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英语重点知识

2024-05-16

小升初英语重点知识(共9篇)

篇1:小升初英语重点知识

一、形容词的比较级

1、形容词比较级在句子中的运用:两个事物或人的比较用比较级,比较级后面一般带有单词than。比较级前面可以用more, a little 来修饰表示程度。than后的人称代词用主格(口语中可用宾格)。

2、形容词加er的规则:

⑴一般在词尾加er ;

⑵以字母e 结尾,加r ;

⑶以一个元音字母和一个辅音字母结尾,应双写末尾的辅音字母,再加er ;

⑷以“辅音字母+y”结尾,先把y变i,再加er 。

3、不规则形容词比较级:

good-better, beautiful-more beautiful

二、There be 句型与have, has的区别

1、There be 句型表示:在某地有某物(或人)

2、在there be 句型中,主语是单数,be 动词用is ; 主语是复数,be 动词用are ; 如有几件物品,be 动词根据最靠近be 动词的那个名词决定。

3、there be 句型的否定句在be 动词后加not , 一般疑问句把be 动词调到句首。

4、there be句型与have(has) 的区别:there be 表示在某地有某物(或人);have(has) 表示某人拥有某物。

5、some 和any 在there be 句型中的运用:some 用于肯定句, any 用于否定句或疑问句。

6、and 和or 在there be句型中的运用:and 用于肯定句, or 用于否定句或疑问句。

7、针对数量提问的特殊疑问句的基本结构是:

How many + 名词复数 + are there + 介词短语?

How much + 不可数名词 + is there + 介词短语?

8、针对主语提问的特殊疑问句的基本结构是:

What’s + 介词短语?

三、一般过去时

1、一般过去时表示过去某个时间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常和表示过去的时间状语连用。一般过去时也表示过去经常或反复发生的动作感谢。

2、Be动词在一般过去时中的变化:

⑴am 和is在一般过去时中变为was。(was not=wasn’t)

⑵are在一般过去时中变为were。(were not=weren’t)

⑶带有was或were的句子,其否定、疑问的变化和is, am, are一样,即否定句在was或were后加not,一般疑问句把was或were调到句首。

3、句中没有be动词的一般过去时的句子

否定句:didn’t +动词原形,如:Jim didn’t go home yesterday.

一般疑问句:在句首加did,句子中的动词过去式变回原形。

如:Did Jim go home yesterday?

特殊疑问句:⑴疑问词+did+主语+动词原形?

如: What did Jim do yesterday?

⑵疑问词当主语时:疑问词+动词过去式?

如:Who went to home yesterday?

篇2:小升初英语重点知识

一、a number of,the number of

a number of 意思是“许多”,相当于a lot of;the number of意思是“„„的数目,„„的数量”,当它作主语时,谓语动词用单数形式。

A number of students like playing computer games.许多学生喜欢玩电脑游戏。

The number of the students is about 1500 in our school.我们学校学生的人数大约是1500。

二、基数词变序数词助记歌

基变序,有规律,末尾加上th;一、二、三特殊记,八加h,九去e,ve要用f替;以e结尾变ie,后跟th莫忘记。要想表示几十几,只变个位就可以。

特殊变化:one—first,two—second,three—third,five—fifth,nine—ninth,twelve—twelfth,forty—fortieth,eight-nine—eighty-ninth

三、概数(略数)表达法

数词+hundred/thousand/million/billion+名词复数

hundreds/thousands/millions/billions of+名词复数

例1

1.__people go swimming in summer in Dalian.A、Thousands B、Thousand of C、Thousands of D、Thousand

2.__the students will take part in this English speech contest.A.Two hundred of B.Two hundreds of C.Hundreds of D.Hundred of

四、of sb.与for sb.的区别

(1)of sb.“对于(某人)”,用于It is +adj.+of sb.to do sth.句型中,形容词为clever,kind,nice等描述人物性格特征的词,of后的人物与形容词有主表关系。

(2)for sb.“对于(某人)”,用于It is +adj.+for sb.to do sth.句型中,形容词为easy,important等不描述人物性格特征的词,for后的人物与形容词没有主表关系。

五、不能同时出现在一个句子中的连词

1、because(因为),so(所以)不能同时出现在一个句子里,只能用其一。

Because he was tired,he couldn’t walk there.=He was tired,so he couldn’t walk there.因为他累了,所以他不能走到那儿了。

2、(al)thouthg(虽然),but(但是)不能同时出现在一个句子里,只能用其一。但thouthg和yet可以同时出现在一个句子里(yet用作副词)

Thought he was tired,he still worked hard.=He was tired,but he still worked hard.虽然他很累,但他仍然努力工作。

六、副词的比较级

1、形容词与副词的区别(有be用形,有形用be;有动用副,有副用动)

⑴在句子中形容词一般处于名词之前或be动词之后

⑵副词在句子中最常见的是处于实义动词之后

2、副词比较级的变化规则基本与形容词比较级相同(不规则变化:well-better, far-farther)

七、形容词的比较级

1、形容词比较级在句子中的运用:两个事物或人的比较用比较级,比较级后面一般带有单词than。比较级前面可以用more, a little 来修饰表示程度。than后的人称代词用主格(口语中可用宾格)。

