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英语Unit2 My schoolbag第五课时教案

2024-05-22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英语Unit2 My schoolbag第五课时教案(精选5篇)

篇1: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英语Unit2 My schoolbag第五课时教案

Unit5 Dinner’s ready

第五课时

杨家小学郭万玉

概述:

小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Unit5 Dinner’s ready本单元共需六个课时,本节课是第五课时,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单词:knife, fork, spoon, chopsticks, bowl.能够熟练运用句型 Would you like some …? Yes, please.Pass me the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使教学内容生活化,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境,使学生口语练习生活化、交际化,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设计理念:

在跨越式理念的指导下,以言语交际为中心,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努力为学生创设理想的英语学习环境,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倡导任务型教学,把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在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突出“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想,使语言教学的过程同时成为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过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能够听,认读单词: knife, fork, spoon, chopsticks, bowl.2.能力目标

能够熟练运用句型Would you like some …? Yes, please.Pass me the …

3.情感目标

结合实际生活,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长课外知识,激发学习热情。

拓展内容:

单词:butter, corn.句型:How do I eat this?

学情分析:

学习对象是四年级上学期的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一年的英语,有水果,动物,文具,数字等等,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很感兴趣,也有了一定的基础。本节课学习还主要是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单词和句型,并能运用所学句型经行简单的交际。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单词knife, fork, spoon, chopsticks, bowl.熟练运用句型Would you like

some …? Yes, please.Pass me the …

教学难点: spoon的词的尾音;knife中字母I 发音;Chopsticks的读音。

教学策略:

由于四年级学生已学习英语已经有一年了,读与说的能力相对较好,因此在教学过程

中采用语言交际的教学策略,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创设、教室内真实的辅助性教学资源提

供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领会对话内容,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教具准备:

1.教学用具。

2.教师自制的PPT。

3.跨越式课题组提供的拓展资源。

教学过程:

一.Warm-up /Revision(5minutes)

1.sing a song.(2minutes)

教师播放歌曲《What would you like?》。

【设计意图:让学生唱熟悉的歌曲,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营造英语氛围帮助学

生进入学习英语的环境中。】

2.Free talk.(划线单词可以替换)

A: What would you like?

B: I’d like some …please.A: OK, Here you are.B: Thank you.A: You’re welcome.Practice in pairs.One or two group show us.【设计意图:老师示范,然后师生交际,最后生生交际。复习旧知识,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二.Presentation(15minutes)

1.教师出示beef一词的图片,说:Here is some beef.How can I eat it? Can you help me?

学生提醒教师使用刀叉,引出单词knife fork,教师拿出真实的刀叉边做边说:“Use fork..I

can use fork.Cut with the knife, I can cut with the knife.”鼓励学生一起做一做,说一说。用

soup引出单词spoon.【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单词,在真实的情景中增强了学生对单词的记忆,并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在PPT上进一步展示牛肉和汤的图片进一步巩固单词knife,fork,spoon.【设计意图:通过PPT展示图片进一步巩固所学新单词,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对话练习(ModelPair workFeedback)

A: I’m hungry.B: Would you like some beef?

A: Yes, please.How can I eat it?

B: You can use knife and fork.A: Pass me the knife and fork please?

B: Sure.Here you are.4.教师出示noodles一词的图片,说:Here are some noodles.How can I eat them? 学生

示意使用筷子,从而引出单词chopsticks,教师边说边做,Use chopsticks, I can use chopsticks.教师紧接着又问:W here are the noodles?在PPT上展示一碗面,回答说:They are in the bowl.引出单词bowl.【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和PPT展示单词,可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教师播放Let’s do 部分的动画材料,先让学生整体感知,在让学生做动作。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动画材料进一步巩固所学新单词和词组,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

6.Practice(modelpair workfeedback)

A: I’m hungry.B: Would you like some …?

A: Yes, please.B: Would you like a knife and fork?

A: No, thanks.I can use chopsticks.B: OK.Here you are.【设计意图:把学到的知识活用到言语交际中,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新知。从而实现

跨越式的要求。】

三.Extending reading 10分

总共三篇阅读材料。第一篇课本上Let’slearn.部分内容听后让让学生回答问题:

How does John eat the beef?

