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公西华侍坐赏析

2024-04-25

子路公西华侍坐赏析(共6篇)

篇1:子路公西华侍坐赏析

一、教学背景

高一的一堂公开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已上了三分之二,对《侍坐》这篇文章的解读正迈入高潮。解读了“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是孔子对三个学生言的“志”的肯定后,我正想继续问学生:“孔子对三个学生分别做了怎样的评论。”有一位同学突地站起来问道:“老师,子路以勇治国,冉有以富治国,公西华以礼治国,如果说子路的志向是当一个将军,冉有的志向是当一个政治家,公西华的志向是当一个小相,也可以说是外交家,那么曾皙要当什么?”这个问题问得我措手不及,因为备课的时候,我将注意点放在了对“以礼治国”的理解上,把曾皙的发言所描绘的“春风沂水”的理想蓝图,归结为是儒家礼乐治国付诸实践的完美体现,是大同世界、理想社会的缩影,但未对曾皙的个人价值意义上的志向作过多的关注。没想到在学生的直觉上,谈理想就是科学家、文学家、企业家等个人的定位。学生出乎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地问了一个我备课时没准备的问题。怎么办?是按公开课备课的原有方案执行下去,还是在紧张的时间里去解答这个有争议的问题,而把这堂备“好”课的公开课导向不知去处的前方呢?我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但是此刻直觉告诉我,这时按公开课已备好的方案执行下去,肯定是败笔,另起炉灶,或许柳暗花明,而且这可能还是一座埋藏着金子的宝藏,可能是深入阅读文本的突破口,我不禁为自己的彷徨而惭愧,更为学生积极思考,敢于发问而欣喜,于是我毅然抛开了原先设计的问题方案,因势利导,展开了一场备课之外的课堂对话。

二、教学过程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刚才我们分析得还欠到位,大家想想看,哪位同学能回答这个问题?”

生1:“曾皙的志向是想当一名老师。”

师:“谈谈依据。”

生1:“春天,带几个学生,游山玩水唱歌,这不就是一幅师生春游图吗?”

生2:“我认为是归隐山林,是隐士。”

生3:“不,把自己的理想定为大同世界,应当是一名大政治家”

师:“看来答案不少,还有吗?”

两三秒停顿后,“曾皙的社会理想是和谐社会,他的个人理想似乎应当是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里的平常人”,一位女生在座位上回答道。

师:“看来,每个人对曾皙的志向都有不同的解读,下面给大家三、四分钟时间,分组讨论一下,在文中找出自己的根据,或者找出反驳别人观点的根据。”

学生们纷纷分组讨论,我趁机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绪,并在电脑里找出备课的资料库,将原先准备给学生看的资料幻灯片做了简单的重新组合。也没时间关注学生讨论的具体情况,但看上去,讨论还热烈。

师:“好,大家谈谈自己的看法”

生4:“参考书上说,这事发生在孔子的晚年,晚年的孔子恬退避世的思想很突出,曾说过‘道不得,乘桴浮于海’之类的话,这‘喟然一叹’流露出无奈,消隐当是合于情理的;而且曾点说,‘异乎三子者之撰’,又说‘浴乎沂,风乎舞雩’,去亲近自然,享受自然,应当说曾点想当一个隐居在山林的隐士的看法得到了孔子的赞同。”

生1:“孔夫子正是深感他的主张难以推行,所以说‘吾与点也’,从政治国的路没有机会走,那就和人办教育吧!当个教师,‘浴乎沂,风乎舞雩’,和学生一起‘咏而归’,岂不潇洒?”(生笑)

生5:“孔子对子路的‘哂之’,从下文看,孔子并没有否定三个学生治国的才能、从政的志向,只是对他们三人表达志向的态度不满意,孔子并不是否定他们从政的理想,而是积极评价他们的实力和才能,鼓励他们大展宏图。”

生3:“对啊!本文的开头孔子说: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如果这些学生们只是想当隐士,当教师,当一个凡人,要别人了解他干什么?正是这些学生想得到国君的重用,想怎样才能合乎时机地显露端倪,所以才说‘不吾知也’!而孔子提问的前提也是‘如或知尔,’有人要了解你们,想重用你们,你们会怎样。所以他们的理想应当都是积极入世的,而不是当什么隐士、教师,甚至凡人!”(众生鼓掌)

生6(刚才在座位上回答的女生):“曾皙的‘凡人’是在实现了大同世界的社会理想后的‘凡人’,曾皙说‘异乎三子者之撰’,是因为前面三位同学的回答既有社会理想,又有对个人的名利、地位的追逐,而曾皙的理想只有社会、大家的,没有个人的荣华富贵,天下为公,此‘凡人’非彼‘凡人’也。”(众生笑,鼓掌)

师:“很精彩,大家还有吗?”

“这位同学,你说说!”我望着一双欲说还休的眼睛说。

学生7:“‘暮春者’,暮春三月是春光和煦,草长莺飞,充满勃勃生机的季节,曾皙的人生定位应该是亮丽的!”

