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外婆是个程序员

2024-04-10

我外婆是个程序员(精选6篇)

篇1:我外婆是个程序员

我是家里的第三代女程序员:我的外婆是第一代程序员,我的妈妈随着她也选择成为了程序员,而我延续了这个传统,在50年前的苏联,外婆开始了她的程序员生涯,下面我会讲述这段往事。

1954-1959.高等教育

我的外婆出生在乌克兰中部的第聂伯罗捷尔任斯克(位于乌克兰第聂伯河畔的港口城市)。为了得到更好的高等教育,她不得不选择其它城市。在考察了入学参考书上的所有大学、院系和专业之后,她选择了基辅塔拉斯·舍甫琴科国立大学并搬到了基辅生活。那个年代的入学竞争非常激烈,但由于外婆是高中的优秀毕业生(在苏联国家这被称作“银制奖章”),因此只做了简短介绍就通过了入学考试。

1969年之前,还没有控制论专业;当时,由力学和数学系负责培养数学和理论物理人才以及后来的程序员。经过2年的学习之后,学生可以选择他们的专业。我的外婆正好赶上了第一届“计算数学”专业招生。专业课中包括一些全新的理论课程:程序设计、模拟和数字电脑设计、计算方法(大多数是求解微分方程和线性代数问题)等等。参加课程的不仅有学生,还有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科学院科学计算中心的研究员,除了这里一般不会有其它地方教授这方面的知识。

学位证书上的课程列表(乌克兰语)

要得到实际的练习机会更加困难。当时的计算机(那时叫“电子计算机”)体积庞大而且非常昂贵,大学买不起计算机。也就是为什么在学校里只教授理论,在暑假期间学生会被派到有计算机的地方实习。

大学三年级的暑假,外婆被分配到基辅电工研究所实习,那里有一台叫做MESM的计算机。当然,学生们不会被分配解决实际问题。事实上,我毫不怀疑MESM的工程师会拒绝让学生参与MESM的研制工作。因为在实习初期,一些富有同情心的学生看到设备不够整洁就将上面的灰尘擦掉了,结果所有被擦干净的晶体管都发生了问题需要重新调试。接下来学生们只能做一些练习任务,包括“游戏开发”——一个学生选择一款游戏,像是三连棋游戏,从杂志上找一些游戏算法然后编程。接着会把程序放到计算机上运行查看结果。

大学四年级的时候,外婆被派到莫斯科国立大学实习,那里有一台大学自己的计算机——Strela。那里分配的任务比之前要重要一点,但主要还是类似线性代数计算的教学课题。

在西方世界发明了第一代高级编程语言Algol和Fortran之后,基辅的计算机界在格罗希柯夫的课上知道这一成果,但是他们并没有采用。此时,所有的程序都用特定计算机的机器语言编写。

译注:

MESM计算机:欧洲大陆第一台通用可编程电子计算机,由下谢尔盖·阿列克谢耶维奇列别捷夫领导的科学家团队在基辅电工研究所(现乌克兰)发明。MESM于1950年开始运作,大约有6000个真空管,功耗25千瓦,可以执行大约每分钟3000操作。

三连棋游戏:两人轮流在一有九格方盘上划加字或圆圈, 谁先把三个同一记号排成横线、直线、斜线, 即是胜者。

Strela计算机(俄语“箭头”):苏联制造的大型机(mainframe)系列,于1953年开始制造。拥有6200真空管和60000半导体二极管,每秒可执行次操作,支持浮点运算。

维克多·格罗希柯夫:乌克兰的计算机先驱,负责领导研制出乌克兰的第一台大型计算机“基辅”(Kiev 1959年),1961年又开发出了晶体管的通用控制计算机“第聂伯”Dnepr。

1959 – 1965. 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科学院科学计算中心

毕业之后,外婆去了计算中心上班——开始当一名工程师,接着晋升为高级工程师,最后成为了首席工程师,

当时计算中心大约有300名员工:程序员、技术员、模拟计算机专家(大多数人工作使用的事数字计算机)以及测试人员,其中测试人员负责对比对比程序运行结果和使用Rheinmetalls(德国电动机械计算机)手工计算结果。

