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校长工作总结

2024-04-14

陈校长工作总结(共6篇)

篇1:陈校长工作总结

工 作 总 结

张家湾中学 陈大海

我参加工作已经二十二个春秋了,无论是在两道桥中学还是在张家湾中学,我一直在教学工作第一线任职,长时间承担物理课教学任务,多年的工作实践让我深深感受到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它需要人有头脑,有信心,有耐心,更要有爱心和真心。只有全心投入,在工作中才能有所建树。几年来我的工作一直紧张忙碌,我兢兢业业、力尽所能地干好每一件事情,把心思全部放在学生身上,处处为学生着想,潜心投身于物理教学教研工作,具体情况特总结如下:

一、提高觉悟,自觉加强思想政治学习,让新的教育思想不断地充实自己的头脑,在教师中树立党员的光辉形象。

本人任职以来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热爱教师职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一心扑在工作上,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教育行政法规和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中始终以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加党内生活,参加政治学习,收看、收听各类新闻报道,及时了解时事,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从事物理教学,我始终站在物理教改教研的高起点上,全力推进物理教学“自主—探究—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物理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全力改革。以校为家,以教为本;对待学生既爱护有加,又严格要求。这一切行动,都源于一个思想上的目标──我要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

二.爱岗敬业,保质保量完成物理教学任务

1,我担任初中物理教学任务,为了满足学生对物理知识如饥似渴的需要,我始终以百分之百的努力来投身于物理教学。备课时,我认真钻研教材、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上课时,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讲课厚积薄发,因势利导,重视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辅导时,耐心讲解,及时查漏补缺。并能积极与家长联系,及时沟通情况。作业及时批改,每次批改有分数、有日期、有评价,鼓励学生及时完成作业并上交作业。学段结束及时进行考评工作,有效促进学生真正的接受、融化知识。

2,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就是要用科学的方法去指导学生的学习,把科学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中,我积极探讨学习物理的有效方法,诸如发现教学法、互动学习法、情感交流法等。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学生在观察、操作、实验、讨论、交流、猜测、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公式的形成、获得、应用,了然于心。如:电路连接、电学公式的计算、实验操作都体现出学生探索、研究的自主性。

3,将课内教学与课外兴趣活动紧密结合,促进物理教学活动在生活中的渗透。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巧妙组织学生参加各项物理兴趣活动,多角度、多层次营造物理知识自学氛围。学期中, 我精心设计、仔细编排了许多活动。诸如:⑴物理小制作比赛;⑵物理科学知识探讨;⑶应用物理竞赛活动;⑷发现身边的物理现象。这些活动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他们的思维在实践中也得到了锻炼。

4、加强实验教学,增强学生实践能力。遵循物理教学规律和物理学科的特点,以实验启动物理概念、定理、定律的教学。在演示实验中,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观察,启发积极思维,提示物理现象的本质。组织好学生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配合校园文化节,开展了物理小实验比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动手做实验的热情。

三.遵纪守规,严于律己,“勤”字当先,争做学科带头人,课堂教学能手。

1、勤出岗,严要求。本人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坚持出全勤,站满岗。每学期的出勤率都在98%以上。在工作中,我尊敬领导、团结同事,能挑重担,坚决完成领导分派的各项任务,做事任劳任怨,不计个人得失。平时,勤俭节约、待人真诚、热爱学生、人际关系和谐融洽,处处以一名骨干教师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毫不松懈地展示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勤钻业务,笔耕不辍。从教十几年来,我始终坚持业务学习,不断地更新自己,补充“营养”,让自己的脚步始终与时代的步伐合拍。我先后参加黄冈教育学院物理专科的进修和湖北教育学院教育管理专业的函授,取得了大学本科学历。多次参加县市组织的物理教学新教法培训班学习。同时十分注重日常的校本研修,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我一直保持早默记习惯,坚持写教学随笔。利用业余时间阅读大量的物理资料和教育专刊,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坚持撰写教学论文,不断地将自己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写出来与各位同仁共勉,几年来我在各类教育杂志上发表了教学研究论文多篇,期中《浅谈学生创造意识思维的培养》参加2004市教科院论文比赛荣获一等奖。论文《浅谈对平面镜成像实验的改进》2006年11月获全省中小学教师实验教学论文比赛市教科院论文比赛三等奖,论文《精彩导入,引人入胜》获黄冈市中小学教师实验教学论文三等奖。

3、教研教改以勤出巧。任现职以来,本人一直任教物理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我认真领会新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准确把握新教材的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研工作计划。高标准地完成了课程设计,明确教学思路。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在教学改革领域做出了一系列创新的教学尝试,获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在国家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评比中共有5项成果获奖,在市级获奖11项,县级以上获奖5项,在全国各级教育刊物发表论文13篇,曾被评为黄冈市名师、湖北省教科研先进个人、黄冈市教科研先进个人、县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红安县物理学科带头人、县教科研骨干教师。多次承担物理教研课题,2008年我所讲的《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公开课荣获市级一等奖。

4、勤于管理,以管促学。我积极参加班级管理工作,精心制订班级管理计划,并逐一加以认真实施。我对好学生和后进生的错误和缺点一视同仁,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在课余时间里要尽量多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一起交谈、游戏、活动,无拘无束地相处,同时发动大家参加班级管理的各项活动,让学生人人都有自己的发言权,都有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每期我们班的“夕会活动”内容的安排、班级活动计划以及班级评比标准,都采用征稿的形式,发动全班同学献计献策,再结合老师的见解,取得共识,大家共同制定和执行。学生愿意干的事,干起来热情高,干劲大,成效也好。

四、精心耕耘,细心呵护,收获颇丰。

2007,我所教的九年级(5)班的物理课程,在同年级的统考中,平均成绩达60分,优秀率30%,及格率80%,其中的郭俊同学每次考试均获同年级的第一名。在中考中班上12人上重点线,他们的物理成绩都在78以上。而郭俊同学在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中获省级二等奖。2008我的物理教学工作更取得了良好的成绩,郭俊同学在全国应用物理知识竞赛中荣获国家级三等奖,秦帅等6位同学获省级一等奖,丁文强的创新方案获黄冈市二等奖,我的物理教学成绩连续两期都位于全校前列,个人目标管理得分两次位于全校第一。2007年我被评为红安县模范班主任,2008 被评为县级骨干教师。2008年被评为黄冈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以上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领导的支持和全体老师的帮助,我将会更虚心向其他同仁请教,不断克服自己的缺点,发挥自己的优点,使自已物理教学水平能够更快地得到提高。以后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篇2:陈校长工作总结

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学校在这里召开学科建设工作会议。学校党委和行政高度重视这次会议,花了大半年时间来筹备这次会议,期间多次召开党委常委扩大会议和校长办公会议,听取发展规划处有关会议筹备工作的汇报。为什么学校如此重视这次会议呢?因为学科建设对于一所高校的发展实在太重要了,怎么强调也不过分,必须切实抓好,而且要常抓不懈。

大学的主要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而学科就是这三种职能的具体承担者。学科建设是学校实现高质量本科教育和高水平研究生教育的基础,是从事高水平科学研究和产生创新成果的基地,是高校发挥社会服务功能的载体。学科水平体现出大学学术水平,体现出大学的办学特色,体现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高校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学科之间的竞争,没有高水平的学科,就没有高水平的大学。学科建设是学校改革与发展的纲,抓住了这个纲,就能纲举目张地开创学校事业的新局面。学科建设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龙头,抓住了这个龙头,就抓住了学校发展的根本和核心。关于学校学科建设具体部署,温思美副校长将代表学校作专门的报告。这里我只就学科建设强调两个字。一个是“新”字;另一个是“点”字。

