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度下期期末考试高中一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2024-05-23

2009—2010学年度下期期末考试高中一年级语文参考答案(精选5篇)

篇1:2009—2010学年度下期期末考试高中一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2009—2010学下期期末考试 高中一年级 语文 参考答案

一、(12分,每小题3分)

1.A(B讪shàn;C绦tāo;D贻yí)

2.B(A寒暄,负屈衔冤;C沧桑,放诞无礼;D声名鹊起,良辰好景)3.D(A不经之谈: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见《林黛玉进贾府》。B精彩纷呈:美好的场面和事物纷纷在眼前呈现出来。C节外生枝:本不应该生枝的地方生枝。比喻在原有问题之外又产生出新问题。见《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D繁文缛节:繁琐的、不必要的仪式或礼节。见《哈姆莱特》。这里用错了对象。)

4.B(A“人际间的关系”语义重复,应改为“人际关系”;C搭配不当,“素质”与“加强”不搭配;D成分残缺,应删去“通过”或者删去“使”)

二、(9分,每小题3分)5.B(“137亿年前„„的状态”有误,应是“类似于)...137亿年前„„的状态”6.D(原文说“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和世界其他研究机构的对撞试验中现身,而它们在大型.....强子对撞机美夸克探测器中移动不到毫米就迅速消失”,D项把两件事混在一起说了。)................2........7.A(“一定能找到”过于绝对。)

三、(9分,每小题3分)8.D(朝,使„„前来朝拜)

9.A(以,表目的的连词;B因,介词,凭借、依仗/介词,经由、通过;C而,连词,顺承关系,不必翻译/连词,转折关系,但是;D于,介词,比/介词,在„„方面)10.C(是将陈涉与山东诸国作对比,而非与秦国作对比)

四、(23分)11.

(1)我的确害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因此让人带着和氏璧回去,从小路回到了赵国。(大意2分;“见欺”“故”“间”三个关键词错一处扣1分)

(2)苏武的伤势逐渐痊愈了。单于派使者通知苏武,一起来审理虞常,想借这个机会使苏武投降。(大意2分;“益”“ 使使”“会论”三个关键词错一处扣1分)12.

(1)首联描写了落叶飘零,大雁南飞,北风呼啸,江面清寒的萧索凄凉景象,(2分,....概括主要意象1分,答出景物特点如悲凉、凄凉、凄清等1分)烘托(或衬托)了作者客居......异乡的孤独悲凉之感。(2分)(或回答:描写落叶纷飞,鸿雁南飞的景象,引起作者客居思.........归的愁绪,为后面的抒情做铺垫(作用如能答出借景抒情、触景生情等,并有简要分析也可)。.................(4分。描绘出景象2分,作用2分,意思对即可)

(2)颈联“乡泪客中尽”直抒胸臆,点明了乡思,写出了思乡之苦。尾联寓情于景(以........景作结),把思归的哀情和前路茫茫的愁绪寄寓在迷蒙苍茫的黄昏江景之中。(4分,两联各2分,其中术语1分,分析1分。如果颈联答“乡泪客中尽”以夸张的手法抒发思乡之情;..或答“孤帆天际看”想象家人遥望天际归舟,盼望自己回家/不写自己思乡,而从家人写起,..借以抒发思乡之情也可。)

13.(1)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2)遥岑远目,献愁供恨 莫道不销魂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塞上风云接地阴

五、(22分)

14.本文开头描写了社会底层的三种人,并三次说“我”看到他们会感到不安。(2分,逗号前后各1分)这就形成了一个悬念,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既照应标题,又为.............下文的议论提供了依据(为下文的议论做铺垫)。(1分)...................15.因为:①我是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我的上几辈亲人像这些人一样,在社会的底层为生计苦苦挣扎,我们今天的生活是建立在他们辛苦劳作的基础上的。②我也是平民百姓的一员,我与他们之间有着最本质的血脉关联;他们让我的心灵获得最质朴的感知和最踏实的抚慰。(6分,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16.作者认为:①人不应该忘本,在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之后,要多关注(不忘记)那些仍处在社会底层的人们。②人应该在物质上做最经济的选择,不让自己的欲望随着时尚的标准而高涨。③人不能在奢侈和放纵中苟活,要多关注内心世界,努力追求丰富的精神生活。(6分,每一点2分,意对即可)

17.鲁迅先生的话现在依然有很强的指导意义。(1分)

