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王乡长经济工作报告

2024-04-28

2010年1月王乡长经济工作报告(通用7篇)

篇1:2010年1月王乡长经济工作报告

在钟屯乡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0年1月20日

乡长王国斌

同志们:

今天的经济工作会议我们兑现了各村工资奖金,也下发了2010年的工作目标责任制,可以说这是钟屯乡深入贯彻区委九届七次全会和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对于我乡客观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统筹规划全年经济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性。2010年我们要从实际出发,把握形势,突出重点,做好全年工作。

一、把握当前形势,坚定发展信心

2009年,面对金融危机带来前所未有的困难和严峻挑战,我们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应对挑战,克服各种困难,坚持以规模工业企业为主导,以大项目建设为重点,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以城建开发为突破点,推动了全乡工业经济快速增长,拉动了全乡经济发展后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日光温室等现代设施农业初具规模,特色种植业优势凸显。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基本民生得到有效保障,全乡呈现出结构明显优化、经济平稳运行、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

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更加清醒地看到:当前我乡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从全国看,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1

仍然存在;从全区看,各乡街的经济指标增势迅猛,我们面临着底数高,任务重的现状;从自身看,受地域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招商引资工作面临诸多困难,我们大项目建设的力度不够,进展缓慢,2009年多数大项目都是上年结转和企业扩改项目,同时对老企业的服务也有待加强。财政支出压力有增无减,财政收支矛盾异常突出。社会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较多,锦凌水库移民和两委换届将为我们今年的信访稳定工作带来更大的压力。

尽管困难较多挑战较大,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困难激发斗志,压力催生动力,我们也同时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一是中央、省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市、区 “项目建设年”的确立为我们跨越发展提供了政策空间。二是我乡的经济发展仍然存在诸多增长潜能:以帽山工业小区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工业园区建设将取得新的进展,以远达房地产开发公司为牵动的城建开发将迎来新的高峰,以锦凌水库开工为起点的建设将为我们带来新的经济发展契机。这些有利因素都将给我乡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的推动作用。客观分析当前的经济形式,我们同样面临着好的政策机遇,只要我们抓住这些机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进一步增强不进则退的压力感和危机感,就一定能够实现全乡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目标。

二、突出工作重点,狠抓任务落实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是“三年再造一个新太和”的决胜之年,也是实现市委“三年倍增”目标的第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极为重要。

2010年全乡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342万元,同比增长74.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900万元,同比增长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4847万元,同比增长4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411元,同比增长12%。以上指标,是我们今年的责任指标,在实际工作中,要努力超额完成这些指标。特别是要实现一季度开门红,上半年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确保今年工作全面完成。2010年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五项工作:

一是大力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形成招商引资的新热潮。全乡围绕工业、城建开发、服务业完成储备包装10个大项目的任务。全力开展产业集群和主题概念招商活动,除了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招商活动外,自主招商要发挥主要作用,全面加强协调服务,促进项目尽快落地,到年底前完成5个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新项目建设。

二是加大产业园区建设力度,发挥主战场作用。加快帽山工业区、何屯工业区招商引资建设速度和力度,力争2010年末全部招满。帽山工业区主要完成区内道路、电力、排水等主要工程。年内完成2个固定资产投资2000万元以上的项目落户。

三是提升城乡建设水平,着力发展服务业。抓好东王屯小区开发及原钟胜家园小区建设工程的完善工作。依托城建开发项目,落实好服务业发展战略布局。

四是推进以村当镇工程,实现新农村建设再上新台阶。年内按照“一部、一场、一园、一区“的要求完成2个村的新农村建

设。加快特色农业示范基地、设施农业、畜禽标准养殖小区建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认真做好锦凌水库淹没区内的土地征用、农民补偿等工作,确保水库建设工程顺利实施。

五是坚持开源节流,提高财政保障能力。规范财税征收秩序,增加可支配财力。严控一般性支出和行政开支,集中财力保重点支出。

为实现全年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方面要优化环境,服务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要抢抓落实,实现良好开局。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为确保一季度开门红,到一季度末,乡一般预算收入要完成全年任务的30%,要有一次域外招商活动,要引进落户一户企业。

春节即将来临,我们要做好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等各项工作,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送温暖和帮扶捐助活动,开展好群众性文体活动,加强安全管理,开展信访矛盾排查,做好化解工作,加强节目值班,确保节目期间各项工作正常运转。

同志们,目标已经明确,任务十分艰巨。我们要用只争朝夕的态度,破釜沉舟的精神,团结一心,众志成城,顽强拼搏,迎难而上,做好全年工作,为实现全乡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而努力奋斗!

篇2:2010年1月王乡长经济工作报告

与之2010年4月报告中的估计一致,东亚的经济状况迅速反弹。预计2010年GDP增长将达到8.9%,2009年是7.3%(见表1),中国以9.5%的增长保持领先。从2010年4月的报告中已经看出,全球经济状况的前景势头良好,尽管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的持续性有待肯定。本报告已经更新了对G-3 (美国、日本、欧元区)2010年经济增长的预期,上升到2.5%。由于上半年产出方面的显著增长,日本成为增长最大的国家。欧元区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德国经济状况的提升。

风险主要存在于发达经济体,尤其是美国。美国的经济仍然受到高失业率、房产市场的低迷、银行系统的坏账所拖累。经济“双触底”的可能性有所减少,但真正的经济增长很可能几年后才会缓缓到来,这对东亚地区来说,中长期的国际环境并不乐观。

尽管在缓慢的全球经济增长的环境下,东亚可以快速的增长,但这需要强劲的国内需求和区域贸易所支撑。假设G-3以2.5%的速度增长,东亚以外的地区以5%的速度增长,这样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将需要提高3个百分点的市场份额,才能保持过去十年来每年5%的增长速度。

个人投资和消费的强力扩张,以及国外需求的恢复,令东亚经济迅速的复苏。东亚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保持着最快的增长速度。