一、学科建设要突出一个“新”字

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 事业。”学科建设要突出一个“新”字,新在哪里呢?新在目标上、新在思路上、新在举措上。

(一)学科建设要有新目标

如果说“九五”211工程建设是打基础,“十五”211工程建设是上水平,那么,“十一五”211工程建设应该是出成果,应该在某些方面有重大突破。学科建设成就要有显示度,要有标志性,不能是泛泛的。

首先在人才培养方面,要增强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能力。优势学科的本科专业要着力开展研究型、创新性学习,要在国家质量工程上争取更多的项目。国家重点学科的研究生教育要增强学生的研究能力,特别是要努力争取国家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这是学校研究生培养水平的标志。

第二,在科研成果上,要努力产生国家级自然科学奖和科技进步奖。尽管我们的科研的目的不是追求奖励,但是奖项的级别往往反映研究水平和价值。没有国家级科研奖项,现有的国家重点学科难保住,培育中的国家重点学科要流产,新的国家重点学科上不了,这就意味学科建设是失败的。没有国家级科研奖项,说明我们的学术实力不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很难拿到大的项目。拿不到大项目,也就很难再出大的成果,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永远停留在梦想阶段;没有国家级科研奖项,说明我们的师资队伍实力不强,人才培养能力也就不强;没有国家级科研奖项,说明我们没有重要的研究成果,社会服务能力不强;没有国家级科研奖项,院士等大师级学者产生不了,学术队伍也就上不去。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问题,不抓好不行。

第三,在社会服务方面,良种、新农药、环境友好型肥料、畜禽疾病疫苗、农业机械与装备、生态环境保护等技术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学校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力更强,作用更大,在社会上知名度更高。

第四,在学术队伍方面,要产生更多的长江学者、珠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国家创新团队等优秀人才,要新增院士。此外,要进一步优化学术队伍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博士学历教师比例要达到40%以上。

(二)学科建设要有新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学科建设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要有新思路,要有新的招数。在新一轮学科建设上,我们必须要在“建什么”、“怎样建”这两个问题上大做文章。只有这样,学科建设才能有新的起色,才会有新的局面。

首先是发展策略问题。我们必须走非均衡发展道路,要分层建设,重点突破。我校的学科建设的基本策略是整体提高,形成高地,重点构筑,形成宝塔,通过学科交叉与交融,产生新的生长点,异军突起,实现跨越式发展。我校的“211工程”学科建设至少要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是顶级的,主要从现有的国家重点学科遴选,采取特殊措施,其目标是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标志性学科,形成“宝塔”,抢占国内“学科制高点”;第二层主要以国家重点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和省部级重点研究平台为对象进行建设,其目标是建设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高水平学科;第三层是能与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学科相结合其他学科的领域,其目是推进学科交叉与交融,培育生长点。学校要对不同层次,提出不同要求,给于不同的投入。

二是要把科学研究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抓手,把争取重大科研项目作为学科建设的动力,以产出重大标志性的科研成果来提高学科建设的显示度。为此,要由过去实验设备等硬件投入为主,转变为科研项目投入为主。周济部长曾经讲:“学科建设与科研实际上是一回事”,这句话是有道理的,至少对于重点大学是很有道理的。国家评价“211工程“建设的成效,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包括学术论著。因此,要采取以科研项目形式立项,采取立项建设管理模式,对建设项目实行目标管理,最终以科研成果等指标来评价学科建设成效。

三是要改革过去单纯的学科点建设的模式,采取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创新团队等捆绑式的学科建设模式,这样做有利于资源整合,提高效益。学校规定,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由学校核定面积,并投入实验台架。其他实验室的面积按科研经费核定,设备自行解决。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想让老师们进入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通过捆绑,达到整合力量的目的。

四是要明确学科带头人在学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学科带头人不是一级行政组织的负责人,没有职级,但对学科建设的作用非常大。学科带头人的作用是制定学科发展规划、组建学术组织和学科队伍、主持申报和完成学科建设项目、支配学科建设经费、组织开展专业建设、教学和人才培养等。学校学科建设是学校搭台,学科带头人唱戏。唱哪出戏,找哪些人来唱,怎么唱,由学科带头人决定的。学科带头人往往决定一个学科的兴衰,如像拿波伦的那句名言:“一头狮子带领一群羊,可以打败一头羊带领的一群狮子”那样,必须慎重地选择学科带头人。选拔和培养一批未来的学科带头人是一所大学和一个学科兴旺发达的标志,在学科带头人使用和引进上,要广开进贤之路,不搞近亲繁殖,不拘门户之见。

五是学科建设要注重三个“三结合”。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结合;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三结合;产、学、研三结合。作为高校,特别是重点大学,要搞基础研究,而且要搞得很深,这叫“顶天”。但是,作为农业大学,要面对现代农业建设的主战场,针对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中的重大技术问题开展研究,还要努力将科研成果送到农村的千家万户,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贡献,这就叫“立地”。“顶天立地”的农业大学才是高水平的大学。今后,我们对一些学科要强调SCI等高水平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学术论文,但对有些学科则要强调技术研究成果和技术推广。为了鼓励教师在农业第一线开展农业推广,学校将在职称评定中,增加推广教授名额。

六是学科建设标准不能仅仅看到国内同类学科的水平,而是要以国际同类的一流学科或学术机构做为参照系,高标准的开展学科建设。国内的国家重点学科在某些领域有明显优势,但多数研究领域属于跟踪型的。在学科建设上,我们要做到“眼高手低”。所谓“眼高”,就是标准要高,要把我们的研究置于国际同类研究的前沿,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才不会落后国内同类学科。所谓“手低”就是要沉下心来,脚踏实地地开展的研究工作,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三)学科建设要有新举措

第一,在投入方面,要根据产出定投入。为此,可采取“后补助”的办法,先根据立项,给一部分经费,中期看干得怎样,如果行,再给些经费继续干,如果不行,那就别干了。项目结束时经过验收,如果达到了目标,再将剩余的经费补足。如果干得很好,成果很多、很大,说明项目组产出很高,能力很强,前景很好,值得继续支持,可以增加经费。

第二,在管理方面,实行“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的人才组织模式。学校或学院只考核学科带头人、团队首席教授,评价学科和团队整体业绩,学校或学院也不具体要求每个教师主持研究项目数量和级别,而是看一个学科和一个团队整体主持的项目级别和数量,团队内的成员由学科带头人和首席教授负责考核。关于研究生在校期间发表论文的事情,至今看法不一。我认为,如果要求学生三年发表论文,这个目标学生和教师都会达到,但论文质量很可能不高。如果对研究生不做论文要求,可能今后学校论文数量减少。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我们可以考虑这样做:学校虽然不要求每个研究生毕业时发表的论文数量和级别,但要看研究生导师在5年内研究生发表论文的情况。在这个政策下,学生何时发表论文,导师会安排好的。

第三,在酬金方面,通过加大科研项目和成果在酬金中的比例,由教师多上课的“多劳多得”的政策,转变为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科研业绩的“优劳优酬+多劳多得”的政策,鼓励教师搞科研、出成果。

第四,在引进人才方面,要不拘一格。有的人才是实实在在落户在我校,属“为我所有”;有的则聘为讲座教授、客座教授,属“为我所用”。为此,学校将实施“丁颖讲座教授”计划,从世界范围内聘用学者,他们利用各种机会来校工作几天,或几月,学校给予一定的报酬,并安排好生活。

第五,在学科布局方面,要整合力量。集中兵力才能打大仗,集中资源才能干大事,集中成果才能显优势。目前,我校同一领域的教师分布在几个学院,该领域的教师人数比其他学校得重点学科还多,个人水平也不低,但由于力量分散,形成不了核力,有的连硕士点和博士点都上不去。为此,必须下决心整合,必要时,要采取行政措施。

