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合作学习中的教学反思

2024-05-07

六年级语文合作学习中的教学反思(共14篇)

篇1:六年级语文合作学习中的教学反思

一、让主动合作成为自觉的需求。

我在上《学会合作》这一课时,让同学们做了一个游戏。要求学生们用数学学具各自拼出一个大的正方体时,有几个同学向老师提出意见,认为学具不够用。当老师说:一个人的学具确实不够,可是你们有那么多人呀!很快就有学生汇报他们四人小组的同学一起拼出了一个大的正方体。其他同学受到启发,也主动地合作完成了任务。其实“合作”一直都在学生的生活学习中,但由于他们没有合作的意识,加上特殊情况的存在,不主动合作,也无法意识到合作重要性。看来,要让主动合作成为一种自觉的需求,创设一定的操作活动,设置问题障碍,是一种不错的途径和方法。

二、合作成功需要讲究策略。

在教学《学会合作》时我设计了两个游戏,一是让学生尝试分别用一个手指、二个手指…五个手指拿皮球,体验合作的重要性;二是四人合作从窄小的瓶中取物游戏。开始时,学生可能是经验不足,也可能是求胜心切,不是速度太慢,就是把小球弄掉,几乎没有成功,使得学生有些气馁。这时,老师及时地让学生回顾反思:问题出在哪呢?让学生学会合作:四人按先后顺序分别用绳子取出瓶中的小球(瓶口一次只能拿出一个球,当然这是借鉴的一个小故事而做的)。这一次,学生信心十足,果真有不小的收获。可把学生乐坏了。在第二次游戏中,学生由于有一定的经验,并已逐步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了,同时提供了练习的机会,因此,比赛比较顺利,特别是在交流中,无论是获得成功或是失败的小组,看得出都很诚恳,心情都是高兴的。达到了教学预期的效果。不过,由于游戏活动需要一定的时间,组织起来比较麻烦,影响到后面的教学,这是比较遗憾的地方。引导学生反思合作为什么没有成功?从中明白合作成功需要讲究策略这是关键。

篇2:六年级语文合作学习中的教学反思

目前,孙祖中学正在积极推进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名九年级的语文教师,从小组合作学习推行之初到实践到收获微笑,期间,我彷徨过、犹豫过,但在实践中,我收获了微笑。

彷徨:

九年级了,再实行课改会不会晚了,因为学生在校时间仅剩下3个多月,推行小组合作学习老师、学生都得有一个适应过程,等到适应过来,学生不就毕业了么?一项新的改革,学生的成绩短期会不会下降。带着这些疑问,我徘徊在小组合作学习的门口。

实践:

看着同事们积极地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我有点坐不住了,我想看看到底是什么魔力让同事们个个异常忙碌,课间谈论的话题除了课改,还是课改。终于有一天,在课堂上,我尝试了小组合作学习。一试,我就感觉到以前死气沉沉的课堂变得活力四射,以前唯一的答案变得丰富多彩。慢慢的我发现,不学习的学生少了,参与讨论的学生多了。趁着这股热情,我立即召开了小组长会:告诉他们如何让全组的同学都参与进来;在上黑板展示时,要注意难易题目合理分配;本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跨组交流,请外援等。同时,我及时对个别组的人员进行了调配,使小组成员之间更加和谐。

微笑:

篇3:六年级语文合作学习中的教学反思

一、合作学习对于实现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目标的优势和局限

(一) 优势

合作学习有助于: (1) 体现课堂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打破传统课堂的沉闷气氛; (2) 打通课内课外界限,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决策能力和协调沟通能力、动手能力及创新精神等; (4) 培养鉴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促进良好人际关系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5)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 促进转变学习态度, 挖掘与发现潜能; (6) 师生互动, 开阔视野, 拓宽思路, 促进教学相长等。

可见, 无论在知识、技能、情感还是在教育、认知、价值等领域, 对于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而言, 较之传统教学方式, 合作学习具有一定优势。

(二) 局限性

(1) 对学习内容的适用范围要求较高, 过难过易均不适合; (2) 对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求很高; (3) 小组学习任务的科学设计难度较大; (4) 课堂教学进度的控制难度较大; (5) 教师的实际工作量较传统教学增加明显; (6) 小组成绩不易科学评定; (7) 如何处理合作学习和班级学习、单独学习之间的关系;等等。

二、影响高职大学语文合作学习效果的因素

(一) 学情

不少高职学生的语言文学基础相对较为薄弱, 且学习的意愿和意志力较低, 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较差。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欠缺组织和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难以在同其他学生的沟通和互动中自我激励和自我提升。此外, 从学科背景看, 在理工科学生中开展自主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低于文科生。所以, 即使是同为高职学生, 也无法一成不变地应用同一种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案。

(二) 教学内容

如果简单讲解就可掌握的知识技能偏要花时间和精力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效果自然是不会好的。而如果内容过偏、过难或过于“阳春白雪”, 也容易造成学生对合作学习缺乏兴趣, 导致无法完成既定的学习目标。另外, 对于在提高知识、技能和素质的不同教学内容, 其适宜于合作学习的特性和方式也是大有不同的。因此, 高职大学语文开展合作学习, 其教学内容需要根据学情加以仔细研究和设计, 对小组学习的教学任务作过程分解, 并且控制好课外的学习指导和课内的教学进度。

(三) 小组分工

实际上, 基于学生平时生活和学习方便的考虑, 通常采用按所属寝室来划分小组, 这容易导致小组内成员的扁平化, 不同小组间很容易“能力失衡”。有的小组强, 而有的小组弱, 失去合作学习原有的同等竞争的激励作用。另外, 从小组内部来看, 成员间的分工也容易“苦乐不均”。许多工作最后实际上都落到了小组长和少数能力强、成绩好、表现活跃的学生身上, 小组内其他成员无所事事或袖手旁观, 使“合作”的效果大打折扣。所以, 小组分工也是一个容易被忽视但却非常重要的常见问题。

(四) 教学评价

既要对自主合作学习的结果进行评价, 也要对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合作程度进行评价。同时, 也要对不同小组的学习差异加以合适的评价。如果评价太过随意草率, 无视小组成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 无法抑制组员“苦乐不均”的情况, 就可能形成“逆向激励”, 打击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影响学习实效。

