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课文内容

2024-05-24

小男孩课文内容(精选14篇)

篇1:小男孩课文内容

小雪花课文内容

小雪花课文内容

小雪花飘呀飘呀,飘落在枝头,好像梨花开放了;飘落到田野,好像给麦苗盖上了棉被。

小雪花飘呀飘呀,枝头的梨花越开越多,麦苗的棉被越盖越厚。小树和麦苗都睡着了,他们正做着快乐的梦。

【《小雪花》教学反思】

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因此,在设计课例时,读成本堂课最大的特色,也是一大亮点。指导学生朗读贯穿本堂课的始终,成为了学生的精神需要。 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主要以读为主,为了保证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质量,我在阅读教学中运用三个“借助”,使学生在巧妙化的指导中读出兴趣,读出情感。

1.借助画面朗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低年级的课文大都配有形象、生动、活泼的插图,在教学过程中插图绝不能忽视的。学生在欣赏插图的同时绘声绘色地读课文。而且插图还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读出自己的想法。如在初读时,我就紧紧抓住课文插图,引学生思考:小雪花飘到了什么地方?引导学生借助插图边看边读,学生很快就找到了答案,而且读得也津津有味,好像自己也成了一朵小雪花,飞到这,飞到那,不管飞哪,都是快乐的。

2.借助表演朗读。

喜爱表演是低年级学生的.天性,针对这一特点,我设计“角色扮演,自由表演”这一环节,没想到这个环节收到了意外惊喜。学生通过角色置换很快进入到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之中,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去经历。这样一来,语言文字在他们面前就不再是枯燥的符号,而是具体丰富的画面。师生同台更是让孩子们兴致盎然,读得津津有味,演得妙趣横生。在读第二自然段时,我要求学生读时想象自己正和水中的鱼虾嬉戏,就用那样的心情读出这段话。学生在演中领悟的很到位。尤其是最后一自然段的朗读,连我这个老师都自叹不如,我情不自禁的竖起了大拇指,小雪花飘在妈妈的脸上,那满满的幸福感孩子们表演得也读得淋漓尽致。

3.借助音乐朗读。

音乐,就是最好的选择。学生朗读时,教师根据课文的思想内容配上适当的音乐,这种听觉与随之而来的想象力的相互作用,增强了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了学生的朗读情感,引起共鸣。 如果你是小雪花,你还会飘到什么地方去?学生伴随着轻松的音乐各抒己见,有飘到屋顶的玩滑滑梯的,有飘到森林为小树穿棉袄的,有飘到马路铺地毯的学生的想象是丰富的,此时,教师已把学生带入了情境,已激起了学生的朗读兴趣,进行情感朗读已不是难事。

还有一点,我也感触很深,就是自己不能熟练使用信息技术,一紧张,脑袋就一片空白。在授课过程,课件出现一点小小的问题,我就不知所措了。

说实在的,信息技术走进了课堂,为我们的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恰到好处的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信息技术的使用也对我们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会继续努力的。

篇2:小男孩课文内容

1.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2.了解台湾是我们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大陆小朋友与台湾小朋友非常渴望团聚。

3.学会本课涉及到的新字词。

二、 课前准备:

中国地图、台湾地图 ,台湾景色的图片资料 ,有关台湾的.资料

三、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陆小朋友的心愿;学习生字词。

四、教学难点:

了解台湾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五、教学过程:

1.营造课堂情境、谈话引入本课学习内容《小帆船》。

2.拿出地图,让学生找到台湾的位置。

3.告诉学生,台湾是我国的一个岛屿,与大陆隔海相望。

4.展示台湾风景和风土人情的图片给学生欣赏。

5.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六、分析课文

1.前四行,让学生感到船儿虽小,但却满载了大陆小朋友的关切之情;路途艰险,更表达出大陆小朋友渴望祖国统一的决心。要读出坚定的语气。

2.接下来的四行,重点理解日月潭、阿里山是台湾的象征。使学生明白,“捎到阿里山,捎到日月潭”就是捎给台湾每一个地方的小朋友。

3.最后两行,抓住“欢迎”、“联欢”感受大陆小朋友的热情和盼望早日与台湾小朋友一起学习的心情。

七、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假如捎封信儿去台湾,想一想你打算写些什么给台湾小朋友?

