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享受为话题优秀作文

2024-04-14

以享受为话题优秀作文(精选10篇)

篇1:以享受为话题优秀作文

以享受为话题作文

考作文热点话题之四十四 享受生活与享受工作

旅居德国的摄影家王小慧说:“能创造性地工作是我最大的享受。”女足明星温利蓉说:“每天睡一个懒觉,几乎是我最大的享受”。有人以仕途得意为享受,有人以寄情山林为享受。什么是享受,真是见仁见智,耐人寻味。你是如何看待享受的?

请以“享受”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对享受的认识,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的体现。每个人对享受的理解不同,他享受的内容也就不同,有的人认为物质上的满足是享受,有人认为精神上的快乐才是享受,有人认为工作才是享受。我们写文章时可以写一定享受的体验,也可以就享受的内容发表议论。还可以写一写自己的认识。当然,文章要给人以启迪。

佳作示范

黄昏,我沿着那条长着红杨和苦柳的河岸踽踽独行,不会走到哪里去,也无须走到哪里去。斜阳残照,流水清风,厚重而柔和,竟是无边的惬意与陶然。

尽可能地放松自己,让身心皆融于宁静的昏暮。远方有淡青的山峦和树林,有村子和古往今来纠葛在人烟风俗之中的鸡鸣犬吠。有无数更加诱人的无穷无尽的朦胧的未知。

感觉自己就是一条鱼或是一缕风,鱼一样的快乐,风一样的自由。这时候你再想一想,是不是太累了?是不是惆怅失落或是踌躇满志?是不是人生之中一帆风顺或是偶有过节?是不是因为荣辱毁誉以及跟随而来的其他一些什么而浮躁和迷乱?

但无论如何,你都且抛开,远远地抛开。人生难得几回搏,但人生也难得几分闲啊!黄昏只那么一会儿,就整个儿安排给自己吧。混沌天宇,落日悄悄地充血,风最是柔情,似有似无,人在其中,竟也莫名地混沌起来。缓缓地做一次深呼吸,就如品谷雨新茶一般,满口满心的香爽。其味或甘或苦,都混沌而又清纯得像风一般无可捉摸。

曾在一座倾颓的山寺的残柱上见过一幅对联,曰:“山随人意懒,石似我心空。”山何曾“懒”过,石又何曾“空”过?皆因“山”与“石”都随“人意”与“我心”的变化而变化罢了。若“意”与“心”不存,“懒”与“空”焉附?偶尔地涌出些上下高低远近来,下意识地琢磨一回:有“下”才有“上”,有“低”才有 “高”。若无“小”与“近”,那“大”与“远”又何存呢?世间万千物态,皆因互相比较,互为参照,才有了上下高低大小远近之分罢了。

可见大千世界,诸多物事,亦都随“人意”与“我心”而变幻万端了。物以物拙,人随人智。皆为一线悬心,系之于思绪;皆因一份沉重,负之于肩背,才有纷至沓来的荣辱毁誉胜败强弱之分,也才有随之而来的无端的烦忧与惆怅。心静则明,目清而察。

于万千利欲之中,心不为所动,身不为所设,如此,又何所不能呢?山或近在咫尺,路或遥遥无尽,那落日反倒充沛了些,那风或也温馨了些。我依然,依然在一种透明的闲散境界中,让晚风和余晖过滤灵魂和躯体,我无疑也渐渐地透明了。

风中的飞鸟,水中的游鱼,以及似鱼似鸟的我,皆随某种心意金黄了些。同时金黄的还有脚下那条路和路上的我拖得长长的影子。

有一种感慨涌上心头:认识自己不容易,驾驭自己更不容易。

散步是一种享受。

散步是眼的放松。“远方有淡青的山峦和树林,有村子和古往今来纠葛在人烟风俗之中的鸡鸣犬吠。”“混沌天宇,落日悄悄地充血,风最是柔情,似有似无。”

散步是心的.愉悦。“皆为一线悬心,系之于思绪,皆因一份沉重,负之于肩背。”“心静则明,目清而察。”

简评:能够捕捉到这样美的景,这样美的情,不正是一篇美文吗?

佳作示范

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跟人求钱财,这是追求吗?不,这是乞求。

一个顽皮的小孩哭闹着要妈妈为他买有趣的电动小火车,这是追求吗?不,这是强求。

一个犯了过错的员工为了不被解雇,正向老板解释、道歉、请求原谅。这是追求吗?不,这是哀求。

一个视篮球为生命的美国小孩,在中学时连篮球队也没被选上。爱球如痴的他要求教练准许他随队看球赛也被拒绝。穷途末路之际,他软磨硬缠当上了别人不屑一顾的专为球员拣球、搬行李的“球员”。但他仍没放弃那个可以取代他对生命的热爱的篮球。

随着他率领芝加哥公牛队连续两年高居NBA宝座,他也享有了“空中飞人”的美誉。他便是对篮球热切追求的迈克尔・乔丹。

追求便是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享受追求不仅在于追求过后的成败得失,而更令人看重的是追求中突破自我,战胜自我的过程。

