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委应急指挥平台

2024-05-03

交委应急指挥平台(精选6篇)

篇1:交委应急指挥平台

广东省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建设情况汇

尊敬的德学局长、黄毅局长、各位领导、各位同行、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

首先,我代表广东省安全监管局对大家莅临我局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地欢迎!下面,我向各位领导、同志们介绍广东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建设的有关情况。

一、基本情况

2006年,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下发了《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指导意见》,我局党组对此高度重视,把加快我省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进行研究部署,与我局办公大楼建设同步展开。局办公大楼于2006年9月批准立项,随后即组织施工,按照设计,在办公楼顶层即大楼13层建设局值班室和省级安全生产应急平台。

2007年,我局组织有关专家就应急平台建设问题,到省内外调研,借鉴省公安厅110指挥平台、省水利厅三防指挥平台、省交通厅应急指挥平台等建设经验,结合我省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业务的实际需求,编写了《广东省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明确了省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建设的目标、内容、技术方案和方法步骤,上报省发改委立项。2008年3月,为保障平台建设与大楼装修同步进行,安排600万元安全生产专项资金投入第一期建设,并于10月投入使用。2009年,又安排800万元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启动二期项目建设,截止目前,已完成应急救援指挥大厅、应急值班室、应急平台专用机房、通讯网络等基础支撑系统建设,开发了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门户网站,初步建成了应急值守、应急预案管理、应急资源地理信息管理、重大危险源管理及视频监控系统、移动指挥平台、应急法规知识案例库、综合指挥调度等系统,对各分系统进行了有机的集成整合,去年11月份,开始进行应急平台相关数据的录入工作。

目前,平台的应急值守、预案管理、重大危险源管理、应急资源管理、移动指挥平台和视频监控等系统已部分投入使用,在安全生产应急日常管理和事故处臵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平台已注册各级安全监管机构170多个、安委会成员单位3500多个,录入各类电话号码600多条,重点监控的危险源7000多处,录入应急预案12000多份,应急专家、装备、队伍、仓库、避难场所等应急资源信息13000多条,接入各类视频监控图像共233路。随着应急平台的投入使用,数据录入进度也在逐步加快。

在加快省级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建设的同时,着力推动市级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建设,与21个地级市安全监管局建立了视频会议系统,韶关市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已投入使用,另有15个地级市正在抓紧组织施工;今年2月,与省三防、交通、气象等部门就平台间数据和视频资源共享进行试点,取得初步成效。

二、主要做法

(一)着眼平台体系全局,注重统筹规划 2006年,抓住编制十一五规划的契机,我局积极争取将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纳入《广东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和《广东省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结合我省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实际需要,明确了应急平台建设的总体目标:就是建立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建立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管理、决策、指挥、响应机制为一体的安全生产应急平台,能实现从国家到省、市、县四级政府和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功能。

在平台规划设计中,把当前和长远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满足当前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需要,又适应未来技术发展和应急管理业务的发展变化,与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省政府应急平台、省安委会成员单位应急平台和我局信息化管理系统预留接口。

(二)着眼功能准确定位,注重平战结合 首先,我们把省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定位为省安全监管局实施应急管理与救援协调指挥业务的信息系统,与我局信息管理系统既紧密联系,又有区别,二者既共享信息资源,又相对独立运作。

其次,把广东省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定位为省政府应急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实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事故处臵的专业子平台,遵循省政府应急平台体系的标准规范,作为省政府应急平台的专业延伸。

三是把广东省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定位为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的省级节点,遵循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的标准规范,实现与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的连接。与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共享有关应急信息资源。

四是把广东省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定位为省安委会实施安全生产应急指挥的技术支撑平台,与省安委会成员单位应急平台互联互通、交换信息,能实现协调指挥其他部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功能。

五是把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定位为平战结合的信息平台。平时,省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主要用于应急值守、应急预案、应急资源、重大危险源、预警预测、相关法规、应急知识、典型案例等常态化管理。战时,运用综合指挥调度系统,实现信息报送、指挥调度、远程会商、辅助决策、应急评估等功能。