参考示例:我们国家还不发达,发展还不均衡,还有一部分人在社会底层艰难地生存,因此,即使我们的生活条件改善了,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挥霍浪费了,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丢掉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丢掉悲天悯人的情怀。为了发展,我们当然要消费,但在消费过程中,要考虑这样的消费有没有必要,不能放纵自己的物欲,更不能为了钱而苟且偷生,为所欲为。(5分。看法要扣住原话联系现实发表看法,至少说出不重复的两层意思。其中要有真情实感和正确的价值取向,2分;言之成理,2分;语言流畅,1分。以上为示例,有其它观点亦可。)

六、(15分)

18.①欢迎下次再来——祝你早日康复

②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对我们很有启发

④不吝赐教——认真解答他们的问题 ⑥今年多大了——高寿

(6分,每找出一处给1分,修改正确再给1分)

19.示例1:如果不了解传统礼法社会对人的个性与自由的束缚,不了解封建社会中“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对女性的压迫,不了解科举制度对整个知识阶层的精神戕害,你就很难理解为什么宝玉与黛玉的“木石前盟”比他与宝钗的“金玉良缘”更值得同情和肯定。

示例2:如果不了解19世纪法国贵族社会的门第观念,不了解利己主义所造成的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利害关系,不了解金钱和物欲膨胀带来的人性扭曲,你就很难理解高老头的女儿们对父亲的冷漠绝情。

(5分,内容相关3分,句式基本一致,语句通顺2分。)20.

示例1:我认为这种语言现象很好。“杯具”“茶具” 等谐音词较之于“悲剧”“差距”等词语更具娱乐精神和亲切性,体现出一种调侃、自嘲和苦中作乐的乐观精神,不失为调整心态的一方良药。

示例2:“杯具”“洗具” 等网络谐音词虽然能搞笑逗乐,但却有可能造成大量的错别字,对小学生造成恶劣影响,也会增加理解的困难。大量使用这类网络语言,不利于维护汉语的规范、健康和纯洁。

(4分,要求观点鲜明,言之成理,能自圆其说;语言不通顺的酌情扣1分)

七、(60分)

21.(参照高考评分标准)

篇2:2009—2010学年度下期期末考试高中一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高中一年级地理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1.D2.B3.C4. D5.B6.A7.A8.A9.B10. B11.C12.B 13.B 14.C 15.B16.A

17. B 18. D19.A20.A21.A 22.C23.C 24.B25.D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26.(12分)(1)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农业基础良好,农产品供应充足;旅游资源丰富。(任答4点得4分)

(2)煤炭资源枯竭、(1分)经济结构失衡、(1分)环境污染加剧。(1分)

(3)工业:开发多种优势资源,发展多种工业,实现工业结构多样化;发展资源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和经济效益。

农业: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开展多种经营;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第三产业:利用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利用便利的运输条件和资源条件,发展现代物流业。(2分,答任一产业即可)

(4)①分析本地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从区位、交通、资源等优势,探讨可以发展为当地优势的产业。(1分)②分析本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产业结构、产业化程度、资源、环境等方面,探讨整改和可持续发展的措施。(1分)③综合规划和定位:找到出路。(1分)

27.(8分)(1)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增加,城市数量增加(或出现城市群),交通线路日趋完善。(任答3点得3分)

(2)公路(交通)(1分)

(3)城市建筑面积扩大减少了生物多样性;温室气体排放多,出现“热岛”现象;烟尘排放量多,城市多雨雾天气(多酸雨);减少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或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污染);工业废渣中的有害物质会对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等。(任答4点得4分)

28.(10分)(1)全球变暖(1分)大量燃烧化石(矿物)燃料,(1分)破坏森林。(1分)

(2)发达国家人均排放量大于发展中国家,(1分)历史上累计排放量大于发展中国家,(1分)发达国家的资金雄厚、技术力量强。(1分)

(3)共同性(1分)公平性(1分)

(4)清洁生产(1分)生态农业(1分)

29.(10分)(1)3(1分)位于C城下游,(1分)水源被污染(水质差)。(1分)

(2)合理。(1分)原因:靠近石灰岩山区,原料丰富;靠近主干公路,交通便捷;避开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对城区大气污染小;靠近河流,水源充足。(3分)

或者不合理。(1分)原因:对城区有一定污染;开发山区,破坏生态环境;处在河流上游,影响水质。(任答3点得3分)

(3)分散城市职能;缓解城市土地、交通压力;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有利于城市合理发展。(任答3点得3分)