2、形容词加er的规则:

⑴一般在词尾加er;

⑵以字母e 结尾,加r;

⑶以一个元音字母和一个辅音字母结尾,应双写末尾的辅音字母,再加er;⑷以“辅音字母+y”结尾,先把y变i,再加er。

3、不规则形容词比较级:

good-better, beautiful-more beautiful

八、There be 句型与have, has的区别

1、There be 句型表示:在某地有某物(或人)

2、在there be 句型中,主语是单数,be 动词用is;主语是复数,be 动词用are;如有几件物品,be 动词根据最靠近be 动词的那个名词决定。

3、there be 句型的否定句在be 动词后加not , 一般疑问句把be 动词调到句首。

4、there be句型与have(has)的区别:there be 表示在某地有某物(或人);have(has)表示某人拥有某物。

5、some 和any 在there be 句型中的运用:some 用于肯定句,any 用于否定句或疑问句。

6、and 和or 在there be句型中的运用:and 用于肯定句,or 用于否定句或疑问句。

7、针对数量提问的特殊疑问句的基本结构是:

How many + 名词复数 + are there + 介词短语?

How much + 不可数名词 + is there + 介词短语?

8、针对主语提问的特殊疑问句的基本结构是:

What’s + 介词短语?

九、一般过去时

1、一般过去时表示过去某个时间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常和表示过去的时间状语连用。一般过去时也表示过去经常或反复发生的动作感谢。

2、Be动词在一般过去时中的变化:

⑴am 和is在一般过去时中变为was。(was not=wasn’t)

⑵are在一般过去时中变为were。(were not=weren’t)

⑶带有was或were的句子,其否定、疑问的变化和is, am, are一样,即否定句在was或were后加not,一般疑问句把was或were调到句首。

3、句中没有be动词的一般过去时的句子

否定句:didn’t +动词原形,如:Jim didn’t go home yesterday.一般疑问句:在句首加did,句子中的动词过去式变回原形。

如:Did Jim go home yesterday?

特殊疑问句:⑴疑问词+did+主语+动词原形?

如: What did Jim do yesterday?

⑵疑问词当主语时:疑问词+动词过去式?

如:Who went to home yesterday?

十、动词过去式变化规则

1、一般在动词末尾加-ed,如:pull-pulled, cook-cooked2、结尾是e加d,如:taste-tasted3、末尾只有一个元音字母和一个辅音字母的重读闭音节,应双写末尾的辅音字母,再加-ed,如:stop-stopped4、以“辅音字母+y”结尾的,变y为i,再加-ed,如:study-studie

篇3:小升初英语重点知识

一、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让我们先来看看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内容都有哪些异同。

在小学阶段,要求学生掌握大约450个单词,而仅初一一年,学生需要熟练掌握的单词就达到718个。

比较这两个学段需要掌握的英语知识,不难发现,较小学阶段而言,中学阶段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更多、更细了。如果把学英语比喻成建房子,那么,小学阶段的学习只是打地基,而中学阶段才真正开始建房子。打地基时,放入的都是大石块和钢筋,放入的东西相对少些。而建房子就精细得多,当然也要更辛苦些。但是,建设的过程将更加有趣,建好之后会更有成就感。

二、正确认识出现差异的原因,争取步步为营

1. 教学时间不同

通常,小学阶段从三年级起开设英语课程,也有部分小学从一年级就开始安排英语课程。尽管小学生和初中生都用三年的时间学习英语,但是,学习的容量截然不同。

小学阶段,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规定,每周应该安排3~4个课时的教学活动。但是,由于其他学习任务,大部分学校仅能保证每周两个课时。在中学阶段,英语、语文、数学被称为“三大主科”,在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满分为120分,教师和学生都非常重视。英语科目每周至少安排6个课时,有时教师还要进行课外辅导。按每个学期17周,每个课时40分钟算,小学三年英语课堂学习时间为8160分钟,仅相当于初一一年的英语课堂学习时间。

2. 课堂知识容量不同

小学阶段的生词量平均一周10个,而中学阶段,课堂生词量平均一天10个。同学们从每周记背10个单词,变成每天记背10个单词,这当然是一个不小的任务。根据艾宾浩斯发现的遗忘规律,学生除了记住新的单词,还要不断重复之前学过的单词。这样一来,很多同学觉得学习负担突然加重了,而且随着学习内容日益增多,需要记的单词也越来越多。于是,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很多同学选择了逃避或放弃。

小学教材每个单元安排4~6个课时,教师至少要一个月才能教完一个单元。而初中阶段每个单元安排5个课时,教师一周就能教完一个单元。这样的教学节奏,很多学生往往会跟不上。

3. 课本知识不同

小学课本里出现的单词特别短,一般都在五个字母以内,而且和生活联系紧密,比如,书包、桌椅、小猫、老师等。这些实物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便于展开联想和记忆。课文中的句子基本都是简单句,比较短小,朗朗上口,学生读一两遍就能记住。同时,在小学教材中,大多数英语句子都源于情景对话,而且往往还配有图片,生动易记。

