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白居易和辛弃疾词四首

2024-05-03

谈白居易和辛弃疾词四首(精选5篇)

篇1:谈白居易和辛弃疾词四首

《谈白居易和辛弃疾词四首》教案

《谈白居易和辛弃疾词四首》教案 教学目的

一 指导学生领会在古代诗词鉴赏中应做到对所评论的对象,有深入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

二 学习“知人论事”的评析方法。

三 引导学生透过“情景交融”的现象对一些浅易古代诗词做简略评述。教学设想

一 这篇课文的难点在于:学生对四首词的写作背景和这篇评论的写作目的不易理解,因此在向学生布置自读预习前,一方面要介绍一些有关的资料,一方面要提示学生阅读时要反复对照四首词和评论文章。

二 这篇课文中作者提出的“情景交融”的文学现象和“知人论事”的评析方法均不难理解,但是,对其涉及到的一些较高深的理论问题,可采用深入浅教的方法,使学生止于了解,用于实践即可,达到能运用所学对一些浅易古代诗词做简略评述即可。

三 安排二教时。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导入课文,简介四首词的作者及四首词的特点,简介课文作者,反复诵读课文,师生共同解读课文,学习课文1、2段。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激发感情,导入课文:

古代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是现代中国人应当珍视、继承、发展的一个重要门类。在我们学习过的语文课中也有不少古代诗词,大家也可能自学过一些古代诗词。有哪一位同学把自认为最值得推荐给大家的,朗诵一首。(学生纷纷朗诵,然后教师挑选二首简短的书写在黑板上)请大家把这二首诗(或词)的突出优点评说一下。(可分思想感情、艺术特点,列出一、二条)小结:这二首诗(或词)的最突出之处,就表现在有深刻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上。看来评价古代诗词是离不开这两点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谈白居易和辛弃疾的词四首》(板书课题)就是评价和分析古代诗词的一篇典范性的评论文。(板书“评论文”)

二 四首词及作者: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山西省)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遂为下邽人。白居易诗作近三千首,在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讽谕诗是其创作的精华,继承和发展了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如《卖炭翁》(引导学生诵读其中的一些句、段)。感伤诗,如《琵琶行》(引导学生诵读其中名句“大珠小珠落玉盘”,“同是天涯„„”)达到了高度的艺术水平。闲适诗表现了诗人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如本课中的二首)。杂律诗多是耐人吟味的抒情短章(引导学生背诵《赋得古原草》)。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在金人占领的北方,自幼受祖父抗敌复仇的教育,始终未忘中原沦亡,国土分裂的耻辱。二十二岁时参加抗金起义,后归南宋,历任地方官,此时期有大量豪放词作,抒发了政治抱负和忧国之情。他力主抗金,收复失地,但均不被采纳。1180年受排斥、被免职。此后二十年间,大部分时间在乡间闲居。他常常一面尽情赏玩着山水田园风光和其中的恬静之趣,一面心灵深处又不停地涌起波澜,时而为一生的理想所激动,时而因现实的无情而愤怒和灰心,时而又强自宽慰,作旷达之想,在这种感情起伏中过了后半生。本课中所列二首辛词,即属于1180年后的清丽之作。辛词收入《稼轩词》有六百多首。

三 课文作者及写作背景:

朱光潜(1897—1986)中国现代著名美学家,安徽桐城人,曾先后在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任教。生前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中华金国美学学会名誉会长。主要著作有《西方美学史》、《美学拾穗集》、《谈美书简》和《艺文杂谈》等。

本文收入《艺文杂谈》出版于1981年12月,是作者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发表的一系列美学论著之一。这篇文章是作者美学理论付诸实践的一个典范之作。

四 诵读原词:

作者所选四首词,均涉及“闲适”二字。请大家诵读多遍之后,述谈一下这四首词在“闲适”中隐含的深层意义。(教师在提出这个问题时,不要过多限定,不必反复“启发”,让学生只谈点滴感受即可,如学生说不出所以然来,也不必硬性“挤压”)

五 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学习这两段课文,首先要解读。“解读”,即在读书的基础上,能够理解作者的写作原义,从而全面解释出来。

第一段:

作者用一句话交代了鉴赏对象和要点,概括了全篇的写作宗旨(即,谈写作本文的目的)“谈一谈白居易„„情调的道理,”有两层意思:(1)展示自己认识“道理”的根据(即,选择典型的情节可以烘托出生动具体的气氛和情调),因此,分析“四首词”的内容与特点必是课文的主体;(2)通过鉴赏“四首词”,阐释、概括了我国古典诗词创作涉及的艺术原理(即“道理”)。“趁便也谈一谈诗词的运用语言的精练。”这句话从语言运用的精练的角度道破了文学鉴赏的真谛: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离开对语言艺术的赏析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鉴赏。(此处不必过多讲道理,只要分清“语言的精练——语言运用的精练——语言的艺术这样一个认识过程即可)

第二段:

作者分析白词的第一首《忆江南》。

这一段从字面上看,作者先是扼要讲述创作背景(“白居易在杭州和苏州做了三年多的刺史„„《忆江南》大概也是这时期做的。”);解说“典型情节”的内容,分析其作用(“在北方回忆江南„„因为夏洪还没有到来”);趁便点评语言特点(“旧诗词的妙处在简练„„活现在眼前了”)。

此处可提出“情景交融”的问题,因为此种现象在诗词中最为明显,这首词的“情景”中反映了作的情趣。可以如下一段话作为此自然段的小结。

白居易以绚丽的色彩描绘江南春色,“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成为千古佳句,固然与诗人的文字功力分不开,更与他独钟江南的情结有关——他曾在那春意最浓的地方有过得以自慰的政绩。当诗人离开江南身居风沙弥漫的北国时,他重温江南春色,回顾当年作为,自是人之常情,旧时景、往日情使香山居士亦不平静了——他要浓墨重彩绘江南,他要引吭高歌忆江南。于是,“江花”“江水”亮丽千年不褪色,“能不忆江南”咏叹千年有回声。

