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巨变”讲座感想

2024-05-21

“中国巨变”讲座感想(精选10篇)

篇1:“中国巨变”讲座感想

“中国巨变”讲座感想

4月10日,我在学院报告厅听了 “中国巨变”讲座。这其中有许多内容让我感触颇深。

中国的成长不只是运气,更不单单是因为中国有着这悠久的历史,而是我们每一位公民的奋斗与努力。正因为每天我们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着,中国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因为时时刻刻我们的心中有党由国家,中国才如此迅速的成长;正因为中国政府对人民的热切关爱,我们的祖国即便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也能茁壮成长。

通过 “中国巨变”讲座,大家再次回顾了中华民族100年来为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不屈不挠的斗争史,回顾了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历史和成就,受到了一次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我们不仅从中学到了知识,更有一种心灵的冲击与灵魂的涤荡,大家深刻地意识到我们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也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强兵富国,才能不受别人的欺负和侵略。参观之后,教师们纷纷表示:我们要孩子他们培养成为从小掌握好文化知识,勇于探索、勇于创新,长大更好地报效祖国的栋梁,使中华民族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改革实现开放,以开放促进改革,改革与开放形成了发展中的“双轮驱动”,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这一发展路径的成功在于体现了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本质要求,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时,人们在重重迷雾困厄之中顿见一片社会主义“好山色”,即终于见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图景。这是中国发展的经验,同时也启示了未来发展的道路。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入30周年,对中国这场伟大实践的关注也空前升温。

“30年巨变”成热议焦点

博鳌,4月。和往年一样,来自世界各地的政要、商界精英等再次聚首,讨论共同关心的亚洲乃至世界问题。

从自给自足到海外宾朋频繁往来,从渔家小镇到完全现代的“数字化小镇”,博鳌,不仅成为中国对外打开的一扇窗户——为中国带来海外信息,向世界传送中国声音,更成为一个缩影——生动折射出中国改革开放所发生的历史性变化。

“1978年前,中国几乎没有自己完整的汽车工业,但现在,中国一年的汽车产销量已近千万辆。”上汽集团副总裁丁磊感慨,“这个速度,在传统的发展模式下根本无法想象。”

“中国令人震惊的经济增长幅度史无前例,中国以独特的方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改变了世界。”美国前总统经济顾问、世界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拉特里奇说。

30年巨变,并不只是数字和景象的大幅变动,更是一系列广泛、深刻的“变革”。

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政治体制,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中国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制度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融入世界经济的伟大转折……一个古老的中国从此进入全球化、现代化的快车道。

“中国崛起”同样属于世界

“3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发展进步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胡锦涛在博鳌亚洲论坛2008年年会上的讲话引起国内外人士的强烈共鸣。

“中国令人惊叹的经济增长为本国人民带来了巨大利益,并极大鼓舞了其他发展中国家,给本地区带来了变革的希望。”斯里兰卡总统拉贾帕克萨在博鳌论坛上说。

此前,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根纳季·久加诺夫在北京接受采访时强调: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值得俄罗斯关注和借鉴。

“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结合自身实际、结合时代条件变化不断探索和完善适合本国情况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胡锦涛说,“在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竞争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起来,就必须与时俱进、改革开放、着力发展、以人为本、促进和谐。”

篇2:“中国巨变”讲座感想

“为国家的长远发展打地基、铺好路,科技部的任务就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正在接受共和国部长访谈的科技部部长**面带微笑,随手端起身边的咖啡。

“这种支撑和引领包括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科技无处不在。比如这杯咖啡,是海南产的咖啡豆经过科学研究、测试,最终烧制出来的具有蓝山风味的咖啡,就是我们自主创新的成果。”

“走出危机,需要依靠科技引领”

范文网【】

“纵观人类历史,每次经济危机都促进了科技革命,每次人们走出经济危机,都是依靠科技引领。”**说。

“金融危机中,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反思,反思的结果就是转型。各国都意识到,经济转型的供给来源于科学技术,来源于科技的突破。”**表示,对于我国而言,要从容面对经济危机,走出低谷,需要在新能源、生物技术、信息领域和先进制造领域重点做好科技支撑,争取突破。

