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2024-04-28

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精选9篇)

篇1: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2011 精品

路网结构改造工程技术评估报告
S321 瑞弄线危桥改造项目(K35+500 大沙河桥)

编制单位:芒市公路管理总段 2006 年 1 月

ksdowe

2011 精品

S321 瑞弄线 K35+500 大沙河桥改造 工程技术评估报告 第一章 概 述

瑞丽岸第 1、2 孔结构型式为 I 字钢梁加混凝土板,无任何病害,弄岛 岸第 4 孔送水方向第一、二块板断裂,断裂位置为弄岛岸支座边缘 0.2 米处。改造加固重点考虑桥面板更换。

三、研究的主要依据及主要结论

一、项目基本情况 S321 瑞(丽)弄(岛)三级公路,全长 37.4 公里。该公路位于瑞 丽市境内,是瑞丽市通往边境口岸弄岛的重要经济、旅游、边防干线 公路。由于修建年代早,油路严重超龄服役,加之,近年车流量增加,超重车辆增多,该公路虽经芒市总段瑞丽段全力养护,但因缺乏大修 资金,路况急剧下降。大沙河桥位于该线 K35+500 处,该桥于 1981 年建成通车,设计荷 载为汽车—10 级、履带-50,桥长 32.7 米,主跨结构为 4 孔 5 米石台 钢筋砼板,其中:瑞丽岸结构型式为 2 孔 5 米 I 字钢梁加钢筋砼板; 弄岛岸结构型式为 2 孔普通钢筋砼预制板。桥面净宽 5.54+2×0.25 米。

二、任务依据及研究工作概况

1、任务依据 根据现行《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H11—2004),并参考《公路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云南省公局路网结构改造工程、计划管理规定》及有关要求进行编制。

2、研究范围 经工程技术人员现场查看,大沙河桥基础、桥台无开裂、变形,
ksdowe

本报告主要是依据交通部颁布的《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制 办法》《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H11—2004)及所采集到的有关资 料、实际检查收集到的数据资料和研究分析成果,综合本项目工程的 具体情况,本着实事求是、客观、科学的态度,对研究范围的各项内 容进行了分析论证。其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

1、建设的理由及意义 大沙河桥位于瑞丽市弄岛镇境内,中心桩号为 S233 瑞弄线 K35+500。省道瑞弄线是瑞丽市通往边境口岸弄岛的重要经济、旅游、边防干线公路,对促进边贸、发展地方经济、巩固国防具有重要作用。2005 年 1 月 20 日该桥第 4 孔送水方向第一、二块板突然断裂,危及行 车安全,为确保公路的正常使用和车辆的行驶安全必须及时对大沙河 桥进行修复。

2、交通量的发展预测结果 大沙河桥的交通量以姐相公路养护点观测到的交通量数据进行计 算,2004 年年平均混合交通量为 3848 辆/日,2005 年年平均混合交通

量为 4292 辆/日,比 2004 年增长 11.5%。以 2004 年为基准年,按年均 增长 11.5%计算,到 2010 年年平均混合交通量

为 8900 辆/日。

3、建设规模及方案比较 方案 1: 该桥原设计荷载低,经现场勘查基础、桥台无开裂、变形,原桥面板为预制块,每块板主筋为φ16,间距 13.7 厘米,共计 7 根,断面尺寸较薄,板厚 30 厘米,低于桥梁设计标准规范要求,建议更换 全部桥面板。方案

2、该桥瑞丽岸第 1、2 孔结构型式为 I 字钢梁加混凝土板,现无病害。第 3、4 孔为钢筋砼板,标号较低,局部麻面、漏筋,第 4 孔 1、2 块板已断裂。建议第 1、2 孔不作处理,只更换第 3、4 孔桥面 板。更换的桥面板按公路—Ⅱ级设计,跨径 5 米,桥面净宽 5.54+2× 0.25 米。

跨结构为 4 孔 5 米石台钢筋砼板,其中: 瑞丽岸结构型式为 2 孔 5 米 I 字钢梁加钢筋砼板;弄岛岸结构型式为 2 孔普通钢筋砼预制板。桥面 净宽 5.54+2×0.25 米。

二、存在问题 该桥投入使用至今,随着交通量的迅猛增长,超载车辆越来越多,导致桥面系严重损坏,2005 年 1 月 20 日该桥第 4 孔送水方向第一、第 二块板突然断裂。

第二章

一、项目现状

项目现状及存在问题

大沙河桥于 1981 年建成通车,该桥自建成以来,省公路局及芒市 公路管理总段,对养护都十分重视,瑞丽公路管理段每季度都对桥梁 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观测,并建卡存档,站所的日常维护保养,特别 是雨季对桥梁的“三查”工作,每次检查都记录有档案。大沙河桥,设计荷载为汽车—10 级、履带-50,桥长 32.7 米,主
1

第三章
方案一:

方案评价

法》。

2、云交基建(1997)373 号《云南省公路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 法补充规定》。

3、交公路发(1996)611 号《公路工程估算指标》。

4、定技字(2004)第 3 号《云南省公路工程外购材料预算供应 指导价》。

5、地方材料价格及地方现行施工结算单价。

全桥桥面板得到加固,但投资相对较大,第一、二孔原 I 字钢梁 加钢筋砼板能满足现行车辆通行的需要,建议不采用。方案二: 技术可行,实施较快,投资省。综合比较,主张采用第二方案进行修复。

第四章

一、工程数量
#

工程数量及投资评估
3

(三)、方案 2 投资概算总额 103249.00 元。

三、资金来源 本项目资金来源为上级拨款。

1、桥面铺装:C30 4.32m;

2、桥面板:C30 36m ;

3、台帽:C25 3.34m;

4、护轮带:C25 5.16m;

5、铺砌:8.16m ;

6、桥面沥青混凝土:198m。

二、投资概算

(一)、编制范围

1、按方案 2 编制。

(二)、编制依据

1、交公路发(1996)611 号《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
2
2 3 # 3 # 3 # 3

第五章

一、施工组织措施

实施方案

为了确保本工程施工组织的顺利实施,我总段将按照高效精干、职能突出、责

责任明确、运转灵活、指挥有力的管理原则,组建强有力 的项目管理组织机构,配备组织管理能力强、技术过硬、施工经验丰 富的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全面负责本工程施工组织实施,以及 现场施工的指挥调度、安全、质量、进度控制与对外协调等组织指挥 管理工作。配备技术力量强、工作作风过硬的专业化施工队伍,负责 本工程的施工。