学生8:“曾子‘舍瑟而作’,作,起也。推开琴瑟站起来,有踌躇满志、昂扬向上之态。”

学生9:“隐逸者,好像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无求,‘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幽居,或者‘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清净,我感觉‘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十几个老老少少,一大群人一起游玩,一起唱歌,热闹非凡,与隐士的心态不相符合,认为曾子要当隐者我是不同意的。”(生又笑,鼓掌)

师:“刚才大家深入文本,提出了对大师的不同理解,我也谈一下几位名家的看法,以供参考:

《论语今读》的作者李泽厚先生认为,《侍坐》是非常著名也非常重要的一章,该文从字句到内容,历来有各种解说。宋代理学家朱熹在《论语集注》里说,曾子‘而其言志,则又不过即其所居之位,乐其日用之常,初无舍己为人之意。而其胸次悠然,其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隐然自见于言外。’(幻灯片A)现代评论家朱宏达认为‘曾皙的高明之处正在于他能将政治和道德的两种理想熔为一炉,而表现为春风沂水,一片和煦春光,这既可理解为政治上的理想寄托,也可引申为道德的上的修养追求,使得读者大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思考余地。’(幻灯片B)现代作家张应抗在《人生哲学论》里谈到‘孔子的赞同曾皙,并非想作隐士,想超脱尘世,而要寻找单纯、简明、朴素、自然的人生。不要把自己当圣人,也不要当一个冷嘲热讽的厌世者,而是要当一个好老师、好朋友、好父亲,一个有思想、懂世故、通人情的长者,一个不爱生活的人是成不了仁者的,一个不爱社会的人更不会成为仁者,一个痛苦伤感、叹老嗟贫的人不是仁者,一个麻木冷漠、无情无义的人也不是仁者。仁人之心总是充满了光明、道义、欢乐、眷爱,他热爱自然、音乐、孩子、春天,他的灵魂安宁、沉静、和谐。’(幻灯片C)做一位‘仁者’,应当是儒家至高的人生追求和人生境界。”

(备的课还没上好,一堂课的时间却已到了)“今天我们穿越时空,与先哲相识、沟通、对话、交流, 拓宽了自己的视界、心胸,让我们在《高山流水》的乐曲声中,再次走进大师的心灵,感受亘古长青的儒家文化的精髓吧!”伴随音乐,在朗诵声中结束了本课。

三、收获与反思

1、 备课的教案肯定不是最佳的脚本

最好的教案不是“备”出来的,而是在课堂上生成的。这堂课由一位学生的突发问题而导向了备课之外的课堂流程,我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干脆偏离原定的教学设计的课堂实践,这恰恰被评课老师认为是本堂课的最大亮点,学生也认为通过思辨,从字词到内容对本课有了更深入的解读,这堂公开课虽不是一台好戏,但是一堂真课。

2、 我们都知道新课标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要和学生平等对话

一般教师在公开课上更是尊重学生,然而教师在与学生对话时,或在潜意识中对话语的表达有着很强的先念,学生往往受其诱导,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师生对话的平等性。或怕打乱了自己的课堂教学节奏,不敢放手让学生多元解读,不能接受学生的“误读”,而“委婉”地限制学生的主体性,压缩学生的话语权;或为了多元解读而“多元解读”,不能“纠正”学生的“误读”,过分放纵学生的主体性。这堂课的后半部分,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的第一主体、也使最后主体的教学理念得到了真正体现,将教育的实现机制从学生的积累变为学生的自我生长,学生在对知识进行内部的自我组织中提高了自身的素质。

3、阅读主体与文本的对话

阅读中,言语对象的内容与学生原有语感图式的落差,产生了一种张力,这种张力是阅读的审美价值之源。阅读主体从文本中解读出来的,有自身的人格力量与精神品位;有自身的阅历与经验;有自身的文化、艺术和审美。教师应不断丰富学生的认知经验,在宽容、民主的气氛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使他们敢想,敢说。阅读教学的本质就是引导、帮助学生发现和消除张力的过程。在本堂课的教学片段中,学生的对话并非是把本来应该占据“阅读对话”主导的另一主体方――文本撇在一边的学生自由“交谈“的对话,而是走进文本的内部,在阅读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经验、意志、观点,形成自己的独立的视野,学生对文本产生创造力,文本对学生也产生引导力、影响力,不经意中体现了真正的阅读对话。

4、教学对话。

教学对话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间对话的过程,如果用简洁直观的图式表现这一过程,大致可以演示为:

生本对话

原始文本

对 话

(师生、生生)

文本1

文本2

教材课文

文本3

文本4

修正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是整个阅读过程的核心和关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每个学习者都不应等待知识的传递而应该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建构自己的知识并赋予经验以意义”。其中“培养”、“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四大要素。本教学片段,在学生提出问题的情境下,通过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 在协作交流中,引起共鸣和碰撞,共享知识和经验,纠正偏差和错误,获得发现和感悟,还能使文本逐渐与学生实际发生联系,从而使文本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心灵。学生在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主动地建构了信息意义,对新的信息进行了编码,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了对问题的不同理解。

篇2:子路公西华侍坐赏析

1、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学会从语言入手读通读懂文言文。

2、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会梳理文章段落大意,划分内容层次,整体把握文意。

3、审美鉴赏与创造:赏析文章对孔子师徒语气、表情、动作的精彩描写,想象品味“沂水春风图”所传达的和谐美好的理想社会图景。

4、文化传承与理解:比较分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性格和志向,从“吾与点”出发探讨孔子的志向,加深对儒家思想的理解;联系社会现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课前自主学习

1、复习回顾《论语》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

(2)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yǐ)。”(《为政》)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为政》)

(5)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里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2、知识梳理

请阅读相关书籍(如杨伯峻《论语译注》)、文章或上网搜寻资料,填写下列知识卡片。

《论语》及孔子

《论语》编者

孔子生卒年

成书时间出生地

文体曾任官职

总字数周游列国路线

我最喜爱的一则

主要教育思想

孔子弟子简介

子路

曾皙

冉有

公西华

二、课堂思考探究

思考1:全文围绕着哪个字展开?文章的逻辑层次是什么样的?

