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监管方案

2024-04-08

消防安全监管方案(精选9篇)

篇1:消防安全监管方案

某县监管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检查方案

根据省公安厅和司法厅联合发文部署了各类监管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检查文件要求,我局决定开展一次各类监管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检查,现在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检查时间

2012年2月20日至2月29日

二、检查对象 看守所、拘留所

三、组织机构

县局成立以xx为组长,xx、xx、xx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三、检查内容

(一)生产储存与住宿合用场所,是否按规定采取了火灾预防措施;

(二)是否按消防技术规范设置配备了建筑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并保持完好有效;

(三)液化气罐、燃气等易燃易爆物品的存放、使用是否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四)配电房、配电箱、高低压线路和各类电器设备是否过期、老化,是否有乱拉接电线等违规用电现象;

(五)监舍、生产车间等人员密集的场所是否有吸烟等违规用火现象;

(六)电、气焊等明火作业是否按规定经过审批并采取防火措施;

(七)是否按规定建立并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是否建立并落实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制定了有针对性的灭火和应急项案并定期开展组织演练;

(八)其它灭火预案措施。

四、工作要求

(一)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度重视监管场所的消防安全工作,将此次专项检查做为清剿火患战役的一项重要措施予以落实,严防各类火灾事故尤其是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消防大队、拘留所和看守所要切实落实各项检查措施,确保排查整治到位。

(二)要及时督促整改检查发现的火灾隐患。要根据检查情况,建立消防安全管理档案、火灾隐患检查台账。对检查发现的火灾隐患,能立即整改的,要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整改;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责任人、资金和时限,按时整改到位;对构成重大火灾隐患且整改难度大的,应立即上报协调解决。

(三)要建立健全监督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长效机制。要按照《消防法》、《湖南省实施〈消防法〉办法》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相关规定,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明确本单位、本场所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成立消防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要结合日常巡逻、巡查工作,对监管区内的消防设施和器材以及用火用电情况进行检查,建立日常巡查记录,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要切实加强对民警、职工、被监管对象和罪犯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中,定期开展灭火演练,提高检

查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

篇2:消防安全监管方案

一、安全监管服务范围

本次安全监管服务的“九小场所”是指除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以外的小商店、小学校(含幼儿园、各类社会培训机构)、小医院(含诊所)、小餐饮场所、小旅馆、小歌舞娱乐场所(含小棋牌室)、小网吧、小美容(含洗浴、足浴)、小生产加工作坊(企业)等场所。

二、安全监管服务重点

(一)是否认真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明确主要负责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及其他相关岗位人员消防安全职责。

(二)是否对所有消防设施器材、电气线路、燃气管线等进行检查,确保完好有效、安全可靠。

(三)用火、用电、燃气和电热器具的使用管理是否规范;

是否存在违规生产、使用、储存消毒用酒精等易燃易爆危险品的行为。

(四)是否锁闭、遮挡安全出口;

是否占用、堵塞疏散通道、消防车通道;

是否存在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和充电的行为。

(五)经营场所是否存在“三合一”现象(生产、经营、住宿在同一建筑内)。

(六)经营场所是否有消防安全“三提示”(提示公众所在场所火灾危险性、提示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提示逃生设备器材具体放置位置和使用方法),并张贴告知书。

三、时间安排

(一)安排部署阶段(即日起至4月30日)。镇社会治理和应急管理办公室牵头制定“九小场所”消防安全监管服务工作方案,对相关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细化目标任务、明确工作进度、完善工作措施、强化责任落实。

(二)排查摸底阶段(5月1日至5月31日)。在镇政府统一领导下,镇社会治理和应急管理办公室牵头负责,紧密结合消防安全监管服务重点,深入开展“九小场所”排查摸底(附件2)。各村、社区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具体的排查工作由各村、社区负责落实,组织村干部以及辖区网格员实行逐条街道、逐家场所排查摸底,建立“九小场所”基础台账,切实履行消防安全宣传告知义务,提醒各场所加强自身消防安全管理,教育群众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三)集中整改阶段(6月1日-7月20日)。根据检查范围、内容和标准,深入开展安全监管服务,确保措施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对无证经营的场所,要履行好告知义务,督促教育其依法经营。对排查出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的场所,要帮助指导其限期整改,确保安全,能立即整改的要求场所负责人或管理人员立行立改、真改快改;

对一时难以整改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严格落实责任人,切实做到精准发力;

对存在重大火灾隐患场所限期整改不到位或发现隐患拒不整改的场所,要依法予以关停,并追究其主体责任;

对整改难度较大的重大安全隐患,要按程序提请县政府安委会实行挂牌督办,使排查出的隐患在最短的时间内真正清零到位。此项工作由镇社会治理和应急管理办公室牵头,各村、社区具体负责落实。

(四)巩固提高阶段(7月20日至长期)。各乡村、社区、镇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总结,以这次“九小场所”消防安全监管服务为契机,进一步理顺安全监管职责,建立完善安全工作制度,建立“九小场所”动态监管台账,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巩固“九小场所”消防安全监管服务成果。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村、社区、镇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清“九小场所”消防安全监管服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联片领导分片包干的方式,层层分解落实工作责任,切实将工作任务落实到各个岗位、每个环节。

(二)增强服务意识。各村、社区、镇级各有关部门要将安全监管与指导服务相结合,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积极帮助指导存在问题的“九小场所”制定切实可行、经济合理、安全有效的整改方案和措施,最大限度地实现监督执法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篇3:消防安全监管方案

