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共建工作实施方案

2024-05-19

帮扶共建工作实施方案(精选8篇)

篇1:帮扶共建工作实施方案

帮扶工作实施方案

为落实十八大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校决定开展“帮扶共建”活动,特制订以下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为指导,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大力推进留守儿童、孤残儿童关爱行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活动主题

互帮互助、深入落实、和谐稳定、共同繁荣

三、工作重点

(一)强化组织领导,建立结对帮扶机构。成立结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

长:马 龙 副组长:刘洪林 魏文冲

成员:耿立威 吴其江 吴继岩

(二)帮扶形式多样化。体现“物质与精神相结合”,可根据留守儿童、伤残儿童的实际需要,结合自身资源的特点给予具体帮扶。

(三)加强示范,注重实效。要突出帮扶先进个人,努力扩大帮扶工作的辐射示范带动效应。要突出帮扶工作实效,按照帮扶工作的规划,先易后难,整体推进,让困难群体感受到帮扶工作的实效。

(四)加强帮助,深入指导。选派工作作风好、能力强的优秀中青年干部,具体负责结对帮扶工作。主要领导加强指导服务,帮助解决问题。

(六)帮扶对象:西四中学留守、伤残学生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亲自过问,把结对帮扶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积极开展调查走访,定期现场办公,强化督办落实,确保结对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二)强化责任,增进感情。认真贯彻落实结对帮扶工作精神,立足中心工作,全心全意地为困难学生服务。

(三)明确任务,狠抓落实。要积极协调,善于思考,找出脱贫致富的好办法。要深入调研,认真落实帮扶措施,扎实开展工作,建立定人联系、定时报告、定期通报制度,健全结对帮扶工作长效机制。

西四中学政教处 2015年1月4日

帮扶工作实施方案

西四中学政教处 2015年1月4日

篇2:帮扶共建工作实施方案

参与帮扶共建、履行社会责任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站决定开展“帮扶共建”活动,特制订以下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大力推进困难村民、留守儿童关爱行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活动主题

互帮互助、深入落实、和谐稳定、共同繁荣

三、工作重点

(一)强化组织领导,建立结对帮扶机构。成立结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

长:杨宇辉

副组长:王玉强 刘 莹

成员:张永生 张立军 傅 强 王建勇

(二)帮扶形式多样化。体现“物质与精神相结合”,不设捐助金额标准。可根据困难村民、留守儿童的实际需要,结合自身资源的特点给予具体帮扶。

(三)加强思想教育向帮扶村民儿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市场经济知识和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引导他们转变观念,正确认识政府发展思路,增强摆脱贫困的信心和勇气。

(四)加强示范,注重实效。要突出帮扶工作示范点、示范户,努力扩大帮扶工作的辐射示范带动效应。要突出帮扶工作实效,按照帮扶工作的规划,先易后难,整体推进,让困难群体感受到帮扶工作的实效。

(五)加强帮助,深入指导。选派工作作风好、能力强的优秀中青年干部,具体负责结对帮扶工作。主要领导加强指导服务,帮助解决问题。

(六)帮扶对象:下场小学留守儿童、新城子村村民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亲自过问,把结对帮扶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积极开展调查走访,定期现场办公,强化督办落实,确保结对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二)强化责任,增进感情。认真贯彻落实结对帮扶工作精神,立足中心工作,全心全意地为困难村民、儿童服务。

篇3:帮扶共建工作实施方案

1.1 学校共青团工作现状

重庆市合川职业教育中心是国家级示范中职学校, 在校学生3648人, 其中团员920人, 占学生比例25.2%, 团干部71人, 占团员比例7.7%, 学校团委1个, 班级团支部79个, 教工团支部1个。曾在2007年、2011年荣获“合川区五四红旗团委”称号。校团委始终坚持活动带团、质量建团、特色兴团, 现有书画社、巧艺社等6个社团, 社员200余名。

校团委以“活动带团、质量建团、特色兴团”为宗旨, 每年初制定年度工作安排表, 拟定详实的活动计划, 确保工作有方向, 工作有内容, 工作有活力, 工作有创新。活动方面:以重大节日为契机, 开展“五四”文艺汇演、“129”合唱比赛、元旦讲故事比赛等大型活动;以专业相结合, 组织护士专业学生“512”时开展送医疗进社区活动等。团建方面:1) 严把入团关, 提高入团质量, 通过团课、谈心等手段, 端正他们的入团动机, 让他们了解团的知识;2) 抓团干部队伍建设, 在职业学校学生中, 对团干部的培养尤为重要, 而且难度相对较大, 因为他们本身来自相对素质较低的群体, 这就需要学校团组织多方面教育和指导。可以采用多种方法: (1) 对团干部实行工作考核制度, 充分调动团干部的积极性, 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在各方面起模范作用; (2) 专门组织团干部培训, 对他们进行团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 (3) 安排老团干部介绍经验。

1.2 存在的问题

1.2.1 团组织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有所减弱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环境影响下, 党务工作在基层, 特别是在中学广大师生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低, 团组织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也就微乎其微了。以前各级党政组织都重视团的工作, 特别强调德育先行问题, 学校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以共产主义理想教育为主要内容, 形成了长期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现在提倡共产主义理想教育较少, 学校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以弘扬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 从而忽视对学生传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崇高的理想教育。同时, 学校教育受广播、电视、报纸等各种新闻媒体以及家庭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学生的思想比较复杂, 从而导致学生没有一个明确的、完整的思想, 很多学生只知道今天是来学习, 不知道明天或将来干什么。共青团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下降, 使学生没有形成一个强大的精神支柱, 出现了部分学生厌学、辍学、流失等现象比较严重, 这些给学校教学工作和团的工作都带来很大压力。

1.2.2 团干部队伍建设与形势发展有距离

由于团干交流转岗缺乏制度化、规范化的实施细则, 导致部分中学团干交流转岗困难。部分团干部的年龄偏大,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共青团事业的朝气和活力。团干部队伍的兼职现象也比较严重, 他们或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 或肩负琐碎的行政事务, 压力较大, 无法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研究团的工作。庞杂的工作使中学团干无暇分身, 进而也限制了中学共青团的工作开展。另外, 部分中学团干对新形势下学校共青团工作的新内容、新特点缺乏认识, 对部分团内的重要工作、重要活动缺乏了解。有的中学团委负责人不清楚学校党委是否出台过中学共青团工作的指导性意见或政策。这表明, 中学团干部队伍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团的基本理论素养、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欠缺, 需要上级组织系统的培训。