必须让使所有参与施工的技术人员和工人熟悉设计和施工规范要 求,了解所承担工程施工任务的施工程序、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技 术特点和细节,以及施工安全措施、质量验收标准等。对本工程的施 工部署、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法,资源调配等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并按照监理程序对施工安全、质量、进度实施严密控制。使本工程各 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地顺利进行,以确保全部 工程按期完工,并达到优质工程的标准。

2、质量保障措施 建立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在施工中,有计划、有目标、有组织、有步骤的实行全面、全过程质量控制,工程质量挂牌管理,增强施工 人员责任感。将工程规模,开工日期,质量目标,岗位负责人一一明 示,以利于增强透明度和责任感。质量检查的程序采用自检、互检和 专检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质量检查按一般工序、重点工序、关键工序 进行检查。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指令程序进行操作,并记录,申请待 检。严把材料采购、进场、使用、检验关。所有材料(工厂制作的材 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无合格证的材料不得进入工程使用。

3、安全保证体系(1)根据国家、部、局对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利用各种宣传工 具,采取多种形式,教育职工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强化全员安全意
3

识。(2)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单位第一管理者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全 面负责,职权明确,责任到人。(3)落实承包责任制,安全生产是一项主要指标,把安全生产与 每位职工的切身利益挂起钩来,对安全生产中做出贡献的人进行奖励。(4)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必须配备足够的防护用品,加强劳动 保护。(5)施工机械必须有安全操作牌,使所有操作人员都能按安全操 作规程操作。定期进行安全大检查,检查出来的事故隐患要书面通知 作业班组,并及时消除隐患。

第六章

加固项目对环影响的影响

本加固项目在实施期间,对周围环境,附近群众的生产,生活会 有一定干扰和影响,我们将采取一些相应措施把干扰和影响减到最低 限度。

1、按指定地点堆放好各类建筑材料、设备,不允许乱挖、乱弃、乱堆、乱放。

2、不准向河道、农田和

工程用地以外的场地倒废弃物,以防止污 染和阻塞河道等。

3、施工中尽量控制噪声,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减少噪声对附

近居民的影响。

第七章

问题及建议

桥梁检查评估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并且需要一些专用 机械,而作为基层养护单位,做起来存在很大困难,对桥梁检查做出 的结论和提出的加固方案,也不一定准确到位。建议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对桥梁检测、评定、维修加固技术的培训,提高对桥梁评定、维修加固的能力。

4


篇2: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质 量 评 估 报 告

安徽省建信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二0一一年十二月

一、工程概况

1、项目名称:陡神河桥工程

2、建设单位:霍邱县交通运输管理局

3、设计单位:湖南省公路设计有限公司

4、监理单位:安徽建信工程监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5、施工单位:安徽润通工程有限公司

6、工程投资:人民币146.00万元(全标)

陡神河桥是座落在左单路上跨河流石拱桥拆除重建的桥梁,桥跨径为1×13米,宽8.5米,桥面横向布置:0.5米防撞栏+7.5米行车道+0.5米防撞栏。桥上部结构为装配式简支钢筋砼预制板,板体砼为C30,钢筋采用HRB335和R235钢筋,行车道铺装为C40砼现浇层,桥梁支座采用D=20厘米,&=2.8厘米圆板式橡胶支座。桥台采用C30砼现浇,基础采用直径1.2米的钻孔灌注桩,采用C25砼现浇。本工程开工日期为2011年07月 20日,完工日期为2011年 11 月 日。

二、工程施工

本工程分两个阶段:①加工制作 ②安装 A、加工制作

1、本工程从原材料进场,就进行了严格的检验,主钢材抽样送权威部门检测,通过复试后并达到合格后才准进入加工制作。

2、施工过程中,检查材料尺寸是否与图纸一致,拼装的几何尺寸能否符合图纸设计要求。拼接的焊缝能否满足规范要求,各道工序全部合格后才能转入下道工序。

3、对主钢构的焊接制订了焊接工艺,并按工艺对每条焊缝进行了检查,确保每条焊缝严格按设计及规范要求生产。每个焊工对其焊接的焊缝打上钢字码,并对其所焊接工件负责,做到责任到人。

4、钢构件制作全部完成后,聘请省检测站对焊缝进行了超声波探伤检测,并经甲方代表及监理见证,随即按规范要求抽样检测。

5、钢构件经超声波探伤检测合格后,进行抛丸除锈,除锈等级达Sa2.5级,钢架面漆为海灰醇酸调和漆二度。B、安装

1、在工程安装前,制定了吊装予案,以保证工程在安全的前提下能顺利进行。

2、在吊装工程中,每道工序都严格按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标准执行。

三、工程质量

工程质量主要涉及强制标准执行情况:

1、钢材复验合格

2、焊接材料符合要求

3、钢结构连接用大六角头高强螺栓连接副,普通螺栓垫片等品种规格,性能均符合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4、焊工持证上岗,并在其考试合格的项目及其认可的范围内施焊。

5、设计要求的全熔透二级焊缝,采用超声波进行内部缺陷的检测,检验全部合格。

6、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进行了抗滑移系数试验,符合要求。

7、高强螺栓经扭矩试验符合要求。

8、单层钢结构主体结构的整体垂直度和整体平面弯曲符合要求。

9、涂料涂装数遍及涂层厚度均符合设计要求。

监理单位依照法律、法规、监理规范以及有关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建设工程承包合同及监理委托合同,对工程进行了监理。监理程序合法有效。

该工程于2010年6月23日开工,于2010年8月9日进行了主体工程验收,验收合格,无质量缺陷。

该工程经过验收组成员对工程实体和主要功能及竣工资料验收,一致认为该工程工程质量合格。

篇3: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安全事故重在预防,而风险评估作为预防事故的有效途径,目前已广泛应用在交通领域。2011年,我国交通运输部正式颁布了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设计与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和指南[1,2,3],要求桥隧工程必须建立风险评估体系。目前,已有一些学者对大跨度桥梁风险评估进行了研究[4,5,6,7,8,9]。然而,现有的大跨度桥梁风险评估工作均集中在斜拉桥和悬索桥领域,针对大跨度钢桁梁桥在运营期进行风险评估的研究较少。本文采用专家调查法对大跨度钢桁梁桥在运营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旨在为在建的桥隧工程提供一套规范可行的风险评估方法。正确评估大跨度钢桁梁桥在运营期中的各种风险对于大跨度钢桁梁桥的健康运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0,11,12,13,14]。

