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 王安忆《长恨歌》

2024-04-18

评 王安忆《长恨歌》(通用8篇)

篇1:评 王安忆《长恨歌》

《长恨歌》王安忆

《长恨歌》,当代中国著名女作家王安忆的长篇代表作之一,1995年发表于《钟山》杂志,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并且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本书中,一个女人四十年的情与爱,被一支细腻而绚烂的笔写得哀婉动人,其中还交织着上海这所大都市从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沧海桑田的变迁。生活在上海弄堂里的女人沉垒了无数理想、幻灭、躁动和怨望,她们对情与爱的追求,她们的成败,在我们眼前依次展开。王安忆看似平淡却幽默冷峻的笔调,在对细小琐碎的生活细节的津津乐道中,展现时代变迁中的人和城市,被誉为“现代上海史诗”。

内容梗概

《长恨歌》讲述了一个女人四十年的情与爱,被一枝细腻而绚烂的笔写得哀婉动人,跌宕起伏。四十年代,还是中学生的王琦瑶被选为“上海小姐”的第三名,被称作“三小姐”。从此开始命运多舛的一生。做了李主任的“金丝雀”,使她从少女变成了真正的女人。上海解放,李主任遇难,王琦瑶成了普通百姓。表面上日子平淡似水,内心的情感潮水却从未平息。与几个男人的复杂关系,想来都是命里注定,也在艰难的生活与心灵的`纠结中生下女儿薇薇并将她抚养成人。八十年代,已是知天命之年的王琦瑶难逃劫数,女儿同学的男朋友为了金钱,把王琦瑶杀死,使其命丧黄泉。

在王安忆的笔下,上海的弄堂也是有灵魂的,这灵魂也是一个少女的形象——王琦瑶。王琦瑶闭月羞花,着阴丹士林蓝的旗袍,身影袅袅,漆黑的额发掩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单看这些,王琦瑶与经典恋爱故事中的女主人公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别忘了,王琦瑶是典型的上海弄堂的女儿,她的心是上海弄堂的心。如果读者希望在王琦瑶身上,或者在《长恨歌》里看到纯粹的美,纯粹的爱,那他免不了会失望的。《长恨歌》里的一切都是现实的,而一切现实都是免不了要让人失望的。

篇2:评 王安忆《长恨歌》

思想主题:

1.时间的历史

《长恨歌》笔下的历史与重大事件没有太多的联系,它只是时间的历史。王安忆用细腻唯美的笔法极力渲染上海各历史时期迷漫于空气中的不同气味、不同氛围、不同感受,她努力表现的是各个历史时期中特定个人的生存状态、精神面貌、趣味取向,于是她笔下的历史与人物都那样平实、真切、普遍,给人亲切感。

2.生活与人生的困境

尽管王琦瑶一直在为幸福奋斗着,但生活并不如意,与她有纠葛的男人一个个地离她而去,剩下她孤独地活着,那么冷清寂寞。而对于冷清与寂寞似乎每个人都是不可避免的,不管是否有配偶相伴,儿女相随,心与心间总会有着一定距离。某个下午或黄昏,在某个地方独自站着,冷清与寂寞便如潮水般袭来。

3.悲剧美学

《长恨歌》里的人物活得基本上都很辛酸,程先生将丽莉很努力地为所爱之人付出,到头来却竹篮打水一场空。而主角王琦瑶虽找到自己所爱,但康明逊还是拗不过世俗的力量离她而去,而与其它几个男人的纠葛也终以分手告终。而对这一个个悲剧作者并没有刻意去渲染,让它达到悲恸的效果,而是自然而然地描述生活中的一连串不如意,让人淡淡地感伤,从而给人予真切感。

4.对幸福的追求

王琦瑶一生尽管并不如意,但却一直在追求着自己的幸福。作为有着虚荣心的她为了物质上的满足甘愿做李主任的“金丝雀”。到了康明逊则是出于两情相悦而与康结合。老年时与老克腊的畸形恋与其说是爱还不如说是出于对寂寞的排解。而这几个男人中无论是哪一个都有对情欲的追求。不管是出于爱情,还是对物质的追求,还是对寂寞的恐惧,或是对情欲的满足,对于一个平凡的人而言都是正常的。尽管其中有着不可认同的成分,但总体上主人公还是敢于大胆追求自己幸福的人。

尽管《长恨歌》有着众多的闪光点,但也有其不足,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上。

1.情节的拖拉

小说开篇是四大节的散文式描写,直到第五节才引出主人公王琦瑶,而故事情节是第二章才开始出现。在后面的章节中同样出现类似的状况,如对邬桥的.大篇幅描写后才引出主人公与阿二的故事。尽管作者的描述如工笔画般细腻且精致,其目的是为了很好地表现人的生活环境,但过分地描述会让读者厌烦,不易激起读者的兴趣。

2.突兀的结尾

尽管王琦瑶的一生并没有太多的欢乐,但她始终乐观并坚强地活着,作品让她的生命在暗杀中结束,显得太唐突。如果作者要渲染王琦瑶的不如意尽而达到悲剧美的效果的话大可让她在孤寂中慢慢死去,让一个社会流氓为了金钱把它掐死,让人摸不着头脑,觉得情节过于刻意。

篇3:王安忆《长恨歌》的精神内蕴

关键词:小说《长恨歌》,精神内蕴,市民群体,开放精神,经典文化

作为王安忆的成长地, 上海是她最钟情的城市, 对她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学创作的精神家园, “她从这个丰富的经验世界获得源泉和灵感, 向人们倾诉她难以割舍的上海情结……与上海的精神联系贯穿了她所有的创作……”。[1]在她细腻自然的笔触下, 流淌的是对上海的绵绵深情, 以及对这个城市文化精神的深刻理解。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的《长恨歌》, 是她小说创作凸显成熟风采的重要代表作, 其中王安忆赋予小说的上海市民文化精神是作品的一大闪光点。她在其散文集《漂泊的语言》中谈到“上海味”时说:“我所要说的‘味’绝不仅仅是将‘你’说成‘侬’……将‘缺心眼儿’说成‘二百五’或‘十三点’。也不仅仅是指石库门弄堂的宁波阿娘浦东阿嫂。而是包括了这地方的生存状态、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念, 大概可以称作‘文化’的那种东西……”[2]不可否认, 王安忆将“上海味”完美地融入了作品当中, 我们看到的绝非是生硬的做作的为了表现上海而拼凑的城市图景, 而是深入到城市骨髓, 对上海市民文化把握到位, 并以细腻的笔触慢慢地在展开故事的同时浸润于读者心田的文化精髓。可见, 小说《长恨歌》不单单是王安忆对上海情感宣泄的产物, 抑或是一首激昂的城市赞歌, 它的背后隐藏着更为深刻的精神内涵。

一、对市民群体的关注

关于《长恨歌》, 有不少误解。很多人将其看做是女人与城市的故事, 更有甚者将其视为一部言情小说。其实不然。王安忆在采访中曾表示, 这部作品中是有着批判现实的立场, 非常现实。经由媒体炒作之后, 作品变了味儿, 对此她十分无奈。她对扣在《长恨歌》身上的“怀旧”的帽子也表示否定, 没有经历那个时代, 又从何怀旧呢?只因为小说在上世纪90年代跃入人们的眼帘, 所以也就难免会被卷入这怀旧的热潮中, 情有可原, 但又身不由己。

王安忆在创作中十分注重生活与小说的关系, 她的内心有着一些沉甸甸的、深刻的东西想要表达, 但是那种现实之上的书写不是她所擅长的, 所以她极力寻找着一个日常化的外部形式, 这样才能使作品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长恨歌》便是如此。较之于史诗般的宏大叙事, 王安忆将目光更多地停驻在上海市民的琐碎人生, 以及那随着岁月流逝而日积月累下的切肤之感上。在她看来, 上海的文化价值和风尚是在市民的日常生活中展现的。但是, 这并不意味着上海市民阶层只是王安忆思想内核的外衣, 它不仅仅是表现的手段, 而是内容与形式的二元统一。综观王安忆的作品, 大部分都将视角对准市民的生活, 可见她对市民阶层的关注由来已久。而《长恨歌》将这样一种“草根关怀”推向了极致。市民这一群体是渺小的, 甚至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地位, 在政治、历史面前, 他们更是“不值一提”了, 有时代的大手操控着他们的生活, 他们只能无奈地承受命运的摆布。但是, 在王安忆的眼中, 市民群体有着独特的历史魅力。市民的日常生活是涓涓细流, 一点一滴地慢慢汇入历史的海洋。社会、时代的变迁不是凭空而来的, 最后的证据就在那日复一日的小生活里。这是逃不去、抹不掉的“记录”。他们确实是最平凡的, 但绝不是无用的, 恰恰相反, 他们是城市的齿轮, 是时代的证人。

