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福会中文版书评

2024-04-29

喜福会中文版书评(精选8篇)

篇1:喜福会中文版书评

《喜福会》中文版书评

《喜福会》中所描写的四位母亲,在40年代带着旧中国的苦难和传统文化,从中国大陆移居美国。那时的美国是她们心目中的天堂,在美国她们希望自己的女儿再也不会重复旧中国妇女的不幸,不再重蹈她们的覆辙。对孩子她们寄予无限的希望,她们想按自己的理想规划女儿的前程。但是,这些在美国出生长大的孩子们自幼接受的是美国的文化,在她们看来,母亲的想法与行为既荒唐又可笑,于是双方各执己见,互不相让,从而产生了很深的矛盾。

这些矛盾其实从根源上讲源自两国文化的差异。其一体现在语言上,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即使在家庭中,所有成员的对话都是使用英文,但母亲们的英文中总会夹着些许的汉语词汇,特别在她们急于表达某种意义的时候。我们相信,对于母亲来说,中文永远是她们的母语,就像中国永远是她们心灵深处的家。只要她们愿意,这语言随时能够从她们嘴里流利而出。所以苏坚持办着“喜福会”,因为这是母亲们心中传统文化的栖息之地,让她们这群身处异国他乡,徘徊在主流文化边缘的异乡人,可以穿起中国服装,用母语闲聊、讲故事,在强烈的本土文化氛围中感受精神上的慰藉。而反之,这些第二代移民随着年月的增长,甚至已经完全忘记了自己本来是个中国人。她们不再使用中文,而是用流利的英语进行交流。即使在打麻将的这样一个传统的场合,她们也不允许母亲们在和她们的交流中夹杂中文,因为她们不知道她们“是不是在作弊”。语言的不通,自然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母女之间信息交流的闭塞,直至双方都陷入沉默。其二体现在家庭观的差异上,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家庭既代表了家长对子女的绝对权力,又意味着家长与子女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但在美国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则鼓励各人奋斗,强调自我实现和独立意识。苏一直以来都把对在大陆下落不明的两个双胞胎的“亏欠”转化成希望寄托在女儿君的身上。她望女成凤,一直用自己心目中的母爱方式对君进行着“天才培养计划”,并在君有所反抗的时候强势地喊出:“女儿只有两种,服从母命和随心所欲的,但这房子只容得下服从的。”可是君这样在“自由国度”长大的孩子如何能理解母亲的苦心,她也不甘示弱地对母亲吼着:“我又不是你的奴隶,这里不是中国,你逼不了我!”此后,母女俩的分歧一直持续了二十多年,君故意忽视母亲的期盼,也使自己最终成为了一个碌碌无为的人。薇莉自幼有着下棋的天赋,却因看不惯母亲拿着自己的荣誉到处炫耀而赌气说不再下棋,而她倔强的母亲林多却认为自己对薇莉的苦心栽培不仅没有得到女儿应有的尊重和回报,就连为女儿骄傲这么无可厚非的表现都被女儿当作是失去面子的事情,从而失望不已,以致很长时间不再“干涉”女儿的生活,永远一副不喜不悲的表情,母女之间的隔阂由此而生,“失语”长达了二十多年之久。

虽然母女间误会重重,但并不意味着双方无法弥合,找不到交汇点。因为,她们受着双重文化的渗透,具有双重文化意识,使得她们在用美国方式解决不了问题时,潜意识中的中国文化意识又会有所作用,反之亦然。双重身份注定使她们在两种文化之间极力寻求调和。最终本书也形成了相对完美的结局:君也终于明白了母亲对自己所有的期盼,不过是好好地生活下去。当她在麻将桌的母亲东首位置坐下的那一刻,我们似乎看到了女儿/西方已经开始认真接纳母亲/东方。林多视女儿的幸福为自己最大的快乐,她对薇莉婚姻的宽容和接受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出了她对美国文化的接受和对两种文化差异的尊重。在李娜要爱情不要过度依赖的所谓平等婚姻中,正是母亲的一席话唤醒了她内心深处对真正感情的渴望,“尊重,温柔”才是她真正想要的。美国个人主义的平等自由并不是在所有地方都行得通。同样,在爱情婚姻中失去了自我的罗丝被母亲的故事深深震撼,那股流淌在她身体之中的中国人自强不息的血液让她彻底清醒,自己并不是社会,家庭之外的“他者”,她就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而她的自尊自强也最终重新获得了丈夫的爱情和尊敬。

本书通过讲述中国移民如何承续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如何吸收美国文化的精髓,向大家传递着一种淡化文化身份界定,消除文化对立,从而达到全球化的多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和平共处的主张。

