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的感觉作文700字

2024-04-22

在家的感觉作文700字(精选8篇)

篇1:在家的感觉作文700字

家,是人们的避风港和归宿。人们只要一想到家,仿佛就会充满双倍的活力和精神,因为家给人的感觉,总是亲切、温馨的。

我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妈妈温柔、慈祥,十分可爱,总感觉她到现在还有那份属于少女的情怀。爸爸严肃、正经,不多说话,却总让我感觉到一种无比的伟岸。而我,则是父母眼中那个乖巧、懂事的孩子。这样的三个人,组成了一个普通的家庭。我们相亲相爱,永不分离。

在家的.感觉,总是让我感到无比的甜蜜。每每一回到家,妈妈总是已烧好了饭,等着我的到来。看着桌上一盘盘丰盛的菜,总是为自己有一个厨艺很棒的妈妈而感到庆幸。吃饭时,我常常想:那些父母都要上班工作的孩子,也许到家时,父母还未来得及做饭吧?每每这样想,就越感到甜蜜。这样的感觉,真的只能用一句虽然不怎么新颖,但却实在至极的话来讲:真的比吃了蜜还甜。

在家的感觉,还很温暖。记得有几次,考试考得不怎么理想,本以为一向严肃的爸爸会教训我,但情况却恰恰相反:爸爸不但没有骂我,反而很温柔地安慰了我,并给我鼓励,让我下次加油。在那一刻,我很想大哭一场,渲泄自己的委屈,但我每一次都没有,仿佛是这温暖的话语把我的眼泪逼了回去,让我重新振作起来,有勇气面对现实。

在家的感觉,不会每次都是幸福、温馨的,有时也会有些无奈。也许是我正值青春期吧,我渐渐变得难以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有些时候,妈妈一句不上心的唠叨,让我听来却有些刺耳,每每这时,我总是冷冷抛下一句难听的话,留妈妈愣愣地站在原地。事后,我总是很懊悔,想给妈妈道歉,却说不出口。但妈妈却每次都当事情没发生一样,依旧温柔、亲切地对待我。这时候,我更加愧疚。

在家的感觉,酸甜苦辣都有,但幸福、温馨的时刻却远远比不开心时多。我描述的这些故事,都极为普通,但却句句表达了我对这个家的爱。我想你们,一定都能感同身受。

篇2:在家的感觉作文700字

“拜拜,我去上班喽!”

“嘭――”暑假当妈妈跟我道别,关上门去上班的时候,我就犹如一只挣脱牢笼的小虎般在客厅里上窜下跳。可能是因为太高兴的原因,我有些醉熏熏,晃来晃去的我拿起一把水枪,抓起一把玩具放在阳台上,随便咬了一口可口的零食,乘着微风,犹如在鸟语花香的天堂游玩。不过,水枪和玩具可不是用来摆设的,而是让我当作“水枪大王对阵大怪兽”的游戏用的,我一把抓起水枪,摆好“怪兽”,用犀利的目光看着怪兽,然后大叫一声:“去死吧!龙王怪!”说完,便用水枪的枪托向怪物的身体横扫过去,怪物应声落下,接着又用“西沙湾水流炮”朝怪物们的头喷过去,这酸爽只有玩具能懂了。我想:自己自由的感觉真好!想干甚就干甚,哈哈哈!如果每天都这样的就好了。

正当我玩得起劲时,耳边传来了电锯发动的`声音。哇,不会是我刚才侮辱了怪物,怪物要来杀我了?拿锯子?呸,根本就没有怪物吧!他会不会直接穿门而过?哎,要是会透视就好了,算了,保险还是去看看吧!当人产生可怕的心理时就会产生更可怕的念头。可不,我脑中竟还听到了门铃声,哎,看来必须硬着头皮上了。不过应该还要做些防范措施。我先把灯关了,披上像怪盗基德的披风般的被子,然后左手拿起一张硬纸板,右手拿一把宝剑,一个防御一个攻击,并戴上了可怕的面具,我看这样足够把这个入侵的“怪物”给吓跑了吧。接着又在客厅布置了线绊机关,最后,我装疯、学鬼叫来尝试吓跑此人。我瞪大眼睛,从猫眼中看了究竟,并说了一声:“阿瓦达索命!钻心剜骨!魂魄出窍!”谁知门后一个人都没有。醉了,一定是《名侦探柯南》看多了,什么手法什么多疑,竟然以为有人要破门而入?真是虚惊一场。我不经意的看了看时间,哎呀,已经很晚了,再不写作业被妈妈发现就惨了,写完再略看一会儿柯南君的故事,好紧张!万一被抓住就要被千年杀了。我搓了搓双手,走了回去……