第二篇Reading 2 pass the pie please..听后让学生获取单词:butter, corn.第三篇reading1 How do I eat this? 听后让学生获取新句型 :How do I eat this?

【设计意图:让学生听读与课本内容相关的短文,大信息量输入,丰富学生的语言,在语境中体会、理解新知。培养学生自主听读的能力及语感。通过听 后反馈信息,在交

流中进一步学习拓展句型。】

四. Cooperation and making dialogues8分

支架如下:

A: I’m hungry.B: Would you like some …?

A: Yes, please.How do I eat this?

B: You can use a knife and fork?

A: Pass me the …please.B: sure.Here you are.【设计意图:此环节是对学生听读情境对话的反馈和运用,同时也是在语言输入的基础

上为学生提供语言输出的机会,在老师的示范和引导下进行对话,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既能落实课标的要求,又能实现语言的迁移运用。】

五. Summary1分

What did you learn?

【设计意图:总结本课学习的内容,使学生产生成就感,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

六. Homework1分

Ask your parents or friends how are they eat foods? 问一下你的父母亲或朋友是怎样吃

东西的。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本课所学内容。】

板书设计:

Unit5 Dinner’s ready

knifeforkspoonchopsticksbowl

教学反思:

本节课新授时我使用了具体的实物餐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但由于支架展示的不够及时,并且有些混乱,所以给学生的对话练习带来了不便,下次要多注意,设置支架时应仔细考虑学生的学习的难易程度。

篇2: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英语Unit2 My schoolbag第五课时教案

第五课时

杨家小学

郭万玉

概述:

本课是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2 My schoolbag.本单元共需六个课时,本课是第五课时,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是学习句子What’s in my schoolbag? 新单词 key, toy, candy, notebook.由于本课题贴近学生生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尽量结合学生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开口说英语、用英语。

设计理念

在跨越式理念的指导下,以言语交际为中心,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努力为学生创设理想的英语学习环境,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倡导任务型教学,把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在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突出“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想,使语言教学的过程同时成为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过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能听、说、认读单词:key, toy, candy, notebook.句子What’s in my schoolbag? 2.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句型What’s in your schoolbag?进行问答。熟练描述书包中各种物品的名称。

3.情感目标

结合实际生活,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激发学习英语兴趣和热情,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拓展内容:

词汇:cup, towel.句型:What’s in the...There is a...My favorite toy is...学情分析:

由于四年级学生参加跨越式教学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他们已经适应了跨越式课堂模式,听说能力都比较强。乐于感知,模仿习得英语。学生对实物及PPT动画都很感兴趣,所以本节课在巩固新知的同时又进一步拓展与话题有关的更多知识,来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所需。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单词:key, toy, candy, notebook.2、句型:What’s in my schoolbag?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以上单词及句型。教学策略:

由于四年级学生已经学了一年多的英语,有了一定读与说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语言交际的教学策略,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创设、教室内真实的辅助性教学资源提供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领会对话内容,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教具准备: 1.实物。2.教师自制PPT。

3.跨越式课题组提供的拓展资源。教学过程:

一.Warm–upRevision(6minutes)1.Sing a song.(2minutes)

教师播放歌曲“My schoolbag” 的歌曲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让学生唱熟悉的歌曲,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营造英语氛围帮助学生进入学习英语的环境中。】

2.Free talk.(4minutes)

A: What do you have? B: I have a schoolbag.A: What’s in your schoolbag? B: An English book, a …,a … and … Practise in pairs.One or two pairs show us.【设计意图:此处的复习,一是实现对以前学习内容的灵活运用,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二为新知的教学打下基础,降低新授说的难度。】

二、Presentation(15minutes)

1.教师拿着一个里面装有钥匙,玩具,糖果和笔记本的书包,然后对学生说:What’s in my schoolbag? 然后教师在自己的书包里摸到一把钥匙,并拿出来对学生说:my key,这时学生就能理解key,是钥匙的含义,紧接着教师又从书包里面摸出一个悠悠球,并且对学生说:My toy.教师趁热打铁紧接着问学生:What’s this? 这时候学生就可以回答道:It’s a toy.【设计意图:利用实物教学使抽象知识变具体,更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教师利用书包,钥匙,悠悠球,魔方等实物和学生展开对话。支架如下: A: What’s in your schoolbag? B: My keys and my toys.A: Where is your schoolbag? B: It’s inonunder the …

