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工作计划

2024-05-08

初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工作计划(共13篇)

篇1:初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工作计划

初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工作计划

今年我担任初二(3)、(4)班语文科教学,临近期末,为有效利用短短20余天的复习时间,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特别是针对这两个班级中相当一部分的学困生,特制订期末总复习工作计划。

首先是班级学情分析。初二(3)、(4)班整体水平不错,大部分学生语文能力令人满意。而这样不错的整体水平却是在受到班级内相当一部分学困生(更确切说其中还有小部分是智力障碍学生或是身体机能缺陷学生)的制约与牵掣下取得的,若能把那一部分学困生的语文成绩稍稍提高一点,想必这两个班级的语文成绩就会有更加明显的进步。当然,想要明显提高班级整体成绩——基于想通过努力促使那些智力障碍或机能缺陷的`学生的学业有所进步,似乎有些力不能及——是有一定挑战性的。

接着谈谈班级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可能性与空间度。由于这里的学生都身处农村,自身条件基本上决定了他们的语文素养和学习能动性;而且由于大部分学生手头上仅有语文课本和作业本,几乎都没有其他的辅导资料,这既是复习工作的难题,又可隐含着学生通过期末复习提高语文能力空间的可能性。令人可喜的是他们当中很大部分人都有着强烈的上进心理,只要引导得当,相信那些现在处于中等上下水平的学生必将会有较大的提高潜能。

再来说说怎样引导学生在接下来这短短20余天内有效开展语文复习:

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用一节课时间引导学生制定好一份期末总复习计划,要求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拟写:自我认识与评估语文能力;提出期末考试成绩目标或期望;把20余天时间分成两个或三个阶段,并指明各阶段的具体复习内容与复习专题;列出一天内的复习时间安排表(注意处理好各门学科的复习时间以及有必要留出机动的调节时间);写明自己的复习态度与行动决心,还需邀请监督人。

二、分三个阶段进行专题的板块复习:第一阶段为12月15日至12月22日,引导学生开展基础知识与单元课文阅读复习,要让学生梳理一遍语文书本中的生字、词以及文学常识与课文内容,同时辅以基础知识过关题训练;第二阶段为12月23日到31日,引导学生进行专项专题测试与训练,如现代文阅读理解练习、文言文知识与阅读练习、考场作文模拟写作以及综合检测等等;第三阶段为1月1日一直到考试前,这期间组织学生进行综合练习与查漏补缺,期末模拟考试与适应性训练,当然也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自主巩固与消化复习。

三、选好并编写测试练习题。可与同年级段老师合作选编有关基础知识过关题与知识板块训练题,也可利用网络资源下载优秀训练卷子,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适合其复习检测的练习卷。

四、允许学生随时提出并调整适合自己的复习方式方法。最重要的,就是要认真利用好每一节课,精心备好每个复习教案,通过过关题训练让那些学困生从中获得复习信心,通过专题训练题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比对找寻自身复习巩固的程度与差距,查漏补缺,深入复习,扎实掌握,争取做到人人都有充分准备,都可从容应考,都能考出个人的最好水平。

篇2:初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工作计划

2010.12.14

初三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时间为两周多一到两节左右,内容是从第一到第五单元,具体时间安排和内容分配如下:

一、第五单元文言文单元,篇目为《晏子使楚》《西门豹治邺》《童区寄传》《送东阳马生序》《芋老人传》《陌上桑》等。时间为四节课,重点是文言词语解释,课文翻译,语段阅读;背诵默写。

二、第四单元文言文单元,篇目为《五柳先生传》《周处》《马说》《捕蛇者说》《日喻》《诗词曲五首》等,时间为三节课,重点文言词语解释,课文翻译,语段阅读;背诵默写。

三、第三单元,篇目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谈读书》《不求甚解》《怀疑与学问》《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等,时间为三节课。识记、理解每课的生字、生词,议论文的特点及议论文三要素等文体知识,学习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写简单的议论文。

四、第二单元,篇目为《雪》《雷电颂》《短文两篇》《紫菠萝瀑布》《海燕》《组歌》,第一单元,篇目为《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吆喝》《春酒》《俗世奇人》《绝唱》等,时间为两节课。重点是生字、词语,重点句、段含义,阅读理解等。

五、课后十首古诗词.一课时,主要为背诵默写。

篇3:初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工作计划

一、看拼音, 写词语。

二、下面加点的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 。

三、比一比, 组成词语。

愉 () 核 () 沸 () 牌 ()

偷 () 该 () 佛 () 脾 ()

稳 () 幻 () 代 () 洪 ()

隐 () 幼 () 伐 () 供 ()

四、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然后选词填空。

血 () 亲情 () 啕大哭耀武 () 威

() 如其来 () 所当然平 () 无事

() 到成功 () 息凝视呆若 () ()

面对 () 的灾难, 更多的人选择了勇敢面对, 与灾难抗争。可是当听到亲人 () 的消息后, 这些坚强的人却 () 。此刻, 他们流的眼泪不是因为伤心, 而是因为喜悦。

五、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单: (1) 仅仅; (2) 种类少, 不复杂。

(1) 这次数学测验的应用题很简单。 ()

(2) 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 一块有两三千斤重。 ()

益: (1) 增加; (2) 更加; (3) 利, 有好处。

(1) 我们的祖国日益强大。 ()

(2) 坚持体育锻炼, 可以延年益寿。 ()

(3) 好的学习习惯会令我们终生受益。 ()

六、按要求完成句子。

1.我在图书馆附近住。 (改变词序, 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

2.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

3.遇到困难, 我们怎么能退缩呢?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

4.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它若是不高兴啊, 无论谁说多少好话, 它都一声不出。

________________

5.修改病句。

我用了整整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学会了电脑。

________________

6.把句子补充完整。

(1) 湖静得像_______, 绿得像_________。

(2) 山重水复疑无路, _________。

(3) 四面荷花三面柳, _________。

(4) 雾锁山头山锁雾, _________。

(5) 莫以善小而不为, _________。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过了一会儿, 响声_________, 只见东边的地方出现了_________, 人群又_________。

2.叶尖_________, 在墙上铺得那么_________, 没有_________, 也不留一点儿_________。

3.榕树正在_________的时期, 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 一簇_________另一簇上面, 不留一点_________。那_________的颜色, _________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 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_________。

4.鹅的高傲, 更表现在它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中。

5.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竟能独自一人游欧洲, 我真佩服她!我要夸夸她:“_________”

八、阅读短文, 完成练习。

(一) 课内阅读 (课文节选)

秦兵马俑

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 神态各异:有的颔首低眉, 若有所思, 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 战胜敌人;有的目光炯炯, 神态庄重, 好像在暗下决心, 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 好像在听候号角, 待命出征;有的凝视远方, 好像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近它们的身旁, 似乎能感受到轻微的呼吸声。