不管成功与否,只要对生命有所追求,就能使你的生命增色不少,变得丰富多彩。那种感觉就像喝凉茶,一阵苦涩之后给人带来的便是甘甜和清凉,又如吃麻辣火锅,随着一股炽热之流灌通全身,满面通红,汗流浃背,给人的又是一种刺激,使人精神为之一振的快感。

这便是追求的力量。能顶得住暴风骤雨袭击的那种追求,等待着他的便是令人陶醉的七色彩虹。

追求是一种执著,而他的最高境界便是忘我。对人类具有伟大贡献的爱因斯坦对薪金要求却十分低,他甚至把1500美元的支票当书签用,令人惊讶,他却轻描淡写地说:“重要的不是这个,而是科学。”

只要你热爱,你就会追求,热爱的肥料,追求的浇灌,一定使生命之树开出成功之花。

让我们勇于追求,热爱追求,享受追求!有追求才有希望。

篇2:以享受为话题优秀作文

天气异常闷热,我思绪缭乱,转不出数学迷宫,出去走走吧。楼下园子里有一片清幽苍翠的竹林,每当我被林林总总的烦心事困扰时,就会流连于这清幽的密林中,那潮湿清溢的竹香,迎面扑来,深吸一口,沁人心脾的馨香便分散开来,流淌于心间。我打开随身听,《神秘园》婉转幽幻的旋律在竹林间回荡开来,我全身心沉浸在那绿色蓬帐里。

不知不觉,下起了蒙蒙细雨,这不正是我阴郁的心情吗?像雨,像雾,说不清道不明,我深陷于激烈的角逐中,被压得透不过气来。我一定要到达哪样的境地呢?

脚下松软的草地,头上朦胧的烟雨,身旁棵棵挺拔的倩影,唤我抛开凡尘。我徜徉在雨雾的竹海里,清幽扶疏、摇曳生姿的翠竹,猗猗的竹声和着天籁之音带我走进如梦似幻的仙境。棵棵青青幽篁,修颀纤长,像一群孪生姐妹,无一独特,它们比肩相依,相互扶携,挺拔向上,婷婷逸秀,一年四季始终如此的苍绿青翠,葳蕤生机,洋溢着青春的热情和活力。它们团结向上,携手并进,谁也不想压住谁的风头,形成一道绿色屏障,狂风吹不倒它,风雪压不垮它。它以高洁、俊雅、凛然、虚心、正直塑造了完美的形象。难怪历代骚人墨客为之倾慕为之歌咏。我尤为痴迷追崇的更是它的节,它的品,它的志。……我从迷雾幽谷中走来,在雾海竹林间仿佛看到了曙光,我懵懵懂懂似乎知道自己想要达到怎样的境地。

此时,阴霾的长天,挥洒的细雨,幽远而来凄婉清柔的《神秘园》与缥缈的雨竹竟如此契合。小提琴清扬的韵律引我走出了幽深的神秘境界,萨拉·布莱曼那空灵的极具穿透力的天籁之音涤荡了我混沌的心灵,沿着翠竹掩映绰约的小径,从苍翠透碧的竹林深处,我向着光明走来。无需在乎前方何处,我只在乎脚下的路,享受这迷人的过程。

篇3:以享受为话题优秀作文

美育又称美感教育, 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育以陶冶我们的情操为目的, 从而使我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育教育伴随着小学生的成长, 它渗透在小学的各个学科中。

今年我校在四 (2) 班开展电影配音教学尝试, 为学生提供一个地道的口语交际平台, 在教学中, 将英语配音教学与美育教育有机结合, 在配音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 培养学生具有国际视野和提升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 (王水发、葛岩峰“英语电影课程介绍”《小学教学研究》) 。通过电影配音教学, 使学生学会了“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

1 在配音前欣赏美

电影向学生直观展示了英语的语言艺术之美。电影音美、画美、意美的特质深深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深深感受着“美”。在电影《海蒂》中, 画面是阿尔卑斯山一片广袤的大草原, 配以优美的音乐, 学生听着地道的英语对白, 感受着大自然之美;小主人公海蒂帮助鼓励小伙伴Klara学走路, Then stop saying“but”and just believe.Remember what Grandma says?If you believe, anything can happen.小主人公海蒂的优秀品质, 又让学生感受到人性之美;电影优美的画面, 动听的音乐, 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情节, 让学生感受到艺术之美。在直观的视频中欣赏美, 使学生更能领悟语言的意境, 使课堂内容生动有趣, 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在配音时感受美

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命力的课堂。在课堂上, 帮助学生分析每一个角色的语言, 表达的心理和文化背景等, 认识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选好要配音的片段, 学生自由组成小组练习, 分配角色, 做一回“电影人”。在为《狮子王3》The lion sleeps tonight.片段配音时, 学生分析到Timon爱说俏皮话, 并有些以自我为中心, Pumbba无所畏惧, Simba勇敢又可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 反复练习, 在配音的过程中, 体会着劳动之美。