“百姓身边的科技,是衣食住行”

科技服务经济,科技同样惠及民生。

**在向爱弹钢琴的女儿解释科技到底能为普通人的生活带来什么时,他这样说:“学钢琴需要使用节奏器,原始的节奏器功能单一,只能起到合拍的效果;而现在的微电脑控制节拍器具有录音、调音等功能,更有助于学习和使用。”

“这都是科技带来的。百姓身边的科技,是衣食住行。”以“食”为例,中国用占世界8%的耕地,养活25%左右的人口,同时还能给其他国家以支持,没有科技的支撑是不可想象的。

在2008年“5·12”汶川地震的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中,科技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卫星遥感、无人驾驶飞机、北斗导航定位、网络通信等一批先进技术手段,在灾区道路不通、气候恶劣的情况下,为及时了解灾情,果断决策,有效救灾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

“科学精神激励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人才”

“1964年10月16日,我正在理发馆剪头发,听到单管收音机中传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的消息。当时我对原子弹还没有深入认识,只知道不得了,有了原子弹就没人敢欺负我们国家了。”**深情地回忆当时的情景,“对科学的憧憬和为科学发展贡献力量的朦胧理想,正是从那时树立了起来。”

从“两弹一星”成功带来的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社会氛围,到科教兴国战略对科技人才培养、全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重视,再到建设科技创新型国家理念的深入人心,**认为,科学精神激励和造就了一代代人才。

篇3:“中国巨变”讲座感想

一、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 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 经济连上台阶, 综合实力由弱到强。内蒙古经济总量1996年登上第一个1000亿元台阶, 用了47年的时间;而从1000亿元上到2000亿元, 用了7年时间;从2000亿元上到7000亿元台阶, 仅仅用了短短的5年时间。如今内蒙古一天创造的财富量, 就相当于1949年一年总量的3倍。1949年内蒙古地区生产总值为7.08亿元, 到1978年发展到58.04亿元, 28年翻了3番多。1978年到2008年的30年间又翻7番以上。去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7761.8亿元, 居全国各省区市第16位, 比2000年又翻了两番多。按可比价计算, 2008年经济总量比1949年增长233倍, 年均增长9.7%;改革开放以来年均增长12.1%;“十五”以来年均增长17.6%。2002年以来连续7年增速居全国第1位, “七连冠”在我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省级经济发展史上是未曾出现过的奇迹, 内蒙古首开先例。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949年为118元, 1978年为317元, 2000年6502元, 2003年超过1万元, 达到10039元, 2008年超过3万元, 达到32214元, 居全国各省区市第8位, 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达4638美元。

经济实力的增强不仅表现在经济总量上, 更体现在地方财力上。1949年内蒙古财政收入仅有739万元, 到2008年已突破千亿元大关, 达到1107.31亿元, 增长14983倍。财政收入从739万元到100亿元, 用了整整48年的时间;从100亿元到1000亿元, 仅仅用了11年的时间。人均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700元, 在全国各省区中位居第8位。令人振奋的数字, 印证了内蒙古经济逐步发展壮大迈上新台阶的历史进程。

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新中国成立以前内蒙古是以农牧业为主的省区, 农牧业在经济中占较大份额, 1949年全区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4.6%, 1978年这一比重下降到32.7%。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发展,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三次产业构成由1978年的32.7∶45.421.9调整为2008年的11.7∶55.0∶33.3, 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 二、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各产业内部, 农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大力推进结构调整, 种植业比重不断下降, 林、牧、渔业比重稳步上升。2008年全区粮食产量达到2131.3万吨, 创历史最好水平, 分别比1949年、1978年和2000年增长9倍、3.3倍和71.6%, 粮食产量居全国第11位, 人均粮食产量1769斤, 仅次于黑龙江、吉林两省居全国第3位, 成为全国粮食主产区之一。油料产量达117.54万吨, 分别比1949年、1978年增长12.1倍和8.4倍, 油料产量居全国的第9位。2008年全区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达到10677.22万 (头) 只, 分别比1949年、1978年增长9.1倍和1.6倍。2008年全区猪牛羊肉类产量达到193.99万吨, 比1978年增长8.3倍。全区畜牧业产值占第一产业的比重已上升到45.9%。农牧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2.5%, 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3%。

