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故事400字

2024-04-15

中国传统文化故事400字(精选18篇)

篇1:中国传统文化故事400字

话说有一天,玉皇大帝招集众天兵天将及文武大臣,召开一个会议。

玉帝说道:“朕想要把时间分成十二年一循环,不知各位意下如何啊?”

众臣答道:“圣上英明。”

接着玉帝又说:“但朕有一个问题。朕打算用动物来区别这十二个年份,分成十二个生肖,但不知应用什么动物才好,因此朕想听听众卿家的意见,不知有哪位卿家有好的提议。”

在一片沉默之后,太白星君讲话了:“圣上不彷举办一个动物赛跑比赛,规定最先到达昆仑山的前十二名就可以列名十二生肖,拥有无上殊荣,相信一定会有许多动物会参加。”

玉帝一听,觉得这一个提议非常不错,于是决定采纳。接着玉帝马上要传令兵对人间的众动物传递这项比赛讯息。

当猫及老鼠得到这项讯息时,便相约一起出发参加比赛(此时的猫与老鼠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但是就在比赛当天早上,老鼠起了坏心,他把安眠药加到牛奶里给猫喝,猫喝了就睡着了,于是老鼠就一个人出发了。老鼠心想:“我这么早出发,猫又睡着了,那冠军一定是我的了。”

老鼠边想边跑,突然发现牛就在前面,原来牛也是很勤奋的动物,因此一早就出发了。老鼠便想说:“反正牛那么大,我躲在他的身上一定不会被他发现,那我就可以很轻松的到达终点了。”

于是老鼠就躲在牛的身上。过了一会儿之后终于到达昆仑山,在到达终点线之前,老鼠看机不可失,于是纵身向前一跃,便率先抵达终点,拿到第一名,牛因此拿到第二名。

但是这件事发生之后,猫与老鼠就成为死对头,每次猫看到老鼠就会去追,要找老鼠报仇,而老鼠就常常躲在阴暗的地方,深怕猫会找到他。

接下来就是要说为什么老虎会得第三名。由于猫与老虎是亲戚,猫中计之后,非常生气,于是去找老虎,希望老虎能替他报仇,老虎是一个重义气的人,一听到猫的要求马上一口答应,就飞也似的,一股作气冲到昆仑山上去,要为猫报仇。

由于老虎跑的速度很快,在剩下的动物未到之前就到了昆仑山,于是玉帝就判给他第三名,但是老虎不是为了着个目的而来,他在山上到处寻找老鼠的下落,但是就是找不到,于是老虎就对着大家说:“以后不管谁遇到老鼠,就要替我打他。”

由于老虎太凶恶,没有人敢违背他的话,因此从此之后,只要有人看到老鼠,就会去追打他,这就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由来。

再来就是兔子,兔子在参加这场比赛之前,先去比赛了一场“龟兔赛跑”,因此延误了一点时间,而且还输了。等到他以很快的速度到达终点时,他问玉帝说:“我是第一名吧?”,但玉帝说:“不,老鼠第一名。”兔子于是大哭,很伤心的说:“没想到我这么努力跑,只得第二名。”玉帝又说了:“不,牛是第二名。”兔子于是又大哭,说到:“为什么我只得第三名,真不甘心。”玉帝说:“不,你得第四名,老虎才是第三。”兔子听了忍不住又放声大哭,这就是为什么兔子总是眼睛红红的原因, 以及成语“狡兔三哭(窟)”的由来。

接下来就是龙与蛇,龙与蛇由于都是长的长长的很像,于是两个就结成结拜兄弟,也一起参加比赛,而两个也几乎同时到达终点,但是由于龙的体积很大,挡住了小小的蛇,因此玉帝先看到龙,才看到蛇,于是判龙为第五名,蛇为第六名。

就在他们通过终点之后,龙不小心滑了一跤,跌撞到了蛇,两人于是纠缠在一起滚到了山下,由于两人纠缠在一起的样子看起来很杂乱,人们看了就说:“真是龙蛇杂处啊。”这就是成语“龙蛇杂处”的由来。

再来就是拿到第七名的马,这一只马生性胆小,但要去昆仑山的路上必须经过一个“坟地”,这只马很害怕,但又非过不可,于是他决定蒙着眼睛过,这样什么都看不到就不会害怕了,于是就蒙上眼睛很快经过“坟地”,这就是为什么以后的马都要蒙着眼睛。

后来马又觉得跑的速度不够快,因此伸出了“第五只脚(就是马鞭)”出来跑,由于速度加快不少,于是很快就到达终点,拿下第七名,这就是成语“快马加鞭”的由来。

再来就是羊,羊与鹿本来是一同结伴出发,但是半路上要越过洞庭湖,由于湖上没船可搭,于是他们决定憋气从湖底走过,但是走不到一会儿,鹿就受不了,鹿于是放弃比赛,只剩羊一个人奋战,好不容易通过了湖,并到达了终点,拿到第八名。旁人看到羊的行为,忍不住赞叹:“真是羊没吐气(扬眉吐气)啊!”这就是成语“扬眉吐气”的由来。

至于猴、鸡、狗嘛,由于他们在比赛之前,先一起去东瀛(也就是现在的日本)帮桃太郎打鬼,才回来比赛,因此才会那么晚到。他们是结伴一起到终点,本来玉帝不知道要怎么给他们名次,后来才决定以他们遇见桃太郎的次序给名次,因此猴第九,鸡第十,狗第十一。

最后第十二名就是猪了,猪住的地方,不知什麽原因竟让大野狼吹垮了,一直忙着改建房子。好不容易盖好砖造的屋子,已经过了参加比赛最後时限,就向玉帝商量让他能够参加比赛。後来用了八克拉戒指才获得通融,但因为参加时间真的太晚,所以只得到最後一名。而这也是“猪八戒”的由来。

篇2:中国传统文化故事400字

拍摄过程中,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麻烦。无论如何跟男孩讲话、逗他笑,他就是不理不睬,根本不愿看她一眼,拍摄工作被迫中断。男孩已经习惯了一个人的世界,习惯了周围的冷漠,平时几乎不与任何人说话。导演对说:“你要跟他玩,最好是抓住他的手。”当时男孩的手上起了水泡,正流着水,拉住男孩的两只小手,一把将他抱了起来,这种接触并不会感染。