1.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精致— () 仿佛— () 注视— ()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艺术品 () 的目光 () 的神态

() 的呼吸声 () 着远方 () 地端详

3.这段话主要介绍了 ()

A.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B.秦兵马俑的神态各异, 个性鲜明;C.秦兵马俑类型众多

4.对“走进他们的身旁, 似乎能感受到轻微的呼吸声”这个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准确地描绘了秦兵马俑的呼吸声。

B.形象地描绘了秦兵马俑经历了千年的历史仍有生命力。

C.运用想象, 生动地表现了秦兵马俑惟妙惟肖的情态, 高超的雕刻艺术。

5.用“有的……有的……有的……”造句。

___________

(二) 课外阅读

竹, 是极平凡的, 然而, 竹子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青青翠竹, 全身是宝。竹竿既是建筑的材料, 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皮可编织竹器;竹沥和竹菇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美, 助消化, 防便秘。翠竹不愧是“绿色的宝矿”。

然而□我更欣赏竹子那顽强不屈的品格□它和松□梅被誉为□岁寒三友□□自古至今, 为诗人所题咏, 画家所描绘, 艺人所雕刻, 游人所向往。当残雪还没有消融时, 新竹就悄悄地在地下萌芽了。春风一过, 它就像一把利剑, 穿过顽石, 刺破土层, 脱去层层笋衣, 披上一身绿装, 直插云天。暑往寒来, 迎风斗寒, 经霜雪而不凋, 历四时而常茂, 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 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

我想, 竹子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我们每个人, 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

1.给短文拟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

2.在第二自然段的□里加上标点符号。

3.这篇短文第2、3自然段分别写了竹子的_____和_____两个方面, 重点写了竹子的_____。

4.竹子全身都是宝, 竹竿可以用来做_____和_____;竹皮可以用来_____;竹沥和竹菇可供_____;竹笋不仅_____, 而且_____。

5.“岁寒三友”是指_____、_____、_____。

6.竹子的品格是:_____。作者由竹子的品格联想到了什么?用“_____”画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7.用“~~~~~~~~~~”画出文中一个打比方的句子。这个句子把_____比作了_____。

九、习作。

1.以“我喜欢的_____”为题, 在自己喜欢的人、物品、事情或景物中选一种写下来。

2.题目:我真的很棒

提示:未来的社会是人才竞争的社会, 善于推荐自己将是迈向成功的起点。请你以“我真的很棒”为题, 写一篇习作, 用具体的事例告诉大家你“棒”在什么地方。

要求: (1) 题目自拟; (2) 内容具体, 语句通顺。

篇4:初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工作计划

——I ____ English to Chinese.

A. like B. prefer C. hope D. enjoy

2. ——What do you think ____ the new film?

——I like it a lot.

A. up B. over C. out D. of

3. I like the new teacher ____ came here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A. whom B. who C. which D. where

4. I hope to visit places ____ are very beautiful and interesting.

A. where B. that C. who D. when

5. ——Where have you been?

——I have been to ____.

A. anywhere warm B. somewhere warm

C. warm anywhere D. warm somewhere

6. ——What should I do if I go to spend vacation in Singapore?

——You should ____ light clothes. It is very hot there.

A. pack B. borrow C. sell D. buy

7. There are so many people in the room; it’s too ____.

A. expensive B. heavy C. crowded D. quiet

8. The Chinese football team will join in the match. Let’s ____ them success.

A. hope B. wish C. like D. want

9. ——I am going to Hong Kong for vacation tomorrow.

——____.

A. Goodbye B. You are luckyC. That’s great D. Enjoy yourself

10. Could you help me ____ some of the work so that we can finish it early?

A. with B. do C. to do D. A,B and C

11. Mr. Robinson plans to ____ a student volunteer project at school.

A. set up B. come up with C. fix up D. give in

12. The volunteer work ____ each of us several hours every week.

A. costs B. takes C. spends D. pays

13. ——What’s the matter?

——We have ____ our money.

A. cleaned up B. run out ofC. used D. spent

14. The boy was seen ____ the building just now.

A. to come out B. coming in C. come out of D. to come into

15. ——Can I go now?

——No. All the work ____ before you leave.

A. must do B. can be done C. must be doneD. should do

16. ——What film is going to be ____ at the cinema?

——Titanic.

A. shown B. looked C. heard D. listened

17. ——Please write to me when you reach Beijing?

——Yes,I ____.

A. may B. will C. can D. do

18. ——I’m afraid no one will agree with you.

——I don’t think it ____.

A. matters B. minds C. works D. takes

19. ——I ____ meet your uncle in the street yesterday. Has he been in our city?

——Yes,he came to my home last week.

A. had to B. happened to C. used to D. decided to

20. ——How long have you had the nice bike?

——____ 2001.

A. For B. Since C. In D. From

21. She said when she got to the cinema,the film ____ for 5 minutes.

A. has begun B. had begun C. has been on D. had been on

22. By the end of last week,we ____ ten units.

A. had learnt B. learnt C. will learn D. have learnt

23. ____ our eyes,we can see over ____ stars in the sky.

A. In; five hundred B. With; five hundred

C. In; five hundreds D. With; five hundreds

24. They didn’t know ____ next.

A. what they should do B. how they should do

C. when could they go D. how did they get there

25. My son’s shoes ____,and they can’t ____.

A. worn out; be mend B. wore out; be mended

C. are worn out; be mended D. are worn out; are mended

26. There are all kinds of shops on ____ of the street.

A. both side B. neither sides C. either side D. either sides

27. The foreigner spoke ____ fast ____ we could hardly understand him.

A. too; to B. either; or C. so; that D. very; that

28. Mr Li said that he ____ to Shanghai the next day.

A. flew B. will fly C. would fly D. flying

29. ——How long ____ you ____ this nice watch?

——For half a year.

A. did; buy B. have; bought C. have; had D. did; have

30. ——Can your son ____ himself?

——Yes,he is old enough to do it now.

A. have on B. dress C. put on D. wear

31. ——Do you think it is a lot of ____ to play with your pet?

——Of course. It’s just like an intelligent boy.

A. time B. place C. problem D. fun

32. ——This way,please. I’d like to ____ you to the door.

——Thanks for having me. Bye!

A. show B. bring C. ask D. find

33. ——We are ready for the picnic this Sunday.

——I’m ____ you will have a nice time.

A. afraid B. surprised C. worried D. sure

34. ——Can I help you?

——Well. I’m afraid the box is ____ heavy for you to carry.

A. much B. so C. too D. very

35. ——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I helped to ____ newspapers.

