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信息化管理系统

2024-05-05

煤矿信息化管理系统(精选8篇)

篇1:煤矿信息化管理系统

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

吴义祥

(龙口矿业集团信息中心;山东 龙口265700)

【摘要】本文介绍了龙矿集团采用信息技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的研究与应用成果,介绍了安全生产多源信息集成、三维建模、可视化表达等内容,对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字】煤矿 安全生产 信息化 研究

1、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在煤炭企业的不断应用和深化,煤矿安全生产的自动化水平、监测监控能力、信息化程度在不断提高,其效果也在不断显现。近年来,国内很多煤炭企业都在开发研究基于安全、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地测、调度、防治水等安全生产多专业、一体化的管理信息系统,但是由于业务流程还基本采用传统思路,基础信息不能很好共享利用,同时缺乏三维可视化展示,一致没有很好地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各类多源信息的有效集成和共享,因此,不能有效地满足企业管理层面多部门、多专业的动态监督管理的要求,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信息化管理,龙矿集团开发研究了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

该系统基于GIS、WebGIS、三维可视化技术实现了集团公司和各个矿井的地质、测量、通风、安全、生产、机电、调度、安全监测监控、综合自动化、运销管理、瓦检员管理等生产多源信息的有效集成;实现了井下安全生产应用的三维空间实体数据建模、三维可视化表达、统一的地理信息系统的多维数据管理与应用平台;同时,基于Internet/Intranet实现了集团公司、生产矿井的不同层面管理层、技术层的单点登陆、流程管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信息查询与决策服务等,解决了安全生产多源多维数据的统一组织管理问题,实现了基于工作流的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提高了煤炭企业管理效率与管理水平。系统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

图1系统总体结构图

2、实现的主要目标

2.1 构建了统一的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实现了组件式开发与专业应用开发。

2.2 开展了面向信息化管理模型研究,提出了煤炭企业安全生产各专业信息集成的数据驱动模型、面向多部门信息共享的应用模型、基于工作流的信息化管理模型。

2.3 系统地研究开发了基于3DGIS的矿井三维可视化信息系统,实现了二维GIS与三维GIS的集成应用,动态构建了三维模型。

2.4整合了安全监测监控、综合自动化、运销管理、瓦检员管理等动态信息资源,实现了

1安全生产各专题图形的远程发布、信息查询、决策分析应用。

3、系统架构

安全生产多源多维信息系统总体架构分为三部分:煤矿空间数据存储平台、煤矿专业应用平台、Web服务决策平台。系统结构采用浏览器/服务器+客户端/服务器方式(C/S+B/S结构)。

该系统实现的技术难点主要体现在统一架构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与多源数据存储、集成开发专业应用软件与远程管理平台(基于集团层面的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两方面上。地理信息系统平台是核心,统一数据存储是系统运行的血液,专业应用软件是安全生产专业管理的现代化工具,WEB服务系统是领导决策的工具,四部分相互衔接,构成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其中图形系统采用GIS、VC与ActiveX技术,远程管理系统采用.Net技术开发,面向强大网络应用功能,并运用WebForm、DataSet、Ado.net、JavaScript、SQL Server2000等相关技术进行实现。系统整体架构体系如图2所示:

图2系统整体架构体系

4、关键技术研究

4.1煤矿空间数据存储平台

煤矿空间数据是其它各种应用的基础信息,它随着时间动态积累和更新,同时,其他应用(通风、设计、供电等)也依存于它产生变化。在开发该系统前,煤矿空间信息多以文件的形式存储图形数据,煤矿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困难。例如通风部门编制通风系统图时,需要提取地测部门提供的最新采掘工程平面图,在此基础上进行巷道整理和通风图例符号的添加工作。当地测信息发生变化时,通风系统图、生产设计图件就需要重新编制,费时费力,效率低下。在该系统中,煤矿空间数据存储平台主要采用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统一由空间数据库管理的形式实现多源数据统一组织管理。这与传统的文件存储模式相比,具有如下优越性:

① 确保数据的共享。在三维空间中某一空间对象(如断层、导线点、巷道、等高线、煤柱、风门、探头)在数据库中只存储一次,即可使相关专题图形、专题内容动态更新。

② 可以充分利用数据库的并发控制,提高数据编辑的效率。③ 可以提高空间数据的安全性。

④ 空间数据统一组织存储可以有效地进行地图综合分析和应用,简化各种专业制图的流程。

4.2煤矿专业应用平台

煤炭专业GIS平台是整个煤矿空间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负责对空间数据进行处理、编辑、显示、查询、分析等。煤矿地测、通防、质量标准化、调度、生产技术、机电、安全等专业应用系统和WEBGIS发布系统都是在其基础上建立。

4.2.1地测管理子系统

地测空间管理信息系统是煤矿信息化管理的基础部分,主要包括矿井地质管理、测量管理、储量(三量)管理、水文管理以及相关图形生成与管理,并依据地测数据构建三维模型、实现三维重构与应用,是煤矿信息化管理最为复杂的部分与基础部分。

4.2.2井下三维可视化子系统

井下三维可视化信息系统是虚拟现实技术(VR)、三维可视化技术、三维GIS技术等高新科技相结合的开发过程;系统不仅能够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和三维可视化技术直观地显示煤矿的三维数据,让用户与数据进行交互,产生身临其境的效果,而且还可以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进行三维空间分析;系统与日常地测动态图形与数据实现无缝衔接,随开采过程动态建模,如三维建模、三维剖切、井下监测设施布置等。

4.2.3通防管理子系统

基本绘图:通风系统图、防尘系统图、矿井避灾路线图、通风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图、抽放瓦斯系统图和瓦斯地质图等。

自动成图:在采掘工程平面图的基础上通过添加通风设施,生成通风系统图;可以根据通风网路解算结果生成压能图;在通风系统图基础上可以生成通风系统立体图;可以在通风系统立体图上进行通风设施、通风参数等的标注等功能。

同时,通风管理系统还具有通风阻力测定、通风网路解算等功能。4.2.4质量标准化管理子系统

主要实现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地质、调度等七个专业的质量标准化的网上打分、系统自动汇总并计算相关分数、系统根据评定标准给出等级。评定结果的浏览、查询。

4.2.5调度管理子系统

主要实现煤矿原煤产量、掘进进尺、生产准备、值班情况、调度记录、调度台帐、生产日报等各类生产调度信息的信息化管理。

4.2.6生产技术管理子系统

主要实现工作面信息、巷道信息、生产信息、衔接计划方案、月度衔接计划、衔接计划以及生产技术报表等生产内容的的信息化管理。

4.2.7机电设备管理子系统

主要实现机电综合管理(机电考核、机电质量标准化、机电事故分析、机电规章制度)、机电

技术管理(机电设计图纸、机电设备布置图、机电技术档案)、机电设备管理(设备库存、使用、回收、维修、报废)的信息化、网络化。

4.2.8安全管理子系统

主要实现安全质量信息日报(干部下井情况、群监信息日报、安全信息日报与三违日报等)、职工安全档案(工作调动、安全培训、违章处理与安全奖励等)、安全隐患问题、违章情况、工伤事故、班安全风险评价等内容的信息化管理。

