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山羊试验示范方案

2024-05-04

奶山羊试验示范方案(通用6篇)

篇1:奶山羊试验示范方案

温泉县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方案

为了搞好2010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按照《温泉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实施方案》要求,围绕优势农产品和特色产业发展需要,结合本县基地实际,特制定如下建设方案:

一、基本情况

遴选基础设施较好,技术力量较强和规模适中的6个基

地,其中四大作物基地4个、马铃薯基地1个、花卉基地1个。分别为安乡小麦、油葵生产基地,哈镇甜菜生产基地,查乡玉米、马铃薯生产基地,扎勒木特乡花卉生产基地。每个基地都要有技术责任人并明确职责,保证基地管理水平。示范基地围绕主导产业主要开展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试验、技术集成和对比展示等。要统一竖牌,标明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实体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等信息。定期组织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到基地观摩和学习,发挥基地的示范带动功能。

二、主要目标

通过对小麦、玉米、油葵、甜菜品比试验、示范和新技

术示范应用,筛选出适合我县生长的农作物当家品种,为全县提供足够的优质作物良种、家品种、成熟配套技术和病虫

害防治技术,促进全县作物创高产,提高农民种植收入。1

三、建设内容

1、新品种引进与示范、良种繁育。

2、推广配方肥施用技术。在基地内全面实行配方施肥。经农技部门化验土壤后,制定配方,组织生产,在施肥期间施用。

3、开展新技术培训。在项目实施期间,将在基地生产

中开展2-4期配方施肥技术,主推技术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秸秆还田技术,绿色无公害栽培技术、滴灌技术、精量播种技术等农业新技术生产知识培训。

4、生物农药购置。为了试验示范顺利进行,实现高产、稳产,需集中购置生物农药对基地内夏、秋两季作物进行化学除草、土壤处理、叶面肥喷施和病虫害防治。

四、工作进度安排

2010年2月:按照《温泉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实施方案》要求,制定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方案,并对技术负责人进行技术培训。

3—4月份:抓好试验示范基地的播种、施肥技术,对小麦基地进行化学药物除草、化控、病虫害防治,并及时追肥浇水。

5-6月份:加强玉米、油葵、甜菜基地的及时间苗、定苗,抓好苗期管理,同时搞好中耕,蹲好苗。对小麦基地进行锈病及细菌性条斑病防治,进行遍叶面肥喷施。

7—8月份:一是加强玉米、油葵、甜菜基地的中耕、开

沟培土及追肥工作,并结合实际适时进水。二是对小麦基地追足肥,灌好水,加强小麦后期田间管理工作。三是做好科技示范户小麦的测产及取样工作。四是及时进行适时收获。五是做好实产调查、室内考中工作。

9-11月份,一是做好玉米、油葵、甜菜基地的测产、取样及室内考种工作。二是适时收获,进行实产调查。

12月份,对小麦、玉米、油葵、甜菜基地工作进行数据的总结、整理、上报。

五、工作措施及效果

为做好基地建设,各基地要成立工作小组,共同做好本项目建设工作。同时聘请博州农业科技开发中心、土肥站、植保站、经作站、设施园艺站等专家为专业技术指导,开展小麦、玉米、油葵、甜菜品种的对比试验、示范和技术培训工作,力争使本基地成为新技术试验示范和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达到节本增效,农民增收良好效果。

温泉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2010年3月

篇2:奶山羊试验示范方案

验方案

山区生态文明示范乡镇建设改革试验方案

农村在zz城市圈中占有较大比重。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大力发展农村产业,建设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生态良好、产业发达、乡风文明的社会产义新农村,是武汉城市圈农村区域“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在《关于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和省发改委指导下,我镇深入开展生态文明示范乡镇建设改革试验工作,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为进一步深化山区生态文明示范乡镇建设改革试验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xx镇山区生态文明示范乡镇

建设改革试验的基本情况

(一)基本镇情

xx县xx镇位于xx的中东部,大别山主峰xx的西南脚下,是进入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门户镇。版图面积x平方公里,辖x个行政村、1个林场、1个社区,总人口x万。XX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x亿元,农民人平纯收x元。镇区距县城x公里,距武英高速大别山出口x公里,距天堂寨景区x公里,武英高速接连线与罗九生态二级红色旅游路在此交汇。xx物华天宝。这里风光秀美,x、x、x三座高山顶天立地,义水河、汤河、横河三条河流贯穿其中。镇区建有大别山旅游驿站。西线义水河沿线大气别致,是连接县城与大别山景区的景观廊道——大别川百里生态画廊的重要组成部分。东线进士河沿线景色迷人,有湖北省内独一无二的森林漂流——进士河漂流,有日出水量x吨的汤河温泉。土地肥沃,是xx的传统粮仓、重要的板栗和畜牧生产基地。xx人杰地灵。北宋

平定西夏名相x,被康熙追封为“医圣”的明代医学家x,董必武亲自为之题墓联的“楚国以为宝,今人失所师”的近代方志学家x,均出生于此。近年来,随着xx大别山旅游开发的蓬勃兴起,xx镇开始了湖北省旅游名镇创建工作。

(二)必要性

1、改善农村环保状况的需要。随着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大力推行,农村各项社会公益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生活习惯和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原因,在广大农村的绝大多数地方,环保问题越来越突出。具体表现为:一是垃圾污染问题。随意乱丢乱倒,没有垃圾清扫机制,更没有垃圾收集、清运、处理系统。房前屋后、池塘、河沟等成为垃圾倾到堆放地,尤其是不可降解塑料垃圾遍地都是。二是污水污染问题。生活污水乱排乱倒,人畜粪便直排。三是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生活垃圾、污水及过量的化肥、农药等,形成了庞大的农业面源污染。四是工业

污染。一些作坊式的乡镇企业环保设施和手段跟不上,产生的废水、废渣、废气物难以得到有效处理。

2、改变农村村庄面貌的需要。近年来来随着农村经济发展,特别是打工经济的兴起,xx农民居住条件得到了根本性改善,基本实现了楼房化。但由于机制上的原因,有新房无新村,农户屋里漂漂亮、屋外乱糟糟。建设无序,道路不畅,公共设施不配套,难以从根本上改善村庄面貌。

3、推进农村产业发展的需要。受传统思维模式影响,广大农村还是小农经济时代的产业格局,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不够,农村内部一二三产业的关联度不高,农民缺乏持续稳定的增收渠道,守着金饭碗受穷的现象比较普遍。