【设计意图:利用真实的情景,把学到的知识活用到言语交际中,从而实现跨越式的要求。】

3.教师又拿出书包又问:What’s in my schoolbag? 这时教师把里面的糖果拿出来说: My candy.然后教师问学生:What’s this? 这时候学生就可以回答道:It’s candy.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教授单词notebook.4.播放Let’s learn部分的内容,学生先听,然后让学生跟读。

【设计意图:利用动画播放,可以让学生整体感知本课所学的重点单词和句子,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对话练习(ModelPair workFeedback)A: What do you have? B: I have a new schoolbag.A: What’s in your schoolbag?

B: A notebook, toys some candy and my keys.【设计意图:利用真实的情景把学到的知识活用到言语交际中,从而实现跨越式的要求。】

三、Extending reading(10minutes)

总共三篇阅读材料。第一篇word1-2,听后让学生获取新单词:cup, towel.新句型: There is… 第二篇dialogue5-1 听后让学生获取新句型: What’s in the...第三篇reading 5-2The favorite toys.听后让学生获取新句型: My favorite toy is...【设计意图:让学生听读与课本内容相关的短文,大信息量输入,丰富学生的语言,在语境中体会、理解新知。培养学生自主听读的能力及语感。通过听后反馈信息,在交流中进一步学习拓展句型。】

四、Cooperation and making dialogues(8minutes)支架: A: What’s in the schoolbag? B: there is a …

A: Really? What’s your favorite toy? B: My favorite toy is …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对学生听读情境对话的反馈和运用,同时也是在语言输入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语言输出的机会,在老师的示范和引导下进行对话,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既能落实课标的要求,又能实现语言的迁移运用。】

五、Summary(1minuters)What did you learn?

【设计意图:总结本课学习的内容,使学生产生成就感,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

六、Homework Introduce your toys to your friends or family.【设计意图:复习巩固本课所学内容。】

板书设计:

Unit2 My Schoolbag

maths book Chinese book

story book English book

篇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课教案

5、古诗两首

教材分析:1.题西林壁。

这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庐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气象万千,不可胜数。这首诗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蹊径,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山感受。前两行诗写诗人在庐山漫游,觉得峰回路转,目不暇接。横着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从侧面看,奇峰陡峭;从远处看是隐天蔽日,从近处看则是危崖险岩;从高处俯瞰是深沟幽壑,从山下仰望则是重峦叠嶂;所见的形状、姿态各不相同。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诗人说自己没有认清庐山的真正面目,为什么呢?他在第三、四行诗中解释道:我不认识庐山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中,视野太狭窄,只能看到局部,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庐山的全貌了。

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游山西村

诗人陆游以一个“游”字贯穿全诗的主线,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习俗,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第一、二行诗写不要笑话农人田家的腊酒浑浊不清,丰收年景款待客人,菜肴尽够丰盛。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时尽其所有的盛情。第三、四行诗写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疑无路可走,突然出现柳阴深深,鲜花簇簇,眼前又是一个山村。“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善状难写之景,又于写景中寓有一定的哲理,成为千古传唱的名句。现在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似已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教学本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教学的难点是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二、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教学本文的重点: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教学的难点: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感情朗读训练点:全文

读说结合点:结合诗句人生哲理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背诵点:全文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一:成果展示

1、课件出示本课的词语指名认读。

2、朗读这两首古诗

3、听写本课的词语。

4、指导书写(1)观察这几个字想一想在写时应该注意什么?(2)教师范写“疑”。

二、精读感悟

(一)学习《题西林壁》

1、教师范读,让学生听清吟诗的节奏,初步感知诗人的心情。

2、自由吟诗,读准字音,把握吟诗的节奏。

3、学生试说自己已经读懂的诗句的意思,或提出不理解的。

4、理解前两句。

* 找出诗句中表示方位、角度的词(“横”、“侧”、“远”、“近”、“高”、“低”)。再板书“岭”和“峰”。给它们组成不同的词语:山岭、峻岭、高峰、奇峰、山峰……读读前两句诗,告诉我们什么?试看说一说。

