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纵览:病理学第二章

2024-05-21

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纵览:病理学第二章(共13篇)

篇1: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纵览:病理学第二章

第二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考纲要求】

1.充血的概念和类型。

2.淤血的原因、病理变化和对机体的影响。

3.血栓形成的概念和条件。

4.血栓的类型。

5.血栓的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

6.梗死的概念、类型和病理变化。

【考点纵览】

1.淤血是疾病的基本病理过程之一,具有重要的意义。

2.活体的心血管内,血液成分析出、粘集、凝固成为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

3.循环血液中的异常物体沿血流运行阻塞相应血管的现象称为栓塞。

4.梗死的概念、类型及出血性梗死的条件。

【历年考题点津】

1.贫血性梗死主要发生于

a.心、肝、肾

b.心、肾、脾

c.心、肺、脾

d.大脑、肺、肾

e.小肠、肝、心

答案:b

2.异常物体沿血流运行阻塞相应血管的过程叫

a.梗塞

b.梗死

c.栓塞

d.栓子

e.血栓形成

答案:c

3.纤维素性血栓主要发生在

a.下肢深静脉

b.左心耳

c.微循环

d.心室壁瘤内

e.门静脉

答案:c

篇2: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纵览:病理学第二章

【考纲要求】

1.血液的组成与特性:①内环境与稳态;②血量、血液的组成、血细胞比容;③血液的理化特性。

2.血细胞及其功能:①红细胞生理:红细胞的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造血原料及其辅助因子;②白细胞生理:白细胞的总数和各类白细胞所占百分数及功能;③血小板的数量及其在生理止血中的作用。

3.血液凝固和抗凝:①血液凝固的基本步骤;②主要抗凝物质的作用。

4.血型:①血型与红细胞凝集;②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

来源:考试大

【考点纵览】

1.细胞外液是细胞的生存环境,称为内环境。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恒定的状态称为内环境稳态。稳态是一动态平衡。

2.人体内血液的总量称为血量,相当于自身体重的7%~8%,即每公斤体重70~80ml血液。

3.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组成。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血细胞比容。健康成年男性为40%~50%,女性为37%~48%。

4.血浆渗透压包括两种:由晶体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晶体渗透压;由胶体物质(主要是白蛋白)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晶体渗透压的作用是保持细胞内外的水平衡,维持血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作用是维持血管内外的水平衡,保持一定的血浆量。 来源:考试大

5.渗透压和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为等渗溶液,如0.85% nacl和5%的葡萄糖溶液,亦为等张液;渗透压比血浆渗透压低的称低渗液,反之则为高渗液。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用血沉表示,血沉快慢与红细胞叠连有关。血浆白蛋白增多,红细胞不易叠连,血沉减慢;球蛋白和(或)纤维蛋白原增多,可使红细胞叠连,血沉加快。 来源:考试大

6.红细胞生成的原料是铁和蛋白质,缺铁引起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促使红细胞成熟的因子是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会出现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7.白细胞的分类和功能。

8.血小板的生理功能:参与止血;促进凝血;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

9.血液凝固的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基本步骤:第一步,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第二步,在凝血酶原激活物的作用下,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第三步,在凝血酶的作用下,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根据凝血酶原激活物生成的过程不同,分为内源性凝血和外源性凝血。内源性凝血的启动因子是因子?,参与凝血的因子均在血管内,凝血的速度慢;外源性凝血的启动因子是因子ⅲ的释放,凝血速度快。

10.血液中重要的抗凝物质是抗凝血酶ⅲ和肝素。

11.血型是指血细胞膜上特异抗原的类型。 abo血型系统中,根据红细胞膜上所含凝集原的种类进行分型。红细胞膜上只含a凝集原者为a型,血清中含抗b凝集素;只含b凝集原者为b型,血清中含抗a凝集素;含有a、b两种凝集原者为ab型,血清中没有抗a和抗b凝集素;既不含a凝集原也不含b凝集原者为o型,血清中则含有抗a和抗b凝集素。 来源:考试大