初中单词的种类较多,单词也比较长,特别是副词、形容词,对于习惯直观记忆的同学来说,难度较大。而且随着教学的深入,句子也变得冗长、复杂,甚至有些拗口。很多学生虽然花了功夫死记硬背,却发现收效甚微,考试也派不上用场了。

4. 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同

小学的英语课堂教学多以游戏和对话为主,教师一般采用直观法组织教学活动,利用图片、实物、游戏等形式进行教学。同时,还穿插唱歌、表演等趣味性活动,教学气氛较为欢快。教师的教学以听说为主,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作为副课,教师布置的作业较为简单,而且作业量也很小。

进入初中后,英语学习由语言的初级积累阶段进入了语言的扩展和使用阶段,课堂教学活动更加丰富。教师不仅要创设情境,组织教学活动,而且还要注意通过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学生除了要感知教材外,还必须理解语言的结构和功能,并通过作业进行巩固。作为主课,每日一定量的作业是必不可少的,随堂测验、周测及月考也在所难免。

5. 考查的内容不同

小学阶段英语考试的内容十分简单。比如,小学的听力题中涉及的句子比较短小,一般直接考查听力材料的原句,难度不大。选择题也大部分是课文原句,只要熟悉课文,一般就能选出正确答案。阅读理解题涉及的文章通常为200词左右,所有的答案都能直接在文章中找到。小学的英语作文严格来说,只能算写句子,写出三五句就算合格了。

初一入学后,英语考试严格按照初中英语学业水平考试的要求设置题目。听力测试不再是单纯地听,而是需要在听的基础上进行理解和推理。很多同学发现,听力过程中,基本没有时间进行思考,这主要是因为平时缺乏训练,没有掌握相关的技巧。单选题难度也增大了,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迁移能力,内容涉及词汇、固定搭配、语法和时态等,非常灵活。至于阅读理解题,涉及的文章一般为300词左右,不仅要在文中找到题目所涉及的原句,还要理解和揣摩字面外的意思,并进行推理分析。进入初中后,学生才正式开始用英文写作。这一学段,要求学生能写出完整的短文,既要有开头,又要有结尾。初一年级要求学生在完成书面表达时,尽量能达到60词以上。英语作文的评分,不仅要求字数达标,而且还要求句式多样,衔接过渡自然,条理清晰,所以,难度较大。在考试中,这部分得分的差距最大。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小学英语和中学英语既有紧密的联系,又各有不同的侧重点。

(1)小学英语侧重感性认识;中学英语侧重理性认识。

(2)小学英语侧重听说训练;中学英语听说读写四大技能并重。

(3)小学英语侧重简单的交际用语;中学英语不仅侧重交际用语,而且还重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视英语这门语言为跨文化交流的工具。

三、掌握正确的方法,才是制胜的关键

怎样才能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怎样才能实现“小升初”英语科目的顺利过渡?同学、家长和老师们一定都想知道答案。笔者在此谈一谈自己的建议,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 给老师们的建议

小学生对英语充满好奇心,中、低年级的学生因为年龄特点,对学习过程中的说、唱、玩游戏更感兴趣,而且不太明确英语的学习任务。这时,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自然兴趣,像学生的朋友一样,抓住时机,创设情境,使学生看得见景,听得到音,通过参与表演,在交际中习得语言。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指导学生掌握简单的拼读方法,读准每一个单词的发音。对于高年级学生,英语课堂教学不能仅通过大量的重复模仿来强化记忆。一是教学时间不允许,二是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感。事实上,高年级的英语教学更具有挑战性,要求教师在兼顾学生兴趣的同时,逐步向初中英语教学要求靠拢。这一阶段,教师们运用的教学方法应该更为丰富,课堂教学步骤和学生的学习任务也更加明确,课堂纪律的管理相对也要更严格些。与此同时,教师应积极践行赏识教育,适当采用有梯度的教学评价,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从而保持学习兴趣和动力。

近几年,由于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日益受到重视,大部分初一新生也都意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在英语学习中往往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如,书写不规范,词汇量不足,阅读能力较弱,英语学习习惯差等。针对这些问题,初一的英语教师在授课初期,首先应该全面了解自己的学生。通过和学生的互动交流,了解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过哪些英语教材,倾听他们对中学英语学习的期待。当然,也可以问问他们中学的英语课和小学的有什么不同。在此,笔者也建议,可以由教研中心或学校牵头,让小学和初中的英语教师进入彼此的课堂,了解彼此的教学模式和特点,促进中小学英语教师间的沟通和交流,以便教师们更好地做好“小升初”英语教学的过渡和衔接工作。

初一英语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形式,最好由易到难,给新生一个适应期。但是,从教学之初,教师就应该规范学生的书写习惯、听课习惯和学习习惯。我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为了在短期内扩充学生的词汇量,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高效记忆单词的方法,而且还要给学生提供与之能力相匹配的阅读内容。针对新生英语水平的差异,教师可采取分层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树立自信,保持学习兴趣,不断缩小学生间的差异。

2. 给同学们的建议

第一,做好课前预习。学生如果课前不预习,上新课时就会心中无数,不得要领,反之,做好了课前预习,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主要是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在预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预先听录音、模仿跟读课文,而且还能独立回答有关问题,熟悉生词,找出难点并做记号等。