作者选择淡化小说的政治意识, 锁定平民视角, 并非想要反叛主流叙事, 而是企图抓住社会稳定的内核。市民阶层距离时代政治风云较远, 但并非处于隔绝的状态。相反, 大时代的影响是逐渐渗透到市民阶层的精神领域中的, 并在日积月累、不知不觉中形成独特的“民间精神”。这样的文化积淀是最真实, 也是最宝贵的, 是难以被动摇和改变的。王安忆完整地、独立地保留她钟爱的市民生活, 呈现原汁原味的市民文化, 为的就是从这样“原生态”的文化中提取出真正代表社会、时代的精神内蕴。《长恨歌》是一个舞台, 它展示了市民群体的地位与力量。在华丽的都市风景背后, 有太多值得我们思考。

王安忆是一位满怀“世俗心”的作家。她童年时代在上海里弄的生活给了她丰富的素材, 那里的油盐酱醋茶是她写实的基石。尽管她坦言小说第一章中对40年代上海的描写是虚构的, 是一种“想当然”, 但是整部作品中浓郁的市民气息是无法完全虚构的。人物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 甚至是微妙的心理变化, 这些都不是她捏造的, 而是生活环境在她记忆中编织出的图景, 有些或许已经成了“无意识”而不自知。她写市民的生活, 不是作为局外人, 而是站在见证人和亲历者的立场上, 为的就是关注市民的生存观念和精神走向, 探求思索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洞察明晰整个社会的变迁和发展。

二、对开放精神的宣扬

上海是一座拥有众多移民的城市, “既有新生的力量, 又有怀旧的气息, 而这种旧的道德观念和新的道德观念之间发生碰撞时, 就容易产生灿烂的火花”。[3]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都市文化与乡土文化在这样一个兼容并包的城市领域中相互交融, 从而形成独特的上海文化。身处于其中的王安忆自然会备受感染, 她虽然不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 但是“外乡人”的身份正好可以让她全面地、辩证地看待上海, 既有客观的审视, 又有主观的情感, 恰到好处。《长恨歌》中的王琦瑶虽不出身于富贵人家, 但是从来都走在时尚的前沿, 她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强。她不是盲目地接受, 而是以一双挑剔的眼睛去选择, 算得上是“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一个普通的王琦瑶尚是如此, 整个上海就更不用说了。此外, 王琦瑶作为一个未婚妈妈, 带着女儿薇薇在平安里生活, 这种境况在一般人的想象中应该是举步维艰的。因为未婚先孕是一件不光彩的事, “人言可畏”也是历来如此, 更何况还有经济上的压力, 所以这日子定是不好过的, 但是她们却依旧过得有滋有味。这里面就体现了上海市民的宽容。这里的小市民文化程度不高, 却能够包容这对母女, 让她们平静地生活下去。这是上海市民文化在世俗观念上面的外化, 即使是放在当今社会中看, 也是难能可贵的。

对一种城市文化的领悟, 离不开城市发展的历史脉络。自1843年开埠以来, 上海便逐渐成为一座港埠城市、移民城市, 因此上海文化被印有开放性、多元化的鲜明特征。“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这是对“海派”文化最好的诠释。上海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很多外来因素的影响, 正是因为文化胸襟的博大, 才会有今天如此绚丽的上海。上海是发展中的城市, 开放与包容是上海前进的持久动力, 上海世博会就是典型的例子。文化的聚集、交流和碰撞, 让上海展现着勃勃生机, 这一股股新鲜血液让这座城市一直年轻下去。

《长恨歌》创作于上世纪90年代, 正是社会经济体制变化, 新旧时代交错的关键时期。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 会出现很多不稳定因素。人们精神思想上的变化也会尤为活跃。王安忆面对这样的时代, 有着自己的思考, 她对文化价值取向也有着自己的选择和坚持。一方面, 她受上海文化的影响, 紧跟时代步伐, 为开放交流摇旗呐喊, 期盼文化多元化。另一方面, 在众多外来文化的冲击下, 上海逐渐丧失了自己的个性。人们对新事物、“洋玩意儿”的追捧, 经典的上海文化被忘却了, “上海由一个颇具个性色彩的精细、安闲文化形态, 在向一致的格式化方向转变”, [4]这是王安忆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 她写下这曲《长恨歌》, 为了纪念, 更为了守护。

三、对经典文化的守护

提到上海, “怀旧”二字总是浮现于脑海。欧式建筑, 大钟楼, 经典的月份牌, 有着迷人曲线的波浪发梢, 小花图样的旗袍, 弄堂深处的阿婆或许还在讲着她年轻时的故事……这些场景如今依旧存在。在我看来, 上海的可爱之处就在于当人们被时尚迷乱了眼时, 它又从骨子里冒出怀旧的气质, 让人们在追求现代的同时也忘不了过去。尽管王安忆意不在于“怀旧”, 但是故事本身一直散发着浓郁的怀旧气息。她笔下的上海不是如今的上海, 而是她头脑中挥之不去的模样, 是她记忆和想象中的上海图景。所以, 王安忆让王琦瑶在重复着旧上海生活的过程中不断怀念旧上海的华丽。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旧上海的那些人和物的浓厚兴趣, “那个在听老唱片的……那个在摆弄‘罗莱克斯’一二零的;手上戴机械表, 喝小壶煮咖啡, 用剃须膏刮脸, 玩老式幻灯机, 穿船形牛皮鞋的……”, [5]“那屏障般的乔治式建筑, 还有哥特式的尖顶钟塔……再有那山墙上的爬山虎, 隔壁洋房里的钢琴声, 都是怀旧的养料”。[6]这些描述饱含着作者对被人们逐渐淡忘了的精神文化的怀念, 在声声叹息中渲染了对过去优雅的生活方式悄然消失的惋惜和遗憾。那些王安忆钟爱的旧上海的文化精髓在慢慢地流逝, 那个精致的、讲究的年代似乎也渐行渐远了。王安忆丝毫不掩饰自己对后来“流行”的不屑:“一窝蜂上的, 都来不及精雕细刻。又像有人在背后追赶, 一浪一浪接替不暇。一个多和一个快, 于是不得不偷工减料, 粗制滥造, 然后破罐破摔。”[7]这不仅道出了“流行”的实质, 而且说出了现代生活的“快餐化”, 忙碌和盲目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粗糙, 越来越没有了光彩。

如上文所言, 王安忆目睹着上海正在“格式化”的过程, 她心痛于这个城市文化个性的日益丧失, 担心代代承传的上海文化精神的生命之源也将毁灭, 所以她要用笔留住她钟情的老上海的一切。王安忆把自己对旧上海的怀念刻意地埋藏在王琦瑶的生命里, 想要表达对一种经典文化的眷恋。这是她发自内心的渴求, 不是为了肤浅的情调, 也不是追随“怀旧”的热潮, 而是真诚地呼唤一种文化的回归。上海之于她, 是成长地, 更是精神家园。所以, 她自然要维护家园的“宝贵财富”, 她的笔便成了守护上海文化的武器。王安忆将对经典文化的留恋恰当地镶嵌在了这个上海故事中, 《长恨歌》承载着她心底的无奈、担忧、眷恋和不舍。当然, 还有一种强烈的文化警示作用。