六 课后思考题(作业)

背诵四首词 在反复熟读已学过课文的基础上,谈谈白居易第一首词是如何以以典型情节抒发情怀的。从第二段中选出三句你认为能代表朱光潜先生观点的话。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复习第一教时内容,检查作业,(师生共同回答上节课后思考题)。学习3—7段课文,归纳总结全课思想内容、写作特点。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复习旧课,检查上节课作业 本课是“谈白、辛的四首词”,这四首词均系典范之作,每个同学首先应熟读成诵。现在检查一下背诵情况。(只要四个学生每人背诵一首,根据背诵情况,稍加评议即可)

检查“白居易第一首词是如何以典型情节抒发情怀的。”

答案:作者首先从白词的语言精练谈起,认为“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全词的精华,简洁明了,有着无穷的意趣。从中能看出生命的流动和春天的灿烂。作者认为,这是因为白居易在写作时选取了典型情节、即选取了江花、江水这两个意蕴丰富的意象(情节),恰当而又准确地渲染了江南明丽的春天,同时又给人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引人遐思。

典型例句:

“旧诗词的妙处在简练,”“简练不等于简单。简单是一览无余,简练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有尽之言能传无穷之意,诀窍就在言是经过精选的,它有典型性,能代表或暗示出许多其他的东西。”

二、学习解读课3—7段

第三段:

作者分析了白居易的另一首《忆江南》

前一首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两句为全首的精华,这一首也有两句表现了两个情节,即:“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联系复习旧课中第二个问题,让学生再谈“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丰富的意象的作用)第一首中的两句突出的“景”,这一首两句中一个“寻”一个“看”是忆其当年的活动,突出的是一个“动”字!由此引申开去,说明白居易忆江南的原因除了那里的湖山秀美,还在于他在那里干出了不菲的政绩。而其政绩不菲恰与“寻桂子”“看潮头”有直接关系。因为这样的“情幽”与“闲适”之举是建立在作为一州之长的刺史的政清事简的基础上的,他并非腐败无能不理政事。

作者评析第一首词时为了突出渲染江南的春光明媚,运用了南方、北方景象的对照方法。在评析第二首时,则是通过反复的引用来比照其相似之处,从中阐释出深尽含义。如引白居易另两首相关的诗和他人关于桂树落子传说的记载,都是为了分析白居易的心情,也都暗示了他的政清事简。而引李颀的名句则是为了类此说明,白居易政清事简,悠然自得,充满了山林之乐。可见对两首词的评析,朱先生所用“模式”大体相似,方法又各有不同。(此处可强导学生进行比较)

第四段:

此段开始之前与第三段之间有一空行,这一空行是否是把全文分成两大部分的标志:(不是。只是表示前后是评析两个不同诗人的分界)

从这一段开始,作者开始评析辛弃疾的两首词,继续论证开头第段中提出的中心论点。

第四段作者评析了辛词《鹧鸪天》,侧重论证了典型情节和气氛、情调的关系。分析此段必先注意作者评析时如何抓住“情景交融”这一特点进入这首词的。朱先生先肯定这首词上阕的“景”(即早春农事),然后分析下阕参进人的情调,人的活动,并强调了“诗才显得有生气”,这事实上是说在写景中逐渐透出了“情调”,而这情调的透出,就在写景的继续中显现出来。这就是情景交融在一起了。作者在这首词的分析中显现出敏锐的目光。

除此之外,作者在这段中还特别提到了“知人论事”的分析方法。实事求是地分析了辛弃疾这个人在当时社会条件的所思所为。然后再扣住这些论其词作的思想感情,尽显其情节和情调的贴切、融洽。

提问:此段中作者引《摸鱼儿》、《祝英台近》两首词的用意是什么。(学生回答)

第五段:

让学生分析语言的精练之处,体味作者是如何把全段的重点放在词作语言所传达的意境上。问题如下: “明月别枝惊鹊”的“别”字,朱先生的分析与别人的不同,大多数专家以为:“别枝为别一枝,词意谓鹊因月明,惊飞不定,从这一枝跳到另一枝。”让学生辨别、分析一下。为什么说“明月别枝惊鹊”比“月落乌啼”说得更生动?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为什么倒装了更好。

最后教师归纳。

第五段:

这一段重点说明词作语言的精练之处。明示词作语言也可传达深远意境。(此段不做细分析,留给学生运用前几段所学知识,自己加以分析)

第六段:

作者归纳总结了全文论述的中心。通过情景交融——艺术形象——情节——典型性,肯定了选择典型情节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了语言精练的标准是广博的代表性和丰富的暗示性。(照应了开头)

第七段:

旁及了与语言的精练相关的诗词的语言还要有丰富的音乐性的问题,提示人们鉴赏诗词音乐性也很重要。

三、总结: 本文论述中心:通过四首词的评析,论述了选择典型的情节可以烘托生动具体的气氛和情节的道理;论述了语言精练对诗词的重要性。本文在写作上,作者依照从字面上遵循了,先扼要讲述创作背景,再解说“典型情节”的内容,分析其作用,并点评其语言特色,这样一个过程进行论述:从实质上,作者紧抓住“知人论世”这一点,并在此基础上完成阅读与分析活动。

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应该弄清“知人论世”与阅读欣赏文学作品有着不可分的关系。使学生明确并理解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四、作业 课堂练习(可以在讲课的过程中穿插进行)回答课后思考和练习题,一、二、三。

每一学生选取一首古代诗词,简评一下典型情节和语言精练方面的特点。(二百字左右即可)