A. give out B. give up C. give in D. give to

篇5: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复习计划

汉语拼音:1.能准确区分读音相近的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和音节。

2.能正确默写声母表、韵母表;正确拼写音节。

3.能准确地拼读音节。

识字写字:1.准确认读356个生字。

2.正确书写24个基本笔画。

3.按笔顺在田字格里书写、默写109个生字,做到书写正确、规范。

4.掌握生字中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能用部分生字口头或书面组词。

阅读理解:1.正确背诵指定的课文。

2.联系课文和生活经验理解简单的词语和句子。

句子表达:1.认识句子,能正确地抄写或听写简单的句子(以生字组成的句子,10字以内)。

2.正确判断句子是否完整,能将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

3.用学过的生字组词,会用词语说一句简单的句子,初步建立句的概念。

4.认识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会在句子中使用句号,能力强的同学会使用逗号。

二、复习内容概述:

1.关注知识结构的梳理,关注教学重点。

一年级起始阶段的学习内容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线索并不是很多。教师可以创造性地把单元复习和归类复习相结合。除去拼音外,教师可以认真研究教材的价值,把具有相同价值取向的教材进行组合,既给学生新鲜的刺激,又抓住了教材的教学重点,使复习的块状结构更加清晰。复习课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复习的效果。我们把课文组合成六组,加上拼音,年级组的教师认真分工,精心准备复习课的教案,尤其是设计好作业,切实提高复习课的质量。

2.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差异。

学生在一学期的学习结束后,从作业、试卷的方方面面都呈现出真实的学习状态,这是复习阶段最有价值的基础性资源。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情,根据各班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例如一年级的学生在问题上呈现出许多共性:拼音上表现在“ui、iu”的标调规则、“ie、ei”和“uw”的区分、前后鼻韵的区分等。生字上集中表现在同音字的混淆。阅读上则表现出不会联系前后灵活运用,尤其是稍微变化后的按课文内容填空。造句上更多的反映出表达的不正确、不通顺。

学生由于学前教育、家庭环境、个人学习能力的不同,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教师要正视学生现有的能力,在复习中尽量安排弹性化的内容,让学生在丰富的、多层次的智慧的挑战中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3.关注复习阶段的师生心理调适。

学生第一次面临这么重要的考试,教师既要让孩子认真对待考试,又不能让其成为学生的思想负担。教师应在认真组织好复习课教学的过程中,保护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同时帮助孩子梳理知识,掌握重点、难点。

教师也要积极克服复习中易产生的急躁情绪,要善于用自己的情绪去带动、感染学生,让孩子认为考试是一件重要而有意义的事,复习是轻松快乐的。另外,补差要充分考虑孩子的需要,不做无效甚至适得其反的工作。

三、复习时间安排:

从12月22日到1月9日完成整个复习计划。

12月22日~12月25日按复习课的计划进行拼音的复习

12月26日~1月5日按复习课的计划进行单元和分类的复习

篇6:初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工作计划

2018学年一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计划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1名。全班学生的二分之一的学生学习上基本能做到自觉,不需要督促,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本册知识中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部分孩子一到阅读和习作,就彰显出了问题的存在,只有极少数孩子的阅读能力、作文能力较强。同时有七、八位学生学习浮躁,学习态度不太端正,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养成,学习中没有自觉性,需要督促。因此,在复习中要加大训练力度,注意复习的方式、方法。

二、指导思想

1、通过复习主要考察检测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技能掌握的程度,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归纳,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本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让学生通过复习,综合提高认知水平、理论能力。

三、复习目标

1、汉语拼音: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能熟记《汉语拼音字表》。

2、识字写字:能准确认读372个生字,其中226个要求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能正确理解、运用这些生字。学会用音序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3、词语:掌握300多个词语,认读并听写词语,会造句,找出部分近义词和反义词,给词语归类,排列词语,搭配词语。正确填写量词。

4、句子:

(1)能区分句子是否完整,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

(2)能通过理解句子中的主要词语来体会整句话的意思。

(3)会判断句子的意思是否正确,能修改问题明显的病句。

(4)能按要求把句子写具体。

(5)复习学过的句式。能把叙述句改为“把”字句或“被”字句。会把有联系的几个简单句子合并成一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养成文必加点的习惯,会按句子的语气和停顿,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学习冒号、引号的用法。

5、读读背背中的66个成语以及古诗、古今贤文的积累运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正确使用成语,并明确每组成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同时对古诗及古今贤文熟能成诵,并能恰到好处地理解文字大意。

6、口语交际: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其基本内容,能较完整地复述课文内容,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的时候,态度大方,口齿清楚,有礼貌。

7、阅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练背诵指定的课文,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的大意。复习三种写作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展的顺序,方位顺序。

8、习作: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明白,能按指定的段式写一段通顺的话;在写话过程中能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和引号。

四、复习措施

1、全面复习课文,根据学生能力,以读、背诵的形式在班级里开展课文诵读大赛,学生在家长处或者同学处完成,作出不同的记号,让学生快乐地再次熟悉课文。

2、和学生一起进行知识归类,以单元检测中出现的类型为要求,有时候采取“考考同学”的方法,将一类题目找出来,请其他同学来填答案。这样,可以将复习方式拓展到课外。

3、注重基础,坚持每天听写和优美段落的诵读展示。

4、结合试题进行精讲,可以选择部分题目全班一起做,有能力的学生做提高题。

篇7:初一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捕获(pǔ)单薄(bó)情不自禁(jìn)销声匿迹(nì)....

B.翘首(qiáo)脂肪(zhǐ)追本溯源(shuò)锲而不舍(qiè)....

C.诘责(jiã)鸟瞰(kàn)谆谆教诲(zhūn)惟妙惟肖(xiào)....

D.惬意(xiá)机械(jiâ)惩恶扬善(chãng)冥思苦想(míng)....

2、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慌诞宏毅循规蹈距适得其返 B、卢森保磬香稍纵既逝留连忘返

C、锤练忌讳无边无银旁逸斜出 D、狼藉热忱拈轻怕重滥砍滥伐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提起北京奥运会,人们就会想起那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我和你》。....

B.面对突出的办学成绩,学校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反而继往开来地再次扬帆起程。....

C.不法厂家制造假药造成的恶果实在是骇人听闻。....

D.李娜沉着应战、顽强拼搏,终于登上了法网公开冠军宝座,实现了她梦寐以求的愿望。....

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哎呀。真是太美了!”张老师说:“我非常满意!”

B.在中国传统教育典籍里,大家一致认为最重要的是《四书五经》。

C.怎么可能这样?你说的?没搞错吧?有没有再调查?