其实, 对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支持和对文化历史传承的守护, 都不是绝对的, 更不会是对立的。上海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 它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可取代的作用与意义。老上海是底蕴, 新上海是活力, 这两者本身是没有对错优劣之分的。我们对于文化片断的褒贬之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主观情感或者文化背景的影响, 有时难免会有偏失之处。所以, 面对文化, 尤其是如此绚丽的上海文化, 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顺应时代的潮流, 在保留住珍贵的文化之“根”的同时, 创造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 让其全面、健康地发展下去, 实现历史传统与城市个性的有机结合。

王安忆的《长恨歌》在多年以后俨然已经成为上海的一个符号, 但是她寄予作品的远远不止这些。如果只是单纯地再现一种城市文化, 作品的魅力将非常有限。那么是什么让作品始终闪耀着夺人的光芒?是现实的折射, 是动人的文辞, 还是独特的风格?王安忆认为小说是一个人的“心灵世界”, 而这个“心灵世界”的价值就在于“开拓精神空间, 建筑精神宫殿”。[8]也就是说, 作品要给人以思考的力量, 推动着读者去延伸精神的深广度。虽然很多情况下, 我们是从作者的经历、体验出发, 剖析作品的精神内涵, 但是最终目的是借由其心灵世界走向自己的精神王国, 进而指导社会中的多种因素。由此, 现实世界的构筑会得到新的发展, 从而进一步激励精神世界的拓展。

参考文献

[1]吕君芳.抹不去的上海情结——关于王安忆的小说与上海.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1, (1) :19-21.

[2]王安忆.漂泊的语言.北京:作家出版社, 1996:389.

[3]董爱霞.女人城市历史——从文化的角度解读王安忆的《长恨歌》.安徽文学, 2008, (6) :212-213.

[4]文春凤.王安忆小说中的城市理想.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8) :139-140.

[5][6][7]王安忆.长恨歌.北京:作家出版社, 2000:319.

篇4:王安忆《长恨歌》技术故障举隅

王安忆喜用量词“一股”,并非始于也不止于《长恨歌》。喜用指的不是数量,而是指不该用也硬用。《长恨歌》共使用了六十八个“一股”,大致可分两类:

A.写客观

(1)它们其实是一股不可小视的力量,有点“大风始于青萍之末”的意味。

(2)穹顶下有一股荒凉的气息扑面而来。

(3)这房间里有了一股欣欣向荣的气象。

(4)可那威严的姿态,却有一股令人敬畏的气势。

(5)尤其是在那种悠闲的下午,这叫声便传远,有一股殷切的味道。

(6)带了一股胸腔里的啸音,是哮喘的症状。

B.写主观

(7)上海的弄堂是性感的,有一股肌肤之亲似的。

(8)暗底里生畏的,却是有一股噬骨的感动。

(9)早晨的揭开的花窗帘后面的半扇窗户,有一股等待的表情。

(10)不知从何而起的一股辛酸,一下子溢满了胸口。

(11)心里忽就有了一股陈年老事的感觉,是往下掉的。

(12)阿二心中突兀而起一股悲恸之情。

以上例句其实很难分清作者是用“一股”来定量主观还是客观,因为在量词“一股”后大都跟着主观性的修饰语。虽然六十八个“一股”散见于长篇的海洋,但对语言文字稍具敏感的读者,便会感觉它们“一股股”涌到眼前,原因就在这些“一股”大多可省,不可省的亦可改用其他量词,如例句(3)可改成“一派”,例句(4)可改为“一种”。小说中使用“一种”比“一股”高出六个。但“一种”不像“一股”那么具象,适用范围较大,因此也不引人注目,而“股”字较具象,搭配不好便不伦不类,比如“一股噬骨的感动”,改用“一阵”更妥。

小说中其他的“一股……”,下面用省略形式展示:

一股饥不择食的慌乱劲儿;一股失而复得般的激动和欢喜;一股因烦躁而起的凶蛮之气;一股隐隐的却勃勃的生气;一股同心协力的精神作用;一股朴素敦厚的享乐之风;一股临驾于一切的空气;一股无奈挣扎的表情;一股不祥的灾祸之气;一股稳熟亲近的气氛;一股如临深渊的心情;一股压抑着的心声;一股幽秘的气息;一股认真的悲怆;一股小女儿情态;一股挣扎与不屈;一股难言的凄婉;一股暗中的活跃;一股报复的痛快;一股娟秀之气;一股感人的意味;一股时代潮流;一股高贵气质;一股热闹劲;一股温煦;一股委屈;一股体贴;一股同情;一股惶惑;一股坚韧;一股快乐……

无论是客观事物还是主观感受,王安忆均以万能的“一股”对付之。这究竟是无意识的惰性使然,还是刻意为之?在王安忆的其他作品中,也有大量“一股”的类似用法。比如小说《妹头》出现三十六次“一股”,大都与《长恨歌》雷同,仅举不同的五例:一股嫌恶和羡慕夹杂的感受;一股轻灵的稚气;一股勃勃的兴致;一股疾疾的动力;一股忧伤。

其他作品中还有:一股含蓄的潮湿;一股空虚感;一股说不出的失望;一股绵密而柔和的沙沙声(《我爱比尔》);一股凄戚;一股温吞吞的河(《小鲍庄》);一股凶恶的念头;一股欢欣鼓舞的活力;一股无名的狂躁;一股说不出来的荒凉;一股抹不去的清静秀丽;一股预感;一股知觉;一股欲念;一股不安静的欲望(《小城之恋》)。

这些“零件”的罗列足以证明,条件反射般地使用“一股”,是王安忆不假思索的行文习惯。语言是作家风格的组成部分,但像王安忆这般沉醉于“一股快乐”之中,即使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也绝不是好风格。真正的大作家都非常警惕自己的思维惯性,因为顺着惯性只能使思维不断滑入习惯的窠臼。精妙独到的词语频频亮相尚且令人气闷,何况出了技术故障的习惯用语反复现身,只能让人厌烦。词语不过是辞章的最基础部分,基础不良,作品的大厦无论建得多么宏伟壮观,哪怕暂时获得文学大奖也枉然,“史诗”得历史说了才算。

(二)

《长恨歌》首页仅十四行三百八十八个字,却有三个“……似的”句式,八个“……的”句式,还有二十一个“是……”句式。“是……”句式中最败坏阅读兴味的一类,第一页上竟然就有两句:

(13)它是这城市背景一样的东西。

(14)是文章里标点一类的东西。

无论前一句的描述,还是后一句的暗喻,加上“的东西”三字,描述就变得不精确,暗喻也少了许多妙味。还有不少这类暗喻,如:

(15)鸽子是这无神论的城市里神一般的东西。

(16)人是灯影那样的东西。

(17)她们的花容月貌是这城市财富一样的东西。

(18)外乡人的衣服是羽衣霓裳,天边晚霞那样的东西。

有人批评王安忆太啰嗦,且不说内容的琐碎,仅这些句子的表达就够啰嗦,“是……的东西”既未增加思想内涵,也未增添语言色彩,全可视为句子的赘疣。

《长恨歌》中类似的程式化句式还有如下几种:

句式A“……里的一个……”:

(19)她们俩却是这漠然里的一个活跃。

(20)这也有些像置办嫁妆,是茫然的前途中的一个握在手。

(21)红盖头动了一下,抚着她的脸,是这一下午的紧张里的一个温柔。

“一个握在手”这种故意奇崛的单音节组词法,似乎故意要把读者的一口气噎住,呛你一下,奇而不妙。更有下面这样表达的:

(22)结婚礼服的白可是百感交集,有千万句话要说,终还是哑口无言,其实最是你知我知,天知地知,是善解里的善解。

(23)她是万紫千红中的一点芍药样的白;繁弦急管中的一曲清唱;高谈阔论里的一个无言。在这不夜城里,要就是热闹,否则便是寂寞里的寂寞。

“寂寞里的寂寞”简直有点小儿无赖相。偶一为之还觉新鲜,一而再便有技穷之嫌。

句式B“……的样子”或“……的意思”:

(24)院里的夹竹桃伸出墙外来,锁不住的春色的样子。

(25)屋脊连绵起伏,横看成岭竖成峰的样子。

(26)等待也是无名无由的等待,到头总是空的样子。

(27)场里的蛋饺肉丸上下翻滚,也是乐开花的样子。

(28)镜头里的世界是另一个,经过修改和制作,还有精华的意思。

(29)美是凛然的东西,有拒绝的意思,还有打击的意思。

(30)白果的苦香,有一种穿透力,从许多种有名或无名的气息中脱颖而出,带着点醒世的意思。

(31)这城市的时尚,是带些埋头苦干的意思。

“……的样子”与“……的意思”在小说中出现多达一百四十次和一百零五次。“样子”太多,“意思”不明,比如“带些埋头苦干的意思”的时尚是什么样子?作者这样写究竟有什么意思?吊读者胃口是可以的,但吊胃口的应该是语言背后的精神意蕴,而非夹生且故障连连的表面文字。

句式C“……似的”。这是小说中更常用的一种句式,先看首页上的三句:

(32)那暗看上去几乎是波涛汹涌,几乎要将那几点几线的光推着走似的。

(33)如今,什么都好像旧了似的。

(34)先是有薄薄的雾,光是平直的光,勾出轮廓,细工笔似的。

这些句子读来别扭至极,除了蛇足“似的”,还有其他语病。例句(32)中有两个“那”,四个“几”,两个“几乎”;“看上去”与“几乎”、“似的”意思都相近;“是……的”常常可用可不用,而不用更简洁。《长恨歌》中类似的句子无数,举不胜举。例句(33)“什么都好像旧了似的”,还违反了语法规则,“好像”即“好似”,与“似的”重复,用了“好像”或“像”,便不能再用“似的”,这是小学生也懂的常识;中间两句删去两字合二为一,“平直的光勾出轮廓”,比原句简明得多。

例句(34)“细工笔似的”是比喻,似乎无可非议。但比喻有多种,最常用也最初级的是明喻,“……似的”正是明喻句式。《长恨歌》多达二百七十七处的“……似的”,功能都是形容,近三分之一用了明喻。小说中也有不少暗喻,在此不拟讨论,既然最简单的明喻也用不好,复杂的暗喻就不必再探究了。好的比喻起码有两项标准,一是新鲜;一是妙味。《长恨歌》里新鲜的比喻极少,触目所见大都是比喻滥调:

(35)鼻子也是凉凉的,小狗似的。

(36)在那高大的穹顶之下,人变虚变小了,就像个小人国似的。

(37)万花筒似的景象都是从这里引发伸延出去。

(38)萨沙帮她脱下大衣,露出被毛衣裹紧的胸脯,两座小山似的。

(39)严家师母对了王琦瑶像有几百年的心里话,竹筒倒豆子似的。

或者是无甚妙味却又自我重复的:

(40)三轮车和轿车穿梭似的。

(41)人和事是像穿梭似的。

(42)拿自己整段的岁月,去做别人岁月的边角料似的。

(43)平安里的光和声是有些碎的,外面世界裁下的边角料似的。

(44)只有听见电话铃声,才可领会到“爱丽丝”的悸动不安,像那静河里的暗流似的。

(45)这城市再是夜,也有一些萌动的挣扎的光,河的暗流似的。

(46)薇薇就像踩高跷似的,将每一双皮鞋都套在脚上拖一圈。

(47)皮鞋的后跟,只顾高了,却不顾力学的原则,所以十有九又是歪的,踩高跷似的,颤颤巍巍。

或者是不伦不类不知所云的乱比:

(48)这城市就像受过洗礼似的,有了平常心。

(49)“沪上淑媛”是平常心里的一点虚荣,安分守己中的一点风头主义,它像一桩善举似的。

(50)这城市所有的康乃馨都集中到了新仙林花园的前厅,康乃馨的舞池似的。

(51)留给他们自己相知相交的只有些缝隙了,打擦边球似的。

要么堆砌比喻,或者拉面一样抻拉过度,稀释了韵味:

(52)她们彼此都是闺阁岁月的一个标记,纪念碑似的东西;还是一个见证,能挽留时光似的。

(53)上海的弄堂是性感的,有一股肌肤之亲似的。它有着触手的凉和暖,是可感可知,有一些私心的。

半通不通的句子,全不顾语法修辞,胡乱搭配,叠床架屋。

例句(47)颠来倒去,不明白主语究竟是“皮鞋的后跟”,还是省略了的“皮鞋设计者”,或者是“颤颤巍巍”的穿鞋人。

例句(52)拖沓累赘,“纪念碑”原本就是“标记”和“见证”,大可不必“还是”。如果抽掉句子的附加成分,只剩主谓宾就成了:

她们是标记,是东西,是见证,能挽留时光。

句子主干部分大而无当,空洞无物,《长恨歌》的叙述便只能倚仗华丽的修饰语。句式变来变去只是微调,“……的样子”、“……的意思”、“……似的”纯属同类变种,作者却还一味强调这三种句式,以为有什么不同。句式应隐蔽,正如小说结构要隐蔽,若句式的风头盖过了句子的内涵,就是喧宾夺主。

一本三百七十六页的书,读者若非与“似的”两字照面,就得与“样子”不断邂逅,与“意思”不停招呼,加上令人不适的“一股”,“是……,是……,还是……”的一唱三叹,“多……啊”的抒情。“歌”的效果是有了,不过是民歌小调,无法言传“上穷碧落下黄泉”的“长恨”之意。王安忆对此居然毫无意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还说:“我觉得《长恨歌》是我自己做得比较满意的一个东西。用我自己的话来讲是我把一种叙述方式坚持到底了。这听起来很容易但做起来是非常难的,因为你写小说的第一句话就已经决定了你整个的叙述方式,有的叙述方式在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就不行了,要换另一种叙述方式,这样就有破绽了。这种叙述方式的特征就是一种华丽的、缜密的、在写实的基础上的一种夸张。”

叙述方式最终得用词语、句式、句式结构和小说整体结构等体现出来,王安忆所谓的“华丽”,在小说用词和句式结构中所体现的只是“华而不实”的修饰性“附丽”,假浪漫的排比,伪抒情的感叹,浅熟明喻的堆砌。这绝非华丽,而是糜费,也不是缜密工稳的写实,倒是词肥意瘠的夸张。

何况仅以“……似的”为例,这也绝不是《长恨歌》的独特之处,相同句式在《小鲍庄》中使用五十五次,频率略高。在《小城之恋》中出现一百零八次,比前两篇小说高出一倍。《长恨歌》与《小鲍庄》一写都市一写乡村,一长一短,风格迥异,写作时间也相差十年之久,“似的”句式出现率却几乎相同。这就足可说明,十多年间王安忆一直在不自觉地使用这一句式,在明喻的使用上毫无进步。如果说不自觉地滥用量词“一股”是缺乏语言敏感,那么无意识地大量使用“……似的”句式,便是文学基本素养的匮乏。王安忆虽然明白了“艺术是创造”,但不明白创造首先要从一个小小的比喻开始,因为正是那位让她明白“创造论”的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比喻是检验一个人是否天才的标志。

(三)

《长恨歌》第二部“外婆”和“上海”两节中,分别有如下两段:

(54)这红是亘古不变的世界的一转瞬,也是衬托那亘古的,是逝去再来,循回不已,为那亘古添砖加瓦,是设色那样的技法。

(55)邬桥的真实和虚空,邬桥的情和理,灵和肉,全在这水碓声中,它是恒古的声音。昆山调也是恒古的声音,老大是恒古的人。

查遍词典都无“恒古”一词,这显然是王安忆的自铸伟词!她不愿重复使用“亘古”,而求变为“恒古”,这一字之变即可窥见其创作焦虑。她也明白产量不是一切,要继续写下去,只有求变,哪怕变个词也好,可惜变得不甚高明。作为固定词汇,“亘古”是亘古如斯的,而“恒古”是亘古未有的。其实常用词完全够用来写小说,自铸伟词,必得“伟”才有理由铸,王安忆的自造词汇,如“倾说”、“人意阑珊”、“罄售一空”、“失不再来”、“冥灭”、“于无声处听真言”等,还不如现成词,起码能看个明白。

