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通讯员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2024-04-19

校通讯员教师个人工作计划(通用10篇)

篇1:校通讯员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我们一直不厌其烦地倡导教育必须是基于对人的信仰。从狭义的教育学角度,这个信仰应该是对学生生命成长方式的遵顺,是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在中国教师报自己的教育学里,可以用“四新”概念承载这样的教育认识——新教师、新课堂、新学校、新学生。

新教师应该是教育专业者、学校生态建构者、学习和生长开发者、信念传播者;新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同时也为新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发展平台,可以概括为“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新学校需要平等、和谐地包容、接纳、尊重每一个学生;新学生首先应身心健康,其次要敢于担当,再其次是要具备一定的学习、实践、创新、合作等基本能力。

“四新”的关键在“新教师”、核心在“新课堂”:唯有“新教师”才可能成就“新课堂”;只有“新课堂”才可能成就“新学校”;只有“新学校”才可能培养“新学生”。

“新教师”标准

“新教师”显然不单纯是一个知识的“二传手”,他应该扮演四个“者”:一是教育专业者,二是学校生态建构者,三是学习和生长开发者;四是信念传播者。具体来说:

1、教师必须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感,努力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人类心灵进化;现阶段,必须敢于投身课改、坚定不移地走素质教育之路,做一个责任和使命的担当者。

2、教师要拥有自己的信仰:服务人类、奉献教育、热爱学生。

3、教师的专业应该包括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两个方面。教师专业化的支撑是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也就是基于人本的对学生的尊重、研究、认识;教师专业化水平主要取决于对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要具备学科知识心理学化的能力;教师必须清楚,教学不是灌输和表演,从“教中心”到“学中心”,不仅考验教师的教学勇气,还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教学境界与高度。

4、必须认识学生。一切的教育教学原则都应该“从儿童出发”,对儿童的研究应该是教师毕生追求的课程。

5、教学的全部艺术都应该体现为营造学、策动学、满足学。

6、教师的一切行为都应该对学生的生活、生命负责。教育要“为生活做准备”、“为成长做奠基”,因此要善于营造生活和成长环境——班级即社会、课堂即生态。

7、教师必须成为一个发展者,终身学习,教学相长;教师要明白教师的发展价值取向是:发展自己、成就学生。

8、教师不要控制,而要点燃;不要囚禁,而要开发;不要逞强,而要示弱——敢于让学生超越自己。

9、教师要敢于放手——师退生进,捍卫学生主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展示欲,调动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还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天生的学习者。

10、一切教学都应基于能力和情感,而不仅是知识。会学比学会重要,想学、乐学也比学会重要。

11、学生的生命是由多个45分钟组成的,现阶段教育的“底线”是培养身心健康的学生。

“新教师”与一般教师有什么不同呢?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并不急于对学生作出简单评判,而是让学生自己反思、矫正自己的学习行为。

2、了解学生学情,提供反馈或辅导。一般教师更关注课堂纪律或学生注意力等问题,但新教师应该更关注学生的积极表现并给予充分肯定。

3、一般教师容易墨守成规、亦步亦趋,更多靠分数和学生档案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潜能、发展趋势,新教师则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教学内容和进度。

4、一般教师的教学往往囿于事先拟定的内容,较少能根据学习进程来调整计划从而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新教师与此不同,会依据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学习反应,随时调整教学内容。

5、一般教师对学生的“认识”似乎没什么兴趣,新教师则对学生了如指掌,会基于学生的“已知”实施教学。

6、一般教师较多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更多关注自我,对于改进教学方法常常顾虑重重。新教师绝少以自我为中心,会主动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承认自己的错误,随时对评价作出调整和修改。

解读:“新教师”显然不是指新入职的教师,而是指具备“三观”的教师——实际上,新教师的概念和教师的工作年限、学历、年龄、性别,甚至是知识水平都关联不大。所谓“三观”,我们的解读是:

1、教育观:教育即人学,是“从儿童出发”的对学生的尊重、发现、认识、接纳、包容;

2、教学观:以“学中心”来围绕学、设计学、服务学;

3、学生观: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学生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一切学习都是自学。

“新课堂”标准

对人本主义的追求要求我们必须重塑教学这一概念。“新课堂”对这一概念的重塑提供了可能性,并为优秀卓越的新教师成长提供了发展平台。实质上,人本主义对教师和课堂的思考永远是:道德和人性。但我们也必须承认,没有谁能完全厘清并找到一个最理想的评估方案,只能相对较好地表述出来。

新课改推进10多年,有些教师和学校至今还不肯接受。同时,当很多人习惯于炫耀自己的课改成就时,我们必须有另一种警惕——防止应试教育在变换一种形式演绎它的“僵而不死”。比较显著的例子是,有些学校有导案、学案、训练案,但依然不是以学生为主体,而是靠控制学习、强制训练来提升所谓的教学成绩。再比如,有些学校分了小组,并且组织学生合作,但实际上只不过是“走过场”,而真正控制课堂的依然是教师。这些现象都令人忧心,虽然我们要学会包容一切改革,甚至允许在改革中犯一些错误,但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伪课改和假课改,反对它们就是在反对应试教育。我们所追求的课堂显然不同,“新课堂”可以概括为“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还可以用10个显著特性来阐述新课堂:

1、知识不是靠教师的传授获得,而是通过“超市”形式,任由学生选择。“知识的超市”表明课堂要具有3个特性:自主性、丰富性、选择性。

2、课堂的价值体现出从“知识”到“生命”的质的飞跃。“生命的狂欢”表明课堂要具有3个自主特质: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

3、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课或者以学为中心的课,而不是教师的课、以教为中心的课。

4、课堂是一种生生、师生相互作用的合作过程,应该是一个“工作场”。当我们把好学校解读成是“一方池塘”的时候,课堂也应该成为一个富有生机的“生态场”。

5、对个体学生而言,课堂满足“个体”的内心思想、感情、心理需要,因而课堂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甚至将学习描述成“一件个体的隐私”,教师要敢于“捍卫学习隐私”。

6、课堂终究是一种“人学”文化的真实体现,因而它应有平等、自由、民主的氛围,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包容、倾听、接纳。

7、基于师生共同体和一切学习共同体(对子、小组、班级)的健康、持久、良性发展,教师必须解决师生发展的冲突,明确“通过发展学生”,从而“成就自己”的价值观。

8、拥有从学习规律出发的科学的`教学流程:自学—展示—反馈。

9、符合“先学后‘交’”思想:教师的作用主要发挥在对学习环境的营造、学习条件的创设上;所谓课堂主导,应体现在对学习困惑的点化、点拨上;课堂应遵循“先学后‘交’”的思想,这个“交”就是“主导”,而不是单纯的“教”。

10、动静结合的课。好课堂是生命的体现,动和静都是生命的形态。

解读:当我们在表达教学是师生交互作用的过程时,实际上还必须着重强调一句——以学为主体。

在过去的50年间,研究者过分重视了对教师教学行为、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教学结果的研究。其实,我们一直在这样表述:课堂教学真正的考验是教师的教育思想和对学生生命成长方式的认知,以及这种思想和认知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呈现。

