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公司回顾十年发展演讲

2024-05-11

隧道公司回顾十年发展演讲(精选7篇)

篇1:隧道公司回顾十年发展演讲

让千山洞开 竞时代风流----中铁十四局集团隧道分公司十年发展回眸

十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只是短短的一瞬间。然而,对于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系统唯一以隧道施工为主的十四局集团隧道专业工程公司来说,却是一部充满机遇与挑战、拼搏与奉献的创业史。其间,充满了艰难与曲折,充满了希望与辉煌。

岐岭建团队 市场求发展

这是一支英雄的队伍,这是一家具有传奇色彩的现代企业。

中铁十四局集团隧道分公司的前身隶属于铁道兵第四师。当年他们发扬铁道兵逢山凿洞遇水架桥的大无畏精神,先后参与了二十二条铁路干线的建设,修建隧道93座,总长75公里,为新中国的铁道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横贯南北的京九铁路举世嘱目。当年的铁道兵,在号称“天字第一号”难点工程岐岭隧道又摆开新的战场。随着岐岭隧道施工接近胜利的尾声,一个年轻的专业化隧道施工企业——铁道部第十四工程局隧道公司诞生了。

经过十年的发展,当年的隧道公司从一个只有几台设备和几十名职工的工程项目部,发展成为如今拥有职工768人,其中高中级技术人员154人;拥有固定资产近亿元,600台(套)先进的现代化隧道施工设备;能够同时承建20条长大隧道的现代化、专业化施工的大型企业。

如今隧道分公司的施工队伍遍及全国16个省市,施工范围涉及铁路、公路、市政、核电、地铁、水电等领域。

十年来,隧道分公司已建成隧道40余条,总长80余公里,相当于每天修建隧道22米,完成桥梁及其他工程20余项。

无论在计划经济时代还是在市场经济时代,隧道分公司始终坚持靠质量求生存,靠市场求发展的战略,使名牌工程遍布于祖国的千山万水之间。十年来,在已竣工的工程中,质量合格率100%,优良率95%以上。其中,3项工程获国家建筑业最高质量奖——鲁班奖,15项获省部级优质工程,5项获国家“青年文明号”。1998年底,公司顺利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2003年底顺利通过了“三标一体”认证。2003年被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评为“全国优秀施工企业”,一举成为中铁十四局集团的优良资产和优势产业。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十年来,隧道分公司取得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双丰收。隧道分公司先后涌现出了局以上先进、模范人物90多名,先进集体30多个,公司及领导班子多次被上级表彰为“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和“四好领导班子”,并连续五年被山东省直机关文明委表彰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03年被评为山东省“省级文明单位”。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回首十年的光荣历史,隧道分公司现任总经理李茂松、党委书记徐进玮说:隧道分公司今天的成绩,是中铁十四局集团领导关怀支持的结果,是隧道分公司历届领导班子励精图治的结果,亦是隧道分公司全体员工拼搏奉献的结果。

金隧遍神州 奖牌亮闪闪

中国运动员长期刻苦训练,终于在雅典奥运会上的凝聚成金光闪闪的32块金牌,举国欢腾,世界瞩目。同理,中铁十四局集团隧道分公司十年卧薪尝胆,发奋图强,终于将一项项金牌优质工程奉献给祖国人民。金牌工程伴随着隧道分公司十年发展的脚步,隧道分公司的十年心血最终凝结成一块块金牌。

隧道分公司是三项中国建筑最高奖——鲁班金像奖的得主,这在中铁十四局集团十几个处级单位中是独此一家,在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系统也极为罕见。

岐岭隧道是隧道分公司荣获的第一项鲁班奖,也是隧道分公司发展的奠基之作。岐岭隧道位于江西省南康县与信丰县交界处,全长2536米,为双线铁路隧道。该隧道地质复杂,进口段为罕见的特软弱围岩,施工难度极大,被称为京九铁路“天字第一号”工程。建设者们依靠科学,勇攻难关,提前46天贯通了岐岭隧道。在获得鲁班奖之后,该项工程又荣获首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铁道部优质工程一等奖、中铁建总公司优质工程奖。

深圳梧桐山隧道二期工程是隧道分公司荣获的第二块鲁班奖,此项工程为“九·七”香港回归的配套工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政治意义,在隧道分公司十年发展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梧桐山下行隧道是深(圳)香(港)公路咽喉工程,全长2439米,宽10.16米,设计为双线隧道。该工程是十四局进军特区建筑市场的第一项工程,1995年11月开工,1997年6月建成通车。该工程先后被深圳团市委授予“青年文明号”,被铁道部评为“优质工程一等奖”,被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评为“优质样板工程”。

朔黄铁路的东风隧道和马圈特大桥是隧道分公司获得的第三块鲁班奖,在隧道分公司技术进步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曾在东风隧道召开隧道光面爆破现场会,推广隧道公司的施工经验。

在隧道分公司职工的心目中,几乎与获得国家大奖位置同等重要的还有南京鼓楼隧道工程,因为它承载了隧道人心中太多的回忆与荣耀,是隧道分公司十年历史中隧道人泰山压顶不弯腰的真实写照。

南京鼓楼隧道为南北双向四车道,单线长750米,双连拱跨度23.18米,最浅埋仅26厘米,属典型的超浅埋、大跨度城市隧道工程。该工程是全国第三届城运会配套工程,也被列为南京市1995年市政一号工程,尽管工程难度大、工期紧,但鼓楼隧道的建设者经过300多个昼夜奋战,于1995年10月按期通车。该工程被江苏省团委、南京市政府、铁道团委、铁道建筑总公司联合授予“青年文明号”。