篇3:让作文多些“想妈妈的感觉”

第一部分:忆, 擦亮五个名字的圣洁之光。

教师请学生在最干净的一张稿纸上写下自己最爱的五个人的名字, 并让学生进行交流。学生情绪高涨, 课堂上暖意融融。

第二部分:划, 体验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教师让学生在五个名字中划去一个, 并陈述理由, 且以自己的语言渲染气氛, 逐步调动学生的情感。接着, 再划去第二个, 第三个……直至最后一个。学生的情绪陷入低谷。

第三部分:写, 倾听自己最隐秘的心灵之声。

教师请学生把课堂上发生的一切都用文字记录下来, 时间为15分钟。写后, 请学生诵读自己的习作, 教师进行引领点评, 其他学生作适当修改。

第四部分:悟, 点亮习焉不察的成长之思。

教师请学生根据课堂发生的这一幕, 为自己写的文字起一个题目, 在题目中表现“爱”这一永恒的主题。

整个设计浑然天成, 课堂一起一伏, 张弛有度。教师的语言充满激情, 极富感染力, 点评引导循循善诱, 从容自如, 很好地拨动了学生的情感之弦。课堂上, 教师掌控自如, 学生回答精彩, 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般顺畅, 最后提升主题亦是水到渠成, 顺理成章。这样的课, 是一顿视觉大餐, 带给我们一种美的享受;这样的课, 亦是一顿思维大餐, 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

其一:什么是作文

这堂课曾在网上引起强烈反响, 并展开争辩。其中一位网友这样说:“这位老师真是够‘狠’的, 为了一篇作文, 就要让六年级的孩子体会一次‘生离死别’。而且, 还是让尚且年幼、纯洁的孩子亲手用笔‘做掉’自己的亲人。结果正如教师所设想的那样, 仅用15分钟, 一篇篇感人的文章挥笔而出, 可是读着这些只能算是问号与感叹号叠加的所谓文章, 实在如鲠在喉。”我不知道别人读到这段话的时候有什么感受, 但于我来说, 的确如此。这样的课堂, 不缺激情, 却少了一股温情;读着澎湃, 却少了一些回味。这不禁让我想起那篇小文章《妈妈回来了》:前段时间, 妈妈去杭州学习, 去了好长时间, 可能有一个月吧。今天, 妈妈终于从杭州回来了, 我非常高兴!因为妈妈的怀抱很暖和, 因为妈妈回来了, 爸爸的生日就能过得更好, 因为妈妈在家里会给我读书……妈妈不在家的时候, 我很想她, 想妈妈的感觉, 是一种想哭的感觉。文章很简短, 很质朴, 可是那一句“想妈妈的感觉, 是一种想哭的感觉”却深深地打动了我, 我们不管用多么生动的语言都不能写出小孩子内心这种最真实的感受:想哭的感觉。于是, 我就想问:究竟什么是作文?

以我肤浅的理解来说, 我认为作文就是抒写生活, 反映生活;抒写自我, 表达需要。所以, 作文是生活的再现, 是生活的缩影。那么, 在小学, 我们为什么要开设作文课呢?为什么要进行作文教学呢?在我这个一线教师看来, 原因有两点:一是小学生对日常生活视而不见, 不知如何观察;二是小学生有时想写, 想要表达, 却无从着手。这样看来, 我们要教给学生有序地观察, 有序地表达。这是作文教学最基本的目标。再回过头来看王老师的这堂作文课, 是以“生命意识”立意的, 他想通过深度的情感体验唤醒学生沉睡的言语诉求, 从而让学生想写并乐写。这样的本意是好的, 但我认为, 难道我们教师非得通过这种逼迫的方式唤醒学生沉睡的语言吗?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是立意新颖高超吗?并非如此。比如朱自清的《背影》, 平平实实, 却自有一番温情在;比如那个获得冰心作文一等奖的7岁小童写的“想妈妈的感觉, 是一种想哭的感觉”。最为朴实的语言, 却表达了最为真挚的情感。读着读着, 只觉得心里暖暖的, 柔柔的, 没有澎湃的激情, 却感人异常。