4.3 WEB服务决策平台 4.3.1Web发布系统 该系统通过发布地测管理信息、调度管理信息、矿井安全信息、质量标准化信息、通防管理信息、机电管理信息等,实现了煤矿安全生产信息的完全共享,提高了工作效率。

4.3.2与监控系统接口集成系统通过开发实时数据管理系统接口软件及统一的数据表结构,将实时数据自动按接口类型存储于数据库中,并动态显示在采掘工程平面图或通风系统图上,实现了与安全监控、生产自动化系统的集成。

5、结论

龙矿集团开发完成了该系统后,基本实现了安全生产各专业信息化管理,其管理效率极大提高。但要全面发挥系统功能,还需继续深化应用,同时,应进一步完善采掘设计、机电设计等系统并实现集成应用,逐步达到全方位支撑煤矿安全生产的目的。

作者简介:吴义祥(1965-),男(汉族),山东平度人,高级工程师,现任龙口矿业集团信息中心副主任,从事企业信息化工作。中国矿业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在读研究生,山东省信息化人才库成员。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信息化分会理事,中国煤炭学会计算机通讯专业委员会委员、煤矿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委员。联系地址:山东省龙口矿业集团信息中心,265700。TEL:0535-8650799;***。E-mail:wuyixiang@lkjt.net。

篇2:煤矿信息化管理系统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生产自动化、管理信息化,打造现代化数字矿山特制定此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信息化建设是指管理信息化建设项目或根据生产经营管理实际对已经上线应用的信息管理系统所进行的变更、改进完善项目以及运行中的运维管理。

第三条 信息化建设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相关规章制度,符合xx煤矿生产经营管理实际需要,统一规划、资源共享,避免信息孤岛和重复建设。

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xx煤矿所属各单位

第二章 组织机构与工作职责

第五条 xx煤矿信息化建设工作由矿长牵头,总工负责,调度室信息中心实施建设,其他相关单位全力协助配合信息中心完善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实施。

第六条 信息中心作为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主要实施单位,主要职责是:

(一)承担xx煤矿信息化建设方案、计划的制定、执行、监督和考核。

(二)负责xx煤矿计算机网络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矿井安

全生产监控系统的运行、维护和技术管理工作。

(三)了解、研究、掌握信息化建设的新发展、新应用、新技术,为xx煤矿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对xx煤矿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技术把关负责。

(四)全面负责xx煤矿信息应用系统的整合、建设、管理及运行服务。

(五)负责和集团公司业务主管部门的业务联络工作,参加集团公司组织的业务指导。

(六)负责xx煤矿计算机网络系统设备资产的管理工作。

(七)制定和修订xx煤矿信息化建设工作管理制度和各应用系统的管理办法。

第七条 各科室连队是信息化建设使用的基层主体。主要职责是:

(一)积极参加各类新技术、新建应用的培训,结合xx煤矿实际提出合理性建议。

(二)熟练掌握信息化建设工作中的各种应用系统的操作,按要求上报系统应用报告。

(三)属于本部门的信息化系统,要制定部门内管理制度,并按规定考核。

第八条

及时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信息化建设工作。

第三章 信息系统运维管理

第九条 计算机网络系统

(一)xx煤矿计算机网络系统核心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汇聚交换机、网络主干由信息中心负责运维工作,各基层单位负责本部门计算机网络设备的使用保养工作。

(二)依据集团公司信息管理标准,矿内网络采用静态IP地址规则,IP地址的规划、分配、监管由信息中心统一管理。IP地址要与用户、计算机信息一一对应,各单位要严格遵守,不得擅自调换和变更。

(三)计算机出现故障时,应及时与信息中心联系,准确描述故障表象,以便系统维护人员准确诊断,及时恢复系统正常。除新增、更换电脑及外部原因造成的日常维护外(不累计),办公电脑每月1次,生产相关服务器、工控机等每月2次,超出范围由单位提交维护申请,写明维护缘由,单位负责人签字后方予维修。

(四)各部门工作人员应保护计算机外部安全和清洁,及时清理计算机外部设备(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灰尘。

(五)计算机外部设备不使用时,应关掉外部设备的电源;禁止长期打开不使用或使用频率较少的外部设备;显示器应设置节能模式,要求做到人走关机,下班断电。

第十条 信息管理系统

(一)信息管理系统是现代化矿井由传统管理转变为信息化管理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纸质审批向电子签章的变革,各单位要转变思想,严格按照各信息管理系统操作要求及时录入要求信

息。

(二)信息中心要对各运行中的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日常维护,及时解决系统故障,定期清理服务器历史数据、查杀病毒,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三)各单位在使用信息管理系统时,不能随心所欲,要按照标准流程操作,严禁在管理系统中发布与矿井生产无关的其他信息。

第十一条 矿井安全生产监控系统

(一)调度室信息中心管理职责

1、负责健全监测监控系统的各种记录、台账、图纸、报表。

2、负责瓦斯电闭锁、风电闭锁装置的可靠运行,每10天依《规程》规定及矿井实际重要区域做一次断电试验。

3、必须定期做好监测监控设备的调试、校正、更换,每10天更换一次甲烷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

4、负责指导监测监控设备安装时的信号连接,绘制测点,针对各区域提供安装点配置及分站、传感器和线缆悬挂标准。

5、负责矿井监测监控设备维护保养,监测系统出现故障必须及时安排人员进行维修。

6、负责建立健全监测监控设备、设施的技术档案,并分类妥善保管。

7、信息中心维护人员分区管理各自管辖范围内的设备,做好定期巡检,并填写记录。

(二)区域连队管理职责

1、安全监测监控设备的安装、搬迁由调度室信息中心统一负责规划,设备的安装、搬迁由区域单位负责指定本队人员运输、安装、回收。

2、负责区域内安全监测监控设备的日常卫生清洁,尤其是采掘工作面设备应每班进行清洁,特别注意风速传感器的风刀和温度传感器的探头保护。

3、监测设备及线缆由设备所在区域进行使用和管理,设备做到四牌、接地、悬挂符合规程要求,线缆悬挂整洁,如有故障或损坏应及时向调度室信息中心汇报,信息中心安排专人维修。

4、综采队每班负责采煤工作面两顺槽超前支架及上下隅角传感器的移动和悬挂,掘进各队负责掘进工作面传感器的移动和悬挂,要求距离符合规程要求,严禁擅自拆卸、停用。在喷浆、放炮、打钻、洗尘时将传感器移至安全位置,作业结束后恢复到规定位置。