思考2:四位弟子的人生志向和孔子对他们表现出的态度各是什么?你更认同谁的志向?(完成下表)

人物回答问题时的动作、神态、性格特点志向孔子的态度

子路

曾皙

冉有

公西华

思考3:孔子为什么“哂”子路?如何理解“其言不让”?

思考4:用现代汉语描绘曾点的所说的“沂水春风图”。并结合下列文段说说孔子为什么“与点”?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公冶长第五》

课下任务:

篇3:子路公西华侍坐赏析

关键词:《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对文本的解读, 了解孔子“以礼治国”的政治思想;学习运用人物对话、神态和动作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诵读、品读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了解孔子及其四位弟子的理想, 了解孔子“以礼治国”的政治思想。

(3)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探究孔子“与点”的原因, 了解孔子的交往艺术, 理解孔子的评价, 树立崇高的理想并为之努力。

[教学重难点]

探究孔子“与点”的原因, 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理想, 体会人物语言、动作与人物性格的一致性。

[教学方法] (1) 设疑法 (2) 讨论、交流、点拨法 (3) 探究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论语》中最具文学色彩的一篇文章, 它反映了孔子在杏坛开课授徒的场景, 它就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据资料记载当时子路是51岁, 冉有是31岁, 公西华是18岁, 曾皙是39岁。“侍坐”应解释为 (陪侍长者闲坐) , 长者应是 (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 , 用文言词语给标题补充完整应是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于子) 。

二.初读课文

1. 教师活动:

师生共同扮演角色朗读课文, 要注意语气、语速和感情, 再现当时的场景。让生思考:孔子给弟子上了一堂精彩的理想课, 那么孔子四位弟子的理想又分别是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自读课文, 从文章中找到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位弟子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 从而把握他们的理想;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回答。

互动结果:子路的理想是治理“千乘之国”, “可使有勇, 且知方也”;冉有的理想是治理“方六七十, 如五六十”的小国, “可使足民”, 不过“如其礼乐, 以俟君子”;公西华的理想是在“宗庙之事, 如会同”时, “愿为小相”;曾皙的理想是“莫春者, 春服既成——咏而归。” (师板书:子路:千乘之国有勇知方;冉有:小国足民;公西华:小相;曾皙:莫春咏而归。)

2. 教师活动:

刚才大家对四位弟子的理想作了概括, 我们通过人物的语言和简单的动作来分析四个弟子的性格特征。

学生活动:学生从语言、动作入手, 自主完成人物性格的分析。

活动结果:在子路的言谈之中可见其抱负远大, 才能卓越、直率、信心十足的性格。孔子话音刚落, 子路便“率尔而对”这也可看出其鲁莽、轻率、不谦让的一面。冉有是在孔子指名发言后才开口的, 他既有抱负, 又不愿对自己估计过高, 态度谦逊, 说话很有分寸。从公西华谈理想的两个“愿”字, 一个“学”字, 一个“小”字, 就可以看出他谦恭有礼, 娴于辞令的性格特点。在孔子问到别的同学的理想时, 曾皙正在弹瑟, 当老师问到他时, 他“鼓瑟希”, “舍瑟而作”, 前边三人谈的是安邦定国的大事, 唯独他讲得是玩乐, 由此可看出他性格的潇洒高雅, 从容有礼, 淡泊名利。 (师板书:子路的性格是抱负远大, 才能卓越, 信心十足, 鲁莽轻率;冉有的性格是态度谦逊, 说话很有分寸;公西华的性格是谦恭有礼, 娴于辞令;曾皙的性格是潇洒高雅, 从容有礼, 淡泊名利。)

3. 教师活动:

孔子对四位弟子的理想是如何评价的呢?

学生活动:阅读文本, 同桌互相讨论交流。

互动结果:孔子并没有否定子路治理“千乘之国”的才能, 但他认为子路的谈话态度不够谦虚, 这属于“其言不礼”, 孔子的态度是“哂”之。孔子对冉有“如其礼乐, 以俟君子”的回答, 当时没有评点, 在回答曾皙的询问时, 反问“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里, 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既然是治理国家, 礼乐教化之事, 怎能非要等到君子去做呢?孔子的态度是“叹”之。孔子对公西华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 “赤也为之小, 孰能为之大?”因为孔子认为他通晓礼乐, 可以大用。孔子认为公西华低估了自己完全可以担任更重要的工作的能力。孔子的态度是“惜”之。孔子对曾皙的态度在原文中直接表达是“与”之。 (师板书:哂、叹、惜、与)

4. 教师活动:

指名朗读四位弟子的语言, 要读出性格特征。

学生活动:让生主动站起来朗读, 请其他学生点评。

互动结果:学生明确子路的性格是直率与勇武要用较高的语调较快的语速读出来, 冉有从孔子对子路发言的反应“哂”之, 他也知道夫子的意思, 所以就谦虚了, 也提到礼;公西华由于前面一人被哂, 一人不表态, 而且他的话是接在冉有的话后面说的, 他就更谦虚了。所以冉有和公西华的回答则要读出谦逊的味道, 当时曾皙正在弹瑟。当老师问到他时, 他“鼓瑟希”, “舍瑟而作”, 表现其从容有礼。前面三人谈的是安邦定国的大事, 唯独他讲的是玩乐, 应用轻松缓慢的语气读出欢快愉悦。

