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情况汇报

2024-05-08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情况汇报(共11篇)

篇1: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情况汇报

九龙江北溪XX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是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保障民生的迫切需要,是一项利国利民、为民办实事的“民心工程”。在省、市环保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我区XX镇荣幸被列入全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片区。项目实施一年多来,我区全方位支持XX镇狠抓九龙江北溪XX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治项目建设,并初步投入使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下面,我就九龙江北溪XX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工作情况作简要汇报:

九龙江北溪XX镇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区项目总投资1513万元,其中:中央专项补助资金750万元,省级财政专项资金560万元,地方财政自筹203万元。该工程涉及12个村,受益人口30701人。该项目分别从污水处理工程(含生活污水)、农村生活污水配套管网工程、垃圾收集、饮用水水源保护工程和村容村貌整治工程等五个方面进行工程建设,不断改善九龙江水环境质量,优化农村人居生活环境。我们主要做法与成效是: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为确保示范工程抓出成效,区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 1

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整治示范工作实施的领导、协调和督促工作。制定印发实施方案,下达工作责任书,XX镇设立环保站,健全镇、片、村三级工作网络,确保工程项目有专人管理、推动和落实。

二、强化工程监管,确保工程质量

为保证工程质量经得起历史的考验,我区持续强化对工程论证、招投标、资金使用等环节的监管力度。

1、严格项目科学论证。2010年6月份委托XX市工程咨询中心制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专家认同并确定项目后,委托福建省环境保护设计院专家进行实地考察,反复论证,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做足工程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2、严格项目招投标。实施方案通过后,依法公开招投标,实行分段招标政策,以漳滨和石洲村为试点单位,五个人工湿地捆绑进行招标,配套纳污管网分五个片区进行招标。在工程设计、监理、政府采购等环节上,精确预算,透明公开。

3、建立项目推进机制。加强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严格按照《福建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实行“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认真执行工程进度报表拨款制度,做到项目计划与资金拨付同步进行。督促财政、计划、监察、审计等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工程资金进行检查,确保专款专用。加强公示管理,确保合法合规。严格按照“建立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公示制度”的有关要求,加强公示,各项目比选结果均在区政府网站及镇公告栏进行公示,接受监督,确保合法合规。加强督促检查,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区项目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协调会,组织成员单位,深入项目实施村督促检查,分析查找并实地解决现实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三、强化后续管理,建立长效机制

为确保工程按时间节点推进,我区政府几次组织环保、财政、发改、国土、建设、农业、水利等单位、聘请专家对工程施工情况进行督促,及时提出薄弱环节的整改措施,确保施工进度。从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着眼,区、镇两级财政对有湿地的五个村每年分别补助20000元,无湿地的七个村每年补助12000元,督促各村做好积极渠道、隔栅设施等日常清理、维护工作,并与XX市绿佳洁物业服务公司签订清扫保洁承包合同,负责道路清扫、垃圾收集、清运等工作,实现垃圾日产日清。我们还结合九龙江流域水环境养殖业整治,通过环保知识宣传,逐步规范农村生活垃圾堆放点、进一步引导农村生活污水的有序排放等相关举措,逐步改善辖区环境和九龙江水环境状况,逐步健全农村环境管理制度,加强农村环境监管能力。

在省、市领导和环保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区九龙江北溪XX镇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区整治工作已全部完成,主

体工程全部进入运行调试阶段。其中新建污水管道7193米,合流渠道11364.1米清淤并加盖,新增6座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设施(日处理污水能力2650吨),2座化粪池+氧化塘污水处理设施(日处理污水能力140吨),建设水源保护安全围网230米,建设垃圾收集池222个,垃圾箱483个,村容村貌整治(修复面积3100平方米、垃圾清运4250立方米、池塘整治10个),采购人力三轮保洁车46辆。同时通过XX市环境监测站水、气监测,基本符合竣工环保验收要求。

下一步,我区将以此次工程验收为动力,把上级的部署要求贯彻执行到位,继续加大投入,以农村环保为主线、多渠道整合资金、逐步完善环保设施建设的投入机制。持续强化举措,加强环保机构和人员队伍建设,加大宣传引导力度,提升环境管理水平。不断完善环保长效监管机制,进一步深化整治活动,完善基础设施,加强日常管护工作,进一步巩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成果,推进全区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加快国家级生态区创建步伐。

篇2: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情况汇报

进展情况汇报

一、2011年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进展情况

(一)基本情况

我区2011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在武威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金色大道及金武路、民武路沿线的永昌镇、金沙乡、金羊镇、中坝镇、发放镇、大柳乡、羊下坝镇等7个乡镇的29个村庄开展。项目主要实施内容为建设分散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25处,在规模以下养殖场(户)建设堆粪场47处,建设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系统29处(配备手推式保洁车1560辆,分类垃圾箱3532个,移动式垃圾收集箱185个,压缩式垃圾转运车7辆),建设生活污水处理站5座,形成日处理390吨的处理能力。

(二)进展情况

1、开工及建设情况

我区201129个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已全部开工,正在实施。生活垃圾收集设施--手推式保洁车、分类垃圾箱已到货三分之二,正在项目村摆放安装;移动式垃圾收集箱、压缩式垃圾转运车正在公开招标;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程已全面开工,正在抓紧建设;5座污水处理站已开工4座,总进度完成约三分之二。除污水处理站项目约在7月中旬完成外,其它项目内容6月底可全部竣工。

2、相关制度建设情况

为保障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制定下发了《2011年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部署安排意见》、《凉州区农村环境

连片整治项目管理暂行规定》、《2011年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目标责任书》《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的监管和绩效考核制度》和《凉州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定期督察制度》。

3、设施设备招投标情况

污水处理站工程及分类垃圾箱、手推式保洁车、移动式垃圾箱、压缩式垃圾车设备采购由区环保局组织了集中招投标工作。其中,污水处理站工程及分类垃圾箱、手推式保洁车设备采购的招投标工作委托北京中招国发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实施。移动式垃圾箱及压缩式垃圾车设备采购的招投标工作委托甘肃每日招标合理有限公司实施。污水处理站建设工程委托甘肃金城监理公司河西分公司进行了监理。

4、已竣工项目示范效应情况

垃圾收集转运设施根据到货情况已配发至29个项目村,其中2个项目村的垃圾收集设施已投入运营。从运营的情况来看,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群众拥护,设施试运营情况良好,群众满意,效果明显。

5、配套资金落实情况

按照省市(州)协议的要求,区政府积极筹措资金,由区财政划拨专项资金,落实了区级配套资金,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6、涉农资金整合情况

为了有力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区财政筹资200万元专款用于连片整治示范乡镇的土堆、粪堆、草堆等“三堆”问题的清理和村容村貌的整治,并将户用沼气、人饮工程、小康示范点工程等涉农项目及资金进行整合,努力打造

亮点工程,共同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程。

7、专项资金使用情况

为了加强对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区财政将专项资金划拨至区环保局专户,由区环保局根据项目建设进度及时拨付资金,区财政实施日常监督,严格实行了县级财政报账制,专款专用,专项核算,无截留、挤占和挪用情况。