1 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全质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石化行业消防安全管理体系不高。当前由于经济发展的调整,石化行业处于低迷状态,生产水平和质量出现较大停滞,安全状况出现不尽如人意地方,除了生产工艺复杂、风险大、设备设施落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外,在日常监督检查中,我们经常发现化工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隐患漏洞突出。

有的企业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经常更换,导致消防设施维修、消防安全系统实施等无人管理,导致火灾安全隐患的出现却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很多数企业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人员、资金少,往往一人身兼数职,甚至一些中小化工企业的业主,既当老板,又当安全管理人员,导致消防安全工作根本无法实施,安全工作是企业被动应对,流于形式,主体责任没有真正落实到位。这极其容易导致事故发生初期不能及时处理,容易在紧急状态下无助和无力应变,导致错过机会,扩大灾难,甚至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2)部分消防审核及验收申报工作不及时,潜藏安全隐患。在监督检查中,经常发现许多新的、扩建的厂房和仓库都没有按照要求及时申报审核和备案,虽然企业后期可能会及时补报,但这一点还是暴露了相关企业责任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有些厂房虽然经消防审核验收合格后,但是没有保证投入生产后是建筑本身应该有的标准防火,不能保证建筑内部消防设施完整好用,厂房以及生产的产品质量标准不高,这对企业在以后的生产过程中发生火灾、泄漏等问题埋下了安全隐患。这也给后期消防救援行动带来诸多不便和很多的难度。

(3)企业危险物品较多,发生事故后极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毁。化工企业一般在在相对偏远的地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相当数量的石化企业逐渐接近城市周边。城市扩张的发展和变化,这些地区逐渐发展成城市,甚至是住宅区,已经接近人口密集的居住区。这些化工企业对周边居民和企业自身的安全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许多石化企业产品涉及染料,医药,农药中间体,使用各种化工原料,这些企业有毒有害化学危险化学品种类,数量大,分布广,并具有高度易燃,爆炸和有毒,火灾或泄漏事故后的情况是复杂的,加之部分产品质量不高以及产品防护措施不到位,造成扩散快速以及范围大,容易导致立体、大面积、其他形式的燃烧。这样不仅会导致生产停顿,损坏设备,产品不能及时生产,导致社会生产链中断,而且还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有毒有害物质甚至蔓延到城市人口稠密区,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和无法弥补的影响。

(4)企业员工消防安全培训工作不到位。石化企业的员工流动性较大,所以有很多人在上岗前都没有进行合格的专业知识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不知道如何使用企业内部的消防设备和设施,以及掌握火灾逃生的基本方法,极易造成次生灾害,更加无法保护自己。甚至一些公司的员工对化危品的危害认识不足,对各种化工产品和原材料都没有风险意识,不懂这些物质的理化性质,在此情况背景下,更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

2 石化企业安全监管的下一步工作对策

(1)加强石化消防安全管理,坚决落实管理制度。化工企业应在第一时间根据企业的建设和生产特点,把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位,提高化危产品的防护等级和质量。

化工企业应该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并且基于基础数据的收集,提高石化企业安全质量制度建设,并积极组织开展专门设备和器材购置和投入使用,以及企业专职消防队建设,社会联动部门参加的监督检查和演练。大型联合企业内的各分厂、罐区要分别制定各类基本信息资料和预案,为确立防范对策和管理制度提供依据,以生产过程和分析操作和潜在,风险的测量与评价为基础建立预防措施和管理制度。同时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加强对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明确消防安全责任,建立健全消防安全体系和安全运行程序,以防止事故的发生。消防监督部门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全面的监督检查和熟悉。防火监督人员要严格执法程序,规范法律文书,做到检查守法、公正执法、处罚合法。

(2)对厂区内新建建筑质量审核严格把关。要减少石化企业的消防安全问题,关键是企业要加强自身的安全意识,注重消防工作,积极按照国家有关规范、相关法律以及生产工艺要求,对其厂房建设和设备安装按国家标准的要求设计选型、布局和安装,注重建设的质量和标准。消防部门要继续加强设计审核的把关和监督执法检查,并且提供相关技术指导,同时也要动态的对石化企业的基本消防设施建设进行监控,杜绝火灾隐患。

(3)加强对企业员工的消防安全知识培训。企业应加强对职工的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培训质量。企业要解决企业员工流动的问题,采取提高待遇等各种措施保留熟练工人和专业技术人才,严格规范操作人员的操作纪律,制定合理、严格的操作规程,组织开展安全知识、专项作业安全、事故初期处理等的培训,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较高的专业素质以及生产能力,减少化学事故的发生。

(4)建立化工专业人才库,强化业务工作的协调沟通。由于石油化工企业的特点必须采取相对应的设计方案。消防部门虽然在许多建筑评审设计和监督执法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在设备结构复杂、专业性强的石油化工装置上远不如化工行业的专家、工程师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丰富。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由各熟知化工知识和操作的企业专家、工程师以及熟练的专业工人建立专家人才库,提高人才库的质量。同时,这些专家将根据化工企业的性质进行分类。可以邀请专家讲授理论以及为石化企业的消防审核设计提供指导和建议,以及参与日常的监督检查,这些专家丰富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危险品的属性和生产过程,使我们设计审核和监督执法更具针对性,提高审核质量。以及如何应对可能发生的灾害以及处置方法,面对化学事故,这些专家还可以在现场对我们指导,使我们在事故调查中更安全、科学和有效。

3 结束语

石化企业的安全措施管理是十分重要的课题,要把每一家石化企业的安全管理落实到具体主管单位和人员,确保任务清、责任明,提高企业的管理质量,达到行业标准。要结合相关工作实施开展辖区化危消防安全形势分析评估,评估结果要积极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监督执法和为政府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确保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稳定和高水平的生产质量标准,不发生大的恶性事故。

参考文献

[1]朱春田.新建石油化工企业信息化工程设计及思考[J].石油化工自动化,2006年03期.