急速增长之后,增长会趋于稳定

尽管G-3的复苏并不确定,东亚各发展中国家在2010年的经济增长率达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与1999年至2007年危机前的增长相比,产出已超出预期。中国、印尼和菲律宾已经超越危机之前的水平,马来西亚在2010年第二季度与危机前持平,泰国稍有落后。

最近几个月产出和出口方面的快速增长后,增长已经正常化,这与放松刺激经济的手段、库存量正常化及全球贸易减缓的情况合拍。工业产品产量的增长在2010年第一季度达到6%后,第二季度开始减慢,但也超过了东亚经济体(马来西亚和香港除外)在金融危机前的增长率。

随着私人投资的加大(图7),产能利用率继续增长,几乎达到大多数国家在金融危机前的最高水平(图5)。国内私人需求的扩张并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抵消了政府开支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投资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在菲律宾和马来西亚。作为GDP的一部分,危机后投资力量恢复的最快的国家,其产出缺口就越小(图6)。当产能利用率限制了经济的进一步增长时,中长期的发展就需要更多的投资来支撑。

东亚地区的消费增长是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两倍。中国的零售市场已经急速攀升到危机前的三分之二,在东亚,平板电视、汽车,甚至是波尔多葡萄酒,都已经是世界上销量最大的区域(见图8)。大多数中等收入的国家,其私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

出口增长缓慢

出口量已经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准,但增长缓慢。中国出口量的一半是出口到美国和欧盟,尽管G-3的进口量已经恢复,但进一步的增长将会减缓(图9)。2010年6月以来,中国出口的增长受到钢铁和重工机械的限止(图11)。某些产品的出口甚至有所下降,尤其是电子元件产品的出口,从底层供应商(菲律宾自2010年伊始,一直到最终生产商(中国在7月开始下降,图10。在过去的六个月,中国的贸易顺差仍然在增长,但进一步的增长面临压力(图12)。2010年年初以来,中国的进口增长和能源需求开始减缓(图11)。在东亚地区的其他国家,贸易平衡并未显著地发生变化,但老挝贸易逆差有所增长。

资金流入激增

东亚地区正在经历一场资金流入的大潮,这股潮流是东亚经济增长的美好前景和强烈的投资愿望形成的,这一点与发达经济体有着很大的不同。2009年初,资金流以直接投资或是组合证券投资的形式开始重新涌入(图13)。中国发布的外商直接投资额(FDI)仅上半年就达到370亿美元,而这一数字在2009年一年是340亿美元。东亚其他中等收入国家同一时期的FDI也有显著增长。境外组合证券投资也在汹涌进入,尤其是印尼和韩国(图14)。资金流入的激增,部分的由于成功的采用了新的本地货币政策,从而吸引到更多的国外投资。中国,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一直都是货币发行大户,然后是韩国、泰国和印尼。

银行资金流在全球范围内依然很弱,但在东亚已经回归。自2009年4月以来,国外银行的贷款重新步入增长态势(图15)。其他的资金流,包括个人境外资产的撤回,已经回归到危机前的形式。2010年上半年,本国居民回撤到国内的资产已经成为资金流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大笔资金流与国内丰富的资金流和信心的提升,极大地促进了股票市场。在某些国家,房地产和其他资产的价格引发了对新经济泡沫形成的恐惧。

就业情况正在好转,但慢于其他经济指标

金融危机后,就业率一直在增长,并在农业和工业及服务业间转换(图19)。东亚地区的失业率在2008年的食物和燃料危机期间,仍然保持着相对较低,并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继续逐渐下降(图20)。不同行业的就业模式逐渐恢复到危机前,那些高薪水需要高人工素质的工作却与此不同。在某些东亚国家,尽管生产已经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但这些高薪职位的就业状况并未恢复。

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的实际工资一直在上升,马来西亚最近也在升高,泰国保持稳定,印尼微有下降(图22)。不同的国家,就业率和工资水平的恢复状况也不相同,这依赖于其国内相应行业的劳工需求的恢复程度。

减贫重新开始,但更加缓慢

随着经济复苏,减贫计划有可能在2010年到2011年恢复,尽管较之食物、燃料和金融危机前有所减缓(图23)。

包容性增长加速减贫计划

高速的经济增长通常带来更快的减贫进度,过去几十年来,快速发展经济一直都是东亚减贫计划的中心要点。随着经济的复苏,有效的促进东亚地区减贫计划的一个方法,就是为贫穷人口提供更多的公平的机会。

东亚地区的总体收入不均要低于其他有着相似收入水平的国家(图26),但是,某些国家收入不均的扩大,威胁到了整个东亚的减贫计划。

二、风险新现

本节内容探讨了三种新出现的风险,这些风险直接来源于全球资金流通环境和随之而来的涌入东亚国家的资金流。第一种风险是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加大;第二种风险是流入的资金可能破坏现有金融系统的稳定;第三种风险则是东亚国家的出口竞争力有可能减弱。

抑制通胀,保持增长

国内强烈的消费需求,宽松的货币政策,再加上国际食品及农产品价格的普涨,是东亚地区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

通胀地区的金融管理部门继续货币限制的政策。2010年早期,由于对货币预期看法的调整,大多数央行部分逐渐收回金融危机时的支持政策,包括提高最低存款准备金和加强审慎监管要求。

货币紧缩政策还受到财政赤字的限制,虽然后者在2009年的一系列的经济刺激手段的实行后已经有所好转。平均来看,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财政赤字预计比其他大多数地区下降的要快。

危机期间,良好的利率及政府债务的稳定增长将缓和大多数国家财政赤字的偿债成本,减轻政府的偿债压力。资金流涌入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它对银行系统将来的稳定性会产生影响。为了减少宏观经济在银行系统中加剧震荡的可能性,通常会实施一组宏观审慎监管措施。