D.师宗的鹦鹉山、凤凰谷、罗平的九龙瀑布、泸西的阿庐古洞均是旅游胜地。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白衣天使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他们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神在广大人民心中传扬。

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已的家园——地球。

D.那蝉声在晨光之中非常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

6. 对联可分为春联、喜联、寿联、胜迹联、育志联等等,假如今天恰逢你的爷爷或奶奶做大寿。请你从下面四副对联中选一副送给他(她)。()

A.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B.依山傍水景中胜境,坐北朝南函里新居C.东风吹出千山绿,春雨洒来万象新D.古人却向书中见,男子要为天下奇

7.根据提示填空(每空1分,共8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①,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②八百里分麾下炙。

③《过故人庄》中,表现乡村优美景色的句子是:。④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以传神之笔勾画出塞外雄浑壮观景象的千古名句是:。

⑤请你写出古诗文中描写夏天的连续的两个句子(课内外均可)“

”。,二、语文综合运用(本大题含8~10小题,共8分)

近些年来,各地兴起了过洋节的热潮: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商家也不失时机推出丰富多彩的促销活动。到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而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如七夕、腊

八、重阳等在年轻一代的心目中已经渐渐淡化了,过得冷冷清清。为了加深大家对传统节日的感情。某校决定在各班举办“传统节日知多少”主题班会。下面是班会的活动内容,请你参与。

8.班级征集活动主题语,要求是简洁、形象的一句话或一个短语。你写的是什么?(2分)9.请写出一个你熟知的传统节日以及与之相关的对联或诗句。(3分)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干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一食或尽粟一石或:(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4)安求其能千里安:..1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4.从文中看,千里马遇不到伯乐,它们有着怎样的命运?(2分)

15.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3分)

成功就是成为最好的你自己

①成功可能是你创造了新的财富或技术,可能是你在工作岗位上得到了别人的信任,也可能是你找到了回归自我、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成功是多元化的,每个人都在追求属于自己的成功,但成功不是要和别人相比,而是要让自己的每一天都比昨天更好,从这个意义上说,成功就是成为最好的你自己。

②怎样才能成为最好的你自己呢?

③要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人生只有一次,只有一个人能告诉你人生的目标是什么,那个人就

是你自己;只有一个地方能找到你的目标,那就是你心里。例如《西游记》中唐僧的人生目标就是自度度人,自觉觉他;《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的人生目标就是把自己的生命和全部精力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最终他们都成了最好的自己。每个

人的人生目标都是独特的,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为之而努力。

④要做感兴趣和有激情的事。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你对某个领域感兴趣,对该领域有激情时,你就可能为它废寝忘食,发挥出所有的潜力。这时候,你已经不再是为了成功而工作,而是为了“享受”而工作了。毫无疑问,你将会得到成功。

⑤2002年,比尔•盖茨在领导微软25年后,毅然把首席执行官的工作交给了鲍尔默,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投身于他最喜欢的工作——担任首席微软架构师,专注于软件技术的创新。此后,他对公司的技术方向做出了重大贡献。

⑥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目标,制定目标的目的是为了进步,我们要把抽象的大目标简化成实际的小目标,目标设定过高固然不切实际,但目标也不可定得太低,在了解自己能力的基础上对目标进行及时调整:如果超出自己的期望,可以把期望提高;如果未达到自己的期望,可以把期望调低。达成一个目标后,可以再制定更有挑战性的目标。

⑦美国作家威谦•福克纳说过:“你应该在乎的是,你要比现在的你强。”了解自己,努力不懈地追求进步,让自己的今天胜于昨天,这样才能获得成功,才能成为更好的你自己。1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1分)

17.在第③段的横线处补充一个事实论据。(2分)

18.文章从哪些方面论述了“怎样才能成为最好的你自己”?(3分)

19.第⑦段划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并说明其作用。(2分)

20.比尔•盖茨从他最喜欢做的事情中确立了目标并取得了巨大成功。联系实际,谈谈你是怎样从感兴趣的事情中确立目标的。(3分)

好好活着就是爱李晓

①21年前的3月26日,春天的气息已经荡漾在这座北方城市的柳梢,暖暖的春意拥着含苞花蕾。一个年轻男人躺在了山海关的铁轨上,一辆呼啸而来的火车碾轧过他的身体。那天,正好是他25岁的生日。

② 这个男人,就是写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

③一个年轻的生命就在这春意浓浓的季节里消逝了。春天是生机勃发的美好季节,海子却走了,走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里。

④然而,这个原名叫做査海生的孩子,他在另一个世界不会知道,在他生日的那天早晨,母亲已经在乡下的炊烟中煮好了一锅红米粥,以这种传统的方式,为在北京的儿子默默祝福。

⑤在那个雨水淅沥的乡村三月,这个叫做査海生的男人的骨灰,被送回了母亲居住的乡村,就在房门前300多米的松树林边,垒起了一座土坟。

⑥从此,母亲的视线一天也没有离开过儿子的土坟。陪同儿子入眠的,是她的灵魂。在20年乡下的风雨声里,母亲为她的儿子海生哭坏了眼睛。

⑦海生15岁便考进了北京大学,一个村子沸腾了,整个县城轰动了,母亲挨家挨户发送她深夜蒸好的白糕。这个儿子毕业以后,在北京成了一位诗人。第一次去北京,看见儿子留那么长的头发,母亲只是笑眯眯地说:“海生,去剪了吧!”母亲走的那天,这个贫困的诗人找人借了300元钱,执意揣进了母亲的包里。母亲的那个包,装了家里的50个鸡蛋,母亲在乡下为儿子养了一群小鸡。经过几天几夜的颠簸,到了北京,居然一个也没有破。母亲一直把装着鸡蛋的布包搂在怀里,因为她相信,儿子每吃下一个鸡蛋,他苍白的脸色就会多一丝红润。

⑧儿子塞给她的那300元钱,听说,至今还在80岁的母亲的怀里揣着。母亲说,等她去世以后,用儿子的这300元钱送她上路,就够了。

⑨海子自杀后,很多人惊呼,这是一颗彗星的陨落。然而,在母亲的眼睛里,根本没有彗星,只有连着她心房的一个生命。一个国家,可以失去一位诗人;而一个母亲,根本不能失去孩子。海子,他把最悲痛的一首诗,没有写进他歌颂的土地里,而是嵌进了一个母亲疼痛的血脉里、心房中。

⑩ 所以,我总觉得,在春天里怀念这样一位诗人,其实对母亲来说,更是一种剜肉剔骨的酷刑。浩瀚无际的天空对广袤无垠的大地,如何表达深沉的爱意与温柔的呢喃?我以为,那是密集的、轻盈的雨水和雨丝。那么,一个孩子对于母亲,如何表达最深的爱呢? 我想,答案只有一个,好好活着,就是对母亲的爱。

21.从全文看,第①段运用了什么记叙顺序?说说其作用。(2分)

22.结合语境,谈谈你对“第一次去北京,看见儿子留那么长的头发,母亲只是笑眯眯地说‘海生,...