为中铁十四局集团隧道分公司赢得信誉的还有京珠高速公司靠椅山隧道工程、株六复线新倮纳隧道工程、济南绕城高速公路济南隧道工程、渝怀铁路武隆隧道工程、南京新庄立交桥工程、南京地铁工程、北京地铁五号线工程等等,不胜枚举。

改革添活力 管理强内功

正如邓小平所说:“改革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铁十四局集团隧道分公司十年发展壮大的历史,也是十年不断深化改革的历史,十年不断完善企业管理的历史。

隧道分公司成立之初,他们将铁道兵的优良传统作风与科学创新精神有机结合,确立了建设“三高四优五化”的机制灵活、精干高效、反应快捷、充满活力的现代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规划。所谓“三高四优五化”就是在同行业竞争中取得“社会效益高、企业信誉高、经济效益高”;在建筑市场竞争中形成技术优势、设备优势、人才优势、管理优势;在企业管理中做到经营决策科学化,机关工作制度化,项目管理规范化,施工现场多元化,企业行为长期化。坚持“一业为主,多元发展,外争市场,内练强兵”的经营战略,在经营布局上坚持“区域经营,滚动发展”的原则;在经营思想上坚持科技兴业、质量兴业、名牌兴业,走质量效益型的道路;在经营方针上,坚持以主业为依托,横向拓展,纵向延伸,内引外联,扩大市场占有率;在管理体制上,以项目经济责任制和资产经营责任制为主要形式,以班组核算为基础,挖掘潜能,建立责权利明确统一的长效机制,使企业走上了全面发展的良性轨道。

东风隧道的光面爆破技术被专家们誉为“国内领先、行业一流”,“代表着90年代光面爆破新水平”;隧道软弱围岩施工,被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总经理王振侯称作“国内隧道新奥法施工的典范”、“标志着总公司系统隧道软弱围岩施工技术上了一个大台阶”。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专门在东风隧道召开现场交流会,总结推广了他们的经验。

株六铁路复线上的重点工程新倮纳隧道,因地处险要地段,地质状况及其复杂而成为科技攻关的焦点,备受各级领导和专家们的关注。项目部科技攻关组人员通过分别应用地质前兆参数定量和先进的tsp-202超前预报系统进行预测和探测,先后发出了一系列关于新倮纳隧道长、短期超前预报通知书,对下一步前方隧道施工中不良地质所处的位置、水文及工程地质特征、岩体结构、围岩类别进行明确的超前预报,并对施工中应采取的防范措施提出具体建议,从而避免和减少了施工的失误以及由此而带来的重大经济损失,保证了快速安全施工。实践表明,该超前预报的精度达到90%以上。攻关组发出的第一号《新倮纳隧道长期预报通知书》中预报:“f5-1断层破碎带厚度约5米,影响隧道长度约10米,即da174+562∽572为ⅱ类围岩,少量淋水,建议加强其预支护,有效地防止了塌方。”隧道分公司职工在施工中采纳了攻关组的建议,加强了预支护,有效地防止了塌方。

南京地铁南北线一期工程为南京市的重点工程。中铁十四局集团隧道分公司承建的ta10标段场地狭小、地质复杂、技术要求高。尤其在软流塑施工中,由于该地层具有高压缩性、高灵敏度、强度低等特点,易产生蠕动现象,开挖后围岩自稳能力差、含水量大、易引起坍塌、涌泥现象,并极易引起地表沉降。

隧道分公司技术人员根据区间隧道的埋深、断面、地质条件、施工方法和地面房屋现状等,确定了楼房地基地表的参考沉降标准;确定了大管棚辅以小导管注浆及掌子面超前深孔注浆为软流塑状淤泥质地层隧道的超前预支护方案;选择了高强、早凝、超细水泥作为主要注浆材料,高压劈裂分段后退式注浆方式,达到了良好的地层加固与止水效果,为软流塑状淤泥质地层掌子面前方深孔注浆加固创造了新的注浆方式和工艺。

2003年11月16日,在山东济南召开的“软流塑状淤泥质地层建筑物下地铁隧道综合施工技术”成果鉴定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宋振琪等专家对该项成果进行了鉴定,一致认为:该项技术首次成功地在软流塑状淤泥质地层条件下实现了安全、快速、经济的施工目标,确保了南京地铁珠~鼓区间地表沉降值基本控制在20毫米左右,保证了施工安全、地表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的安全,各种经营场所正常营业,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软流塑状淤泥质地层穿越地面既有建筑楼房的隧道综合施工技术,在地下铁道、市政隧道和地下工程建设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推广价值,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中铁十四局集团隧道分公司的技术优势是以较强的人才优势为基础的,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公司现有职工768人,中专以上学历的约占54.7%,其中本科学历的194人,高中级技术人员154人,今年新进硕士生本科生35人。

应当说,隧道分公司从诞生之初就具有一定的人才优势,当时,全公司90多名干部中,大中专以上学历的占80%以上,工人有三分之一以上具备1~2项专业特长和技能。

建设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是凝聚企业力量,展现企业风貌,提升企业形象,推动企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内容。十年来,中铁十四局集团隧道分公司已经形成了“诚信、合作、创新、卓越”的企业精神,树立起了“经营求精、管理求严、用人求贤、交往求俭、为政求廉、领导求真”的企业风气,展现了公司作为现代企业的良好形象。

隧道分公司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关心人、爱护人、体贴人放在重要位置,千方百计抓好职工之家和“三线”(文化线、卫生线、生活线)建设,为职工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环境,激发了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促进了施工生产和队伍的全面建设。2004年7月13日,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主席黄四川,专程到该公司承建的北京地铁十号线、五号线检查工作,为项目部颁发了“建家建线模范单位”奖牌。

穿越时空隧道,奔向美好未来。已满十周岁的中铁十四局集团隧道分公司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幼年走向成熟。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这支英雄的队伍将披荆斩棘,开拓创新,奔向胜利的明天!