汇率强劲上升

资金流的涌入导致汇率强劲上升,东亚的汇率比危机前高出10%至15%。上升的汇率目前还未对经济恢复产生不良影响,但需要密切关注汇率的进一步上涨。

资金流量及其方向的管理

金融政策的制定者力求平衡长期国外投资的需求,以确保汇率的提升不会降低出口竞争力,但资金流的涌入却给金融政策制定者带来挑战。印尼和泰国采取措施以遏制资金流入。中国、泰国和马来西亚已经扩大了资金流出的范围并放松了对资金账户的限制。

篇3:2010年1月王乡长经济工作报告

此次北部湾经济区人才供求信息是根据中国广西人才市场网联系统提供的南宁、北海、钦州和防城港等四市人才市场2010年1-5月的信息数据,进行汇总和统计分析。

一、1-5月北部湾经济区人才供求基本情况

1、 总体情况

统计数据显示,1-5月,北部湾经济区各地人才市场登记职位需求116541个,登记求职165949人,职位需求比为1:1.42(即职位数为1,求职人数为1.42),供求较为平衡。

2、 不同类型单位进入人才市场情况

1-5月,私营及个体企业占北部湾经济区招聘单位总数的87%,成为招聘的主力军。

3、 招聘和求职的行业情况

招聘数量排前10位的职业类型依次是:市场销售/营销/公关类、建筑、财务/金融/保险/审计类、人事/人力资源/行政类、超市/商店/零售批类发、后勤保障类、计算机类、酒店/餐饮/旅游/服务/娱乐类、工业/工厂(产品/生产)类、文职人员。这十个类型的的职位供应数占总数的66.2%。

求职数量排前10位的专业依次是:市场销售/营销/公关类、人事/人力资源/行政类、财务/金融/保险/审计类、建筑类、计算机类、交通运输类、教育/培训/家教类、文职人员、酒店/餐饮/旅游/服务/娱乐类、工业/工厂(产品/生产)类。这十个类型求职数量占求职人员总数的71.62%。

生物工程类、贸易类、法律类、教育/培训/家教类、电子/电器/通讯类、人事/人力资源/行政类等职位的供求比大,竞争激烈。热门的贸易类、法律类、教育/培训/家教类和电子/电器/通讯类行业供求比分别为1:5.97、1:3.62、1:3.60、1:3.22,建筑类、市场销售/营销类/公关类、房地产类、设计/广告类、能源水利类、超市/商店/零售批发类、物业管理类等职位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部分招聘和求职行业人数对比见下图:

二、 统计情况分析

从统计分析的情况看,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市场呈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北部湾经济区占据广西地区超过一半的人才供求量。统计显示,今年1-5月,广西各级人才市场提供职位数位194299个,求职人数为328095个,北部湾经济区招聘职位数和求职人数分别占据了整个广西人才供求数的60.00%和50.58%。

二是私营和个体企业成为招聘主力军。得益于北部湾经济区的不断开发,私营和个体企业以占招聘单位总数的87%的绝对数量遥遥领先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等其他单位。

三是各类职位匹配程度不一。市场营销类、财务类、人事/人力资源/行政类、计算机类、建筑类等职位成为招聘热门专业,招聘职位数量和求职人数都居排名的前10位,其中市场营销类和建筑行业类职位供求比趋近于1:1,而财务类、人事/人力资源/行政类和计算机类职位供求比则超过了1:2。贸易类、法律类、教育/培训/家教类和电子/电器/通讯类等行业出现了明显的供大于求态势,职位需求比都超过了1:3,建筑、市场销售/营销类/公关类、房地产类、设计/广告类、能源水利类、超市/商店/零售批发类和物业管理行业类的职位供求比则不超过1:1,不同行业的职位匹配程度差异很大。

(以上数据由中国广西人才市场提供)

调查显示,31%中国大陆企业预期在三季度增加员工人数

今年4月,全球知名人力资源公司万宝盛华对全球超过61000家企业,包括中国大陆地区3607家企业开展了具有前瞻性的雇佣前景调查。

据介绍,招聘行业预期看好的主要集中在金融、保险及房地产,服务业,批发及零售业,其中,服务业招聘预期强劲。

国际性盛会为服务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成了服务业发展的助推器,与之相关的酒店、旅游、会展、物流、翻译、人力资源服务等服务产业的用人需求激增,使得服务业再次引领六大行业的用人需求,净雇佣前景指数为+32%。亚洲的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服务业的雇佣前景亦非常积极。

与各行业积极的招聘需求相呼应的是,所有参与调查的14个城市的雇主均预期积极的雇佣前景。除重庆以外,北京、成都、大连、广州、上海、深圳、武汉、西安、青岛、天津、苏州、杭州和厦门的净雇佣前景季度间和年度间均呈现出不同幅度的增长,其中季度间和年度间增长最明显的是西安,该地区季度间增长了28个百分点,年度间增长了35个百分点。重庆地区今年第三季度的净雇佣前景指数为+18%,季度间比较下降了6个百分点,但年度间仍然大幅上升了20个百分点。

广西劳动力市场:

企业更青睐有一技之长和吃苦耐劳的员工

本刊讯(周团) 进入6月以来,随着各大、中专和本科大学生毕业时间的临近,许多用人单位也开始了针对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的招聘工作。根据广西劳动力市场供求情况分析,目前住宿和餐饮业对毕业生需求量较大,旅游管理、酒店管理、餐饮服务等专业的毕业生将有比较多的选择就业岗位的机会。服务员、营业员和厨工等基层就业岗位缺口较大,也需要大量的毕业生来补充。对于应聘文员、财会和秘书等行政事务和财会类岗位的毕业生来说,将会面对多个人竞争一个岗位的场面。另一方面,需求促销员、派单员、营销员等短期工种的用人单位也会抓住时机在暑假期间招收大量的在校学生。

