分钟,将计划有序展开。补课期间,我们重点学习了第五、六册文言文单元,九月份开始第一轮复习,课堂上讲练评结合,通过板块学习,帮助学生打牢基础,掌握解题思路,提高做题效率。同时,我认为在高考试题中学生的个性化解读能力势必在试题中有所体现,所以尤为注意“探究性问题的设置或练习”。回顾这一学年的课堂效率大多时候我做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参与者引导着的要求。第三,有针对性的批改作业,分层次辅导学生 学生作业的批改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一个双优,一个重点,且后者又有近20%的学生是特长生的现状,我分层次留作业,采用不同的批改方式。尤其是作文,在双优班,我对优秀生和语文爱好者的作文实行“精批细改”,并对每次批改的学生要求他们尽量做到改写。对帮扶生尤其是4班的学生,我采取鼓励式教学,选出他们作文的优点,进行点评,提高他们写作的积极性。这一学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是有效的。

从去年十月上旬年级确立各科老师培优生后,我利用每周一、二晚自习值班时间进行针对性辅导,要求他们制定学习计划,并监督他们认真落实计划。同时关注每一次月考,细化每一个知识点、能力点,还多方扩大他们的阅读视野,从平时的辅导中可以看出他们的语文成绩在逐渐提高。对班里的个别后进生,我也没放弃。特别是重点班的学生,他们大都思维活跃,我抓住几个平时作业较为马虎的学生,进行谈话,多次辅导,4班的张明敏同学语文学习进步很大,高考取得了115分的好成绩。

二、教研方面

本学期超额完成听课任务,尤其是在十一月和今年四月与兰化一中老师交流,收获很多。另外,我还积极参加每周举行的教研活动,和同组成员备课,针对学生实际及教学动向作出适当调整。在每次月考中精心选题、出题,保质保量的完成每月月考工作。

三、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反观2012届高三考试语文成绩,自己感觉有欣慰的地方,也有值得思考的问题。欣慰的是,根据学校要求制定的各项计划、措施方向明确,落实得力,与备课组同仁研究教学,及时调整,现已取得了成果。但存在的问题也是突出的,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

1.盯人战术有实效,个别学生无超越。自十月开始,两班11名学生归我指导。依照年级组要求,利用晚自习时间,着力培训这些学生,所盯11人,高考语文成绩有明显突破。但付出的努力与应得的回报,还是存在一定的落差,总让人在高考后留下思考:语文成绩能否如理科学习一样,有明显的对比。

2.全面复习有优势,难点突破不明显。进入复习阶段,依照考纲,做到了全面复习,点点突破。但在几个能力点上,仍旧突破不大。如第四板块“古诗文阅读与鉴赏”,第六板块“语言运用”上,部分学生考后很遗憾。

3.“天道酬勤”有遗憾,思维活跃当关注。考后看成绩,部分认真扎实的学生成绩没有凸显,而一些“海阔天空”的学生却如鱼得水。说明今后的语文教学,在扎实基础的同时,还应注重对学生科学思维的指引,使所有学生能得之课堂,受益人生。

4.坚持开好阅览课,扩充学生的文化视野。阅览课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理念指导下,给了学生充分的阅读自由,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加入教师积极的引导,要求学生在阅览时摘录好词佳句,阅览课之后写下阅读笔记,教师再进行批阅,并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交流读书感受,围绕一些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并在每学期期末组织“我读过的一本好书”之类的交流活动。这些无疑会都对课堂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还能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积极的影响,“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成长史”。可惜的是,我们没能将此好的做法坚持下来。

5.高三教学复习的有效性还待进一步深化。“有效教学”是学校一直强调并倡导的学科教学努力方向,自己虽有努力之心,如取舍课堂内容,优化教学程序等,但仍有力所不能逮之处,今后还需要加强研究,以期真正超越自己过去的教学。

篇2:2022届高三教学工作总结及反思

一年的努力,我们有成功,也有失败,有喜悦,也有遗憾。当然,一年的高三教学,对我而言,给我更多的是一次锻炼,一次提高。下面我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想法。

首先,我认为,在08年的高三历史教学中主要存在着以下一些不足,是以后要注意和革新的.1.研究高考方向虽然是花了很大力气,但还不是很够。对于今年的高考最终方向并没有完全把握,导致学生在复习当中并没有很好的把握高考内部实质意义,这是我们每个高三教学的老师都应该吸取的教训.但同时又要注意对各种信息来历要辨别的对待,“尽信书不比无书”.最重要的还是要自食其力的眼光来判断和辨别.2.对基础知识的落实还不够,使学生在考试中出现了基本常识的错误。所以如何落实基础知识这是我们所有老师共同要解决的需要解答的题目.3.在引导学生落实基础,化为学生自身知识和能力方面也是我没有做好的一件事情。这既有客观原因,同时也有主观原因.客观上最后学生学习时间紧,作业多,没有时间看书和自己整理知识.主观上也是最后阶段落实不够,有点盲目和仓促.对于最后一点,既需要黉舍的引导,同时也要我们在最后的冲刺中更讲究复习的方法,以取患上更大的成绩.第二,对于历史科的高考备考,我想应做好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必须夯实历史基础知识

对于最近几年的高考,大有回归课本之势。显然,高考对于课本基础知识考察的广度和力度都有所加强。因而,高考要取患上好成绩,平时理解透彻课本就显患上相当重要和必要。那么,如何理解透彻课本呢?我觉患上,一是要将课本读“薄”,删减高考不可能考或极小可能考的内部实质意义,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备考的效度。这就要求我们在认真钻研教学纲领、考试说明和最近几年的高考卷子的前提下,有选择、有针对地将课本里大量的阅读文字(楷体字)和不少孤立、静态的陈述性语句,以及夹杂在字里行间的相当部门的修饰性词句果断删减,二是将课本读通。充分哄骗课本的目录,根究章目、子目录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到融会贯通,深化理解;同时又能系统化课本知识,形成知识收集。,三是将课本读活。有人总结出学历史必须做到“死去活来”,“先身后活”。这也就是说,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光要死抓基础知识,也要能将“死”的知识用活。但读“活”课本是对能力要求的进一步提升,必须以读“薄”和读“通”为前提。