篇2:谈白居易和辛弃疾词四首

一、教学目标(一)指导学生领会情节的典型性对古诗词的思想内容有着决定性作用。(二)使学生理解语言精炼是古诗词精髓所在。(三)增强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二、难点、重点分析(一)本文段落是如何划分的?分析:第一部分(第1段)谈写作本文的目的。第二部分(第2~3段)分析了白居易的两首词。第三部分(第4~5段)分析了辛弃疾的两首词。第四部分(第6~7段)总结了全文。(二)这篇评论从哪些方面入手来分析这四首词的?这些方面之间有何关系?分析:这篇文章是从典型的情节和精炼的语言两方面入手来分析和评论的。因为这四首词都“选择了典型的情节来烘托出生动具体的气氛和情调”,而这种典型的情节又是通过精炼的语言来表达的,两者共同作用,创设意境,表现主旨。(三)本文所说的典型情节是指什么?它和小说中的典型情节有何不同?分析:一般说来,情节是指叙事文艺作品中所描写的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由这种关系而衍生的一系列的生活事件,如小说中的典型情节就是指事情的经过和结局,但是抒情性的诗歌中一般没有这种情节。本文中的“情节”实际上是指诗歌中的意象或意象组合。文中又称之为“素材”、“形象”。所谓典型情节,也就是典型的意象或意象组合。那么,什么是意象呢?意象是渗透了作者主观情感色彩的物象(事物本身的形象),意象是构成诗歌意境的具体的、细小的单位。意境是主观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的境界交相融渗,达到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统一体。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而意象则是构成这一建筑的砖石。因此在这篇评论中,作者强调的是,每首词都能够选择典型的意象,来构成典型的意境,在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中,表现诗人的感情、意趣。比如在评论白居易的第一首词时,作者抓住了“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中的“红胜火”的“江花”(江边的桃花)、“如蓝”的江水等意象的分析,指出这首词以有尽之言传无尽之意,整个画面(意境)就活现在眼前了,可谓抓住了诗歌的要害。(四)从这篇诗歌评论中可以看出作者阅读、欣赏诗词时运用了哪些方法?分析:一是知人论世法。在分析辛弃疾的第一首词的主旨时,作者就运用了这种方法,从而深刻地领会了隐藏在语言文字背后的作者的真实情感、主旨。二是研读揣摩法。比如分析《西江月》时,作者就“明月别枝惊鹊”中的“别”字大做文章,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出用“别”产生的特别的韵味。三是比较阅读法。在分析白居易第二首词时,作者能将它和前一首相比较,在评论《鹧鸪天》时,能将辛弃疾的另外两首诗拿来比较,既强调了作者的观点,又扩大了读者的视野。四是展开想象法。比如评论白居易的第一首词时,作者展开想象的翅膀,描绘了江边红胜火的景象,帮助读者进入词所描绘的境界,作者又想象出北国萧索的景象,两种意象放在一起,读者就不难理解诗人在诗中所流露出的思想感情了。

三、教学过程设计(一)激发感情,导入课文。古代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是现代中国人应当珍视、继承、发展的一个重要门类。在我们学习过的语文课中也有不少古代诗词,大家也可能自学过一些古代诗词。有哪一位同学把自认为最值得推荐给大家的,朗诵一首。(学生纷纷朗诵,然后教师挑选二首简短的书写在黑板上。)请大家把这两首诗(或词)的突出优点评说一下。(可分思想感情、艺术特点,列出一、二条。)小结:这两首诗(或词)的最突出之处,就表现在有深刻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上。看来评价古代诗词是离不开这两点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谈白居易和辛弃疾的词四首》(板书课题)就是评价和分析古代诗词的一篇典范性的评论文(板书“评论文”)。(二)四首词及作者。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山西省)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遂为下邽人。白居易诗作近三千首,在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讽谕诗是其创作的精华,继承和发展了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如《卖炭翁》(引导学生诵读其中的一些句、段)。感伤诗,如《琵琶行》(引导学生诵读其中名句“大珠小珠落玉盘”,“同是天涯„„”)达到了高度的艺术水平。闲适诗表现了诗人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如本课中的二首)。杂律诗多是耐人吟味的抒情短章(引导学生背诵《赋得古原草送别》)。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在金人占领的北方,自幼受祖父抗敌复仇的教育,始终未忘中原沦亡、国土分裂的耻辱。22岁时参加抗金起义,后归南宋,历任地方官,此时期有大量豪放词作,抒发了政治抱负和忧国之情。他力主抗金、收复失地,但均未被采纳。1180年受排斥、被免职。此后二十年间,他大部分时间在乡间闲居,常常一面尽情赏玩着山水田园风光和其中的恬静之趣,一面心灵深处又不停地涌起波澜;时而为一生的理想所激动,时而因现实的无情而愤怒和灰心,时而又强自宽慰,作旷达之想,在这种感情起伏中过了后半生。本课中所列两首辛词,即属于1180年后的清丽之作。辛词收入《稼轩词》有六百多首。(三)课文作者及写作背景。朱光潜(1897~1986)中国现代著名美学家,安徽桐城人,曾先后在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任教。生前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名誉会长。主要著作有《西方美学史》、《美学拾穗集》、《谈美书简》和《艺文杂谈》等。本文收入《艺文杂谈》,出版于1981年12月,是作者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发表的一系列美学论著之一。这篇文章是作者美学理论付诸实践的一个典范之作。(四)诵读原词。作者所选四首词,均涉及“闲适”二字。请大家诵读多遍之后,述谈一下这四首词在“闲适”中隐含的深层意义。(教师在提出这个问题时,不要过多限定,不必反复“启发”,让学生只谈点滴感受即可,如学生说不出所以然来,也不必硬性“挤压”。)(五)学习课文第1、2段。学习这两段课文,首先要解读。“解读”,即在读书的基础上,能够理解作者的写作原义,从而全面解释出来。第1段:作者用一句话交代了鉴赏对象和要点,概括了全篇的写作宗旨(即谈写作本文的目的)。1.“谈一谈白居易„„情调的道理,”有两层意思:①展示自己认识“道理”的根据(即选择典型的情节可以烘托出生动具体的气氛和情调),因此,分析“四首词”的内容与特点必是课文的主体;②通过鉴赏“四首词”,阐释、概括了我国古典诗词创作涉及的艺术原理(即“道理”)。2.“趁便也谈一谈词的运用语言的精炼。”这句话从语言运用的精炼的角度道破了文学鉴赏的真谛: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离开对语言艺术的赏析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鉴赏。(此处不必过多讲道理,只要分清“语言的精炼——语言运用的精炼——语言的艺术这样一个认识过程即可。)第2段:作者分析白词的第一首《忆江南》。这一段从字面上看,作者先是扼要讲述创作背景(“白居易在杭州和苏州做了三年多的刺史„„《忆江南》大概也是这时期作的。”);解说“典型情节”的内容,分析其作用(“在北方回忆江南„„因为夏洪还没有到来”);趁便点评语言特点(“旧诗词的妙处在简练„„活现在眼前了”)。此处可提出“情景交融”的问题,因为此种现象在诗词中最为明显,这首词的“情景”中反映了作者的情趣。可以如下一段话作为此自然段的小结。白居易以绚丽的色彩描绘江南春色,“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成为千古佳句。这固然与诗人的文字功力分不开,更与他独钟江南的情结有关——他曾在那春意最浓的地方有过得以自慰的政绩。当诗人离开江南身居风沙弥漫的北国时,他重温江南春色,回顾当年作为,自是人之常情,旧时景、往日情使香山居士亦不平静了——他要浓墨重彩绘江南,他要引吭高歌忆江南。于是,“江花”“江水”亮丽千年不褪色,“能不忆江南”咏叹千年有回声。(六)学习解读课文3~7段。第3段:作者分析了白居易的另一首《忆江南》。前一首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两句为全诗的精华,这一首也有两句表现了两个情节,即:“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联系复习旧课中第二个问题,让学生再谈“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丰富的意象的作用)第一首中的两句突出的“景”,这一首两句中一个“寻”一个“看”是忆其当年的活动,突出的是一个“动”字!由此引申开去,说明白居易忆江南的原因除了那里的湖山秀美,还在于他在那里干出了不菲的政绩。而其政绩不菲恰与“寻桂子”、“看潮头”有直接关系。因为这样的“情幽”与“闲适”之举是建立在作为一州之长的刺史的政清事简的基础上的,他并非腐败无能不理政事。作者评析第一首词时为了突出渲染江南的春光明媚,运用了南方、北方景象的对照方法。在评析第二首时,则是通过反复的引用来比照其相似之处,从中阐释出深层含义。如引白居易另两首相关的诗和他人关于桂树落子传说的记载,都是为了分析白居易的心情,也都暗示了他的政清事简。而引李颀的名句则是为了类比说明,白居易政清事简,悠然自得,充满了山林之乐。