八、教学结束:

篇3:关注课文之外的教材内容

一、走进教材目录, 做好阅读准备

语文教材目录是一册语文教材的统领, 是语文学习的重要资源。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教材目录, 从感性上对本册教材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知道这册教材的整体架构, 从而在学习到某一篇课文时, 就可以联想到其他相类似的课文, 可以更完整地体验文本。

但是这一重要教学资源却被很多教师所忽略。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 大多数的语文教师都没有带着学生去体验教材的目录, 也没有带着学生去阅读教材目录, 进而让学生解读教材目录, 而是直奔每一篇课文内容进行教学。这样一种阅读教学方法虽然也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 但是却不能给学生一个整体的体验, 学生不能够从整体的角度来反思单篇教材内容。当学生学完整册教材之后, 头脑中就没有一个完整的线索把这些课文内容串联起来。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所获取的语文知识是零散的, 不系统的。所以, 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体验时, 首先要带着学生关注教材目录, 让学生体验目录中的文章标题, 在阅读目录的过程中从整体上感知这一册教材的编排情况以及这一学期自己要学习的重点, 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与语文水平想一想:在这些标题中作者会写哪些内容。这样, 在教学每一篇课文时, 学生就可以利用前经验更好地学习文本。

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材的目录编排, 全册的32篇课文分别被安排在8个单元中, 每一单元都有相对应的主题。第一单元的主题是“祖国的大好河山”, 目的是想让学生通过学习, 体会祖国的壮丽河山,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第二单元的主题是“真诚地待人处事”, 目的是想让学生知道如果一个人能够真诚地待人处事, 那么就一定会得到大家的赞许和尊重, 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第三单元的主题是“大自然的启示”, 这是一个向学生普及科普知识的单元, 可以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第四单元的主题是“战争中的孩子”, 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战争给孩子带来的苦难, 点燃学生为世界和平做贡献的热情。第五单元的主题是“生命的美好”, 让学生通过学习懂得珍惜生命的道理。第六单元的主题是“乡村生活”, 让学生感受乡村的田园诗情。第七单元的主题是“追求成功”, 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只有通过不懈地追求与不断地努力才能成功。然后, 教材还在最后安排了8篇让学生自读的文章, 以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当我们带着学生走进教材目录之后, 就可以让学生去体验每一单元的课文编排主线是什么, 想象一下每一单元课文大致的内容。让学生在解读教材目录中寻找一些有用的内容, 在学习这一单元之前从整体上把握单元内容, 并事先搜集与该单元课文内容有关的学习资料, 为更好地学习本 单元奠定 扎实的基础。

二、利用课文插图, 做好阅读衔接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 几乎都配备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插图, 有的课文甚至配备多幅插图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如果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 先来解读这些插图, 就可以从感性认识方面促进学生对课文的认识, 然后再让学生体验文本内容, 看看自己对插图的解读与文本中所描绘的还有哪些距离, 产生这些距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从而可以促进学生学会如何来解读插图。但是这些插图也往往会被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遗忘。小学生的思维有一个重要的特点, 就是直观思维占主导地位, 好多知识与问题都是在直观思维过程中接受和产生的。所以, 在阅读教学中, 我们要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思考插图、描述插图, 把插图与文本内容进行比较, 这样就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体验。

比如,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中的第二首《望洞庭》, 编者在一整页上配了一幅插图。在插图中有秋月, 有湖水, 有山, 有小船。在教学时, 我先让学生来解读插图, 说一说图上都有些什么;如果让自己来形容这些景物, 将会怎么来形容;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图上的内容:一轮弯月悬挂在天空, 与平静的湖水相互映衬。在平静的湖水上有几艘小船。远远望去, 洞庭山青翠欲滴……由于插图除了“潭面无风镜未磨”这一句学生不好表述之外, 古诗中的其他诗句基本上都可以在插图中得以展现。所以, 说完插图上的内容之后, 教师可以再让学生把自己所说的插图内容与古诗内容进行比较, 这样学生就可以想象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就能很好地理解古诗的内容。

三、依托课后习题, 做好阅读拓展

课文后面的习题是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发展语文素养的重要平台———从字词到句 式的训练, 再到篇章的训练。但是有一部分内容却容易被语文教师所遗忘。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大部分课文中的课后练习, 第1题基本上都是让学生去朗读课文。这也说明在中年级的语文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有感情朗读能力的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 体现了朗读能力是学生最基础的语文素养之一。但是却有很大一部分教师在教学时往往把这一题给遗忘了。在教学时, 教师没有指导学生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把阅读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对文本的精心解读上, 在让学生完成课后习题时, 这一道题目往往没有引起教师的重视。还有大部分课文课后练习的最后一题是让学生在课文中寻找一些自己认为比较优美的句子, 然后让学生读一读, 并抄写下来。这样的习题安排, 一来可以让学生更有效地去体验文本的内容与中心, 同时, 也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量, 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但是, 由于不好把握, 同时在考试时也很少考到这些内容, 所以也容易被教师忽略。

