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灵简介

2024-04-28

柯灵简介(精选7篇)

篇1:柯灵简介

柯灵

柯灵 原名高季琳。19出生。原籍浙江绍兴,生于广州。著有《柯灵电影剧本选集》、《柯灵散文选》、《柯灵杂文选》等。

篇2:柯灵简介

踏着自己瘦长的影子,在漫不经意的闲步中,我又跑到那墓场似的古宅边来了。

夕阳惨红,还挂在远山的一角,无边的静寂笼罩着市镇和田野;小道尽处,兀立在西风残照中的那一座大宅,也就显得分外的阴黯。

孤零零的屋子,只是左旁蹲着几间矮檐的茅舍。围墙高耸,看不见屋顶;粉墙早变成灰褐,经年的风雨又雕画了许多离奇的图案,深翠的长春藤却长得蓊蓊郁郁。宅旁是一条小溪,被夕照染得通红。─―埠道边有一女子,正俯身把双手插入流水,是在浣衣还是淘米呢?─―相传这面山带水、景色幽丽的地方,名字叫做“龙舌嘴”,想象那古宅在鸠土兴工以前,一定曾耗费过不少堪舆家的苦心吧?

大门虚掩着,黑沉沉的并排八扇,有时可以看见一二人影默然进出;而此时却有少妇倚门独立,轻愁宛转,是在期待着久别的天涯归人?或者别有着什么难言的哀戚?一匹野狗在照壁前面懒懒地走过,横着头看一看路人,也不出声,就到大门边去躺下了。

这古宅的事情,我知道得太少,除了偶然听说这份人家曾经很阔以外,它就像一个秘密,终年封锁在虚掩的大门里,从不透露到外面。

但我的记忆里却有几个人影,由淡而浓,映画似地浮动起来了。

说起来已经十分渺远。我的童年是过得很寂寞的,常常独自溜出阴森的家,跑向黄昏的街头,静静的田野与小山,正在演着社戏或傀儡戏的热闹场所,睁着稚弱好奇的眼睛,去看一切自己所不能了解的事物,当时有许多印象,至今还占着我心坎的一角。

我仿佛看见一张苍白的脸了,那是女性的脸。年纪大概有二十六七了吧,但也许竟是三十。修长的眉,隐在疏疏的刘海底下,可是眉间常有一抹轻愁,如黛色的远山笼了一层银雾。她有玲珑好看的嘴唇,却从来不见它为笑影所开绽。眼睛为什么总是止水样的沉滞?但偶一闪动时,还有着青春未谢的光辉。镇上演戏时,她就在剧场某一处的看台上出现。那样地沉静,那样寒梅似的素妆!鬓边簪上一簇白花─―是玉兰,是茉莉呢?最为我所倾心的却是那一枝软梗并蒂莲垂的银钗,在她偶一回头时那不胜羞怯似的连连颤抖。她对看戏好像永没有疲倦,每一个剧场中很少没有她,而戏台上的悲欢离合,又没一次不使她神移心往,即令是一个孩子,只要留心她时,也能够看得出来。

我又看到了另一个女人的影子。那是鹁鹁似的怪物,身体痴肥如面包,满是雀斑的面上,总涂满了林逢春香粉,再抹上浓艳如丹的胭脂。头髻直坠到后肩,双鬓微(DUO) ,圆圆地盖住了双耳。太阳穴上经年贴一对头痛膏药,表明她是一颗多愁善病的种子。年纪大概三十多了,但也许竟是四十。她爱笑,笑声奇怪得使人联想到荒山野坳中什么怪鸟的歌唱;跑完一条小街,每隔三步五步,总有一个熟人相逢,言无数语,便送出一阵笑声。有一个时期,我只要跑到我家的门口去,就常常听到这笑声从对门的药材铺子里传出来。药材铺里有一个中年的风流医生。

还有一个却是当时年龄和我相仿的孩子,衣着不整,身上又极其肮脏。这孩子好像从不接触书本,却也从不参加割草放牛的队伍,黄瘦羸弱,整天在街上闲荡,像水上的浮萍。惯常傻傻地作着毫无理由的干笑,并且用牙齿咬住自己的手背,把姜色的肌肤橡皮一样拉得很长,两只手背都被这奇怪的习惯弄得满是血茧。有些街上的闲人,一遇到这孩子,就用手放在口边作个提示,说:“喂,来一下!”孩子也从不推辞,起劲地咀嚼起自己的皮肉来。在人家戏弄的笑声中,他也嘻开了那不可思议的嘴巴。……

这光怪陆离的角色,正是那座庄严高大、古趣盎然的宅第中人。但这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了。

几时能够到这里面去看看?─―每一次散步经过宅前,总是引起我这样的遐想,可是从未遇到过机会。偶然从半掩的大门望进去,第二道的影门又紧紧地关着,“侯门似海”。

屋子大概很深很大,可是主人已经很潦倒,灰黯的窗和壁,破旧的家具,也许还有几张颓唐的脸,在静中追索过去的繁华。但门前独倚斜阳的少妇,却使我想起一个寂寞的深闺,帘幕低垂,昼静如夜,日长似年,在芭蕉投绿的窗前,有人俯首默默地刺绣,纤纤的双指千针万针地不断牵引。倦来时一手支颐,深思般呆着。屋后还该有个遍种修竹的园子;梧桐院落,满地爬着苍苔,颓败的花坛里,杂乱地种了些芍药和秋海棠。

可是我知道这不过是幻想的炫惑。

我记起流行在镇上的一首歌谣来了:

穷呀穷,

勿要到“四家头”里打短工!