显然,学生最主要的生命成长是通过学习或者说是通过课堂活动来呈现的。因此,教学的研究恐怕要回归到“学生”和“学习”本身,才会变得富有意义和生机。新的教学活动,必须通过模式来实现,而这个模式不是基于教师对知识的理解和框定,而是必须体现出学习者真实的实践体验和他们的认知规律。这种被很多人认为是“激进的教学理论”,恰恰体现出来的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者对基于人学的教育的全部表达。

“新学校”标准

1、教育即“人学”:富有人性、以人为本、尊重生命。

2、以儿童为课题: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3、有一名从来不自诩为“教育家”的校长和一支热爱学生的教师团队。

4、不是应试名校,甚至不一定有很高的升学率;不是硬件名校,甚至不一定是重点学校。

5、有文化,但文化一定不是控制和专政;尊重差异、注重过程,淡化竞争、崇尚合作。

6、不抢生源、不挖名师,善待每一名师生,维护教育公平。

7、崇尚学生主体和自然成长,准许学生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

8、有完整的课程体系和丰富多样的学校生活。

9、是一个让师生在精神及身体上感到安全而愉悦的场所。

10、有良好的教学关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教学,更重视对学生的研究,追求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

解读:好学校到底是什么样的?升学率高、大楼林立、绿草如茵的学校就一定是好学校吗?我们理想的学校应该是什么样的?如前所述,好学校是一方池塘,“如果你在地里挖一方池塘,很快就会有水鸟、两栖动物及各种鱼,还有常见的水生植物,如百合等等。你一旦挖好池塘,自然就开始往里面填东西……”相对传统名校,这里的“池塘”,是一个教育的环境生态概念。学校首先是平等、和谐地包容、接纳、尊重每一个学生。这很不简单,当传统的教育学一直在致力于研究学校评价的几级指标时,我们有可能忽视了学生内心的渴望。学校教育必须对生命负责,这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底线。

“新学生”标准

“新学生”的标准是基于对教育目和期望的判断。如果说有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有什么样的学生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那么,“新学生”就代表着“新人类”,他们的“族群”和数量决定着未来世界的性质和品质。

新学生的标准如下:

1、具有终极使命感,是“地球村”里的公民。

2、敢于担当,对国家和人类负责,对社会和家人负责,对自己和自然负责。

3、身心健康、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4、善于学习,能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5、有自信、有毅力、有意志。

6、会反思、敢质疑、善沟通。

7、具有探究精神和科学素养。

8、有契约精神。

9、是现实的理想主义者。

10、具备一定的基本技能,如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

解读: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人,当我们把好学生定义为成绩优秀、循规蹈矩、遵守纪律、老实听话时,教育就离“人”越来越远了。如果回到人本价值观上思考,首先,学生是一个独立于一切目的之外的人,工具教育显然是“反人性”的;其次,传统的以控制为手段的教育,显然是对个性的摧残;再其次,学生是“个体”,他需要拥有属于自己的东西,而学校作为一个“群体”概念,则又需要学生具有团队协作的精神与担当。

新学生首先应身心健康,其次要敢于担当,再其次是要具备一定的学习、实践、创新、合作等基本能力。新学生标准的提出,是基于教育现实背景下的新任务、新内容。

篇2:校通讯员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作为院学生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讯社在07级的迎新工作中尽职尽责,全社成员齐心协力,发挥了突出的宣传作用。随即,学生会开始了新学期的纳新工作。经过严格的面试与审核,我们通讯社共吸收了8名新成员,他们工作积极、诚实肯干,整体综合素质较好,给我们注入了新的活力。XX年10月份,在校团委组织的“喜迎xx大,共建和谐校园”与“晨曦杯”征文大赛中,我社组织06、07级同学踊跃投稿,并有张翔燕、边文君等2名同学获得优秀奖。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以上成绩的取得,是院领导和团总支老师精心指导的结果,是全体社员努力奋斗的结果。当然,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当清楚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比如,我们的整体写作水平还不够高,写稿总体上看还不够及时,甚至犯低级错误;工作的灵活性、细致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管理制度还有不少欠严密、欠完善之处等等。

对于以上问题,我社将高度重视,吸取各方面的经验教训,增强责任感,知难而进,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今后,在这个学年里,我们将坚持不懈地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与其他各部的沟通,对于我院发生的新闻、消息,及时准确地报道,积极地配合我院的宣传工作,使我院与学校的交流工作更好地进行,确实地起到桥梁与纽带的作用。

2、适当增加一些写作技巧,如最基本的通讯稿的写作,提高社员的新闻写作能力,争取人人在校内媒体上都有优秀的作品发表,在校外更高档次的媒体上也有更多更好的作品发表。

3、组织写作经验交流会等各种活动,加强社员内部的沟通交流。

篇3:安徽启动农村校教师专项培训计划

日前,安徽省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音体美教师专项培训计划”,将用3年时间培训音体美专职教师1500名和兼职教师1.2万名。

安徽省将此次培训纳入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培训总体规划,培训学时计入继续教育总学时。培训主要围绕音体美学科教学、音体美学科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中小学音体美学科新课程标准及教材分析、中小学音体美学科教材教法、音体美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等进行,并通过听优秀教师的课(观摩)、分组集体备课、说课及学员代表到指定学校上研究课等方式,强化学科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提升农村教师学科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篇4:校通讯员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关键词:学生评教;高校教师;绩效考核

对高校教师绩效的考核一般从教学、科研、学生工作和社会公益活动等四个方面进行,其中对教学的考核又是教师绩效考核中最重最难的内容,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评教活动,应是教学考核内容的重中之重。笔者曾于2008年底前往美国南方州立理工大学(SPSU)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访问,在访问期间,笔者带着《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体系研究》的课题,对SPSU等几所美国高校如何进行教师绩效考核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调研。本文重点从学生评教工作视角比较中美两国教师绩效考核的差异。

一、学生评教的目的

学生评教的目的有二,一是为了对教师进行绩效考核,使评教结果成为教师晋升和奖惩的标准;二是利用这种方法,让教师听到学生的呼声和感觉,让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扬其所长避其所短,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由于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显然,学生评教的目的不应该只是为了对教师进行考核,而应该是为了让教师能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教学情况,发现自己的教学与学生需求的差距,以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甚至是教学思想,逐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可惜的是,目前国内很多高校的学生评教目的仅是前者。这可以从中美两国部分高校的学生评教表的内容的对比中看出。

SPSU等美国高校的学生评教的指标丰富且详尽,一般包括12大类近50个题目,每个题目有4-6个评价水平(例如:非常有效;有效;较有效;有点效果;无效;不适用等),具体如下:

课程的组织和设计:教师对这门课的要求;教师对每次课的准备;教师对重要内容的讲述;教师利用课内时间是否有效;教师在课堂上对重要观点的总结和点评。

沟通方式:教师对所讲内容具有清晰的条理和理解;教师利用英语讲授(如果用英语);教师用图表或例子阐述课程内容;教师利用了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和难题;教师对所讲内容充满兴趣。

师生互动:教师对学生的帮助和回应;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教师关心学生的进步;给这个班特别的帮助(考虑到班级规模);教师非常乐意听取学生的意见和观点。

作业、测试和评分:给出了清晰的评分方法和标准;测试问题清楚;测试覆盖了课程的重要方面;教师对作业和测试评判或批改;教材的总体质量;作业对理解课程内容有帮助。

采用的教学方法(一门课程中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在这一部分仅仅评价教师用在这门课中的教学方法)教师提供小组讨论的问题;小组的论文和设计;对于理解课程重要内容的实验;布置了学生共同完成的设计(论文);案例讨论、模拟、角色扮演、学生需要的资料(期刊、日志等);教师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

教学效果:在这门课中我学到了东西;我的进步达到了这门课的目标要求;我在这个领域的兴趣有所增加;这门课程有助于我独立思考专业问题;这门课程对于将我引入自己的专业领域有积极意义。

学生的努力和参与:我学习这门课并投入了精力;我每次课都作准备(写或读相关资料);这门课对我有挑战性。

课程难度、工作量和进度:对我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来说,这门课的难度水平是(非常难;较难;正合适;有些简单;非常简单);这门课的工作量与其他同学分课程的工作相比如何;对于我来说,这学期老师的讲课进度情况如何。

总体评价:这门课的教学质量对我学习贡献的有效性;对于我来说,这门课属于(必修/主修;专业必修;选修;其他);我的年级水平;我用英语还是其他语言进行交流更好;我的性别(男;女);我这门课的成绩(A;A-;B+;B;B-;C;低于C)。

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如果你想对这门课或老师进行其他评价,可另附纸。也可以写出关于这门课,你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方面,另外,这门课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如何改进。

显然,这样的一份学生评教指标充分体现了参与评价的学生与被评价老师的交互作用且有针对性,其评价结果能够使教师较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欠缺和需要改进的具体方面,得到学生肯定之处也会对教师产生鼓舞。这种评教活动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反观国内的学生评教表,有的过于简单,例如,用优、良、中、差四个等级评价:按时上下课情况(按时;基本按时;有时迟到或早退;经常迟到或早退);讲授(辅导)内容(充实并重点突出;较充实;一般;内容少);教态与教法(态度认真且方法得当;认真且表达清楚;较认真且教法一般;不够认真);课堂管理(善于客理;注重管理;有管理;根本不管);课堂收获(很有收获;收获较大;有收获;无收获);作业批改(“纠错、记分、评语”;“判对错、有记分”;“只批‘阅’字”;“无批改”)。在这一问卷中,看不到学生的角色,也看不到学生的收获。例如,若学生对课堂管理不满意,教师并不清楚对课堂管理中的哪些方面不满意,如何进行改进。相信这样一份学生评教问卷只能用于对教师的机械考核,并不能帮助教师有针对性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二、学生在评教中的地位

现代教育理念倡导,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利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达到培养学生获取终身学习能力的目的。教师是否践行了这一教育理念,学生应该最有发言权。SPSU等美国高校的学生评价表中,通过师生互动的有效性,如“教师对学生的帮助和回应、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教师关心学生的进步、考虑到班级规模给这个班特别的帮助、教师非常乐意听取学生的意见和观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如“在这门课中我学到了东西、我的进步达到了这门课的目标要求、我在这个领域的兴趣有所增加、这门课程有助于我独立思考专业问题、这门课程对于将我引入我的专業领域有积极意义”等问题,清楚地表明,学生是教学过程中受尊重、被关心的主体,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到知识,产生兴趣,有助于独立思考专业问题,并能引导学生进入他们的专业领域。从问题的表述上,用了更多的“我”字,使学生感到学生评教问卷真正是在征求他们的意见,再一次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反观国内大多数学校的学生评教表,有的根本没有对师生互动有效性的指标,或用“注意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关心学生学习”类似很粗的指标高度概括。在教学效果满意度方面,有的只用“课堂收获(很大;较大;有;无)”这样一个问题概括,有的用“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得较好;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显著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并开阔了学生的思路”这种对一门课过高的要求设问,让学生难以回答。即使学生给出了评价,教师也很难根据学生的评价改进自己的教学。这种看似让学生进行评教,但其问卷的口吻却是学校管理者的,并没有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学生评教内容的侧重点

当今通讯技术的发展和通讯方式的改变,使知识和信息传播形式多样化,课堂教学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他们可以从多渠道获得稳定与不稳定、静止与变化的知识,因此,课堂教学不应只重视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较强的获取知识的能力,强调学生在致知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在学生评教中,是否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是否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等问题应占据较大份额。在SPSU大学的学生评教系统中,下列指标凸显了这方面的内容。如“教师在课堂上对重要观点的总结和点评、教师利用了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和难题、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教师关心学生的进步、教师非常乐意听取学生的意见和观点、教师提供小组讨论的问题、小组的论文和设计、对于理解课程重要内容的实验、布置了学生共同完成的设计(论文)、案例讨论、模拟、角色扮演、提供了学生需要的资料(期刊、日志等)、我在这个领域的兴趣有所增加、这门课程有助于我独立思考专业问题、这门课程对于将我引入我的专业领域有积极意义”。以上问题重视了教师作为教学组织者、促进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供学习支持和鼓励学生参与、提问和设立挑战性目标等。重视了师生关系评价,促进师生民主关系建立。重视了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和分享,打破了信息传递唯一来自教师的状况。在此同时,还重视学生学习投入和效果的自我评价,促进学生的自我总结和反思,便于教师掌握情况,改进教学,如“我学习这门课并投入了精力、我每次课都作准备(写或读相关资料)、这门课对我有挑战性”。重视课程评价,调查课程的价值、难度、智力挑战、学习负担等方面的学生意见,便于教师和管理者改进。如“对我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来说,这门课的难度水平是(非常难;较难;正合适;有些简单;非常简单)、这门课的工作量与其他同学分课程的工作相比如何?对于我来说,这学期老师的讲课进度情况如何?”可惜的是,目前国内高校的学生评教内容还主要集中在对教师素质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传授知识的行为方式的评价上,并没有引导教师从“教”到“导”的转变。

四、学生评教时机的选取

学生评教活动是在学期中开展还是在学期末进行,各高校有自己的考虑。笔者所考察的美国高校的学生评教活动一般安排在学期末,国内很多高校的评教活动安排在学期中进行。学期末评教,学生在完整地学习一门课后,可以对所评课程有一个整体感受和全面评价。因为,同一门课程的不同章节所传授的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的方面不同,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可能不同,学期终进行评教的时机选择有助于学生整体、客观地对课程进行评价,同时,学生的感受还可与学生在该门课中所获得的分数进行综合考查。学期中进行评教,可以及时反映出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不足之处在于,可能出现以偏盖全的错误,特别是对于后半学期刚刚开始的课程,学生评教只能走过场。对这种走过场式的学生评教,只能是管理者例行公事的考核行为。