篇2:喜福会中文版书评

The Expression of Love

——Book Review on The Joy Luck Club “The Joy Luck Club” is the story about the four central pairs of Chinese immigrant mothers and daughters born in America: Suyuan Woo and Jing-mei “June” Woo, An-mei Hsu and Rose Hsu Jordan, Lindo Jong and Waverly Jong, and Ying-ying St.Clair and Lena St.Clair.The novel shows us conflicts between mothers’ hopes and daughters’ disobedience and rebellion.The conflicts and misunderstanding may result from the generation gap and cultural difference, however, in my point of view, what rigidifies their relationship is the way of expressing love.It is no doubt that the mothers and the daughters love each other deeply and mothers spare no effort to give daughters everything they could provide.From mothers’ perspective, they hope daughters a brighter further and full of promises.So they express their love by planning daughters’ blueprints and then impose their will on daughters and force them to walk their scheduled path.And for daughters, especially those live in an American, they struggle for individual freedom and wish to live their own way.Due to schemed future, they cannot accurately make a definition for their identities.Under this condition, criticism form mothers and rebellion for daughters become how they express love.In this way, love becomes a heavy burden for both of them.Mothers and daughters need to express their love in the right way.So empathy and effective communications is of great importance.Mothers should show their love according to their daughters’ interest or at least make them know why they make the choice for them.Fortunately, the novel ends up with the reunion of mothers and the daughters.It is evident that due to mothers’ telling frank stories and daughters’ patient hearing, soul communication has happened among them.They perceive the deep love form each other.So expression of love is significant and remarkable.The novel teaches us how to express our love and is worth reading.参考文献

[1] Tan, Amy.1989.The Joy Luck Club [M].New York: Ivy Books.[2] A Study of Communication Barriers Between Mothers and Daughters in Amy Tan’s The Joy Luck Club.

篇3:《喜福会》与儒家思想

一、麻将所体现的儒家思想

麻将亦称“麻雀”,原属皇家和王宫贵族的游戏,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四千年前。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麻将逐步从宫廷流传到民间,至清朝中期基本定型。麻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问世至今,一直是最受欢迎、普及率最高的文娱话动之一。参与者一般是四个人,有136张(或者144张)牌。

《喜福会》中四位母亲主要的娱乐方式就是聚在一起打麻将,她们给这个麻将聚会取了一个好听又吉利的名字———“喜福会”。麻将作为中国的传统话动,带有很强的文化内涵。喜福会的举办体现了儒家的一些思想。

第一次喜福会是四位母亲中的吴素云在桂林发起组织的。素云的丈夫是国民党的一名军官。抗日战争期间,为了躲避战火,他把素云和两个婴儿带到了桂林———他认为安全的地方,把素云和孩子安置到一幢楼房里面的小房间后,只身去了重庆。素云为了摆脱孤单和对战争的恐惧,想到了一个主意———邀集三个女人来打麻将。这个聚会被称为喜福会。其实,她们打麻将不是为了赌博,而是为了忘掉战争的不快。到达美国之后,四个家庭再次组成喜福会,这一次是因为身在异国他乡,交际困难,打麻将成了交流的工具。另外,麻将中的“和”与游戏规则则体现了中庸之道的思想,在打麻将的过程中,下家只能吃上家的牌才能最终和牌,而上家也只能放出自己不需要的牌才能和牌。这种既斗争又相互合作的游戏方式体现了中庸之道的最高准则,即和谐的要义。

二、母女关系中的儒家思想

在去美国的途中,母亲们充满了对未来的期盼。“待到了美国,我要生个女儿,她会长得很像我。但是,她不用看着丈夫的眼色低眉垂眼地过日子。她一出生就是在美国,我会让她讲一口流利漂亮的美式英语,不会遭人白眼看不起。她将事事称心,应有尽有”(谭,1989:3)。母亲的愿望没有完全变成现实。女儿不用像母亲一样受苦,能够操一口流利的英语,但是令人讽刺的是,她们变得过于美国化,“只会大口大口往肚里灌可口可乐”(谭,1989:4)。如何处理母女之间的关系成为她们最大的难题。喜福会后面隐藏的中庸之道思想再次帮助母亲们面对这个问题。

吴素云相信,在美国,每个人都可以做一切想做的事情。像其他的母亲一样,她希望女儿晶美能成为人才,实现她自己所有的梦想。她对九岁的晶美说:“你也能成为人才。”(谭,1989:114)刚开始,她认为晶美可以成为像秀兰·邓波尔一样的童星,但是这个希望很快就破灭了。接下来,她从报纸上剪下许多智力测试题,想把晶美培养成另一种人才,一个博学的人。但是晶美又一次让她失望。晶美智力平平,说不出芬兰的首都;读了三分钟《圣经》,只记得其中的一句。后来素云逼着晶美练钢琴,希望她成为钢琴家。起初晶美愿意听从母亲的安排,但是经过多次失败之后,她产生了憎恶之情。她不愿意让母亲改变自己,而是坚持保持原来的自我。这种想法实际上是美国文化个性独立的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提倡忠、孝,儿女要孝敬父母,听从父母的命令;而美国文化则宣扬个性与自由,鼓励子女独立,父母对子女没有绝对的权威。母女之间的文化冲突使素云认识到自己力量的局限,放弃了塑造女儿的努力。