二、学科建设要突出一个“点”字

(一)学科建设要把握住重点

国内外高校办学经验证明,一流大学,并不是所有的学科都是一流的;一流学科,也并不等于其所有的研究方向都是一流的,我们在“211工程”重点领域和项目的建设上,必须学会有所选择、有所放弃。这就是所谓的“有所为,有所不为。”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就是最好例子之一。该校原有14个学院,下设100多个系,当时他们提出的口号是“每个领域都要保持全美前三名”,后来发现这根本不现实,也没有必要。于是,他们调整发展战略,重点发展生物原子工程,要求学校的每个系都尽量和生物原子工程挂钩,从不同角度配合生物原子工程的研究。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促成劳伦斯发明了加速器。正是由于发明了加速器,伯克利加州大学一下子拿了17个诺贝尔奖,成为世界著名大学。

“211工程”建设是重点建设,要出标志性的成果、创有影响力的品牌,形成学校的特色。既然是重点,就要优先发展,重点投入,不能搞平均 主义。在“211工程”建设中,学校要排除各种阻力,按照“重点投入、重点建设、重点突破”的思路,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达到建设的预期目的。

(二)学科建设要巩固制高点

制高点是学校的优势领域。要保持现有国家重点学科和广东省重点学科的优势和特色,形成核心竞争力,由此带动学校学科水平的全面提升。大学的发展要讲究错位竞争,放弃优势,去搞劣势,这肯定行不通。为此,要通过学科规划,要在认真研究自己的发展历史,分析自身的基础条件,充分预见学科发展趋势的前提下,在凝炼特色学科方向上狠下功夫,充分挖掘自己的比较优势,寻找自己的发展空间。

(三)学科建设要找准生长点

生长点往往是学科的交叉点。例如,生物与材料科学、化学、机械工程技术相结合,可以发展生物质材料、生物质能源、生物农药、生物肥料。农业、林业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可以发展数字农业和数字林业,等等。学科的交叉、交融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当代学科建设的客观要求。在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的同时,要选择若干个重点领域,涵盖学校农学、园艺、动物科学、经济管理、兽医、林学、生物学、生态学、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信息技术学科,甚至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再一次全方位的交叉和集成,形成学校特色和优势。“211工程”建设是学校是一个推进学科融合、交叉和渗透的过程,是创新发展的过程,是实现跨越发展的过程。

篇3:陈校长工作总结

北京二十中学校长, 前任老校长马成营鼎力推荐的接班人。曾被北京市教委选派赴美留学攻读教育硕士学位, 现正在攻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获得“北京市青年岗位能手”, “海淀区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等多项荣誉。

学生说, 他是一名充满智慧与激情的演说家, 他是能够懂得他们奇妙想法和个性需求的教育专家;教师说, 他是古道热肠、民主平等的朋友, 他是学校不断开拓创新、激流勇进的“掌舵人”;同仁说, 他是温文尔雅、坚守教育信念的书生。他是个朴素睿智、有独到教育思想与人格魅力的智慧型校长。

他就是北京二十中学的“70后”校长——陈恒华。

他像一本厚重的书, 轻轻翻开每一页, 都会让人读到精彩的内容。英气勃发的陈校长, 30岁刚出头就开始全面管理北京二十中学这所市级示范高中校, 目前仍然是北京最年轻的“70后”校长之一。

自从走进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走进美丽的二十中学, 陈校长就立下了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志向。一路走来, 一路奉献, 他用心书写了自己奉献教育的青春之歌。几年来, 他以强烈的使命感、开拓意识和进取精神, 致力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和改革, 他带领全校师生坚定不移地实施“德育为首、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 以“优质、和谐、创新”为办学理念, “以争创首都一流学校”为办学目标, 推进学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办学特色, 学校的发展得到清河地区人民的普遍赞誉。

回首拼搏路, 花香满径来。近年来, 二十中学新建高中教学楼, 改造校园整体环境, 加快园林式校园建设, 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了的物质基础, 并创设了优良的育人环境。与此同时, 在新课程改革、校本培训、校本课程开发、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校特色彰显, 在智育、德育、体育、艺术、科技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 学校先后被评为北京市中学生文明礼仪示范学校、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海淀区科技教育先进学校、海淀区艺术教育先进学校、海淀区体育教育先进学校, 并获得海淀区体育工作特殊贡献奖、海淀区学习型学校等几十项荣誉。

陈校长就像个放风筝的人, 眼里有蓝天, 心中有大爱, 手中有分寸, 脚下有土地。在他心中, 着力为每位学生蕴育五彩的人生底色, 使二十中学子成为中国脊梁是他追求的目标, 他的气魄和壮志感染着学生, 激励着他们成长, 每一位二十中学子都知道自己要努力成为“志存高远、品学兼优、身心健康、能力卓越”的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 陈校长正在以自己的志向影响和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二十中人。

篇4:陈雨露 “魅力校长” 新舞台

履新北外的2110步

2010年3月29日,对于陈雨露而言,是极不平凡的一天。

这一天,阳光明媚,北外的校园如同以往一般平静。唯一不同的是,在校园一角的行政楼里,一场意义重大的换届会议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陈希代表教育部宣读了关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的任免决定,陈雨露正式成为北外第十四任校长。

几乎同时,“原人大副校长陈雨露接替郝平出任北外校长”的消息不胫而走,迅速成为了各大网站的头条新闻。

陈雨露此时的心情尤为激动而不安。

在就职演讲中,他用朴实感人的语言如此说道:“2010年3月29日是一个我终身难忘的日子,我怀着激动而又忐忑不安的心情接受教育部对我的任命。昨天晚上10点钟,我加完班,一个人从人民大学西门走到了北外的大门口,总共2110步,19分钟。这19分钟虽然不长,但是走得压力沉重,走得思绪万千。古人说:水激石鸣,人激志宏。人的一生当中,能有一项值得调动自己所有激情、才干和智慧、并努力做到最好的事业,毫无疑问是极其幸运的。我深知这份幸运决不能辜负,因为它的背后是各位领导和北外全体师生如山的信任。”

从人大到北外只有短短19分钟的路程,陈雨露却走得如履薄冰。也正在这2110步间,陈雨露从此告别人民大学,踏上了一个崭新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他将是众人瞩目的主角之一,同样,也将承担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换届会上,陈希代表教育部给这位年轻校长压了三个担子:第一,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的两个根本性问题,制定好长期发展纲要。第二,要明确学校未来的长远发展目标和办学定位,继续深化改革。第三,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三个要求明确有力,同样是陈雨露履任后面临的主要挑战。

作为走马上任的新校长,最为人所瞩目的就是他的治校方略是什么。如何深入改革?能不能把握全局?有没有新思路?这些都是关心北外发展的人们瞩目的焦点。

上任不久,陈雨露通过召开12次不同类型的校内外座谈会和自己的思索归纳,给出了第一个答案。在第三届“著名大学中学校长峰会”上,他以“建‘高原山峰’模式,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为题,阐述了自己对于北外未来人才培养方向的“施政纲要”。

演讲中,陈雨露已然从北外未来发展的角度思考谋划:“作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我们经常反思,我们在大学的培养时期并没有给学生一个问题意识和开放思维的训练。北外的学生在大学期间主要是学语言,学习怎样把外语翻译得更加漂亮,这是必需的;但是我们对学生知识复合型结构的造就不够,对学生的宏观问题意识、思辨能力,以及协调各方力量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不够的。今后北外的教育改革需要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教育规律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