4、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需要。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群众的组织化程度得到削弱。但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公共服务需求在增加。迫切需要创新农村自我管理、自我

服务、自我发展的体制机制,找准着力点,通过政府主导、市场引导、农民参与,建立农村社会专业组织,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解决诸如环境卫生、村庄整治、土地流转、乡村旅游等方面的问题。

5、建设“两型”乡镇的需要。农村社会是武汉城市圈的重要组织部门。没有“两型”农村,就不可能有完全意义上的“两型”城市圈。以生态文明示范乡镇建设为抓手,探索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农村模式,建设生态良好、产业发达的新农村,为武汉城市圈广大农村“两型”社会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三)可行性

1、有良好的禀赋条件。一是区位条件好。毗邻县城,背靠大别山主景区,县城至xx的二级公路、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武英高速连接线交汇,交通区位得天独厚。二是资源条件好。全镇有水田x万亩、旱地x万亩、山林x万亩。沿河连片大田大畈土地肥沃,旱涝保收。

山林面积大,人均近x亩。板栗等特色农业突出。生态优良,河流交汇,环境优美,有漂流景区和温泉,有著名的历史文化名人,适合发展乡村休闲游、农业观光游、名人文化游。

2、有坚实的工作基础。从1999年开始,xx县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出发点,以乡村自然湾落为单位,在全县广大农村开展了“村立新观念、培养新农民、倡导新风尚、营造新环境、建设新农村”为主题的“生态文明垸落”创建活动。重点是实施“xx工程”建设:一是“五小”改造,就是农家户户建成“五位一体”的小猪圈、小牛栏、小厕所、小沼气、小杂房,一揽子解决农村乱搭乱建附属建筑的问题。二是“五通”配套,就是湾湾通路、通水、通电、通电话、通电视,使村庄与外界实现全方位的高速联通。三是“五园”开发,就是农户湾前屋后建好小菜园、小果园、小竹园、小药园、小花园,使湾落内的生态经济与环境美化完美结合。四是“五治”固本,就是大

篇3:奶山羊试验示范方案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地点设在开平市长沙街道民强管区锦四村,双季稻田,土壤p H值6.5左右,土壤类型为砂壤土,中等肥力,管理一致。供试作物为水稻(晚稻),品种为黄丝占,种植方式为抛秧。防治对象为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纹枯病。试验药剂:70%噻虫嗪(锐胜),62.5%精甲·咯菌腈(亮盾),40%氯虫·噻虫嗪(福戈),50%吡蚜酮(顶峰),32.5%苯甲·嘧菌酯(阿米妙收),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常规药剂:6.6%甲基·阿维菌素,50%吡蚜酮,30%苯甲·丙环唑。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3个处理,分别为先正达处理:苗期用70%噻虫嗪450 m L/hm2+62.5%精甲·咯菌腈300 m L/hm2拌种,分蘖末期喷施40%氯虫·噻虫嗪150 g/hm2+32.5%苯甲·嘧菌酯450 m L/hm2,破口期喷施40%氯虫·噻虫嗪150 g/hm2+50%吡蚜酮150 g/hm2+32.5%苯甲·嘧菌酯600 m L/hm2;常规处理:分蘖末期喷施6.6%甲基·阿维菌素1 500 m L/hm2+50%吡蚜酮180 g/hm2+30%苯甲·丙环唑300 m L/hm2,破口期喷施6.6%甲基·阿维菌素1 500 m L/hm2+50%吡蚜酮120 g/hm2+30%苯甲·丙环唑300 m L/hm2;以不施药作空白对照(CK)。先正达处理面积6 133.33 m2,常规处理面积1 000 m2,空白对照区面积666.67 m2,不设重复。

1.3 施药方法

7月16日,在苗期进行拌种。9月5日,在分蘖末期进行第1次施药。9月25日,在破口期进行第2次施药。各配方对水1 125 kg/hm2,采用担架式喷雾机均匀喷雾。

1.4 效果与安全性调查

1.4.1 稻纵卷叶螟防效

在稻纵卷叶螟危害症状稳定后,每小区5点取样共查50丛稻,统计卷叶率,与对照区卷叶率比较,计算相对防效,同时调查卷叶内有虫率[4,5,6]。

1.4.2 稻飞虱防效

施药前调查虫口基数,施药后14、21 d调查防治效果,采用对角线五点取样法,每小区调查25蔸,计数稻飞虱活虫数,计算虫口减退率和校正防效(注:以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农药田间药效示范准则为准)。

1.4.3 纹枯病防效

第1次施药之前进行基数调查。在每次施药后14 d和21 d调查防治效果。调查采取定点调查,采用对角线五点取样法,每点固定调查相连5丛,共25丛,记录总株数、病株数和病级数。分级标准如下:0级为全株无病;1级为第4叶片及其以下叶鞘、叶片发病(以顶叶为第一叶片);3级为第三叶片及其以下叶鞘、叶片发病;5级为第二叶片及其以下叶鞘、叶片发病;7级为剑叶叶片及其以下叶鞘、叶片发病;9级为全株发病,提早枯死。

药效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CK0为空白对照区药前;PT0为药剂处理区药前;CK1为空白对照区药后;PT1为药剂处理区药后。

如果施药前没有调查病情基数,请按下式计算药效:

1.4.4 对水稻生长促进作用和增产效果调查(示范工作重点)

一是调查对水稻生长的促进作用。种衣剂包衣处理,在播种后50 d调查1次。分别从各处理中随机选取20株秧苗,调查秧苗的株高、分蘖数和茎叶重,并分别进行拍照。观察示范区种衣剂或苗期用药的促长壮苗作用,要求提供图片。二是调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要求有实测产量和进行考种,计算理论产量,并评价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1.4.5 安全性评价

观察药剂的安全性,有无药害并确定药害程度。每次药后调查,可目测各处理稻田蜘蛛等天敌数量,比较其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

从表1可以看出,在第1次喷药后14 d,先正达处理的防效为87.7%,常规处理为61.48%,先正达处理远高于常规处理;第2次喷药后14 d,先正达处理的防效为95.88%,常规处理为78.19%,先正达处理远高于常规处理。另外,第1次喷药时期,长期降雨,田间虫态复杂、以高龄虫为主,先正达处理的防效达87.70%,实属不易,证明40%氯虫·噻虫嗪耐雨水冲刷、持效期长。