比如,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有两篇精读课文, 第一篇是《触摸春天》, 课后习题的最后一题是:“我们来读读下面的句子, 体会体会带点的词语, 再抄下来。”第二篇精读课文是《生命生命》, 课后习题的最后一题是:“课文中的一些句子有很深的含义, 如, ‘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 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让我们找出来, 体会体会, 再抄下来。”在这里, 笔者只是列举了第一单元的几篇课文的课后习题。重视这些习题的解答, 一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文本, 二来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也非常重要。但是由于太费时费神了, 所以都被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忽略了。我们要重视这些习题的教学, 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文本。

篇4:课文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被安排在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第七单元,该单元的主题是“成长的故事”。该文是肖复兴在1992年为纪念叶老先生所写,文中回忆了1963年叶老帮他修改作文和邀他作客使他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修改作文是课文第三至五自然段的内容,它只是肖复兴表现叶老文品与人品的一个例子。把课文中的一个例子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否妥当很值得深思。按上海王荣生教授的分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当属“样本”类选文。正如叶老所说:“教材的性质同于样品,熟悉了样品,也就可以理解同类的货色。”他坚决主张语文教学的内容应是怎样阅读,怎样写作的“方法”,而课文仅是历练方法的“凭借”。王荣生教授认为“样本”类选文的教学内容,应根据教师的反省和学生的学情来确定。根据《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所在单元的主题,以及我的阅读反省和四年级学情,我以为这篇课文的教学可以围绕两方面来展开:一是讨论作者如何通过侧面描写烘托人物的品质;二是了解借景抒情的方法。而三至五自然段有关“作文修改”部分并不难理解,借此进行修改作文的教学可说是舍本逐末。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写得最好的莫过于描写爬山虎的两处句子,这在课文通篇平淡的语言中特别显眼,可见作者当时对爬山虎印象深刻。学习这篇课文伊始,可让学生想想作者为何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并找出文中描写爬山虎的句子,对比这两处描写有什么不同,是什么造成了这种不同。然后顺势介绍“借景抒情”的写法。最后让学生找一找文中直接描写叶老的句子,引发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写,并尝试练笔。写好后可挑选出有代表性的作品与原文进行比较,认识两种写法的优缺点。

认识了借景抒情后,第二课时的教学便可围绕第一部分修改作文来展开。但教学的重点不应该是修改作文的方法,可从第一课时的教学直接引入,让学生找找有没有直接描写叶老的句子,明确什么是侧面描写。再让学生感悟“我”情感的变化,从获奖到听说修改时的“莫名其妙”,到乍看之下的“愣住”,到“仔细看了几遍”后感受到“温暖”,并由此“树立了写作的信心”,其间的脉络清晰可辨。触动感情的事总是让人印象深刻,我想这就是肖复兴不厌其烦地写出叶老对他作文修改的原因,因为这件事对他触动太大了。这一点也正是本文对单元主题的反映。最后引导学生思考作者详尽地写出叶老对自己作文的修改是否有必要,并指导学生进行缩写。

这样设计教学,教学重点不是课文的内容,当然更不是课文中所运用的一个例子,而是由这篇课文所引发的怎样阅读和怎样写作的方法,如上文提到的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的对比,抓住关键词语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借景抒情的方法以及缩写练习等,这才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正道。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我以为正是把课文的内容当成了语文教学的内容,如教学《火烧云》时,便着力探索火烧云形成的原因;教学《长城》时,便着重了解长城的历史,建造的原因、过程等;教学《电脑住宅》,便大讲电脑的知识……如此教学,根本不是语文课,而是科学课、历史课或电脑课了。因此,如何凭借课文,依据学生的学情,确定每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应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首先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篇5:小动物过冬课文内容

同学们知道《小动物过冬》这篇课文吗?以下是它的课文内容,一起来阅读吧。

小动物过冬课文内容

青蛙、小燕子和小蜜蜂是好朋友。它们常常在一起唱歌跳舞,日子过得很快乐。

秋风刮起来了,天气渐渐凉了。一天,青蛙、小燕子、小蜜蜂聚到一起商量过冬的事。

燕子说:“冬天快要来了,虫子也没啦。我要飞到南方去,那儿暖和,还有很多虫子。等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我再飞回来。”

燕子接着问小青蛙:“青蛙哥哥,你不是也吃虫子吗?可你不会飞,怎么到南方去呢?”