三.深读课文

1.教师活动:让生齐读曾皙的谈理想部分, 想象这幅图景并用语言描绘这幅图景, 再给这段文字加个标题。

学生活动:四人一组讨论交流。 (言之有理即可)

互动结果:a.曾皙的话给我们描绘一幅“太平盛世图”, 图中的景象社会安定、经济稳定、天下太平, 每个人都享受了真、善、美的大同和谐社会。b.曾皙的话给我们描绘一幅“春游畅游图”, 图中的人们暮春时节, 穿上春天的衣服, 约上五六位成年人, 六七个少年, 去沂河洗洗澡, 在舞雩台上吹吹风, 一路唱着歌走来。c.曾皙的话给我们描绘一幅“隐归图”。

师生互动:为了进一步深入领会, 我们大家一起咏读一遍曾皙的答志。

2.教师活动:我们一起探究曾皙的理想, 想一想孔子为什么要“与点”呢?

(投影出示) 清代学者张履祥关于《侍坐》章的评注, 参见李泽厚的《〈论语〉今读》

“四子侍坐, 固各言其志, 然于治道亦有次第。祸乱戡定, 而后可施政教, 初时师旅馑, 子路之使有勇知方, 所以戡定祸乱也。乱之既定, 则宜阜俗, 冉有之足民, 所以阜俗也。俗之既阜, 则宜以教化, 子华之宗庙会同, 所以化民成俗也。化行成美, 民生和乐, 熙熙然游于唐虞三代之世矣, 曾皙之春风沂水, 有其象矣, 夫子志夫三代之矣, 能不喟然长叹?!”

学生活动:结合本段评注的意思, 理解四位弟子的所言之志的内在联系, 把握孔子的理想。

互动结果:孔子对前面三个发言学生的思想是认同和赞扬, 对最后一个发言的曾皙是欣赏和赞叹, 而曾点所描绘的景象正是原始的共产主义的“大同社会”的景观, 因为当时为社会动乱时期, 孔子称之为“礼崩乐坏”的时代, 因而孔子主张政治上“礼治”, 曾点的志向突显孔子“礼乐治国”的境界, 因此, 孔子喟然与点。 (师板书:礼乐治国)

3.教师活动:让生具体分析孔子的形象。

学生活动:让生结合课文的语言、行动、神态描写分析孔子的形象, 交流分享。

互动结果:首先, 我们可以从孔子对弟子们“言志”的态度及评论中看出孔子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孔子赞同曾皙的说法, 是因为曾皙所描绘的景象, 正是他所渴望和追求的。可以说, 儒家学派的有所作为的积极进取精神和孔子的“礼治”、“仁政”、“教化”的政治理想, 集中地体现在曾皙的理想中。冉有和公西华言志时, 都表示愿意出仕, 有一番作为, 孔子也都予以肯定。尤其是说到公西华时, 孔子说:“赤也为之小, 孰能为之大?”意思是说公西华的才能还能做大事, “为小相”是大材小用了。孔子笑仲由, 是对他“不让”态度的不满, 对于“为国”的志向并不反对。可见, 他和他的弟子们一样, 都想以积极进取的态度为安邦治国干一番事业。其次, 文章还写出了一位的既能严格要求学生, 又和蔼可亲, 善于启发和诱导的师长。孔子提出话题, 要求学生谈理想, 他选择的是人生的重大课题, 这是对学生的最大的关心与教育。他指出了学生“居则曰:‘不吾知也。’”的现象, 也是对学生委婉的批评。他“哂”仲由的“其言不让”。这些说明孔子是一位很严格的老师。但孔子又不以尊者自居, 他说“以吾一日长乎尔, 毋吾以也。”消除学生思想顾虑, 要求学生畅所欲言。子路的态度不谦虚, 为了不影响别人发言, 他不立即提出指责。赞同曾皙的说法, 表示“吾与点也”, 又是在婉转地表明自己的志向, 给学生以启发。师生在谈话, 曾皙却在一旁鼓瑟, 可见师生关系的融洽, 谈话气氛的和谐。曾皙提出疑问, 孔子又耐心给以解答。由此可以看出, 孔子并不是可畏的圣人, 而是一位可敬、可亲的师长。 (师板书:有理想、有抱负、和蔼可亲、循循善诱)

四.教师总结

篇4:子路公西华侍坐赏析

有趣的是,虽然历代文人对《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有不同的解读,但三种教材收录的是同一个版本(包括文章的断句)的《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对文章的解释也是一致的。他们对文章意思的共同解读可以用下面的白话表述:

孔子启发学生言志,子路“率尔而对”,直言其志,表示他可以领导一个夹在大国中间、地理环境不好的“千乘之国”,三年之后,他坚信可以做到外抗强敌,内拯饥馑,而且还可以使那里的人们懂得道德礼法。由于子路毫不客气地把他的雄大抱负吐露出来,显得过于自信和率真,所以引起夫子“哂之”。冉有和公西华相对比较谦虚,冉有说自己只可以治理小的国家,并只能足民,而礼乐教化,则要等君子来做,自己不行;公西华说自己无能,愿意学习,只能为诸侯做祭祀、会盟时的小司仪,也就是做一点诸侯之间的外交工作。曾晳听到孔子询问,“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发言表示不愿求仕,向往一种投身于大自然的恬静生活。孔子对此由衷地发出了赞叹:“吾与点也。”

据此,教材确认孔子的主张是“为国以礼”。这是由孔子赞同曾皙的观点推论而来的——虽然,曾皙没有直接正面谈论自己的治国方略,但是他其实通过描绘一幅暮春沐浴的理想社会的图像,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礼教治国”的美好前景。

总而言之,我们现行教材对《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的这种分析和解读被确认已经有几十年了,它已成为我们语文教师对其的通行解读。但是,其中的几个疑点始终困惑师生,无法解释:

1.曾皙描绘的暮春沐浴图景与“礼教治国”有什么必然关联?