5、其他区域连队需要移动监测设备时,向信息中心递交申请,待许可后方可作业。

6、与监测监控设备关联的电气设备、电源线在折除或改线时,必须得到信息中心的批准方可进行。第十二条 矿井调度通讯联络系统

(一)调度室信息中心管理职责

1、负责KT28C无线通讯系统、有线通讯联络系统管理工作,区域连队负责安装设备、电话机的维护管理,严禁任何人或任何单位私自拆除、损坏、移动通讯设施。

2、负责光缆焊接、KT28C无线通讯基站及天线的指导安装,有线电话安装位置审核、通信系统调试,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3、负责定期对通讯主干线、光缆、基站进行检查,确保矿井通讯可靠。

4、负责电话号码分配、号码查询、通讯录编制工作。

5、信息中心接到区域故障报修后安排人员进行维修,对使用情况进行考核,如若故意损坏,则予以处罚。

6、负责建立健全通讯设备、设施、仪表的技术档案,并进行分类管理妥善保存。

7、信息中心维护人员分区管理各自管辖范围内的设备,必须定期检测硬件设备,并填写记录。

(二)区域连队管理职责

1、光缆、通讯电缆、通讯设备的安装敷设、搬迁、回收,由设备所在区域的机电队长负责管理,应按规定安装、搬迁,不得随意安装和丢弃,设备回收后及时交回信息中心。

2、通讯设备的线缆必须悬挂整齐,设备卫生必须保持整洁,悬挂位置必须符合规定。不得恶意损坏通讯设施,在喷浆、放炮、打钻、洗尘时做好保护措施。

3、设备所在区域单位负责电话维修工作。若出现电话故障,由单位安排电工及时维修保障通讯正常,如不能处理的,及时通

知调度室信息中心,安排值班人员当班处理。

4、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私自改动通讯线路,移动基站,需要对通讯线路进行改动时向信息中心提出申请,信息中心根据生产需要及设备运行情况确定改动方案,并由所在区域连队进行配合工作。

5、通讯设备、设施的维护和检修,必须登记详细的记录,事故必须查明事故原因,并通知信息中心。

6、与调度通讯联络设备关联的电气设备、电源线在折除或改线时,区域负责单位必须通知调度室,并与信息中心共同处理。第十三条 矿井人员定位监测监控系统

(一)调度室信息中心管理职责

1、负责人员定位系统的安装、定点规划、维护管理。

2、负责人员定位系统的调试和人员定位分站、接收器的敷设定点规划。

3、负责井口人员定位大屏维护和核对出、入井人员信息。

4、负责建立健全人员定位查询台账、设备安装技术档案,并妥善保存。

5、信息中心维护人员分区管理各自管辖范围内的设备,必须定期检测硬件设备是否完好,并填写记录。

(二)区域连队管理职责

1、人员定位设备的安装、搬迁、回收由所在区域单位负责管理,应按规定安装、搬迁、回收。

2、人员定位设备及线缆由设备所在区域进行使用和管理,设备做到四牌、接地、悬挂符合规程要求,与人员定位分站设备关联的电气设备、电源线在折除或改线时,区域负责单位必须通知调度室,并与信息中心共同处理。

3、KJ69N人员定位设备和KGE37无线编码发射器不得恶意损坏。出现损坏设备、随意换灯、带灯不下井、一人拿多人定位卡等,造成系统采集信息不全者,视为当班无效出勤。

4、人员定位系统的线缆必须悬挂整齐,设备卫生必须保持整洁,悬挂位置必须符合规定。不得恶意损坏设施,在喷浆、放炮、打钻、洗尘时做好保护措施。

5、入井人员若发现自身携带的智能矿灯出现故障无法定位时,及时联系灯浴中心维护人员更换,由灯浴中心转告信息中心更新信息,保持正常运行时方可入井。

第十四条 其他信息系统及设备

其它信息系统包含:工业环网、工业视频系统、信息引导、IP扩播系统、LED大屏、对应设备电源箱、接线盒、电源线缆、传输线缆等。

(一)调度室信息中心管理范围

1、负责地面、井下环网交换机、摄像机、信息引导牌、IP扩播系统、LED大屏、工业视频等设备的安装和维护管理。

2、负责其他信息系统设备的台账、记录和安装技术档案的保存。

3、信息中心维护人员分区管理各自管辖范围内的设备,必须定期检测硬件设备,并填写记录。

(二)区域连队维护范围

1、信息设备的线缆、光纤敷设和回收由设备区域内单位负责,线缆悬挂和设备放置必须符合规定。

2、所有关于信息设备的通讯线缆、电源线、接线盒、光缆连接器、接地极、放大器、四牌的安装必须符合规定,不得损坏。

3、矿井各区域范围内信息设备必须保持卫生整洁、线缆悬挂整齐,严禁设备失爆、无接地。

4、辖区单位在喷浆、放炮、打钻时必须对设备做好保护措施。

第四章 矿内网络安全管理

第十五条

各部门工作人员应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公安部《关于计算机病毒防治条例》。不得恶意篡改、删除系统参数数据,不得制造和输入计算机病毒以及其他危害系统安全的数据。

第十六条 办公电脑每周至少要对系统进行一次完整的查毒操作,由计算机使用者自行完成。

第十七条 使用信息管理平台时,要严密保护个人账户、密码及电子签章等重要信息;不得私自使用他人账户登录发布信息。

第十八条

信息中心要定期对中心机房中的安全防护设备进

行检查,保证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处于正常。

第十九条 局域网核心机房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厂家维护人员需要进机房操作时,必须申请并在信息中心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方可进行。

第二十条 xx煤矿财务科、人力资源科、生产技术科等涉及xx煤矿生产经营机密信息的单位,必须保证重要电子数据的防泄密工作。

第二十一条 矿内各类服务器开设的帐户和口令为专人专用,网络管理员应对用户口令保密,不得向任何部门和个人提供此类信息。

第二十二条 新建系统需要接入网络时,施工单位必须书面向信息中心提出申请,信息中心技术人员现场确认无网络隐患后方可接入。

第二十三条

矿属各单位不得浏览带有反动、淫秽信息的网站,不得连入涉及国家机密的信息系统。

第五章 计算机网络设备资产管理

第二十四条

根据集团公司要求,信息中心必须建立《计算机网络设备管理台账》,即网络系统设备(交换机、机柜、网络主干线、网线、机架、网闸)和计算机及配件(服务器、个人计算机、存储设备等)的现役库存数量、名称、型号、使用单位、设备单价、生产厂家、出厂日期、出厂编号、安装地点等信息。