五、学生评教结果的利用

笔者对SPSU的访问得知,学生的评教结果只与被评教老师见面,让教师就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写出整改方案,对评教结果不理想的,系主任会与其面谈,讨论整改意见。根据教师的整改意见,再与下一年度学生评教结果对比,看其改进效果,一般情况,学生的评教结果并不与教师的年度考核挂钩,也不会公示,更不会以此排序。教师以改进和提升教学效果为目的的进修活动,将受到学院的鼓励。孙超(2009)在对斯坦福大学学生评教的研究中也指出,斯坦福大学严格规定了评教结果的使用权限以保护教师的正当权益,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评教给教师带来的心理压力,使教师真正把学生评教作为搜集课堂质量信息,改进教学的有效手段,从而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改善教学方式促进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

据笔者调查,国内的大部分高校都开展了学生评教活动,但被评教师所得到的只是评教结果,如“合格”“优秀”“满意”“非常满意”或百分制的得分,看不到具体反馈信息。如果学生评教结果不理想,被评教师也不知道从何改起。更有甚者,很多高校,无论是对老教师还是新教师、无论是大班授课还是小班授课、无论是理论基础课还是专业课或专业选修课,无论是讲师还是教授,都用统一的学生评教指标进行评教,其评教的客观性和对教师进步的指导性都值得怀疑。结果是,学生评教的意义除了威慑也很难起到促进教师发展的作用。

六、结论

作为教育的主体,学生通过评教活动参与对教师的绩效考核的积极意义是无须置疑的,英国教育家威廉姆斯和布莱克斯顿就认为:“应定期进行学生对教师教学状况的评价”。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各高校开始学生评教活动至今,学生评教的信度和效度都得到提升,并在教师绩效考核中发挥了作用。但是,也得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目前的学生评教体系和学生评教活动有重形式轻内容、重评教的管理作用轻对教师的发展作用。虽然,我们在理论上已经引入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强调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具有探索性、创新性、协作性的终身学习精神和学习能力,以适应于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和创新能力要求加强的社会对人才的新需求。但是,在我們的学生评教指标体系和评教活动中并没有体现这一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因此,如何实现学生评教活动与先进教育理念的一致性问题,使学生评教工作真正成为教师践行先进教育理念的护航者,使教师绩效考核真正对教师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这应是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参考文献:

[1]汪利.学生评教指标的比较研究[J].教育评论,2007,(4):130-132.

[2]黄晓星.“学生评教”体现以什么为本[J].教学与管理,2008,(1):63.

[3]孙超.美国研究型大学学生评教的政策、特点及启示——以斯坦福大学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8):38-40.

[4]Marsh,H.W.Student’s evaluation of University teaching Dimensionality,reliabil-ity,validity,potential biases,and utility[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84,(76):707-754.

[5]http://www.spsu.edu/pandp/index.html/2009-12-1.

篇5:机关宣传通讯员个人工作总结

机关宣传通讯员个人工作总结

××同志自20××年进入工作以来一直担任信息采写、报送工作不断勤奋学习不断辛勤笔耕在《×××等各种报刊杂志及电台等发表各种稿件近30篇连续两年被评为“××系统优秀通讯员”。××同志虽然是中文系本科毕业但对于海事专业却不精通通讯报道工作开始并不顺畅每写出一篇报道都要经过领导的反复审核有时来回要跑几次辛苦繁琐自不待说。有时半夜醒来想起稿件中有内容要修改立刻起身改完再睡其敬业精神不亚于专业记者。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和支持下她奔波在海事现场管理一线报道全处发生的新闻报道海事人员的先进事迹报道基层执法建设。20××年采写信息22篇发表稿件11篇其中省级以上报刊8篇×××一文更在《江××报》进行整版刊登有力宣扬了苏州海事的整体形象。与此同时她不断扩充海事专业知识不断挖掘通讯视角提升报道的广度和深度经过调研和积累她撰写的《》一文入选20论坛论文集。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她还不厌其烦地协助做好基层各所的信息上报工作共上报海事信息专报136篇每篇她都仔细校对、斟酌和修改力求“短、平、快”容纳更多的信息量为上级信息通讯工作打好基础。宣传工作虽是很平凡的但没有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是做不好这项工作的而同志对宣传事业的热爱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领导和同事中有口皆碑

相信勤奋好学的她一定会写出更多更好的新闻宣传作品成为基层宣传战线的排头兵。

篇6:校通讯员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一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在各位同事的关心和帮助下,我以高度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刻苦钻研工商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务实进取的工作作风,深入扎实地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圆满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现将一年试用期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 ? 一、坚定政治立场 提高思想水平? ? 在政治思想方面,我系统地学习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以及科学发展观这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自觉履行一名国家公务员的职责,坚定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信念,不断加强自身修养积极参与 作风建设年 学习型工商建设年 和 民主评议政风行风 等活动,坚持学习和遵守《廉政准则》,牢固廉政理念。

? ? 二、勤于学习实践 努力开拓创新 ? ? 学习是提升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到工作岗位后,我注重联系工作实际加强积累、消化吸收。一是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工作水平。认真学习了工商政策、文秘写作、计算机基础等知识,为开展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学规则,提高办事效率。重点学习单位各项规章制度和定岗定责的有关规定,做到依法依规办事,按程序操作,确保了工作优质高效。三是学为人处事之道,提高综合能力。主动向领导学、向同事学、向社会学,学如何做人和做事,学习他们宽容豁达、朴实低调的为人之道,学习他们求真务实、严谨规整的做事风格,学习他们胸怀大局、勤谋善断、灵活高效的领导艺术。

? ? 三、认真踏实工作 悉心磨练业务 ?