龚琳达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她的女儿薇弗莱是个象棋天才,9岁就成为国家级的象棋冠军,被捧为美国棋坛的希望。女儿提出的要求,她几乎都给予满足。薇弗莱可以不做家务活;她抱怨同卧室的哥哥太吵,他们就被移到临街的起居室。龚琳达逢人便夸耀女儿,似乎一切都是她的功劳。每周六,她带着女儿上市场,向任何一个对她多瞟一眼的人介绍:“这就是薇弗莱,我女儿。”(谭,1989:80)这种行为使叛逆的女儿非常尴尬。“为什么你非要拿我出风头?如果你自己想出风头,那么你为什么不学下棋?”(谭,1989:81)薇弗莱指责母亲把她当成炫耀的资本。龚琳达被这句话深深地伤害了。对龚琳达来说,女儿的成功是光宗耀祖的事情,母亲以女儿为荣是很自然的事情。对薇弗莱来说,成功是个人奋斗的结果,和母亲没有关联。这次争吵之后,母女关系开始变得紧张。薇弗莱最后由于种种原因停止了下棋,龚琳达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干涉女儿的生话。

另外两个母亲,许女梅和映映·圣克莱尔也必须面对同样的母女冲突。母亲们望女成凤,期望女儿能实现自己未了的心愿,所以规定了女儿的生活目标,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女儿实现这个目标,有时候甚至是违背女儿的意愿,逼迫她们。女儿们则觉得母亲的这些“帮助”干涉了自己的生话,影响了自己性格的发展。

对四位母亲来说,女儿们由于不同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不断和她们产生冲突,令她们十分失望。但是当她们发现女儿身处事业和婚姻的不幸的时候,她们伸出了援助之手,从而母女之间相互理解,最终和谐共处。

三、结语

综上所述,谭恩美在小说《喜乐会》中表现的是一种儒家思想,而儒家思想的特点可以说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这给她的小说许多生活的游戏、乐趣和学问。如主张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地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之心。

参考文献

[1]AmyTan.TheJoyLuckClub[M].NewYork:BallentineBooks, 1989.

篇4:五代喜福会

第一代 Generation Ⅰ(1975~1981年)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小型车开始在欧洲风靡,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国家的小型车不断涌向欧洲,威力甚至波及全世界,让小型车一度成为人们爱不释手的新玩具。小型车的冲击力在某种程度上也对德国大众公司造成了影响,加快了大众公司对小型车的研发脚步。

1975年,第一代大众Polo正式发布,与之前大获成功的甲壳虫不同,Polo的外形设计更富有时代感,简洁干练的笔直线条和车身比例都来源于一款更早推出的奥迪50车型。大众在精简了冗赘的配件后,赋予Polo更多的是实用性突出和价格更加实惠的特点。不仅如此,车身源自奥迪50的第一代Polo拥有和它先辈同样宽大的车内空间和行李厢容积。

第一代Polo装备了0.9 L排量的4缸发动机,最大功率只有29 kW,即便以当时的技术标准衡量,这款发动机也不能算是出类拔萃的,但却能称得上是绝对的经济版本,满足了大多数家庭的使用要求。一年之后,大众推出了1.1 L排量的升级版Polo,最大功率上升至37 kW。在推出第一代Polo期间,大众公司还生产了一款Polo的三厢车型,名为Derby,装备的是一款日后同样在Polo上使用的1.3 L发动机。

第二代Generation Ⅱ(1981~1994年)

1981年德国法兰克福国际车展前夕,大众推出了第二代Polo。外形方面,大众设计师对第二代产品做了部分修改,保留三门设计的同时,缩小了行李厢后盖的斜度,尾部显得更加陡直。这样一来,原本两厢轿车后排空间宽大的优势进一步加强,后排座椅放倒后,行李空间可以扩展到1 000 L,如此的数据在当时可谓是同级别车型中的佼佼者。

在第二代Polo推出时,厂家对动力并没有做出更多的推进,1.1 L和1.3 L发动机仍然担任主要的动力输出。直到1982年,大众才推出了更加强调运动性能的Polo Coupe,这个车型分支开创了Polo运动版本的先河,同时为今后GTI版本Polo的诞生埋下了伏笔。

Polo量产之后的34年间有很多值得记忆的精彩时刻,其中在1983年,Polo的总产量达到100万辆,成为该车型历史中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一页。在第二代Polo服役的14年间,大众对该车型进行了两次比较大的改进。第一次是在1986年,推出了当时Polo车型的顶级运动款Polo GT G40,排量1.3 L的GT G40装备了机械增压装置,最大功率达到85 kW,刷新了之前所有Polo车型的动力记录。同年,大众为Polo装备了首款柴油发动机,为小型车提供了更低燃油消耗的动力选择,其百公里油耗仅为6.0 L。

第三代Generation Ⅲ(1994~2001年)

经过前两代的发展,Polo已经在小型车市场稳稳站住了脚,逐渐确立了小巧实用的市场定位。时间进入上世纪90年代,汽车技术和制造理念有了长足进步,大众在1994年推出了第三代Polo。从新一代Polo身上我们看到,小型车的标准不再只是满足于日常的单纯驾驶需求,而是向追求舒适性、安全性和配置丰富方面发展。

第三代Polo在外形上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4门造型更适合普通家庭使用,经过修饰的流线型车身线条在满足时代审美的同时也更能有效降低风阻系数。由圆形改进为方形的前大灯搭配与车身同色的前保险,让第三代Polo拥有了一幅和同时代大众品牌车型相同的带有微笑表情的前脸。

