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江市中考作文600字

2024-04-15

同江市中考作文600字(共9篇)

篇1:同江市中考作文600字

诚信的背囊

四川内江一考生

天使的翅膀碎了,散落人间,成为我们的忧伤;诚信的背囊抛了,落到世上,成为撒旦的魔杖。

“人无信而不立。”这是我过去听到的一句话,可在当时,我并没有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直到两个月前,我看到了两段异样的文字,我这才恍然大悟。

片段一:

这是2008年的某一天。河北。这天乌云密布,而在这阴暗的天空下,矗立着一所颇为气派的医院。来来往往的大人很多,而且这些人怀里多数都抱着一个一两岁大的婴儿。他们急急忙忙地跑进医院,然后又失落地走出来。因为检查不出孩子的病情,父母们好不伤心和绝望。孩子到底得了什么病,令父母们如此伤心和绝望?经过多次检查,才得知这些孩子的病原来是肾结石,而导致这些孩子患肾结石的元凶,就是曾经享誉全国的三鹿奶粉。

三鹿集团把诚信的背囊抛弃,在制造的奶粉中掺杂三聚氰胺,使得这些初生的小天使们受到风霜般的严酷打击,而自己的声誉也毁于一旦。从此三鹿奶粉不再受到人们的青睐,三鹿集团也面临着公司倒闭的危机。2009年2月12日,三鹿集团正式破产。把诚信的背囊丢弃,既害人,又害己。

片段二:

这是2010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故事。故事发生在2010年春节前夕,建筑商人孙水林为兑现节前给农民工发放工钱的承诺,携26万元现金及全家人连夜赶回武汉,不曾想在途中遭遇重大车祸,一家五口全部遇难。弟弟孙东林为替哥哥完成遗愿,忍着悲伤,再次上路,终于在除夕前一天,把薪水全部发到60多名民工手中。这是一次让人心痛的诚信接力。于是“信义兄弟”的美名传扬天下,于是更多的工人愿意与他们携手并肩。

这两位老板没有把诚信的背囊抛弃,获得了工人的高度赞扬和无比信赖,使得自己的事业发展更为顺利,可见诚信是为人的基本品格,是事业的基本保障。没有诚信,一个人在社会上往往难以立足。

商人把诚信作为绷带,就可治好天使破碎的翅膀,让他重新翱翔在自由的天空。我们把诚信的背囊背好,就将一步步登上人生的顶峰,无限风光尽收眼底。

【满分佳作二】

予人玫瑰 手留余香

四川内江一考生

当生命中的一缕寒风掠过头顶,不要说凄凉,也不要说悲伤。阳光总是在玫瑰花香弥漫的方向,勇敢地走到下一个岔路口吧,抬头就会拥有一片温暖。

在我小时候,一天下午放学,天空灰蒙蒙的,风儿张着魔爪咆哮着。凛冽的寒风吹进我的衣领,如千万冰尖刺进我的身体。我不得不将衣服紧紧裹着,孤零零地站在学校门口,不停地张望着往日父亲来的方向。街上人烟稀少,来往匆匆的行人脸色凝重,仿佛下一秒就是世界末日。

父亲怎么还不来?我焦急万分。时间的沙漏在一点一点逝去。我站在原地已经快一个小时了,如果父亲还不来接我回家,难道我就要流落街头吗?我呆呆地想着,眼泪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偷偷地掉在地上。我就这样在寒冷和孤独中蜷缩着身子,急切地期盼着„„

忽然,不远处传来了一个清脆、亲切的声音:“小朋友,你怎么还不回家呢?是爸爸妈妈没来接你吧。”随即看到了一袭漂亮的红色防寒服,一张年轻俊俏的脸,为灰蒙蒙的天空增添了一道美丽的彩虹。“这么冷的天气,感冒就糟了。走,阿姨送你回家。”一句简单的问候,一句朴素的话语,却使我冰冻了近一个小时的心突然得以融解,如春日的阳光融化冰封的原野,如二月的春风吹醒沉睡的杨柳。我傻傻地点头,就像童话里的灰姑娘。

我上了漂亮阿姨停在路旁的小车,没有害怕,没有担忧,即使父母曾再三叮嘱我不可以跟着陌生人走。车开得很慢,车内很温暖。漂亮阿姨突然对我说:“小朋友,知道我为什么要帮助你吗?”我疑惑地摇摇头。“因为呀,我小时候曾被父母弄丢过,也像你一样在大街上不知所措地哭。还好,碰上了一个好心的司机叔叔,是他送我回到了家。为了安慰我,他还特地带我去吃我喜欢的蛋糕,当时我觉得他是世界上心地最美的人!”说到这里,阿姨如天使一般地微笑着,真的好美!

那一次,我也笑了,因为我也遇见了一个世界上心地最美的人。我在心里说,将来我也要努力帮助别人,让爱无限延长„„

网络上曾流传过这样一句话:“我总是在最深的绝望里看见最美的风景!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伸出一只手,那将是世界上最有意义的事情。”

对啊!一份关心,一份体谅;一份帮助,一份温暖。让爱随着帮助的火炬无限延长,生命才会更有价值!予人玫瑰,手留余香!

名师名评

读过这篇满分作文的人,内心无不备觉温暖,继而拍手叫好!

1.以小见大 诗意弥漫 考生另辟蹊径,没有选取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或热点素材,而是出了一个险招,调动生活积累,把自己小时候的一次无助纳入考场作文。动人事件是红衣阿姨送“我”回家,而这背后还隐藏着一个红衣阿姨小时候被司机叔叔送回家的爱心故事,由此考生决意要将爱心传递下去,从而收到扩大容量、以小见大的表达效果。开篇的比喻性描述,得到阿姨关切的问候之后“我”的内心变化,以及结尾时的画龙点睛,甚至是“我”孤苦无依而后喜悦的场景等,考生皆以优美的笔触,使文章弥漫着浓郁的诗意。

2.文笔细腻 蕴涵丰富 景物描写为衬托人物心情蓄势,心理描写为揭示内心世界张本,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为展现人物心灵奠基。考生的多种描述都非常细腻传神,很能见证其超人的语言功底。虽是一个小故事,却富含深刻的大道理。帮助弱者,使别人快乐和温暖,自己也快乐和温暖,而生活更为精彩,生命更有意义。

篇2:同江市中考作文600字

“一个人的历?是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的;一个人的形象是用品德铸就的;我深信,在你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你一定会越做越好……”你的话,你最后为我留下的话,将成为我永恒不变的动力……

——引言

(一)2002年,我和着童音迈进了小学的校门;门口的那道槛,对于一个刚入学的“小不点儿”来说,一步是跨不过去的……

一年级的我,是那样文静,面对着陌生的环境,我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老师草草地选了几个班干部,我有幸担任班长一职。那时,每到上课前,就会出现这样一个场景:四五个班长站在讲台上,拿着教鞭敲敲打打,为了使班?安静下来,她们不惜喊破了嗓子。而我却总不在她们的行列,可能我是唯一一个没有工作热情的班长吧……

(二)2003年,又一个开学的日子。我背着小书包昂头挺胸地走进学校;轻轻一迈,那道门槛,过得轻松些了……

二年级的新教室,我们对它充满好奇;趁着班主任老师还没来,同学们便在教室里议论起来——听说要换一个新班主任。我一直在质疑他们说的话,直到你进入教室,迈上讲台:“小朋友们,你们好。我就是大家的新班主任,以后就由我……”我们都瞪大了眼睛看着你……

你和我们并不生疏,上来就让我们做游戏?“击鼓传花”,传到谁就做自我介绍。“鼓声”就是黑板擦敲击讲台的声音,而所谓的“花”只是一个塑料瓶罢了。

声音响起,过了许久都没有停。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果然,到我这,停住了。你会心地一笑,便请我上了台。按照规则我做了自我介绍,可你还让我唱歌。我无奈,可还是唱了。

你又接着说选班干部的事,待所有的都选完,只剩下“班长”了,你沉默了……就这样,过了许久,你说:“我经过慎重考虑,班长就由赵XX来担任吧。”我吃了一惊,接着就是热烈的掌声……

(三)2004,2005,2006……直到我毕业,?轻轻地迈出那个校园……

这些年你一直都不忘培养我,一直都不忘鼓励我——直到我毕业,成为最优秀的班长——

“一个人的历史是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的,一个人的形象是用品德铸就的。我深信,在你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你一定会越做越好……”你的话,你最后为我留下的话。幸亏有你,它将成为我永恒不变的动力……

品悟·阅读

幸亏有你,我才安心地迈入学校的门,安心地度过初入学的惊慌;幸亏有你,我才安心地做着班长,认真地为同学们服务。一切都是因为你的鼓励、你的信任,这是我不竭的动力。

品悟·技法

详略得当的处理。文章在详略的处理上,很是巧妙。略写自己的“不热情”,为下文引出老师的鼓励埋下了伏笔。为了突出班主任老师对“我”的帮助,使“我”从一个“不热衷工作的班长”成长为“优秀的班长”,考生详写了一次“击鼓传花”的游戏,通过该场面的描写,也突出了老师的形象。

清晰条理的结构。文章以时间为序,运用了小标题的形式,外加开头与结尾相同的文字,这样处理文章,就使得文章的脉络非常明晰,层次条理性强。

篇3:2013年镇江市中考作文述评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潜台词”有“比喻不明说的言外之意”的意思。

请以“那令我心动的潜台词”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自选;2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3不少于600字。

【命题透视】

“潜台词”本是戏剧名词。考生对“潜台词”可以说并不陌生,因为苏教版语文九(下 )第一单元就是戏剧单元,课后体味台词内涵的练习可谓比比皆是。“潜台词”,按词典的解释,就是“台词中所包含的或未能由台词完全表达出来的言外之意”;用一句通俗的话讲,就是“话里有话”。

“潜台词”既然是话中话,是言外之意,那它本身就不会在话语中出现,但又必须依附于话语而存在,要靠听者的感悟和体味才能捕捉到。所谓“听话听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明白了这一点,才算是真正知道了“潜台词”的含义。接下来,就要在脑海中搜罗自己生活中曾听到过的具有潜台词意味的话语了。