【历年考题点津】

1.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

a.红细胞膜上特异凝集素的类型      b.红细胞膜上特异凝集原的类型

c.红细胞膜上特异受体的类型      d.血浆中特异凝集素的类型      e.血浆中特异凝集原的类型

答案:b

2.关于血浆蛋白生理功能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运输物质      b.缓冲ph      c.参与机体的免疫功能

d.参与生理止血过程      e.形成胶体渗透压,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

答案:e

3.一位a型血的男子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其中女孩的血清与其父的红细胞不发生凝集,而男孩的血清与其父的红细胞发生凝集,男孩的血型可能是

a. a型或b型      b. a型或ab型      c. a型或o型      d. b型或o型      e. b型或ab型 来源:考试大

答案:d

4.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物质是

a. nacl      b.白蛋白      c.球蛋白      d.纤维蛋白      e.血红蛋白

★ 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纵览:内科学第八章

★ 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纵览:病理学第六章

★ 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纵览:病理学第十章

★ 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纵览:病理学第七章

★ 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纵览:内科学第十二章

★ 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纵览:内科学第三十章

★ 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纵览:药理学第十五章

★ 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纵览:医学免疫学第四章

★ 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纵览:药理学第三十二章

篇3: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纵览:病理学第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11年1月正式对外公布并施行了2011年版《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大纲》(以下简称“新版大纲”);对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药学类)药学专业知识(一)药理学部分(以下简称药理学部分)也作了重新修订。为了帮助广大应试者复习备考,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药理学知识,提高考试通过率,并为今后的实际工作打下较坚实的基础,我们结合多年在药理学本科课程教学、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考前辅导实践中的经验体会,谈谈应试者在备考药理学部分时应注意的问题。

1. 认真理解新版大纲的要求

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大纲是国家进行执业药师职业准入控制的基本标准,是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内容、水平和命题组卷的依据,是应试人员明确考试范围、把握复习重点、熟悉考试和答题规则的必备指南。新版大纲坚持了“以用定考”的原则,内容上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药理学部分的考试内容归纳为4个方面,分7个大单元、36个小单元、104个细目、约175个要点对知识点作了详细的要求[4],目的是考核应试者对药效学和药动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药物的分类及其各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药动学特点、临床应用、主要不良反应、药物的相互作用及其用药注意事项等方面知识的识记程度和应用药理学知识分析判断、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新版大纲对应试者复习备考有较好的指导性;应试者复习前首先应逐字逐句认真分析、理解新版大纲的层次、考点及要求,并始终依据新版大纲指导复习。

通过比对2007年版大纲,新版大纲药理学部分将原大纲中第三单元“传出神经系统药物”与第四单元“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合并为一个单元,命名为“神经系统药物”;将原大纲中“影响免疫功能药物”调整为“其他类药物”;部分细目名称有所变动,比如原“精神药物”变为“抗精神失常药”,原“心境稳定剂”变为“抗躁狂症药”,等等;对具体药物作了少量调整。应试者备考时不要忽视了新版大纲内容的变化,要重视新增内容的复习,以免丢分。

2. 明确药理学部分的知识结构特点及考试特点

从知识结构来划分,药理学部分包括总论(新版大纲第1项要求)和各论(新版大纲第2—4项要求)两大部分。总论是药理学部分的总纲,重点是药效学和药动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其次是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它们是整个药理学的理论核心和重点,将贯穿到各论每一具体药物的学习中,掌握好总论能为学习各论打下坚实的基础,取得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各种药物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等相关知识的钥匙。因此必须狠下功夫,认真掌握好。

各论依据药物作用的系统、药理作用与结构的特点分为6大单元、33小单元;每一单元的概论概括了本类药物的共性特征,掌握好这部分知识就抓住了本类药物的普遍规律,可以对该类药物形成较完整的认识,对于掌握好本类具体药物的特点可以起到提纲挈领、执简驭繁的效果。具体药物相关知识点占药理学部分篇幅最大,内容最为繁杂,每种具体药物项下论及该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药动学特点、临床应用、主要不良反应、药物的相互作用及其用药注意事项等知识,其中药理作用、药动学特点、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是核心和重点,也是最重要的考点,一般占考试内容的比例较大;新版大纲按代表药物、常用药物、相关药物分三个层次对具体药物作了不同要求。

通过学习、分析新版大纲及历年考试真题,可以发现,与本科药理学学习要求不同,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对复杂高深的药理学理论及其推导过程要求不高,在“以用定考”的原则指导下,侧重于考核基础知识和实用技能方面的知识点;试题难度不高但覆盖的知识面较广,考核的难点在于应用多个知识点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考题来看,全部采用选择题,应试者只需按要求在备选答案中选择正确答案,不需解释和论述;共有最佳选择题(A型题)、配伍选择题(B型题)、多项选择题(X型题)三种题型,题量比约为2∶4∶1;分值比约为2∶2∶1。A型题重点考核应试者对药理学基础知识掌握的精准度,B型题侧重考核应试者对各基本知识点相关性掌握的程度,X型题则二者兼之,是难度较大的题型;考试的特点是注重考核知识的基础性、实用性和综合性。应试者明确了药理学部分的知识结构特点及考试特点,可以更合理地安排复习备考。