2.2 对稻飞虱的防效

从表2可以看出,在第1次喷药后14、21 d,先正达处理的防效分别为86.95%、79.62%,高于常规处理的82.33%、77.03%;第2次喷药后14、21 d,先正达处理的防效分别为82.40%、62.29%,高于常规处理的76.92%、59.01%。

2.3 对纹枯病的防效

从表3可以看出,在第1次喷药后14、21 d,先正达处理的防效分别为90.0%、82.5%,高于常规处理的防效82.5%、75.0%;第2次喷药后14、21 d,先正达处理的防效分别为88.57%、82.86%,高于常规处理的防效80.00%、74.40%。综合第1、2次喷药后的防效,先正达处理明显高于常规处理。由此得出32.5%苯甲·嘧菌酯对纹枯病的防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2.4 对水稻生长促进作用和增产效果

先正达处理的株高86.57 cm、茎叶重8.05 g,高于常规处理(株高79.58 cm、茎叶重6.83 g);而先正达处理的分蘖数为24株,低于常规处理(28株)。经过仔细研究发现,先正达处理和常规处理的有效分蘖数一样,先正达处理的分蘖更粗壮。

从表4可以看出,实割干谷产量先正达处理为7 053.0kg/hm2,常规处理为6 378.0 kg/hm2,CK为4 869.6 kg/hm2;增产率先正达处理为44.84%,常规处理为30.98%。先正达处理较常规处理增产675 kg/hm2,增幅为10.58%。由于个别田块测产面积未达到标准要求,以上测产数据仅作参考。

注:晚稻折干率为80%。

2.5 安全性评价

在药后各次调查中,均未发现药害和其他不良现象。各处理对水稻及周围环境没有不良影响,说明供试药剂对人畜安全。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先正达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综合用药技术的防效较好,均高于常规用药。其中,2次药后14 d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达95.88%、对稻飞虱的防效超82.40%、对纹枯病的防效超88.57%。

先正达水稻种衣剂的壮苗效果明显,有效分蘖率高。其中,先正达处理的株高86.57 cm、茎叶重8.05 g,高于常规处理(株高79.58 cm、茎叶重6.83 g);而先正达处理的分蘖数为24株,低于常规处理的28株(其中无效分蘖4株),先正达处理的分蘖更粗壮。先正达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综合用药技术对水稻增产效果明显。其中,实割干谷产量先正达处理为7 053.0 kg/hm2,常规处理为6 378.0 kg/hm2,空白对照为4 869.6 kg/hm2。在药后各次调查中,均未发现药害和其他不良现象。各处理对水稻及周围环境没有不良影响,表明对人畜安全。

应用水稻种衣剂(锐胜、亮盾)+杀虫剂(福戈、顶峰)+杀菌剂(阿米妙收)的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综合用药技术,防治水稻生育期内的主要病虫害效果良好,能促进秧苗生长、增加稻谷产量,建议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丹,刘红梅,何海永,等.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防效评估[J].贵州农业科学,2012,40(7):123-128.

[2]刘见平,徐志德,刘都才,等.水稻病虫防控节药增效技术应用效果[J].中国植保导刊,2014(5):50-54.

[3]谢加飞,陈海新,郭登华.不同施药机械对水稻病虫害防效及效益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29):137-138.

[4]姚善良,李红阳,周加春,等.35%噻·咪种衣剂对水稻苗期病虫害的防效及安全性评价[J].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2015,16(12):2612-2614.

[5]马永利,杜建菊,纪绍兰,等.20%氟苯虫酰胺水分散粒剂及40%稻瘟灵乳油防治水稻病虫害效果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6(4):99-100.

篇4:奶山羊试验示范方案

郧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按照任务目标,组织有关部门和示范区乡镇召开专题会议,成立了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和技术专班,制定了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加大宣传力度,落实配套政策,强化责任管理,加强技术措施,使项目建设起点高、技术规范、整体推进快。2008年6月中旬,国家标准委员会委托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成考核组,依据国标委制定的考核细则,对示范区建设进行了全面考核,示范区各项示范任务全部完成,达到预定目标,通过了验收。

1基本概况

郧西县位于鄂西北边陲,东经109°25"~110°49",北纬32°47"~33°16",西、南、北与陕西省接壤,东南与本省郧县贯通,是湖北进入陕西的门户,位处秦巴余脉。境内山高坡陡,沟壑纵横,溪谷交错。全县18个乡镇(场、区),358个行政村,2 221个组。总人口50.89万人,其中农业户11.53万人,版土面积3 509km2,其中耕地总面积2.59万hm2,可利用山场19.73万hm2,有利于发展山羊等草食家畜。

郧西属国家级贫困县,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耕地相对缺少,自然环境恶劣,旱涝灾害不断,经济发展滞后的山区农业县。马头山羊是郧西独具地方特色的优良品种,它吃的是天然野生牧草,饮的是无污染的优质山泉水,采天地之灵气,聚万物之精华于一体,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滋补性强。

2005~2007年马头山羊标准化示范区建立了13个标准化“1235养羊模式”(一家农户建1栋标准化羊舍,饲养20只能繁母羊,种3亩优质牧草,年出栏50只商品羊)养殖小区,培植标准化生产示范户4 610户,马头山羊饲养量达到23.2万只,占全县山羊饲养量的65.5%,选育种羊1.56万只,出栏山羊10.42万只,山羊总产值达到2 594.4万元,经济总收入5 224.8万元。

2008年全县畜牧总产值50 982万元,占农业总产值34%,农民人均畜牧业收入1 531元。

2主要做法

2.1加强领导,成立专班

马头山羊标准示范区项目下达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县畜牧局、县质监局、县农办、县扶贫办、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科技局等单位和示范区乡镇参加的专题会,强调马头山羊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是一项重要的技术举措,是服务全县经济建设、整合优势资源、打造地方品牌、优化特色产业、包装名牌商品、加快全县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任务。按照建设要求,迅速成立了以县委常委、副县长王太宁为组长,相关责任单位参加的郧西县《马头山羊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示范区建设的督办领导。项目实施期间,县委、县政府的主要领导多次深入产区与示范户和羊农就示范区建设了解情况,征求意见,专题调研。2007年6月,原湖北省省长,现任省委书记罗清泉同志亲临郧西检查指导工作,听取了马头山羊资源保护及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汇报后,决定将山羊产业作为省政府扶持郧西经济建设的重点,形成了省政府52号专题会议纪要,决定由省财政连续4年,每年扶持山羊产业建设专项资金200万元;2007年7月,县政府召开了全县山羊产业推进会,出台了西政发12号《郧西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山羊产业发展的意见》,制定了前所未有的优惠政策、配套措施和奖励标准。2008年又下发了西政发【2008】13号文件《郧西县人民政府关于2008年农业特色基地建设工作要点》的通知,保证了产业发展和示范区建设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各标准化示范区乡镇采取定领导、定目标、定责任、定技术、定考核。县政府年终组织考核专班,对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实行专项考核,使项目建设领导有力、组织得力、政策激励、示范高效、干群协力。