细想一下,这些话语实在是太多了。它可以是关爱之语、赞誉之语、启迪之语,也可以是鼓励之语、批评之语、劝诫之语,甚至还可以是戏谑之语、讽刺之语、鞭挞之语。即便是一句平平常常的大白话,在特定的场合也可能富含潜台词。

当然,这些话语可以以“词”的形式出现,也可以以“短语”的形式出现,还可以以“句子”的形式出现,甚至可以以“句群(段落)”的形式出现,只要包含“那”潜台词就行。所以,放宽了说,含义深刻的话都可以视为包含潜台词的话。

只要找到了特定情境下包含潜台词的话语, 本次写作就可以说已经成功了一大半。相对而言,扣住“令我心动”4个字来写比较容易些。因为“我”之所以会“心动”,关键是悟到的潜台词使“我”产生了诸如“感动、激动、鼓舞、感激、警醒、反省、反思、振奋、怀念、思念、向往、醒悟、懊悔、自信、自爱、自豪、自责、受辱、孤独、失落、受挫、痛苦”等诸多情感,考生只要涉及其中一种情感即可。

这样看来,考生只要能围绕某事,表现特定情境下的某句话的言外之意使“我”产生了诸如“感动、激动、鼓舞、感激、警醒、反省、反思、振奋、怀念、思念、向往、醒悟、懊悔、自信、自爱、自豪、自责、受辱、孤独、失落、受挫、痛苦”等情感,即可视为合乎题意。

从文体选择上看,该题适合写成记叙文,因为题目中的“令我心动”的主观色彩较浓。从表达方式上看,要具体交代“那”潜台词,离不开议论或抒情,因为“潜台词”从不说出,要靠听者的体悟得到。从记叙的形式上看,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表现特定情境下的一句话或一段话,使“我”当时就悟到那令“我”心动的潜台词;一种是某句话或某段话在不同场合被人屡屡提及或想起,最终“我”才悟到其中那令“我”心动的潜台词。

综上所述,考生在写作时,首先要选好包含“潜台词”的话语,重点突出“言外之意”;要扣住“心动”,体现积极健康的价值取向;要扣住“我”,写自己的亲身经历,抒发真情实感。本题意在提醒考生关注自己的生活体验,提升自己的人生感悟,因为,人的成长归根到底是心灵的觉悟与发育。

【评卷扫描】

一是审题存在两大失误。

题目中虽然给出了“潜台词”的意思是“比喻不明说的言外之意”,但审题失误的考生依然很多。概括起来有两种情况:一是得“言”忘“意”;二是得“意”忘“言”。

所谓得“言”忘“意”,就是文章中有说话人的语言描写,但话语本身却并没有“言外之意”,多为直白的“教诲”“叮嘱”“关照”,结果写成了以“那让我心动的一句话”为题的作文,这就明显偏题了。据统计,这类作文占偏题作文的60%以上。

所谓得“意”忘“言”,就是文章中没有人物的语言描写,而是通过描写人物的一个神态(比如“一个动人的笑容”)、一个动作(比如“一个难忘的手势”)等,来表现其中蕴含的“潜台词”。殊不知,“潜台词”既然是“言外之意”,它就不能脱离语言而单独存在。如果把“潜台词”比作“毛”的话,“话语”就是它所依附的“皮”,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如将人物动作视为“肢体语言”也可,但只存在“读懂”的问题,而不会存在“潜台词”。忽视了“潜台词必须依附于话语而存在”这一特性,偏题也就不可避免了。据统计,这类作文约占偏题作文的15%左右。

二是选材雷同现象严重。

不少考生的选材主要集中在“师长的教诲”和“朋友的鼓励”这两类上,占了至少70%的比重。而且,无论是写“师长的教诲”,还是写“朋友的鼓励”,记叙的主要事件又大多围绕“考试失利,情绪低落”展开,因而缺乏新意。

三是描写文字缺失。

“那令我心动的潜台词”要求语言表现的爆发点应当在“心动”上,应当细腻刻画诸如“困惑”“思虑”“豁然开朗”等心理活动 ,表现“潜台词”的“言外之意 ”对自己的影响。但是,从阅卷情况看,除少部分考生能注重描写文字的优美外,大部分考生的文章仍然平铺直叙,缺少文采,对“心动”环节往往一笔带过(如“哦,我明白了”之类),未能意识到这一部分应着力描写。

四是文体感不够强。

“潜台词”本身不会在话语中出现,它需要听者的感悟方能得到 ,所以在表达上离不开议论或抒情。许多考生写作本文时,注意到了这点,却没能把握好议论、抒情文字的篇幅,致使文章中议论、抒情的文字过多,记叙、描写的文字过少。结果,文章读起来既不像记叙文,也不像议论文 ,显得不伦不类。

【迷津指点】

一、理解题意要透彻。

只要是考试作文,就会有审题障碍,虽然难度可能不大,但毕竟存在。严格意义上说,没有审题障碍的中考作文是不存在的。这就要求考生一定要在动笔前反复揣摩作文题,透彻地理解题意,谨防审题时“失之毫厘”,写作中“谬以千里”的情况发生。

“那令我心动的潜台词”,中心词或核心词应当是“潜台词”,那考生首先就得彻底弄清楚“潜台词”的含义。根据命题者所提供的词典注解,潜台词有“比喻不明说的言外之意”的意思,那么,什么是“言外之意”呢? 从字面上说,就是“语言之外的意思”,再联系“不明说”,我们就不难揣摩出“潜台词”的两个重要特性:一是“潜台词”必须包含在话语中,没有话语就没有“潜台词”;二是“潜台词”不是直接说出来的,而是要靠听者的感悟或思考才能得到。

抓住了这两个重要特性,考生就不会将人物的动作、神态视为有“潜台词”,也不会直接将人物的某句话语视为“潜台词”,从而避免偏题或跑题现象的发生。

再看题目中的限制语“那令我心动”这5个字,它表明特定情境下的那个“不明说的言外之意”必须有打动人或触动人的力量。实际上,这既对“写什么”(选材)提出了要求,又对“怎样写”(凸显“令我心动”)提出了要求,不可等闲视之。

二、选择题材要鲜活。

考场作文忌讳题材撞车,考生要使自己的作文脱颖而出,选材必须鲜活富有新意。“鲜活即生活”,而“生活化”就是使选材鲜活且富有新意的最好方法。“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就会发现,即便是平常话语,也可能富含“潜台词”,蕴含真情,正如爸爸口中的“要学会敲开无缝的鸡蛋”,外婆那近似于口头禅的“孩子嘛”,无不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很是接“地气”,读来令人心动、令人回味。

三、记叙描写要生动。

本道作文题适宜写成记叙文。虽然点出话语中的“潜台词”要靠议论或抒情,但写作时,此类文字要尽量少。须知,记叙文是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写作时,只有尽可能多地使用记叙、描写性的文字,特别是描写文字,尽量少议论或不议论,才能使文章生动起来。

就本文看,要表现“潜台词”是如何让“我”心动的过程,细腻生动的心理描写是不可或缺的,这应该是写作本文的着力点。虽然,会不会描写与写作的基本功有关,但注意到这点,至少可以避免文体感缺失的情况发生;另外,平铺直叙的状况也会有所改变。

【例文点评】

一类文:

那令我心动的潜台词

时光慢慢流逝,我心一动,终于明白了你的潜台词。(开头点题,要言不烦,既点出“潜台词”要靠感悟方能得到的特性,也暗示本文记叙的结构是片段组合式的,因为“理解是个慢慢的过程”。)

小时候的我不会吃鸡蛋。看着那在桌上滴溜溜直滚的红皮煮鸡蛋,我疑惑地问父亲:“爸爸,鸡蛋没有缝,怎么剥呀? ”父亲大笑。他接过我手中的鸡蛋,在桌上一敲,便磕出了一条缝。父亲对我说:“女儿,你记住,要学会敲开无缝的鸡蛋。”我呆呆地点头,只知道吃那香香的鸡蛋,却不理解父亲话里的潜台词。 (此段描写简洁生动,画面感非常强,引人想象:“滴溜溜直滚”的鸡蛋映射出“我”的手足无措;“呆呆地点头”既透射出父亲接蛋、敲蛋一气呵成的动作在“我”眼里是多么不简单,有“看呆”之意,又折射出当时“我”的懵懂,为下文的终于明白“潜台词”蓄势。一句富含潜台词的话语的提出,没有半点斧凿的痕迹,可谓浑然天成、自然亲切,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实在难得。)

长大些,我开始学画画。画技屡不得提高时,我便常常哀叹抱怨。这时,父亲拍拍我的肩,说道:“别忘了我告诉你的,‘要学会敲开无缝的鸡蛋’。”我一怔,仿佛懂了些什么,又觉得不是很理解,内心像是有一朵花儿,在半开未开地摇。我提起笔,又开始练习画技……几个月后,看着大红烫金的获奖证书,我似乎读懂了父亲话中的潜台词。 (此段进一步蓄势。父亲旧话重提,勾连往事,引导孩子自己感悟,可谓“用心良苦”。父亲独特的教育方式,引发了“我”的逐渐开悟,一句“内心像是有一朵花儿,在半开未开地摇”的比喻,已然在扣“令我心动”这4个字,非常恰当地描绘出自己开悟似乎并不彻底的心理状态,不仅让人感到开悟的美好,更让人感到作者心地的美好。)

再后来,我将要中考,可陷入低谷的学业就如同小时候圆溜的鸡蛋,棘手而难剥。正当我焦头烂额之际,我想起了父亲的口头禅“要学会敲开无缝的鸡蛋”。我的心为之一动,一刹那,如惊涛拍岸,波澜起伏。彻悟后的我,重又拿起了笔,开始刻苦学习。当我再次取得一份满意的成绩时,我在心里默默地对父亲说:“爸爸,我明白了您的潜台词。”(小作者既然将父亲的话称为“口头禅”,说明听的次数较多,在困境中想起亦是自然。经过前面的铺垫,此处的彻底开悟可谓顺理成章。“一刹那,如惊涛拍岸,波澜起伏”二扣“令我心动”这4个字。)

困难如未剥的无缝鸡蛋,蛋壳内裹着芬芳与甜美。只有勇于打破困境、消灭困难的人,才能获得最甘美的成功! (明晰口头禅中的潜台词。比喻精妙,解读精妙! 是议论,更是描写。)

感谢父亲,他让我懂得了要做一个会敲开蛋壳的人。“要学会敲开无缝的鸡蛋”,我会永远记住这句话,因为这里面有让我心动的潜台词。每当我轻念这句话时,内心便澎湃汹涌。那是无法抑制的心动,是蓬勃畅想的激情!