出畈乌蓬松,

(chu)畈点灯笼,

觅菜梗,两头空,

盐封干菜透起松,

臭霉豆腐搭桥洞,

(chien)筷鱼烤看面孔。

讨讨工钱─一乃姆妈欠(nga)米钱(tung)!

我们的生活里()充满着不平。许多人胼手胝足、流血流汗,养不活自己;少数人却用欺诈剥削来满足罪恶的私欲:肥美的土地,妖媚的姬妾,峨巍的屋宇,还准备后世“克绍箕裘”,永垂不隳。可是他们的雄图不一定实现。他们中最好的结果,不过是产生一两代孝子贤孙,凭借余荫,替社会延长若干黑暗的生命。而更多的是膏腴锦绣,声色犬马,悖入悖出,挥金如上,颐指气使,不可一世。结果却像《红楼梦》里甄士隐所慨叹的那样:“陋室空床,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在蓬窗上。”……

在小镇上,谁都知道龙舌嘴上古宅的名字 就 叫“四家头”,虽然古宅的旧事,已经从人们的记忆里剥蚀得了无痕迹,只留下一些白痴孱儿,旷妇怨女,但“穷呀穷”的歌谣,却永远在人们口里唱着,直唱到有一天,那古宅在暴风雨中坍毁。

篇3:柯灵的报学理念及副刊编辑特色

一、副刊的特色:新闻性与斗争性

柯灵原名高季林, 杂文家、电影剧作家和评论家。他一生笔耕不辍, 大部分时间任职于报社, 从事报纸编辑工作。从二十岁出头投身报界, 共参与编辑过十几种报刊, 除跟随徐卓呆做过一段《晨报》记者外, 大部分时间做副刊编辑, 如《大美晚报·文化街》 (1934) , 《铁报·动与静》 (1936) , 《大美报·早茶》 (1939) , 《大美报·浅草》 (1940) , 《正言报·草原》 (1941) , 《中央日报·文综》 (1946) , 《新民报·十字街头》以及《文汇报》的多种副刊。1938年1月, 爱国人士严宝礼、原《大公报》著名报人徐铸成创办了《文汇报》, 邀请柯灵加盟, 此后柯灵长期主持文汇报副刊工作, 直至1952年奉调上海电影剧本创作所, 这段时间是他报刊生涯的最辉煌时期。他亲身参与《文汇报》一系列副刊的创办工作, 有文艺副刊《世纪风》、《笔会》、《灯塔》、《浮世绘》, 时事副刊《新闻窗》, 儿童副刊《儿童园》, 群众性专刊《读者的话》等。柯灵亲身编辑了四种, 其中所编的《世纪风》、《读者的话》特色鲜明, 深得读者赞赏。1943年他还接编《万象》, 编辑四年之久, 使该刊成为上世纪四十年代大型综合文学期刊的翘楚。

长期的编辑经历使柯灵形成了自己的副刊编辑特色。把他编辑的文艺副刊与其他人相比, 既不同于孙伏园的副刊有深厚的文化色彩, 也不同于黎烈文的极力倡导杂文, 更有别于严独鹤、张恨水商业化的副刊, 以刊登长篇连载见长, 趣味性突出。以《世纪风》为例, 柯灵的文艺副刊突出杂文和通讯, 有很强的新闻性和斗争性, 显示了特殊的战争环境下文艺自觉参与民族救亡的宣传功能。

《文汇报·世纪风》自1938年2月创办, 至1946年11月停刊, 曾被誉为“孤岛文学的摇篮”。杂文和通讯是《世纪风》的主打内容。杂文经常以“杂文特辑”形式刊载, 动辄三、五篇一个特辑, 短小犀利, 锋芒毕露。内容往往紧抓现实事件, 绝不游离于现实之外, 文风或横眉冷对, 或有感而发, 或愤激满怀, 或扼腕悲叹, 如隆隆战鼓, 愤然勃然, 至今读来, 仍激人怒心。1939年11月长沙不幸大火灾, 汪精卫发表无耻的焦土抗战理论, 《世纪风》刊发杂文《论“痛论焦土抗战”》, 驳斥汪精卫的错误言论。一时间阿英、屈铁 (王任叔) 、柯灵、周木斋、风子 (唐弢) 、文载道、周黎庵等杂文作家云集, 都以近似的心境聚集到《世纪风》来, 后来他们的杂文结集为《边鼓集》、《横眉集》, 分别由英商文汇出版公司和世界书局出版单行。《世纪风》的通讯意深量多, 也是鳌头独占, 不仅编发“通讯特辑”, 而且经常编发通讯连载, 向人们报道战争状况、各地生活情况、抗战文化名人的行踪或节操。如阿英以鹰隼笔名撰写的《关于瞿秋白的文学遗著》连载十日, 沉远写的西北战地通讯《从云阳到延安》连载三天, 美联社特派战地记者勃兰脱撰写的《与中国游击队在前线》连载数日。比较短小的通讯则以“通讯特辑”形式刊发, 如《江西前线》、《桂林的轮廓》等。《世纪风》还编发“散文特辑”、“诗歌特辑”、“五一纪念特辑”、“鲁迅纪念特辑”、“妇女节特辑”等, 此外有“书评专栏”和漫画作品, 这些内容无不归于一宗:为抗战呼号呐喊。大量的杂文和通讯显著地强化了《世纪风》的新闻性, 使副刊与《文汇报》新闻、社论在立场上不仅保持了高度一致, 编排上也配合得相得益彰、珠联璧合, 在当时“孤岛”各大报被日伪挤兑停办的情况下, 发挥了积极的、广泛的影响。