二.重视学科之间的综合和时政热门

历史高考源于课本,却又不局限于课本。时下的高考已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历史高考也越来越走近生活,关注时政,具有较强的时代气息。这也就是说,备考过程中,我们一味地局限于课本是远远不够。拓宽视阈,关注新知,也就成为高考的一项绝对是要求。因而,作为辅导学生备考的教师来说,不光要引导学生关注时政,而且自己也要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关注史学新动态、关注时政热门、关注备考信息,编设新意专题和练习题。

三.搞好历史专题复习

在高三历史教学中,搞好专题教学是高考历史复习中实现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关键。我认为选好专题,可以以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为参考,将知识板块区分清楚成若干小专题进行教学。也可以选择一些能力类,如历史信息解读等专题进行教学,还可以结合人类社会关注的重要需要解答的题目、久远需要解答的题目为中间开展专题教学。

四.强化对学生高考解题方法的指导和能力的培养

说到答卷,同学们对有些题目不患上分或者患上低分,不是知识没掌握,也不是内部实质意义不知道,而是在审题时思维缺乏严密的逻辑性,没有扣住题目的要求,造成答非所问的失分。也有同学则是由于表达的粗糙、不到位、不能用学科语言表述所致。审题与表达这两个需要解答的题目不解决,高考分数断难上去。我觉患上,高考试题是最好的思维训练题,在平时的训练中,最有效的方法是回头看看近几年的高考,从中体会高考“怎么考”,从其答案中体会“怎么答”,并及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自我反思。

五.历史教师必须加强对高考试题的研究

高三教师应当加强对高考试题的研究,以进一步提高高三历史教学效率。相对而言,我觉患上我们教师更要注意上海高考历史卷,由于上海已进入了第二轮课程改革,其历史试题统筹基础、能力性强,着眼课改、导向性强,贴近实际、人文独特的地方等,应当是我们文科综合命题的方向。

最后,关于11届高三历史复习的一些想法

一.夯实一轮基础,狠抓二轮提高。

一轮复习要根据学生环境,贴近学生实际进行全面而扎实教学活动。以课本为主,按教材的章节一个一个地落实知识点。在二轮复习中,要强化专题和培养学生能力为主。

二.提高复习效率,向45分钟要质量

研究11年命题原则及命题独特的地方,准确把握高三复习方向。认真研究新课程所产生的新理念,新需要解答的题目。研究45分钟的课堂教学。坚持能力立意,教师应在帮办学生真正理解基础知识上下功夫,在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基础知识分析实际需要解答的题目上下功夫,指导学生学会审题,掌握解题规律和基本方法上下功夫,在培养学生养成规范答题习惯上下功夫,减少学生不应有的失分征象。

三.加强综合科之间的协作

在高三下半学期,应加强政史地三个备课组老师之间的联系,平时在教学中互相会商教学方向,教学热门.有效地提高教学的针对性,特别是文综考试主要以解决需要解答的题目,培养能力为目的, 尤其需要三个文科综合备课组的齐心合力。

四.强化周练月考

用好精品题库,保证训练质量。最好一周一练习,要引导学生反思,在反思中提高,杜绝无针对性的逐题讲解卷子的讲述课,一定要及时强化所学知识,不留死角。

五.关注热门,收集信息加强交流。

篇3:高三英语教学总结及反思

一细节复习

在第一轮复习阶段注重夯实基础, 速度较慢, 平均每三天一个单元, 复习较细、少而精。每个单元除了记忆单词和短语外, 我们还从课文中抽出一些句子, 让学生当堂记忆一些基本句式、重点句型。这样,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课堂效率。对于每节课所讲的知识有讲、有练、有测、有评, 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 我们采取低要求, 低难度, 采用小步教学法, 基本上是再讲一遍, 对每个知识点讲完就练习, 在课堂上巩固, 不把问题留给学生, 不把问题留到课外, 避免积少成多。在第二天上课时, 及时复习, 我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 提问。 (2) 找个别同学到黑板上写。 (3) 每名学生准备一个笔记本, 每节课写上几个重点, 之后核对答案或是同学互批, 用红笔改正, 形成一个基础知识的错题本, 以便学生经常复习。此外, 在第一轮复习的过程中把语法专项也穿插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单元涉及一些语法项目, 一定要讲通、讲透。之后, 出一些易错题起到巩固的作用。一轮复习花费了五个月的时间, 我们把学生应掌握的两百多个知识点逐一复习到位, 摸清了学生的学习情况, 完成了基础知识的储备, 为第二轮复习打下了基础。

在第二轮复习中, 我们采用的是专项复习, 即单选专项、完型专项、阅读专项、改错专项和作文专项。对于完型专项, 按照题材分类:记叙文、夹叙夹议、议论文、说明文。除了正常的讲解外, 这几种做法也是相对有效的。 (1) 按照选项的词性归类, 挑出几个同类型的文章进行类比。如记叙文里名词居多。凡是涉及名词的题, 帮助学生分析这种题型的处理方式。大多数完形填空都是以动词和形容词、副词为主的。同样拿出几篇这样的文章, 将同种类型题做一下总结。这样, 学生清楚了完形填空的做题原则, 效果不错。 (2) 把重复出现率高的词整理出来, 让学生形成一个单词本。经常翻看, 这样可避免学生在做题时对很多常见的完型单词不认识。 (3) 阅读理解。题型可分事实题、推断题、猜词题、判断正误题、中心思想题等。我的具体做法和完形填空的做法相似, 即进行类比。与完形填空不同的是在阅读中学生有另外一个问题:学生有的时候文章读不明白、看不懂, 要在阅读当中找一些句子帮助学生分析、理解文章, 找到一些长难句帮助学生理解, 同样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 改错训练分为三步:先练习单句改错, 按照错误的类型练习。之后, 做篇章练习。最后做高考真题进行总结归纳。 (5) 写作练习。首先, 按照作文的不同题材分为应用文、议论文、说明文和记叙文。其中, 应用文又分为感谢类、邀请类、道歉类等。每一种类型抽出一两篇让学生练习。学生写的作文, 可以收上来老师批改。也可以在上课前利用几分钟时间让学生抄在黑板上, 学生的选择很重要。为了达到既定的效果, 一定要兼顾到不同程度的学生。找到不同作文的优缺点进行点评。此外, 经常印发一些学生写的优秀作文以及高考满分作文让学生背, 掌握一些精美的句型和高级词汇。最后, 对于卷面的规范, 因为英语的卷面在高考评卷时占一个档位, 所以对于卷面的练习也很重要, 包括字母练习、行距、间距、大小等。