我仿佛又看见了父亲认真的眼神:“女儿,要学会敲开无缝的鸡蛋。”我仿佛又听见了他内心默念的潜台词:“勇闯困境,方能成功。”

我定会永远铭记那令我心动的潜台词,做一个会敲开“无缝的鸡蛋”的人。(以抒情文字收尾,贴切地表达了这句话中的潜台词对“我”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不忘三扣“令我心动”这4个字,小作者的写作功底可见一斑。)

【总评】“要学会敲开无缝的鸡蛋”,这本是生活中的一句平常话语,却饱含着父亲对女儿的要求、期盼与激励,其潜台词不可谓不丰富。幼时的“我”无法体味其中的深意,是学画画遇到困难时父亲的提醒和中考复习陷入低谷时的体悟,让“我”迎来了心动一刻,明白了其中的潜台词:“勇闯困境,方能成功。”

文章取材鲜活,语言简洁,比喻新颖,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

二类文:

那令我心动的潜台词

夏日的骄阳充分展现了太阳神阿波罗的迷人与力量, 刺目而绚烂的光芒以艺术般的角度洒在那渐行渐远、越发模糊的背影上。

它没有众多文章中说的那般弯驼,也没有体现出主人脚步的日益蹒跚,但我分明看见,那原本乌黑的头发如今却变得灰白! 爸爸,你可知你的背影承载了多少令我落泪的爱? (第一和第二段,小作者想从父亲的离去写起,运用倒叙引出下文,但有许多病句,表达也不清晰,宜合并。修改如下:“夏日骄阳刺目而绚烂的光芒照在那渐行渐远、越发模糊的背影上。它虽没有弯驼,但我分明看见,那原本乌黑的头发如今却变得灰白!爸爸,你可知你的背影承载了多少令我落泪的爱?”)

这是中考前夕,爸爸和许多家长一样,从乡下赶来为我加油打气。他看着我,目光中分明迸发出希望的火花! 他虽然微笑着,手却微微局促不安地搓动着,似乎在告诉我,作为一名父亲,他不在乎我是否能考上好的高中,他所想要的,仅仅是我的奋斗过程。 (“目光”“微笑”与手的“搓动”,这些细节均较好地表现出了父亲此时的心理,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不在乎吗? 我低下头淡淡地想着。那爸爸的眼神中为何有令我无法忽视的信任与希望呢? (“我”还是能读懂父亲的心的。)

爸爸小时候只读到初中,读高中一直是他的梦想,不然,他也不会每日奔走于夜校与单位之间了。 (插入这一笔,更能让读者感知父亲心情的急切。)

我抬起头,定定地看着他,深吸了一口气,露出笑容说:“没事,我不紧张。你要相信我,一定可以的! 奋斗三年了,我一定要争口气,让妈看看我们活得有多好! ”(为了不让父亲担心,“我”努力克制自己的紧张心理。此段描写,读之令人动容。)

他别过脸去,鼻尖微红,镜片上隐约起了雾气。他突然低下头,重重地叹了口气,左手揉揉鼻尖,右手摸摸我的头,然后轻轻地拉过我,将我抱了个满怀。 (此段描写较为精彩,较好地反映了父亲的复杂心理。)

那双手臂是如此用力,用力到让我听见了从他胸膛传来的、最有力的话语:“你,是我女儿! ”(凸显富含潜台词的平常语。)

我僵住了,心中如蚂蚁在抓挠。因为“你,是我女儿”,他肩负起了父母的双重角色:从焦了的煎蛋到热气腾腾的早餐, 从染色染得一塌糊涂的衬衫到飘着清爽气息的外衣……他在无形中改变了许多! 他付出了许多! 这一切,都只因为“你,是我女儿”! (家庭的变故,使父亲承担起了所有的家务,作者想用排比句式来表现父亲的巨大付出。)

看着他转身离开的背影,我的眼泪不受控制地流下,濡湿了脸庞。我弯下身子,深深地,深深地对他离去的方向鞠了一躬。 (“我”满怀感恩之心的鞠躬,令人动容。)

对,没错,我是你女儿! 你的一句话,承载了多少爱与希望!

“你,是我女儿”,多么令人感动的话,其中包含的爱与信任,以及希望,又是多么令人心动的潜台词啊! (以上两段宜合并,或干脆删去一段。)

我现在身处考场。虽然外面阴雨绵绵,但我明白,阳光与我同在,而这一切,只因为“你,是我女儿”! (回到眼前,揭示“你,是我女儿”这句话对“我”的意义。)

【总评】设想一下,在中考前夕的特定情境下,父亲的一句“你,是我女儿”的大白话,确实符合“那令我心动的潜台词”的标准。它可以是鼓励———“因为你是我的女儿,所以一定不会差的”,也可以是安慰———“无论你考成啥样,你还是我的女儿,所以,你只管放心去考就是”。但小作者因为特殊的家庭境况和经历,悟出的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因为你是我的女儿,所以我付出再多,也无怨无悔”。文章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和独特感悟,如果不是开头部分文字上的毛病,理应归入一类卷。

【新题预测】

题一:请以“巧”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自选;2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3不少于600字。

题二:请以“我是对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篇4:2014年镇江市中考作文述评

请以“走近了才知道”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不少于600字。

命题透视

镇江市2014年的中考作文题依然是命题作文。不同的是,题面的词语皆为平常之语,考生可谓司空见惯,没有审题障碍。

扣住题目中的每个关键词语细细推究,就会产生以下问题:谁走近了?走近了什么?知道了什么?“谁走近了”中的“谁”可以是“你”“我”“他”;“走近了什么”中的“什么”可以是“人、事、物、景”;而“知道”的内容既可以是一个事实,也可以是一个道理,甚至可以是一种感觉。这样一推究,就会发现题目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和自由度,命题者的目的就是希望考生人人有话可说,说真话,抒真情。

但是,为了实现用“中考杠杆”推进作文教学、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这道作文题还是有一定的审题难度的。

整体感知题目不难发现,“走近了才知道”是一个短语,包含“走近了”和“知道”两个部分,中间以“才”连接,这就告诉考生,“走近了”是“知道”的前提。换句话说,“知道”的内容是建立在“走近了”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写作时必须要将“如何走近的”写好,也就是一定要突出“走近”的方式及过程。

那么,“走近”的方式可以有哪些呢?

这就需要考生好好地理解“走近”这个词语了。其实,对这个词语的理解可“实”可“虚”。如果将“走近”理解为“走过去到达近前”,那就是实写“走近”;如果将“走近”理解为心理上的“接近、靠近、亲近”等意思,那就是虚写“走近”。

对“走近”这一词语的不同理解,就是对“走近”方式的思考与选择,写作时只要能凸显“走近”的过程,就没有高下之别。只不过,实写“走近”较难凸显过程,而一旦不能将“走近”的过程写出来,只是对一个事实或道理进行简单交代,就容易流于肤浅。

如果说能否凸显“走近的过程”决定了文章是否生动的话,那么“知道了什么”就决定了考生的思想境界、审美趣味的高下。“知道了什么”其实就是立意,这是所有考生动笔前必须好好考虑的。因为,“知道”的具体内容不同,价值取向就不同,理解的深浅也就不同,这就使本题具有了区分度。

当然,要写好这篇文章,一般来说还离不开对比手法的运用。因为,一个“才”字其实告诉考生,“走近”前是不“知道”的,是懵懂的,对要走近的对象可能存在误解甚至曲解,而促使状态或情感转变的关键则是“走近了”。考生行文时应该将“走近”前的这种状态或情感描摹出来,这样一来,就和“走近”后构成了对比。

评卷扫描

1. 审题失之于“粗”。

说“粗”是因为许多考生没有仔细推敲题目,忽视了“走近了”是“知道”的前提条件。一部分考生在写作时直接丢掉了“走近了”,而将作文写成了“我所知道的××”,从而直接导致跑题;更多的考生则只是在文章中贴了个“走近了”的标签,根本没有对“如何走近”的内容进行记叙和描写,写作的重心其实还是“我所知道的××”,得分自然就低了。

比如,许多考生只是将平时写过的有关父母关爱“我”的素材搬上试卷,写自己知道了父母的爱,但全文就是无法体现出“走近了”这三个字,怎么看都只是贴了一个“走近了”的标签。再如,还有不少考生写自己走近了某个历史人物或某个文学形象,但只是将自己知道的内容简单地罗列出来,根本没有“走近”的过程,这就写成了“我所知道的××”。

2. 立意失之于“浅”。

说“浅”是因为许多考生单从“好奇”的角度理解题意,审题倒是合乎要求了,但由于缺少深入的思考,立意自然也就流于肤浅。

比如,许多考生写偶遇一件热闹的事,出于好奇,走上去一看,才知道原来是××,然后不痛不痒地发一点议论结束全文,立意自然失之肤浅。

说“浅”还因为有太多的考生受思维定式的影响,认为写任何作文题,以表现父母之爱来立意总不会有错,结果“父爱”“母爱”满天飞,一时间“父母之爱”倒显得“廉价”起来了。

3. 选材失之于“同”。

说“同”的第一个原因是太多的考生选择了“我走近了父亲(母亲)才知道他(她)爱我”这类题材来写。这类文章采用的手法、结构基本类似,似乎已成套路,大多是一开始对父亲(母亲)不理解甚至心生怨恨,然后通过一两件事情的记叙,写出“我”的心慢慢靠近了父亲(母亲),最终知道了父亲(母亲)的爱。读多了这样的文章,阅卷教师难免产生“审美疲劳”,而且会心生疑惑:现实生活中最常见的父母之爱,难道做子女的理解起来就这么难吗?