篇3:谈白居易和辛弃疾词四首

一、悲剧体现:抗争

辛弃疾词中充满了斗争与抗争, 因此他的词在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抗争中就彰显着人生的悲剧。

(一) 对腐败社会状态的抗争。

辛弃疾出身于官宦之家, 幼年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 儒文化的家教使他具有坚定的经世济民的用世之志。纵观其一生, 辛弃疾的“克复神州”的意志贯穿其始终。而这种救国救民的用世思想早就为他的生命历程埋下了悲剧性的隐患。当这种思想和当时偏安一隅、毫无斗志, 只争朝夕安稳之态的南宋朝廷相碰撞的时候, 就显现出强大的撞击力。

范开于《稼轩词序》中说辛弃疾:“一世之家, 以气节自负, 以功业自许。”自负豪气气节的辛弃疾迫切希望横槊挎刀, 沙场点兵, 北伐救国。他的积极进取主战北伐的政治理想和当时苟且偷生的朝廷大势相互冲突。个人命运和现实的腐败状态相悖, 形成了辛弃疾极端的生存际遇, 而他的悲剧抗争也孕育在其人生际遇中。

辛弃疾并没有屈服, 而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地抗争, 有“马革裹尸当自誓, 峨眉伐性体重说” (《满江红》) , 以战死沙场、为国捐躯为荣;有“事无两样人心别, 问渠侬, 神州毕竟, 几番离合” (《贺新郎》) , 质问当权者的懦弱无能, 也为国土分崩离析而痛心, 有“千古李将军, 夺得胡儿马” (《卜算子》) , “射虎山横一骑, 裂石响惊弦” (《八声甘州》) 的对李广、孙权等奋勇杀敌、千古留名的英雄的赞扬;同时也有“不念英雄江左老, 用之可以尊中国” (《满江红》) 的指责朝廷的不爱惜人才的愤恨和无奈。

面对腐败的朝廷、无心无力北伐中原的现实, 辛弃疾这样的英雄并没有放弃理想, 而是艰苦却坚定地抗争, 纵然自己因为种种原因罢官归家, 失去报国良机, 也仍不忘勉励友人为抗金作一份贡献。如《满江红·送李正之刑入蜀》:“东北看惊诸葛表, 西南更草相如徼。把功名, 收拾付君侯, 如椽笔。”正是在这种抗争中悲剧力量开始彰显。

(二) 对失意人生的抗争。

面对阴暗贪安的政治环境, 腐败的现实状态, 朝廷对英雄的弃用, 失意的人生并没有给辛弃疾带来失意的人格。正如《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从落魄失意的人生中却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安慰, 这属于辛弃疾的独立人格, 也属于辛弃疾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抗争。

辛弃疾一生失意, 晚年更是悲苦。“怅平生, 交游零落, 只今余几?”“不恨古人吾不见, 恨古人, 不见吾狂耳, 知我者, 二三子” (《贺新郎》) 。他的友人相继过世, 知音也相继凋零。无人知晓自己, 郁闷难填。“自昔佳人多薄命, 对古来, 一片伤心月”, 有治国平天下之才而不得中用, 遭到冷落。更有“老大哪堪说” (《贺新郎》) 和“甚矣吾衰矣” (《贺新郎》) 的英雄迟暮的落寞。