30.(10分)(1)气候暖湿,(1分)土地肥沃,(1分)有灌溉水源。(1分)

(2)混合农场主要是家庭农场,规模大,农业生产机械化、专业化程度高,临近主要公路,便于将主要农产品运往沿海。(任答4点得4分)

篇3:2009—2010学年度下期期末考试高中一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六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一、识字写字

(一)1、滋润咳嗽恩赐阻挠企盼气概陶醉厨房

2、jǐnchàngtiáo

jìngqīnyíng

(二)1、Ffēi半包围撇

2、jùn:竣工骏马俊俏áo:遨游煎熬翱翔

3、①溜之 ②兴、采 ③惊、跳 ④作、受 ⑤忐忑 ⑥既往 依次填入⑤③①④

4、①至少 ②肆虐 ③爱戴④爱惜

(三)1、①战士们在羊肠小道上艰难前行;

②文明的语言既能沟通人们的心灵,又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表示并列关系就行)

③她说:“你的琴声能给我带来快乐和幸福。”

④把“语文对我”改为“我对语文„„”

⑤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

2、A.保护小树,人人有责。B、抱抱我,请别伤害我。

3、蜡烛,如果害怕燃烧(点燃),那它永远不能发光。

鲜花,,如果害怕凋谢(凋落),那它永远会开放(绽放)。

二、阅读积累

1、鱼肚白——淡红色——深红——金黄

2、,;,、、„„。

3、A4、从“彩云在不断的变化,一会儿„„一会儿„„变化莫测。”

5、颜色变化美丽景色(美景)热爱大自然(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习作(30分)

1、内容真实,具体,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书写整洁、无错别

字,给27—30分。

2、内容真实,具体,语句比较通顺、较有真情实感,书写整洁、无错别字,给24—26分。

3、内容真实,具体,语句比较通顺、较有真情实感,书写比较整

洁、错别字较多,给18—23分。

4、内容不大真实,不太具体,语句不大通顺、没有真情实感,书

写不大整洁、错别字较多,给12—17分。

篇4:2009—2010学年度下期期末考试高中一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高中二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C(以偏概全,原文是“新诗诞生和发展的四十年,„„”)

2.B(指代理解错误,原文的“它”是指“新诗潮”而非“关于‘朦胧诗’的论战”)

3.D(偷换概念,“居于主流地位”的是“新诗潮”而非“朦胧诗”)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B(遇:遇合。指得到君主的信任。)

5.C(④是表现方山子对两人相遇的吃惊;⑥是光、黄间异人的行为)

6.D(“表达了对其他异人的委婉批评”分析有误)

7.(1)方山子也非常吃惊地看着我,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诉了他。译出大意给2分;“矍然”(吃惊注视的样子)、“所以”(„„原因)、“故”(原因,缘故)三处,译对一处给1分。

(2)如今才过了几天而已,那股英气勃勃的神情,依然在眉宇间显现,怎么会是山中的隐士呢?

译出大意给2分;“耳”(而已,罢了)、“见”(通“现”,显现)、“而岂山中之人哉?”(译出反问句)三处,译对一处给1分。

注意:①关键词与“大意”不重复扣分;②关键词译成近义词也可;③“关键词”翻译从严,“大意”翻译从宽。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8.诗歌刻画了一个超然物外、洒脱自在的隐者形象。(2分;“超然物外”“洒脱自在”..........

答出任何一个即可给1分,也可以用其他意思相近的词语替换;答出“隐者”给1分)诗歌首联写归隐之志:中年即颇钟情于佛道,晚年终于夙愿得偿,隐居南山,摆脱了俗世。(1....

分;答出“归隐之志”或冒号后面的内容均可给1分)后三联写归隐后的生活:或自得其乐......

地欣赏美景,或率性忘情地与林叟谈笑,尽显恬淡洒脱的天性和超然物外的风采。(2分;答出“归隐后的生活”或冒号后面的内容均可给2分;如按照二、三、四联分别分析,答出任意两联即可)

9.①形式上,对仗工稳。“行到”对“坐看”,“水穷处”对“云起时”,形式上对仗工整,....

内容上承接自然,形成一气呵成的流水对,有一种端庄典雅而又酣畅淋漓的美。②结构上,照应上联。本联写诗人在山间信步闲走,至无路处索性坐看风起云涌,照应了上联中的“兴....