3. 注重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由于药理学部分占药学专业知识(一)试卷的60%,覆盖的知识面较广,特别是各论收载药物数目繁多,而且每种药物项下的知识点较多,初学者常感到不知重点何在,不知如何掌握、巩固记忆。为了达到新版大纲要求顺利通过考试,应试者应该注重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3.1 把握知识内在联系,抓住重点,以点带面。

基于上述药理学知识结构特点及考试特点,应试者在复习备考时,既要抓住重点,又要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全面性;这就要求复习中首先掌握重点和核心知识点,包括药效学和药动学重要的概念和理论,各类代表药物的药理作用、药动学特点、临床应用、主要不良反应等,将其深入理解、学深学透,弄懂记牢,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地扩大复习范围、以点带面,全面掌握。

药理学部分按知识结构划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表面看似分列的,分别自成体系,其实具有内在的有机联系;总论的内容贯穿到各论每一具体药物的学习中;各论中具体药物相关知识常常以总论知识为基础。以药动学参数为例,学习总论得知,药动学参数是借助数学的原理和方法定量描述体内药量随时间变化规律的一系列参数,包括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峰浓度、达峰时间、半衰期、生物利用度、表观分布容积、稳态血药浓度等,分别具有不同的临床意义;在各论中,描述具体药物体内过程及药动学特点时会用到上述参数,例如拟多巴胺类抗帕金森病药左旋多巴,描述体内过程的药动学参数有:生物利用度为(41±16)%,达峰时间为0.5—2h,半衰期1—3h,等等,如此将总论的概念性知识与各论具体药物特点描述有机地联系起来,既巩固了总论重要概念,又学习了各论具体药物的特征。

各论中,代表药与同类其他药物相关知识之间也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应试者可以先吃透代表药物的药理作用、药动学特点、临床应用、主要不良反应等知识要点,同类其他药物可采用与代表药物比较的方法,找出并记住它们与代表药物的不同点,其他性质则可由代表药的性质推论。例如,学习阿片受体激动药,首先要掌握代表药物吗啡激动阿片受体后产生的对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平滑肌和免疫系统的作用、药动学特点、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其禁忌证,并将其弄懂记牢;在此基础上采用比较的方法就容易熟悉可待因、哌替啶、芬太尼、美沙酮、二氢埃托啡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既可抓住重点,又可高效率地系统全面学习该类药物,如此可举一反三,事半功倍。

3.2 归纳总结,纵横联系,将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按照上述方法我们既学习了总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又学习了各论各类药物的共性和各种具体药物的特性。这时,分散的知识点多而繁杂,容易混淆,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是难以牢固掌握、灵活运用的。因此,学习完一个单元药物应采用比较方法及时纵向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还应随时注意不同单元知识点的横向联系。例如,复习解热镇痛抗炎药代表药物阿司匹林时,将其镇痛作用与镇痛药的代表药物吗啡进行比较,将其解热作用与氯丙嗪进行比较,将其抗炎作用与糖皮质激素比较,就容易理解并牢记上述不同单元药物药理作用及其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异同,既可加深对阿司匹林的理解,又可复习其他类型的相关药物。再如,复习具有缓解或治疗哮喘作用的药物,可将不同类别的吗啡、肾上腺素、氨茶碱联系在一起,通过比较它们的作用机制、适用于哮喘的类型、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异同,既可加深对上述药物的理解,又可增强综合应用药理学知识、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能力。此外,药名相似类别不同的药物如氯丙嗪和异丙嗪等也可以联系起来比较。如此归纳总结、纵横联系,可取得良好的复习效果,可谓一举多得;逐步将知识系统化、网络化,达到加深理解、透彻学习、融会贯通、避免混淆、促进记忆的效果,也为今后准确用药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巩固记忆已理解的知识点,除了反复学习相关资料外,可通过适当的练习加以复习,但绝不能搞题海战术;最好在完成一部分内容学习后,及时精选相关练习题,特别是规范的历年考试的真题加以练习;通过练习可以体会分析本考试考核的知识点,查漏补缺、找出自己的弱点,再针对性加强复习。在练习中多应用选择题的答题技巧,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采用直接选择法、排除选择法和猜测选择法等基本解题方法[5],加以灵活运用。