在最后的三轮复习过程中, 我们主要进行了套卷练习、限时练习。定时回归了课本, 温习了基础知识。从模拟考试的成绩和高考成绩来看, 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注意要点

注意:提高课堂效率, 注重夯实基础;做好学生主动学习的引导;把课本内容复习到位, 扫清知识死角;注意学生思想情绪的变化。

三克服不足

第一, 学生作业的检查批改应更加具体, 对目标生应尽量面批面改。

第二, 单元考试后应让学生自己做总结, 经过第一轮复习, 学生已掌握了学科的基本知识, 并初步形成了知识网络, 具备一定的学科技能。第二轮复习重点是进行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 使所学知识进一步系统化、条理化, 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在知识专题中,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内容进行取舍, 主要针对第一轮复习中发现的薄弱知识点进行巩固完善, 查漏补缺, 加强针对性的强化训练, 以弥补缺陷。

篇4:2012届高三语文教学总结

一、深入研究《说明》,学习先进的经验,将理论与经验作为教学工作的指导

新课程标准不仅强调基础知识,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作为标准和方向的《考试说明》,每年都会根据实际要求调整,这种调整或改动势必会对高考起到一定得指向作用,从而要求各学科针对说明进行细致研究。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不断的结合实际问题,有针对性的对每一个考点进行解读,并分析比较与去年的差别,特别是结合高考试题分析,从而明确教学的侧重点,为自己的工作做了更好的指导。同时,注重与其他教师的沟通和交流。

二、细化教学环节,优化教学过程,是整个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和全部

(1)用好教材,注重双基。学生总是抱怨语文课本对考试来说没用,这种想法是非常不对的。教材是一个载体,它包含了高考说明中的所有基础考点,熟练掌握教材就能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教材又是一个跳板,只有从教材中拓展、生发,就能够达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目的。而高考试题正是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的,用好课本我们就能够以不变应万变。

(2)激发兴趣,提高课堂质量。只有步入高三的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学习的紧迫性和肩负的责任感。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如何上好每一节课,让学生在每一节课都有收获。这就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激发兴趣绝不是一个故事或者笑料就足够的。因此我根据每一节课的知识点做好准备。注重知识点与高考说明的联系,让学生认识到它的重要;注重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和变通,让学生“窥一斑而见全豹”。通过这些,让学生明白知识不是表面上的,也不是僵化的,要在使用中站我知识,在理解中拓展知识。同时,再辅以课堂中的那些生成性问题,联系实际生活和感悟,就使学生得到的不仅是知识,还有使用知识的能力;不仅是课堂上的,还有生活中的……

(3)突破重点,注重实效,抓好常规,注重平时积累。高三的教学工作绝不是高一高二的简单重复,特别是教材的复习,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所突破,紧扣大纲要求,对不同类型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归纳。如文言文教学,不仅是掌握基础词语、用法和现象,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有规律的归纳总结,从而形成一个有效的知识系统,这样才能弥补原有的知识缺陷,掌握复习的重难点,从而有效的达到复习的目的。对于专题专项复习要抓好常规落实。由于语文知识点多,分散广,再加上记忆的遗忘性,就要求哦我们注意多积累,做好基础知识和错题的分类整理,为高考的最后冲刺夯实基础。在落实上要加强课前练习,从字音字形成语标点语病诗词鉴赏和名句默写上做好,即对学生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起到警示作用,又能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4)精选习题,优化训练,上好讲评课。高三阶段是专项复习与系统训练相结合的时期,要将学生掌握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做题中去,就要精选试题,主要选择那些有针对性、典型性、创新性的试题,同时试题要紧密结合考试说明。在讲评试卷时,也要做到目的明确、重难点突出,要结合考纲分析出题的类型、方向和趋势,甚至明白命题者的考查意图。这样也能增强学生对考试的认识。同时,还要讲究解题策略和方法,引导学生结合答案分析主观题的答题步骤、术语和得分要点,全面提高学生的阶梯能力,最大限度的避免失分。对于错误一定要分析原因,做到借鉴和学习。也可以根据具体的提醒适当拓展,将那些同类但不同问法的试题集中归纳。

三、和谐融洽的教学环境的创设是高三教学的有效保障

首先,良好的师生关系式整个教学环节的重点。故人所说的“教学相长”就说明了这一点,教师的“教”影响到学生的“学”,同时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生成性问题也会促进教师的“教”,而且师生关系的融洽影响整个课堂质量。因此在教学中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多从自身反思,多与学生交流,以此来促进自己的教学。

其次,同事之间相互交流、沟通可以补自己所短;多向老教师学习可以提升自己的水平和增加教学经验。而学校整个大环境上从硬件设施上给教师提供更大的便利,采取许多措施和提供很多的教师成长和专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这些都是我们整个教学工作顺利完成的保障。

当然由于自己的年青,经验不足,也在教学中存在许多的问题。如课堂上会因为时间的不足和学生反应慢而以自己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思考,给学生自主活动的机会少,也有时会追求作业的数量而一刀切。但随着以后的教学经验的积累,自己将会及时发现问题,改正缺点。

篇5:2022届高三教学工作总结及反思

大家好!正如海明威所言:“自己就是主宰一切的上帝,倘若你想征服全世界,你就得征服自己。”我方坚定认为:人之立世,须重自我!

