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篇名著

2024-04-11

名篇名著(精选10篇)

篇1:名篇名著

名篇名著

1.《景阳冈武松打虎》是()代,()所写的。

2.“三碗不过岗”是什么意思?

3.《关云长单刀赴会 伏皇后为国捐生》是出自明代()的《》

4.刘备所倚仗者,()。

5.瑶琴三尺胜雄师,()。()土人指点到今疑。

6.连线。

景阳冈单刀赴会

关于长弹琴退仲达

伏皇后为国捐生

武侯拒谏失街亭

马谡武松打虎

7.选择。

①描写武松时,用()6个字形象生动的刻画了武松高大的形象。

A.抡、劈、揪、按、踢、打

B.劈、捆、敲、打、踹、拽

C.砍、踢、拧、踹、打、跺

②中国的第一部流传最广、影响最深、成就最高、气魄最大的章回体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即《》

A.《三国演义全集》

B.《关云长单刀赴会 父皇后为国捐生》

C.《景阳冈武松打虎》

D.《三国志通俗演义》

③《宝玉挨打》是出自四大名著之一《》中的。

A.西游记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红楼梦

8.《宝玉挨打》中写了贾政、贾宝玉、贾环、王夫人、贾母等人的()活动。9.本模块中,你对()最感兴趣,为什么?

10.你还知道《水浒传》里的《》。

篇2:名篇名著

1、《猜猜我有多爱你》作者:(英国)麦克布雷尼 文,(英国)婕朗 图

2、《爷爷一定有办法》作者:(加)吉尔曼 文图

3、《文字的奥秘》作者(中国)邱昭瑜

4、《小猪唏哩呼噜》作者:(中国)孙幼军

5、《神奇的钓鱼竿》

6、《阿罗系列》作者:克罗格特-约翰逊

7、《恐龙的温馨故事绘本》作者(日本)宫西达也

8、《小企鹅心灵成长故事》 作者:汤素兰王一梅等

9、《我的第一本安全护照》(注音版)(套装全6册)编者:刘劲松

10、《木偶奇遇记》作者:(意大利)卡洛·科罗狄

11、《安徒生童话》作者:(丹)安徒生

12、《格林童话全集》作者:(德国)雅可布·格林,(美)威廉·格林

13、《说谎的放羊娃》 民间故事

14、《一千零一夜》 阿拉伯民间故事

15、《彼得兔的世界》作者:比阿特丽克斯•波特

16、《恩德童话绘本》作者:恩德

17、《小淘气尼古拉的故事》 作者:(法国)让·雅克·桑贝

18、《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作者:(英国)罗尔德•达尔

19、《波普先生的企鹅》作者:李雪琴

20、《没头脑和不高兴》

21、《巨眼丛书》作者:克莱尔·德鲁安等

22、《亲爱的笨笨猪》樱桃园·杨红樱注音童书作者:杨红樱

23、《调皮的日子》作者:秦文君

24、《会飞的教室》作者:(德)艾利克·卡斯特纳

25、《绿野仙踪》影响孩子一生的世界十大名著(少儿注音彩图版)作者:(美)鲍姆

26、《小淘气尼古拉的故事》作者:(法)戈西尼 编文,(法)桑贝 绘

27、《波普先生的企鹅》作者:(美)阿特沃特 等

28、《没头脑和不高兴》作者:任溶溶

29、《酷蚁安特儿》作者:霞子

30、《不一样的卡梅拉》作者:(法)约里波瓦 著,(法)艾利施 绘

31、《为什么动物会有尾巴》作者:法纳塔·卡普托等

32、《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作者:宫西达也 文/图

1、《父与子全集》:(德)卜劳恩

2、《查理和巧克力工厂》 [英国]罗尔德·达尔

3、《亲爱的汉修先生》(美)克莱瑞

4、《马燕日记》:中国 马燕

5、《世界儿童珍爱的100个经典童话》(金卷、银卷)

6、《影响孩子一生的世界大科学家》

7、《昆虫记》(法国)法布尔

8、《漂亮老师和坏小子》(中国)杨红樱

9、《同桌冤家》 作者: 伍美珍

10、《柳林风声》[英国〕格雷厄姆

11、《鲁滨逊漂流记》(英国)丹尼尔•迪福

12、《乌丢丢的奇遇》作者:金波

13、《芝麻开门》作者:丁树华

14、《中国最著名的神话故事》(吉林科技出版社)

15、《我要做好孩子》作者:黄蓓佳

16、《盛世繁花》(童话卷1、2、3)

17、《窗边的小豆豆》 [日]黑柳彻子

18、《夏洛的网》(美)怀特

19、《爱的教育》(意大利)亚米契斯

20、《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作者:林汉达

21、《快乐王子集》[英]王尔德

22、《小淘气尼古拉的烦恼》 [法]桑贝/葛西尼

23、《好心眼儿巨人》 罗尔德•达尔[英]

24、《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 特拉弗斯[英]

25、《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比]于尔克.舒比格

26、《玛丽•波平斯阿姨回来了》 [英]特拉弗斯

27、《风的旱冰鞋》 日本安房直子

28、《繁星 春水》 冰心

29、《阿凡提故事》赵世杰

30、《爱丽斯漫游奇境》英国卡罗尔

31、《皮皮鲁传,鲁西西传》郑渊洁

1、《中国兔子德国草》 中国周锐

2、《带一本书去南京》 中国苏凌、蔡文进

3、《画说五千年“末解之谜”》

4、《绿山墙的安妮》加拿大 蒙哥马利

5、《时代广场的蟋蟀》美国 乔治塞尔登

6、《草房子》中国 曹文轩

7、《男生贾里女生贾梅》中国 秦文君

8、《城南旧事》日本 林海音

9、《逝者如渡渡》中国 申赋渔

10、《告诉世界我能行》中国 卢勤

11、《青铜葵花》中国曹文轩

12、《盛世繁花》(小说卷1、2、3)