应试者以新版大纲为依据,理清大纲要求的层次和重点,明确药理学部分的知识结构特点和规律,把握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的特点,注重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合理分配时间,调整好竞技状态,不断增强学习兴趣和信心,结合配套的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应试指南进行复习备考,加以适当的记忆和练习,就一定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摘要:药理学是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必考科目, 应试者学习、备考药理学部分时应认真理解新版大纲的要求, 明确药理学的知识结构特点及考试特点, 注重药理学学习方法, 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药理学知识, 提高考试通过率。

关键词:药理学,执业药师,备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执业药师资格制度暂行规定[S].1999.

[2]乔国芬, 娄建石.药理学 (第2版) [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10.1.

[3]江君.如何提高医药职业院校药理学教学质量[J].考试周刊, 2010, (44) :205-206.

[4]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大纲[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1.4, (第一版) .

篇4: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纵览:病理学第二章

【考纲要求】

硫脲类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考点纵览】

1.硫脲类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机制?

2.硫脲类严重的不良反应为粒细胞缺乏症。

【历年考题点津】

1.硫脲类抗甲状腺药可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是

a.粘液性水肿

b.心动过缓

c.粒细胞缺乏症

d.低蛋白血症

e.再生障碍性贫血

篇5: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纵览:病理学第二章

【考纲要求】

1.胰岛素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来源:考试大

2.磺酰脲类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来源:考试大

【考点纵览】

1.胰岛素可降低血糖,促进蛋白质、脂肪的合成。

篇6: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纵览:病理学第二章

【考纲要求】

1.四环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的抗菌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2.氯霉素的抗菌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考点纵览】

1.四环素类的抗菌谱广,可抑制蛋白质的合成,为快速抑菌剂。

2.氯霉素是伤寒、副伤寒的首选药。

【历年考题点津】

1.可能引起二重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灰婴综合征的抗生素是

a.灰黄霉素

b.二性霉素

c.四环素

d.氯霉素

e.制霉菌素

篇7: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纵览:病理学第二章

【考纲要求】

1.消化性溃疡:(1)病理变化;(2)并发症。

2.病毒性肝炎:(1)基本病理变化;(2)临床病理类型和病变特点。

3.门脉性肝硬化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4.胃癌、食管癌和大肠癌的肉眼和组织学类型。

5.原发性肝癌的肉眼和组织学类型。

【考点纵览】

1.溃疡病的四层结构及胃溃疡并发症。 来源:考试大

2.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理变化。

3.各型肝炎的病变特点。

4.肝硬化是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及细胞结节状再生三种改变反复交错运行的结果。