从第三代产品开始,1.4 L和1.6 L发动机开始加入Polo的动力序列,不仅如此,大众还为其搭载了全新TDI涡轮直喷柴油发动机。所有这些能够加强内功的改进都得益于Polo和Golf之间有了更多技术共享的机会。

1998年Polo推出了GTI版本,GTI最初只用于Golf的运动车型,后来各厂家不同车型纷纷推出了GTI版本,渐渐地,GTI成为高性能紧凑轿车的代名词。Polo GTI也成为当时最快的Polo车型,最高时速超过了200 km/h,3 000辆装备了最大功率为88 kW的1.6 L发动机的Polo GTI刚上市便销售一空。到1999年时,Polo的累计产量已经突破600万辆。

第三代Polo的市场寿命只有8年时间,比上一代缩短了不少,正是由于科技的进步加快了产品换代的速度。最明显的变化是,在第三代Polo上,发动机运用了当时最新的电喷和增压技术,在制造中也使用了更多轻金属原料。同时,像ABS、助力转向、安全气囊等技术都提高了Polo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第四代Generation Ⅳ(2001~2009年)

2001年我们顺利迎来了第四代Polo,此时大众公司陆续整合了产品系列,并已经采用同平台战略研发新车,因此第四代Polo的底盘和大众旗下的斯柯达Fabia相同,在大众内部的编号为PQ24。

2002年第四代Polo被引进国内,落户上海大众。也是从这时起,国内消费者正式接触到Polo。在国外,大众对第四代Polo的外形做了一次“大手术”,抛弃了上一代产品周正的外形,转而把新Polo塑造成敦厚圆润的灵巧小车,特别是圆形前大灯让人回想起第一代和第二代时的造型。

第四代Polo面世短短4年后,也就是2005年,此时正值Polo诞生30周年,在这一年大众发布了第四代Polo中期改款车型,全新设计的U型前脸替代了之前可爱的四眼大灯设计,在动力方面也换装了1.4 L汽油直喷FSI发动机,更加注重环保和能耗问题。

第五代GenerationⅤ(2009年3月发布)

结合了Golf的动感和Scirocco尚酷的优雅,在2009年日内瓦车展亮相的第五代Polo展现给我们的是时尚潮流的外表,全新设计的前脸、平直的腰线和低矮的底盘都显示了新款Polo不同以往的造型理念。除了水平格栅和经典的紧凑两厢造型,你很难在第五代Polo上再找到老款的影子。

第五代Polo车长为3 952 mm,比上一代加长了36 mm,车身宽度也加宽了32 mm,达到1 682 mm。外形上第五代Polo的最大特点是车身压得很低,更贴近地面,高度只有1 454 mm,运动趋势更加明显。

大众此番为新款第五代Polo配备了具有高效环保的动力组合,其中有两款发动机是全新研发的,一款是1.2 L TSI涡轮增压直喷汽油发动机,最大功率为77 kW,百公里油耗只有5.5 L。另一款1.6 L TDI高压共轨柴油发动机,最大功率虽没有1.2 TSI出色的,但也达到了66 kW,对于紧凑型两厢Polo已经足够高效。

篇5:《人类理解论》书评,中文版

约翰·洛克(1632.8.29~1704.10.28),英国哲学家、经验主义的开创人,同时也是第一个全面阐述宪政民主思想的人,在哲学以及政治领域都有重要影响。代表著作主要有:《论宽容异教的通讯》《政府论两篇》《人类理解论》《人类悟性论》等。著作概述

《人类理解论》一书是英国著名哲学家约翰.洛克的哲学代表著作。本书从1671年写起,直到1687年才完成,在1690年出版。《人类理解论》这一著作在西方哲学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洛克在这部著作中所提出并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关于人类知识的起源、可靠性和范围。著作要点

从哲学的继承性上看,洛克走的是弗兰西斯.培根和托马斯.霍布斯的路线,即知识起源于感觉、经验——而不是来自什么“天赋”。可以说,洛克是进一步发展了感觉主义的一个典型的英国经验主义者。

在洛克之前,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提出了所谓的“天赋观念”,即人类最基本的知识或观念并不借助于感觉、经验,而是与生俱来的或天赋的东西。而洛克在哲学上(认识论上)的出发点就是在大力驳斥“天赋观念”的同时,针锋相对地提出了与洛克的名字分不开的——白板说。白板的意思是说,人类没有感觉、经验之前(譬如,初生的婴儿)的心理状态就像一张白纸一样,上面并没有任何字迹,即没有任何观念。洛克说人类的知识都是以经验为基础的,而且归根到底都是从经验中来的。洛克提出认识论上的白板说是针对“天赋观念”论而发的。

洛克认知地论证了人类知识起源于经验,而经验就是客观世界的事物作用于感官的结果。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的,如果说“霍布斯把培根的学说系统化了,但他没有更详尽地论证培根关于知识和观念起源于感性世界的基本原则”,那么,“洛克在他论人类知识的起源的著作中,论证了培根和霍布斯的原则”(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