除了生编乱造词语,王安忆的遣词造句也每每令人费解——

(56)……叫声此起彼伏,惟有那女人是个不动弹。

(57)课余的生活又回到老样子,而老样子里面又是有一点新的被剥夺。

(58)陌生人是不必相互躲的,她们却有些躲。

(59)这一刻的静由不得人寂寞心来,还疲惫心来,一天已到了尾声,却还有个未完成。

(60)任凭乾坤颠倒,总是在人头顶上的一个无边无际。

(61)那大红灯笼虽不是对着她来的,可洋洋喜气却是有主也没主的。

(62)他建议红是粉红,和王琦瑶的妩媚,做成一个娇嫩的艳。

(63)她一次比一次有轰动。

(64)要说她才是舞会的心呢!别看她是今晚上惟一的不跳,却是舞会的真谛,这真谛就是缅怀。

(65)他的眼睛从窗户望出去,是对面人家的窗口,关着窗,不知藏着些什么,他想,那大约是罗曼蒂克的底蕴一般的东西。他在房间里慢慢地走动,听见脚下地板松动的嘎嘎声,也是底蕴。

不必上升到何等高度来求全责备,仅从这些语言零件的拆解结果,就可看出王安忆的创作态度很成问题。语言是小说基本层面的要求,王安忆渴望“语不惊人死不休”,却也不该如此“惊人”——

《长恨歌》首句:

(66)站一个至高点看上海,上海的弄堂是壮观的景象。

这一错误后文还有,已是第五版第十九次印刷了,这一别字还没见改过来,看来不是排版问题。向往“至高”没什么不对,但“制高点”需一级级拾阶而上才可能到达,性急不得。

《长恨歌》尾句:

(67)对面盆里的夹竹桃开花,花草的又一季枯荣拉开了帷幕。

篇5:王安忆长恨歌解读

2008-04 19:13:38来源:《考试周刊》作者:常晓红

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获得了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这是王安忆继《小鲍庄》、《三恋》后第三次创作的高峰。本文题为“解读”,意从创作主旨、写作框架、语言风格三方面解读这部小说。

一、城市·女性

城市与女性成为近年来小说创作的一个生长点,这是因为,城市和女性似乎有着天然的密不可分的联系,城市在发展,女性亦在成长。王安忆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她在一篇关于上海女性的文章中曾说:“要写上海,最好的代表是女性,不管有多么大的委屈,上海也给了她们好舞台,让她们伸展身手„„要说上海的故事也有英雄,她们才是。”《长恨歌》写的正是这样一个关于上海和女性的故事,“这是一部非常写实的东西,在那里面我写了一个女人的命运,但事实上这个女人不过是城市的代言人,我要写的其实是一个城市的故事”。

首先,作家在第一部用了整整一章的篇幅为我们勾画了上海的全景图。它包括了上海的建筑、精神和人,但无论是什么,都是上海这个城市的一部分。

1.弄堂“上海的弄堂是壮观的景象。它是这城市背景一样的东西”,弄堂是上海绝对的存在,是最大多数普通市民的居所,“是城市建筑的主体和上海市民文化的主要载体”[3],因此,在这一节,王安忆不但以一种巧妙的方式托出了作品人物的立足点——那些和弄堂有密切联系的社会的中间阶层,因为这些人任何时候都是城市里的绝大多数,他们生生不息,永无止境,所以他(她)们是城市精神的当然代表,他们就是城市,城市就是他们;同时她更“昭彰”了弄堂在上海的地位:如果说街道和楼房是上海的支架,那么弄堂就是上海的血肉,它构成了上海的形体。

2.流言流言总是鄙陋的。它有着粗俗的内心。它们其实是用最下等的材料制造出来的„„但也唯有这些下等的见不得人的材料里,会有一些真东西„„流言其实都是沉底的东西„„然而,这城市里的真心,却唯有到流言里去找的。无论这城市的外表有多华美,心里却是一颗粗鄙的心,那心是寄在流言里的,流

言是寄在上海的弄堂里的。它的特点是真中有假,假中有真,它不仅是上海弄堂不可或缺的生活,更是弄堂居民一种真实的精神状态。弄堂生活是“声”与“色”的组合,吃着饭,说着流言,就是弄堂人的声、色。流言是这声、色的一部分,是弄堂的典型特色。

3.闺阁“闺阁”在上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最能代表上海的精神的王琦瑶们居住的地方,自然也就有了它的独到之处:它是看一点用一点,极是虚心好学,却无一定之规。它是白手起家和拿来主义的。贞女传和好莱坞情话并存,阴丹士林旗袍下是高跟鞋,又古又摩登。这样的闺阁,无疑是上海最真实的写照。

4.鸽子“鸽子是这城市的精灵。”它们高高在上,俯视着上海“天空下的那一座水泥城,阡陌交错的弄堂,就像一个大深渊,犹如蚁的生命在作挣扎。空气里的灰尘,歌舞般的飞着,做了天地的主人”。如果说“弄堂”“流言”“闺阁”是作家由整体到局部的刻画上海的弄堂,那么“鸽子”就是对弄堂的再次描摹,这就更强调了弄堂在上海超然的、无与伦比的地位,同时也让我们清楚明白地认识到《长恨歌》写的是上海这座城市。

5.王琦瑶“王琦瑶是典型的上海弄堂的女儿。”一句话点明了她的身份,王琦瑶和弄堂、流言、闺阁、鸽子一样是上海身体里的一部分。王琦瑶代表了一个类型,她是王琦瑶们共同幻化而成的灵体。这一节表明了王琦瑶只是上海的一个重要组成,但也暗示了王琦瑶对于上海的意义。

王安忆如此大费周章的写了这看似浪费笔墨的一章五节,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读者明白她写的是“城市的街道,城市的气氛,城市的思想和精神”。这与《红楼梦》的结构安排相类似,这一章五节可谓全书的纲,表明了作家的创作目的。

其次,作家从“片厂”开始,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旧日的上海小姐王琦瑶,伴随她的每一次出场,作家都不厌其烦地勾画她周围的人、物、景,相对的,却很少写王琦瑶的行为。因此,与其说王琦瑶是人物形象,不如说它是上海这座城市的象征。王琦瑶在我们眼中始终是一个飘忽的影子,是一抹上海的魂。我们不知道她的出身,而只知道她“是典型的上海弄堂的女儿”;我们也不知道她的长相,而只知道她“好看”,是“沪上淑媛”,是“给自家人享用,真正代表大多数的三小姐”。

可以说,“这部小说即是由人物的命运和一系列以城市为主体的散文、随笔连缀而成”。第一部的“弄堂”、“流言”、“闺阁”、“鸽子”自不必说,第二部的“平安里”写的也是上海的弄堂,而第三部的“薇薇的时代”,则是作家对七十年代“已走了样”的上海的一番细致描写,从物到景到人,作家浓墨重彩的勾画了上海的诸多变化,这进一步凸显了“城市”的地位。

但是,应该注意的是,这部小说是城人并重的,城即是人,人即是城,是通过一个女人写活了一个城市,人是城市的魂。

《长恨歌》的城市是一个女性视域之中的城市,上海被拟人化为一个阴柔的存在。它的弄堂、流言、闺阁乃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不漫溢着浓重的‘女人气’,都有着肌肤之亲的诱惑和触手可及的温暖”。这样的上海如果没有王琦瑶的存在,将不具任何意义,是王琦瑶让上海活了起来,她是这上海的精魂。这时也就可以明白王安忆所描写的“闺阁”,它是女性化的上海的突出表现。

此外,王琦瑶到邬桥的一段,看似离开了上海,重人而轻城,而实际上却是把上海置于一个与人物对等的地位,写出了人与城的不可分离。“上海真是不能想,想起就是心痛,上海真是叫人相思„„它简直像情人对情人,化成石头也是一座望夫石,望断天涯路的”,这里的上海是个拟人化的存在,是叫王琦瑶“长相思不能忘”的“情人”,离开它,王琦瑶有着“将一颗心劈成两半”的孤独,因此,当她的上海的心被阿二勾起时,她将势必回归。“当上海最初的灯光,闸北污水厂的灯光,出现在黑夜里头,王琦瑶忽然间热泪盈眶。”王琦瑶流泪,不仅是因为她有着回到家乡的喜悦,更是因为她有着灵魂回到肉体的归属感。