《读者的话》是专刊性质的副刊, 创刊于1946年1月, 该刊以反映百姓呼声, 关注生民疾苦, 揭伪扬真, 大胆泼辣, 仗义敢言而深受读者喜爱和信任。柯灵后来也曾谈到, 他编过许多副刊, “留有最深厚感情的却是《读者的话》”[1]该刊的宗旨是“不但应当代人民说话, 更应该让读者多多发言。”《文汇报》作为一张民间报纸, “发扬民意是我们的责任”。[2]它设立“街头人语”、“意见箱”、“社会服务”等栏目, 内容以编发读者来信为主。创刊之日刊发的头条来信就是《武装同志打戏院是“合法”的吗?》, 仅标题就犀利、尖锐、毫不闪烁其词。此后《读者的话》发表过内容各异的读者来信, 以充分反应读者呼声和社会不平, 有斥责国民党军警屠杀青年学生的, 如《血!血!血!南通暗无天日, 陷入大恐怖中》;呼吁社会救助弱者的, 如《这是什么世界》、《援助陆漱田先生》;抗议外人把持海关, 如《主权乎?主权乎?》、《谁有仲裁权?》;还有反映地方政府催缴军粮把农民逼上绝路, 如《军粮军粮, 一笔血账》的来信。《读者的话》关注生活、立足现实、替民请命, 仗义敢言, 在读者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柯灵在“乱世”编刊, 除了呼应时代潮流, 突出副刊的斗争性之外, 也很重视副刊内容的多样化, 以满足不同读者, 创办《浮世绘》就有这种考虑。《浮世绘》侧重趣味性, 内容强调“宁可驳杂, 力避单调”, 名胜纪游, 风土猎奇, 都市风情, 艺术鉴赏, 影剧评述等无不可谈。其发刊词道:“文字以清新明快为主, 但偶有硬性文章, 也无妨兼收并蓄。志在使读者于工作之后, 烦劳之余, 于此得一休息调剂, 文字游戏, 则吾岂敢!”[3]追求纯洁高尚的趣味, 显然是《浮世绘》努力的方向。

二、进步、鲜明的报纸观

柯灵对于报纸有着独立的、毫不隐晦的看法。与众多知名副刊编辑相比, 柯灵是最重视读者的报刊编辑之一, 在他看来读者是报纸服务的对象, 办报的目的就是为了读者, 这是柯灵最基本的报刊理念。他在《没有读者就没有报纸——〈文汇报回忆录二集〉序言》中说:“新闻学最浅近的真理, 应该是‘没有读者, 就没有报纸’”。无论是什么人办报, 为什么目的办报, 报纸最终都不能不取得读者的认可。秉持这样的办报理念, 柯灵自觉不自觉地站在读者角度、读者立场上编辑副刊, 特别是身处战乱之世, 他的副刊自然成了呼唤正义、激浊扬清的阵地。“把心交给群众, 就会得到群众的心, 和群众拥抱, 就会从群众中得到力量。”[4]柯灵在编辑《读者的话》时, 就是以读者为目的, 竭诚为读者服务, 从而深得读者信任。他在该刊常常编发针砭时弊、挞伐丑恶的犀利来信, 替读者呼吁, 而且身先士卒, 帮助了许多生活陷入困境者。如无锡一位中学生考取县中, 无钱支付学费, 忧愁绝望、贫病交加, 写信求助于《读者的话》, 该刊加上标题《请听一个失学青年对社会的控诉》刊登出来, 有好心人捐助了一笔钱, 柯灵亲自汇给了他。这样的事情不止一例。给鳏寡孤独、残疾困厄者以援助, 是《读者的话》为读者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 “谁说世衰无狭义, 相濡尽是热肠人”。《文汇报》之所以在抗战期间的上海“孤岛”脱颖而出, 势压“申”、“新”两报, 不只是由于其爱国言论、进步立场, 其副刊《读者的话》这种为读者服务的至诚之举, 也是赢得读者的重要一环。柯灵在《文汇启示录》中总结《文汇报》成功的原因, 深为同行认可, 他说:“什么是文汇报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庞大的财力, 雄厚的人力, 完备的物力?都不是!这正是初生之犊《文汇报》最欠缺的。它顶礼膜拜的上帝是读者, 信奉的圣经是忠诚地为读者服务。”

柯灵在他的报刊生涯中, 一直坚持着“民心”至上的办报信条, 甚至甘冒生命危险。在他看来, 报纸日日记载着历史, 而“历史在演进中不许有旁观者, 除了弄潮儿, 不被狂涛翻卷, 就受浪花溅激。什么‘客观报道’、‘有闻必录’之类的新闻工作教条, 只是跛足的半边真理。”[5]这种认识是极为深刻的。他的副刊都立场鲜明, 那就是“民心”, “民心”所向就是副刊言论所向。1941年他编辑《正言报·草原》时, 因坚持编发进步文章与总编室时有摩擦, 总编室要他刊发一些言论反共的文章, 而他把这些文章如数奉还。他的立场与主版立场发生冲突, 而他“不驯服”的态度, 最终使他离开了《正言报》。《世纪风》、《读者的话》是抗日的战鼓, 是和平的呐喊, 不仅是民心所向, 而且是历史的记录。文汇同人志同道合, 他在这里能够坚守信条, 自由办报, 却也承受着生命的威胁。日伪政府视爱国报人、进步作家为眼中钉、肉中刺, 他们暗杀了《大美晚报》的朱惺公、《大美报》的张似旭、作家郁达夫、陆蠡等人。柯灵、徐铸成等则被日本宪兵抓进“贝公馆”, 严刑拷打, 好在被设法营救了出来。抗战胜利后, 柯灵与文汇同人反对内战, 主张和平建国, 其民间立场常常与政府冲突, 柯灵又受到南京政府通缉, 幸而受朋友帮助, 免于罹难。