我们承认,能够“暮春沐浴”确实反映出太平盛世的景象。但是如果按照子路、冉有、公西华的治国理想,似乎通过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手段都可以免除战争和饥饿的威胁,人们自然可以享受太平盛世,自然可以日日沐浴消闲。这种理想也太容易实现了,这与“礼教”有什么关系?难道是“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一起沐浴合乎“礼”吗?再说,孔子在对话开始时,明明白白说:“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就是要求学生具体畅谈自己的理想追求,三个学生都具体说了自己的理想,唯独曾皙“答非所问”,根本没有说出实践“礼教治国”的具体作为,这也太有点缺乏“礼数”了。

2.曾皙描述的暮春沐浴的图景中,有一个“风乎舞雩”的说法。试想想,暮春时节,气温毕竟只是达到“温暖”状态,依据一般的生活常识,固然可以下河沐浴,但是还不足以敞开身躯吹风沐日。曾皙却要“风乎舞雩”岂不是很不正常吗?更重要的是,“舞雩”是古代祈雨的重要的祭祀场所。在任何一种宗教活动中,这种场所都是无比神圣的,怎么可以随便让人在上面吹风晒太阳呢?这种做法已然严重背离“礼教”,孔子怎么会赞同呢?

3.有人说,曾皙描述的图景,其实是“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由于孔子一生仕途不畅,饱受坎坷,理想无处实践,暮年时节,难免消极,所以不由自主认同了曾皙的看法。但是“知不可为而为之”是孔子最为感人的人生态度,也是儒家思想积极入世的核心理念。即便孔子偶有消极,也不至于主张“无为”。况且,曾皙小孔子二十岁,师生对话的时候,正值壮年,深受老师的儒学教诲,怎么会看破红尘,流露出消极的“道家思想”呢?

显然,停留于教材的注释,我们无法破解这些疑问。

既然本文记叙的是当年孔子师生对话的真实场面,如果孔子没有老糊涂的话,他所主导的这场对话就应该是合乎生活逻辑、合乎其基本教义的。我以为,一定是我们对他们的语言有所误解。而要正确理解这场两千多年前的师生对话,关键点就是破译曾皙的表白。

比较众多学者的解读,我以为西汉时期的王充解读得比较合理。

王充认为:曾皙所述是周代的一种祈雨祭祀仪式,就是雩祭的仪式。雩祭,是春天人们求雨的祀礼,正如《礼记》说:“雩祭,祭水旱也”。“浴”按其本意,应是“去身垢”,正是古人洁身祭祀的基本要求。冠者、童子都是雩祭乐人,他们在祭祀时,须涉沂水;十二三个人鱼贯而行,象征着龙从水中跃出。“风”,解释为“唱歌”,正如《诗经》中的“风”之意。而“咏”的意思则是“吟诵诗词、赞语”;“归”通“馈”,馈赠、进献之意,此种意思在《论语》中不乏其例,如《阳货篇》“归孔子豚”的“归”即作“馈”讲,是送食、进献食物的意思。由此,我们发现曾皙实际在描述自己沿用周朝的礼仪主持一场暮春祈雨的仪式:带领十二三人,先在沂水中洗去身上的污垢,排着队从水中鱼贯而出,像一条蛟龙出水,然后登上舞雩祭台,高唱着祈雨的歌谣,吟诵着祈祷上天的赞语,献上虔诚的祭礼。

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孔子的基本主张,这种解释似更符合文章原意。春秋以来,诸侯争霸,战争频繁,生活动荡,全然没有了西周时候的太平盛世。在孔子看来,导致这一切的根源就在于礼乐崩坏。私欲膨胀的各地诸侯,肆意颠覆周王朝礼制,藐视周王,逞强凌弱,鱼肉人民——这世界怎一个“乱”字了得!对此,孔子开出的治世处方就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主张“克己复礼”,认为只有恢复周朝的礼制,才能恢复社会秩序,重现太平盛世。所以,当此春秋末期,曾皙能对古礼作如此具体生动的描绘,以此寄托自己的“礼教”理想,对孔子而言,真可谓是彼得我心者,因而内心狂喜而情不自禁地喟然赞叹了。必须指出的是,子路三人之志都属于诸侯国之间的政治大事,都只是致力于某一国的强盛与和平;只有曾皙严守孔子最崇尚的周礼,致力于为天下人民谋求福祉的祭礼。这是曾皙“异乎三子者之撰”的地方,也是孔子高度认同的地方。

说到这里,我们又有必要辨析一下孔子对子路等人的评价。孔子在听了曾皙的表白以后,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我们的教材对“与”字解释为“赞同”。如果这样理解,就意味着孔子对前三位学生的理想抱负是有所“不赞同”了。

其实,从文中可以看出,孔子只是对子路的“其言不让”感到不满,对其“为国”的志向并不反对。这一点,孔子后来对冉有和公西华的评价更能充分证明。对冉有,孔子说“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这句话用我们今天的意思来说就是:难道冉有讲的就不是治理国家的事吗?小国难道就不是国家吗?虽然孔子是用反问句的形式来说的,没有正面表达他的意思,但我们联系全文来看,还是能读出这位老师的态度:小国也是国,治理小国也是一种大志向,冉有是有大志向的。而说到公西华时,孔子说:“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意思是说公西华从事诸侯外交,做的也是大事,如果他做的事情是小事,那么就没有人能够做大事情。孔子在《论语·公冶长》中对子路等三人更有明确评价:“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总而言之,孔子对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的志向与能力都是积极肯定的。由此看来,教材中将“与”字解释为“赞同”并不准确。从语境上判断,将“与”字理解为“和……一样,和……相同”似更合适。