第二,做个“有心”人。上课时,同学们一定要全神贯注,抛开与学习无关的杂念,千万不要心不在焉。最好养成上课做笔记的好习惯。记笔记不但可以永久、系统地保留知识,为复习提供保障,而且还有利于锻炼思维,提高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即使某节课教师没有板书,学生也可以整理摘抄典型的句子,还可以尝试用新词造句。做笔记贵在坚持。

第三,自制错题集。每次测验后,学生最好把自己在本次考试中出错的题目抄下来,并详细记录正确的解题方法。下次考试前,建议同学们先看看以前出错的题目。对于因为粗心大意而导致出错的题目,要总结经验,汲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对于比较难的题目,要根据题目的解析找准切入点。

第四,张开嘴巴勤读书。张开嘴才能发出声音,有声音才能刺激我们的耳朵和大脑开展“工作”。千万不要“金口难开”。学生应该多跟着磁带朗读,一方面可以适当地进行听力练习,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学生一开始就接触到正确的语音、语调,便于他们进行模仿,并反复朗读,最终成为自己的语音、语调。等训练到一定程度,同学们即使拿到一篇陌生的文章自己朗读,也可以读出悦耳的语音、语调。朗读不仅是培养和提高语感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且还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它将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有色的情境。这就要求同学们在读的过程中能快速判断单词、句式和句意,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语言内化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3. 给家长们的建议

一提到英语,很多家长马上开始摇头,“我好多年前学的,都忘了”“我的发音不标准”“看都看不懂”。家长们记住,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说这样的话,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们的榜样。因此,家长需要给孩子们传递积极乐观的情绪,同时,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由于初一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发展,所以,他们具备了一定的评价能力,也开始注意塑造自己的形象,积极表现,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好评。但由于他们的知识经验有限,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还处于萌芽阶段,容易受外界影响。所以,当学校教师在鼓励孩子或者严格要求孩子的时候,家长一定要积极配合教师;当孩子经过努力取得进步时,教师应帮助孩子及时总结成功的经验;当孩子遇到困难想要放弃时,家长不仅要鼓励孩子,还要协助孩子一起战胜困难;当孩子失败时,家长不应冷嘲热讽或者惊慌失措,而要冷静下来帮助孩子找到失败的原因。孩子的成长和教育需要陪伴,这不单是教师的责任,也是家长的责任。

篇4:抓住三重点轻松“小升初”

扎实的学习基础

表现特征:词汇丰富、解题速度快、字迹清楚、思维灵活、善于总结。

LILY@key(女儿是初二学生):要想在小升初考试中脱颖而出,就要求孩子必须具备扎实的学习基础,你的孩子在小升初前做到“四个有”:即有一定的词汇量、有速度、有总结、有技巧。

首先,建议你可以让孩子多背背成语字典和英文单词词典,丰富孩子的词汇量;其次,不断地提高完成学习任务的速度;第三,要经常对学习做阶段性的总结,这样才能从学习的得失中获得进步和提高。最后,学习要有技巧。家长不要一味地让孩子搞题海战术,不妨让孩子多做找规律一类的移动变化类型的题目,培养孩子灵活的思维方式。

高效的学习方法

表现特征:听课专注、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自我管理能力强。

开心老妈(儿子已上初二):高效的学习方法往往能让孩子在小升初战役中备考轻松一点,成绩胜人一筹。所以,建议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四感”,即兴趣感、任务感、责任感、时间感。有强烈责任感和时间感的孩子,自我管理能力也比较强。这样的孩子知道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家长不要盲目地介入,打乱孩子的学习节奏和章法。

过硬的身体素质

表现特征:坐姿端正、站姿挺拔、精力旺盛。

家有三宝(儿子已上高一):现在初三考生开始面临中考体育考试。一些考生因为平常缺乏体育锻炼,现在都在为这项考试担心。我认为,“小六”的家长与其等到孩子中考时为体育成绩担心,不如在小升初准备阶段就为孩子打好这方面的基础。过硬的身体素质,不仅是迎接小升初一个很重要的条件,也是将来成功升学必不可少的指标之一。

在此建议家长可以提前测评一下孩子的身体素质,如果发现孩子在哪些方面还没达标,就可以提前做好锻炼提升的准备。

至于要如何锻炼过硬的身体素质,家长一定要让孩子做到“四个少”:少上网、少发怒、少偏食、少吃药。这个“少吃药”,是指孩子如果生病,药可吃可不吃的情况下,尽量不吃,而是通过食补来调节。另外,补品也尽量少吃或不吃。

内因决定外因,只有让孩子做好、做强自己,小升初就根本不会是什么坎儿,管它的政策千变万化呢!