但是正如王光文《中国古典文学的悲剧精神》所说:“辛弃疾真正伟大之处在于他失意而不失志, 失势而不失威。”[1]P261譬如他欣赏陶渊明的淡然处之和安贫守分, 但更认为人要追求理想, “须信此翁未死, 到如今, 凛然生气, 吾侪心事, 古今长在, 高山流水” (《水龙吟》) 。失意的人生并不会让他失去“古今长在”的英雄事业的执着。

辛弃疾少年是“少年横槊, 气凭陵, 酒圣诗豪余事” (《念奴娇》) , “壮岁旌旗拥万夫, 锦襜突骑渡江初” (《鹧鸪天》) 的将帅。中年之后失去运势, 不受重用, 沉沦下僚, 却无法掩盖其属于英雄的威势。面对在江南烟雨中失去北伐讨金、收复旧山河斗志的朝廷, 辛弃疾不放弃、不抛弃, 壮心不已, 所以他在晚年老迈、隐居山林时, 仍清楚地记得少年时候的战争岁月, “挥羽扇, 整纶巾, 少年鞍马尘” (《阮郎归》) 。失意的人生无法让他失去忘记曾经的峥嵘岁月。《贺新郎·把酒长亭说》:“剩水残山无态度, 被疏梅, 料理成风月。”对江山零碎, 朝廷无作为, 国势危殆, 全仗“疏梅”, 即少数爱国人士去力挽狂澜的做法表示出强烈不满。他更有“神甚放, 形则眠, 鸿鹄一再高举, 天地睹方圆”这样明确表达自己虽然隐退, 但意志并未消沉的豪气语词。

在失意的人生的过程中, 他从不失去属于英雄的尊严和骄傲, 在明知不可为中书写着“舍我其谁”的担当和抗争。

(三) 对抛弃英雄的行为的抗争。

南宋朝廷无心北伐, 而朝中上至皇帝下至官员都沉溺于歌舞升平之中, 偏安一隅, 自然不会重用辛弃疾这样的抗金英雄, 也不会支持他的抗金北伐的理想, 有的只是无情地打压和排挤, 有的只是对英雄的抛弃。

辛弃疾在南渡后的40余年里, 一直处于颠沛流离中, 13年中连续调换14任官职。在42岁后的20余年里, 除去出任地方文职外, 他竟罢居江西上饶18年之久。之后, 他带着“倦客新丰, 貂裘敝, 征尘满目” (《满江红》) 的绝望, 归隐山林, 不久后逝世。

面对现实中朝廷对英雄的无情打压和抛弃, 辛弃疾展现的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抗争, 述之于词中的有“汗血盐车无人顾, 千里空收骏骨。正自断, 关河路绝” (《贺新郎》) , 这是对当权者压制人才的无情揭露和嘲弄。有“笑富贵, 千钧如发。硬语盘空谁来听” (《贺新郎》) ;这是对救国救民的执着和对当权者不支持这样的执着的绝对批判。

在反抗抛弃英雄的行为的斗争中, 辛弃疾更多的是坚持自己的理想,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坚强, 一种完全理性状态下的自主抗争和反击。如“夜半狂歌悲风起, 听铮铮, 阵马檐间铁” (《贺新郎》) , 这是对友人抗金复国的勉励, 也是对自己的远大理想的坚持和自勉, 还是对抛弃英雄的抗争, 更多的是毫不动摇的决然和执着。“我最怜君中宵舞, 道男儿, 到死心如铁, 看试手, 补天裂” (《贺新郎》) , “想剑指三秦, 君王得意, 一战东归” (《木兰花慢》) 。英雄的使命就是要为国为民奋斗终身而不放弃, 纵使异力的阻扰和压制, 也不能扑灭英雄心中那燃烧的执着火焰。

艰难的社会现实, 失意的人生, 外力对英雄的抛弃和打压, 都无法动摇辛弃疾对理想的追求, 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这种抗争无畏、无惧、无悔, 而这种抗争也正是悲剧精神的核心所在。“面对灾难, 他们敢于殊死抗争, 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去超越苦难和死亡, 从而显出超常的生命力, 把主体自身的精神和人的意志力提升到崭新的高度, 展示出人生的全部价值”。[3]P126辛弃疾在面对这些外在的苦难时坚决抗争, 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情冲动完成了对苦难的抗争, 在自身悲剧命运不可抗拒的压力下毫不退缩, 并在理性心态下自主抗争, 实现了真善美的人性和昂扬生命力的绽放。

二、悲剧体现:超载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是一种悲剧, 同时也是一种超越。正如王光复在《中国古典文学的悲剧精神》所说:“悲剧的价值在于超越时空, 超越古今, 超越生命, 超越自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样的悲剧的超越性在于不在乎能与不能, 而是“不可不能”。

超越是对于现实状态的清醒认识后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自我牺牲的悲壮, 在自我涅槃过程实现刹那间生命力的绽放的崇高;超越是源于痛苦的现实, 在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情冲动下用以身殉道的方式去追求和捍卫自身的人生价值;超越是在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后展现的人格的完美和圣人价值的表现。辛弃疾在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抗争中也实现了对苦难现实的超越, 实现了自身价值的彰显。

(一) 超越:以身殉道的的悲壮。

辛弃疾一生孤傲狂放, 他的词是英雄一生悲苦的展现。他的词充分显现了爱国英雄渴望用心尽力为国尽忠的心情, 渴望用血与肉去护持国家, 实现“闻道清都帝所, 要挽银河仙浪, 西北洗湖沙” (《水调歌头》) 的自我牺牲和以身殉道的精神。

英雄的一生就是为国为民、不辞劳苦、自我牺牲的一生, “袖里珍奇光五色, 他年要补天南北” (《满江红》) , 不论遭受何种打击、多少磨难, 他都不放弃。他以一颗殉道的心苦苦坚持, “道男儿, 到死心如铁”, “看依然, 舌在齿牙劳, 心如铁”。纵使隐居山林, 他也不曾忘记心中的执着, 也总是想着“事有可为, 杀身不顾” (《论盗贼札子》) 。