尊敬的对方辩友,您方认为“以自我为中心”的人“连一分热也不会留下来”;而我方认为,破松见贞心,裂竹见直文,人立于世,须铸“修身”之基。

《礼记•学记》有言:“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这便是在宣示自我雕琢、修身之道的重要。君可见,正是因为时刻把“自我”“修身”放在心上,才有春秋孔子以“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开导弟子;才有东汉杨震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巧拒黄金;才有大唐太宗开圣虑,纳刍荛,君臣相遇,有同鱼水;才有后浪柯恩雅菜市场,案板下,自律以学,只管攀登。尊敬的对方辩友,君应知,他们无不是以“自我”为重,以“修身”为基,只是向上走,不理会外界的暗箭与冷笑、繁华与热闹,而又无不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楷模,不仅留下了“热”,更留下了“火”,值得我们竭力传承的“火”。因此,我方认为,人立于世,须以“自我”为重,铸“修身”之基。

尊敬的对方辩友,您方强调“古之成大事者”皆是以“济世经邦”为志;而我方认为,定分不移易,劳心徒充捐,人立于世,须为“沉潜”之事。

北宋张载有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但请问,哪一样不是先要有经年累月的“沉潜”,才得以水到渠成?海岛上,涛拍孤岛岸,风颂赤子心,那执着是多少恶浪锻造的?那顽强是多少暗礁锤打的?疫情里,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的逆行者,其勇气是多少次恐惧提炼的?其担当又是多少遍正心修成的?尊敬的对方辩友,揆诸历史,仲永之父倒是极重外界,仲永小小年纪便能指物作诗立就,“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其父便“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结果泯然众人矣,岂不可叹可惜?“古之成大事者”固然志在“济世经邦”,但空有这远志,只把眼睛往上看,竟无不舍之锲、不息之驰,那志向也只是镜月水花吧!因此,我方认为,人立于世,须为“沉潜”之事。

尊敬的对方辩友,苏轼说:“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我方认为,这“超世之才”,须得有千百次脚踏实地的磨炼;这“坚韧不拔之志”,更要有亿万次粉身碎骨的历练,如若只是向外、一心向外,那便是“轻了”,“生命轻了”,才真是如一颗陨落的流星,白白辜负了这一世芳华!

一言以蔽之,我方坚定认为:人之立世,须重自我!

篇6:2022届高三教学工作总结及反思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高三教学更是如此。这一年,对我们高三老师来说绝对是一次磨砺。今年江苏首次实行五严规定,时间少,任务重曾给我带来许多迷茫,但也促使我更多的去研究如何提高有限时间的有效性,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如何设计针对性练习。这一年,我们收获了成果,也留下遗憾。

2010年我们全体高三英语老师以考纲为教学准则,确立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统一分工,由专人撰写校本讲义,形成系列。并在我校教学“十六字原则”和“2631”工程的指导下,我们组老师积极进行教学改革,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有了一些新的变化,教学的效果比较明显,教学质量也在不断的提高。但是与我们老牌四星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通过请市县教研室指导,外出学习,或请外老师到我校指导来弥补我们的不足。这一年,我们结合我校学生的基础,给每位学生配备一本词汇手册,并且坚持每天复习30到50个单词,由少到多,反复轮回几遍,直到高考。同时把常用的500-600个单词及其典型用法整理出来。对复习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的用法,特别是活用性很强的词汇要进一步讲解,并设计适当的巩固性练习题。一轮复习以教材为本,配套《高考一轮复习》资料。专题复习选准材料,注重方法指导,利用图解帮助学生了解各类题型的命题结构、方向和规律,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并且每天保证一定的阅读量。在整个过程中我们老师尽量把绝大部分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充分自主学习、自己感悟、自我总结。同组老师之间相互听课,相互学习,把集体备课和教研搬到课堂上,这样真正改进了集体备课,真正发挥了集体智慧,使我们从市一调班与班相差很大到后来逐步趋于平衡。当然,我们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在背诵单词方面还存在低效的重复劳动,满足于广种薄收式的全面号召,检查力度不够,检查的方式单一。辅导课,自习课的浪费现象严重。2.对核心问题即时且及时地修“漏”补“缺”做得还不够。

3.专项考点定量(不能过多,不能过少)、定时(略小于高考相应试题要求的作答时间)的巩固训练相对较少,这不利于培养学生在真实语境中的感受力和运用能力。

4.现在我们做的工作仍然有包办代替学生的行为,剥夺学生自己参与体验的权利,总是认为学生自主学习不够透彻,代替学生做事情省时省心,上课时还是不讲不放心,留给学生消化的时间少,让学生自主空间小,所以教学效果很难有质的飞跃,老师自己也特别辛苦。其实学生亲身参与才是增强能力的唯一途径,几乎所有运动员的成功都是他们自己刻苦训练的结果。如果一个游泳教练员,指导运动员时,只是在岸上,一遍又一般的讲游泳的要领,一遍又一般的讲怎么样做好每一个动作,讲得很科学,很有道理。但是,这个运动员永远也创造不了好成绩。因此我们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创造机会让学生自己参与,让学生自己体验,自己感受学习过程中的酸甜苦辣,让他们自己在失败中吸取教训,让他们自己在成功中体会快乐,让他们在操作中学会思考,让他们在学习中增强能力。2010年高考硝烟未尽,下一轮战鼓业已敲响。作为2011届一名高三老师深感肩负责任重大,如何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发掘他们的潜能,如何帮助他们通过一年的时间改变学习状态和心理状态,收获高考。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我们这个地区的大部分学生英语相对薄弱,(特别是理科男生尤为如此)且在前期就对英语失去了兴趣,而为了高考又不得不疲于应战。如此学习,谈何效果。因此再次激发其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英语是记忆性见长的学科,我认为核心问题是帮助学生记忆。这就要求我们英语老师不断的研究记忆理论,总结出一系列的记忆方法指导学生记忆。比如:通过phone 我们可以联想出一系列的重点短语hold on, hang on, hang up, ring off, get through, put through, You are wanted on the phone.等等。只有把记忆方法渗透到每一个教学活动中去,渗透到每一节课中去,才能提高记忆性见长的英语学科。这样学生就会认为自己还能学,从而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2、加强研究,提高复习备考工作的针对性