第二十五条

计算机网络设备的采购,由矿上根据使用需求

统一采购,网络系统设备的采购原则上依专项上报流程经集团公司审批后采购,特殊情况(无备件已损设备)由信息中心上报月加急材料计划采购。

第二十六条 计算机网络机房要按照集团公司要悬挂设备标识牌,内容为:设备名称、规格型号、使用单位、生产厂家、安装地点、安装时间、维护人。

第六章 培训考核管理

第二十七条 按照集团公司要求将信息化建设列入xx煤矿重点工作来抓,加强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各类信息系统运行的操作规程、规章制度、管理办法、考核标准,将企业信息化建设纳入单位的行政考核中。

第二十八条 xx煤矿各信息化系统的考核工作由调度室信息中心出具标准,配合机电动力科、安全检查科、通风科一并负责,各基层单位应积极配合维护,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

第二十九条 信息化管理的考核信息将按照日常考核和月度考核的方式通过精细化综合管理平台绩效考核系统发布。

第三十条 计算机网络和信息监测系统是我矿目前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也是主要的安全生产监控手段,因此对在日常考核中尤其重要。

(一)对集团公司主干网络设施进行恶意攻击和随意拆除网络安全检测设备的罚款1~1.5万元。

(二)信息中心监测员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随时观察安全

监测系统图的变化和填写好各类记录、台帐,否则每次罚监测员100元。

(三)各类信息监测岗位值班监测员不得擅自脱岗、串岗,否则罚款200元。

(四)信息中心负责每月对系统信息监测设备病毒库进行升级,补修系统漏洞,定期对所有信息设备硬件进行检修,否则罚系统管理员100元。

(五)各单位负责保证所管辖区域内的安全监测监控设备、调度通讯设备、人员定位设备及其他信息系统设备的完好,保持正常供电,不得随意拆除、更改,否则罚辖区维护单位1000元,当事人500元,当事单位2000元。

(六)监测监控设备、调度通讯设备、人员定位设备必须按规定安装、搬迁、回收,不得损坏或丢失设备,否则按原价赔偿,并罚辖区维护单位500-1000元。

(七)所有信息设备必须保持卫生整洁、线缆悬挂整齐,否则罚辖区负责机电的副队长200元,辖区维护单位500元。

(八)在喷浆、放炮、打钻时,必须对信息设备做好保护措施,严禁将信息设备安装在喷雾、淋水处,否则罚辖区负责机电的副队长200元,罚辖区单位1000元,并视为“三违”,交安检科处理。

(九)在上班期间如发现浏览与工作无关的网站、严禁聊天、游戏、炒股等网络行为,当事人处以50-100元罚款,并收回该

计算机internet网权限。

(十)擅自更改本计算机IP地址,或恶意占用他人的地址,如发现处以50元罚款,造成网络事故者罚款200元。

(十一)未经允许,不得将不属于单位的电脑整机或配件带入矿内使用,更不允许接入公司网络系统。如有发现,处以50-100元罚款,造成网络堵塞及病毒感染的,处以200-500元罚款。

(十二)不得利用黑客软件以任何形式攻击公司的其它计算机或服务器,违者将罚款100-300元,情节严重的罚款500-1000元,并送公安机关处理。

(十三)违反《局域网、计算机管理办法》的送交考核办扣去个人所在部门当月的考核分数。局域网根据办公系统的使用情况,将不定期的组织临时性的专项培训,并每天派一人对各科室的电脑使用情况进行督查,对违反规定者进行处罚。

第三十一条 信息化咨询、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信息化的基本知识、主要内容和实施方法;企业经营管理理论、先进的管理理念;信息技术理论知识、重要的方法论和信息系统应用知识;信息系统、自动化设备的使用与操作;其它与信息化建设相关的知识等。

第三十二条 与信息化建设有直接关系的科室连队,要制定人员培训计划,组织本单位、本部门人员进行信息化应用培训。

(一)信息培训要面向实际、面向应用、提升技能和取得证件相集合,逐步推行企业内部培训、认证、上岗制度,做到无证

不上岗,证薪相挂钩,培训认证不断升级的良好局面。

(二)各单位信息部门要会同培训单位分层次、针对性地组织高级管理人员、系统部门、开发人员和业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要提高和更新全员信息化水平和业务技能。

(三)各单位要高度重视信息化人才的引进、使用和培养,制定激励机制对在信息化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部门和个人,应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xx煤矿各类信息化建设项目,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由调度室信息中心负责解释

篇3:煤矿信息化管理系统

目前, 我国的煤矿企业大都仍处于手工核算状态, 各种人工物料管理、费用计算都是由核算人员手工完成。这就使得各种数据核算速度慢, 核算周期长, 无法及时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所需信息。同时, 手工核算降低了信息的准确性, 这些都制约了企业的发展。煤矿企业迫切需要建立及时可靠的内部核算信息系统, 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促进企业信息化发展。

2 系统设计

2.1 系统总体结构

本文采用ASP.NET以及SQL数据库技术, 基于浏览器/服务器 (B/S) 结构, 开发了三层网络体系结构的煤矿企业内部核算信息化管理系统, 实现了企业信息在不同职能部门、员工之间的集成和共享。在这种结构下, 系统功能的核心部分运行在服务器上, 只有一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实现, 客户端只需安装浏览器就可以使用。这种设计结构非常适用于部门和人员繁复庞杂的煤矿企业, 客户端不需要安装任何软件, 只要能上网, 再由系统管理员分配一个用户名和密码, 就可以登录并使用该系统, 而管理员也不需要维护几百台客户端电脑, 只需要管理服务器就可以了。

2.2 系统功能模块

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 涵盖企业内部核算各个工作流程, 各模块之间既独立又统一, 方便日后系统扩展和升级。可用于输入数据、存储数据、查询分析, 并及时完成相关信息的管理、核算工作, 对企业的多种报表进行管理。系统功能主要包括系统管理、材料管理、机电管理、结算中心、信息查询几大模块。在系统管理中可以对企业部门、人员进行管理和查询, 设置登录人员的权限。材料管理可以将excel格式的料单导入和管理, 对已录入的料单进行查询, 材料的用途、领料人、费用来源、三级编码等信息一目了然。机电管理模块主要负责企业生产中配件使用、用电和维修的登记和查询。结算中心对各项工程进行财务核算, 对各单位材料消耗、工人工资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及时生成电子报表, 为财务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依据。

3 系统特点

3.1 支持高度共享, 多类型信息管理

合理布置各个职能部门的信息查看和管理权限, 确保生产信息在传递过程中, 各个职能部门都能合理、有效的获取生产过程中的数据, 实现信息的安全可靠共享。支持支持目前办公需要的所有类型文件, 比如:word、excel、power point文件类型, 例如在料单导入功能中可以将excel文件直接导入系统中, 生成领料单。