在《人类理解论》一书中,洛克探讨了知识和观念起源于感觉经验这一经验论的基本原则,他把经验分为两类,即外部经验和内部经验。洛克所说的外部经验是指客观世界的事物对人类的感觉器官发生作用的结果,他把这种经验叫做感觉,而他所谓内部经验,是“心灵的本身活动”,他把这种经验叫做反省。

正如他把经验分为两类一样,洛克把客观世界的事物的本质也分为两类,即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第一性质是指客观事物的广延性、形状、不可入性、运动、静止、体积等等,他认为这类性质是不以人的知觉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的,是在事物的任何变化下都会保存着的;而第二性质是指事物的颜色、声音、气味、口味等等而言的,洛克认为第二性质是主观的、即不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好像是认识的主体通过感官附加到客观世界事物上似的,这样说来,势必得出,如果没有眼睛来看,那么煤就不是黑色的,如果没有耳朵来听,那么打雷也就没有声音了。后来的英国哲学家贝克莱正是利用洛克关于第二性质的说法,指出第一性质也是主观的而不是客观事物所固有的。著作地位

篇6:喜福会读后感

在《喜福会》中,沉默的主题似乎无处不在,但又仿佛是作者在漫不经心中流露出来的。书中的女性不仅是沉默的受害者,也是将沉默锻造成一把锋利无比的剑去互相伤害的杀手。小说中的琳多和魏芙丽这对母女就是最典型的代表。女儿魏芙丽少年时代很有下棋的天赋,每逢与人对弈都犹如有神人在暗中相助,无往而不胜。她在学校和市、州级的比赛中都捧回过奖杯,这令做母亲的颇为自豪。她走在街上,逢人便拿出登有女儿照片的杂志封面向人炫耀。这引起了女儿的反感。争吵之后,母亲一连几天缄口不语,对女儿下棋的事情不闻不问。最后,女儿沉不住气了,主动与母亲讲和,又继续参加比赛。然而,奇怪的是从此以后她身上的那股神奇的力量不见了。她一输再输,()直到最后不得不放弃了下棋,从一个天才的棋手变成了个“普通人”。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超现实的描写。女儿身上神奇的力量自然是母亲所赋予的,而母亲的沉默竟永远地夺去了她的天赋。在母亲的眼中,女儿的生活是透明的,一切都逃不出她的眼睛。但是,当女儿带着她参观自己新布置的住所,希望间接地告诉她自己已再婚的消息,并迫切希望得到她的首肯与祝福时,母亲却作出一副充耳不闻、事不关己的样子,或者顾左右而言它,或者干脆不予理睬,把女儿悬在了沉默的半空中,使她受到了比来自话语更加深重的伤害。对这一点女儿有着切肤的体会:“我妈妈懂得怎样让人痛苦,这种痛苦比任何其他形式的痛苦都更加深重”。这位母亲能让“白色变成黑色,黑色变成白色”,让女儿经过精心调整、自以为满不错的新生活――包括新婚的丈夫、自己的女儿与新继父之间和谐的关系、丈夫送她的贵重礼物裘皮大衣、精心布置的家;一切的一切都变得一无是处、毫无价值可言。母亲利用沉默这把利剑把女儿戳得鲜血淋漓、体无完肤,而更可悲的是女儿从母亲身上继承来的那不可救药的心理情结(非要得到别人的肯定才能生活得心安理得)。一个非要不可,一个执意不给,这场不见硝烟的沉默战争使母亲和女儿都身心交瘁,伤痕累累,在双方感情上造成了本不该有的深深的伤害。一天,当女儿下定决心要去找母亲说个清楚时,她才在母亲睡熟的时候霍然发现,自己那强大的“敌人”原来不过是一个毫无攻击力,甚至是不堪一击的老妇人,这是多少年来她第一次发现母亲的真实面孔。经过一番母女间推心置腹的交谈。女儿终于认识到:

真的,我终于懂了,不是懂了她刚才所说的话,而是那些原本就是真实的事情。

篇7:《喜福会》观后感

细细品味一部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为此就要认真思考观后感如何写了。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喜福会》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喜福会》观后感1

《喜福会》所讲述的是四位华人移民妇女和她们在美国长大的儿女各自之间的故事。小说的题目《喜福会》原是母亲们打麻将的聚会。这些妇女移居美国已有几十年,但她们仍念念不忘从小受过的传统教育,恪守着中国几千年来渗透于妇女血液之中、几乎已成为天性的封建男权的思想。她们共同的理想就是要严格教育、管束自己的女儿,使她们能逃脱自己这一辈女人的命运,成为她们眼中幸福的女人。然而,对于母亲的管束,女儿们则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一味反抗,在这个种族、阶级、性别不平等的美国社会里,两代女性上演了一出由相互争斗到殊途同归、相互认同的悲喜剧。在这出悲喜剧中,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不是人物口中道出的事情,而是那些她们无法启口、无法触及、讳莫如深的事情,是沉默背后的东西。在那里,沉默已经变成了一个象征,它那巨大的毁灭性力量摧毁着女性赖以生存的自尊、自信和勇气,使她们在沉重的压抑之中丧失生存的潜力。然而一旦打破沉默,这毁灭性的力量就会立刻消失,被压抑已久的人性就将得到复苏,平衡和谐的关系就会得到恢复。《喜福会》中母女们的悲欢故事大部分都是以沉默和打破沉默这条主线编织起来的。