采访中,陈雨露更为细致地表述了自己对于北外现状与未来发展的全盘思考。

“北外现在面临着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同时也面临着重重困难。现在全国有几百所大学都有外语系,另外我国外语基础教学也越来越好,作为传统的中国外语教学最高学府,北外面临着非常激烈的竞争。”

初到北外,他就发现了这样一种状况。

“北外学生的外语功底非常优秀,对国外的东西了解多,但不少学生用中文写不出漂亮的文章,寫不出潇洒的汉字,大多数学生也不会演奏一件中国的民族乐器,中国传统文化的学养不足,同时对当代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成功发展模式缺乏完整充分的理解。这与新时期对外交官和国际性人才的要求不相适应”。

陈雨露将改变这种现状,实现北外的战略升级,作为自己来到北外的主要使命。

“我理解,向谙熟国学国情、通晓国际政治、经济和金融规则,具有思辩能力的国际化高端人才的培养模式上发展,这可能是上级领导派我来北外的主要考虑,我也愿意迎接这样的挑战。”

从农村学子到人大副校长

调任北外担任校长之前,陈雨露曾在人大工作21载。了解这段时间陈雨露的人生轨迹,成为了解读这位年轻的名校校长极为关键的一环。

简历中,可以看到他清晰的工作轨迹。1989年,人大硕士毕业留校任教,随后师从著名经济学家黄达,在职攻读金融学专业博士学位;1993年3月,任人大财政金融系副主任;1997年5月,任人大财政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2002年1月,升任人大财政金融学院院长;2005年5月,任人大副校长。

而在考入人大之前,他只是一个从农村考入人大的淳朴学子。

“我父亲是广东潮汕人,他高中毕业以后到了北京成为一名空军战士。1956年,因为我们家是地主成分,当时祖父又在香港,有海外关系,父亲就被迫转业到河北石家庄。”陈雨露回忆道。

后来,三岁的陈雨露又随母亲下放到河北省一个叫做阳台的偏远小村。在这个名字充满诗意的村子里,陈雨露一待就是十多年。直到1983年,他才籍由高考入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金融专业。

是什么原因让他选择了金融这个在日后颇有前途的专业?

回顾以往,陈雨露笑称当时对金融没有任何概念。“我为什么填报金融专业呢,是因为觉得财经专业可能更重视数学。”

当年参加高考时,陈雨露的数学成绩得了120分的满分,而他本人对数学也特别感兴趣,“当时只有理科考生才能选择数学系”。于是,作为文科考生的陈雨露选择了对数学有相对较高要求的金融专业。

“事实上,因为一直在农村学习,我英语成绩最差,高考只得了64分,其它科目都在80分左右,是数学的分数把我带进了人民大学。后来到了大学,我下决心把外语补上来。到考博的时候我的外语入学考试成绩已经是全校最高分,现在外语反成了我另外的一个优势了。”

如今,这个当年高考英语只得了64分的农村青年却成为了中国外语人才培养最高学府的校长。

历史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

尽管高考报志愿多少有些懵懂,然而一学上金融,陈雨露就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由此走上了一条研究金融的人生道路。

“金融既虚又实,既宏观又微观。”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包括实体经济和金融经济两个方面。只有这二者都顺畅的运行,才能保障整个市场经济良性发展。实践也充分证明,市场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其金融也越发达。

由此,陈雨露将自己的研究方向确定为开放经济下的金融理论与政策。对此,他解释说:“中国的金融体系在1978年以前是封闭的,但中国经济必然会越来越走向开放,直至融入国际大循环体系。因此,研究这一领域是一种与未来经济和金融走向相吻合的必然趋势。”

这个真心热爱金融的青年一头扎进了专业研究中。自1997年以来,先后完成专著、译著等代表性学术成果14部,论文75篇,其中很多教材和著作成为全国高校课本。

就在采访当中,陈雨露写作的又一本经济学通识著作《金钱统治》付梓出版。这本由法国前总理罗卡尔亲自撰写序言,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朱民高度评价的财经专著迅速登上了畅销书热榜,赢得了一片掌声。

埋头做学问,扎实搞研究,如此丰硕的研究成果不仅奠定了陈雨露在金融领域里的重要地位,也推动着他由一名普通教师到人大财政金融系副主任再到人大副校长的角色跨越。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直至调离人大前,陈雨露始终坚持在教学一线。他不仅指导硕士生和博士生,还坚持开设研究生和本科生的讨论课程和系列讲座课程。

谈起自己坚持一线教学的缘由,陈雨露认为这不仅源于责任意识,自己同样也能触发研究的灵感。

“思想来源于学生。在课堂上,不是我给学生思想,而是他们给我新思想,我告诉他们经验,但真正的火花是在跟他们讨论中产生的。”陈雨露坦陈自己一直把讲课当做一种享受,通过课堂教学的提问与回答,经常能够触发自己研究的灵感。因此,教师给学生上课并不是单纯的输出,更是一种吸收,这也正是他一直坚持与学生交流的原因。

“作为教师会有一种成就感。”陈雨露说,“尤其是看到自己的学生在各个领域做出突出贡献时,这种感觉是其它领域所难以企及的。”

记者通过采访人大学生获知,始终坚持给学生上课让陈雨露获得了人大学子们的高度评价,乃至于他们更习惯称呼他为“陈老师”而非“陈校长”。

另外一个给予人大学子深刻记忆的就是这位校长的谦逊。

有一位金融系学生还记得这样一个细节。在2008年10月20日,陈雨露做客中央电视台“直击华尔街风暴”节目,该主持人芮成钢以“著名经济学家”称呼他。第二天,陈雨露即谦虚地在课堂上对学生们解释,自己离“家”的称呼还很远。

“我只是研究金融时间比较长的一个青年学者。只有那些拥有重要原创思想的学者才能称之为‘家’,而我的思想仍旧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当然,我希望在座的各位能多出一些经济学大家!”

为什么是陈雨露?

何以取得如许成绩?

从一个农村学子一路走来,陈雨露每一点进步的脚印都清晰可寻。在记者的追问下,他更愿意将之归于对理想的执著坚守与现实的扎实认知上。

陈雨露硕士毕业之时,正值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下海”浪潮,这其中也包括刚毕业的大学生和学校里的老师。他回忆:“1989年,我硕士毕业那会儿正是下海的热潮,我们班的多数同学都下海了,只有一小部分人去政府工作。”

和大多数同学的选择不同,陈雨露决心坚守在三尺讲台之上。这个选择在那个流行“下海”的时代显得颇为“非主流”。

“我的成绩在班里一直是优秀,当我决定留校当老师时,大家都觉得特别奇怪。我一直希望自己能够继续完成博士学位,成为一个做学问的人,隐约意识到将来的中国会需要很多高层次的研究人才,现在大家纷纷下海,将来国家需要高端人才时,再回来就晚了。”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时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著名经济学家黄达教授对自己的影响。

“90年代的高等教育,特别是经济类专业,是非常艰难的。学生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今天老师还在上课,明天可能就辞职下海了。而国家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最需要大批培养合格经济人才的时候。所以黄达先生在上课时跟我们语重心长地谈,希望最优秀的学生能留在讲台上。我非常感动,非常受触动,觉得自己有这份责任”。

基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硕士毕业的陈雨露决心甘于清贫,做一名普通大学教师。这并不容易,尤其与“下海”的同学相比,更显“寒酸”。

“当时(大学老师)待遇确实不好,刚毕业留在学校参加工作一个月就几十块钱的工资。同学到海南做证券交易的很快就挣到了几十万,差距非常大。”陈雨露回忆说,和同学坐在一起时,物质贫乏也曾让他产生过很大的心理落差。