在柯灵看来, 把握时代风潮, 捕捉社会热点是报纸内容“适当安排”、主次恰当的前提。报纸时效性很强, 日出一张, 隔天就成昨日黄花, 无论主版还是副刊文字作品都要受其影响。对此柯灵认为:“一个时代有它的时代潮流, 社会心理, 这是由各种历史因素构成的, 是不可违背的, 报纸应紧紧地掌握住。”但是“报纸很容易赶时髦, 凑时风, 无形中随波逐流。越是时髦的风气就越容易过时, 对这种流行病应该有免疫力。”[6]1940年代的《文汇报》恰恰是鼓荡风潮的报纸, 抗日战争时期, 它的言论立场是“抗日”, 解放战争爆发后, 其言论立场即刻转向“和平、民主”, 可谓踏在了时代的节拍上, 其副刊文字也围绕这一节拍而跳荡, 怎能不深得人心呢?柯灵是老报人, 栉风沐雨, 历经坎坷, 对问题的认识常常是辨证的, 要紧跟时代风潮, 但时风日下时就不能随波逐流。因为时代风潮有时也全非正确, 反而是越跟得紧越深陷泥潭。比如对当前商品大潮的冲击, 柯灵就深表忧虑, 认为报纸舆论对一切“向钱看”应保持冷静, 要“充当清新健康的空调器, 而不是浅薄浮嚣的鼓风机”。在副刊的时代感和趣味性之间, 柯灵虽未谈及, 但就他所编副刊来看, 显然是以把握时代大潮为先, 兼顾趣味性的。他的副刊讽喻、批判、怒斥的火药味首居其要, 而趣味性退居其次, 应该说是生逢乱世的结果。恰如副刊编辑卜少夫所说:“在平时, 我们可以吟风弄月, 可以谈情说爱, 可以讽刺这个, 攻击那个……战时即使能写这一类文字, 至少是大大受了限制。”[7]的确, 生在“有恙”的时代, 哪里还有暇寻找趣味?尤其是为衣食忧愁的人, 需要的是吃饭的方法, 向他讲趣味, 犹如凶年劝吃肉糜, 很不中听。

三、副刊观念及其编辑经验

基于上述报纸观, 柯灵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副刊编辑经验。重视多样化, 又不惟多样化, 在多样之中抓重点, 是柯灵对编辑副刊的精辟认识。报纸不同于期刊, 期刊的专业性较强, 它的读者往往是对某个方面有兴趣的人, 读者群相对比较专一、狭窄, 报纸虽也有专门性和综合性, 党报和商业报的区分, 但宏观地看, 大部分报纸的读者群比期刊广泛得多, 教师、学生、工人、市民各色人等兼有, 所以副刊内容注重多样化, 以“杂”见长, 但又不能唯“杂”是求, 对此柯灵有其辩证的认识。他在1980年2月29日写给《致〈文汇报〉编辑部的信》一文中说:“从《文汇报》的副刊安排来看, 有‘面面俱到’的倾向, 而‘面面俱到’的结果, 往往是各方面都不满足, 不讨巧。不同方面的读者, 往往从自己的角度出发, 对报纸有所要求。对这种要求, 报馆要有清醒的头脑, 经过周密的调查研究, 作出适当的安排, 没有重点就没有政策。”兼顾博杂的同时, 要有重点的安排副刊内容, 这是柯灵很有见地的认识, 也是他的经验之谈。抗战期间他在负责《文汇报》副刊工作时, 各种副刊皆有, 文艺副刊、时事专刊、读者专刊等, 后来又创办了各种周刊, 如教育周刊、妇女周刊等等, 副刊形态、副刊内容都很重视多样化, 但多样博杂中又有重点, 如《世纪风》是《文汇报》前期的重点副刊, 《读者的话》则成为后期的重点, 在文汇的众多副刊中编排精、影响大。

报纸副刊与期刊相比, 天然的缺陷就是篇幅太小, 适宜刊发短小作品, 对于大作品就如“螺蛳壳里做道场”, 常常回旋不开。这是常让副刊编辑头痛无奈的事情, 经常他们不得不把大稿子转交期刊发表。但是副刊也有其优势, 对此柯灵认为:副刊“篇幅小, 可是天天出版, 不指望产生伟大的作品, 却适宜培育新锐的作者;不望它对时代有什么伟大的贡献, 却可以迅速反映现实, 将大众的愤怒、欢喜和苦闷, 诉诸读者。”[8]时效性强, 便于反应现实, 文字短小精悍, 便于新作者发挥所长, 展露才华。

柯灵在主持《文汇报》副刊期间, 一手拉作者, 一手拉读者, 借墨结缘, 扶持新人, 把一些不断投稿, 文章上乘的读者发展成了作者。柯灵在《上海抗战期间的文化堡垒》一文中回忆, 他常联系老作家, 向其约稿, 郁达夫、叶圣陶、丰子恺、夏衍、巴金等老作家给予了副刊以很多的支持, 此外还有许多意气风发的青年, 以文字之交与他建立起长期的友谊。如何为、黄裳、徐开垒、沈毓刚、晓歌、陈钦源、林莽、徐凤吾、梅朵、韦芜等, 他们有些成了作家, 有些进报界作了记者、编辑, 徐凤吾后来专门写了《从投稿者到编者》一文, 回忆了进《文汇报》的经过。柯灵这种组织副刊队伍的方法, 被称为‘两条腿走路’, 这就是既依赖专家作家, 又善于发掘群众作者。漫长的历史不断证明:青年作者是传媒的未来。