影片Heidi中的小牧羊人Peter很调皮, 但又有点自私, 学生在分析人物角色时纷纷表示自私的品质是不好的, 他们学会了怎样分辨美的东西。Grandpa诚实、友善、快乐;Grandma善良慈祥;Klara害羞腼腆;Heidi机智善良富有同情心;学生感受着剧中人物美好的品质, 在配音时更加投入自己的感情, 力求能让自己的声音与剧中人美好的品质相匹配。通过多次的配音演练, 剧中人物的美好品格渲染了学生,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有了潜移默化的转变。Heidi坚强自信的性格影响了班中部分自卑怯懦的同学的性格向健康阳光的一面发展, Heidi鼓励Klara, “Yes, you can!You have to try, Klara!”通过配音练习, I can.Yes, I can.成为班中同学互相鼓励的话语。在校运会中, 参赛同学会对自己说“Yes, I can.”同学之间互相鼓励, 会说“Yes, you can.”在配音的过程中, 感受了自信之美。

3 在配音后创造美

学生从欣赏美、感受美到自编短剧创造美, 是一个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在为电影片段配音后, 同学们将所学知识延伸到生活当中, 在后续的学习中开展小组合作, 编写短剧。

同学们欣赏了电影片段, 并亲自为片中角色配音, 现在还亲自当了一回编剧, 自创小短剧。为Heidi配音后, 学生自由组成小组, 创编短剧。将自己创编的短剧在同学和老师面前表演, 品尝着他们通过辛勤劳动所创造的美。学生编的短剧未免有些幼稚, 但却反应了他们的真实想法。有一个小组运用所学语言知识, 发挥想象, 为电影Heidi另外编了一个结尾。

学生自编自演的小话剧。

A:We have a new school, a new classroom, new classmates, new teachers.

(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从原来的学校撤并到新学校)

B:Yes, everything is new.

C:I like this school.It’s so big and beautiful!

D:Me too.Look!Who are they?Are they new classmates?

A:Yes, they are.Oh, Heidi!Fancy meeting you here.Peter is also here.Klara, are you Klara?You can walk!You can walk here yourself. (延续电影中的情节)

Heidi:Yes, you are right.I’m Heidi.I am your new classmate.Let’s make friends.

Klara:I can walk.I can jump.I can run.I can dance.I can do everything.Heidi and Peter are“good doctors.”

A:Where is grandpa?Does he come to China?

Heidi:Grandpa and grandma are busy in the farm.They wil come here on winter holiday. (把电影中的人物搬到现实生活中)

B:That’s great!They are so kind and friendly.

C:Let’s go to the classroom and meet the other students.

D:OK.

运用最简单的句式, 尽可能地把自己的活动表达清楚。虽然简单, 可是却是孩子们将语言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实践成果。最难能可贵的, 是激发孩子创作的源泉, 树立了自信心, 增强小组合作的意识, 这不正是体现了同学之间的“团结之美”吗?

电影配音课这一生动活泼的新型听说教学模式, 极大地调动了孩子的学习热情, 让孩子张开想象的翅膀, 释放孩子的嘴巴, 并在“教”与“学”的互动中, 使每一个孩子都认识美的事物, 开启美的人生。

摘要:电影是一本“活动着”的书本, 跨越时空, 能极大地开阔学生的视野, 满足孩子们对遥远神秘世界的向往与好奇, 无限开拓孩子的知识面, 跨学科、跨国界、跨文化。电影中所使用的语言是纯正的、地道的、更是使用的, 这一优势, 是我们的教科书所不可比拟的。原版的英文电影, 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工具, 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语言情景和最实用的语言。英语电影配音课, 是一个有生命力的口语课堂。把原版的英语电影片段作为英语教学的主要素材, 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在这个课堂中, 学生充分感受到艺术之美, 涤荡心灵, 绽放美育光彩。该文就以电影Heidi片段Anything can happen配音教学为例讲解如何享受配音乐趣, 绽放美育光彩。

篇4:以享受为话题优秀作文

关键词:主旨 理解 缝合 创新

一、经典拟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繁星(三四)冰心

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滚滚的波浪,却是它低下细小的泥沙。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少于800字。

二、技法导航

(一)读懂材料,把握主旨

写作中依托立意的材料都是短小的现代诗歌,所以当审读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现代诗歌的特点和一些理解鉴赏的方法。这些材料一般都是形式短小、思想深刻的几行现代小诗,虽没有太浓烈的情感抒发却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它往往托物言志,借助一两个事物体现作者的思想。因此,理解诗歌首先要抓住关键的词语,主要的事物(作者依托的对象)的特征,然后思考分析诗中事物间的关系,借助想象联想得出诗歌的内涵主旨。诗中如果只有一个事物,就分析该事物的特点,然后结合平时积累,利用联想渗透主旨;如果诗中的事物是两个或多个,就要分析其中的关系,是并列、对比还是包含或其他。并列的类型就从事物共同点得出主旨;对比类型主要从相异之处得到主旨;包含关系的看范围大的事物的特点,代表着一般、典型,从中理解主旨。

如阅读冰心的《繁星(三四)》,这是一首典型的微型哲理诗。找关键词“新陆地”“波浪”“泥沙”,是诗中借以表情达意的事物。看事物特点和关系,“滚滚”和“细小”,事物间是对比的关系,表明诗中情感倾向的词语“不是\却是”很容易得出诗歌的主旨:“创造新陆地的”,或者说,创造伟大事业的,究竟是什么呢?诗人在“波浪”和“泥沙”的鲜明对比间,揭示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创造新事业的,不是波浪般的豪言壮语,而是细小的泥沙坚持不懈的积累。