3.2 查询功能齐全

可以提供各种条件的查询工作, 并按照信息内容进行排序与浏览。可以按照分级条件查询, 不同权限的人员只能浏览到属于自己的权限的内容。除了支持每个系统的模块的普通查询外, 还可以进行嵌套查询。例如, 在结算中心中也可以查到机电管理中的用电使用情况, 使用者可以不用频繁切换工作目录查看相关信息, 实现了系统人性化操作。

3.3 系统权限分级

系统规定角色共分为五种:系统管理员、部门管理员、人事管理员、信息管理员和普通用户。每一种角色都对应不同的权限级别。系统管理主要是对用户权限进行管理, 权限管理包括组织机构管理、用户组管理、角色管理和资源管理等。主要是提供对组织机构、用户、角色和资源的增删查改, 以及给用户和角色配置对应的系统资源, 对用户和角色做统一的系统权限控制, 使他们登陆到应用系统中仅获取各自应有权限。例如在部门管理中, 用户将看到企业的各个部门以及各部门的用户, 并能够对用户进行添加、修改、删除、查询等各种权限操作。

3.4 用户界面友好, 操作简便

该系统用户界面设计采用菜单驱动方式操作, 提供不同界面供用户选择使用, 排版清晰简洁, 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个性化设置。比如设置起始展开工作目录的界面和每页显示的记录数等。系统还提供了功能完善, 操作方便的个人使用工具, 可以对企业办公进行各种辅助服务。

4 结语

煤矿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完善的过程, 企业内部核算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并投入使用, 可以提高企业的办公效率, 规范管理, 加强监管, 进而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从而实现煤矿企业信息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与信息化。

摘要:针对煤矿企业采用手工方式核算成本, 存在计算量大、报表上交不及时、核算不准确等问题, 本文介绍了基于B/S模式的煤矿企业内部核算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开发方法, 解决了存在的问题, 提高了成本管理水平。

关键词:煤矿企业,内部核算,信息化

参考文献

[1]屈建萍.煤矿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发展研究[J], 2013 (5) .

篇4:煤矿通讯站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关键词】煤矿企业;通讯站;管理信息系统

煤矿通讯站能够向外传递信息,并担负着企业与外界用户相互沟通交流的重任。所以煤矿企业的服务质量十分重要,各部门间的信息交流和用户的自身利益会受到影响。通讯站的工作可以通过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规范,使查询和计费更加准确,提供给用户更好的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有利于话务管理,并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对系统进行完善,所以本文主要介绍了煤矿通讯站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问题。

一、煤矿通讯站的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为企业管理部门服务,将当前的工作情况和具体过程通过报告和联网的方式提供给管理者。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支持管理部门的决策并进行一定控制。系统的主要数据来源是底层的处理系统,并归类、整理成报表形式。这种系统提供的信息能够满足领导需求,并且更为灵活。

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将与某客户交易的整套信息制成表格汇报给销售经理,支持商品价格决策,该系统拥有操作和控制管理部门的结构和决策机制,并能够辅助高层管理者,一般控制日常操作和预定生产,并对现在的企业信息和信息库有所依赖。管理信息系统的拥有较为固定的模式,并且确定信息需求,应用于企业内部,在进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时,应经过长期的分析和设计。

二、煤矿通讯站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一)基本信息系统管理分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部门就是基本信息管理的分支系统,这个分支系统记录着所有用户的信息,并提供准确服务。

1.查询数据

基本信息系统中最常用的方面是数据查询,为了确保用户能够查询数据更为快捷,在这个方面中,首先是按照用户名搜索,然后以单位为检索依据,或者以电话号码为凭证信息,以此类推,这种检索方式能够进行第二户主的查询。工作人员还可以选用组合查询的模式,将信息库中的信息任意组合进行查询,然后能够搜索出大于、在某个领域内的用户。例如,想要找出用户姓李的资料,然后可以设置筛选条件继续查找。

2.整理输入和信息打印

系统中的整理输入主要是对用户的各项信息进行整理和录入,其中查看的包括用户的全部信息,然后能够搜索的简码直接快速查询,工作人员还要注意,将机务输入和线务输入区分开,以便进行更改和整理。用于一起替代某一项目的数据,可以通过机务替代和线务替代的方式。数据打印有全部打印和部分打印两种模式,然后可以根据号码表格和全部信息以及部门信息进行打印。这种打印模式十分灵活,运用起来也很方便。

3.系统服务和数据备份

系统提供了很多管理密码、查询布线图以及日历年历和欣赏音乐等功能,都被称为系统服务。例如在管理密码时,系统采用的是两级管理方式,可以设置三级权限。若是用户权限很大,则能够在任意菜单进行操作,修改所有用户信息和资料,并能够更改其他任意的查询权限,可以将这种权限给其他人员;不同工作类型的操作人员拥有不通过的职责,所以他们的操作权限也有所不同,只有特级用户能够进行更改、添加和删除信息,权限较小的用户只能进行查询。除此之外,要想进行更改和删除必须输入正确的密码,同时密码进行的加密。数据备份在分支系统中除了相应的功能,还在此基础了增添了清空收费记录一项,当历史记录太多无法整理时,可以一键删除,特级用户才有处理权限。

(二)话费管理分支系统

话费管理分支系统包括数据基础模式、数据录入与修改、数据查询和数据备份这几方面的内容,能够处理程控交换机中所有通话记录,管理电话记录的通话费用和月租费用。

1.数据基础

管理系統中的数据基础模式,能够修改和处理基础数据的输入和预交费,并对滞纳金进行计算,通过管理密码和指标信息这些功能,数据基础模块能及时处理信息系统中的一些公共事项,并整理用户交费情况,并对一些不合理现象进行督促。

2.数据录入和修改

系统能够记录一个时间段内,某一电话的通话记录,将其录入到系统数据中,当作计算通话费的凭证。系统能够对信息号码进行修改、增设和删除,所以要想更正某些项目中的内容可以进行修改,若是处理对话机的变更情况,则可以增设号码并进行删除。

3.数据查询和数据备份

信息系统可以对所有用户的具体信息进行查看,并打印相应信息,明确用户所处的位置。所有系统能对所有与话费有关的项目进行查询和确认;及时分类用户的费用支付情况,以用户的性质和单位为标准,将用户没有交易的通知单进行查看和整理;扣除送入财务部的单户,财务部门在话费扣除后,能够用来交费确认,并进行相关的数据更改。

三、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优势

通讯站的实际工作需求是系统设计的主要依据,一般来自于实践,所以该系统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不但能用在煤矿通讯站中,还能运用在其它通讯单位中。信息管理系统的界面,展示了人机工程学的理论,使操作者可以更为便捷的操作,在设计过程中,将便捷、规范、直观等方面展示在系统帮助中,为用户带来更多帮助。该系统能够应用网络功能设计,能够在同一时段内满足不同人员的需求,在网络环境下,系统拥有不同的任务功能,进行查询和打印等行为,能够将管理和查询同时进行。为完善系统的安全性能,可以在信息库中添加能够识别的人员表格,只有特级用户才能够进行更改和删除,并设置其他操作人员的权限,确保不同身份的人员能够处理不同的方面。

结束语

通过上文对通讯站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分析,煤矿通讯站中这种系统得到了较好的运用,通讯站的工作人员能够熟练运用这个系统对信息进行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有很多优势,如数据查询十分便捷,能够灵活打印,系统安全可靠,能够将预期效果全面发挥。

参考文献

[1]李航.鑫源煤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问题研究[J].安徽大学,2013(5):109-110.