说“同”的第二个原因是相当多的考生选择了“我走近了某位古代文人才知道他(她)的内心世界”这类题材来写。屈原、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等文人纷纷登场,但无论“我”怎么走近,留在试卷上的只能是人云亦云、似曾相识的结论。

4. 叙事失之于 “平”。

这是一个老问题。许多考生在表达上只会叙述和议论,不会描写。就本次作文看,考生对“走近了”这一过程的描写普遍缺失,这不仅使文章丧失了生动性,更带给阅卷教师“偏题”甚至“跑题”的印象。另外,不少考生在结构安排上只会顺叙,不会倒叙、插叙,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文章的生动性。

迷津指点

1. 审题要学会“推敲”。

中考作文虽然不故意设置审题障碍,但并不代表没有审题的要求和难度,同学们在审题中的“失之毫厘”,极有可能造成“离题万里”的严重后果,得分低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推敲“走近了才知道”这道作文题可以发现,它其实是以“才”连接的一个短语,一个“才”字不仅仅将题面分成了“走近了”和“知道”两个部分,更是告诉同学们,“走近了”是“知道”的前提,或者可以说,没有“走近了”就没有“知道”。

明确了这一点,同学们在写作本文时,就要重视对“走近了”这一部分内容的写作。而要将“走近了”这一部分内容写好,就要努力思考“如何走近”这一问题,表现出“走近”的方式和过程。这样,贴“走近了”的标签或直接丢掉了“走近了”,将文章写成“我所知道的××”的情况就可以避免了。

2. 立意要讲求“新颖”。

初中生要想写出立意深刻的考场作文,的确存在一定的难度,但要写出立意较为新颖的文章,还是不难做到的。一看到这个作文题,相信不少同学都会选择父母与“我”的题材来写,这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好,但如果文章立意无一例外都确定为“走近了才知道父母的爱”,就会导致“撞车”。我们认为,绝大多数家长平常就与同学们生活在一起,你们应该时刻能感受到父母对你们的关爱,如果说“走近了才知道”,势必显得别扭与矫情。况且,写作中还要凸显“心灵走近”的过程,这对不少同学而言确有难度。所以本次考场作文中,以此立意选材的考生大部分得分都不太理想。

其实,同学们只要不受平时作文思维定式的影响,即便是选父母与“我”的题材来写,也会有多种立意可以选择。因为,父母身上除了爱子女的天性外,还有许多品行值得书写。他们有自己的工作圈子、社交圈子,而这些圈子并不为子女所熟悉,做子女的有机会“走近了”这些圈子,才会知道父母在家庭圈子以外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才会知道父母身上其他可贵的品行。如果以此入文,不仅非常契合题意,而且一下子就会使以父母为题材的文章有了新意。

3. 选材要“接地气”。

本次作文可选的题材可谓包罗万象,人、事、物、景等都可以“走近”,但相当多的考生偏偏选择了“走近”古人(古代名将、帝王、谋士、文人),且大都只是将所了解的古人的相关内容罗列出来,丝毫不能体现“走近”的过程,将文章写成了“我所知道的某位古人”,从而导致偏题甚至跑题。

同学们平时要关注身边的人和事,不要一拿到作文题就向古人“求救”,须知,现实生活永远是写作取之不竭的源泉,鲜活而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文章永远是阅卷教师的最爱,所以,选材还是“接地气”为好。

例文点评

一类文:

走近了才知道

开水、酵母粉、高粱浓缩液……奶奶娴熟地制作着酒酿,酒香一点点地溢出坛子。记忆里,酒香总是弥漫着老屋,但总是令人捉摸不透。(情境引入,有色有味,更设置悬念,为下文做了铺垫)

从前,爷爷总是在饭后饮酒。他总是悠闲地躺在摇椅上,伸出手端着酒杯,小啜一口后自言自语道:“好酒!”我也曾偷尝过一口,只觉得唇齿间苦涩而又辛辣,全然没有放在坛中时那般香醇迷人。这算什么好酒?父亲带来的酒哪个不比它名贵,不比它可口?(以孩子的天真对比爷爷的享受,充满了童趣,也使故事有了张力)

爷爷喝酒却不嗜酒。他偶尔会叫来三两个好友,就着一盘油亮亮的花生米,喝着奶奶几个月前酿好的酒,谈天说地几个钟头。寂静的农家小院被一群老人的撞杯声与谈笑声调和得异常欢愉。我想,酒不过是个排忧消遣的东西罢了。(“喝酒却不嗜酒”,爷爷的酒趣平常而自足,概括得精到。“调和”一词富有生趣,由近而远,定格了美好的回忆)

日子像坛中酒一样一天天减少,老人们也在不断地变得更老,他们不来家里喝酒了,只有爷爷仍保留着饭后一杯酒的习惯。看他颤颤巍巍地端起酒杯,我有心制止,却被他回绝:“你不懂,这就是生活。”

酒是生活?(从“撞杯”到“颤颤巍巍”,爷爷的习惯仍然雷打不动,这才引出了小作者对“酒是生活”的疑惑和思考)

直到有一天,爸爸从门外进来:“爸,张老走了,要不我扶您去看看?”“那里闹得很,还是自己在家喝酒舒服。”话虽然这么应着,但我分明看见爷爷的手颤抖了一下,眼里似有悲伤淌过。他盖上毛毯,不愿再说话了。(“手颤抖了一下,眼里似有悲伤淌过”,精准的细节刻画表现了爷爷的力不从心、垂垂老矣,令人动容)

再后来,所有的人都离开了,只剩下藤椅在树荫下孤单着。院子如往常般宁静,静得令人心酸,静得令人恐惧。端起永远预留在桌上的那杯酒,我心中似乎多了些说不出的感觉。恍惚间,我仿佛看见老人们聚在一起攀谈,问你家粮食收成怎么样,问你家什么时候抱孙子,问……(情境浮现,触目伤怀)

看着手中的酒,在一步步走近中我才蓦然明白:这真的是好酒!农家的酒虽然制作粗糙,涩嘴甚至辛辣,却满含着人们的生活,着实是令人迷恋的好酒!(“走近”了酒的内涵,最终悟得了真谛)

开水、酵母粉、高粱浓缩液……妈妈也开始尝试酿酒。闻着一点点溢出坛子的酒香,我自言自语道:“好酒啊!”(酒味没有消逝,它将在一代代人手中不断传承)

总评:文章通过“奶奶酿酒”“老友相聚”“独自品酒”这一个个典型的场景,刻画了一个爱酒却不嗜酒、无限热爱生活的爷爷形象。而“我”在一步步“走近”酒的内涵后,也终于悟得了真谛。最后所表达的“酒味没有消逝,它将在一代代人手中不断传承”的意思,进一步升华了主题。文章最成功的地方是对各个典型场景的刻画,有声,有色,有味,而且注重对细节的表现,是一篇难得的考场佳作。

二类文:

走近了才知道

凛冽的寒风中,她银丝飞扬,深深的皱纹依稀可见。我迈开步子走近她,才知道,她的内心竟是如此温暖。(“凛冽的寒风”与“内心的温暖”作比,设置悬念。开头简练。但“皱纹深深”怎会“依稀可见”?)

我很讨厌菜市场,因为里面总有一股令人作呕的异味,还有一群口若悬河的卖菜大妈,聒噪不堪。(“讨厌”,暗示下文的情感变化)

有一次,我不得不陪着妈妈去买菜。(为什么“不得不”?没有交代)一走近菜市场,一股刺鼻的异味就直冲脑门,像蓄势已久的毒蛇发动攻击一般,让我避之不及。妈妈让我去买些蔬菜,无奈的我只能走马观花般地“审视”着那些菜。“姑娘,买菜啊!来来来,我这儿有最好最便宜的。”一个尖锐的嗓音兀地响起,她如见了猎物般紧盯着我。我略显尴尬,但更多的是鄙夷:没文化就是这样。(抗拒心理强烈,由讨厌气味、声音直至讨厌人,写出了现实中有些青少年脱离实际生活的真实状况)

“多少钱一斤?”我不懂装懂地拈了几根菜瞧了瞧。“不贵不贵,两斤5元。”她说着,便抓起一把往塑料袋里塞,脸上挂着很是“谄媚”的笑。“行了,就这么多吧!”我从她手里抢过袋子放到秤上。“哎,别急呀,袋子还没戳呢!”她用指甲在袋底轻轻一划,一股水流便冒了出来。“嘿,这就好了嘛!看,不多不少,正好两斤!”她笑眯了眼,指着秤大声地说给我听。我拿出5元钱递给她,然后拎着袋子迅速“逃离”。她的嗓门可不是一般的大,没素质!(再次点明“没素质”,继续强化鄙夷的心理,为下文蓄势)

我走到妈妈身边。妈妈正在买鱼,她看中了一条,只见那个小贩麻利地抄起鱼就塞进袋子里,水花四溅,转眼就将袋子拎到我们面前。“80块!”他面无表情地说。“袋子没通!”妈妈说道。“哟,我咋忘了?对不起对不起。”变脸似的,他哈着腰赔着笑脸说。(嘴脸变化之快,似在模仿《变色龙》,人物形象立现)

“为什么要扯破袋子?”我十分不解。“不扯,袋子里不就有‘水分’了吗?”“哦,我知道了……”(揭示答案,原先感情上的抗拒显得脆弱不堪)

“哎哟,小姑娘走了啊!买了不少好东西嘛!大妈送你些葱,下次再来啊!”走过刚才买菜的摊点时,眼尖的她一下认出了我,硬是扯了几根葱递给妈妈。妈妈推辞不过,只好收下了。(再次提升人物形象)

看着她笑得满是皱纹的脸,我的心仿佛被扯开了一个洞,她的笑容挤了进来,阳光般温暖着我的心。(由讨厌到感动,“我”的心终于回到了人性的本真)

我将自己的心封闭了起来,拒绝走近他人,而她的笑令我走近了她,才知道她的内心竟是如此温暖。

走近了才知道,一切的感动都来源于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只需要迈出那一步,就可以春暖花开。(最后两段可以合并、删减,更简练地收尾)

总评:本文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真实地书写了“我”买菜前后心理上、认识上的巨大变化,直面内心虚妄、无知的部分,表达了对善心善行的感激和向往,揭示了人心的温暖是要走近一步才可以知道的这一主题。文章紧密扣题,心理描写生动,如能在语言组织上更加简练,进一步考虑结构的严谨,就可以更上一个层次。

新题预测

题一:请以“我还是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不少于600字。

题二:请以“与自己较劲”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篇5:同江市中考作文600字

在毕业告别晚会上,有位同学在纪念册上写了这样的一首诗:

妈妈,我知道你爱我,可我长大了,总会离开你;老师,我知道你爱我,可我毕业了,总会离开你;朋友,我知道你爱我,可我升学了,总会离开你„„

总有离开的时候

“多情自大自古伤离别。”“何当重相见,尊酒慰离颜。”“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这些反映离别主题的古代诗歌不胜枚举,读后总是令人潸然泪下,刮动心肠。

记得我曾看过这样一个镜头:一位母亲送儿子上大学,他们当时并排端坐在候车台的地面上,两人默默面对,相对无语;火车启动了,儿子独自跨入火车,母亲在窗口向里寻望,眼眶里噙满泪花„„

每当想起这个镜头,泪水总是夺眶而出;总有离开的时候,但还是那么感人,那么令人发恸!“相见时难别亦难”,多么深刻的感受;“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多么叫人心伤的风景!