(二)全面理解,最佳切入

材料作文忌貌合神离,偏离材料主旨。不能把枝叶当成主干同时也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造成审题失误,导致行文脱离题意。因此,全面理解诗歌材料,不仅要抓住关键还要看到细微。还要看清“要求语”,有的要求中明确了话题,指明了写作的方向,而有的则要依据诗歌的内蕴含义,自己确定话题,确定恰当的写作方向。

这首微型诗包含了五个方面的对比,其一,波浪滚滚惊天动地,泥沙细小不屑一顾;其二,波浪滚滚而来风光无限,泥沙深埋地下默默无闻;其三,波浪常在动态中喧嚣,泥沙似在静态中沉积;其四,波浪借风乘势奔涌,泥沙靠内力凝聚;其五,波浪滚涌激情阵阵,泥沙淤积历经沧桑。总之,波浪是外在的现象,泥沙是内蕴的力量。“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种看似有着滚滚气势的波浪,而是这种微细但却坚韧的、在悄无声息中奋斗的泥沙。

全面理解了材料之后,就要选择合适自己写作的角度,进入到构思环节。要善于化大为小,使用以小见大的手法,从小处入手会使文章更充实而深刻。从本诗的主旨出发写创造新事业的不是波浪般的豪言壮语,而是细小的泥沙坚持不懈的积累,这固然是最为稳妥正面切入,也可以从浮躁、喧嚣造成失败的反面例子入手,然后正面写那些默默积聚获得成功的例子。也可以写景切入,如写浮云、写雾气、写沙滩上的足迹……切入最好简短、有新意,但不要离材料太远。

(三)善于缝合,消化使用

试题所提供的材料是写作的引子,全文的中心、观点、论证都是由此材料生发出来的,写议论文不能“过河拆桥”,抛弃试题材料,其他文体也不能整篇脱离所给材料。写议论文时开头应概述材料,结尾还应回扣材料。可把材料变成作文内容的一部分,也可在原材料基础上加以挖掘和提炼,使文章高人一筹。这样还可以避免作文信马由缰、脱离话题的弊病。本则材料可以用在开头或结尾,以此诗的句子为主干,写几个排比的句子,这样既彰显了你的文采又扣住话题,同时还增加了作文的思想内涵。此外,材料中的“陆地”“波浪”“泥沙”,也可以在自己的文章中出现,深入准确地赋予其比喻含义就可以。

(四)准确为文,开拓创新

现代作文鼓励个性张扬,激励创新思维,要缝制新的形式外衣,力求结构形式超乎常规,别具一格。文章有好的内容,还需要好的形式来“包装”。可以摆脱一般的结构形式的束缚,写成日记、书信、演讲稿、寓言、童话、网络论坛等等,使文章生动活泼,摇曳多姿。如果把这个试题写成寓言应该是很容易出彩的,通过正反方面的叙述达到吻合中心话题的目的。同样写成议论文可以找到很多成功在于默默积淀、点滴积累的事例论据,如课本内外、古今中外、社会各个行业的例子。写记叙文可以用小小说的体裁,欲扬先抑,注意安排情节,使之波澜起伏。写书信的体裁可以从反面写,如一个失败的人物思考回忆自己的往昔故事。写成演讲稿,则要角度换位,以一个成功者的身份追述自己奋斗的历程,叙述中注意详略和线索。

总之,以现代新诗为材料的话题作文,写作中除了遵循材料作文写作的原则外要注意:主旨是关键,理解要全面,缝合与消化,创新务为念。

三、模拟练习

阅读欣赏下面这首诗歌,根据要求作文。

《故乡》杨孟芳

李白的霜,染白,一条小路。沿着小路,我,走回去,走到母亲床前才知道,我是她的故乡。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和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思路点拨

这首诗的“诗意”和“哲理”在最后的三句,“故乡”的含义在这里又有了新的诠释。平时,我们常常会这样问自己:我的故乡在哪里?出生地?父亲的出生地?祖父的出生地?是,又似乎不是。然而当我吟诵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时候,我们似乎都在心灵的深处呼唤着“我的故乡”。对母亲来说,“故乡”就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游子来说,“故乡”就是梦牵萦绕的故土。这时,我们才知道“故乡”只是每一个人的心灵寄托。

篇5:以享受为话题的作文

大家都有这样一个习惯,看到一个包装精美的盒子,或到了一个久没有人住的房前。此时是不是都有一种好奇心,有一种冲动,想看清盒子里、房间里到底有什么。当我们极力平抚激动的心跳,用颤抖的手、用蹒跚的脚步,去一层层拆开盒子;一步步靠近房门时,我们心中想着美好的结果,想着惊喜的片刻。那过程是不是很美好、很刺激。可当我们打开盒子,走进了房子,看到的是一个空盒子,一座空房子,心里顿时什么感觉也没有了,只有失望、失落。那么相对这样的结果,是不是打开和走进的过程更加美好,更加享受呢?