城市和女人的关系,剪不断,理还乱。说《长恨歌》写女人是手段,写城市才是目的也好,说以女人代表城市或女人是城市的影子也好,总之,写这个城市就不得不写这个女人,这个城市和这个女人已是不可分割的整体,《长恨歌》写的是城市和女人的故事。

二、时间之维

《长恨歌》的城市和女人是结构在时间的网中的。“就在物理时间与心理时间、流动时间与固结时间的对比张力中,王安忆拉开了文本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距离,并由此凸现了时代的变更与永恒,人生的变迁与虚无。”

小说之初,王安忆就写道:“四十年的故事都是从去片厂这一天开始的”,“四十年”这一时间的跨度,将小说的人、物、景都圈在了里面,而后作家着重描述的几个特定的年份,即构成了这部小说的时间框架:一九四五年底的上海,是花团锦簇的上海,那夜夜歌舞因了日本投降而变得名正言顺,理直气壮。电影圈是一九四六年的上海的一个进步圈,革命的力量已有纵深的趋势。王琦瑶住进爱丽丝公寓是一九四八年的春天。这是一九五七年的冬天,外面的世界正在发生大事情,和这炉边的小天地无关。一九六○年的春天是个人人谈吃的春天。程先生是一九六六年夏天最早一批自杀者中的一人。一九七六年的历史转变,带给薇薇她们的信息,也是生活美学范畴的。八十年代初期,这城市的时尚,是带些埋头苦干的意思。这是物理时间形成的经纬,小说中还有着相对静止的心理时间织成的网。一九四六年竞选上海小姐,一九四八年爱丽丝公寓的等待,一九五七年平安里民居的四人小天地„„在文本世界里,王琦瑶都是在自己阶段性的轨道上循环着前行,这时的时间就是相对静止的,是一个时间形成的封闭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时间是让人感觉不到的。

同时,《长恨歌》中还有许多时间性的场景和声音,构成了另一张虚幻的时间网。上海的弄堂、弄堂里的流言、粉红缎的旗袍、古木衣柜等,都打着时间的烙印,散发着历史的气息;爱丽丝公寓的铃声、弄堂里隐隐的钟声、小街上卖桂花糖粥的敲梆声,都是时间的先行官,一声一声催促得紧;尤其是墙上的光影,让人觉得时间分明是历历在目的。王琦瑶就生活在这样的时间的网中,她因此而分外懂得时间的分量:“有谁比王琦瑶更晓得时间呢?别看她日子过得昏天黑地,懵里懵懂,那都是让搅的。窗帘起伏波动,你看见的是风,王琦瑶看见的是时间,地板和楼梯脚上的蛀洞,你看见的是白蚂蚁,王琦瑶看见的也是时间。星期天的晚上,王琦瑶不急着上床睡觉,谁说独守孤夜,她是载着时间漂呢!”

因此,《长恨歌》可以说是时间引发的悲剧。所谓“长恨”,是对时间流逝的“恨”,也是对一段特定的上海历史的终结的“恨”,一段特定的上海生活、上海风情乃至上海市民精神及其生存方式随着主人

公王琦瑶的死亡而宣告终结,消失在时间的洪流中。

三、流言之声

王安忆为《长恨歌》量身制作了其独特的小说语言,使《长恨歌》具有了某种“流言”的性质。这首先表现在,小说中穿插了大量的以城市为主题的散文、随笔,以及大量的脱离了情节的分析,使得小说没有了一定的“规矩”,甚至使情节出现了停滞不前。如第一部的“弄堂”、“流言”、“闺阁”、“鸽子”、“王琦瑶”、“爱丽丝公寓”,第二部的“平安里”,第三部的“薇薇的时代”等,都是对上海的肖像描写。它们与情节的发展并没有直接的关系,然而却又是“肖像描写”所必需的笔墨,作家如此安排,一方面是因为这些细腻传神的城市素描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立于情节中并不显突兀;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作家同时于情节外设置了深刻而精彩的辨析,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缓慢的故事节奏而导致的沉闷。如作家在第二部的“此处空余黄鹤楼”中的分析:“„„无论这城市有多少空房子,总有足够的人再将它们填满。这城市的人就像水一样,见空就钻。在这里你永远不会有足够的空闲去哀悼逝去的东西,挤都来不及呢。不过那是将一百年作一年,一年作一天那么去看事物的,倘若只是将人的一生填进去,确实不够塞历史的牙缝。倘若要哀悼,则可哀悼一生。但那哀悼纵然有一百年,第一百零一个念头,也就烟消云散„„”这里王安忆参透了生命的意义,不是追求在时间的旷野里的永恒,而是追求在时间的刹那里的存在。

《长恨歌》的“流言”特色还表现在王安忆潜心于从小处落笔,写小感觉、小**、小事件以及小人物,使小说有了一种“如水泻地,无孔不入”的感觉。小说的主人公王琦瑶虽是一位昔日的上海小姐,然而却只是“三小姐”,是给自家人享用的日常的图景。当昔日的辉煌归于沉寂,她身边的一切,包括人、物、景就都是“小”的,但也正是这“小”才是真正代表大多数的,带我们走进了真正的城市生活。“这城市的真心,却唯有到流言里去找得。”王安忆正是借着这些“流言”,写出了城市的真心,写出了真正的上海风情。

综上所述,王安忆的《长恨歌》无疑是成功之作。城市和女人的主题是近年来小说创作的新趋向,作

篇6:解读王安忆《长恨歌》

这是一曲女人的悲歌。

她以不变应万变的生活方式,永远罗曼蒂克地追求生活。在作者传神的叙写中,我透视时间隧道,在流动的画面中迷失:哪是此地,哪是彼地!无数代无数个王琦瑶在挣扎中幻灭涅磐又重生。红颜逝水,在所有岁月的打磨之后,存留的虽依稀,却绝对地面目全非。

这是只有女人才能读懂的故事。笙歌宴罢,月深人静,她是怎样一次又一次收拾起杯盘狼藉的心,稳住心性,无论明天怎样,在有梦无梦之间,在澄明和混沌之间:伸或张,梦或醒。

女人常常是这样的:年青时在绚丽虚荣的`迷惑下,不知道想要什么,因为不甘平凡便选择冒险;而戏散后面对着空旷的灯火阑珊,才恍然:少女时代梦了那么久的期盼原来只不过是来不及回眸的一闪而过。而个中滋味是:创伤未愈时的鲜血淋漓,是结痂后无法释怀的一种比较,是走远了还想回眸,假定中还想拥有,是幸福不再的一种怆然。说到底,女人的生命太脆弱,脆弱得经不起一个玩笑或一种假定。

成年后,终于明白了婚姻的实质,相守的内涵。而等待后的邂逅,竟是那样一种变了味的安慰。正像席慕容诗中所写:“我不愿再见你,因为再见的已不是你,只是一些沧桑的岁月和流年。”无非是隔着岁月的风尘,依稀望见旧时模样。相处可以和谐而安定,是因为没有忘却和改变的那部分,而那无意中流露的陌生,便摧毁了那以青春流逝为代价的守候,依然守不住相守。而在心里,我多么希望可以这样诠释痴情的等候:“如果你所有的流浪都是因为我,我如何可以不爱你风霜的面容;若世间的悲苦你都已为我尝尽,我如何可以不爱你憔悴的心。”

错过春花,又错过秋月,不经意间已近暮年;设计了又设计,企盼了又企盼,最后终结在戏中的一个场景,一个情节。人生如戏,哪一场是戏内,哪一场是戏外!温泉水滑,芙蓉帐暖;恩爱情绝,天上人间。原来繁华过后是一梦!