男孩觉得不可思议,紧紧盯着这个陌生的阿姨,稚嫩的小脸上顿时灿烂了……

篇3:中国传统文化故事400字

《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邮箱:bangongshi@zgjrsyh.org

联系电话:010-66278674 010-66278672, 卢泓举。

《中外企业文化·智库》邮箱:marywjp@126.com。

篇4:讲好中国文化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要加一个文化自信。”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再次提到文化强国,并要求“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故事”。在此引导之下,紧扣中学生生活实际的文化类考题,逐步成为了近两年中考的新热点。

如2015年山西省作文命题要求 “作文题目中必须包含我国一个民族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腊八等等”;浙江温州作文题则在“月悬高空,朗照千年。照关山万里,照庭院篱墙;照书中古人,照眼前你我”这样的精美诗句中引出,要求考生以“月亮离我有多远”写命题作文;广州考题说:《地铁客的风格》这篇文章,反映了不同地区的人的性格及其地域文化。同样,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细节,也可以反映出广州这座城市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精神面貌。请你结合身边的鲜活事例,以“广州风格”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而山东泰安的中考文题则以“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经典国学故事引入,要求围绕故事的主旨,写出你的一段经历,或写出你的人生与思考”……

由此可见,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联的国学故事、经典诗文、节日传统、城市文化等等皆是中考作文命题的新热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及中考备考的训练中,关注与掌握好“中国文化”这个关键词。围绕“中国文化”做好作文的观点提炼、素材积累,力求能做到观点独到鲜明,素材新鲜适用。为了有助于同学们备考,以下三道预测题目从不同角度切入,进行思路点拨与素材速用,请同学们仔细阅读。

预测金题

1.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大国。回首文化宝库,无论是诗经还是乐府,无论是唐诗还是宋词,无论是元曲还是明清小说,无不散发出文化的芬芳……这些文化,写在我们的书本上,也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中。对此,你有何认识或经历呢?

请结合自己的经历与感悟,以“我眼里的中国文化”为题,写一篇文章。

【思路点拨】

写作这类与文化有关的命题,我们不仅要挖掘出文化的光彩,还得展示出作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自信。写作时,我们不可避免地要引入文化经典,但又绝不能是引用几句诗词那么简单。你要懂得,再美的传统文化毕竟属于历史,关键是我们得从文化的海洋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切入时,宜从生活中的故事引入。角度越小,文章越容易出彩。若能在诗意的描写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类的句子中引出韩少功这位陶渊明式的隐者,材料自然既有历史的厚重感,也会散发出时代的新鲜气息。

【素材速用】

韩少功是海南省作协主席、中国当代很有影响的作家。十多年前,他逃离城市的巨大漩涡,迁居湖南省汨罗县八景乡八溪峒筑巢而居,开始了悠闲自在的耕读生活。他完全融入了当地生活,经常穿着“解放鞋”、挑着粪桶去厕所掏粪,到田野施肥种菜。他拥抱土地,亲近五谷,让久违的田园之气注入文字,让身影活跃于书斋和旷野。与同时代作家相比,韩少功的创作产量不算高,但他具有永不枯竭的创造能力,几乎一篇是一个样式,既不复制自己,更不重复别人。在八溪峒蛰伏期间,那里的鸡鸣狗吠,最终化为了作品《山南水北》,一经问世,便引起轰动,被称之为中国版《瓦尔登湖》。

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著名作家冯骥才说:“从古至今,我国的传统节日之所以被历代文人墨客反复歌咏,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人们赋予了这些节日一种特殊的价值与特殊的情感内涵。”不管是春节还是端午,不管是中秋还是重阳……在美好的节日里,你一定经历过一些美好的故事。

请以“节日里有个 的故事”为题,写一篇文章。

【思路点拨】

首先将半命题补充完整。要注意到,这个故事,或许是快乐的,或许是美丽的,抑或许是伤感的。补题时一定要扬长避短,力求展示自我才情。除了拟出精彩标题外,还得注意两点:一是要引入诸如“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之类的与节日有关的诗词典故,增添语言的文化底蕴;二是要学会融入真情,要结合自我的生活经历,表达出自己对传统文化、对美好情感的珍惜与感悟。下面是一则反面素材,稍为精简后用到议论文里,能与正面素材形成鲜明的对照,较好地突出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在叙事的过程中若能借鉴素材里的这些情节,不仅主题深刻,内容更会妙趣横生。

【素材速用】

在中央电视台主办的第十三届青年歌手大奖赛上,在知识问答环节中,一位选手抽到了这样一道题:“请回答‘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诗的上句是什么,说的是我国的哪一个传统节日,这个节日应该在哪个月份?”听到选手抽了道送分题,在场的观众都为他感到庆幸,但选手接下来的表现却令观众大跌眼镜。“可能是清明节吧?因为,前面好像是‘清明时节雨纷纷’。”当董卿追问他清明节应该是在几月份时,他的答案竟然是:“大概……大概……是在九月份吧……回答完毕。”此语一出,全场哗然。轮到评委余秋雨点评时,他差点气得连话都接不上来。

3.如果你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或许你会发现,生活中到处有值得你去阅读的“书”。历史是一本书,它会让你了解我们的过去;自然是一本书,它让你收获到生命的哲理;身边的人物也是一本本的书,他们让你看到不同的人生风景……

请结合自己的经历或感悟,以“读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思路点拨】

从提示可以看出,话题并非简单地让我们写学习生活,你可以写自己对历史与文学的热爱,写自己对美好环境的渴望与担心,也可以写在读书过程中与某些人物交往的感人故事。情节曲折点,语言精彩点,故事才会美一些。运用下面这一则素材时,我们可以采用细节描写,模仿主人公摸书的动作以及摸书后的幸福感,来表达自己对书的极致的热爱;也可以在还原素材情节的基础上,讲述自己读到这篇文章的感触。