(五) 师生互动

在布置任务后, 教师跟学生的互动非常重要。如果课内缺少对学生合作学习加以指导和监督, 以目前高职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来说, 几乎没有保质保量完成课外学习任务的可能性, 何况是课外的合作性学习。特别是对于一部分所谓“差生”, 应该定向定量督促其完成任务, 以一种不放弃不抛弃的精神,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软硬兼施、穷追不舍, 才有可能收到一定效果。教师若一味放手让学生“合作学习”, 或为赶教学进度走形式走过场, 合作学习就只能流于形式。

三、高职大学语文合作学习教学措施

(一) 选择适当教学内容, 并赋予其适宜于合作学习的具体形式

理论上讲, 语言文字基础、汉字书写、文章阅读、口语表达、文学欣赏、文学写作、应用写作等内容均可作为高职大学语文合作学习的内容。但对能力基础要求较高的文学细读、文学创作、即兴演讲、备稿演讲等就都不太适合采用合作学习, 即便是前述适于合作学习的内容要真正引起学生兴趣, 还是要进行“二度创造”, 先赋予其适宜于合作学习的某种形式, 否则是不具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笔者经验, 设计诸如汉语认读与书写大赛、经典诗文朗诵会、演讲赛、辩论赛、文学作品创作大赛、读书报告会、应用写作大赛、课题研究报告等形式有助于落实合作学习的既定任务。

(二) 因材施教, 对不同类型学生区分不同任务

除了选择难易适中、形式适当的教学内容和形式, 有效开展合作学习还需针对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学生设计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学习任务, 不必过于强求一致。有些文科学生可以开展的自主合作学习项目不一定合适于理工科学生, 比如朗诵会、文学欣赏、文学创作、辩论赛等要让理工科学生强行去做的话, 通常其积极性是不高的, 参与面也不够广, 效果就大打折扣。而有些任务比如读书报告、朗诵比赛、课题研究报告等文理科学生均可参与, 但具体的学习任务、内容和具体形式还是要有所区别, 特别是活动过程要设计得好, 否则适得其反。

(三) 合理分组, 提高小组合作效率

合作学习小组最好根据“组内异质, 组间同质”的原则, 在适当尊重学生的自由选择权的前提下, 按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基础进行搭配。每个小组的人数控制在4~6人。支持不同性别、不同背景、不同能力、不同个性的学生组成小组。按照人人参与的要求, 通过分工合作、角色转换、资源共享、小组奖励等方式形成小组成员间有效的互助依赖关系。鼓励小组成员身份保持动态变化, 让每一个组员轮流在小组中担任一定的角色, 并赋予其相应责任, 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合作学习的好处和快乐, 使学生在和谐、愉悦的协作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

(四) 细化学习评价规则, 营造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

学习评价是评判合作学习成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评价规则和评价过程只有得到了学生的尊重与认可, 评价结果才能切实起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总的来讲, 教学评价要尽量做到公开公正公平, 严谨细致科学。具体说, 为便于教师评价工作的展开, 小组成绩评价表要设计得非常细致, 要有很强的操作性, 要能反映小组之间的差异和小组之内的差异, 能反映过程性指标和目标性指标的完成情况, 能平衡反映平时学习和期末测评结果。学习评价做得好, 必然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与合作交流的积极性, 保障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有序, 激励形成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

(五) 转变教师角色, 注重创造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 教师依然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 但“传道”的部分成为重点, “授业”、“解惑”的部分有所减轻。教师角色要由知识的传递者变为引导者、促进者、组织者。在自主合作学习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分享学生的思想和情感。课后师生要保持高密度联系, 特别是对于部分“差生”, 老师应该及时给予定向指导。此外, 要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鼓励他们勤于思考、乐于动手、积极参与, 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 培养学生互相尊重、互相理解、虚心向学的良好品质。

(六) 小组合作学习与班级学习、独立学习等相互配合、相辅相成

学校一切的教学形式, 无非是为提升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能力这一根本目的。同集体学习、班级学习、个人独立学习等一样, 小组合作学习也是组织教学的一种方法。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反映出他们的自学基础和能力还没有达到完全独立的水平, 他们的合作学习, 特别是课外合作学习, 还需要接受老师的指导和监督。所以, 高职大学语文的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还需要把合作学习和班集体学习、学生个体自学等形式结合起来, 互相密切配合, 做到“教学有法, 法无定法”, 才能收到无往而不利的效果。

摘要:近年来, “合作学习”日益成为高职课堂教学的常用形式。大学语文借鉴应用这一教学形式, 具有明显的优点和局限。应充分了解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学习评价等相关因素的影响, 采取适当应对措施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改进。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大学语文,反思

参考文献

篇4:六年级语文合作学习中的教学反思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漫无目标地讲“自主”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但是有的老师戏言到:“语文课,学生想怎样做就怎样做。”“自主学习”变成漫无目标的“自由学习”,老师岂不是无事可做了吗?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显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就学习过程的内在品质而言的,它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的学习。

2.合作,只注重形式

我们看到的课堂讨论,往往是“四人小组”的形式,似乎这就是“合作学习”。

有一些老师在教学中先设置几个问题,然后叫学生以四人为一组讨论。时间一到,立刻请同学起来回答。讨论仿佛成了做广播体操,老师叫讨论就讨论,老师叫停你就得停,不管学生有没有讨论好,或有没有思考好,规定的时间一到,马上要求学生回答。这既不合学生思维规律,又不尊重学生,这种名为“合作学习”的讨论是虚设的。在这种缺少民主的学习氛围中,怎么“合作学习”?

3.探究,只是摆摆样子

我们看到一些课,老师布置一点所谓的探究的问题,只不过是点缀一下,摆摆样子,最终还是老师宣布答案,草草收场。

我们不去抓学生思维的过程,却追求结果,白白失掉了学生探究的时机,这对于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又有什么意义呢?为什么不抓住机会,让学生把自己思维过程说出来?他们在述说的过程中,可以整理思路,相互启发,取长补短,收益肯定是大的。

二、策略

针对以上种种问题我们在语文课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有哪些策略呢?