责编:王敬川

篇5:小升初语文知识重点

含有夸张成分的成语

怒发冲冠 一目十行 一日千里 一字千金 百发百中 一日三秋

不毛之地 不计其数 胆大包天 寸步难行 一步登天 千钧一发

含有比喻成分的成语

观者如云 挥金如土 铁证如山 爱财如命 稳如泰山 门庭若市

骨瘦如柴 冷若冰霜 如雷贯耳 守口如瓶 浩如烟海 高手如林

春天

阳春三月 春光明媚 春回大地 春暖花开 春意盎然 春意正浓 风和日丽 春花烂漫

鸟语花香 百鸟鸣春 百花齐放 莺歌燕舞

夏天

赤日炎炎 烈日炎炎 骄阳似火 挥汗如雨 大汗淋漓 鸟语蝉鸣 万木葱茏 枝繁叶茂 莲叶满池

秋天

秋高气爽 天高云淡 秋风送爽 秋菊怒放 秋菊傲骨 秋色迷人 秋色宜人

果实累累 北雁南飞 满山红叶 五谷丰登 芦花飘扬 金桂飘香

冬天

天寒地冻 北风呼啸 滴水成冰 寒冬腊月 瑞雪纷飞 冰天雪地 寒气袭人

冰封雪盖 漫天飞雪 白雪皑皑 鹅毛大雪 冰封大地 寒风凛冽 寒风刺骨

早晨

东方欲晓 旭日东升 万物初醒 空气清醒 雄鸡报晓 晨雾弥漫 晨光绚丽

中午

烈日当头 丽日临空 艳阳高照 万里无云 碧空如洗

傍晚、夜晚

日落西山 夕阳西斜 残阳如血 炊烟四起 百鸟归林 华灯初上 夜幕低垂 日薄西山

夜深人静 月明星稀 夜色柔美 夜色迷人 深更半夜 漫漫长夜

城镇

风光秀丽 人山人海 车水马龙 宁静和谐

村庄

草木苍翠 竹篱瓦舍 山幽路辟 小桥流水

大楼、饭店

直指青云 古色古香 青砖素瓦 耸入碧云

工厂

机器轰鸣 铁流直泻 热气腾腾 钢花飞溅

商店

粉饰一新 门可罗雀 冷冷清清 错落有致

馆场

富丽堂皇 设施齐全 气势雄伟 金碧辉煌

学校

风景如画 闻名遐迩 桃李满天下

车站、码头

井然有序 杂乱无章 布局巧妙 错落有致

街道

篇6:小升初语文重点知识点

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二、 叙述方式:

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三、 记叙线索:

实物、人物、思想感情变化、时间、地点变换、中心事件(找线索的方法:标题、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抒情议论句)

四、 描写角度:

正面描写、反面描写

五、 描写人物的方法:

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六、 描写景物的角度:

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七、 环境描写分为: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八、 描写景物的方法:

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移步换景

九、 景物描写的作用: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的品质、衬托中心思想

二、 抒情方式:

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

二十、 说明顺序:

篇7:人教版小升初英语重点复习资料

表示疑问,有疑问词(在开头),回答有很多种可能。

常用疑问词:

What、When、Which、Who、Whose、Why、How

如何对划线部分提问:

1.将原问句翻译为汉语(在读中要将划线部分重读)。

如:His birthday is on the 5th of May .

他的生日在五月五日。

2.用汉语进行提问。

如上句,应该问:他的生日在什么时候?

3.根据汉语将所要提问的句子补充完整。

如上句When is his birthday ?

二、祈使句

表示请求或命令别人做某事或不要做某事。

肯定祈使句一定是以动词原形开头(有时有please),否定的祈使句一定是don’t加动词原形开头(有时有please)。

篇8:小升初英语重点知识

一、这道小升初考试题暴露的问题

(一) 不适合考小学生

我们先来认识试题中的两个关键词:“知识”与“命运”。“‘知识’是:1.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2.指有关学术文化的。”“‘命运’是:1.指生死、贫富和一切遭遇。2.比喻发展变化的趋向。”这两

入社会, 从没品尝人生酸甜苦辣的小学生来说, 对这两个词的理解, 尤其是对这两个词之间的因果联系的理解与把握是比较困难的。因此, 要想他们很好地作答此题, 是不现实的。不要说那些只有十一二岁的小学生, 就是成人, 或是饱经沧桑的耄耋老人, 对这个问题都难以做出较为科学而全面的回答。人们常说, 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由此可见, 能够真正领会“命运”内涵的人, 必须是成人, 或具有一定社会阅历的人, 让一些乳臭未干的小学生来谈“知识”与“命运”的关系实在太离谱。将那些考大学生, 抑或考职业人群的内容拿来考不谙世事的小学生, 可想而知, 这样的试题无论从哪个方面说都没有什么价值和意义, 作为“思想品德”学科考试题, 就更显得荒谬了。

只要在网上键入“命运”一词, 网友们对“命运”的解释或理解五花八门, 各不相同。笔者想问一下这道题的命制者:你们能结合社会实践、现实生活、国家政治制度和教育方针政策等科学而全面地阐释那道题吗?如果作为已经经历社会风风雨雨的命题者 (成人) 都不能对那道题做出科学而全面的阐释, 甚至感到模模糊糊, 却将它拿来考那些乳臭未干的小学生, 岂不荒唐可笑?