其二:作文课该承载什么

王老师的课无疑是精彩的, 课堂无疑是诱人的。然而, 我们教学的对象是小学生, 面对十二三岁的小学生, 我们的课堂有必要承载这样的生命之重吗?我觉得没有必要。面对这些十二三岁的孩子, 我们应更多地给予他们灿烂的阳光, 温暖的亲情, 让他们懂得生命的珍贵, 而没有必要用这样“残酷”的方式让他们经历情感的大起大落。

我们现在的作文教学, 总是讲究立意, 立意高远、深刻, 分数就高。写老师, 必定要写到“兢兢业业”的园丁精神;写妈妈, 必定要写到“无私”的母爱;写山水, 必定要感叹“祖国的美丽富饶”……如此一来, 学生们的作文便多了共性, 少了个性, 因为太有“个性”的文章往往得不了高分, 立意不高的文章总是因为“没有深度”而招致“棒杀”。这是否扭曲了作文教学的本意?《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总目标中对“习作”的目标描述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 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如此看来, 在小学阶段, 我们更应注重引导学生“怎样写”, 而不是过多地去思考作文课该承载什么, 否则, 目标不明, 也就难免南辕北辙了。

其三:作文内容该如何选择

我们可以看到, 在王老师的课堂上, 仅从作文角度来说, 给予学生的东西的确很少, 如果作为一节思想品德教育课, 面对的若是高中、大学的学生, 我相信给予他们的东西会更多。在这节课上, 学生的确沉浸其中, 有了情感的体验, 但却没有挖掘生活的源泉。王老师让学生想想亲人的音容笑貌, 想想与他们之间发生的故事, 这原本可以打开学生的记忆之匣, 那些温馨的、感人的小细节原本可以进驻学生心间, 充实他们对生活的感悟、体验, 可惜也只是匆匆带过。除此之外, 就是在点评作文的过程当中, 对学生进行了一些引导, “润物细无声”地渗透了一些语言的运用, 整堂课中更多的是情感的渲染。然而, 我们为什么要拼命追求作文语言与情节的“生动感人”, 而忽视作为作文血肉的点滴生活呢?不一定大喜大悲才能写出好文章, 唯有对身边点点滴滴的“小事”都能予以自由、自然表达, 才是好文章。否则, 何来《背影》?何来“想妈妈的感觉”?

篇4:最好的作文培训班在家里

观察能力和发散思维

观察能力是孩子写好作文的基础。每次带五岁的女儿出门,我都会用夸张的声音提醒她注意身边的场景,“哇,好漂亮的画!好可爱的小熊!”久而久之,女儿也练就了一双敏锐的眼睛,“妈妈,这里有两只狮子,一只张着嘴,一只闭着嘴!”“妈妈,这里的广告换了,昨天是一只长颈鹿,今天变成了小猴子!”

当女儿注意到这些细节后,我进一步提问,引发她的思考,“为什么换成小猴子了呢?”女儿想了一些答案,我再给她补充一些没想到的可能性,一个个小细节就演变成一些生动的故事。

好的作文离不开想象力,大多数孩子生来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可惜,太多的固定答案让他们的想象力逐渐变得贫瘠。在日常生活中,我会尽可能地保护和开发女儿的想象力。

有一天,走在路上,女儿发现月亮变成了弯钩状,“妈妈,月亮前两天还是圆的,今天就缺了一个口,这是怎么回事呢?”刚想跟她讲阴晴圆缺的道理,忽然决定问问女儿自己怎么想的,女儿说,“可能是小老鼠啃了一口吧!”这个答案有趣,我顺着她的思路问,“小老鼠那么矮,怎么够得着月亮呢?”女儿继续答,“它找了一个长长的梯子,慢慢爬上去的!”

肯定了女儿的想象力后,我觉得还可以进一步开发她的发散性思维,“老鼠还有什么办法可以上月亮吗?”“它还可以坐宇宙飞船上去!”“不错,还有吗?”“它还可以坐一个跷跷板,大象坐在另一头,把它翘到月亮上去!”“很好,越来越有意思了,还有吗?”“嗯,也可能它吃了一种会飞的糖,长出两个翅膀,自己飞上去的!”