二、2012年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开工建设情况

(一)基本情况

凉州区2012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在高坝镇蜻蜓村、碌碡村、十三里村,武南镇柏树庄村、西寨村,清水乡菖蒲村、王盛村、河西村,清源镇刘广村,丰乐镇头牌村、丰乐村,黄羊镇新店村、上庄村实施,项目涉及个乡镇13个行政村。主要建设内容为:建设生活污水处理站4座,污水收集管网15.07公里,配备分类垃圾箱717套、手推式保洁车100辆、移动式垃圾收集箱82个、压缩式垃圾转运车6辆。项目总投资780万元,其中,中央农村环保专项支持资金520万元,省级财政支持资金182万,区级配套78万元。

(二)进展情况

1、项目启动情况

为了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区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区长任组长,环保、财政、城建、农牧、发改、国土、交通、农办、卫生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环境连片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区环保局及各相关乡镇均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区政府组织召开了项目启动动员大会,对全区连片整治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提出了严格要求。为营造连片整治的宣传氛围,制作大型宣传牌3块,中型宣传牌34块,小型

宣传牌42块,粉刷墙头宣传标语18条。

2、建章立制情况

区政府是建立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的监管和绩效考核制度,与项目乡镇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明确连片整治项目的任务和要求。

3、配套资金落实情况

按照省市要求,落实了区级配套资金,足额到位,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资金保障。

4、项目法人制及招投标制落实情况

为严格落实项目法人制,进一步明确了区政府是项目建设的责任主体,项目所在乡镇是项目实施单位的要求,项目乡镇均成立了由主要行政负责人为首的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配备专人对项目建设的质量和进度进行监督检查。项目设施设备的前期政府采购、招投标工作由区上集中组织招标,委托有资质的招标代理机构进行办理,计划6月底进行招标,11月底前建成竣工。

5、农村环保工作机构建立情况

项目所在乡镇设立了农村环保所,有3名以上兼职人员负责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的日常管理。有专人负责项目建成后环保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管理工作。

6、项目公开公示情况

篇3: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现状分析及对策

1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现状

我国农村饮用水大多为地下水, 与城市用水相比, 水质更好, 并且农村绿化面积较大, 空气质量也相对较好, 更适宜人类居住[2]。但是, 随着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在农村的不断发展, 使得农村的水质富营养化现象十分严重, 空气质量也有所下降, 人口聚集的地方垃圾也较多, 并且都随意处置, 无人管理。目前,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现状为村民缺乏环境保护意识;相关领导人对环境污染不重视, 治理资金严重缺乏;农村地区的管理机制不完善, 管理起来较为困难。

2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对策

2.1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

由于农村信息较为闭塞, 村民长期生活在自己的习惯当中, 对于环境保护的知识非常缺乏, 较多的村民甚至不知道随意焚烧秸秆和垃圾会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并且在种植方面也随意使用化肥和农药。当地农民只注重经济的利益, 而对环境的保护缺乏主动性, 更是对相关知识一无所知, 所以必须加强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政府需要下达环境保护工作的文件, 对于村民则可通过发放宣传手册、组织讲座等方法, 增强其环境保护的意识和保护环境的主动性。对外来产业需严格监控, 有污染超标等行为的应立即报备给相关部门。还可在农村周边拉上关于环境保护的横幅, 这样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村民, 使保护环境等意识融入村民的心中。

2.2 政府鼓励引入可再生资源

由于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起步较晚, 遗留了较多的历史性问题, 短时间内无法得到较好的解决, 并且环境的治理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辅助, 但农村环境保护的项目建设资金来自于政府的投资, 而政府需要规划处理较多的项目, 尤其是城市的建设, 所以能够用来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的资金少之又少。即便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了, 之前所遗留的问题也无法得到较好的解决。因此, 政府需要引入可再生资源, 利用环保的农业技术与产业技术来降低污染的程度, 鼓励村民使用有机化肥, 建设沼气, 合理利用资源, 开发可持续发展经济, 农村经济能够稳步向前, 环境的治理自然也能够迅速提上日程。政府还需要与农村周边的大型企业共同合作, 制定共赢策略, 提高整改环境污染的资金。

2.3 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目前, 我国只制定了针对城市建设的环境保护法, 而未制定关于农村区域的环境保护法, 城市环境保护法也不适用于农村。所以, 农村的环境保护建设很难得到法制化的管理和法制化的保障。如果不能立即制定出针对农村环境进行保护的法律条规, 将会使农村的环境改善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政府需要联合各方尽快落实农村环境保护的条例条规, 实行后还需要专人进行监督审核, 尤其针对开设在农村的工业工厂, 需要制定更为严谨的规范制度, 对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与个人进行强有力的处罚, 长此以往可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 农村的生态环境便可得到有效的保护。

3 结语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可以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 政府鼓励引入可再生资源, 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等三方面进行。为了保障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 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必学落实农村环境连片整治, 并坚持到底。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与城市化建设的发展, 农村地区引进了大量的机械设备与耕种技术, 使得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由于各种工厂的迁入和发展, 农村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对农村人民的身体健康有着较大的威胁。所以, 对农村进行环境整治迫在眉睫。

关键词:农村,环境,整治对策

参考文献

[1]童兴无, 杨旭.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能源环保, 2014 (3) :250-253.

篇4:丰都县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调查

一、环境连片整治的做法及成效

丰都县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以“垃圾处理、清洁田园、水污治理、净化水源”为内容,重点解决影响农民群众健康和农村发展中的突出环境问题。两年来,全县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总投入4324.49万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资金2741万元。涉及全县7个镇街、25个行政村,直接受益人口71166人。重点实施了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置、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三大工程。其成功做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组织到位,协调保障有力。成立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政府领导、部门协同、环保主抓的组织保障机制,强化落实了部门职责。形成了保障项目实施技术指导、资金筹措、质量监督、组织协调的运行体制。二是配合到位,资金利用合理。项目实施以整治资金为主,引导农业、水利、林业、能源、卫生、交通等部门涉农资金投向“项目村”,即整合部分市县级专项资金,在整治村内联动开展农村改厕、土地整治、农村沼气、垃圾清运、基本农田改造等整治项目,做到了“资金节约,亮点突出”。三是规划到位,整治任务明确。连片整治规划是根据生活污水、畜禽养殖污染处理工艺,聘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根据项目实施点的环境和地质条件进行设计规划的,经专家审查后由市环保局批复。设计方案充分结合了“项目村”地势地貌和自然村布局及整治要求,做到了规划先行,任务明确。四是管理到位,基本完成建设任务。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及基本建设程序,加强监管,按时保质完成环境连片整治的基础设施建设,达到了设计效果和垃圾、污水处理工艺水平。

通过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丰都县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了60%以上,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达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70%以上,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70%以上,较好地完成了建设目标任务。“项目村”脏、臭、乱的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村庄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生活污水不再乱流,畜禽养殖污水有了去处,纸屑、果皮等生活垃圾不再随意丢弃,村民也逐步养成了爱护环境的生活习惯。

二、环境连片整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项目建设与规划不科学。

个别建设单位随意调整建设地址,粪污、人工湿地处理池离居民区较近,在多风或炎热夏季,居民区将难忍臭气,造成周边居民反映较大。一些项目地处公路边,土地经济价值高,农户不愿意将土地置换供其建设粪污处理设施,以致个别畜禽养殖粪污处理建设项目无法实施。