1.2.3 团员发展存在薄弱环节, 团的吸引力有待增强

目前中学学生团员数量较之以前有了较大增长, 但仍然比较少, 团组织规模较小, 很多学校在校团员数占学生总数的比例较低。存在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 目前中学生的独立意识、自主意识、选择意识增强, 价值观念趋于多元化, 入团积极性不太高。同时, 由于缺乏健全的团员激励机制, 部分中学生认为团员的身份对自身发展没有多大用处, 也相应削弱了学生入团的积极性。另外, 一些中学团组织在发展新团员方面做的过于粗糙, 过程不规范, 简单化。

1.2.4 团内活动形式欠缺创新, 团的凝聚力有待增强

新时期的中学生思维更加活跃, 行为更加务实, 要求更加多样, 而相当一部分学校团的工作没有及时跟上这一变化, 还满足于唱唱、跳跳、扫扫“老三样”, 追求视觉效果和规模效应。团组织或活动太少, 或形式单一, 与当代中学生的利益需求之间存在较大落差, 活动存在被动性、滞后性, 缺乏创新性和灵活性。目前, 许多中学团组织活动开展以文体活动居多, 次为思想教育活动, 再次为科技创新活动, 其他活动都开展比较少, 活动形式的单一影响了中学团组织的内在活力。

2 地方镇街共青团工作现状

2.1 基本情况

合川区, 位于嘉陵江、渠江、涪江交汇处, 是重庆北部地区中心规划城市。全区幅员面积2356.21平方公里, 辖23个镇、7个街道办事处、1个工业园区, 共524个村、82个居民委员会, 全区总人口为154万人, 城市人口39.6万。全区共30个镇、街道团委, 6个高校团委。地方镇街团委及高校团委具有较强的社会性, 他们和企业联系较为紧密, 原因在于他们和企业之间存在利益共同点。此外, 他们中有的在活动组织、活动策划等方面有所创新, 因为他们拥有人才资源优势, 人脉资源优势。

2.2 存在的问题

1) 共青团工作强调普遍性。哪儿有青年, 哪儿就应该有团组织。由于镇街团委专职人员有限, 力量较为薄弱, 所以, 在团组织普及方面存在盲点。

2) 团组织工作形式不新, 号召能力减弱。镇街共青团的核心工作即是为农村青年服务, 引导农村青年成才致富, 促进农村青年就业创业。而部分镇街团委围绕这一核心开展的工作却形式单一, 仅表现为例会、偶尔的座谈会和“五四”例行的活动, 或是青年志愿服务等, 缺乏个性, 缺少和青年的交流与沟通, 不能跟上现阶段青年的思想, 无法让青年引起注意并自觉向组织靠拢, 成为影响团组织发挥其领导力、号召力、凝聚力的瓶颈。

3 校地共建实施策略

“校地共建”是学校与地方深化合作, 充分发挥学校与地方的资源优势, 以期达到互利互惠的一种合作模式。学校与应与地方建立互帮互助机制, 针对地方团委人力紧缺及地方团委具有紧密行业联系, 高校团委活动创新、组织得力这一特点, 实施校地共建策略如下:

1) 整合政策资源, 争取更有利于团组织发展的政策, 依靠团组织有活力、有干劲、年轻化的优势为地方党政中心工作服好务, 通过服务党政体现自我重要性, 努力争取政策倾斜。

2) 整合青年人才资源, 充分挖掘团内的人才优势, 发现并团结诸如青年致富能手、农业示范基地青年能人、优秀青年技工, 以涌现出的青年企业家和矿山经营者为成功典型, 推广经验、技术、和吃苦耐劳、稳扎稳打的创业精神。

3) 整合社会资源, 以“非公团建”为切入点, 继续加强和企事业单位、私营企业联系, 建立相应的专业实习基地, 由乡镇团组织、学校团组织及企业团组织共同培养青年人员, 既解决了企业“用工荒”, 做活了经济, 又增长了青年才干, 促进青年就业。

4) 整合专业资源, 不仅仅依靠团干部, 充分发掘志愿者、社会工作者和相关社会力量关注和支持共青团工作, 推进共青团事业的发展。

摘要:“校地共建”是学校与地方深化合作, 充分发挥学校与地方的资源优势, 以期达到互利互惠的一种合作模式。学校应与地方建立互帮互助机制, 通过整合政策资源、青年人才资源、社会资源、专业资源, 以期达到校地共建的目的。

篇4:搞好帮扶 凝聚民心 共建新农村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新农村建设驻村帮扶工作的实施意见》,以马宏为总队长的省国防科工委驻村工作队(注马宏同志同时兼任舞钢市市委常委、副市长),于2006年8月进驻了舞钢市枣林乡黄庄村。他们按照省国防科工委领导提出的“虚心向农民学习,向实践学习,扎扎实实为新农村建设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和“发挥自身优势,为农民致富谋出路;率先垂范,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做表率”的要求,以理思路、强班子、促致富、帮建设为中心任务,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积极主动开展帮扶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被村民亲切地称为“致富的引领者,农民的贴心人”。