(三)着眼应急管理数据共享,注重建设标准 我们坚持全省“一盘棋”思想,不仅考虑了省级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业务的需要,同时将地级市、区(县)和企业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建设通盘谋划,参照《国家应急平台体系部门数据库表结构规范》、《广东省应急平台体系技术要求》,制定了《广东省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技术指导书》等一系列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建设标准规范,分别对省、地级市、县(区)和省内有关重大危险源、重点区域以及重点防范单位安全生产应急平台的规划、设计、建设、应用和管理进行了规范,为各级安全生产应急平台的数据共享奠定基础。

(四)着眼平台实用有效,注重基础数据库建设 建设内容丰富、高质量的数据库,是确保平台真正发挥作用的关键。我们在注重平台硬件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基础数据库建设。首先,在满足国家应急平台数据规范要求的前提下,突出我省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特点,使数据内容更加丰富,数据库具备较强大的扩展空间;其次,注重从源头上把好数据质量关,由各级安监部门、各相关单位进行数据采集和录入,通过举办应急平台操作使用培训班,明确基础数据采集的方法步骤,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安排专人核对校验数据的准确性,并将有关情况进行通报,对存在问题的单位提出整改要求;三是注重数据的日常维护,根据有关信息变化情况及时更新数据。

(五)着眼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注重施工质量监管 应急平台的质量,对平台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始终严把质量关。首先,聘请业内权威专家和具有甲级资质的信息工程监理公司,从系统规划、方案设计、组织施工的全过程,为平台建设提供技术咨询和质量技术监理;其次,严把平台开发企业的准入关,明确要求参与平台建设的公司要取得系统集成一级资质和软件企业认证,并具有丰富的同类平台开发经验;三是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招投标规定,对每一个项目都进行公开招标;四是项目建设过程中,核心硬件以高端进口设备为主,通用硬件采用国内主流设备,软件开发设计严格执行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五是高度重视系统的安全防护,从管理制度、物理场所、通信手段、网络链路、操作应用和状态监控等方面,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确保系统安全运行。六是加强技术文档的管理,建立完善的文档管理制度,确保项目资料的规范、齐全,为后期的项目维护奠定基础。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建设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我省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建设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从总体上看,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面临不少问题:一是经费保障方面,虽然省政府和相关部门给予很大支持,但经费来源有限,平台建设进度难以按计划进行;二是在全省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方面,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各级财政分灶吃饭,整体推进、同步展开的难度很大。由于部门体制制约和网络安全的因素,与省安委会成员单位平台间数据共享的协调难度大;三是在基础数据库建设方面,需要采集录入的基础数据量大、规范性强,基层安监部门和有关单位负责数据采集、录入的人员,难以在较短时间内满足相关要求。四是在企业视频监控信息接入方面,由于缺乏法律法规依据,部分重大危险源企业对接入工作不积极,甚至有抵触情绪,致使视频接入工作比较迟缓。

针对这些问题,下一步,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完善省级平台现有的系统功能,不断充实数据库,同时,多方筹集资金,根据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不断发展,开发相应管理系统。接下来,我们将着重开发应急演练模拟系统,逐步将全省重大危险源视频监控信息接入省应急平台,在粤东、粤西、粤北、粤中地区由省局统一部署移动指挥平台,并与省移动指挥平台联网,确保发生事故可在2小时内到达事故现场进行指挥调度;二是进一步推动市、县级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建设,督促各地政府加大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建设经费投入,利用省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对先行地区给予重点扶持;三是进一步加强与省安委会成员单位的沟通协调,全方位实现与安全生产相关的省级应急平台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四是出台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建设的地方性规章,将已经颁布和即将出台的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建设规范,上升为地方性标准,使应急平台的建设与管理有法可依;五是要把应急平台更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应急平台在应急管理和事故救援中的辅助决策作用。

各位领导、同志们,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在国家安监总局和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的指导下,在各兄弟省、市的帮助下,力争我省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再上新台阶。

谢谢大家!