1.指导学法

我们应该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寻找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供帮助。

当然,学习方法多种多样,学生的情况各不相同,在指导学法的同時,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个性特点的行之有前效的科学学习方法。同时还要注意让学生“愿学”“乐学”,因为不解决“愿学”“乐学”的问题,也就谈不上“会学”“善学”。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发展其实是一个动态过程,“愿学”和“善学”是推动其发展的前提和动力。学生养成了自学语文的习惯,掌握了一些自学语文的方法,那么他们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才会有基础。

所以,我认为指导学法,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供帮助,是十分必要的。

2.创设氛围,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有保障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一个个有丰富的精神生活、蕴涵着生命潜能的人,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尽可能把自己与学生的距离拉近,使学生感到亲近;尽可能把教材以及教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学生的极力拉近,与学生产生共振共鸣。

3.生发问题,与学生主动探究、勇于与创新同步

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的,有了需要解决的问题才能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因此我们要在课前依据教材和所了解的学情而提前预设一两个能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问题,同时根据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学习的反馈,临时改变教学预设,对生发的新问题,恰当地追问。这样我们才能与学生自主探究、勇于创新同步。

(1)指导评伦。如教《皇帝的新装》时,学生讨论“皇帝上当受骗的原因”,有的说在于骗子,有的说在于大臣,有的说在于皇帝,教师在旁用亲切的话语体温:“那么,你从哪里看出来?或者说,你的依据是哪些呢?”引导学生整理思路。这样的设计、追问有利于引发学生积极探究。

(2)激发学生质疑。洪镇涛先生说,不断地质疑问难,并挑起争辩,创设一种思考的情境,改变学生在课堂上通常有的那种松弛的心理,让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一种紧张的、活跃的状态,“迫使”他们主动去思考、去探索、去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来解决面临的问题,并且把思维的触觉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因此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特别是不同于教师和教材的见解,改变学生总是跟着教师和教材转,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局面,使学生敢于打破思维定势,发展求异思维。

(3)鼓励学生创新。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多角度、多方面去看问题,使思维更加灵活而有广度,这样就会大大提高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以此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在课文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少老师有好的经验和策略,只有真正领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内涵,语文教学才难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篇5:六年级语文合作学习中的教学反思

东莞市东城区花园小学黎桂兴

六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教案

趣联巧对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对联,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2初步掌握对联的方法与技巧,学会撰写简单的对联.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收集资料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掌握对联的技巧与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了解对联的来历 二 读对联,悟规律

1读对联

2找相对的词

3悟规律 三 填对联

找方法 集体共填一组对联 小组合作填对联

组长汇报 四

观赏对联,了解对联的分类与用途

了解对联的种类

根据图片观赏对联

趣联欣赏

区分上下联 出示一副对联,指导区分

2分小组区分上下联

3汇报 六填写对联

1分小组运用技巧填写对联

2, 汇报 七 赠送对联 分小组撰写对联

2汇报成果指名说说送给谁,并说明意义 八总结

对联是一种精粹、一种提炼、一种结晶、一种升华。它有极大的概括能力。它能以最简练的形式唤起人们最浓郁的美感,给人以最丰富的启迪,使人深思熟味,受到很大的教益。十 作业

1上网查阅对联大观,对联世界等的网站,与对联爱好者切磋比试。2搜集你喜欢的对联以及有关知识,编成小册子。十一

板书设计

字数相等 趣联巧对词性相同

意义相关

平仄相对

教学反思

祖国的语言是一座富有的精神宝库,是一座迷人的艺术宫殿。对联就是这精神宝库里璀璨夺目的明珠,就是这艺术宫殿里五光十色的珍宝。对联,这语林中的奇葩,早就流行于世,应用于各行各业。在历史的长河里,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对联经受了岁月的考验,越发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它不但历史悠久、短小精悍、言简意赅,而且声调抑扬顿挫,是我们祖国语言的精粹。我们要培养学生学习对联的兴趣,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收集、积累、运用对联,掌握对联储的技巧,提高其语文能力,增加其文化底蕴。

一、充分查阅资料,了解对联的悠久历史。

对联世界丰富多彩,每一副对联都有它的用途。“兴趣是学习之源”。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的平台,我让学生到网上查阅对联的起源、发展,了解对联的特点、对联的故事以及一些趣联妙对,指导学生买了许多关于对联的课外读物。学生对对联有了初步的的认识,兴趣也越来越浓。这时外部的知识要求已经成为了他们的需求,学生会学得更积极,更主动。

二、快乐朗读,体会音韵之美

对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故又被称为中华民族的“名片”。它不但历史悠久、短小精悍、言简意赅,而且声调抑扬顿挫。它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被称为天然的音乐。正因为如此,我出示了一些有趣的对子歌让学生读,还边读边拍掌,学生沉浸在对联的音韵之美中,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时候,我适时点拨,让学生悟出规律,明白对子有正对和反对,按内容分为天文地理对、宫室器皿对、人物对、动物对、植物对等。学生还悟出对子的特点:字数相等、词性相同、意义相关、平仄相对。

三、由浅入深,尝试填写对子。

学语文是为了用语文,语文学习的核心是能力构建,而能力的构建主要通过活动来实现。我让学生在了解、掌握对联的技巧的基础上,对一些简单的对子。我先出上联“红”,学生则对出下联“绿”“黑”“白“蓝”“黄”等,我又出上联“南辕”,学生很快对出“北辙”,“声东”“击西”“左邻”“右舍”„„老师适当作总结:这些都是成语。接着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抽签合作完成以下题目。

通过有趣的语言游戏,让学生感受祖国语言的魅力,这样既锻炼了每个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又满足了他们的好胜心,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四、了解用途,学会运用

本环节属于“综合、探索、应用”领域,选择自己熟悉的探索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培养了学生观察、思维、想象的能力,通过收集资料,应用到实际中,把书本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在口语交际中运用了对联,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五、了解对联的创作背景。

我让学生看图猜对联:看对联猜意思:听故事猜对联等,让学生对对联产生浓厚的兴趣,也了解到对联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无事无物不可入对。

六、学会区分上下联。

快过年了,小明的妈妈让他贴对联,可是小明分不清上下联,你能帮助他吗?(指名出黑板贴,并说明原因。)师总结对联具有平仄相对的特点,接着活学活用,师出示四副对联让学生贴在纸上,并交流方法。这样一来,学生既学会区分上下联,又掌握对联的技巧。

七、运用技巧填写对联

我出示了两副对联,让学生填写。

本环节只是一个阶梯练习,为撰写对联作铺垫。

八、赠送对联

自由撰写对联,,并说说送给谁,说明对联意义

本环节属应用环节,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对联最大的特点是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如果学会创作对联,必将大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作出提示:春联赠自家;题赠联赠学校;名胜联赠祖国;格言联赠自自己。我努力创设了美妙的学习情境,营造出一种生动活泼、自然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师生、生生的商讨活动中,在理解、积累对联的基础上,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在特定的语言情境中进行创作。这样既锻炼了每个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创设了亲切、和谐、平等、互助的课堂气氛。实践证明,情境、会话是成语教学不可或缺的沃土,有了这片沃土,相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文素养定能得到更好的提高。