[2]陈平.煤矿安全生产调度监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3):134-135.

篇5:华丰煤矿实现隐患信息化闭合管理

时间:2010-8-18 10:53:49编辑:煤炭网

山东新汶矿业集团华丰煤矿不断探索创新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今年,建立了“五级” 隐患排查体系和隐患治理信息平台,实现了隐患信息化闭合管理,及时排查和消除了各类隐患。一至七月,该矿隐患排查整改率达到95%以上,有效防范和遏制重大事故的发生,实现了安全生产。

该矿按照管辖范围和责任体系对隐患排查实行闭合管理,建立了员工→班组→区队→专业→矿“五级”隐患排查体系,制定了隐患分级治理原则与隐患排查治理程序,职工下井必须对各自行走范围内的隐患进行排查,在A卡上记录检查的具体地点及发现的隐患问题,对当班不能处理的隐患必须填写在A卡上,由现场项目部负责人对岗位存在的隐患采取临时措施,上井后按隐患等级进行分类处理,录入隐患治理信息平台,并设专人对当天排查的隐患在隐患治理信息平台上进行汇总分类,分为岗位工可自行消除的、班组长或安监员安排处理的、项目部安排处理的、专业安排处理的、矿安排处理的五个等级,按等级落实治理措施、完成时间、负责人和验收人,规定所有隐患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消除,到期不能完成的,隐患治理信息平台具有警示功能,从而达到隐患排查—分类整理—落实整改—复查验收—信息反馈的隐患闭合管理,保证了所有隐患能够得到落实。

篇6:煤矿信息化管理系统

煤矿行业作为我国资源供给的重要基础行业之一,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促进煤矿企业的稳定发展,加强物资供应管理成为现代化煤矿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科学的分配煤矿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有效的保障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在降低资金投入的基础上提升生产空间,实现利润最大化是推动煤矿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任务。物资供应管理是煤矿企业生产的关键环节,建立一个煤矿企业物资供应管理信息化系统,能够有效的提升煤炭企业的资源分配要求,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且能够高效、快速的监测每个环节的物资动态,保证生产效率。

一、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为了能够有效的分配煤矿企业的生产资源,提升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在资源管理中引入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具有快速性、及时性以及监控性等特点,本节对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意义进行分析,提出相关的看法,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

1.实现数据资源共享

数据资源共享是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之一。对于煤矿企业而言,提高物资管理的强度是保证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物资信息化管理建设能够科学、有效的对煤矿生产中的资源进行管理,信息化管理模式能够对生产资源遵循严格的标准进行控制,从而实现信息的有效统计和控制,在规范物资采购过程的同时节省资金的投入,维系一个庞大的资源供应体系,对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煤矿企业资源管理中,物资采购通过人力资源进行管理,不同资源采购部门无法进行及时的沟通,造成很多资源采购的不及时性,通过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对不同资源的清单进行统一化管理,一方面能够有效的管理资源的采购任务,节省采购物资资金的投入,另一方面能够随时管理仓库资源的数量,对采购任务和采购数量进行监管。资源信息化管理能够使管理部门实时查看物资采购情况,能够高效的对不同部门进行监管和整合,物资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平台有效的保证资源管理透明化,节省资金投入,提高管理效率。

2.减少物资管理人力

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除了具有实现数据资源共享的意义外,对减少物资管理人力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在传统物资管理过程中,从物资清单整理到物资清单核查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作为保障,在整个物资采集过程中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人员进行操作;通过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的减少物资管理人力,不仅有效的提高物资采购的效率,而且节省多余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物资管理的无人化和无纸化办公。传统的物资采集过程需要通过采购人员进行物资核查和交流,确定物资采购数量和种类,采购周期较长,投入的人力资源和资金较多;物资管理信息化通过办公软件进行网络化处理,能够节省物资采购的时间,缩短采购周期,有效的提高了物资采购过程中的高效性和准确性,对于提高煤矿生产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煤矿企业实现物资信息化管理的原因和优越性分析

通过分析物资信息化管理的意义,能够充分了解煤矿企业实现物资信息化管理对于煤矿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节结合物资信息化的意义对实现物资信息化管理的基本原因和优越性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从其特点更具体的了解物资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1.物资信息化管理的原因

煤矿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性行业,需要跟随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提高自身的发展能力。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传统管理模式逐渐脱离时代发展的步伐,因此,结合煤矿企业特点进行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根据相关的实践调查显示,物资信息化管理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煤矿企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重要动力,资金投入力度较大,资金周转周期相对较长,生产过程中存在物资动态积压的问题,需要结合信息化建设的优势推动资金的快速周转。其次,煤矿企业生产规模较大,物资需求种类和数量较多,很多采购计划信息存在不完善和不及时的问题,缺乏一定的准确性,很容易造成采购数量错误等问题出现,造成资金浪费。最后,物资采购过程需要大量的表格数据整理、账务报表以及金额核算等过程,这些过程的处理周期较长,准确性较低,给整个采购过程带来很大的阻碍,严重限制企业的生产效率。综上所述,通过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的省略采购过程中的冗杂程序,各级领导能够及时的了解不同环节的采购情况,提升采购效率,降低工作强度。

2.物资信息化管理的优越性

物资信息化管理具有众多优越性。第一,节省冗杂过程、手续简单、票据规范,有效的减少采购周期。第二,不同环节彼此之间账目清晰,责任明确,处理过程快速、方便。第三,方便领导对不同采购过程进行检查和监管,节省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随着煤矿行业的快速发展,推行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的节省物资采购周期、合理规划资金投入、方便管理,对于煤矿企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信息化管理在煤矿企业物资管理中的应用

1.计划采购业务管理

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应用于计划采购业务管理中,通过信息化管理的优越性能够建立一个物资管理的基本系统,将生产需要的物资种类进行编号处理,通过计算机进行不同物资种类的整理,计划人员在制定采购计划时能够一目了然的根据系统清单进行管理,有效的节省了审查、储备量清点、需求量计算等过程所需要的时间。通过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的避免计划采购业务管理中出现的清点数量错误,减少库存积压,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2.库房业务管理