在餐桌上,我们吃着美味的佳肴,觉得是一种享受,会对厨师赞不绝口。而对于每天都忙碌做菜的厨师们来说,他们可能享受的不是那些食客的几句赞美。而是他们自己喜欢的职业,他们喜欢每天看着一堆堆,一盘盘的食物,被他们精心的烹调,从片、块变成丝、泥,加盐、加油、加辅料,一点点变成佳肴,那期间的切、剁、控火,才是他们真的享受。

各种体育比赛上,还时常看到有些运动员,在比赛中失败了,可他们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却仍能坦然面对,面有笑容,是他们不知道“廉耻”吗?非也。对于他们来说,能够与比自己能力、技艺高超的人比赛,那过程才是最重要的,古有谚语“下棋找高手,弄斧去班门”。说的就是我们在与自己能力、技艺高的人过招时,能从他们身上看到自己的不足,知道自己往后努力的方向。这些不是一块奖牌所能给予我们的。

因此过程才是最重要,最受益,最享受的。如同井底之蛙,如果它没有看到前来喝水的小鸟,没有和小鸟进行对话,那青蛙就永远不知道除了自己头上的那一片天,天外还有天的事实。虽说这里的青蛙受到了小鸟的耻笑,被大家所不耻,但它至少在与小鸟的对话中知道了外面的世界。知道了自己从未看见和听到的一切,对于那点耻笑和讥讽,知道了外面的世界才是享受的,宝贵的。我想那青蛙大概也享受了那美好的过程。而非小鸟最后对它的讥讽。

篇6:以享受为话题的作文

坐着大巴车,成群结队地来到了一个茶叶基地,你一言我一语,谈论着茶厂,讨论着学习,讨论着活动。看着窗外来往的人群,匆忙走过,学生急着上学,大人赶着上班,匆匆的生活总是带有压迫感。坐在车上的我,不由松了一口气,心中难得的平静确实让人感到十分舒服,偶尔放松一下,也是一种小享受。

下了车,清新的空气迎面袭来,两旁有几颗小树,钻出了青嫩的尖芽,天空不似城市那般苍白,仿佛画上了淡妆。淡蓝色的眼影被抹在了天空上更加妩媚动人。走进一个长亭之中,一个穿着黑色唐装,笑意盈盈地看着我们,为我们介绍茉莉花茶。他一步一步从中央带领我们走向右侧,将几个器具一个个演示给我们,如何筛选茶叶,如何窨制茶叶。他告诉我们,师傅教会了他如何制作茉莉花茶,而他就在这儿开始了新的人生――制作茉莉花茶,而这一做,便是三十年。他告诉我们平抖拜烘窨提这七个字,便是他这一生的精华,包含了他对茶的钟爱。听着他的话,依旧是平静却有一些小波澜,想要如此促膝长谈,惬意悠闲。偶尔听听人生,听听文化,惬意自来,悠然便到,这就是享受人生。

老人邀请我们品茶,端上了一杯杯泡好的茉莉花茶,热气腾腾,白雾缠绕向上,凑近闻了闻,茉莉的清芳滚滚袭来,轻抿一口,绿茶的苦涩随之而来,而咽下后,却又有丝丝甘甜回笼喉中,茉莉的清新充满口腔。茶的味道有些苦却不失甜。仔细品尝着这丝丝清甜,回忆着上一刻还在喉咙之中的甘苦,转眼却又是甜味席卷,人生有时就如那般,先苦后甜。偶尔品品茶,赏赏物,悟人生之理,明白世事。这也算是一种享受,不失欢乐,减少忧伤。

天色渐暗,我们离开了这里。昨天车上还是依旧的平静,初春的傍晚有些凉,回头看着窗外的茶叶基地渐行渐远,周围的.景物交替更新,距离城市的步伐又快了一步,却不再觉有压迫感,取而代之的是愉悦心情。

篇7:以享受为话题的作文

你曾说过冲动是魔鬼,才发现三年间这种冲动从未停止过,虽然曾经想过在一起不现实分离过,听说时间会证明一切,转了一圈,我还是回到了原点,只是我成熟了,对爱也有了感悟,你可知道,分开的岁月里,我在想是不够现实的原因,还是不够爱你。

现在想来两者兼有吧!虽然有时候想起你,却发现我一直寻找着这样的另外一个你,深邃的眼眸看得出有多温柔,旧旧的衣服却抵挡不住你有多阳光帅气,笑着说话的样子感觉着你的正直,仿佛一瞬间,我就了解你的为人,你的人品,你的脾气,当初的我好疯狂,现在依然是。

篇8:以享受为话题优秀作文

关键词:新闻互动话题,传播特性,议程设置

电视新闻互动话题的出现, 可以说是起步于民生新闻的风生水起。2002年, 开创中国民生新闻理念之先河的《南京零距离》首次在民生新闻节目中开设了“现场电话”, 让观众直接与主持人在热线中就某个新闻话题进行交流, 直抒胸臆。[1]随着民生新闻节目在全国遍地开花, 新闻互动话题这种形式也受到了全面的借鉴和采用, 与此同时,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 互动的参与形式也从热线电话, 拓展到了手机短信、网络论坛以及微博等多种交互沟通渠道。通过这样一张密密织就的媒体与受众互动的网络, 新闻的传播空间变得开放起来, 观众被赋予说话的权利, 电视媒介的传播途径由单一的灌输转变成双向的交流。福建新闻频道的《现场》节目作为省内民生新闻栏目的先行者, 在2004年开始于节目中运用新闻互动这一环节, 来提高节目的受关注度, 使得观众的忠诚度越来越高。