《喜福会》给我们的启示之一就是:在美国,所谓的多元文化,也就是亚文化与主流文化持续一致的新格局,从本质上来说但是是一场掩人耳目的把戏,是对亚文化的同化和心理侵略的`掩盖。那么,与其他少数民族的女性一样,华裔女性只有重新找回原本的自我,打破文化的沉默和性别的沉默,按照自己的方式自尊、自信、自主地应对生活,才能最终进入“喜与福”的境界。

《喜福会》观后感2

一个女孩做童养媳进入一个地主家庭,在某种层面,她更像是一个仆人和生育工具,被婆婆教导三从四德,逼着吃药让她可以早点生孩子,盼着孩子生出来之后,如果是个女孩,婆婆脸上的期盼和笑容就一下子淡了下去,开始新的一番喂药,盼孙子。

如果你觉得这个婆婆是简单的坏和没人性,那么你就错了,因为或许在很多年前,她也是一个童养媳嫁进地主家,被婆婆的婆婆逼着生子,最终熬到当了婆婆。

有句话叫做“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你也不禁思考“同是远嫁他人家的妇人,又相煎何太急”呢?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女性受的摧残不可谓不强,我们都容易把摧残背后的那只手,聚焦在一个恶毒的婆婆身上,聚焦在一个软弱或滥情的丈夫身上,聚焦在说闲话的乡里乡亲身上

但或许“自相残杀”又被“男人迫害”的女性们,实际是被困在了对男性和女性的深层认知和定义上,她们都走不出来。

这种认知中,女性的价值感来自于丈夫,来自于拥有男性后代,来自于良好的行为带来的认可,她的价值感并不来自于她自己这个独特的个人本身。

可怕的是,沉浸在这种认知和逻辑中的,不只是男性们,还有女性们本身,甚至于,她们沉浸更深,就像传统社会中,逼迫女性最深的,往往是那些深深沉浸在对女性角色错误认知中的婆婆或母亲们。

她们始终顺着这种“逻辑”来进行自己的生活,来教育自己的女儿,认为是生命本身就是苦,却没有想过是这种“逻辑”本身或许就并不正确。

文化和思想的迫害,是透过人来进行的,像怪圈的迷宫,但是是需要改变的,女性需要顺服的品质,但独立并且值得被尊重。

《喜福会》观后感3

四对母女八个女人的一台戏,演出了人世间的辛酸苦辣,流露出人世间的冷漠与真情。

一:封建社会的女性

四位母亲在中国传统的社会中都因受到压制和伤害而前往美国寻找新的希望。无论是毫无感情出于无奈的娃娃亲,还是花花大少给予的伤害和羞辱,或是由于意外受人强暴而被家人拒之门外,又或是命悬一线时抛弃了自己的孩子,都无不反应出中国旧社会女性地位的低下和忍气吞声的现象。她们每个人,在过去都活得像一座孤岛,然而在她们相遇后,过去受的伤使她们产生了心灵间的共鸣。

二:母女之间的真情

母亲将过高的希望强加于女儿身上,造成了母女间心灵的隔阂。错误的爱的方式,逼着孩子丧失了自我和信心。孩子小时候为了满足母亲虚荣心所承受的压力,终将转变成孩子长大后习惯性自责与自我的丢失。尽管母亲有母亲的苦衷,但孩子也有孩子的难隐之言。母亲精明干练的掌控,女儿精明干练的挣脱,在这场母女的博弈中,双方都在掌控和挣脱中迷失了自我,而最终还是只能在彼此谅解中找到自我。在母亲眼中,给予女儿的希望是爱的代名词。而在女儿眼里,来自母亲的希望可能正是遮蔽希望之光的乌云。

三:清楚自己的定位

篇8:析《喜福会》的人名翻译

关键词:文学作品,人名,翻译策略,《喜福会》

中国译史上, 历来有对译名的讨论, 但译名问题还是未能得到足够的关注, 仍存在很大争议, 尚未达成译名如何统一的翻译策略。译名包括人名、地名、山河、湖泊、术语等专有名词的翻译。对于专有名词的翻译, 每位译者都应严肃认真对待, 因为专名翻译不当小则影响相互间交流, 读者理解, 译者名声、经济效益等;大则会引起国与国间的领土、主权等外交争端, 损害国家尊严。该文通过对比《喜福会》的不同中译本, 探讨《喜福会》的主人公名字的翻译。

人名翻译可大致分为两类:现实中的人名翻译以及文学作品中的人名翻译, 二者的翻译策略同中存异。查阅相关翻译理论书以及中国知网可知, 从古至今都有学者对人名翻译的问题提出看法。纵观各家观点, 如顾宝和“英语姓名汉译漫谈”, 刘洪泉、吴长青“英文人名汉译规范之管见”, 文有仁“新闻报道中外国专名的翻译”, 王金波“谈国内翻译研究中的译名问题”, 王秉钦“论中西人名文化比较与翻译”, 等等, 人名翻译策略大致可归纳为:

第一, 名从主人 (即音译) 。该翻译策略涉及一个问题:如该人不是来自说英语的国家, 那么他或她的名字的翻译是按英语发音, 还是其母语的发音音译呢?对此, 有学者提出, 在名从主人翻译策略下, 辅以名从主籍, 即按该人的母语发音来音译其姓名。第二, 约定俗成和参照当前通行译名手册, 即沿用前人的翻译成果, 这就要求译者勤查资料和工具书, 如:《英语姓名译名手册》、《法语姓名译名手册》、《德语姓名译名手册》、《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等。第三, 同名同译 (即一名一译) , 同时应考虑中国人取名时的男女有别, 字的意义内涵。第四, 译名加注释。按音译后, 如有必要, 以脚注或尾注形式, 解释名字的背景、习俗、典故、内涵等。第五, 与时俱进, 即考虑当下读者的阅读习惯和社会现实, 斟酌选字用字。

上述翻译策略大多考虑的是现实中的人名翻译, 其同文学作品中的人名翻译有相同处, 也有不同处。文学作品中的人名有时承载丰富的内涵, 人物的命运, 有时是作者精心设计, 具有深刻的寓意, 体现人物的性格, 正所谓人如其名。所以文学作品中的人名翻译策略可借鉴现实中的人名翻译策略;与此同时, 还要考虑文学作品的特点, 原作者的意图, 灵活采用音译、意译、意译加注、直译加注、首次出现加注源语、写译序等策略。在此, 以《喜福会》的主人公姓名汉译为例。

著名美籍华裔作家谭恩美的《喜福会》于1989年出版。一经问世便轰动美国文坛, 掀起了一股华裔文学热潮, 成为当年美国四大畅销书之一, 售出约27万精装本, 共印27次。《喜福会》位列《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达九个月, 获“全美图书奖”、“全美图书评论奖”、“1990年海湾地区小说评论奖”、“联邦俱乐部图书奖”、“加州书评会最佳小说奖”等, 被选入《诺顿文学入门》教材, 被拍成电影。《喜福会》被翻译成35种语言。谭恩美1952年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 后就读圣荷西州立大学, 获英语语言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 擅长描写亚裔美国人的生活和他们面临的文化冲突, 善以细腻生动的手法描写中国文化中最富代表性和特色的事物, 向西方读者展示东方世界的魅力和神奇。

《喜福会》由四章构成, 每章又由四节组成, 一节就是一个故事。书中主要涉及八个人物, 每个人物以第一人称讲述自己的故事 (一位母亲去世, 由其女儿代为讲述) , 十六个故事构成全书十六个小节。这八个人物分别是:母亲一代人:Suyuan Woo, An-mei Hsu, Lindo Jong, Ying-ying St.Clair;女儿一代人:Jing-mei“June”Woo, Rose Hsu Jordan, Waverly Jong, Lena St.Clair;即移民一代的美籍华裔母亲和在美国土生土长的一代美籍华裔女儿。《喜福会》成功的一大因素是, 淋漓尽致地再现母女两代人因语言、文化、价值观等差异而产生的激烈矛盾冲突。母亲一代人是在中国遭受了艰难困苦的美国移民。女儿一代人是在美国土生土长, 接受高等教育的“香蕉人”。移民美国的母亲们希望自己的后代能成为地地道道的美国人, Suyuan Woo提到对女儿的期望:“她一出世就是在美国, 我会让她讲一口流利漂亮的美式英语, 不会遭人白眼看不起。”[3], 同时又不希望她们背根忘祖。与之相冲突的是, 女儿们则瞧不起她们的母亲, 认为自己就是地地道道的美国人, 不愿接受中国文化。两代人间的冲突由此产生, 然后磨合, 最后达到和解。母亲一代代表着传统的中国文化, 而女儿一代代表着美国文化, 二者的冲突是全书的焦点。这些冲突淋漓尽致地体现在语言、文化、生活习惯、爱情观、事业观等上。

作者谭恩美在书中专设一页把母女两代人的名字分两组列出:

THE JOY LUCK CLUB[1]

THE MOTHERS

Suyuan Woo

An-mei Hsu

Lindo Jong

Ying-ying St.Clair

THE DAUGHTERS

Jing-mei“June”Woo

Rose Hsu Jordan

Waverly Jong

Lena St.Clair

这是作者精心安排的, 以此体现母女两代人的冲突。母亲们希望女儿们成为地道的美国人, 但同时又希望她们不要忘记自己的根——中国, 所以在为女儿们取名时, 保留了中国的姓氏, 除Lena St.Clair这个名字。而女儿们则基本不用自己的中国姓氏, 都用外国的名, 这是冲突的体现之一。原著中有一节讲到, Lindo Jong在叫Jing-mei“June”Woo的名字时, Ying-ying St.Clair的回答说明了母女两代人的冲突:“So, Jing-mei, you go to school now?”says Auntie Lin.“Her name is June.They all go by their American names, ”says Auntie Ying.[1]母亲一代人习惯叫她Jing-mei, 但是女儿们一代则用英文名, 由此不难看出, 母亲和女儿两代人的名字也是作者精心安排的冲突。作者赋予两代人的名字以丰富的文化内涵, 所以其名字的翻译就要考虑文学性。

