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省长发言稿

2024-04-30

副省长发言稿(共11篇)

篇1:副省长发言稿

以工扶农工农结合扎实推进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

副省长虞海燕

同志们:

省委决定在全省大规模、全覆盖、长效化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抓住了富民兴陇、实现我省与全国同步奔小康的关键,意义十分重大。全省工交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在扎实做好宣传政策、了解民意、促进发展以及锻炼干部等工作的同时,坚持“以工扶农、工农结合”,积极动员各方面力量,突出抓好三项工作,努力为贫困县尽快脱贫奔小康做出应有贡献。

一、大力拓宽脱贫致富途径。实践表明,解决我省贫困县经济发展问题,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农村贫困的主要原因是缺少好的致富带头人;农户贫困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必要的致富技能。工交系统将把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和农户致富技能作为帮扶工作的重点,积极通过组织有条件的农民朋友到工业企业工作、举办专门技能培训班等多种学技术,并对其兴办的经济实体给予资金、技术和人员支持,切实增强农村和农户自身“造血”功能,为联系点长期脱贫致富奠定发展基础。

二、切实抓好农村公路建设。要想富、先修路。全省工交系统将集中资金力量,加快实施乡镇和建制村通畅工程,加大农村公路网改造、危桥维修和安保工程建设力度,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农村客货运途径,切实提高农村公路网络化水平和服务保障能力,有效满足农民群众基本生产、生活需求。到2 O 1 5年,开辟2 1 O条城乡客运线路,建设4 2 O个乡村公交换乘站、2 3 1 0个城乡公交站亭、4 5 O个乡镇汽车站、8 5 0 O个建制村停靠站和8 0 O个农村物流节点,改造农村客运站6 O O个,实现全省1 0 0%的乡(镇)和9 5%以上的行政村通客运班车,基本建成全省农村公路网。

三、全面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力争到今年底,全省1 0 0%乡镇通宽带;2 0 1 5年底,全省7 5%行政村和5 O%自然村通宽带。整合网络电视、三农呼叫中心和涉农信息服务门户三大平台资源,力争到2 0 1 5年底,建成集互联网、视频、语音等多种服务功能为一体、覆盖全省的涉农信息服务平台。

会后,我们将按照这次会议特别是王三运书记的重要讲话要求,尽快研究出台全省工业系统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具体实施方案,督促工交系统各单位、中央和省属各工业企业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将目标任务、工作责任落实到各单位、各企业负责人和每一个干部。同时,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责任落实机制和督查考核机制,及时加强工作调度,及时解决遇到的困难,确保分阶段、高标准完成工作任务。

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篇2:副省长发言稿

副省长 李建华

省委在全省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对于锻炼干部、转变作风、心系群众、再鼓干劲、落实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对此,农口部门及民族宗教部门的同志们深受鼓舞,坚决拥护。在具体落实中,要发挥“一个优势“、突出“两个紧盯”、实现“三个创先争优’’,切实把省委的决策贯彻好、落实好。

“一个优势”,即发挥工作重点在农村、工作对象是农民的优势。要做宣传政策的模范,宣传党的农村工作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和惠民政策,奠定农村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要做推动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模范,有针对性地为农村提供技术、信患和招商引资等方面的服务,在推广农业技术、解决农业生产难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上发挥积极作用;要做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模范,及时掌握群众思想动态,化解邻里纠纷,疏导群众情绪,理顺干群关系,实现农村长期和谐稳定;要做促进民族团结繁荣发展的模范,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紧抓难得机遇,巩固良好局面,实现繁荣发展。

“两个紧盯’’:一是紧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2010年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为62.7%,前10年年均增速为1.73%,要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后10年年均增速必须达到3.4%,年均工作任务增加一倍。只有认真研究和利用好国家新十年扶贫开发纲要和为甘肃量身定做的优惠政策,扩大对外开放,增强内生动力,力争更多重大项目、重大投资落户甘肃,加快富民产业发展,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水平,维护民族团结进步的大好局面,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才能走出一条内陆边远地区开发开放之路和贫困艰苦地区后发跨越之路。二是紧盯锻炼干部、转变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把广大农村作为干部增强党性锻炼、增加实践磨练、获得身心修炼的广阔舞台,在实践中提高做好群众工作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拉近干部与群众的空间距离、思想距离、感情距离,实现干部受教育、工作添激情、农民得实惠、发展上水平。

篇3:贾万志副省长贺信

欣闻杂志创刊30周年, 谨向全体编辑人员表示热烈的祝贺, 并向全省农机战线广大干部职工致以亲切的慰问!

在过去的30年里, 《山东农机化》杂志在党的农业农村政策的指引下, 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 植根农机, 服务“三农”, 积极宣传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政策, 交流农机化工作经验, 普及农机实用技术, 为推进山东农机化和现代农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山东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机大省。《山东农机化》杂志作为农机系统的重要媒体窗口, 肩负着宣传、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光荣任务, 希望你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 站在时代潮头, 引领科技发展, 更好地贴近实际、贴近农村、贴近机手, 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为加快实现农业机械化建功立业, 为再创山东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优势、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篇4:副省长“下海”之后

公诉机关在法庭上指控,1993年至1998年,王钟麓在担任浙江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期间,利用职务便利,为浙江省置地联合公司、杭州华源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孙达山(已被判刑6年)谋取利益。事后,王钟麓在1998年至2000年期间,先后5次收受孙达山39万元。公诉机关还指控,1993年至1994年,王钟麓在浙江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参与深圳金三元大厦、佳宾大厦以及上海鸿发苑项目中徇私舞弊,造成公司亏损4446.73万元。其间,王钟麓的儿子王伟明(在逃)收受有关人员给予的人民币450万元、港币117万元、美元1万元和一辆价值8.3万美元的奔驰牌轿车。

从副省长“退到”国信老总

王钟麓于1930年出生于浙江萧山。萧山原系杭州市下属的一个县级市,现划入杭州市区,称萧山区。萧山以经济实力雄厚而在全国颇负盛名,曾多次名列全国十大财神县,各项经济指标在浙江省名列第一。

从富甲一方的萧山走出来的王钟麓非常幸运。参加工作以后,他的大多数时间都没有离开浙江经济的中枢机关--商业和财贸系统。1958年,28岁的王钟麓是浙江省委财贸部的秘书。那个时候的省委机构远没有现在这么庞大,财贸部是省委的一个重要机构。身为秘书的王钟麓努力工作,逐渐崭露头角,获得了领导的赏识。到了1975年,也就是文革即将结束时,45岁的王钟麓升任浙江省财贸办公室副主任(副厅级)。文革结束后,一切百废待兴。在文革期间被提拔的王钟麓不仅没有受到任何牵连,反而由于他熟悉浙江财贸工作,而于1983年担任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不久又升任秘书长(正厅)。1987年担任浙江省副省长,仍然分管财贸工作。这一年,他57岁。更何况,那几年中央提倡大力提拔使用年轻干部。处在他这个年龄,别的厅级干部该是功成身退地考虑退休养老了,而他竟然再次官升一级,进入全省人民瞩目的省级领导行列。