劳务输出方面,由自治区驻粤各劳务工作站提供的招聘信息显示,目前,广东的制造业需求旺盛,年龄在16-40岁之间,身体健康并能吃苦耐劳的求职者,如果愿意从事生产工、车工、开料工等普通的一线岗位,将成为比较容易就业的群体。薪酬方面,多数制造业的企业采取计时或计件工资,月薪一般都在 1500至3000元之间。此外,求职者也可以选择到广东从事保安员、加油员和客户服务代表等商业服务类工种,这类工种有相关工作经验的求职者将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此外,广西劳动力市场还将在7月中旬组织输送外出就业人员到东莞峻晟鞋材厂和广东壳牌石油公司就业。

有一技之长的求职者也可以寻求境外发展,目前越南的用人单位需求2年以上经验的工模师傅和注塑主管,月薪可达3000至4000元人民币;比利时的用人单位打出了“基本月薪不低于1000欧元”的高薪吸引中医师、针灸师、按摩师和美容师前去就业。英语口语流利的求职者可选择到新加坡从事服务员、西式餐厅经理助理、电话问询员等服务类工种,月薪都在1000新币以上。

广西启动2010年基层政法干警定向培养

为培养造就政治业务素质高、实战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政法人才,广西2010年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据介绍,2010年,国家分配下达我区的政法干警招录培养计划为876人,其中,法院系统100人,检察院系统51人,公安系统500人,司法行政系统225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等相关政法院校承担培养任务,共分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3种培养层次。

本次招录的对象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包括公安现役部队)25周岁以下、符合报考条件的退役士兵,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2010年应届毕业生(含2008年和2009年毕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国家还首次拿出招录计划的10%,专门用于招录参加广西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工作、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服务基层项目的高校毕业生。

本次招录继续采取教育入学考试和公务员考试一并统考的方式,择优录取,定向培养。学生毕业后,一律按入学时确定的定向单位和规定的服务年限到县级以下基层政法机关工作,并按规定权限和程序办理公务员录用手续。

篇4:2010年1月王乡长经济工作报告

2010年是云南省丽江市抓住机遇、应对危机, 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 积极谋划“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全年, 全市金融机构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金融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 按照丽江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任务, 认真贯彻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确保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资金需要, 在积极应对百年不遇的旱情, 倾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2010年全市经济保持了“高位开头, 平稳增长”的运行走势, 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3.6亿元, 较上年增长15.2%, 比去年加快了2.2个百分点, 增速居全省16州市第2位。

(一) 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1.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全年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6.02亿元, 增长6.5%, 对经济的贡献率为7.7%, 拉动经济增长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55.05亿元, 增长22%, 对经济的贡献率为50.2%, 拉动经济增长7.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62.52亿元, 增长13.6%, 对经济的贡献率为42.1%, 拉动经济增长6.4个百分点。产业结构由2009年19.1∶36.6∶44.3调整为18.1∶38.3∶43.6。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比重提高1.7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比重下降0.7个百分点。全年实现非公经济增加值69.7亿元, 增长17.2%, 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2. 农业灾害之年夺丰收。

沉着应对大旱的影响, 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政策措施, 农业经济平稳增长, 农业生产大灾之年夺丰收。全年预计实现农业总产值45亿元, 增长6.8%。粮食产量再创新高, 达到43.38万吨, 较上年增长0.25%;烤烟产量23942吨, 增长26.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39亿元, 比上年增加0.17亿元。

3. 工业持续稳定增长。

随着外围整体经济形势回暖, 企业生产回升势头加快, 工业生产在上半年较大波动后, 下半年保持了持续平稳增长。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88.8亿元, 增长21.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0.18亿元, 增长22.9%。完成工业增加值32.82亿元, 增长2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8.57亿元, 增长24.4%, 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完成增加值1.13亿元, 下降3%。

(二)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继续坚持投资拉动经济, 努力扩大投资规模, 固定资产投资取得重大历史性突破, 首次跨越200亿元大关,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2亿元, 增长34.5%。

1.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 三次产业投资协调增长。

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力度加大, 保持高速增长, 全年完成投资4.86亿元, 增长93.4%;第二产业完成投资95.46亿元, 增长33.80%;第三产业完成投资70.64亿元, 增长55.2%。第三产业投资中, 环境管理业和交通运输业投资增长最快, 分别较上年增长4.65倍和1.07倍。

2. 房地产投资较快增长, 但增速回落。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5.06亿元, 增长19.5%, 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 增速较去年回落了23.5个百分点。全年房屋施工面积229万平方米, 增长60.5%, 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101.5万平方米, 增长0.4%;房屋竣工面积60.62万平方米, 增长1.5倍;商品房销售面积94.2万平方米, 增长61.6%;商品房销售额23.8亿元, 增长58.2%。

(三) 旅游持续升温

精心打造国际旅游精品城市, 不断改善旅游环境和基础设施, 积极争取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全年旅游总收入实现历史性跨越, 突破100亿元大关, 达到112.46亿元, 同比增长26.84%, 其中:实现国内旅游收入98.71亿元, 同比增长28.20%。实现旅游外汇收入2.02亿美元, 同比增长18.37%。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909.97万人次, 同比增长20.03%。其中:接待国内游客848.83万人次, 同比增长20.31%。接待海外游客61.14万人次, 同比增长16.26%。

(四) 招商引资步伐加快

加大对外开放步伐,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到位资金良好。全年共有招商引资项目171个, 其中:在建项目137个, 筹建项目14个, 完工项目20个。招商引资国内合作项目到位资金125亿元, 省外到位资金110.9亿元, 外资到位资金282万美元。省外到位资金完成目标任务的118%, 外资到位资金完成目标任务的141%, 超额完成全年实际利用外资任务。

(五) 宏观调控政策显成效

坚持中央有保有压原则, 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支持力度, 着力保障民生。

1. 实行积极财政政策。

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59.11亿元, 增长24.6%。着力加大财源培育力度, 狠抓财源建设, 财政收入较大幅度提高,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25.99亿元, 增36.5%, 较上年提高了14.6个百分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6.46亿元, 增长41.1%, 居全省16州市第3位。