柯灵对待编务一丝不苟, 公正而严谨。就选稿而言, 在他这里只以稿子本身的质量来评判, 不用熟人介绍、打招呼、开后门, 更不要请客送礼。处理稿件也很迅速, 不会把稿件束之高阁, 如石沉大海。徐凤吾曾回忆, 他投寄的稿件, 不论通讯还是杂谈, 一般一星期左右就见报了。梅朵在回忆文章《我深深怀念那段生活》中谈到, 他曾协助柯灵编辑《读者的话》, 谈审稿问题时说:“我们对于读者的来信、来稿, 做到了每篇必读、必处理, 在这点上, 高先生 (柯灵) 把它作为一条必须执行的规定, 让我们共同遵守, 至今仍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柯灵把为读者服务的理念都点点滴滴地落实到了行动上。

今天, 报纸的文艺副刊雄风不再, 各色专刊风头日隆, 这自有其时代风潮、媒介机制的因素, 但柯灵的报学理念及副刊经验, 对今天的报人也应当有所启发。

摘要:本文着重介绍了新闻工作者、副刊编辑家柯灵的报纸观及副刊编辑思想;柯灵对报纸认识的“民心”观, 副刊编辑的“读者”观, 使他办出了关注生活、立足现实、仗义敢言的特色副刊;柯灵的报学理念和副刊经验, 对今天的报人应当有所启发。

关键词:柯灵,报学理念,副刊

参考文献

[1]黄立文.从风雨中走来[M].上海:文汇出版社, 1993:299.

[2]柯灵《.文汇报.读者的话》发刊词[N].文汇报, 1946-01-01.

[3]柯灵《.文汇报.浮世绘》创刊词[N].文汇报, 1946-12-01.

[4]柯灵“.文汇”启示录———祝《文汇报》创刊五十年[M].煮字人语.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6:113.

[5]柯灵.时代的黑匣子———纪念《文汇报》创刊五十五周年[N].文汇报, 1993-03-01.

[6]柯灵.致《文汇报》编辑部的信[M].煮字人语.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6:109.

[7]王文彬.中国报纸的副刊[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1988:47.

篇4:柯灵“浙派语文”

【关键词】柯灵 浙派语文 情系故乡 胸有儿童 追梦教育

柯灵(1909.2-2000.6),原名高隆仁,字季琳,1909年2月15日生于广州,原籍浙江绍兴斗门。1932年6月在上海参加地下革命,1950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是著名作家、电影戏剧剧作家、电影评论家,全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国际笔会上海中心会长,作协上海分会副主席,原上海市广播电影电视剧顾问。第二、三、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始人之一、民进中央名誉副主席。

要说在文艺界,柯灵先生的大名堪称“如雷贯耳”,但是他与“浙派语文”的联系,就少有人知了。也许正因为这样,笔者才有叙说一下的必要。

在绍兴,我们把柯灵先生不仅视为“老乡”,更看成是从教育界走出来的名流,所以觉得与他特别亲近。柯灵三岁到了绍兴斗门老家生活,1914年在家乡私塾上学。小学毕业后在家自学。1926年就在绍兴朱储私立务实当语文教师,人称“小先生”。1928年又去绍兴马鞍西北乡创办了西村小学当语文教师。以后柯灵被擢升为浙江省立第五中学(今绍兴一中前身)附属小学当教师。1929年柯灵又应聘去绍兴县陶堰浔阳小学任校长。之后有一段不短的时间主编一份儿童报纸。1996年,斗门柯灵小学落成,柯灵先生于垂暮之年依然坚持应邀回故乡参加了落成典礼。可以说,柯灵先生从青少年时代到步入社会,就与教育(小学教育)、教师、儿童有着密切的联系。

另一方面,柯灵先生75年的文学生涯,可谓著作等身,在宽广的创作领域里,无一不出上品。尤其是晚年所作的散文,遣词造句更是炉火纯青、独树一帜。这诸多皇皇大作,已被公认为是中华语言宝库中的精品,自然也是今日广大学子学语习文的垂范之作,一直对“浙派语文”的历史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具体说来,柯灵与“浙派语文”的联系,笔者以为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情系故园:浙乡情浓,“书卷多情似故人”

“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故乡的一切在每个人身上都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每个人对故乡都有一种特别的感情,这种感情是怎样的感情?又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人在离家时这种思乡之情表现得更加强烈?

——柯灵《乡土情结》

你可曾到过浙东的水村?——那是一种水晶似的境界。村外照例傍着个明镜般的湖泊,一片烟波接着远天。跑进村子,广场上满张渔网,划船大串列队般泊在岸边。

——柯灵《野渡》

最上一层,是山腰的宿舍,一排玻璃窗,灯火薄薄地透出,灯影里可以隐约地映出憧憧的人影,偶然还漏下几声断续的笑语;那里面是一群少男少女,正走着他们生命途上最幸福的一程。 ——柯灵《越王台畔》