【历年考题点津】

1.肝硬化特征性病理表现是

a.肝细胞坏死 来源:考试大

b.假小叶形成

c.炎细胞浸润

d.肝细胞浊肿变性

e.肝细胞脂肪变性

答案:b

2.关于肝硬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亚急性重症型病毒性肝炎多发展为门脉性肝硬化

b.病变特点是肝细胞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和假小叶形成

c.门脉高压症可表现为出血倾向

d.肝功能不全可表现为脾肿大

e.肝硬化不发生癌变

答案:b

3.胃溃疡底部常见动脉内血栓机化,该处血栓形成的最主要机制是

a.溃疡组织释出多量组织凝血酶原

b.溃疡处动脉内膜炎致内膜粗糙

c.溃疡处动脉血流缓慢 来源:考试大

d.溃疡处纤维化使动脉内血流不规则

e.胃液促进凝血过程

篇8: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纵览:病理学第二章

【考纲要求】

1.炎症的定义和原因。

2.变质的概念。

3.渗出的概念、炎症细胞的种类和主要功能、炎症介质的概念和主要作用。

4.增生的意义。

5.渗出性炎症的类型、病变和结局。

6.增生性炎症的类型和病变特点。

【考点纵览】

1.炎症介质的概念及其作用。

2.纤维素性炎、假膜性炎、脓肿的概念。

3.慢性炎性肉芽肿是炎症局部巨噬细胞增生形成境界清楚的结节是一种特殊的慢性炎症。

【历年考题点津】

1.假(伪)膜性炎的渗出物主要为

a.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坏死组织

b.纤维素、中性白细胞和坏死组织

c.纤维素、浆细胞和中性白细胞

d.淋巴细胞、浆细胞和中性白细胞

e.粘液、中性白细胞和浆细胞

答案:b

2.急性炎症时组织变红的主要原因是

a.组织间隙水肿

b.炎症灶内炎细胞浸润

c.炎症灶内血栓形成

d.肉芽组织增生

e.血管扩张,血流加快

答案:e

3.炎症介质组胺在炎症灶内最主要的作用是

a.白细胞趋化

b.使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高

c.引起疼痛

d.导致发热

e.造成组织损伤

答案:b

4.关于蜂窝织炎的描述错误的是

a.病变组织呈马蜂窝状

b.皮肤、肌肉和阑尾是好发部位

c.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

d.病变弥漫与细菌透明质酸酶和链激酶有关

e.淋巴细胞弥漫浸润组织

答案:e

5.属于慢性肉芽肿性炎的是

a.结核

b.伤寒

c.肠阿米巴病

d.慢性支气管炎

e.慢性阑尾炎

篇9: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纵览:病理学第二章

【考纲要求】

1.核酸的分子组成:①分类;②基本成分;③基本单位。

2.核酸的分子结构:①一级结构;②dna双螺旋结构;③dna高级结构;④dna的功熊。

3.dna变性及应用;①dna变性及复性的概念;②核酸杂交。

4.rna的结构及功能。

5.几种重要的核苷酸:①ate、adp;②camp、cgmp。

【考点纵览】

1.rna和dna水解后的产物。 来源:考试大

2.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单位。

3.核酸一级结构的化学键是3′,5′-磷酸二酯键。

4.dna的二级结构的特点。主要化学键为氢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与t,c与g。

5.tm为熔点,与碱基组成有关。

6.trna二级结构为三叶草型、三级结构为倒l型。

7.atp是体内能量的直接供应者。camp、cgmp为细胞间信息传递的第二信使。

【历年考题点津】

1.下列有关rna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有mrna,trna和rrna三类 来源:考试大

b.胞质中只有mrna和trna

c.trna是细胞内分子量最小的一种:rna

d.rrna可与蛋白质结合

e.rna并不全是单链结构

答案:b

2.下列有关m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为线状单链结构,5′端有多聚腺苷酸帽子结构。

b.可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模板

c.链的局部不可形成双链结构

d.3′末端特殊结构与mrna的稳定无关

答案:b

(3~5题共用备选答案)

a.核苷酸在核酸长链上的排列顺序 来源:考试大

b.trna的三叶草结构

c.dna双螺旋结构

d.dna的超螺旋结构

e.dna的核小体结构

3.属于核酸一级结构的描述是

答案:a

4.属于核糖核酸二级结构的描述是

答案:b

5.属于真核生物染色质中dna的三级结构的描述是

篇10: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纵览:病理学第二章

【考纲要求】

1.基本概念:(1)抗原和抗原的两种性能;(2)抗原决定簇;(3)t细胞抗原决定簇和b细胞抗原决定概念及区别簇的;(4)抗原结合价;(5)共同抗原(共有决定簇);(6)交叉反应;(7)耐受原与变应原。

2.抗原的分类:(1)完全抗原和半抗原;(2)胸腺依赖性抗原和胸腺非依赖性抗原;(3)异种抗原、同种异型抗原、自身抗原和独特型抗原;(4)异嗜性抗原。

3.超抗原:(1)概念;(2)种类;(3)与普通抗原的区别。

4.佐剂:(1)概念;(2)种类;(3)作用机制。

【考点纵览】

1.抗原的概念。

2.抗原决定簇是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的能够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3.抗原通常具有免疫反应性和免疫源性两种性能。

4.免疫反应性是指抗原能与相应抗体特异性结合,发生免疫反应的性能。

来源:考试大

【历年考题点津】

1.免疫反应性是指抗原能够

a.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应答的性能

b.与相应抗体特异性结合,发生免疫反应的性能

c.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性能

d.与相应免疫应答产物特异性结合,发生免疫反应的性能

e.与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发生免疫反应的性能 来源:考试大

答案:b

2.不完全抗原(半抗原)

a.既有免疫原性,又有免疫反应性,且与蛋白质载体偶联后,才能与相应抗体结合

b.只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

c.只有免疫原性,而无免疫反应性

d.既无免疫原性,又无免疫反应性

e.与抗原决定簇具有相似的含义 来源:考试大

答案:b 来源:考试大

(3~6题共用备选答案)

a.抗原决定簇

b.胸腺依赖性抗原

c.胸腺非依赖性抗原

d.完全抗原 来源:考试大

e.共同抗原

3.既有免疫原性,又有免疫反应性

答案:d

4.可引起交叉反应

答案:e

5.决定抗原特异性

答案:a

6.直接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

篇11: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纵览:病理学第二章

【考纲要求】

1.下丘脑的内分泌功能:①下丘脑与垂体之间的功能联系;②下丘脑调节肽。

2.腺垂体的内分泌功能:①腺垂体激素的种类;②生长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3.甲状腺激素:①生物学作用;②分泌调节。