在担任副省长的那几年时间里,王钟麓倒并没有如何张扬。可能长期在领导身边工作的经历,使他比别的领导更懂得如何收敛,如何韬光养晦。当时的各家媒体,甚至很少报道这位王副省长的活动。许多与他接触过的干部都说王副省长不错,平时说话不多,属于那种干实事的官员。按理说,这种个性有利于他继续在高层执政。可是令人奇怪的是,在担任四年副省长之后,王钟麓竟然出人意料地离开了副省长的位置。

有人说,那是因为王钟麓年龄大了,1991年已经61岁,影响了别的干部的发展。但也有人不同意这个观点,因为作为副省级干部,他完全还可以再干一任,离退休的时间还早着呢。主要的原因是王钟麓那时也有许多关于经济方面问题的反映,考虑到种种原因,干脆就让他提前退了下来。

这种理由还是可以相信的。因为王钟麓在1991年被免去副省长职务后,并没有像其他副省级干部一样被安排到人大、政协去干个副职,而是被挂了一段时间。到了1992年9月2日,王被任命为浙江国信董事长。从副省长的位置上转任到正厅级国企老总的位置,明显降了一级。尽管他在政治待遇上仍然享受副省级,可在旁人看来,他也算是触了“霉头”。这种安排,在全国各省市同级别的干部中,都是极少有的。不过,王钟麓本人对这种安排倒并没有完全表现出消极的意思。政治上上不去,可以从经济上获得弥补。在这种观念的指引下,王钟麓决心在浙江国信大干一番。

1992年9月2日,王钟麓入主浙江国信之后,便向工商管理部门发去一份“特急”函件,要求调整扩大经营范围,将浙国信发展成“既是筹资融资的金融机构,又是兴办实业的投资公司”。

王钟麓之所以要这么干,一方面确实想把公司搞大、干出点声势来,另一方面,显然也想自己从中捞一把。

王钟麓入主浙江国信时间长达7年(1992-1999),对于他在这期间的业绩,2000年4月29日,浙江国信曾召开三届董事会第10次会议,王钟麓专门作了7年的工作述职报告。会议认为,“从1992年至1999年的7年来,公司总资产从12亿元增加到77.88亿元;资本金从17450万元增加到60451万元;累计实现利润55345万元,核销呆坏账33160万元……三届董事会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王钟麓董事长的带领和全体顾问的帮助下,依靠全体员工尽心尽职,开拓进取,取得了较好成绩,圆满地完成了董事会提出的各项任务,为浙江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发展壮大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从1992年的12亿激增到1999年的77.88亿元,两者之差为55.88亿元。如果这55.88亿元是真实的,王钟麓可谓是浙江国信的一大“功臣”。然而,审计部门进驻浙江国信审计后,委托评估公司对该公司资产作了评估之后才发现,王钟麓在董事会上报告的是单方面的“巨大成就”,掩盖着的卻是一个巨大的“黑洞”。

2001年12月7日,浙江万邦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对浙国信作出资产评估,报告称,截至2001年10月31日,浙江国信企业集团的贷款余额为2.83亿元。而截至当年6月30日,浙江国信企业集团资产总额(合并)30.98亿元,负债总额(合并)28.84亿元,净资产(合并)仅为2.14亿元。

王钟麓在把浙江国信搞得花团锦簇的背后,留下的却是一个不良资产的巨大黑洞。

继任者案发牵出前任

王钟麓的案发,直接导火线是他的继任者——浙江国信的另一位董事长、党委书记陈文宪(于2002年1月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1999年,时任温州市市长的陈文宪未能在政治上再“进一步”,而是被安排到省城杭州、顶替王钟麓担任的其中一个职务——浙江国信总经理(王仍是董事长),2000年10月王钟麓退休后又继任董事长。这个后来自己表白说在政治是无果而后想在经济上大捞一把的人,终于被浙江省纪委抓住贪墨之手,并且把副省级的高官王钟麓也牵扯了进去。

2000年11月,省纪委决定抽调人力,开始关注浙江国信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在这之前,浙江省审计厅已经对国信的经济责任问题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审计,发现了不少重大问题。审计报告出来后,浙江省审计厅向分管副省长作出汇报,同时也向浙江省纪委移送了一份审计函。浙江省分管审计工作的副省长在听取了审计厅的工作汇报后,认为浙江国信的问题比较严重,应该延伸审计,进一步深查。同时,征求有关领导意见,提出让省纪委派人参加。从2000年12月6日开始,延伸审计工作组对省国信于1997年8月6日打到上海XX置业有限公司发展部账户上的2450万元资金去向等情况进行了延伸审计。2001年2月4日,浙江省委领导在听取了延伸审计工作汇报后,进一步引起了重视,责成省纪委牵头彻查省国信公司存在的严重问题。在省纪委、审计厅联合办案组的共同努力下,陈文宪的其他经济问题也一一突破。更重要的是,办案组发现浙江国信的问题不仅仅局限于现任董事长陈文宪,许多问题都牵涉到了公司原任董事长、前副省长王钟麓。并且,还掌握了王钟麓违纪问题的部分证据。

因为王钟麓是副省级干部,按干部管理权限由中央管。浙江省纪委向中央纪委作了汇报,中央纪委立即派出专案组进驻浙江,由此,一场更大规模的调查工作在浙江、上海、香港等地全面铺开。

房地产商送他39万元

王钟麓受贿最重要、最可靠的一个证据来自房地产商孙达山(2003年10月17日因非法倒卖土地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所在公司被处罚金人民币1376万元)。孙系浙江萧山人,与王钟麓是地地道道的老乡。

孙达山在当地知名度颇高,因为他是浙江较早下海的地方官员。今年48岁的孙达山,早年分管过萧山市的宣传工作,1992年底从萧山市江南管委会办公室主任位置上离职下海。从1992年开始,孙达山先后成为杭州华源实业公司、浙江置地联合公司(1999年4月注销)、杭州六和实业开发公司(1999年6月注销)、浙江钱江置地有限公司等企业的法定代表人。1999年8月,浙江省钱江电视台记者上书国土资源部反映浙江置地董事长兼总经理孙达山“倒卖土地、侵吞公款”的违法行为,当时的国土资源部领导对此做出批示。随后,国土资源部执法监察局与浙江省土地管理局展开了联合调查。调查后,责成市土管局处理。市土管局有结论:不予追究,并报国土资源部和省国土资源厅。