工业化取得实质性进展, 形成了一批具有优势特色的产业集群, 涌现出一批有较大影响的知名大型企业集团和品牌。“十五”时期自治区工业化由初期进入中期阶段, 2008年工业增加值比1949年增长2020倍, 工业占GDP的比重提高41.8个百分点, 工业对GDP的贡献率高达60%。工业中传统产业改造取得成效,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 能源、冶金、化工、农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六大优势特色产业增加值占全区工业的90%以上, 成为支撑全区工业生产的主要力量。2008年与1949年相比, 原煤增长1027倍, 发电量增长17800倍, 钢产量比生产初期增长1730倍。内蒙古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农畜产品和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 许多工农业产品产量跃居全国前列。2008年, 全区牛奶、羊肉和羊绒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原煤产量进入全国第2位, 发电量进入全国第4位。此外, 全区粮食、钢材、化工和建材产品在全国也占有重要地位。目前, 全区有鄂尔多斯、蒙牛、伊利、赛飞亚、伊泰、远兴等34个中国驰名商标。

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在商贸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继续较快增长的同时, 金融保险、信息咨询服务、旅游、房地产、社会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1949年至2008年, 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了603.2倍, 年均增长11.5%, 快于GDP增速1.8个百分点。同时, 内蒙古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 积极拓展对外贸易、大量引进外商投资和加强经济技术合作。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0.16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89.34亿美元, 增长557.4倍, 其中外贸出口由0.10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35.8亿美元, 增长357倍。目前, 已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往来和经济技术合作关系, 有700多种商品进入国际市场。口岸建设得到加强, 过货量成倍增长。全区不断改善投资环境, 积极招商引资, 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 “十五”时期全区外商直接投资累计达25.18亿美元, 比“九五”时期增长4.78倍。2008年, 全区新批准外商直接投资企业125家, 实际外商直接投资达到26.51亿美元, 超过“十五”时期的总和, 比1984年增长1488倍。2008年, 全区实现旅游总收入468.85亿元, 比2000年增长10倍。其中接待入境旅游人数154.93万人次, 增长3倍;入境旅游创汇5.77亿美元, 增长3.6倍。接待国内旅游人数3198.68万人次, 超过了内蒙古的现有人口数, 比2000年增长3.4倍;国内旅游收入429.5亿元, 增长12倍。旅游业正逐步成为全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文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内蒙古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草原文化底蕴深厚, 民族特色浓郁, 素有“歌的海洋, 舞的故乡”的美称。自古以来这里就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活动的大舞台, 历史上先后有10多个少数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 创造了特色鲜明的草原文化, 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等, 共同构筑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在内蒙古历史上, 游牧文明与农业文明交汇融合, 在不同地域形成了红山文化、大窑文化、河套文化等诸多昭示中华文明起源的文明结晶, 被誉为“中华文明曙光升起的地方”。有些文化遗产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如中华第一龙 (红山文化碧玉龙) 、草原第一都 (辽上京、中京遗址) 、阴山岩画和贺兰山岩画等。特别是蒙古族等少数民族有着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曲艺、文艺作品、绘画、雕刻、民间工艺、体育、饮食、服饰和极具民族特色的民族习俗。新中国成立以后, 民族民间文化传统和艺术得到保护和发扬。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战略目标以来, 吹响了提升地区软实力、发展文化产业、将资源优势变为产品优势、向市场进军的号角, 文化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2008年, 全区拥有各类艺术事业机构148个, 艺术表演团体109个;文化馆102个, 公共图书馆113座, 博物馆33个。2008年, 全区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4.05%和92.72%, 分别比1980年提高40.75个百分点和89.82个百分点。民族文化大区建设, 使以草原文化为代表的内蒙古文化事业找到了新的突破口;草原文化长久的生命力, 也为构建和谐社会、各民族共同繁荣, 提供了丰厚的营养。作为新中国第一个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地方, 各个民族和地区的文化相互影响, 相互尊重, 成为内蒙古最和谐的音符。内蒙古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文化人才, 创造了一大批富有民族特色的歌舞、音乐、影视作品等文化精品, 文化品牌的影响不断提高。近年来, 先后有多部文化艺术作品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一批作品荣获“华表奖”、“飞天奖”、“星光奖”等全国大奖。一些文化精品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 在国际上也有较大影响, 无伴奏合唱在国际合唱比赛中多次获奖, 震撼了国际乐坛;千人马头琴齐奏参加国际性演出, 创造了吉尼斯世界记录;蒙古族长调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经过培育和发展, 内蒙古的文化产业也开始起步, 一批各具特色的文化企业不断涌现, 以草原文化旅游、文艺演出、文化娱乐、出版发行、广播电视、“草原文化节”、“昭君文化节”等为主体的文化产业初具规模。如今, 高速发展的内蒙古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姿态给世界创造着一个个惊奇, 凝聚着内蒙古人民精神的草原文化, 也正在以她独有的魅力, 感动着世界。