其中一些人忙于设计新型计算机,其他人(包括外婆)做的事情现在叫做外包。计算中心为公司解决某些需要数值分析的实际问题,公司代表会为问题给出一个正式的定义,中心的工程师求解问题后进行编程。例如,其中一个任务就是计算贝塞麦(转炉)炼钢法的最优模式,外婆则关注解决结构力学问题。

计算中心自主研发出一系列计算机——首先是“基辅”(”Kiev”),然后是BESM。在此之前,使用的是机器码、打孔卡(在此之前使用的是由曝光后的电影胶卷制作的打卡磁带)以及很多今天从未听说过的设备。人们紧张地把成堆的待打孔的卡片运来,这些卡片的主人则会报以狂躁的反应。那些对计算机没有概念的人会接受定期的培训,这些培训旨在解释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曾经有个人一直重复问同一个问题,老师在再一次做出解答之后愤怒一触即发,就在这时那个人大声抗议道:“不要再解释我已经理解了,但是它”,他平静地指着嗡嗡作响的机器说,“它理解了吗?”

计算机资源总是很宝贵的,因此程序员通常要等到很晚才能抓到一些额外的上机时间,然而打孔卡实验室(人们可以在那里用传统的机械方式修改他们的卡片)那个时候已经关门了。深夜里他们只能手工修改自己的卡片——将多余的孔裁掉,然后(利用白天打孔剩下的卡片)把新的孔用纸带补上。技师们反对这种做法——虽然可以容许额外打孔,但是粘上去的卡片是非常危险的——这些卡片会掉进输入设备损坏机器。这类斗争,胜利总是会站在弱势的程序员这边。

1965 – 1988. 实验性设计地区科学研究所(RSRIED —— 这不是官方认可的缩写,只在本文使用)

1988 – . 建筑与城市规划理论科学研究所(SRIAUPT —— 同上)

1965年外婆以首席专家身份加入了RSIED,后来担任首席设计工程师。这个机构主要做自己的任务而不是给企业做外包,工作的内容有公寓和公共建筑设计、结构化建模方法编程以及设计任务自动化(也就是开发类似AutoCAD的专用绘图工具)。

有限的上机时间仍然是个问题。一部分上机时间租用的是前文提到的计算中心机器,一部分用的是RSRIED自己的计算机Nairi。这台机器来自亚美尼亚,它不仅支持机器代码还支持一种内部编程语言——Cyrillic(西里尔字母),但又有所区别。这种区别源自下面这件轶事。一组程序写完并经过调试以后,就可以发布使用。程序被汇总出版打印成册,接下来会依据这份手册将程序转换成其它机器语言或者授权给其它公司内部使用。出版这些程序手册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所以通常在交付印刷之前他们会非常仔细地进行校对。有一次,一个对工程师的俄语水品非常不屑且对编程一知半解的人校对一批用Cyrillic写成的Nairi程序。校对的结果,虽然“校正过的”文本没有语法错误,但是这批Nairi程序完全不能运行。

译注:西里尔字母:源于希腊字母的格拉哥里字母,被斯拉夫民族广泛采用,因此有时也称为斯拉夫字母。

程序员通常需要出差——到苏联的各个城市拜访客户(确认客户要解决的问题)和去其他国家分享经验。当然,大多数人只愿意在苏联范围之内出差,所有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交流都在最高级别的管制之下。当时,去保加利亚、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出差是日常生活的很好的调剂。

在外人看来,很难说程序员这种职业有什么特别——外公和外婆的朋友都是程序员或是从事相关的职业。女性程序员也没有特别之处——很多女性从事这项职业,不足为奇。很明显,“喔,这个女孩会编程”这样的声音是在后来才出现的:-)

关于译(作)者:

唐尤华:我喜欢程序员,他们单纯、固执、容易体会到成就感;面对压力,能够挑灯夜战不眠不休;面对困难,能够迎难而上挑战自我。他们也会感到困惑与傍徨,但每个程序员的心中都有一个比尔盖茨或是乔布斯的梦想“用智慧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我想说的是,其实我是一个程序员。( :@唐尤华)