小青蛙说:“我不到南方去,就在这里过冬。我准备吃得饱饱的,过两天钻到泥土里去,好好睡上一大觉。等到来年春天,再出来找虫子吃。”

燕子又问小蜜蜂:“蜜蜂妹妹,冬天地上都是冰雪,没有鲜花,你怎么生活呢?”

小蜜蜂说:“我早就采了很多蜜,藏在蜂巢里,够吃上一个冬天的。”

它们商量好了,约定第二年春天还在这里相见。

拓展阅读

小动物过冬的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田字格中的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动物过冬的有关知识,懂得朋友之间应该相互关心。

教学重难点

1、本课教学重点是通过分角色朗读,体会遣词造句的准确,了解小动物们过冬的不同方式。

2、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不同动物的过冬方式不同。

教学准备

1、指导学生制作动物头饰。

2、查阅、搜集动物过冬的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猜一猜:

白色花,无人栽,一夜北风遍地开,无根无枝又无叶,此花原从天上来。

(打一自然界的事物)

小朋友们猜猜看这是什么?(生:是雪花。)

教师加以肯定,并随手在黑板上画上一个雪人。

冬天快到了,小动物们怎么度过寒冷的冬天呢?这节课我们就一道来学习第19课。

板书课题:19、小动物过冬

2、自己读读课题,你能想知道些到些什么?

(可能会有如下问题:课文中讲了哪些小动物?小动物们是怎么过冬的?)

二、整体感知。

过渡:小朋友们真爱动脑筋,刚才提出了不少问题。有些问题只要读读课文就能解决。你们愿意自己读懂课文吗?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添字漏字改字。

2、读好的小朋友可以再读一遍,然后自己想一想、说一说,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你能解决多少。

三、检查自读。

1、读准生字。

(1)刚才小朋友们已经读了几遍课文了,生字词一定都能读准了。

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或短句:

wù shāngliang nuǎn jiē gē yuē dì zuān

小动物商量暖和接着哥哥约定第二年钻到泥土里去

wǔ jù chèn mèi cáng cháo gòu jiàn guā

跳舞聚到一起趁妹妹藏在蜂巢里够吃相见秋风刮起来了。

(2)自由读字词一遍。

(3)开火车展示,随时正音。

2、读通课文。

(1)请8个小朋友开火车朗读课文,注意读通句子,随时纠正错处。

(2)同学评议:主要是表扬读得好的同学,并简要说出好在什么地方。

四、学习第一节。

1、刚才提出的问题,你解决了吗?

课文写了哪些小动物?从哪儿知道的?

板书:青蛙

小燕子

小蜜蜂

请一位小朋友读第一节。

2、比较:

它们常常在一起唱歌跳舞,日子过得很快乐。

它们天天在一起唱歌跳舞,日子过得很快乐。

它们在一起唱歌跳舞,日子过得很快乐。

(1)读一读,这三句话一样吗?不同在哪里?

(2)用“常常”说一句话。

3、读了第一节,你有什么感觉?

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自由读第一节,读出那种快乐的感觉。

4、谁能通过朗读,把这种快乐带给我们大家?

5、齐读第一节。

五、学习生字。

1、巩固字音: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商量(liáng liàng)暖(luǎn nuǎn)和(hé huó huo)哥哥(ge gē)

钻(zuān zhuān)到泥(lí ní)土里

2、理解生字字意。

你知道这些字的意思吗?由这些字,你想到了哪些词或成语?哪些名言警句?哪些诗文?说出来大家交流交流。(例如由“约”想到了“不约而同”“人约黄昏后”;由“刮”想到了“敌”、“乱”以及“刮目相看”等。)

3、学写生字。

(1)看课后第二题中的笔顺,按笔顺描红。

(2)描一描田字格中的字,想一想,哪些字比较难写,待会儿全班交流。

(3)学生提出难写的字,教师范写,学生书空。着重指出:“商”的里面不是“古”,“第”与“弟弟”的“弟”区分开来。“哥”的上面不是“可”。

(4)描写习字帖,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坐姿。

六、课堂练习。

1、读生词,抄写生词。

动物接着哥哥约定暖和刮起来第二年春暖花开一起商量

2、猜一猜,连一连。

(1)百花村里有人家,鲜花瓣上种庄稼,招待客人用蜜酒,辛勤劳动人人夸。

(2)小小姑娘满身黑,秋去江南春来归,从小立志除害虫,身带剪刀满天飞。

(3)身披绿袍,眼睛眉毛,先像逗点,后像小猫,跳上绿椅,呱呱喧闹。

3、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情境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生字新词,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写的是青蛙、小燕子、小蜜蜂的故事。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秋风刮起来了,天气渐渐地凉了,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了。(课件展示:秋风扫落叶的画面,秋风刮起的`“呼呼”声。)

小动物们怎么过冬呢?(课件展示3个小动物。)

二、小组合作学习。

1、分角色读课文2-8节。教师指导角色分配:一生读燕子的话、一生读蜜蜂的话、一生读青蛙的话、一生读叙述和提示语。

2、组内交流:三个小动物分别怎样过冬?为什么要这样过冬呢?