三、和谐社会建设积极推进

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经济实力的逐步增强, 城乡居民经过了从摆脱贫困、解决温饱到迈向小康的曲折历程, 人民生活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居民收入迅速增加, 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内蒙古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01元增加到2008年的14431元, 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1元增加到2008年的4656元, 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6.3%, 内蒙古的城乡居民收入在全国各省区市中分别居第9位和第14位。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消费结构明显升级。内蒙古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由1978年的267.7元增加到2008年的10827.04元, 年均增长13.1%;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1978年的138元增加到2008年的3618元, 年均增长11.5%。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 用于精神文化生活和卫生保健支出相应提高, 特别是医疗保健、交通通信、娱乐教育文化和住房的消费增长迅速, 食品结构、衣着服饰向多样化、中高档方向转变。从上世纪60-70年代的“老四件” (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 ;80年代的“新六件” (电视机、洗衣机、录音机、电冰箱、电风扇、照相机) ;到90年代后期至现在的电脑、汽车、商品房。2008年全区城乡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9.3和21.5平方米, 分别比1985年提高22平方米和8平方米。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私家车拥有量达到8辆。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城镇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 农村牧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也在稳步推进。截至2008年底, 全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389.47万人, 比建立初期的2001年增加98.87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达到373.7万人, 比建立初期的2001年增加194.1万人。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 中蒙医事业得到长足发展。2008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机构7966个, 医疗卫生单位拥有病床7.4万张, 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0.62万人, 分别比1949年增长101倍、101倍和13倍。到2008年末, 全区每万人拥有病床床位30.7张, 每万人拥有医生21人, 分别比1949年增加29.7张和13人。2008年, 全区有95个旗县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覆盖农村牧区人口1434.4万人。全区有198.85万人得到国家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人口素质明显提高, 民族教育得到优先发展。2008年全区每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131人, 分别比1952年、1978年增长151倍和18倍, 其中蒙古族每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200人, 分别增长111倍和12.4倍。群众性体育活动深入开展, 竞技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具有民族特色的运动项目逐步进入全国前列。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 内蒙古自治区选手张小平勇夺81公斤级男子拳击金牌, 实现了内蒙古自治区选手在奥运会历史上金牌零的突破。

全区各地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 采取有力措施, 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工作力度, 使全区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发展环境和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工业污染治理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乱占土地得到有效遏制, 城市防治污染投入不断加大。生态环境实现了“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重大转变, 全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7.57%。

篇4:诺基亚感受中国巨变

据中国海关最新一份统计表明,诺基亚成为2001年我国通信行业出口额最高的外商投资 企业,北京首信诺基亚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东莞诺基亚移动电话有限公司、诺基亚(苏州) 电信有限公司合计出口额达到20.85亿美元。截止到2001年底,诺基亚在中国投资总额已达 到23亿欧元,2001年诺基亚在中国出口总额超过25亿欧元,比上年增长约50%,继2000年之 后再次保持“中国通信业外商出口第一”的位置。