[2]李向欣.石化企业消防安全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及应用[J].安全,2007年04期.

篇4:消防安全监管方案

关键词:智慧消防;安全模式;探讨

中图分类号: X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8-35-2

0 引言

为了积极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提高消防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应该积极推进“智慧消防”。“智慧消防”立足于现代通信技术,能够构建智能化的消防数字系统,从而提高城市消防安全的监管水平,以及发生火灾之后的灭火救援战斗力,进一步提高消防安全,开启火灾预警的智慧化模式。如何更好的运用“智慧消防”是一个值得公安消防部门与所有消防工作者不断探索与思考的问题。

1 “智慧消防”的含义和引入“智慧消防”理念的必要性

1.1 “智慧消防”的含义

智慧消防是一个全新的思想与含义,其当前正处在发展时期,还缺乏统一与权威的准则、定义。笔者觉得,智慧消防就是在数字地理信息的基础上,借助现代通信技术,如数字通信技术、智能识别、虚拟仿真、移动定位及计算机软件等,实现智能搜集、整理、公布、分析,帮助决断消防水源、消防装备、建筑固定消防设施及应急预案等信息的智能化消防数字系统的构建。其主要是为火灾应急救援、城市火灾防控等工作提供服务,以便对城市消防安全进行处理、监控、预防以及指导调度,使城市消防安全监管水平与灭火救援战斗力实现提升,实现城市的救灾能力、减灾能力及防灾能力的提高[1]。

1.2 在火灾预警和消防监管模式中提出“智慧消防”理念的必要性

①作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消防工作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面对城市依然严峻的消防安全形势,现有的火灾预警和消防监管模式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和新要求,而这就要求我们革新思维,转变监管模式。笔者认为基于“物联网”、网络化及信息化大数据的建立,融合“互联网+”的思维和方法,探索城市火灾预警和消防管理模式的智能化监管势在必行。

②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与深入人心,建设智慧消防必须要使城市火灾预警实现自动化。发展社会经济与城市消防工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随着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引发火灾的原因也日益增多,火灾导致的后果也越来越严重。坚持预防先行,全天候、全时段对城市重点区域重点单位的消防安全运行状态进行监控显得十分必要。而当前已有的消防执法人员数量还远远无法满足城市消防安全保障的需求,为此,只能借助科技来提升警力,通过对城市互联互通的火灾监控网络的构建,以实现从系统上与整体上对火灾风险进行判断、分析与研究,使火灾预警能力实现提升,进而使火灾预警实现自动化。

③建设智慧消防必须要使城市应急救援实现智能化[2]。目前,城市消防工作不仅要面对地下、老式民宅、高层及化工等带来的消防安全问题,而且还要面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程、新建筑、新能源以及人口老龄化等带来的消防安全问题,消防应急救援工作也逐渐变得越来越困难。所以,当下亟需对火灾扑救方法进行深入地改进与健全,以使科学施救水平实现持续的提高。然而,在保证目前已有的消防工作体系总体稳定的前提下,若想使城市应急救援处理水平实现最快地提升,则必须使城市应急救援处理实现智能化,以便最快地对火灾现场的通讯及各种应急救援信息支撑等问题进行处理。

2 消防安全监管与火灾预警“智慧化”模式

2.1 实时收集数据,并开展多元信息的交流互动

第一就是主动融入。通过各级政府对网络监管中心的构建与对专兼职网络人员的招聘,以实现把消防工作融入网格管理体系之中,同时对“智慧消防”信息系统予以组建,对规范流程与标准予以建立,由专兼职网格员每天对信息进行报备,每周对数据进行核对,每月对任务进行制定。第二就是共享信息。对水源、人口、气象及房屋等基础信息数据库进行联通,以使查询与调用变得更加便捷。将作战训练系统、后勤装备系统以及户籍化管理系统等进行整合,对车辆装备、预案类型、设施维护及灭火药剂等信息进行同步管理。兼容网格员社区E通,对地理坐标、人员基础信息及建筑基础信息进行共享。第三就是关联整合。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合并进行自动关联对比,同时将收集到的信息选择性地添加到电子地图中,消防人员在进行“六熟悉”与监督检查的过程中,应当对电子地图进行实时地更新与确认。

2.2 有效利用物联网,使安全监管实现动态化

第一就是着重监控。对消防控制室远程监控系统进行构建,以便对消防设施的运行状况与值班人员的职责履行进行同步监控。对企业监控信号与街面视频探头予以接入,以实现对堵塞消防通道及运输易燃易爆物品等违法行为进行动态监控。借助“二维码”技术,以实现重点企业与高危企业消防设施的标识化管理。通过GPS定位,以实现对网格人员的日常巡查状况进行全程监控。第二就是联动查处。对治安、水务及住建等二十个部门的监管职能进行整合,对联勤处置程序进行规范,对流转、反馈、上传、回告及办理等工作机制进行构建。网格人员应当对消防通道堵塞及消防出口封闭等十二类消防事件进行劝阻并责令其进行整改。未能及时整改的,网格人员应将其上报并将其在“智慧消防”信息系统内的数据进行同步更新,再让有关部门与消防部门联动对其进行核查,并督促其进行整改。第三就是风险预警。通过“每天统计,每周分析,每月研究判断,每季开会商讨”,智能分析违法行为与火灾隐患,并进行风险评估,在系统地图上分别用“绿、黄、红”来标明风险等级,针对存在较高风险的,有关部门应当增加抽查频次并加大整治力度。