1 专家调查法基本原理

专家调查法是组织有丰富资历和技术经验的专家基于调查活动获得信息,再经过简单的推算来综合评价研究对象的特性及发展规律,同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科学预测的一种方法。在历史资料和相关数据十分匮乏的条件下,针对较多地受到社会的、政治的、人为的因素影响的信息分析与预测的研究项目,就可以采用专家调查法,运用专家所掌握的知识、经验和分析判断能力来揭示研究对象的特质和规律,科学预测其未来发展方向,从而得到一套比较客观的分析判断结果。

一般来讲,专家调查法的应用过程总共分两步:第一步是以调查表的形式对某一特定项目可能遭遇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第二步是运用专家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综合评价风险因素的发生概率和损失等级。

调查表是汇总分析专家意见的载体,其作用是为后续的分析和预测活动提供可靠依据。调查表的设计质量与评价结果有直接的联系。鉴于所研究项目的特性,风险分析采用目标-效应调查表,即确定预测目标(含总目标以及由总目标分解成的若干子目标),罗列出每项目标所对应的各种效应。在调查表的横栏罗列调查目标,纵栏写目标对应的各种效应,专家只需在每一条后面划“√”打分即可(详见表1)。调查表评分后汇总专家意见,进行反馈调查。

2 风险等级标准

为了做出准确、客观的风险决策,必须从宏观上整体分析工程风险因素,并对各类风险事故进划分等级。通常风险可表征为风险发生概率和风险损失的乘积,下面给出风险发生概率和风险损失的等级评定标准,并给出针对风险事故的等级划分标准。工程安全风险发生概率等级分为1、2、3、4、5级。各等级判断标准见表2。一般来讲,风险损失等级应按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环境影响的因素确定。当多种损失同时发生时,应采用就高原则确定风险损失等级。

根据表2的判断标准编制风险等级,详见表3。

3 风险评估流程

风险评估的总体流程如图1所示。

4 实例分析

4.1 工程概况

某一在建的大跨度钢桁梁桥总体布置为80+180+80=340m,现对大跨度钢桁梁桥在运营期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

4.2 风险分析模型

通过现场调查,并征求了40位专家意见后,认为超载风险、管理维修养护风险、桥梁车撞风险、钢桁梁疲劳风险、灾害天气风险和火灾风险等为大跨度钢桁梁桥运营期的主要风险事态,大跨度钢桁梁桥运营期风险评估模型如图2。

4.3 风险识别结果

针对大跨度钢桁梁桥在运营期的抗风险能力,根据专家调查法的分析结果,大跨度钢桁梁桥在运营期的主要风险源的评价结果见表4。

4.4 风险评估结果

采用专家调查法以评分的形式综合评定大跨度钢桁梁桥风险事故发生概率及事故损失等级,并结合专家调查结果和风险层次模型进行风险估测,确定大跨度钢桁梁桥运营,见表5。

5 结论

本文针对大跨度钢桁梁桥在运营期安全性突出的问题,采用专家调查法从风险角度进行安全评估,得出以下结论并给出相关建议:

①研究项目是基于一定的社会条件逐步展开的,其中必然掺杂着一定的人文因素及政治立场,而且目前可用来借鉴的历史资料十分有限,因此本文采用专家调查法进行风险评估的研究。

②结合典型事故调研成果,得出大跨度钢桁梁桥运营期,主要风险源有:超载风险、管理维修养护风险、桥梁车撞风险、钢桁梁疲劳风险、灾害天气风险和火灾风险。

③基于专家调查法,以打分的形式综合评价大跨度钢桁梁桥风险事故发生概率和事故损失等级,并结合专家调查结果和风险层次模型进行风险估测,确定大跨度钢桁梁桥风险水平为III级。

④根据风险评估结论,建议大跨度钢桁梁桥在运营期间采取如下措施:

1)桥梁火灾风险等级为III级,应建立火灾应急机制;

2)钢桁梁疲劳问题比较突出,应加强巡检并布置健康监测系统;

篇4:马鞍山水库大坝安全评估报告

马鞍山水库地处黄山市屯溪区奕棋镇瑶干村,属山区、丘陵区地形,水库集水区域植被尚好,坝址处河谷宽50m,基础为裸露的千枚岩和红砂岩。该水库属钱塘江流域新安江水系,气象上属中亚热带北缘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719mm,但雨量年内分配不均,春夏雨量多,六、七份常出现暴雨,而易产生洪涝灾害,秋冬季雨量少,又易出现旱灾,在这样的气候区内,水库的调节作用越见明显,水库的正常运行对当地农业生产及居民生活极其重要。

二、工程概况

马鞍山水库始建于1958年月12月,原为大山塘,1974年3月由社队在原山塘自行扩建成,由于建水库时的特殊历史原因,该库施工时属于“三边”工程质量得不到有效控制,导致大坝渗漏严重,属病险水库。

水库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顶长47m,最大坝高13.7m,内坡面1:2.6,外坡面1:2,内坡经多年的雨水风浪冲刷以及耕牛踩踏,内坡填土塌陷严重,外坡倒滤体高3.0m,风化倾斜剥落严重。

水库溢洪道位于水库左岸,为开敝式溢洪道,溢洪道左岸为自然山坡,右岸为浆砌石侧墙,1981年拓宽为10m。

水库放水涵洞为B×H=1.2×1.5米圆拱形隧洞,隧洞进口20m采用混凝土衬砌,放水建筑物为40mm直径启闭机放水。

三、防洪能力

马鞍山水库溢洪道位于大坝在左端与山丘交汇处,宽10m,高2.3m,系开敝式宽顶堰。

1、防洪标准

防洪标准根据《防洪标淮》(GB50201-94)执行,即20年一遇洪水设计,200年一遇洪水复核。

2、防洪标准复核

水库无实测降水、径流等资料,根据《安徽省暴雨参数图,山丘区汇流分析成果和山丘区中、小面积设计洪水计算办法》进行洪水计算。

马鞍山水库流域特征值:F=1.16KM2,L=1480M,B=F/L=784M,J=[(164.2+168.4)×900+(168.4+220)×340+(220+253.5)×240-2×164.2×1480]/1480/1480=52.09/1480=35%.H24=130mm,H1=40mm,CV24=0.5,CV1=0.45