2. 物价高位回调。

在食品类价格大幅上扬拉动下,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持续攀升, 连创22个月新高, 至11月开始回落。全年居民消费品价格总指数由最高10月的103.8%, 回落到全年的103.6%, 全年物价上涨3.6%。从调查的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来看, 呈现出“六升二降”格局, 上涨的六大类中食品类上涨7.3%, 烟酒及用品上涨2.3%,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5%, 交通和通讯上涨1%, 居住类上涨0.6%,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1.7%, 下降的两类是: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下降0.2%, 衣着类下降1%。城乡居民收入提高生活改善, 全年古城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21元, 增长8%。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410元, 增长19.9%, 扣除价格因素, 实际增长14%。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预计23.1亿元, 增长16.56%, 民生不断改善。

3. 消费市场繁荣活跃。

认真贯彻国家扩大内需消费的政策措施, 积极贯彻实行家电、摩托车、手机、汽车等下乡工程, 全市消费市场兴盛活跃, 消费热点纷呈, 汽车、住房、通讯、旅游等消费持续旺盛。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5亿元, 增长24.3%。

二、金融运行情况和主要特点

(一) 基本情况

2010年全市金融运行保持了较高增长, 一季度各项存贷款增速创历史新高, 二季度有所放缓并向常态回落, 三季度新增明显, 四季度保持了较快增长运行态势, 贷款增幅位居全省州市第2位, 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7个百分点, 存款增幅位居全省州市第3位, 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5个百分点, 倾力支持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1. 各项存款加速增长。

12月末, 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97.61亿元, 比年初增加78.9亿元, 增长36.08%, 同比增长36%。分季度分析看, 一季度新增19.79亿元, 增长9.04%, 二季度新增3.70亿元, 增长1.55%, 三季度新增21.66亿元, 增长8.94%, 四季度新增33.76亿元, 增长12.79%, 其中储蓄存款和企业存款增长较快。12月末, 企业存款余额82.42亿元, 比年初增加22.98亿元, 增长38.66%;机关团体存款余额38.21亿元, 比年初增加13.2亿元, 增长52.77%;储蓄存款余额达147.37亿元, 比年初增加30.18亿元, 增长25.75%, 占全部存款增加额的38.25%。储蓄存款中, 活期储蓄存款余额93亿元, 比年初增加22.61亿元, 增长32.13%。定期储蓄存款余额54.36亿元, 比年初增加7.5亿元, 增长16.16%。

2. 各项贷款持续增加。

12月末, 全市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93.92亿元, 比年初增加41.3亿元, 增长27.06%。一季度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78.91亿元, 比年初增17.23%, 二季度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76.54亿元, 比年初增15.68%, 三季度, 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84.73亿元, 比年初增加32.12亿元, 增长21.05%, 四季度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93.92亿元, 比年初增41.3亿元, 增长27.06%。各项贷款中主要是中长期贷款及个人消费贷款增长较快, 12月末中长期贷款余额144.58亿元, 比年初增加42.26亿元, 增长41.31%, 占全部贷款增加额的102.32%。其中个人贷款56.84亿元, 比年初增长33.37%, 单位贷款82.75亿元, 比年初增长50.73%, 短期贷款余额为44.85亿元, 比年初减少3.66亿元, 减7.54%。在短期贷款中季末个人消费及透支余额13.73亿元, 比年初增73.23%, 单位消费及透支30.41亿元, 比年初减少23.34%。

(二) 主要特点

1. 存款增幅月度波动明显, 企业存款、财政、机关团体存款此消彼涨影响各项存款变动。按季分析看, 一季度企业、财政、机关团体存款余额93.81亿元, 占各项存款余额238.48亿元的39.33%, 二季度企业、财政、机关团体存款余额93.82亿元, 占各项存款余额242.18亿元的38.73%, 三季度企业、财政、机关团体存款余额103.51亿元, 占各项存款余额263.85亿元的39.23%, 四季度企业、财政、机关团体存款余额126.04亿元, 占各项存款余额297.61亿元的42.35%, 存款增幅月度波动明显。从存款结构变动来看, 主要是居民储蓄存款保持较快增长, 其中又以活期储蓄存款和企业活期存款增加为主, 储蓄定期化趋势减弱, 个人资金流动性增强。今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增加, 全市企业、居民储蓄存款意愿增强, 这主要受经营市场、保险理财业务和房地产市场资金分流, 以及居民消费价格 (CPI) 上行等因素影响所致, 从而也加剧了全市存款的活期化。

2. 受信贷规模控制影响, 贷款中长期化趋势更加突出。一季度全市中长期贷款余额121.07亿元, 比年初增18.33%, 占各项贷款余额的67.67%, 二季度全市中长期贷款余额120.86亿元, 比年初增18.14%, 占各项贷款余额的68.46%, 三季度全市中长期贷款余额126.69亿元, 比年初增23.83%, 占各项贷款余额的68.57%。四季度全市中长期贷款余额144.58亿元, 比年初增41.31%, 占各项贷款余额的74.55%。受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加大、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金融机构从资本市场融资等因素影响, 三季度以来, 市辖银行体系流动性明显下降, 资金面趋于紧张。中长期新增贷款的注入, 主要支持了部分在建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城镇基础建设项目, 支持了个人住房、汽车等消费资金需求。

3. 信贷结构调整促进了经济结构的明显改善。从贷款的投向看, 全市金融机构信贷结构调整明显。截止12月末, 涉农贷款余额达64.30亿元, 比年初增加10.3亿元, 增长19.05%。12月末电力及水生产供应业贷款余额达45.75亿元, 比年初增加13亿元, 水利、环境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余额25.34亿元, 比年初增加3.87亿元, 个人贷款余额70.56亿元, 比年初增加20.04亿元, 房地产贷款余额41.81亿元, 比年初增加11.62亿元, 增长38.44%, 全市金融机构紧紧围绕地方产业结构调整, 不断调整信贷结构, 切实加大对辖区旅游、清洁能源、生物资源等优势资源的开发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各金融机构还加大了对地方工业的信贷投入, 大批地方民族工业和民贸企业得到扶持, 二次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从而促进了区域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从“十五”末的23.7:28.1:48.7, 调整到2010年末的18.4:38.3:43.3, 同时结合丽江实际, 积极推动国家助学贷款和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贯彻执行, 12月末, 全市助学贷款余额732万元, 小额担保贷款余额5427万元, “贷免扶补”贷款650户, 余额4219万元, 信贷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结构效果明显。