所以, 这道题不适宜小学生作答, 是一道考错了对象的考试题。

(二) 缺乏思想性和科学性

命制试卷是一项神圣而严肃的工作, 必须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和方法;如科学性原则、思想性原则、激励性原则等, 既要体现试题的效度, 又要确保试题的信度, 尤其要体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力避和远离消极、腐朽的试题内容。至于小学生试题, 更要注意思想性和科学性, 因为小学生的是非观念还未形成, 辨别良莠信息的能力差, 很容易受到不良思想和信息的影响, 因此, 必须贴近小学生的生活、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等。

笔者特意询问过几个考生, 问他们是怎样作答的, 有的说知识能改变命运, 理由还蛮多。——这些小考生大部分是平时聆听了一些心怀“知识能改变命运”思想观念的老师的说教而产生的一种“鹦鹉学舌”般的模仿行为, 并非对问题有了切身体悟和实质性的理解;有的说知识不能改变命运, 因为“命运”是上帝制定的, 人是无法改变的;有的说, 一个人仅有知识, 没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康的身体等, 知识是无用的……真是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 这是因为试题内容远离了考生——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等缘故。可见, 让小学生来谈“命运”, 而且还是在神圣的升学考试题中谈“命运”, 难道不是有问题吗?尤其是“命运”一词带有一定的“消极”和“迷信”色彩, 试想, 这样“阴暗而灰色”的问题叫小学生来思辨, 难道不怕这些“阴暗而灰色”的因素对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的小学生造成负面影响?

与其将这道题命名为“知识能改变命运吗?为什么?”, 还不如将其命名为“读书有用吗?为什么?”将“知识”改为“读书”, 贴近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认知水平和思维习惯, 显得直白, 易于理解, 便于作答;将“能改变命运”改为“有用”, 题目意思显得更具体, 更大众化和口语化, 尤其是没有了迷信色彩。这样一改, 既有助于学生对试题第二问的“为什么”的作答, 还增强了该题的思想性和科学性。

(三) 传递的思想观点有碍教育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教育质量, 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可是那道试题第一问的“标准答案”是“知识能改变命运”。很明显, 试题向人们传递了这样一种错误信息:“知识是万能的, 只要有了知识, 就万事大吉了, 人生就衣食无忧了。”所以, 该题的思想内涵与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国家法规相悖。依照那道题和该题第一问的“标准答案”来推理, 在学校教育中, 教师只要向学生灌输“知识”就行了, 没必要进行道德、情感、意志和个性等的教育, 也不必关注学生的身体;学生也不需要具备崇高的思想品德、丰富的情感、良好的个性和健康的身体素质等。

笔者斗胆地说, 我国教育经过了数十年的改革和发展, 各种各样、各类名目的改革此起彼伏, 耗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但得不偿失, “穿新鞋, 走老路”, 是每次教育改革的最终“收获”, 甚至还有“今不如昔”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提倡“因材施教”, 《礼记·学记》要求教育活动“不陵节而施”等等) 之嫌。在“知识能改变命运”的思想观念指导下的教育, 一张试卷决定学生的命运, 教育不讲“个性”, 漠视“差异”, 师生成了知识的奴隶, 没有节假日和双休日, 成年累月被“知识”撕扯着灵魂和肉体, 久而久之, 学生的灵性被死记硬背的“知识”吞噬殆尽, 失去了创造力, 成了外国人眼中的“标准学生” (只会背标准答案的学生) 。不少学生在“题海战术”中失去了自尊, 丧失了自信乃至生活的勇气和兴趣, 走向了沉溺网吧、早恋、酗酒、抢劫、杀人或自杀的道路, 使社会、家庭陷入痛苦的深渊。在教育的世界里, 科学、理性和人性已经渐行渐远。究其原因, 其中最主要的一点, 就是“知识能改变命运”这一原始的教育思想观念在捣鬼。。

“在以培养优秀人才为己任的刘道玉看来, 知识能力的过度开发会抑制人的能力和发展。保持第一名要用掉学生太多的精力, 状元不能代表什么。”“北大清华几乎招去了所有的状元, 他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又怎么样?如果继续争状元, 过去让我钦佩的北大清华就没有前途没有希望。”所以, 数学大师陈省身生前为中科大少年班题词:不要考100分。

(四) 试题命制者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责任心存疑

由上可知, 这道试题的命制者, 要么是专业素养问题, 要么是工作随意性问题, 这是当今社会教育越来越变得“混乱”或“无视科学”的例证。

为验证当下教师的专业素养, 主要是教育思想观念和专业水平, 笔者特意咨询过二十几位中小学教师, 笔者问他们:“知识能改变命运吗?”绝大部分教师回答:“能”, 只有少数几个教师回答:“不能”, 都列举了一些实例加以证明, 在这里不复述, 我们可以想象到。由此可见, 我国教师队伍的教育思想观念停滞不前或倒退现象严重, 专业化水平低下, 这样的教师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吗?回答肯定是否定的。因为教育思想观念决定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模式, 具体包括教师对教育和学生的认识及态度、对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方法和手段的运用等。

二、知识真的能改变命运吗

知识是死东西, 是一些没有生命的符号系统, 需要人的智慧系统来激活, 只有激活了的知识系统才能与人的智慧系统一道活动 (工作) 起来, 知识才能转化成生产力, 才能成为有价值和意义的东西。否则, 知识只能像那些堆在废品仓库里的破铜烂铁一样, 只有将破铜烂铁投入炼钢 (铁) 炉里冶炼之后, 才能变废为宝。可见, 缺少了人的智慧, 知识毫无用处。