2.3 实现自动化的火灾预警

①对人员密集等重点场所的消防安全自动警示系统予以构建。将基于公共移动通信网络的安全风险警示短信发布系统设立于消防重点场所,将逃生知识与安全防范知识等消防短信发送给进入此地区的任何人员,而在发生火灾时,还要将火灾警示及逃生信息发送出来,以使人们安全快速地逃生。

②对区域火灾分析评估系统进行开发。在现有城市火灾风险评估模型建立的基础上,按照风险的高低顺序进行排序,开发城市区域火灾分布系统app,定期调整更新,供人们下载,实时了解所处区域的火灾危险性,提高防范意识。

③对城市火灾自动报警中心予以建立。对城市火灾自动预警系统予以构建,对消防水系统、防排烟、消防报警设备以及消防用电等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同步监控,使对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员的管理实现动态化与整体化。对社会企业内部消防关键点的视频监控进行探究,对社会企业建筑消防设备的日常管理备案系统予以构建,以使建筑消防设施的完好率得以提升。

3 结语

现代化消防立足于现代通信技术,建立在智能消防数字系统的基础上。城市消防安全的监管水平逐步提高,火灾之后的灭火救援战斗力进一步增强,使得消防更加智能和高效。总而言之,我们必须更加深入的研发“智慧消防”的技术,提高其实际应用效果,通过建设“智慧消防”来促进城市信息化消防的应用与建设,进而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邢志祥,高文莉,诸德志.城市灭火救援决策支持系统研究述评[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11).

[2] 郑如占.做好消防工作是各级政府的应尽职责[J].中国消防,2011(01).

[3] 各地出新招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J].中国消防,2012(07).

篇5:构筑派出所三级消防监管安全屏障

青海海南州藏族自治州39个派出所充分发挥其点多、线长、面广、熟悉情况等优势,通过夯实“三个基础”、健全“四项机制”、强化“五项措施”,有效发挥了公安派出所三级消防监管职能作用,构建了多层次、立体化消防安全工作新格局,筑牢了社会消防安全新屏障。

夯实“三个基础”,落实派出所监管工作保障。夯实组织基础。结合辖区实际,建立了消防工作由所长负总责、副所长亲自抓、2名专兼职消防民警具体抓、全所民警共同参与的消防监督组织机构,落实所长、主管副所长负责制和民警责任制,明确专兼职消防民警任务分工和工作职责,实现了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的制度化、经常化和正规化;夯实管理基础。将消防工作纳入了日常工作范畴,与专兼职消防民警签订消防工作目标责任书和责任状,量化目标任务、明确工作职责,确保了责任到岗、任务到人、工作到位,并建立“五明确”、“五规范”、“四落实”等制度,实现了专兼职消防民警在消防监督工作中“要我管”到“我要管”的执法意识转变;夯实建设基础。设立专门的消防办公室,配置消防档案柜及专用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在办公室内统一悬挂派出所消防执法流程、消防工作职责、火灾隐患投诉及违法行为举报处置程序等便于办事群众掌握的图文公告板,实现了消防工作规范化。

健全“四项机制”,完善派出所消防监管工作体系。健全经费保障长效机制。各县公安局在财力紧缺的前提下为各基层派出所划拨1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消防工作,每年对各派出所给予1万元消防专项经费和每月对每名专兼职消防民警给予100元补助的经费保障长效机制,为派出所开展消防监督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经费保障,提升了专兼职消防民警工作积极性;健全“保消合一”工作机制。借助其线长、面广、贴近基层、熟悉情况的优势,将日常社会治安巡查、巡逻、出租屋排查等日常性工作与火灾隐患排查、消防监督执法、消防宣传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将行业场所治安管理与消防工作有机融合,从严把关行政审批、备案登记程序,严格督促落实各项消防安全制度,将消防安全设施纳入场所必配的硬件设施,将消防管理制度纳入治安管理制度,确保消防安全与治安管理“两不误、两促进”;健全执法联动机制。树立联合执法“一盘棋”意识,组织民警通过“交叉互查、集中清查”等执法联动机制,每月开展一次联排联查,对发现的隐患实行专项整治,对疑难隐患问题进行联合攻坚,实现职能互补,扩大执法效能,发挥综合性战斗实体优势;健全工作责任机制。明确派出所所长为辖区消防监督工作第一责任人,对辖区消防工作负总责,主管副所长具体负责,责任区民警为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将每一名民警消防工作职责履行和工作开展落实情况作为警务督察、年终绩效考评、评优评先、晋职晋衔等环节的一项重要指标,以此提升民警工作主动性。

篇6:社区安全监管活动方案

以党的十七大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发展原则和安全-,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和整规责任,深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和监督管理,深化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的管理规范化建设,推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切实维护和保障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一)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杜绝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减少一般事故,确保辖区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和进一步好转。

(二)减少一般火灾事故的发生,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坚决杜绝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

(三)以食品安全、无证医药为重点,大力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全面完成辖区整规工作的各项任务。

(四)做好双基(基层、基础)工作,在本社区建立较为完善的防控体系。

三、工作重点

(一)狠抓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和整规的责任落实。

1.按照《四川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规定》(金牛府办发[20--]20号),切实落实社区和辖区各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和整规的责任,健全完善以落实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长效机制。

2.按照《成都市各级政府及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的实施办法(试行)》(成办发[20--]106号),对社区所辖各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和整规的职责进一步进行规范和明确,切实把一把手是-责任人、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食品安全、整规工作原则落到实处。