篇2:交委应急指挥平台

建设方案汇报

***市应急办 ***市信息化办公室 二〇〇八年七月

***市政府应急通信与指挥调度平台(以下简称“应急平台”)是以现代信息通信技术为支撑、软硬件相结合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保障技术系统,具备多种语音、数据、视频等通信手段的融合和互为备份、实现包括现场信息、调度信息、预案等在内的各种信息的集中处理,为实现快速、科学、有序、高效地指挥调度提供技术保障功能。

一、***市应急指挥技术体系的现状及不足

目前,我市已建成***市应急联动指挥中心,作为日常性的社会治安、消防、急救、交通事故处置部门,应急联动中心已实现了110、119、122、120等个报警电话的整合以及多警种的联动,为***市提供集中统一的报警电话接听、警情处理、指挥调度、紧急状态控制等服务。

另外,我市各部门还建设了多个专业系统,包括防汛指挥系统、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信息系统等等。这些系统为各专业部门的日常和应急业务工作提供信息支撑。

作为应急管理和处置的重要基础设施,我市还先后建设了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和“天网”视频监控系统。其中,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作为政府无线调度共网,与应急联动系统同期建设,为应急联动及市政府、公共事业等各部门提供无线指挥调度的通信保障手段,具有快速、有效、及时以

及便于管理和互联互通等特点。目前,公安、卫生急救、市城管局、市交通委员会等单位已经成功应用本系统。

“天网”系统也已建成覆盖重点场所、主要街面的视频监控系统。目前主要用户有公安局、防汛、城管等。

与此同时,自然灾害也暴露出现有应急指挥调度技术手段的不足,主要如下:

(一)通信不畅,缺乏统一、可靠的政府应急通信保障平台:信息通信是应急指挥的“神经”,在自然灾害中,有、无线公众通信网均遭受严重破坏,政府又缺乏统一、可靠、有效的专用有、无线通信手段,尽管临时建立了一些应急性通信系统,但由于其覆盖范围、使用方式等方面的局限,以及互联互通存在问题,难以完全满足抗震救灾和应急指挥的需要。

(二)信息不全,缺乏一个全面的应急资源数据库平台:在此次自然灾害中,涉及卫生、自然灾害、气象、交通、民政、公安、建设等众多部门,科学的决策应建立在综合分析各种信息的基础上,但现在尚无有效的技术平台支持这种应用,各部门都是独立的信息系统,缺乏更新和信息交换共享机制。因此有必要建立市级统一的应急资源数据库平台,实现应急资源信息的信息共享,为突发事件分析、指挥调度和事后处理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

(三)缺乏一个统一指挥调度的管理平台:应对大型突发事件,需要全面掌握各方面的信息,并综合研判,科学决策。我市目前已建成的应急联动系统,实现了卫生急救及多警种的统一接

警、分类处警,可以处理各种个体性、小规模事件,但无法应对大型群体性事件。面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如何综合协调不同部门实现对突发事件的高效处置、及时信息发布、灾后救助和事后恢复重建等等,需要一个信息化统一的指挥调度的管理平台,不仅要实现事件的接报、分派、处置、反馈等,保证处置工作的规范性、有序性,同时也要提供现场管理与过程跟踪功能。

二、***市应急信息平台建设目标

依托政府应急平台,在公共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通过多种形式保障至少一种通讯形式畅通,并通过统一沟通平台尽可能实现与多种终端的信息互通,实现信息的无壁垒沟通。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证至少有一种可用的通信方式将远端的信息传送到应急指挥中心。

依托政府应急信息平台,建立一套统一的技术规范、数据标准、数据交换格式,形成一个整合、标准、开放的应急数据库平台。打破各部门间的信息壁垒,促进社会、企业、政府间的应急资源信息共享,解决“信息荒岛”和“信息孤岛”。为突发事件分析及资源调配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处理平台。

依托政府应急信息平台,构建起为指挥机关与各职能部门建立起信息化沟通桥梁,实现突发事件的统一指挥调度,形成规范化的“信息统一接报、分类分级处理、事后反馈评估”的三段式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流程,不断增强政府完成多样化应急指挥任务

的综合能力。

三、***市应急信息平台建设原则

(一)统一规划的原则

我国的应急信息平台体系包括国家级应急平台、省级应急平台、部门级应急平台、地市级应急平台、县级应急平台、面向公众紧急信息接报平台以及面向公众的信息发布平台。我市应急信息平台的建设将按照统一规划、分级建设思路进行,本次建设主要包括***市应急平台、面向公众紧急信息接报平台以及面向公众的信息发布平台,同时与省级、国家级应急平台实现互联,并接入部门级和县级应急平台,我市各区县按照“***市应急平台的统一规划”进行建设区县级应急平台,并与市级应急平台互联。

(二)平战结合的原则

平时: 战时(灾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以及我市政府应急预案构筑了中国应急管理机制的“软环境”,但从应急管理的发展需要来看,应急处置机制还需一个强有力的“硬环境”——应急信息平台来支撑。