每次世界中学生奥林匹克赛, 一等奖都是非我国中学生莫属, 为何我国的科学技术远远落后于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钱学森生前多次向温家宝总理质疑:“我们的学校为何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的话可谓寓意深刻。难道是我国的地理位置风水不好、不吉利, 影响了贵人的诞生?绝对不是!原因是我国的政治制度与管理体制制约了人才的发展, 我国目前尚不具备诞生和孕育杰出人才的环境和条件, 一是体制和制度的制约, 二是恶性循环的落后的经济条件的制约。

战国时期的赵括饱览兵书, 说起带兵打仗头头是道、满腹经纶, 可是他父亲死后, 赵王叫他带兵打的第一仗, 四十万将士全部被秦军活埋, “知识”最终带给赵括怎样的好“命运”?还如近些年高校频发研究生、博士生杀人或自杀事件, 能说这些人没知识吗?但他们为何自毁美好前程?主要原因有四:一是缺乏心理调控能力;二是私欲 (如虚荣心) 得不到满足;三是极端个人主义;四是漠视生命, 情感缺失等。所以, 上海海事大学女研究生杨元元在自杀前留下遗言:“知识不能改变命运”, “男子研究生毕业未找到工作回家种田, 父亲气急服毒”。

“……所谓‘知识改变命运’是一个美丽的谎言。李昌平早就说过, 农民的贫困是制度性贫困, 科技未必能够帮助农民致富, 反而会让农民更加贫穷;教育也未必能够让农民在未来致富, 却极有可能让农民在当下致贫……在社会底层的某个个人因为苦心读书, 龙门一跃, 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从而命运得以改变。这些故事对于某一个具体的个人, 可能是成立的。但是, 一个山村的整体, 却不可能通过这种方式而得到改变。正如一个打工妹, 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成为打工女皇, 居于跨国公司副总裁的高位, 但是打工妹这个阶层的整体, 不可能通过这种方式改变命运”。

由此可见, 知识是不能改变命运的。唯一能改变命运的, 是重视知识, 尊重人才, 不折不扣、一以贯之的国家政治体制和管理制度。

三三、规范教育行政决策和行为的设想

为了使教育行政部门真正起到监管、指导、引领教育的作用, 使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和行为符合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及教育规律, 提升教育行政部门自身形象, 提高教育行政部门工作效能, 国家和有关部门务必着实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 提升教育科研人员的专业水平

命制中小学毕业或升学考试题的人一般是当地教育科研部门的教师或管理者, 要想各种考试的试题尽可能不出问题, 使每一个试题都具有价值和意义, 实现试题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激励性、有效性等和谐统一的目的, 党和政府必须建立教育科研人员学习考评制度, 促使教育科研人员边工作边学习, 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 提升专业素养, 确保教育思想观念和专业能力等与时俱进, 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成为当地教育队伍中的领头羊, 具有引领所在地区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思想观念更新、教育改革和教育科研水平提升、教育实践能力提高的本领, 不至于沦为一般教育工作者, 甚至落后于一般教育工作者。

(二) 进一步完善教育监管法规

时至今日, 我国仍然缺乏对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和行为的监管法规, 引发了诸多教育事故, 给教育带来了不少损失, 但由于追究责任人责任的法规缺失, 事故责任人即使有错, 甚至犯了罪, 也毫发无损, 助长了教育行政部门某些人的乱作为或不作为恶习, 扰乱了教育秩序, 本是维持和确保教育工作正常开展的教育行政部门, 变成了扰乱“师心”、制造教育混乱、阻碍教育与师生共同发展的帮倒忙者。因此, 进一步建立健全针对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管法规, 对一些教育事故, 如前面谈及过的地方教育科研部门随意命制试题以及后面谈及的教育行政部门违法违规审批、兴办义务教育阶段重点中小学等, 要有追究责任的法律依据, 以此严肃和规范教育行政部门工作人员的决策和行政行为, 促使其科学决策, 严谨办事, 最终促进教育的正常化和科学化。再就是国家要建立社会、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的教育监督举报机制, 赋予社会、家长、学生对教育行政部门的乱作为行为的监督、举报权利, 给社会、家长、学生提供监督、举报教育行政部门乱作为行为的平台及路径。