200年一遇点暴雨量:H24=KP×H24=3.06×130=397.8mm HI=KP×H1=2.79×40=111.6mm

面雨量:P24=397.8mm P1=111.6mm面净雨量:R24=397.8-60=337.8mm

P1/P24=0.28查得n=0.6 R3/P24=0.43 R3=171.05mm

K=6(F/J)0.16R3-0.55(F/J)-0.55=0.12取K=0.12,据n=0.6查得qm=89 m3/S

洪峰流量Q 0.5%=qm×F×R24/1000=89×1.16×337.8/1000=34.87m3/S

同理经计算(略)20年一遇洪峰流量Q5%=17.25m3/S

经调洪演算:200年一遇洪水下泄流量26.85 m3/S,20年一遇洪水下泄流量13.28 m3/S

3、水库防洪能力复核

通过计算已知马鞍山水库200年一遇洪水下泄流量26.85m3/S,2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13.28m3/S溢洪道宽10m,溢洪道底高程164.3m,坝顶高程166.6m,采用宽顶堰公式H=(Q/BM)2/3计算设计水位与校核洪水位。

设计洪水位H=(13.28/10×1.5)2/3=0.92m:

则H设=164.30+0.92=165.22m

校核洪水位:H=(26.85/1010×1.5)2/3=1.47m

则H校=164.30+1.47=165.77m

4、坝顶高程校核

水库校核运行时,坝顶高程=H校+H波+安全超高△h,

H波=0.208V5/4D1/3(取7、8级v=15m/S,D最大坝程300m)经计算H波=0.45m.

安全超高设计洪水取0.5m,校核洪水取0.3m,

则坝顶设计高程=164.3+0.92+0.45+0.5=165.17<166.6m(现状坝顶高程)

坝顶校核高程=164.3+1.47+0.45+0.30=166.52<166.6m(现状坝顶高程)故水库大坝能满足防洪要求。

四、结构安全评估

水库大坝抗滑稳定,经计算(略)稳定安全系数K0=1.70>1.1根据抗滑稳定计算成果,马鞍山水库现有坝坡稳定,不会产生滑坡问题。

大坝基础经多年运行未见沉降、位移,内坡面塌陷严重,外坡面未设排水设施,局部渗漏,内外坡均为土质护坡,质量较差,反滤体,块石风化剥落严重且倾斜,底涵渗漏。

五、渗流安全评估

大坝在1974年3月扩建后运行三十多年来,大坝未产生滑坡迹象,但坝体渗水严重,在水库水位达到兴利水位时,坝脚沿线均有渗水,据管理人员目测,渗水量达0.02m3/秒。

1、基本资料

坝顶高程式166.60m,设计水位165.22米,校核水位165.77m,外坡地基高程152.90m,坝顶宽5.0m,内坡1:2.6,外坡面1:2按不透水地基上的均质坝考虑,下游无水。

2、下游逸出逸点高度

计算公式:hO=√(H12+L2)-L式中:H1=165.77-152.9=12.87m

L1=(166.6-165.22)×2.6+5+12.87×2=34.33m △L=(mh1/2m+1=5.44m L=L1+△L=39.77m

则ho=√(H12+L2)-L=2.03m

3、渗漏出逸出点比降

JO=1/√(1+m2)=0.447

经计算下游逸出点高度2.03m小于滤体高度3m,高度达到设计要求。

六、输泄水建筑物安全评估

水库溢洪道布置在大坝左端的山丘边,属开敝式宽顶堰,堰顶宽10.m,高2.3m,右侧墙为浆砌块石,经过多年运行.砌石已老化脱落,消力池砌石被洪水冲松,底板杂草丛生,影响洪水下泄安全。

水库灌溉底涵为1.2×1.5m混凝土圆拱隧洞结构,由于建设早衬砌质量差,涵洞有漏水现象。

七、运行管理安全评价

马鞍山水库主要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养鱼,由所在地瑶干村进行管理,在重要的小(二)型水库要达到的三有中,该水库基本的不能达到,在主汛期按照区防汛指挥部控制运用计划控制蓄水,但平常管理由于制度不完善,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底,报酬不能及时兑现,加上水库存在众多问题,给水库的运行管理带来诸多困难.建立运行机制,落实管理措施,明确责任制是水库运行管理安全的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八、大坝安全评估结论

按照2007年安徽省小型水库大坝安全评估办法,对马鞍山水库的防洪标准、结构安全渗流安全以及输泄水建筑物安全进行大坝安全评估,该水库属三类坝。

九、水库加固处理意见

1、坝体上游面设置防渗设施。

2、下游坝面、坝址、坝肩处设排水系统。

3、重修底涵。

4、溢洪道底板,侧墙,消力池整修。

篇5: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一、风险控制效果评价范围及目的评审企业开展风险分析以来在生产、管理、服务、活动等所有过程中,危险源识别是否全面,是否有遗漏;风险控制措施(方案)是否充分、有效,是否将风险降到可接受水平,在落实控制措施中是否产生新的危险源,是否需要补充完善控制措施,风险控制措施是否已被用于实际工作中,在面对诸如完成工作的压力等情况下是否被忽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评价,评定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合理划分风险等级,确定优先控制顺序,作为来年制定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安全工作计划和隐患治理方案,修订完善运行控制程序、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的依据,并采取措施消减风险,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达到预防事故,确保安全健康的目的。

二、风险控制效果评价组织 企业成立了两级风险评价组织,即公司风险评价组和站所风险评价小组。要求各级风险评价人员严格按照《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程序》,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做好风险控制效果评价工作,为预防和控制事故提供可靠依据。

三、风险控制效果评价情况 开展安全标准化以来,各项风险控制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全面实现了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具体如下:

凤翔县供电分公司

础上,还必须执行检修作业条件确认和验收制度,项目单位必须保证检修项目达到安全环保要求,具备检修条件;检修单位必须保证检修质量达到安全环保要求,并相互监督和确认。

2、强化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和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和管理。在厂级综合巡查、专业巡查和二、三级监控网络以及视频监控系统的基础上,建立完善关键装置重点部位企业管理人员定点承包机制,完善应急处理方案。

(三)认真开展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防范事故发生。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限期整改,对发现当天就能整改的问题和隐患,均立即整改绝不让其过夜;对暂时不具备整改条件的,均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五落实”,制定严密的监控措施,杜绝和防范事故发生。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已全部按要求整改完成,达到了预期效果,期间企业安全生产平稳运行。这说明我公司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初见成效,真正起到消除隐患、防范事故的作用。

(四)做好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技能。企业在抓安全教育上,严格执行“三级安全教育”,对新进厂的人员按要求进行了厂级教育,同时督促、检查二、三级安全教育,使他们熟悉、掌握必要的安全技术知识和自我防护技能,达到要求后方可上岗操作。对换岗、转产、复工人员,各单位均按要求进行了安全技能和岗位操作法的培训,凤翔县供电分公司

2、加强对易燃易爆生产装置、设施、防雷防静电设施的检查,并定期检测。

3、应加强消防设施及器材的维护保养,定期更换灭火器,使其处于完好状态。

4、即时更新安全管理制度、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安全规程,按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予与补充和完善,持续改进。严格执行安全监督检查制度。