【素材速用】

在一篇题为《摸书》的散文里,冯骥才说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他说:一位名叫莫拉的老妇人曾认真地对我说:“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在书里。”“世界上没有的一切也在书里,把宇宙放在书里还有富余。”我说。她笑了,点点头表示同意,又说:“我收藏了四千多本书,每天晚上必须用眼扫一遍,才肯关灯睡觉。”她真有趣。我说:“书,有时候不需要读,摸一摸就很美,很满足了。”她大叫:“我也这样,常摸书。”她愉快地虚拟着摸书的动作。这谈话使我高兴,因为既遇到知己,又发现自己一个美妙的习惯,就是摸书。

【佳作示例】

粽叶飘香的端午

山西一考生

端午前夕,家乡成了粽叶的世界。漫山遍野的绿色,此时哪里抵得过那粽叶的清香?它有百合的淡雅,又夹杂着竹叶的清香;有青草的清淡,又带着点茉莉的芬芳。

“采粽叶去噢!”每年这个时节,我或许还在梦乡,母亲就站在屋外的小路上,对着村里吆喝起来。天还只是蒙蒙亮,就三五成群地朝山上出发了。淅淅沥沥的雨点,丝毫也不会影响大家的心情。我们用的粽叶,是阔叶箬竹的叶片,形状酷似竹叶,却比普通竹叶更光滑,更大一些。山涧里,道路边,粽叶光滑清亮,青翠欲滴。母亲说过,雨天采摘到的粽叶,做出来的粽子味道最好。邻居们这儿采几片,那儿采几叶,精挑细选,脸上满是甜蜜的笑容。我跟在妈妈身后,采一片放到手心,那淡淡的清凉缓缓涌上心头。

当我们采着满篮粽叶到家时,爸爸已从远处的山涧挑回了山泉。爸爸说:“用山泉蒸煮,粽子的香味才地道!”爸爸细细地清洗之后,妈妈便熟练地开始操作了。两片粽叶,一番折叠,便成了圆锥形状,倒一勺糯米,放些红枣之类的馅料,将粽叶的口封住后,再用细线紧紧系住,每一个环节都是那么精致。将做好的粽子放到锅里蒸煮,浓浓的粽子香味就会飘荡在整个屋子里,让你垂涎欲滴。出锅后,剥开那墨绿色的粽叶,那洁白的米团里仿佛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很是好看,正如诗人谢墉所言“剥出凝成细纤膏”。

家人围成一圈,享受着这独属端午的美好时光。妈妈忙碌地插着艾叶,爸爸高兴地倒上了一杯黄酒,拿着那粽子我的思绪却飞了起来。他们或许并不清楚,我如此用心地参与着这场盛宴,还因为一个人——屈原,为他那“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的高洁形象,为他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追求,为他那“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社会担当。我多么希望自己就像他那样,为美好理想而一往无前。

拨开粽子,我轻咬一口,唇齿留香,一份温暖悄然从心底涌起。我知道,自己依恋的是一份美好的文化情怀。

篇5:有趣的历史文化故事400字

县令接受了他们的建议,首先将该生验明正身,又浑身上下搜了个遍,然后关入一间密室。接着,县令拟好题目,亲自送到他的手中。出门后,又将密室反锁,把差役随从尽数赶走。

时过半晌,县令独自进屋查验。只见该生正伏于桌前闭目凝神,双唇微动,作沉思吟哦状;再看试卷,却整洁如初,尚未下一字。问他,则答道:“一向习惯了先打腹稿。现在文章的格局已成竹在胸,只是字句还略欠斟酌,所以没有忙着下笔。”县令见他神情坦然,一副稳操胜券的样子,便出门等候,但看管得更加严密,禁绝任何人靠近密室,连茶水也不准送进。

又过了半晌,县令再次进房查看,见其早已完卷,正翘首而待。取卷细阅,觉得洋洋洒洒,辞采飞扬,内容充实,行文畅达,堪称上乘之作。县令不禁啧啧连声,大加赞赏,于是敲定他为第一,还将他的文章张贴于县衙门墙上供人阅赏。众考生见状,个个诧异万分,但因不知就里,也奈何不得。

事情过了许久,方才慢慢有风声露出来——这厮仍是借助差役作的弊!

篇6: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400字

《神话故事》这本书里有许多神话,有《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补天》、《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等许多精彩的神话故事。

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神话是《精卫填海》,这个故事讲的是:炎帝的一个女儿叫女娃,喜欢在海边玩耍,结果有一次不慎被卷进大海而亡,化成了一只叫“精卫”的鸟。它恨大海夺去它的生命,于是一直叼来树枝和木头来填大海,大海劝它不要再填了,说大海那么宽阔、而一只鸟儿那么渺小、怎么可能把大海填满呢?但是精卫坚信只要自己坚持不懈,终有一天大海会被自己填满.

我们应该学习精卫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虽然知道填大海这件事很难完成,但它坚信只要坚持、永不放弃,就一定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有时候就是缺乏精卫这样的坚持不懈的精神,比如对于写作文,我有时候觉得写作是件很困难的事情、于是就很不想写,现在我决心一定要学习精卫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不再害怕写作,而是要充满信心地去战胜写作的困难。

篇7: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400字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400字(精选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400字1

今日,我看完了《中国民间故事》这本书。看完了这本书,我受益匪浅,不仅仅明白了许多优美动人的中国民间故事,也被故事中主人公的所作所为深深地感动着。

这本书里记载着许多故事,如《孟姜女》、《嫦娥奔月》、《明珠》、《日月潭》……

让我觉得最感动的就是日月潭了。这个故事讲的是太阳和月亮被两条恶龙吞下去了,叫大尖哥和一个叫水社姐的人,看见没了太阳,人们生活得那么艰辛,便想要去杀了恶龙。于是他们挖出了阿里山脚下的金斧头和金剪刀,杀死了恶龙。之后他们一向守着大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化身成了两座大山,设置的大盘也变成了日月潭。一开始我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差点哭了出来。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舍小家保大家的品质是多么的高尚。

让我觉得最好看的就是《鲁班将错就错了》。看完这个故事,我觉得鲁班真聪明,一个柱子少了三寸,下头就用一块三寸大石头来顶着。这样的法子,说不定一万个人里面也没有一个人能想出来呢!我真期望也能像鲁班这么聪明,这样说不定下次就能考进宁海最好的高中了呢!