2001年,浙江省纪委、省审计厅对浙江国信董事长陈文宪案件的调查发现了王钟麓与孙达山违法违纪的线索,因而进一步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浙江省公安厅、检察院追究孙达山“倒卖土地使用权”,并于2001年9月26日正式立案并对孙达山刑事拘留。

孙达山向专案组交代了向王钟麓的行贿事实,从而使王钟麓案件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1998年1月,孙达山以每亩19.5万元将该地块“卖给”浙江国信,浙江国信房产支付给置地公司5577万元征地包干费,从而使孙达山一下子获得了上千万元的利润。

为了获得王钟麓的支持,孙达山送给王钟麓人民币39万元。

王钟麓之所以敢收下孙达山的这笔巨款,除了贪婪外,还出于对孙达山的高度信任。因为,王钟麓与孙达山的关系,缘自于王钟麓出任浙江国信老总的1992年。也就是说,两人的关系已经很“铁”了。

在老乡关系的推动下,1992年下半年,孙达山多次找到王钟麓“发展”关系,并开始了生意上的来往。比如,他们的第一笔业务,就是1992年下半年,刚任浙江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董事长、经理不久的王钟麓,同孙达山的华源实业公司做了一笔石油成品买卖。这笔买卖的起先在于孙达山下海之前建立的关系。早先作为地方官员的孙达山于1985年至1988年在中央党校学习期间,在北京认识了一些人。1992年,省计经委取得100万吨石油额度,将其中的45万吨批转给国信公司,30万吨批转给杭州钱江投资区江南管委会所属公司,其中包括孙达山的杭州华源实业公司。孙达山为资金问题找到王钟麓,王钟麓遂让浙江国信为华源实业发的5000万元企业债券提供了担保。华源实业当时由江南管委会批复设立,最早的2000万元注册资金,完全由孙达山等人自筹,所发的企业债,也经由主管机构审批,由交通银行浙江省分行发行、海通证券承销,分三期发行。浙江国信为第一期企业债作了担保。

儿子收受好处600余万

2003年8月15日,王钟麓受到查处的消息首先由新华社公布。“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决定给予王钟麓开除党籍处分,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除了经济问题外,“王生活腐化,长期与他人保持不正当两性关系”。据透露,王钟麓长期包养的这位情妇与他有工作关系,王钟麓身边的工作人员也早有所闻。一个年轻美貌的妇女傍上一个年已七旬的瘦老头,双方各自图谋何物,已是不言自明。不过,鉴于生活作风方面的问题一般只违纪不违法,专案组没有花太多的精力去查。

专案组最关心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调查中还发现王钟麓涉嫌玩忽职守,造成巨大损失,其子从中收受巨额钱财等问题”。

与许运鸿、李嘉廷、刘方仁、程维高等高官落马的原因一样,王钟麓的另一个重要问题便是帮助儿子经商发财,甚至在自己帮别人的忙后让儿子收受好处。据公诉机关指控,1993年至1994年,王钟麓在浙江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参与深圳金三元大厦、佳宾大厦以及上海鸿发苑项目中徇私舞弊,造成公司亏损4446.73万元。其间,王钟麓儿子王伟明(在逃)收受有关人员给予的人民币450万元、港币117万元、美元1万元和一辆价值8.3万美元的奔驰牌轿车,总计人民币600余万元。

浙江省公布的“2003年度十大经济案”中,“国企高官居首”。这十大案件中,名列第一位的便是“王钟麓涉嫌‘国有公司人员失职案’”。“2003年1月16日,浙江省公安厅对省国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王钟麓涉嫌国有公司人员失职案立案侦查。经查,犯罪嫌疑人王钟麓任职期间,在省国信公司向海南太阳集团提供大额借款和贷款担保以及投资上海鸿发苑项目、深圳金三元大厦项目和嘉宾大厦项目过程中,严重不负责任,滥用职权,徇私舞弊,造成省国信公司巨额经济损失。2003年10月28日,王钟麓因涉嫌国有公司人员失职罪、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罪,被移送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据万邦评估公司的评估,浙江国信和浙江国信企业集团母公司——浙江国信集团,为一些公司贷款提供担保。报告显示,2000年浙江国信企业集团有净利润7.6万元,到了2001年上半年则亏损1838.7万元。此外,浙江国信集团还为国信企业集团下属的子公司——上海鸿汇置业有限公司、上海金信房地产开发公司的2000多万和1600多万逾期贷款,作了担保。两公司的会计报表显示,截至2001年6月30日,两公司分别亏损2000多万元和1100多万元。评估书显示,截至2001年6月30日,浙江国信为其他单位向银行借款提供担保,担保金额共计人民币12.07亿元,其中,为国信企业集团担保金额5.85亿元,为其他单位担保金额6.22亿元。

经调查,浙国信在明知风险极高的情况下,还是不断给上海的地产业务提供借款和融资担保,关键原因在于是王钟麓的儿子在负责上海的这块业务。

王钟麓的儿子王伟明,之所以要在上海开拓业务,除了上海是中国经济大都市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老婆是上海人,而且岳父是上海高官。

当王钟麓案发时,消息灵通的王伟明很快在境内消失,据说已逃往他国。尽管王钟麓的许多问题都牵涉到他的儿子王伟明,但中纪委专案组只能找到他的家人,无法找到王伟明本人,从而大大影响了办案进度。