二是项目运行达不到预期效果。

连片整治项目完成后,由于缺乏引导督查机制,“项目村”村民不能有效利用项目,部分人工湿地无法运行,生活垃圾清运不及时,个别养殖区域仍有生活污水直接排放现象,未达到预期效果。

三是权责不清,建设与管理脱节。

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建设由环保部门负责,管理由当地镇村负责,缺少运行管护人员,缺少运行管护经费,导致项目未发挥应有的效益。

三、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实施及运行的建议

一是重点规划,因地制宜,注重实效。

项目规划应根据轻重缓急,整体设计,分步推进,避免项目建成后成摆设的现象。选择人口多、居住村较大,或离(乡)镇较近、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居住村以及县、(乡)镇重点发展的养殖大户或养殖散户较大或集中的区域进行科学实施。

二是加强引导,强化宣传,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环境连片整治的服务对象主要是“项目村”的村民,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环保科普知识和环保法律法规,提高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激发农民参与环保的积极性,引导村民管好、用好已建设完工的环保设施,让国家专项资金的投入能产生社会效益。

三是健全机制,明确责任,探索长效管护机制。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后期管护运行是一项综合性、复杂性工作,应配合项目镇(乡)建立“以村民为主,环保统一协调,镇(乡)具体实施”的工作机制,引导村民要以主人的身份参与管理。项目实施镇(乡)应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组建农村环保队伍和环保管理机构,明确职责与任务,落实工作经费,建立长效管护机制。

四是拓宽资金渠道,确保农村环境连片项目正常运行。

根据环境连片整治相关规定,项目建设完成后,结余的建设资金百分之六十作为项目完成后的运行费用,显然仅用有限的结余资金无法保障项目的长期运行,建议多渠道筹集资金。项目受益镇(乡)可以从城市建设配套费中解决一部分,县环保局可从排污费中解决一部分,县级财政可补助解决一部分,形成镇(乡)、环保局、县财政多位一体的筹资方式,再加上调动农民群众筹资、投劳积极性,形成政府投入与群众筹资管建管护的良好局面,确保项目正常运行,充分发挥效益。

(作者单位:重庆市丰都县财政局)

责任编辑:欣闻

篇5: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情况汇报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环保总局等部门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9〕11号)、《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指南(试行)》(环办〔2010〕178号),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决定》等文件精神,xx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我镇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成立了由镇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并建立xx镇村环境连片整治管理制度,设立专门的工作办公室,工作人员由镇干部、镇直各相关的单位主要领导以及各相关村主任组成,专门负责组织我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的具体实施。镇政府多次组织各项目所在村干部、各有关镇直部门领导召开xx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动员会,会议就各部门资金整合和项目申报及实施进行了工作部署,对项目实施工作任务进行了分解落实。扎实推进我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现把我镇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基本情况

我镇通过积极努力争取,于2012年被纳入了xx县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镇,申请并获得2012年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总资金956.1万元(其中中央专项资金637.4万元,自治区级配套资金191.22万元,县财政配套资金127.48万元)。项目涉及我镇回龙、训村、思贤、新铺、都梅、龙窝、xx、新科、富回、殿村、古令、洞心、题甫13个村,项目内容包括13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垃圾中转站建设和各示范村垃圾收运设备的购置等。目前各项工作正按计划有条不紊地推进。

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推进情况

(一)做好项目前期工作

今年初,我镇政府召开了各相关村参加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会议,传达上级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的有关工作要求和文件精神,按要求确定了我镇回龙、训村、思贤、新铺、都梅、龙窝、xx、新科、富回、殿村、古令、洞心、xx13个村作为今年我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村,我镇相关工作人员陪同县环保局对各示范村对各个项目村庄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勘察,包括项目所在各村基本情况调查(村庄人口、地形、可集中收集污水的户数和人口、生活污水走向、拟建设污水管网长度、确定明渠或暗渠或塑料管、确定集中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位置等),按要求组织项目申报工作。

(二)成立了工作组织机构,制定相关管理制度,签订工作目标责任状

为确保环境连片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我镇成立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并多次召开了工作会议,对我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进行了部署,并落实了各项工作职责;制定了《xx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实施方案》,建立了示范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制度;与xx县人民政府签订了治理目标责任状,各示范村也与镇政府签订了治理目标责任书。

(三)做好项目的宣传和发动工作

项目资金下达后,县、镇通过项目所在村庄村务公开宣传栏,召开村民小组会议等,把我县农村环境整治的工作内容及时向群众公开,说明项目建设的目的和意义,以及达到的治理效果,接受群众的监督。通过加强对村民的宣传和发动,落实了大部分的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用地。

(四)项目资金落实和管理情况

目前,虽然农村环境整治专项资金还没有下达到我镇,但我镇也积极做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各项宣传发动工作。建立了xx镇村环境连片整治等相关制度。确保我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的有效推进。

(五)项目实施进展情况

13个示范村垃圾收运设备已经由自治区环保厅集中进行政府采购,生活污水处理建设项目设计工作和预算编制目前已完成,正在进行财政评审,另项目施工招投标工作也正在同步进行,预计9月底项目可全部开工建设。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时间紧,任务重,项目还在进行预算编制,下一步还要进行财政评审,自治区要求在10月底前全部建成并在12月前通过验收,困难很大。

2、根据我镇相关工作人员和中标设计单位到回龙村、洞心村现场堪勘,上述两村的所有自然村由于地形及农户屋宅分布的原因,均存在难以有效收集生活污水的难题,如采取分散式治理,由于各村民门前屋后的土地基本上预留为住宅用地,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占用的土地无法落实。上述两个村项目目前暂时无法开展设计工作。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尽快完善项目所在行政村项目实施方案并报县环保局审批。

2、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制定项目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农村环保宣传和培训教育,加快推进工程进度。

3、尽快开展项目施工监理招标工作。

4、由于自治区环保厅不同意我镇回龙村、洞心村两个行政村进行农村环境整治项目的调整(申请调整为xx镇四落村、雁村),为切实有效地推进我镇2012年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按时完成环境连片

篇6: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汇报材料

按照镇党委的总体部署,我村被确定为**年环境整治工作达标村。年初以来,我村支委加强领导、突出重点、强化措施,使乡村卫生环境有了新起色,乡容村貌有了新改观,为乡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一、环境整治基本概况

**社区作为**镇宅俊村亮点工程,自**年**月纳入**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建设规划实施以来,总投资**万元,其中中央投资**万元,省配套**万元,地方配套**万元,整合其他部门涉农资金**万元,村民集资**万元。

二、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情况

年初以来,我们按照镇党委的统一要求,结合本村实际确立了“打造清洁乡村,建设文明家园”的总体思路,同时提出了“突出重点,分步实施,逐步完善,巩固提高”的工作方针。经过近一年的努力,乡村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本项目服务人口2600人,占地2平方公里,建设主管网300米、支管网1500米、生态稳定塘1个、配置垃圾箱5个、转运车3辆、垃圾池6个。本项目的建成可以从源头上改善农村环境“脏、乱、差”现状,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70%,生活污水处理率≥