一、察民情,知民意,为农民致富创新路

黄庄村位于舞钢市的东北部,是省、平项山市、舞钢市三级政府确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群众基础及硬件设施较好。帮扶怎么帮,帮在何处?如何让黄庄村在现有基础上又好又快发展,更上一层楼?工作队以自己的行动诠释着答案。他们认为要做好帮扶工作,就必须牢固树立为农服务思想,端正为农服务态度,虚心向群众求教,与群众打成一片。他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充分征求市、乡两级意见后,工作队一头扎进村民中,对该村现状进入深入调查。一是重视与村“两委”的沟通。通过个别交谈、参加“两委”会等形式,了解村“两委”的希望与要求。二是一切问计于民。通过与农户谈心,了解村民当前想什么,最需要解决问题是什么?摸准民脉之所在。同时又把收集群众意见过程变成解疑释难、宣传党的富民政策的过程。三是根据舞钢市“十一五”规划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工作队在原有规划基础上,充分吸纳了村“两委”及村民的意见,帮助村里制定了2006~2011年五年发展规划,并在村“十一五”规划框架内制定了新农村建设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四是帮助村“两委”拟定了黄庄村新农村建设总目标,即实现四通、四有、四化、四好、三改。四通:通电、通水、通闭路、通网络;四有:有建设规划,有文化体育场地,有垃圾处理场所,有畜禽饲养栏;四化:全村环境达到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四好:建设一个好班子,选择一个发展好路子,培养一支好队伍,完善一套好制度;三改:改水、改厕、改灶。为了让总目标早日实现,工作队协助村“两委”勤督促、勤检查,防止了走过场;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找出解决办法;制定时间表,目标任务落实到人。目前,此项工作正在稳步向前推进。

二、突出重点,抓好五个“一”,为新农村建设增亮点

工作队认为,“牵牛就要牵牛鼻子”,千头万绪抓重点,重点就是做好五个“一”建设。一是建设一个好班子。近两年是村“两委”换届选举年,为使黄庄村“两委”真正成为为民致富的带头人,工作队积极配合地方党委、政府及组织、人事部门工作,主动找党员谈话,找候选人谈心,找村民征求意见。由于工作扎实主动,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进展顺利,村民对选出的“两委”班子非常满意。二是继续打造好一个典型。工作队协助村“两委”,做好迎接各级检查、观摩工作。仅2008年就迎接了全省畜牧业检疫、市新农村建设等现场会在黄庄村的召开,接待了省新农村建设巡回参观团的参观访问。通过会议准备、迎接各级检查、介绍本村情况、聆听兄弟单位先进经验等一系列活动,使黄庄这个老典型扩大了知名度,发了典型示范作用;同时又使黄庄人看到了自身的差距,认清了今后前进的方向。三是种好一块试验田。工作队在黄庄村选了一块十亩试验田,2008年他们从省农科院引进了玉米良种,种在试验田里,获得了好收成,经济效益比普通玉米提高2倍以上,引起了轰动效应。村民看到了科学种田带来的好处,纷纷索要玉米种子,准备来年再种。试验田起到了调整种植结构的科学导向作用。四是带动一个产业。在工作队带领下组建了手套加工合作社,并想方设法帮助村里扩大手套加工的生产规模和拓宽销售渠道。截至2008年底,发展手套加工户28户,并帮助这些加工户与军工、民爆企业签订合同5份,销售手套5万双,户均增收580元。五是办好一座文化大院。工作队乘省国防科工委为黄庄村援建文化大院的东风,协助村委在黄庄村相继举办了文化庙会和农资展销会,吸引了周边上千村民。文化大院不仅成了村民文化活动的场地,而且也成了物资交流的中心,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还增加了收入。文化大院除建有图书室外,还建有娱乐室、篮球场、农技培训中心等,成了宣传教育的阵地、提高村民思想觉悟和文化素质的舞台。

三、着眼长远,为可持续发展添后劲

1.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工作,为可持续发展换“脑子”

工作队针对黄庄村经济条件较好、机械化水平较高、具有实行大面积机械化耕种条件的优势,认为该村具备了土地流转的客观条件,于是就因势利导,组织村委成员、村民代表到实行了土地流转的村庄参观学习。通过参观优质稻、药材、新品种辣椒等种植基地,使大家看到了新的致富门路,打消了参加土地流转的顾虑。一致认为黄庄村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实行土地流转,从而为土地流转取得突破性进展提供了思想保证。

2.发展“四项”优势产业,为可持续发展拓“路子”

黄庄村除了发展手套加工产业外,还注重大力发展其他三项优势产业。一是大力发展高效农业。以高产农田为依托,积极进行种植结构调整,发展附加值较高的烟叶100余亩,建科技含量较高的精品蔬菜大棚20座,提高了农产品的档次。此外,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在帮扶所驻村的同时,还扩大帮扶范围。如联系河南特瑞公司到武功乡同关李村承租土地1020亩,建起了无公害蔬菜基地。又帮武功乡田岗村引进外资一千多万元,组建高科技的宏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二是大力发展标准化养殖业。通过“公司+农户”定单方式,促使养殖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形成了以村支书黄广喜的汇民鸭业公司基地为龙头的集养、宰、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经营模式。三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抓住市场对农产品需求旺盛的机遇,努力做大做强以小麦为主体的农产品加工业,走出了一条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的发展模式。2008年全村人均收入近5000元。

3.努力培养新型农民,为可持续发展装“轮子”

黄庄村实施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2007~2008年培训农民600人,占全村劳动力60%以上。积极推进实用技术的普及与推广,重视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每年都推出一批科技示范户和技术带头人。引导农民加快由体力型向技能型、专业型、知识型转变,使其尽快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四、全面推进,确保新农村建设高质量

为避免新农村建设图形势、走过场。工作队协助村“两委”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1.整治了村容村貌。集全村之力,对黄庄村村容村貌进行了“点、线、面”改造。所谓点,就是在每个村民小组建一个垃圾中转点,做到日产日清;所谓线,就是对全村“六纵六横”主干道全部硬化,并实现排水沟、绿化带、人行道三线同行、整齐化一;所谓面,就是对村宅墙体全部美化、亮化,并在显要位置书写公益宣传画。共硬化路面5000多米,修排水沟9800多米,美化墙体10000多平方米,栽植风景树200余株。村里杂草多、粪堆多、污水多、破房多的四多现象消失了,变成了四新:房屋新、道路新、景色新、面貌新。

2.推动了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坚持了依法治村,实现了政务公开,并随时接受村民的监督。建立了村民自治组织,村里设有民主理财小组,建有公开栏。成立了党员议事会和代表议事会,提高了全村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水平。