去剪了吧!’”中加点词“笑眯眯”的理解。(2分)...

23.从“从此,母亲的视线一天也没离开过儿子的土坟,陪同儿子入眠的,是她的灵魂。”这个句子

中你读出了什么?(3分)

24.从内容和修辞两方面对第⑩段中划线句子作简要赏析。(3分)

25.文中哪一个细节最让你感动,为什么?(3分)

26.结合文章题目及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篇文章后的感悟。(4分)

一、积累运用(22分)

1——6:CDBCCA7、①我寄愁心与明月②野渡无人舟自横③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⑤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等等)

二、语文综合运用

8.了解传统节日,弘扬中华文化。(或让传统节日深入人心)9.节日:清明节;与之相关的对联或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10.每年4月5日的清明节,是传统的扫墓、祭拜先人的日子。清晨,人们携带酒食、鲜花、纸钱等物品前往墓地,将食物供祭在先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祭扫毕,折下一丛松柏叶带回家,以示枝繁叶茂,一家顺意,子孙昌盛。11.(1)浴血奋战、誓死报国(视死如归,忠君报国)。(2)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示例二: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12.(1)有时(2)通“饲”,喂(养)(3)等同,一样(4)疑问代词,哪里,怎么13.(1)喂马的人不知道千里马日行千里的能力,把它当做普通马来喂养。(2)(听)马的嘶鸣,可是(马的主人)却不明白它的意思。14.千里马的才能不被发现,才能无法发挥,得不到应有的待遇,遭遇种种耻辱。(意思对即可)15.社会上并不缺少有才能的人,但由于没有人发现、善待和重用,他们往往被埋没。(意思对即可)16.成功就是成为最好的你自己(1分)

17.(2分)答题示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海伦·凯勒的人生目标就是终生致力于聋盲人 的公共救助事业《周恩来传》中周恩来的人生目标就是“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整自己的目标(1分)

18.(3分)答题示例:要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1分)要做感兴趣和有激情的事(1分)要不断调19.(2分)答题示例:道理论证(引证法)(1分)作用:引用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名言

更好地证明了中心论点。(1分)立出目标(2分)。分)。

20.(3分)答题提示:开放题。联系实际写出自己感兴趣的事(1分),从自己感兴趣的事中确21.(2分)答题示例:运用了倒叙的记叙顺序(1分)造成悬念,吸引读者;交代了事情的结局(122.(2分)答题示例:母亲以和蔼可亲的态度来劝诫儿子,从中可看出母亲对儿子的爱与包容。23.(3分)答题示例:儿子是母亲的希望,是母亲的全部,儿子的离去让母亲无比思念、万分悲

痛。母亲虽然活着,但是她的灵魂已经随儿子去了。可见儿子对于母亲是多么地重要,母亲对儿子爱得是多么深沉。(意思对,即可酌情给分)

24.(3分)答题示例:内容作者借天空对大地表达爱意的形式,告诉我们做儿女的应该用怎样的方式来关爱和回报自己的人(1分)。修辞:运用了设问、拟人的修辞手法(答出一种即可,1分)形象生动地强调了儿女应该如何回报亲人对自己的爱(1分)。(意思对,即可酌情给分)25.(3分)答题提示:开放题。找出细节(1分)

答出感动的原因。(2分)

篇8:高二物理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两个分别带有电荷量-Q和+3Q的相同金属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固定在相距为r的两处,它们间库仑力的大小为F.两小球相互接触后将其固定距离变为,则两球间库仑力的大小为()(A)(B)(C)(D) 12F

2.在静电场中,一个电子由a点移到b点时电场力做功为5 eV,则以下认识中正确的是()

(A)电场强度的方向一定由b沿直线指向a (B) a、b两点间电势差Uab=5 V

(C)电子的电势能减少5 eV (D)电子的电势能减少5 J

3.如图1所示,虚线表示电场中的等势线,相邻等势线之间的电势差相等,一电子以一定的初速度进入电场中,只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运动,运动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由此可判断()

(A)M点电势高于N点电势

(B)电子在M点受到的电场力小于在N点受到的电场力

(C)电子在M点的电势能小于在N点的电势能

(D)电子在M点的动能小于在N点的动能

4.如图2所示的图象能正确反映下面哪两个量的变化规律()

(A)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y表示速度,x表示时间

(B)路端电压与外电阻,y表示路端电压,x表示外电阻

(C)带电粒子在某处所受电场力与带电量,y表示电场力,x表示带电量

(D)电容器的带电量与电压,y表示带电量,x表示电压

5.图3所列的4个图象中,最能正确地表示家庭常用的白炽电灯在不同电压下消耗的电功率P与电压平方U2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是以下哪个图象()

6.如图4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当滑动变阻器的触片P从右端滑到左端时,发现电压表V1、V2示数变化的绝对值分别为△U1和△U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灯泡L1、L3变暗,L2变亮(B)小灯泡L3变暗,L1、L2变亮

(C)ΔU1<ΔU2 (D)ΔU1>ΔU2

7.关于磁感应强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小段通电导线放在B为零的位置,那么它受到的磁场力也一定为零

(B)通电导线所受的磁场力为零,该处的磁感应强度也一定为零

(C)放置在磁场中1 m长的通电导线,通过1 A的电流,受到的磁场力为1 N,则该处的磁感应强度就是1T

(D)磁场中某处的B的方向跟电流在该处受到磁场力F的方向相同

8.如图5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带电液滴在相互垂直的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中的竖直面内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电场和磁场的方向如图.那么这个液滴的电性与转动方向应是()

(A)一定带正电,沿逆时针方向转动

(B)一定带负电,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C)一定带负电,但旋转方向不能确定

(D)电性和旋转方向不能确定

9.质谱仪是一种测定带电粒子质量和分析同位素的重要工具,它的构造原理如图6所示,离子源S产生的各种不同正离子束(速度可看作为零),经加速电场加速后垂直进入有界匀强磁场,到达记录它的照相底片P上,设离子在P上的位置到入口处S1的距离为x,可以判断()

(A)若离子束是同位素,则x越大,离子质量越大

(B)若离子束是同位素,则x越大,离子质量越小

(C)只要x相同,则离子质量一定相同

(D)只要x相同,则离子的比荷一定相同

10.如图7所示,a为带正电的小物块,b是一不带电的绝缘物块,a、b叠放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地面上方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现用水平恒力F拉b物块,使a、b一起无相对滑动地向左加速运动,在加速运动阶段()

(A) a、b一起运动的加速度减小

(B) a、b一起运动的加速度增大

(C) a、b物块间的摩擦力减小

(D) a、b物块间的摩擦力增大

第Ⅱ卷(共60分)

二、实验题(20分)

11.(4分)某同学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分别测量一薄的金属圆片的直径和厚度.读出图8中的示数.该金属圆片的直径的测量值为______cm.厚度的测量值为______mm.