1. 以身殉道是“无人相和”的产物。

辛弃疾是孤独的, 他的远大理想被当权者抛弃不顾, “落日楼头, 断鸿声里, 江南游子”;他的友人相继凋零, 知音难寻, “知我者, 二三子”。于是, “把吴钩看了, 栏柏拍遍, 无人会, 登临意”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 于是, 辛弃疾总是纵身酒醉迷离之中, “总把平生入醉乡”, “独立苍茫醉不归”。无人相和的他只能在酒醉状态下找寻以身殉道的价值所在和人性升华的肯定, 忘却有限的生命历程, 去探寻更深层次的“道”, 以有限的生命去超越道的存在, 实现无限的人生价值的趋近和沉淀, 为以身殉道找到可以寄托的价值实现。

2. 以身殉道是源于现实压迫的崇高悲鸣。

“腰间剑, 聊弹铗” (《满江红》) , “人散后, 月明时, 试弾幽愤泪空垂” (《鹧鸪天》) , “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菩萨蛮》) 。词人以“殉道”的方式去追求捍卫自身所独有的人生生存价值, 以“殉道”的方式来表达对现实的控诉和不满, 以“殉道”的方式去显现自身理想的无奈破灭的不甘, 以“殉道”的方式去实现最后属于英雄的崇高和悲壮美, 并在“以身殉道”中实现人性的复活、个人价值的实现和真善美的瞬间绽放。

3. 以身殉道源于被“主流社会”抛弃的“边缘人物”对现实对自身现状的不满足。

辛弃疾向往曹刘式的英雄, 却最终成为“边缘人物”而一生不得重用, “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 (《菩萨蛮》) 写出了愿望和现实的矛盾, 以及恢复中原的艰难;“被白发, 欺人奈何” (《太常引》) 道出了英雄迟暮的艰难和辛酸。他更多的是不满足现状, 不满足人生, 不满足英雄价值的埋没。所以他有着“马革裹尸为自誓”的“殉道”精神, 并用“殉道”的方式表达出多现状的强烈不满。

辛弃疾对充满苦难和压迫的现实世界的独特感受和超越形成了独特的新的独立人格, 这种人格在“以身殉道”的超越中源于痛苦而又远离痛苦, 实现了人生哲理化的沉思和英雄价值的思考。

(二) 超越:自我涅槃的崇高。

“涅槃”即为超脱死亡, 即不俱痛苦, 义无反顾, 提升自我的执着追求。凤凰浴火涅槃而得重生, 同时凤凰又何尝不是在火的煎熬中放弃已然的生命的存在去寻找下一次的生命, 一种超越原先的存在。辛弃疾的人生同样如此, 他的“自我涅槃”是对残酷现实的必然选择, 也是理想和现实相冲突时的刹那间的生命绽放, 从而实现对生命和苦难的超越。

1. 自我涅槃是面对残酷现实的必然归宿。

现实中国事的衰微和英雄无用武之地, 如《摸鱼儿》上篇“春且住, 见说道, 天涯芳草无归路”及下篇“长门事, 准拟佳期又误, 峨眉曾有人妒”, 让执着于报国的辛弃疾满腔抱负无以为展, 最后成为“和泪看旌旗” (《定风波》) 的末路英雄。现实的残酷, 坎坷的人生, 犹如烈火焚烧了辛弃疾的英雄执着, 但也给了他重生的机会, 毁灭与重生, 都见证了一份属于他的英雄涅槃的悲壮。现实中垂垂老去的他在词中仍显示着他宁死不屈的斗志,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破阵子》) 是英雄的回首;“看风流慷慨, 谈笑过残年” (《八声甘州》) , “白发三千丈, 一笑人间万事” (《贺新郎》, 是英雄的淡然。

现实的压迫, 使得辛弃疾在抗争中涅槃, 坚持自己的所求, 追求自己的所求, 却不留恋和贪慕, 在放弃中追求, 在舍弃中把握, 在生命中涅槃, 达到超越物外所求和苦难的存在。他用“笔作剑锋长” (《水调歌头》) 在词中展现着不灭的追求、不死的渴望。辛弃疾放下现实的迷茫和失措, 在词中中重新找回自己, 一份英雄的尊严, 一份亘古不变的执着, 并在其中实现英雄的人性升华。

2. 自我涅槃是刹那间生命的绽放。

正如王振复在《中国美学范畴史》中所说:“人性的本质就是在煞那间中践履此在生命的超越, 此间生命是有限的, 但有限的此在生命将以无限的方式去超越有限, 在超越的过程中体验无限。”[2]P279自我涅槃的光芒体现在刹那间的生命绽放, 也同时在刹那间的辉煌中体现无限的超越。

辛弃疾生命中刹那间的生命绽放就体现在他的酒词作中。辛弃疾写了大量的酒词作, 词中也有大量的酒醉、狂歌、醉舞的意象。如“说剑论诗馀事, 醉舞狂歌欲倒, 老子坡堪哀” (《水调歌头》) , “狂歌击碎村醪盏, 欲舞还怜衫袖短” (《玉楼春》) , “醉舞且摇鸾凤影, 浩歌莫遣鱼龙泣” (《满江红》) , 等等。辛弃疾这些貌似疯狂的举动, 在酒的刺激下将他那种强烈的忧愤、难平的压抑激发成人性的极度张扬和生命激情的飞舞跳动。这种境界就是在“醉酒”“醉舞”体验中去实现刹那间的人性超越, 达到至情至性的瞬间绽放。

辛弃疾的醉酒词彰显着生命和个体人生价值的实现, 此间生命是有限的, 用有限的生命以涅槃的方式去超越, 并在超越中体验无限的生命意义和价值追求, 从而达到一种人性的升华和价值沉淀的优越安慰。同时辛弃疾的狂放傲然的生命激情的展现正是在此间词中的刹那间的生命显现于一瞬的成熟。