1990年代前后,这种缘于知识和物质的境遇落差而导致的“脑体倒挂”现象,在中国知识分子阶层普遍存在,很多知识分子也因此而走上经商之路,但陈雨露始终坚守在讲台上,他坚信“教育界应该坚守这种清贫而不坠其志的精神,但‘脑体倒挂’现象迟早也会解决。”

风风雨雨走来,最让陈雨露欣慰的就是自己对人大金融专业的一份实实在在的贡献。

“现在看来,当初留下来的选择是非常对的。人大金融专业的教学研究和学科建设一直坚持下来,没有中断。今天,人大的金融专业能够稳居全国高校第一,能够培养出这么多优秀的金融人才,能够做出这么多一流的研究成果,跟这些年保持不断的连续思考有很大关系,我很有成就感。应该说,人大的金融学科没有垮掉,与90年代我们有一个青年团队在老一辈的指导下的始终坚守是有关系的。”

甘于清贫、坚守理想、奋力拼搏,这些都是陈雨露人生历程中熠熠生辉的亮点。

也许,如果仅仅止于对理想的单纯坚守上,陈雨露也很难走到今天的位置。陈雨露很不一般的地方在于,他绝非自闭于书房之内的学究,而是“始终注意接触广阔的天地,更多地从中国实际、从多维的视角去看问题,去解决问题。”

“我的工作历程是从校门到校门,缺乏基层经验,对我来讲一直是个弱点,所以工作之中,我始終注意接触广阔的天地。前不久,同事们都说我无论是写文章还是做行政工作都变得老练了。我觉得老练主要是指思想更加实事求是,方法更加得体,这和注重基层调研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2010年第十一届全国青联全委会前的采访中,记者偶尔了解到这样一个故事。

2007年7月22日,陈雨露曾以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副主席、全国青联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的身份带团前往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调研。

凉山彝族自治区既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也是革命老区。由于地理原因,凉山成为了边境走私毒品的主要通道之一,深受毒品之害。提到调研中的所见所闻,几位青联委员都用“触目惊心”四个字来形容。

“由于吸毒,很多大人都感染了艾滋病,或者病死或者被强制戒毒,小孩就没人管了。”陈雨露回忆说。

调研中,陈雨露看到这样一幅场景:12岁的老大带着三四个弟弟妹妹在小黑屋里艰难度日,平常吃的东西也就是土豆。当时正好是土豆收获的季节,几个小孩没有力气,只好在田地里一趟一趟地往家里拖土豆。

看到这些,大家二话不说,放下行李就去帮助孩子们扛土豆。之后,他又和同行的青联委员商议,共同支持建立持续的帮扶机制,每年定点帮助这些贫困儿童。

基层调研不流于形式,而是扎扎实实地做一些工作,更多从制度的层面上去解决问题,这一点让同行的青联委员们颇有收获。

由此,观诸陈雨露的人生之路,既怀揣对教育的热忱理想,又能够以中国实际的多维视角观察、解决问题,可以说是他得以成为一名年轻优秀大学校长的最好解读。

中华儿女:外界有这样一种声音,素以经济学家著称的陈雨露,在北外这个以语言类见长的大学做校长,将英雄无用武之地。您怎么看?

陈雨露:我认为这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机遇。我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国际金融,国际金融把两个关键的东西结合在一起。首先,市场经济越发达对于金融人才的需求也就越大,金融学已经成为现代经济运行的核心和血液,对以经济崛起为中心的中国而言,外语人才对国际经济和金融等专业学科知识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同时,中国金融等专业学科走向世界,对外语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我的专业恰是两个点的聚焦。

中华儿女:从人大副校长成为北外校长,从副职到正职,不少人称您为“政治新星”,怎么看?

陈雨露:我非常不同意此类说法。大学校长是一个崇高的岗位,既要求你是一个优秀的学者,更要求你是一位懂得教育规律的高水平的行政管理专家。我深知自己在两个方面都还有很大差距,更不用说“政治明星”了。上级组织把我放到如此重要的岗位上,我感到更多的是责任和压力。真是如履薄冰,必须全身心投入。

中华儿女:作为一所大学的校长,您认为现代高校的校长应该是个什么角色?什么样的校长才是好校长?

陈雨露:校长是一个高等学校的灵魂人物,甚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这个学校的发展速度。作为现阶段的大学校长,首先应该有长远的发展眼光,要尊重教育客观规律,不能只注重眼前利益、急于求成。其次,高等学校的校长应该具有智慧和胆识,在社会前进的大背景下全方位考虑学校的教学科研发展。高等学校不但要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学生,同时还应使大学发展顺应社会进步、推动社会前进。最后,高等学校的校长要有责任感和行動力,要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真感情,从实际出发真想办法,真抓实干,校长个人要成为一个高等学校师生的表率。

中华儿女:有人认为目前的中国高校是官学商混合体制,您是否认同这一观点?

陈雨露: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成就是有目共睹的。继续大踏步发展所面临的体制障碍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我觉得,大学里的官不是官,因为他手里的权力小于他的责任,和现实中分配资源的官员相比,大学里的官更多的是承担一种既要全方位争取到发展资源,又要维护学术纯净的艰巨责任。但是你知道,中国的大学体系是一个公立大学体系,又是从行政级别制走过来的,所以比欧美大学的集中化程度要高。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的国情和教育传统,我们不可能像欧美那样把学生放到社会上(居住),我们要建校园内宿舍,会对学生进行集中管理,这是对学生的安全负责。再加上我们的党、团系统的思想政治建设,所以,大家可能会觉得我们管的很多,可能会有这种(官商学的)感觉。每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体制都必须根植于自己的国情和教育传统的基础之上,中国也难以例外。

中华儿女:中国目前的大学建设似乎进入了一个高而大的阶段,比如全国各地都在建设动辄占地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学城,再比如高校一味追求建设高楼也引发了“高校需要大师还是大楼”的争论。学校面积大、大楼盖得高就能为高校带来质变?

篇5:陈应验校长侧记

----浙江省苍南县龙港镇第四小学陈应验校长侧记

陈应验,1973年7月出生,1991年8月任教,兼任学校中层领导,2000年8月任校级领导,现任浙江省苍南县龙港四小校长。现为中国乡土作家协会理事、苍南作家协会副主席、龙港文学协会主席等。有数十篇教育教学论文及文学作品在全国、省、市各级报刊上发表,多次获奖,曾有作品入选《读者文摘》、《中国基础教育教科研成果集》、《当代世界华语诗大选》等选刊与选集,出版个人专著《瞬间的美丽》。荣获中国乡土文学奖、全国知识竞赛辅导奖、市第十一届园丁奖等奖项,被评为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工作者、省优秀导读员、市新闻奖教金优秀校长奖、市名师培养对象、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一、扎实工作,追求卓越。

二十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及管理经验,使陈校长形成了“求实、拼搏、创新、灵活”的工作作风与保持“乐观上进”的平常心。陈校长积极为学校的发展谋划,争取广泛的支持,为学校办学经费四处“化缘”,为学校的硬件建设,想方设法,为师生的发展尽心尽力,创设平台,鼓励崭露头角。他积极带领教师精心策划、组织开展教育活动。在活动设计上充分体现出“新、趣、意”的特色;在活动安排上重视教育的层次性与序列化;在活动形式上追求多样化与新颖性。学校连续承办了四届全国“春天送你一首诗”大型朗诵会。还举办了“亲近童书 寻梦课堂 虫蝶共舞”校际儿童阶梯阅读教学研讨会、礼仪示范岗与标兵评比、“走进新课程 亲近新教育”家长开放日体验活动等活动。他率先垂范,坚持学校领导要深入教学第一线,在教学上积极探索教法学法,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结合学生生活的实际,注重课堂的动态生成,逐渐形成“讲而不灌、练而不乱、启而适时、诱而多变”的教学特色,深受学生喜爱。开展课题研究,其成果荣获市教科规划课题成果一等奖,省二等奖。2005年始,陈校长利用自身特长,率先选择五年段为试点,开始童诗教学实践活动,自编教材、自选辅助读本、编辑学生作品集,通过开展诗歌创作技巧学习、作品赏析、模仿创作、学生佳作点评、深度作品加工会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指导学生参赛,35人次获县一、二等奖,60人次发表。