3.加强了乡风文明建设。制定了村规民约,成立了红白理事会、计划生育协会。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如进行“八荣八耻”荣辱观和社会传统美德教育。定期对“五好家庭”、“卫生光荣户”进行表彰,提升了农民的文明素养。用村民乐于接收的教育形式,引导农民破除陋习,树立新风,自觉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篇5:社区帮扶共建实施方案大全(共)

社区帮扶共建实施方案一

1、注重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培养并重,注重物质帮扶和精神教育并重,注重明确责任和志愿服务并重。

2、设施共建。加大支持力度,帮助联系村党组织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改善办公环境,发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服务群众、服务党员功能作用。支持联系村道路、桥梁、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着重围绕改善杨桥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等方面,办几件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实事好事。

3、资源共享。结对共建期间,将努力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和信息方面的优势,加强与村“两委”工作的沟通和联动,把党和国家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法规以及农业科技、市场贸易、劳务用工等方面的信息,及时宣传和传递到基层,积极为农村党组织提供政策咨询、教育培训、就业指导等多方面服务,为困难党员群众脱困提供方法和出路。

(三)党员帮扶促和谐

机关支部安排党员进村入户结对子,帮助群众克服困难、改善生活、化解矛盾,促进基层发展与和谐稳定。

1、困难共帮。结对共建将结合开展“党内温暖工程、党员设岗定责、党员承诺制和党员志愿者服务”等工作,落实党员干部与联系村的困难群众结对帮扶,按照结对群众所需,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所有党员每人要结交一名普通群众朋友。重点是有劳动能力的农村贫困党员,低收入家庭成员,生产、经营和服务行业一线的普通群众。通过困难共帮活动,积极为他们的提供信息,帮助技术、找准路子、扶正志气,不断增强困难群众自身发展能力。

2、难题共排。协调配合有关职能部门帮助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政务财务公开、医疗保险、五保低保等惠民政策落实情况。要帮助群众排忧解难,每年为农村困难党员、群众至少做1-2件好事。

3、矛盾共解。全体党员结合走访慰问等活动,积极帮助联系村摸排矛盾纠纷,协助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和疏导、引导工作,加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加强法制宣传,增强广大群众的法制意识,主动参与联系村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创建活动,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

四、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县纪检监察机关把开展城乡结对共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委局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亲自抓、负总责;机关支部书记为直接责任人,负责具体组织协调和实施抓落实,积极主动对接,定期将结对共建活动开展情况向上级党组织汇报,努力实现城乡之间双向互动、互惠双赢的良好工作格局。

2、健全工作机制。一是建立结对共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机关支部牵头,每半年一次,分别于每年的6月和12月,召集联系村支部负责人会议,研究、安排部署结对共建工作;二是建立结对共建活动日制度。每季度确定一天为共建党组织集体活动日,双方党员交流学习汇报思想,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三是建立集体组织生活会制度。通过召开党员大会、党委会、民主生活会、上党课等形式共过党员组织生活;四是建立结对共建联络员制度。结对共建单位确定一名联络员,全权负责双方党组织共建具体事宜,如,召开联席会议时间,年度工作计划制定,城乡互动上党课人选落实以及为民志愿服务,结对帮扶、走访慰问等活动的具体安排,切实做到共建工作常态化。

3、严肃活动纪律。党员干部到联系村开展结对共建要力戒形式,不得走过场,不做表面文章,不允许干扰基层群众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在结对共建期间所有发生的工作费用由派出单位解决,不得增加结对共建村和当地群众的负担。全体党员要严格遵守各项工作制度和纪律,尊重当地乡风民俗,维护村规民约,以务实的作风、良好的形象影响群众,取信于民,确保工作取得成效。

第2县有关领导,镇主要负责人、联系村(社区)的分片干部,联系村(社区)“两委”干部(每村选取2名村干部)、联系户所在村村民小组长,联系群众或亲属1名。

二、程序方法

1.个人发言。由联系干部介绍在“双联系”活动中具体所做的工作,在帮扶基层发展、走访联系群众过程中感到最满意的成效是什么,最不满意的地方有哪些,最感动的是什么事,以及自己体会和下步打算等内容。发言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

2.开展问询。由督查评议考核组成员及与会代表现场对联系干部就村情民情、解决问题、政策法规等情况进行问询,联系干部当场给予解答。

3.工作测评。督查评议考核组现场发放“双联系”工作满意度测评表,分满意(100分)、比较满意(80分)、基本满意(60分)、不满意(40分)4个层次,对联系该镇的县直单位和机关干部进行评价,测评结果作为“双联系”年度考核重要组成部分。

一是突出加强组织建设。坚持把工作重心放在党支部,各项工作落实在党支部,着力增强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夯实机关党建工作根基。二是突出加强制度建设。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增强制度的可行性和实效性,强化制度对党组织建设的塑造引导、规范约束功能。三是突出加强对党员的激励关怀。着力把对党员的严格教育管理和对党员的激励关怀有机结合,不断增强党员意识,增强党员身份荣誉感、事业自豪感、工作成就感和组织归宿感。

(三)结合实际,分类指导。根据局机关、事业等单位和会计师事务所的职能及工作特点,各党支部要找准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着力点,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使党支部开展的活动更加贴近本部门(单位)工作实践,更加贴近党员需求。各支部要继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着力强化组织功能、增强组织活力。会计师事务所党支部要结合单位业务实际,着力发挥在本单位改革发展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四)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支部要充分运用刊物、网络、宣传展板等载体,大力宣传我局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推进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大力宣传各党支部创先争优的典型案例,鼓励全体党员干部和党务工作者,围绕党建工作新理念、新方法及“服务中心、建设队伍”所做的实践探索等内容撰写经验体会文章,积极营造浓郁氛围,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社区帮扶共建实施方案二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区党总支与驻区单位党组织联系的平台,进一步促进社区党建工作的落实,着重解决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社区党总支和党员队伍建设成为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先进群体,更好地团结和带领广大居民,为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二、活动内容

(一)按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与市建委、市交通医院、晨阳学校“结对共建”,开展“关心老年人健康,关爱残疾孩子成长”的主题实践活动。

1、关爱社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与交通医院达成共建协议,为部分老年人免(减)费查体。活动主题:牵手夕阳 关注健康。