在我的提示下,女儿不断冒出奇思妙想。我建议她挑一个最喜欢的思路,编成故事,女儿很兴奋,马上开始了口头作文,“有一天晚上,小老鼠出來散步,看到天上的月亮又大又圆,于是,心想,如果能够尝尝月亮是什么味道该多好呀……”

比喻和夸张

女儿爱看绘本,平时生活中也会不自觉地联想到绘本里的场景,有一次,女儿跟我去银行,里面空调的温度开得很低,她一边跺脚,一边说,“这里冷得跟南极似的!”我看时机不错,借此开始跟她普及修辞手法,“像南极一样,这个比喻很不错哦!你知道什么叫比喻吗?”跟女儿讲解一番后,我让她再想几个比喻的说法,女儿兴奋极了,“这里冷得像一个冰窟窿一样!这里冷得像一个外星球一样!”

“很好,除了比喻,我们还可以用夸张的方法来说这个冷,比如,冷得我的脚指头都快冻掉了!你还能想到什么夸张的说法吗?”女儿想了想,“冷得我的牙齿都开始咯吱咯吱地响了!冷得我都想钻到妈妈的肚子里去了!”

孩子的形象思维能力很强,头脑中往往具有丰富的画面感,如果从小训练他们的比喻能力,就能建立很多有趣的画面关联,反之,如果不加以开发和保留,这种能力就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流失,非常可惜。

韵律和节奏

为了训练女儿的韵律和节奏感,我试着让女儿背过一段时间唐诗,可是,毕竟和日常生活的语境联系不大,没多久,女儿就忘得差不多了。

后来我发现,在生活中也可以训练孩子的韵律和节奏感,而且因为贴近孩子的语言,更加容易被他们接受。有一天,我正在做面包,女儿要凑过来看,我不让,女儿在一旁不满地自言自语,“妈妈妈妈不让看,宝宝偏要看!”我觉得很有意思,“你这两句话再改改,就更有节奏感了!”“什么叫节奏感啊?”“就是像唱歌一样,很顺口啊!”女儿想了想,“妈妈、妈妈不让看,宝宝、宝宝偏要看!”很好,这就是节奏感!

还有一次,女儿在外面看到一个小朋友坐秋千,旁边的大人却没有坐,问我,“为什么大人很少坐秋千呢?”还不等我回答,就自己说:“因为小孩轻大人重啊!小孩啊,轻得就像云一样!”我鼓励她继续,“还有呢,小孩还像什么?”“他们跑步的时候就像风一样快!”我鼓励她把两句话连在一起,女儿说,“像云一样轻,像风一样快!”对了,这样就有很好的韵律和节奏!

情感和价值观

除了训练孩子的写作技巧,平时还可以通过日常生活场景的解读向孩子输入正确的价值观,并且教他们体察自己的情绪、情感,这样他们在作文中才能够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带女儿去超市买东西,女儿看到好玩的东西都想要,我没有同意,女儿不太高兴,为了说服女儿,我告诉她,“你是不是感到失望了?其实,妈妈和你一样,看到好东西也想要。可是,如果我们不加节制的话,不就把整个超市都搬回家了吗?那怎么办呢?”女儿摇摇头,于是,我告诉她,“所以啊,我们只买需要的东西,而不是买想要的东西!”

女儿听明白之后,我再引导她,“这样,我们的钱才能花在最有用的事情上——比如,实现自己的梦想,你的梦想是什么啊?”女儿想了想,“去南极旅行,跟企鹅玩!”“好极了,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你大概要存十万块钱才够哦!你愿意吗?”女儿点点头,“我会的,我一定要去南极看企鹅!”很快,女儿的失望情绪就一扫而光,转而设想存够了去南极的费用,终于见到企鹅的激动场景!

……

通过女儿的成长过程,我想,写作文并没有什么特别难的地方,无非就是心有所感,感有所发——能够将丰富的情感转化为动人的文字!如果我们的孩子每天都在日常生活中表达自己的感情、锤炼自己的语言,还会一遇上写作文就束手无策吗?编辑/刘柳

篇5:在家的感觉作文700字

从小我就在婆婆的呵护下长大,离开了婆婆,我的生活就乱了套,婆婆不在家的日子作文700字。

这天婆婆去了舅舅家了。上午妈妈还得上班,我一个人在家,好无聊。快中午了,妈妈还没回来,我肚子饿了,我突然想到了做饭。我跑进厨房,学着婆婆教我的方法,用压力锅煲饭。我打开冰箱,找出了些剩菜,放微波炉里热好。还能干啥呢?我是不敢开煤气炉的。对了,用微波炉蒸水蛋!我见妈妈这样做过的。