综合上述疑点辨析,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他和他的弟子们一样,都想以积极进取的态度为安邦治国干一番事业。

篇5:子路公西华侍坐赏析

1、掌握“如、方、作、撰、伤、与、让、乎、尔”在文中的含义。

2、领会本文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特点。体会孔子的思想。3、掌握“如、方、作、撰、伤、与、让、乎、尔”在文中的含义。二、教学探究

如何将文言文教学的“实”与“活”结合起来。

一、导入新课:

有个俗语“半部《论语》治天下,这里面有个故事,你知道吗?

宋朝有一个宰相赵普,别人说他读书只读《论语》,宋太宗就问他是不是这样。他说,我平生所学到的本领,的确都是从论语中来的。以前用一半来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现在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论语》真有这样的魅力吗?我们今天来学习其中的一篇文章,看看《论语》中是不是真的有治国安邦的大智慧。

前面我们预习了这篇课文,在通解课文的基础上同学们提出了一此问题。让我们今天通过课堂的学习来解决这此问题。

二、课文分析

释题: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人是孔子弟子。侍坐:陪长者坐,聊天。

问:孔子和弟子聊天,是不是在聊家长里短,他们聊了一个什么话题?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明确:“志”“治国”都对。

志;孔子两次说:“不过各言其志尔”。

治国:孔子“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解释:如,如果。或,有人。则,那么。如……则……假设语气。)还有四人各自的谈话也是在谈治国。

不过,志是从发言角度说的,而“治国”则是从具体措施上说的。

问:那么这个话题是谁提出来的?如何引出来的呢?

明确:第一段。在第一段孔子提出话题。你能翻译一下孔子的话吗?

句式:1、不吾知也(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即“不知吾也”,不了解我们。)

2、毋吾以也(宾语前置)——即:毋以吾(长于尔)(而不言)

3、则何以哉?(宾语前置)

4、以吾一日长乎尔(省略句式)

问:孔子的话包含了什么意思?

两个意思:一是鼓励学生敢于发言,(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不要有顾忌。二是抛出话题。(居则曰:不吾知也!)激将学生,要学生们畅所欲言。

问:那么,这四个弟子都有说了些什么?四人之志各是什么?

明确:子路:有勇,知方

冉有:足民(足,使动用法。)

公西华:小相(小相是做什么的,是不是宰相?不是,小相是祭祀中的小赞礼。他的志是从事礼仪活动,在祭祀中执行上下有序的礼仪活动)

总结:还有一个人,他在干什么?弹琴。我们暂不管他,让他在一边玩去,先看看这三个人是如何言志的?

问:他们是如何言志的?(揣摩三人语言,体会三人的语气,情感,也可以加上动作词帮助体会三人不同语气))

明确:子路:轻率、自信、自负。

冉有:冉有比子路多了一层意思:谦虚。(方……如……,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公西华:非曰……愿……,他就更谦虚了。

问: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语气?(为何这样言志?)

明确:子路:轻率、自信、自负(对自己才能的自信)

冉有:从夫子对由发言的反应哂之,他也知道夫子的意思,所以就谦虚了,也提到礼。

公西华:前面一人被哂,一人不表态,而且他的话是接在冉有的话后面说的,他就更谦虚了。

总结:可见,说话不仅与人的性格追求有关,还与现场,语言环境有关。你说话如果不顾长幼尊卑,就是失礼了。

问:这三个人的发言,一个人被孔子哂笑,两个没有表态,还有一个人在弹琴一直没发言,可是他一发言,就得到孔子的激赏,孔子这种反应有无道理?孔子对这些弟子有没有一个评价标准?要弄清这个问题就得先弄清曾点的志是什么?

明确:(学生讨论曾点的志)曾点的话给我们描述了一种生活方式,他的话没有直接说我要怎么去治国。但是我们可以推测,一个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的人们其物质必是富足的,其精神必是丰富的,也必是有礼有序的。

学生可能会有的发言:

生:曾点看前三人的回答都没有被夫子表态,他另辟途径。

生:他说异乎三子者之撰,表明他的志与前三个人是不同的。

生:他说的不是具体自己的志是要干什么,而是描绘了一幅和乐的生活图景。

生:云台是祭祀的地方,他说在那里吹风,可能是生活比较好了,不用求雨。感觉求雨好象与灾荒,贫穷等连在一起的,这里边说明人们生活很富足安乐。

生:曾点的话给我们描述了一种生活方式,他的话没有直接说我要怎么去治国。但是我们可以推测,一个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的人们其物质必是富足的,其精神必是丰富的,也必是有礼有序的。

生:曾点描绘了一种隐士的生活,十分恬淡。与孔子晚年的生活心境十分相似。

教师总结:不论曾皙的志描绘是一幅什么样的图景,游春也好,祭祀也好,隐居也好,我们只看这幅图景本身:里面的人与人的关系是和谐的,人与自然是和谐的,人与自身(物质与精神)是和谐的。整个图画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这是一种无处不有礼有序的社会环境。

问:这幅画面是不是曾皙的志?(隐含了曾皙的志:要使社会达到这样一种大同的有礼有和谐)

问:那我们现在回过头来和前面三位弟子相比,看看曾皙是怎么样言志的?