4. 融资渠道得到进一步拓宽。2010年12月末, 丽江市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本地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5.56亿元。新增贷款主要来源市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联社等, 贷款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丽大公路工程等建设, 投融资平台公司贷款平稳增长。伴随着丽江经济的发展, 吸引了部分金融机构在丽设立分支机构, 2月份, 招商银行丽江分行正式开业, 10月22日, 丽江市首家由省级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起设立, 市内有关企业参股的村镇银行———丽江古城富滇村镇银行正式开业运营, 丽江和业小额贷款公司于八月份挂牌成立, 目前全市四家小额贷款公司, 业务经营状况良好, 贷款余额达14880万元。12月18日丽江首家专业典当机构—缘资典当有限公司经国家商务部批准正式开业, 将为中小企业的和城乡居民提供灵活、快捷、方便的融资业务。同时票据融资业务也有所发展, 截止12月末, 全市票据融资余额4.49亿元, 比年初增长149.96%, 融资渠道得到进一步拓宽。

5. 金融机构利率浮动区间贷款占比结构分析。2010年全市农村信用社上浮区间在 (1.1, 1.3) 以内的上浮动利率贷款占比逐月下降, (1.3, 2.0) 区间内的上浮利率贷款占比最大, 基准利率贷款占比偏低, 全年度没有发放下浮利率贷款。总体上看, 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投放的上浮利率贷款占比总体上维持在高位运行。

(三) 贯彻执行货币信贷政策的主要措施

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 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仍保持较高水平的增长, 这与各金融机构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一是人民银行切实加强“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适时制定下发《2010年丽江市信贷工作指导意见》、《关于金融支持服务三农指导意见》、与辖内银监分局联合下发了《丽江银行业加大对经济薄弱环节信贷支持力度促进经济发展实施意见》三个意见, 后两个文件都由市政府转发, 进一步明确了2010年信贷工作重点和方向, 同时, 与政府有关部门一起制定下发《关于做好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发展重点推进意见》、《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发展繁荣指导意见》等文件, 引导辖内金融机构倾力支持重点行业、支柱产业、农村经济以及全市薄弱环节的信贷需求, 以信贷结构调整力促产业结构调整。同时, 根据丽江遭受百年未遇的干旱, 全市农业生产损失严重, 群众生产生活受到影响的情况, 丽江中支积极应对, 第一时间下发了《关于做好抗旱救灾期间金融工作的通知》, 引导辖区金融机构全力支持抗旱救灾, 确保了抗旱救灾的资金需要。

二是及时召开信贷工作协调会。为使全市金融有效加大对“三农”、小企业和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 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收, 于4月下旬由市政府出面召开了丽江市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强化服务“三农”座谈会, 进一步强化落实了丽江金融支持“三农”的目标任务和方向。在此基础上, 人行按季定期召开经济金融运行分析会, 及时、准确、全面地传导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相关建议及货币政策的调控意图, 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经济部门和重点企业的信息沟通, 找准宏观政策与地方产业的结合点, 妥善处理好中央宏观调控政策与地方发展之间的关系, 促进信贷政策与地方政府相关产业政策、措施的协调与互补, 使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实施效果显著, 金融机构贷款增速创下历年新高。

三是加大投融资力度。根据丽江实际及时制定实施了“丽江市金融机构信贷政策导向评估实施细则”, 对辖内中小企业信贷、绿色信贷、房地产信贷、涉农贷款、助学贷款及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等信贷政策实施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督促金融机构加强对重点项目、重点领域、重要行业的支持, 关注并落实执行好政府投融资项目、特色经济产业、水电、房地产等基础建设的各项政策, 为缓解金融机构流动性不足的矛盾, 各商业银行积极向上级行反映, 争取多渠道信贷资金流入, 加大对丽江重点行业、重点项目的投入。各商业银行、信用社、邮储银行等切实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加大金融服务创新, 探索推广新的贷款模式, 积极开办林权抵押贷款、贸易融资贷款 (应收货款质押贷款) 、保函等业务, 努力破解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瓶颈, 有效支持“三农”、中小企业发展。在资金和规模较紧张的情况下, 用好用活货币政策工具, 积极开展票据融资、短缺流动资金贷款等业务, 缓解了信贷资金及规模需求不足的矛盾, 不断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资金需要。

2011年金融工作思考

一、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2010年已经过去,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 也是地方政府经济转型的攻坚时期, 金融业要完成全年金融目标任务, 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仍然很大。

(一) 分析今年国内省内情况看, 全国经济仍处于回升巩固阶段, 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两难”问题增多, 物价不断上升, 国际贸易壁垒不断加剧, 外商投资领域狭窄、资金难以到位, 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完成目标任务艰巨等压力, 主要表现在我市旅游业提质增效困难较多, 工业发展后劲不足, 原材料价格波动, 加大了生产成本, 使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

(二) 在国家宏观调控大背景的影响下, 部分重点项目 (企业) 缺乏一定的后续资金, 银行要注入信贷资金受到限制

加上我市目前投融资主要靠间接融资, 融资渠道单一, 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抵押难问题仍成为银企合作的重大屏障。

(三) 保持投资高位增长压力较大

2011年, 国家的贷款投资规模从7.5万亿削减为7万亿左右, 在流动性紧缩的前提下, 国家政策对投资增长的支撑效应呈递减趋势, 严格控制新上项目, 中央投资下拨节奏放慢, 银行信贷调控措施, 商业银行资金规模受限, 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贷款从严监管将对地方项目有所约束, 以及全市部分重大投资项目进展缓慢等因素, 都对投资快速增长造成巨大压力。