篇5:副省长发言稿

山西政府公布省长、副省长最新工作分工

2015-01-13 09:43:17 来源: 财经网(北京)10663中新网太原1月12日电

12日,山西省政府网站对外公布了省长、副省长、秘书长的最新工作分工情况。经2014年12月31日山西省政府党组(扩大)会议研究确定,省长、副省长、秘书长工作分工如下:李小鹏省长:领导省人民政府全面工作。高建民常务副省长:负责省人民政府常务工作,负责发展改革、监察、财税、国土、环保、建设、重点工程、审计、国有资产管理、应急管理和人民武装等方面的工作。兼任山西行政学院院长。协助省长分管省监察厅、省审计厅、省国资委。分管: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环境保护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地税局、省统计局、省粮食局、省人防办、省物价局、省发展研究中心、省地勘局、省测绘局。联系:省国税局、财政部驻山西监察专员办事处、审计署驻太原特派办、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付建华副省长:负责工业经济运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交通、安全生产、国防科技工业等方面的工作。分管:省经信委、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煤炭厅、省安委办、省安监局、省国防科工办、省中小企业局、省煤炭地质局、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省成套局、省城联社、省公路局。联系:省总工会、省通信管理局、省邮政局、省储备局、省地震局、山西煤监局、省烟草专卖局、山西能监办、太原铁路局、北京铁路局、郑州铁路局、中央企业驻晋分支机构。张建欣副省长:负责民政、卫生计生、市场监管、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工作。分管:省民政厅、省卫生计生委、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联系:团省委、省妇联、省残联、省红十字会。郭迎光副省长:负责农业和农村、水利、林业、民族宗教等方面的工作。分管:省水利厅、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宗教事务局(省民委)、省扶贫开发办、省供销社、省引黄局、省农科院、省农机局。联系:省气象局。王一新副省长:负责商务、外事、旅游、金融等方面的工作。分管:省商务厅、省外事侨务办、省旅游局、省金融办、省民航机场管理局(省民航机场集团公司)。联系:省台办、省贸促会、省侨联、山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太原海关、人行太原中心支行、山西银监局、山西证监局、山西保监局、驻晋中央金融企业及银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等分支机构。张复明副省长:负责教育、科技、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体育等方面的工作。分管: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文化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体育局、省文物局、省社科院、省考试中心。联系:省科协。刘杰副省长:负责公安、司法、消防安全、道路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工作。兼任省公安厅厅长。分管:省国家安全厅、省司法厅、省监狱管理局、省公安厅交管局(省交警总队)。联系:省高法院、省检察院、省信访局。廉毅敏秘书长:协助省长和常务副省长处理省人民政府日常工作,主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工作。分管:省法制办、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省政府参事室(文史馆)、省政府新闻办、省地方志办公室、省档案局(馆)、省级政府采购中心、省政府各驻外办事处。拓展阅读:中新网2013年10月18日稿件:山西省政府公布省长李小鹏及7名副省长工作分工中新网太原10月18日电(任丽娜)山西省政府办公厅18日对外公布了山西省省长李小鹏及7名副省长、省长助理、秘书长工作的分工。李小鹏省长主持山西省人民政府全面工作,分管省监察厅、省审计厅、省国资委。高建民常务副省长负责山西省人民政府常务工作,负责财税、民政、国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监察、审计、国有资产管理、应急管理和人民武装等方面的工作。协助省长分管省监察厅、省审计厅、省国资委。杜善学副省长负责发展改革、建设、交通、环保、招商引资和重点工程等方面的工作。张建欣副省长负责司法、市场监管、卫生、计生、消防安全、道路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工作。

任润厚副省长负责工业经济运行、国企改革、安全生产、国防科技工业、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郭迎光副省长负责农业和农村、水利、林业、民族宗教等方面的工作。王一新副省长负责商务、外事、旅游、金融等方面的工作。张复明副省长:负责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体育等方面的工作。刘杰省长助理:协助省长负责公安方面的工作。分管:省公安厅、省公安厅交管局(省公安交警总队)。陈永奇秘书长:协助省长和常务副省长处理省人民政府日常工作,领导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工作。

篇6:副省长发言稿

省政府关于省长副省长省长助理

工作分工的通知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根据省政府机构改革方案机构设置,对领导成员分工进行调整。现将调整后的省长、副省长、省长助理分工通知如下:

罗志军,主持省政府全面工作,兼管财政、审计、机构编制方面工作。

赵克志,负责省政府常务工作,分管发展计划、经济体制改革、监察、人力资源、公务员管理、社会保障、税务、统计、金

— 1 — 融、物价、能源方面工作。

分管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府研究室、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协作办公室)、监察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地方税务局、统计局、省级机关事务管理局、金融工作办公室、物价局、能源局、公务员局,江苏银行、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紫金财产保险公司。

联系省国税局、人民银行南京分行、江苏银监局、江苏证监局、江苏保监局、金融机构驻江苏分支机构、财政部驻江苏省专员办事处、审计署驻南京特派员办事处。

张卫国,分管商务、外事、旅游、侨务工作。

分管省商务厅、外事办公室(港澳事务办公室)、旅游局、侨务办公室、贸促会江苏分会、口岸办公室。

联系省台湾事务办公室、侨联、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南京海关、商务部驻南京特派员办事处。

黄莉新,分管农业农村经济、水利、人口和计划生育、粮食、海洋、林业、扶贫方面工作。

分管省农业委员会、乡镇企业局、水利厅、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粮食局、海洋与渔业局、林业局、农业资源开发局、农业机械管理局、农业科学院。

联系省气象局、供销合作总社。

权,分管科技、知识产权、住房和城乡建设、卫生、食品药品监管、法制方面工作。

— 2 — 分管省科技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筑工程管理局)、卫生厅(中医药局)、民防局(人民防空办公室)、省政府法制办公室、知识产权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联系省地震局、科协、红十字会。

鸣,分管民族宗教、环境保护、国有资产管理、苏北发展协调、社会科学方面工作。

分管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宗教事务局)、环境保护厅、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太湖水污染防治办公室、盐务管理局。

联系统战方面工作,联系省社科院、社科联、烟草专卖局。史和平,分管工业、信息化、交通运输、通信、安全生产方面工作。

分管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小企业局)、交通运输厅(铁路建设办公室)、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无线电管理局。

联系省总工会、通信管理局、邮政管理局、华东石油局、江苏煤矿安全监察局、江苏海事局、民航江苏安全监督管理局、南京电监办,上海铁路局南京办事处、徐州办事处。

李小敏,分管公安、国家安全、民政、司法、国土资源、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妇女儿童、信访方面工作。

分管省公安厅、国家安全厅、民政厅、司法厅、国土资源厅、工商行政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信访局、地质矿产勘查局、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监狱管理局、测绘局。

— 3 — 联系驻江苏部队,联系团省委、省妇联、残联、档案局、国土督察南京局。

曹卫星,分管教育、文化、广播电影电视、体育、新闻出版方面工作。

分管省教育厅、文化厅、广播电影电视局、体育局、新闻出版局(版权局)、省政府参事室、文物局、地方志办公室、文史馆。

联系省文联、作协。

徐南平,协助分管教育、科技工作。

二○○九年七月三十日

主题词:行政事务 领导 分工

通知

抄送:省委各部委,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军区。

篇7:副省长发言稿

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在全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中共陕西省委常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常务副省长娄勤俭

(2012年4月17日)

2009年医改启动实施以来,陕西省分层次、分阶段推进各项工作,积极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推进基层综合改革,积累了经验。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取得积极成效。

一、所有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启动

2010年,陕西省选择了5个县(区)开展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2011年扩大到37个县,随后榆林、延安、宝鸡、汉中4个市全面启动了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在各方面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陕西省出台了《关于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和财政补偿、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以及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等配套文件,并于今年2月全面启动了所有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

二、四大举措确保医改顺利推进

(一)明确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思路和目标。陕西省坚持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完善、在完善中提升的原则,采取自下而上的方法,分层推进,重点突破,不断提高县级公立医院的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县级公立医院在基层三级卫生网络中的龙头作用,为人民群众提供优 1