明确:一整套合乎礼的动作。(如果曾皙立即停下动作,琴声嘎然而止会怎样?不和谐,不合“礼”。

问:那么,我们看看(结合最后一段)前三个人的发言是否合礼?

明确:子路无礼,其言不让;冉有比较有礼,发言谦虚;公西华过份谦虚,不合礼。

曾点的志一说出来,孔子便赞赏:“吾与点也!”(与,赞同)而他对前面发言的三个一一个“哂”之,另两个没有直接表态,他心里有无一个标尺?

礼。为国以礼。我们看到为人处事要有礼,那么治国呢?也要以礼,请大家以“礼”这一标

准来衡量一下三弟子的治国之志,看看它们合不合“礼”?

对子路:治国当以礼,自己发言的行为不谦让,而且子路却以勇作为治国之策,——重

勇轻礼。

对冉有:?从对公西华的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对冉有的态度:所言是国家大事,经济是大事,礼乐更是大事。他知道礼乐也是国家大事,却把他让出去了。如果有君子来可以治礼,如果没有君子来呢?难道就不做礼?!——知礼不做。

公西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肯定其所言之礼是国家大事。“赤也为之小,其孰能为之大?”也婉转的批评了他做的太小。他有能力去作更大的礼,却放弃不做。——行小礼,弃大礼。

曾皙:天下大同,礼无处不在▲总结:礼是儒家学派的思想核心之一。礼的意义在古代甚为广泛,无所不包,指国际间交际的礼节仪式,贵族的婚、丧、祭等典礼,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子路所说的军事,冉有说的经济,以及公西华说的外交礼仪,是不是实现“礼治”的手段或途径?是的。军事是礼治得以顺利进行的一个基本保障,试想民众没有安全感,国家民族处在生死存亡之际,谈何安心礼治?同样,经济不富足也谈不上礼,古人说“仓廪足而知礼仪”就是这个道理。

同样没有一个平等和平的外交环境,国家之间恃强凌弱,也不可能有“礼”。如美伊战争的造成的动荡,以及恐怖事件层出不究,又谈何礼治?!这三个方面都是礼实现的途径或保障。三弟子在实现“礼治”上各有偏重,在态度上对礼也有一定的轻视。这是同一层次问题不同方面的体现,也表现出了各人不同的性格和态度。

只有曾点的礼治社会,表现了一种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物质与精神的和谐,这不正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一个“和谐社会”吗?

我们今天再读《论语》,是不是也获得了治国的启示?最后让我们看看1998年全体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共同宣言吧:如果人类在21世纪还想继续生存下去的话,必须回头到两千五百多年前,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吸取智慧。这真是至理名言啊!

篇6:子路公西华侍坐赏析

[课例分析]本文是一先秦诸子散文,是孔子“因材实教”的范例。通过孔子和四个学生的谈话,以“言志”线索,写出了学生们的志趣、性格,表达了孔子的思想、态度。教学中要能归纳文中的文言现象,并准确翻译文中语句。能根据语言特点,把握文展现的鲜明的物个性,欣赏文中通过语言、动作展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一、三维目标

(一) 知识教学目标

1、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

2、了解文重点字、词、句等文言知识。

(二)能力教学目标

3、能归纳文中的文言现象,并准确翻译文中语句。

4、能根据语言特点,把握文展现的鲜明的物个性,欣赏文中通过语言、动作展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初步了解文中表现的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主张。

二、教学方法

1、本文是《论语》中故事性很强的一段文字。学习本文要扣住叙事性这一特点,对照课文注释,首先疏通文意。注意一些特殊句式,理解句意。

2、本文虽短,却生动地写出了人物的神态,学习时,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

3、应该扣住“我与点也”一句话,理解所表现的儒家以礼乐治国的政治主张。同学之间也可展开讨论,各抒己见。

三、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等文言知识,准确翻译文中语句。

难点:文中所体现的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主张。

解决办法:1、引导学生通过查阅工书、合作讨论等方法,准确理解文中的重点字、词、句,并能归纳、整理,找出规律,反复诵读课文。2、教师提供背景材料及孔子生平的有关材料,引导学生结合孔子的生平分析。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师生互动设计

教师课前布置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借助工具书,疏通课文,并圈画出重点字、词、句和难解语句,以备课堂交流和质疑。也可发一些资料。

六、教学过程

(一) 明确目标

见“三维目标”

(二) 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1月,全世界诺贝尔获得者会集巴黎,发表宣言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如果你想了解中国的历史,你就不能不了解孔子;如果你想了解中国的文化,你就不能不研究《论语》。它是中国文化的一座宝库,它那博大精深的思想,历经千年不朽。让我们一起走近孔子,去沐浴它那神圣的智慧之光吧。

2、引导学生看课文注①

3.教师投影补充

①《论语》简介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论语》的内容很广泛,涉及哲学、政治、教育、时事等方面。全书共20篇,后人用每篇首句中的两个字做篇名。每一篇又分若干章,章的长短不一。《论语》记录孔子的言论大体有四种体式--格言体、答问体、对话体、议事体。本文属对话体,内容层次极为明显。

②孔子简介

鲁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反对苛政和征伐,主张礼治。晚年致力于教育和整理古代文献。著名学生有颜回、子贡、季路、冉有、曾参等。

2、引导学生背诵初中学过的《论语》名句。

(三) 重点、难点和学习和目标过成过程

1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注意字、词读音及文言句读

重点字、词读音及句读(投影)