九、长期积累

1上网查阅对联大观,对联世界等的网站,与对联爱好者切磋比试。2搜集你喜欢的对联以及有关知识,编成小册子。

对联的积累如涓涓细流,必须持之以恒,让学生每天积累对联,养成长期积累的习惯,必将终身受用;通过收集资料,编写小册子,不仅使学生有机会展示课内外学习的成果,而且提高了语文能力,成为学习语文的有心人。

篇6:六年级语文合作学习中的教学反思

一、明确要求,制定计划

我用了一课时来引导学生对本单元的教学要求进行阅读,让学生明白要学什么?怎样去学?然后,组织学生结合实际,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制定学习计划,同时我自己也拟定一个单元教学计划,师生对照计划进行教学。

二、逐一完成教学任务

学生写好计划后,我就开始组织学生进行收集诗歌,整理诗歌,推荐诗歌。对于这三个教学任务,我先设计成表格,让学生提前在家里收集好诗歌内容,在此,我引导学生如何收集诗歌,如何整理诗歌,如何推荐诗歌。再让学生将收集好的诗歌填好表。另外,推荐的诗歌除了完成表册以外,还可以推荐的诗歌写上内容,画上喜欢的画面,使其美观。完成了这三个教学任务,就带领学生学习阅读材料,我采用快速阅读和引导的方法,把诗歌的发展历程,诗歌特点和学习诗歌的方法讲出来。学生学得很认真,学习兴趣浓厚。随后我让学生学习写诗,举办诗歌朗诵活动,诗歌知识竞赛,整编小诗集和写活动总结。

三、共享学习乐趣

可以这样说,本次综合性学习失去的最成功的一次啊!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生积极参加,学习认真;

2、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被真正的地调动起来了;

3、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学习动机挺纯,学习氛围浓厚,我也真正起到了主导作用。

4、本班学生每一项教学任务都完成的很出色。如:整理诗歌,整理类型多样化,推荐的诗歌在内容下面装扮得如此漂亮啊!整编的小诗集更是美丽多姿啊!像一本本美丽的画册,诗画融为一体啊!美不胜收啊!也体现了儿童个性化的特点啊!诗歌朗诵活动和诗歌知识抢答赛更是精彩激烈,掌声不断啊!学生的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ffkj.net写诗非常积极,大部分学生写诗兴趣极为浓厚,有的学生提前就写好了好几首主动请老师参与修改,我进行了归类一下,评出了优秀诗篇给予奖励。

总之,本次综合性学习,通过学生的真实反馈,确实是大大成功,在两周的时间里学生学习得很开心,也体验了学习的幸福啊!

四、我的感受

1、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了解学生的语文差异,认真备好能反映学生个性差异的和能有效的指导教学的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2、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做好学生的好导演,和学生打成一堆,认真辅导,合理安排。

3、在学习过程中去挖掘学生的潜力,引导学生积极操作,积极思考,认真辑写。

篇7:六年级语文合作学习中的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要改变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状况,让老师的教路顺着学生的学路走,实现师生间、学生间的沟通与合作,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凸现出来。一年级学生刚刚跨入校门,使他们从小在学习中养成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十分重要。在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我主要培养学生同桌和四人小组的合作学习。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深切体会到合作学习在教学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一、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学生学习拼音、认识生字的过程往往枯燥乏味,加之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教师面向全班学生教学时,那些注意力易分散、自制力不强的学生容易走神;但当两人面对面合作时,学生就有一种被关注,被重视的感觉,他的注意力更能集中,情感更投入,兴趣更浓。如:互当“小老师”的活动,同座一个学生站着读,一个当老师坐着听,别看一个简单的“小老师”的称呼,对一个六七岁的孩子来说,却是一次难得的表现自我的机会,一次很高的奖赏。孩子们在小老师和学生的角色转换中,体验着当老师的成就感和学习的乐趣。

拼音与生字对号的“找朋友”游戏,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习小组的学生分站在教室的两边,一组拿着写有拼音的卡片,另一组拿着相对应的生字卡片,一边唱着《找朋友》的歌曲,一边向中间靠拢,组员可以互相帮忙,找对后两名同学分别读一读所拿的生字,读对读好的都要给学习小组加分。还有拼读游戏,同座两人一个拿着声母卡片,一个拿着韵母卡片,老师说一个音节,孩子们就在《找朋友》的音乐中找出声母和韵母,再一起拼读,这比单纯地一个个读,学生要感兴趣得多,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能力。

一年级的学生对学习的过程、对学习的外部活动更感兴趣,因此,我抛开一些死板的课堂纪律,让学生通过合作动口、动手、动脑。如一年级教材中识字量大,在课堂中我将每课的生字按部件拆开,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拼字游戏,很快的教室里活跃了起来,通过游戏,学生不但巩固了识字,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学习拼音、认识生字、朗读课文的过程中,齐读可能有滥竽充数的人,个别指名读,只能让少数学生动口、动脑,而两人或四人合作学习则让每个学生有读的机会,学生在互相听读中学习了知识,发展了能力。

在口语交际中更离不开合作学习的形式。一个班三四十人,每个学生说一句,一节课的时间可能就差不多了。合作学习可将几个人的学习时间扩展到全班范围内,给每个孩子说的机会和权利。这时合作学习就充分利用了课程资源中的学生人力资源,让孩子们既当老师又当学生,既当听众又当演说家,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三、合作学习,有效地体现了面向每个学生的教学原则。

在课堂上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很多学生举手了,他们都想参与,但能回答问题的学生只有一人或几个。小组学习给那些希望表现自己的孩子提供了时间和空间,同桌合作学习更能有效地体现面向全体的教学原则。特别是刚开始上学的孩子,先让他们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开始合作学习,这对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有很大好处。同座两人一个读一个听,两人都在学习;一个问一个答,两人都在思考;两人一起游戏,每个学生都参与了。所以合作学习,真正让每个孩子都动起来,有效地促进了每个学生的发展。

四、合作学习,较好地发挥了学生自评互评的作用。

学生能力的评价不能只进行书面测试,在过程性的评价中,教师一个人很难完成对全班同学的听、说、读能力的评价。而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进行自评、互评。如互当小老师、找朋友等活动,学生在评价他人的同时,自己的能力也在提高,同时孩子还会不由自主地将自己与他人作比较,进行隐性的自我评价。