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及时的监测不同批次入库物资的数据信息,对相关的入库物资的种类、数量、型号等进行统一记录,方便后期的整理,同时下次物资采集过程中能够清晰的知道需求量和剩余量。在物资存放过程中,通过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分门别类的对不同物资进行存放,在调取物资的过程中只需要根据相关编号进行查找,有效的提升了工作效率。物资出库管理过程中,计划员可以通网络同步信息进行管理,查询物资的使用情况、计划使用量、需求量以及库存量等信息,方便对不同种类的物资进行出库记录和管理。

3.账务管理及报表分析

物资信息化管理的巨大作用在于能够结合整个物资采集过程自动形成相关的记录,整合成入库账本,根据不同部分需要生成具体的表报,直接方便调取和使用。在整个物资采集过程中,管理部门能够直接从计算机调取报表信息,方便领导进行检查的同时节省了纸质打印、逐级审核、数据汇总等过程,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企业内部的管理。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煤矿企业发展步伐需要跟随时代的发展速度,全面推行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的提高物资管理的效率,节省采购时间,对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方便企业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

篇7:煤矿双重预防信息系统管理制度

根据《关于全省煤矿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情况的通报》(鲁煤监政法函[2018]5号)要求,为进一步规范安全信息运行管理,有效利用双防信息系统,保证风险管控措施的有效运行以及各类隐患的闭合管理,推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杜绝各类安全生产事故,促进矿井安全发展,结合我矿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双防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成立以矿长为组长,各副矿长为副组长,各专业副总工程师、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双防信息系统运行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全科,王琳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双防信息系统的运行的协调管理工作。

二、双防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

(一)系统数据录入

1、基础数据管理:系统中的岗位、作业活动、危险源、风险点、风险清单以及风险的关联工作由领导小组办公室总体协调,各专业组根据我矿生产布局的变化情况进行补充完善。

(二)1+4专项辨识

1、风险点的补充完善工作由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井上下变化情况实时进行协调,各专业组根据办公室要求,及时完善。

2、风险辨识及风险清单完善:每年10月份,由矿长组织,各专业组由分管矿长负责根据下一生产计划安排情况,对下一的风险清单进行修改完善,修改完善后由各专业负责人进行审核,制定重大风险管控方案并对重大风险清单进行上报。如果生产计划发生变化,由分管矿长组织各专业组对风险辨识及风险清单进行补充完善。

3、专项辨识

(1)新水平、新采(盘)区、新工作面设计前的专项辨识;由总工程师组织,生产技术科牵头对新工作面设计前进行专项辨识,重点辨识地质条件和重大灾害因素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补充完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并制定相应管控措施;辨识评估结果用于完善设计方案,指导生产工艺选择、生产系统布置、设备选型、劳动组织确定等。专项辨识报告由生产技术科上传到管理系统。

(2)生产系统、生产工艺、主要设施设备、重大灾害因素等发生重大变化时的专项辨识;由各专业分管矿长组织,分管科室牵头进行专项辨识,重点辨识作业环境、生产过程、重大灾害因素和设施设备运行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补充完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辨识评估结果用于指导重新编制或修订完善作业规程、操作规程。专项辨识报告由分管科室上传到管理系统。

(3)启封火区、排放瓦斯、突出矿井过构造带和石门揭煤等高危险作业实施前,新技术、新材料试验或推广应用前,连续停工停产1个月以上的煤矿在复工复产前的专项辨识。

其中,启封火区、排放瓦斯、突出矿井过构造带和石门揭煤等高危险作业的专项辨识,由总工程师组织,通防科牵头进行辨识;新技术、新材料试验或推广应用前,由各专业分管矿长组织,分管科室牵头进行专项辨识;连续停工停产1个月以上的煤矿在复工复产前,由总工程师组织,生产技术科牵头进行辨识。重点辨识作业环境、工程技术、设备设施、现场操作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补充完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辨识评估结果作为编制安全技术措施依据。专项辨识报告由分管科室上传到管理系统。

(4)本矿发生死亡事故或涉险事故、出现重大事故隐患,或所在省份煤矿发生重特大事故后。由矿长组织分管负责人和业务科室进行专项辨识,识别安全风险辨识结果及管控措施是否存在漏洞、盲区;补充完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辨识评估结果用于指导修订完善设计方案、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等技术文件。专项辨识报告由领导小组办公室上传到管理系统。4、3+1风险管控(1)月度检查:矿长每月组织对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和管控效果进行一次检查分析,针对管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调整完善管控措施,并结合和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布置月度安全风险管控重点,明确责任分工。各专业由分管科室负责分析本专业月度重点风险的管控情况及下月管控重点形成分析报告报月度分析会,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月度分析会的情况,形成月度风险管控分析报告,并上传到系统。

(2)旬检查:各专业分管矿长每旬组织对分管范围内月度安全风险管控重点实施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分析,检查管控措施落实情况,改进完善管控措施。各专业科室负责将本专业每旬的风险管控情况形成分析报告,经分管矿长审查后上传到系统。

(3)现场检查:按照《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及安全监督检查规定》,执行煤矿领导带班制度,跟踪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由各带班领导将带班检查情况上传到系统。

(三)隐患排查治理

1、隐患信息录入

(1)上级检查信息录入:由对口接待科室将上级检查出的隐患录入系统,并明确责任人及整改期限。

(2)管理干部下井信息录入:科室、区队管理人员下井检查出的隐患现场未能立即整改完毕的必须填写安全信息汇报卡,并明确责任人及整改期限,交信息站录入系统。

(3)矿领导带班检查:由各带班人员下井检查出的隐患现场未能立即整改的必须填写安全信息汇报卡,并明确责任人及整改期限,交信息站录入系统。

(4)矿井安全大检查:由安全科将每次检查出的隐患录入系统,并明确责任人及整改期限。

(5)安全生产标准化检查:由生产技术科负责将每次检查出的隐患录入系统,并明确责任人及整改期限。

(6)专业科室日常检查:由各专业科室负责将每次检查出的隐患录入系统,并明确责任人及整改期限。

(7)3+1检查:

月度安全大检查由矿长组织,安全科牵头并将每次检查出的隐患录入系统,并明确责任人及整改期限。

各专业每旬检查由分管矿长组织,分管科室牵头进行隐患排查,并将每次检查出的隐患录入系统,并明确责任人及整改期限。

2、隐患闭环管理:

录入系统的各条隐患会通过系统自动传达至各责任单位,各单位管理人员,尤其是各科室及各生产及辅助区队管理人员,必须每日登入各自账户,查看本单位需要落实整改的隐患,并在限定期限内认真组织整改,整改完成后填写隐患整改反馈表,利用双防信息系统录入整改措施,及时向验收人提交隐患整改反馈表申请复查验收。经验收人验收通过后,责任单位把该隐患整改反馈表交至信息站。