13、《向着太阳歌唱》中国 徐传德

14、《沈石溪动物小说系列》沈石溪

15、《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美国 海伦·凯勒

16、《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 曹余章

17、《我们仨》中国杨绛

18、《沧海月明珠有泪——唐诗,我的浪漫情怀》

19、《少年不识愁滋味——宋词,我的温柔体验》

20、《名人传》法国 罗曼·罗兰

21、《夏洛的网》(美国)E·B·怀特 任溶溶译

22、《西游记》(中国)吴承恩

23、《三国演义》(中国)罗贯中

24、《哈利.波特》英国J.K.罗琳

25、《鲁滨孙飘流记》(英国)丹尼尔·笛福

26、《史记故事》(中国)司马迁

27、《水浒传》(中国)施耐庵

28、《爱的教育》意大利亚米契斯

29、《稻草人》叶圣陶

30、《宝葫芦的秘密》张天翼

31、《海底两万里》(法)儒勒.凡尔纳

32、《宫泽贤治童话》(日)宫泽贤治著

3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俄)奥斯特洛夫斯基

34、《我是猫》(日本)夏目漱石

篇3:高考语文名著名篇复习要点分析

1 针对大纲要求, 对自己现有能力进行准确定位

许多学生盲目复习语文, 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来提高自己的复习效率, 这必然会导致事倍功半的结果。其实正确把握从何入手来提高自己的语文成绩, 是建立在对自己准确定位的基础上来讲的。如何定位?就高考语文名篇名著的复习来看, 要想在这一环节取得理想的成绩, 首先应该认真阅读高考语文大纲:明确文学名著题的考察范围、拟题角度和出题形式, 了解名篇名著这种类型题的特点和命题规律, 把握其考察的重点等。就历年高考语文文学名著题的命题特点来看, 此类题是检测学生能否对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进行了解, 能否在阅读文学作品中感受人物形象, 品味语言, 领悟人物内涵的能力, 能否理解作品中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能否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这就需要考生从大纲出发, 有针对性的进行的阅读记忆。定期反省自己, 及时调整自己的复习计划, 提高自己的复习效率。学生也可针对某个名著的名称、作者、人物、故事情节、内容理解、阅读感受等方面分析, 举一反三便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 制定合适的计划, 分阶段提高

上面讲到了给自己定位, 接下来便是针对自己的不足制定计划进行锻炼提高。名著题的把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短时间的突击训练效果往往不好。古语有云:“凡事豫则立, 不豫则废”, 考生应制定一套的学习计划, 最好是阶段性计划, 详细拟定每个阶段的训练内容和要点, 以便高效的进行复习。计划尽量详细, 最好将阅读对象、训练重点、阅读任务、阅读方式等都列入。考生应将与高考有关的名篇名著准备齐全, 利用闲暇时间按计划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 持之以恒便会有所收获。

3 有目的、有重点的品读

高三年级, 因为时间很紧, 不能抽时间细读了, 所以在名著的阅读中, 应注意掌握一定的方法, 那就是有目的、有重点的进行品读。许多名著相对较长, 掌握一定的方法阅读, 既能做到把握重点又能科学有效。在品读名著时, 一方面要掌握作品的主要故事情节和主要内容;另一方面能够整理出人物之间的联系, 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与此同时, 最好能够把握作品的艺术特色和语言风格等。阅读方法有很多:默读、朗读、比较式读、摘录式读、批注式读、赏析式读、圈点式读等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 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 当然, 鼓励学生尝试各种阅读方式, 找到最有灵感的方法。

4 结合影视欣赏, 更加深刻的把握文章深度

许多文学名著都是影视作品的题材, 因此, 相当多的名著都被拍成影视作品以供欣赏, 例如:《红楼梦》、《围城》、《茶馆》等等。有时, 在高压的复习之余观赏名著的影视作品不仅能够释放压力、放松自己, 更能从电影或电视剧的视觉观赏中把握名著的主要内容、人物性格以及人物之间的联系。例如:许多同学在初读《围城》时不知所云, 就算硬着头皮读下去仍然没什么效果, 结果收效甚微。所以建议大家可以先看《围城》的电视剧, 通过电视的艺术魅力了解了人物之间的关系和大概剧情之后, 来解读书本当中费解的地方。观看时建议与同学一起, 一来比较有兴趣, 二来还可以相互交流感受,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挖掘文本中更深层次的涵义。

5 勤读文章, 在理解文章的同时增强自己的语感

上文提到了阅读名著的一些方法, 这些有许多方法可供大家选择, 另外还建议大家在晨读时大声的朗读名著, 特别是名著中最有代表的、最经典的桥段, 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做到“人书合一”的状态, 更深刻的了解文本的内涵。其实许多时候, 语文的学习特别是对名著题的理解更倾向于学生的语感, 这是一种说不清也道不明的东西。朗读是结合自己眼、口、脑的三者并用的结果, 因此在朗读的过程中我们更容易体会文章所反映的一些情感。而且, 有些专家在思维模式的调查中发现热爱阅读的人在阅读名著名篇时会对大脑的思维方式等进行惯性和定向培养, 因此这些人在理解文章时, 较其他不经常读书的人更容易抓住文章的主题, 理解也更深刻。所以, 希望学生能大声的朗读名著, 增强自己的语感。

6 多做笔记, 加强记忆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这句话不假。记忆的固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有时仅靠阅读是无法深刻的固化记忆。因此, 同学们可以在阅读名篇名著的基础上养成勤做笔记的习惯。然而, 做笔记是有一定的技巧的, 这主要是方便我们快速把握高考名著题的重点。因此应根据高考大纲命题特点来把握笔记的重点内容, 通常我们需要记录名篇名著的作者、文章的创作背景、作品想反映的社会现象、作品的主题, 然后就是作品的主要人物及其之间的关系、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主要事迹等等。在做笔记的同时即加深了记忆, 还培养了自己的归纳总结能力, 可谓一举两得。