(三) 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举办选拔性入学考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还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 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 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依据上述法律规定, 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不得审批或默认兴办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学校, 更不能带头或亲自操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选拔性入学考试, “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和民办中小学都必须均衡编班, 不得通过入学摸底考试、面试等手段, 对学生进行分等次编排所谓的重点班和非重点班。”据笔者所知, 不少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为了提升自己所在地区的教育质量和升学率等, 置国家法规于不顾, 或亲自督办, 或睁只眼闭只眼, 大办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学校, 主要是中学, 这种情况十分普遍, 前面说的那个试题就是出自该县小学毕业生升该县的重点初中 (这个县有两所重点初中。该县每年近两万名小学毕业生, 两所重点初中每年共招生五百余名新生, 升学率只有25%左右, 比当今考重点本科还难) 的文化测试题。初中阶段分重点学校 (班) 和非重点学校 (班) , 这样会加剧学生的两极分化——好学生放在一起, 自然会更好;差学生放在一起, 只会越来越差, 因为他们失去了榜样和目标, 已经被学校和社会贴上了“差生”的标签, 自尊和自信失落, 加之缺乏优秀师资和应有的教育资源, 这些学生还能“优秀”起来吗?此等教育, 严重侵害了青少年学生接受平等教育的权利。所以, 国家有关部门要严厉打击和惩处那些义务教育阶段“重点学校”的审批部门的责任人, 迅速取缔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学校 (班) ”, 这是为学生减负, 实现教育公平,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路径。

摘要:今年我国南方某县的小升初考试“综合科“”小学品德”部分有这样一道题“:知识能改变命运吗?为什么?”该题第一问的“标准答案”是“:知识能改变命运。”一看题目和“标准答案”, 就觉得这是一道既不适合小学生作答, 又缺乏思想性和科学性的试题。“知识能改变命运”的传统思想观念, 长期以来制约着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及规格。制定和完善对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行为的监管法规, 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 是实现教育科学化、规范化和有序化的重要工作。

关键词:知识,命运,试题,问题,小学生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Z]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 2006 (6) .

[3]中青在线.北大教授:大学正培养利己主义者[DB/OL].

[4]张淑玫.男子研究生毕业未找到工作回家种田, 父亲气急服毒[DB/OL].

[5]田松.什么知识, 改变谁的命运[J]领导文萃, 2009 (2) .

篇9:“数与代数”知识小升初预测卷

1. 你知道全国小学生的人数吗?这个数是由1个亿、2个千万、8个百万和9个十万组成的,这个数写作(),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是(),四舍五入到“亿”位约是()亿。

2. 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小三位数是(),把它分解质因数是()。

3. 医生给笑笑开了一瓶药,药瓶标签上写着“0.2mg(毫克)×250片”。医生开的处方上写着“每天3次,每次0.6mg,7天为一疗程”。这瓶药大约能用()个疗程。(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

4. 没有成活的树苗和已经成活的树苗的比是1∶4,那么成活率是()%,若有320棵树成活,则共植树()棵。

5. 在3.14、31.4%、3.141、π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7. 5千克比4千克多()%,6吨比()少50%。

8. 3小时20分=()小时

7.05升=()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9. 某班5名同学的体重分别是:小军23kg,小强21kg,小兵25kg,小丽24kg,小红22kg。如果把他们的平均体重记为0,那么这5名同学的体重分别记为:小军(),小强(),小兵(),小丽(),小红()。

10.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成功升空,2008年9月28日17时37分安全着陆。它在空中共飞行了()天()小时()分。

11. 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后,比原数增加6.3,原来的数是()。

二、想清楚后再作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 一个质数的因数仍然是质数。()

2. 2008年的上半年有181天。()

4. 把5克盐放入100克水中配成盐水,盐水的含盐率是5%。()

5. 一种商品打“八五折”出售,也就是把这种商品优惠了15%。()

三、动动脑筋,考虑好了再选择

1.一个大型体育场最多可容纳观众()人。

A. 50B. 500C. 50000D. 500000

2. 下面的分数中,()能化成有限小数。

A. 第一根长B. 第二根长

C. 两根长度相等

4. 估算下面三个算式的计算结果,最大的是()。

6. 淘气在教室生态角种了一颗豆子。下列单位中,()最适合测量豆子生长的高度。

A. 升B. 千克C. 厘米D. 米

7. 笑笑和淘气放学后一块儿回家。走了一段路程后,笑笑对淘气说:我己走了全程的40%,淘气说:我己走了全程的90%。()先到家。

A. 笑笑B. 淘气C. 无法确定

8. 如果8A=5B,那么A∶B=()。

9. 笑笑今年a岁,淘气今年(a+1)岁。再过5年他们相差的岁数是()。

A. (a+1)岁B. a岁C. 1岁

1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B. 除数比1小,商就比被除数小

C. 因为0.25+0.75=1,所以0.25和0.75互为倒数

四、考考你的计算能力,你可要细心了

1. 直接写出得数

x+25%x=250

4. 前2题化简比,后2题求比值

5. 估算

0.45×998≈69.859÷7≈

3.85+1.24≈6.55-3.54≈

五、解决下列问题,相信自己会解决得很出色

2. 爱心公园的门票原来每张80元,“六一”期间八折优惠,购买一张门票能省多少元?相当于降价了百分之几?

3. 一个果园去年产了4500千克的苹果,今年因为气候好,比去年增产了二成,今年产了多少千克苹果?

4. 王阿姨买了50000元定期五年的国家建设债券,年利率为3.14%,到期时,她想用利息买一台7500元的笔记本电脑,够吗?

5. 笑笑和淘气从相距4500米的两地同时相向出发,30分钟后相遇。已知笑笑和淘气的速度比是7∶8,笑笑和淘气的速度各是多少?

上一篇:民间借贷代理词原告下一篇:公司收银员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