(二)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培训。

1.广泛开展全民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宣传活动。要以开展消防四进工作,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食品安全宣传日、11.9消防日为契机,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交通、用火、用气、用电等安全常识,在全社营造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浓厚氛围并进一步完善安全监管机构,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市、区、街道组织的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培训。

2.在本社区企业内大力开展《四川省安全生产条例》和《四川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规定》的宣传教育,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升企业安全基础。

(三)深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和监督管理。

1.危险化学品:认真贯彻落实《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金牛区关于加强油库周边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继续深入开展两关闭、五整顿工作,严格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资质管理,督促其整治事故隐患,加强安全管理。

2.建筑施工:加强对建筑施工企业和建筑工程的安全监管,加强对从业人员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安全技术知识培训教育,严肃查处违章违纪行为。

3.加强小区的安全管理:今年内社区已有七个居民小区,社区将切实抓好各小区的安全、消防管理。要求小区的安全、消防设施要全部配置到位,加强小区停车场、电梯、安全用水、用电、用气的宣传工作,落实安全措施做好各项隐患的排查工作。确保人民安居乐业。

4.烟花爆竹及民爆物品:规范危险化学品经营秩序,依法取缔各类非法经营活动并从严控制辖区内烟花爆竹零售点的设立,严格烟花爆竹经营许可,实行烟花爆竹配送和定点销售制度,加大打非力度,坚决打击非法从事烟花爆竹生产经营的行为。

5.学校、幼儿园安全。全面落实教育部等部委颁发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协助有关部门加强对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强化安全管理,切实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和校园周边整治力度。

(四)抓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1、制定完善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应急救援预案。并报街道安办备案,负有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食品安全、整规等监管职责的社区人员要指导辖区重点生产经营单位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应急预案。抓好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特别是重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2、加强重点人员安全、消防培训。积极组织社区所辖各企(事)单位分管领导、安全管理人员参加市、区、街道举办的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培训;抓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抓社区失地就业人员、外来农民工和再就业人员的安全培训。

(五)继续加强整规工作,进一步健全辖区内生产经营活动监管网络体系,落实对辖区生产经营活动监管的工作机制,强化管理、监督和检查力度,每月对辖区内重点单位进行不少于一次的巡查,积极配合相关职能部门查处本辖区内从事非法生产经营活动的案件,及时报送案件查处情况,坚决打击辖区内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保持对打假治劣的高压态势,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

1、进一步加强本辖区食品生产加工领域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严格规范辖区内食品加工企业的生产经营秩序。

2、严厉打击辖区内无证非法行医和超范围行医,规范辖区内医疗服务市场秩序。

3、加强对辖区内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建档工作。

4、加大对无证食品、药品的检查和整治力度。

篇7:消防安全监管方案

为深刻吸取近期全国重特大火灾事故教训,认真贯彻落实秀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县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大督查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秀山府办发„2013‟66号)文件精神。以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为主题,以继续进一步开展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以及“回头看”整改提升为主线,继续开展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行业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更加有效提升了企业的本质消防安全,使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上半年以来,我县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行业未出现因危化品和烟花爆竹火灾引发的生产安全事故,事故死亡人数实现了零目标。现将近期工作开展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企业基本情况

我县有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7家,其中从事硫酸生产企业5家、二氧化硒生产企业1家、工业氧气充装企业1家,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乙类)15家,加油站25座,危险化学品使用企业17家。

二、领导重视,措施得力

为深刻吸取近年来全国危险化学品领域相继发生的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确保我县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行业安全稳定。我局成立了以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相关科室人员为成员的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领域消防本质安全水平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真正做到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同时,结合我县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科学有效的消防安全专项行动整治方案,聘请专家坐诊,对全县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企业化工装置和烟花爆竹安全设施设备消防安全进行全面排查诊断。

三、具体开展工作情况

1、专项行动小组针对全县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和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的实际情况,按照方案要求,重点查处无证生产、无证经营企业,加强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量大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备进行认真监管;整治周边环境,消除事故隐患;加强可燃气体和可燃液体的安全监管,督促企业制定和完善企业应急救援预案。

2、加大检查打击力度,及时消除事故隐患。此次专项行动共检查企业46,出动车辆47余辆,出动人员86人次,排查出一般隐患97条,其中现场整改隐患36条,限期整改隐患61条,整改率达100%,下发隐患整改指令23份。为及时消除隐患,我局落实专人负责督促企业加快隐患整改力度,落实整治期限,指导和帮助企业完善管理制度,对一些拒不整改的企业和不听从安监指令的企业,分别进行了相应的经济处罚。

3、完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和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消防应急救援预案,积极构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和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应急救援体系,为了在发生重大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和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火灾安全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的实施救援。

4、今年上半年我局积极和市培训中心联系,组织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到重庆长寿培训基地培训班开展培训3期,累计参培人数79余人,确保了企业的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操作人员的持证上岗问题。同时,组织了3家危化生产企业开展全员安全培训,共培训120余人,有效地提高我县危化行业人员的安全素质。

5、完成了我县7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和4家社会加油站完成了危险化学品全过程动态监管系统,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危险化学品全过程动态监管系统覆盖率达100%,中石油、中石化及中石化惠通公司加油站已由市公司制定了方案,将在2015年前覆盖率将达到100%。

三、存在的问题

我局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中也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是我县的危险化学品企业面广,企业普遍较小,监管难度大。