(四) 项目资金筹集难度加大

银行业机构从严控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土地储备、房地产开发、淘汰产能以及新开工项目贷款。当前丽江市正处于重大项目集中攻坚期, 需大量建设资金, 根据初步分析市委市政府地方经济发展规划, 今年以来政府性投资项目资金缺口仍然较大, 金融机构对筹集地方建设项目资金的难度也加大。

(五)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产业政策对信贷资源优化合理配置提出更高要求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政策要求, 对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 要求金融机构信贷资源配置在符合政策指向、积极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前提下, 更应体现配置的优化合理并有效防范风险。但在具体操作中可能存在产业政策和金融机构经营策略对接矛盾和不匹配现象, 而某些重点行业中的企业关停淘汰也将会对金融资产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去年以来, 全市信贷投放已超常增长, 今年在国家流动性紧缩的前提下, 商业银行资金规模受限, 给新增贷款带来困难。在经济较快增长和经济调整下行的不同周期, 商业银行面临着各种经营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应引起各金融机构的高度关注。

二、工作措施及建议

一是全市金融系统应准确把握2011年国际国内异常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 认真学习和领会中央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意图, 以“稳物价、促转变、防风险、推改革”为工作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各项经济金融方针政策, 结合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 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十二五”是丽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时机, 全市“三大目标”和第二轮“西部大开发”、“桥头堡”战略实施将为丽江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前景将更为广阔, 地方党委政府对金融工作寄予厚望。全市金融机构要正确认识当前地方经济形势, 紧密结合丽江实际开展金融工作, 积极研究经济金融发展问题, 主动为党委政府、为广大企业谋点子、出主意、想路子, 加快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 不断改善金融服务, 积极推动丽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

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好稳健的货币政策, 进一步加强宏观审慎管理, 把好流动性总闸门, 引导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 保持地方经济发展合理的融资规模, 充分综合地运用利率、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等操作工具和调整措施, 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坚持“区别对待、有扶有控”的信贷原则, 加强信贷政策指导, 着力引导和促进信贷结构优化。全市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重点要紧紧围绕立足地方实际, 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深化改革开放, 保障改善民生, 深化文化立市、旅游强市、水能富市、和谐兴市、人才推动、全面开放“六大战略”的投入。不断加大对水能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信贷支持力度, 大力发展以水能资源开发为重点的新型工业经济, 按照节能、降耗和减排等约束性指标的要求, 支持新材料、新能源、垃圾处理等环保节能产业和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发展, 加大对支柱产业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积极探索和创新小额担保贷款的管理模式, 严格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推动房地产金融业健康发展, 以促进地方社会的发展、和谐与进步。

三是加快推进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建设, 进一步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 全面改进和完善对中小企业和“三农”的金融服务, 简化贷款手续, 扎实推动金融支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推广林权抵押贷款工作, 切实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扶持力度。为进一步发挥金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各金融机构都要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下发的《关于鼓励县域金融机构将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当地贷款的考核办法》和财政部下发的《扩大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范围》以及市人民政府下发的《关于金融支持服务三农的指导意见》, 全力支持农村改革发展, 不断改进对就业、助学、大学生村官、农民工、扶贫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小额担保贷款支持, 通过多方面构建金融资源“洼地效应”与多元化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来破解民生领域的贷款瓶颈, 不断加大农村基础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流通市场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

篇5:2010年1月王乡长经济工作报告

长期发展目标和短期增长目标有机结合

“转变发展方式其实是一个长期问题。现在,短期目标‘保增长见了成效,明年经济环境也将好于今年。在这个时候,的确应当把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结合起来,为中国经济长久发展夯实基础。”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说。

并未改变中国经济基本面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却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其中的原因发人深省。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中国经济过于依赖出口、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等发展方式问题,突出暴露出来。

“国际金融危机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原有的方式没有出路。这是应对金融危机一年多来得出的深刻结论。”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研究所所长汪同三指出。

当然,在强调“促转变”的同时,“保增长”的任务并非终结。专家们普遍认为,“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的提法说明,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这个时候还不能松劲,通过转变发展方式谋求更大的发展,这是一个有机结合。

“促转变”要实现“三个转变”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一个大概念,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应当转变成什么样?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给予了解答。

从需求角度看,中国经济长期依靠出口和投资拉动,作为最终需求的消费动力不足。这种发展方式缺乏稳定性,国际市场上一旦有风吹草动,中国经济会立刻出现波动。应当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使得经济增长依靠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

从生产角度看,中国经济过于依赖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支撑增长。第三产业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近年来徘徊在40%左右,而美国的水平是80%。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工业,必然加重资源环境压力,是不可持续的,应当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带动转变。

从投入方式看,中国经济过于依赖靠物资消耗推动经济增长,自主创新能力偏弱。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大环境下,特别是国内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这种方式难以为继。应当使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

调整经济结构才能实现“促转变”

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对经济结构进行深刻调整。

经济结构的调整,首先是内外需结构的调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把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与稳定外需结合起来,着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均衡性。

“目前消费只占GDP的35%,明显偏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冯飞说,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必须依靠国内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发展经济,这样才能提高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而扩大居民消费的背后,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许光建说,当前国民收入分配向企业和财政倾斜,居民收入增长相对较慢,制约了居民消费的能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抓住了问题的要害。

当前,随着经济企稳回升,钢铁、水泥等一些传统产业产能过剩问题再度凸显,产业结构调整更加迫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严格控制新上项目,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

“在目前产能过剩的情况下,要坚决控制增量,优化存量,拓展发展空间。”姚景源认为。

“促转变”更需新动力新空间

“促转变”一方面要调整旧有的不合理的结构,另一方面要寻求新的增长动力和新的发展空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抓紧研究提出培育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思路,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投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改革开放初轻纺产品短缺,带动经济增长;‘十五期间重化产品短缺,拉动经济增长。现在,我们需要新产业来支撑中国经济‘后危机时代的持续增长。”冯飞说。