5、加强对职工的安全、危化品知识、事故应急处理、消防、个人安全卫生防护的培训。

6、继续强化设备管理。各类特种设备、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及其安全附件必须严格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各项规定,定期检测并合格,经常对设备进行保养、维护。

7、严格执行工艺操作指标、操作规程,严禁超压、超温、超负荷运行。防止快速放料,防止工艺操作错误而引起温度、压力过高,导致事故发生。

8、安全检修必须按检修操作规程作业。采取隔绝、置换、吹扫与清洗等措施后,经取样分析合格,在有人监护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检修作业。

五、结论凤翔县供电分公司全年,企业无社会灾害性事故,无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无因工死亡和重伤,无轻伤,无职业病发生,发生轻微伤害,完成了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

篇6:生物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依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按照检验科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由医院生物安全委员会主持,生物安全委员会成员参与,对检验科生物安全作风险评估,形成报告如下:

一、生物因子已知或未知的特性评估

国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其中一类和二类统称高致病病原微生物。

我院检验科属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不得从事致病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工作,但在临床工作中,必须将强调高致病病原微生物的监测,发现可疑高致病病原微生物,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及时报告。

1、我院潜在的一类和二类病原微生物评估: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金葡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等。对上述高致病性生物因子的种类、来源、传染性、传播途径、易感性、潜伏期、剂量效应(反应)关系、致病性(包括急性与远期效应)、变异性、在环境中的稳定性、与其他生物和环境的交互作用、相关实验数据、流行病学资料、预防和治疗方案,做全面的了解,引领全科职工共同学习掌握。

2、防控措施:

2.1 立即对可疑高致病病原微生物封存。

2.2 立即分别报告医院感控科、卫生局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3 对实验室进行全面消毒,包括工作台面、地面、仪器表面、空气等。2.4 接触人员更换个人防护用品,并对用品进行消毒。

2.5 院感科收集病人相关信息资料,对病人实施隔离,协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2.6 对接触者进行严密的健康监护。

二、实验室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过程中的风险评估(包括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和可能涉及的人员的活动)

1、风险评估:我院检验科属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实验室布局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虽然三区划分明显,但是实验室进出人员仍然存在污染和感染的风险。具体可能体现在:病原微生物的带入和带出,标本的污染,意外事件的发生(如跌倒、划伤等)。防控措施:

2.1本科室工作人员

2.1.1 进入实验室的本科工作人员,必须在清洁区更衣区内更换工作服,在半污染区戴工作冒、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具后方能进入实验室污染区工作。

2.1.2 任何原因需要离开实验室污染区,必须在污染区洗手(七步法)脱去个人防护用品,在到清洁区进行二次洗手方能离开实验室。

2.2 其他医务人员

2.2.1 运送样本护工将样本送至各班组的样本接收处,核对验收后方可离开,不得进入实验室污染区。

2.2.2 医护人员到实验室查询结果、业务咨询等,本科工作人员引导至相应的位置,结束后建议手部清洁后离开实验室。2.3 病人或病人家属 必须让其在实验室外等候。

2.4 特殊人群 孕妇、儿童及免疫缺陷等人群有工作人员劝说远离实验室。

除实验室工作人员外的任何人员需进入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告知实验室内具有潜在的生物危害因素,请遵守实验室的规定和工作人员的指导。

三、实验室设施、设备等相关的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安全保卫风险,实验室“五防”(防火、防爆、防盗、防事故、防泄漏)风险,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使用安全风险,高致病性微生物泄漏风险、普通样本泄漏或损毁风险等。

2、防控措施:

2.1 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牢固树立安全保卫意识,做好“五防”(防火、防爆、防盗、防事故、防泄漏)工作,保证实验室安全和检验工作顺利进行。

2.2 凡进入实验室者,必须遵守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及其他管理制度。

2.3 科主任是科室安全第一责任人,代理人第二责任人,负责安全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对不安全的隐患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同时上报医院保卫科。

2.4 实验用仪器设备按照“操作规程”,操作,以免发生意外。对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任何人都有权制止。

2.5 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设置责任人,负责仪器的维护保养,仪器使用者如实记录使用情况。

2.6 垃圾废物严格按照实验室垃圾废物处理执行,所有实验室产生的垃圾废物不能作为可利用废物处理或变卖。2.7 实验室不得私自使用电路或取暖设备,未配置空调实验室,当冬天室温达不到仪器设置温度是,可采用取暖器升温,但要严防过热过载,人员一旦离开必须关闭电源。

2.8 实验室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有消防器材。工作人员应掌握基本消防知识。一旦发生灾情,及时扑救、报警,同时上报医院保卫科。

2.9 门窗、玻璃、锁子,应保证完好无损。

2.10实验完毕,工作人员要认真检查实验室的环境和实验用器具,及时断水断电,清除不安全因素,注意关窗锁门。

2.11.如有重大事故,及时科主任、医院总值班和保卫处联系。

四、实验室工作人员相关的风险评估

1、风险评估:传染性物品致皮肤粘膜损伤风险、腐蚀、刺激、剧毒化学品泄漏所致风险,物理因素风险(如紫外灯照射风险)、实验室感染风险等。

2、防控措施:

2.1 严格遵守科室生物安全规章制度,遵照《生物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实验室行为;

2.2 严格执行实验室各项操作规程。

2.3 遵照医疗垃圾标准处理方法流程进行锐器处理;

2.4 科室做好职工健康监护和监护档案;

2.5 落实和执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各项制度。

五、医疗废弃物处理的风险评估

1、风险评估:检验科涉及到的垃圾主要有感染性垃圾、损伤性垃圾、生活垃圾、化学性垃圾。主要风险为:人员感染、环境污染等。

2、防控措施: 各类垃圾的处理

2.1 废弃大便的处理:试验余下的大便样本,连同样本盒置于套有黄色垃圾袋的污物桶内,密封送医院感染性垃圾收集站统一处理。

2.2 废弃小便、各种体液的处理:试验余下的小便、体液应倾倒入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中,处理6小时后按医院废水处理,样本管置于套有黄色垃圾袋的污物桶内,密封送医院感染性垃圾收集站统一处理。

2.3 废弃的反应液体,不含氰化物血球分析仪废液,按5000mg/L的有效氯,密封24小时后按医院废水处理,含氰化物的血液分析仪废液,按4%的84消毒处理24小时后按医院废水处理。