2、关爱残疾孩子成长,关心特殊教育。与晨阳学校共同募捐,帮助市特校残疾孩子。活动主题:让爱飞扬----关心特教慈善募捐。

3、走访慰问社区低保、困难家庭,鳏寡孤独老年人家庭。活动主题:奉献、快乐、和谐。

(二)按照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要求,坚持以强带弱的原则,在能力许可的前提下对结对家庭做到“四个一”:

1、每半年上门看望联系居民至少一次;

2、每年给联系户开展“送温暖”慰问活动至少一次;

3、每年为联系户至少解决一个生活生产中的困难问题;

4、撰写一结对共建工作方案

为了促进我社区的各项工作的发展,根据xxx县委组织部《关于开展“岗村结对互助,共建和谐社会”活动的通知》精神,我社区与“共产党员示范岗”望城县公安局户政科结成共建单位,开展互帮互助活动,共建和谐社区,为扎实有效的开展结对共建工作,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着力构建和谐社区、建立健全我社区党支部和户政科党支部互帮互助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的奋斗目标,保持我党的先进性、增强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以示范带动全盘工作,以共建深化创新,以党建促进发展,积极推进和谐社区的全面建设。

二、共建目标

开展与“共产党员示范岗”公安局户政科结对共建工作,实现以岗带动、结对互促、双向受益、共同提高。结合我社区的实际情况,通过开展各种共建活动,加强支部建设,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提升社区服务水平,进一步深化为服务居民和为居民办实事,全面推进社区整体工作上新的台阶。

三、共建任务

1、规范党支部组织建设。充分利用户政科“共产党员示范岗”的示范作用,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党支部建设,七月将召开一次共建双方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六月、十二月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借助户政科在组织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经验,促进社区党支部组织、队伍建设的提升,十月社区支部开展一次党员群众教育培训,搞好党员队伍建设,邀请户政科支部参加和指导社区支部活动,实现与“共产党员示范岗”工作的有效对接,深化党建带团建、党建带妇建,推进双方党建工作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2、加强思想政治建设。通过活动的开展,积极学习“共产党员示范岗”的先进思想,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以科学的发展观搞好党建工作。社区支部充分利用联系群众密切、了解群众心声、基层经验丰富的优势,帮助“共产党员示范岗”党员干部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弘扬求真务实作风,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树立窗口形象。

3、发挥社区功能,提升服务水平。在“共产党员示范岗”的帮助下社区建立和完善社会服务体系。为共建单位“共产党员示范岗”户政科在树立形象、服务等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社会化服务,为辖区单位及居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扶贫济困服务、残疾人服务、老年人服务、青少年服务、劳动就业服务、便民利民服务、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卫生医疗保健服务等服务项目,并及做好两劳回归人员的帮教工作,逐步形成功能完善的社区和公安民警服务体系。

4、活跃社区文化,丰富精神生活。共建双方要尽力满足广大群众求知、求美、求健、求乐、求新的需求,依托“共产党员示范岗”和社区的资源和人才优势,在六月中旬,在斑马湖主办一次迎奥运共建广场活动,提升社区的文化生活氛围;打造社区文化精品,进一步完善文化长廊的建设,将党的惠民政策及时传递到居民心中。并且常年,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健康有益、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和联谊活动,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增强社区文化的凝聚力,形成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工作和生活方式,5、整治社区环境,营造优美生活空间。积极开展“共建美好家园”活动,教育和引导居民树立“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责任意识,积极参与环境卫生治理活动,着力解决杨家围道路及下水道的改造,为居民办实事,为居民排忧解难,努力实现文明单位与社区环境的“亮、绿、净、美”,用优美文明的社区环境,教育影响广大居民热爱自己的社区。

6、加强社区治安,维护良好秩序。积极开展建设“平安社区”活动,开展民主法制教育,增强职工、居民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并积极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开展防火、防盗、防自然灾害,落实各项防范管理措施,切实保障单位职工、社区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建立社区良好治安综合治理。认真做好人民调解工作,积极疏导化解各种矛盾纠纷。

7、强化帮扶体系建设。以此活动为契机,社区支部与“共产党员示范岗”户政科一道积极开展帮扶活动,着力为基层贫困党员和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充分利用“共产党员示范岗”的各种优势,为社区解决实际问题。组织党员和青年团员开展形式多样的献爱心扶贫帮困活动,鼓励党员干部捐资捐物,并以各种途径充实爱心超市的物资,定期向困难户发放。定期开展慰问困难党员、困难群众、关爱老人、留守儿童和求助贫困学生。帮助他们转变观念,树立信心,努力走出困境。

四、具体措施

1、.提高对结对共建活动的认识。共建活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推进党员、干部深入活动开展,通过结对促进社区的各项工作发展。

2、加强对社区共建活动的领导。要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示范岗”和社区党支部作用,成立社区党支部与户政科支部组成共建工作联合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为共建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提供组织领导和制度保证。

3、确保共建活动取得实效。要切实办几件作用大、影响大的实事。当前,要重点解决解决杨家围的下水道和道路改造建设、文化长廊的建设、社区治安管理等方面的突出问题,确保共建活动取得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

4、处理好结对共建活动和其他创建活动的关系。结对共建活动是建和谐社区,促进社区各项活动的快速提高和发展。要正确处理共建和自建、日常工作的关系,使结对共建活动与各项工作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促进我社区全面工作的提高。

社区帮扶共建实施方案三

根据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区2020年城市社区帮扶共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吉青办字〔2020〕54号)精神,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坚持抓基层打基础,注重实效,稳步推进,充分发挥帮扶共建单位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社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建立和完善社区共建工作机制,不断增强社区共建意识,逐步提升社区建设水平,为推进“五区”幸福奠定坚实基础。

二、目标任务

1.加强场所建设,实现资源共享。我局加大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力度,采取新建、购买、置换、调节等方式,全面落实不少于300平方米的社区管理和服务用房。对有活动场所且面积达标的社区,帮助规划服务区域和居民活动场所,及时抓好规范化布置,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将内部的闲置办公用房、体育活动场所、生活服务设施、文化娱乐设施、教育培训设施等无偿给社区使用、向居民开放,帮助社区解决基础设施不足等实际问题。要充分发挥部门优势,积极为社区筹经费、拉赞助、添设备,改善社区办公及服务条件。