本文选取程乃珊等 (2006) 田青 (1992) 台湾译者于人瑞 (1990) 的译本:

程等译[3]:吴素云、许安梅、龚琳达、映映圣克莱尔;吴精美、许露丝、薇弗莱龚、丽娜圣克莱尔

田译[5]:吴宿愿、苏安梅、钟林冬、圣克莱尔映映;吴晶妹、乔丹苏罗丝、钟韦弗利、圣克莱尔琳娜

于译[9]:吳宿願、蘇安美、江靈多、9) 影·聖克烈;吳菁妹、若絲·蘇·約旦、未伏里江、利娜·聖克烈

观三种译文, 考虑原作者意图, 将母女两代人的姓名分两组来看。就母亲一代人的名字翻译来看, 相同背景和作者意图, 但翻译策略不一致, 前三位母亲的名字翻译按照中国人的习惯把姓放在前, 名放在后, 但是最后一位母亲的名字翻译则按照美国人的习惯名在前, 姓在后, 似乎有点混乱;再看女儿们一代, 也存在相同问题。三种译本皆存此问题。三种译本都未能考虑原作者的名字安排意图, 即制造母女两代的矛盾冲突。参照前人总结的人名翻译策略, 考虑该文学作品中的人名特点, 结合谭恩美女士的创作意图, 本文将母女两代人的名字翻译如下:

母亲 女儿

吴宿愿 琼 吴

许安梅 露丝 许

钟林多 薇芙丽 钟

顾映映 莉娜 顾

采用人名翻译的音译策略, 考虑中国人取名的男女选字差别, 选择女性化的名字;考虑到该文学作品中的人名含有深刻内涵, 进一步考虑原作者意图, 即用两代人的名字制造矛盾冲突。所以, 在翻译时将母女两代人的名字分别处理。

母亲一代代表传统的中国人, 所以人名按照中国人命名方式——姓在前, 名在后, 选择中国人给女儿取名时的女性特征汉字。在此, 特别指出“Ying-ying St.Clair”为何翻译成“顾映映”?原著给译者的提示:“My father proudly names her in her immigration papers:Betty St.Clair, crossing out her given name of Gu Ying-ying.”[1]“My mother said I would bring shame into the house, but I only giggled as she tried to tuck my hair up with long pins.She loved me too much to get angry.I was like her.That was why she named me Ying-ying, Clear Reflection.”[1]由此可知该母亲的姓名“Gu Ying-ying”, 翻译是为何选“映映”, 而不用中国女孩较常用的“英英”、“莺莺”等?后一句提示, 因她长得像她妈妈, 所以她妈妈给她取名“Ying-ying”, 即“Clear Reflection”清楚反映;“映”, 即照射, 反照, 反射等, 其姓名翻译成“顾映映”。

女儿一代的名字做上述翻译处理, 是考虑到前文所说的原作者意图, 即制造冲突, 反应母亲和儿女的矛盾心里, 一心想要她们成为地道的美国人, 同时又希望她们不忘根背祖, 所以保留家族姓;而女儿们所刻意用美国人的名字, 希望摆脱任何中国人的痕迹, 所以在名的选字上就选择具有美国风味的字, 达到一读就知道是外国人的名字的效果。这样翻译, 姓名本身也就具有了矛盾冲突。

综上所述, 在翻译文学作品中的人名时, 必须深思熟虑, 不能仅参照普通人名的翻译策略仅进行音译, 还要认真阅读原著, 分析并理解原作者意图, 分析是否赋予主人公名字更深层次的内涵, 采用灵活的文学作品人名翻译策略。作为一名译者, 在进行人名翻译时要十分谨慎, 正如文有仁教授所言:“作为译名译者, 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加强自身对外语专名翻译的素养:首先, 译者应该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其次, 译者应该博览群书, 广泛积累;再者, 还要勤于查核, 多方参证。”[8]当然, 该文对《喜福会》主人公人名的分析和翻译只是一家之感, 诚恳接受批评指正, 望更多学者致力于文学作品人名的翻译研究, 为翻译研究领域注入更多新思想。

参考文献

[1]Tan, Amy.The Joy Luck Club[M].New York:G.P.Putnam’s Sons, 1989.

[2]顾宝和.英语姓名汉译漫谈[J].外语研究, 1987 (1) :76-78.

[3]程乃珊, 贺培华, 严映薇译.喜福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4]刘洪泉, 吴长青.英文人名汉译规范之管见[J].上海翻译, 2009 (1) :57-61.

[5]田青译.喜福会[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 1992.

[6]王秉钦.论中西人名文化比较与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 (大连外国语学院学报) , 1994 (5) :31-35.

[7]王金波.谈国内翻译研究中的译名问题[J].中国翻译, 2003 (3) :62-64.

[8]文有仁.新闻报道中外国专名的翻译[J].中国翻译, 2008 (3) , 68-71.

上一篇:如若深爱现代诗歌下一篇:馆陶县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