……

在一字字、一句句的回忆中,像回放电影一样,点点散发而来,带着越乡童年的纯洁,带着浙地淡淡的伤感,在“故园梦忆”的真实中,呈现给我们一个清新、难忘的岁月。幼年的柯灵,家道中落,过着颠沛流离的日子,但从小故乡绍兴的小镇、山水、渡口……镌刻着他曾经的足迹、心路这些怀乡的散文其实就是柯灵童年、少年的生活传记,他的人生感受和经验始于小镇。从小,来自故乡的小镇的风土人情,还有周围的乡村、弄堂、山冈,这些都成了他的性格、情感和记忆的一种底色,无法抹去,因此,在柯灵的眼里,故乡绍兴总是蕴含着自然、质朴与野趣。

柯灵迈上文学道路的第一步也与故乡有关,小学毕业后就辍学,他自述“我的学历只比文盲高一档”。他能走上文学之路,全靠勤奋自学,“一步一步摸索前进”,在绍兴《越铎日报》上发表处女作《斗门提灯会记》,根据柯灵回忆,那是用文言写的记事文,这张报纸是鲁迅发起创办,报名为鲁迅拟定,鲁迅先生也在该报中发表一些文章而使得该报更是著名。柯灵回想起来,第一次变成印刷文字在报纸上发表是难以形容的喜悦,给了他写作的勇气和兴致,对后来开始接触文学、迷恋文学起到强大的推动力作用。

柯灵说起自己笔名“柯灵”的由来,总是多次讲到与故乡绍兴及柯桥的关系。他说:“千山竞秀、万壑争流的越州古国,是把我妪煦成人的土地,父老乡亲,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和我血肉相连,多少年来,故园如画的风物,常在我梦中浮现。”诗人、剧作家白桦在一篇纪念文章《柯岩之灵》中说:“柯桥有块柯岩,被当地人奉为灵石,每每途经柯桥镇,我都会想到柯灵先生的笔名,他的出处也许就在于此。”

二、胸有儿童:梦回少年,“一笑童心尚隐然”

柯灵历任《文汇报》《晨报》等报纸的主笔和副刊编辑,但柯灵最早接触文字编辑工作并得到广泛好评的是一份反映儿童生活的报纸——《儿童时报》。 这是我国第一张儿童报纸。1930年创刊于绍兴,是一种适合小学三、四年级以上文化程度的儿童读物,小型的综合性报纸。在当时报刊负责人田锡安、傅天弼等推荐下,柯灵当了首任编辑,从而成为这张报纸的“开国功臣”之一。同时,《儿童时报》也是他漫长、辉煌个人编辑史上的一个真正起点,他写的《发刊词》中声明:报刊的宗旨是“培养社会儿童与科学儿童相结合的新中国儿童”,要把报纸办成“小学时事教学的辅助材料,儿童课外阅读的补充读物”。第一版为时事版,把从各大报纸取材的国内外要闻,把文言译成白话,综合改编,使之能适合儿童阅读,还配有他写的通俗易懂的短评,设立了《小评论》的固定栏目。第二版为科学版,介绍科学知识,宣传科普常识,提高科普意识。第三版为文艺版,起名《儿童乐园》,登载怡情悦性的童话、故事、诗歌等,还有歌曲、谜语、游戏等,插图也多,插编在各版面中。

《儿童时报》报头也有创意、特色,柯灵约儿童轮流执笔题写,稚气生动,每月更新一次。《儿童时报》贴近儿童生活,活泼轻松,内容丰富,后来又请丰子恺、潘天寿等名家作文字、美术方面的特约撰稿人,是柯灵先生呕心沥血的成果,一度成为当时反映儿童生活的一个窗口。柯灵先生在《儿童文学》中发表的诗歌,得到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的关注和推荐,出了柯灵的第一本书《月亮姑娘》,两人也因此建立了很好的关系,商讨许多儿童教育问题。

……

所有这一切,都足以说明柯灵先生与儿童,与儿童生活,与儿童阅读,有着系于本性的缘分。

三、追梦教育:破浪扬帆,“只是征行自有诗”

我的学历表略高于文盲一档,在理应求学的年龄,却被迫“好为人师”,当了小学教员。这就免不了自误误人,举步维艰。为了勉力应付,只好一面教人,一面自学。

——柯灵《早熟的悲欢》

柯灵开始踏上社会,是15岁那年去镇外三四里远的朱储村的务实小学做小学教师,不久,这个年轻人给学校带来了勃勃生机。他不仅给学生上语文课,还给学生上图画课,把自己保留的作品《夕阳返照》《渔村夜月》等拿到课堂,让学生学着画,把学生的画贴得满墙都是,使大家感到很荣耀。他也给学生上唱歌课,把音乐简谱和歌词写到黑板上,打着拍子,先唱乐谱,再合上歌词,最后拉起胡琴来伴奏,上体育课,就用捉迷藏、抽陀螺或爬树等农村的娱乐活动来代替。他和学生在一起,也分不清谁是老师,谁是学生。学生都管他叫“小先生”“小高先生”,亲热之情溢于言表。在务实小学,柯灵执教前后近四年,给家长学生留下很好的印象。

后来,务实小学因为经费不足而停办,当时19岁的柯灵被教育局看中并委以重任,去陶堰镇浔阳小学当校长。初到浔阳小学,他发现这里的教育秩序和纪律都很混乱,他以早年就读的辨志小学为榜样,又吸取了自己在务实小学四年的经验,制定出若干师生必须遵守的条例和纪律,同时,把教育、人情和文学结合起来,出台一些特殊的高招。当学生面壁而立,面对着的是贴在墙壁上的儿童诗歌、警句或当地谚语,以给正面的教育和鼓励。这些都是他的精心之作,比如“绵绵同学情,相知又相亲”“少小须努力,长大成栋梁”等。当日寇魔掌伸向我东三省时,他借用《苏武牧羊》的曲调作谱,编写了一首《浔阳校歌》来激励学生:

美哉!我浔阳。碧水长流,青山在望。惜分阴,同奋励,五育俱增长。加紧培良材,共乐乐无涯。警倭患日迫,桑梓衰弱似残阳。卫国兴乡,责在吾辈,毋负我浔阳。

柯灵在浔阳小学的突出办学思想和成绩,得到高度肯定,当时县教育局颁发了年度学校“办理优良”的奖杯,全县只有两个学校得奖,而浔阳小学荣居其一,年轻的柯灵在教育方面的坚忍和努力,可见一斑。

他曾为绍兴撰写过诸多的碑文、序言、传记、题词,均悉数退回稿酬,认为自己能为家乡撰文“已是无上光荣”。他曾荣获敬慰奖、杰出贡献奖等大笔奖金,均奉献社会,当绍兴斗门将为他建纪念亭时,他则坚决予以制止,并谦言:我对党和人民并无什么贡献,写点文章,薄有文名,有什么了不起,值得如此招摇!

1996年9月,柯灵小学举行的落成典礼上,柯灵向小朋友讲话中说道:我是一个普通的文化人,曾经做的也是教书育人的工作,我只是尽心地干,尽了自己应尽的力,教书育人是我的本分,我应该做好它……

写到这里,不由想起了赵丽宏先生为柯灵写过的诗句:

凝视你一头霜雪般的白发

我忍不住想象你当年满头黑发的形象

请告诉我,这些黑发是怎么变白的

我相信,它们已经变成了深刻的思想

变成了动人的故事,变成了真情的诗行

变成了被一代人又一代人传唱的歌

永远留在了这个世界上

篇5:柯灵:吻

你可曾到过浙东的水村?――那是一种水晶似的境界。

村外照例傍着个明镜般的湖泊,一片烟波接着远天。跑进村子,广场上满张渔网,划船大串列队般泊在岸边。小河从容向全村各处流去,左右索回,彩带似的打着花结,把一个村子分成许多岛屿。如果爬到山上鸟瞰一下,恰像是田田的荷叶。――这种地理形势,乡间有个“荷叶地”的专门名词。从这片叶到那片叶,往来交通自非得借重桥梁了,但造了石桥,等于在荷叶上钉了铁链,难免破坏风水;因此满村架的都是活动的板桥,在较阔的河面,便利用船只过渡。

渡头或在崖边山脚,或在平畴野岸,邻近很少人家,系舟处却总有一所古陋的小屋临流独立。――是“揉渡”那必系路亭,是“摇渡”那就许是船夫的住所。

午后昼静时光,溶溶的河流催眠似的低吟浅唱,远处间或有些鸡声虫声。山脚边忽传来一串俚歌,接着树林里闪出一个人影,也许带着包裹雨伞,挑一点竹笼担子,且行且唱,到路亭里把东西一放,就蹲在渡头,向水里捞起系在船上的“揉渡”绳子,一把一把将那魁星斗似的四方渡船,从对岸缓缓揉过,靠岸之后,从容取回物件,跳到船上,再拉着绳子连船带人曳向对岸。或者另一种“摆渡”所在,荒径之间,远远来了个外方行客,惯走江湖的人物,站到河边,扬起喉咙叫道:

“摆渡呀!”

四野悄然,把这声音衬出一点原始的寂寞。接着对岸不久就发出橹声,一只小船咿咿呀呀地摇过来了。

摇渡船的仿佛多是老人,白须白发在水上来去,看来极其潇洒,使人想到秋江的白鹭。他们是从年轻时就做起,还是老去的英雄,游遍江湖,破过运命的罗网,而终为时光所败北,遂不管晴雨风雪,终年来这河畔为世人渡引的呢?有一时机我曾谛视一个渡船老人的生活,而他却像是极其冷漠的人。

这老人有家,有比他年轻的妻,有儿子媳妇,全家就住在渡头的小庙里。生活虽未免简单,暮境似不算荒凉;但他。

除了为年月所刻成的皱纹,脸上还永远挂着严霜似的寒意。

他平时少在船上,总是到有人叫渡时才上船,平常绝少说话,有时来个村中少年,性情急躁,叫声高昂迫促一点,下船时就得听老人喃喃的责骂。

老人生活所需,似乎由村中大族祠堂所供给,所以村人过渡的照例不必花钱。有些每天必得从渡头往返的,便到年终节尾,酬谢他一些米麦糕饼。客帮行脚小贩,却总不欠那份出门人的谦和礼数,到岸时含笑谢过,还掏出一二铜子,跄琅一声,丢到船肚,然后挑起担子,摇着鼓儿走去。老人也不答话,看看这边无人过渡,便又寂寞地把船摇回去了。

每天上午是渡头最热闹的时候,太阳刚升起不久,照着翠色的山崖和远岸,河上正散着氖氢的雾气,赶市的村人陆续结伴而来了,人多时俨然成为行列,让老人来来回回的将他们载向对岸;太阳将直时从市上回村,老人就又须忙着把他们接回。

一到午后,老人就大抵躲进小庙,或在庙前坐着默然吸他的旱烟,哲人似的许久望着远天和款款的流水。

天晚了,夕阳()影里,又有三五人影移来,寂寞而空洞地叫道:

“摆渡呀!”