2.推进“四城同创”,改善人文环境。以“绿化、美化、亮化”为目标,结合“四城同创”工作开展,组织干部、职工,共同参与植树栽花种草活动,对社区卫生进行集中整治,对社区内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以及卫生死角进行监督管理,帮助社区完善基础设施。同时要搞好自身的绿化、美化、亮化工作,落实环境卫生“门前三包”责任制,积极争创文明单位,共同营造优美舒适、整洁卫生的居住环境。要与社区广泛开展文体联谊、助残助学、扶贫济困、走访慰问等主题活动,丰富社区文化,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3.联合入户走访,开展平安创建。按照“党员干部进基层、排忧解难促发展”活动的要求,主动协助社区采取分片包块、入户走访等形式,对辖区居民基本情况全面开展摸底调查,协助社区建立一套集人口户数、专业特长、矛盾纠纷、困难群体、就业创业等为一体的完备的社区居民基本资料库。围绕公众安全感测评工作,与社区联合组建义务巡逻队、帮教小组和志愿者队伍,开展法制宣传和群防群治,排查安全隐患和调处矛盾纠纷,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安全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4.健全组织体系,完善居民自治。局党支部要与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帮助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形成覆盖社区、住宅小区、楼院门栋的三级组织网络,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帮助加强社区居委会建设,完善下属委员会设置,建立健全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机构,接受社区居委会的指导和监督。选齐配强以党员、公职人员为主体对象的居民小组长和楼院门栋长,积极开展楼院门栋居民自治,推动形成社区居委会及其下属的委员会、居民小组、楼院门栋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体系新格局。

三、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为保证共建活动的顺利开展,我局成立帮扶共建活动领导小组。

篇6:帮扶共建工作实施方案

党建工作计划

关于在全镇党员中开展“双结”帮学帮扶共建活动的实施方案

各支部:

为了认真搞好我镇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切实解决部分党员因生活贫困、年老体弱多病、文化程度偏低等因素给学教活动和发挥先进性作用等带来的影响,更好的发挥基层党

组织的战斗力,经镇党委研究决定,在全镇各支部中开展“双结”帮学帮扶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及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为核心,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重点,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关键,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契机,努力把我镇的党建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活动的具体内容及要求好范文版权所有

1、年轻、文化程度较高的党员与年老体弱多病、文化程度偏低的党员结对帮学活动。

针对部分年龄较大、身体状况不好、文化程度偏低的党员无法参加组织生活、无法进行党的理论知识学习的具体情况,由各支部根据居住地相对集中的原则,指定一名年轻的、文化程度偏高的党员具体帮助其学习和掌握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达支部会议的精神,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要求各支部对结成对子的党员进行登记造册,定期不定期的督促检查指导帮学情况。

2、各支部与辖区行政企、事业单位结对共建活动。

以各党支部为基础,从地域性、社会性、公益性、群众性工作入手,以共同利益、共同需求和共同目标为纽带,在构筑“党建共抓、环境共建、治安共建、文体共建、教育共建”机制上积极探索、大胆实践。

(1)、把握“三个环节”,理顺结对共建路子。

在开展党组织共建活动初期,我们注重把握好三个环节。一是调查研究,摸清底数。各支部对分布在辖区内的大小单位进行全面调查摸底,主动上门听取他们对加强区域性党建工作意见、建议。按照基层党组织状况、参与共建资源优势、对村、居的依赖和需求项目等,分类进行统计,排出顺序,为确定共建单位提供依据。二是确定原则,明确意向。在选择结对共建单位主体上,我们按照“属地为主、便于联系、便于开展活动;能够相互开展双向服务;党建工作基础较好,影响面大,能够带动更多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结对原则,首先与党建基础扎实、各类资源丰富的单位开展结对共建活动。要求各支部到2005年底,必须至少和辖区一个企、事业单位建成结对共建对子。三是建章立制,明确义务。把共建活动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按照“资源共享、事情共商、难题共解、活动共办、文明共创”的原则,各支部要制订结对共建党建工作制度。

(2)、发挥“三个优势”,用活共建单位资源。

一是发挥共建的服务优势,帮助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二是发挥共建的教育优势,把各支部的党员教育活跃起来。开展好第二、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是结对共建的工作重点。三是发挥共建的人才优势,把各支部的党员活动组织起来。借助这一优势,一方面可以和共建单位联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寓教于乐,倡导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还可以组织各支部党员和联建单位党员发挥各自特长,为辖区村、居民群众义诊、理发、修车、修家电、求职咨询、利用节假日开展清理楼道卫生、铲除非法广告、照顾孤寡老人等活动;第三、让支部贫困党员和共建单位的党员结成“一对一”的对子,帮助解决他们的就业和信息技术方面的困难。

(3)、着眼“三个提高”,打牢我镇党建基础

将结对共建作为我镇党建的一种组织形式和活动载体,其根本目的在于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增强各支部的战斗力。为此,我们在结对共建实践中,要坚持看长远、想全局,高起点、重根本,努力打牢党建工作基础。一是发挥结对共建示范带动效应,提高参与党建的广泛性。我们通过“对连对”、“亲连亲”,不断拓展共建队伍。二是发挥结对共建的互助互利效应,提高各支部的战斗力。在选择共建对子时,我们应有意识地实施强弱搭配,优势互补,在“强者”面前学本领,在开展活动中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通过活动解决困难党员的具体问题。三是发挥结对共建群体参与效应,提高各支部工作的整体水平。众人拾柴火焰高,辖区建设靠大家。结对共建活动,为我们借助辖区单位优势,整合资源,提高为民服务能力。