二是从事危化专业人员少,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工作难度较大。

三是部分危化生产企业设备、设施老化,生产工艺相对落后,危险性较大。

四是生产规模小,安全投入不足。

五是企业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安全意识不强。上半年的安全监管工作已经结束,在下半年的安全监管工作中,我们将继续保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开拓创新、依法监管的工作理念,以高昂的斗志迎接下一步消防安全监管工作,确保我县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企业和烟花爆竹消防安全形势的持续稳定,为全市平安稳定的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篇8:消防安全监管方案

1.1 建筑物密集, 易燃可燃材料多, 火灾蔓延速度快

由于受施工现场局限性的影响, 多数施工现场内的办公室、员工休息室、职工宿舍、仓库等建筑相互毗邻, 或者成“一”字型排列, 并且这些建筑大多为临时性, 结构简易, 且耐火等级多为三、四级。特别是装修现场, 既堆放有大量的可燃性装修材料, 又存放有油漆等易燃易爆危险物品, 一旦发生火灾, 势必造成猛烈燃烧, 迅速蔓延[1]。

1.2 缺少消防水源与通道, 灭火比较困难

在一些建筑工地中, 除了较大的建筑工地配备有少量的灭火器材外, 在一些中小型建筑工地, 根本无任何消防器材。一些建筑施工现场人员为图方便, 将一些易燃可燃材料及杂物随处堆放, 造成消防通道不畅。一旦发生火灾, 极易造成严重后果。

1.3 受灾建筑物破坏快, 倒塌迅速

正在施工中的建筑结构强度往往未达到设计要求, 完整性差, 所以一旦起火, 破坏倒塌是很迅速的。

1.4 库房相互毗连, 安全出口少

一些职工宿舍与重要仓库和危险品库房相互毗连, 甚至临时建筑物相互间隔仅用三合板等易燃材料进行分隔。加之只设置一个安全出口, 一旦失火, 人员难以疏散, 极易造成火烧连营的局面。

2 建筑工地消防安全问题

当前许多建筑工地因电焊、遗留火种、电线短路等引起的火灾屡见不鲜, 一场场无情的大火暴露了一些单位和个人消防安全意识相当薄弱、防火自救能力低下、违章违规操作、没有制定消防安全应急措施和应急预案等违章现象普遍, 也从根本上暴露了当前我国一些建筑工地面临的诸多消防安全问题。

2.1 建筑物耐火等级低

建筑物密集且耐火等级低、易燃。由于施工现场存放和使用大量油毡、木材、油漆、塑料制品及其装饰装修材料, 遇明火及电焊火花极易引起燃烧。还有一些施工单位装修时遮挡消防设施, 在建筑结构设计时减少安全出口、疏散出口和疏散走道的净宽度和数量, 从而留下了“先天性”火灾隐患。

2.2 消防法律法规意识淡薄

有的建筑物未经消防部门审批, 擅自施工;有的虽然经过消防审批, 但施工单位按着建设单位的意图擅自改变局部的平面设计;还有一些单位偷工减料现象严重, 选用的电线、吊顶、龙骨、室内装饰、地面铺设材料、墙布等根本不采取防火措施。

2.3 电气线路超负荷现象普遍

电气线路超负荷、短路和接触电阻过大引起可燃、易燃材料起火。主要是施工人员随意乱拉临时用电线路, 电器开关和配电箱电阻过大, 电气线路线径与用电负荷不匹配, 电线不规格, 用铜丝、铁丝代替保险丝, 电线接头处理不当而引发火灾。

2.4 电焊工违章操作

电焊工违章操作, 明火作业区堆放易燃、可燃材料。在建筑工地, 许多地方都需要电焊作业, 由于大多数电焊工没有专门培训, 有的虽然经过培训, 但在施工中缺乏严格管理, 违章作业现象相当普遍。加之建筑工地平面管理混乱, 各种可燃物品随处可见, 这些可燃物品一遇到灼热电焊熔渣极易引起火灾[2]。

2.5 生活用火不慎引发火灾

在建筑工地, 工地食堂和民工使用液化气生火做饭的情况也十分普遍。由于不懂消防知识, 乱倒残液、不正确使用液化气的现象也非常突出。因生活用火不慎引发火灾, 包括食堂做饭时, 炉火从烟囱飞出落在可燃棚罩上引发火灾;做饭后炉火未处理好引发火灾;炉火烟囱长期烘烤可燃材料发生火灾。冬季工棚采暖, 火炉铁皮烟囱烤燃附近可燃材料发生火灾。

2.6 缺少必要的消防器材

经监督检查发现, 部分建筑工地施工单位负责人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消防安全素质较差, 不知道自身的消防安全职责, 缺少应有的消防常识, 主观上舍不得投入资金, 购置必备的消防器材。

2.7 雇佣临时民工

民工因流动性很大, 没有经过严格的管理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而匆匆上岗, 突出表现在: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不了解、不掌握基本的消防知识, 不会利用灭火器扑救初期火灾;不会报警、不会组织人员疏散;尤其是施工时间短、作业分散的民工, 很难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从而导致火灾隐患重重。

3 加强建筑工地消防安全监管对策

3.1 消防部门规范执法, 严把审批关, 避免留下“先天性”火灾隐患

公安消防部门在依法实施消防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 未经审批而擅自施工的单位要限期补办有关手续, 严格依照法定程序, 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技术标准进行有效的科学监督管理, 最终达到消除火灾隐患的目的。

3.2 合理规划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布局, 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隐患

一是要针对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的实际, 合理划分各作业区, 特别是明火作业区、易燃可燃材料堆场、危险物品库房等区域, 设立明显的标志, 将火灾危险性大的区域布置在施工现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或侧风向;二是尽量采用难燃性建筑材料, 减低施工现场的火灾荷载;三是民工宿舍附近要配置一定数量的消防器材, 大型建筑工地应设置消防水池以及必要的消防通讯、报警装置。