质的基本医疗服务,使90%的患者在县域内得到治疗,实现了“小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县城、预防在基层”的目标。

(二)强化各级政府责任,回归县级医院公益性。一是严格区域卫生规划,明确功能定位,把县级公立医院建成公益性突出的县域医疗服务中心。二是取消药品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由此减少的收入由各级政府财政补偿给医院,根除了“以药补医”的弊端。三是全面落实财政保障责任,建立一套新的财政补偿机制,解除了医院靠自身挣钱发展的负担。四是逐步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适当提高医疗服务价格,降低了医疗设备检查价格。

(三)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公立医院活力。一是改革管理体制,探索建立医院理事会等形式的法人治理结构。理事会负责院长选聘、考核以及其他决策层面的管理,院长全权负责医院执行层面的日常管理。二是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行人员总编制控制,全员聘用、能进能出、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多劳多得、绩效挂钩的办法,确保改革能够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三是探索建立成本控制机制。通过单病种付费、临床路径管理等方式,将医疗费用控制在合理范围,建立了以成本和质量控制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四)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提升医院服务水平。针对县级公立医院卫生人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等突出问题,陕西省采取多项措施,促进优秀人才向基层流动:一是放宽编制限制,引入学科带头人、高中级技术人才和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县级公立医院就业。二是调整职称评审政策,适当增加县级公立医院高级职称岗位设置数量。三是

免费为县级医院培训专业技术骨干人员。

篇8:王军民副省长到威海调研

在威海期间, 王军民先后视察了黄海造船、神飞造船、华鹏玻璃、南海省级电子信息工业园、天润曲轴、东安黑豹、拓展纤维、华东数控、中玻光电、家家悦齐鲁商城、华盛轮胎、新船重工、广泰空港、威高骨科、威高集团、金猴集团、迪尚凯尼、新北洋等企业和单位, 并召开座谈会。市领导孙述涛、董进友汇报了威海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王军民对威海市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 统筹经济社会和城乡协调发展所取得的成果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 威海市委、市政府发展工业的指导思想明确, 思路清晰, 全市上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信心坚定, 措施得当, 企业推进自主创新、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的力度比较大,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态势良好。威海将工业化、城市化作为经济社会进步的两大动力, 带动产业集群发展, 在推动科学发展中呈现的新亮点、新思路、新做法值得研究、总结和推广。

王军民强调, 希望威海市认真贯彻全省工业调整振兴大会精神, 把保增长作为首要任务来抓, 并与调结构、增效益结合起来, 加快创新步伐, 抓好产品、技术、营销和管理流程的提升与改造, 更加重视用信息化推动产业创新和发展。要抓好安全生产和技能培训, 做好节能减排工作,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威海工业平稳运行, 健康发展。

篇9:“副省长”焉能“做广告”

其实,这些做法或提法,都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广告法》在第二章“广告准则”第七条中明文规定,广告不得“使用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名义”。新闻采编人员都知道,一般来说,党和国家领导人不能做广告,企业也不能利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名义、形象、言论进行广告宣传。而党和政府的地方各级领导人为企业做广告,也是违背广告法的。

在上一条消息的新闻事实中,可能是副省长本人没意识到其言行与广告法要求相悖,并不“依法办事”;也可能副省长当时的行为并非广告行为,实为代表政府所表示的服务态度,而记者将此理解为广告行为进行报道。无论如何,都说明了记者并不懂得广告法规的相关要求或不依照广告法规处理。

导致新闻报道违背广告法规,我以为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原因:一、事实的违法,记者如实报道。这是新闻主体有悖法律,记者却误将违法之事作为成绩在大力宣传;二、事实不违法,记者误报。主要因为记者采访不到位,或者法律意识淡薄,法律水平不高。另一方面,记者文字语言功夫不过关,用词不当也可能造成差错。三、记者明知内容违法,但唯上而不敢“抗上”。这与新闻记者职业精神和某些职业权利缺乏一定法律支持保障有关。

新闻传媒的报道如何做到守法,值得重视。法律性方面的差错可以造成新闻误导和不必要的新闻官司。要防范这类差错,就需要采编人员加强新闻业务修养,在实践中提高鉴别能力,同时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

篇10:副省长消防工作会议讲话

同志们:

鲁山“5.25”特大火灾刚刚过去一个月,郑州金水区就再次发生了“6.25”重大群死群伤火灾,事故造成13人死亡、4人受伤,令人十分痛心。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高度关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同志连续作出批示,要求全力抢救伤员,妥善处理好遇难者后事,调查事故原因,追查有关人员责任。同时,要求全省各地排查隐患,加强整改,确保安全,举一反三,刹住近期事故多发的势头,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我省社会大局稳定。所以,今天我们利用星期六召开这次紧急会议,就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和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深刻汲取火灾事故教训,紧急动员全省各级、各部门,全力以赴做好当前火灾防控工作。

篇11:副省长教育工作会议讲话

一、全省教育工作成绩显著,硕果累累

过去的一年,是全省上下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攻坚克难,拼搏奋进,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一年;也是我省各项教育工作扎实推进的改革之年、发展之年、建设之年、丰收之年。

( 一) 指导思想更加科学。 去年全省高校、中职学校、中小学(幼儿园)相继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效显著。一是提升了发展理念。各地各校在“办什么样的学校,怎样办好学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等根本问题上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为教育科学发展提供了重要思想保证。二是理清了发展思路。高等学校围绕做好“三定”(定方向、定规模、定特色)工作,着力加强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办学核心竞争力;中等职业学校着力深化校企对接,注重办学特色;普通高中着力推进新课程改革,规范办学行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着力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三是解决了突出问题。据统计,全省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中小学(幼儿园)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共解决突出问题8000 多个,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四是确保了校园稳定。一年来,全省高校没有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重大群体性事件、重大治安事件和进京上访,中小学校连续九年实现“校舍安全年”。

( 二) 投入保障更加有力。 去年全省教育经费总支出近400 亿元,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突破250 亿元,比上年增长19 .02 %,高于全省财政性经常收入增幅3 .82 个百分点。一是积极实施教育民生工程。去年全省教育民生工程投入40 亿元,占全省民生工程资金的1/4 ,济困助学实现了大中小学和公办民办学校全覆盖。二是教育公共财政政策和教育专项工程投入较大。全省共投入49 亿元,实施了“农村初中工程”、“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高校质量与改革工程”等教育专项工程,有效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三是普通高校学生生均财政补助标准继续提高。我省已连续三年将普通高校学生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经费提高200 元,在 年增拨1 亿元的基础上,20xx年又新增 万元,共1.2 亿元专门用于补助生均水平较低的学校。