? 一年以来,我在多个工作岗位进行了学习锻炼,在工作方面一直崇尚踏实的 态度、务实的作风、创新的精神,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将各项工作都开展得有声有色。

? ? 作为一名基层所办事员,我始终以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为工作思想,努力学习登记注册、执法办案、内勤管理等工商岗位知识,学习和熟悉各种法律条文和制度规定,如《》个体工商户条例》、《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食品安全法》、《商标法》等,不断提高执政为民能力和为民服务的水平。

? ? 作为一名通讯员,我认真学习各种公文写作知识、信息系统操作规则、信息报道知识,以及各种公务礼仪。面对陌生的工作内容和繁重的工作任务,我努力提高综合素养,将压力变为动力,发扬勤能补拙和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加班加点,尽快地了解了工作内容,适应了工作节奏,转变了工作方式,在地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 20 篇,保质保量地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

? ? 四、查缺补漏 做一名合格的公务员 ? ? 一年以来,虽然我通过自身的努力,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仍存在诸多缺点和不足:一是理论修养不够深刻、扎实;二是对工商业务政策的学习和钻研不够,业务水平与工商事业迅速发展对人才的能力要求有一定差距;三是工作方式和方法还不够成熟,缺少历练;四是考虑具体问题不够全面、细致、周到。

篇7:校运动会通讯稿

——记利辛实验小学第一届运动会

为了响应王玉校长提出的构建“学生向往,教师幸福,社会满意”的理想学校的号召,2011年11月23日,师生翘盼多日的利辛县实验小学第一届田径运动会来临了。

上午8时许,全校师生开始排着整齐的队伍向操场出发,走在队伍最前面的依次彩旗方队、花环队、起球队、音乐鼓手队和班级方队。他们迎着料峭的寒风,伴着激昂的进行曲,迈着整齐的步伐,秩序井然地进入到操场。此时的运动场上鲜花绽放,彩旗飘扬,到处洋溢着师生们热情昂扬的斗志。

运动场上运动员成了宠儿,成为全校师生关注的焦点。在简短而庄重的的开幕式以后,参赛运动员们便纷纷集中到各自项目所在场地准备参加比赛了。

首先进行的是六年级男子组50米预赛。随着“啪”的一声枪响,参赛运动员开始向终点飞奔!其他学生围绕在跑道的两旁,为自己班级的运动员呐喊助威,“加油!加油„„”的呐喊声此起彼伏。学生们高涨的“加油”声,引起了检录处即将参赛运动员的热情,他们纷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最后六年级9班的张**,以*分*秒夺得了此次预赛的冠军。

接下来进行的是100米,200米、400米和800米的预赛和决赛,尤其是800米长跑是更能体现友爱的大项目,参赛运动员在赛道上快速地奔跑,而一旁的同学在不停为自己班级的队员们加油打气。当运动员到达终点后,其他同学又赶忙递上毛巾,送上饮料,有的同学还非常专业地扶持着运动员在跑道上慢跑。

在径赛热火朝天的进行之中时,田赛的铅球、铁饼、跳高、跳远等项目也同时展开。经过激烈争夺,***以**米的好成绩,创造了我校铅球记录,而**、**同学则分别刷新了跳高、跳远的记录。

友爱无处不在,热情无处不在。运动员在场上激烈角逐,啦啦队在旁边加油助威,还有一些同学拿起了他们的笔写起了通讯稿,为比赛同学加油,为班级同学打气。据统计,此次运动会共收到通讯稿达1000多篇。

11月25日下午,伴随着欢快的乐曲声和沸腾的呐喊声,本届运动会的压轴项目——教师组20×100米迎面接力赛开始举行了。本着“贵在参与”的精神理念,很多教师都参加了这个项目,这既包括年轻的李**老师,又包括已届花甲的刘**老师,连张校长也放下繁忙的裁判执法工作,参与到此次比赛当中。经过激烈争夺,最后体育组凭借良好的专业素养夺得了比赛冠军,而语文组、数学组也不甘落后,夺得了亚军、季军。

三天的比赛在寒冷的北风中进行,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全校师生参加比赛的激情。伴着学生们的欢声和笑语,第一届田径运动会终于圆满落下了帷幕。运动会虽然结束了,但它的影响依然存在。因为这次运动会锻炼了学生的体力,激发了学生对运动的热爱,弘扬了学生的个性和青春活力,在这次运动会的影响下,学生们以后将会以更加积极奋发的面貌,投入到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篇8:校通讯员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一、城市教师驻校计划设计:学区为本,临床培养

城市教师驻校计划招收愿意从事城市学校教学工作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或社会人士作为驻校生。驻校生带薪在中小学校完成为期1年的驻校学习,参加由合作大学提供的硕士学位课程和在优秀中小学教师指导下的课堂临床实践。驻校期结束,合格者将获得初级教师证书,第2年可获得研究生文凭和特殊教育文凭,并以小队形式安排到学区薄弱学校任教,获得至少3年的入职引导。作为回报,毕业驻校生在薄弱学校服务至少3年。作为教师教育革新举措,城市教师驻校计划整合了迄今为止在教师招聘、培养、安置和入职教育方面研究和实践所证实的所有有效做法,表现出学区为本和临床培养两大特点。[1]

城市教师驻校计划的学区为本特点是选择性教师认证运动的产物。一直以来,传统大学本位教师培养遭到指责,毕业生被认为不能适应学区教师需求。即师资供求关系出现矛盾,大学培养的教师学区不需要,而学区需要的教师大学却不培养。这一矛盾在城市学区尤其明显。城市学区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教学技能,还需要具备从事特殊教育以及和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相处的能力。在这方面,大学本位教师培养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在这样的背景下,20世纪80年代后期选择性教师认证运动兴起,它拓展了教师培养的领域,让学区参与教师培养,使得教师培养更加符合学区需求。尽管将UTR计划放到选择性教师认证运动中来看是重要的,但是,UTR计划也并不把自身等同于选择性计划,而是清楚地认识到大学本位和选择性培养由于其各自的结构性缺陷,任何单一模式都不能满足城市学区对高质量、多样化师资的独特需求。因此,在UTR计划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有意识地汲取了两者的长处。比如,在驻校生招聘方面,摒弃了大学本位的制度限制,像选择性计划那样基于学区师资需求广泛招收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应聘者;在驻校生培养方面,城市教师驻校计划废除了选择性计划快餐式培养模式,增加了大量理论课程的学习。同时城市教师驻校计划也认识到大学本位和选择性计划在新教师入职方面的缺位,将入职教育纳入培养计划,实现了职前教育与入职教育的一体化。

城市教师驻校计划的临床培养特点受到专业发展学校运动的影响。长期以来,大学本位教师培养被斥责忽视临床经验,10~15周的实践教学时间太短,学生接触真实课堂的机会太少,理论与实践相隔离,毕业生的教学技能普遍较差。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应运而生。它汲取了医学驻院模式的成功经验,突出强调了临床经验的重要性,通过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方式转变学校职能,将中小学校作为教师培养的又一重要主体,让中小学校直接参与教师培养,为未来教师提供了一种优越的实践环境。更重要的是,事实上,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高效教学已经广泛地存在于中小学校,大量优秀的中小学教师就是优秀的教师教育者。优秀的中小学教师是教师教育的重要资源,让他们参与教师教育,也能够为这些教师提供更多的发展和提高机会,使教师能承担新的责任,发挥新的作用,从而激励他们克服职业倦怠,去追求更高更远的专业目标。正是通过以上革新,UTR计划已经成为城市学区招聘、培养和留住优秀教师的主渠道。