3.3 建立健全并强化施工单位法人代表消防安全责任制

施工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公安部令第61号) , 实行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确定法定代表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的安全负责人, 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成立义务消防安全组织, 负责日常防火巡查工作和对突发事件的处理, 同时指定专人负责停工前后的安全巡视检查, 重点巡查有无遗留烟头、电气点火源、明火等火种。

3.4 严格火源、热源、电气线路管理

对于建筑工地中存在的一些明火源应专人负责, 现场监护, 做到人走火灭。对于建筑工地做饭、取暖, 要有专人负责, 责任到人, 定期检查;电焊、切割人员必须经过培训, 持证上岗;无论长期、短期工地, 坚决杜绝乱接乱拉电气线路现象;无论是施工用电, 还是生活用电, 必须杜绝“小马拉大车”现象, 必须要请懂电气的专业电工负责施工和管理。

3.5 强化建筑工地消防安全监督检查

消防部门防火监督人员要定期或不定期对辖区内的建筑工地进行监督检查, 签订《防火安全责任书》, 必要时要对其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发现火灾隐患, 督促其及时整改, 把火灾消灭在萌芽状态。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地杜绝或减少建筑工地火灾的发生。

3.6 强化施工人员的消防安全教育

在民工宿舍、员工休息室、危险物品库房等火灾危险处设立醒目的严禁吸烟等消防安全标志, 必要时设置吸烟室或指定安全的吸烟地点。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施工人员的“四懂四会”及“四个能力”建设, 以便更进一步筑牢建筑工地防火墙。

4 结语

建筑工地消防安全监管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不仅需要建筑施工单位管理层的高度重视、消防安全部门的督促检查, 还需要每个施工人员防火安全意识的增强。随着经济建设和建筑潮流的发展, 建筑工程的消防安全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只有不断地在建筑施工中探索和总结一套行之有效的消防安全监管对策的长效机制, 达到有效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 从而保障建筑消防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摘要:随着全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建设的步伐飞速发展, 火灾频繁光顾建筑工地, 给社会的公共安全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危害。建筑工地的火灾事故及损失逐年上升。如何加强审视建筑工地火灾特点及其消防安全问题, 减少或防范火灾的危害, 本文结合安顺市建设工程建筑工地实际情况, 对当前建筑工地火灾特点及其消防安全问题与监管对策进行深入探究, 希望对同行同仁有所启示。

关键词:建筑工地,火灾特点,耐火等级,消防安全,监管对策

参考文献

[1]赵培仁.建筑工地火灾发生的原因及对策[J].山西建筑, 2008年30期

篇9:消防安全监管方案

关键词:规模养殖;动物卫生;畜产品安全;监管方案

近年来国内外畜产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如:疯牛病、口蹄疫、结核病、布氏杆菌病、三聚氰胺、瘦肉精等事件不断发生,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国家已陆续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监管,为确保重大动物疫病稳定控制和现代畜牧业健康发展,确保畜产品卫生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兽药管理条例》、《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和配套的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规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多年来绵阳市规模养殖场动物卫生与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现对规模养殖场的动物卫生与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作如下归纳总结和探讨。

1.监管原则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重大动物疫病稳定控制和保障畜产品安全为目标,以源头监管为主,结合生产过程全程监控为监管原则。

2.监管思路

根据《动物防疫法》赋予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和动物饲养者的相应职责,一是监管下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和镇乡畜牧兽医站对动物卫生工作的指导和畜产品安全工作的监测情况;二是监管下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对动物卫生工作与畜产品安全监督管理情况;三是监管规模养殖场按照动物卫生法律法规和国家的防疫政策开展动物防疫工作情况,最终达到动物防疫工作有序开展,动物疫病稳定控制,全市无重大动物疫病和畜产品安全事件发生。

3.监管重点

主要包括规模养殖场动物卫生工作责任制的落实、防疫条件的运行、防疫工作的组织实施、具体防疫行为和投入品的监督管理、动物卫生工作的可追溯管理、防疫工作效果评价、动物卫生工作的监督执法和违法行为的查处。

4.监管内容和措施

A.落实目标责任制

a.宣传动员、安排部署

每年初或根据当前形势,市、县、乡动物卫生与畜产品安全监管部门都要层层召开动物卫生和畜产品安全工作动员会,安排部署动物卫生和畜产品安全工作。

b.层层签订动物卫生、畜产品安全目标责任书

每年初,市监督所与各县市区监督所、各县市区监督所与镇乡畜牧兽医站、各镇乡畜牧兽医站与辖区内各规模养殖场之间层层签订动物卫生和畜产品安全目标责任书。

c.建立部门与养殖场双方责任人联系制度

各县市区动物卫生监督所要分片区落实专人、镇乡畜牧兽医站要对每一个规模养殖场落实专人分别负责片区和养殖场动物卫生、畜产品安全监管、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执行工作,并做到市、县区责任人每月对片区巡查一次、镇乡责任人每周对各养殖场巡查一次。各规模养殖场也要落实专人负责动物卫生和畜产品安全工作,并做到每月至少向监管责任人汇报一次,出现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事故要立即报告监管责任人组织处置。

d.建立监督检查责任制

市、县市区动物卫生监督所要定期或不定期对规模养殖场动物卫生和畜产品安全工作开展监督检查,各镇乡畜牧兽医站每月至少要对每个规模养殖场巡查一次,并作好监督检查记录。

e.设立双方责任人和职责公示牌

各县市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和镇乡畜牧兽医站要设立片区责任人,明确监管职责。每一个规模养殖场也要确定一名动物卫生与畜产品安全责任人,并制作动物卫生与畜产品安全监管责任公示牌,在养殖场显著位置公示双方责任人和职责。

f.建立动物卫生与畜产品安全承诺制

由于规模养殖场入场监管风险较大,动物卫生和畜产品安全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为确保监管工作落到实处,规模养殖场应建立动物卫生与畜产品安全“两报告、十保证”承诺制,公开向社会和主管部门承诺。

h.建立动物卫生与畜产品安全信息公示栏

规模养殖场应当建立动物卫生与畜产品安全信息公示栏,公示内容包括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动物卫生与畜产品安全承诺,养殖场执业兽医,养殖场和镇乡畜牧兽医站的责任人等相关信息。