妈妈下班回来了。我对一脸疲惫的妈妈说:“妈妈,吃饭了。”

妈妈高兴地说:“哦,婆婆把饭煮好了才走的?这可太好了,小学四年级作文《婆婆不在家的日子作文700字》。”

我嘟起嘴,说:“你怎么就想不到是我做的`呢。”

“真的!哇,还做了水蛋,你太能干了。”妈妈的惊喜好夸张。

我等着妈妈的评价。“米饭烂了点,用压力锅做饭要少放点水。水蛋咸了点,水放少了,不过挺香的。”妈妈还挺挑的。

平日里上学总是婆婆帮我准备好饭盒、水杯什么的,连红领巾都经常是婆婆给我打好。今天我上学时可就手忙脚乱了,结果我连饭盒都忘了拿,中午时只能借别人的饭盒盖用餐。回到家,我向妈妈抱怨,妈妈却说:“你自己的事自己打理,别总依赖大人。”唉,妈妈就是没有婆婆会照顾我,好想念婆婆。睡觉前,我可得把书包、饭盒这些第二天要带的东西收拾好了。

还有更倒霉的事等着我。妈妈突然生病了,得住院。妈妈让我选择:是去邻居家过夜还是自己一人在家睡,我选择了自己在家睡。晚上,妈妈等我上了床,关好了门才去医院。我开着灯,用被子裹紧了自己,连房门都不敢去开,小小的空间才是最安全的。还好,一晚上不用上厕所。清晨,妈妈总算是出现了。听见妈妈喊我的声音,我立即爬起来,冲向厕所,可把我憋坏了。

篇6:无力的感觉作文700字

有些时候在这个早已像个大染缸一样的社会里面,我好累好累。不说现实,就是网上的各种是是非非,各种骗钱手段当真是层出不穷。看着看着, 我的心也凉了,也很累了。

当初的我接触网络还有着一腔热情,我甚至想着,网上面应该也能碰到很多好人吧。现在回想起那个曾经的我实在是十分天真,也是蠢得可以了。而现在的自己也终于从自己编织的梦里清醒了过来,那个本就易碎脆弱的梦啊。曾经的我一直认为人之初性本善,那么到最后应该也是善良的吧。至少内心深处有着善良,大家选择的赚钱方式也都是正常途径的。可我不曾想过,钱是一个多么魔性的东西啊,总有人为了它前仆后继不择手段,就为了获取一点点的钱。那是所有人都梦寐以求的东西,大家都在追求的东西,如果没有了钱,谁的生活都过不下去。在这个社会上摸爬滚打那么多年的人,自然也知道钱的重要性,懂得了钱的重要性,对于其他的东西比如人性的善良,比如做事情不能歪门邪道这些东西自然也就有些轻视了。没人不喜欢钱的,只是我们赚钱的手段光明磊落,可这个世界上既然会有光明的一面,那么自然也就会有黑暗的.一面,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些黑暗的面。是的那就是人类本性的贪婪,可以未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其他人的利益与自己何干?只要自己能赚到钱不就行了吗?现在网络上面这样想法的人更是不胜其数,因为没有人知道现实的你什么模样,没有人知道你是谁,那是多好的一个网络啊,可以让你在网络上面不择手段的拿到钱,别人哪怕现实和你擦肩而过,也不知道你是谁,更不可能出来指责你。想想吧,自己也是傻的可以,就那么天真的相信一些人的话,网络到底也是被染黑了。

篇7:长大的感觉作文700字

第一次觉得长大的感觉是我神奇而又美妙的一次买鞋的.经历。那次去商场看到一双金色的高跟鞋,我的目光就久久盯在上面。我并跟妈妈打赌:只要这鞋我能穿就给我买。妈妈还以为我只是她怀中那个长不大的孩子,就爽快地答应了。可出乎意料:我真的穿上了,很合脚。经不住我的“威逼哄骗”,妈妈只好买了。突然,我觉得长大的感觉就像灰姑娘穿上水晶鞋那样奇妙和不可思议。