篇2:隧道公司回顾十年发展演讲

活动主题:挑战与梦想。

活动内容:优秀演讲展示;优秀选手代表发言;学术报告;宣读《加强科研诚信和培养良好学风》倡议书;颁发光荣册等。

会议时间:2011年12月15日(周四)下午14 : 00—16 :30 会议地点:腾达大厦(白石桥首都体育馆对面)五层会议厅 参会人员:获得各届青年演讲比赛奖的选手及所在单位团支部(或单位)领导。(见附件1)

会议规模:200人

请各单位组织好相关人员按时参加,需驾车前往的请自制“12.15”标识,停放在地下车库三层。

附:参加环保青年学术演讲十周年纪念活动单位及选手名单

联系人:北京环境科学学会 陈炳炎(***)

北京环境科学学会

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团委

篇3:绿色建筑发展十年回顾

绿色建筑大会已经召开了十届。在这十年里, 我国绿色建筑从无到有、从试点到大面积推广实现了超越性发展。从2005年第一届绿色建筑大会开始, 简单对我国绿色建筑的十年发展史做一个回顾, 是完全有必要的。

一、2005年第一届绿色建筑大会

我当时的报告题目为“智能绿色建筑与中国建筑节能的策略”。我在报告中正式提议:我国的建设领域发展模式, 应采用“双跨越”模式, 一是建筑节能标准实现跨越, 从35%的节能标准, 到50%节能标准、75%节能标准, 目前在一些大城市已经一步跨越到75%的节能标准, 从而避免了经常性变更建筑节能标准造成的浪费和混乱。二是建筑发展模式实现跨越, 即从一般的节能建筑直接走向绿色建筑, 使建筑的人文关怀和生态环境保护能够一致起来。我国只有实现了这两个跨越, 才能最终实现绿色发展。同年5月31日, 建设部印发了《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10月27日, 建设部与科技部联合发布了《绿色建筑技术导则》。

二、2006年第二届绿色建筑大会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绿色智能, 通向节能省地型建筑的捷径”, 我的报告题目为“建立五大创新体系, 促进绿色建筑发展”。我在报告中提出:绿色建筑是我国建立创新型国家的必然组成部分, 这包括了建筑发展观的创新、能源利用种类和模式的创新、建筑技术的创新、建筑开发运行方式的创新、政府管理制度的创新等五大创新体系。同年2月7日, 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 首次将“城镇化与城市发展”作为十一个重点领域之一, 在该领域中“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是其中的一个优先课题。3月5日, 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抓紧制定和完善各行业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标准, 推进节能降耗重点项目建设, 促进土地集约利用。鼓励发展节能降耗产品和节能省地型建筑。3月7日, 我国首部从建筑全生命周期多目标多层级对建筑进行评价的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发布。

三、2007年第三届绿色建筑大会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推行绿色建筑, 从建材结构到评估标准的整体创新”, 我的报告题目为“我国推行建筑节能的主要障碍与基本对策”。我在主题演讲中提出我国推广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存在的若干问题和基本对策:一是加快北方地区供热计量改革进度;二是对于南方地区的建筑节能或绿色建筑的设计;要着眼于实现建筑的朝阳面实行外遮阳和立体绿化, 三是冬冷夏热地区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设计方案要针对和利用当地气候条件;四是农居节能改造要注重借鉴地方传统的节能办法, 大力推广各种可再生能源在农民住宅中的应用;五是节能建筑要从强化施工监管和验收入手来严格执行规范性的标准, 实施建筑节能标识和能效证书制度;六是所有新建公共建筑必须率先执行建筑节能或绿色建筑标准;七是加快推行高强度建筑钢材和高强度水泥等新型建材的应用;八是倡导精装修和节能物业管理一步到位;九是停止在长江流域的民用住宅集中供热或者供冷系统中推广热电联产;十是加大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同年7月27日, 建设部决定在“十一五”期间启动“100项绿色建筑示范工程与100项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 (简称“双百工程”) 。8月21日, 建设部发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 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

四、2008年第四届绿色建筑大会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推广绿色建筑, 促进节能减排”, 我的报告题目为“建筑节能三要素-专项检查、评价标识和组织机构”。我在报告中提出推进我国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中三个重要环节, 即通过行政措施来强化专项检查;采取行政与市场相结合的办法实施建筑能效测评与绿色建筑等级评估, 启动市场机制对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的响应;通过组织机构的创新, 调动社会力量来发展绿色建筑和推进建筑节能工作。当年我国的绿色建筑项目从零起步, 有10个项目获得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 这是绿色建筑第一次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它的生命力。

五、2009年第五届绿色建筑大会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推进建筑节能”, 我演讲的题目为“从专项检查到财政补贴, 建筑节能工作总结与展望”。我在报告中提出:应在加大各级财政的激励政策的情况下, 不断推进各项节能工作, 并着力抓好北方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这一重点, 同时全力推进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 从而加快我国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步伐。该年度绿色建筑标识工作取得快速发展, 获得标识项目个数比2008年度增加了一倍。

六、2010年第六届绿色建筑大会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加快可再生能源应用, 推动绿色建筑发展”, 我的报告题目为“我国建筑节能潜力最大的六大领域及其展望”。我在报告中逐一论述我国近几年在北方地区城镇供热计量改革、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住宅全装修和装配式施工的推广、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绿色建筑的示范推广等六个领域的工作成就、面临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建议。绿色建筑实际上是一种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建筑, 这种当地气候适应性主要体现在广泛的利用各种可再生能源, 为人的健康与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提供节约和人性化服务。当年共有82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 比2009年增加了3倍多, 同时绿色建筑面积也有了大幅度的增长。