辛弃疾的酒词中渗透着孤、幽、愤的情怀, 并将这种情怀以“醉酒“的方式将刹那间的人性显示出来, 在刹那间的流程中渗透着源于痛苦而又超越痛苦后的人生观的成熟, 实现自我涅槃的崇高和悲壮。

辛弃疾的词中渗透着英雄事业的艰难, 理想抱负的难以延伸, 深沉幽隘的心情。但是他并没有放弃执着, 而表现出超越现实苦难后的乐观执着, 在与强大的恶势力搏斗中, 抛却现实的苦难, 而以自我涅槃的方式致力于展示遗世独立的壮美人格和昂扬的生命斗争力, 展示被世俗所遗弃的纯正、纯善之美, 展示“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独特人格力量, 这是对此间生命的超越。

(三) 超越:圣人价值的体现。

所谓圣, 正如王振复在《中国美学范畴史》中所说:“其一, 圣是人;其二, 圣是人格典范。”[2]P292圣人也是人, 是极度典型的血肉之躯的存在, 是人的人格无限超越之后所形成的人格典范。这种典范是避免了人格缺陷的完美人格, 是对缺陷人格的内在超越和外在离异, 从而达到一种凌驾于世俗缺陷人格的超然体验。

辛弃疾的人格力量是个体生命所追求的典范, 是一种超越了凡俗的圣人价值的体现。辛弃疾出身官宦之家, 一生致力于复国救民。如“平生塞北江南, 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觉, 眼前万里江山” (《清平乐》) , “算平戎万里, 功名本是, 真儒事, 公知否?” (《鹧鸪天》) 纵使一生坎坷, 困难重重, 辛弃疾也从未放弃过对理想的追求, 如“见君谏疏频上, 谈笑挽天回” (《水调歌头》) 。但是英雄事业未竟, 闲居在家, 失去报效国家的机会。然而纵使垂垂老矣, 辛弃疾也不曾失去他作为战斗英雄的追求。就算在逆境中, 在“饶床饥鼠, 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 (《清平乐》) ”的破屋里, 他所看见的也还是“眼前万里江山” (《清平乐》) 。这种执着的斗志就是向着理想的无限趋近, “一个人只要在命运当中向着本真存在奔赴, 向道无限的生成, 他就是圣者”。[2]P296

“圣, 菩萨, 佛, 都是一种有限生命的无限超越的主体”。[2]P296英雄的生命也是有限的, 在有限的生命里辛弃疾无法完成收复山河的愿望, 但是他并不放弃, 在英雄迟暮的晚年仍执着于理想的追求, “记功名, 万里要吾身, 佳眠食” (《满江红》) , “莫信蓬莱风浪隔, 垂天自有扶摇力” (《满江红》) 。还有正如他66岁时写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年少万兜鍪, 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年迈老矣, 却壮志不已。在有限的生命里不断地追求无限的超越, 在超越中实现向着无限的趋近和奔赴, 他就是圣人, 同时在趋近和奔赴的追求里成就圣人价值的实现和人格典范的彰显。

辛弃疾身处一个战火硝迷、刀光剑影的动乱时代, 胸怀匡复之志、驱虏之心, 却因为时代和当权者的原因, 无法实现抗金复国、救民于水火的理想, 郁愤一生。这是国家的不幸, 但正如赵翼在《题遗山诗》所说的:“国家不幸诗家幸。”他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沉郁顿挫的豪气篇章, 他的词中充满着抗争, 在抗争中体现着他具有悲剧性的一生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豪情, 并在抗争中实现英雄的人生价值和生存价值的超越, 成就了悲情英雄的价值彰显和昂扬生命力的绽放。

参考文献

[1]王光文.中国古典文学的悲剧精神[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12.

[2]王振复.中国美学范畴史[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9.4.

[3]邱心紫.悲剧精神和民族意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篇4:浅谈辛弃疾爱国词作的源泉

摘要:本文结合辛弃疾的生平,对最能代表其精神风格的爱国词作光耀后世的三股源泉进行浅析。时势造英雄,英雄写壮词,辛弃疾将词的创作与社会人生和人格精神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他“精忠自许,白首不衰”的一生,就是他爱国词作的源泉。

关键词:辛弃疾爱国词作源泉

最能代表辛词“英雄之词”精神风格的就是他的爱国词作,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股源泉:

一、辛弃疾生活的南宋时代是他爱国词作的现实基础

回顾中国历史,1127年金人振旅南下,二帝被掳,中原沦陷。到高宗即位,南宋建立,遂成南北分裂的局面,时代的突出特点是民族矛盾空前尖锐,反民族压迫的斗争风起云涌。统治阶级内部的战和之争格外复杂激烈,女真贵族推行了残酷的民族压迫政策,对汉族人民的反抗,动辄加以极刑,有着爱国精神和传统的中原人民,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抗金斗争。但南宋统治集团不思复国,反而对于坚决抗战的人民和爱国志士进行镇压打击,辛弃疾身处国家民族危急存亡之际,目睹哀鸿遍野的残酷现实,深感报国无门的痛苦滋味。这使他的词获得了反映深厚社会内容的重大题材,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辛词能唱出时代的悲歌,反映出社会的苦难,表现了人民的希望和理想,首先就是因为他的爱国词作深深植根于时代的土壤之中。

二、辛弃疾传奇式的战斗经历、爱国生涯是他词作的生活基础

辛弃疾从小就接受了儒家文化、爱国主义、尚武精神等多种思想的教育熏陶,他青少年时代就是在沦陷于金国的“白区”度过的,这培养出了他忧国愤时的主体意识,树立起了抗金以恢复中原的雄心壮志。他22岁时就聚众两千抗金,后来率众归于义军首领耿京。南归以后,他历任两湖、江西等地方官员,统军治民,积极备战,着眼恢复。他的这种政治生涯、军事经历,不仅提升了他的爱国思想,扩大了他的视野和心胸,也使其爱国词作内容更丰富,意义更重大,风格更豪放。他的词既不同于晏欧的“文人之词”,也不同于柳周等人的“词人之词”,而是地地道道的英雄之词。