二、城市教师驻校计划实施:五项原则,六大阶段

按照城市教师驻校协会(the U rban Teacher Residency Institute,UTRI)的规定,所有UTR计划的设计和实施都必须遵循以下核心原则(这些原则也成为评价UTR计划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2](1)服务于学区;(2)理论与实践整合;(3)重视对临床指导教师的招聘、选拔和培训,并将他们作为教师教育者;(4)给予新任教师前3年的入职引导;(5)视学生学业成绩提升为最终目标。尽管各地UTR计划各有特色,但一般而言都分为六个阶段。下面我们主要将以芝加哥驻校计划(the A-cademy for Urban School Leadership,AUSL)和波士顿驻校计划(the Boston Teacher Residency,BTR)为案例进行具体介绍。

阶段一:管理。城市教师驻校计划实行分类管理原则,设有实训主管(Field Director),负责学区和高等教育机构的合作;驻校主管(Site Director),负责驻校学年教师培养工作;课程主管(Curriculum Director),负责整个课程的开发、实施,以及招聘、监督教学工作人员;入职主管(Induction Director),负责入职教育中指导教师的招聘、培训和入职引导工作。

阶段二:驻校生招聘和选拔。根据学区下一年的教师数量和学科门类需求,城市教师驻校计划将在大学、劳动力市场、网络、教堂、社区服务中心、商业机构和公司,广泛招聘年龄在21~65周岁、愿意从事城市学区教学工作的人员。城市教师驻校计划出于这样的考虑:多样的工作经历、多元文化背景和生活经验有利于驻校生们对于种族和阶层问题的理解和学习。而具体的选拔过程被集中到一天,称为选拔日(Selection Day)。驻校生的选拔主要从性向、经验和能力诸方面考察应聘者是否具有成为优秀城市教师的潜力。面试被安排在学区一所公立学校举行,要求应聘者在指导教师、学校和学区主管、城市教师驻校计划往届毕业生、社区工作人员和学生代表面前完成一系列任务,包括上一堂微型课、小组问题解决、小组和个人面试、课堂观察笔记、现场教学评价等。整个选拔过程竞争十分激烈,淘汰率比较高,录取比例仅为18%~25%。

阶段三:指导教师选拔和培训。通常确定了实训学校(host school)才能确定指导教师,即指导教师只能在实训学校内部选拔。指导教师选拔的标准比较严格,候选人至少有3年的成功教学经验;拥有有效的教师资格证且学有专攻;致力于自身的专业发展和学习;能够经常性反思自身的指导工作;对于驻校生抱有高期望;有能力通过示范、观察和讲解促进驻校生学习;开放课堂为驻校生提供教学实践机会;能够和驻校生合作讨论教学反馈信息,共同确定教学决策。[3]为了帮助指导教师既能够保证所在班级学生学业成绩提升,又能够促进驻校生成功,城市教师驻校计划要求每一名指导教师必须参加每年夏季的专业发展活动和持续整个学年的每月一次的培训。出于对指导教师工作的肯定,指导教师每人每年将得到额外的3,000美元或增加20%的工资补贴。

阶段四:驻校学年。驻校期间驻校生将得到额度不等的生活补助,由于各个学区经济实力不同,因此驻校生的生活补助悬殊较大,比如芝加哥城市教师驻校计划每人每年的生活补助为33,000美元,波士顿城市教师驻校计划每人每年的生活补助为11,000美元。而驻校生的学习则主要回答以下问题:驻校学年结束时能够获得什么?驻校生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够知道什么?为什么?具体而言,包括两大板块。一是每周4个全天在指导教师引导下完成临床课堂教学实践直到学年结束。驻校期间驻校生将逐渐承担更多的教学责任,到下半学年将承担一半的教学任务,整个驻校学年驻校生全面负责教学工作的时间不少于4周。二是硕士学位理论课程学习。它被安排到学年开始的前2个月,每学期开学前的1个月、课后以及每周的星期五。课程的设计和实践由大学教学人员和学区教师基于学区有效教学标准(Dimensions of Effective Teaching),围绕有效城市教师应具备的性向、知识和能力,从公平、探究和社区三个维度来构建。下表是波士顿高中驻校教师的课程安排。[4]

从上表可以看出,整个课程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强调理论与实践的交织。课程不仅帮助驻校生在理论学习中充分运用课堂实践经验,而且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在课堂实践中运用理论知识。比如在某一教学方法学习之后,要求驻校生在课堂实践中运用,在下一次理论课学习时带来实施这一教学方法的课堂录像和学生作业,然后师生共同讨论、分析,提出改进措施。二是强调在模仿中创新。课程安排在保证驻校生成为有效城市教师的同时,也要确保驻校生深入钻研有效教学,而不仅仅是对指导教师的简单模仿。通过组织儿童发展研究、反思研讨和儿童学习案例研究等形式培养驻校生探究的习惯,提示驻校生主要关注学生思维,理解学生学习,增强对教学问题的反省思维能力。三是强调学区优先项目。整个课程教学都要求紧紧围绕学区目标,关注学区教学和课程改革,理解学区历史、背景和学生特点。比如一个初中数学教师不仅要广泛研究数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法,还应该熟悉特殊的学区数学课程。

阶段五:驻校生和毕业生安置。驻校生将以6人左右的小队形式被安排到实训学校,在开学前1周进入学校。驻校生能将够亲身经历中小学校整个的运营周期,从开学第一天组建班级到学年结束。尽管学区所有中小学校都有资格申请成为实训学校,但对于驻校生们来说,什么样的培养环境将极大地影响到他们今后的教学实践。因此,实训学校的选拔十分严格,主要集中考察城市教师驻校计划与学校的适切性。通常城市教师驻校计划工作人员要亲自到学校与教师和领导交谈,对学校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评估。具体标准为:[3]符合学区优先项目要求;绝大部分教师愿意且准备好成为指导教师;合作、上进、探究的校园文化;学校领导对学校和教师发展有清晰思路;愿意开放课堂供驻校生和大学工作人员观察;愿意承担驻校生培养责任;学校环境稳定,教师流动率低。同时在考虑到驻校生以小组形式在同一所学校工作较长时间有利于合作学习、稳定师资队伍和促进学校文化更新,因此,毕业驻校生也将以小队形式被安排到学区内享用免费和减价午餐学生数超过60%的薄弱学校。

阶段六:驻校期之后。为了让驻校毕业生尽快从新手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减少不适应期对学生学习造成的负面影响,所有驻校毕业生都有机会得到广泛的校友帮助和一对一的入职引导。专门的入职引导是驻校生和指导教师共同完成的一系列任务,包括专业目标设定、持续的观察、反思和反馈、合作计划制订(短期和长期)、学生作业分析、教学评价和示范等。为了保证入职引导的质量,指导教师选拔尤其严格,包括以下标准:至少5年城市教学成功经验;拥有有效教师资格证且学有专攻;有能力辅导成人学习者;能够通过教案、教学实践和学生成绩证明自身的卓越教学能力。