2.4 废弃血液标本的处理:血液标本检测完毕,生化、免疫(除HIV标本)标本应置冷藏柜中冷藏7天后方可处理,其他样本于检测当日由清洁员统一收集,戴双层手套,移入黄色垃圾袋中,密闭送医院感染性垃圾收集站统一处理。

2.5 一次性吸管、滴头、样品杯、子弹头的处理:用完后应置于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中浸泡24小时后移入黄色垃圾袋中,密闭送医院感染性垃圾收集站统一处理。

2.6 HIV标本的处理:HIV标本检测后应留取足够血清冰冻保存1年以上,一年以后由市疾控中心抽样复查结果无误,清点样本例数无误后,在疾控中心人员监督下送医院感染性垃圾收集站,按感染性垃圾统一处理。留取血清后剩余标本按“废弃血液标本的处理”方法处理。

篇7: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精选

校园形象风险是校园出现负面形象与不良影响的可能性。校园既面对内部的师生,又面对外部的公众,因此对于校园而言,形象风险不仅是外部的曝光,更涉及到内部的管理失误。个别师生的问题可能会被放大到整个学校、教育体制、乃至政府的社会管理问题,这给校园形象带来重大风险的同时,也使校园形象与政府形象紧密关联。

一、校园形象风险的总体评估

1.校园十大风险事件排名

校园作为人员密集的公共区域,其开放的空间与复杂的人群中,必然存在着相应的风险。近年来,危及学生安全、侵蚀校园风气的风险事件屡有发生,给校园形象带来了不良影响。(详见表1-1)

2.校园形象风险总体评估

校园形象风险的细化研究,可通过安全形象、管理形象、服务形象、教师形象、媒体形象等五个方面的风险项来开展。

二、安全形象的风险评估:高危风险

校园安全形象的风险是指校园环境不安全或发生危机事件的可能性,包括所有可能引发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因素。

1.

2.

3.

4. 学生暴力成为关注焦点 绑架事件伤害未成年人 踩踏事故造成重大伤亡 传染性疾病引发校园恐惧

5.

6. 学生自杀引发社会担忧 校车事故凸显安全隐患

三、管理形象的风险评估:中等风险

校园管理形象的风险是指校园管理过程与结果中出现负面问题的可能性,既包括校园日常管理中的失误与问题,也包括师生与公众的误会与批评。

1.

2.

3. 财务腐败招致公众批评 学生处分引发社会争议 管理低效引来师生不满

四、服务形象的风险评估:中等风险

校园服务形象的风险是指校园服务在生产、提供、分配等过程中出现服务产品质量缺陷或服务人员态度不良的可能性。

1.

2. 教学质量最受社会压力 后勤服务易受学生挑剔

五、教师形象的风险评估:高危风险

教师形象的风险主要是指教师出现负面形象的可能性,主要源于教师在教学、研究、生活等诸方面的欠佳表现,以及社会对教师的高度道德期望和严格评判标准。

1.

2.

3. 强制体罚广受社会争议 师德欠佳招致社会批评 教师被杀引发公众猜疑

六、媒体形象的风险评估:中等风险

校园媒体形象的风险是指校园在媒体上呈现负面形象的可能性,主要来源于个别学生的炒作、部分媒体的片面报道,同时也有校方媒体应对失当的自身因素。

1.

2.

篇8:旧桥评估与加固方法探讨

省内某一级公路于1997年11月建成通车,至今已运营12年,路线全长214.67km,有大、中、小桥及天桥共计105座。既有桥梁的上部结构主要形式有钢筋混凝土空心板、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预应力混凝土I型梁、现浇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等结构形式。主线桥梁设计荷载等级为:汽-超20,挂-120;桥面铺装采用刚性桥面。

桥梁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由于设计、施工、水流状态、气候条件及其它环境因素的变化和影响,钢筋混凝土桥梁出现损伤,须进行桥梁评定确定维修加固方案。

2 桥梁评估方法

2.1 常用桥梁评估方法

对旧桥进行评定的工作远比新设计桥梁复杂。多年来,国内外的桥梁工作者一直致力于解决该问题,在工程实践和研究中相继提出了各种旧桥评定的方法,各有特点与不足,因此,在决定采用哪种评定方法之前,应分析评估的目的,以便对桥梁的技术状况作出符合实际的评价。目前较常用的几种评定方法如下:

(1)外观调查评定方法

由有经验的桥梁技术人员通过旧桥外观所表现出来的现象,根据《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J073-96)直观地判定桥梁质量是否适应现有交通运输,推定桥梁实际技术状态。该法目前只能对桥梁的一些基本构件使用状况进行简单的定性分析,对所见桥梁的损伤提供大致印象,可能因人而异,主观随意性较大,常常会带来较大的误差,评定结果不尽合理。

(2)分析计算评定方法

先对桥梁进行详尽的外观调查,然后根据桥梁结构加以理论分析计算,以其结果对旧桥结构进行评定。这是目前在桥梁结构评定中运用较多的一种方法。该方法的优点是既尽量考虑旧桥实际情况,又能通过理论计算公式得到对旧桥承载能力和使用状态的定量值,对旧桥的评定较为确定。同时,通过计算分析,不仅能判定旧桥是否具有原设计能力,而且还能判定旧桥是否具有更大的承载能力,故而成为目前旧桥评定方法研究的重要方面,得到不断发展。

(3)荷载试验评定方法

对桥梁进行外观调查和粗略评定后,施加试验性荷载从而对桥梁结构进行评定的方法。其主要优点是直观、比较可靠,多用于新结构的研究和桥梁质量的评定。在旧桥评定中,较多用于桥梁实际工作状态不明确情况下的评定与研究工作,以弥补前述两种方法的不足。

2.2 该实例工程采用的旧桥评估方法

鉴于上述常用桥梁承载力评估方法均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单独使用时会造成评定结果的较大差异,在确定桥梁评估目标和方法时,一方面依据《公路旧桥承载能力鉴定方法》,根据桥梁调查、检算及荷载试验情况,采用旧桥检算系数Z1、Z2对检算结果进行适当的修正。同时,依据桥梁结构材质状况检测结果、结构固有模态参数测定以及荷载调查分析情况等,确定检算系数Z1、折减系数、恶化系数以及活载修正折减系数的合理取值,并将其反映在结构抗力的表达式中,然后借助桥梁设计或竣工资料,通过结构检算分析,进行荷载效应和抗力效应的比较,对桥梁承载力作出评定。其评定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

3桥梁加固方法

3.1 常用桥梁加固方法

桥梁维修加固的目的主要是确保桥梁工程的安全、完整、适用和耐久,提高原有桥梁的通过能力与承载能力等。在桥梁加固中目前比较成熟且应用较多的方法有增大截面加固法、粘钢加固法、预应力加固法、体系转换法以及新兴的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