这么好看的.书,你也来看看吧,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

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400字2

《中国民间故事》是由56个民间传统故事组成的一本书。其中,我们耳熟能详的有:孟姜女、嫦娥奔月、日月潭、献桃祝寿、太阳的回答、苏东坡画扇……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篇就是《金乌鸦》,这篇故事主要讲的内容就是:从前,一个村子里住着穷寡妇和她的女儿,她们虽然很穷,但是很善良。一天,小女孩正在帮他妈妈晒米,飞来了一只金色羽毛的鸟,金乌鸦把米都吃光了。乌鸦说会给她一定的补偿的。过了一会儿,金乌鸦便把小女孩带到一棵大树下,问她是要金、银、铜哪个梯子上去,小女孩选了铜的,但乌鸦却给了她金的。后面乌鸦依旧这么问着,小女孩也一直回答最普通的那个。可是最终得到了丰厚的回报。村子里还住着一对贪婪的母女,她们也按照这样的过程做了一遍,只是她每次选的都是最华丽的那个,但最终却没有得到好处,反而得到了她们应得的报应。

这则故事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以两个小女孩的经历为主线,两人性格不同,所受到的待遇也天差地别,对比非常的鲜明。两个小女孩的不同结局阐明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

民间故事的内容,虽有不同程度的幻想成分,但都着眼于现实生活,其主题、角色与主要情节都符合故事传播时的生活逻辑。从神话、传说到动物故事、生活故事、笑话,其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幻想性依次减弱,现实性依次增强。每个人dou要留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点点滴滴都有可能成为之后的经典!

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400字3

今年暑假里我读了一本书,名叫《中国民间故事》,这本书是由很多中国民间传说组成。有牛郎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祝,白蛇传,马兰花,九色鹿……在这么多的故事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孟姜女哭长城了。故事讲的是:从前,有一个人叫孟姜女,她的丈夫范喜良被抓去修长城了,她天天在家里等,等待丈夫回来。整整一年过去了,丈夫没有回来过一次,信也没有收到过一封,孟姜女很着急,决定去寻找丈夫。在途中,孟姜女渴了就喝杯凉水,饿了就吃一点粗粮,累了就睡在路边,费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长城。但是却得知范喜良因为工作劳累上个月就已经过世了。孟姜女得知这个消息后,她很伤心哭了起来。突然哗啦啦巨响一声,长城倒塌了一大段。

读了这个故事我在想他们是用什么方法在修建长城,长城到底干什么用呢?原来秦始皇修长城是为了防止别国入侵,长城也很长,东起鸭绿红畔,西至嘉峪关,长城的总长度到达两万多公里,所以被称为万里长城一点也不过份。我认为秦始皇修长城保卫国家是很好的一项工程,但是他应该给工人合理的工作和休息时间安排,并且保证足够的粮食供工人食用,那么工人就不会因为劳累和饥饿死亡。

篇8:中国传统文化故事400字

金钱作为商品交换的产物, 在人类社会中扮演这重要的角色。人们对金钱的渴望和热情从古至今未曾减少。

从现在类型学中关于金钱概念的观点中, 我们不难发现, 我们所研究的概念的重要性, 所以我们的研究是具有较强的客观意义的。

为了准确的探究中国古代文化和俄罗斯问话的异同, 我们选择了对比出现在中俄童话故事的金钱概念样本进行分析比较。

我们在从2001到2014年间发型的26本故事书中, 找到了8个典型的中国传统故事。故事为:神笔马良、渔童、卖树阴、千金买邻、聚宝盆、金斧子, 银斧子、宝船、九色鹿。并且在这些故事中找到了包含了金钱概念的传统样本, 分别为:金子, 土地、银子, 摇钱树、聚宝盆、金币、珍珠、贵重金属物品、贵重饰品。之后我们采取同样的方法对俄罗斯童话故事中金钱概念的进行分析。我们从中选取了5个童话故事, 分别是:

《青蛙公主》、《拇指人》、《带斑点的小鸡》、《严寒》、《魔法戒指》。在这些故事中出现的金钱概念样本为:金子、银子、钱、金蛋、宝石、金色马车、戴金环的靴子。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虽然两国文化迥异, 但童话中所出现的关于金钱概念的样本却有很大程度上的相似性。我们将出现的关于金钱概念的样本, 按照出现的频率进行划分。出现两次以上的, 属于金钱概念样本的中心, 其余为外延。

金子一直作为金钱概念的中心分别出现在两国的童话中。其中的原因可以分为内因和外因。首先, 作为客观内因条件, 金子是一种极为稳定稀有金属, 他的化学稳定性决定了它可以很长时间保存, 其次, 作为外因条件, 金子像普通商品一样, 只不过它具有体积小、价值大的特点。所以, 直至今日金子依然成为普遍的一种金钱形式。

在俄罗斯童话故事中的、处在金钱概念样本中心的样本数量要比同样处在在中国童话故事中金钱概念样本中心的样本丰富。除了金子外, 银子和金钱分别出现在俄罗斯金钱概念样本的外延中。这种现象揭示出银子在俄罗斯文化中, 像金子一样有其重要的地位。而在中国的金钱概念样本结构中, 银子而是出现在了结构的外延部。

对于金钱概念样本结构的外延部分, 两国的样本也存在这相似性, 例如中国故事中的金斧子, 银斧子, 和俄罗斯故事中的戴金环的皮靴, 都有着不同程度是相似性。

样本土地在中国的文化中占有一席特殊的地位, 因为在封建时期, 土地一直是被作为私有财产的。所以在中国金钱概念样本中出现土地这个样本也正是社会现实的一个真实写照。

所以说对金钱概念样本的研究就想一面镜子, 从不同程度上折射古代中国和俄罗斯的文化特征。

参考文献

[1]《儿童文学辞典》.http://baike.so.com/doc/5353012.html.