三、城市教师驻校计划启示:由谁培养,如何培养

应当看到,较之于传统大学本位和选择性教师培养,城市教师驻校计划耗资较大。以波士顿2007~2008学年的城市教师驻校计划为例,仅驻校学年的13个月就花费了340万美元,整个算下来,平均每个驻校生耗资约38,000美元,其中12%用于招聘,76%用于培养,12%用于入职。[1]是,正如美国各大学区实践表明的那样,城市教师驻校计划“物有所值”,能够从降低教师流失率和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等诸方面得到潜在的补偿。其一,它促进了城市学区教师队伍的多元化。超过一半的驻校生是有色人种,芝加哥城市教师有色人种占57%,波士顿城市教师有色人种占55%。其二,为城市学区紧缺学科补充了师资。超过一半的驻校毕业生都在从事初中和高中紧缺学科的教学。其三,为城市学区留住了优秀师资。有超过95%的驻校毕业生仍在落后学区从事教学工作。其四,提高了教师培养质量。众多学校领导对驻校毕业生非常满意,认为同样是第一年的新教师,驻校毕业生的能力更强,教学效能更高,更善于反思教学,也更乐于和同事合作。因此,超过94%的校长表示愿意招收驻校毕业生。

由上可知,与其他师资培养方式相比,城市教师驻校计划表现出如下典型特征:[1]一是教育理论和临床实践的紧密结合;二是强调驻校生的学习在经验丰富的中小学教师指导下完成;三是以小队形式组织驻校生,创建专业学习共同体,促进合作;四是在学区、高等教育机构和非赢利组织间建立有效合作;五是满足学区需要;六是毕业生获得了强有力的入职引导;七是支持有经验的中小学教师追求不同的专业目标。这至少给当下教师教育带来了以下新的启示和思考。其一,由谁培养?传统上,大学本位教师培养严格遵循着工厂式模式,充当着教师生产者的角色,而地方学区和学校仅仅充当着消费者角色。城市教师驻校计划从根本上改变了学区和高等教育机构的关系,由原来的互不往来变成了互相合作,共同承担教师培养。其二,为谁培养?现实中,在师范生和教师培养机构之间,师范生是顾客。在绝大多数教师培养计划中,师范生交学费,完成规定的课程和学分,最后得到相应的文凭和资格证,交易主要发生于培养机构和师范生之间。因此,很容易造成教师培养与学校需求的脱节。在城市教师驻校计划中明确将学区的家庭和孩子作为服务对象,而不仅仅是驻校生。整个计划的设计和实施都是为了达成学区目标,帮助中小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业成绩。而一旦不能实现此目标,计划将被废止,驻校生将被取消资格。这就是说,判定师资培养质量的不是就业率的高低,而应该是毕业生所在班级学生的学业成绩。其三,如何培养?城市教师驻校计划克服了传统大学本位教师培养的“学术化倾向”和选择性教师计划的“技术化倾向”,而尤其注重临床教学经验。我们知道,有效教学的学习不是照搬书本上的文字,或依靠对指导教师的简单模仿,而是如何将在大学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去。因此,城市教师驻校计划不仅强调临床经验的量,从原来的数周增加至1年,而且尤其强调临床经验的质,让驻校生在最好的中小学教师的一对一指导下,在真实的课堂教学环境中学习如何教学。[8]将临床实践贯穿于理论学习,将理论学习渗透于临床实践,形成了“实践一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教学能力持续提升过程。这样不仅提高了初任教师的教学效能,有效缩短他们的不适应期,而且大大降低了教师流失率。据两个全国性大规模调查显示,除去工资和工作环境之外,影响教师流失的最大原因在于他们得到的职前培养和入职教育的质量。[9]尤其重要的是,让中小学校和教师参加到师资培养中来,这无疑能够给学校重组和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新的平台、注入新的活力。

摘要:城市教师驻校计划是美国为解决落后学区缺少优质师资的困境,基于大学和选择性教师认证计划培养教师的成功经验,推行的一种全新教师培养方式。分为管理、驻校生招聘和选拔、指导教师选拔和培训、驻校学年、驻校生和毕业生安置,以及驻校年之后等六大阶段。它的成功实施给教师培养在由谁培养、为谁培养和如何培养等问题带来新的思考与启示。

关键词:美国,城市学区,教师培养,驻校

参考文献

[1][6][7]Berry,B.,Curtis,R.Creating and Sustaining Urban Teacher Residencies:a New Way to Recruit,Prepare,and Retain Effective Teachers in High-needs Districts.The Aspen Institute,2008.5,24,11.

[2]Solomon,J.The Boston Teacher Residency:District-based Teacher Education.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2009,60 (5):478-488.

[3][5]Urban Teacher Residency Institute.Quality Standards for Teacher Residency Programs.UTR United,2009.13,19.

[4]Harvard Business School.Boston Teacher Residency:Developing a Strategy for Long-term Impact.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2008.25.

[8]Berry,B.,Montgomery,D.Urban Teacher Residency Models and Institutes of Higher Education:Implication for Teacher Preparation.the National Council for Accredit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2008.15.

篇9:校通讯员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关键词】高师院校;卓越教师;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8-0247-01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师说》里流传甚广的一句话。众所周知,教师是人类心灵的工程师。可见,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教师。而在经济快速发展,人才亟需的如今,“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执行就显得刻不容缓。“卓越教师”要求着,教师们不仅要能够踏实掌握专业的学科基础知识,还必须能够在实际的教学环境中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况,将专业标准和从师技能落实到课程体系中去。

一、地方高师院校“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义

2010年,教育部在充分了解了目前我国师范教育中存在的教师培养的适应性不强、针对性较弱、课程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教育实践质量不高、教师教育师资队伍比较薄弱等问题的基础上,启动了“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在计划颁布之后,地方的高师院校纷纷开展了对“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探索。

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强调了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性,并指出质量是教育的根本追求。这不仅由于教育质量决定了受教育者的发展水平,还因为教育质量影响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今年,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的地14周年。同时,也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的5周年。而“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行,不仅为高质量的教育提供了基础,还为基础教育的高素质师资力量提供了保障。

二、地方高师院校“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现状

高师院校“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实行,旨在通过深化教师培养模式的改革,建立高校与地政府、中小学之间的协同培养机制,培养出一大批专业基础扎实、师德高尚、教育教学能力突出、自我发展能力你较强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而目前,地方高校的“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师范生的从师技能不足

目前,地方高校的“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在执行过程中,普遍存在对师范生的从师技能的培训不足的情况。地方高校大多将重点放在培养师范生的基础专业知识中,而忽略了对师范生从师技能的培训。而这种现象主要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是由于多年来,高师院校沿袭的教育体制中,缺乏对师范生从师技能的重视。多数高师院校在执行“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时,并没有在与此同时彻底的对教育体制进行改革,也没有加大对师范生技能培养的重视。还是以学科教学为主,技能培养为辅。另一方面是由于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學校对师范生从师技能方面的课程设置比重较小。这就导致高校较少的引进师范生从师技能培训方面的老师。学校的师资队伍比重较小。