来每独往”,且所写即是“胜事”,其中透露出的无往而不适的恬淡情怀也与上联中的“自知”遥相呼应。③意境上,诗中有画。这两句以写意的笔法闲闲勾勒深山里行止自如的流水,天....

空中不拘形迹的白云,行云流水间超然物外的隐士,画面简约淡远、意味丰富,给人无穷的遐想空间。④形象上,凸显人物。本联通过对诗人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动作描写,突出其不刻意探幽寻胜,而能随时随处领略大自然的美好,使一位悠闲自在、无往不适的隐者形象自然而然地凸显出来。⑤思想上,富含哲理。“行到水穷处”,本已到了....

无路可走的窘境,“坐看云起时”,又一番新天地随自由的心境而出现,启示我们用积极乐观、平和大度的心态走出“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6分;答出一条给3分(其中“概括”1分,“赏析”2分),答出任意两条、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1)三顾频烦天下计长使英雄泪满襟

(2)雕栏玉砌应犹在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秦人不暇自哀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6分;每句1分,有错别字该句不得分)

三、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25分)

11.(1)选B给3分,选C给2分,选A给1分,选D、E不给分。(A项两人关系一直很好的主要原因应该是二人都爱好下围棋;D项“临终前„„因为他不愿输给老刘”理解有误;E项“老李在电话中听到的拍桌声实际上是老刘的儿子发出的”太武断,因为后文还有老刘出现在窗口挥手的情节。)

(2)①设置悬念。小说开篇描写了老李转动轮椅艰难移到窗口眺望、等待的情景,引起读者的好奇与期待。②引出下文。小说开篇写老李到窗口等待老刘出现,自然引出下文对两人关系和挥手原因的交代。③刻画人物形象。前三段通过描写老李的动作,如艰难地转动轮椅,不等气喘匀就抬头朝对面顶楼的窗口望去等,表现了老李等待老刘的急切心情,突出了他对友情的珍视。(6分;答出一点给2分,其中作用概括1分,结合文本分析1分;意思对即可。)

(3)①乐观,开朗:即使行动不便身体不佳,心情依旧愉快;用戏谑的方式相互激励。②关心朋友,珍视友情:经常相互叮咛,嘘寒问暖;担心朋友烦闷而陪对方电话聊天;为朋友身体不佳而闷闷不乐。③善良,为他人着想。自己走到生命终点,不忘给他人精神的支撑。④坚强,勇敢。勇敢面对衰老和死亡,尽管身体每况愈下,还是坚持互相鼓励,不轻易认输。(6分;答出一点给2分,其中作用概括1分,结合文本分析1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

(4)参考主题:①褒扬了人与人之间互相关怀、激励、扶持的可贵友情。②反映了老年人晚年生活孤独的社会现实。③警示儿女们还应多从精神层面关怀、孝顺老人,让他们晚年生活充实,幸福。④启示人们要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自己的晚年生活。

(8分;答出一点给4分,其中主题概括2分,结合文本分析2分;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理解,言之成理也可。)

四、文学类文本(散文)阅读(25分)

12.(1)选B给3分,选C给2分,选D给1分,选A、E不给分。(A项,对梦想起因的概括抓次放主,忽略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这一主要原因;D项对梦想的理解失之表面化,作者梦想的实质是弘扬、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一间书斋式的国学讲坛”只是实现这一理想的虚拟的象征物,并非实指;E项“反感”有误。)

(2)①“‘不太敢轻易’说”是担心遭人耻笑,因为这个世界上敢于去梦想的人太少,暗含作者对人们一味追求现实功利而失去梦想的社会现实的担忧、不满。②“‘不忍’说”是因为作者的梦想太过美好(“太奢侈”),和功利的社会现实反差过大,说出了可能会因世人的不理解而遭到玷污。“不忍”表达的是对梦想的热爱与珍惜。③“‘不忍不’说”是因为当前的社会实在太需要,也太应该有这样一个梦想了,出于保护、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神圣的责任感,作者“不忍不”说。(6分;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3)①引用前人文字,摹画自己的国学梦想,丰富了文章内容。(或答“使作者的国学梦想更具体。这两段以诗意的文字畅想了研习传统文化所需要的自然、美妙的环境,使作者的国学梦想更丰富具体,更具有感染力。”)②借吴从先之笔,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揭示中心。这两段文字文辞优美、感情饱满,读来令人“目醉神驰”,使读者自然而然地产生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共鸣。③和下文形成跌宕之势,使得文章更为摇曳多姿。这两段描写梦想中的国学讲坛,美妙动人,堪称“奢华”,和下文的“退而求其次”形成一个跌宕,更显出作