( 三) 教育发展更加协调。 一是“普九”成果进一步得到巩固和提高。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 .9% ,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达到98 .78% ,比上年提高0 .98 个百分点。全省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中的基础性工资全部兑现,大部分地区的绩效工资也已按政策发放到位。二是普通高中教育改革有序推进。新课程实验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明显转变,素质教育蔚然成风。三是中等职业学校实施了灵活有效的招生工作机制。在去年中考人数下降的情况下,省教育厅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中职学校积极调动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中职招收学生31 .56 万人,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30 .5 万人的招生任务。四是高等教育内涵建设成效明显。新增2 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 个,新增了2 名国家级教学名师,有3 个创新实验区入选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xx年度江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初评中,省自然科学奖的全部16 个、5 项技术发明奖中的2 项、98 项科技进步奖中的28 个由高校获得,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全面提速。及时启动了高校科技创新平台“311 工程”建设。五是研究生学位教育取得突破。有3 所高校列入国家博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南昌航空大学列入国家博士学位立项建设预测单位;赣南医学院列入国家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井冈山大学作为特殊情况以1+1 的形式将获得国家支持。全省共有6 所高校获得9 个种类的12 个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权,其中7 种专业学位类别填补了我省空白。在去年教育部开展的中东部地区高等院校设置审批中,我省将有两所高专学校进入本科行列。六是教育外事工作呈现新气象。实施了中外合作办学高职教育项目三年规划,我省已在海外建立3 所孔子学院。港澳台教育交流日趋活跃。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我省教育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 四) 攻坚克难更加有为。 一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逆势上扬。省政府及时出台了促进毕业生就业的25 条政策措施,全省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率继续稳定在96% 以上,普通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83 .7% ,连续九年高于全国水平。二是“普九”债务化解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中央安排我省第二批化债资金9 .3 亿元,省财政安排4 亿元。通过采取县自筹、省补助的办法,我们三年任务两年完成,偿还了多年来困扰着我省义务教育发展的40 多亿元“普九”债务。三是高校债务风险基本化解。通过财政补助、土地置换、财政收入统筹、贷款“短改长”、建设节约型高校等一系列措施,化解省属高校债务风险资金66 .44 亿元,高校债务风险已基本化解。此外,还解决了4 .4 万名返乡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教育乱收费、违规举办复读班和补课现象等长期困扰教育秩序的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大班额现象和择校现象也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 五) 队伍结构更加优化。 一是连续两年面向国内外公开选拔50 名具有博士学位的高校副校(院)长,吸引高层次人才到江西高校工作,高校领导班子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进一步优化。二是选派了16 名高校干部到国内名牌高校、省属重点高校挂职锻炼,提高了领导干部的办学治校能力。三是省教育厅组织了机关、直属单位、设区市教育局和部分高校的52 名正处级干部,赴清华大学参加为期三周的公共管理高级研修班,收到良好效果。四是为全省21 个国家级贫困县的471所农村学校选用了1825 名特岗教师,缓解了农村贫困地区优秀师资缺乏的困境。

一年来,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为全省有效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全省教育战线全体同志智慧和汗水的结晶。省委、省政府对教育工作充分肯定。借此机会,谨向全省教育战线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进一步认清形势,加快推进教育发展方式转变

当前,国际形势深刻变化,国内改革开放日益深化,与此同时,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也进入了加速崛起的重要时期。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形势,积极推进教育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积极主动承担起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和科技支撑的历史重任。

(一)加快推进教育发展方式转变,是主动适应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的客观要求。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全球教育发展日益呈现国际化、现代化、信息化、职能化的趋势。教育资源在国际间进行配置,教育要素在国际间加速流动,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世界各国教育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程度不断提高,各国教育相互交流,相互竞争,相互包容,相互激荡。今后一段时期,教育将在观念、结构、职能和方法等方面发生深刻变化,教育改革发展也将进入一个新时期。我们要在全球化竞争中和平发展,就必须加快教育发展方式转变。要瞄准世界教育改革发展前沿,借鉴先进教育理念和经验,加强与境外知名院校及教育机构的合作,提升教育发展水平。

教育已成为国家外交大局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在国际间学术交流量越来越大,外国留学生也越来越多,我们的教育能不能在教育国际化潮流中占到位置,有一席之地,能不能吸引到优质生源,关键是教育质量,关键是发展方式能否适应。面对世界范围内的教育竞争,我们办教育,要善于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从国际形势和国际条件的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方向,用好发展机遇。要通过加快教育发展方式转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增强我省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二)加快推进教育发展方式转变,是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必然要求。

教育属于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同时要服务经济发展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一是要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加快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紧迫感。一方面,经济结构的深刻变革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求提高教育的人才支撑和知识服务能力。另一方面,我省高等教育的办学定位和特色还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明确,城乡义务教育发展还不够平衡,中等职业教育的适应能力还需大力提高,教育结构还有待进一步优化,教育服务供给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还有差距。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进一步转变教育发展方式。

二是要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增强教育服务重大发展战略的责任感。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省实现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重要抓手。教育工作一定要坚持服务大局,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知识服务。尤其是各高等院校,要主动融入、找准定位、积极作为、多做贡献。在教育布局上,要统筹区域内的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学科设置上,要围绕低碳与生态的农业,低碳与生态的技术、低碳与生态的工业体系,以及现代物流、现代商流、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坚持以应用学科为主,加快建设新兴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增强专业设置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在教育培养目标上,要抓住生态与经济的结合,为环境保护、经济结构调整和重大项目建设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创新型、实用性、复合型人才;在科学研究上,要围绕生态经济区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组织精干力量,开展技术攻关,破解难题,发挥智囊团和知识库的作用;在教育层次结构上,要突出重点,巩固义务教育,突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高等教育,促进各类教育的协调持续发展。

三是要围绕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建设,增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感。省委、省政府决定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江西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重大战略部署来抓,今年要力争提高全省城镇化率1 .6 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将有超过70 万的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居住、生活、就业、就学,这就对城镇教育的供给数量、供给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主动适应全省城镇化建设的需要,抓住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契机,一方面,把学校作为中小城市和城镇发展的重要基础公共设施,科学规划、调整布局、加大投入,优化以县域空间为载体的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另一方面,要健全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提高教育服务能力,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所需的职业教育。

(三)加快推进教育发展方式转变,是促进教育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省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问题仍然制约着我省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比如,有限的财力与不断增长的教育投入需求之间的矛盾,扩大办学规模与严峻的就业形势之间的矛盾,教育资源配置方式与教育均衡发展之间的矛盾,教育结构布局、管理体制机制与社会转型加快、城乡社区结构变迁之间的矛盾,现有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传统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之间的矛盾,科研成果、人才质量评价体系与提升教育贡献率要求之间的矛盾,教育工作“点多、面广”与始终保持教育系统和谐稳定之间的矛盾,等等。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就必须加快推进教育发展方式转变,在办学方式、投入方式、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切实解决好两个“不适应”的问题。