篇7:王安忆长恨歌的赏析

【关键词】白居易;《长恨歌》;抒写方法;艺术构思

白居易(772-846),唐代著名诗人和诗歌理论家,祖籍山西太原,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白居易一生诗歌作品数量为唐代诗人之最,今存近三千首,以讽喻诗最为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还与好友元稹积极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当时诗人正在盩至县(今陕西周至)任县尉。这首诗是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的。

一、《长恨歌》的内容与主题

《长恨歌》根据内容可以分为四个部分。下面依次进行简单的扫描分析。

1、介绍了故事的男女主人公——一个重色轻国的帝王,一个娇媚恃宠的妃子

全诗以“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一句开头,看似简单,事实上却具有丰富的内涵,它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原因,又统领和组织着全诗。接着,作者将视野转换到女主人公:先写杨贵妃的身世、入宫过程和入宫原因:“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最后写到唐玄宗的所作所为对于当时社会风尚的影响:“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这一部分写出了“长恨”的内因,是悲剧故事的基础。诗人通过这一段宫中生活的写实,无不讽刺地向我们介绍了故事的男女主人公:一个重色轻国的帝王,一个娇媚恃宠的妃子。

2、重在写二人的沉醉享乐最终酿成安史之乱

由在华清池乐舞逍遥的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写起,重在写二人的沉醉享乐最终酿成了唐朝历史上乃至中国历史上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接着,诗人详细地描述了安史之乱发生后,唐玄宗等兵马仓皇逃入西南的情景,尤其是在这一**造成的唐玄宗和杨贵妃爱情的毁灭:“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写的就是他们在马嵬坡生离死别的悲惨一幕。接着,从“黄埃散漫风萧索”起到“不见玉颜空死处”,诗人用酸恻动人的语调,宛转形容和细致描述了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和在返还都城长安路上对二人过去缠绵生活的追忆,特别是“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一句运用了细节描写。

3、唐玄宗回宫后睹物思人,触景生情

一年四季“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种种感触:“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使人觉得回肠荡气。接着对于唐玄宗如何思念杨贵妃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细节描写:“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其中“魂魄不曾来入梦”可以看作是一个过渡句,将两人的苦苦思念之情的表达形式转换到了仙境,诗人把人物的感情渲染到这样的程度促成了仙境的出现好像并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富有感情和思想的真实感。

4、以“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开端

既能看出唐代皇室对于道教的推崇与信仰,又是对下面浪漫主义手法运用的铺垫与衬托。接着诗人又以动人的笔触,详细描写了杨贵妃得知作为天子使的道士到来消息后的各种又惊又喜的动作神态,特别是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形象殷勤迎接汉家的使者。诗歌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结尾,韵味无穷而又富有哲理。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长恨歌》具有歌颂爱情与讽谏刺弊的双重主题,二者之间不是具有同等的地位。从本诗后面三部分对于唐玄宗与杨贵妃二人互相思念之情的细致描写与入微刻画中可以看出,诗人更重视对于二人真挚感情的歌颂与张扬。从本诗的第一部分唐玄宗的“不早朝”、杨贵妃姊妹的飞黄腾达和天下父母对于生男生女观念的改变可以看出其中又蕴含着对于唐玄宗误国误民的讽刺与鞭挞,很显然,二者之间,诗人是侧重歌颂爱情这一主题的。

二、《长恨歌》的艺术成就

1、《长恨歌》的抒写方法

(1)《长恨歌》的抒写方法首先表现在对于浪漫主义手法的特别重视和巧妙运用。唐玄宗、杨贵妃都是唐代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物,诗人并不完全拘泥于历史和采取写实的手法,而是有实有虚,前三部分大多是“实”,第四部分全是“虚”。诗人的高明之处即是第四部分的“虚”,诗人根据当时人们的传说,街坊的歌唱蜕化出一个回旋曲折、宛转动人的故事,虽然“仙境”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但给读者的艺术感触与欣赏效果却是真实的。

(2)在故事叙述推进和人物形象塑造上,诗人将叙事、写景和抒情三种艺术表现手法结合使用,融情入景、移情于景及借典型神态动作举止抒情等方法的运用使其具体体现。唐玄宗在逃往西南时,路途遥远而四处是黄尘、栈道、高山,秋景凄凉,此正是以悲凉环境来烘托人物的悲哀情思。面对蜀地青山绿水,唐玄宗不是欣赏享受,而是青山绿水在唐玄宗眼中也和自己的心态一样寂寞悲哀,美景更增加了内心的痛苦。这就是融情入景,透过美景来写哀情,使感情又深入一层。“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从黄昏写到黎明,集中地表现了夜间唐玄宗被情思萦绕、孤苦伶仃而久久不能入睡的情景,运用的是借典型神态动作举止抒情的方法。总之,不管是从黄埃散漫到蜀山青青,还是从行宫夜雨到凯旋回归,不管是从白日到黑夜,还是从春天到秋天,诗人都是将叙事、写景和抒情三种艺术表现手法巧妙结合起来,给读者以全视角的艺术享受。

2、《长恨歌》的艺术构思

通过第一部分对于全诗分段内容的扫描,我们可以将《长恨歌》全篇的关键词和行文线索摘要如下:重色貌美→相遇相知→君王晚朝→兄妹列土→歌舞淫飨→妃死马嵬→血泪相流→孤灯未眠→道士勤觅→帐里惊魂→容寂泪干→寄钗寄词→恨无绝期。这些表示行文线索的关键词正是诗人艺术构思的表征。诗人对于唐玄宗的“重色”和杨贵妃的“百媚”予以极力铺写和渲染。唐玄宗的荒淫误国,政治上的悲剧——安史之乱,同时导致了他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悲剧的制造者最后成为悲剧的主人公,这是故事的特殊之处,也是诗中男女主人公之所以要“长恨”的原因。诗人的高明之

篇8:王安忆《长恨歌》的艺术美

一.《长恨歌》的结构美

1、以时间发展为顺序构建作品, 条理清晰。

《长恨歌》分为三部, 每一部有若干小章。三部分别表现了三个时间跨度:解放战争前夕, 文革、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及新时期, 作者没有写解放战争的惨烈, 只是借某官员逝世来言明;作者没有写文革、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种种难关以及不堪的挫折, 只是借程先生的境遇来表现;作者没有写新时期的社会变革是何等的波澜壮阔, 只是以女主人公的女儿薇薇———这一新时代的代言人来反映社会的伟大变革, 一切的一切, 都有根有据, 入情入理, 没有过多的议论与抒情, 表现出一种平淡清新之美, 仿若一切都是日常之事, 不会太过兴奋, 也不会太过悲哀。结构上, 显现出一种从容不迫, 却又略显含蓄的美。

2、以散文化的结构书写作品, 情韵丰盈。

整部作品读下来, 读者可能会显得精神无法集中, 往往不知道作者何以在此处时间段内写此景, 如“闺阁还是上海弄堂的幻觉, 云开日出便灰飞烟散, 却也是一幕接一幕, 求无止境。”读至此句, 读者很可能会被这种抒情的诗意所感染, 却不知此句到底有何作用, 这便需要读者再慢慢的阅读中仔细品其中滋味。才可领会其中真意, 即:上海弄堂里的小姐, 姑娘们的人生在一幕幕上演, 而弄堂这片狭小的天地也影射着大上海历史的轮回。

整部作品的三个部分, 常给读者一种脱节之感, 不知所云:比如对“爱丽丝”公寓的描写, 对邬桥的描写、对平安里的描写, 在行文上显得零散, 缺乏连贯性, 然而, 只有把整部作品品味之后, 才能明白, 这些描写的作用, 理解作者的用意, 并可以体会到对它们的描写都指向同一个中心:上海的“日常生活”。即体现了散文的精神———形散神聚。这种散文式结构, 使作品富有一种诗意之美, 更可见其结构之美。

3、以埋伏笔的写作手法, 设置悬念。

《长恨歌》借鉴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创作手法即所谓埋伏笔———“文学作品前面对后面将要出现的内容预先所作的提示或暗示”。从文学作品的角度来讲, 作者往往通过埋伏笔, 设置重重悬念, 不但使作品内容变得丰富, 而且能达到一种跌宕起伏的效果, 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长恨歌》中的埋伏笔往往留下一个悬念给读者, 引人入胜的同时, 也暗示着主人公的命运。