篇9:中国海岸线——文化的故事

海洋文化与大河文明

我们的祖先还在钻木取火的时代,就没有忘记孕育过自己的大海。

由于生存能力的限制,古人对海洋的开发仅限于捕食沿海的鱼虾贝类。而单这一点,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就已经延续至今,以至于在今天中国的汉字中,有很多象征着财富的字中都有“贝”的影子,那正是在古人没有掌握冶金技术之前,贝壳一直被当作货币来使用的结果。在早期的商品交换过程中,贝壳充当着后来黄金、白银和铜的角色,那时来自大海的贝壳,在我们祖先的心目中,比象牙、虎骨之类的东西要珍贵得多。

海洋,从人类诞生之时,便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类的文化。

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古中国、古埃及、古印度和古巴比伦,都曾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们掌握着当时最高水平的科学技术,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人类文化。由于这四大文明古国都发祥于大河流域,所以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以四大文明古国为代表的大河文明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流。

所谓大河文明,也就是农业文明。河流对农业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因为水是农业的命脉。事实上,四大文明古国都是临海的国家,只不过对当时的人类而言,与宽厚的河流相比,海洋是较难控制的,而且沿海地区也缺乏农耕社会最需要的肥沃而广大的冲积平原,因此,海洋的意义远不如河流重要。

然而,就是在征服河流的过程中,人类也同时掌握了一种后来征服海洋的技巧——造船(图1)。我国浙江沿海河姆渡遗址,曾出土过8支世界上最古老的木制船桨,它们距今有大约7000年的历史(图2)。专家们认为船的出现要比桨早得多,古人受到水中漂浮的落叶与树木的启发制造了船,而桨的出现又扩大了人在水面的活动范围,这可能就是河姆渡人的遗址上出现许多海龟、鲨鱼之类的海洋生物遗骨的直接原因。

良渚文化

中国的沿海历来是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地区,在中国文明发展历史上许多重要阶段的文化代表,就出现在海岸线上。良渚文化就诞生于4000—5000年前浙江钱塘江北岸,它那独具风格的黑陶器、精致的玉器、器物上原始的文字、金字塔形的高台土冢,无不显示出东方文化神奇的魅力。

玉是具有纤维结构的透闪石、阳起石的矿物集合体,它的韧度仅次于黑金刚石。这只寓意着天圆地方、象征着神权的玉琮(图3),是5000多年前的作品,也是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代表。玉器是良渚先民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精髓,良渚玉礼器的出现,标志着文明时代的开始,它是中华礼仪制度的第一层基石。

良渚文化的玉器达到了中国史前玉文化的巅峰,其数量之多、品种之丰富、雕琢之精湛,在同时期中国乃至环太平洋拥有玉器的部族中,独占鳌头。“神人兽面纹”(图4)是在良渚玉器上频繁出现的一种神秘诡异的纹饰,它的原形不到12平方厘米,堪称当时绝世无双的微雕艺术杰作,在没有金属器的时代,它成为我国当时沿海地区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明证。

丝绸文化

从古至今,中国的文化对世界文明的影响都是深远的。玉器、漆器、丝绸和瓷器是中国文化的四大特质,在它们中间,让世界最初了解中国的是丝绸。在中国的四大发明中有两项就直接受到了丝绸生产技术的启示。造纸术中的纸,它在文字中最初的含义就是制造丝棉的过程中茸丝的沉淀物。印刷术更是同丝绸凸面印花有关。丝绸与稻作、陶器,开创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源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丝绸的发展史也就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史。

丝来源于蚕,蚕以桑叶为食(图5)。在中国的远古时代,桑树属于一种普遍的自然植被。大约在周朝开始大面积人工栽培,经过数千年的发展,目前主要有湖桑和鲁桑两大系统。我国黄河流域的品种大多属于耐寒的鲁桑,而江浙沿海地区则以湖桑为主。蚕在吸收桑叶中的蛋白质合成丝蛋白后,吐丝结茧。从生物学角度来讲:蚕吐丝,是适应环境而生存的一种本能,是蚕为了排除体内过剩的氨基酸,避免中毒的一种排泄方式(图8)。蚕丝在单位截面积上所能承受的拉力是每平方毫米40公斤左右,几乎与现在的钢丝相同。蚕丝这种柔中带刚的特性,以及良好的透气性,使它成为古人蔽体御寒的上等制衣原材料。直至今日,蚕丝仍然是世界上性能最好的天然纤维。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栽桑、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两千多年前,在苍茫的戈壁滩上,中外商队频繁往返,万里跋涉,把丝绸和中国古老文化传到了西方,踏出了一条著称于世的“丝绸之路”(图7)。到17世纪,由于战乱和环境的改变,加之造船业的不断进步,“海上丝绸之路”逐渐繁荣,代替了陆上“丝绸之路”的地位。中国历史上的周、秦等时期,在山东半岛的渤海湾海港与朝鲜半岛之间,就形成了一条最早的“海上丝绸之路”。到了汉朝,汉武帝曾派海船携带大量丝绸和黄金,从雷州半岛出发,经越南、泰国、马来半岛、缅甸,到达印度、斯里兰卡、新力口坡等国,建立了南海航线。到大唐中期,“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商业往来日益频繁,从而使宁波、杭州、泉州、广州成为海上丝路上的重要港口,航线一直延伸到波斯湾、阿拉伯半岛和东非海岸。及至元明两代,中国的海路交通发展到了最高峰,“海上丝绸之路”的往来基本上替代了西部内陆的“丝绸之路”,中国的沿海各省真正充当起了对外文化与商务交流的窗口。

齐鲁文化的碰撞

在内陆与沿海的交往中,我国沿海地区始终处于一种多元化文化大融合的状态中。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位于今天山东东部沿海地区,鲁国位于今天山东西部内陆地区,他们在不同的人文环境、政治方略和地理条件下,形成了两个各具特色的文化体系。

齐地兴海为业,齐统治者在经济上实行“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通货积财,富国强兵”;在文化上,讲宽容,尚变通。最终使齐文化发展成为一种合时俗,务实际,具有革新性、开放性的文化系统(图8)。