7 课外名篇阅读训练, 锻炼自己的总结能力

由于许多同学的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有限, 为了锻炼自己, 应经常寻找一些有关解读或是评析性的文章著作, 以增强对名篇名著的理解能力。已经阅读的文章不能置之不理, 应定期的整理总结, 这样通过适当的训练和反复的总结, 运用和巩固所学知识并总结学习经验, 提高自己欣赏名著的能力, 相信大家对于名篇名著的学习能力将会提高, 大家也可从考试角度分析名著的重点, 这样高考名著题一定手到擒来。

8 往复式记忆, 将知识铭记于心

刚才提到了记忆的固化是一个过程, 需要我们经常温故知新才能形成永久记忆。因此我们在复习名篇名著时应当注意经常翻看笔记, 回顾文章的重点知识, 将暂时记忆固化成为永久记忆。回顾的过程一般比较快, 如果真正想要提高自己对文章的鉴赏和理解能力, 应该多次研读名篇名著, 这时你会发现你对名著的理解和体会会更深一层。就好像有名家说:在读阿Q正传时, 第一遍笑了, 第二遍皱眉了, 第三遍哭了。名著之所以有名, 关键就在于此, 其意味深长, 仅仅读一遍根本无法参透其主旨, 需多次研读。你会发现, 每次的理解都不同, 这时恭喜你, 你的能力提高了。

结束语

语文中尤其是名著的复习不是一朝一夕的, 同学们应把握每分每秒, 循序渐进。大部分学生是抱着提高成绩的心态来复习, 每次小考后成绩提高还可以, 成绩下降就会紧张抓狂, 疯狂的练题。在此还需要提醒大家, 将心态放轻松, 高考只是我们大家的一个人生经历, 这不是说大家可以放松下来不用复习了, 只是说我们应抱着不同的态度来应对高考。学习一定要把握这样的心态:功夫在平时, 过程放轻松。高考只是考察我们的能力, 只要能力提高了, 高考的胜利就在眼前。

参考文献

[1]陈付春, 立足考纲, 利用闲暇, 研读名著--浅谈高考语文名著名篇复习[J].考试周刊, 2010 (9) .

[2]苏卫兵.中学生名著阅读的现状及对策[J].语文教学, 2010 (7) .

[3]赵廷剑.高考语文复习须从基础知识入手[J].新课程学习, 2009 (5) .

[4]王建稳, 新课程背景下高考语文复习探析[J].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9 (4) .

篇4:名著名篇简答题备考方略

一、设题类型。

1、人物对应型。考题出现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或次要人物,让考生指出这些人物属于哪一篇(部)作品;或者出示一些描述性的语句,然后判断它们写的是谁。如2009届如东高三语文期中调研考试卷:

下面所列为贾宝玉在太虚幻境看到的判词(部分),请指出这些判词分别预示了贾府中哪个女子的命运。

①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②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③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④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⑤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2、词句阐释型。选取小说中内涵丰富的重要的词语或句子,让考生或理解其含义,或体会其情感。如2008年福建卷的两个简答题:

(1)下面是鸣凤跳湖前的心理活动,其中的“一堵墙”可以有哪些理解?

周围是那样地静寂,一切人间的声音都死灭了。她静静地倾听着,她希望再听见同样的叫声,可是许久,许久,都没有一点儿动静。她完全明白了。他是不能够到她这里来的。永远有一堵墙隔开他们两个人。

(2)请你谈谈下面画横线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这时,加西莫多重新抬起眼睛去望埃及姑娘,看见她的身子吊在绞刑架上,远远地在她的白衣服里作临死的痛苦的颤抖。随后他低下头去看看直挺挺躺在钟塔下面的摔得不像人样的副主教,他从心底里发出了一声呜咽:“啊!都是我爱过的人呀!”

3、情节概述型。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就比现时生活中发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情节本就是为主题服务的,自然要紧紧地围绕主题。而情节精彩与否,便是故事是否能够出彩的关键。情节,必是十分特别和细致的,于是才会深入人心。2009年名著名篇的考查题虽然可能会考得更细更灵活,但整体应该会保持稳定,可能以情节的考查为主。如2009届如东高三语文期中调研考试卷:

《哈姆雷特》在写克劳迪斯谋杀老国王之后,还写了四重误杀。请说出这四重误杀中的任意两重,并说说情节这样安排有何作用。

再如2007年福建卷的四个简答题:

(1)《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是一个著名的情节,请简述书中宝玉、黛玉共读《西厢记》的故事。

(2)《家》中觉慧说过这么一段话:

“我是青年,我不是畸人,我不是愚人,我要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

觉慧为什么与家庭决裂?他最后是如何为自己争幸福的?请简述。

(3)“关女儿禁闭”和“抢梳妆匣”是《欧也妮·葛朗台》中的两个情节,这些均与那个梳妆匣有密切的联系,请简述梳妆匣的来历。

(4)《巴黎圣母院》中流浪人为什么攻打圣母院?此事结局如何?请简述。

4、形象分析型。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他不同于真人真事,“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十部名著的许多人物已经成为文学殿堂中的不朽的典型,影响着一代代文学爱好者。因此,分析人物形象的简答题2009年也可能出现。如2008年第四期《新高考》:

试简要分析《老人与海》中对比在塑造老人硬汉形象上的作用。

5、手法探究型。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段可以是概括介绍,可以是具体的描写;既可以正面起笔,也可以侧面烘托;还可用到很多修辞手法,如比喻、象征、夸张、对比等等。这些手法重在把人物刻画得生动形象,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如:

《哈姆雷特》在人物的塑造上运用了人物间的对比衬托的手法,从而使人物的个性更为鲜明,请举出这样的两个例子,并作简析。

二、备考方略。

1、了解原著主要内容,把握艺术特色。

考试说明里明确提出要“了解有关名著名篇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有些同学自以为是,以为读读内容梗概,记人物情节就可达到目的。这是一种对自己极不负责的行为,文学名著阅读必须通读原著,不能以读导读、梗概来代替原著的阅读,更不能用识记“作家作品”来敷衍名著阅读。2009年备考,简单通过归纳故事概要来实现复习的目的肯定行不通了。