三、组织领导

为确保此项活动的顺利开展,特成立领导小组。好范文版权所有

组长:李文学

副组长:倪国华李红梅

成员:喻泽安刘仁礼起永发韩德倪付琼孙世芬邵高斌各支部书记

四、建立健全考核机制

镇党委将在年终组织相关人员对各支部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并纳入年

终考核奖惩。

中共攀枝花市XX区XX镇委员会

200*年8月4日

篇7:帮扶共建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区《关于在全区开展第二批城乡文明牵手共建活动》的通知精神,按活动要求,我校组织开展与街道社区牵手共建活动。为将此项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结合实际,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建设文明新社区为目标,充分发挥文明单位在关心、支持和参与社区建设中的带头作用,以牵手共建为载体,通过开展各种文明牵手共建活动,推动两单位双双联动,加快推进两单位文明建设,不断提高两单位精神文明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共建目标:

通过三年的共建活动,实现共建社区达到区级以上文明单位标准,成为全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样板和典型,推进两单位“乡村(社区)文明行动”更加广泛深入地开展。

三、共建社区基本情况:

街道社区位于街道办事处中部,共有人口

余人,党员

人。拥有耕地

余亩,收入主要以

为主,人均年收入约

元。自

年实施“乡村城市化建设”以来,共拆除房屋

间,新建还建楼房

座,居民区面貌有了较大改观,对推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奠定了优厚的基础。

四、方法步骤:

文明牵手共建活动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年4月26日至4月30日)召开两单位专项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做好文明牵手共建活动的宣传,使两单位职工及市民充分了解和掌握文明牵手共建活动的目的意义、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和工作要求,充分调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

造性。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年5月1日至2014年4月30)按照文明牵手共建活动实施方案,结合本校和社区的实际,确定共建项目,并根据共建项目的具体内容,进行工作部置和任务分解,落实到有关处室和具体人,认真组织实施。

第三阶段:巩固提高阶段(2014年5月1日至2015年3月31)在巩固总结前期文明牵手共建活动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共建工作力度,强化共建措施,深化共建内涵,把共建工作推上新的台阶。

五、共建任务:

(一)加强社区容貌建设。结合文明城市长效机制建设工作,按照“容貌整洁、环境优美”的要求,定期组织人员与共建社区居民一起开展义务劳动,共同清洁社区道路、护栏、绿地、楼房等环境卫生。使环境管理整治工作走上经常化、规范化轨道, 不断改善共建社区环境卫生条件,绿化美化社区环境,创造和谐优美的新社区人居环境。

(二)强化社区风俗建设。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狠刹封建迷信,革除陈规陋习,大力倡导积极、健康、文明的道德风尚和生活方式。破除迷信,倡导红、白喜事新办的习俗,不断提高社区文明程度。发挥市民文化家园、市民书屋等作用,定期安排领导与有关人员到牵手共建社区现场办公,举办多种形式的联谊座谈会,让社区居民共享文化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区移风易俗。

(三)深化社区道德建设。大力开展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和政府当前的农村政策的宣传教育活动,根据新的形势任务,定期帮助结对社区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做到主题鲜明,贴近实际,形式多样,成效明显。扎实开展以创建文明社区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组织实施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德”建设工程,加快文明和谐新社区建设。加强对广大 2

市民的科学文化教育,组织形式多样的“卫生到社区”、“科普下社区”活动,积极组织科技知识讲座、实用技术培训、专家咨询等活动。帮助改善社区文化基础设施,推动教学资源互动。

(四)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建立和完善社区文化宣传室,促进社区文化事业发展。针对牵手共建社区实际,按照区级文明单位创建标准要求,指导帮助共建社区建立健全行政、卫生、文化、生活 “服务中心”。通过捐赠图书、购置文体活动用具等形式,充实完善该社区图书室、文体活动室、健身室、宣传栏、文明提示牌等配置,用先进文化占领社区的思想文化阵地,提高社区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自觉创建意识。

(五)推进平安社区建设。以守法、有序、安全为重点,广泛开展平安社区建设,营造安全稳定的新秩序。以创建平安社区、平安家庭等为载体,推进法制宣传进社区、进家庭。重点以提高社区居民法制意识为目标,深入开展知法辅导讲座,以讲解实际案件、播放宣传光盘、发放安全宣传品(画)等形式,向社区居民宣传各种法律法规,增强社区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法制观念。

(六)实施帮扶惠民建设。定期组织人员深入共建社区,对社区 实施帮扶惠民建设。先对社区居民的基本情况进行摸底,以共建社区中失业下岗人员、低收入生活群众、鳏寡孤老、社区五保户、留守儿童、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等困难群体为重点,开展走访、慰问和帮扶活动,为社区居民办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开展文明牵手共建活动,是我们作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的义务和职责。为切实搞好这项活动,学校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共建规划,明确工作职责,真正把活动摆上重要位置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二)强化措施,精心组织。活动中,各有关处室要按照学校要求,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开展文明牵手共建活动。要不定期地到帮扶社区,与社区群众多交流、多沟通,相互了解、相互促进。本着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实事求是,不搞形式主义,不走过场,防止华而不实的劳民伤财工程,为牵手共建社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多为居民办好事、办实事,务求共建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文明牵手共建活动中,要对整个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集中宣传报道,要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充分利用“声、屏、报、网”等宣传手段,大力宣传共建活动中的典型事迹,全方位展现共建活动的社会成效。同时,要向广大职工和共建居民宣传活动的意义、内容,动员广大职工和居民主动参与到共建活动中,确保共建活动取得实效。

(四)强化监督,严格检查。学校督导办公室要加强对此项活动的监督和检查,形成务求实效的监督机制,定期组织对文明牵手共建活动项目的检查,巩固共建成果。要加强与共建社区的协调,及时解决结对帮扶共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共同探讨文明牵手共建活动的新路子、新办法,促进共建活动健康持续地开展下去。

实验小学

篇8:帮扶共建工作实施方案

1 垦区场县合作共建发展现状

1.1 农机跨区作业顺利推进, 示范带动作用效果显著

从近年来各地场县合作共建实践来看, 共建的重点依然集中在农业机械跨区作业方面:一是通过发挥垦区农机装备、科技示范推广等现代农业发展优势, 为周边农村提供跨区代耕、代种、代收服务及承租农村耕地;二是农场通过广泛参与周边农村农业生产全过程, 以整村整屯推进的方法, 将农垦先进的农业生产模式复制到农村, 将保护性耕作、栽培模式和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农业技术扩展到农村, 加快了我省农村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