2.2明确目标,制定方案

根据项目要求,由县畜牧局、县质监局组织一批业务技术熟练、工作能力强的技术骨干成立了《马头山羊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技术领导小组,结合任务目标、制定了郧西县《马头山羊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方案》,将建设内容和任务目标进行量化、细化,分阶段检查落实,进一步明确责任意识。一是按照湖北省“1235养羊模式”在羊栏建设实行统一标准、统一选址、统一建筑材料、统一施工、统一验收、一个班子、一把尺子、实地检查、逐项考核;二是强化领导,实行县分管领导包乡镇,项目区领导包村到户,县畜牧局班子成员分工包片、联村到户;三是通过现场会形式交叉检查,定期检查督办,注重实效;四是技术领导小组成员深入实地蹲点示范、抓栏、草、羊指导落实“两防四驱”、强化配套建设、严格技术把关;五是积极配合华中农业大学、十堰市畜牧局《马头山羊品种资源保护新技术利用中试与示范》、《马头山羊种羊》国家标准研制课题组进行科研攻关、标准制定和实施,将所制定的地方标准一方面交给示范区干部、技术人员和示范户讨论并收集意见,另一方面请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市课题组专家审核论证,然后修订完善。真正使所制定的标准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且有很强的推广性。使示范区建设按照“高起点、超前性、重实用、增效益”的原则整体推进。

2.3大力宣传,干群联动

示范区建设以来,为了使广大干群了解和掌握标准化生产的作用和意义,通过县电视台、周末“党员电教”栏目将录制的标准化“科学养羊实用技术”进行播放和示范区巡回展播28次,通过《郧西周刊》等新闻媒体宣传报道示范区建设62次,科技宣讲、现场辅导82次,技术咨询服务1 200人次,发放“种草养羊技术要点”、“种草养羊实用技术”手册及标准化“1235养羊模式”简介等3.5万份,受培训人员3.2万人次,基本实现了户均培训一个标准化养羊生产能人。使干群对标准化生产有了深层次的了解,调动了养殖户对示范区建设的支持与配合。

2.4政策扶持、加大投入

在省政府52号会议纪要精神指导下,县委、县政府进一步明晰产业发展思路,坚定信心,把发展山羊和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作为新阶段农村产业升级的突破口,作为全县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出台了西政发【2007】12号文件,规定从2007年起,县财政建立畜牧产业专项基金,每年注入资金20万元以上。制定了专项扶持政策:一是对养羊规模达到100只以上,年出栏50只以上的大户,无偿扶持优质种公羊1只;二是对县定标准化山羊养殖小区养殖规模达到200只以上,扶持小区饲料加工机1套,优质种公羊1只,户扶持建标准化羊栏和种草资金500元;三是县直单位在包联扶贫村建设中每年帮扶12个规模养羊大户;四是信贷部门为山羊产业提供相应的发展资金。同时还加大了奖励力度。对示范区年实现人均养羊1只以上的乡镇年终一次性奖励2万元;对人均养羊实现2只以上的村,一次性奖励5 000元;对示范区建设突出的乡镇畜禽服务中心一次性奖励2 000元;对养羊在全县排名前5名的大户各奖5 000元;对发展养殖大户综合排名位居全县前3名的乡镇分别奖所在乡镇领导2万元、1.5万元、1万元。

2005年,全县按照标准化生产共兑现山羊考核扶持资金70万元。2006年全县有山羊标准化示范小区5个,选育种羊9 830只,当年投入山羊产业专项资金140万元。2007年,县建设标准化生产示范小区6个,落实专项奖励资金27.3万元,全县山羊产业扶持、选种、引种各项专项资金共达150多万元。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得力,有力的推动了马头山羊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充分调动了示范区乡镇、养羊小区、基层技术人员和示范户的积极性。2008年全县新建标准化山羊生产示范小区13个,落实以奖代补专项资金107.2万元,引种选育各项专项资金共计160多万元。

2.5典型示范、推动区域发展

标准化生产是运用科技手段,促进山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带动生产要素科学配置和优化组合的重要措施。根据现阶段农村特点,把标准化生产与培植养羊大户、大村、大乡镇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一乡(镇)一品的规模化、区域化特色经济。湖北口回族乡根据全乡回民多、山场大和养殖习惯,抢抓省、市、县重点扶持的机遇,紧扣山羊产业,狠抓示范小区建设,积极培植养羊大乡和大村。该乡坎子山村175户,653人,2007年饲养山羊2 360只,牛674头,实现人均1头牛,4只羊。该乡小新川2组王兆全当年养羊468只,出栏200多只,收入10万多元,成为全县第一养羊大户。全乡养羊50只以上大户60多户,成为全县人均养羊1只的乡镇之一。

2.6狠抓加工体系建设,完善产业链条

以县“天源畜产品开发中心”进行马头山羊系列产品的精、深加工,生产的“源元”牌涮羊肉、马头羊珍、羊肉串、火锅羊肉、羊肉馅、红烧羊肉等系列产品,通过农业部、食品药品检疫局检验为无公害绿色食品和质量标准化认证,多次在省、市举办的大型产品展销会上参展,属同类产品中的名牌,产品供不应求,畅销十堰、襄樊、武汉、北京、广州等大中城市,深受消费者喜爱,被确定为省内肉羊规模加工的主要厂家。县“益群”羊肉系列食品加工厂,产品及生产效益、市场极为看好。示范区成立山羊协会3个,会员160余人,年山羊交易量10余万只。产、加、销逐渐完善,为标准化体系的建立提供了重要保证。

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为山羊产业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使山羊生产从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和饲养习惯向科学化、标准化、优质高效推进;从家庭副业式的生产向规模化、产业化、区域化发展;从山羊出栏销售的初级化、无序化,缺乏市场竞争力向精加工、深加工、系列化生产,品牌标准化、特色升级和延伸,充分发挥了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重要作用。