总之,合作学习在教学中发挥出了很大的作用,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尊重他人,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它是一种便于操作、效果较好的课堂教学方式。

作者邮箱: 5524552@163.com

篇8:六年级语文合作学习中的教学反思

一、低年级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小学低年级作为学校学习的初级阶级, 学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通常表现在知识点记忆混乱、遇到新知识和新内容手忙脚乱不知所措。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来整合教学流程, 将语文知识以精彩、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 充分激活学生主动交流和探索的兴趣, 以期实现在互动学习中, 学习他人的长处, 弥补自身的不足。此外, 语文知识具有开放、外敛的特点, 教学过程中许多问题没有固定的回答和学习模式, 需要师生群策群力进行思维的交流碰撞来激发灵感, 最终通过体验掌握思考方法, 全面提升语文素养。由此可见,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需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激活学生深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丰富他们的知识体验, 拓展语文知识面, 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二、科学构建学习小组

大家所熟知的小组合作学习通常以5人左右根据不同的原则搭配成合作学习小组, 但是笔者通过课堂实践发现五人小组不适合小学低年级的合作学习。首先, 低年级的小学生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 五人小组容易出现组员管理混乱, 在讨论过程中容易偏离目标, 看似热火朝天, 实则离题万里。其次,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知识点比较形象和具体, 没有高年级那么深奥, 不需要深度合作探讨, 除了分角色朗读课文以外不需要组建人数多的学习小组。

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发现在小学低年级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中两人小组效率最高。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掌握程度和学习能力进行交叉搭配, 形成“优劣互补”的二人小组。这样的小组避免了更多的意见分歧, 也杜绝了人多起哄、嬉闹话题转移学习注意力等情况的出现。具体操作中先让组员根据自己特长分担学习任务, 然后再置换角色, 相互指导二次完成知识讨论与体验。这样的合作学习, 静中取动, 不但可以有效完成对知识点的讨论和探索, 还能及时学习他人的长处, 如有难处也方便及时与老师沟通, 真正避免了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值得借鉴。

三、低年级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由于低年级小学生认知能力尚不健全, 所以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教师更多的问题启发和巡回指导。

1. 提出问题。

小学低年级语文的知识点比较形象, 不是任何内容都需要合作学习。我们只有在遇到学生认知有分歧或者回顾和归纳单元知识点等个人不容易完成的情况下才合作学习。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合理提出合作学习的目标, 然后再启发学生去探索、交流。比如, 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葡萄沟》一文第二课时, 我们可以这样设置合作学习问题:

(1) 组员在通读课文后, 相互监督将生词读准确, 把句子读通顺。

(2) 认真阅读课文, 讨论三个自然段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葡萄沟的?

(3) 为什么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4) 分析课文, 我们学到了怎样的描写手法, 对我们介绍家乡等景点提供了怎样的启示?

四个问题层层递进, 牵引学生从基本的生词学习和熟读训练上升到景物介绍 (写作) 技巧, 这样设置才能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来, 从而学到具体的知识和方法。

2. 讨论交流。

讨论交流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中心环节, 该环节中两个同学都是讨论的主角, 不能和说相声一样一个捧哏一个逗哏。只有两人小组相互监督, 协同探讨, 才能积极发现问题, 进而通过深入思考解决问题。当然, 在具体过程中, 基础好的同学一定要及时帮带薄弱的同学, 基础薄弱的同学也要积极发挥自己的长处为合作学习做出贡献, 这样才能实现互教互学, 为后进生提供参与知识互动的机会, 实现共同进步和提高。

讨论过程中针对有一定难度的问题, 基础薄弱的同学一时无法打开思路时, 帮带组员要能给予及时的帮助, 引导有效合作交流。例如, 针对《葡萄沟》第二课时的合作学习第三个问题, 许多基础薄弱的同学对于这样综合性的问题及分析一筹莫展, 这其实就是学习他人长处的契机, 基础好的同学一定要不遗余力给与启发和引导:首先, 第1自然段就写了葡萄沟物产丰富, 盛产很多水果;其次葡萄沟的风景好, 维吾尔老乡“热情好客”。这样引导, 就传递了综合性问题的思考方法, 让基础薄弱的学生增长知识和技能。再比如针对第四个问题, 有的学生虽然分析问题迟钝, 但是可能善于表达, 能很快掌握文本的描写手法, 于是他就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帮助另一位同学探讨本文对写作景物作文的启示。总之, 通过讨论交流开拓了思路, 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3. 成果展示与科学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目的就是采“百家之长”, 所以成果展示是合作学习不可或缺的环节。两人小组中可以让基础薄弱的学生总结合作成果进行分享和展示。这个环节实际是一个大的合作学习环节:一个小组汇报, 其他小组共同学习该组成果的长处, 并对其成果和过程缺点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最后当各小组的学习结果以一定的方式得到展示后, 我们要及时跟进各组的学习特点发现其探索的发光点进行表扬性评价, 以促进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好习惯。当然, 我们对于表现有待提高的合作小组, 要能帮其分析原因, 给出具体的指导方案, 杜绝其一错再错的可能。

总而言之, 小组合作学习是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分工掌握重难点知识的不二法门, 它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参与意识, 增强学习的责任感, 让学生通过互动交流, 完善知识生成体验, 最终掌握语文知识和学习方法。但是具体到低年级, 我们一定要根据初学者的认知规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这样才能设置出符合其认知和发展特性的合作学习方案, 才能真正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 有效提升课堂效率。

摘要:合作学习是让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在有限时间内体验知识生成和发展全过程的一种学习方式。小学低年级是学习和自我约束能力初步形成时期, 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整合教学内容、合理设置合作学习, 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实现高效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合作学习,二人小组

参考文献

篇9:六年级语文合作学习中的教学反思

关键词: 低年级语文 合作学习 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是一种较好的语文学习模式,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由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刚进入校园不久,对于教师的语言,难免有不能理解的地方,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展教学就显得较为困难。为了避免这一情况,一种较为有效的方式就是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加以解决。合作学习方法能够让学生通过讨论等方式学习,由于学生之间的语言更加容易理解,因此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效率比较高。更重要的是由于学生之间几乎没有隔阂,因此学习过程中气氛十分轻松,更易于接受知识,这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是十分有帮助的。