* 读后两句诗,告诉我们什么?试着说一说。

* 师归纳:上学期,我们学过《画杨桃》这篇课文,你还记得其中老师说的话吗?(……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就不同。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五角星......)庐山是那么雄奇壮观,千姿百态,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每一回看到的景象都是不一样的;横着看,连绵不断的峻岭;从侧面看,奇峰陡峭;从远处看、近处看,从高处看、低处看……看到山的形状、姿态都不一样。

* 有感情地齐读前两句。

5、理解后两句。

* 读一读,比一比,前两句与后两句内容上有什么不同?(前两句写看到的景象,后两句写自己的感受)

* 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

* 诗人这样多次、多角度地看庐山却为什么会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 教师小结: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诗人觉得没有认识庐山真面目,只因为身在庐山中。只看到庐山的局部,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庐山的全貌了。

6、(1)、请你把自己当作诗人,有感情地读一读。

(2)、练习背诵,同桌之间互背

7、练习默写全诗

(二)学习古诗《游山西村》

1、学习题意和节奏

(1)、读读诗题,参看注解,说说诗题的大概意思。教师补充小结。

(2)、自由吟读。

(3)、指名试读。教师点评并范读,体会诗句的节奏。

2、学习诗意

(1)、边读边参阅课文中的注解,试着串讲。教师巡回倾听,发现难点。

(2)、指名试讲。(要求把每句诗的大致意思说清楚)

(3)、理解“莫笑、足”的意思。

3、感受诗情

(1)、读前两句,想象意境。诗人会在什么地方?他当时有什么感受?(想象诗人在农家做客,受到农家热情款待)

(2)、读后两句,体会意境。

* 这时诗人是在哪里?他当时遇到了什么景象?

* 诗人可能正走在山间小道上,眼见前面被大山挡住了,怀疑无路可走;行至山前,忽见柳荫深深,鲜花簇簇,惊喜地发现又是一个村庄。

(3)、有节奏地朗读后两个诗句。

(4)、引导发现两行诗句中相对应的词,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

(5)、美读,读出节奏、音律美。

三、名句应用练习

1、我们走到山前,顿觉山路已尽。忽然间,山路一转,前面又出现了一个鲜花盛开的村庄。这时,我们情不自禁地吟起:“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诗句。

2、李叔叔正在搞一次实验,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难题,实验进行不下去了。因此失去了信心。后来在一位教授的帮助下,他豁然开朗,很快攻克了难关,实验获得了成功。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老师在指导我们作文时,常常用宋朝著名诗人苏轼的名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诗句,教我们写作时不要说人家常说的话,写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要写出自己的个性。

读后教育学生在以后的习作中能恰当地引用这些语句,使自己的作文变得更精彩。

四、限时作业

五板书:题西林壁

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观察的角度

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观察的只缘/身在/此山中。

游山西村

教学反思:

篇4: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英语Unit2 My schoolbag第五课时教案

2、第72页的“做一做”及练习十二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经历认识梯形的底和高的意义和画高的全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梯形底和高的意义并会画梯形的高。

教具准备:图形,剪子,课件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感受新知

1、回顾旧知。

师:观察下列图形它们是有几条线段组成的?(课件展示)生:(四条)

师:上面图形中哪些是平行四边形?(指名学生回答)用两个三角板检查一下平行四边形的每组对边,有何特点? 生:分别平行

师:什么是平行四边形?他和长方形、正方形有什么关系? 生: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的特性。

同学们已经学过三角形,知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性,那么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性呢?

(1)教师演示。教师拿出一个用四根木条钉成的长方形,两手捏住长方形的两个对角,向相反方向拉,观察两组对边有什么变化?拉成了什么图形?为什么没有变?

(2)动手操作。学生自己把准备长方形框拉成了平行四边形,并动手测量一下两线对边是否还平行。

(3)归纳。根据刚才的实验、测量,引导学生概括出: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4)对比。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容易变形;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不同它容易变形,也就是不稳定性。

你能举出例子日常生活中应用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这一性质的应用吗?先让学生充分地说然后课件展示。

[教学设计: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并且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1)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教师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学具,展示它的底和高,让学生直接感官触摸到,加深认识。)

(2)找出相对应的底和高。(课件展示)

师:认真观察,这个平行四边形有几条高?他们相对应的底各市哪条线段?