3存在的问题

一是示范面不广,辐射带动作用有限,还没有在全县形成整体效益和大气候;二是各项技术标准还不健全和完善,还需不断研究、充实、提高;三是标准化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科学性极强的工程,当前专业人才少,知识结构老化,工作后劲乏力;四是标准化工作是一项社会公益性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服务性强,但专业经费严重不足,甚至没有列入地方财政预算;五是加工企业仍显龙头作用不大,生产量小,加工季节性突出,产品开发和市场潜力有待拓展;六是宣传面不广,对标准化实施认识程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4今后工作目标、思路和措施

4.1工作目标

按照标准化生产要求,全县到2015年建成全国马头山羊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建立山羊生产、栏、草、加工系列化服务体系、标准化生产工序,全县山羊饲养量达到50万只,出栏30万只,山羊产业收入1.8亿元,使之成为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的大产业。

4.2工作思路

继续坚持以马头山羊标准化生产为主导,以培优地方品牌为目标,以提高养殖效益为抓手,以规模化养殖、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经营为支撑,完善产业链条,突破加工“瓶颈”,加强体系建设,做大郧西山羊产业。

4.3具体措施

(1)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提高标准化生产科技水平。一是要对在职在岗和一线科技工作者分期、分批进行专业培训、进修,提高标准化工作水平。二是要吸收专业院校的大学生加入到标准化队伍和体系中来,到一线工作和服务。三是要继续培养和扶持一批专业养殖大户进行标准化生产,使之成为当地的科技能人和技术尖子,通过示范推广,为标准化生产营造良好的氛围和效益。

(2)完善技术标准的修订。技术标准要具备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和较强的推广作用。当前,仍需研制修订的相关标准有:马头山羊强度育肥技术、马头山羊杂交改良技术、马头山羊冻精配种技术等。通过相关标准的研制,逐步完善马头山羊标准化生产技术。

(3)加强技术配套和实用科技推广,建立标准化生态体系。一是加大退耕还草,林、草间作,抛荒地种草,专用牧草基地建设力度。2009年,全县安排新增牧草面积666.67hm2,牧草总面积达到4 000hm2,到2015年实现人工牧草面积

6 666.67hm2,建立以马头山羊为主的草业配套基地;二是大力推广、普及饲料青贮、氨化技术,开发饲料加工技术,实行栏、草、加、畜配套,为山羊产业发展提供优质、均衡的饲料保证;加强“两防四驱”,在全县18个乡镇全部配齐冰柜和冷链设施,建立稳定的标准化疫病防治体系。四是推广舍饲圈养,割草养羊,放牧加舍饲补饲结合的生产技术,实现“林—草—加—羊—沼”的养殖工序。五是积极开展山羊疫病防治的新机制,发挥中兽医的作用,采用中草药防治,减少和杜绝化学药品的使用和药物残留,实现无污染、无公害生产。到2015年力争使全县山羊生产全面实行标准化、生态化、效益化的生产目标。

(4)加大马头山羊产品加工和市场开发力度,提高养殖综合效益。当前,亟需解决山羊活畜出售,附加值低、加工量小、产品品种少、市场面窄、养殖户效益低的问题。一是2007年县已建日屠宰加工4 000头(只)屠宰场1个,加工储备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二是县天源食品开发中心已开展新型马头山羊即食用“羊肉汤”系列产品的研发,以超市和百姓餐桌为目标,加大产品创新和生产规模,全面扩大市场占有率;三是通过政府扶持,实行产业补贴和加大政策奖励力度,使山羊养殖户得到更多的实惠,调动羊农生产积极性。

篇5:奶山羊试验示范方案

根据《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纲要》《 全国 农 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 — 2030 年)》和 2016 年中 央 1 号文件关于

建设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 区的要求,为 做好国 家农业可持续 发展试验示范区(以下简称“ 试验示范区”)建设工作,探索符合我

国不同 区域特征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制定本方案。

一、重要意义

建设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态文明 建设、转变 农业发展方式、补齐资源环境短板、加 快

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对探索中 国 特色农

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促进生产、生活、生态“ 三生”共赢 的需要。近年来,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取得了 巨大成就,但是也付出

了 巨大的资源环境代 价。推进农业现代 化,必须更加 注重合理利

用 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补齐资 源环境短板。建设试验示范 区,根

据区域农业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仅强调提升农业综 合生产能力,更注重农业生产与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保育的协调 发展,通

过典型引 路、示范推广、以点带面,努力 推进区域布局 优化、资源利

用 高效化、农业投入减量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废弃物利 用 资源化,— 2 —

为 全面提升现代农业建设水平、促进“ 三生”共赢提供试验示范。(二)是分类指 导 各区 域农业 发展,推进可持续 农业 技术创

新、集成与 应用 的 需要。我国 幅员 辽阔、自 然类型 多 样,各地现代

农业建设水平和 面临的资 源环境问 题不同,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的路径也不同。建设试验示范区可根据区域自 然环境条件与 农业 区划特点,通过技术创新、技术集成、模式探索,形成符合当 地实际 的农业资源高效利 用 与 生态环境保护 协调 发展方案,建成 科技成

果的试验 应 用 推 广 基 地,为 各 地 全 面 推 进 可 持 续 发 展 提 供 有 效 支撑。

(三)是创新运行机制 和管理制 度,多 部门 协作推进农业可持

续发展的 需 要。农业可持续发 展涉及农业、科技、国 土、环 保、水

利、林业等多 个领域,需要探索建立多 领域多 部门 联合推进工作机

制、市场化运行机制、循环农业发展机制、监督奖惩机制,需要综 合

运用 法律、经济、行政等 手段,形 成 激励 与 约 束 并重 的 管 理制 度。

建设试验示范区可以搭建多 部门 共同 发力、协同 推进平台,为 农业

可持续发展管理创新提供样板。

二、总体思路、原则和目 标(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 落实 党 的 十 八大和 十 八届 三 中、四 中、五 中 全会精

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 发展理念,树立尊重自 然、顺应自 然、保护自 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以农业产业、资源环境、农村

社会可持续为 目 标,以 高效利 用 资源、治理环境问 题、保护修复生 — 3 —

态为 重点,在不同 类型 自 然生态区整体设计各产 业间 协调 发展方

案,创新一批农业可持续发展集成技术,形成一批适宜不同 类型特

点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构 建一批良性运行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机制,为 全面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试验示范。(二)建设目 标