一、锻炼学生合作阅读的能力

提高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就是从合作阅读入手。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对于一些较难的知识不容易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从阅读入手,抓住学生的兴趣,提高合作学习能力。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方面,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例如可以将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与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分为一组,在阅读过程中,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够结合经验,以正确的发音等影响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就能够让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阅读能力得到提高,记住阅读材料中的字词正确发音。应用这样的方法,学生是通过互相帮助提高阅读能力的,因此,学生对于阅读材料中的字词读音和阅读过程中理解的知识理解较快。通过互相合作学习,学生对阅读感兴趣,课后可以自觉地互相阅读,吸收更多的知识,初步了解合作学习的模式,以便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更易于接受这种学习方法。例如在学习北师大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字和拼音部分,就可以让学生分为小组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阅读拼音和字词。教师在分组过程中需要注意尽量让阅读较好的学生帮助阅读较弱的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合作学习能力。

二、通过师生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随着新课标的普及,素质教育得到了较完善的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的角色开始得到相应的改变。目前,小学语文教师已经不再是学生教学的引导者,开始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合作者。通过教师的引导和与同学的合作,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到激发,加深理解语文知识。在师生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意见,让学生保留意见,理解教材中的知识。例如在学习北师大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快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对于快乐的理解,并且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得到快乐。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就能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如何进行合作学习。更重要的是在与教师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与教师的距离拉近,从而强化合作学习效果。

三、通过解决学生合作学习中的缺陷来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学生在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较大问题是因为年龄较低,并且处于低年级,不能够较好地进行合作学习。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应该发现并弥补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例如教学北师大教材一年级上册教材,在教学《手和脑》的过程中,学生会因为理解手和脑的作用的过程中产生一些分歧,无法将这些意见统一。教師要加以引导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学到知识。

目前在我国小学低年级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显得十分重要。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让学生初步理解合作学习方式,并且进一步完善合作学习方法。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到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存在缺陷,从而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林燕.探讨小学语文合作教学的分组原则[J].新课程(教研版),2012(2):147.

[2]史正宇.浅议小学语文合作教学中的分组原则[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7):28.

[3]田卓.小学语文中小组合作教学探究[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3(11):18-18.

篇10:六年级 语文 教学反思

自己第一次读完《山海关》后还觉得意犹未尽,文章中铿锵有力的语言让人热血沸腾;精悍短促的句子读起来铮铮作响;构思缜密的文段内容更是激情飞扬,令人身临其境,心潮澎湃啊!

如何把自己领略到的这些感情传递给学生们呢?在设计板书时我真舍不得断章取义,优美精炼的词语太多了,一气呵成气势磅礴的句子太美妙了,我怎能把他们强行掰开呢?所以我决定采用板书句子的方式来让学生领略作者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再采用反复指导有感情地诵读文段的方法来领悟作者激动高昂的思想感情,六年级 语文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六年级 语文 教学反思》。

篇11: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反思

1、要选好组长,发挥组长的积极性。

俗话说:“鸟无头不飞,兵无将不勇。”没有组长的组织和指挥,小组只是徒有其名,学生或迟疑不动,或盲目行动,不能进行较好的合作。因此,选拔一个组长至关重要,可以起到组织和督促的作用。

2、教师要把握好讨论的时机。

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有针对性,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进行合作学习才能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究竟什么时候需要合作探究呢?我认为,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设置合作学习的环节。要考虑这个环节要解决的问题,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务必通过合作学习的方法才能最佳达成,才设置这个环节。一般来说,以下几种情况适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①学习新知识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新教材的编写,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创造性。许多语文问题的答案是多样化,而学生考虑问题比较单一,往往想不到多种答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信息交流量大,渠道多,有利于课内信息的沟通交流,有利于学生之间互帮互学,师生之间互启互发,人人参与,人人得到思维练习,发展智力的目标。

②课堂表演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需要学生展示时,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合作,使组员养成一种与人配合默契,共同表演,培养了学生充分表现自己才华的信心,同时也让学生共享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学生做人品质的培养。

3、要关注全体学生。

针对语文课堂教学实际,我们巧妙的安排合作学习,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的不同阶段都有所参与,从而体会参与乐趣,分享成功。针对每位学生的不同水平,教师要有意识的安排不同的任务,尤其要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在合作学习之前,先留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对自己想研究的问题进行独立的思考,此时教师可以有意与“学困生”说些“静静话”,了解他们思考和讨论的情况,启发他们进行思考,以免在合作学习时茫然无措。

有了独立的思维过程,合作学习中学习目标才能有明确的指向性,才能激发起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引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争辩、共鸣。这一过程中,要十分关注,不能让这一活动成为某些学生的“一言堂”。此时,可以由组长安排,让成绩较差的学生先说出较为简单的观点,再由成绩好的学生予以肯定,加以补充。这样激发起每一位学生的思维,让每一位学生发挥各自的特长,互相帮助和启发,从而激起思维的碰撞,实现共同发展。全班交流合作学习成果时,教师要肯定全组学员尤其是“学困生”的成绩,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对成功的渴望会激发他进一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唤醒其沉睡的潜能。

4、教师要适当引导,不断培养学生的习惯。

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被动听、被动吸收向主动探索、合作互动方式转变。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通过情境创设,激励学生强烈的探索爱好和欲望。同时对学生合作学习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习惯。

我认为,可以从这几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一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在我们组织教学时,讨论的目的之一是让同学们的思想得到交流,那么在别人回答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倾听别人的答案,不管别人回答的如何。教师应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这是培养学生学会去尊重他人。

第二是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讨论要在本组内进行,不要影响到其他组,不能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在理解别人发言内容的基础上再表明观点。

第三学会质疑。在小组活动中,我们应鼓励学生敢向“权威”说不。在肯定别人观点的时候,还要敢于质疑。假如有疑问,立即追问为什么,不要因害羞而默不作声;有不同见解时,要敢于提出,大胆质疑;想到了同学们没想到的,要勇于补充,与他人共享。

第四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我们的学生有时不善于表达,他们的发言总是片言只语;有的说话不够简洁,偏离主题;有的学生语言罗嗦,表达不明;有的学生比较胆怯,声音不够洪亮。教师应有意识地创造宽松的交流氛围,对学生表达的内容启发点拨,多作正面评价并且鼓励学生用手势、体态结合语言来表达。