三、理解感悟。

1、小组派代表将讨论的结果在全班交流,听者随时纠正补充。

生:燕子到南方过冬。因为南方暖和,虫子多。

师:是呀,冬天,北方太冷了,虫子都躲起来了。小燕子到南方过冬才有虫子吃。你真聪明!你从哪儿知道的?读一读相关的句子,好吗?

生读第二节。

师:你们知道秋天飞到南方,春天飞回北方的这种鸟叫什么鸟吗?(如果不知道,老师可以直接告诉——叫候鸟。)

师:还有哪些小动物与小燕子的过冬方式一样呢?

生1:大雁也到南方过冬。

生2:我知道布谷鸟也是候鸟。还有……

2、师生配合读4-5节。

师:老师做小燕子,谁来读青蛙的话,和老师配合一下?

师生合作朗读。

师:青蛙哥哥,你睡一个冬天不饿吗?可别把身体饿坏了!

生:不会的,我先吃得饱饱的,在泥土里睡觉,一点儿也不会饿。

师:哦,这我就放心了。对了,这好像就叫做——冬眠。

生:对,对!

师(面对大家):还有那个小伙伴和青蛙哥哥过冬的方式一样呢?

生1:我,大狗熊。

生2:我,小乌龟。

生3:还有我,大蟒蛇。

4、谁能像老师一样,做一只小燕子,去问问小蜜蜂?请两个学生读6-7节,理解冬天没有鲜花,蜜蜂是怎样战胜困难的。

板书:青蛙冬眠

小燕子候鸟

小蜜蜂巢穴里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

1、小组中朗读,准备参加全班竞赛。引导:与好朋友说话怎么说?他们是用什么口吻说的?“商量”是什么样的口气呢?

2、小组进行分角色朗读比赛,及时评议。

五、戴头饰表演。

1、引导:燕子说话时会做什么动作?蜜蜂说话时会怎么样?青蛙有怎样?蜜蜂和燕子扇动翅膀样子一样吗?小伙伴们告别时会说些什么?(无需回答,可以师生同做。)

2、戴头饰分角色表演。

3、你们喜欢这三个小动物吗?为什么?(有礼貌,如称呼“哥哥”、“姐姐”;相互关心。)

六、巩固练习。

1、听写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

篇6:一年级小山羊课文内容

小山羊说“谢谢你,我不吃小虫。”

小山羊和小猫做朋友。小猫请小山羊吃鱼。

小山羊说“谢谢你,我不吃鱼。”

小山羊和小狗做朋友。小狗请小山羊吃骨头。

小山羊说“谢谢你,我不吃骨头。”

小山羊和小牛做朋友。小牛请小山羊吃青草。

篇7:一年级小青蛙课文内容

河 水 清 清 天 气 晴,

xiǎo xiǎo qīng wā dà yǎn jīng

小 小 青 蛙 大 眼 睛。

bǎo hù hé miáo chī hài chóng

保 护 禾 苗 吃 害 虫,

zuò le bù shǎo hǎo shì qíng

做 了 不 少 好 事 情。

qǐng nǐ ài hù xiǎo qīng wā

请 你 爱 护 小 青 蛙,

hǎo ràng hé miáo bù shēng bìng

篇8:课文小读者的主要内容

课文小读者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各位同学们,下面就是课文小读者的原文,我们看看吧!

课文小读者的主要内容

小读者

我读着像春花船的一封封读者来信,心里像灌了蜜似的,甜丝丝的。作为一个少年读物的编辑,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听到少年读者对刊物的赞美啦!