二、坚持读书,不断超越。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如果没有深刻的科学知识,就谈不上教育素养”。陈校长十分注重学习,向同行学,向前人学、向社会学,向网络学。近五年来,他精读了《学校文化》、《静悄悄的革命》、《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等20本专著,订阅了《人民教育》、《教育信息报》等8种报刊杂志,经常登录并有注册的网站有《教育在线》、《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等5个,摘抄文摘600多张,剪报5本,创建了个人智客网站《一缕清风》,撰写论文12篇,教育随笔《新课程下农村小学教育的困惑》、教育论文《初探建构主义在小学数学的运用策略》、《我的教研我做主》均有发表。此外在全国权威期刊《诗刊》上发表作品三次,诗歌作品连续三年获全国“春天送你一首诗”苍南分会场诗歌创作比赛教师组一等奖,《教育信息报》、《今日苍南》、《龙港电视台》等媒体曾作过访谈。由人民日报社出版个人诗集《瞬间的美丽》受到好评,浙江省图书馆、温州图书馆等10家权威收藏机构颁发证书。被评为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工作者、省优秀导读员等荣誉。可以说,这些成绩取得充分验证了陈校长常说的一句话:“ 坚持读书,我受益颇多;不断学习,促我成长;读书、思考、写作已成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习惯。”

三、文化立校,环境育人。

学校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学校文化的竞争。学校的文化建设,就是熏陶人的环境建设。陈校根据学校总体规划,在环境建设上追求精品化、和谐性、育人化,优化构成校园文化的各个要素,确立了体现学校特色的校训与“三风”,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全面育人功能。同时十分注重文化建设的整体性与包容性, 主要做法是1.强化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树立规范意识和质量意识。2.开展“阳光星卡”评价教育活动,强化自律教育和拼搏精神。3.以环保教育为突破口,强化环境意识和责任教育。4.以竞赛活动为手段,培养师生竞争和创新意识。5.加强安全及法制教育,培养师生防患意识和生命意识。6.开展读书系列活动,倡导对话与反思精神。7.开展献爱心互助活动,培养博爱理念和感恩之心。8.关注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倡导教师树立问题意识和精品意

识。9.关注教育质量量化评估,倡导教师树立效率意识和全程意识。10.征集学校文化标识,加强爱校教育与集体意识。

四、关注教师,以人为本。

学校的发展,团结是前提,目标是动力,教师是保证。作为校长,他始终坚持把“铸高尚师魂,造就一支事业型的教师队伍;树优良师德,造就一支楷模型的教师队伍;强精湛师能,造就一支专业型的教师队伍”,作为“强”校之本。为此他充分利用政治学习、论坛、座谈、沙龙等形式,宣扬与解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引领教师立足今天看发展,立足发展看今天,用心工作携手师生“做感悟幸福的人”;多年来,可能有的老师认为这个校长比较”抠”,老师来要求捐资减免他总是减得较少,发票报销也很严格;他一看到校园浪费现象总是及时指出。但在教师的学习、教科研、福利待遇上,他是从不吝啬的。同时十分注重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引领教师人格品行、教育工作、事业精神,并通过开展教师体检、教师节庆祝活动、教工活动等形式,及时地给予集体的温暖,也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五、关注质量,开发潜能。

学校的一切工作,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他始终把教育的质量作为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并时刻关注和严格把好学科教育质量关。主要做法是: 1.坚持以学习促发展,以教学反思促观念转变。2.坚持强化教学常规,规范教学行为。3.坚持以教研活动为载体,练就“内功”。4.坚持以小班化教育促质量提高,渐成特色.5.坚持以竞赛促提高,发展学生素养。以“四节”为载体,增强学生的才干,创设学生展现优秀自我的舞台。从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出发,学校组织和开展各类教育活动与竞赛,让学生自由选择参加,扎实推进对学生的特长培养和个性教育。参加上级各类竞赛捷报频传,获集体荣誉奖12次;教师获奖有80多人次,学生获奖600多人次;1人被评为市教坛新秀、2人被评为市学科骨干教师、4人被评为县教坛新秀,教师在市、县、学区执教公开课40多节,承办县、学区大型教研活动8次。

六、上下努力,享受幸福。

十多年来,陈校长相继在四所辅导中心学校(龙港第十小学、第八小学、第一小学、第四小学)任校长。在陈校长的带领下,齐心协力,本着“校荣我荣”为己任的决心,“办法总比困难多一点”的信心,在扬弃中继承,在实践中反思,在发展中创新,在任期内三所学校均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成效,赢得了上级领导、社会群众的好评。目前任职的学校初步形成五大特色:

1、实施“田野式”科研,9个学校课题成果分别获省、市、县一二等奖。学校教师教科研论文发表在全国、省、市级刊物和参加省、市、县级评比获奖的有350多篇。被授予县校本培训试点校。

2、开展“生活式”英语教学,实施“英语口语生活化”六大策略。学生参加县英语竞赛,一等奖获奖人数占全县3/5,学校多次承办市、县大型活动,学校英语组被评为市先进教研组,被授予市英语学科教研基地学校。

3、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参加省、市、县运动会均取得好名次。学校荣获市级群众体育先进集体,被命名为田径传统项目学校、市体育特色(田径)学校、市阳光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4、开展经典阅读,实施“共读共写共生活”大书香活动,深入推进“童话读书节”与“经典古诗词”考级等特色活动。学校被授予省小作家实验基地、中国少年报媒介教育基地等。

5、开展“三贴近”德育特色活动,学校被评为市红领巾示范学校、行规教育优秀学校、市文明单位等。

篇6:副校长陈时伟之死

在中国大陆的互联网上,兰州大学副校长、化学家陈时伟教授的死,竟是一个謎团和传说。这照张片来自兰大文库网站学人风采栏目,是迄今网上能查到陈时伟先生为数极少的几张照片之一。

我第一次知道陈时伟这个名字,是读高尔泰先生的《寻找家园》。高尔泰在书中曾写道:“女右派的集中地,也在酒泉境内,但离我们很远,汽车要走一整天,叫安西农场。和我同一小队两个右派的妻子,《甘肃日报》编辑王景超的妻子和凤鸣;兰州大学校长陈时伟的妻子左宗杞(兰大化学系主任),都关押在那边。后来王景超和陈时伟死在夹边沟农场。和凤鸣得以生还,我到兰州后,曾经见过她。她说,安西农场也死了不少人。”高尔泰与陈时伟同为夹边沟受难人,加之高尔泰平反后又到兰州大学哲学系工作,对兰大的事情或许熟悉。因此,我一直以为高尔泰书中所言不虚。我后来写《万古长夜闪星火》一文时,在文前按语中还说“我在兰大工作10年,但长期不知道有位叫陈时伟的副校长死在夹边沟。”但今年读了一些史料,发现高尔泰先生这段话,有些事实方面的差错,左宗杞女士的确被打成右派,但当时留在兰州大学“监督使用”,侥幸未遭流放;而且现在看到的材料,陈时伟被打成右派,流放夹边沟,这是确切的,但后来的命运,尤其有关陈时伟先生去逝的时间、地点,乃至原因,竟然有多种说法,高尔泰先生文中所写,应该不确。高尔泰先生在兰大哲学系前后6年时间,但中间有三年多被中国社科院借调,客居京华,兰大的前尘往事,他可能所知不详,更何况高尔泰先生写作《寻找家园》时,已经人在美国,查询资料殊为不易,因此,书中出现一些事实性差错,想来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关于陈时伟之死,我看到的另一外说法,来自向承鉴先生的回忆录《炼狱归魂》,向承鉴先生是兰州大学化学系56级的学生,1957年被打成右派,被下放到甘肃天水劳动改造,正是劳改期间,他和其他几位一起被下放的同学目睹了大饥荒中底层人民的悲惨生活,义无反顾创办《星火》杂志,代民立言,控诉暴政,最后酿成著名的“兰大反革命集团案”,被判重刑,获释平反后,写成回忆录《炼狱归魂》,这是一部未刊书稿,熊景明老师主持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时,收藏了这部书稿,并放在该中心的网站上,一些研究者得以看到这部心血之作。因为向承鉴是化学系学生,与陈时伟夫妇有直接师生关系,因此,书中对陈时伟夫妇的遭遇多有记述:

五八年我离校不久,江隆基从北大调任兰大校长。这位资历深厚、党内难得的教育家,……为人正直,廉洁俭朴,克己奉公。……据说,陈时伟先生就是他三番五次向省委打报告,从夹边沟拉回学校的。……

陈时伟副校长五八年受‘双开’处分后遣送夹边沟改造。夹边沟是‘有去无回’的鬼地。由于得到其妻左先生的全力救济,才逃过饿死的厄运。陈先生虽暂时躲过饿死的厄运,终究逃不过家破人亡的浩劫。他的女儿五八年高考甘肃理科状元,没有大学接收她,一直漂泊好多年,‘文革’中了无声息地被‘滚滚革命洪流’吞噬了,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这个如花似玉、天资聪慧的姑娘,生命的奇葩没有绽放便凋谢了。一九七八年根据(55#)文件,兰大开始为错划右派落实政策。一些以‘革命派’自居的人,设置种种障碍,就是不给陈先生改正。陈先生不只是兰大也是全省最大的‘右派’,给他纠正了,无异于给兰大、全省的‘反右’运动全盘否定、一锅端了。这是当时某些省上和兰大要员不能‘容忍’的。最后,官司打到中共中央,打到中共组织部长、主持平反纠正冤假错案的胡耀邦那儿。据说上报陈先生的材料上列举许多‘罪状’,以证不能改正理由。胡耀邦大笔一挥,批道:“中央认为,凡是解放初期回国的专家、学者,起码都是爱国的。”没有在具体问题上纠缠,以高屋建瓴之势、无可争辩之理,把小人设计的‘小鞋’全击碎了。(胡耀邦不愧真伟人,功垂史册!)喜刚到,悲就至。陈先生此时已是六十有几的老人,承受不了‘改正’的强刺激,他期盼得太久了,‘喜’来得太突然,由于过度兴奋,突发脑溢血(?)溘然逝世。向承鉴先生未能出版的书稿 前辈向承鉴书稿中这几段,信息量蛮大:

1、因江隆基校长挺身相救,陈时伟在流放夹边沟后重新回到兰大;

2、陈时伟先生去逝,是在获得平反之后;

3、陈时伟获得平反的道路也不平坦,甘肃省和兰州大学都有人试图从中作梗。向承鉴先生是在1979年底,赶回兰大“落实政策”,为自己寻求平反的,在此期间,他见到不少同学故旧,但是“落实政策”之路颇为坎坷,他书中写了许多与化学系及学校当时负责落实政策一些人的交锋争博弈过程,右派问题解决后,他又奔赴几百里之外的天水,申诉要求平反让他入狱18年的“兰大反革命集团案”。在这种情境下,他自顾不暇,虽耳闻许多陈时伟夫妇的事情,但未必有时间仔细求证,他书中的确也没有写到他有面见陈时伟或陈夫人左宗杞的事情。所以,他书中所讲是否准确,也待考证。2015年6月,中国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作家王戈、王作人的著作《江隆基的最后14年》,书中一些章节,可与向承鉴先生提到的一些事情相互印证,证明陈时伟的确是在命悬一线时,经江隆基全力争取,侥幸逃离地狱般的夹边沟。根据这本书所写,江隆基是在历史学家、兰州大学教授赵俪生女儿登山中不幸遇难后,江隆基四处斡旋,最后找到甘肃省政法委负责人,据理力争,要求从劳改农场释放赵俪生和陈时伟。书中说:江隆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磨破嘴皮子说了半天,总算说服了政法委书记,从死亡的边缘上一举解救了两个教授:陈时伟和赵俪生。这本书中没有交待江找省政法委书记理论的时间,但根据赵俪生教授女儿赵絪《在苦难中磨砺——写在父亲赵俪生先生的祭日里》一文中回忆,这是1961年2月的事情。当然,赵俪生教授劳改地点,并不在夹边沟,而是在河西走廊上的另一个劳改农场——山丹劳改劳场。在写作《江隆基的最后14年》一书时,两位作者还采访了80年代曾任兰州大学校的化学家胡之德先生,胡之德是兰大化学系52级学生,56年毕业时留校并做了陈时伟夫人左宗杞教授的研究生,他向两位作者介绍了陈时伟从夹边沟回来时的情况,书中写道:陈时伟教授是他从火车站接回来的,左宗杞找他商量怎么接,估计身体很差,他借了一辆架子车,铺上棉被,准备拉。果然,陈时伟骨瘦如柴,面色如土,虚弱得下不了火车,是他背下来的。他拉车,左宗杞远远跟着,怕人看见。到了家属院门口,他叫左先生先回去开门,随后拉被子将陈盖严,自己也拉帽子遮住脸面,低头穿楼而行。如果按书中所说,陈时伟是与赵俪生同时返回兰大,那这也应该是1961年的事情。但是,我注意到,《江隆基的最后14年》中又说1959年8月12日,兰大召开为前校长林迪生为首的所谓“林任康反党集团”平反和为“白旗”“白专”摘帽平反的大会,“陈时伟、左宗杞、朱子清、赵俪生、郑国锠这几位老教授是专门派车去接的”,如果这一天陈时伟和赵俪生真的都出席了这次会议,那就1959年时,陈时伟和赵俪生已经从流放地回到兰大,但这显然和赵俪生女儿的回忆有矛盾之处。《江隆基的最后14年》一书两位作者王戈和王作人都是作家,写作似乎不太重视对事件发生时间的考证与交待,这不能不说是本书的一个瑕疵。《江隆基的最后14年》有一段还提到陈时伟先生从夹边沟回后来的情况:像陈时伟、赵俪生、这样的“极右分子”暂时还不具备摘帽的条件,不摘帽按规定是不能登讲台的,但江隆基为他们都安排了适当的工作,陈时伟身体太差,就安排他在实验室继续他的研究,兼给学生上点实验课。此后,本书中没有再出现陈时伟先生的名字,他是不是真像向承鉴先生听到的那样,熬过了文革的艰难岁月,但在平反昭雪后,“由于过度兴奋,突发脑溢血(?)溘然逝世。”我们仍没有找到答案。夹边沟农场旧址,至今尸骨遍野。