1.2 示范推广先进实用农业技术, 提供优质农业社会化服务

垦区拥有健全的农业科研体系和新技术推广体系, 特别是近十年来在优良品种的引进和选育、测土配方施肥、高产栽培技术的探索推广等方面取得了领先全国的巨大成就, 因此也就产生了垦区在农业生产技术方面引领地方农村的空间。一方面, 垦区依托农业生产科技优势, 向地方农村推广和示范农业新技术;另一方面, 垦区通过向地方农村出售良种、提供农业技术支持等方式, 切实提升地方农村农业生产水平。

1.3 创新机制共建园区, 深化农业产业化合作共建

近年来, 垦地双方通过破除行政区划界限, 促进垦地基地、龙头企业成为有机整体, 农垦和地方实现了统筹规划建设产业带动项目和各类园区, 截至2013年, 垦地双方合作共建工业园区达到25个, 农业科技园区92个, 畜牧养殖小区29个, 合计投资16.1亿元, 共同招商引资项目39个, 引资合计31.3亿元。

1.4 资源共享优化配置, 农机农业合作组织发展快速

目前, 垦地在合作组织共建方面以农机合作组织为主, 且运作较为成熟, 在此基础上探索农业、畜牧业合作组织的建立。2013年, 共建双方拥有共建农机合作组织150个, 其中当年新增合作组织24个, 拥有共建农机合作社126个, 共建种植业合作社76个, 养殖业合作社46个, 当年共建合作组织合计投资1.57亿元。

1.5 教育、卫生、文化共建, 社会事业合作发展惠及垦地

在教育共建方面, 共建双方通过在招生不足地区合并学校, 在学校不足的地区共建学校, 以及相互放开招生地域限制、取消借读费、减免书本费等措施, 使各地教育资源最大化利用。在卫生共建方面, 截至2013年, 垦地双方共建或合并医院35所, 互为医保定点医院95所, 当年地方到垦区就医13.9万人次, 分别比2010年增长20.7%、6.7%和64.8%;在文化共建方面, 为进一步丰富垦地双方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共建双方积极推进文体设施共享及文体活动交流。截至2013年, 垦区拥有向地方开放文体设施253处, 比2010年增加13处, 举办文体交流活动470次, 比2007年增长2.1倍。

1.6 深入整合建设资源, 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为了节约资源, 避免重复建设, 垦地双方积极通过整合资源推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截至2013年, 在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垦区与地方共建通乡通村公路598公里, 共建灌区覆盖面积44万亩, 共建堤防4.4万米, 农田排水工程210公里, 旅游区22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垦地双方共建城镇道路272公里, 城镇排水工程45公里, 供热工程38公里, 环卫工程23处。

1.7 建立合作共建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方案, 场县合作共建工作开展有序

开展场县合作共建, 离不开组织领导及制度、协议的规范和约束, 为了确保共建工作有序开展, 共建双方积极推进共建领导组织和办事机构的建立, 并签订或制定合作协议方案。截至2013年, 共建双方建立相应的领导组织和办事机构121个, 对接单位708个, 当年签订或制定合作协议方案154个。

2 进一步做好场县共建存在的困难和障碍

2.1 场县共建的机制和平台尚未真正建立起来

从场县共建这一理念提出以来, 虽然垦区各地和地方政府积极构建合作平台, 但由于缺少科学的沟通和指导, 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依然不够, 共建形式仍然以农场大型农业机械跨区作业为主, 而近年来提出的农业标准化作业、农牧产品加工、先进农业科技应用, 以及文教、卫生、文化和小城镇建设等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远未达到预期效果。究其原因, 一方面是共建双方在认识上不同程度的存在各自为政思想, 另一方面是垦区和地方在体制政策上的不同, 导致共建双方无法打破各自行政区域的界限, 无法做到统一规划、统筹发展。

2.2 农民陈旧的农业生产观念制约场县共建进一步深入开展

从各地共建实践来看, 我省农村农业相对落后的重要原因是农民观念落后。虽然部分农民已经享受到了共建的“甜头”, 但多数农民仍然抱着“传统耕作、经验种植、靠天吃饭”的观念, 他们一方面认为自家“小四轮”一样种地, 将其闲置并花钱请农场大型农业机械耕作是浪费, 另一方面是农民对场县共建给自己带来的好处认识不足, 错误地认为“共建”就是“援建”, 认为农场的农机具是政府提供的低价或免费的惠农“福利”, 主动配合农机人员实施“三代”作业的积极性不高, 这种观念给农场带来经济负担的同时, 阻碍了场县共建发展的可持续性。

2.3 农村土地规模小且分散经营制约农机跨区作业大规模开展

近年来, 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快速推进, 耕地流转实现了很大突破, 但总体上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生产组织形式还没有根本改变, 有的一个农户耕地就有三、四块, 条块分割种“花花田”使得农场大型农机跨区作业受到一定局限, 造成农业机械空运转时间长, 耗油量增加, 增加了作业成本, 农机户蒙受经济损失。

3 深入推进场县合作共建的对策建议

3.1 营造场县合作共建发展环境, 构建科学共建工作机制, 推进垦地合作共建深入发展

在共建过程中, 农垦一方应摒弃以“老师”自居而高高在上的心理, 县村一方也应敞开怀抱而不把农垦当做“外人”看待, 树立共建是为了实现互利互惠的观念, 地方与农垦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促进, 通过建立日常联络、举行例会、共建情况通报、高层互访、干部兼职挂职、联合督促检查等工作推进机制, 全力推进垦地合作共建顺利深入开展。

3.2 积极推进社会事业融合, 实现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

进一步加大垦地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融合力度, 积极探索不同所有制、不同管理体制的合作融合办法, 优化合作共建的政策环境, 力争在学校和医院等社会事业共建后的持续发展问题上实现突破。在人员隶属关系和经费渠道不变的前提下, 重点研究探索新的管理体制, 进而实现资源配置得到进一步优化, 共建共享面进一步扩大。3.3加快农村土地流转, 扩大土地承包面积, 释放农业规模化经营潜力

上一篇:法学专业专业调查报告下一篇:学前教育幼儿园教案