12.(16分)欲用伏安法测定一段阻值约为5Ω左右的金属导线的电阻,要求测量结果尽量准确,现备有以下器材:

(A)电池组(3 V,内阻1Ω)

(B)电流表(0~3 A,内阻0.0125Ω)

(C)电流表(0~0.6 A,内阻0.125Ω)

(D)电压表(0~3 V,内阻3 kΩ)

(E)电压表(0~15 V,内阻15 kΩ)

(F)滑动变阻器(0~20Ω,额定电流1 A)

(G)滑动变阻器(0~2 000Ω,额定电流0.3 A)

(H)开关、导线

(1)(6分)上述器材中电流表应选用的是______;电压表应选用的是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用的是______;(填写各器材的字母代号)

(2)(2分)实验电路应采用电流表______接法;(填“内”或“外”)

(3)(4分)设实验中电流表电压表的某组示数如图9所示,图示中I=______A,U=______V.

(4)(4分)为使通过待测金属导线的电流能在0~0.5 A范围内改变,请按要求画出测量待测金属导线的电阻Rx的原理电路图.

三、计算题(本题有3个题,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12分)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从x轴上的P(a,0)点以速度v,沿与x正方向成60°的方向射入第一象限内的匀强磁场中,并恰好垂直于y轴射出第一象限,如图10所示.请判断粒子带正电还是带负电,并求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和射出点的坐标.(不计重力影响)

14.(12分)如图1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9 V,内阻r=2Ω,定值电阻R1=6Ω,R2=10Ω,R3=6Ω,电容器的电容C=10μF.

(1)保持开关S1、S2闭合,求电容器C所带的电荷量;

(2)保持开关S1闭合,将开关S2断开,求断开开关S2后流过电阻R2的电荷量.

15.(16分)测定电子比荷(电荷q与质量m之比q/m)的实验装置如图12所示.真空玻璃管内,阴极K发出的电子,经阳极A与阴极K之间的高电压加速后,形成一束很细的电子流,电子流以平行于平板电容器极板的速度进入两极板C、D间的区域.若两极板C、D间无电压,则离开极板区域的电子将打在荧光屏上的O点;若在两极板间加上电压U,则离开极板区域的电子将打在荧光屏上的P点;若再在极板间加一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则打到荧光屏上的电子产生的光点又回到O点.现已知极板的长度l=5.00 cm,C、D间的距离d=1.50cm,极板区的中点M到荧光屏中点O的距离为L=12.50 cm,U=200 V,P点到O点的距离;B=6.3×10-4 T.试求电子的比荷.(不计重力影响).

一、选择题

1.(C) 2.(C) 3.(A)、(B)、(C)4.(A)、(C)、(D) 5.(C) 6.(B)、(D)7.(A) 8.(B) 9.(A)、(D) 10.(A)、(C)

二、实验题

11.1.240;1.682(1.681~1.683均正确)12.(1)C、D、F (2)外

(3)0.48 2.20

(4)如图13所示(电路图4分)

三、计算题

13.粒子带负电;由射入、射出点的半径可找到圆心O',如图14所示,并得出半径为:,射出点离O的距离为,射出点坐标为.

14.(1)保持开关S1、S2闭合,则电容器上的电压:,电容器带电荷量:Q=CUC=3×10-5 C.

(2)保持开关S1闭合,将开关S2断开后,电路稳定时电容器上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此时电容器上的电荷量:Q'=CE=9×10-5C.而流过R2的电荷量等于电容器C上电荷量的增加量:QR2=ΔQ=Q'-Q=6×10-5 C.

15.设电子刚进入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间区域时的速度为v0,因为速度方向平行于电容器的极板,通过长度为l的极板区域所需的时间:

当两极板之间加上电压时,设两极板间的场强为E,作用于电子的静电力的大小为qE,方向垂直于极板由C指向D,电子的加速度:

因电子在垂直于极板方向的初速度为0,因而在时间t1内垂直于极板方向的位移:电子离开极板区域时,沿垂直于极板方向的末速度:vy=at.设电子离开极板区域后,电子到达荧光屏上P点所需时间为t2:

篇9: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试卷

diāosùshēnyínzhìxùàohuǐyǔzhu

xiè{发()

倾()nǎo{烦()

()袋扁{biǎn()

piān()

二、小小判官,一锤定音(用“√”表示划线字的正确读音)。(3分)

锋棱(lénɡlínɡ)燕山(yānyàn)解剖(pōupāo)要挟(xiáxié)哽咽(yānyè)一塌糊涂(tātà)

三、日以积,时以发(把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作答)。(7分)

镇定自()()()有序生死()关()不可挡()然一新()不及防()名遐迩惊心动()如()重负

从上面的词中任选一个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心有灵,手巧选。(4分)

1、给加点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望:①向远处看②探望③盼望④名望,也只有名望的人。

看望()德高望重()

望子成龙()登高远望()

2、选词填写(只写序号):

①方向盘 ②源泉

③海洋 ④翅膀

我们要读有益的书,书是知识的(),力量的(),智慧的(),生活的()。

五、按要求写句子。(6分)

1、在这机场大厅里,她受到了空前热烈的欢迎。(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嫦娥二号发射成功,令全国人民欢呼雀跃。(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坚持植树造林。我们使这个地方变成了绿色公园。(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小小创编手(仿写句子)。(2分)

例: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1、如果我是清风,我将___________。

2、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精彩回顾,我心中有数。(14分)

1、我很喜欢旅游,每到一处总免不了感慨一番。穿越红树林,我不由得想起了()、()等成语;乘舟荡漾在绿色千岛湖,我不禁想起了“(),()”等古诗句;伴着落日的余晖回家,不禁又想起了唐代诗人李商隐写的《乐游原》中的诗句“(),()”。

2、学完了这一册的课文,我欣赏了天马的();游历了世界最深的大峡谷();感受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赞叹杰奎琳的();明白了水就是();我们要保护唯一的家园();懂得了面对错误,要();在万分危急的关头不要(),要();送给别人最好的礼物是()。

3、舟已行矣,而(),求剑若此,!这句话出自《刻舟求剑》,这则寓言讽刺了()。

八、语文实践活动(4分)

春节快到了,全国小朋友都希望向玉树灾区的小朋友赠送自己的礼物,献一份爱心。你最希望赠送给灾区小朋友的礼物是。请你为心爱的礼物写一段心里话作为赠语。

篇10:初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工作计划

A、悬念(xuán ) 索然无味(suǒ) 宽恕(shù) 消遣(qiǎn) 斗笠(lì)