实现教育规模、结构与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需要进一步转变办学方式。正确处理好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是推进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正反两方面经验告诉我们,合理、优化的教育结构是教育良性运作的基础,超越经济、社会、家庭承受能力的教育发展速度及超大规模办学是导致一些地方教育结构性矛盾的重要原因。所以,转变教育发展方式首要的是处理好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关系,转变办学方式。

实现用有限的教育投入提升办学层次水平,需要进一步转变教育投入方式。当前,我省的教育投入方式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与一些发达地区、一些先进水平的高校相比,我们这方面差距比较大,教育投入依然不足,而且矛盾还非常突出。在基础教育投入方面的突出问题是效益不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有些漂亮的学校成了空校,资源闲置的问题开始出现。在高等教育投入方面的主要问题是多元化投入不足。高校多元化投入是对高校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度、贡献率最实际的检验。现在我省高校的投入主要是靠政府财政拨款和学生收费,这两块投入不能完全支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要拓宽思路,积极探索高校与企业、与社会组织联合办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吸引社会捐资等,多渠道利用社会资金,大力提高社会投入的比重,建立多元化投入体制。

改变应试教育现状,推进素质教育,需要进一步改革教学方式。改革教学方式是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我们要把封闭式、灌输式、应试式的教学转变为开放式、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要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从方法上改起,从建立规范教育体系、改进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式、改进教学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着手,促进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公平,需要进一步转变教育评价方式。现在教育发展中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根子在我们的评价方式有问题、导向有问题。一定要改变过去单纯以升学率、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衡量教育发展成效、教育工作成绩和办学质量的观念与做法。建立起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教育政绩考核评价机制,改变单纯把录取率作为考核一所学校、一个地方政府教育工作指标的做法,而要重点考核学校的基础建设、教学能力建设、实验室建设、薄弱学校达标等要素,推动教育评价方式的根本变革。

(四)加快推进教育发展方式转变,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教育需求的迫切要求。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这是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动力。

人民群众对教育需求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和“要公平”的变化,推动着教育发展方式转变。当前,我省教育发展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人人都能上好学的意愿越来越迫切,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渴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义务教育从让所有孩子“有学上”转向“上好学”,职业教育从“有学上”转向“能就业”,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转向“大众化”,各级各类教育都进入了注重内涵发展、着力提高质量的新阶段,都面临着“好”的问题。与此同时,追求教育公平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要公平”既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也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超越,是社会现实与教育理想的统一。既要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确保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又要保证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努力做到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为此,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切实解决好“上好学”和“要公平”的问题。

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由“单一”转向“多元”,对教育发展方式转变提出了新要求。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给教育现代化进程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各级各类学校在全力推进我省教育现代化进程中,要更加注重教育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办学多元化、学校特色化、人才培养多样化,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个性化、多样化、多层次教育需求。

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认识由“阶段性学习”向“终身教育”发展,要求转变教育发展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科学知识的巨量增长,终身教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终身教育就是要求每个人必须有能力在自己的一生中利用各种机会,去更新、深化和进一步充实最初获得的知识,使自己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因此,现代教育应该把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融入日常的教育和管理中,使教育发展方式更加符合终身教育的要求。

三、紧紧抓住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快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

做好今年的教育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全省教育系统的同志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教育发展方式为切入点,力求在教育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的突破。

( 一) 突出均衡,促进义务教育公平。

一是着力推动硬件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要抓紧制订和完善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标准,结合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等项目建设,对低于办学标准的城镇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加大改造力度,保证学校教学设施、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资源配置基本均衡。二是科学规划和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我们要抓住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良好机遇,通过建设县城新区教育园区的办法促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教育园区的建设要循序渐进,试点先行,逐步推广,稳妥操作。在园区选址上,主要集中在新城区,便于规划。在投入上,要统筹各方面的资金集中使用。在教育资源整合上,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实现园区内图书馆、无线网络、运动场地、学生宿舍、食堂等公共教育资源共享,避免学校间的重复建设。在调整网点布局中,要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不能生搬硬套,一哄而上。特别是在边远山区、库区和湖区,要继续把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尤其是小学办好。三是加快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水平。要加大力度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管理水平、师资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尽快形成区域内城乡同标准、一体化发展格局。四是加强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要把为薄弱学校培养和配备一批高素质教师作为重点来抓。要加强区域内教师资源的统筹管理和合理配置,采取有效措施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到薄弱学校从教。有条件的地方要逐步建立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同时加大城镇学校教师对口支援农村学校、优质学校对口支援薄弱学校的工作力度。

( 二) 职普协调,加快高中教育发展。

全省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后,要在提高“普九”教育水平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这是教育发展的一个方向。一是要研究制定当地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规划。要根据当地基础教育发展水平及人口发展变化情况,合理把握发展节奏,既要与全省的发展规划保持协调,又要与当地的经济社会支撑能力相适应。要加大对高中阶段教育的投入,适时适当调整普通高中学校收费标准。二是要突出抓好中职教育。在抓好普通高中的基础上,要重点发展中职教育。要稳定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拓宽中职学校招生范围,切实加大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保证中等职业教育财政性经费、生均经费和生均公用经费相应增长。加大中等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力度,提高中职学校办学效益和办学水平,鼓励和引导中职学校面向市场办学,培养技能型人才,努力实现中职毕业生充分就业。三是要做好中职教育免学费试点工作。今年国家将对中职学校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和涉农专业实行免学费,这是继义务教育免费之后教育领域又一重大惠民之举。要结合我省实际认真做好这项工作,为今后中职教育全面免费奠定基础。县职业高中的专业都应视为涉农专业,这些学校的毕业生基本上都在农村就业,服务“三农”。四是推进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创新。要积极探索有利于增加教育资源、满足人民群众教育需求的办学形式,多渠道加快发展普通高中教育;进一步总结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经验,通过新课程实验改革,正确引领我省的高考制度改革。

( 三) 合理定位,凸显职业教育特色。

职业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一定要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解决好职业教育“大而全”和“综合性”的问题。一是进一步完善校企对接机制。要发挥职业教育联席会议的作用,形成政府统筹协调机制;组建职教集团,形成校企对接的运行机制;加强市场研判,形成校企对接的信息定期发布机制;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形成校企对接的育人与用工机制;制定优惠政策,形成校企对接的奖励机制。二是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要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实训基地;要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力争今年立项建设3-4 所示范性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作用,加快培养“双师”型教师。三是进一步凝炼学校发展特色。围绕我省的新兴产业、大中企业和特种行业创特色,发挥学校传统优势、比较优势、新兴优势创特色,在改革培养模式中创特色。