“总有离开的时候”,但还是叫人心伤,令人心痛。

其实,人生路上,有无数个送别的长亭和短亭。在这里,人们互相送别,真情对话,互寄佳愿,共绘蓝景。

“总有离开的时候”,离开前的快乐,离开后的苍凉,总是让人回味,让人留恋。

犹记得《梁山伯和祝英台》里有这样一个刻骨铭心的镜头——一幅美丽的送别图。祝英台被父亲召唤回家时,作为同窗三年的梁山伯为祝英台送行。梁山伯把祝英台送了一亭又一亭。一路走,两人互忆过去,痛谈现在,展望未来。美丽的长亭见证了两人的爱情,见证了山盟海誓,见证了沧海桑田,见证了海枯石烂,也见证了天底下最生动的场景„„

“总有离开的时候”,但还是叫人心痛,也让人感受到美丽。

《烟花记》里有言:“长亭短亭,临岐分袂,黯然销魂,悲泣良苦。”只有亲身经历过离别之人才能有所感悟,有真正的共鸣。

古代以送别为主是的诗歌,更是不计其数。如北宋计人左纬《送别》中有“客情唯有夜难过,宿处先寻无杜鹃”的美好诗句;欧阳修《别滁》有“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的真情演绎;柳永《雨霖铃》一词中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更是让人心酸,别具一番滋味啊!明末陈子龙的《三洲歌》有“相送巴陵口,含泪上舟行”一句,这些难道不是“总有离开的时候”吗?这些情节难道不让回味再

三、感受无穷吗?

现在,随着经济发展和通讯工具的发达,大家相聚与分离成为很平凡的一件事,而且相离之后的“再相见”,已经变得如此容易,如此不费心神了。人们现在可以发短信、留言、通电话,还可以通过电脑视频相见。大家把“总有离开的时候”给淡忘了,不再折柳相送了,不再扬袖擦泪了。

“总有离开的时候”,让人感受凄美,可这美丽已渐渐成为记忆了。

篇6:镇江市中考满分作文-1

有一个寒假,爸爸妈妈要我早上起来参加晨练。一直以来,对平衡木我一直很恐惧,借这个机会,我想去公园的平衡木练练。

我一只脚踏上平衡木,象征性地伸直双臂,另一只脚也跟了上去。公园的平衡木已不是很新,上面被人踩出一条光滑的银带,脚刚上去,便像用手抚摸瓷器一般无法着力。不到一两秒的时间,我便被滑了了下来。别说走,连站都站不住。

鲁莽下,接连试了几次,才渐渐明白,图呈匹夫之勇是不足以走平衡木的,惟有用点智慧才可以成功。

终于站在平衡木上了,脚底终于有了塌实的感觉,那是一种获得平衡的感觉——踏在了正确的支点上的着力的感觉。开始走了,身体向左倾,稍转,又向右倾,就这样鸭子似的,摇摇晃晃,一步一步地向前移。可也有掉下来的时候,这是需要多走几次才能解决的问题。

就这样,我学会了走平衡木,掌握了走平衡木的诀窍,找到了身体的平衡点。实际上,走平衡木也就是寻找平衡点的过程,找到了平衡点,也就能顺利走过平衡木。所谓平衡,可能就是在“不平衡”中寻找平衡点吧。

古人有句话:“大丈夫能屈能伸”。“屈”意味着忍让、等待的意思。当年韩信甘受“胯下之辱”就是最好的诠释。“伸”大有“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之意”。说得俗一点,有本事的人都会为自己的理想、志向而奋斗。是雄鹰就要翱翔天空,是花草就要欣欣向荣,是有志向的人,就要学会展示自己。“毛遂自荐”中的毛遂,平常的平凡他忍了,而一等到机会来临,就如把锥子放入口袋一般破袋而出,展现自己的能力。“屈”与“伸”便是生命的一种平衡,而它们所缠绕着的是一颗不甘于平凡的心。

篇7:镇江市中考语文满分作文:补

作文题目:《补》(命题作文)

【优秀作文】

往往是如此的,当一个人有着雄心壮志和驰骋万里的野心时,上帝就会给他以致命的障碍。是的,若一个人有着许多完美之处的时候,那么苍天就会在赐予他完美的时候也赐予他缺陷。

同样的,命运给了我智慧、温暖、善良、可爱、才华、相貌和为国为民的壮志雄心。可怜的,命运也夺去了我的完美的左腿,让我低头于别人,想想这一切,欲求完美的我拿什么来弥补!

很公平,我有一颗豁达的心,能够让我安于接受并习惯这一切,且让自己有创造奇迹的信心。如此,我并非可怜,可怜的,是母亲,她总是埋怨自己,甚至为此泣不成声。当初,是她的过失才让我得了这个病失去了健全的左腿,她没有能够照顾好我,给了我一生的挫折,是她一辈子的罪过(这一切,不曾有过任何记忆的痕迹,是我从别人那里无可知道,然后又是她一字一顿的告诉我的),我并无责怪或怨恨之意,她却无法原谅自己。我知道,我应该像别人说的那样对待我的母亲,她为我付出的何止太多。然而她总是自责,她说:这一切拿什么来弥补!

一生都不肯服输,永远都想活得体面的父亲,一辈子都高贵着、自傲着、他的一生除却我之外,应该说是完美的。而我却成了他最大的麻烦,这麻烦去不得,恨不得,只能守着。哥哥和弟弟同样是那么的出色,这一再现出我的存在是多么麻烦的麻烦。于是他拼命的挣钱,希望用物质装饰的美来模糊我这一点缺陷。意图使某些东西表现得更加完美一些。否则,言语也能杀了人的!可是越发完美的东西,它的那一点缺陷就越发明显,而这一点,我拿什么弥补!

蹒跚走在人生路上,一步一趋,一瘸一拐,两条腿不平等的距离来回缠绕脚下,一路上都是鄙夷和另类的眼神,不敢抬头。有心想要目睹这一路上的好风光,无意间望见了嘲笑的面孔,于是,有低下头,任心儿流血流泪。纵然是千刀万剐,也许就不过如此吧!又能怎么样呢?我若微笑着,他们就会伸出脚来绊我,甚至会凉了我的身体。想来,这漫漫人生路该又是多么艰辛,我毛骨悚然。流泪也好,即便是泪,落下的瞬间也曾经给了我短暂的温暖。即便是泪,也是心灵挤出的.光亮。

路漫漫其修也远,也短,远在惊天动地,无愧无悔;短在寥寥数秋,几种几收。上也罢,下也罢,纵然伤心也不怕,尤怕上不得上,下不得下。

站在人生征程的起点(随时也可能是终点),我眼睛斜视着,这路太难走。踏过的步不能倒走,流出的泪无法回收。我不去想像我若完美,因为那完美就在我灵魂伤口的深处,越美越深,几欲冰封我的伤口,可伤口失去的那部分该拿什么来弥补……

失去的自尊何以弥补,失去的信心何以弥补,错失的美丽何以弥补,错过的机遇何以弥补……一切都拿什么来弥补,一切都无从弥补。既然如此,拼命的弥补还不如珍惜现在拥有的美好,所以我努力去爱爸爸、爱妈妈、爱亲人、朋友,爱一切我爱的人和我爱的人。我试着去微笑着面对一切,微笑着欺骗自己,别人,那怕快乐得哭了、累了、痛了、心也碎了也快乐……

篇8:2014年镇江市中考作文述评

请以“走近了才知道”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自选;2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3不少于600字。

命题透视

镇江市2014年的中考作文题依然是命题作文。不同的是,题面的词语皆为平常之语,考生可谓司空见惯,没有审题障碍。

扣住题目中的每个关键词语细细推究,就会产生以下问题:谁走近了?走近了什么?知道了什么?“谁走近了”中的“谁”可以是“你”“我”“他”;“走近了什么”中的“什么”可以是“人、事、物、景”;而“知道”的内容既可以是一个事实,也可以是一个道理,甚至可以是一种感觉。这样一推究,就会发现题目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和自由度,命题者的目的就是希望考生人人有话可说,说真话,抒真情。

但是,为了实现用“中考杠杆”推进作文教学、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这道作文题还是有一定的审题难度的。

整体感知题目不难发现,“走近了才知道”是一个短语,包含“走近了”和“知道”两个部分,中间以“才”连接,这就告诉考生,“走近了”是“知道”的前提。换句话说,“知道”的内容是建立在“走近了”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写作时必须要将“如何走近的”写好,也就是一定要突出“走近”的方式及过程。

那么,“走近”的方式可以有哪些呢?