那大抵是从市上溜达了回来的闲人,到了船上,还剌剌地谈着小茶馆里听来的新闻,夹带着评长论短,讲到得意处,清脆的笑声便从水上飞起。但老人总是沉默着,咿咿呀呀地摇他的渡船,仿佛不愿意听这些庸俗的世事。

一般渡头的光景,总使我十分动心,到路亭闲坐一刻,岸边徘徊一阵,看看那点简单的人事,觉得总不缺乏值得咀嚼的地方。老人的沉默使我喜欢,而他的冷漠却引起我的思索。岂以为去来两岸的河上生涯,未免过于拘束;遂令那一份渡引世人的庄严的工作,也觉得对他过于屈辱了吗?

篇6:柯灵 乡土情结

柯灵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过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结。

(2)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融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根在这片土地上,有一个悲欢离合的家。在听祖母讲故事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边。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方百计的探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裹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

(3)“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但人是不安分的动物,多少人仗着年少气盛,横一横心,咬一咬牙,扬一扬手,向恋恋不舍的家乡告别,万里投荒,去寻找理想,追求荣誉,开创事业,富有浪漫气息。有的只是一首朦胧诗,为了闯世界,多数却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许多稚弱的童男童女,为了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要求,被父母含着眼泪打发出门,去串演各种悲剧。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但乡土的梦,却永远追随着他们。浪荡乾坤的结果,多数是少年子弟江湖老,黄金、美人、虚名、实惠,都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

(4)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但百余年来,许多人依然不得不离乡别井,乃至漂洋过海,谋生异域,出国华工不下千万,足迹遍世界。美国南北战争以后,黑奴解放了,我们这些黄皮肤的同胞,恰恰以刻苦、耐劳、廉价的特质,成了奴隶劳动的后续部队,他们当然做梦也没有想到什么叫人权。为了改变祖国的命运,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发轫于美国檀香山。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很多曾在法国勤工俭学。改革开放后的出国潮,汹涌澎湃,方兴未艾。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不忘桑梓之情,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做了慷慨的奉献。

篇7:《柯灵选集》读后感

读《柯灵选集》

柯灵同志要我为《现代作家选集》里的《柯灵选集》写序文。他不嫌“佛头著秽”,我却不敢冒狂妄之讥,所以擅改题目,写一篇读后心得,表达我的欣赏。和柯灵同志略有交往的人,都会感到他和善诚挚。如果无缘和他深交熟识,读了他的文章,就能看出他的和善诚挚不同一般。他和善,因为处处把自己融和在人民群众之间。他诚挚,因为抱有坚定的信念,指引他为国为民,忠贞不渝。用他自己的话说,“人民有不可违拗的意志”,所以他的和善会变成勇猛。而他对自己信念的诚挚,使他在艰苦中也不灰心丧志,能变方换法,为他信奉的理想奋斗。这样的人,聪明不外露而含蕴在内,他并不光芒射人,却能照见别人所看不到的地方。选集所收的散文、杂文、小说、理论,都显露出这样一位作者。且看他的散文吧。有几篇写情写景,情景交融,很有诗意。可是作者并不像杜少陵那样“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或陆放翁那样“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露出诗人自我欣赏的姿态。他着眼的是浔阳江上夜航讴歌的舟子,为全家老少饥寒温饱或忧或喜的打鱼人,傍岸的采菱妇女,或顶风逆浪向暴力拼斗的孤舟。水乡渡口,他看到的是沉默的摆渡老人和来往渡客。田间春天的田园里,他记起童年,想到乡民翻泥锄草时短暂的美梦。他怀念遗事,带些惆怅迷惘之感,可是并非留连过去,而是要冲破陈旧,另开新局。逗留在他记忆里的是那些碌碌终身、默默无闻的艺术家,或筵前卖笑的妓女,戏院里卖糖的孩子。《团园》里为了救“光脚丫”而成为残废的“小先生”笑得多么甜蜜!《红泪》里受欺压的“小东西”流下的眼泪多么辛酸!跳楼自杀的工人为他发泄了义愤,而抗战结束,一名沉水自杀的日军又为他留下悲悯、惊惧等等复杂的情绪。这都是作者把自己融和在群众中的感受。他悼念的革命志士,都谦和诚恳,拙于言辞而勇于牺牲性命。他钦佩的翻译家一生耿直勤奋。他心仪的“老水手”,经历了惊风险浪;依然扬帆前进,更教人油然起“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企慕。这些文章里都充满了作者坚守不渝的信念。杂文一组是忧时愤世之作,写出上海沦陷时期的人间地狱,以及在里面鬼混的奴才小丑等。但作者总不忘自己是一名战士,绝不面对残暴的镇压而回避斗争,他敢于打破窒息人的恐怖气氛,发一声喊:“我要抗议,我要控诉!”有人说,柯灵的小说似散文。这大概因为他写得亲切自然,好像随笔记下些身经目击的事,产生一种真实感,叫人忘了那是小说。他的评论文章不作随声附和的判断,而有独到的见地,并流露出他从不卖弄的丰富学识。他是下苦功夫自学成家的,有自发的兴趣,有自辟的道路,基础深厚而结合实际,所以自有胆识。单从这个集子里选收的文章,就可见作者多才多艺。柯灵同志惯爱抹去自我,深藏若虚,可是他抹不掉自己的才华。随着斗争的需要或生活的逼迫,他的创作层出不穷,而他的文笔对任何形式都得心应手:描摹景物,点染得宜;抒写情感,熨贴入微;叙述故事,生动传神。《柯灵散文选》自序里说,希望炼就“灵动皎洁、清光照人”的文格。读他的文章而能见到他的为人,不就因为他笔下“灵动皎洁、清光照人”吗? 一九八四年七月

上一篇:地调院年度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下一篇:中奖信息确认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