B、戏谑(nüè ) 猝不及防(cù ) 溺死(nì) 山岚(lán)绚丽(xùn)

C、镌刻(juān) 销声匿迹(nì) 陶冶(yě) 抽噎(yē) 蓦然(mò)

D、酝酿(yùn) 苦心孤诣(yì ) 迁徙(xǐ) 水磨(mò) 浩翰(hàn)

2、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不堪 勘误 精湛 斟酌 B、赚钱 嫌疑 道歉 谦虚

C、晶莹 荧屏 野营 萤火虫 D、缭绕 潦草 嘹亮 铁镣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迫不及待 再接再厉 节衣缩食 人情事故

B、任劳任怨 名正言顺 脍炙人口 崭露头角

C、无可耐何 萍水相逢 怒发冲寇 司空见惯

D、趋之如归 恍然大悟 俗不可耐 望洋兴叹

4、下列成语中加点的字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怨天尤人( 责怪,归咎 ) B、含辛茹苦 ( 吃,比喻忍受 )

C、言简意赅 ( 完备 ) D、乳臭未干 ( 难闻的气味 )

5、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家餐馆师傅的厨艺很高,做出的美味真是脍炙人口。

B、这件事以后,母亲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比以前更加强烈了。

C、九寨沟优美的自然风光令中外游客流连忘返。

D、省剧院的文艺工作者们一路风尘仆仆,昼奔夜宿,希望能早一天赶到老区。

篇11:初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工作计划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

祈祷 姹紫(yān) 红 故弄(xuán) 虚 开tuò( )

眷( )恋 祈( )祷 áo 游 蹊qiāo

2.名句回放(10分)

(1)在杜甫的《春望》一诗中,最能表达诗人“忧国之情凄凄,思家之心切切”的两句诗是 , 。诗的尾联“ , ”。诗人杜甫忧愁万虑,抒发了苦痛无法排解之情。

(2)“ , ” 这两句诗是《泊秦淮》中形象化的议论,表达了诗人对世道人心的忧患意识。

(3)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中最能表达爱国诗人陆游把金人赶出国土,使国家恢复汉唐强盛愿望的两句诗是“ , 。”

(4)《过零丁洋》一诗中表达诗人舍生取义决心的句子是: ,

3、语文实践 (6分)

本单元中,我们学习了《长城》专题,知道了长城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修筑了,明代也曾大规模地修建过长城,那你知道长城的一些知识吗?

①明长城东起 ,西至 。

②请写出与长城有关的一个人物、一个传说、一则俗语或诗句。

人物: ;传说:

俗语或诗句:

③你能用一个比喻句描述一下你心中的长城吗?

篇12:初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工作计划

本学期,在学校各位领导、教研组长、班主任、各科老师的热心支持和帮助下,我认真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执行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从最基础的事情做起,比如:从不迟到早退,按时跟班,上操,值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汇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变教学方法,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物理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用爱感化学生,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现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参加培训,集体备课,做好军训跟班工作,为开学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精心研读课标,把握教材结构;

平时熟读新课程标准及新课程理念的相关资料,理解并掌握新课程标准,在每月前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案,在教每一节课前,再次细化教学方案,比如说:除每大周规定教研时间外,在每节课前再次与张老师研教材,研学情,研教法,认真备课,做到教学中有的放矢,不打无准备之仗。

三、积极参加听评课活动,真正领会到了立人课堂模式的内涵;

四、与张老师一同进行了同课异构活动,领悟到了立人课堂的高效率;

五、参加了陈红博士积极语言,幸福人生讲座,领悟到了积极语言对人生的的重要影响;

六、在33班讲了示范课,通过学生反馈,各位领导及老师的评课,更加深刻的了解到自己在课堂中的优点及不足,为以后课堂的改进奠定了基础;

七、积极进行培优补差工作,加强对后进生的了解;

八、认真落实教研常规,培养学生习惯

八年级是整个初中最为关键的一年,学生也是思想最为敏感的一年,部分学生由于比较娇惯和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和纪律都很不好。对此,在物理课堂上,我一直严格贯彻学校的立人课堂模式理念,狠抓学风,习惯立人,每节课强调落实坐姿、写姿,下课强调书本的摆放等行为习惯,在班级里提倡一种认真、求实的学风,严格制止抄袭作业的行为。

在总结的同时,我也一直在思量着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不足及今后的举措有以下几点:

一、新课程标准的学习还不够深入,在新课程的实践中思考得还不够多,不能及时将一些教学想法和问题记录下来,进行反思;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更加努力,尤其是对课标中的“理解”“认识”“知道”“了解”等词的意义更加深刻的了解其内涵,做到对教材把握的全面准确性;

二、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力度还是不够大。虽然抓了差生,但有时没有抓在点子上。

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理,经常跟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家庭情况,找到问题的根源,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三、要多给学生鼓励和帮助,培养自信心,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物理是八年级学生开始接触的一门新课,起初,学生感觉难度较大,学习信心不足,有的学生成绩不理想。这种情况应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出发。兴趣立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的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动力的源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实验和课外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亲身体验和感悟。

四、对学生的评价比较单一

在今后的工作中,从多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用赞赏的目光看学生,相信这点不行那点行,今天不行明天行。对有困难的学生耐心的辅导和帮助,鼓励他们大胆的参与课堂。

五、继续达标分层、因材施教,整体性提高成绩

学生智力、素质的参差必然导致教学的不统一性,我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兼顾全体学生,在每节课的达标测试中分必做题和拔高题,激励先进学生,鼓励后进生。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重点给予学习方法上的指导,鼓励、倡导他们超前学习,指导他们适当拓宽学习内容、加深学习深度、提高学习难度。特别关注有学习欲望但学习困难的学生,经常与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困难所在,经常表扬他们的进步,放大他们的闪光点,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学习热情,再循序渐进地指导他们掌握一些简单有效的巩固知识的技巧,尽可能使他们感觉到“付出总有回报”,由“门外汉”逐渐开始“入门”。

六、更加深入的学习立人课堂模式,理念

篇13:初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工作计划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胸有诗书气自宏,一笔好字闯天下。请将下面一句话用正楷或行楷抄写在方格里。(此题根据抄写文字和全卷书写水平综合评分。)(3分)

学如逆水行舟,不 进 则 退。

2.掌握汉语拼音能够帮助我们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进行电脑录入。下面都是一些常用词,请你给其中加点的字注音,写在横线上。(做对4个可得满分)(2分)

骸()骨 虐()杀 缥缈()孪()生 泯()灭 枯涸()

3.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你能做到这一点吗?请你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汉字。(4分)