七、2011年第七届绿色建筑大会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绿色建筑, 让城市生活更低碳、更美好”。我的报告题目为“进一步加快绿色建筑发展的步伐”。我在报告中通过对草拟中的“中国绿色建筑行动纲要”的解读, 提出为进一步促进绿色建筑发展, 社会各界需要全面加强对发展绿色建筑的重要意义与深刻内涵的认识, 并在政策、技术和市场机制等方面提出具体而有效的措施。在这一年, 建设部研究起草了《绿色建筑行动纲要》, 为国务院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支撑。当年共有241个项目, 共计2524万平方米的建筑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 项目个数比2010年增加了2倍, 建筑面积比2010年增长了2.5倍。从全球角度来看, 绿色建筑面积平均是五年翻一番, 而我国基本上是每年都在翻番。

八、2012年第八届绿色建筑大会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推广绿色建筑, 营造低碳宜居环境”, 我的报告题目为“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和建筑节能的形势与任务”。我在报告中回顾了绿色建筑及相关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我国近期加快绿色建筑发展的六大推动力, 并探讨了隔热板、太阳能光伏、LED照明等技术的合理应用、南方尤其是长江流域冬天的采暖模式、热电联供能不能下江南、区域供冷技术的优劣等问题和解决方案。到了2012年, 我国的空气污染状况到了一个被人们重新认识的严重程度, 此时绿色建筑的形势和任务也发生了变化, 除了节能, 还要应对污染, 缓减PM2.5的减排。当年共有389个项目, 共计4097万平方米的建筑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 项目个数及建筑面积分别比2010年增长了61%和62%, 特别是二星级以上的高星级绿色建筑数量大幅度增长。在这次绿色建筑大会上, 首次将“绿色建筑实践奖”颁给了深圳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吕锐锋同志, 主要表彰他对绿色建筑持之以恒的推动, 使深圳市成为绿色建筑之都, 使深圳市继改革开放排头兵以后, 又成为全国发展绿色建筑的排头兵。

九、2013年第九届绿色建筑大会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加强管理, 全面提升绿色建筑的质量”, 我的报告题目为“全面提高绿色建筑质量”。我在报告中提出:经过多年的发展, 我国的绿色建筑已经开始呈现规模化推广态势, 质量控制必须提上日程。要通过“五个到位”把住绿色建筑的质量关, 即加强评价标识机构、专家、测评机构监管, 对绿色建筑的设计、建造、运行进行全过程的监测, 加强舆论、同行和社会监督, 完善绿色建筑的补贴和处罚机制, 培养绿色建筑的物业管理队伍。年初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一号文件:《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当年共有704个项目, 共计8690万平方米的建筑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 项目个数及建筑面积分别比2010年增长了81%和112%。在这次大会上, 第二次颁布绿色建筑的实践奖, 由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周岚博士和联合技术公司 (UTC) 获得这一称号。江苏省作为省级单位, 绿色建筑面积全国排名第一, 而且是在短短的五年内就有这样大幅度的增长。江苏省绿色建筑的后来居上, 跟周岚博士的卓越领导是分不开的, 获得此奖她当之无愧。联合技术公司几十年如一日, 孜孜不倦致力于绿色建筑的发展, 世界上第一台实现节能50%的可再生能源电梯, 就是UTC发明的, 同时UTC还与我会合作, 对生态城市评价导则进行了修编并发布, 从绿色建筑走向生态城市, 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绿色低碳城市的规划设计技术要求, 这个奖UTC也是当之无愧的。

十、2014年第十届绿色建筑大会

“十年磨一剑”, 这十年里, 我国的绿色建筑从零到大规模推广, 所以今年的大会主题是“普及绿色建筑, 促进节能减排”, 我的报告题目为“普及绿色建筑的捷径——装配式住宅”。向污染宣战, 绿色建筑是主力军, 我们可以看到, 绿色建筑从零到有, 从少到多, 增长十分迅速。所以我们设定的2014年绿色建筑发展目标是, 要在2013年绿色建筑增长基础上, 再翻一番, 即2014年度绿色建筑增长面积力争达到1.7亿平方米。这样巨大的增长量, 要求我们开辟新的发展途径, 就是要把装配式住宅作为绿色建筑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

篇4:十年回顾 共谋发展

2003年11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第二批28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古琴艺术名列其中。

2004年8月28日,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中国成为第六个加入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国家;与此同时,全国人大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草案调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草案,欲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法律保护的体系。

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首次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分类以及我国非遗保护的工作目标、原则等。

2005年6月30日,文化部下发《关于申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通知》。

2005年11月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第三批43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及中蒙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入选。

2005年12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决定从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2006年2月12日,中国首次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在京開幕。

2006年5月21日,国务院正式公布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10类、518项,四川27项入选,包括成都的“蜀绣、蜀锦织造技艺、成都漆艺、都江堰放水节”4个项目。

2006年6月10日,中国迎来首个“文化遗产日”,四川省、成都市文化部门在此期间举办了“中国文化遗产日·四川成都周”活动,引起广泛关注。

2006年11月,文化部颁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

2006年11月20日,成都市公布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总计9大类41项(包含4项首批国家级项目)

2007年2月,四川省公布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包括10类189个项目,其中,成都市的项目为26项(包含4项首批国家级项目)。

2007年5月23日至6月10日,首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盛大举办,总计开展11类270项节会活动,参会的国家、国际组织和国际民间组织68个,国家有关部委9个,国内观摩代表团68个,参加各种演出活动的表演队伍100余支,直接参与节会活动的市民和游客更是多达400多万人。“非遗节”国际论坛诞生的《成都宣言》,是国际社会关于非遗保护一份纲领性文件。