3.2 扩大截面加固法

3.2.1 桥面补强层加固法:

在桥面上加铺一层钢筋混凝土,使其和各梁形成整体,达到加厚梁高度和增大梁的抗压截面强度,改善桥梁荷载横向分布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桥梁承载能力的目的。

3.2.2 增大梁截面和配筋加固法:

当梁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抗裂性能不足时,通常采用增大构件截面、增加配筋,提高配筋率的加固方法。这种方法是在梁受拉边缘面或侧面,加大钢筋砼截面(增配主筋)使梁的有效高度和抗弯截面加大,提高梁的承载力。该法广泛用于梁桥及拱桥拱肋的加固。其加固示意如图2所示。

3.3 粘贴加固法

借助化学粘贴剂将抗拉强度高的材料粘贴锚固在混凝土结构的受拉缘或薄弱部位,使其与结构形成整体,可以提高构件的抗弯、抗剪能力以及减小裂缝的扩展。其最大优点在于施工简便,基本上不减小桥梁的净空且对桥上交通影响甚小。常用粘贴加固法包括粘贴纤维加固法和粘贴钢板加固法。

3.4 改变结构体系法

目前,体系加固法在简支梁板中的应用主要表现为简支变连续加固法,在简支梁下增设支架和桥墩,或把简支梁与简支梁纵向加以连接,由简支变连续梁,或在梁下增设钢桁架等加劲或叠合梁等,以减小梁内应力,达到提高梁的承载力的目的。其主要工作原理如图4所示。

3.5 增设纵梁加固法(拓宽改建)

在墩台地基安全性能好,并且有足够承载能力的情况下,可采用增设承载力高和刚度大的新纵梁,新梁与旧梁相连接,共同受力。由于荷载在新增主梁后的桥梁结构中重新分布,使原有梁中所受荷载得以减少,从而使加固后的桥梁承载能力和刚度得到提高,当增设的纵梁位于全梁的一侧或两侧时,则兼有加宽的作用。为保证新旧混凝土能够共同工作,必须注意做好新旧梁之间的横向连接,可提高主梁之间的横向连接刚度,有利于荷载的横向分布。

3.6 体外预应力加固法

对钢筋混凝土梁或板,采用对受拉区施以体外预应力加固,可以抵消部分自重应力,起到卸载的作用,从而较大幅度地提高梁的承载能力。该方法具有自重增加小、明显改善承重结构的刚度和抗裂性能、对墩台及基础影响小、对桥梁营运影响小等优点。

3.7 清连高速化改造项目中采用的主要桥梁加固方法

鉴于桥梁结构形式不同,不同类型桥梁承载潜力不同、桥梁损伤状况不同,在确定桥梁承载力评估体系基础上,确定采用以下加固方法。

(1)简支空心板桥

对于20米以下空心板桥,在对主梁损伤修复的前提下,确定采用桥面增厚补强法进行加固。即拆除原结构整体化层和铰缝构造,桥面植筋,加强桥面钢筋网,重新浇注并增厚桥面混凝土。

对于20米以上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确定采用去梁增肋加固法对其进行全面加固,去掉个别主梁,剩余主梁在原桥梁宽度范围内均匀分布,主梁之间新增预应力混凝土梁肋,新肋与旧梁通过新增桥面铺装形成横向刚度,张拉新梁预应力,调整原主梁应力状态,达到改善桥梁横向分布,增强横向刚度,提高承载力或改善正常使用阶段受力状态的目的。加固后的荷载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明显提高桥梁承载能力,提高结构的整体刚度,改善原结构受力状态,提高了桥梁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2)工字组合梁

全线工字组合梁数量较多,外观检测结果表明,工字组合梁桥梁肋无明显病害,主要损伤出现在桥面板上。这主要是由于原设计桥面板设计标准与当前实际运营荷载不符造成的。检算评估结果也表明,在对桥面板进行适当改造后,其承载力能够满足清连高速化改造后的荷载标准。因此,确定对工字组合梁桥采用更新桥面板的方法进行技术改造,以提升桥梁承载能力,满足改建后的荷载要求。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借鉴旧桥评估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桥梁承载力综合评估方法,为国内桥梁技术状态评估提供了依据。根据评估结果,总结和阐述了现阶段旧桥的加固思路、加固目标及加固方法,为国内桥梁的改造和荷载提升提供重要的技术资料。

摘要:本文以省内某一级公路桥梁维修改造项目为工程实例,总结了在桥梁维修加固领域中常用的桥梁评估方法,并针对目前桥梁类型的多样性及构造特点,对桥梁的加固方法进行了总结和评价,可供日后其它桥梁改造加固时参考借鉴。

关键词:旧桥维修,评估方法,加固技术

参考文献

[1]白宝鸿,张玉娥.后张法空心板梁端裂缝分析及控制措施[J].桥梁建设.2003年第4期.

[2]李世红,孙永新.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加固工程实例分析[J].特种结构.2005年第12期.

篇9: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关键词:市政旧桥;检测评估;病害治理;探地雷达

1、工程概况

广州市某市政旧桥,全长447.0m,呈南北走向,桥面总宽40.0m。该桥主桥跨结构形式为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南北引桥为钢筋混凝土简支空心板,匝道为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主桥梁高160cm,底面宽50cm,桥面铺装厚10cm。下部结构为柱式墩台、钻孔灌注桩柱基础,桩顶处设横系梁,两端引道为钢筋混凝土悬式挡土墙,浅置扩大基础。桥面采用水泥混凝土铺装,双向六车道。该桥设计荷载为:汽车-超20,挂车-120,人群-3.5kN/m2,竣工时间约为1998年。该桥已经使用近20年,各组成构件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害,由于该桥地处交通要道,且常有重车同行,为满足桥梁的安全使用,需对桥梁结构进行检测评估,并据此提出病害治理方案。

2、检测评估分析

2.1 外观检查

经检查,该桥外观整体状况差,多处梁体顶板出现空洞,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根据《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CJJ 99-2003),该桥技术状况为D级(不合格)。部分空心板顶板厚度过薄,桥面铺装和现浇层局部部位厚度不足、破损严重,破损面积较大、铺装纵向开裂,引桥空心板箱内存在积水现象、部分梁体底板渗水、CaO析出,空心板接缝多处渗水,横向联系较差,各部位仍存在其他影响结构使用和耐久性的病害。