这就需要考生好好地理解“走近”这个词语了。其实,对这个词语的理解可“实”可“虚”。如果将“走近”理解为“走过去到达近前”,那就是实写“走近”;如果将“走近”理解为心理上的“接近、靠近、亲近”等意思,那就是虚写“走近”。

对“走近”这一词语的不同理解,就是对“走近”方式的思考与选择,写作时只要能凸显“走近”的过程,就没有高下之别。只不过,实写“走近”较难凸显过程,而一旦不能将“走近”的过程写出来,只是对一个事实或道理进行简单交代,就容易流于肤浅。

如果说能否凸显“走近的过程”决定了文章是否生动的话,那么“知道了什么”就决定了考生的思想境界、审美趣味的高下。“知道了什么”其实就是立意,这是所有考生动笔前必须好好考虑的。因为,“知道”的具体内容不同,价值取向就不同,理解的深浅也就不同,这就使本题具有了区分度。

当然,要写好这篇文章,一般来说还离不开对比手法的运用。因为,一个“才”字其实告诉考生,“走近”前是不“知道”的,是懵懂的,对要走近的对象可能存在误解甚至曲解,而促使状态或情感转变的关键则是“走近了”。考生行文时应该将“走近”前的这种状态或情感描摹出来,这样一来,就和“走近”后构成了对比。

评卷扫描

1. 审题失之于“粗”。

说“粗”是因为许多考生没有仔细推敲题目,忽视了“走近了”是“知道”的前提条件。一部分考生在写作时直接丢掉了“走近了”,而将作文写成了“我所知道的××”,从而直接导致跑题;更多的考生则只是在文章中贴了个“走近了”的标签,根本没有对“如何走近”的内容进行记叙和描写,写作的重心其实还是“我所知道的××”,得分自然就低了。

比如,许多考生只是将平时写过的有关父母关爱“我”的素材搬上试卷,写自己知道了父母的爱,但全文就是无法体现出“走近了”这三个字,怎么看都只是贴了一个“走近了”的标签。再如,还有不少考生写自己走近了某个历史人物或某个文学形象,但只是将自己知道的内容简单地罗列出来,根本没有“走近”的过程,这就写成了“我所知道的××”。

2. 立意失之于“浅”。

说“浅”是因为许多考生单从“好奇”的角度理解题意,审题倒是合乎要求了,但由于缺少深入的思考,立意自然也就流于肤浅。

比如,许多考生写偶遇一件热闹的事,出于好奇,走上去一看,才知道原来是××,然后不痛不痒地发一点议论结束全文,立意自然失之肤浅。

说“浅”还因为有太多的考生受思维定式的影响,认为写任何作文题,以表现父母之爱来立意总不会有错,结果“父爱“”母爱”满天飞,一时间“父母之爱”倒显得“廉价”起来了。

3. 选材失之于“同”。

说“同”的第一个原因是太多的考生选择了“我走近了父亲(母亲)才知道他(她)爱我”这类题材来写。这类文章采用的手法、结构基本类似,似乎已成套路,大多是一开始对父亲(母亲)不理解甚至心生怨恨,然后通过一两件事情的记叙,写出“我”的心慢慢靠近了父亲(母亲),最终知道了父亲(母亲)的爱。读多了这样的文章,阅卷教师难免产生“审美疲劳”,而且会心生疑惑:现实生活中最常见的父母之爱,难道做子女的理解起来就这么难吗?

说“同”的第二个原因是相当多的考生选择了“我走近了某位古代文人才知道他(她)的内心世界”这类题材来写。屈原、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等文人纷纷登场,但无论“我”怎么走近,留在试卷上的只能是人云亦云、似曾相识的结论。

4. 叙事失之于“平”。

这是一个老问题。许多考生在表达上只会叙述和议论,不会描写。就本次作文看,考生对“走近了”这一过程的描写普遍缺失,这不仅使文章丧失了生动性,更带给阅卷教师“偏题”甚至“跑题”的印象。另外,不少考生在结构安排上只会顺叙,不会倒叙、插叙,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文章的生动性。

迷津指点

1. 审题要学会“推敲”。

中考作文虽然不故意设置审题障碍,但并不代表没有审题的要求和难度,同学们在审题中的“失之毫厘”,极有可能造成“离题万里”的严重后果,得分低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推敲“走近了才知道”这道作文题可以发现,它其实是以“才”连接的一个短语,一个“才”字不仅仅将题面分成了“走近了”和“知道”两个部分,更是告诉同学们,“走近了”是“知道”的前提,或者可以说,没有“走近了”就没有“知道”。

明确了这一点,同学们在写作本文时,就要重视对“走近了”这一部分内容的写作。而要将“走近了”这一部分内容写好,就要努力思考“如何走近”这一问题,表现出“走近”的方式和过程。这样,贴“走近了”的标签或直接丢掉了“走近了”,将文章写成“我所知道的××”的情况就可以避免了。

2. 立意要讲求“新颖”。

初中生要想写出立意深刻的考场作文,的确存在一定的难度,但要写出立意较为新颖的文章,还是不难做到的。一看到这个作文题,相信不少同学都会选择父母与“我”的题材来写,这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好,但如果文章立意无一例外都确定为“走近了才知道父母的爱”,就会导致“撞车”。我们认为,绝大多数家长平常就与同学们生活在一起,你们应该时刻能感受到父母对你们的关爱,如果说“走近了才知道”,势必显得别扭与矫情。况且,写作中还要凸显“心灵走近”的过程,这对不少同学而言确有难度。所以本次考场作文中,以此立意选材的考生大部分得分都不太理想。

其实,同学们只要不受平时作文思维定式的影响,即便是选父母与“我”的题材来写,也会有多种立意可以选择。因为,父母身上除了爱子女的天性外,还有许多品行值得书写。他们有自己的工作圈子、社交圈子,而这些圈子并不为子女所熟悉,做子女的有机会“走近了”这些圈子,才会知道父母在家庭圈子以外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才会知道父母身上其他可贵的品行。如果以此入文,不仅非常契合题意,而且一下子就会使以父母为题材的文章有了新意。

3. 选材要“接地气”。

本次作文可选的题材可谓包罗万象,人、事、物、景等都可以“走近”,但相当多的考生偏偏选择了“走近”古人(古代名将、帝王、谋士、文人),且大都只是将所了解的古人的相关内容罗列出来,丝毫不能体现“走近”的过程,将文章写成了“我所知道的某位古人”,从而导致偏题甚至跑题。

同学们平时要关注身边的人和事,不要一拿到作文题就向古人“求救”,须知,现实生活永远是写作取之不竭的源泉,鲜活而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文章永远是阅卷教师的最爱,所以,选材还是“接地气”为好。

例文点评

一类文:

走近了才知道

开水、酵母粉、高粱浓缩液……奶奶娴熟地制作着酒酿,酒香一点点地溢出坛子。记忆里,酒香总是弥漫着老屋,但总是令人捉摸不透。(情境引入,有色有味,更设置悬念,为下文做了铺垫)

从前,爷爷总是在饭后饮酒。他总是悠闲地躺在摇椅上,伸出手端着酒杯,小啜一口后自言自语道:“好酒!”我也曾偷尝过一口,只觉得唇齿间苦涩而又辛辣,全然没有放在坛中时那般香醇迷人。这算什么好酒?父亲带来的酒哪个不比它名贵,不比它可口?(以孩子的天真对比爷爷的享受,充满了童趣,也使故事有了张力)

爷爷喝酒却不嗜酒。他偶尔会叫来三两个好友,就着一盘油亮亮的花生米,喝着奶奶几个月前酿好的酒,谈天说地几个钟头。寂静的农家小院被一群老人的撞杯声与谈笑声调和得异常欢愉。我想,酒不过是个排忧消遣的东西罢了。(“喝酒却不嗜酒”,爷爷的酒趣平常而自足,概括得精到。“调和”一词富有生趣,由近而远,定格了美好的回忆)

日子像坛中酒一样一天天减少,老人们也在不断地变得更老,他们不来家里喝酒了,只有爷爷仍保留着饭后一杯酒的习惯。看他颤颤巍巍地端起酒杯,我有心制止,却被他回绝:“你不懂,这就是生活。”

酒是生活?(从“撞杯”到“颤颤巍巍”,爷爷的习惯仍然雷打不动,这才引出了小作者对“酒是生活”的疑惑和思考)

直到有一天,爸爸从门外进来:“爸,张老走了,要不我扶您去看看?”“那里闹得很,还是自己在家喝酒舒服。”话虽然这么应着,但我分明看见爷爷的手颤抖了一下,眼里似有悲伤淌过。他盖上毛毯,不愿再说话了。(“手颤抖了一下,眼里似有悲伤淌过”,精准的细节刻画表现了爷爷的力不从心、垂垂老矣,令人动容)

再后来,所有的人都离开了,只剩下藤椅在树荫下孤单着。院子如往常般宁静,静得令人心酸,静得令人恐惧。端起永远预留在桌上的那杯酒,我心中似乎多了些说不出的感觉。恍惚间,我仿佛看见老人们聚在一起攀谈,问你家粮食收成怎么样,问你家什么时候抱孙子,问……(情境浮现,触目伤怀)

看着手中的酒,在一步步走近中我才蓦然明白:这真的是好酒!农家的酒虽然制作粗糙,涩嘴甚至辛辣,却满含着人们的生活,着实是令人迷恋的好酒!(“走近”了酒的内涵,最终悟得了真谛)

开水、酵母粉、高粱浓缩液……妈妈也开始尝试酿酒。闻着一点点溢出坛子的酒香,我自言自语道:“好酒啊!”(酒味没有消逝,它将在一代代人手中不断传承)

总评:文章通过“奶奶酿酒”“老友相聚”“独自品酒”这一个个典型的场景,刻画了一个爱酒却不嗜酒、无限热爱生活的爷爷形象。而“我”在一步步“走近”酒的内涵后,也终于悟得了真谛。最后所表达的“酒味没有消逝,它将在一代代人手中不断传承”的意思,进一步升华了主题。文章最成功的地方是对各个典型场景的刻画,有声,有色,有味,而且注重对细节的表现,是一篇难得的考场佳作。

二类文:

走近了才知道

凛冽的寒风中,她银丝飞扬,深深的皱纹依稀可见。我迈开步子走近她,才知道,她的内心竟是如此温暖。(“凛冽的寒风”与“内心的温暖”作比,设置悬念。开头简练。但“皱纹深深”怎会“依稀可见”?)