认真学习并分析了2010年各省高考题,总结规律寻找突破口,并从历年高考试题的整体研究中找共性;找趋势;探索高考英语学科的考点,开拓性地抓复习备考。我们要重点加强研究下列几个方面:(1)知识点与英语高考考点的区别和关系:

高考考点可能是知识点的抽样,也可能是对考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抽样考查。不是知识点的全部。考点是具备可考性的知识点。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既要抓住重点与难点,又要注意全面和深入,聚焦考点。因为考点是知识点里面可考的点,因此,积极的词汇,容易混淆的词义、词组辩析、英汉表达差异、特例常常是潜在的考点。

(2)根据我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如何用好课本,夯实基础;突破重点,注重实效;精选习题,优化训练。

“三个突破”就是突破完形填空,突破阅读理解,突破书面表达。这三个大题在高考试卷中分值比重大,也是多数学生的薄弱环节。因此,我把它们列为高三复习的重点和难点。讲评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书面表达时要聚焦测试规律的分析,了解命题的惯用技巧和命题人的思路和意图。通过点评和比较来学习命题从而轻松破译命题人的意图。针对高考能力考查的要求越来越高的特点,高三复习加大训练力度,让学生做足够量的练习题,是十分必要的。但训练必须讲求实效,不能不分试题优劣,不顾训练效果,盲目搞题海战术。在资料的选取上,我们以高考题,近几年模拟题为主。高考试题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导向性,成为我首选的训练题。学生先精练,然后认真评讲,讲命题依据,讲命题特点,讲命题思路,讲解题技巧。

3、根据各大项的命题特点,优化训练与指导。(1)、听力不放松:尤其 在高考前要天天听,特别要强化听力第一节即前5小题的训练与解题策略指导。

(2)、单选要适当: 对单选的讲解要多在理解情境和语意上进行指导。其中动词复习是重点,非谓语动词复习是难点, 从句复习是关注点。帮助学生剖析难句的原始结构,教会他们“还原法”,降低语意理解的难度。(3)、完形需强化:

对做过和讲过的优秀篇章一定要求学生经常朗读。这样可以帮助我们体会策略,增强语感,增添信心。讲解时

(1)注意词组、习语和句型的积累、同义词的辨析。(2)教会学生“瞻前顾后”,寻找“支点”。

(3)培养学生做完形填空试题时不依赖选项的习惯,完全按对文章的理解进行逻辑推理的判断,提高篇章意识,教会学生整体感知,突出语篇,把学生培养成为能与作者进行积极交流的读者。(4)、阅读是关键:

(1)关注文章体裁结构(2)关注出题意图(3)“给自己的选择加保险” 了解正确选项与错误选项的特点(5)、任务型阅读有技巧

不是所有的文章都能出任务型阅读的, 只要把握文章清晰的层次结构再加上平时的积累就能做好任务型阅读(6)、书面表达是增长点

对书面表达的系统指导是必须的。(1)增加学生素材和技巧的积累,选择一些优秀的文章让学生进行背诵,并指导学生套用其框架进行模仿写作。(2)优化批改和讲评的过程。在批改中,鼓励学生运用高级词汇和复杂结构,适当使用过渡词。

4.增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帮助学生调整心理,树立信心

篇7:2022届高三英语一轮复习测试

Beijing Winter Games to Have Domestic Audience, Daily COVID Testing

北京冬奥会将有国内观众,需进行每日新冠病毒检测

China will carry out strict coronavirus-related rules for the 2022 Beijing Winter Olympics 1._______ the possible spread of COVID-19, according to a list of measures 2.___________(publish)by the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IOC)3.___ Wednesday.All athletes and 4.______________(participate)attending the Winter Games must be 5._______(full)vaccinated against COVID-19 at least 14 days before their 6.________(arrive)in the Chinese capital, according to the IOC.Meanwhile, those not fully vaccinated will have to go through a 21-day quarantine upon 7._________(enter)the country.The Winter Olympics is scheduled to take place from Feb.4-20 during the Lunar New Year holiday, also China’s peak travel season.The Paralympic Games will8.___________(hold)from March 4-13.While China will allow spectators for the Winter Olympics, tickets will only be sold to those 9._____________(live)in the Chinese mainland, the IOC said.All athletes and staff will also be subject to daily COVID-19 testing.1.spread 美 [spred] vi.vt.传播,散布;展开;伸展;铺开

n.传播;伸展

fire spread火势蔓延

2.vaccinate美 [ˈvæksɪneɪt] v.给……接种疫苗;接种疫苗vt.给……注射疫苗

同根词:vaccine n.疫苗;菌苗adj.疫苗的;菌苗的3.spectator

美 [ˈspekteɪtər] n.(尤指体育比赛的)观看者,观众;旁观者

近义词:audience

4.mainland

[ˈmeɪnlənd;ˈmeɪnlænd] n.大陆,本土

5.go through 经历;经受

6.carry out 执行

7.take place 发生;举行

8.related /rɪˈleɪtɪd/adj.相关的,有联系的9.prevent /prɪˈvent/v.阻止,阻碍

10.prevention /prɪˈvenʃn/n.预防,防止

11.according to根据,按照;取决于;据……所说

12.measure /ˈmeʒər/n.措施,办法

13.take measures to do 采取措施做某事

14.publish /ˈpʌblɪʃ/v.出版,发行(书、杂志等)

15.meanwhile /ˈmiːnwaɪl/adv.与此同时;在此期间

16.quarantine /ˈkwɔːrəntiːn/n.检疫隔离期;隔离

17.upon doing 刚做……时

18.enter /ˈentər/v.进入;开始从事

19.entrance /ˈentər/v.进入;开始从事

20.schedule /ˈʃedjuːl/ 美 /ˈskedʒuːl/n.计划(表),进度表

21.lunar /ˈluːnər/adj.月亮的,月球的;银的;阴历的22.solar /ˈsoʊlər/adj.太阳的,和太阳有关的;(与)太阳能(有关)的23.peak /piːk/n.巅峰,顶点