忽然门外传来轻轻的敲门声,我开门一看,顿时愣住了:站在我面前的是一个扎着蝴蝶结的小姑娘,年纪不过八九岁。

“你找谁?”我诧异地问。

小姑娘扑闪着一双明亮的眼睛,望着办公桌上堆积如山的稿件,说:“您是编辑叔叔吗?”我点点头。“我是来提意见的。”小姑娘从书包里掏出我们最近出版的一期杂志,一本正经地说:“这里面有两个字错了。”

“是吗?”我将信将疑。

“是的,我查过华字典啦!”小姑娘抬头看了我一眼,像背书似的说,“11页第9行,‘蓝天’的‘蓝’,应该是‘蓝色’的‘蓝’字,这里写成‘兰花’的‘兰’字;还有,70页第3行,把‘包公’写成了‘包么’,嘻嘻,谁叫‘包么’呀……”小姑娘大概是看到我尴尬的脸色,她不再说下去了。

我仔细核对了一下原文,果然是我们错了,顿时,脸上火辣辣的。

小姑娘见我不说话,脸上显出不安的神情,小声地问我:“叔叔,我提得对吗?”

“对,对!谢谢!”我望着小姑娘红扑扑的脸蛋,笑着问,“你叫什么名字?在哪儿上学?”

小姑娘回答:“我叫李真真,在春风小学上三年级。”

从春风小学到我们编辑部来回要走几千米的路。我说:“你就为了两个错别字,特意跑一趟?”

“嗯,”小姑娘十分认真地说,“你们编的杂志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老师说,朋友有了错误,要及时帮助他改正。”

望着小姑娘渐渐远去的背影和那跳动着的蝴蝶结,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我想,作为少年读物的编辑,要时时刻刻想到千千万万的小读者,他们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啊!

课文小读者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辑、诧、典、幺、尴、尬、辣、唔”等8个生字。积累词语。

2继续学习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3默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学着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理解词句。

5学习文章主人公对事情的认真态度和负责精神。

【教学建议】

●导入新课

1出示实物或展示课件:同学们在课余时候常常喜欢阅读一些少年儿童读物。说说各人平时喜欢阅读哪一种读物?为什么喜欢?

2谈话引导:优秀的少年儿童读物是小朋友的好伙伴。好伙伴好朋友之间就应该互相帮助。有一个小朋友,看见好伙伴的身上有一点灰尘,就帮他擦干净;看见好朋友有一点错误,就想办法帮他改正。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小读者》的内容。

3揭示课题:(课件演示课题)

7小读者

●字词教学

1本课共有8个生字:“辑、诧、典、幺、尴、尬、辣、唔”。

“辑、诧、辣、唔”都是左右结构,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记住字形。要提醒学生注意:“辑”字的读音是“jí”,不要误读“qí”。“诧”字的读音是“chà”,不要误读“zhà”。“辣”字左边的“辛”下面是“丿”,不是“丨”。“唔”字在文中的读音是“ńɡ”,不要误读“wú”。另外,“典”字的笔画比较复杂,要注意写正确。“幺”字在文中的读音是“yāo”,不要误读“me”。“尴尬”是个双声词,正确的读音是“ɡānɡà”;识记字形要注意它们的偏旁。

2理解词语:“编辑、诧异、出版、杂志、一本正经、字典、火辣辣、错误、良师益友”。

这些词语大多不难理解,要鼓励学生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来解决。其中“编辑、出版、杂志”等专门的词语,教师可作适当解释,但只要简单了解即可。如:“编辑”——对资料或现成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课文中是指做编辑工作的人;“出版”——把书刊、图画等编印出来;“杂志”——定期出版的刊物。

●阅读教学

1预习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1)读通课文。试着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阅读中有不理解的词句,选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去解决。

如:

①“诧异”一词,可以把词分解开来理解:“诧”是“惊讶”的意思;“异”是“奇怪”的意思;合起来的意思就是“觉得十分奇怪”。

②“将信将疑”一词,应先抓住“将”字,了解它是“又;且”的意思,就容易理解词语的意思是“有些相信,又有些怀疑”。

③“尴尬”一词,因为其音、形、义都需注意,可以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的办法来解决。通过查字典,得知“尴尬”有两项解释:一是“处境困难,不好处理”;二是方言的说法,指神色、态度“不自然”。联系课文内容,显然是取后者。

④“一本正经”一词,意思是“形容很规矩,很庄重”;可以通过查字典或成语词典的方法;也可以联系生活中常用的语汇或者用造句的办法来解决。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叙述的故事内容。

思考讨论:“良师益友”这个词语怎么解释?怎样理解“作为少年读物的编辑,要时时刻刻想到千千万万的小读者,他们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这句话的意思?为什么编辑大叔叔要把李真真这个小姑娘以及千千万万的小读者称为“良师益友”?

引导学生根据预习课文的思考和深入学习课文的理解,说说自己的想法。如果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大家讨论。

3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想一想,说一说:为什么“望着小姑娘的背影和那跳动着的蝴蝶结,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想像:编辑叔叔当时会想些什么?