2007年5月23至27日,在第一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期间,联合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一次特别会议在成都召开。

2007年5月28日,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挂牌成立。

2007年6月,文化部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成都蜀绣(民间美术类)的郝淑萍,蜀锦制造技艺(民间手工技艺类)的叶永洲、刘晨曦,成都漆艺(民间手工技艺类)的尹利萍、宋西平共5人榜上有名。

2007年10月,四川省公布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成都8人入围。

2008年1月26日,文化部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成都市川剧院的川剧表演艺术家晓艇、陈巧茹2人名列其中。

2008年5月14日,文化部颁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

2008年7月,四川省公布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54人,成都5人入围。

2008年6月14日,国务院批准并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10项和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147项。成都道教音乐、四川清音、金钱板、成都糖画、中药炮制技艺、瓷胎竹编、竹麻号子、成都银花丝制作技艺、四川扬琴、四川竹琴、黄龙溪火龙灯舞、水井坊酒酿造技艺、郫县豆瓣制作技艺等13个成都项目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2008年11月,成都市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公布,101人入围。

2008年12月,成都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39个项目入围。

2008年12月,四川省文化厅公布了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273名,成都39人入围。

2009年5月,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成都的邹忠新(金钱板)、张徐(金钱板)、程永玲(四川清音)、樊德然(成都糖画)、赖登燡(水井坊酒)、雷定成(郫县豆瓣)、道安(银花丝)等7人入围。

2009年6月1日至13日,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成功举办。本届非遗节以“多彩民族文化·人类精神家园”为主题,举办了6大类370多项活动,吸引了520多万人直接参与,拉动社会各种消费54.2亿元,在国际国内产生了积极广泛影响。13支国外、32支国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表演队伍参加了天府大巡游,31个国家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使和40余名国内专家学者参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论坛,围绕“灾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题,形成并向国际社会发表了《成都共识》。

2009年7月,四川省公布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37项和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7项,成都市共有20个项目入围。

2009年8月,文化部正式同意“非遗节”永久落户成都,每两年举办一次。

2009年9月,成都图书馆“蜀风雅韵”非遗数字博物馆网站获文化部创新奖。

2009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公布新一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总计76个项目中,中国项目有22个,包括:端午节、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福建南音、南京云锦织造技艺、安徽宣纸生产工艺、贵州侗族大歌、广东粤剧、《格萨尔》史诗传统、浙江龙泉青瓷工艺、青海热贡艺术、藏戏、《玛纳斯》史诗、蒙古族呼麦、甘肃花儿、西安鼓乐、朝鲜族农乐舞、书法、篆刻、剪纸艺术、雕版印刷技艺、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妈祖信俗(其中,“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由成都的蜀锦织造技艺与宋锦织造技艺、苏州缂丝织造技艺、浙江的蚕丝织造技艺和桑蚕习俗等多个子项目组成)。至此,中国共有26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此外,共有8个国家的12个项目列入首次设立的“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羌族农历新年庆祝习俗、海南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3项位列其中。

nlc202309040526

2009年10月,四川省文化厅公布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188名,其中成都34人入围。

2009年11月,成都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公布,51人入围。

2010年10月14日,成都市人民政府正式公布了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共24项,包括:鱼凫传说、小金龙龙舞、金华龙灯、蛾蛾灯、牛儿灯、川剧围鼓、四川相书、古彩戏法箩圈三變化、成都面人、温江滴窝油酿造技艺、聚源竹雕、竹鸟笼制作技艺、唐场豆腐乳制作工艺、龙抄手传统制作技艺、陈麻婆豆腐制作技艺、赖汤圆传统制作技艺、耗子洞腌卤传统制作技艺、盘飧市腌卤传统制作技艺、钟水饺传统制作技艺、夫妻肺片传统制作技艺、邹鲢鱼传统制作技艺、秦川号羊肉汤制作技艺、何天祺传统中医药疗骨法、达摩会。

2010年11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我国申报的京剧、中医针灸成功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麦西热甫、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中国活字印刷术列入了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此,我国共有28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6个项目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1年2月2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上,《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155票赞成、2票反对获表决通过,并将于2011年6月1日起施行。

2011年5月23日,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91项)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64项)予以公布。

2011年5月29日至6月11日,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成功举办。本届非遗节吸引来自72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名国际嘉宾和表演人士参与,直接拉动各类消费61.5亿元,再创历届非遗节新高。

201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实施。2011年6月11日是中国第6个文化遗产日,也是这一法律出台后的首个文化遗产日。

2011年11月2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将中国皮影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篇5:企业发展十年总结回顾

十年艰辛,十年腾飞,用我们的业绩来向公司十周年献礼。我们四厂在郭厂长领导下,聚集人气,理顺人心,加快整改步伐,加大管理力度,着力打造核心竞争力。为实现企业高速发展增加员工收入这一共同目标而落实新举措,创造新辉煌公司积极采取各项措施,紧紧抓住市场的有利时机,面对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严峻挑战,我们冠星集团订单照样充足,我们四厂更是

加紧生产,用满负荷增产来消化各种增加的成本,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我们四厂厂长郭厂长持之以恒地把抓质量当作头等大事,全身心地扑在质量上,建立了以厂长和各级正职亲自抓的“一