2.2空心板顶板及桥面结构厚度检测

为了弄清该桥空心板顶板厚度及桥面总厚度是否与设计相符,采用探地雷达(桥面取芯验证)检测该桥空心板(共计252片)顶板厚度及桥面总厚度,同时,为了进一步确定空心板顶板厚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选取桥面破损严重区域及探地雷达检测总厚度较小不满足设计要求的空心板顶板(选取10片)进行取芯。结果表明,桥面总厚度小于设计总厚度的空心板梁片数为231片,约占检测片数的91.67%,实测顶板厚度小于设计厚度的梁数达到80%。

2.3静动载试验检测

根据桥梁结构类型及病害分布情况,选取简支空心板跨、简支T梁跨、匝道箱梁跨进行静动载试验跨。试验表明桥梁结构基本能够满足原设计荷载的使用要求(限于篇幅,静动载试验过程不再详述)。

3、桥梁结构验算、病害治理方案

3.1 桥梁验算

3.1.1验算条件

由于本桥顶板及现浇层实测强度未低于设计值,本加固目的是恢复原结构设计承载力,故本桥材料、车辆荷载按85规范取值,并按85规范验算。

(1)验算规范:《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 021-89)、《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 023-85)。

(2)设计荷载:汽车荷载:汽超-20,挂-120;人群荷载:根据设计说明,取w = 3.5kN /m2。

(3)计算要点:采用以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和平面杆系有限元电算相结合的计算方法进行结构分析,选择受力最不利的一块边板、中板进行控制计算,并按85旧规范各项要求进行验算。根据检测结果,取不利情况考虑,空心板按顶板减小5cm,现浇层按减小5cm考虑,计算时现浇层作为外荷载。

横向分布系数的计算方法:杠杆法用于计算荷载位于主梁支點处的横向分布系数;铰接法用于计算荷载位于梁桥跨中至L/4处的横向分布系数;支点至L/4点之间活载横向分布系数按直线内差求得。

3.1.2验算结果

限于篇幅,在此省略验算过程,仅列出验算结果: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满足规范要求;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应力验算满足规范要求;

(3)钢束容许应力满足规范要求;

(4)桥面板局部验算满足规范要求。

3.2 病害治理方案

3.2.1桥面系病害治理方案

(1)空心板梁桥面板及现浇层厚度不足,加上超重车辆长期碾压,部分桥跨桥面结构损坏严重。采用全面翻修铺装层及现浇层的方式整治;对于个别出现空洞的空心板桥跨,还需修补空洞的顶板,若原钢筋较完好,将原锈蚀钢筋除锈,保留利用;若原有钢筋缺失,则增补钢筋。之后重新浇注预制梁顶板C40 砼,恢复现浇层及铺装层。

(2)对于匝道箱梁铺装破损,拆除混凝土铺装,布置10×10cm 的φ8钢筋网,并在箱梁顶面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厚1.5mm。之后按工程设计标高重新浇注C40 混凝土铺装。

(3)对于破损、开裂的人行道板,按原设计更换人行道板。

(4)引道填土下沉会引起跳车现象以及桥面铺装下沉开裂,在1#轴桥台引道、北面引道出现了该病害。由于成因复杂,容易引起次生病害,为了彻底治理引道路面病害,将出现病害的部分引道路面,以板块为单位,将面层混凝土和水泥石屑垫层挖除,补填新料并夯实,最后重铺面层。在桥台跳车处,加铺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SMA-13),使台前后保持平顺,沥青铺层最薄4cm,不足4cm的凿除原铺装至4cm。

3.2.2上部结构病害治理方案

(1)对部分横隔、翼板和梁底破坏、裸露钢筋、钢筋锈胀处理方法

a.凿除松脱、剥离等已损坏部分的砼;b.对钢筋作除锈、防锈处理;c.涂以环氧液等粘结剂;d.采用喷浆修补(用于大面积修补)或人工涂抹法(用于小面积缺陷)施工,修补材料采用同标号砼,环氧砂浆,环氧砼等防腐蚀材料;e.对新喷涂砼进行表面处理。

(2)对部分横隔板开裂处理方法

对加固范围内的所有横隔进行裂缝封闭处理。对横隔板断裂的地方,应拆除并重新浇筑横隔板,凿除混凝土时应注意对原有钢筋及预埋件的保护;若原钢筋较完好,将原锈蚀钢筋除锈,保留利用;若原有钢筋缺失,则增补钢筋。

针对加固范围内的横隔板裂缝,对于裂缝宽度小于0.15mm且裂缝深度较浅的细小裂缝采用裂缝封闭胶进行涂刷表面封闭处理;对于裂缝宽度大于等于0.15mm 的,采用压力灌注法处理。

(3)对匝道桥箱梁梁底裂缝的处理方法:

对于匝道桥箱梁梁底裂缝,按主桥横隔板开裂处理方法封闭裂缝。

(4)对部分主梁接缝处渗水的处理方法

空心板主梁接缝渗水,拆除并重新浇筑、安装现浇层和桥面铺装的混凝土与钢筋,在现浇层顶面,涂刷水泥基滲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厚1.5mm。

T型梁主梁接缝渗水,将T型梁车行道范围桥面铺装刨除,清洁刨除表面后,按工程设计标高重新浇注P6 防水混凝土,铺装层内布置10×10cm的φ10钢筋网。

(5)对于箱室积水的现象,应在每片箱梁及空心板桥跨两侧端部的板底中心凿出直径50mm的泄水孔,以利于排水,凿孔时应避开底板主筋。

3.2.2下部结构病害治理方案

(1)对梁底支座进行全面彻底的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对支座钢板锈蚀部分进行除锈、防锈处理,脱空的支座进行复位,对于损坏严重的支座,应按原支座型号更换。

(2)对桥墩盖梁钢筋锈胀与混凝土剥落的现象,凿除病害处松散混凝土,对钢筋进行除锈处理,刷涂界面剂后,在病害处以环氧砂浆抹面或以环氧混凝土修补;桥台侧墙的裂缝,采用环氧混凝土进行封闭。

(3)对轻微下沉、砌石开裂部分引道挡墙,通过环氧树脂压力灌浆,封闭砌石挡墙裂缝,并设观测点,长期观测下沉和裂缝发展情况(建议不少于1年),如病害进一步发展,应进一步分析裂缝发展的原因,并做专项治理。

4、结语

目前该桥已经按照文中的病害治理方案进行了施工并恢复营运。实践表明,该桥病害治理方案经济合理、有效可行,对同类桥梁病害处治具有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交通部公路研究所.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Z].北京:交通部公路科研所,1982.

[2]JTJ 021-89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

[3]JTJ 023-85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5.

上一篇:经典立秋祝福语下一篇:学校精准扶贫培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