我很讨厌菜市场,因为里面总有一股令人作呕的异味,还有一群口若悬河的卖菜大妈,聒噪不堪。(“讨厌”,暗示下文的情感变化)

有一次,我不得不陪着妈妈去买菜。(为什么“不得不”?没有交代)一走近菜市场,一股刺鼻的异味就直冲脑门,像蓄势已久的毒蛇发动攻击一般,让我避之不及。妈妈让我去买些蔬菜,无奈的我只能走马观花般地“审视”着那些菜。“姑娘,买菜啊!来来来,我这儿有最好最便宜的。”一个尖锐的嗓音兀地响起,她如见了猎物般紧盯着我。我略显尴尬,但更多的是鄙夷:没文化就是这样。(抗拒心理强烈,由讨厌气味、声音直至讨厌人,写出了现实中有些青少年脱离实际生活的真实状况)

“多少钱一斤?”我不懂装懂地拈了几根菜瞧了瞧。“不贵不贵,两斤5元。”她说着,便抓起一把往塑料袋里塞,脸上挂着很是“谄媚”的笑。“行了,就这么多吧!”我从她手里抢过袋子放到秤上。“哎,别急呀,袋子还没戳呢!”她用指甲在袋底轻轻一划,一股水流便冒了出来。“嘿,这就好了嘛!看,不多不少,正好两斤!”她笑眯了眼,指着秤大声地说给我听。我拿出5元钱递给她,然后拎着袋子迅速“逃离”。她的嗓门可不是一般的大,没素质!(再次点明“没素质”,继续强化鄙夷的心理,为下文蓄势)

我走到妈妈身边。妈妈正在买鱼,她看中了一条,只见那个小贩麻利地抄起鱼就塞进袋子里,水花四溅,转眼就将袋子拎到我们面前。“80块!”他面无表情地说。“袋子没通!”妈妈说道。“哟,我咋忘了?对不起对不起。”变脸似的,他哈着腰赔着笑脸说。(嘴脸变化之快,似在模仿《变色龙》,人物形象立现)

“为什么要扯破袋子?”我十分不解。“不扯,袋子里不就有‘水分’了吗?”“哦,我知道了……”(揭示答案,原先感情上的抗拒显得脆弱不堪)

“哎哟,小姑娘走了啊!买了不少好东西嘛!大妈送你些葱,下次再来啊!”走过刚才买菜的摊点时,眼尖的她一下认出了我,硬是扯了几根葱递给妈妈。妈妈推辞不过,只好收下了。(再次提升人物形象)

看着她笑得满是皱纹的脸,我的心仿佛被扯开了一个洞,她的笑容挤了进来,阳光般温暖着我的心。(由讨厌到感动,“我”的心终于回到了人性的本真)

我将自己的心封闭了起来,拒绝走近他人,而她的笑令我走近了她,才知道她的内心竟是如此温暖。

走近了才知道,一切的感动都来源于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只需要迈出那一步,就可以春暖花开。(最后两段可以合并、删减,更简练地收尾)

总评:本文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真实地书写了“我”买菜前后心理上、认识上的巨大变化,直面内心虚妄、无知的部分,表达了对善心善行的感激和向往,揭示了人心的温暖是要走近一步才可以知道的这一主题。文章紧密扣题,心理描写生动,如能在语言组织上更加简练,进一步考虑结构的严谨,就可以更上一个层次。

新题预测

题一:请以“我还是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自选;2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3不少于600字。

题二:请以“与自己较劲”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篇9:2015年镇江市中考作文述评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不少于600字。

镇江市2015年的中考作文题虽然仍旧是命题作文,但只有一个字,颇有点与众不同。一般来说,命题作文的题目字数越多,限制也就越多,审题难度也就相应加大;而一个字的作文题留给考生的想象空间更为广阔,它限制少,可供发挥的余地大,更利于考生展示出自己的写作水平。

“补”,耳熟能详,看似平常,但它的的确确是一个“热”词。生活离不开“补”,无论学习还是工作,都有“补”。考生对“补”太熟悉了,以此为题,每个考生都有话说,都有东西可写。

“补”一般作为动词,指因破损或缺失而修理和添加。“补”的内容既可以实指,即物质的;也可以虚指,即精神(情感)、婚姻、文化、传统、政策法规、时间等。乍见“补”,考生脑海里会出现一连串与“补”相关的词语,比如“补课、补胎、补位、补救、补时、补人、补充”等,其实,这些词语中所涵盖的事情都可以作为写作的内容。但无论写什么,“补”都是核心词,写作时只要能交代“谁补”“补了什么”,突出“补”的方式及过程,即扣住“怎样补”来写,就可视为切合题意。

当然,选什么内容来写是与考生的感受与感悟紧密相连的,而这感受或感悟就是文章所要表达的主旨。在动笔前,考生必须考虑所写内容生发出的主旨是否自然而贴切,给人水到渠成之感,也就是“补”的内容与表达的主旨之间契合度要高,既不突兀也不别扭,显得自然而合乎情理,这是评判本次作文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立意的高下也是评判作文水平的另一要素。就立意看,本次作文还可反向立意,表达对生活中不需“补”而“补”的现象的担忧和批判,从而引发人们的重视和思考。

相较于镇江市以前的中考作文题比较适合写成记叙文的特点,本次中考作文题既适合写成记叙文,又适合写成议论文,这就使得“文体自选”的要求真正有了落脚点,也使偏爱说理的考生有了用武之地。

当然,“补”亦可作名词,指利益,如“补益”;也可以指用处,如“于事无补”。考生只要以“利益”“用处”为中心来表达,即可视为切合题意。

一、 硬贴标签

中考命题作文的写作,每年都会出现大量的硬贴标签式的作文,本次作文也不例外。许多考生所写内容基本与“补”无关,只是在结尾生拉硬拽地发一通议论,硬贴上一个“补”的标签。比如,有的考生还是将平时写过的有关父母关爱“我”的素材搬上试卷,或是记一件所谓的动人的事情,最后加上一句“想对父母补上一句‘谢谢”或“这件事情使我的心灵得到了滋补”结束全文,这就属于典型的穿靴戴帽、硬贴标签式的作文。还有的考生甚至写完事先准备好的其他题材后,硬生生地加上一句“这就是补”,让阅卷教师感到很别扭。

二、 重心偏移

既然题目是“补”,写作的核心内容就应该是“补”,要突出“补什么”及“怎样补”的,也就是要突出“补”的方式及过程。但是,实际写作中,有相当一部分考生所记的人或事表现出来的恰恰是“缺”或“缺失”,文章中凸显的只是“要补”的思想,却没有“补”的相关内容,致使写作的重心发生了偏移。比如,所记事情详尽地表现了某人道德的缺失,并对此进行了鞭挞,指出要“补德”,这就是写作的重心发生了偏移。

三、 立意趋同

“补”之内容,包罗万象,但并不是捡到篮子里的都是“菜”或“好菜”。以老师为“我”补课为题材,表现老师的负责态度;以父母买营养品或菜肴帮“我”补身体为题材,表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这类文章还是偏多了点,虽不偏题,但选材同质化,立意趋同,读多了就会让阅卷教师产生审美疲劳,想得高分自然比较困难。

四、 思维逼仄

许多考生在审题时拘泥于有形之“补”,不能打开思路,将写作的题材限定在补衣服、补鞋等过于直白形象的内容上。在他们看来,要写好“补”这个作文题,似乎只有写“补衣服”“补鞋袜”之类的内容才算是切合题意。于是,当今其实并不多见的“缝补活”纷纷登场,奶奶、婆婆、妈妈们为“我”缝补衣衫、鞋袜的文章满天飞,考生或表现她们的节俭,或表现她们的手巧,或表现她们对“我”的呵护和疼爱,殊不知,这恰恰是思维逼仄的表现。

五、 不会议论

不少考生对身边各种“补”的现象深有感触,可谓“身在其中,深知其味”,他们往往有感而发,将文章写成了议论文,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通观这类文章,却鲜有佳作,最主要的原因是考生犯了“多论点”的错误。他们不能针对一种现象亮观点、发议论,然后进行论证,而是对身边多种“补”的现象同时发表不同的观点,这自然不合乎议论文的写作要求,因为一篇议论文只能有一个论点。

一、 审题力求“准”

“补”为一字作文题。一字作文,看似限定少,但毕竟还是有限定的,同学们在审题时,万万不可忽视。这道题的限定就是所写的内容一定要表现“补”这一核心内容。比如,同学们可以将题目中的“补”理解为“补习功课”,那么,作文的主体内容就一定是表现“如何补”的,也就是“补习功课”的过程,而不是详细写自己某门学科的成绩如何差,然后得出要补习的结论。如果这样写,写作的重心就发生了偏移,就会导致偏题。所以,应对任何考场作文题,同学们首先都要审准题目,因为每一道作文题都有相应的限定范围,而相应的限定范围又决定了写作的内容。

二、 选材力求“新”

看到题目,同学们会觉得有许多事情都与“补”有关,但选什么内容来写,还是值得推敲的。因为考场作文中,你一下子就想到的事情,别人也会想到,如果直接将一下子就能想到的事情确定为写作题材,势必会造成写作内容的大“撞车”。所以,拿到题目后,同学们不妨静静地想一想,生活中除了“补衣服”“补胎”“补营养”这些有形的“补”之外,还有哪些“补”。这样,思维的触角就可能会涉及“补时”“补偿”“补充”“补救”等无形之“补”。一旦想到还有这些无形之“补”,写作的空间就会变得广阔起来,“出新”也就变得容易了。

三、 立意力求“深”

文章“意”为先,其实,立意离不开选材。好的立意,一般具有“紧”“新”“深”的特点。所谓“紧”,就是选材紧密联系实际,生发出的主旨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所谓“新”,就是选材不落俗套,立意“与众不同”;所谓“深”,就是选材似乎寻常,揭示的主旨却发人深省。要做到这几点,同学们就需要在平时学会观察和思考,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