传到位”质量保证体系的做法为例,论证了“千锤百炼始成钢”的哲理。

长期以来,无论外部环境是怎样的变化,我们四厂却始终把抓质量作为企业的第一要务,“咬住质量不放松”,方方面面都视质量为企业的“生命”,从而更好的确保我们冠星在市场竞争中以不变应了万变。我们四厂始终超产有刚开始的超产几百公斤到几吨,在超产的同时更是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当前,我们四厂上下又在凝心聚力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合理调整产品生产计划,加强生产调度指挥,严控工艺指标,降低生产消耗,开足马力,实施增产增收、挖潜增效。因为牵涉到每道工序、每个工种、每台设备,乃至每个人。面对任务重、困难多、工作量大,我们的各级组织更是迎难而上、知难而进。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力量,投入到保质超产来;千方百计挖掘潜力,节能降耗,增产增效,使每台设备尽可能的发挥出最大的效率。我们的各级管

理者在全力以赴抓好这项工作的同时,又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及时化解矛盾,稳定职工的情绪;注重保护好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各方面关心职工,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使他们有旺盛的精力,一心一意忙超产。我们四厂的员工,勇挑重担,乐于奉献,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提出网了众多的合理化建议,毫不动摇地将质量意识融入于保质超产的每个细节,多出精品,少出疵点。否则,没有质量作保证的超产,是无效的劳动,更是对人力、物力及能源的浪费。

篇6:医院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发展回顾

——**医院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发展回顾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正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经受第一次阵痛的时候。在经历了1989年“六·四”**给国人带来的思想冲击后,很多有识之士开始对改革开放十余年中出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并逐步提出了新的创新的改革发展理念。随着这些创新的发展理念逐

步应用于实践,一些地方医院和企业开始大踏步地发展,随后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作为部队医院,***医院党委一班人也在发展的道路上苦苦求索。1990年12月,医院院长***到任,新的党委班子随即成立。站在新落成的12层住院大楼前,面对着医疗人才极度缺乏、医疗设备十分落后的现状,医院党委感到发展之路举步维艰。由于编制体制的限制,医院的发展步伐不可能如地方医院一样迈得那么大。应该说,“怎样探索出部队医院的发展之路,为以后的发展积蓄力量”是那时的医院党委思考最多的问题。在内外部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下,部队医院的发展肯定面临着一个曲折与漫长的过程。

在领导“医院建设要抓思想建设,抓技术发展,院要有重点,科要有特色,人要有专长”“医院建设要注意吸收和培养人才”的批示下,医院确立了“科技兴院、质量建院”的建设思路,从改革制度、完善设施、引进人才三方面入手,迈开了改革发展的第一步。

首先,医院开始改革医院现有的制度。改革就是要使医院充满活力,这是医院党委对改革涵义的理解。在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端掉“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多年沿袭下来的大锅饭,把平均分配改为以质定奖、以量定奖的奖罚分配制度后,医院逐步形成了“人人争先、科科创优”的良好氛围。医院党委一班人扭住“改革、进取、团结、奉献”这个八个字不放松,在医护人员中提倡“爱本职、爱医院、爱病人”和“院兴我荣、院衰我耻”的精神,要求医护人员把学雷锋与学习白求恩活动落实到本职工作中去,并定期组织医院医生上街头进行义诊咨询便民活动,提高了医院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扩大了医院在社会上的影响。

其次,医院多方筹措资金,购进医疗设备。1991年,医院门诊大楼落成,原有旧房全部拆除,门诊所有科室同时搬入门诊大楼。1994年,引进岛津1000毫安x线遥控透视摄影系统,1996年新购置了美国ge公司产mx640全身ct扫描机;1994年6月,人工肾机启用,icu病房建立……到1996年医院医疗设备总值从1990年的10余万元攀升到了一千多万元。1999年1月,医院又投资51万元购进血液净化仪及水处理设备,成立血液净化中心。门诊大楼的落成和随后几年内各种设备的引进,进一步提高了医院的硬件建设水平,为医院下一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医院在人才建设上下功夫。九十年代中期,医院通过引进人才、院内培训、选送进修等多种形式,不断完善医院医疗人才结构。先后招入地方医疗专业大学本科生30余名,选送进修人员150余人次,院内培训也逐步形成了一项制度。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医院在人才建设上下的功夫,从医院取得的各种科研奖项上就可以看出端倪,1991年到1999年间,医院共取得国家专利5项,10余项科研成果获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通过近10年的努力,医院逐步形成了老中青结合的合理的医疗队伍,当初招入和选送进修的人才,现如今都已成为医院医疗工作中的中坚力量。

1995年年初,医院党委认识到,医院只有达到“三级乙等”医院水平才具备与地方大医院竞争的实力,才能保证生存求得发展。为完成医院达标上“三乙”的整体目标,医院组织机关三处部分同志组成“医院分级管理小组”,明确任务,拟定工作计划,为创“三级乙等”医院作了充分的准备和大量的工作。为使全体医护人员在此方面形成共识,院长、政委多次在不同场合向全体人员做动员。院长***的《医院三级管理》专题讲座,使大家认识到只有将“三级乙等医院评审标准”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医院的医德医风、医疗管理、医疗技术水平才有可能大幅提高,医院才能上档次,在激烈的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同时,医院党委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正视医院大部分科室当时还处在“二乙”水平的现状,从而增强了广大医务人员的忧患意识,激励了全院人员“争先创优达三乙”的决心和勇气。通过一年多的多方努力和精心准备,医院于1996年10月通过了**卫生部医院分级管理评审组的评审,正式批准成为三级乙等医院。创“三乙”的成功,是医院发展历史上的一件承前启后的大事,它标志着医院迈开了进入大型综合性医院行列的第一步。