到 2020 年,试验示范区的农业产业布局 与 资源环境承载力 逐 步匹配,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取得积极进展,农业资源保护水平与 利 用 效率逐步提高,重要农业资源台账制 度基本建立,农业环境突出

问 题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生态系 统功能逐步提升,农村环境明 显

改善,乡 村更加美丽宜居。到 2030 年,全国 范围 内 供给保障有力、资源利 用 高效、产地环境良好、生态系 统稳定、农民生活富 裕、田 园

风光优美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新格局基本确立。(三)建设原则

一是坚持因 地制宜、引 领示范。立足不同 区域实际,探索不同 类型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治理技术、发展模式,先开

展创建,再评估确定,确保可看、可学、可推广。

二是坚持统筹 协调、整体推进。统筹 区 域内 生产 发展与 资 源 保护、环境治理、生态建设,统筹农业、科技、国 土、环保、水利、林业

等领域,系 统设计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方案,确保区域内 生产、生

活、生态协调推进。

三是坚持循序渐进、突出 重点。兼顾当 前治理与 长期保护,分 清轻重缓急,科学设计实施步骤,优先解决区域农业生产、生态环 — 4 —

境的突出 问 题,逐步探索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

四是坚持创新机制、多 方参与。打破部门 界限,努力 创 新相关 部门 联合推进试验示范区建设的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地方各级政 府的引 导作用,形成新型经营主体、科研推广 机构、农户 以 及其他

各类社会主体共同 参与试验示范区建设的良好格局。

三、试验示范内容(一)主要内 容

坚持节约资源和 保护 环境的基本国 策,综 合考虑 各地资 源环 境承载力、生态类型和农业发展基础条件,探索农业生产与 资源环

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治理当 前农业农村环境突出 问 题,形

成可复制可推广 的技术路径与 运行机制,重点 围 绕 农业产 业可持

续、资源环境可持续、农村社会可持续三个方面内 容,整合各项碎 片化的单项措施,系 统谋划、分工协作,综 合施策、统筹推进。一是

农业产业可持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

业综合生产 能 力,确 保粮食和 重 要农产 品 有 效供给,实 现农业增

效、农民增收。合理确 定产 业发展适度规模,发展循环农业,促进

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协调推进。二是资源环境可持续。严格 保护耕地,提升耕地质量。充分利 用 地表水和自 然降水,控制 使用

地下水,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科学施用 农业投入品。防治农业面

源污染,实现秸秆、畜 禽粪便、农膜、农药包装物、农产 品 加 工副 产

物等农业废弃物基本资源化利 用。开展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开 展草原 和 湿地生态保护,动植物、水生生态系 统和 渔业资源养护,— 5 —

农田 防护林网 建设、有 害生物防控等。三是农村社会可持续。开 展农村环境整治,发展休闲 农业,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建设美丽宜

居乡 村。培育 新型 经营 主 体,加 强 新型 农民 培训,提高 劳 动 力 素

质。创新和完善农业废弃物收集储运利 用、村容村貌管 理等方面 的良性运行机制。(二)产业重点

依据试验示范 区 内 种 植业、畜 牧业、渔业等 农业产 业发 展基 础,突出 发展重点,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融 合发展。

种植业突出 保护资源、调整结构、绿色生产。一是实施最严格 耕地保护制度,开展永久基本农田 划定,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 提升

行动。控制农业用 水总量,因 地制宜发展旱作雨养农业、高效节水

农业,控制地下水开采,推广 节水农业技术。强化农田 水利、防护

林网 等基础设施,提升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

有效供给。二 是推进种 植结 构 调 整,优 化品 种 结 构 和 区 域布 局。

保障口 粮生 产,开展粮食绿色 高 产 高 效创 建和 模式 攻关,稳定棉

花、食用 植物油、糖料自 给水平,鼓励发展木本粮油,推进园 艺作物

标准化创建,保障农产 品 质 量安全,促进农民增 收、产 业增 效。三

是实施化肥农药使用 量零增长行动,改进施肥方式,推广 高效新型

肥料,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推广 水肥一体化技术。开展农企合作,发挥新型经营 主体作用,示范 带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大规模推

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与 绿色防控,大力 推广 高效低风险农药和 高效 — 6 —

节药植保机械,实现农药减量控害。推进农作物秸秆综 合利 用 试 点示范建设,发展清洁生产,促进农膜、农药包装物回 收利 用。畜牧业突出 优化布局、治理粪污、规模养殖。一是优化畜牧业 区域布局,调整南方水网 地区生猪养殖布局 结构,发展节地、节水、节粮畜牧业,保障肉 蛋奶等主要畜 产 品 有 效供给。二是转变 区 域

内 畜牧业生产方式,积极发展生态循环畜牧业,建立种养结合和生

态健康的养殖模式,推进畜禽粪污、病死动物等废弃物无害化处理 资源化利 用,促进畜 牧业生产 与 环境保护 协调 发展。在有 关区 域

开展草牧业试验示范,建设一批草种和草产品 生产基地,推进牧区

生产方式转型升级。三是培育专业大户、家庭牧场、专业合作社等

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 种形式的规模养殖。创 新产业经营模式,完

善企业、专 业 合 作 社 与 农 户 的 利 益 联 结 机 制,促 进 农 牧 民 增 产 增收。

渔业突出 优化结构、保护水环境、养护资源。一是优化调整养 殖结构。稳定近海养殖规模,拓展外海养殖空 间,形成 水域、滩涂

资源综合利 用 与 保护 新格局。合理确 定湖泊、水库等公共水域内

养殖规模,稳定池塘养殖,大力 发展稻田 综 合种养和低洼盐碱地养

殖。调减结构性过剩 品 种,发展适销 对路的名 特优、高附加 值、低

消耗低排放品 种。二是转变 养殖发展方式。推广 健康养殖模式,推进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积极发展大水面生态增养殖、工厂 化 循环水养殖、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种 养结合稻田 养殖、海洋牧

场立体养殖和环保网 箱养殖等健康养殖模式。加强对养殖废水废 — 7 —

物收集处理。推广应用 全价人工配合饲 料,规范科学使用 渔药、饲

料和饲料添加剂,防止养殖水域污染,保护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积 极发展水产品 精深加 工,推进产 业链的延伸 拓展。三是养护 水生