此外,除了以上记述,关于陈时伟先生的死亡,有一本叫《夹边沟诗祭》的书,又提供了另一种说法:麦收以后不久,陈时伟校长便被保护性地从夹边沟调到酒泉农机厂继续劳动。到了秋天,农场的西瓜下来拉到酒泉上市,关武强还顺便到农机场给陈校长送过西瓜。1960年底,夹右幸存者在明水滩被解救时,陈时伟也从农机厂回到兰大。据说后来官复原职。关武强还想让陈校长兑现题诗、译诗的诺言,出差到兰州时去过兰州大学多次,但均未到得见陈校长。《夹边沟诗祭》是甘肃两位作者谭增任、张中式写成的“长篇历史小说”,发表在网络论坛上,据作者谭增任先生说,之所以叫“历史小说”,是因为“是因为受访者在一些时间上的记忆不是很准确,或者也对某些事件所涉及到的具体夹右名字较模糊,故称为小说。”,书中说,这部作品的主人公“关武强(化名,13岁跟随革命,16岁参加志愿军入朝作战。回国后,在甘肃省张掖专署水利局工作,1957年被打成右派,12月送夹边沟农场劳动教养。他是送到夹边沟的第一批48名右派之一。)是夹边沟幸存者,在农场后期,饿殍横陈,死亡相继,他带着若干人负责埋葬死者,掩埋前他往往在死者被褥下、衣襟里发现遗留诗作,他就一一收起,直到近年方向作者出示。这些遗诗成为本作的一条主线,情节随之展开,并集成《夹右诗抄》收录于正文之后。”《夹边沟诗祭》专门有一章,写陈时伟先生在夹边沟参加劳动的情景,甚至写提到陈时伟写的一道打油诗。总之,这位“关武强”先生的回忆里的陈时伟先生是一位体态微胖,风趣幽默的中年人,平时在劳动中,还受到很多照顾。这段近4000字,是现在能看到的唯一一篇描写陈时伟在夹边沟流放生活的文字。当然,这位“关武器”先生的回忆在多大程度上是史实,多大程度上想象,就很难考证了。比如这本书中说:关武强在场里认识人是很多的,当然也认得陈校长,而在一次陈校长搭乘他的皮车到酒泉寄一份挂号邮件的路上,两个人更加稔熟起来。那一次陈校长是邮一份材料给他的密歇根母校,大信封上中英文对照写着地址和收件人。关武强对这邮件上的中文和英文发出感慨:“住在同一个地球上的人,语言和文字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像心电图似的英文和方块块似的中文又怎么能互相翻译呢?”陈校长大概认为他的问题不值得回答,就打哈哈说:“英文也是孔夫子发明的,所以英文和中文并没有天壤之别。”这一段写得生动有趣,但是,我蛮怀疑其可靠性,第一,夹边沟农场是不叫监狱的监狱,被劳改的右派,属没有刑期的囚犯,没有行动自由,俩人能自由自地驾着“皮车”跑到酒泉去寄邮件吗?至少这和高尔泰先生《寻找家园》所写大相径庭,更何况已经沦为政治贱民的陈时伟校长,这个时候,还会很张扬地与美国的母校写英文信件联系,这有点像天方夜谭,而且据现在的资料,陈时伟夫妇在美国,是在伊利诺依访学,所以,他的母校也不是密歇根州立大学。上文所引,说在1958年“麦收后,陈时伟便被保护性地从夹边沟调到酒泉农机厂继续劳动。1960年底,夹右幸存者在明水滩被解救时,陈时伟也从农机厂回到兰大。据说后来官复原职。”说陈时伟回兰大后官复原职,当然是误传,但这里他说陈时伟回兰大的时间是1960年底,这我们从《江隆基的最后14年》一书中推算出来“1961年2月”,相去不远。另外,网络上还有一位网名叫“负能量之王”的网友,根据网上的资料,整理了一篇题为《追寻陈时伟先生》的文章,认为《夹边沟诗祭》的说法不准确,他提供的一个说法:“比较可信的事实是,陈时伟先生离开夹边沟后,最终饿死在甘肃武威黄羊河农场。在1960年底前,甘肃省委政府开始解救夹边沟右派分子。比较可能的是后来陈先生离开就全农机厂到了武威羊河农场,最终在这场饥荒中饿死。”这位“负能量之王”,没有交待他这个消息的来源是什么,所以,他的说法,也只能聊备一说。这篇小文,断断续续写了很久,就在快要收尾时,我无意中打开兰州大学的网页,发现兰大图书馆开通的兰大文库网站,在学人风采中,有一个陈时伟先生的简介:陈时伟(1907——1973),湖北省英山人。1931年毕业于前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美国伊利诺大学访问教授兼研究员。专长理论化学。1947年任兰州大学化学系教授,后兼理学院院长,1951年4月任兰州大学副校长。简介旁,还配发了一张陈时伟先生的头像,照片上的陈时伟着西装,面容儒雅。这段简短的文字,迄今为止,是我看到兰州大学校对陈时伟唯一正式的介绍,虽寥寥数语,而且对陈先生反右中的遭遇不着一字,但提供了陈时伟先生的生卒年代,按这个简介,陈时伟先生殁于1973,所以,可以判断他侥幸没有罹难夹边沟。但看来,他也没有熬过文革,没有如向承鉴先生书稿中所说那样等到平反的那一天。文革的疯狂岁月里,在江隆基校长惨死之后,九死一生的陈时伟先生有过什么样的遭遇,到目前我没有看到太多详细的史料。只知道他的女儿陈绪明,在文革开始后,被几次揪斗后,离家出走,下落不明……不过甘肃作家赵旭所著《反右运动夹边沟惨案幸存者证言》一书中,一位叫刘而森的幸存者讲了这么一段话:兰州大学副校长陈时伟在夹边沟农场场部专门制造细菌肥料,我认识他。他从夹边沟回来后,我们单位去了夹边沟农场周怀义的儿子在兰州大学念书,陈时伟将自己的一间房子空出让这个学生住,据周怀义的儿子说,因1973年文革时,陈时伟美国的同学要来兰州大学看他,兰州大学就给陈时伟安排了一间阔气的房子,陈时伟因同学要来一时高兴得了心肌梗塞去逝了。这段材料中提到陈时伟先生去逝时间与兰大官方文库网站提供的恰好吻合,文中说到陈先生死亡原因,与向承鉴所说又略为相近。1972年尼克松访华之后,中美关系出现松动,有一个美国学术代表团访华,媒体有公开报道,陈时伟先生在美国的故旧这时向官方打听陈时伟下落,或提出见面,也不无可能。高尔泰先生回忆常书鸿先生文革中境遇改善,差不多也在这个时候。所以,刘而森先生所言,应该也有依据吧。对历经苦难的陈时伟先生来说,在那个非人的岁月里,他生命中最后的一刻,如果真遇到一件让他欣喜激动的事情,想来也算是一件安慰。

这张照片,来自兰州大学档案馆网站,图片说明是“1956年,陈时伟副校长正在进行科学研究”,照片模糊,应该是从报刊中翻拍的。一年之后,陈时伟出现在报纸上,就是兰大的第一号大右派了。其实,我相信,对于兰州大学校方来说,陈时伟先生去逝的时间、地点、原因,并不是一个难解的迷团,档案中应该有清楚完整的记载,但面对民间长期以来版本众多的传说,也不见有人出面做一澄清。想起陈时伟,心中难免有很多感慨,他们夫妇40年代末,放弃在美国安静的书斋与实验室,回到兵荒马乱的中国,在荒凉的西北兰州白手创业,一腔抱国之志,却在学术生命的盛年与政治洪流迎面相遇,落入万丈深渊,陈时伟赍志以殁,花季的女儿下落不明,陈夫人左宗杞在文革后远走美国,终老他乡……他们夫妇创立的兰大化学系享誉全国,至今仍是兰州大学的名片,但在兰州大学,知道陈时伟夫妇的人,恐怕越来越少了。天涯犹在,谁诉凉薄。

上一篇:市建设局2006年度工作总结及2007年工作计划下一篇:海上钢琴师观后感精选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