突发事件的应对采用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做到平战结合,“防

病与治病并重”,对各种无法抗拒的突发事件必须有强大的抵抗力,***市应急平台需要考虑突发事件发生,出现极端情况下的应急响应,建立我市应急平台的灾备体系:包括网络通信链路、系统平台、数据库和软件系统、通信设备、背负式发电装置等软硬件的灾备,如平时主要依托电子政务网、***市公共呼叫中心和800M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作为应急平台的网络通信支撑,战(灾)时将租用卫星电话、微波通信等通信网络提供通信保障。

(三)资源共享的原则

应急指挥的核心宗旨就是争取在最短的事件调动多个部门、单位相互协调、共同实施,有效解决突发公共事件,这就需要各种信息与资源的整合,部门、单位之间才能协调“作战”,因此,有必要,制定相关的应急资源的数据标准,建立全市统一的应急资源数据库,实现应急资源数据的整合和资源共享。

(四)实用为主的原则

面对各种复杂的突发事件,往往要求应急平台在 图像为指挥人员提供综合的多媒体信息。

同时,建立统一的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实现突发事件的“信息统一接报、分类分级处理、事后反馈评估”的应急处置流程。

强大的互联网作为新兴通信工具,在自然灾害中的应急通信作用也日益突出,此次自然灾害发生后,某政府网站在电力、通信瘫痪、人员惊魂未定的情况下,网站发布小组坚守岗位,克服种种困难利用互联网持续披露灾区信息,使该政府网站成为所有心系灾区的人们了解灾情的重要渠道,让大家在 等多媒体融合通信。

 政府呼叫中心平台扩容、升级及备份  卫星通信系统(车) 有、无线通信互联互通系统  无线采集、发布  视频会议会商系统

***市12345呼叫中心已经覆盖了38个政府部门,可以在此基础上扩展成为“***市应急呼叫处理中心热线”,并将部门覆盖到政府所有市级部门和区县政府,同时考虑到容灾需要,建设应急指挥平台备份中心。

平台战(灾)时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保障,平时作为政府非应急热线,也可为大型活动、展会、体育赛事等提供通信保障服务。

(二)应急资源数据管理系统

在应急指挥和应急事件的处置中,需要用到各种应急资源信息,如水务、气象部门的水情信息、雨量信息、卫生部门的医院床位信息、血浆信息、公安部门的户籍信息、监控图象(天网)信息,等等。这些信息数量巨大而且随时都在变化中,因此,应急信息资源的完整性和及时性直接影响对事件处理效果,各种相关应急信息资源是应急决策的基础和依据。目前,各类应急信息资源往往存在于各相关部门,为实现对各类应急信息资源的统筹使用,建立统一的资源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建设应急资源数据管理系统,将在充分利用现有各部门成果的基础上,实现各类应急资源的归集整理、集中管理、分布更新、共享共用。

 GIS  与人口、法人、宏观经济基础数据库的接口  天网接入系统

 应急资源信息采集、管理、分析系统  预案管理系统

(三)应急指挥调度与辅助决策系统

基于融合通信,构建U字形应急处理模式,建设指挥调度系统、视频会商系统、大屏幕系统等,实现突发事件的统一指挥调度,形成规范化的“信息统一接报、分类分级处理、事后反馈评

估”的三段式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流程。

平台提供各类事件的分发处理、文件消息分发、应急物质调度、医疗救护调度、人员调度协调、虚拟团队管理等等功能。

建设面向公众的应急信息门户,作为***市政府门户网站的二级子站点,主要面向公众为广大市民提供应急防范知识、应急处置知识、应急信息发布等功能,其主要目的是要在灾害来临前对公众普及灾难知识,在灾害发生时提供统一的对外宣传口径。

 市长公开电话(政府服务及事务调度系统)升级(日常使用)

 统一信息采集及发布系统  政府事务调度系统(平时使用)