生物资源。完善休渔禁渔制 度,推进渔民减船转产。开展水生生 物增殖放流,推进以 人工鱼礁为 主体的海洋牧场示范 区建设。加 强水生生物自 然保护 区、水产 种 质 资 源保护 区和 珍稀濒危物种 救

护中 心建设,保护水生生物资源、珍稀濒危物种和生态环境。产业融合发展。实施种 养结 合、农牧结 合、农渔结 合、农林结

合、粮草兼顾,因 地制 宜推广“ 稻鱼共生”、“ 猪沼 果(茶)”、林下经

济等循环农业模式,实现区域农业资 源循环利 用。延伸 农业产 业

链条,发展特色农产品 加工业,拓展农业多 种 功 能,发展农业新型

业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三)区域重点

依据《 全国 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 — 2030 年)》 的 区 域布

局,立足不同 区域资源环境条件,在严格保护自 然生态系 统的前提

下,明确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重点。东北区以保护黑土地、控制 地 下水开采、构建种养结合农业产业链为 重点,加快推进现代粮畜产 品 生产基地建设。黄淮海区以治理地下水超采、秸秆禁烧、化肥农

药减施、提 升 耕地 质 量 为 重 点,稳 定 发 展 粮 食和“ 菜 篮 子” 产 品。

长江中 下游区以发展循环农业、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综 合治理农

业面源污染和耕地重金属 污染为 重点,特别 是平原 水网 地区要科

学确定生猪养殖规模,加强畜禽水产粪污资源化利 用,改善农业农 — 8 —

村环境。华南区以化肥农药减施、红壤改良为 重点,加 强“ 南 菜北

运”基地建设,构建优质安全的热带亚热带农产品 生产体系。西北

及长城沿线 区 以 水资 源 高 效利 用、草 畜平衡为 重 点,突 出 生 态 屏

障、特色产区、稳农增 收三 大功 能,大力 发 展旱作 节 水农业、草 牧

业,加强地膜回 收综 合利 用,特别 是农牧交 错 带 突 出 调 整种 植结

构,促进农牧结 合,推进生 态 保 护 与 修复。西南 区 突 出 石 漠化治

理、小流域综合治理、中 低产田 改造、草地资源合理开发利 用,在生

态保护中 发展特色 农业。青藏 区 突 出 三江源 等 江河源 头生 态 保

护,严守 生态保护红线,加强草原 保护建设,以 草定畜发展草地生

态畜牧业,实现草原生态整体好转,筑牢国 家生态安全屏障。海洋 渔业区严格控制海洋渔业捕捞强度,加强禁渔期监管,开展水生生 物资源增殖和环境修复,科学发展海洋牧场,保护滨海滩涂湿地生 态环境,稳定近海养殖规模,控制养殖污染,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四、工作安排

“ 十三五”期间,试验示范区采取“ 先创 建、后确定、再示范”的

形式,在各省(区、市)明 确 创 建单位、开展创 建活动 的 基础上,农

业部会同 有关部门 根据实际创建成果逐年择优评估确定一批试验 示范区,并将经验示范推广。(一)建设主体

为 便于实施和管理,试验示范区以自 然生态区划 为 基础,建设 主体原则上以县级人民政府为 主,兼顾具备条件的地市级人民政 府、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整体工作突出 的省(区、市)也可以 整省 — 9 — 为 建设单元。

申 请创建试验示范 区的主体应 符合以 下基本条件: 一是农业 可持续发展工作基础较好。资源保护利 用、农业环境治理、农业生

态保护建设工作全面开展,取得较好成效,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理

念深入人心。土地资 源、水资 源、气候资 源、农业生物资 源等重要

农业资源底数清晰(数据清单见附件),开发强度合理。能正确处 理好经济发展同 生态环境保护 的关系,区域生态环境良好的主体 可优先参加创建。二是科技支撑较强。试验示范区具有稳定的技 术依托单位,在可持续农业技术和模式引 进、集成、试验、示范推广 等方面,形成了 一整套清晰的技术路线。三是组织管理程度较高。建立试验示范区建设组织领导及部门 间 分工协作协调 机制,出 台

相对完善、规范的政策性文件、由 地市级及以上单位组织编制 的试 验示范区建设规划。规划应符合当 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 境保护的总体要求。

在主体选择上,应 充分认识到 农业可持续发展与 现代 农业建 设是我国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两个方面,二者既各有侧重,又有机联 系。现代农业发展包含有 可持续发展理念,但更突出 强调 高度的

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等因 素,以农业生产的现代化为 主

要标志; 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现代化技术水平的体现,但更注重农业 生产活动与资源环境的协调统一,突出 资源永续利 用、建设美丽田

园,强调给后人留下发展空间。建设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使之与现代农业示范区形成功能互补、良性互动、分类推进的良好 — 01 —

格局,有利 于加强对不同 类型区域农业发展的指导,补齐资源环境

短板。具备条件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 家农业科技园 区、国 家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以 农业农村为 主)可优 先参加 试验示范 区 创

建工作,但要重 点 突 出 补 齐 资 源 环 境短板、促进农业可持续发 展 主题。

(二)建设步骤

试验示范 区 建设分试验创 建、评估确 定、示范 推广 三 个步 骤 推进。

一是试验创建阶段。2016 年,农业部会同 国家发展改革委、科 技部、财政部、国 土资 源部、环境保护 部、水利 部、国 家林业局 等有

关部委下发通知,组织开展试验示范 区创 建活动。各省 级农业行

政主管部门 会同 发改、科技、财政、国土、环保、水利、林业等部门 根

据不同 区域资源环境条件、面临突出 问 题、工作基础、科技支撑等

情况,按照创建条件择优确定创建主体,并将参加创 建主体的有关

情况报农业部、国 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国 土资 源部、环

境保护部、水利 部、国 家 林 业 局。鼓 励 各 省(区、市)依 据 各 自 基

础,整合资金支持创建主体开展探索。

二是评估确定阶段。本着“ 成熟 一批确定一批”的原 则,按照 “ 创建主体申 请,省级农业行政主管 部门 会同 有 关厅局 推荐,农业

部会同 有关部委确 定”的程序,从 2017 年起开展试验示范 区 确 定

工作。由 参加创 建的试验示范 区所在地方人民政府提出 申 请,将

试验示范区建设方案送至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建设方案应充 — 11 —

分体现试验示范区建设的整体推进思 路、建设目 标、主要内 容、技

术模式、运行机制等内 容,突出 产业和区域重点。省级农业行政主

管部门 会同 发改、科技、财政、国土、环保、水利、林业等厅局 初审通

过后,推荐至农业部。农业部会同 国 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

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水利 部、国 家林业局 等部委开展评估

确定工作,依据试验示范 区 评价指标体系(另 行制 定印 发),共同

组织答辩论证后,将符合条件的创建主体确定为“ 国家农业可持续 发展试验示范区”。

三是示范推广 阶段。及时开展试验示范 区 建设经验总 结,研 究归纳成熟的技术路径、发展模式 和 运行机制。加 强相 同 自 然生

态类型区域内 的学习交流,示范推广成功经验。加大宣传力 度,加

强新媒体应用,营造有利 于试验示范区建设的舆论氛围。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 领导。农业部会同 有 关部委 成 立试验示范 区 建设工作协调小组,负责试验示范区建设组织协调工作,同 时成立