在进行院内建设的同时,医院还大力加强院外协作,并开始尝试性的引进新技术,走合作发展的道路。1992年9月,医院引进脊柱外科手术技术,与**医院骨科联合成立了骨创伤外科,这是医院历史上的第一个院内外合作科室。同年10月,医院又与***合作在院内成立“近视眼矫正中心(中*合作)”。1995年1月,在中*医院友好专家的协助下,医院为两例高危患者进行肾移植手术。1998年12月,医院引进美国ok治疗近视眼新技术正式挂牌开诊。同时,医院加强了与**地区大医院的合作,加强了与驻地友邻单位的协作,提高了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和在**地区的知名度。1994年5月,医院被批准成为**市法医协

作医院。1997年,医院与**高速公路管理局联合成立了高速公路急救中心,这是在全省乃至全国高速应急系统中第一次加入医疗队伍,医院也以优于地方医院的处突和应急医疗保障能力受到了高速公路管理局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展示了部队医院的良好形象。九十年代的十年中,医院在对外协作办医疗上虽然迈得步子不够大,也经受了一些小的挫折,但却为医院以后的发展,特别是在对外医疗上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篇7:隧道公司回顾十年发展演讲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号角,也拉开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序幕。众所周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初期存在着两种改革思路的争论:一种是从宏观体制改革入手,即所谓先按照一定的目标建立和完善宏观经济体制,然后再“开闸放水”;另一种则是从改革微观机制的企业改革入手,即“企业本位论”的思想。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增强企业的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决定》肯定了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开启了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环节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新航程。毫无疑问,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的国有企业改革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这都清晰地体现在党的方针、政策和历次党中央的决议,以及一系列法律法规中。国有企业改革也因此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30年的国有企业改革不仅使国有小企业转换机制,焕发了勃勃生机与活力,也使国有大中型企业实现了脱困目标,初步建立了符合市场经济体制客观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特别是使一些大型骨干企业真正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开始担负起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家竞争力的重任,并逐步在国际竞争中崭露头角。国有企业改革成效的取得与最初的改革思路设计密不可分。因此,在国有企业改革30周年之际,抚今追昔,回顾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之路,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展望未来,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一、国有企业改革历程回顾

(一)扩权让利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一直采取的是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企业成为行政机构的附属物,没有任何经营自主权;而统收统支的分配关系又限制了对企业和职工的激励,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最终导致整个国家经济活力不足、甚至停滞不前。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自主权,最初的改革思路是要通过“放权让利”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在这种背景下,四川省率先进行了扩大企业自主权和利润留成试点。随后,国务院于1979年7月先后颁布了《国务院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关于国营企业实行利润留成的规定》等五个文件,肯定了四川省放权让利的改革经验,并对扩权的主要内容、让利(利润留成)的方式等作出了规定,使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正式踏上了漫漫征途。以扩权让利为主要特征的改革,虽然从微观层面上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带来了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但是只负盈不负亏的“利润留成”在宏观层面上却给国家财政收入计划的完成带来了一定困难。为此,在总结山东等地试行利润(亏损)包干和工业企业经济责任制经验基础上,1981年10月国务院转发国家经委、国务院体改办《关于实行工业生产经济责任制若干问题的意见》,提出在国家给予企业自主权同时,要求企业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经济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了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改善。由于实行经济责任制产生的部门、行业各方利益的冲突难以协调,以及政府与企业讨价还价产生极高的交易成本等原因,经济责任制又逐步被利改税政策所取代。1983年和1984年先后进行了两步利改税。与此同时,扩大国营企业自主权的改革继续进行,1984年5月10日,国务院颁发《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给予企业10项经营自主权。两步利改税进一步理顺了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对于提高企业积极性和保证国家财政收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当时的“利改税”并不能保证企业在平等有序的竞争环境下进行生产经营,企业的激励机制问题仍然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国有企业对行政机关的行政依赖和软预算约束问题依然存在,企业仍然无法真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二)承包经营责任制与“两权分离”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增加企业活力,特别是增加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为此就要确定国家与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正确关系,使企业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同时通过政企职责分开,使政府正确发挥管理经济的职能。1988年4月七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明确了国有企业的法人地位。自此,“两权分离”成为了改革的主要原则。在此原则之下,出现了对承包经营制、租赁制、股份制、资产经营责任制等各种形式的探索。

经营承包责任制曾经是探索“两权分离”的主要形式。承包经营责任制推动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然而,作为一种制度安排的承包制具有本质性缺陷,仍存在产权关系不清等问题,没有也不可能使企业获得充分的自主经营权,也不可能实现政企分开和企业间的平等竞争,同时它还带来了经营者(承包者)的短期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了已经形成的体制,加大了改革的难度。

(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从利润留成、经济责任制、两步利改税到承包责任制,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使得人们开始认识到,国有企业的改革,不仅要在国家与企业的关系层面进行,更需要在微观层面上对企业运营机制进行改革。

1992年7月,国务院颁发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提出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目标是:使企业适应市场的要求,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成为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企业法人。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重点就是落实企业自主权。转换经营机制,跳出过去改革总是围绕“利润分配”的传统思维,准确地把握企业改革的关键问题。然而,在我国原有体制下实行转换经营机制,又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必须进行许多方面深入而系统的改革。

在改革进行到关键的时刻,1992年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对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随后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确立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自此,现代企业制度成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目标和方向。尽管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后的经济工作会议就提出了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试点的基本精神,同时1993年《公司法》也已颁布,但直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试点才基本完成。以制度创新为特征的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涉及到许多深层次的矛盾,改革的步履异常艰难。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国有企业开始按照《公司法》要求进行规范的公司制和股份制改革。

1999年9月22日,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特别指出,“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股权多元化有利于形成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除极少数必要由国家垄断经营的企业外,要积极发展多元投资主体公司”,要求“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提出“国有资本通过股份制可以吸引和组织更多的社会资本,放大国有资本的概念,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国有大中型企业尤其是优势企业,宜实行股份制的,要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和企业互相参股等形式,改为股份制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重要的企业由国家控股”。在《决定》精神指引下,国有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开始着力进行规范的公司制和股份制改革,积极推进主辅分离、改制重组和主业整体上市,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等。