篇2:我外婆是个程序员

我本来可以开宝马的

四川省射洪县南泉寺高速公路收费站工地,一个尘土蒙面、汗湿衣衫“务工人员”模样的人正在桌子底下接线,工作人员说他就是记者要找的邹肇辉。

“其实我同《电脑报》结缘很早,前我就编过一个曲线字库转换软件交由电脑报社某部门代卖。”邹肇辉看到记者后,脸上荡漾着笑意:“现在还给《电脑报》写稿,不过量很少,那篇数据库稿件还是今年第一篇,没想到把你招来了。”

邹肇辉正在调试的是他独立开发的《高速公路收费网络系统》,因为收费站迁新址,栏杆机和收费显示屏都换了,收费系统的控制部分几乎全部进行了重写,工作量大,工期紧,常加班到深夜。

“周围的青山绿水不亚于桂林,就是工地太乱,到夜里就更不得了,铺天盖地都是蚊虫,真一个‘聚蚊成雷’。”他交待助手几句,就把记者领到离收费站不远的山坡上,在黄桷树下边观风景边谈天。

邹肇辉1992年从大连理工大学毕业后,没有留在大城市,而是回到了家乡四川遂宁,被分配到射洪县一家银行从事计算机管理工作,这一呆就是十多年。刚来时单位的科技工作还是一片空白,购设备、建机房、开发软件,全是邹肇辉一个人搞定。他的成绩得到了大家的肯定,获得了许多荣誉,并被推荐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候选人。

邹肇辉有一位中学老师,早年投身商海,身家早已超过千万,,他数次邀邹肇辉加盟,但邹肇辉舍不得自己的天地,婉拒了这份盛情。邹肇辉介绍过去的几个朋友,现在最差的都开上雅阁车了。说到这里,邹肇辉喃喃道:“要是当年能成行,现在恐怕早开上宝马车啦,

“性格决定命运,我比较喜欢安宁散漫的生活。”他极目远眺,悠悠地说。

其实我是个程序员

电脑里正放着《喜剧之王》,周星驰一脸真诚地对舞女们说:“其实我是个演员!” 邹肇辉接过话头,“其实我是个程序员。”

邹肇辉一再强调自己对电脑的热爱是纯朴的。从他高中接触电脑并爱上它之后,不管是大学时的乱花迷眼,还是工作后的杂念丛生,都无法把他从电脑旁拉开,让他神魂颠倒、矢志不渝的是编程那神奇的魅力。

前射洪县还没有开通互联网,编程资料少得可怜,这反倒培养了他深入细致的作风。用汇编语言写程序,用Debug分析程序和数据,这种艰辛恐怕现在的程序员很少尝到了。他就是用这些今天看来有些原始的工具,在无任何参考资料的情况下,分析了方正曲线字体的文件结构,编出了字体转换程序;分析了“1741”等几个EXE病毒的代码,用Turbo C编制了一款杀毒软件。用这款杀毒软件,邹肇辉当时给几十家单位杀了毒,轰动一时。而那个时候,王江民的KV100也刚问世不久,可以说邹肇辉同这位杀毒先锋曾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只是我为环境所限,加之缺少市场意识和走出去的勇气,没跑几步就停下来了。”看得出来,邹肇辉不无懊悔。看来IT英雄的风光有时也会在他心里掀起波澜。

邹肇辉最得意的作品并不是杀毒软件,而是用Clipper结合汇编语言开发的《通用工资报表软件》。这个用数据库实现了电子表格的软件,功能强大而简洁之极,直到现在,许多单位和他所在单位仍然在用这款DOS下的老软件,操作人员说某些地方比Excel还好用。

经历从DOS到Windows痛苦的转型以后,邹肇辉又热热闹闹地干起来。由于银行科技管理体制的变化,基层银行不再承担开发任务,不愿废了“武功”的他便把目光转向了社会,于是就陆续有了后续的作品。

篇3:我外婆是个程序员

ZCOM是全球最大的电子杂志平台, “大杂院”是它的SNS社区。对于在自己专精领域做到极致的ZCOM, 建立“大杂院”的目的很单纯:给杂志圈的从业人士提供一个自由宽松的交流平台。ZCOM作为拥有上万本电子杂志的航母级平台, 是中国最大的杂志人集结地。入住“大杂院”的主编、编辑、撰稿人、摄影师, 至少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希望生活出每日不同的10年, 而非日夜重复的10个一年。