(给学生几分钟的观察时间,然后同位相互说说,最后教师指名回答。)

(3)画平行四边形的高。(课件展示)

教师讲解后,学生动手画高,72页“做一做”第2题。73页1题。

(73页)

[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各部分的名称,并会画它的高,并且通过练习加深印象。] 2.认识梯形各部分名称。

1)结合图说明,说一说梯形个部分的名称。师:谁还记得梯形的定义?

生: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师:(课件展示)梯形的定义。现在我们一起认识一下梯形个部分的名称。在梯形里,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底。通常把较短的底叫做上底。较长的底叫做下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腰。

(让学生利用梯形的学具,同桌相互练习梯形各部分的名称)师:梯形的高怎么画呢?让我们一起看一下。(课件展示)提问:梯形的高是从哪一边到哪一边的垂线?高能不能画在腰上? 完成72页做一做2,73页1题。在梯形中试画高。

总结:梯形的高只能从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中任意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它的对画垂线。

再想一想,你怎样区分梯形的底和腰呢?

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再次强调:梯形的底和腰是根据对否平行来区分的。

2)认识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

(1)小组研究:每组一个等腰梯形,一个直角梯形,研究它们各自的特点。

(2)小组交流汇报。

对折后两腰相等,并且重合。用尺子测量后,也同样得到两腰相等的特征。

(3)概括。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梯形的底和高以及底和高的意义并会画梯形的高,并且使学生知道什么叫等腰梯形以及等腰梯形和梯形的关系。]

三、巩固练习

1、73页2题,在点子图上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分别画出它们的高。

2、73页3题。剪一剪。

在平行四边形纸上剪一刀,使剪下的两个图形都是梯形。

在梯形纸上剪一刀,使剪下的两个图形有一个是平行四边形。那么另一个图形是什么形呢?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画高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认真思考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你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学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课堂检测A(课本4、8、10题)1、2、3、课堂检测B

1、下图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画出每个平行四边形不同的两条高。

2、画出下面梯形的高,并指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

3、右图中有()个三角形有()个平行四边形,有(个梯形。

4、下图中,AB和BC边的高分别是哪条线段?

课堂检测A答案

1、每条直线的两条垂涎相互平行。

2、①③④⑥

3、略)

课堂检测B答案

1、第一个图和第二个图是平行四边形。画高略。

2、略3、4、CE

篇5: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英语Unit2 My schoolbag第五课时教案

一、回忆梳理 构建网络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知识结构网络:口算(估算)笔算(试商、调商商不变的规律)

二、典型例题 沟通联系

1、复习除法口算(1)直接说结果。720÷80=480÷60=360÷90=240÷30=420÷70= 900÷30=180÷20=560÷80=250÷50=450÷90= 说一说口算的方法是什么?(2)估算 368÷60≈422÷80≈720÷89≈722÷90≈578÷60≈507÷80≈289÷50≈455÷70≈ 说一说估算的方法是什么?

2、复习笔算 816÷51=665÷25=372÷34=543÷41=

三、知识应用 能力拓展

1、列竖式672÷18=584÷48=325÷48=276÷84=

2、填空:(1)7200÷()=240÷5(2)被除数乘以3,要使商不变,除数应()

(3)□2165÷55,要使商是三位数,□里可填()(4)□÷75=75……(),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

3、判断:(1)14500÷1200=145÷12=12……1()(2)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增加或减少相同的数(0除外),它们的商不变。()(3)一个数除以25,只要这个数先除以100再乘以4。()(4)0÷A=0()

4、一颗地球通讯卫星每秒飞行3075米,一列火车每秒行驶35米。这颗卫星每秒飞行的路程是火车的几倍还多多少米?

5、买一双皮鞋125元,相当于买5双球鞋的价钱,买一双皮鞋比买一双球鞋多付多少元?

上一篇:基础科学系文娱部职责下一篇:环境保护者协会宣传单,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