当然,考场上能想到不落俗套的题材固然好,但这似乎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如果只能想到平常甚至俗套的题材怎么办?我的建议是:别忙动笔,好好想想能不能翻出新意。

比如,就“补”这篇作文而言,同学们如果一开始就将选材限定在“补习”或“滋补身体”这类题材上,立意自然脱离不了表现老师的负责态度或父母对“我”之爱的窠臼。但是,如果同学们能从这些司空见惯的“补”中,敏锐地觉察到有些“补”其实是多余的,属于不需“补”而“补”,其立意就不同一般了。如果同学们还能进一步从这些现象中想到真正该“补”的东西却“未补”,立意就趋向深刻了。

四、 文体力求“清”

本道作文题的第一个要求是“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所谓“文体自选”,就是同学们可以在记叙文、议论文甚至说明文等诸多文体中任选一种,一旦选定了文体,就应按相应文体的格式要求进行写作,阅卷教师也会以相应文体的评判要求进行评判。所以,同学们一定要清楚所选文体的格式要求,如果选定议论文,就要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谨防“以叙述代替议论”,而且切记一定要有一个中心论点以及论据和相应的论证过程。

一类文:

素描纸上,一条老街延向远方。

添添补补,却总觉得少了什么。(牵“延”出思绪,自然地引出“少了什么”——该“补”)

我坐在窗边,握笔的手随意勾勒着,出神地望着老街的轮廓,思绪被拉长,穿过画纸,来到久违的老街……

那时,我正读二年级。放学铃刚打响,一阵嘈杂的声音便涌出校门。我牵着朋友的手,在路边买了串糖葫芦,边咬着甜甜的糖葫芦,边兴奋地谈论着天空中飞过的一只鸟,或是形状奇特的一朵云。身后传来小伙伴的呼唤声,我们嬉笑着融入他们,在回家的路上说说笑笑,从花仙子聊到奥特曼……那时的老街漾满了稚嫩的欢笑。(“涌”出,童声喧嚣,可谓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漾满了”“欢笑”的老街是无缺的——无须“补”)

后来,有了校车。虽少了自然的乐趣,小伙伴却仍在,欢声笑语依旧。那时,老街被从校车窗口飘出的欢乐充满着,一如以前。(从“漾满”到“充满”,这样的老街仍是美好的,为下文之“补”蓄势)

再后来,我升上了初中。一次偶然经过老街,它仍旧繁华,却深深地孤寂着。街上蹦跳的身影已然无踪,校门前,各色的私家车早早地候着,似一张张黑不见底的口,将孩子们生生吞下。他们神情麻木,让人不忍。风吹响路边的梧桐,“沙沙沙”,似是老街的叹息。(“深深地孤寂着”的老街发出了“叹息”,仅仅是“叹息”少了孩子们“蹦跳的身影”吗?)

我若有所悟,提起手中的笔,唰唰两下,勾补出一群如风筝般晃荡的孩童。老屋蜿蜒,像极了笑。

一时竟有些痛心,这,只能是纸上的景象吗?(缺了什么?“补”上去!纸上的“老屋”似乎“笑”了。然而,再不能见的“痛心”才真正引发了思考……)

不知何时,家长将孩子的翅膀剪下,将他们置于神案上,日日供养。细致的呵护,使得孩子们渐渐忘了思考,忘了挣脱,忘了飞翔。他们忘了回忆。而老屋,忘了忘记。(老街失去了孩子们,是因为无限“呵护”下的孩子们失却了“思考”,不懂“挣脱”,更不会“飞翔”;他们忘了老街,老街自然也就失去了富有生命的灵魂。这样的缺失,如何去“补”?)

“少年强则国强”,梁启超多年前这么说过。“少年无魂则国无魂”,多年后,我如是说。若一个国,失去了飞翔的双翼,失去了欢声笑语,失去了源泉与活力,如何谈得上强呢?(由梁启超的名言引申到对“一个国”之未来的忧思,立意不可谓不高)

我希冀有一天,社会能补给人们一段回忆,补给老街一个未来。那天,或许我会站在老街的面前,笑着朝它招手,说声“好久不见”。(美好的希冀道出世人的共同愿望,一声问候触动了我们回忆的痛处。平淡收尾,意味悠长……)

总评:本文立足于“补”,切题巧妙:由画笔下的老街“若有所失”勾起对往昔的回忆,渐渐引出老街失去了孩子们的欢笑,于是情不自禁地去“补”;然而令人痛心的是,这似乎仅仅只能“补”在画纸上。由此,小作者引发了更深层次的忧思:倍受呵护的孩童如何失去了“思考”“挣脱”“飞翔”的能力?而这样的下一代又如何能赋予老街以灵魂,赋予国家以希望?最后,小作者再次美好祝愿,暗示全社会都应该来“补”上这一份缺憾。

立意深刻,内容丰富,引发深切的社会共鸣,是本文尤为出色的成功之处!

审题准确,切题精巧,实写“补”的原因和过程,且不露痕迹,令人赞叹!

用词精准,感情真挚,写出了几乎属于每一代人的共同体验,只是这份美好早已远去,更能激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考场作文,行文如此流畅,实在是难得的佳作!

二类文:

“补!”“为什么不多补点?”我又听见了来自电脑前的咆哮。真奇怪,股市一路飘红,我的心情却跌至了谷底。(巧妙对比,引出父母补仓时的狂热和孩子的失落心情)

爸妈最近当真是发了“股”疯,成天“运筹帷幄”,自然也就顾不上我了。“去外婆家吃饭吗?”我有些想外婆了,弱弱地问道。“嗯……姨娘在呢,走!”妈妈先是犹豫了会儿,但一想到“股神”姨娘“莅临指导”,不由得一阵激动。

“好不容易聚一次,来!”外婆笑着招呼我们,端上一盘盘热腾腾的饭菜。外公笑着从房间里跑了出来,招呼着大家挪桌子、搬凳子。一时间,家里充满了阔别已久的暖意。

大家一边大享盛宴,一边大谈回(当为“国”)家大事。外公神采飞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乐得我们合不拢嘴。我沉重的心渐渐放了下来,似乎补充了一丝温暖,让我得以从寒冷中挣脱开来。(“招呼”“端上”“跑”“挪”“搬”,一连串的动作显示了一派热闹的家庭聚会场景;看似“补充了一丝温暖”,实则暗示必有变化)

可是不料,我最不愿意听到的话题终于还是被搬到了餐桌上。“最近跌得厉害啊,补点进仓吧!”姨娘漫不经心地抛出一句,妈妈一下子来了劲头,滔滔不绝地大谈股市。外公的笑刹那间凝住了,原先想要说出的话在一片嘈杂声中咽回了肚里。她们在股市上渐起争执,一时不可开交。菜渐渐凉了,一丝冷意慢慢爬上我的心头。我瘫坐在沙发上,沉默不语。(“凝住了”十分传神,传递出外公的失望、愤懑。刚才的“热”与现在的“冷”对比,菜冷,话冷,心冷,亲情的缺失不言自明)

外公冷冷地走开,顺势带上了房门。一句话仿佛撕裂了恒久的亲情,一点点温暖,从伤痕处渐渐消散。(“一句话仿佛撕裂了恒久的亲情”,表达略微有点过)

“妈妈,我们能不能不提股市了?”我小心地吐出几个字来。妈妈先是一愣,随后看了看周围,久久没有说出话来。

“去江边走走吧,现在还早。”我提议,辞别了外婆。爸妈终于还是答应了。(“辞别了外婆”和“爸妈终于还是答应了”,顺序上应调整)

走在江边,我,我的爸爸,我的妈妈,他们没有作声,可我分明看见他们的脸色凝结成冰,那么冷,冷得令人窒息。微寒的风吹过我的脸庞,我抬头望着满是阴霾的天空,不知何时才能看见太阳。(再次“凝结”的,是爸妈的愧悔、孩子的压抑,意味着他们的思想认识必将产生新的变化)

他们走得越来越慢,终于停住了。“你说,我们是不是太久没有关注身边的人了?”妈妈小声地问爸爸。很久,似乎时间都凝滞了。爸爸低下了头,默默地抽起烟来。(这一次的“凝滞”,却是妈妈激发出的对家庭亲情的思考,并迅速将其转变为试图“补”给孩子的行动)

“今天我们不急着回去了!多久没陪你啦!都补给你!”妈妈笑着对我说,大步地往前走。

我们坐在江边的台阶上,享受着久违的夕阳的温暖。(刚才还是“满是阴霾的天空”,怎么一下子就出现了夕阳呢?)这温暖一点点照进我的胸膛,我知道,这是爸爸妈妈给我的一点点弥补,小心地补好我内心的伤痛。

“我们总在股市中补自己流走的钱财,却不曾想过,原来,拥有亲情,我们永远不是一无所有。”妈妈笑着呢喃着,将脚边的一块石子踢向了远方。(将“补钱财”与“补亲情”联系起来,思考以何为重)

“妈,等我中考结束,你不准再炒股了!”“好,一言为定!”妈妈笑着答应,我却分明看见她眼里闪着泪花。

“爸,等孙子中考完,我们好好聚聚。”妈妈拨通了外公的电话,我听到,电话那头的外公也笑了,久违的温暖装进了我们的心里。

原来,我们,这一家人,都在小心地补着彼此间的伤痕与缺憾。

“哎,儿子,要是你老妈哪天又犯糊涂,财迷心窍了,怎么办?”爸爸问。

“没事,我们一块儿将这份爱——补好。”(两次提到“久违的温暖”,“补”上了亲情的“伤痕与缺憾”,充分点题)

总评:本文巧妙地选择了很多父母因疯狂“补仓”而忽略了亲情这一题材,以真实可感的笔触道出了一个长久缺失温暖的孩子的心声。情节设置不追求奇巧,但讲究起伏,一热一冷之间,对比效果明显。再加上恰到好处的心理刻画,将一家人迥然不同的心境和最终走向反省并互相关怀的过程刻画得淋漓尽致。结尾再次点题,结构严谨。如果个别细节能再做斟酌,文章质量当会更高。

题一:请以“我还是变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不少于600字。

题二:请以“终于放心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上一篇:养蚕续记作文下一篇:年总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