在诺基亚公布的2002年第一季度经营业绩中,诺基亚在全球经济下滑的严峻形势下仍然 取得了强劲的业绩,盈利超过预期。经营利润达到12.86亿欧元,利润率为18.3%。约玛·奥利拉表示:“基于诺基亚对2002年第一季度市场的初步研究,我们相信我们至少保持了 大约37%的全球手机市场份额,与我们40%市场份额的长期目标相符合。”诺基亚再次以强 劲的盈利和领先的手机市场份额巩固了其全球移动通信市场领导者的地位。

诺基亚预计2002年全球手机销售量将达到4.0至4.2亿部,其中手机更新市场销售将占 50%~55%。仅在2002年上半年,诺基亚就将在全球推出20余款全新手机产品,在中国市场 上半年已经推出了8款新手机,下半年还会有更多新产品面市。中国则是全球重要的生产和 研发基地。

中国是全球经济发展最具潜力的市场,中国也是诺基亚全球生产和研发网络的重要组成 部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将对全球经济的发展做出更积极的贡献,并为中国和全世界的 移动通信行业创造全新的机会。

在约玛•奥利拉看来,全球化是双向和多向的融合,而不是单向的输入。对于国内企业 和跨国企业来说,建立战略联盟,在技术、资金、管理、市场、人才等多方面进行合作,是 充分利用入世带来的机遇、应对入世带来的挑战的最佳选择。对于跨国公司来说,充分尊重 当地文化,紧密依靠合作伙伴,通过开放的技术共享市场,是取得成功的根本因素。

篇5:经济人类学的中国本土化讲座感想

在今天的商业人类学课堂上,田广教授为我们介绍了他的最新成果:《经济人类学中国本土化研究的典范:杨庭硕相际经营原理学术思想探索》,通过这次讲座,商业人类学让我有了更深的思考

田广教授首先为我们阐明了人类学与经济学之间的关系,提出经济人类学就是人类学与经济学的有机整体。商业人类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的各种经济生活、经济制度及其演化规律的人类学分支学科,是人类学与经济学的对话,它以人类的经济行为为研究对象,但又不完全等同于经济学。

然后,田广教授继续讲述了经济人类学中国本土化研究的成果。中国对经济人类学的研究始与20世纪九十年代,北京大学王铭铭教授在其《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一书中,介绍了美国施坚雅对中国乡村所进行的经济人类学研究;同年,日本经济人类学家栗本慎一郎的《经济人类学》被翻译为中文在我国正式出版。这些著作的发表都说明中国文化学者开始关注经济人类学这门新兴的学科,而这门学科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必然会出现的,经济人类学对各种经济现象赋予人类学含义,从而让我们明白经济现象形成的原因和本质,有利于经济不断发展。

这次讲座让我们听到了一个新名词:相际经营原理。它是由我国经济人类学家,吉首大学终身教授杨庭硕先生,于1996年首先提出来的。该理论模式在提出之初就受到学者们的高度关注,并被后来者列为中国本土学者对经济人类学理论做出的最大贡献之一。因此,在讨论经济人类学中国本土化的路径和成果时,杨庭硕教授的理论贡献是必须得到广泛认可的,并需要我们不断地从深层次去思考和发掘其理论思想的内在价值,以及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关实践的指导价值。经济人类学中国本土化的务实与务虚这两条路径,并非对立的,而是互为依托,共同发展的,这对于中国经济人类学学科的发展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篇6:改革开放40年巨变感想

每当暮色苍茫时分,虬城的灯光便霎时亮起,从水南的海西工贸城到城北的金沙园,从城西的淘金山到城东的金谷工业园,整座城市漫妙在赤橙红绿青蓝紫交织之中。虬城的灯光是色彩斑斓的,虬城的灯光是动态悦目的,虬城的灯光是温馨迷人的。