4深入理解关键词句。

找出课文中表现小姑娘神态表情和语言动作的词语和句子,试着读出小姑娘的语气,体会小姑娘的心理活动。

特别要认真地读这句话:“小姑娘十分认真地说,‘你们编的杂志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老师说,朋友有了错误,要及时帮助他改正。’”体会小姑娘行为的思想基础。

要求思考这样一些问题:小姑娘为什么要跑那么多路到编辑部去提意见?小姑娘这样做表现了她怎样的态度和精神?我们能从中感受到什么?

还可以引导讨论:小姑娘这样做是不是有必要?能不能用别的办法提意见?如果我们遇到这样的事会怎么做?

●练习指导

1“阅读芳草地”有一个“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理解词语”的练习。这是本单元训练的一个重点。“诧异、将信将疑、尴尬、一本正经”等词,可以在阅读课文时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尝试解决。既然是要求学生“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理解词语”,就应鼓励学生各显其能,能够大致了解词语的意思,不一定要求解释十分确切。

2“词句活动室”有两项练习。第一项练习是成语的积累:仿照例子,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照样写几个。指导学生写的时候,可以引导他们发现,一个词语中要求填空的两个字,恰恰是一对近义词。如:(深)情(厚)谊、(千)言(万)语、(狂)风(暴)雨。这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这些词,也便于他们记忆。而试着再写几个,则是鼓励学生多多积累词语。需要注意的是,学生所填的`词,只要合乎词义即可,不要强求一律。

另一项练习是标点符号的运用。这是包含有问答对话的句子,人物说话的提示语有的在引语的前面、有的在中间、有的在后面。通过这样的练习,让学生了解并逐步熟悉引号、冒号等的正确用法。指导练习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填写,再对照课文,然后说一说引号、冒号等的用法。

参考答案如下:

①“你找谁?”我诧异地问。

②小姑娘见我不说话,脸上现出不安的神情,小声地问我:“叔叔,我提得对吗?”

③“对,对,谢谢!”我望着小姑娘红扑扑的脸蛋,笑着问,“你叫什么名字?”

●语言实践

“语言直播厅”的要求是“以编辑的身份给小姑娘写一封信”。这个练习是有一定难度的。原因之一是“以编辑的身份”,让三年级小学生去设想成年人的心情,表达具有编辑这种特定身份的人物的语气,比较困难一些;原因之二是“写一封信”,则要将口头练习转为书面练习,而“以编辑的身份”写信,就不仅要求书信格式规范,更要体现相应于编辑身份的文字功底。所以在训练时,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当掌握要求的难度。

如果进行上述练习有困难,也可以让学生以李真真自述的方式进行语言实践练习。教师要引导学生先理清课文内容和脉络顺序,然后设想自己就是李真真,亲自经历了这件事情以后,把经过情形告诉别人。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想像,如:“你是怎么发现错别字的?”“你当时怎么想?”“你怎么会想到直接去杂志社提意见呢?”“在杂志社里,你会有什么心理活动?”“回来的时候,你的心情怎么样?”等等,帮助学生顺利地表达。

【实践活动】

篇9:绿拇指男孩主要内容作文

作者:【法】莫里斯・杜恩

出版社:新蕾出版社

绿拇指男孩主要内容介绍:

篇10:小男孩课文内容

2、小组讨论“大大的家”“小小的家”分别指的是什么?

3、指读课文。

篇11:小男孩

哇!这个小男孩可真能吃。你只要给他两片小饼干,他就会立即塞进嘴里。10秒之后,小饼干就“碎尸万段”,肉体跑进他的肚子里“旅游”了。“我还要!”当他吃完了你的任何好吃的东西后,你的耳旁会响起如同火山喷涌山洪爆发般的“狮吼功”,准把你吓得魂不附体。你只好用颤抖的手把剩下的东西交给他。他吃完剩下的东西之后,连谢都没谢就走了。

小男孩还喜欢模仿,有一次他和姐姐在玩,玩着玩着就吵了起来了,而且越吵越凶,小男孩想试试自己的“功力”,再加上最近的笑傲江湖非常非常的好看,他就操起两把“飞刀”――尺子,朝姐姐的方向扔去,把姐姐打得嚎啕大哭,可却把老爸招来了,把他打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求饶。