真正觉得自己长大的时候,是目睹了一场交通事故。我还清楚地记得那个人坐在地上痛苦地惨叫,撕心裂肺,血顺着脚流下来,染红了漆黑的柏油马路。原来一辆中型客车压在一个外来务工人员的脚上,鞋袜血肉“交织”在一起,和那只变形的鞋分离不开。围观的人山人海,可没有帮助的意思。只有一个好心的出租车司机毫不犹豫地停下车,对着人群大喊:搭把手,抬上车。可始终没人肯站出来。一个念头在心中闪过:我也行!我在人们奇异眼神中走出来,轻轻托起“伤员”的脚,小心地把他扶上车。出租车司机一踩油门把人送往医院。围观的人都说我勇敢,可是我鄙视他们,在事后对人敬佩,为什么就不能化为出事时对弱者的帮助呢!不过我体会到了长大的感觉: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到彩虹?这件事成为我长大的催化剂,让我早一步体会长大的感觉: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和谐相处,相互帮助。

篇8:谈在家教育的平等保护

许多国家的宪法把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视为父母之基本权利与义务。但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学童必须到学校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 父母可以为子女选择学校、教师和教学内容, 却不能选择“在家教育”。申言之, 父母“只享有义务教育制度之内的选择权, 而不享有义务教育制度之外的选择权。”近年来, 中国选择在家接受教育者屡见不鲜, 由于不符合法律规定, 引发较大争议。

本文将结合平等权学说, 研究教育平等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及教育平等权是否包括在家接受教育权利的问题。在家接受教育自有其合理理由, 但合理理由基于类型化的努力, 而类型化努力有赖于分类标准之确定。本文拟结合美德两国判例对我国《义务教育法》作出评述, 并对进一步立法提出建议。

一、教育平等权的内涵和外延

(一) 平等权与不同审查模式

我国宪法除对政治权利、性别、民族等事项作出了平等宣告外, 还对平等权这一概念进行了一般性的规定。平等理念一般多从抽象的人或一般意义上的人这一概念出发, 认为人在自由人格的形成过程中必须享有平等的权利, 而国家将这项权利宪法化, 表述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严格说, 我国宪法中并没有直接的平等权条款, 仅在法律适用方面作出了平等的宣告。

德国的经典表述为:“平等原则禁止对于本质相同之事件, 在不具实质理由下任意地不同处理;以及禁止对于本质不相同之事件, 任意地作相同处理。”与台湾学者所称“等者等之, 不等者不等之”相同。宪法中平等保护的关键在于“合理的差别对待”, “平等并不禁止差别待遇, 而重点毋宁是‘差别待遇有无理由’”。对平等的衡量常常落脚于“恣意之禁止”、“合理”、“必要”这些概念的判断上, 而对这些判断又往往看立法“目的”与“手段”之间的“关联”。由此对不同类型的权利进行不同判断, 发展出一套体系化的衡量尺度。

台湾学者许宗力倡导德国模式, 他认为若追求“等者等之、不等者不等之”的实质平等之目的, 则应采取“合目的性”之审查模型;若规定之目的涉及与实质平等无关, 则应采“比例原则”之审查模型。在其协同意见书中, 许宗力认为比例原则包括三个次原则:“目的合宪性”审查、“手段适当性”审查和“手段必要性”审查。又如美国的“严格审查标准”、“中度审查标准”和“合理审查标准”三重审查标准是根据权利的不同类型由法官决定适用的判断方法, 这种方法考虑多元因素, 并进行类型化的努力。虽然审查标准为基本权利保护的基本方法, 但有些权利由于其特殊性甚至还会发展出各自的审查标准, 由于受教育既是权利也是义务, 便因此发展出了独立的审查标准。

(二) 教育平等权的概念

教育平等权是宪法中平等权这一概念与教育权相结合而产生的权利, 是平等权的下位权利。其涵义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要求国家积极提供均等的受教育条件和机会, 通过学习来提高其个性、才智和身心能力, 以获得平等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权利。”教育平等权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受教育内容平等的权利, 相同的人接受相同的教育, 不同的人接受不同的教育;二是受教育机会平等的权利, 对每个有条件接受教育的公民要提供平等的机会;三是受教育资源平等的权利, 国家平等地提供教育资源。

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了我国适龄儿童、少年, 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 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这是对教育机会平等的规定, 而我国《义务教育法》对教育内容与教育资源平等的规定却言之甚少。除非有合理的理由, 教育平等权并不必然要求“在家教育”, “在家教育”也并不意味平等。合理理由的判断涉及“分类”与“审查标准”, 是平等权争议的核心问题。