四十年前,也就是改革开放之初,沙县只是一个三四平方千米的小县城。那时水南水北都是黑灰灰的平房,三五座四五层的楼房,兀立在平房之中,就十分的夺目吸睛。那时城北就两条窄小的主街道,临溪的李纲路连着城西南路,府前路连着城西北路。到了夜晚,街灯稀拉拉的,孤零又冷落,小城被反衬得特别寒碜。那时已不兴“以阶级斗争为纲”,但人与人之间还是隔着墙,人们心中依然是阴暗潮湿的。如果深夜独行街上,四周黑漆漆的包笼着,心中难免有几分紧张恐惧。普通市民家里一律是小盏的玻璃灯泡,晚饭后大多也为省电关掉,显得格外阴暗冷清。灯光映射出的是贫穷落后,是单调简陋的生活。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虬城人的生活逐渐得到改善,城市逐渐向四周延伸扩大。记得拆迁改造是从李纲路的开始,拆除路两边的民房,建成七八层楼的高楼。一座座高楼陡然蔚起,路面拓宽,夜景工程受到重视,形成了一道虬城新景象。我曾这样赞美道:你曾是低矮的木屋,抬着望眼看太阳从西边的山岗降落,月亮从东边的山岗升起。现在你忽然长高了,宛若穿浅色长裙的女子,站在四月晚风里,杏花春雨一阵一阵飘洒,淋湿你的长发我的诗韵。扑进你的夜里,远处闪烁的霓虹灯,照亮我向往已久的企盼。

改革开放以来,商品意识浓烈的沙县人闯出了小吃创大业的路子,在全国各大城市经营小吃赚钱。小吃经营者手头有了钱,回到家乡首先就想在县城置业买房子,房地产市蓬勃兴起。从十五六层的小高楼,到三四十层的摩天楼,在沙溪两岸如春笋般拔地而起,县城面积迅速扩大,如今已扩大到改革开放初期的十多倍,达到四十多平方千米。昔日的荒郊野岭,已成为城市中心地带,低矮破旧的民居也变成了巍峨高耸的现代小区住宅。城北主城区形成五横三纵主大路格局;建成了淘金山风景区、龙湖公园、体育公园、沙阳乐园、江滨公园、七峰叠翠栈道。东大桥、悬索桥、西大桥,大洲桥,铁路桥横贯南北,从原来的一桥飞架南北,到如今的六桥长虹卧波。每当夜幕降临,大街小巷、大桥公园,屋顶山上,处处都是灯光,无数的大灯小灯、红灯绿灯,齐放光茫,各放异彩,整座虬城变成了五彩缤纷的不夜天。

淘金山的盘山公路逶迤面上,灯火绕山攀行,到高处是光彩夺目的舍利塔。雄伟的高塔,金色的灯光层层盘绕,仿佛巨大的金柱君临天下,显示出无比的气势。盛夏的夜晚,人们驱车来到淘金山下,闪烁的装饰灯下,三五成群沿路泡茶消暑。这里成了人们夜生活的一个好去处。龙湖公园的绕湖灯光则以蓝色为主调,把整个公园幻化成神秘之境。灯光和花香、山上的亭影和湖水的涟漪,构筑成一个宜人怡情的世界。环湖栈道里,林间小路上,处处是饭后休闲的行者和谈情说爱的情侣。七峰叠翠的栈道傍山临水而建,如一条蛟龙从沙溪跃起。夜晚无数金光闪耀灯影倒映澄碧的溪水里,水上一条龙,水下一条龙,亦幻亦真,亦真亦幻,真是游人的好去处。沙溪两岸的江滨公园,依水而建,是隔溪相望的两条文化长廊,亭台楼阁里展示的是沙县千年的历史文化。夜晚斑斓的灯光下,人影慢移,树影轻摇,灯光与溪声相衬,历史与现实酬唱,真如坠入神话般的仙境。虬城的灯光之美妙,如歌如梦,真是个有诗难写之状,有笔难画之景。