 政府应急实时现场态势管理系统(应急状态使用) 虚拟团队管理系统

 辅助决策系统

 人员救助及物资管理系统

(四)备份系统

重要系统及核心应用的备份及快速部署

篇3:应急救援指挥平台设计探讨

2009年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 (国办发[2009]59号文件) , 明确提出各县级人民政府以公安消防队伍为依托, 建立或确定“一专多能”的县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 对各级消防部队参与应急救援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在实际应急救援过程中, 由于各类灾害事故的特点、性质不同, 参与施救的各专业力量也不同, 而当前的119指挥调度系统仅能调度消防现役力量, 对其他专业队的数量、装备、物资储备等信息掌握不全、不准, 不能够快速准确地调动专业力量到场施救, 实现科学调度、科学指挥、科学决策, 因此建设应急救援指挥平台, 通过平台收集各类应急救援力量信息, 依托消防指挥调度专网、电子政务网、公安信息网、卫星通信网, 建设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先进可靠、反应灵敏、实用高效的应急救援指挥平台, 实现应急保障、信息报告、综合研判、辅助决策、指挥调度等综合功能, 达到各平台间上下贯通、左右衔接、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各有侧重、互为支撑、安全畅通的目标。

2应急救援指挥平台的设计

2.1设计原则

建设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实现对救助报警、力量调度到场、处置辅助决策计算机化管理应遵循先进性、可扩展性、一致性、开发性和安全的原则。

先进性原则:系统采用GIS、GPS、VPN, 多媒体应用技术, 计算机网络, 有线、无线通信网络技术等先进的开发技术和设备。

可扩展性原则:系统能够随着各种先进技术的出现有足够的扩展升级余地。

一致性原则:系统对相关应急救援联动单位各类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提取, 保证系统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开放性原则:采用国际和国内行业标准的协议和接口, 实现与其他网络和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

安全性原则:系统具备网络安全、系统安全、数据安全和应用安全四个方面的安全性。

2.2基本功能

系统具有具有受理119电话报警功能, 接收市、县110、120接处警系统及其他联动单位电话报警和文字报警的功能。

系统具有利用有线、无线以及多种通信网络, 实现语音、图像、数据的传输。

系统建立全市应急救援数据中心, 能实现公安、医疗、电力、安监等应急救援联动单位数据库与应急救援数据库实时 (准实时) 的数据同步。对地理、气象、水源、应急专业力量、应急专家、应急资源储备、应急场所、应急预案、安全重点单位基本情况、各类灾害事故特征、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战术技术等信息进行采集、存储、检索、处理、显示、传输和分析。

3主要子系统

(1) 有线通信系统是应急救援指挥平台的基础和核心, 主要包括消防调度网、公安网和电子政务网以及程控交换调度系统。主要实现语音和数据的传输、共享, 使指挥中心可以和相关单位、中队、大队及有关领导进行联动, 达到快速反应、快速联动、快速调度的目的。

(2) 无线通信子系统应能通过无线语音、数据通信网络和设备, 保障城市辖区覆盖通信、现场指挥通信、应急救援战斗通信以及跨区域联合作战指挥通信。

(3) 数据交换子系统解决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与安监、公安、地震、国土资源、环保、林业、农业、气象、水利、卫生等联动单位以及其他需要与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进行数据交换的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共享问题。

(4) 监测预警子系统负责本市辖区内的防护目标、重大危险源、关键基础设施等监控目标的动态监控, 掌握监控目标的空间分布和运行状况信息, 各单位的动态数据分析对, 并实现隐患分析和风险评价, 达到监测预警的目的。

(5) 图像接入子系统接入火场及其他灾害事故现场图像信息、城市图像监控信息、消防站备勤图像信息、视频会议图像信息、各联动单位传来的监控信息等资源, 直观了解灾害现场情况、进行异地会商和实施可视指挥调度。

(6) 电话报警定位子系统是同时跨运营商和系统调度网, 是应急指挥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公众通过手机拨打119报警电话, 经过位置服务平台, 将报警的经纬度数据信息送到119指挥中心, 在受理报警振铃三秒后即可将报警位置锁定在一定范围内。值班人员根据报警内容和报警人位置信息等数据获取报警人的当前位置, 便于出警的快速、准确。