2、古今中外对举,小说戏剧廉颐。理解识记结合。

十部名著包括七部小说,两部戏剧,一部诗集,涵盖古今,集纳中外。命题者一定会多方兼顾,精挑细选。2007年福建卷的四个简答题虽然都考查了小说,但可谓中外对举,古今共现。2008年江苏卷的两题,涉及曹雪芹的《红楼梦》,鲁迅的《呐喊》,也是两个不同时代经典的顶峰与里程碑式的巨作。2008年福建卷的两个简答题一中一外,相互辉映。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对于一些重要的人物、情节,一些关键性的词句,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要熟知作品内容、关注情节发展脉络。特别注意细节与相似情节的比较,要避免人物张冠李戴,情节风马牛不相及等。

3、突出重点章节,关注典型人物,掌握答题技巧。

每一部名著都有相应的重点章节重点人物,这’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应考时,特别是最后时期,要凸显重点章节,突出典型人物,理清层次结构。就拿《红楼梦》来说吧,全书可以分为五大板块。作品的第一回至第五回,是全书的序幕,分别从不同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开展作了必要的交代。其中第五回是全书的总纲。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以及歌曲的形式,隐喻含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即所谓“万艳同杯(悲)”、“千红一窟(哭)”。第六回至第十八回为第二板块。从第六回开始,以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为契机,全面展开了《红楼梦》的故事。这一板块的主要内容是秦可卿之死和贾元春省亲。第十九回至第五十回为第三板块,从四个侧面来展示贾府的生活画卷:一是以贾母为首的贾府的主人们穷奢极欲的生活;二是在一派温柔富贵的表象下贾府内部你死我活的矛盾斗争;三是比较集中地安排了宝玉与黛玉、宝钗三人之间的故事,写出了这几个主要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四是写了晴雯的不可辱以及鸳鸯抗婚等情节,既写出了这些女孩子的纯洁优美,更写出了她们的刚烈和抗争。第五十五回至第七十八回为第四板块,主要写了贾府已经走上了无可挽救的衰败之路,重要的内容有“探春理家”、“抄检大观园”等。第七十九至第一百二十回为第五板块,主要写了四个方面内容:一是黛玉之死和宝玉、宝钗完婚;二是写贾府被抄的前前后后;三是写了主要人物的命运结局;四是写宝玉出家后贾府的“复兴”。《红楼梦》共写了七百多个人物,其中称得上典型的也有数十人。如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晴雯、袭人、史湘云、妙玉、贾母、刘姥姥等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在这些典型的中心,矗立着贾宝玉的鲜明形象。在典型创造上,与贾宝玉互为呼应而处于同样重要地位的当属林黛玉。

篇5:名篇名著读后感

读了这么多的名著,其中有一部让我印象最深刻。

我看到的是一个颇为吸引人的题目,让人迫不及待去了解内容的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读其内容,顿时让人醒悟了许多,我脑海里浮现出一个词:面对。只有勇敢去面对,战胜眼前的艰难险阻;只有勇敢去面对,就能挑战下一个挫折,新的体验是“面对”的结果。

当我看到“„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当作者看到希望的同时,又让父亲要求他自己下山的话击退了。作者当时的胆怯,使我看到了从前的自己,以前的我总是依赖一切可以让我依赖的人,一味地索取,从不知付出。遇到困难的同时,我伤心、绝望,甚至哭着喊着要找父母,后来我知道那是徒劳的。

“这似乎能办得到”,这一句话,已表明了作者重拾信心,鼓起勇气去与前面的胆怯打斗,作者在父亲帮助下,慢慢在战胜困难……是呀,困难其实并不可怕,惟独各人有各人的想法罢了,只有乐观及想办法能正确对待困难的。我明白这需要很大的决心,坚强的意志,信心是支撑行动的支柱,勇气是行动的能源,我们都不能视困难的价值不存在,我们只能努力汲取教训,深深享受挫折给我们的体会,了解一切的一切都是锻炼自己的机会。我,依旧学着面对…… 文章一直到作者成功感受到喜悦而结束,战胜艰难险阻所产生的成就感的背后是成千上万滴汗水,莫大坚持!这些是我们所忘不了的经历。作者在文中提到的启示,也是人类多一分的觉悟,当自己走在人生道路上,却迷失方向的时候,只需回忆自己战胜困难的事。遇到困难,只要走一步,再走一步……

篇6:【名篇名著导读讲义】08

(汤书昆)

关于艺术大师郭熙的基本情况

《林泉高致》是中国艺术理论发展史上的不朽名作,而这部名著的作者郭熙不仅是开一代风气的美术理论泰斗,也是中国绘画史上非常杰出的大师,是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的伟大创造者。像郭熙这样全面的艺术英才,在中外历史上都是不多见的。

郭熙,河阳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约生活在11世纪初到11世纪末这一时期。金元之际的名士元好问曾说郭熙活到80多岁,而同一时期的友人黄庭坚也多次提到“白头”;日本研究者曾布川宽则推断卒于1087~1100年之间。但由于郭熙晚年遭到贬抑,因而末期事迹多不可查考。

1054年前后,郭熙已是具有相当功力的画家,他曾在此年前为名诗人苏舜钦之兄苏舜元画过6幅摹李成画作的《骤雨图》。1068年,宋神宗即位,经宰相富弼推荐入京,担任御画院待诏,宋神宗特别喜爱郭熙的作品,宫内收藏较多,如学士院及尚书省、中书省这类中央核心机构的照墙上都是熙作,所谓“达于神宗天听”,被推许为当时画坛第一。神宗赞为“郭熙画鉴极精”,并将秘阁所有藏画拿出来让他详定品目,宣称“非郭熙画,不足以称”,以至满殿都是郭熙画。

但宋哲宗继位后(1085年后),对郭熙作品却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宫中所有郭熙画作都被撤换成古画。《画继》卷九《杂说》记载:

先大父在枢府日,有旨赐第于龙津桥侧,先君侍郎作提举官,仍遣中使监修,比背画壁,皆院人所绘瓴毛花竹及家庆图之类,取观,乃郭熙画也。问其所自,则云不知,又问中使。乃云:“此出内藏库退材所也,昔神宗好熙笔,一殿专背熙作,上即位后,易求古图,退入库中者不止此耳。先君云:幸奏知,若只得此退画足矣。明日有旨尽赐。且命舆至第中,故第中屋壁无非郭画,诚千载之会也。

从大红大紫到沦为糊墙装饰,有人以为与郭熙卷入新旧党争有关。但详细把握一下,基本可以认为:郭熙在神宗一朝大受推崇,固然跟新党的关系很密切,但推荐他的富弼却是旧党元老,而且郭熙与旧党核心人物文彦博交往颇深,与旧党要人苏轼、苏辙、黄庭坚时有唱和题跋,显然不能单从政治态度来理解郭熙的机运。如郭思在《画格拾遗》中记载:

《一望松》先子以二尺余小绢,作一老人倚松岩前,在一大松下,自此后作无数松,大小相连,转岭下涧,几十百松,一望不断,平昔未尝如此布置。此物为文潞公(文彦博)寿。意取公子子孙孙连绵公相之义。潞公大喜。

由此看来,神宗朝的郭熙党派意识不是很强。哲宗即位之时仅10岁,由高太后执政,一时旧党人士纷纷崛起。9年后,哲宗亲政,尽贬旧党,而与文彦博、苏轼等人关系密切的郭熙遭到冷眼也是可以理解的。单单认为郭熙是新党的代表画家是不当的。

郭熙一生直到晚年高龄还在创作大幅作品,如黄庭坚记载他元丰末年(时已80多岁)为显圣寺悟道者作12幅大屏,高2丈余,山重水复,黄曾与东坡、苏辙共观竟日,叹息不已。而且,郭熙为宫廷、官府、寺院作画甚多,应该是作品等身了,但今天郭熙传世作品只有《早春图》、《窠石平远图》、《山庄高逸图》等寥寥数幅。即便是相隔很近的《宣和画谱》,也仅记郭画30幅,连名作《早春图》也没有,而事实上,过了较长时间后的汤NB032还见过郭熙真迹约50种。我们只能说有意的冷落和运气不好使郭熙的绘画成果流失殆尽了,但值得庆幸的是《林泉高致》传到了后世。

郭熙的艺术创作及其精神遗产

郭熙是宋代名画家,师承山水画的圣手李成,被认为是李成最杰出的传承者。但郭熙并不是一个墨守大师之规的人,他创造性领会了李成艺术的精神,同时非常明确地以自然为本,“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终于大有所成。《宣和画谱》卷11记:

(熙)善山水寒林,得名于时。初以巧赡致工,既久,又益精深,稍稍取李成之法,布置愈造妙处,然后多所自得。至摅发胸臆,则于高堂素壁,放手作长松巨木,回溪断崖,岩岫NB033绝,峰峦秀起,云烟变灭NB034霭之间,千态变状。论者谓熙独步一时,虽年老落笔益壮,如随其年貌焉。

《宋文宪公全集》卷9记载的另一则欣赏感受也很能显其艺术魅力:“其所作《阴崖密雪图》,大阴NB035NB036而皓素淋漓,使人玩之,肌肤累累然起栗矣。”郭熙是重气象及传神的,他的作品也确实令人进入二维平面的主客融通境界,如果就山水画而言,中国历史上能达到这一水平的画家并不多,按性灵派的分类评价方式,已经可以归入神品与逸品之列了。

宋人绘画(尤其是五代和北宋的山水画)特别重视自然界整体气象的表现,往往是满纸历历山川,整体气韵飞扬,现实的仿真感成为构境的基础,主观的感情凸现不是特别强烈,形成天地包蕴人意的格局,这与明清以来人意在画境中非常鲜明有所不同。观宋画,往往会有较强的宇宙意识和天人和谐感,这是董源、巨然、李李、荆浩,直到范宽、郭熙„„诸大师艺术生命的精髓。

例如今存郭熙最知名的作品《早春图》(藏台北故宫博物馆):山间清晨,薄雾缠绕两座兀立的山峰,山顶清晰,山腰迷离;雾霭中有山泉静静流往山下;水流浅溅,寒石显露,有形姿多异的小树老树或浓或疏散落于山水之间。画作表现初春节令由寒向微有暖意转变时的场景,整体意象虽赋形于山水云树,但朦胧的寒意与朦胧的融融感贯注于笔墨里,仿佛自然生命正在我们心里演进,宁静而亲切、温润而灵动,恍恍然已与造化同游。

《林泉高致》的人生倾向与艺术思想

《林泉高致》由郭熙之子郭思编纂而成,前有郭思序,阐述绘画之本原大而且远之理及编纂缘由。正文分《山水训》、《画意》、《画格拾遗》、《画题》4篇,比较完整地阐述了郭熙对于绘画之道的深刻体验。

从思想渊源上说,《林泉高致》比较鲜明地反映出道家与儒家精神理想的牵引并且与中国经典的“儒道互补”心态构成若合符契。郭思序中言:“先子少从道家之学,吐故纳新,本游方外,家世无画家,盖天性得之,遂游艺于此以成名。”确实,道家的精神容易养育倾心自然山川的品性,促成寄性山水的追求,有助于在把握山水内涵时达到精神境界。

例如对中国视觉审美有较深影响的“三远论”:“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其人生之在三远也,高远者明NB037,深远者细碎,平远者冲澹。明NB037者不短,细碎者不长,冲澹者不大。此三远也。”