者国学讲坛梦的热切。(或答“运用了衬托手法,以现实的不公平衬托出作者国学梦想的可贵”)(6分;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4)示例:①可以在讲坛的窗外植翠竹一带。竹子常年苍翠,挺直中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高洁虚心的象征,同学们临竹习文,冬雪覆盖观其色,月夜清风闻其声,日夕熏陶渐染,自增清雅、高洁。②可以在讲台或矮柜上安放文房四宝一套。文房四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代表,是古人书房中的必备之物,讲坛内有此四宝,可平添浓浓的书香与古意,同时同学们兴致来时还可挥毫泼墨以抒心志,尽情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

(8分;答出一点给4分,其中“物品”1分,“阐释理由”3分。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学生所添加的“物品”只要是文中作者梦想的国学讲坛里所没有的,且富有传统气息和文化意蕴即可;“理由”要能突出物品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物品对同学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帮助等。)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C(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不合语境。)

14.B(A项多重否定失当,应删去第一个反问句中的“不”或把“否认”改为“说”;C项动宾搭配不当,“解除”应改为“改变”“废除”等;D项关联词位置不当,后两个句子主语不一致,“由于”应该放在“中国大陆”前面)

15.D(注意标点符号和句间关系)

16.①过于整齐集中 ..

②“散”不是散漫/杂乱(或“不能散漫杂乱”)....

③有气脉贯注其间(或“有线索贯穿其间”“有‘神’贯穿其间”“有思想情感贯注其中”)

(6分;答出一句给2分,意思对即可)

17.[运用比喻(或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各1分,突出夏天景物特征1分,语言优美流畅1分,文段中心明确1分。]

六、写作(60分)

18.[评分细则]

(1)分项与分类结合打分:

这次高二作文评卷,像高考一样采取分项(内容项、表达项、特征项各占20分)打分;但为了便于操作,可采用与分类结合的打分形式,一类卷48分以上,二类卷41-47分,三类卷31-40分,四类卷21-30分,五类卷20分以下。

(2)参考立意:

总:美在内涵(心灵/美德/修养)。

如:《外表的美丽源自内心的高尚》《爱他人就是爱自己等》。

分:友善、欣赏、分享、谦让。

如《欣赏别人,美丽自己》/《分享让你更富有》《分享让生活更美好》/《谦让是一种优雅的风度》《谦让是一种别样的美丽》等。

注意:只有文章与材料内容完全无关,属另起炉灶的,或立意与材料内容相反的,才在四类及以下打分。

提醒:不要仅看题目就判分。有的学生虽然作文题目不醒目,不恰当,但在行文过程中是围绕材料写的。所以要看全文,否则易误判。

篇5:八年级下期语文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1.A(2分)2.B(2分)3.A(2分)4.B(2分)5.①《战争与和平》②《彷徨》、《呐喊》(2分)

6、一泓清泉给干涸土地注入生机(2分)

7、略(2分)8.略(每空1分,共11分)

9.风飘絮雨打萍(2分)10.以死明志的爱国主义(3分)

11、胡适 《我的母亲》(2分)

12、①为了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②母亲责罚“我”的目的是惩戒我,让我反省,而不是“借此生气叫别人听的”(4分)

13、①母亲责罚我的轻薄 ②母亲舔“我”的眼翳 ③让“我”学父亲 ④催“我”上早学(2分)

14、学得好脾气,学得待人接物的和气,能宽恕人,体谅人(3分)

15、略(2分)

16.[甲]焦虑(或:焦急,急切)[乙]惊喜(或:喜悦)(2分)

17.母亲因“我”打碎花瓶而生气,但听了“我”很是认真的回答,觉得“我”老实可爱,自然转怒为喜。(2分)

18.“私下嫌我笨的母亲,听到这个消息竟在柜台内晕倒了,苏醒过来跌跌撞撞推开同事就往医院跑”,或“父亲一脸煞白,骑自行车撞到了电线杆,爬起来车子不要、泥水不管地直往前冲”。(3分)

19.成长的桥指的是“父母温厚、深挚的爱”。(2分)20、略(2分)

21、①幼时求学的艰难 ②成年从师的艰难 ③求学生活之苦(2分)

22、提示,围绕“勤奋、诚心、持之以恒,勇于战胜困难”谈即可(2分)

上一篇:学校二届三次教代会开幕词下一篇:民歌与歌舞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