24.staff /stæf/n.全体员工,全体雇员

25.be subject to受支配,从属于;常遭受……;有……倾向的参考答案:

1.to prevent2.published 3.on 4.participants 5.fully 6.arrival 7.entering 8.be held 9.living

巴黎凯旋门被包裹

The Arc de Triomphe is wrapped in fabric(/ˈfæbrɪk/n.布料,织物;构造,结构)

After three months of construction work at Paris famed Arc de Triomphe, the 160-foot-tall war monument has been 1._____________(complete)wrapped.The landmark, 2._______(build)during Napoleons reign, has used 70,000 square feet of silver-blue fabric with red ropes.3.__________(cover)the Arc de Triomphe with cloth was a longstanding vision of the late artists Christo and Jeanne-Claude--one that finally came true this summer.Originally4.____________(schedule)for spring 2020, the project was first delayed out of concern for nesting falcons in the arch, and then because of the ongoing pandemic.Vladimir Yavachev, the projects director explained that the shimmering(adj.闪烁的;微微发亮的)color of the fabric and vivid ropes 5.___________(symbol)the blue, white and red of the French flag.In total, the project cost around 14 million euros.But it will be 6.___________(entire)funded through the sale of drawings and other 7._________(origin)artworks.1.monument 美 [ˈmɑːnjumənt] n.纪念碑,纪念馆;遗址,名胜古迹;典范

同根词:monumental adj.不朽的;纪念碑的;非常的2.landmark 美 [ˈlændmɑːrk]

n.[航] 陆标;地标;界标;里程碑;纪念碑;地界标;划时代的事;特征

adj.有重大意义或影响的vt.赋予地标的地位

3.originally 美 [əˈrɪdʒənəli] adv.起初,原来;独创地,新颖地

同根词:original adj.原来的;开始的;首创的,新颖的n.原件,原版;

4.vivid 美 [ˈvɪvɪd] adj.生动的,逼真的;(颜色)鲜艳的,vivid description 生动的描述

5.fund 美 [fʌnd]

n.基金,专款;资金,钱款;基金会;储备量

v.资助,为……提供资金

invest money in.http://47.98.254.255/upwordserver/tmp/phpjIcwET/ provide money for…

6.construction /kənˈstrʌkʃn/n.建造,建筑;创立,构建;构造,结构;建筑物

under construction 在建造中;正在施工之中

construct /kənˈstrʌkt/v.建造,修建

7.fame /feɪm/n.名誉,名气v.使闻名,使有名望

8.completely/kəmˈpliːtli/adv.完全地,彻底地

9.wrap /ræp/v.包,裹,包装

10.reign /reɪn/n.(君主)在位时期,统治时期

regional /ˈriːdʒənl/adj.地区的,区域的11.silver /ˈsɪlvər/n.银;银灰色的;银币;adj.银的;含银的;有银色光泽的12.rope/roʊp/n.粗绳,绳索

13.longstanding /ˌlɔːŋˈstændɪŋ/adj.长期存在的;长时间的14.vision /ˈvɪʒn/n.幻想,想象;幻觉

15.schedule /ˈskedʒuːl/n.计划(表),进度表

16.delay /dɪˈleɪ/v.推迟,延期;延误

17.nest /nest/n.窝,巢,穴

18.ongoing /ˈɑːnɡoʊɪŋ/adj.持续存在的,仍在进行的19.pandemic /pænˈdemɪk/adj.(疾病)在全国(或世界)流行的20.flag /flæɡ/n.旗帜;国旗

21.in total总计

22.entirely /ɪnˈtaɪərli/adv.完全地,完整地

23.original /əˈrɪdʒənl/adj.起初的,原先的origin /ˈɔːrɪdʒɪn/ n.起源,起因;出身,血统

24.symbol /ˈsɪmbl/n.象征,标志;符号;

symbolize /ˈsɪmbəlaɪz/ vt.象征;用符号表现

25.late /leɪt/ adj.已故的;晚期的,末期的;近日暮的,近深夜的;不久前的,最近的参考答案:

completely 2.built 3.Covering 4.scheduled 5.symbolizes 6.entirely 7.original

The countrys longest space mission

神州十三号---我国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

The Shenzhou-13 spaceship 1._________(launch)from the Jiuquan Satellite Launch Center in northwest Chinas Gobi Desert on October 16.The Shenzhou-13 crew has entered the Tianzhou 2, according to the China Manned Space Agency on October 17.The crew includes two veterans of space travel — Zhai Zhigang, 55, and Wang Yaping, 41, 2._____ is scheduled to become China’s first female space-walker.The third member, Ye Guangfu, 41, is making his first trip into space.“They will install 3.___________(equip)and verify technologies and plans for the next stages of the Tiangong space station program,” the agency said.They will stay in orbit 4.____ six months, 5._______(set)a new record for a Chinese space mission.Shenzhou-13 is the fourth spacecraft 6.__________(visit)the Tiangong station and the second crewed ship 7.____________(transport)astronauts to the orbiting station.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飞船在位于中国西北部戈壁滩上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据中国载人航天机构10月17日消息,神舟十三号机组人员已经进入天舟2号。

该机组成员包括两名有过太空旅行经历的“老兵”:55岁的翟志刚和41岁的王亚平。王亚平将成首位“太空行走”的中国女性。第三名成员是41岁的叶光福,为第一次进入太空。

该机构表示,三位宇航员将为天宫空间站下一阶段的项目进行设备安装,以及技术和方案验证。

他们将在轨道上停留6个月,创造中国太空任务的新纪录。神舟十三号是访问天宫空间站的第四艘飞船,也是将宇航员运送到轨道空间站的第二艘载人飞船。

1.manned [mænd] adj.载人的;有人驾驶的,有人操纵的a manned vehicle 载人航天器

manned spacecraft 载人飞船;人操纵的宇宙飞船

2.crew 美 [kruː] n.全体船员,全体机组人员;一组工作人员v.当船员,当空乘人员

Air Crew 机组乘务员

3.veteran 美 [ˈvetərən]n.老兵,退伍军人;经验丰富的人,老手

a veteran of two world wars 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的老兵