B.防疫管理

a.规模养殖场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规定防疫条件

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完善防疫制度。包括:免疫、用药、检疫申报、疫情报告、消毒、无害化处理、畜禽标识等制度以及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化合物清单和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并上墙。

防疫设施设备符合规定。包括隔离圈舍、进入养殖场大门消毒池、进入养殖区消毒通道、粪尿和污水无害化处理设施、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备、疫苗冷藏设备、圈舍和场地消毒设备、专门的兽医治疗室、防疫室、检验检测设备。

有与规模相适应的取得资格条件的专职执业兽医和防疫人员,且岗位职责上墙。从事动物饲养、经营的人员每年定期体检,无人畜共患传染病。

b.规模养殖场规范开展动物免疫工作

结合本场制定动物疫病免疫计划和防疫工作方案,并将国家强制免疫病种纳入免疫计划;按计划开展强制免疫工作;疫苗按规定领取、保管和使用。

c.畜禽按规定佩戴畜禽标识,有条件的还应采用识读器上传有关防疫、检疫和监督信息。

C.种用乳用动物管理

跨省引进种用乳用动物经过审批。引进种用乳用动物24小时内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报告,并经过隔离观察和加强免疫。种用乳用动物经过检测,符合健康标准,对检测不合格种用乳动物按规定进行处理。

D.检疫申报

引进再饲养动物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请备案,并经过隔离观察和加强免疫。出售动物前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

E.疫情报告

规模养殖场要落实专业人员专人负责动物健康巡查,作好巡查记录,发现可疑情况必须按规定程序上报当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动物卫生监督所,严禁隐瞒疫情不报引起疫情扩散的事件发生。引进动物在隔离观察期间出现动物疫情,尤其是重大动物疫情要及时上报并规定处置。

F.病死动物处置

染疫动物及其产品、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动物尸体等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H.动物防疫工作记录记载

建立并按规定保存养殖档案二年以上;规范建立疫苗、药物出入库和免疫、消毒、疫病诊治、无害化处理等记录记载。

I.监督检查到位

a.投入品的使用监管

规模养殖场在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治疗、保健等方面用药和投入品的添加管理,应符合国务院《兽药管理条例》及其配套规章的规定。

实行兽药采购登记制度。如实登记兽药的品种、数量、生产厂家、批准文号、生产批号、有效期、采购单位、采购数量、采购日期等。

建立兽药使用记录。兽药使用应作好领用详细登記,记载内容包括发病数量及原因、兽药使用的种类、使用剂量、时间、兽医人员的签名等。

严格执行休药期规定。供屠宰食用的畜禽在休药期内禁止出售。禁止使用假、劣兽药以及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药品和其他化合物。禁止在饲料和饮水中非法添加国家明文禁止的化合物。

b.防疫工作的监督检查

一是规模场开展国家强制免疫病种的免疫时,应事前通知监管责任人,监管责任人应到场监督;二是定期检查免疫、消毒和无害化处理记录,督促其及时开展防疫工作。三是加强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条件的日常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动物防疫设施设备齐全并正常运转。

c.防疫效果的监测

免疫抗体监测。各县市区动物疫控中心对每个规模养殖场每年开展两次强制免疫病种的免疫抗体监测,对不达标的养殖场由动物卫生监督所责令加强免疫。

违规添加禁用化合物的监测。市、县市区动物卫生监督所要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定期或不定期开展规模养殖场违规添加禁用化合物(如:瘦肉精、三聚氰胺等)的监测。

动物发病和死亡情况检查。通过现场查看养殖档案和乡镇责任兽医平时掌握的发病、死亡情况评价规模养殖场的防疫效果,提出防疫整改措施。

J.加大监督执法的处罚力度

a.对规模养殖场的监督执法。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要采取事前告知和事后监督的方式,确保全程监管到位。

加强动物防疫条件的执法。对没有办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和动物防疫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畜禽规模养殖场,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应提出整改意见,整改仍达不到要求的,严格按相应的法律法规的规定采取强制措施,并按照规定进行立案查处。

加强引入动物的监督执法。对未经申报检疫引入动物或没有按规定进行隔离观察的,应按规定进行立案查处。

加强免疫工作监督执法。对不按国家强制免疫计划进行免疫的,应按有关规定进行立案查处。

加强检疫监督执法。对未经申报检疫私自转运出场的,应当依法进行立案查处。

加强兽药监督执法。对不按规定购入、使用兽药和生物制品的,应按规定立案查处。

加强养殖档案监督执法。对不按规定建立养殖档案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要按规定立案查处。

加强无害化处理监督执法。病死动物不报告又不按规定程序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应当依法进行立案查处。

b.对各级政府、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动物疫控和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及人员履职情况的监督执法,落实责任追究。市、县市区动物卫生监督所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加大處罚力度。

上一篇:开放式作文教学下一篇:安全培训个人小结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