鲁立国于泰山以北的平原地区,肥沃的地理适于农耕,从而使鲁文化一开始就建立在单一的农业经济基础之上,使之具有典型的农业文化的特征。鲁文化重视家法传统,讲求伦理通经,并在这里产生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由此造成了鲁文化重经验和传统、崇尚仁义和中庸,以及执着而持重、宽厚仁爱的性格特征。

战国之后,随着齐国对鲁国的兼并和学术、文化上的百家争鸣,齐鲁两大文化系统走向一体化,从而表现出博大的包容性、认同性和顽强的再生能力。它既稳健持重,又具开放性;既重视经验传统,又不乏革新进取精神。齐文化和鲁文化的结合,最终使齐鲁文化成为一种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同化力的文化系统,它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缩影。

东日文化的融合

由丝绸引发的沿海贸易大潮,推动了中国沿海文化的发展。从如今分散在我国沿海的历史遗迹中,我们不难看出海岸地区东西方文化融合的历史渊源。

孔望山是江苏省连云港市附近的一座小山,在这座山上有一个汉文化遗址,它是一组东汉时期佛教内容的摩崖造像(图9)。以往学术界一直认为佛教从印度先传人了我国的西部,而后向东传到沿海地区。然而,孔望山海边石崖上的佛像却比丝绸之路上震惊世界的敦煌莫高窟早了200多年。这不能不使我们相信,来自海上的文明也许早就跟中国古老的文化握过手了。

如今广东汕头的陈慈黉故居可以算是我国沿海地区近代中西方文化合壁的精品了(图10)。那典型潮汕风格的四马拖车式院落布局、中国传统建筑结构、西方建筑艺术的修饰,使每一个参观这座豪宅的人,都会惊叹于中西方文化在此的绝妙结合。

篇10: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读后感400字

这个故事介绍了孔子的好学精神。孔子60岁了,还要拜师学琴。他学琴的方式跟别从不同,别人总是迫不及待地要求学新曲子,往往一首曲子只学两三天,而孔子不同,他对同一首曲子至少要理头练上十天,他明明已经弹熟了,还是不肯换新曲子。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孔子不但要把曲子练熟,而且还要通过曲子的旋律来揣摩出曲子的精髓。

想想自己,感到非常惭愧。有一次,我碰上了一道难题,想了好长时间也没想起来,我忽然想到有参考答案,就直接把答案抄下来,并交给了老师,因为全班只有我一个人答对,所以还受到老师的表扬呢!虽然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但我一直没忘记。

篇11:中国传统文化作文400字

每次看到一些大师的精美作品时,我就能感觉到这门艺术的美丽,他们剪得非常精细,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空隙,都可以剪得完好无损。剪纸一般用的是红色的纸,红色在中国代表着吉祥,在薄薄的易碎的纸上竟然能剪出这么美丽的作品,真让人羡慕不已啊!

看着这么美丽的作品,我也想来试试,“我来剪个‘囍’字吧!”我心想。于是,拿来一张红色的正方形纸,对折再对折;然后在纸上画七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接着沿着画好的印子剪了下来。我迫不及待地拿给妈妈看,妈妈对我说:“这个‘囍’字不对称,上窄下宽。”于是,我又重新开工,剪好后,看着手中的作品,我的心跳加速了,再一次迫不及待地打开了它,“哗啦”——‘囍’字散架了。我垂头丧气地只好再次重新开始。第三次,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就是先用尺子量,接着分好‘囍’字的空格。经过一次次重新创作后,累得我满头大汗,‘囍’字终于在我手中诞生了。我兴冲冲地展示给妈妈看,妈妈向我竖起了大拇指。

篇12:中国传统文化故事400字

《中国寓言故事》里有许多则好的寓言,如:《打草惊蛇》《井底之蛙》《画龙点睛》,其中我最喜欢的则是《五十步笑百步》,故事中的梁惠王最终还是觉悟了,这一点我很喜欢。

这本书告诉了我很多道理,《晏子的车夫》告诉了我做人要谦虚,《南橘北枳》告诉了我凡是心怀鬼策的人,都是从损害别人动机出发,但最后往往会以害己的结果而告终的。《校人烹鱼》告诉我为人处事一定要诚实。《二人学棋》告诉了我无论学什么本领,都必须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画蛇添足》使我明白了做一件事情,必须有具体的要求和明确的目标,要以清醒坚定的意志去完成它,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不龟手药》告诉我相同的东西不同的用法,会有不同的结果,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一件事情,这样才更全面、周到。《屠龙之技》让我知道了脱离了实际需要的技能和学问,学得再好也是没有用处的。

篇13:用最美的图画复原中国传统故事

请先来看一看这些了不起的名字:马得,朱成梁,刘大为等等,这些在中国近现代画坛上响当当的名字,这些画家,有的作品价值上万元,甚至几十万元,但他们并不在意相对微薄的报酬,仍然给孩子们创作出一本本美丽的图画书。这真是一种理想主义,令人敬佩而感动。如果没有他们的画稿与授权,这套书的一切都无从谈起。

看《七夕的故事》,马得先生用简洁而明净的笔触勾勒出一个神与人间的世界,牛郎与他的哥嫂,织女与两个孩子,虽然五官只有寥寥几笔,却表现出丰富多变的表情与心理。如果说我们一时无法达到大师的功力,那么至少应该学习大师注重细节的态度。

上个世纪的理想主义,在今天的社会中已经渐渐流失,作为出版人,我们也只有向旧的作品中寻求和继承。但是,当年的大师们,毕竟没有接触过世界先进的图画书理念和教育观念,他们更多是凭自己的艺术天赋与责任感去创作。当时我们心爱的“小人儿书”“连环画”,对于今天看惯了世界级大师作品的孩子来说,毕竟是有一些生疏和落伍了。今天我们要重新出版这些作品,就必须用新的理念去包装它们。

以《春节的故事》为例,我们调整了它的版式,让页面构图有一些变化,这样更加活泼。有些图片的顺序也经过了调整,更加符合图画书需要的叙事结构。有几本故事的文字很多,我们也把它加以改写、精编,一来是为了适合版面,二来关于文字内容与风格的问题,后边还会单独说到。