“大杂院”里, 可以看到每人拿出各自杂志内外的经验分享。瑞丽编辑带头讨论2009晚冬外套与裤子搭配组合, 汽车编辑爆料08广州车展所有跑车与车模的零距离照片, 《中国国家地理》编辑为热恋男女提供十处世外桃源。杂志本已是精选, “大杂院”街坊们的话题只能称之为精华了。由于话题的鉴赏性实在太强, 很多杂志读者或普通网友, 也开始疯狂加入“大杂院”, 有人甚至坦诚留言:这里随便一个主题就能当谈资用, 我是来增长见闻的。

这里的氛围是反时尚的“内涵”。获取谈资没问题, 但要看种类。你可以在“大杂院”找到让美女开怀大笑的冷笑话或者八卦轶事, 这里有众专业八卦杂志编辑的零距离爆料, 材料丰富新鲜热辣。不过更多的, 是那些让美女们仔细听完微微一笑, 记住你这个人的优雅话题。

杂志人有品味, 更有专长。男性、女性、汽车、IT……ZCOM很随意地把“大杂院”划了几个地盘, 就交给在每个领域掘地三尺, 通晓上下200年, 每样杂碎都像自家门钥匙一样熟的达人们翻江倒海去了。这里有真正SNS社区的互助与密切关系, 如果你是来“大杂院”串门的, 对今年时装流行色比较感兴趣, 发了个贴。大多数情况, 都会从角落里飞出一个个稀奇古怪的网名———其中也许有看了十五年全球四大时装周的资深编辑, 每年飞米兰两次定制成衣的时尚主编———兴致勃勃地跟你讨论究竟是红裙子配黑开衫好呢, 还是干脆到淘宝淘一件便宜仔裤更划算。

不喜爱自己的领域, 很难做一本专业的杂志。而真正爱自己专业的人, 才会在与别人分享中感到快乐。而分享的结果, 是“大杂院”拥有了一般SNS难以企及的文化性与内涵。讨论区中专业精英与草根牛人并存, 甚至成为各类顶级杂志征稿、投稿的后花园, 新人闯入媒体圈就业的快速道, 不得不说是在中国更像Web Gam e的SNS界, 一个小小的奇观。

篇4:如果我是个男孩

记录。

Beyonce是原美国女子偶像团体Destiny’s Child(“真命天女”)的成员,2002年团体宣布解散后,她凭借对音乐的执着和过人的天分,在乐坛逐渐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If I Were a Boy》收录在同名专辑中,这是Beyonce在制作上花过最长时间的一张专辑。在本次格莱美的颁奖典礼上,Beyonce现场演唱了这首《If I Were a Boy》,震撼全场。

If I were a boy

Even just for a day

I’d roll out of bed in the morning

And throw on what I wanted and go

Drink beer with the guys

And chase after girls

I’d kick it with who I wanted

And I’d never get confronted for it

’Cause they stick up for me

# If I were a boy

I think I could understand

How it feels to love a girl

I swear I’d be a better man

I’d listen to her

’Cause I know how it hurts

When you lose the one you wanted

’Cause he’s taken you for granted

And everything you had got destroyed

If I were a boy

I would turn off my phone

Tell everyone it’s broken

So they’d think that I was sleeping alone

I’d put myself first

And make the rules as I go

’Cause I know that she’d be faithful

Waiting for me to come home, to come home

Repeat #

It’s a little too late for you to come back

Say it’s just a mistake

Think I’d forgive you like that

If you thought I would wait for you

You thought wrong

But you’re just a boy

You don’t understand

(Yeah you don’t understand)