60%。村委会与村民签订了环境保护村规民约,建立了长效保洁机制,责任到人。

三、存在问题

随着环境整治工作不断深入,我村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观,但与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一是个别干部群众思想认识还存在不到位问题,活动开展得不平衡。部分干部群众还存在认识不清、办法不多、措施不够有力的问题,群众主动参与意识不强。

二是由于我村财力有限,致使环境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绿化、硬化程度不高。建议镇党委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力度,实行资金报批制,扶持村级兴建环境整治基础设施。

四、明年工作打算

2012年,我们将以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城镇建设管理条例》为依据,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认真汲取2011年的工作经验和教训,进一步完善责任落实机制、工作推进机制和资金补助机制,确保我村高标准、高质量完成环境整治任务。

一是在责任落实上下功夫,全面约束干部群众。层层签订责任状,使我村干部常思环境整治之事,常务环境整治之实。进一步修改完善《村规民约》,将群众环境整治行为与

资源发包、小额信贷信用户评比结合起来,并组织干部群众外出参观学习,真正调动起群众积极性。

二是在推进机制上下功夫,确保环境整治活动不反弹。全面实行实名播报制,并实行随机抽查、考评制,推动环境整治工作的纵深开展。

三是在典型示范上下功夫,尽快掀起活动高潮。以村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评选“党员清洁卫生户”,扩大典型示范覆盖面,提高典型示范水平。

四是在街道道整治上下功夫,柴粪全面出村,并得到有效利用。

五是在资金补助上下功夫,协调各项目资金,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篇7: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情况汇报

汇 报 材 料

一、基本情况

我们阳城镇位于芮城县西部,全镇共有17个行政村106个自然村13600户,39679口人,劳动力20414人,耕地面积8.9万亩。2011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88元。我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程项目涉及东任、阳城、常村、翟家、阳祖、东风、西任共7个行政村,属芮城县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红枣农业观光旅游循环圈片区,涉及人口1.5万口人,整个整治工程分五大工程,一是水源保护工程。需改造整治14眼水源井和蓄水池。二是生活污水收集与处理工程。①建东任污水处理站一座;②建化肥池10座、其中西任2座、常村3座、阳城3座、翟家2座;③阳祖村生活污水处理,采用小型人工湿地共建50处;④各村铺设入户污水PVC管网工程。三是生活垃圾处理工程。①在常村设置垃圾处理集中处置点一处,处置片区内7个村的生活垃圾;②各村垃圾收集系统。配置垃圾车2辆,垃圾桶432个。四是畜禽粪便处理工程。在翟家村建生态发酵猪床养猪场一座,对畜禽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五是农业废弃物回收再利用工程。在东风村建一座食用菌栽培示范基地。整治工程总投资7439180元。市县两级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 视,组织11个职能部门整合资源,政策大力度向7个村倾斜,并聘请省环科院对整合项目进行规划,使之更趋合理。

二、基本做法及进展情况

1、规划先行。2011年工程项目确定后,镇党委政府通过学习国务院、省、市关于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有关文件和《山西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实施方案》精神,深刻认识到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是提升全镇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只有搞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才能进一步推动新农村建设,改变村容、村貌,促进文明乡风的形成。我们成立了以镇长孙春燕为组长的环境连片整治工作领导组,确定一名副镇长专抓此项工作,抽出7名党委政府领导成员,每人包一个整治村,先后召开各种会议达20余次,对环境连片整治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安排和周密的部署,做好了项目实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为了认真搞好规划,镇党委政府,首先召开各有关村干部会议,进行规划摸底,澄清项目村的基本情况和环境卫生现状;其次,根据红枣观光旅游循环圈实施方案,确定项目建设重点;同时还聘请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专家进村进行详细的规划。先后召开各类座谈会28次,征求各界人士意见和建议235人次,经过五上五下的实地调研反复修改,评审论证制定出了芮城县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阳城片区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好。

5、尽早开工。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程是一项惠民工程。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为了按时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我们及早规划,尽早动工,倒排工期,顺排进度,每个村都有一名党委政府领导成员负责,确定一名包村干部督查在施工一线,目前我们已经铺开的工程有:①农业废弃物再利用—食用菌基地建设项目;②生态发酵猪床项目;③管网试点村,阳城村管网开挖工程项目。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化粪池均已完成施工设计、占地协调,于近日便可破土动工。我们决心根据省市县的要求,高质量、高标准地进行施工,按时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力争把此项工程建成全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示范样板工程。

篇8: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情况汇报

1 我市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中存在的问题

漯河市2011~2012年度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项目资金均能按要求拨付使用, 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已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没有正常运转, 项目没有发挥应有的社会效益。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排水管网不完善, 造成污水收集难, 污水处理后排放难。在开展项目时只看重对工程建设的过程, 不重视完成的实际成效, 没有考虑到从几个方面来治理农村环境, 没有考虑农村的实际情况, 经审计实地查看多个项目设施, 实施区实际的污水处理量相当低, 查看进、出水口基本无水进出;有些项目都安排在离农民不容易看到的地方, 不仅增加了管网的布局和建设的成本, 而且项目也未纳入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系统, 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很难真正地收集和治理生活污水, 远未达到项目实施计划要求, 造成了管看不管用现象。如在临颍县几个村由于排水管网没有完善, 新型社区正在建设;有的是小区入住率不高生活污水较少, 收集污水量小, 导致污水处理设施不能正常运转发挥作用。

(2) 运行费用得不到有效保障。“重建设轻管理”, 设计时只预算初建投资, 没有预留运行、维护、管理需要的经费;各县、乡财力比较薄弱还没有建立环保管理机构, 缺乏环保专业人才, 拿不出资金长效运行所需经费, 影响整治工作的推进效果。

(3) 生活垃圾处理滞后。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 生活垃圾也越来越多, 在加上农民对随手乱扔垃圾的陋习难改, 就形成了垃圾遍地, 垃圾围村的现象比比皆是, 路旁、河沟、地头到处都是倾到的生活垃圾。各种塑料袋满天飞舞严重的污染环境, 甚至有些农民为了图省事, 不负责任的就地焚烧生活垃圾、生产垃圾, 不经设备处理的垃圾, 产生的有毒有害烟雾直接污染了大气。

(4) 是畜禽养殖污染严重。畜禽养殖小区、畜禽散养密集区和养殖专业村每天都要排放大量的粪便和废水, 可这些粪便极少数是经过事先处理过, 大多数是直接排放水体和随处丢弃或直接还田, 会将饮水源地造成污染。

2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 对已建成的污水管网要及时纳入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系统, 县环保部门及村委会应积极与县污水净化处理中心沟通协调, 争取早日将村污水管网并入县城镇污水管网, 确保项目完工后无遗留问题, 彻底解决项目区污水处理问题。

(2) 加强对项目建设后期的维护和管理, 尊重当地群众意见, 按照农村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 因地制宜地建立村级环境管理机构和队伍, 推行“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模式;市郊和城郊村采取“户分类、村收集转运、市县处理”模式;少数偏远、有条件村庄可直接收集处理, 防渗掩埋, 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市郊和城镇周边村庄建设生活污水收集管网, 纳入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系统;规模较大的村庄建设集中污水处理设施;相对集中的多个村庄统一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连片治理;相对偏远、分散村庄建设小型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确保项目能够长期有效发挥应有的社会效益。

(3) 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主导者是政府, 主体是农民。要成立专门的农村保洁队伍, 配备齐全的环卫设备的同时, 还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宣传单、小册子等手段开展多层次的宣传。村委会还可以组织群众代表参观已运行的整治示范工程, 让农民亲身体会到环保的益处, 不断提高环境意识。

(4) 遵循“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原则, 合理选址、科学布局, 采用先进技术工艺建设污染防治工程, 鼓励沼气建设、有机肥生产、种养结合, 提高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 鼓励建设养殖小区集中治污, 鼓励养殖专业村建设集中沼气工程, 推广发酵床生态养殖技术, 收集、储存、处理畜禽养殖粪便和污水, 实现综合利用或达标排放, 综合防治养殖污染。

参考文献

[1]于健.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是改善农村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J].中国科技信息, 2012 (4) .