图画书的信息量毕竟是有限的,为了帮助家长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我们还在正文后的空白页上设计了“毛毛虫资料馆”,用“传统节日拾趣”的文章来介绍相关知识:元宵和汤圆有什么区别?除了中国,还有哪些国家会过端午节?明朝时,皇帝吃的腊八粥是怎么做的?……既充分利用了纸张和版面,又提高了图书的附加价值。

我们所使用的图稿,由于条件所限,都来自旧版的图画书。那些书纸张和印刷相对都比较粗糙,因此图稿的修复也成了大难题。我们的美编姑娘用超乎常人的耐心与毅力,历时大半年,一张一张,一笔一笔地修复了近两百张图稿。为了把尽可能完美的图书回给大家,我们觉得,这样做是值得的,也是必须的。

此外,我们对装帧的设计也非常细致:统一的封面版式与字体,精心选择、鲜艳大方而又适合节日气质的底色,封底的装饰性图画,低调而令人舒适的内文、页码等……好的装帧设计不应让人感觉到刻意,而是隐没在内容背后,在不知不觉中默默为阅读服务。随便拿起一本《二月二的故事》,那温和的绿正是早春的颜色,配衬着晶莹的雨滴与女孩欢快的笑脸;翻开封面,疏朗的楷体字占据画面适当的位置,一路读去毫不费力;书末《二月二传统拾趣》的字体与朱红色印章式边框、浅灰色雅致底纹和粗纸纹路的页边都与传统文化主题深深契合。更不用说漂亮的书盒,连在图书封面的排列上都注意到“正”与“破”的对比,处处体现着美编在设计上所花费的心思。

在印刷时,我们选用了质量比较好的白色胶版纸,这是因为中国传统画风本身已经不是很鲜艳,图稿又来自旧版书,对色彩还原性要求非常高,但图书的主题又比较朴素,不适合使用铜版纸,即使是亚光铜也显得有些张扬。其实由于原材料的原因,有些铜版纸比胶版纸还要便宜,但是对于我们来说,书也是有气场的,最重要的是选择适合它气场的纸张和工艺,这样读者不一定能马上意识到,但是一定会感觉到舒服。

为了整体风格的协调,我们还对八本书的文字进行了统一改编。文字内容上,我们坚持“不小看孩子,不应付孩子”的原则,不回避生老病死或离别等情节,而是用正面、积极的态度去解释它们。如《端午节的故事》中,屈原投江的段落,就写得既悲凉又慷慨,令孩子完全能够理解屈原是为国家和百姓而死,而百姓怀念与纪念他的心情,也十分朴实和深长。文字风格上,我们绝对避免翻译腔、文艺腔,而是用纯中国化的口语讲故事,在适当的地方穿插少量韵文,重复朗读和修改,无论是散文还是韵文都有暗暗的声律之美,读起来十分流畅、舒适,大人和孩子都能够理解和欣赏。

篇14:中国传统文化故事400字

这个故事我读了很多遍,而每每令我感动的,都是小白马与苏和之间深厚的友谊。其实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朋友,他们是我们心灵的港湾,他们是助我们飞翔的翅膀,他们是我们最大的快乐。

他们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当我们受伤时,常常对为未来充满失望。每当我们伤心欲绝时,他们总会陪伴在我们身边,与我们谈心,给我们希望。让我们眼中灰色的未来闪烁起金色的光芒。

他们是助我们飞翔的翅膀。成功的路总是那么坎坷,我们时常跌倒。每次在泪水中对自己失去信心,他们总会用本不健壮的手臂为我们撑起一片天。他们的丝丝关怀都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促使我们离成功更近一步。

他们是我们最大的快乐。当我们与朋友在一起时,总是说说笑笑,有说不完的故事,有讲不尽的笑话,有停不下的欢笑。在枯燥的日子里,他们永远不会让我们感到无聊。

篇15:中国传统文化小学作文400字

剪纸的剪形分别是:毛毛剪、月牙剪、小圆剪、大圆剪、空心剪、柳叶剪。这些剪纸形状巧妙地加在一起就能变成一幅精美的手工作品。比如说,要剪小鹿就要用小圆剪、大圆剪和月牙剪。月牙剪是小鹿的眼睛,小圆剪和大圆剪是小鹿的花纹。

另外,剪纸法分为对称剪和非对称剪。对称剪就是剪得时候将纸对折再剪。剪虎头用的就是对称剪。先用铅笔把虎头、耳朵、胡子、王字、眼睛描出来,再用剪刀沿着描画的线剪下来就成了。不过,小朋友们可要小心了:胡子和耳朵一定要留在虎头上,否则虎头就成苹果了。非对称剪就是左右两边的剪法不一样。

根据造型剪纸可以分为平面剪纸、半立体剪纸、立体式剪纸。一般立来说,体式剪纸要剪两个以上一模一样的形状,平面剪纸只需要剪一个就够了,因为平面剪纸不需要立起来。

篇16:中国传统作文400字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国传统作文400字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国传统作文400字 篇1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怡。”苏轼这首诗道出了月饼的香与甜,我也喜欢吃香香甜甜的月饼,所以我最喜欢中秋节。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也称团圆节。在这一天,人们不管多忙,都要回家和亲人一起吃团圆饭,全家人聚在一起,吃月饼,赏月圆,庆祝中秋节。

八月桂花飘香。中秋节这天早晨,妈妈特意为我们准备了香甜的桂花茶,让我们甜甜美美的度过这一天。晚饭时,爸爸做了一桌子香喷喷的饭菜,我也给每个人都倒好了红酒,妈妈说:“过节了,我也可以少喝一点。”哈哈!我真是太开心了!大家围坐在餐桌旁,边吃边说,举杯互相祝福,屋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感觉格外温暖。

吃完晚饭,妈妈在阳台上摆好了小圆桌,圆桌上放着香甜的水果和一盘精美的月饼。那些月饼不仅颜色美丽,而且上面还印着各种花的图案:有桂花的,有荷花的,有菊花的,还有牡丹花的……哇!简直太美太精致了,让人不忍下口,这时皓月当空,皎洁的月光撒向地面,不禁让我想苏轼的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是一个美好的节日,是一个团圆的节日,是一个寄托情感的节日。我喜欢中秋节,因为有了它大家才更喜悦。