How it feels to love a girl someday

You wish you were a better man

You don’t listen to her

You don’t care how it hurts

Until you lose the one you wanted

’Cause you’ve taken her for granted

And everything you have got destroyed

But you’re just a boy

如果我是个男孩

就算只有一天

早上我会翻滚着下床

然后穿上喜欢的衣服出去

与兄弟们开怀畅饮

追求(我喜欢的)女孩

和我喜欢的人混在一起

从没有人过问

因为他们都挺我

# 如果我是个男孩

我想我会明白

怎样去爱一个女孩

我发誓我一定会成为更好的男人

我会倾听她说话

因为我知道

当你失去了你爱的人是何等伤心

因为(当你在他身边)他对你视而不见

你拥有的一切化为乌有

如果我是个男孩

我会关掉我的手机

告别所有人手机坏了

那么他们会以为我独自睡了

我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做什么事我自己做主

因为我知道她会忠诚地

等着我回家,回家

重复#

你现在回头已经有点太晚了

说只是犯了个错

你以为你只要这样,我就会原谅你

如果你认为我还会等你

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但是你只是个男孩

你还是不懂

(对,你就是不懂)

有一天你爱上一个女孩的感觉

你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男人

(可)你不倾听她说话

你不在乎让她伤心

直到你失去你所爱的人

因为(当她在你身边)你对她视而不见

所有一切化为乌有

篇5:外婆是个急性子随笔

到了九月底,外婆催得更勤了。有一天早上刚六点钟,电话就响了。妈妈回答:“还没买呢!”电话里马上传来外婆着急大叫的.声音:“快点买呀……”这声音噼里啪啦,蹦得家里到处都是。妈妈终于买好了票,以为消停了吧,外婆又开始催我们准备出行穿的衣服:“快点准备啊……”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呀!

旅游那天,我们更是领教了外婆的“功力”。眼看天快黑了,爸妈一商量,决定推迟吃晚饭的时间,把游乐场的项目都玩一遍,再慢慢去享用晚餐。外婆一听,脸色立马“晴转多云”。“这样怎么行,该吃饭就吃饭,快点走——”说完,不由分说拉着我就往饭店走。爸妈还没反应过来呢,我就已经被外婆拉进店里坐下了。

看吧,这就是我的“急性子”外婆,虽然她每天风风火火像个消防员。不过话说回来,每一次出行,是外婆提前准备好吃的用的,让我们玩得倍儿爽;每一个节日,是外婆提前招呼我们回家团聚,让我们幸福得乐开了花。外婆总是要求我:时时早,事事早。老师说我做事又快又有条理,是个得力的“小副官”,这可全是外婆的影响。

篇6:王重阳是个好程序员

王老师先后收了7个大弟子,每个都专心练功,但无一人能出师傅其右,老师一拍脑袋,想到了一个分布式算法,憋不了一台王重阳式的强力算法,可以搞一个较弱的算法在多台机器上联合施展,为此王老师为7个弟子塑造了各自的特点,并通过网络将其结合起来。这就是天罡北斗七星阵。

这7位老师又各自收徒,但没有一个徒弟超过他们,于是老师们用了重阳师组的招,每个老师教出7个弟子,七七四十九个弟子合成一个大的分布式网络,这就是天罡北大七星大阵。

从战力上分析,王重阳病重一指差点废了欧阳锋,而黄老邪和天罡北斗七星阵打平,王老师单机 > 天罡北斗七星阵。而天罡北斗七星大阵重无亮点,因此大约可知天罡北斗七星阵 > 天罡北斗七星大阵。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个结果呢?我认为有两个原因

首先,一个事情很难,可以堆给几个人做,几个人做不过来可以堆给多几个人做,这是很自然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但越往下传导,越难以出现一个掌控全局的人,越容易给人们偷懒的借口,主要的经历放在了多人配合上,这也是技术,也很重要,但忽视的单机的能力,

其次,王老师之后的弟子创新不够,只考虑集成和运营前辈的武功而不去创新突破和研发新的招数,这一点在时下DB的市场上非常明显,各大国内公司都在mysql,mongdb,redis等上积累了丰富的运营和集成经验,达到了世界级的水平,例如:hive,hbase,hdoop的万金油打法,redis,memcached的集成讨论起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说起DB基础的做法,高性能的实现,绝少提及,甚至基础的结构和原理都说不出来了,因为没人愿意去创新了,前辈和老外足够牛逼,自己只需要考虑运营和集成即可。

上一篇:热播电视剧《芈月传》观后感下一篇:形容洱海景色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