篇9: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情况汇报

摘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是农村环境管理的一种创新。辽宁作为第一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示范省,对辽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进行实证考察有助于总结经验,探索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有效路径。实践反馈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仍存在急需解决的问题。完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的路径在于优化农村环境管理的资源结构、缔结农村环境管理的参与者网络及创新农村环境管理方式。

关键词:政策目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实证考察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7-0071-02

一、问题研究动因

(一)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政策背景

在城乡一体化的大背景下,2008年我国改革农村环境治理方式,提出“以奖促治”政策。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环境治理成效,从2010年开始,以连片整治的方式,国家分阶段选取示范省(区、市),集中资金进行农村区域环境治理。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是农村环境管理的创新之举。与以往农村环境治理相比,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有强劲的政策支持。首先,政策目标明确。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是以解决区域性突出环境问题为目的,对地域空间上相对聚集在一起的多个村庄(受益人口原则上不低于两万人)实施同步、集中整治。其次,资金投入来源有保障。在资金上,国家财政部和环保部以协议的方式,分别与各省政府签订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协议,明确中央与地方资金的配套比例及资金保障。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政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实施提供了良好基础。

(二)实践的诉求

2010年辽宁作为北部地区的代表成为第一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示范省,2010—2012年预计由中央拨款8.5亿,地方政府按照1:1.5的比例配套,投入21.25亿元,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开展后,急需总结环境管理经验,反馈问题。对辽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进行实证考察有助于总结经验,在政策目标指导下,探索和创新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的有效路径。

二、辽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实证考察

(一)考察方法

以实地调研的方式对沈阳市辽中县六间房镇、杨士岗镇,盘锦市胡家镇,抚顺市上马乡、后安镇,本溪市桓仁县北甸子乡,营口市大石桥汤池镇等进行实地考察。在此基础上,以问卷的形式对村庄连片治理情况及农民环境保护意识进行考察。先后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32份。与此同时,收集有关公共数据和记录,并对基层环保部门工作人员、基层乡镇环境管理人员进行半结构性访谈,了解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情况。

(二)考察内容

1.示范区选取。根据国家关于示范区域选取的要求和原则,辽宁确定的示范区域为:以大伙房水库及输水工程周边地区为重点,延伸到输水工程供水及采水所涉及的地市,共包括抚顺、本溪、沈阳、鞍山、辽阳、营口及盘锦7个城市,其中要优先解决大伙房水库及输水工程周边地区的抚顺和本溪(桓仁)地区的突出环境问题。

调研显示,示范区选取具有合理性。抚顺大伙房水库,是辽宁省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每年将为抚顺、沈阳、辽阳、鞍山、盘锦、营口、大连等七城市提供近20亿立方米的水源,全省有近2 300万人受益,其供水规模在全国乃至世界也处于前列,水质保护工作十分重要。虽然目前大伙房水库水质保持二类水体标准,但水库上游生态环境极为脆弱。辽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选取特大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农村进行连片整治示范,对于探索特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流域污染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2.整治的过程。调研显示了整治的过程做到了规范化。一是建立项目建设监管机制。辽宁省对示范项目资金的支持范围、资金申报、预算下达和资金拨付等方面进行了规范,严禁截留、挪用。二是建立连片整治管理机制。辽宁省建立了农村环境整治目标责任制,省、市、县、镇(乡)、村以及片区都签订责任状,做到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责任化。三是建立治管结合机制。基层组织基本建立了日常保洁机制。辽宁各地已初步探索出一套适合地区实际的农村环境连片治理的管理模式。

3.整治的效果。调研显示,大量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投入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生活垃圾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垃圾桶、垃圾发酵池、密闭式垃圾房、垃圾手推车辆、专用清运车辆、垃圾填埋处理场、垃圾中转站等;畜禽粪便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储粪池、养殖户化粪池等;生活污水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修建排污明渠、氧化塘等。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村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极大改观。

(三)问题的反馈

1.农村环境管理的资源尚未充足。一般来说,管理资源主要有经费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和技术资源。充足的经费与人力资源、成熟的技术支持是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物质基础,畅通的信息渠道使农村环保管理部门之间、管理部门与公众之间协调配合。

调研反映,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在经费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和技术资源上,均存在不足的问题。在经费上尤其是项目运行和维护资金上表现为供给不足或迟滞,在人力资源上表现为基层专业环保管理人员的短缺,在信息资源上表现为政策信息不畅尤其是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政策宣传上不够到位,在技术资源上表现为适宜北方环境、廉价而有效的治理技术尤其是水污染治理技术开发迟滞。

2.农村环境管理的网络合力尚需凝聚。与通常的纵向性的管理行为不同,环境管理体系表现为纵向性和横向性的复杂特点。从纵向上看,环境管理体系呈现出一种与行政架构相对应的科层制结构,表现为上下级部门的业务对应。从横向上来看呈现的特征是,由政府总负责,各部门具体负责实施。表现为财政部门对环境治理资金进行管理、环保部门对环境保护统一管理,基层乡镇部门合作管理。这种纵向和横向结合的特点决定了农村环境整治需要不同部门积极而能动的合作。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兼有管理和治理双重含义。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中不只是“自上而下”环境行政管理,还是受益者村民积极参与的环境治理。我国农村环境污染主体分散零落,农村环境整治不能单纯依赖点线式的“政府—管理”模式,更需要村民与政府的合作。

调研反映,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过程中,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合力尚需凝聚。一方面,由于农村环境责任主体众多,责任交叉不明,极易形成环境管理漏洞与责任真空。即使在管理责任明确的情况下,往往也由于部门工作衔接不畅,导致整体效率降低,如,财政部门资金审批迟滞影响环保部门的项目建设进度,环保部门项目建设监管缺位加重基层乡镇部门的后续管理负担。另一方面,村民与参与环境连片整治呈被动状态,村民的积极性尚需充分调动。

三、完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有效路径

(一)优化农村环境管理的资源结构

1.地方政府财政责任的制度化与法制化。尽管在连片整治资金供给上,国家以协议的方式,明确了中央与地方资金的配套比例及资金保障措施,但是实践中,由于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资金需求大,地方财政能力的限制,仍然存在地方配套资金供给不足或迟滞的问题,直接影响连片整治的示范效果。解决的路径是寻求政策的制度化和法制化。在地方财政预算阶段,确立农村环保支出的优先和重点地位,设定具有约束力的投入目标要求。目前法律对地方政府财政责任规定过于原则,应尽快制定地方立法,明确地方各级政府在农村环境治理中的责任、分担标准及调整机制。