初一看,很容易只从绘画的透视构成来看待“三远论”,但“三远论”的本旨是发三种经典的美感境界与生命境界。无论是“仰观大造”的高远,“洞穿太虚”的深远,还是“极人目之旷望”的平远,都立足于化有限为无限,推静止为流溢的哲学原点。视觉有限、人心无限,山川有限,宇宙无边,“三远”之境的真正完成是通过构造人心之远体验而实验的,也可以理解为有我之境进入无我之境的历程。应该说,从哲学理念、审美境象、表达方式来说,均与老子及庄子的自然生命追求和自由境象血脉相通,反映了浸润很深的融入天地以展我心的追求。

但是,《林泉高致》并非只见道家一派血脉,郭思序文中在“少从道学之学”后,笔锋一转写道:“然于潜德懿行,孝友仁施为深,则游焉息焉,此子孙当晓之也。”非常明确地揭示了积极的儒学立场。《林泉高致·山水训》中写道:

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鸣,所常亲也;尘嚣缰锁,此人情所常厌也;烟霞仙圣,此人情所常愿而不得见也。直以太平盛日,君亲之心两隆,苟洁一身,出处文义斯系,岂仁人高蹈远行,为离世绝俗之行,而必与箕颖埒素,黄绮同芳哉!白驹之诗,紫芝之咏,皆不得已而长往者也。然则林泉之志,烟霞之侣,梦寐在焉。耳目断绝,今得妙手,郁然出之。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猿声鸟啼,依约在耳,山光水色,漾夺目。此岂不快人意,实获我心哉!

这是非常典型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精神二元模式,隐于山水活其灵性自然是迷人之途,但当此“太平盛日”,高蹈远行就不对了,以山水画来满足君子们的山林之思,存养性灵,才是正确之择。显然,这里就不是道家一意孤行的立场了,而是儒家“依仁游艺”的选择,是“儒道互补”的范式。

《林泉高致》之所以非常耐品读,影响也相当深远,不仅是郭熙文章写得漂亮、描摹提纯极富新意,更重要的还在于他扎根中国文化精神的命脉,以鲜活的审美体验为东方、为世界提供了诸多的艺术人生范式!

《林泉高致》中的艺术人生范式欣赏

第一则:“真山水之烟岚,四时不同: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点评:此通感典型,山之四季精神举手投足来到眼前,十分传神而精当。 第二则:“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

点评:此天地人气息相通,构成视象→气象→心象→心神反应通道。 第三则:“见青烟白道而思行,见平川落照而思望,见幽人山客而思居,见岩扃泉石而思游。”

点评:人生基模与意境基模的契合对应,这是中国士人文化的经典牵引范式。 第四则:“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盖山尽出,不惟无秀拔之高,兼何异画碓嘴;水尽出,不惟无盘折之远,何异画蚯蚓。”

点评:二维山水与真气象有别,直接反映必失其真气,这是中国画的一种选择方式。 第五则:“水色春绿夏碧,秋青冬黑;天色春晃夏苍,秋净冬黯。”

点评:体贴入微,感时感生,这不只是视觉的把握,而是生机的体察与分别。 第六则:“山有高下者,高者血脉在下,其肩股开张,基脚壮厚,峦岫冈势,培拥相勾连,映带不绝,此高山也。故如是高山,谓之不孤,谓之不什。下者血脉在上,其颠半落,项领相攀,根基庞大,堆阜臃肿,直下深插,莫测其浅深,此浅山也。故如是浅山,谓之不薄,谓之不泄。高山而孤,体干有什之理;浅山而薄,神气有泄之理。此山水之体裁也。”

点评:山水不是死寂的静物,凡山水均有生理节律与气血命脉,当然其“生相”就有大小高低、强弱美恶之别。山水画家就是“生相学家”。

思考题:

1您认为宋人山水画与后代山水画在审美把握及表现方式上有何不同?请举例说明。 2请分析郭熙“三远论”的审美内涵,并谈谈对“平远”境界的理解。

3试分析“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的美学内涵。

推荐阅读书目:

1《宋辽金画家史料》,陈高华编,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2《山川悠远——中国山水画艺术》,[英]迈珂·苏立文著,洪再新译,岭南美术出版社1989年版

篇7:走进名篇名著课前作业

课前作业

一、复习回顾,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要求:在前面学习基础上概况,概况内容要完整。此项作业要求独立思考独立完成。)

1.《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讲了

2.《凡卡》一文讲了

3.《〈鲁滨孙漂流记〉梗概》一文讲了

4.《〈汤姆·索亚历险记〉梗概》一文讲了

二、读一读、说一说。(要求:通过小组合作与探究,围绕找出本组确定的课文来回答问题。表达时要清晰、完整。如:请大家看到第课第页第自然段。读完后谈感受。每小组确定1名代表朗读及谈感受。确定1名代表说人物思想感情或人物性格。

1.请任选一篇课文,找出你印象最为深刻或最能感动你的句段,读一读,说出你的感受。本小组。

本组选择的课文是。之所以选择这些段落,是因为。

2.请说出《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两篇课文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

或请说出《〈鲁滨孙漂流记〉梗概》和《〈汤姆·索亚历险记〉梗概》两篇课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写一写。(在理解与交流的基础上,请思考。该项为课中作业。每小组可提前确定一篇课

文来写。)

1.请对《卖火柴的小女孩》或《凡卡》文中的主要人物写一段话。200字左右

2.请就《〈鲁滨孙漂流记〉梗概》或《〈汤姆·索亚历险记〉梗概》两文写一段读后感。(要求独立所思,手写所思。)200字。

四、读一读、评一评。(自由点评,每组1人次。)

基于以下两个方面来点评

六下第四单元·走进名篇名著课前作业

1.谁给文中人物写的话贴切感人。

篇8:名篇名著

运用“单元整合教学”的设计思路, 通过回顾单元学习历程, 梳理学习收获, 初步掌握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一些方法, 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外国名篇名著的兴趣。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本组课文的学习历程, 梳理外国名篇名著的基本学习方法。

2.通过交流一些外国文学作品的学习收获和学习方法, 提高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 拓展阅读视野。