一、新闻互动话题是强化传播效果的重要手段

随着媒介技术的进步和推广, 当前媒体的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个人传播”、“小众传播”在社会生活中日益兴起, 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大众传媒所拥有的传播权力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在现代传媒关系中, 受众是一个自我授权的公众或个人, 强调传播过程中个人的特质和需求的差异, [2]但不容忽视的是, 任何个体在社会行为过程中仍然需要寻求团体认同感, 在网络传播过程中, 论坛、QQ、微博等网络人际社区, 相同、相似的议题或某种认同感, 正是聚集众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纽带。显然, 对于传统媒体而言, 在与网络媒介竞争过程中, 是可以通过对公众热点议题的设置, 通过多次、大量地报道某一事件, 来突出这一事件的重要性, 从而使社会中的公众突出地议论这一话题, 把独白变为众语, 既吸引了受众, 增加了关注度, 又引导了舆论, 增强了自身的公信力。因而, 从现代传播的特性角度出发, 在电视新闻节目中设置互动调查话题, 可以起到增加节目感染力、提高收视率的良好效果。

笔者以福建广播影视集团电视新闻频道 (以下简称福建新闻频道) 为例, 选取了福建新闻频道《现场》节目2012年2月7日-3月9日一个月的新闻调查话题为样本 (如下表所示) , 以大致分析探讨电视新闻节目互动话题议程设置的特点和功用。

(一) 互动话题设置的关注点多元化

通过对一个月的《现场》互动话题类型分析来看, 其中政策法规类的调查话题比重最大, 达26.7%, 其次分别是文化教育类23.3%、节日情感类20%、经济消费类16.7%、其它13.3%。由此可见, 《现场》的互动话题关注点是多元化的, 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且话题的选取具有较强的新闻性、时效性, 是当天或近期社会大众的讨论焦点, 容易引起受众参与互动的欲望。

(二) 互动话题设置的传播效果最大化

《现场》的节目编辑在设置新闻互动话题时, 会有意识地对当天的焦点话题做出重点详细的报道, 并将话题以屏幕下方的拉滚字幕形式提前预告, 以吸引观众注意力, 刺激互动欲望, 同时还将话题公布在主持人的微博上。通过对焦点话题的重点关注和开辟各种参与的渠道, 由此形成对议题热烈讨论的氛围, 并以此来吸引观众的眼球, 有效地提高焦点新闻的受瞩目度和被讨论度。在全媒体时代, 电视新闻媒体是可以在节目中集现场直播、网络互动 (主要以微博为主) 、手机短信平台、热线电话为一体, 实现传播者与观众的跨空间交流, 通过反馈的同时性, 汇集、展示公众对新闻事件的态度, 激发大众的参与意识和冲动, 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

(三) 互动话题设置的舆论引导功效

在《现场》直播过程中, 由主持人正式公布当日的调查话题, 并平衡选取观众通过手机短信的留言和网民在微博上的讨论观点, 与观众进行实时的互动。若当天话题重大, 观众参与踊跃, 则将这一互动延续至晚上21:00的《新闻2100》, 并邀请新闻观察员对话题进行评论, 从而形成“全媒体”式的互动格式。可以说, 通过与观众的互动形式, 新闻节目集合了大量的原创评论, 当编辑、主持人在传播过程中有意识地做到组织引导受众展开讨论, 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影响受众, 形成积极的舆论氛围, 从而凸显媒体的新闻“把关人”作用。

二、新闻互动话题设置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设置新闻互动话题, 目的就是要吸引观众参与互动, 引导舆论, 因此如何设置好话题成为关键所在。

(一) 迎合还是引导观众

新闻互动话题实际是媒体为了追求新闻价值最大化, 而对新闻进行的二次售卖, [3]而观众作为售卖的对象, 该迎合还是引导呢?这是许多电视制作人的迷思。

美国传播学家麦库姆斯和M·E·唐纳德·肖两人在1972年提出了“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 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判断”。[4]而“设置议程”的主体主要有媒体、公众和政府三大类, 在以往的传播过程中, 大众传媒通常是议程的主体, 而在网络技术普及之后, 公众和媒体成为了议程设置的共同主体。换言之, 当公众对一个信息或者话题表露出极大的关注度之后, 经过媒体的报道和重点推介, 再回到公众视野, 可以引发更为激烈的讨论。这就要求, 在设置新闻互动话题时, 电视制作人应该要善于把握“迎合”与“引导”之间的平衡点, “迎合”观众想要关注讨论的新闻热点, “引导”观众从合理的角度进行充分且激烈的讨论, 才能与观众形成良性的互动。例如, 福建新闻频道的《现场》节目曾就福州市出台禁摩限电的法规作为话题进行调查, 当天的观众及网民参与度空前高涨, 在一个小时的直播时间内仅短信互动平台上就收到各类意见上千条, 是平常的数倍, 由此可见涉及公众利益特别是公民自身利益的政策法规最受公众关注, 互动参与热情最高, 受众也从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变成了信息的主动寻求者和自主解读者, 从而实现了媒体和公众两个议题的重合。

(二) 该“俗”还是该“雅”

在文化传播领域, “雅”、“俗”之争, 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话题, 在新闻互动话题拟订时, 制作者也常常会考虑是否该多使用口语化的表达, 成语之类的书面表达方式是否会让观众产生距离感而不愿意加入讨论?