二、在家教育平等保护的审查方法与审查标准

(一) 研究方法之厘定

平等保护不仅是法律适用之平等, 同时也是“法律制定之平等”。立法者制定法律时应基本保证做到“类似的情形类似的对待”, 并且只有在出现客观上正当的情形, 方可作出差异性规定。平等权与其他宪法权利在审查公式上的主要差异在手段之不同, 特别是平等权案件“分类标准”的问题是平等保护的核心。教育平等权因兼有“授益”和“防御”的功能, 因此可运用“合理差别”的审查公式探讨教育平等权中分类标准。

(二) 《义务教育法》之法教义学分析

我国《义务教育法》未区分“教育”与“入学”, 意在排除“非上学的教育方式”。同时, “入学”中的“学”并不仅指“公立学校”, 在2003年9月1日通过的《民办教育促进法》中, 国家鼓励民办教育参与到义务教育中来。这表明国家已经从立法层面肯定了“入学”这一概念的多元主体之可能。《义务教育法》的例外规定在如下条文中予以列明。第11条第2款中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 其法定监护人提出申请, 由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第19条规定了视力、听力语言残疾和智力残疾的适龄儿童进入特殊教育学校的义务。

旧《义务教育法》将生理疾病之外的例外情形通过“特殊情况”一词予以涵盖, 而新《义务教育法》却将例外情形限缩在“身体状况”之中, 对身体以外的经济、文化原因不予考虑。《义务教育法》旨在保障适龄儿童的受教育权, 推动全民素质的提高, 但这不妨碍对于其他情形予以例外保护。虽然过多的例外规定会损害法规范整体目的的体系正义, 但是例外的涵盖过窄 (under-inclusiveness) 会使得某些值得考虑的合理情形被排除在法律保护之外, 从而损害义务教育法所欲达到的整体之目的。

(三) 基于合理差别公式的分析

“在家教育”应考虑哪些值得考虑的合理情形实际上是探讨教育平等权的分类标准问题, 可以将需考虑的例外情形分为生理、经济、文化和其他因素四大类, 通过对每一类中涉及到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从而辨别出哪些构成了“本质”上之不同需要差别对待, 哪些并不构成。

1. 生理方面。

儿童患有重大身体疾病或生理残疾显然是一种本质差别。若智力发展过快或过慢以至于天才和智障之境地, 则一刀切的学校教育模式不能更好地调和此矛盾, 只会使“快者变慢, 慢者更慢。”因此, 我国《义务教育法》第11条第2款规定了残障儿童进入特殊学校学习的例外, 但并未明确家长是否有权在家教育此类儿童。

2. 经济方面。

其一, 我国义务教育已实现了免费, 家庭收入困难无法负担学费不能成为要求在家教育的合理理由。据调查, 在我国的一些偏远山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 由于家里缺乏劳动力, 常令儿童充当劳力, 而此种“辍校却不学”并非本文探讨的“在家教育”, 不构成不入校学习的合理理由;其二, 居住偏远无法负担交通费用 (或住校费用) 是许多家长的现实关切。事实上, 九年义务制教育中“就近入学”或按照“学区入学”等制度设计, 以及我国《义务教育法》第17条中关于“设置寄宿制学校”的规定正是基于此种考虑, 因此交通问题断难成立本质区别;其三, 家境优渥者选择在家请名师教育、入读私立或贵族学校, 甚至出国留学追求更好教育是对自身利益考量后作出的理性选择, 法律并无不允之理, 应视为合理之理由。