篇12:小男孩

星期一,我哼着歌儿踏上去学校的路。到了学校,在一个花坛前,围着一群人。好奇心驱使着我,我挤了过去,只看见一名值日生在对一位学生说:“同学,你违反学校卫生规定,请把你吐的痰擦干净。”可那位哥哥把头一扬说:“谁吐了?你哪只眼睛看见我吐了。”值日生还是那样耐心地说:“大家都看见了。”说完便向花坛指去,只看浓浓的痰丝挂在花坛上。大家越看越不顺眼,有人便嚷了起来说:“快点把痰擦干净,真是的。”有的人说:“真不文明。”还有的人说:“真是没道德。”那位哥哥怎么也不承认是他吐的痰,还和值日生吵了起来。正当大家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一个小男孩正用一张手纸仔细地擦着谈迹。他大概是七八岁左右,红扑扑的脸蛋,穿着一身迷彩服。大家的目光都落在了这个小男孩的身上,顿时鸦雀无声。

只见小男孩把痰擦干净后,把废纸丢进了垃圾桶里,然后走了过来,一字一句地说:“姐姐,我把痰擦干净了。”值日生先是一愣,然后蹲了起来,轻轻地说:“小弟弟,你怎么……你又没吐痰,为什么要去擦干净呢?”小男孩低着头说:“是我哥哥吐的,所以我替他把痰擦了。”值日生先望了望那位同学,又低头看了看那个小男孩,那位哥哥的脸刷一下就红了,匆匆拉着小男孩消失在人群当中……

篇13:小男孩

从前,有一个聪明伶俐、天真可爱的小男孩,他的名字叫汤姆。

一天,一个妖怪经过汤姆的家。汤姆的父母都去耕田了,汤姆一个人在家里看书。妖怪轻手轻脚地走进汤姆家,把汤姆弄晕后装进一个大口袋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回到自己家。妖怪把大口袋放在地板上,对妻子说:“老婆,今天我抓到一个细皮嫩肉的小男孩,我们快把他煮来吃了吧。”妻子摇摇头,说:“不行,不行,我们还要加配料。我们一起去寻找配料吧!”妖怪望了望大口袋,说:“我先割一个小开口,免得他闷死了。”妻子很赞同。于是,妖怪在大口袋上轻轻割了一个开口后,和妻子一起去寻找配料。

妖怪走远后,汤姆就拿出随身携带的小刀,将小开口越割越大。最后,汤姆从割开的大洞中跳了出来。他东张西望,看见一口大锅,各种各样的调料和许许多多的甜点。汤姆走出房子,发现不远处有一棵参天大树高耸入云。而树下有几块大石头。汤姆将大石头一一搬进刚刚装着自己的大口袋,在妖怪家里找到针线,将大口袋上的窟窿缝起来。汤姆做好这一切后就赶紧回家。回到家,父母还在耕田,汤姆便继续看书,装作什么也没有发生。又过了一会儿,妖怪夫妇回到了家。妖怪把口袋对准大锅,把口袋打开了。很快,几块大石头落了出来,将锅里沸腾的水溅了起来。妖怪夫妇被烫伤了。妖怪暴跳如雷,仰天长啸:“汤姆,我不会放过你的!”而此时,汤姆的父母也扛着锄头和铁铲回家了。汤姆兴高采烈地将今天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父母听得津津有味,还不停的夸汤姆,说:“汤姆,你真聪明!”

篇14:小男孩小学作文

小男孩小学作文

有一个小男孩,今年刚满一岁,长着一对淡淡的眉毛,圆圆的眼睛像珍珠,鼻子太小了,一张小嘴像樱桃,他就是我的弟弟——冯鑫! 他既调皮又贪吃。 有一次,冯鑫来我家,奶奶叫我背着他玩。我扮着各种怪像,逗着他玩。他在背蒌里一会儿一上一下,一会儿蹦蹦跳跳,一会儿拍手。不料,正在大家高兴的时候,他爬上来,给我一个忽然袭击,把我的头发一扯,就钻进了背蒌里,痛得我哇哇直叫。他却躲在背蒌里哈哈大笑,真是气死我了,我的弟弟实在是太调皮了。

还有一次,我爸给我买了一个大西瓜。我们拿着西瓜,悄悄地走进厨房,生怕被弟弟看到,他但是是个贪吃鬼,如果让他看见,今天这西瓜我们又没戏了。不料,还是被他看见,他在地上又滚又爬,还大哭。我们只好给他一块最大的.瓜,他拿狼吞虎咽,连皮都不剩一点,全吃掉了。 哎!这就是我家又调皮又贪吃的小男孩子——我的弟弟冯鑫!

上一篇:2011年就业工作总结表彰会暨201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动员会下一篇:校长在省计算机专业组年会上的致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