(7) 地理信息子系统主要为应急救援指挥调度提供辅助决策信息, 该系统将应急业务数据与电子地图、遥感影像紧密结合, 实现应急业务数据形象化、可视化、空间化。

(8) GPS车辆监控系统对正在出警的车辆 (车载终端) 进行实时监控, 其位置可显示在GIS地理信息地图上。GPS车辆可以接收指挥中心传来的出动命令。

(9) 时间同步系统利用时钟同步机制对软硬件实现时钟同步和时间校准非常重要。

(10) 数字录音系统主要用于事件中报警信息核实、调度指令辅助记录, 事后事件审核、分析评估等情况。

(11) 应急救援指挥调度系统主要包括:电话受理、警情辨识和记录、出动方案编制、作战及联动命令下达、指挥通信记录、战评和归档。

(12) 联动终端以简洁、实用为原则, 其主要的功能是接收来自指挥中心的命令, 并对相应的命令做出响应, 以及上报执勤力量等信息。中队计算机系统包括网络通信接口, 计算机主机, 打印设备, 联动控制设备等。

摘要:分析了当前应急救援工作中的调度指挥, 提出了应急救援指挥平台设计方案, 给出了平台设计原则和具体子系统描述。

篇4:打造上海无线电应急指挥平台

为了全面提升无线电管理、保障和服务能力,上海市无线电管理局专门针对应急指挥平台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在建设期间进行多次方案演练,确保了系统将来的实战效果。经过多次需求完善、设计改进,应急指挥平台逐步成为一个符合国际应用技术发展趋势,具有国内领先技术水平,集GIS、GPS、投诉受理、指挥调度、视频实时监控、无线电综合管理为一体的高度集成的全方位综合无线电应急指挥平台。下图为整个系统的拓扑图:

应急受理系统

受理子系统由指挥中心投诉受理台、查询统计台和网络传输平台等组成,完成应急事件的接警和处理过程。主要实现的功能包括接处投诉单的填写、传送,以及接处投诉信息的综合查询和统计报表的生成;无线电监测设备(固定站、搬移站、便携设备)、人员车辆调度;全程数字录音;三方及多方通话功能及短信通知平台;台站、频率资料查询。

接处投诉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及其他系统通过计算机网络密切相连,受理台的文字台和地图台可以实现互动。上海市无线电应急指挥中心配置2个受理席位,均采用一机双屏模式,第一屏作为文字受理台,第二屏作为电子地图和调度台。

文字受理台上显示接处投诉的文字信息,如投诉举报电话信息(包括投诉举报人电话,投诉举报人姓名,投诉举报人地址,是否属于重点用户等)、投诉单位信息、预案信息等;地图台上显示投诉举报点的地理信息及有关地图操作功能,如投诉举报点的地理位置信息、相关单位信息、GPS监测车位置信息、道路状况信息等。

预案管理系统

建立一个无线电应急指挥方面的案例库、知识库,指挥人员可以随时调用,为指挥人员提供案例查询,以帮助做出正确的决策。

对于重点频率、区域,可自动调出预先输入的指挥方案,包括文字信息和地理信息,如详细道路、频率覆盖图、指挥步骤等信息。在预案的选择上,项目组根据日常工作的实际经验,分成一般干扰处理预案、严重干扰处理预案、特别重大干扰处理预案,按照干扰不同级别配置不同的人员、设备、车辆。同时针对重大赛事、重大活动、重要会议及考试保障分别进行预案设定,方便领导及时、快速地调动,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方案进行调整,保证可操作性。

地理信息系统

建设完成上海市城区(外环以内)与主要城镇1:2000,郊区1:10000,坐标系为WGS84坐标系的电子地图,叠加精度1米的航拍图。

地图操作:包括地图放大、地图缩小、漫游地图、测量距离、测量面积、旋转、上下移动、指北、环视、快照等功能;查询功能:包括道路查询、交叉道路查询、单位地名查询、台站、频率查询,并与应急受理系统联动定位。

大屏及触摸系统

将MPDP等离子高清晰度数码显示技术、MPDP等离子无缝拼接技术、多屏图像处理技术、信号切换技术、网络技术等应用综合为一体,形成一个拥有高亮度、高清晰度、高智能化控制、操作方法先进的大屏幕投影显示系统。

通过这套MPDP等离子大屏幕显示系统,可以实现对应急受理系统、监测系统计算机图像和监测车视频图像信息的综合显示,形成一套功能完善、技术先进的信息显示管理控制系统,满足指挥、调度监控的各种需要,并取代现有的模拟屏,为监控、管理提供一个交互式的灵活系统,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指挥、会议、调度工作,便于及时做出判断和处理,实现实时监控和集中控制的目的。