——他不是坏人。可是不一定是坏人才能让人心烦——你可以是个好人,却同时让人心烦。

中国传统作文400字 篇2

今天,我和妈妈到公园里玩,这时我看到一位老人正在一块大理石板上画着什么。我怀着一颗好奇心跑了过去。

有一位小朋友付了钱,在画满各种动物的转盘上转了一下,指针指到了金鱼,糖画师傅舀了一勺糖,熟练地把勺子微微地一斜,糖水像棉线一样流到大理石板上,师傅的.手一会向左一会向右,绕来绕去,绕出了鱼身上的花纹。最后,又画了鱼的胡须,不一会儿,一只栩栩如生的小金鱼就呈现在了我们的眼前。我想:师傅真厉害,在这么短时间内画出了一条小金鱼!看到这儿,我忍不住让妈妈付了钱,我也转了一次转盘。指针指到了美丽的蝴蝶,糖画师傅舀了一勺糖,他先画了蝴蝶的两只大翅膀,再画了蝴蝶的另外两只翅膀,接着,他画了蝴蝶身上一圈一圈的花纹。最后,他用铁铲的柄盖画出了蝴蝶的眼睛,这真是“画蝶点睛”啊!糖画师傅用铁铲铲出了蝴蝶,加上一根小木棒,把糖画递给了我。我拿着糖画,舍不得吃,糖画在阳光的照耀下,糖蝴蝶闪着金色的光,真好看,我舔了一口糖画,甜丝丝的,慢慢地在我嘴里融化,连心里也甜丝丝的。

回家后,我查了一下资料,原来糖画是一种民间艺术,是以勺子为笔,以糖为墨,美味又好看。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也想尝尝呢?

中国传统作文400字 篇3

正月十五闹元宵,元宵节就是春节过后第一个节日,这一天,人们要观花灯,吃汤圆,当然还有猜灯谜了。

猜灯谜不仅考验人的应变能力,还考验人反应能力,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不乏就是一种斗智斗勇的游戏。今年元宵节全家出动,赏花灯,猜灯谜,得“大奖”,玩得不亦乐乎。

猜灯谜活动开始了,我回头看时,人可真多,把个主席台围了个水泄不通,我心中窃喜——我比你们先到。主持人声音宏亮地说出谜面:说着就是一,用着用二,打一字。人们便认真思考着,我和哥哥小声嘀咕起来,不料旁边人脱口而出,“双”,可惜没答对。你方唱罢,我登场,答案形形色色,五花八门,我急了,不确切地说,就是不就是甲乙丙丁的乙呢?不料主持人听了,立马大声宣布,完全正确,还送给我一个红包。周围的人纷纷向我请教,我一五一十地讲给他们听,他们不得不心悦诚服地点点头,还给我竖起了大拇指。这增加了我的信心,接下来的猜谜中,我捷报频传,过五关,斩六将,赢得了一个又一个的红包,博得了一阵又一阵的掌声。我喜形于色,看看手中的红包,得意地笑了。

其实,猜谜就是有法可循的,不仅从字音,字形,字义上想,还要从谜面的意义上想,要灵活机动,思维活跃,总而言之,既要看到谜面的表,又要想到时它的质。呵呵,说实在的,这次我就是有准备的。

篇17:文化走出去要讲好中国故事

几天前,在采访中国艺术国际行的团队时,他们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纽约杰曼顿布展时,史蒂文·洛克菲勒二世在看到画家张肇达的水墨罗汉时,他对其中两幅罗汉产生了疑问,其中一张横看竖看都觉得不是罗汉,通过与画家的求证后方才得知,那是以泰山孔庙的孔子像为原型创作的。他于是心中释然,并且把孔子的这幅画像摆到东墙正东,以示恭敬;还有两幅相似的作品人物看着像爱因斯坦,他奇怪:这怎么算是罗汉呢?当中方人员给他解释:在中国佛教传统里,罗汉并无定相,凡是得道开悟的修行者,人人可以成为罗汉,这些作品表现的都是画家对佛法修行境界的理解。随后他把这两幅作品并排布置在该展厅正对入口墙面的壁炉上方表达对其的尊重。

这个故事给我留下最深的思考就是,文化走出去,要用西方人看得懂、读得懂的形式讲好中国故事。现在大多数西方人在对中国文化认知上还只是停留在表层,中国的艺术形式在他们的脑海里还只是一个物状的形态,对其艺术灵感、来源及其创作故事都是一知半解,甚至一无所知。这就造成了文化在交流中所产生出的一层难以打破的隔阂,他们的心里因此也就打上了中国文化难以摸透的烙印。但是,当他们听完中国艺术的前世今生,理解了东方美学的哲思表达,带着故事来看中国文化时,他们自然就产生了一种浓厚的兴趣和尊崇。

篇18:中国传统文化故事400字

寒假里,我读了《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这本书。这本书可真好看,书中有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这些故事读起来不止风趣幽默,还让我深深体会文字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同时,故事中配有精美的插画,也如同一部精彩的动画片,通俗易懂,让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这个寓言故事。

书中的很多故事我都特别喜欢,最喜欢的.《滥竽充数》。讲述古时候齐国君齐宣王喜好音乐,尤其喜欢听竽,他喜欢大家一起演奏。南郭先生听说后,也混在人群中,假意演奏,实际上根本不懂音乐。后来,齐宣王的儿子齐湣王继位,湣王同样喜好听吹竽。他喜欢乐师单独吹给他听。南郭先生听到这个消息后,连夜逃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弄虚作假的方式,固然可以获得一时的成功,但最终经不起检验。

我们学习知识,也是来不得半点虚假。老师讲的知识明明你就没听懂,还装懂了。做练习时,也许你可以“借鉴”别人的答案,但到最后考试时,没有办法“借鉴”,到最后还是害了自己。我们唯有脚踏实地,认真刻苦学习,才会获得真才实学,才能获取真正的成功。

上一篇:喜鹊的侦察报告童话故事下一篇:两优一先表彰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