3、安全隐患的复查验收

验收人接到复查验收申请后,要及时对该隐患进行复查验收,验收合格后在双防信息系统中闭合该隐患并在隐患整改反馈表上签字确认。验收不合格的在双防信息系统中选择复查不通过,隐患责任单位需进一步落实治理措施,及时按要求进行整改。

4、上级单位查出隐患的反馈。

上级单位查出的问题整改完成后,由迎检牵头单位负责编写整改情况报告,并报送至上级检查单位。

5、隐患排查治理计划

(1)隐患排查治理计划、月度隐患排查治理计划及方案由安全科负责制定并报矿领导审查后上传系统。

(2)旬隐患排查由分管矿领导组织,分管科室牵头制定并报矿领导审查后上传系统。

三、其他要求

1、安全科信息站负责整改通知单和隐患整改反馈表的收集、存档。

2、管理人员要经常深入井下巡查各重点工程和薄弱环节,认真排查现场隐患,能立即整改处理的隐患要盯靠现场解决处理,不能立即整改的隐患要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保证现场隐患及时消除。

3、管理人员升井后要按照要求认真填写安全信息汇报卡,安全科将不定期对管理人员排查现场隐患及填卡情况进行检查,并对现场隐患排查和填写安全信息汇报卡不认真的管理人员进行处罚。

4、各单位要及时整改并闭合管理现场隐患,充分利用双防信息系统,及时录入相关信息,5、因个人工作不认真造成安全信息管理任一环节出现问题的,视情节轻重,对具体责任人进行考核处罚。

6、为保证所有录入系统的隐患能够及时整改闭环,各单位要每天安排专人登入系统,并对录入系统的隐患及时进行闭环反馈。由于其他原因影响未能闭合的隐患,隐患责任单位可以通过系统申请延期,对于申请延期后仍不能按时闭环的隐患,加重进行处罚。

篇8:煤矿安全管理信息化实践

以下就基于MCTP矿用本质安全型多信道工业环网所构建的煤矿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平台的实现目标, 以开滦 (集团) 蔚州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单侯矿为例, 介绍其项目实施、完成成果等。

主要目标

统一应用门户平台

以“三网合一”综合信息传输系统为基础, 构建统一的全矿安全生产管理应用门户平台。“三网合一”综合信息传输系统是在一对光纤上真正实现数据、语音和视频等业务的一网综合传输。“三网合一”极大减少了整个系统的网缆投资, 简化了整个系统的网络结构, 彻底改变了传统技术的网缆错综复杂、难以清理和维护的局面, 并且提升了整个煤矿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技术水平, 网络结构简单、清晰, 有效减少了故障源, 降低了维护工作量和技术难度, 直接减少了系统维护的成本, 提高了工作效率。

采用基于B/S结构的地理信息系统 (Web GIS) 技术, 构建全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平台, 通过B/S结构的工程图和可视化方式, 对实时多级监测与实时安全及生产管理新技术, 各级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进入实时管理的新领域, 使矿井综合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新的提升。

统一实时数据传输平台

采用MCTP矿用本质安全型多信道工业环网构建统一的全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实时数据传输平台。MCTP采用电信主流的SDH/MSTP技术, 同时融合了SDH的可靠性和快速倒换, RPR的统计复用、拓扑自动识别以及MPLS的快速交换等功能, 以简单快速的方法提供对专用通信网多节点、多分支的复杂网络拓扑结构的支持, 并采用隧道技术, 各种信号以独立信道的方式实现实时数据传输, 各信道间实现了物理上的隔离, 确保传输的可靠性和实时性, 从根本上避免了普通以太网常见的挤占带宽、信道阻塞等现象。MCTP矿用本质安全型多信道工业环网同时可对不同协议实现透明传输, MCTP的总线型数据透明传输技术实现了总线型数据和以太网数据的同时传输, 并且无须进行协议转换。透明传输技术, 可以适应矿井目前各种安全生产监控系统中繁杂的传输协议对数据网络传输平台的要求。

统一数据集成平台

采用先进的数据集成技术, 建立统一的全矿安全生产管理数据集成平台。安全生产管理数据集成平台整合全矿安全生产管理所需要的各种信息, 包括生产调度日常管理数据, 矿井安全生产监控系统实时数据, 工业视频数据、调度通信语音数据, 人员作业监测数据、设备运行数据等多种安全监测监控数据与安全管理数据。安全生产管理数据集成平台采用了数据共享与交换机制, 为煤矿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提供充分的数据支持, 既满足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及综合调度指挥信息系统数据集成的需要, 又为全矿信息化系统建设提供了安全数据源的基础保障。

全矿计算机应用系统

全矿安全生产管理计算机应用系统涵盖日常安全管理、安全辅助决策、安全监控、通风安全管理、安全设备管理、应急救援辅助、统计分析等全范围、无死角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应用, 以满足煤矿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各种应用需求。全矿安全生产管理计算机应用以应用门户技术为核心形成各种可视化安全管理综合应用系统, 实现工业电视、调度电话、监测监控及管理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应用。

应用实例

矿井概况

开滦集团单侯矿井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涌泉庄乡境内, 东西长4 600 m, 南北长6 600 m, 总面积约30余平方千米, 煤种主要是低灰、中灰、低硫、低磷的长焰煤。地质储量312.83 Mt, 可采储量148.05 Mt, 设计储量1.5 Mt/a, 矿井服务年限68.1 a。

项目情况

单侯矿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及综合生产自动化系统于2006年5月开工, 2007年12月竣工。该项目建立了全矿安全生产管理应用门户平台, 提供“三网合一”综合信息传输平台, 实现话音、数据、以太网和视频等业务的灵活接入, 实现了单侯煤矿的安全监测、生产自动化系统、调度电话和工业电视等业务通过一对光纤实现宽带传输 (如图1) 。

该项目建立了统一的全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实时数据传输平台, 实现了全矿工业用多通道宽带传输网络, 将地面及井下现场各个区域的工业、以太网信号、标准工业现场总线信号、矿山常用非标总线、语音信号、视频信号通过光缆传输到集中自动控制中心, 实现生产安全实时信息的集中、高速、透明传输, 确保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该项目建立了统一的全矿安全生产管理数据集成平台和全矿安全生产管理计算机应用系统, 整合了单侯矿安全生产管理所需要的各种信息, 包括生产调度日常管理数据, 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实时数据, 安全监控系统实时数据, 工业视频数据、调度通信语音数据、煤炭运销数据、设备管理数据, 通风安全管理数据及生产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数据等多种工业控制数据与生产管理数据, 形成了全矿统一的生产安全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和功能全面的应用系统。

上一篇:十六岁的爱情爱情美文下一篇:股份公司注册时注意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