现在有一些人,对现实爱发几句牢骚。当然现实再美好,总也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发发牢骚也不妨,但是如果让时光倒退四十年,回到那个食不果腹的落后年代,回到灯光暗淡的年代,又有谁愿意呢!那时候我还年少,生活在农村,夜晚家家家户户点的是松明或竹片。松明或竹片,一袋工夫就燃尽了,不时就要添料续火,更让人烦的是点松明烟很大,常常呛得人眼泪直流。也有人家点煤油灯,一灯如豆,如萤火虫一般,忽明忽暗,不时还风来灯灭。在灯下学习做作业,也要把书本凑近灯火,才能看得清。

篇7:观看国学讲座讲座感想

孙剑老师幽默诙谐,妙语连珠,行云流水,嬉笑怒骂皆文章,于无意间切中要害,有冬日烈火夏日寒冰之妙,于潜移默化中完成教育,岂不乐哉!

他不仅从教育的本质和方法上进行阐述,举例论证,还从生活的幸福指标、人性的本质来揭示教育与生活的相通。

孙剑老师演讲的第一个特色就是能让我们看到我们自己看不到的自己。就是讲了我们平时的工作过程中自己的一些缺点。例如:工作总不认真,还爱找借口,没有自省的能力;发现不了问题,发现不了问题是最大的问题;妒忌心强,恨人有,笑人无;我们要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使看似无从解答的问题巧妙的得出答案,从而在教育上创新我们的思路。

孙剑老师引用大量古人和中外名家的静僻言论。例如:教育的本质,上施下效,长善救失,就是从古语中提炼出来的。又如,讲乔丹的名语录“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将我们要有团队的合做的意识,不仅是在生活上还是工作中。又降了刘邦和项羽的故事,让我们自己分析他们两人的性格的区别,为什么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分析原因。

孙老师富有激情的演讲、深入透彻的分析让所以在座的老师醍醐灌顶,听过这次演讲,我们每位教师都将深刻检讨自己,也对自己的教育人生做出了仔细的规划。

篇8:中国教育巨变的重要启示

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自觉把教育改革发展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去谋划,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进一步提升我国教育普及水平。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更加重视民族教育,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比例并保持稳定增长,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必须把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主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真正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德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

必须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事业要发展,根本靠改革。要以改革推动教育发展,以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以改革增强教育活力,进一步消除制约教育发展和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推进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办学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要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通过组织实施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积累经验,有序推进教育改革。要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鼓励各地先行先试,激发教育发展活力。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不断提高教育对外开放水平。

必须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促进社会公平“最伟大的工具”。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努力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学校之间的差距,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强化政府责任,优化资源配置,向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困难地区、薄弱学校倾斜。完善教育资助政策体系,着力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残疾儿童少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受教育机会。

必须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更加注重教育内涵发展。坚持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加强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明确各级各类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制定国家教育质量标准,形成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办法和评价指标体系。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着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着力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回顾过去,我们倍感振奋;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我们坚信,有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有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有社会各界的热情关心支持,有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和师生员工的努力奋斗,我国的教育事业一定能够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篇9:中国的巨变作文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不知不觉,改革开放已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光辉岁月。三十年,不平凡的三十年,我们周围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换了摸样,低矮的校舍已成为记忆。马路向宽处发展楼方向高出发展……变化之大让人惊讶。“神七”问天、“嫦娥”奔月,载着亿万中华儿女的心愿,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突破。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这都是“科学发展观”的功劳。

小时候,我不知道什么叫“科学发展观”,它论的到底是什么,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知道了什么叫“科学发展观”,学校还发了书,原来,是它在一直推动社会在发展,在进步。“科学发展观”市关于发展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下面就让我们看一看“科学发展观”的功劳之一——电的进步。

听母亲说,在她小时候,村子里还没通电。写作业时都用煤油灯。有时还舍不得点,等到了很晚在终于肯点煤油灯。昏黄的灯光,昏黄的环境,让人眼睛酸痛。人们好像生活在被包围的大山里,思想被禁锢了,无论是什么国家大事,人们都不了解,田地——村庄两点一线模式的生活他们过了许多年。现在,水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点的价格大幅度降低,惠农政策的出台,让点走进了千家万户,家里有了电视、电脑,让人们理解大千世界,还实现了“天涯若比邻”。课外生活多姿多彩,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诱人,我们的思想已不停留在田野,而要走出去。

姥姥时常感叹:“现在人民生活都富了,跟过去不一样了!这全是咱科学发展观的丰功伟绩啊!”