3.积累文学作品中富有人生哲理的名句, 培养善于积累的读书习惯。

[教学过程]

一、回顾整组课文学习历程, 梳理学习方法

1. 调动情感, 整体回顾

同学们, 第四组课文我们全部学完了, 你们还记得有哪些课文吗?再回忆一下, 我们这组课文的主题是什么? (外国名篇名著:《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鲁滨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

2. 凭借导读课的学习规划表, 回顾单元学习历程。

同学们, 这组课文我们是怎样学习的呢?随着学生的回顾, 分步出示表格:

教师小结:看来这些学习方法已经深深地印在你们心中, 希望你们今后阅读时多运用这些方法, 定会有所收获的。

点评:通过对整组课文学习历程的回顾, 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 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

二、回忆课文经典片段, 重温人物形象

1.《卖火柴的小女孩》:聚焦学生摘录本上摘录频率最高的两句。

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 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 搂在怀里。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 越飞越高, 飞到那没有寒冷, 没有饥饿, 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 她曾经多么幸福, 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有感情地朗读, 想一想, 此时你有什么话要对小女孩说?

2.《凡卡》:学生自由交流摘录。

教师根据学生摘录的句子, 总结摘录句子的不同角度:可以是写景的, 可以是人物描写的, 还可以是细节描写的,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摘录精彩语句。

3.《鲁滨孙漂流记》:交流印象最深刻的句子。

我希望世上的人都要从我最不幸的处境中取得一个经验教训, 这教训就是:在最不幸的处境中, 我们也可以把好处与坏处对照起来看, 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

教师小结:是啊, 就是这句话给了鲁滨孙活下去的勇气。怪不得18世纪, 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 尤其是男孩子应该读读这部小说。这段时间下来有多少同学已经阅读过了。随机请几个孩子读读阅读漂流卡上的阅读感言。

4.《汤姆·索亚历险记》:同桌交流精彩片段, 说说摘录的理由, 教师巡视了解。

教师总结:生动的人物形象就是通过这些经典的语句传递给我们的。在今后阅读这类写人的作品时, 我们尤其要关注这些语句, 相信对我们的写作一定会有所帮助的。

点评:通过对经典语句的回顾, 提高孩子品读课文的能力, 进一步体会经典语句与人物形象之间的关系, 对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有所帮助。

三、推荐外国文学作品, 交流阅读方法

1. 学生互相推荐本阶段所阅读的外国文学作品。

2. 交流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困难及克服办法。

同学们在阅读这些外国文学作品时最困难的是什么?有哪些克服困难的好办法?

预设1:人物的名字太长, 国名、地名生涩, 记不住———记简称。

预设2:人物的想法做法很难理解———结合作者及人物的时代背景资料。 (学习课文之前策略)

预设3:有些长篇没有耐心看下去———从扉页的故事梗概了解大意, 再选择感兴趣的片段阅读。

点评:通过对外国名篇名著的交流, 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并初步解决阅读中的困难, 拓展孩子的阅读视野。

四、依托“日积月累”板块, 积累作品中的经典名句

同学们, 尽管阅读外国文学有许多困难, 但我们都会想办法克服, 因为名著带给我们的快乐很多, 给予我们的启发更多, 尤其是作品中的经典语句。这一组的“日积月累”中就选了一些来自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中的名句。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出示:“日积月累”中摘录于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中的经典语句)

1. 自由读读, 想一想:给你启发最大的是哪一句话?

2. 请把启发最大的句子抄在文摘卡片上, 并试着把它背下来。

3. 背诵交流展示, 互赠文摘卡片。

教师总结:同学们, 在我们学校的阅览室里就有许多外国名篇名著。让我们多多阅读, 不断从书中汲取养分吧。

篇9:高考作文题材走进名著名篇摭谈

走进名著的思路有三:一是对名著的细节进行合理扩展。根据主题需要对名著的某个精彩的细节进行扩展,由此可以形成一个生动的故事。二是对名著的结局进行创新性续写。借助名著的详知性信息和典型情节,就其结尾进行扩展赋予一种新的意义。第三是对一个或多个典型人物进行抒情或说理。所谓“多个任务”一般是指三、四个左右,期间要有内在联系,即都要围绕主题和话题。

这些名著有:《三国》《水浒》 《西游》《红楼》《东周列国志》《封神演义》《家》《鲁迅小说》 《神曲》《唐·吉诃德》《浮士德》 《哈姆雷特》《巴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复活》《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红与黑》《简·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些名著大约每个同学都知道一些,作文中只要应用一点就会使文章不同凡响。

如2002年考“心灵的选择”这个话题,有考生写《相逢是一种偶遇——现代西游记》,写《八戒破产记》;2004年考“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意见”这个话题,有考生写《孙悟空再打白骨精》,考“遭遇挫折放大痛苦”这个话题有的考生也用到了取经故事;2005江苏卷“凤头猪肚豹尾”这个话题的满分作文中《没有了妖魔的取经路》也绝妙地化用了取经的故事。《三国演义》故事也是大家所熟悉的,因此运用这个材料的也很多,如2002年考“心灵的选择”这个话题,就有不少像《三国英雄开会》 《赤兔之死》 《三国演“异”》这样的佳作;2003年“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也有《孔明挥泪斩马谡》等好文;2004年“相信自己和听取别人的意见”有《关羽之恨》;2005年湖北卷“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则有《马谡日记》等。另外运用较多的名著就是《红楼梦》,如:《送玉僧妙语如珠解心结 贾宝玉思前想后出家门》(2002年“心灵的选择”)、《宝钗鸣冤》(2003年“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薛宝钗魂断大观园》(2004年福建“人物或文学形象”)、《晶莹雪 寂寞林》 (2005年福建卷“圆形与星形图”)、《花气袭人》(2005年全国卷一“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等。

走进名篇也是使自己的思路马上进入题材的好办法。旧瓶装新酒,可以写故事新编,可以就名篇评论,借名篇抒情,可以化用名篇的意境写散文,方法不一。可以走进的名篇主要是写你熟悉的名篇,也可以是你学过的名篇,能背下来的名篇,这些名篇要有张力,要是经典,有再创造和多角度分析、解读的可能性。