显而易见的是, 自工业革命以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加之近几年网络技术的普及, “雅”与“俗”之间的界限已经开始模糊, “雅文化”与“俗文化”正出现一种合流的趋势, 有人将之称为“大众文化”。中外学者将“大众文化”的特性归纳为以下三点:其一, 大众文化的主要载体是包括电视、广播等在内的大众传媒;其二, 大众文化的生产动机是获取商业利润;其三, 大众文化的消费群体是受众, 消费目的则是满足精神娱乐的需求。[5]电视作品属于文学范畴, 作为大众传媒的电视媒体, 在制作节目的过程, 就应该兼容并蓄, 融合“雅”与“俗”的特性, 做到“雅”的“俗”化, “俗”的“雅”化。在实践中, 福建新闻频道《现场》节目的互动话题通常会从大众接受的心理角度出发来设置议题, 比如, “春节烟花爆竹该‘禁’还是‘放’?”、“您是否支持公交车内禁食?”、“探头拍违法车只罚款不扣分, 您有何看法?”等话题就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尊重了大众的审美趣味, 自然容易得到观众的热烈反映。在题目的设置过程, 也要考虑文字和口语表达时的美感和通俗感, 比如, “如何看待捐献骨髓者‘临阵脱逃’?”、“撞上豪车‘伤不起’, 您有什么想说的?”, 适当地使用成语和流行语言, 能够增加新闻互动话题的底蕴, 也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从而积极参与节目的互动。从收视分析资料来看, 好的新闻互动话题不仅会实现电视新闻价值的最大化, 而且对收视率的提高也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当然, 在新闻互动话题的实际运用过程中, 对于“雅”与“俗”的把握也要注意度的问题。虽说大俗就是大雅, 但故作高雅易成“媚俗”, 过分追求通俗易成“恶俗”。例如某中央媒体曾就俄罗斯别斯兰人质事件中人质死亡人数作为竞猜互动话题, 就是一个值得吸取的教训。我们要防止新闻互动话题恶俗化、泛滥化, 帮助受众树立健康、宽容、理性的国民心态。

(三) 连续递进式互动话题的力度

连续报道, 是新闻媒体常常用到的一种报道方式, 是采编者在某一段时间内, 围绕某一重大新闻事件或重要人物所采写的分段持续报道。连续报道以其报道面广、时效性强、持续时间长, 从而能够带来较为深刻的社会反响。而新闻互动话题可以是由当天的热点新闻引出, 也可以由最近一段时期的热点事件来设置, 因此, 新闻互动话题也可以连续多天对一个社会的热点新闻事件进行连续的、递进式的讨论, 从而积蓄社会公众对这一新闻事件的关注度, 吸引受众对同一新闻事件的多层面关注, 以此增加媒体议题设置功能, 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仍以针对福州市出台禁摩限电法规的话题调查为例, 当时福建新闻频道的《现场》、《2100新晚报》节目相继推出了“您是否支持福州禁摩限电?”、“禁摩限电措施如何执行到位?”等话题, 连续多日的递进式调查, 引起了观众的高关注度和高讨论度。另外, 国内的媒体同行曾有过一次更为成功的设置连续递进式互动话题的典型案例。2006年陕西都市频道对疯狂渣土车进行八次连续报道, 调查互动话题也就这一问题层层递进设置, 成为当地民众一段时期的议论主题, 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最后促成西安出台治理整顿渣土车的办法。

三、结论

综上所述, 以新闻互动话题实现互动是当代电视在全媒体语境下发展的一个重要走向, 必须充分认识到电视主流媒体在议题设置上的重要性, 科学把握受众在新闻进行、传播、接受、反馈等一系列过程中的心理反应。研究大众媒介对社会议题、社会潮流乃至社会制度与形态的结构、解构等宏观传播效果, 只有能够提出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中心议题的媒介, 并在孜孜不倦的追问中体现其特有的见识和价值, 才能获得最佳报道效果, 真正承担起主流媒体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孙涛.互动, 让电视新闻更好看[J].青年记者, 2006 (20) .

[2]刘景东, 孙岳.浅议自媒体[J].中国信息界, 2011 (3) .

[3]崔均鹏.短信互动与受众心理[EB/OL]. (2011-08-29) [2002-06-02].http://www.crftv.com/showNews.aspNewsID=7116&borderID=5.

[4]张慧子.碎片化时代传统媒体议程设置功能的回归[J].新闻爱好者, 2012 (5) .

[5]李春青.大众文化的雅与俗[N].人民日报, 2011-05-13.