( 四) 立足创新,强化高校内涵建设。

要通过加强高校内涵建设,促进我省高等教育整体上层次、上水平。一是明确发展方向。各高校要利用编制“十二五”规划的有利时机,把“三定”工作落在实处,科学分析办学传统、资源条件和学科特点,集中力量,支持重点领域、重点学科做强做大。今后高校的发展水平不光是看规模,而是看质量、看特色、看贡献。二是加快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教育厅要抓好工作落实,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科技厅要积极配合。要及时总结、推广经验,积极推进。各高校要积极做好项目准备,瞄准科技发展前沿,提高我省高校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水平;进一步抓好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大学科技园、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集中力量承接一批科技项目,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重点产品,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三是继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要抓住国家新增博士、硕士点的机遇,加大对新增博、硕士立项单位建设的指导力度,提高申博、申硕工作的成功率;加大研究生招生力度,提高研究生的比例,力争“十二五”时期,硕士、博士生人数达到在校大学生的10% 以上;适当提高研究生生均培养经费标准,调动培养单位的积极性;加强专业学位点的建设,扩大专业学位的覆盖面;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研究生培养整体办学层次。四是大力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今年要切实抓住“民办院校设置年”的机遇,加强对民办高校升格工作的指导,推动一批民办高校实现升本,提升发展水平。

(五)统筹协调,推进各类教育共同发展。

要推进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建立终身教育体系。既要发展学校教育,也要发展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既要发展职前教育,也要发展继续教育。从实际出发,建立和发展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终身教育体系,大力发展成人教育、电大教育、社区教育和自学考试教育,积极探索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岗位教育和继续教育等多种形式,逐步向全体公民提供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受教育的机会。要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实验区的先行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以此带动全省的社区教育工作。充分发挥电大等高校的优势与作用,整合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建立更具开放性和多样性的远程教育体系框架。要深化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鼓励和支持我省高校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强强合作、科研攻关,加强汉语国际推广工作,鼓励有条件的院校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加大国外智力引进力度,加强对港澳和台湾教育交流,不断增强我省教育的地区和国际影响力。

四、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提高教育管理与服务能力和水平

各地各校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着眼于提高服务大局能力,着眼于优化教育政务环境,着眼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着眼于提高教师、干部素质,紧紧围绕教育发展方式转变,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不断提升教育公共管理服务水平。

( 一) 加强教育工作组织领导。

一是强化投入职责。教育是社会公共事业,教育占财政支出必须达到一定比例,才能支撑教育正常发展。各地在建立公共财政、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教育事业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对事关教育发展方面的投入,如校舍安全工程、薄弱学校改造工程等,对事关师生的切身利益问题,如教师绩效工资的发放、贫困家庭学生的补助等要重点倾斜,予以确保。二是强化项目管理职责。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项目建设,确保所有教育项目都能顺利建设和实施,发挥出应有的效益;要确保项目工程质量,建设优质工程、安全工程、廉洁工程。三是强化政府对教育的督导职责。要推进督导机构和队伍建设,健全工作机制,细化督导项目。在督导中,既督学,又督政;既要抓好原有项目的督导,又要创新督导内容和方式,对新项目进行督导。今年要继续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试点工作,研究制定对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的年度目标考评办法,提高督导成效。四是强化部门协同配合。各地政府要整合财政、发展改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技、文化、公安等各方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 二) 提高教育工作管理水平。

一要统筹兼顾,长远谋划。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统筹兼顾,善于抓关键、抓重点、抓基础,以重点推动一般,以基础推动全面。当前,要抓紧开展我省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战略问题的研究,充分发挥民主党派、专业咨询机构、教育学会和教学科研单位的作用,加强对教育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特别是我省科技进步、产业发展、社会结构等方面的调研分析,为“十二五”规划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二要改革创新,科学发展。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创新机制、深化改革,着力解决教育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在改革中要保持头脑清醒,“不跟风、不攀比、不走极端”。要坚持民主、科学决策,提高教育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三要辩证思维,稳步操作。现在教育发展上有很多两难问题,往往是“摁下葫芦起来瓢”。要善于运用辩证法思考谋划,并积极稳妥地解决好。不能解决了旧矛盾,又引发新矛盾;解决一个矛盾,带来多个矛盾;解决了今天的矛盾,又为今后留下矛盾。“十年育树,百年育人”,教育是长久大业,更要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的检验。

(三)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我们必须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常抓不懈。一是坚持就业率与招生计划挂钩。坚决压缩或停招那些社会需求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专业; 对毕业生就业率排在后面的高校要适当调减招生计划。二是巩固和完善就业政策。继续组织实施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等项目;积极探索出台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和下基层的新政策。三是加强创业教育。各高校要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积极探索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创业教育;要通过举办创业讲座、创业大赛、社团活动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四是全面加强就业指导。充分利用行业、企业及校友等资源,为毕业生尽可能多地提供就业岗位信息;增加举办网络和现场招聘会的场次,为用人单位与学生提供更多的见面机会;各高校要普遍开设就业指导和职业发展课程,加强就业指导教育;进一步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残疾人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和就业困难的女大学生等特殊群体的就业帮扶力度。

( 四) 加强教育系统队伍自身建设。

教育事业发展能不能把握机遇,能不能成功转变发展方式,关键在于广大教师和教育管理干部。一是要加强学习懂教育。要当先生,先当学生。要管教育,先懂教育。要把学习当作一种持之以恒的意志、一种提升自我境界的追求、一种推进教育发展的责任,孜孜以求。要通过学习,把教育发展的规律、发展的理念、发展的方法把握好,运用好,提高工作本领,成为教育行家里手。二是要改进作风抓落实。要在抓经常、打基础、管长远、固根本上下功夫,要在盯住问题做工作、不见成效不罢休上用气力,要在注重效果、讲求实效上见高低,使工作安排部署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项项有效果。三是要一身正气干事业。教育战线的同志、广大教师在职业道德、廉洁自律方面应当有更高的要求。对教师中的先进事迹,要大力宣传,蔚然成风。对近年来出现的学术不端、考试作弊等问题,要警钟常鸣,常抓不懈,坚决遏制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教育战线领导干部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带头践行师德规范,遵纪守法、秉公用权、廉洁从教。要大力加强对教师的师德教育,广大教师一定要有大爱之心、责任心和奉献之心,要不断加强自我修养,砥砺品行,培育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高尚情怀。

最后,再强调一下安全稳定问题。今年影响稳定的因素很复杂。希望各级政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把维护学校安全稳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意识,自觉履行好工作职责。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主要领导要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落实“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的要求,加强对影响教育系统稳定因素的分析,及时排查、化解矛盾,完善维护教育系统稳定的体制机制,为教育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为全省和谐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上一篇:高血脂怎样治比较好?下一篇:美丽有约活动主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