师范生从师技能的不足,会导致师范生们虽然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但是待他们学满毕业到达了真正的工作岗位上时,出现许多问题。这是因为,师范生的从师技能包括了三笔字的书写,普通话、教案设计、说课等许多方面。这些方面无不与教学关系密切。任何的技能缺失或是不足,都会导致课程的质量下降。而师范生的从师技能的不足,也是表现出其作为教师的基本素质的低下。而“卓越教师”一词,本身就要求着师范生的作为教师的基本素质要很高,所以从师技能不足的师范生就很难成为一名真正的“卓越教师”。

2.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较少

除了师范生的从师技能的不足之外,目前,我国地方高校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中存在的另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就是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较少。而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学校对师范生的教学实践的重视程度也不高。在学分设置中,教学实践课程所占的学分较少。二是由师范生本身对教学实践课程中,师范生去中小学的时间较少,对其重视程度也不高。三是由于教学实践课程中,师范生们需要去中小学进行实践。而在重视成绩的当下,大多数的中小学对高师院校的师范生的教学实践配合程度不高。

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较少,会导致师范生在未来走向工作岗位之后,很难快速的进入工作状态。他们对课堂的把控程度不足,也很难真正的将专业标准执行到实际的教学体系中去。教学实践的不足,也会导致师范生在课堂中的灵活性较差。而这些状况都会使得师范生们难以达到“卓越教师”的标准。

三、地方高师院校“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对策

1.加强对师范生从师技能的培养

加强师范生从师技能的培养,首先,学校要提高对师范生从师技能培养方面的重视。多开设师范生从师技能方面的课程,加强师范生在从师技能方面的练习,并且建立健全的师范生从师技能考核体系。其次,学校还要大量引进教授师范生从师技能方面课程的老师。只有师资力量的壮大,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了师范生从师技能课程的质量。最后,平时还要大力的宣传师范生从师技能的重要性,使师范生们自身也提高对从师技能的重视。这样会加强其在平时对自身从师技能的训练。

2.增加师范生去中小学的教育实践

增强师范生去中小学的教育实践,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第一,要增强学校对师范生教学实践的重视。增加教学实践课程的在整体课程设置中的比重。第二,增加在教学实践课程中,师范生去中小学实践的时间。让师范生有充分的时间与学生接触,充分了解真正的教学课堂。第三,要多于中下学进行沟通,增强其对师范生教学实践课程的配合度,建立中小学与高师院校对师范生协同培养的体系。

四、总结

高师院校师范生“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具有重大意义。地方高师院校要从增强对师范生技能培养与加强师范生的教学实践两方面来完善对师范生“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执行。这样才能有更有效的培养出更多的“卓越教师”。

参考文献:

[1]范小虎,许鹤.地方高师院校卓越教师培养实践探索——以阜阳师范学院为例[J].新余学院学报,2014,(19)

[2]蔺红春.高师院校教师教育困境下“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的思考[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

篇10:校运动会通讯稿

十月二十四号

1.有多少次挥汗如雨,伤痛曾添满记忆,只因为始终相信,去拼搏才能胜利。总在鼓舞自己,要成功就得努力。热血在赛场沸腾,巨人在赛场升起。相信自己,你将赢得胜利,创造奇迹;相信自己,梦想在你手中,这是你的天地。当一切过去,你们将是第一。相信自己,你们将超越极限,超越自己!相信自己,加油吧,健儿们,相信你自己。

2.广阔的绿茵场,是为你们搭建的舞台。张扬吧,年轻的心,我们将为你永远喝彩!泰戈尔在诗中说,天空没有翅膀的影子,但我已飞过;艾青对朋友说,也许有人到达不了彼岸,但我们共同拥有大海。也许你们没有显赫的成绩,但运动场上留下了你们的足迹。也许你们没有奖品,但我们心中留下了你们拼搏的身影。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迎接这一刹那,所有的拼搏都是为了这一声令下。

3.踏着春天的气息,迈着轻盈的脚步,我们迎来了心仪已久的运动会。这里就是展示自我的舞台。我们向往高山的坚忍不拔,我们渴望大海的博大精深,还有,我们更痴迷于你们的速度激情。来吧,尽情释放你的活力。你的每一次冲刺,都叩动着我们的心弦;你的每一次跨越,都吸引着我们的视线;你的每一次起跳,都绷紧我们的神经。我们为你呐喊,我们为你自豪,我们为你疯狂。

4.加油吧,运动健儿们!阵阵有力的步伐,声声有劲的呐喊,运动场上洒下我们青春的点点滴滴。旗摇摇,鼓声声,这里挡不助的是青春活力;枪声响起,“预备起跑”,挡不助的是健儿们如火般的气势。英雄舍我其谁,胜利当仁不让,声声誓言浸透着健儿们的昂扬斗志。朋友们,为运动健儿们喝彩,为运动喝彩吧!场上精彩纷呈,空气里的每一个分子浸透着自信。商学院的我要高喊一声:“这里无限精彩!”

5.面对艰苦的征程,你们毫不畏惧,接力棒在你们手中传递着集体的力量,听,我们在为你呐喊,你们诠释着奥运的精神,你们是我们心中的骄傲,深深的呼吸,等待你的是艰难的800米。相信胜利会属于你们,但在这征途上,需要你勇敢的心去面对。我们在为你加油,你是否听到了我们发自内心的呐喊,困难和胜利都在向你招手,去吧,不要犹豫,快去击败困难,快去夺取胜利的桂冠,相信你会送给我们一个汗水浸湿的微笑。

6.踏上跑道,是一种选择。离开起点,是一种勇气。驰骋赛场,是一种胜利。运动健将们,用你们的实力,用你们的精神,去开拓出一片属于你们自己的长跑天地!不为鲜花的围绕,不为刹那的荣耀,只有执着的信念,化作不停的奔跑,心中燃烧着梦想,脚下不停的步伐,你们用行动诉说着过程的重要,没有无尽的终点,没有无法攀登的险峰,希望载着终点在向你们微笑,拼搏吧!经历是一种精彩,迸发你们全部的能量,成功是你们汗水的写照。

7.温暖的阳光洒在赛场上,男子乙组标枪的比赛即将开始。赛场上,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将轻盈地划过天空。健儿们用手中的标枪向距离的权限发起一轮又一轮的挑战。标枪在空中轻盈的姿态,是健儿们强健的力量和熟练的技巧的结合。谁能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获胜?让我们拭目以待,让我们为他们呐喊、助威吧!只有将力量与技巧合二为一的人,才能获得胜利的桂冠!

8.你的汗水洒在跑道,浇灌着成功的花朵开放。你们的欢笑飞扬在赛场,为院争光数你最棒。不为掌声的诠释,不为刻意的征服,只有辛勤的汗水化作追求的脚步,心中坚定的信念,脚下沉稳的步伐,你们用行动诉说着一个不变的真理,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希望在终点向你们招手,努力吧,用你们坚韧不拔的毅志,去迎接终点的鲜花与掌声,相信成功属于你们。

上一篇:内蒙古公务员面试+面试特点+于智勇下一篇:写猴子的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