篇9:以享受为话题优秀作文

针对初中山区学生口语能力薄弱,不愿开口讲英语的现状,学习英语方式单一,记单词、背课文,忽视说、写的能力,不符合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要求。如何把英语对话教学引入到生活中,达到学以致用?我平时教学中也进行了思考,在课堂中注重学生对对话的理解和实际运用,充分联系实际生活,创设比较真实的情境,尽量让学生自由交流,多开口讲英语,从而提高他们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情景描述】

七年级学生,求知欲强,接受能力较强。经过一学期的英语课堂的熏陶,他们对课堂上的英语活动已经习惯,对英语的兴趣较浓,课堂表现积极活跃。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我设计了一堂七下Unit3 Why do you like koalas?第一课时。

开始让学生观看一段animal world的影像资料,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询问学生Do you like this program?What can you see in it?学生会很兴奋地谈论着各种动物,从而很自然导入了学习新词汇这一环节,而且还通过视觉刺激,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接着,用课件出示一些小学英语中学过的动物的图片,要求学生尽量记住所见到的动物名称,播放完毕以后,请学生用英语说出它们的名称。

另外展示一些学生不会表达的动物名称。(将这些单词投放在大屏幕上,出示图片,让学生猜。呈现单词后,展示一些来自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图片,让学生操练句型:What animal do/don't you like?Why do/don't you like it?师生先对话练习,A:Are you free this Sunday?B:No,I'm afraid I have no time.A:How about tomorrow?B:OK,I have time then.What's up?A:Let's go to the zoo.B:Sounds great.A:What animals do you like best?B:I like lions.They are strong.A:How about you?B:I like pandas,they are cute.(学生先通过图片的示范演练,再进行分组练习。而且不要局限在图片中的动物,要用其它的动物替换之,既学习了语言知识,又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应用能力,还让学生表达了自己对不同动物的观点。同时还可采用自由选同伴的操练方法。)通过添加日常对话,增加对话情境真实性,趣味性。避免学生操练句型单一、固定,太死板,紧紧盯着课本内容,范围太狭窄,视野不开阔,思维不够灵活。

操练完对话后,我设置了一个游戏,让每一个小组描述并让本组另一名学生表演他们最喜欢的动物,但不要说出动物的名称,让其他小组来猜,说得准,猜得多的小组为获胜组。活动结束后,要加以总结鼓励,并进行恰当表扬。这一活动既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策略,又能够培养学生小组团结合作意识和精神。也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兴趣。为了更好地增加口语对话练习,让学生进行口头描述自己收集来的动物资料和图片,或对自己喜欢的动物进行简单的描述。在说的过程中可以引出很多形容词,描述动物的特点,进而学习本单元重点描述性词汇。设计了这活动,是进一步给学生开口说英语的机会,来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问题与讨论】

对于初中学生本身缺乏一定的语言知识,口语锻炼机会极其缺乏,生活经历经验不够丰富,这些都限制了口语水平的发挥,抑制了学生开口说英语的积极性,散失了学生说英语的自信心。如何发挥课堂有效活动,充分利用师生的生活经历和经验,精心搭好“活动之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学生的发展不是外在强加的,而是通过主体实践活动实现的,课堂活动要以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在需要为基础,在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的活动中求知,以达到实现学生主体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发展的目的。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人文因素,“教学永远具有生活的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课堂话题结合生活经验,可以使话题更具真实性,更具趣味性,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参与讨论话题的热情,从而提升多开口讲英语机会,从而锻炼学生口语能力水平。

【教学反思】

针对课堂中的现象,我认为创设情景,营造英语氛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至关重要的。从单词教学到对话独立运用,整个过程处处注意创设情景,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道具和肢体动作,进入角色对话。在操练过程中,充分注意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因材施教。改变按照固定座位进行操练的传统做法,让学生自由搭配,这样就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让好学生做示范,反复操练,这样就避免了会出现好学生越好,差学生越差的现象。“每节课堂五分钟,英语口语带回家”,短短的五分钟,不但让学生张开了嘴,还让他们争先恐后的去尝试,去演练,去表演,极大地帮助他们树立了学好英语的信心,创设机会让他们去体验成功的快乐。“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追求成功的努力。”

篇10:以享受为话题的作文

打开一本好书,嗅着那书页的芳香,我曾不只一次为美人鱼化为泡沫而惋惜流泪,也曾为老人与鳖鱼的恶搏而心惊胆战。《三国演义》让我读懂了豪气冲天的英雄;《红楼梦》让我感慨于“见花落泪,见月伤心”的痴情;《水浒传》让我刮目于朴实可爱的农民;《西游记》让我感悟到欲取得成绩要不怕艰难,在困境中勇往直前,令人敬佩!一句“攻亦为守,守方为攻”,让我超出于兵法,而恩索起有如征战的人生;一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让我超越于文学,而感受到至高的人生境界;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让我超脱于生活,而崇敬于怀有天下的胸襟。

一位哲学家说过:倾昕一首音乐,就是洗刷了一次罪恶的心灵。我不会演奏音乐,但我却会倾听。理查德的《星空》让我享受到夜的温柔;贝多芬的《命运》让我品味到生的顽强;一曲《回家》让我体会到思乡的忧愁。

上一篇:冲刺中考学生演讲稿 初三冲刺中考百日誓师大会演讲稿下一篇:党员对照检查及整改措施清单及时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