二.《长恨歌》的意象美

在《长恨歌》中, 作者运用大量的文学意象作为载体, 以女性特有的细腻观察, 将上海的历史浓缩于“弄堂”这个小舞台。这部作品中, 意象的选择是作者有意为之, 在体现一定的文化意蕴的同时, 也有其象征性的美。在小说文本中最典型的文学意象就是弄堂与鸽子。

1、弄堂

弄堂仿佛是上海这座城市的史册, 上面记载着纵横交错的线条, 纷繁复杂的人物, 平淡却多见的世事。于是, 这弄堂仿佛有了灵性, 有了某种感觉。上海的弄堂承载了女主人公一生的大部分时光, 同时也是大多数情节发生之地, 由浅入深的推引, 这弄堂更是上海文化的一个高度浓缩的载体。

“上海的弄堂是性感的, 有一股肌肤之亲似的, 它有着触手的凉和暖, 是可感知, 有一些私心的。”“上海弄堂的感动来自于最为日常的情景, 这感动不是云水激荡的, 而是一点一点累积起来。这是有烟火人气的感动。”“上海的弄堂真是见不得的情景, 它那背阴处的绿苔, 其实都是伤口上结的疤一类的, 是靠时间抚平的痛处。因它不是名正言顺, 便都长在了阴处, 常年见不到阳光。”

“一说起平安里, 眼前就会出现那种曲折深长、藏污纳垢的弄堂。”

作者白描手法, 同时运用通感和隐喻的修辞, 将弄堂这个看似简单的城市组成部分变得有深度, 写出了“流言是弄堂的灵魂”的话, 也只有弄堂这样的环境, 流言才显真谛。这里, 对意象的象征性, 暗示性表现的很到位。

表面上看, 写的是弄堂的生活, 实际上是写弄堂中人, 弄堂里有生命的交替, 人生的无奈, 这是作者通过运用弄堂这一意象, 所表现的中心, 同时也暗示了人物命运的走向。弄堂里有喧嚷, 有平静, 有烟雾, 有鸽群, 有……这一切日常的东西, 都有一种时代的痕迹和历史的烙印, 上海作为这一切的载体, 承载着过去、现在、流言、未来。

2、鸽子

鸽子, 作为一种动物意象, 常使我们想到灵动、和平, 但王安忆笔下的鸽子, 是一位观察者, 抑或是一个体验者, 它飞到城市上空, 观察这弄堂的一切 (上海的一切) , 无论是光明处的繁荣, 还是阴暗处的鄙琐, 它都默默的看在眼里, 如小说中所说“这城市的真谛, 其实是为它们所领略的。”“这城市里最深藏不露的罪与罚, 祸与福, 都瞒不过它们的眼睛。”它展翅高飞, 却常常飞不到心向往处……

鸽群在这里的审美意象的表现特征是象征性, 黑格尔《美学》中曾提到, “象征一般是直接呈现于感性观照的一种现成的外在事物, 对这种外在事物并不直接就它本身来看, 而是就它所暗示的一种较广泛较普遍的意义来看。《长恨歌》中的鸽群, 无疑是以一位历史的看客的身份来注视着一定空间的一定事物, 它们将一切消化, 包容。作品的结尾, 王琦瑶香消玉殒在凌晨两三点的时刻, 无人知晓, 可是“只有鸽子看见了。”“这里四十年前的鸽群的子息, 它们一代一代地永不中断, 繁衍至今, 什么都尽收眼底。”是啊, 在这里, 鸽子就是这样一个不会覆灭, 世代繁衍下去, 世代观照这大都会的使者, 它的象征意义在于看到历史发展的同时, 也解读了历史发展的本质。从这一点上看, 鸽子则象征着一种历史的真实, 真实, 便是一种无法无法言说的美。

这里的鸽群观照着上海四十年的风雨浮沉, 也注意到了王琦瑶这个小女人的悲剧一生。不但体现着一种象征意义上的美, 也有一种暗示性的美。如它亲历了王琦瑶的悲剧, 见证了这座城市历史的轮回与生命的息荣。

三.《长恨歌》的语言美

语言, 可以说是与结构相连的肉, 语言表达的精致与粗疏, 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结构的完整性。《长恨歌》的叙述语言运用自然、平实, 不矫饰, 不造作, 有一种随时随性的温婉之美。作者在文中大量运用日常化语言, 叙述口语化, 善于营造氛围。

《长恨歌》中, 所运用的语言日常化, 有上海弄堂里的味道, 像一个平常人在讲述着他所生活的环境, 见到的人和事。如“上海的弄堂是性感的, 有一股肌肤之亲似的。它有着触手的凉和暖, 是可感知的, 有一些私心的。”运用浅淡的比喻和拟人的修辞, 将上海弄堂的特色表溢出来, 没有抽象的词语, 意境却在不知不觉中添了几分。可见, 作者运用语言的功底。

作者在作品中采用口语化的叙述, 更加的亲切, 动人, 拉近了读者与文本的距离, 使情节变得自然前行, 水到渠成。如“上海弄堂里, 偶尔会有一面墙上, 积满了郁郁葱葱的爬山虎, 爬山虎是那些垂垂老矣的情味, 是情味中的长寿者。”就是这样一种如与老友聊天一般的口语化表达, 却蕴含着一种沉闷的悲伤之美, 这悲伤不显得肃杀, 而是一种绵延向前, 幽幽表述的宁静之美。

《长恨歌》的叙述语言, 行云流水, 娓娓道来, 松散却又不失紧凑, 平淡且自然。例如李主任逝后, 对王琦瑶的情感表现, 所运用的语言描述, 作者用平淡的口吻一带而过, 并未深入的表现其心理流动过程, 相反, 却写王琦瑶之前的心理活动。这种隐晦的语言处理, 平直不失真实。再看王琦瑶“碧落黄泉”时的描写“王琦瑶眼睑里最后的景象, 是那盏摇曳不止的电灯……”“然后灭了, 堕入黑暗。”等等, 营造一种死亡的氛围, 却有一种难以言说的真实的平常感。

四.《长恨歌》的人物形象美

王琦瑶是典型的上海弄堂里的女儿, 她爱漂亮, 会装点打扮, 对于“沪上淑媛”“上海小姐”有点儿小幻想、有点儿小虚荣、小心机, 然而她却美得不张扬。王琦瑶可以说是上海弄堂的典型代表。她的身上, 同时也有着独属于上海的典型印记。王琦瑶的命运是无法自行选择的, 正如上海这座城市无法选择自己的历史命运一样, 这个人物形象是丰富多彩的, 她的身上有一种古韵与现代相交织的美。

作品中王琦瑶与阿二在邬桥谈诗时, 阿二所吟咏的诗句如“汉家秦地月, 流影照明妃”, “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玉容寂寞泪阑干, 梨花一枝春带雨”, “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诗句中写到的王昭君、琵琶女、杨贵妃三个女子的命运, 既表现了女主人公貌美如花, 又暗示其人生的悲剧命。

王琦瑶的一生, 都在努力地追求着自己的爱情和幸福, 并坚强的走下去, 可她生命中的男人却处于一种弱势, 无法承担起王琦瑶的爱情与幸福。李主任于王琦瑶, 为寻一种年轻的感觉;阿二于王琦瑶, 是少年寻梦的追逐;康明逊于王琦瑶, 是以利己为前提的;老克腊于王琦瑶, 是现代对往事的追忆;程先生于王琦瑶, 则是一种深埋于心的缺乏主动性的爱。这些人, 于王琦瑶都是曾经想要的依靠, 但他们都离他远去。王琦瑶在岁月已逝, 年华已去后, 仍以一颗勇敢的心去追寻那份曾经或者说是一直追求的那份幸福, 她有一种深含其中的人格魅力。王琦瑶之美, 更多的在于她骨子里那份柔韧与坚强, 岁月的洗礼, 使他成了一个有韵味, 有沉淀的女人, 尽管, 她奋力追求一生而不得所想, 且悲剧性的离去, 我们仍然不难从这悲剧中发现其美之力量。

上一篇:六年级新课堂答案下一篇:农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