SMART触摸系统与计算机相连接,可以在等离子拼接的大屏幕上用任意工具进行书写、批注、标识、打开和操作应用程序;通过SMART的数字讲台和机房的电脑主机可以对大屏幕的控制软件、AV矩阵、RGB矩阵等进行控制操作;SMART Notebook软件,无论是在写、画、上下左右拖动文件方面,还是将资源库中的各种图片和动画组织起来,都非常便于操作。

应急指挥平台各部分的技术框架、数据框架、接口规范、业务操作流程及编码均遵循国家或上海市相关规范和标准,以实现市级平台与所属部门和单位之间的互联互通、业务协同和资源共享。与此同时,系统在建设过程中坚持“统一规划、统一规范和标准、分步实施”的原则,保证了平台具有系统性、实用性、开放性、可扩展性,以及技术上的先进性、成熟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篇5:交委应急指挥平台

2011年应急工作总结

我局针对交通系统安全工作涉及的点多、线长、面广的实际,本着“立足现实、充实加强、细化职责、重在建设”的方针。结合,交通系统特点制定以水上交通应急预案、危险品运输应急预案为主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按照局应急救援办公室分工,局属6个单位组建了一支200人的应急救援队伍,逐步培训现有各类救援力量,形成一队多用、一专多能的专业队伍,提高应急管理和处置突发事件的水平。

一、领导高度重视,及时建立应急救援组织体系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是关系职工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应急救援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局党委高度重视,先后制定以《登封市交通运输局2011春运应急预案》、《登封市交通运输局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登封市交通运输局水上应急预案》、《登封市交通运输局防汛应急预案》、《登封市交通运输局防冰雪应急预案》的应急救援预案。并成立以局长为组长,主管安全生产副局长为副组长,安全科和各二级机构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为把应急救援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按

照局应急救援办公室要求,各二级机构行政主官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具体责任人的领导应急救援责任制,局应急救援办公室负责全系统应急救援预案编制,人员培训,组建及演练等工作。经常教育,适时组织演练,6月14日我局地管所组织料场工作人员进行了防火应急演练,15日运管所组织通达公司全体职工进行了车辆失火应急演练,20日公交公司组织50人司乘人员进行了公交燃烧应急演练,并增加了消防器材、逃生锤等硬件设施,对司乘人员进行了安全工作再教育。提高了应急管理和处置突发事件的水平。使广大干部职工从思想上时刻树立应急救援工作的观念,一旦遇到突发事件及紧急情况,能做到联络上、拉得出、处得好。

二、机构落实、责任明确、准备充分

按照局应急救援办公室部署,以公路局、运管所、路政管理大队、地管所、刘沟超限站、公交公司6个单位为主体,各单位挑选45岁以下男女青年共计200人作为应急救援队伍。根据任务分工和担负的职责,相应成立车辆保障组、干线公路抢通组、农村公路抢通组、巡查保通组、综合协调组,形成一队多用、一专多能的专业队伍,做到职责清楚、任务明确,并准备充足的救援所需的物资器材,定时组织演练,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初步形成了有组织领导、上下一致、分工明确、相互协调、信息畅通的应急救援体系。

三、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具体做法

(一)明确责任,强化管理。根据全系统应急预案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为主的管理体系。健全相应制度,逐步建立应急管理长效机制,使应对突发运输事件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二)加强应急队伍建设。通过组建、调整应急队伍,并加强演练,提升救援能力。应急救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对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等各个环节统筹安排。一是突发道路运输、水上交通、危险品运输要及时、准确地将信息报告给局应急办公室,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二是加强信息平台建设、保障信息灵敏、畅通。三是建立健全应急救援协调机制。建立应急管理工作会议制度、完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有序地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三)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利用板报、电子屏幕等方式大力宣传有关应急管理方面的法规和文件,加强对全系统的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工作,掌握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避险、减灾、救助常识,提高全系统人员危机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营造关注应急工作舆论氛围,努力形成全系统人员、预防为主、防灾减灾的良好局面。

总之,我局在上级主管单位的正确领导下,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注重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立足长效管理、常抓不懈,不断提高全系统应急救援知识学习、规范行业应急队员行为,充分

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责任心,把思想统一到“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效益”这个大方向上来,为构建和谐交通,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做出不懈的努力。

篇6:重大事故应急指挥机构

副指挥:黄

成员:刘厚才

上一篇:幼儿园区角超市教案下一篇:国际市场营销实训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