4.与钙、磷代谢调节有关的激素:①甲状旁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及机制;②降钙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其机制。

5.肾上腺糖皮质激素:①生物学作用;②分泌调节。

6.胰岛素:①生物学作用;②分泌调节。

【考点纵览】

1.下丘脑与腺垂体通过垂体门脉系统发生功能联系,通过下丘脑-垂体束与神经垂体发生功能联系。 来源:考试大

2.垂体分泌的促激素有4种:①促甲状腺激素;②促卵泡激素;③黄体生成素;④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3.生长素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幼年缺乏引起侏儒症;幼年分泌过多引起巨人症;而成年后分泌过多,将导致肢端肥大症。生长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所以,在代谢因素中,以血糖浓度对生长素分泌的影响作用最大。血糖浓度降低,可引起生长素大量分泌,血糖升高,生长素分泌减少。

4.甲状腺激素生物学作用:①对代谢的影响:使机体产热耗氧增加,是产热作用最强的激素,使血糖升高;适量的甲状腺激素促进蛋白质合成,过多则加速蛋白质分解;促进脂肪及胆固醇分解。②促进脑与长骨的发育,故幼年缺乏引起呆小症。③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④使心脏活动增强。

5.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发病原因是由于饮食中缺碘。

6.甲状旁腺激素具有升高血钙和降低血磷的作用,是调节血钙和血磷水平的最重要的激素。来源:考试大

7.糖皮质激素生物学作用:①对物质代谢的影响:使血糖升高;促进蛋白质分解;促进脂肪分解,促使脂肪发生重新分布(向心性分布)。②提高血管平滑肌对ne的敏感性。③使红细胞、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加,而使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减少。④参与应激反应。长期大量服用糖皮质激素,使血中糖皮质激素升高,抑制下丘脑和腺垂体,促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减少,造成肾上腺皮质萎缩。如果突然停药,机体就会因缺乏糖皮质激素而引起危险,甚至危及生命,所以长期大量服用糖皮质激素不能突然停药,应逐渐减量。

8.胰岛素生物学作用:血糖降低,促进脂肪和蛋白质合成。胰岛素缺乏引起糖尿病,胰岛素缺乏会使脂肪大量分解,产生大量酮体,引起酮症酸中毒。血糖浓度是调节胰岛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血糖升高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血糖降低时,胰岛素分泌减少。

【历年考题点津】 来源:考试大

1.生长素的作用是

a.促进骨髓的发育      b.促进软骨生长      c.促进脂肪代谢

d.刺激生长素分泌      e.刺激肝细胞分化

答案:b

2.能直接刺激甲状腺腺体增生和甲碑腺激素分泌的物质是

a. trh      b. tsh      c. crh      d. t3和t4      e. acth

篇12: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纵览:病理学第二章

【考纲要求】

毛果芸香碱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考点纵览】

1.毛果芸香碱对眼的作用:缩瞳、降低眼压、调节痉挛(近视)。

2.用途:对闭角型青光眼疗效较好。对开角型青光眼也有一定疗效。

【历年考题点津】

1.毛果芸香碱对眼睛的作用为

a.扩瞳、调节麻痹

b.扩瞳、升高眼内压

c.缩瞳、调节痉挛

d.扩瞳、降低眼内压

e.缩瞳、升高眼内压

答案:c

2.毛果芸香碱滴眼可引起

a.缩瞳,眼内压升高,调节痉挛

b.缩瞳,眼内压降低,调节麻痹

c.缩瞳,眼内压降低,调节痉挛

d.扩瞳,眼内压升高,调节麻痹

e.扩瞳,眼内压升高,调节痉挛

篇13: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纵览:病理学第二章

【考纲要求】

1.阿托品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2.阿托品的不良反应及中毒。

【考点纵览】

1.阿托品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2.阿托品扩张皮肤、内脏血管的作用与阻断m受体无关。

上一篇:快乐的圣诞晚会下一篇:探索绿色经济走富民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