酝niàng xiá窄 遗hàn jí取 抖sǒu màn不经心 hài人听闻近在zhǐ尺

4.请你写出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中出现的两个成语。(2分)① ②

5、在我们已经学完的《语文》七年级上册的课文作者中,曾经获得诺贝尔奖的有(写出一位即可): ;《皇帝的新装》作者是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他还写了童话(写出一部即可):。(2分)6.仿照例句,再写出两个你对“语文”理解的句子。例句: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2分)

语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背诵优秀的古诗文可以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请你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5个小题默写。(不能多选)(5分)

(1)请你写出两句中国古代诗人描写春天景色的名句:(2分)① ②

(2)《次北固山下》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观沧海》一诗中,借助奇特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西江月》中,能反映丰收的大好时节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曹操在《龟虽寿》中抒发了老当益壮、积极进取、建功立业豪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常建在《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借写景来抒发隐逸之情的诗句是:

,。

(7)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表现诗人对友人无限关切之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古人读书很注意学与思结合,二千多年前孔子就曾教导弟子。(用《论语十则》中的原文回答)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友期》

8.用“/”划出下面句子朗读停顿的地方。(1分)元方 入 门 不 顾

9.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6分)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②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③尊君在不()④相委而去()⑤下车引之()⑥元方入门不顾()10.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如何理解“友人惭,下车引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结尾写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谈谈你的看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锦绣文章意绵绵,仔细推敲是关键。现代文阅读(35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3——22题。

(一)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日晕和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兆。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日华和月华大多产生在高积云的边缘部分。华环由小变大,天气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朝霞在西,表明阴雨天气在向我们进袭;晚霞在东,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所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谚语。

云,能够帮助我们识别阴晴风雨,预知天气变化,这对工农业生产有着重要意义。我们要学会看云识天气,就要虚心向有经验的人学习,留心观察云的变化,在反复的观察中掌握规律。但是,天气变化异常复杂,看云识天气毕竟有一定的限度。要准确掌握天气变化的情况,还得依*天气预报。13.这个语段阐释了什么事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这个语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5.上文在说明每种光彩及与天气的关系时都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这个语段突出的特点是用了引用谚语的说明方法,说说采用这种方法的好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在句中的横线上填上一句谚语。(2分)

应填谚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地震中的父与子

1989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矶一带的大地震,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使30万人受到伤害。

在混乱和废墟中,一个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冲向他7岁儿子上学的学校。他眼前,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二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

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一阵之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的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楼的一层左后角处,他疾步走向那里开始动手。

在清理挖掘时,不断在孩子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他们绝望地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拦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他们已经死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着头挖着挖着。救火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起火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难以控制自己,可这样不但不利于你自己,对他人也有危险,马上回家去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人们都摇头叹息地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失去孩子而精神失常了。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在第38小时,他忽然听见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爸爸,真的是你吗?”

“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来救我,也就能救出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

“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房顶塌下来架了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

父亲大声向四周呼喊:“这里有14个孩子,都活着!快来人!”

过路的几个人赶紧上前来帮忙。

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小出口开辟出来了。

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

“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的,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这一对了不起的父子在经历了巨大灾难的磨难后,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18、父亲赶到学校时,“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的原因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父亲请求帮助时,为什么人们都“摇头叹息”,没人帮他挖?(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填空。(4分)

在地震灾难中,父子俩都想起了“不论发生什么,我(你)总会跟你(我)在一起”,这句话除了体现父子间的深挚的爱,还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______,儿子对父亲的__。

21、文中画线句子对描写父亲起什么作用?(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中除了表现父子之爱,还表现了那些人之间的关爱?由此,你对人世间的爱有什么深切的认识(用一两句话概括)?(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纸上得来终是浅,心中能悟方是深。愿你笔下生花,妙语连珠。写作(50分)

23.礼物,可以传达情感;可以奖赏成功;可以纪念物事;也可以表达特殊的意味„„我们每个人都会在生活中收到或送出礼物,并在其中体会到各种人生滋味。请围绕“礼物”这一话题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真情实感。题目自拟,文体不限。600字以内。

参考答案

一.1.此题根据抄写和卷面书写水平综合评分,楷字、行楷字均可。2.hái nuâ miǎo luán mǐn hã

3.酿 狭 憾 汲 擞 漫 骇 咫(4分,每字0.5分)4.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任重道远„„

5、泰戈尔、居里夫人;略(2分)

6.作仿写题,首先要分析句式的特点,比如例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抓住了事物的特点,写出了生活哲理,因此仿写句子也要符合这些要求。示例:色彩缤纷的花园,流连忘返;意境深邃的油画,惊叹不已;旋律优美的音乐,听之动容。

7.(1)吹面不寒杨柳风、春眠不觉晓„„(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6)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7)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任选5个小题,做对10空即可)二.8.①元 方 /入 门 /不 顾(1分)

9.①约定 ②才 ③通“否” ④丢下 ⑤拉 ⑥回头看

10.过了中午还没有来,太丘就不再等候走了,离开后那朋友才来。(3分)11.知道自己错了想表示歉意(意对即可)

12.开放性试题。只要能说出理由,答“失礼”与“不失礼”都对。

三.

(一)13。阐明了云的光彩现象和天气变化的关系。14.第一句

15.都是先说云的光彩现象,然后说与天气变化的关系,是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意对即可)

16.谚语是群众通过观察和实践总结经验的结晶,它读起来朗朗上口,用谚语来说明知识既有科学性,又有趣味性,通俗、生动、浅显易懂。(意对即可)17。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二)18.(4分)因为他看到儿子上学的小楼已变成废墟,(2分)认为儿子一定死了,感到绝望。(2分)(意思对就得分)

19.(6分)人们认为这位父亲因失去孩子而精神失常,对他深表同情;(3分)但断定孩子绝无生还的可能,继续挖下去还会有危险。(3分)(意思对就得分)

20.(4分)责任感

信任

21.(5分)突出父亲挖的时间长;(2分)表现父亲的执著(坚毅、坚韧、顽强),对孩子的深挚的爱。(3分)(意思对就得分)22.(6分)(1)父爱: ①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

②救火队长关心父亲的生命安全。

③警察劝父亲控制情绪,并关心群众的安全。

④好心人劝慰父亲。

⑤过路人帮助父亲救出14个孩子。

⑥儿子鼓舞同学。遇救时先让同学出去。

(此问3分;每答对一点得1分,答出三点就得满分。意思对就得分。)

(2)认识(示例):

①爱能够创造奇迹。

②爱能够激发人的潜能。

③爱使人高尚。

④爱是精神的支柱,能够使人绝处逢生。

⑤爱使人坚毅。

⑥爱是驱散黑暗的阳光。

(此问3分;答案不限以上所列,只要切合文章思想内容、语言精炼就可得分。)

上一篇:先进消防支队事迹材料下一篇:学习秦光荣重要讲话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