试验示范区建设专家委员 会,承担重大建设问 题、评价指标体系 制

定等的咨询论证工作。各省级人民政府负 责本省(区、市)试验示

范区建设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建立分管领导任组长,农业等有 关厅局参加的省 级协调 机制,在编制 省 级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 的

基础上,以试验示范 区 建设为 抓手推进本省(区、市)农业可持续 发展。参加创建试验示范 区的人民政府应 建立由 主要领导牵 头、有关单位参加的协调机制。— 21 —

(二)加强政策扶持。地方人民 政府要落实 促进农业可持续 发展的主体责任。各级农业部门 要积极争取对试验示范区创 建工 作的政策扶持,现有 各类农业资 源与 生态环境资 金项目 应 向 试验

示范区倾斜。各省(区、市)要出 台 省 级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

范区建设有关政策规定。鼓励各地加 强政策创 设,积极引 导各类

资金投入试验示范区建设,确保试验示范区建设取得实效。(三)加强管理考核。农业部会同 有 关部委 组织对已 确 定的 试验示范区进行考核。各省(区、市)负 责试验示范区运行跟

踪监测。试验示范 区 采取“ 目 标考核、动 态 管 理、能 进能 出 ”的 考

核管理机制,对考核不合格的试验示范区限期整改,整改不到 位的

篇6:奶山羊试验示范方案

实施情况报告

xx县优良种山羊繁殖示范基地项目于去年4月确立以来,项目实施管理小组在县畜牧局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根据既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并结合今年区内外养羊技术的发展形势及养羊业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工作,逐步推进和落实项目的各项措施,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

一、加强基本建设,促进羊场的规范化、规模化发展。

1、改建、更新原有羊栏,提高羊栏的科技含量。在羊栏里加装了自动饮水装置、冬季取暖装置等设施,并对原有羊栏的地板、瓦顶、窗户、活动场地等进行了维修。(21000元)

2、扩建羊栏和饲料氨化池。扩建一个200平方米的羊栏,两个 饲料氨化池(100立方米)。(34000元)

3、修建仓库(80平方米)、消毒室、消毒池、水井、垃圾池等配套设施。(30000元)

4、平整坡地,为下一步扩建羊栏、修建场内道路作准备。(6000元)

二、严格科学饲养措施,确保种羊的品质优势和规模发展。去年下半年以来,已繁殖纯种波尔山羊510多只。

1、对公羊、母羊、小羊编号,分栏饲养,对配种的公羊和母羊登记造册,建立档案,确保品种的纯度和品质,为科学选育做好基础工作。

2、对母羊的受孕、生产和羔羊的喂养进行科学管理。去年下半年我们在专家指导下,总结经验,采用科学方法,成功实现了基础母群的同期发情,并通过加强管理,提高了羔羊成活率。去冬今春,共产羔217只,成活194只,成活率达89.4%。

3、提高科学喂饲水平。我们在畜牧研究所专家指导下,试验全日粮喂养,即根据羊只体重、不同生理阶段和不同季节营养需要的要求,合理搭配青饲料,粗饲料,配以精料混合料、微量元素等。为改进饲料加工质量,我们新购进了揉丝机、粉碎机。我们还根据横县当地的秸秆资源特点,不断寻找和开辟新的羊饲料来源、并提高秸秆的利用程度,取得了良好效果。

4、积极开展羊病防治工作。定期注射防病药物,做好疾病预防工作;对病羊及时发现及时治疗,严防传染扩散。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去年以来我们先后邀请了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山羊病研究专家张xx博士、xx畜牧研究所专家黄xx、澳大利亚专家xxx到羊场指导。5月份我们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实行了场内羊群的布鲁氏菌的排查,送羊血清146份到县动物疫病防控中心进行了检测诊断,检验结果全部为阴性。

5、开展技术培训。我们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羊场工人的技术培训,提高员工的技术技能,提高羊场繁育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水平。我们还通过与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合作,让畜牧专业学生到羊场实习,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帮助羊场和员工提高科学饲养水平。

6、引进种羊。到安徽、江苏、云南、贵州、陕西等省选购适合我区生长环境和市场需求的种羊品种,增加了种羊谱系,改善和提高了原有品种的生产性能。除波尔山羊之外,我们还引进了一批杜泊羊、湖羊,进行杜湖杂交新品种的培育试验。

三、充分发挥基地示范作用,推广圈养科学饲养技术。我们主动向自治区和南宁市及横县有关部门汇报工作,并积极参加自治区和国家有关部门召开的会议,利用开会的机会积极宣传介绍羊场及示范基地项目。我们还通过媒体广告进行宣传,扩大影响。去年下半年以来,来自区内外县乡政府及有关部门、公司、养羊专业户到我们羊场参观访问、洽谈合作的络绎不绝。

1、去年下半年以来,我羊场卖出种羊273只,客户遍布全区各地。种羊质量获得各养殖户的好评。

2、在区内各地建立联系点,指导当地养羊户进行品种改良、科学饲养工作。如xx市金陵镇的农民卢xx、柳江县黄xx、xx县xx公司等,我们都曾派出技术人员前往当地进行实地指导。

3、与区内外有关部门和养羊大户或公司合作,进行良种培育、推广及肉羊生产工作。去年xx省畜牧局领导、xx市乡政府及当地养羊合作社、xx公司及专业户,有组织有领导多次带队到我场参观学习,同时还派人来我场学习我们的圈养模式。我们还与自治区水牛研究所合作,正在进行“波尔山羊的引进、选育、杂交改良和高效养殖示范”的课题研究。

xx有限公司

上一篇:南集中心小学教育现代化创建方案下一篇: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教务处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