三、辛弃疾的忠肝义胆、高风亮节是他爱国词作的思想基础

“诗言志”,辛弃疾的人格操守和精神魅力奠定了他领袖一代、雄视千秋的思想基础。

(一)深切怀念中原山河,热情宣传抗金复“原”。对处于金人铁蹄蹂躏下的中原山河和沦陷区的人民,辛弃疾魂牵梦绕,念念不忘:“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对祖国对人民他深切同情,忧心如捣:“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对金族侵略者他同仇敌忾,表现了强烈的憎恨,幻想着让“汉水东流,都洗尽。髭胡膏血”。他以恢复中原为己任,时时刻刻都不忘宣传抗金主张,激励抗金斗士。对于坚持抗金主张的人,他热烈歌颂;对于有利抗金事业的事,他大力支持。总之,辛弃疾的一喜一忧,无不与恢复中原山河、抗金事业相联系,他的爱国词作以雄骏之笔,喷薄之气,足以警顽起懦,振聋发聩,其战斗作用、鼓舞作用是十分突出的。

(二)强烈谴责妥协投降,无情揭露腐朽苟安。南宋是一个患了软骨病的王朝,辛弃疾对这些投降误国、苟且偏安的统治者进行了严厉的指责和辛辣的讽刺:“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是揭露丧权辱国的投降政策的恶果;“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是揭露统治者对抗战事业设置的重重障碍;“英雄事,操刘敌,被西风吹尽,了无陈迹”是对畏敌如虎的统治者的尖锐指斥;“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是对主和派的强烈警告;“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李蔡为人在中下,却是封侯者”,这是对统治者摧残压抑抗战人士罪行的控诉;对那些置国家安危于不顾,只追求个人富贵名利的达官贵人们,辛弃疾把他们比作“滑稽”,他们的种种丑态都难逃辛笔的挞伐。

(三)抒发请缨无路的悲愤,反映怀才不遇的苦闷。辛弃疾南归之后,因负有时誉,统治者表面上还得重用他,但实际长期投闲置散,使他的满腹经纶,一筹莫展。因此,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愤慨悲叹成为其爱国词作的又一主题。他仰天长啸,悲愤填膺:“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他登高临远,抒发英雄落寞、志士失意的情怀:“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他吊古伤时,表达忧在天下,心系兴亡的胸襟:“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他常常因无所作为年华老大发出深沉慨叹:“楼观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在黑暗腐朽的现实面前,他常常感到抗战力量势单力薄,自己知音稀少:“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可贵的是辛弃疾身处逆境能坚持抗金主张,遭打击仍不松懈爱国斗志。“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处境那么荒凉凄清,万里神州却始终萦绕心头,其爱国之情真可以说是坚定不移,至死不渝。因此,辛弃疾“精忠自许,白首不衰”的一生,是其爱国词作的源泉。

篇5:谈白居易和辛弃疾词四首

三、谈白居易和辛弃疾的词四首教案

一、教学目标(一)指导学生领会情节的典型性对古诗词的思想内容有着决定性作用。(二)使学生理解语言精炼是古诗词精髓所在。(三)增强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二、难点、重点分析(一)本文段落是如何划分的?分析:第一部分(第1段)谈写作本文的目的。第二部分(第2~3段)分析了白居易的两首词。第三部分(第4~5段)分析了辛弃疾的两首词。第四部分(第6~7段)总结了全文。(二)这篇评论从哪些方面入手来分析这四首词的?这些方面之间有何关系?分析:这篇文章是从典型的情节和精炼的语言两方面入手来分析和评论的。因为这四首词都“选择了典型的情节来烘托出生动具体的气氛和情调”,而这种典型的情节又是通过精炼的语言来表达的,两者共同作用,创设意境,表现主旨。(三)本文所说的典型情节是指什么?它和小说中的典型情节有何不同?分析:一般说来,情节是指叙事文艺作品中所描写的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由这种关系而衍生的一系列的生活事件,如小说中的典型情节就是指事情的经过和结局,但是抒情性的诗歌中一般没有这种情节。本文中的“情节”实际上是指诗歌中的意象或意象组合。文中又称之为“素材”、“形象”。所谓典型情节,也就是典型的意象或意象组合。那么,什么是意象呢?意象是渗透了作者主观情感色彩的物象(事物本身的形象),意象是构成诗歌意境的具体的、细小的单位。意境是主观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的境界交相融渗,达到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统一体。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而意象则是构成这一建筑的砖石。因此在这篇评论中,作者强调的是,每首词都能够选择典型的意象,来构成典型的意境,在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中,表现诗人的感情、意趣。比如在评论白居易的第一首词时,作者抓住了“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中的“红胜火”的“江花”(江边的桃花)、“如蓝”的江水等意象的分析,指出这首词以有尽之言传无尽之意,整个画面(意境)就活现在眼前了,可谓抓住了诗歌的要害。(四)从这篇诗歌评论中可以看出作者阅读、欣赏诗词时运用了哪些方法?分析:一是知人论世法。在分析辛弃疾的第一首词的主旨时,作者就运用了这种方法,从而深刻地领会了隐藏在语言文字背后的作者的真实情感、主旨。二是研读揣摩法。比如分析《西江月》时,作者就“明月别枝惊鹊”中的“别”字大做文章,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出用“别”产生的特别的韵味。三是比较阅读法。在分析白居易第二首词时,作者能将它和前一首相比较,在评论《鹧鸪天》时,能将辛弃疾的另外两首诗拿来比较,既强调了作者的观点,又扩大了读者的视野。四是展开想象法。比如评论白居易的第一首词时,作者展开想象的翅膀,描绘了江边红胜火的景象,帮助读者进入词所描绘的境界,作者又想象出北国萧索的景象,两种意象放在一起,读者就不难理解诗人在诗中所流露出的思想感情了。

上一篇:警示教育学习材料下一篇:古诗歌中鸟的意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