4.install 美 [ɪnˈstɔːl] v.安装,设置

install a piece of equipment 安装一件设备

5.verify 美 [ˈverɪfaɪ] v.核实,查证;证明,证实

6.launch /lɔːntʃ/ v.发动,发起;上市,发行

7.enter /ˈentər/v.进入;开始从事,开始做

8.agency/ˈeɪdʒənsi/n.代理行,经销处;政府专门机构

9.schedule /ˈskedʒuːl/n.计划(表),进度表

10.equipment /ɪˈkwɪpmənt/n.设备,用具

equip sb with sth 提供给人某物

11.stay in orbit 在轨道上

12.mission /ˈmɪʃn/n.(尤指赴他国的)使命,重要任务

13.transport /ˈtrænspɔːrt/n.运输,运送;交通工具,运输方式;

v.(用交通工具)运输,运送

14.astronaut/ˈæstrənɔːt/n.宇航员,太空人

1.was launched 2.who 3.for 4.equipment 5.setting6.to visit 7.to transport

Burden Reduction Policies Are Working, Education Ministry Says

减负政策初见成效,教育部宣

China’s “double reduction” policies aimed at easing education-related 1.________(press)on parents and children are2._________(effect), the Education Ministry said at a press conference Thursday.It cited figures 3._______(base)on feedback from 108,000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across the country about changes since the “double reduction” policies were rolled out over the summer.Of the respondents, 96.3% said they are providing after-school services4.____benefit 5._________(work)parents.More than 77 million students, or 85% of all pupils at those schools, have signed up 6.____such services, the ministry said.The ministry also randomly 7.___________(survey)57 million parents, 99.6% of 8.________said teachers had not given them extra responsibilities such as checking their children’s homework.9._____ part of the reforms, the ministry said it would continue 10.___________(explore)ways to crack down on one-on-one and home-based tutoring to greatly reduce the amount of time young students spend 10.11.____________(attend)extracurricular courses.1.ease[iːz] n.容易;舒适,自在v.减轻,缓和,放松;

at ease 安逸,自由自在;舒适

2.feedback 美 [ˈfiːdbæk] n.反馈意见;

positive feedback 正反馈

3.figure 美 [ˈfɪɡjər] n.数字;人物;图形;价格;(人的)体形;画像

4.randomly 美 [ˈrændəmli] adv.随机地,任意地;无目的地,胡乱地;未加计划地

5.extra 美 [ˈekstrə] adj.额外的;另外收费的n.另收费的事物;临时演员adv.额外;特别,格外

extra responsibilities 额外的责任

6.crack down 打击(违法活动)

7.roll out(政策)推行

8.double reduction双减

9.policy /ˈpɑːləsi/n.政策,方针

10.ease /iːz/n.容易;舒适,自在v.减轻,缓和

11.service /ˈsɜːrvɪs/n.公共服务系统,公共事业;(机构或公司提供的某一)服务

12.benefit /ˈbenɪfɪt/n.好处,益处;救济金

13.beneficial /ˌbenɪˈfɪʃl/adj.有益的,有利的14.pupil /ˈpjuːpl/n.学生,(尤指)小学生

15.sign up for注册,选课;报名参加

16.ministry /ˈmɪnɪstri/n.(政府的)部,部办公楼;(全体)牧师;神职,神职任期;一任首相的执政期;照料,服务

17.reform /rɪˈfɔːrm/v.改革,革新

18.pressure /ˈpreʃər/n.压力,挤压

19.effective /ɪˈfektɪv/adj.产生预期结果的,有效的;实际的20.effect /ɪˈfekt/n.作用,影响

21.In effect 实际上;生效

22.press /pres/n.新闻工作者,新闻界(the press);报刊

23.conference/ˈkɑːnfərəns/n.(大型、正式的)会议,研讨会

24.cite/saɪt/v.引用,援引;引证

25.be based on根据,以……为基础;建立在……基础上

26.primary /ˈpraɪmeri/adj.主要的,首要的27.respondent /rɪˈspɑːndənt/n.(调查表、问卷调查的)答卷人

28.tutor /ˈtuːtər/n.家庭教师,私人教师

29.reduce /rɪˈduːs/v.减少,降低

30.reduction /rɪˈdʌkʃn/n.减小,降低

31.the amount of ……的数量

32.attend courses参加学习班

33.extracurricular /ˌekstrəkəˈrɪkjələr/adj.课外的;工作之外的答案:

篇8:高三政治教学的一点反思及对策

现在的政治高考越来越倾向于考查能力, 特别是阅读理解能力, 不论是选择题, 还是材料分析题, 都要求学生读懂材料, 根据材料的设问, 找出符合设问要求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理论, 并要求用政治专业术语准确地表达出来。而在平时考试训练中, 发现许多学生答材料分析题, 不是答非所问、不着边际, 就是答案太肤浅, 没有概括性, 而且语言不够精练。细细分析原因, 不难发现:在高一、高二由于课时少, 很少进行材料阅读能力的培养, 等到高三, 为了提高学生的能力, 大搞题海战术, 试图通过集中训练获得能力, 但效果往往不佳。这告诉我们丰富的能力内涵, 绝非短时间内能形成, 所谓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也。因此, 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应从基础年级开始训练。例如, 从高一开始, 可以把时政引入课堂, 把课前五分钟留给学生, 让学生进行新闻报道, 并可以对新闻观点进行简单的评述, 其他同学也可以发表观点, 进行讨论。这样做可以促使学生课前阅读有关新闻报道, 从而去关心社会、关心国内外大事, 不但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语言概括能力, 并注意引导他们用课本理论知识来分析。例如, 有学生报道中国参加朝核六方会谈新闻时, 我就引导学生从我国的外交政策的宗旨、基本准则、基本立场等角度, 以及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从事对外活动的根本出发点等知识来分析, 这样可以把课本理论知识和时政材料有机结合起来, 使课本理论生活化。