2.乡镇环保组织的功能化。县级及以下基层环保部门力量薄弱,相当一部分乡镇没有设立专门的环保机构,应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机构建设,在乡镇及行政村设置专门环保机构、配备专兼职监管员队伍。在完善基层环保组织建设的同时,增强环保人员能力建设,提高环保人员的创新能力。

3.环保信息的畅通化。环保信息的畅通化一方面要求环保信息在政府系统畅通。财政部门在连片资金审批与使用上公开;环保部门在连片整治项目建设招标与监管上公开;基层乡镇组织在连片整治项目的维护与运营上公开。环保信息的畅通化另一方面也要求环保信息在政府与民众之间畅通。要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宣传培训,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4.环境技术开发和推广的多元化。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效果的取得还在于改进技术措施,因此,应进一步研究适用于北方农村环境整治的技术措施。农村环保技术的开发完全依靠地方基层力量存在很大困难,应在国家层面上建立科技支撑体系,组织环境科研机构和高校等专业人员对农村环保实用技术开发和推广,确保集中连片村庄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二)缔结农村环境管理的参与者网络

1.协调联动,加强政府部门间合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是一项复杂、长期性工程,需各部门密切配合,协调联动。横向联系是农村环境保护十分重要的关系网络。平行部门之间应建立各部门联动协调配合工作机制,相互沟通信息,主动配合,形成合力。

2.协商互动,加强村民与政府间合力。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中,应强化村民自治与政府管理的互动。村民自治主要是鼓励以农村社区为依托,集聚区域内村民力量参与环境管理,维护社区共同的环境利益。农村环境社区治理是政府单一管理的补充,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组织化路径。

(三)创新农村环境管理方式

1.建立城乡环境共建体系。城乡联合共建是借助社会力量,实现农村环境治理。借助“城乡共建”、“城市反哺农村”、“城乡统筹”等开展城乡环境共建,可以有效补充农村环境整治投入,并可以唤醒企业和各种社会力量的社会责任感。

2.构建“第三方”评价机制。构建与政府无隶属关和利益关系的第三方评价机制,发挥其在评价标准和评价过程的独立性和客观性职能,对环境连片整治的效果进行评价,形成反馈机制,能优化环境连片整治的路径,提高环境连片整治的效能。

参考文献:

[1]中央财政投入120亿元资金、推进农村环境整村连片整治工作[J].农村财政与财经,2010,(7):24.

[2]陈振明.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刘侃、栾胜基.论中国农村环境管理体系的结构真空[J].生态经济,2011,(7).

篇10: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情况汇报

聂都中心小学

李荣明

根据县开展农村垃圾连片整治工作部署,我校积极宣传动员,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以“从我做起,带动全家,文明社会”为工作要求,加强了学生卫生文明习惯教育,增强了师生环保意识,提高了校园卫生水平,促进了社会文明的提升。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广泛宣传教育,增强师生环保意识。在全校广泛宣传深入开展整治环境卫生教育活动,通过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黑板报、校报、手抄报、主题征文、发倡议书、“向不文明行为告别”签名等形式,教育和引导学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自觉拾捡垃圾、倡导家长保持环境卫生,努力培养学生爱护和维持环境卫生的良好习惯。

二、丰富活动内涵,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制定工作方案,举行“爱我家园,美化环境”主题德育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每班上好一节环保教育课,向全体师生发出垃圾无害化处理倡议书及改善环境爱我家园倡议书;开展“环境保护,美丽家园”手抄报比赛活动,增强学生环保意识;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开展垃圾清捡和垃圾分类活动,使学生掌握垃圾分类知识。举办“小手拉大手”环保征文活动,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实践或通过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写出真实的感受,通过征文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我县实施环境整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育师生爱清洁、讲卫生,净化美化家园,带动家长参与到建设生态崇义的行动中;开展“卫生先进班级”、“环保小卫士”等评比活动,对环境卫生工作突出的个人和班级进行表扬。

三、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校园环境卫生整治。学校制定了环境卫生保洁制度,并张贴上墙。建立了卫生包干责任制,实行每天两小扫,每周一大扫,校园设有固定的果皮箱,垃圾有规定的倒放池。成立了卫生检查小组,每天一检查,每周一通报,并经常开展卫生督查工作。学校垃圾统一由清运车辆每周一次运至乡指定的垃圾场集中处理,有效地规范学校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同时,认真做好学校周边环境卫生整治,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工作。通过检查、督查,有效促进学校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积极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增进成年人文明意识。密切配合乡村做好农村垃圾整治工作,积极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向学生家长下发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告知书,推进环保知识进家庭,进农村,带动家长了解卫生保洁的内容,增强垃圾无害化处理及卫生保洁意识,将其内化成自觉行动;组织师生走出校园深入街道、村组、公共场所等地拾捡垃圾、清理卫生死角,充分发挥学生的示范带动作用,以自己的行为影响家长和村民参与到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暨垃圾处理活动中来,将整治活动逐步延伸到家庭、农村;进行家访,对学生走出校园如何开展垃圾处理活动情况进行了解,并与家长沟通宣传垃圾无害化处理知识,提高他们的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纠正他们生活中的陋习,增进他们的文明意识,提升社会文明素质。

篇11: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对策分析

——以辽宁省农村示范点为例

【关键词】农村环境 连片整治 政府治理 国外政策

【摘要】近年来,我国农村环境日益恶化。本文以辽宁省农村为例,分析了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①沿河治理的模式存在局限性 ②环保部门与基层政府分工不合理 ③基层政府财政尴尬 ④政策执行缺乏后续有力度和长效机制。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对策。

一、情况介绍

(一)政策背景

近年来,中国农村环境问题日易突出,表现为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 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危及农村饮水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一些农村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危害农民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明确指出了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任务。其中,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 强作为重要内容被 写上日程:

改革开放30年 以来,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伟大实践带来了经济发展的累累硕果。但是,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村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却日趋严重而环境问题 直接制约着我国农村能否真正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国家对农村环境治理问题高度重视。国务院于2008年7月召开了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决定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中央财政为此设立了专项资金。2009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 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实行“以奖促治”加快解决突出的农村环境问 题的实施方案〉》(国办发〔2009〕11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对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做出 了明确部署。2008〜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了 15亿元农村环保专项资金,支持全国2000多个村庄 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积极整合各类资金,各级财政累计投入达50亿元,约 1300万农村居民从中直接受益。

(二)环境现状

辽宁省的农村环境宏观上分为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点源污染指有固定排放点的污染源,如工业企业排污;而面源污染则没 有固定的污染排放点:

根据辽宁省调查的14农村污染物的来源和特性分析,辽宁省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农村的面源污染.农村的点 源污染和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三大类。

1.农村的面源污染,农村的面源污染是指农村地区在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未经处理的污染物对水体、土壤和空气及农产品造成的污染,具有位置、途径、数量的不确定性、随机性、分布范围大与防治难 度大的特点;主要来源于两方面:

①农业生产的污染,主要指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等化学品及农业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低造成的环境污染、农用化学品的大量使用、施肥结构不合理和施药不当,不仅严重污染土壤,通过农田径流加重水体的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而且还通过受污染农产品的销售直接威胁到城乡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②农村生活对农村环境的污染:主要指村镇等农村聚居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因缺乏规划和环境管理滞后造成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污染。

2.农村的点源污染。主要指城镇企业和乡村集约化养殖场因布局不当、污染治理不力带来的污染,城镇工业污水和农业垃圾向农村地区转移的趋势进一步加剧。城镇工业与乡村畜禽饲养业具有污染点多面广、排污种类多浓度高的特点,因而其污染对农村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

3.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指农村地区存在大 量掠夺式的采石开矿.挖河取沙、毁田取土.荒坡垦殖、围 湖造田、毁林开荒等行为,造成了对生态系统功能的严重 破坏一些由城市迁移到农村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了减少成本没有建设相应设施处理工业垃圾和污水.给当地 农村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污染。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不仅影响到我国农产品品质的进一步提升,制约了农业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不利于广大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与提高其中,面源污染比点源污染的范围更广泛,不确定性更大,成分和过程更为复杂,也更难以控制。

(三)治理现状

为进一步推进辽宁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深入开 展,辽宁省政府日前在抚顺市召开全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现场经验交流会。辽宁省常务副省长许卫国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辽宁省环境保护厅厅长王秉杰通报了 全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的进展情况并对下一步工作进 行了布置。辽宁省将对项目开展情况实行月通报,2010年的项目要求在6月底前完成,最迟也要在7月底前完成;2011年项目必须在11月底前完成。对不能按时完 成任务的地区,省里将核减下一投资。2010—2012 年,国家和辽宁省将投入21.25亿元集中解决农村环境问 题,共涉及辽宁省7个市的21个县(市)区,惠及424个村。针对农村环境污染的实际,辽宁省专门出台了《辽宁 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项目技术指南》。经过一年的实践,已经初步形成了六大模式:一是生活垃圾村收集一镇转运一县处理的城乡一体化模式;二是生活垃圾分类一制燃气、沼气的就地处理和资源化模式;三是在城乡接合部修建污水收集管网,农村与城市共用污水处理厂模式;四是分散村屯生活污水排放系统(边沟)加氧化塘处理模式;五是畜禽粪便大型沼气资源化利用模式;六是畜禽粪便区域有机肥厂处理模式。

(四)成果收益

3年前,即2009年5月19日,辽宁省和财政部、环境保护部签订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协议》,标志着辽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正式启动。如今,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辽宁成效显著,已初步探索出我国北方地区农村环保工作的新路子。

中央对辽宁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示范作用寄予极大厚望,让辽宁大胆尝试、率先突破,力争早“出成效、出经验、出模式”。在为期3年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建设中,辽宁开展优质工程、惠民工程和廉洁工程并努力全部完成试点任务,开创出农村环保工作的崭新局面。

根据国家关于示范区域选取的要求和原则,辽宁确定的示范区域为:以大伙房水库及输水工程周边地区为重点,延伸到输水工程供水及采水所涉及的地市,共包括抚顺、本溪、沈阳、鞍山、辽阳、营口及盘锦7个城市,其中要优先解决大伙房水库及输水工程周边地区的抚顺和本溪(桓仁)地区的突出环境问题。

辽宁在选择连片整治示范区域上遵循扶强不扶弱的原则,因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不是扶贫项目。为此,辽宁坚持如下选择:一选工作有基础的,通过资金扶持较容易见成效的;二选工作有积极性的,当地干部群众有强烈整治愿望的;三选领导班子能力强的,能够强有力地组织项目实施的。而且,对已选区域也要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以确保出成效、出经验、出模式。

为保证早“出成效、出经验、出模式”,辽宁根据项目所处的区域、重要程度和模式,采取了“三个一批”措施,即省里抓一批、市里抓一批、县里抓一批。在资金方面给予重点考虑和支持,明确模式、效果、时限,强化指导与督察,重点推进,为辽宁乃至北方地区探索出连片整治工程示范经验。经辽宁省环保厅和省财政厅研究,确定了沈阳市蒲河流域的新民和辽中片区、抚顺市抚顺县的社河和大伙房水库周边片区、鞍山市的海城河源头片区、本溪市的桓仁水库片区和盘锦市双台河入海口的盘山县片区以及100个村庄为省抓重点。3年里,辽宁有效利用中央补助及省配套奖金20余亿元(不含市县级筹措资金),实行整村推进和连片整治,有效解决农村环境基础设施薄弱问题,一些有突出环境问题的村庄也得到有效治理,最后将基本解决辽宁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一)沿河治理的模式存在局限性

辽宁省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主要沿河开展,对省内个市、区、县境内的河流进行治理,并对河流流域内的村落进行治理。在我们走访的辽中县及抚顺市,主要以蒲河和大伙房水库为治理重点,并以点带面治理沿流域村屯。选取的治理水域多为大型的河流、水库,而我省境内的符合大流量要求的水域并不多,相反,农村的小溪、小河却数量庞大。但是这些小面积水域由于不符合治理基础指标而被排除在外,相对于大流量水域,小流量水域无论在防污还是在自我净化方面都明显处于劣势,因而,真正污染严重的小流量河流及其流域得不到有效治理成为沿大河流治理的方针的副作用之一。

另外,大河流域内的村镇的政体经济水平均高于其他地区的村镇,沿河治理的方针使得大量资金、技术、基础设施等流向原本就相对富裕的地区,从而导致真正污染严重、资金缺乏、地处偏远的农村的环境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治理。

(二)环保部门与基层政府分工不合理

本次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由财政部、国家环境保护部发起。在地方主要体现在由省、市、区、县一级的环保部门直接组织并领导整治工作。从环境整治工作中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到垃圾箱、拖车、叉车等设备的采购,均由环保部门直接领导并进行,乡、镇政府及村委会不参与前期工作。因而使得在一些工程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工程质量以及设备的售后服务问题成为了基层政府的负担。同时,“使用——采购”相分离的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腐败发生的可能性,并且提高了效率,但是这种机械化的配给方式却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使得部分项目脱离农村实际情况。

环保部门负责采购、建设,村镇一级政府负责使用和后期维护的模式,造成了两机关的权力重叠和权利真空。一方面,权力重叠导致资源的浪费和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另一方面,权利真空使得基层政府在基础设施得的运行和设备的维护上很难直接向提供主体张张权利。

(三)基层政府面对财政尴尬

连片整治的项目除了国家、省市的财政补贴外,还需要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但是我国目前的现状是:省市一级有独立的财政收入,到了县级已经达到了尴尬的境地,到了基层政府如乡镇一级已是十分困难(除极少数农村外)。上级财政及环保部门只负责购置的设备和建设的工程,但是基层政府却要承担后续的大笔费用,如设备维护、人员培训等,而这笔支出是不被列入大政策支出之中的。

因此,当政策真正执行到受益者的阶段,往往给基层政府本就困难的财政雪上加霜,使得如此意义深远的惠民政策难以取得预期效果,更造成设备的闲置、资源浪费、摆设工程等问题。