同一组成员中,个性差异是不可避免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应重视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合作交流、大胆质疑、尊重他人、悦纳自我的品质,使每位学生都能体现在合作中探索,在合作中提高,从而养成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习惯,为学习取得成功提供保证。

篇12: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反思

的确,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优点多多,它有着传统教学那种单一单向的教学方式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不再跪着听课,教师不再一言堂。更可喜的是,它使学生由学习上的竞争对手转变为相互协作的伙伴,而且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了,参与欲提高了,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拉近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合作学习有利于因材施教,弥补了教师由于班额大而不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不足,实现了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及实践和发展的目的。

一、试卷讲评中小组合作的应用

期中考试成绩出来了,我的两个班的成绩还可以。这让我越来越有自信,和孩子们的关系也更加融洽。看着即将讲评的试卷,我灵机一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在组长的主持下,化整为零,效果应该不错吧。于是我把所有的题尽量平均分到十个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气氛出奇的活跃。

学生能充分发言,每个组完成几个题,对他们来说并不是多大的负担,完成组内的任务后,还可以讨论其它题。我注意到连平时不爱发言的秦世臻在我的鼓励下,也下位去请教组长该如何讲。最不合群的秦凡森也在给两个弱的组员讲题。更让我吃惊的是,组长的能力远在我的意料之外,他们能够根据小组成员的情况,恰当选取发言的同学,既不过分偏爱成绩好的同学,也不冷落学困生,真正照顾到了大多数。从这节课,我尝到了甜头,今后会在课堂上分别布置不同层次的`讨论交流问题,让他们活跃下去。课堂应该是“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要说不足应当是重点不是很突出,一些共性的问题处理不细致。

二、阅读教学中的小组合作

教学《中国石拱桥》时,我初步让学生小组活动解决,看能否提高课堂效率。首先生读10分钟课文,找一生解释作者及生字,又出示几个问题小组讨论。

1、石拱桥的特征。

2、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这两个问题比较简单,我让5、10两个小组来完成。剩下的三个问题相对来说比较难,我决定以正副组长为中心来讨论。17班完成度较高,18班由于学生水平差距大,课堂进展磕磕碰碰。总结起来有两个原因,一是学生回答问题声音不够洪亮,影响全班同学的收获,另一个是组长的带头示范作用不强。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如何及时检测,发现问题,是下一步我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教读《故宫博物院》,我继续分层教学,我出示六个问题,前三个简单的问题由大组中较弱的四人小组来讨论解决,这个组有一个总负责人,是这个组的副组长,后三个问题由正组长组织讨论。在展示的过程中,为了增加学生的新鲜度,每个小组由正组长主持,他负责选择组员展示讨论结果。17班的学生表现棒极了,组长们很知道调动组员的积极性,简单的问题由成绩稍差一点的同学来回答,有难度的问题由程度稍好的来答。崔雨这一组,竟然让课堂很少发言的司亚龙来说,这次他说得很完整,声音洪亮,博得了全班热烈的掌声。我初步尝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甜头,教师课堂上讲得少了,学生说得反而多了,并且学习积极性也在一步步提升,何乐而不为呢?

三、语文活动课合作之风正育人

两个班的课代表观看完“古诗词知识比赛”后,恰好我们正进行《水浒传》的阅读,我安排学生组织了一次“《水浒》知识大比拼”活动。由于前期准备比较充分,课堂节奏进行地有条不紊,学生的积极性比较高。17班结束后,都文通抱着队友哭起来,原因是他们小组的分数太低,觉得自尊受不了,她也反映了扣分的不合理情况。我就此教育他们,活动的目的不只是分数,一切活动都是育人,通过此活动也告诉大家,凡事要讲规则,没有规则这个活动就不会成功进行下去。18班马方旭活动结束后找我:“老师,我和邵光哲商量队长(谁当队长)的问题,结果纪律委员就给记下来了,我控诉,这不公平!”我问他:“你们是在什么时候商量的?”“主持人在上面安排的时候。”“那不就结了,时间不对,这个工作应该是在课前完成的。”王璐琦跟我说:“老师,我们组成员都着急了,昨天晚上背到十点,今天上课前,组员都在那里背,我以为我们组要倒数了,没想到成绩会这么好,他们都很努力了。”

篇13:六年级语文合作学习中的教学反思

一、案例

《黔之驴》是七年级 (下) 第四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文章篇幅短小, 且文中词语的用法和意思基本上在前面的文言文中学过, 因此翻译课文的教学环节较适宜通过学生合作学习来完成。

步骤一:四人小组内轮流朗读课文, 讨论纠正断句的错误。教师巡视指点;步骤二:请断句正确的一小组齐读课文 (巡视时已摸清情况) , 并予以表扬;步骤三:各人根据注解和已有的文言知识翻译全文, 落实到每一个字词;步骤四:四人小组内共同讨论解决各人在翻译中遇到的困难, 教师巡视并点拨解疑;步骤五:请自认为有把握翻译全文的小组到台上当老师, 一人一句翻译全文;步骤六:其他学生提问不解之处或提出不同见解, 由台上“小老师”解答。教师在旁顺势点拨;步骤七:由“小老师”向下面学生提问, 以检查是否真正掌握;步骤八:学生评价“小老师”是否称职, 如称职, 则每人百分制加两分。并评出“最有水平提问者组”, 予以加分。

发现:三分之一的学生没有掌握课文内容。

二、反思

新课程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 极为关注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 小组学习为这种合作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渠道。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实现了信息与资源的交流整合, 完善和扩展自己的认识, 还学会了参与、倾听、尊重他人……但是在美好的愿望下伴随而来的是小组讨论运用的不当, 导致讨论形式化, 为讨论而讨论, 为做课而讨论, 为了课改而讨论……主要表现为:

讨论内容不合理。讨论的内容没有什么含金量, 没有思维的价值。学生一听即会, 但是为了老师的要求, 在不值得讨论的地方开始了讨论, 造成时间的浪费。

讨论时间不合理。一种情况是讨论时间过少, 学生没有充分展开, 只是蜻蜓点水, 讨论只是成了摆设。另外一种情况是讨论时间过多, 造成时间过剩, 学生无事可做, 课堂松散, 讨论成了学生的休闲时间。

讨论分工不明确。小组成员之内没有具体的分工, 讨论没有组织, 没有纪律, 小组成了开小会的场所。或是, 小组内成了优秀者的一言堂, 落后者永远是听众。

老师成了旁观者。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老师的指导作用必不可少, 或是一句话的点拨, 或是一个眼神的赞许, 或是一个微笑, 需要老师在小组讨论中相机有道, 科学组织, 在帮助学生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进行探索的同时, 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小组讨论如果没有老师的有效的组织和引导, 其讨论必定是无序和低效的。