近几年江苏政治高考, 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的题目很多, 主要集中在评析类题目中。可能由于基础年级训练少, 或者平时教学不注意训练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不注意解题方法的指导, 学生答题往往会走向极端, 要么肯定一切, 要么否定一切, 而不会既肯定又否定, 不会辩证地看问题。他们的答题, 我都形象地比喻为“捡垃圾”, 不扣题分析, 不表明自己的态度, 想到什么答什么, 就像什么都往垃圾袋装。这类评析题训练重在平时。例如, 有人认为, 只要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 就能解决劳动者的就业问题。请你运用有关知识评析这一观点。先分析:“只要……就……”这类辨析题属于必要而不充分型的条件。简单地说, 就是一个或几个条件不能得出一个结论。它的解题步骤一般分为三步。第一步, 肯定题目中合理的部分。劳动者提高劳动技能, 有利于增加竞争力, 有利于劳动者实现就业。第二步, 重点补充不足的部分。从劳动者层面上讲, 要想解决就业问题, 除了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 还要劳动者转变就业观点, 树立职业竞争观、平等观, 多种方式就业观。从国家社会层面上讲, 国家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第三产业。从企业层面上讲, 企业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积极吸收劳动者就业。第三步, 别忘了下个结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从这道题解题的过程不难看出, 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而不能片面地看问题, 如果长期这样训练下去, 学生解决辨析题的能力一定会提高。

另外, 高三学生写出的参考答案有相当一部分是不着边际, 没有关键词, 答案不能做到要点化、序列化, 简单地讲, 就是有效得分点少。我个人认为, 这种组织答案的能力也应在基础年级就要抓落实, 要在平时训练中有意识地规范答题, 要求学生答题要尽量答到关键词, 答到有效得分点。我们平时的做法是在大考时, 政治阅卷才采点给分, 平时阅卷, 为了省事省时往往一勾到底, 或者打个半对, 或者直接打个总合分。而没有要点细分, 试卷发下去, 学生也不知道这道题究竟是哪儿得的分, 哪儿没得分, 心中没底。长此以往, 不利于学生规范答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平时要注意这些细节, 加以重视。例如, 在平时作业考试训练中, 对于主观题, 一定要训练采点得分, 而不能笼统地打个钩或叉, 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抓住关键词, 抓住有效得分点。另外, 在平时课堂提问中,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答对一点, 教师也可以试着给予一定的口头分数, 这个题目多少分, 你的答题可以得几分, 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 更重要的还是培养学生组织答案的能力。例如, 中央免除几千年来的农业税, 有什么经济意义?答意义类的简答题, 答案要从不同的角度来组织。此题就要抓住对农业、对农村、对农民这些关键词来组织。如本题6分, 一个要点2分, 很清楚。再如, 怎样解决食品的质量问题?怎样做类似的简答题, 要从不同的行为主体来组织答案。像本题, 可以引导学生从国家、企业、消费者等角度分别应该怎么做着手来组织答案, 就容易多了。

篇9:高三英语写作教学反思及策略

一、发现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从试卷中,笔者收集了部分考生作文中出现的比较典型的问题:

1对词性的功能混淆不清

2be动词与动词原形连用的现象很普遍

3动词短语的固定搭配运用不熟练

4对句型运用不熟悉

5没有掌握好英文固有的表达方式

6不能把握文章的结构与表达的顺序

7没有掌握写作策略

二、针对以上问题进行教学反思

(一)夯实基础

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应该从基础抓起。英语是结构的语言,写作犯错很正常,关键如何理解错误的性质。我校每年高三的第一轮复习就是简单句的五个句型,S + Vi, S + Vt + O, S + Vt + Oi + Od, S + Vt + O + OC, S + Link v + P确实很英明。因为这样可以尽量避免Chinglish的产生,避免思维的生硬迁移。只要严格运用这五个基本句型,即使全部都写简单句,只要抓基础词汇的背诵默写,抓五个基本的英语句型的落实,对学生的写作很有效。

(二)有效训练书写

书写的好坏,卷面的整洁与否会直接影响考生的成绩。语言的准确性是写作一个重要方面,应用语法结构和词汇的准确度是写作评分标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拼写和标点符号运用的正确与否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考生的成绩。

(三)保证动词时态准确

动词时态变化是英语区别于汉语的一大特点,动词时态错误对写作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如果说句子结构正确是写作及格的前提,那么动词时态恰当就是及格的强有力保证。动词时态的运用错误,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知道时态如何表达,形式正确,只是用错,出现“变态”,比如该用过去时的用了将来是或现在时,另外一种是根本不知道如何表达时态,连8种时态的具体表达方式都不知道。第一种情况只是适当扣分,第二种情况恐怕要往5分边上靠近,离及格还相差一段不小的距离。为了确保学生正确地掌握英语时态的用法,第一轮复习就包括时态复习,抓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的形式和用法训练,这一点我校做得很到位

(四)强化释义训练

应当充分重视paraphrase(将……/意译)的训练。不仅写作课要抓,听力课,阅读课,以至口语课上都要练,恐怕都不能说过分。

(五)注重审题意识

强化审题意识,做到处变不惊。在平时训练时,教师要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提示语和图表,读懂命题者的意图,理清主要信息,弄透信息点的导向与制约,做到既不遗漏信息点,又不任意的发挥

(六)重视思维方式迁移

汉语和英语思维方式的迁移对学生的作文得分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对汉语和英语思维的方式进行分析,解剖与比较。平时的训练中常注意到学生这方面的错误,要引起足够重视。典型的跨文化迁移句子结构会造成“Chinglish”现象,也就是按照汉语的思维形式学英语,整篇文章都这样,肯定不及格,至多也只有5分。有部分同学大部分句子符合英语的思维习惯,最高得分肯定得不到优秀分,可见,思维方式的迁移有多重要

(七)强调阅读的相关性

以往的阅读教学,有一种学一拖四的策略,即学习一篇阅读文章,要阅读四篇相关话题的文章。但这已经不能适应目前高考形势和新课程标准的需要,应多阅读热点话题。

上一篇: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下一篇:新农村建设之我见――某县新农村建设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