(四)政策执行缺乏后续力度和长效机制

农村环境整治作为一项政策,其在执行过程中缺乏制度化的长效机制的保障。我国农村

环境保护起步晚、环境管理体制未建立的现实情况导致基层政府在相关领域的认识和工作处于真空状态以及农村居民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作为一项未形成机制的政策,其在执行过程中势必会受到地方政府的层层打折,而其有没有明确的监督管理和后续检测体制,从而使该项政策的持续性难以保障,进而导致其惠民程度大大降低。

三、对策分析

(一)积极探索农村环保整治运行维护的长效机制

1.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管理体制。农村环保设施运行维护机制的形成首先要有相应的环境管理的体制作保障。由于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起步较晚,农村环境管理的体制还未建立起来,现阶段可在这方面做一些有益的探索:(1)建立县、乡镇两级环境监管体制,在每个乡镇政府明确一名副职分管环保工作,并至少配备一名行政编制的环保专职干部,重点乡镇设立环保派出机构,偏远或经济不发达的乡镇可两(多)镇设一个环保派出机构,工业企业比较集中或者区域开发程度较大的村可安排专人负责环保工作等;(2)实行农村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度,如县党委、政府与乡镇签订农村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将农村环境保护作为考核乡镇政绩的重要内容等。

2.加强农村环保人才队伍建设。目前,大多数地区农村环保专业技术人员稀缺,直接影响了农村环保工作的有效开展,应强化人员培训,培养农村环保专业技术人才,逐步建立起一支能够适应农村环保工作的人才队伍。

3.多渠道解决农村环保资金。整合资金,重点突破。近年来,由于国家“三农”政策的相继出台,各类涉农资金逐渐加大,农村建设资金也得到突飞猛进的增长,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的作用,着力整合各类资金,合力攻坚,争取资金效益的最大化。同时,在项目安排时,严格按照规划安排项目,力求少花钱、多办事,让群众在看得见、摸得着、受益多的变化中,理解支持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4.全民参与,强化监管。通过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推进环境保护知识进村入户,开展环境保护宣传和技能培训,增强农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引导广大农民积极参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同时环保部门还应不断完善农村环境监管体系,形成严密的监管网络。

(二)制定“征补共治”型农村环境政策

一直以来,百姓心中总是认为,环境治理理应政府负全部责任,所有的财力、物力、人力均应由政府负担。其实不然。环境问题人人有责。所以笔者建议制定“征补共治”型环境政策。

“征补共治”型农村环境政策,是指地方政府向农民征收环境费,作为环境治理费用的一部分,再从财政中提取一部分,共同作为农村环境治理费用,根据村庄环境特点,选取一些典型村庄,主要以奖励或补贴的形式,以提高农村环境治理效果的环境政策。这种政策手段将政府的环境管制与农民参与相结合,以第三方效果评价为纽带,形成多方主体协作治理环境的结构框架。“征补共治”型农村环境政策是在中国实施的“以奖促治,以奖代补”农村环境政策基础上的一种探索。其中,“征”是指县、乡、村级政府采取定期对村民直接收 取环境费,包括垃圾处理费和污水治理费,或合并为环境卫生费;农民参与是以出工等方式参与可量化的公共治理行为;“补”包括奖励和补助2 部分,奖励是指县、乡级政府对环境治理效果好的村庄进行定期物质和精神奖励,补助是针对村庄环境的公共治理工程和治理行为进行补贴,也可以奖补合并,也可先奖后补或以奖代补。第三方评价是指环境学会(协会)的非政府组织NGO和公众共同对环境治理进行定期和抽查方式的公正评价的过程。

(三)借鉴外国立法经验,加强环境整治法制保障。

1.日本有关农村环境的相关政策法律

日本自20 世纪70 年代以来开始重视农业环境保护问题,提倡发展循环型农业,制定了一系

列农业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如《推进循环型社会形成基本法》、《农药取缔法》、《土壤污染防止法》等,有效推动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90 年代后,为进一步促进环保型农业发展,又相继发布了《有机农产品蔬菜、水果特别标志准则》、《有机农产品生产管理要点》、《有机农产品及特别栽培农产品标准》等。在畜禽粪便污染防治方面,日本先后制定了《废弃物处理法》、《防止水污染法》和《恶臭防治法》等7 部相关法律,在《防止水污染法》中对不同养殖规模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和要求。

2.美国有关农村环境整治的相关政策法律美国的农业污染防控主要集中于水污染方面。美国各级政府(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累计出台了数百条有关保护水质的法律和法规,采取了一系列政策进行水质控制,如《水质量法案》(1965)、《联邦水污染控制法案》(1972)、《清洁水质法案》(1977)等。随着面源污染的日益严重,1987 年修订的《水质量法案》要求各州制定实施计划,以控制农村非点源污染[1]。1947 年,由美国国会制定的《联邦农药、杀真菌剂和灭鼠剂法案》是美国防止水污染中有毒有害物质的一部重要法律,这一法律授权美国环保总署(USEPA)对农药的使用加以控制。

目前,我国出台的有关农业污染防治和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共有20 多部,国务院及各部委颁布并实施的相关行政法规和规章有数十部,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虽然对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水土流失治理,特别是针对当前急需解决的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和以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畜禽粪便随意排放导致的水污染及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的土壤污染为特征的农村面源污染及其防治问题,尚缺乏相关必要的能够有效发挥作用的法律法规和实施办法。鉴于此,结合现阶段我国农村面临 的突出的环境问题以及现有政策体系的不足,笔者认为,我国应制定相应的农村环境整治政策。如以下几个方面:①是结合农村环境污染特征和生态建设要求,建立和补充现有国家法律中缺失的相关法规、条例,主要有《土壤污染防治条例》、《农药经营使用管理规定》、《生态补偿条例》等;②是制定和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环境标准,如《农村工业废水、废气及固体废弃物排放标准》、《农村饮用水源地水质标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建设标准》、《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认定标准》等。③制定税收政策。改革和完善资源税,广泛建立自然资源生态补偿税,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开征以化肥税、农药税为主要构成的环境税,有效遏制农业生产中投入的农药、化肥等对土地、水环境的污染和破坏。④制定财政补贴政策。建立耕地补贴制度,对发展生态农业的农户和企业给予直接财政补贴,对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行为进行间接补贴;建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将相应的农村环保支出列入常规性预算。

四、结 语

通过几年的整治,目前辽宁省农民的环保意识在提升、环保理念也普遍增强。但是,我们搞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不能盲目追风,搞形式主义。也不能只投入金钱建基础设施而不顾运行。否则只会“好心办错事”。辽宁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一定要结合辽宁省农村的特殊实际情况,在国家战略主导的推进中,一定要注重政府环境保护的职责,这就要求政府从多层面、多角度发挥环境行政的职能和作用,积极利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等手段推进环境管理。只有不断地加强政府环境管理,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进春.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广东科技,2011(22):70-72.[2] 朱立志.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机制与政策[J].环境保护,2008(15): 18-19.[3] 严立冬,郝文杰,谭波,等.我国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税收政策分析[J].税务研究,2010(1): 50-52.[4] 民建中央专题调研组, 路明,郭群峰.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J〕.经济界, 2.8(02)

上一篇:研究可行性报告下一篇:申论宝典(考公务员必看的申论)之食品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