讨论的形式单一。不管是任何课堂, 任何时候, 只要是老师一宣布讨论, 学生便凑在一块, 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时间长了, 学生产生厌倦情绪, 降低了兴趣与参与热情。每到讨论时候, 便会看见一些学生我行我素, 对讨论的情况置若罔闻。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

小组合作学习有多种组织形式。我在教学实践中注意结合初中学生的特点和语文学科的特点, 采用了异质就近组合和任务驱动组合的形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

(一) 异质就近组合

异质就近组合就是按班级正常的座次, 将座位邻近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异质就近组合的合作自主学习的活动可以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课前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可以是预习课文、查阅词典, 也可以是思考问题和提出质疑等。与一般的课前预习有所不同的是, 教师经常提出一些富有挑战性的学习要求。比如, 让学生先通过独立预习找出学习的难点, 然后在学习小组内进行讨论, 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学;也可在预习时要求学习小组完成一些课前任务, 比如, 预习《中国石拱桥》时, 让小组成员在实地观察的基础上, 整理和归纳有关桥的种类和形状等。教师还可安排“课前三分钟发言”活动, 每次确定一个内容, 让小组成员在组员个人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加工, 课堂上采用小组推选代表演讲、教师指定发言或学生自由发言等形式进行交流。这些教学活动既能营造课前合作学习的氛围, 又能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

教师还应注意指导课后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例如布置小组组员间的词语听写、课文朗读与背诵, 进行课文内容复述的练习和检查书面作业等。教师既要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 又要了解小组合作学习对每个学生的实际帮助, 并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指导各小组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

(二) 任务驱动组合

任务驱动组合是指围绕一项具体的学习任务或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让学生按兴趣和爱好自主进行的合作学习组合。任务驱动组合学习的目标可由教师提出, 也可由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后自主设定, 允许各小组的学习任务在难度上有所差异, 小组学习的时间上可有一定的灵活性。

比如, 初一上册第三单元是“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在教学时, 教师可让小组学生共同讨论, 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整理出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并指出其优劣, 讨论交流后, 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 努力改掉坏习惯, 养成好习惯。教师还可根据教材内容特点, 开展任务研究型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比如, 教学“不要写错别字”后, 开展找错别字活动, 要求学生到自己的日记本、作文本上找错别字, 到报纸、杂志上找错别字等;小组交流时, 教师要发挥好导学案的作用, 并要适时地引进竞争机制, 对学生及时进行激励性评价。

这种以任务为载体的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制定了柔性的学习目标, 创设了开放的学习环境, 较好体现了因材施教、主动发展的教学原则。在合作学习活动中, 小组成员共同研究, 师生一道探讨, 形成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

现代教育强调学生的经历、经验和体验。初中语文教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让每一个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激发兴趣, 在积极交往中学会合作, 在成功体验中享受学习。

摘要:现代教育强调学生的经历、经验和体验。初中语文教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让每一个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激发兴趣, 在积极交往中学会合作, 在成功体验中享受学习。

篇14:六年级语文合作学习中的教学反思

【关键词】 合作学习 小学高年级 语文阅读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6-047-01

0

对于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阅读都是他们认识世界、了解生活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小学生,由于缺少实际的生活经验,其对于人生价值的认知大部分都是来源于阅读,阅读水平的高低将对他们的人生产生直接的影响。阅读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是具有重要作用的,阅读能力的养成将会使人终身受益。在我国,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进行初步阅读所需要的能力,正处于阅读能力养成的初始阶段,此时的阅读教学课程将会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养成将起到关键的作用。

1.合作学习的意义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不仅对学生成绩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作用,对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的提升也有着明显的效果。

1.1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当今社会中,各项工作的复杂性变得越来越大,一项工作往往需要多个人的合作才能顺利完成,合作意识对个人将来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阅读课堂上开展合作学习,将极大的促成学生合作精神和合作意识的提高,使学生从小就明白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将来才会更好地适应社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1.2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合作学习还能够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在学习中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赞誉,这是学生提升自我能力的动力之一,在合作学习中教师通过将班级学生进行的合理划分,使成绩较差的学生可以与成绩优秀的学生搭档,让他在与优等生近距离的接触中,了解优等生的学习方法,进而找出自我不足,实现自身成绩的提升,而优等生则可以从搭档成绩的提升势头上感受到压力,进而更加努力的学习,最终实现“双赢”、“多赢”。

1.3加强学生的理解和归纳能力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中,学生并没单独思考的时间,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仅仅只限于教师的讲述,对于这些学生并没有深刻的记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不会有太大的作用。但是合作学习开展后,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在与小组其他成员的讨论中,学生们的思维得到了开拓,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都会有着不小的提升,相应的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归纳能力也会得到显著地提高。

2.合作学习在阅读教学中需要注意的方面

2.1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在合作学习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以必要的自主性,让其自主学习。在实际的教学操作中教师可提出问题,让合作小组内的组员们进行自主讨论,教师再对他们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2.2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而且活泼好动,在进行合作学习时很容易出现走题、效率低等情况,此时就需要教师来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对学生进行引导,以确保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在进行引导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循序渐进,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当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出现错误时,教师不要对学生进行呵斥,而应该以鼓励为主,保持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这样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才不会衰减。对于学生在讨论中的跑题问题,教师要及时的纠正,避免时间的浪费。

2.3明确教学目标

由于年龄的差距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存在距离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着诸多不同,特别是小学教育中,由于受教对象心智未开,所以就更加需要老师慎重对待,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一定要认真研究教材,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中应该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单纯的获取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道德准则,让他们学会如何做人,小学生正处于性格养成的关键阶段,适当的榜样可以帮助小学生明确善恶,知晓是非,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优秀少年的事迹,也可鼓励学生们在合作小组内讨论身边的优秀人物,这样学生们既可以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也使得课堂内充满正能量。

3.结束语

在阅读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将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合作能力的养成也有着重要的作用,积极的将合作学习引入到阅读教学中去,将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重要帮助。

[ 参 考 文 献 ]

[1]张华,谢祥琼.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尝试[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1:117-124.

[2]严琳.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4.

上一篇:野生朵椒引种栽培研究下一篇:经典广告词名牌广告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