篇10:中国巨变,我的发展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之间,我们伟大的祖国已经走过了六十年的光辉历程,也迎来了她六十岁生日。

在这六十年的岁月中,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不再是当初那个经济落后,弱小贫穷的中国,而是一个充满朝气、实力雄厚的中国。短短六十年,中国告别了落后;短短六十年,中国俨然成为发展中的强国,这些都印证了中国发展的神速与崛起。

记得我小时候,家里只有一间卧室、一个卫生间、一个客厅一个厨房。现在的房子大了,我有自己的房间了,有书房,客厅是以前的两倍。卧室宽敞了,活动的地方多了。液晶电视,放在爸爸妈妈的卧室,空调挂在上方,洁白的墙壁,木制地板。我的房间装饰的十分具体,粉红色和白色的墙壁,一张粉色的书桌,一只大衣柜,一张席梦思床,一盏卡通吊灯挂在中间。储藏室里装满了各式各样的玩具。深蓝色的空调,让人看了十分温馨。家里的条件好起来了,家具一天天增多。

出门旅行更方便了,有火车、有汽车还有飞机。以前的人们只有日出而做日落而息,但是现在的人们注重的是生活质量,健身、旅游休闲才是主流。高科技的发展,有了网络、电脑,我如果有什么不懂得找“度娘”就OK了。

回顾祖国这六十年来走过的历程,每一步都是那么坚定,那么自信,至始至终遥望远方,阔步迈进,没有丝毫的犹豫,一步比一步远,一步比一步有力。

2001年,北京经过不懈努力终于获得奥运会的举办权,全国人民都为她高兴,为她喝彩。北京申奥成功,其实也是在无形中肯定了中国的发展与实力。同年,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这加快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随后的几年中,中国又发射了“神舟”五号、六号、七号载人飞船,使我们阔步迈入了航天领域强国。

2008年在中国举办了令人瞩目的第29界奥运会,这是奥运史上最辉煌、最灿烂、最刻骨铭心的奥运会。奥运会上一幕幕的震撼与辉煌,承载着中国灿烂而悠远的历史底蕴,展望着中国更加壮丽而恢宏的未来画卷。呈现给世界的是魅力四射的北京城,是雄伟壮观的鸟巢、水立方,这些都让中国大放异彩,看到了中国的昌盛与繁荣,见证了中国的美丽与巨变。

汶川大地震的发生,都是大自然给我们的考验。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齐努力,共患难,帮助灾区人民度过难关,让我们又创造出了一个不朽的传奇。生活在非灾区的我,也庆祝自己生活在这个时代。

但是,祖国发展的同时也在破坏着环境,三年的破坏用五年的绿化造林也弥补不了的,我们要学会人人从小从身边事做起,爱护环境、保护动物、珍惜每滴水。祖国正在进步,我也在进步;祖国在成长,我也在成长,祖国怀抱着我,我也随祖国一起成长,一起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如今,回顾中国的古代史,眺望中国的繁华景,感慨于古代的强大,现代的繁荣。祖国在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我们虽然现在不能为祖国的发展壮大做贡献,但我们却可以好好读书,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的未来添光彩。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中国巨变”讲座感想】相关文章:

中国发展巨变05-29

(讲稿)中国巨变:1949~20004-25

山乡巨变中国梦圆04-28

巨变中国改革开放40年观后感04-18

巨变作文04-28

黄山巨变范文05-16

乡村巨变作文05-21

喜看家乡巨变04-25

家乡巨变作文500字05-21

改革开放看家乡巨变08-10

上一篇:幼儿园所环境创设制度下一篇:课程设计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