(四)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从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召开开始至今,是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完善阶段。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国家所有、分级行使出资人职责”的改革思想,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一个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的新阶段。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继续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要在坚持国家所有的前提下,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经过多年的改革探索,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终于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决定》中提出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要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坚持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是仍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任务。2008年10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企业国有资产法》,为建立起真正有效的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解决长期以来我国国有资产所有者缺位问题、真正实现政企分开和政资分开、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供了法律保证。

二、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就和经验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就

三十年来,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扩权让利、利改税、承包经营责任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建立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等阶段,取得了巨大成就和重大进展。

首先,我国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初步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公司制股份制和上市公司已经成为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主要财产组织形式,并初步构建了比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其次,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取得重要成果。按照“抓大放小”、“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实施了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的分类改革、部分垄断行业改革和国有大型企业的战略重组,使国有经济从某些竞争性领域退出的同时,向一些关系国家命脉的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大企业集中。再次,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适合国情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确立了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的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从制度上初步解决了所有者缺位、政企不分、政资不分等问题。新通过的《企业国有资产法》为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出资人和国有资本预算制度、有效保护和管理国有资产提供了法律保障。

最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成效体现在国有企业数量显著减少的同时,资产规模大幅增加,经济效益和运行质量显着提高,活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2007年,全国国有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8万亿元,同比增长20.1%;实现利润1.62万亿元,同比增长31.6%;上缴税金1.57万亿元,同比增长21.8%。

(二)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 首先,把企业改革作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同时又不断地推进各项专业经济体制,如计划体制、财政体制等的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又成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性制度因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前的国有企业改革只能在计划经济体制内进行局部修正和改良,而不可能取得制度上的创新。

其次,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方面,三十年的国有企业改革实践证明,以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中的微观机制入手,逐步建立市场经济微观主体为基础,推动宏观环境改善和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的改革道路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再次,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路径延续了渐进式改革的总体思路,即先易后难、先增量、后存量,先实践试点、后政策推广,先地方试点、后全面铺开,先在计划经济体制内改革分配关系和提供激励、后进行制度创新,先在竞争性领域、后垄断行业等等。这种渐进式路径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功的最基本的经验。

三、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展望

今后一个时期(指2020年以前,下同),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改革,将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党的“十七大”的重要部署继续推向前进,改革重点将是在实行分类改革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国有大型企业的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深化垄断行业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最终实现以混合所有制为主要形式的国有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融合发展。

(一)关于国有大型骨干企业的分类改革

党的“十五大”以后的改革实践证明,对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和国有中小型企业分别设定不同的改革目标并采取不同的改革方式是完全正确的,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继续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也是未来国有大型企业改革的方向,但并不是所有的国有大型骨干企业都能建立起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当前存在而且未来也将保留一定数量的国有独资公司,而国有独资公司严格地说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司制企业,它存在着固有的产权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缺陷,很难建立起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因此,未来我国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必须进行分类改革。

对国有大型骨干企业进行分类改革,关键是要按照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准确而合理的确定国有独资企业的范围。《公司法》中所指的生产特殊产品的公司或者属于特定行业的公司,一般应该包括那些关系到国家安全的重要军工企业、战略物资储备企业以及某些自然垄断和重要的基础设施企业、提供公共产品与劳务的公共企业等。除此以外的企业,一般都应在股权多元化、分散化、合理化的基础上,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

(二)关于国有大型骨干企业改革的总趋势

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将在分类改革基础上,继续减少国有独资企业,特别是减少竞争领域的国有独资企业;对已经实现股权多元化的企业,要按照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一步实现企业股权结构的合理化、分散化;进一步健全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各有关机构的产生机制和权责机制,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规范母子公司关系基础上,进一步做强做大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提高国有大型企业(集团)的竞争力;稳步推进集团公司主业整体上市,加快集团存续企业公司制改革,妥善解决企业办社会问题;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三)关于深化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改革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需要对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进行分类改革,即通过贯彻落实《反垄断法》打破经济垄断;根据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以及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的需要,逐步打破行政垄断;在对自然垄断行业加强市场监管的同时,对自然垄断产业的某些产业链或生产环节,适度引入竞争机制,加强网络垄断环节的监管力度;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综合运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和改革的手段,逐步解决我国的垄断问题。

(四)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的建立与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近期《企业国有资产法》的通过为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奠定了法律基础。为了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未来国资委可以按照有效履行出资人的要求设立若干个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并使这些经营管理公司成为真正的投资主体。在此基础上,逐步构建国有资产出资机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被投资企业的三层次国有资产监管体系,按资本管理原则逐级行使所有权管理,按投资领域和基本功能分类管理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要构建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国资委在对经营管理公司进行管理时,应采取直接任免公司领导人,决定其薪酬;对公司领导人有业绩要求,进行业绩考评;审批公司的重大经营和财务计划及投资计划等方式进行管理。

此外,在建立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时,还应考虑如下几个问题:第一,对于一些特大型国有企业可以由国资委直接进行所有权管理;第二,实行政资分开,对分布在竞争领域里的国有资产,其资本回报目标或财务目标是衡量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是否有效的关键;第三,对经营管理公司进行分类管理,对有可能变为战略控制型的经营管理公司,支持其通过1~3年的资产重组完成公司转型,对中长期看也只宜作为股权资产管理公司运作的公司,明确其只作为股权资本进行运作。

(五)关于国有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融合发展

上一篇: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下一篇:2002年成人高考数学试题及答案(高起点文史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