这里主要谈谈课本上的名篇。课本是我们最熟悉的经典,每一篇课文都是我们写作的最好素材。高中阶段学习任务繁重,很多学生无暇阅读太多的课外书籍,但这并不意味着高考作文就不会赢得理想分数。因为我们12本还有掌握的最熟的材料——初中高课本。课文作为第一手材料,一定要把他们作为高考作文一个重要的切入点,考试的时候可以先回想学过的课文,看一看哪些内容可以与实体建立联系。

课本篇章大多数都是一些经过几代人筛淘的经典作品,有着很深的文化和思想内涵。他就像一大批品质很高的原材料,可以让我们加工和再创作。很多同学关注了这笔财富,高考满分作文《哀痛者?幸福者》 (2004年全国卷: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孔雀东南飞〉新传》(2004年江苏卷:山的沉稳与水的灵动)、《愚公移山吃官司》(2005全国卷一“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都是取材于我们最为熟悉的课本材料。

利用课本名篇做文章,关键在于立意要新,要旧瓶装新酒,要有化腐朽为神奇,要善于挖掘新的表现角度。

比如高考满分作文《作文收藏古典——〈红楼梦〉》:

《三国演义》写雄主名王,谋臣勇将之事,攻城略池,纵横捭阖之心;《水浒传》写草莽英雄,江湖豪杰之事,仗义行侠,报仇雪恨之心;《西游记》写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之事,伸张正义,斩妖除魔之心。独《红楼梦》写少男少女之事。小小女儿国里,花招绣带,柳拂香风。笑和泪、爱和怨、酒和诗,流淌青春。故于茫茫书海,我收藏心中的最美——《红楼梦》。

把四大名著恰如其分的引入作文中,增加了文章的意蕴,提高了作文的档次,自然在考场作文中脱颖而出。

篇10:看名篇名著的读后感

在你走后的一个月,我读完了你所钟爱的毕淑敏的《精神的三间小屋》。这几天总是若有所思,终于按捺不住,给远方的你写信。

毕淑敏说:精神有三间小屋。第一间,盛放我们的爱和恨;第二间,盛放我们的事业;第三间,安放我们自身。我觉得在我们心中也有三间小屋。

第一间,盛放我们的爱恨情愁

“有一颗大心,才盛得下喜怒,输得出力量。”人生十有八_不如意。但我们仍然要相信明天,相信爱比恨更强大,毕竟决定你人生的不是八_而是那一二。“给爱留下足够的容量,使希望永恒在眼前。”

我们的一生,经历过的所有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仿佛以木石制作的古老乐器,铺设在精神小屋的几案上,当你用它们去为需要帮助的人演奏一首美妙的曲子时,你的第一间小屋就会散发出阳光的暖意。

即使生活是一块苦胆泡过的黄连,长久地咀嚼,也会使它的苦涩慢慢淡下去。

无论一生遭受多少困厄欺诈,请依然相信人的光明大于暗影。

第二间,盛放我们的梦想

“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我们的梦想是我们勇往直前的动力,是我们哭泣时最大的安慰。

还记得那个夏季的夜晚,你拉着我去天台。我们晃着脚坐在天台上,我抱怨你将我拉出来喂蚊子,你什么都不说,只是笑着望向天空。你说你愿做一颗流星,虽然转瞬即逝,却可以瞬间划破黑暗,照亮整个星空。我抬头望着你温柔而又坚定的侧颜,只记得那时你的眸子清澈明亮,似有万千闪烁的星子坠落其中。远航你知道吗,我也愿做一束烟花,不一定是最美的,但必须是最灿烂的。每一道放射出来的光华里,都掺杂着不为人知的辛酸,每一个设计新颖的图形中,都糅合着不为人知的劳碌。

等他日两鬓似雪时,回首前尘,知道我所绽放的小烟花曾经在人世间闪过亮丽的火花,那么,我对自己也算是有个交代了。

远航,远航,为梦启航。我们的人生只有一次,所以我们一定要竭尽全力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不相信手掌的纹路,但我相信手掌加手指的力量。

我们可以不去留恋途中的星星与月亮,但我们一定要张开双臂,拥抱终点处的太阳!

第三间,盛放我们自己

“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我们可以不完满,但我们努力。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读到第三间时,我忽然就想起了《哈利.波特》中,邓不利多的冥想盆。我突然明白邓不利多说的“抽出几捋思维放入其中,有朝一日进入去思考自己”是什么意思。

在我们的小屋中,住着所有我们认识的人,唯独没有我们自己,我们把我们的头脑,变成他人思想汽车驰骋的高速公路,却不给自己的思维,留下一条细细羊肠小道。我们把世界万物保管的好好的,偏偏弄丢了开启自己的钥匙。在自己独居的房屋里,找不到自己曾经生存的证据。

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完善自我,弘扬个性。

晋朝时代黑暗,朝廷腐败,却自有“竹林七贤”在一片乱世之中吟唱自己的生命价值观。于是有了嵇康的竹林打铁、广陵绝唱,有了阮籍的“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的高呼,有了刘伶抱栏而舞,把盏而歌的吟唱。

每个人都是五线谱上看似杂乱无章的音符,但都是一首成功的曲子不可缺少的元素。

精神的小屋,需要以能够承受爱恨情愁的心灵为柱,以梦想为梁,最后以自我为墙,建成窗明几净,阳光四溢的三间小屋!

远航,读完《精神的小屋》,我不敢说我豁然开朗,但我知道它确实给了我很大影响。我们都爱文学,爱好阅读,爱好写作。远航,千万不要放弃你的文学梦,我们要一起努力,去建造属于自己的精神小屋。

既然已经决定更远地飞翔,就不要收回已张开的翅膀。

愿安好!

上一篇:中心小学校长讲话稿下一篇:天士力参观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