3. 文化方面。

其一, 家长因为不同意学校包括宗教信仰、政治观点、民族传统和语言文字等方面的教学内容而选择退学是否构成合理理由是有争议的。在美国, 此类判例屡见不鲜。比如较早的西弗吉尼亚州教育委员会诉伯纳特案中, 法院依据《宪法》修正案对言论自由的保护判决在公立学校接受教育的儿童不应被强迫向国旗敬礼或者背诵效忠誓言, 认为这是对儿童家长言论自由权利的侵害。法院指出, 任何官方组织或其成员不得将政治观点、国家主义、宗教信仰或其他的任何观点定于一尊。家长与学校之间就教育内容、教育体例以及教学方法所产生的争议是一个专业化和非专业化的问题, 教师作为专业人士与家长掌握的教育信息是不对称的, 这好比医生与病人之间的关系, 病人可以选择更高明的医生, 却断不能因与医生就治疗理念不合而拒绝治疗。在德国, 教育平等权的讨论认为当父母教育子女的权利与国家要求未成年人入学接受教育的权利之间发生冲突时可以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在这个平衡点, 适当地限制父母的监护权而保障国家的权利, 无需专门立法允许“在家教育”的权利。联邦宪法法院的理由是: (1) 即便学生入学接受教育, 父母仍然可以影响学生在学校受教育的内容; (2) 公立学校的教育一般是中立和谦抑的; (3) 父母可以在子女的课余时间教育子女; (4) 父母可以为孩子选择私立学校入读。德国宪法法院认为父母具有“义务教育体制内教育孩子的权利”, 而不承认其具有“超越义务教育体制而自行教育孩子的权利”。也有德国学者批评联邦宪法法院的做法, 认为这好比侵害自由的同时指出受害人仍有不同种类的其他自由未被侵害, 颇具讽刺意味。一般而言, 家长和学校就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体制之间的不合不能成为在家教育的合理理由。

4. 其他原因。

“过早暴露于社会竞争中, 使其身心免受伤害”不能成为合理的理由。德国联邦宪法法院认为“教育的要义不仅在传授知识, 而且是培养公民参与社会事务的竞争力和责任心, 比如忍耐、自信和作为少数意见者所应秉持的坚决”。德国2009年的Neubronner案中法院的裁判理由之一便是儿童在学校的社会化考量。Neubronner夫妇发现两个儿子更喜欢在家学习, 并且事实也证明孩子在家学习更有效率, 而进入学校致其身心失调 (psychosomatic disorder) 。于是家长申请退学, 但遭到行政机关拒绝。行政机关的理由是进入学校学习不仅学习认知能力, 同时也是参与社会竞争。Neubronner家答辩称孩子在家也能参与社会竞争, 比如参加合唱团、管弦乐队以及足球俱乐部等等。行政机关认为答辩理由与争议无关。家长向不莱梅行政法庭及其上级行政法庭提起诉讼, 后又向联邦行政法庭提起诉讼, 但均以失败告终。学校竞争相较社会竞争单一、温和, 倘若逃避参与学校竞争而选择回家接受教育, 则日后参与社会竞争因错过了学校的适应期, 身心有可能会遭受更大伤害, 从而对个人对社会均不利。因此“免受身心伤害”的理由不应成为划分适龄就学人群的合理标准。

平等保护追求的是一种“实质的平等”, 法律非但不禁止甚至鼓励立法者针对不同状况基于合理理由为不同的评价和处理。对此, 台湾地区大法官解释中有经典表述, 大法官解释第485号认为:“宪法第7条平等原则并非指绝对、机械之形式上平等, 而系保障人民在法律上地位之实质平等, 立法机关基于宪法之价值体系及立法目的, 自得斟酌规范事物性质之差异而为合理之区别对待。”

结语

比较法的视野下, 德国对在家教育者采绝对禁止的态度, 其法律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和政治意见自由不被侵犯, 不允许学校教育中出现带有宗教信仰及政治意识形态的宣传且允许家长在公立学校、私立学校和不同教育项目之间进行自由选择, 从而使父母在义务教育制度之内拥有相当程度的选择权。这种立法考虑了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以及家长的教育权等法益, 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 并给予少数群体以更好的平等保护。

我国《宪法》和《义务教育法》中明确规定接受教育的义务, 并考虑了身体残障等情形, 在法律中作出了例外规定, 这给予了少数人以合理的差别对待, 使其获得了平等保护的救济, 值得肯定。我国目前奉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基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人口素质偏低等具体国情作出的正确选择。综合评判德国的绝对禁止主义与美国的相对禁止主义, 虽然美国模式能更好地保障教育平等权, 但考虑到我国目前的教育状况, 不宜激进地模仿普通法系的美国模式, 而应效仿保守稳健的德国模式。但这不妨碍在未来立法中借鉴美国的判例内容, 例如《义务教育法》可以鼓励教学内容在宗教信仰和政治立场上中立等。这给我国《义务教育法》留下了可完善的空间。

上一篇:狗街镇华兴小学学校工作总结下一篇:向企业递实习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