当前世界新技术变革初露端倪,低碳经济发展渐成趋势。中国如果在这一轮发展中占得先机,将会迎来更加健康、更加充满活力的新一轮增长。特别是中国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等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较小,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可期。

新兴产业肩负经济发展新动力的重任,而城镇化则将扮演拓展发展新空间的角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与推进城镇化结合起来,大力拓展发展空间。

篇6:2010年1月王乡长经济工作报告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2010年协议节能目标责任书验收工作于日前圆满结束。签署责任书的三十家企业2010年累计完成节能量近6万t标准煤。

2010年, 在经过与泰达控股系企业签署协议节能目标责任书的两年试点工作基础上,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节能办公室将签署责任书的企业范围扩展至区内重点用能单位。通过对区内年综合能耗10 000t标准煤及部分综合能耗5 000 t以上标准煤的企业进行走访、调研、协商, 最终开发区节能办与包括区内重点用能单位、能源供应单位在内的三十家企业签署了2010年协议节能目标责任书。

2011年3月,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节能办组织专业机构对30家企业的责任书完成情况进行了验收, 最终确认2010年累计完成节能量近6万t标准煤, 超出了预期。2011年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节能办还将继续扩大签署协议节能目标责任书的企业范围。

篇7:2010年1月王乡长经济工作报告

2013年1~11月, 轻工行业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10.22%, 高于全国工业0.52个百分点;轻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8.19万亿元, 同比增长13.48%;实现利润1.08万亿元, 同比增长14.80%;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5.96%;轻工产品海关出口总额5036.27亿美元, 同比增长10.29%。

2013全年数据与年初对各项指标的预测值基本一致。年初预计2013全年轻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速10.5%;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万亿元, 同比增长14%;实现利润总额1.2万亿, 同比增长15%;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6%, 轻工商品海关出口总额5500亿美元, 同比增长10%。

一、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国水平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2013年1~11月, 轻工行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10.22%, 其中11月当月同比增长10.1%, 比10月份回升0.19个百分点。轻工行业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高于全国工业0.52个百分点 (同期全国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9.7%, 11月当月同比增长10.0%) 。工业增加值月度走势对比见图1。

二、主营业务收入平缓增长

2013年1~11月份, 轻工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主营业务收入18.19万亿元, 同比增长13.48%。其中, 11月份主营业务收入1.91万亿元, 同比增长13%, 月度增速连续两月小幅回落, 见图2, 但11月份主营业务收入为全年内月度最高值。

1~11月份, 轻工快速消费品、文化体育用品及原料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速放缓;耐用消费品行业主营收入增速提高;装备制造行业主营业务收入有较大幅度增长, 比去年同期提高7.5个百分点。2013年轻工大类产品主营业务收入增长情况见表1。

在各主要行业中, 皮革、羽绒、陶瓷、工美、家电、五金、食品行业表现良好, 主营业务增速均超过15%;乐器、日化、眼镜、钟表、采盐等行业增速较低。轻工主要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及增速情况见表2。

三、产品结构调整初现成效

2013年1~11月, 国家统计局统计的92种轻工主要产品中, 67种产品产量正增长, 占总数的72.8%。前11个月产量同比增长的产品比重均超过70%。在产量增长的轻工产品中, 电池、家电、食品类产品增速较快。

产量下降的轻工产品中, 下降较多的是以纸、革为代表的原料类产品和被转型替代的产品。其中:轻革、新闻纸产量降幅分别为21.53%、5.60%。玻璃保温容器、钟、家用电风扇、脚踏自行车、白炽灯泡等被转型替代的产品降幅分别为25.67%、12.88%、5.69%、3.06%、1.11%, 这表明轻工行业加速淘汰低端落后产品、实现结构优化升级的发展趋势已初步显现。

四、累计出口额稳定增长

2013年1~11月, 轻工产品出口总额5 036.27亿美元, 同比增长10.29%, 累计增速比1~10月回升1.59个百分点。其中11月份当月出口额同比增长27.08%, 比10月份大幅提高近25个百分点。

今年二季度轻工出口表现低迷, 出现了月度出口零增长甚至负增长情况;下半年恢复正增长, 从10月份起出口增幅有较大幅度回升。目前出口增速已连续两个月反弹, 出口低迷局面有所改善, 对促进轻工行业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2013年1~11月轻工行业出口额累计增速情况见图3。

五、效益水平有所提升

2013年1~11月, 轻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利税总额1.65万亿元, 同比增长14.68%;实现利润1.08万亿元, 同比增长14.80%, 利润增速在连续三个月回升的基础上小幅回落0.4个百分点。

目前轻工行业亏损面收窄, 行业应收账款和产成品库存增速以及资产负债率较前期也有所下降, 轻工行业经济运行质量总体有所改善。轻工业主要效益指标同比增长情况见表3。

%

2013年1~11月, 轻工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96%, 同比增长0.07%。其中酿酒、饮料、日化、洗涤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率排名前列。主要行业利润率水平见图4。

六、主要行业投资力度强劲

2013年1~11月主要轻工行业保持较高投资热情, 除造纸行业外, 其他主要轻工行业投资增速均高于制造业平均水平。其中食品制造、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造纸及纸制品业、金属制品业投资增速较上月有所提升, 为行业持续增长提供了有效保障。2013年1~11月部分轻工行业累计投资额增长情况见表4。

七、全年经济指标预测

根据前11个月的经济运行走势, 结合行业发展规律, 轻工行业全年主要经济指标预测如下:

(1) 规模以上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增速10.5%;

(2) 规模以上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万亿元, 同比增长14%;

(3) 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1.2万亿, 同比增长15%;

上一篇:山楂荷叶陈皮茶的作用有哪些下一篇:索镇一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