曾皙(xi)哂(shen)雩(yu)铿(keng)尔

小相(xiang)比(bi)及冠(guan)者喟(kui)然

亦各言其志/也巳矣异乎/三子者之撰

2、引导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讨论交流后,教师点拨)

[点拨]本文记叙的是孔子和学生们关于立志的谈话,文章先启发学生谈自己的志向,再叙子路、冉有、公西华等人谈自己的志向,最后写孔子对三人志向所作的评价。孔子问志,四个学生和回答,从表面上看来,似是有所不同,其实都是以“礼治”为中心、为目的的。

3、小组合作讨论,明确重点字、词、句,写成纸条,教师有选择地采用实物投影的方式,由写纸条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对重点字、词、句加以讲解,教师点拨、纠错。

4、再读课文(小组分角色准备,教师以小组方式提问,组内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

5、引导学生理解文意,体会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主张

(教师投影讨论题,引导学生合作讨论,教师点拨、明确)

(1) 第一段文字讲的是孔子启发诱导学生言志,他的话讲了几层意思?反映出孔子教学上什么样的态度?

[点拨]孔子的话讲了两层意思,一层是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意见,反映出其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另一层意思是启发发学生谈出自己的想法,反映他的循循善诱。

(2) 三个学生的谈话,那些相同,那些不同?孔子是如何表示自己的态度的?

[点拨]子路性格直率、粗犷,他提出了一个受内忧外患的国家,经他短期治理,可以收到强烈的效果,态度是很不谦虚的,所以孔子听了微笑一下。冉有、公西华讲话比较谦逊,儒家认为治国的最高标准是以礼治国,那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冉有说,他能使人民在经济上富裕,至于以礼乐治国,自己做不到,比子路谦逊得多,公西华要做小相,态度当然就更谦虚了,但是他们三个个共同的都是参加政治。对三个学生言志的内容,孔子当场都未置可否。

(3) 写曾点答话时为什么详细写了动作?他的答话和另外三个人有何不同?

[点拨]写曾点的动作比较详细,写子路等三人回答问题时,曾点正在鼓瑟,表现他志向高洁,淡泊于功名,突出他与子路三人的不同之处,为写曾点的特殊志趣,从而为孔子的感叹和赞赏张本,子路等三人虽然讲法不同,但都讲为政,而曾点认为在乱世中不能推行正道,因此要洁身自好。

(4)“亦各言其志也巳矣”是肯定还是否定三个学生的话?孔子对三个学生的话是怎样分别评论的?

[点拨]应该说孔子肯定了三个学生言的都是“志”,从语言的内容看,明言他们谈的都是志,从语言的语气看,加强肯定的语气。孔子肯定三个学生都有治国才能,子路要以勇治国,态度又不谦虚,所以直接指出笑他的原因。冉有要以富治国,孔子以两个反问肯定他要得国而治,并肯定他具有这种才能。

(4) 孔子为什么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此问题设计为开放性问题,视时间,可安排在课上讨论,也可作为课外开放性作业,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形成书面答案,写成小论文,答案不求统一,可见仁见智。)

[点拨]对这个问题,历来是有争论的,对曾皙说的那些话,有的从积极方面理解,认为是曾子主张以礼治国,他说的是礼治的结果,是太平盛世的缩影,与孔子的“为国以礼”相符,所以得到孔子的赞许。

另一种是从消极方面理解的,认为曾皙是主张消极避世的,符合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主张,主要有以下几点理由:

① 孔子的思想看,积极救世是其思想的主要方面,他为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周游列国,但是他的主张在各国都行不通,故有时也流露出消极情绪。

②从孔子对子路和曾皙的`不同态度看。孔子“与点”,并非曾点有济世之大志。

③从曾点与子路等人言志的不同内容看,如曾点志在为国,那么曾点之志何以“异乎三子者之撰”?

由以上分析可见,曾点“不求为政”之意正合孔子恬退避世之心。故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6、总结归纳本文的写作特点

[点拨]本文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能扣紧各人的性格特点记言,五位的发言契合各人的个性、身分、志趣、风度、教养,显得深刻而生动;其次,全文以“言志为中心组织材料,使文旨鲜明,不枝不蔓,极有层次;再次,重点突出,记学生装的发言以曾点为主,因为他的理想是礼治的最高境界,与孔子期望的“风清浴美,老安少怀,人民安乐”的太平景象相符。

(四)总结扩展

[总结]本文如同《论语》的其它知识性章一样,是论述孔子的思想和学问的,但是思想和学问的传播,不是靠空洞的说教,而是借助于特有的形象。本文通过孔子和四个弟子一次十分融洽的谈话,表现了孔子的政治抱负和。作者在记述孔子的抱负和理想时,不仅记录了孔子和四弟子的发言,更重要的是刻画了一组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无论是子路和直率、自负,冉有的敦厚、谦虚,还是公西华的忍让、虚心,曾点的豁达、洒脱、自得,孔子的循循善诱,都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今天读来,人物依然如在目前。

[扩展]补充阅读《论语.子路从而后》(教师分发材料)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二、三;

2、课外探讨,写成300-400字的小论文:孔子为什么要“哂”子路?对子路“不让”应该如何理解?

七、板书设计

子路:性格直率

冉有:敦厚、谦虚记言绘形

公西华:忍让、虚心栩栩如生

曾点:放达、洒脱、自得

孔子:心怀宽阔、循循善诱

[教学反思]

上一篇:我国个人所得税的作用下一篇:羞耻反义词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